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内科学——泄泻

中医内科学——泄泻

中医内科学——泄泻
中医内科学——泄泻

[教学要求]

本节内容为3个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泄泻的概念;了解泄泻的预防和转归;熟悉泄泻的病因病机;掌握泄泻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要点,掌握泄泻各证型的辨证论治。

教学内容泄泻的概述,证候特征,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转归预后,预防与调摄等。教学要点掌握泄泻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

[定义]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较多。本病易反复发作,有的随个人体质、季节、地域之不同又各有兼症。[病名]

泄泻一病,《内经》以“泄”称之,汉唐书包括在“下利”之中,唐宋以后才统称“泄泻”。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下者称之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历史沿革]

《内经》称本病为“鹜溏”、“飧泄”、“洞泄”、“注下”、“后泄”等等,且对本病病因病机有较全面的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素问·举痛论》曰:“寒之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

“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内经》关于泄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奠定了基础。难经》提出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五种泄泻。《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的“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两种,而对泄泻的论述概括为实热和虚寒两大类,并提出实热泄泻用“通因通用”之法。《医学必读·泄泻》在总结前人治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其论述系统全面,是泄泻治疗学上的一大发展,其实用价值也为临床所证实。《景岳全书·泄泻》说:“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且分别列出了利水方剂。

[范围]

本病与西医腹泻的含义相同,可见于多种疾病,凡属消化器官发生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腹泻,如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肠道激惹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证候特征]

泄泻以大便清稀为临床特征,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便次不多,但粪质清,甚如水状;或大便稀薄,完谷不化。常兼有脘腹不适,食少纳呆,小便不利等症状,由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失调等形成脾虚湿盛而致泻。暴泻多起病急,变化快,泻下急迫,泻下量多,多为外邪所致。久泻则起病缓,变化慢,泻下势缓,泻出量少,常有反复发作的趋势,常因饮食,情志,劳倦而诱发,多为脏腑功能失调而成。

[病因病机]

[诊断]

1〃以大便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次数不多,粪质清稀甚如水状;或完谷不化。

2〃常兼有腹胀腹痛,起病或急或缓,常先有腹痛,旋即泄泻,经常有反复发作病史,多由寒热、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

3〃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肠X线及内窥镜检查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4〃需除外某些生理习惯性的便次增多,以及其他病证中出现的泄泻症状。[鉴别诊断]

[辨证要点]

辨轻重缓急

泄泻而饮食如常,说明脾胃未败,多为轻证;泄而不能食,形体消瘦,多为重证;急性泄泻发病急,病程短,常以湿盛为主;慢性泄泻发病缓,病程长,常以脾虚,脾肾同病为主。

辨寒热虚实

粪质清稀如水,腹痛喜温,完谷不化,多属寒证;粪便黄褐,味臭较重,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多属热证;凡病势急骤,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小便不利者,多属实证。凡病程较长,腹痛不甚且喜按,小便利,口不渴,多属虚证。

辨泻下

大便粪质溏稀,或如水样,气味腥秽者,多属寒湿证。大便稀溏,色黄褐,气味臭秽,多为湿热证。大便溏垢,臭如败卵,完谷不化,多为伤食证。

辨久泻特点

久泻迁延不愈,倦怠乏力,稍有饮食不当,或劳倦过度即发,多以脾虚为主。泄泻反复不愈,每因情志不遂复发,多为肝郁克脾为主。五更飧泄,完谷不化,腰酸肢冷,多为肾阳不足。[治疗原则]

湿为泄泻的主要病理因素,脾虚湿盛是其发病关键,故治疗以健脾化湿为原则,若病情处于虚实寒热兼夹或互相转化时,当随证而施治。

①暴泻以湿盛为主,重用化湿,佐以分利。挟表邪者,佐以疏邪;挟暑邪者,佐以清暑;兼有

伤食者,佐以消导。切不可骤用补涩,以免关门留寇。

②久泻以脾虚为主,当以健脾。因肝气乘脾者,宜抑肝扶脾;因肾阳虚衰者宜温肾健脾;中元

下陷者,宜升提;久泻不止者,宜固涩。切不可分利太过,以防劫其阴液。

[分型论治]

暴泻

1.寒湿泄泻

主症:泄泻清稀,甚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

兼症: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

舌脉: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主方:藿香正气散。

加减:表邪偏重,寒热身痛,可加荆芥、防风;湿邪偏重,腹满肠鸣,小便不利,可加胃苓汤;若寒重于湿可用理中丸加味。

处方举例:藿香、紫苏、白芷、桔梗、白术、厚朴、半夏曲、大腹皮、茯苓、橘皮、大枣、生姜、甘草。

2.湿热泄泻

主症: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

兼症:烦热口渴,小便短黄。

舌脉: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葛根黄芩黄连汤。

加减:偏湿重者宜加薏苡仁、厚朴;挟食滞者加神曲、山楂、麦芽;兼风热表证,加金银花、连翘;若夏暑期间暑湿入侵,表里同病,可用新加香薷饮合六一散处方举例: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3.伤食泄泻

主症: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

兼症: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

舌脉: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保和丸。

加减:若食滞较重,脘腹胀满,用枳实导滞丸。

处方举例: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

久泻

1.脾虚泄泻

主症: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兼症: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

舌脉: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健脾益气。

主方:参苓白术散。

加减:若脾阳衰微,阴寒内盛,可用附子理中汤;若久泻不愈,中气下陷而兼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并重用黄芪、党参。

处方举例: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白扁豆、莲子肉、砂仁、薏苡仁。

2.肾虚泄泻

主症:黎明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完谷,泻后则安。

兼症:形寒肢冷,腰膝痠软。

舌脉: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主方:四神丸。

加减:若年老体弱,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加黄芪、党参、白术;亦可合桃花汤固涩止泻。

处方举例: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

[转归预后]

