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驱动增活力转型升级促发展.docx

创新驱动增活力转型升级促发展.docx

创新驱动增活力转型升级促发展.docx
创新驱动增活力转型升级促发展.docx

创新驱动增活力转型升级促发展

成立于 1951 年的苏州远东砂轮有限公司,历经60 余载肩负“打造创元主业、振兴民族工业”使命,发挥“聚沙

成塔、屹立远东”精神,不懈“创新驱动增活力、转型升级

促发展”干劲,持续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努力追逐着

“中国磨料磨具行业的引领者、世界磨具行