泄泻的转归,暴泻、久泻有别。暴泻的转归有三:一是治愈;二是暴泻无度,伤阴耗气,很快造成亡阴亡阳之变;三是少数病人,初因暴泻,或因失治,或治不对证,迁延日久,由实转虚,变为久泻。久泻的转归有三:一是久泻病人经过治疗获愈;二是少数病人由于反复泄泻,导致脾虚,甚至可见纳呆、坠胀、消瘦等中气下陷之症;三是久泻脾虚进一步发展,致肾阳虚,而成脾肾俱虚泄泻无度,此时则病情趋向重笃。泄泻是一个常见病证,除部分暴泻急剧,导致气阴两衰,或久泻脾肾衰败,造成亡阴亡阳之变外,一般治疗正确,多能获愈,预后良好。

[预防与调摄]

1〃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饮生水,不食生冷瓜果。

2〃居处冷暖适宜,并可结合食疗健脾益胃。

3〃对急性泄泻患者嘱其每次大便后用软纸轻轻擦拭肛门并用温水清洗,以免肛门发生感染,粘膜溃破。

4〃对重度泄泻者,应注意防止津液亏损及时补充体液。

5〃泄泻痊愈后还应注意饮食调养、精神调养和体育锻炼,防止复发。

[临床资料]

袁某某,女,36岁,干部。患者腹泻二月余,时轻时重,缠绵不愈,曾服用“黄连素”、“氟哌酸”等药,症状不能缓解。遂来我院就医。见如下症:腹泻,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纳谷不香,食后不舒,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查大便R+OB:正常;钡灌肠:结肠痉挛;血R:正常;ESR:正常;尿R:正常。B超:肝、胆、胰、脾正常。查体:腹征(-)

【答案】中医诊断:泄泻

西医诊断:肠道激惹综合征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理气健脾化湿。

调护:注意饮食卫生,如重度泄泻者应及时补液。愈后应注意饮食调养,加强身体锻炼。

中医诊断:泄泻

西医诊断:肠道激惹综合征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理气健脾化湿。

调护:注意饮食卫生,如重度泄泻者应及时补液。愈后应注意饮食调养,加强身体锻炼。

[复习自测]

自测题

1.泄泻的定义?

2.泄泻的病位主要在哪些脏腑?

3.泄泻的鉴别诊断?

4.分证论治分哪两大类?

复习题

1.泄泻的证候特征?

2.泄泻的病因病机?

3.泄泻的诊断?

4.泄泻的辨证要点?

5.泄泻的治疗原则?

中医内科学 第九版 泄泻

泄泻 【定义】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泄者,泄漏之意,大便稀溏,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者,倾泻之意,大便如水倾注而直下,病势较急。故前贤以大便溏薄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本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西医学中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肠结核等肠道疾病,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其他疾病伴见泄泻者,除治疗原发疾病外,在辨治方面亦可与本节联系互参。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六淫之邪伤人,皆能使人发生泄泻,但其中以湿为主,常夹寒、热、暑等病邪。其他寒邪或暑热之邪,除了侵袭皮毛肺卫之外,也能直接影响于脾胃,但仍多与湿那有关。 2.饮食所伤 脾胃为仓廪之官,胃为水谷之府,故饮食不当常可导致泄泻。凡饱食过量,或过食肥甘,或恣啖生冷,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均可发生泄泻。临床上,饮食不当与外感湿邪常相互影响,共同为患。 3.情志失调 郁怒或忧思均可致泄泻。郁怒伤肝,或忧思伤脾,若素体脾虚湿盛,复因情志刺激、精神紧张,或于怒时进食者,更易形成泄泻。 4.劳倦伤脾 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或素体脾胃虚弱,均可成泄泻。 5.久病年老 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命门火衰,而为泄泻。 二、病机 泄泻病因虽然复杂,但其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泄泻的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病变主脏在脾,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脾主运化,喜燥恶湿;大小肠司泌浊、传导;肝主疏泄,调节脾运肾主命门之火,能暖脾助运,腐熟水谷。若脾运失职,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无法传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混合而下,则

【基础】中医助理-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痰饮题库

气血津液病证-痰饮 一、A1 1、治疗痰饮的主要原则是 A、清热 B、化痰 C、利水 D、温化 E、逐饮 2、治疗痰饮脾阳虚弱证宜选用 A、柴枳半夏汤 B、香附旋覆花汤 C、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 D、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E、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3、治疗悬饮络气不和证宜选用 A、柴枳半夏汤 B、香附旋覆花汤 C、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 D、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E、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4、治疗悬饮阴虚内热证宜选用 A、柴枳半夏汤 B、香附旋覆花汤 C、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 D、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E、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5、治疗溢饮表寒里饮证宜选用 A、柴枳半夏汤 B、香附旋覆花汤 C、小青龙汤 D、甘遂半夏汤 E、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6、治疗支饮寒饮伏肺证宜选用 A、柴枳半夏汤 B、香附旋覆花汤 C、小青龙汤 D、甘遂半夏汤 E、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7、治疗支饮脾肾阳虚证宜选用 A、柴枳半夏汤

B、香附旋覆花汤 C、小青龙汤 D、甘遂半夏汤 E、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8、狭义的痰饮是指饮邪留于 A、胃肠 B、胁下 C、肢体 D、胸肺 E、腹内 9、溢饮是指饮邪留于 A、胃肠 B、胁下 C、肢体 D、胸肺 E、腹内 10、下列哪项不是广义的痰饮范畴 A、悬饮 B、痰饮 C、支饮 D、水饮 E、溢饮 二、A2 1、患者男,65岁,患痰饮病,症见喘促,动则尤甚,气短,咳而痰多,食少胸闷,怯寒肢冷,神疲,少腹拘急不仁,小便不利.,足跗浮肿,舌体胖大,质淡,苔白润,脉沉细而滑,辨证应属 A、支饮寒饮伏肺证 B、溢饮表寒里饮证 C、痰饮脾阳虚弱证 D、支饮脾肾阳虚证 E、悬饮饮停胸胁证 2、患者咳唾时胸胁引痛,咳逆喘息不能平卧,右侧肋间饱满,舌苔白腻,脉沉弦。其诊断为 A、痰饮,脾阳虚弱 B、悬饮,邪犯胸肺 C、支饮,寒饮伏肺 D、溢饮,水饮泛溢 E、悬饮,饮停胸胁 三、B 1、A.饮留胃肠 B.饮留胁下 C.饮溢肢体

泄泻(急性胃肠炎)中医诊疗方案(参考资料)

泄泻(急性肠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ZYYXH/T29-2008)和《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ZY/T001.1-94))进行诊断。 (1)起病急,泻下急迫而量多。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以上,便质稀溏或成水样便,大便量增加。 (3)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进行诊断。 (1)有暴饮暴食或吃不洁腐败变质食物史。 (2)急性起病,大便次数每日3次以上;大便呈稀便、水样便,可伴有粘液或混有血液,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及全身不适等。 (3)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分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4)体征不明显,可有上腹及脐周压痛,肠鸣音多亢进。 (5)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镜检可有白细胞、红细胞、脓细胞;粪便培养可呈阳性。 (二)证候诊断 1.寒湿证:大便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或伴有胃脘疼痛,得暖则舒,呕吐物带有酸水,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 2.湿热证: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或伴有胸闷欲呕,嗳气泛酸,身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3.食滞证:泻下稀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脘腹胀满,腹痛肠鸣,泻后痛减;呕吐物多为酸腐食物,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苔垢腻,脉滑。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中药口服汤剂、中成药 1.寒湿证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推荐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法半夏、白术、陈皮、厚朴、桔梗、藿香、炙甘草、生姜、大枣等。 中成药:藿香正气丸(口服液)、理中丸、玄胡止痛片等。 2.湿热证

中医内科指导:失眠辨证分型

1.肝郁化火症状:不寐,情绪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日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青红,苔黄,脉弦而数。 证候分析:忧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郁化火,上扰心神则不寐;肝气犯胃则不思饮食;肝郁化火测急躁易怒;肝火乘胃,胃热则口渴喜饮;火热上扰,故目赤口普;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热象。 2.痰热上扰症状:不寐,心烦,痰多胸闷,恶食暧气,吞酸恶心,口苦,头重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宿食停滞,积湿成痰,因疾生热,痰热上扰则心烦不寐;痰湿壅遏于中,气机不畅,胃失和降,故见胸闷,恶食暧气或呕恶;清阳被蒙,故头重目眩;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宿食内停之征。 3.阴虚火旺症状: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口干津少。舌红,脉细数。 证候分析:肾阴不足,不能上交于心,心肝火旺,虚热扰神,故心烦不寐,心悸不安;肾精亏耗,髓海空虚,故头晕,耳鸣,健忘;腰府失养则腰酸;精关不固,故而梦遗;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 4.心脾两虚症状;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证候分析:心脾亏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故多梦易醒,健忘,心悸;气血亏虚,不能上奉于脑,清阳不升,故头晕目眩;血虚不荣,故面色少华,舌淡;牌失健运,则饮食无味;血少气虚,故肢倦神疲,脉虚弱。 5.心胆气虚症状: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证候分析:心虚则心神不安,胆虚则善惊易恐,故多梦易醒,心悸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为气虚之象;舌淡,脉弦细均为气血不足之表现。

中医内科学证型(整理)

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病机:外感六淫,卫表不和 治疗原则:解表达邪 风寒束表: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 风热犯表: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暑湿伤表:暑湿伤表,表卫不和,肺气不清。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素体气虚,卫外不固,风邪承袭。益气解表。参苏饮。 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阳虚外感:再造散) 刘河间提出咳与嗽有别。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外感咳嗽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内经》咳嗽的病位在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景岳全书》外感、内伤 病因:外感六淫、内邪干肺 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一)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坳汤/止嗽散。 风热犯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风燥伤肺:风燥伤肺,肺失清润。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凉燥杏苏散) (二)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肝)合加减泻白散(肺)。 :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金匮要略》咳而上气,喉中水鸣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明虞抟医学正传区别哮与喘。 病因:外邪、饮食、情志、体虚 治疗原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一)发作期:痰气搏结,阻与气道,肺失宣降 冷哮: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 热哮: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 寒包热哮: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 风痰哮: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虚哮:哮病久发,痰气淤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喘脱危证:痰浊壅盛,上蒙清窍,肺肾两亏,气阴耗伤,心肾阳衰。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生脉饮。(二)缓解期:正虚为主 肺脾气虚:哮病日久,肺虚不主气,脾失健运,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津凝为痰。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金水六君煎。 张介宾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大证。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病因:外邪、饮食、情志、劳欲久病 病机:病位在肺、肾,涉及肝、脾。(实在肺,虚在肺肾) (一)实喘

【基础】中医执业-中医内科学-肺系病证-肺痿题库

肺系病证-肺痿 一、A1 1、治疗肺痿之肾虚血瘀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麻黄升麻汤 B、甘草干姜汤 C、清燥救肺汤 D、七味都气丸合柴胡疏肝散 E、麦门冬汤 2、肺痿的治疗原则是 A、疏风解表 B、温肺化饮 C、补肺生津 D、纳气定喘 E、止咳化痰 3、肺痿上热下寒证的治疗方剂是 A、清金化痰汤 B、麻黄升麻汤 C、小青龙汤 D、泻白散 E、麦门冬汤 4、不属于肺痿虚热证的症状是 A、气急喘促 B、午后潮热 C、皮毛干燥 D、舌质淡 E、舌红而干 5、治疗肺痿虚寒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七味都气丸 B、麦门冬汤 C、麻黄升麻汤 D、甘草干姜汤 E、清燥救肺汤 6、下列关于肺痿治疗的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重视调理肝肾 B、以补肺生津为原则 C、不可妄投燥热,以免助火伤津 D、忌苦寒滋腻碍胃 E、慎用祛痰峻剂 7、肺痿的病位在肺,与()密切相关 A、脾、心、肾

B、脾、胃、肾 C、脾、肝、肾 D、脾、肾 E、脾、胃 8、肺痿的特征性症状是 A、咳大量脓血痰 B、胸胁饱满,咳唾引痛 C、咳吐浊唾涎沫、气短 D、胸部膨满,憋闷如塞 E、咳嗽、咳血、潮热、盗汗 二、A2 1、王某,男性,75岁。反复咳喘30年多。现症:咳吐涎沫,其质清稀量多,不渴,短气不足以息,头眩,神疲乏力,食少,形寒,小便数,舌质淡,脉虚弱。其治疗应首选() A、麻黄升麻汤 B、生姜甘草汤 C、清燥救肺汤 D、七味都气丸 E、麦门冬汤 三、B 1、A.竹茹、竹叶 B.天花粉、川贝母 C.沙参、玉竹 D.地黄、当归 E.银柴胡、地骨皮 <1> 、肺痿虚热证,出现虚烦、呕逆者,应加用 A B C D E <2> 、肺痿虚热证,出现津伤甚者,应加用 A B C D E 2、A.咳吐涎沫,咽干,下利泄泻,形寒肢凉 B.咳吐涎沫,短气,呼多吸少,动辄尤甚 C.咳吐黏稠涎沫,口渴咽燥,午后潮热,皮毛干枯 D.咳吐涎沫,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唇面青紫 E.咳吐清稀涎沫,形寒,小便频数或遗尿 <1> 、肺痿虚寒证的特点是 A B C D E <2> 、肺痿虚热证的特点是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D

(完整版)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

一、感冒 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荆防)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银)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薷)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参苏)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葳)-------------------------------------------------------- 二、咳嗽 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拗+咳)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菊)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杏) 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清金) 6肝火犯肺:清肺平喘,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白+黛)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沙) -------------------------------------------------------------------- 三、哮病 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还有虚哮平喘本 发作期 1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射)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定)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小龙+石) 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三子)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平固) 缓解期 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六) 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脉地+金水) --------------------------------------------------------四、喘证 寒喘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郁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正虚喘脱参附汤 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黄+盖)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麻甘)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桑皮)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五磨) 虚喘 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 五、肺痈 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 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银)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千+如)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桔)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沙清)或(桔杏) --------------------------------------------------------------------------------------------------- 六、肺痨 肺痨阴月火合气阴保真阴阳造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中医内科学》常用方剂的归纳

龙胆泻肝汤:(共7处) 1.十、自汗、盗汗―⑷邪热郁蒸:清肝泄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 2.十一、血证(1)鼻衄③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3.十一、血证⑷吐血②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4.十四、不寐⑴实证①肝郁化火:疏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 5.十八、痫证⑵痰火内盛:清肝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6.二十九、胁痛⑶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7.四十五、耳鸣、耳聋-⑴肝胆火盛:清肝泄火——龙胆泻肝汤 温胆汤:(共2处)1.十四、不寐⑴实证②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温胆汤2..四十五、耳鸣、耳聋⑵痰火郁结:化痰清火,和胃降浊——温胆汤 柴胡疏肝散(共5处) 1.十六、郁证⑴实证①肝气郁结:疏肝理气解郁—――—柴胡疏肝散 2.十九、胃痛⑶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 3.二十六、腹痛⑸气滞血瘀:以气滞为主,宜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4.二十九、胁痛⑴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5.三十二、鼓胀⑴气滞湿阻:疏理肝气,行湿散满——柴胡疏肝散或胃苓汤 归脾汤(共9处)1.十一:血证⑴鼻衄④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 2.十一:血证⑷吐血③气虚血溢: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3.十一:血证⑹尿血③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 4.十一:血证⑺紫斑③气不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 5.十二、心悸⑵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6.十四、不寐⑵虚证②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生气血—-归脾汤 7.十六、郁证⑵虚证②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 8.三十一、眩晕⑵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归脾汤 9.四十八、内伤发热⑷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 金匮肾气丸(共4处)1.五、哮证⑵缓解期③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2.六、喘证⑵虚喘②肾虚: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3.九、痰饮⑷支饮②脾肾阳虚:温补脾肾,以化水饮——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 4.四十三、消渴⑶下消②阴阳两虚:温阳滋肾固摄—-—金匮肾气丸 《济生》肾气丸(共3处) 1.三十二、鼓胀⑸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化气行水——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济生》肾气丸 2.三十九、水肿⑵阴水②肾气衰微:温肾助阳,行气化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3.四十一、癃闭⑹肾阳衰惫:温阳益气,补肾利尿——――《济生》肾气丸 失笑散(共2处)1.十九、胃痛⑸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实证失笑散合丹参饮; 2.三十一、积聚⑵积证①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金铃子散合失笑散 藿香正气散(共3处)1.二十一、呕吐⑴实证①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 2.二十三、泄泻⑴感受外邪①寒湿(风寒):解表散寒,芳香化湿——藿香正气散 3.二十五、霍乱⑴寒霍乱①轻证:散寒燥湿,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合纯阳正气丸 葛根芩连汤(共1处)1.二十三、泄泻⑴感受外邪②湿热(暑湿):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

泄泻中医临床路径

泄泻(急性肠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部分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肠炎的门诊患者 一、泄泻(急性肠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泄泻(TCDS码:BNP1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肠炎(ICD编码:K52.905 )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ZYYXH/T29-2008和《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ZY/T001.1-94 ))进行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 进行诊断。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泄泻(急性肠炎)协作组制定的“泄泻(急性肠炎)中医诊断方案”、中医内科学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病证部分》(ZYYXH/T4-49-2008)。 泄泻(急性肠炎)临床常见证候: 寒湿证 湿热证 食滞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泄泻(急性肠炎)协作组制定的“泄泻(急性肠炎)中医诊断方案”、中医内科学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病证部分》 (ZYYXH/T4-49-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泄泻(急性肠炎)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泄泻(急性肠炎)的患者。 2.以下情况不进入本路径 (1 )入院前已接受治疗且症状明显缓解患者; (2)痢疾、伤寒、霍乱以及其他法定传染病; (3)严重免疫抑制,如恶性肿瘤、艾滋病患者等及需要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患者; (4 )合并其他重要器官或系统严重功能不全者: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5)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既无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伴有严重焦虑、抑郁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

中医内科指导:面神经麻痹

【概述】 面神经麻痹是由于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简称面瘫)。临床上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征,多为单侧性,双侧同时发病的极少。起病急,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眉毛下垂,睑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本病为神经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40岁最为常见。任何季节均可发病。面瘫轻者,并及时治疗,预后较好;面瘫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面神经麻痹中医称“面瘫”、“口僻”等,属“中风”范畴。 【病因病理】 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主要为“正气”相对虚于内,头面部受风寒之邪侵袭所致,导致筋脉失养而致本病。 病理变化为患者在劳累和体力下降的情况下,正气相对虚于内,脉络空虚,头面部受风寒之邪侵袭,导致经络阻滞,气血痹阻经络,筋脉失养,而见口眼歪斜诸症。 【诊断要点】 1.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男性居多。多有面部受凉、风吹病史。 2.起病急骤,伴面瘫侧耳后、耳内、乳突或面部轻微疼痛,清晨洗漱时发现口角流水,面部活动不灵,口角歪斜;或于进食时发现食物存积于一侧齿颊间隙,并有口水从口角淌下。 3.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眼睑闭合不能或不全,泪液分泌减少,病侧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下垂,病侧做闭目、蹙眉、皱额、鼓气、噘嘴、露齿等动作均不能。 【辩证分型】 1.风邪入络症状:每于晚间受风寒或受潮湿之后,次日晨起即发现面瘫,口眼歪斜,或有头痛,苔薄白,脉浮。 证候分析:正气相对不足,脉络空虚,感受风寒之邪,侵袭头面,筋脉痹阻,故面瘫乃作,口眼歪斜; 风寒之邪外束,故头痛,苔薄白,脉浮。 2.气血两虚症状:口眼歪斜,日久不复,头晕乏力,纳差胃呆,心悸眼花,苔薄,脉细。 证候分析:正气不足,感受风寒之邪之后,经络阻滞,气血痹阻不利,筋脉失养,故口眼歪斜,日久不复;病久不复,致气血两虚,故头晕乏力眼花;血不养心,故心悸阵作;牌不健运,则纳差胃呆;苔薄,脉细为气血不足之征。 3.痰瘀互阻症状:口眼歪斜,头痛,肢体麻木,头晕,神疲乏力,纳呆。舌质黯,苔薄腻,脉细滑或细涩。 证候分析: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人络,夹痰夹瘀痹阻经络,故口眼歪斜而致面瘫;瘀血阻络,清窍不利,故头痛肢麻;气血不足,故头晕,神疲乏力;健运失司,纳呆;舌质黯,苔薄腻,脉细滑或细涩为气虚血滞,痰瘀互阻之象。 【分型治疗】 1.风邪入络治则:祛风活血,和营通络。 方药:牵正散加减。 白附子9克僵蚕9克全蝎粉1.5克(吞)当归9克防风9克白芷12克白芍12克川芎6克钩藤12克天麻12克随症加减:痰多者,加天竺黄12克、制南星12克,以化痰开窍;口于咽燥者,加黄芩12克、生石膏30克,以清热泻火;有寒象者,加细辛6克、麻黄9克,以温经通络散寒;有瘀象者,加鸡血藤15克、红花9克、路路通9克,以活血通络。 2.气血两虚治则:补益气血,祛风通络。 方药:八珍汤加减。 党参9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当归9克赤芍12克川芎6克地龙12克蜈蚣2条全蝎粉1.5克(吞)桂枝9克随症加减:神疲气短者,加黄芪15克,以补益中气;头晕目

中医内科学证治分类

下列常见内科病证的概念、沿革、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摄和临证备要。 1.感冒:(寒荆热银暑新加,气虚参苏阴葳蕤) 1. 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荆防达表汤。 2. 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 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2.咳嗽:(寒三止嗽热桑菊,温燥桑杏凉杏苏;痰湿二三热清化,肝火泻黛肺阴沙) 1. 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 2. 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 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温燥)桑杏汤、(凉燥)杏苏散。 4. 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黛蛤散。 7. 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3.肺痈:(初银成千金解散,溃桔沙清桔杏煎) 1. 初期:清肺化痰,疏散风热-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 溃脓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加味桔梗汤。 4. 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 4.肺胀:(蒙涤至安浊苏三,痰热桑皮或越半;肺肾气虚平固补,阳虚真武五苓散) 1.痰浊壅肺证: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 2.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 3.痰蒙神窍证: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4.肺肾气虚证: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5.阳虚水泛证: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五苓散。 5.哮病:(冷热射青定越夏,寒包青石厚朴麻;风三虚固脱急脉,脾六肾金生地加) 1. 发作期: ①冷哮证: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 ②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 ③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热化痰-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 ④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⑤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2. 缓解期: ①脾肺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②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金水六君煎。 3.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生脉饮。 6.喘证:(风寒麻盖热麻甘,痰热桑白浊二三;气郁五磨虚生补,肾虚金匮参蛤散;喘脱蛤蚧附黑丹) 1.实喘: ①风寒袭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华盖散。 ②表寒肺热证: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③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中医内科(整理)

中医内科学 目录 1.下列常见内科病证的概念、沿革、病因病理、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摄及研究进展。 肺:感冒、咳嗽、哮证、喘证、肺痈、肺胀、(肺痿、肺痨、) 心:心悸、不寐、胸痹心痛、癫狂、痫证、痴呆、厥证。 脾胃胃痛、痞满、呕吐、腹痛、泄泻、痢疾、便秘、(噎膈、呃逆) 肝胆: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头痛、眩晕、中风,瘿病、疟疾 肾:水肿、淋证、癃闭、(关格、阳痿,遗精、耳鸣、耳聋) 气血津液:郁证、消渴、内伤发热、虚劳、痰饮、血证,自汗盗汗 肢体经络:腰痛、痹证、痿证、(痉证、颤证)。 2.下列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 肺痿、肺痨、自汗盗汗、噎膈、呃逆、痉证、瘿病、疟疾、遗精、耳鸣、耳聋、关格、颤证。 3.下列病证的比较鉴别 中医内科病证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相似而又相异之处,正确地加以比较、鉴别对于提高中医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感冒与温病早期。(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3)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 (4)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5)风热咳嗽与肺痈。(6)肺痈与肺痨。(7)哮证与喘证。 (8)实喘与虚喘。(9)肺胀与咳嗽、喘证、痰饮。(10)肺胀与心悸、水肿。(11)肺痨与虚劳。 (12)苓桂术甘汤与甘遂半夏汤治疗饮停于胃。(13)自汗与脱汗、战汗、黄汗。 (14)相同病理,导致不同血证。(15)相同处方,治疗不同血证。(16)胸痹与真心痛。(17)胸痹与胃痛、胁痛、悬饮。(18)惊悸与怔忡。(19)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 (20)癫、狂、痫证。(21)中风、厥证、痫证、痉证。(22)中风之中脏腑与中经络。 (23)刚痉与柔痉。(24)暑厥、气厥、蛔厥。(25)头痛与眩晕。 (26)诸痛的部位、性质、特点与辨证论治。(27)引起昏迷的常见病证。 (28)以下列方药为主方治疗的病证:龙胆泻肝汤、温胆汤、柴胡疏肝散、归脾汤、金匮肾气丸、失笑散、藿香正气散、葛根芩连汤等。(29)噎膈、反胃、梅核气、呕吐。 (30)呃逆与干呕、嗳气。(31)泄泻与痢疾。 (32)干霍乱与腹痛。(33)腹痛与疝气、肠痈。(34)胃痛与真心痛。 (35)急黄、胆黄、瘟黄。(36)虚证黄疸与萎黄病。(37)积证与聚证。(38)鼓胀与水肿。 4.下列病证的转化联系 中医内科病证发生后,由于失治误治,往往转化成另外病证,只有清楚地认识到病证之间的转化过程、相互之间的联系,才能正确地诊断和治疗。 (1)感冒与咳嗽。(2)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3)肺痈、肺痨、咳嗽、喘证、哮证与肺痿。(4)哮证与喘证。(5)咳嗽与喘证。(6)咳嗽、喘证、痰饮与肺胀。(7)肺胀与心悸、水肿。(8)胸痹与心悸。(9)心悸与不寐。(10)泄泻与痢疾。(11)活人败毒散与葛根芩连汤治疗痢疾。 (12)痢疾的预后与转归。(13)呕吐与反胃。 (14)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在病理上的联系与转化关系。(15)鼓胀常见合并症的诊治。(16)淋证与癃闭。(17)淋证、癃闭与水肿。(18)消渴与中风、胸痹。 (19)消渴常见合并症的诊治。(20)头痛与眩晕。(21)头痛、眩晕与中风。 (22)下列病证的调护特点:胸痹、郁证、水肿、中风、癃闭、消渴、虚劳、痹证、胃痛、泄泻、痢疾及呕吐等。 (23)湿、水、饮、痰相互转化在中医内科病证发生发展的意义。(24)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 (25)肺痨与虚劳。(26)痿证与痹证。

肺痿病(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

肺痿病(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2003年)。 肺痿是临床表现为气息短促,动则气喘加重,干咳少痰或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的疾病。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2002年4月发布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进行诊断。 诊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标准可分为有外科(开胸/ 胸腔镜) 肺活检资料和无外科肺活检资料。 (1)有外科肺活检资料 a.肺组织病理学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特点。 b.除外其他已知病因所致的间质性肺疾病,如药物、环境因素和风湿性疾病等所致的肺纤维化。 c.肺功能异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 或气体交换障碍。 d.胸片和高分辨CT(HRCT)可见典型的异常影像。 (2)无外科肺活检资料(临床诊断)缺乏肺活检资料原则上不能确诊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但如患者免疫功能正常,且符合以下所有的主要诊断条件和至少3/ 4 的次要诊断条件,可临床诊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 a.主要诊断条件:①除外已知原因的弥漫性间质性肺(ILD),如某些药物毒性作用、职业环境接触史和风湿性疾病等;②肺功能表现异常,包括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VC 减少,而FEV1/ FVC 正常或增加)和/或气体交换障碍[静态/ 运动时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 - a) O2)增加或单次呼吸法一氧化碳弥散(DLco)降低];③胸部HRCT表现为双肺网状改变,晚期出现蜂窝肺,可伴有极少量磨玻璃影;④经支气管肺活检( TBLB) 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 F)检查不支持其他疾病的诊断。 b.次要诊断条件:①年龄> 50 岁;②隐匿起病或无明确原因进行性呼吸困难;③病程≥3个月;④双肺听诊可闻及吸气性velcro音。 (二)证候诊断 1.燥热伤肺证:胸闷气短,动则加重,干咳无痰,或少痰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偶见痰中带血,咳嗽剧烈,阵咳,咳甚胸痛,口鼻咽干,可伴有发热、恶寒。舌尖红,苔少或薄黄,脉细略数。

中医内科学整理笔记 方便背诵版

一、感冒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代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六淫之邪、时行病毒和正气亏虚,以风邪为主 病机:卫表不和治则:解表达邪忌用补敛之品 1)风寒束表-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银翘散 3)暑湿伤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参苏饮、玉屏风散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刘河间提出咳与嗽有别。医学心语论病理。 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内伤:脏腑失调,內邪上干于肺。病理因素:痰、火 外感咳嗽祛邪利肺,忌敛涩;内伤咳嗽祛邪扶正,忌宣散。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桑菊饮 3)风燥伤肺-桑杏汤 4)痰湿蕴肺-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内伤咳嗽 5)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泻白散合黛蛤散 7)肺阴亏耗-沙参麦冬汤 三、哮证朱丹溪首创病名;明虞抟医学正传区别哮与喘宿痰伏肺(夙根),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引发 病机:痰壅气道,肺管狭窄,肺失宣降 1. 发作期 1)冷哮-射干麻黄汤合小青龙汤 2)热哮-定喘汤 3)寒包热哮-小青龙加石膏汤 4)风痰哮-三子养亲汤 2. 缓解期 1)肺睥气虚-六君子汤 3)肺肾两虚-金匮肾气丸 四、喘证 《临证指南医案》: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实喘祛邪利气,虚喘培补摄纳 1.实喘 1)风寒袭肺-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里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气虚-生脉散合补肺汤(补中益气汤) 2)肾气虚—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喘脱—参附汤 五、肺痈 金匮要略首提病名;备急千金要方之苇茎汤清热排脓 1)初期-银翘散 2)成痈期-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肺痨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消瘦阴虚为主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明确病因为“肺虫”,元代《十药神书》收载十方,治疗肺痨第一部专著。千金要方明确在肺,朱丹溪滋阴降火;明代虞抟医学正传提出“杀虫”“补虚”1)肺阴亏损-月华丸 2)阴虚火旺-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保真汤合参苓白术散 4)阴阳两虚-补天大造丸 七、肺胀内经首载病名 《丹溪心法》:痰挟瘀血碍气而病;《证治汇补》分虚实。久病肺虚,复感外邪痰浊、水饮、淤血 1)肺肾气虚-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2)阳虚水泛-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蒙神窍-涤痰汤 4)痰浊蕴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5)痰热郁肺—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 八、饮证 《金匮》始有名称,提出“用温药和之”治则 《仁斋直指方》区分痰与饮;提出饮清稀而痰浊 清代叶天士重视脾、肾,提出“外饮治脾,内饮治肾” 阳虚阴盛,输入失职 1.痰饮胃肠 1)脾阳虚弱-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甘遂半夏汤 2.悬饮胁下 1)肺络不畅-香附旋覆花汤 2)阴虚内热-沙参麦冬汤 3)邪伏少阳-柴枳半夏汤(麻杏石甘汤) 4)饮停胸胁-十枣汤、葶苈大枣泻肺汤 3.溢饮四肢—小青龙汤 4.支饮胸肺 1)寒饮伏肺—小青龙汤 2)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 九、血证 《血证论》治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血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治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 《金匮》创立泻心汤、黄土汤;《备急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病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瘀血阻络,血不循经 治则:治火、治气、治血 1.鼻衄 1)邪热犯肺—桑菊饮 2)胃热炽盛—玉女煎 3)肝火上炎—龙胆泻肝汤 4)气血亏虚—归脾汤 2.齿衄 1)胃火炽盛—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2)阴虚火旺—滋水清肝饮合茜根散 3.咳血 1)燥热伤肺-桑杏汤 2)肝火犯肺-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百合固金丸 4.吐血 1)胃热壅盛-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归脾汤 5.便血 1)肠道湿热—地榆散合槐角丸 2)脾胃虚寒—黄土汤 6.尿血 1)肾气不固—无比山药丸 2)下焦热盛-小蓟饮子 3)肾虚火旺-知柏地黄丸 4)脾不统血-归脾汤 7.紫斑 1)血热妄行—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 2)阴虚火旺—茜根散 3)气不摄血—归脾汤 十、心悸 《内经》病因:宗气外泄,心脉不同,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病名首见于《金匮》《伤寒》提出治则及炙甘草汤等 《医学正传》认为尚与与肝胆有关,并区分惊悸与怔忡 《医林改错》补充瘀血可致心悸,并记载血府逐瘀汤治疗

中医内科学简答题

1、论述“无痰不作眩”和“无虚不作眩” “无痰不作眩”出自xx 病机: 过食肥甘,劳倦太过,伤于脾胃,脾失健运,水谷不化,聚湿生痰,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蒙蔽 清窍所致。 表: 眩晕而头重如蒙,属本虚标实之证,以治痰为先。 “无虚不作眩”出自xx 先天不足,久病伤肾,气血亏虚,房劳伤精,以致老年肾亏,造成体内精气血的亏虚,以致髓海不足清窍失养而形成 的眩晕病症。 证以眩晕动则加剧,劳则即发为特点,属虚证,补虚为主 2、消渴病的三多症状,上、中、下之分。 (1)肺燥,多饮,上消胃热,多食,中消肾虚,多尿,下消 (2)辩标本 本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各有侧重,互为因果,初病多以燥热为主,病长者阴虚燥热忽见,日久阴虚,阴损 及阳,导致xx 俱虚。 (3)三多一少,消瘦为基本临床表现,本证为主,并发症为次,多数患者先见本证后见并证,少数患者相反。 消渴辨证要点:1辨病位①以肺燥为主,多饮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② 以胃热为主,多食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中消③ 以肾虚为主,多尿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下消。2 辨标本:

本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常因病情长短及病情轻重不同,而阴虚和燥热之表现各有侧重。一般初病多以燥热为主,病程较长者则阴虚与燥热互见,日久阴虚为主,由于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俱虚。3 辨本证与并发症: 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为本证的基本临床表现,易发诸多并发症为另一特点,多数患者先见本证再见并发症,少数相反,如少数中老年患者,本证不明显,常因心脑病症等为线索,最后确诊本病。 3、xx 湿重于热症状治法代表方 症状: 身目俱黄,黄色不及热重于湿鲜明,身困、痞满、恶心呕吐、腹胀,舌苔厚腻微黄,脉濡数或濡缓。 治法: 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 代表方: 茵陈XX合甘露消毒XX加减 4、痹证治疗原则 (1)痹症以风寒湿热、痰瘀痹阻气机为基本病机,治疗以驱邪通络为基本原则,根据邪气偏盛分别予以祛风、散寒、 除湿、清热、化痰、行瘀兼顾宣痹通络 (2)痹症治疗: 养血活血,治寒温阳补火,治湿健脾益气,久痹正虚者扶正补肝益气血 5、xx 风病的xx 经络与xx 脏腑有啥区别 (1)中经络病浅、病轻,无神志改变,仅表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 (2)中脏腑病深、病重,主要表现神志不清,猝然昏扑,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失语

中医内科学(痹证)-试卷2

中医内科学(痹证)-试卷2 (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00) 1.记载了痹证之手指关节肿大者为“鼓槌风”的著作是 (分数:2.00) A.《内经》 B.《金匮要略》 C.《诸病源候论》 D.《证治准绳》√ E.《医宗必读》 解析: 2.风寒湿痹的通治方为 (分数:2.00) A.羌活胜湿汤 B.乌附麻辛桂姜汤 C.宣痹汤 D.蠲痹汤√ E.独活寄生汤 解析:解析:久痹风、寒、湿偏盛不明显者,可选用蠲痹汤作为治疗风寒湿痹基本方剂,临证可根据感受外邪偏盛情况随证加减。 3.痹证关节疼痛日久肿胀局限或见皮下结节者为 (分数:2.00) A.瘀 B.热 C.风 D.湿 E.痰√ 解析: 4.痛痹属 (分数:2.00) A.热邪盛 B.湿邪盛 C.风邪盛 D.寒邪盛√ E.燥邪盛 解析:解析:风寒湿热病邪为患,各有侧重,风邪甚者,病邪流窜,病变游走不定;寒邪甚者,肃杀阳气,疼痛剧烈;湿邪甚者,粘着凝固,病变沉着不移;热邪甚者,煎灼阴液,热痛而红肿。 5.行痹的病机是 (分数:2.00) A.寒邪兼挟风湿,留滞经脉,闭阻气血 B.风邪兼夹寒湿,留滞经脉,闭阻气血√ C.风湿热邪,留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 D.虚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闭阻气血 E.痰瘀互结,留滞肌肤,闭阻经脉 解析: 6.风湿热痹的治疗原则是 (分数:2.00)

A.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B.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C.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D.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E.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解析: 7.着痹的治则是 (分数:2.00) A.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B.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C.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D.搜风通络,燥湿化痰 E.发表散寒,祛风除湿 解析: 8.巢元方称遍历关节疼痛者为 (分数:2.00) A.白虎病 B.白虎历节 C.痛风 D.鹤膝风 E.历节风√ 解析: 9.痹证日久引起心悸,其主要病机是 (分数:2.00) A.心阳不振 B.瘀血阻络√ C.水饮凌心 D.心血不足 E.阴虚火旺 解析:解析:痹证引起心悸,主要是由于风寒湿或风湿热之邪,由经络而病及脏腑,而导致心痹的结果。此病理变化是邪恋经络,气血痹阻不通,因此瘀血阻络是心痹最主要的病理所在。故标准答案为B。10.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痹证初起的主要症状之一 (分数:2.00) A.疼痛 B.重着 C.软弱无力√ D.肿胀 E.麻木 解析:解析:痹病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病久气血肝肾亏虚,可出现软弱无力等虚证表现。 二、 A2型题(总题数:4,分数:8.00) 11.李某,男,30岁,肢体关节重浊酸痛,恶风怕冷,疼痛游走,舌胖苔白,脉弦滑,治当选用 (分数:2.00) A.乌附麻辛桂姜汤 B.乌头汤 C.防风汤 D.薏苡仁汤 E.蠲痹汤√ 解析:解析:从症状可知是感受风、寒、湿邪,但哪一邪偏胜不明显,宜用蠲痹汤治疗。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知识:痰饮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知识:痰饮 【概说】 一、概念: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二、沿革: 1、《内经》无“痰”之证,而有“饮”“饮积”之说 2、▲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始有“痰饮”名称,并立专篇加以论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狭义:指饮停胃肠之证。 3、隋唐至金元,有痰证、饮证之分,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提出“百病兼痰”的论点 三、讨论范围:以《金匮要略》痰饮病内容为主,涉及西医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慢性胃炎、心力衰竭、肾炎水肿等 【病因病机】 1、主要病机:三焦气化失宣。 2、正常的水液输布排泄,主要依靠三焦的气化作用和肺、脾、肾的功能活动 3、病理性质: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饮停积为患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痰饮饮留胃肠: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昔肥今瘦 2、悬饮饮留胁下: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痨病史 3、溢饮饮留肢体:身体疼痛而沉重,甚至肢体浮肿,当汗出而不汗出,或伴咳喘 4、支饮饮聚于胸肺:咳逆倚息,短气不能平卧,其形如肿 二、病证鉴别 1、▲悬饮与胸痹 2、▲溢饮与风水证 溢饮与风水证的区别是:水肿之风水相搏证可分为表实、表虚两个类型。表实者水肿而无汗,身体疼重,与溢饮基本相同。如见肢体浮肿而汗出恶风,则属表虚,与溢饮有异 3、★支饮、伏饮与肺胀、喘证、哮病:均有咳逆上气,喘满,咳痰等表现;肺胀多种慢性疾患日久积渐而成;喘证多种急慢性疾病的重要主症;哮病反复发作的一个独立疾病;伏饮伏而时发的饮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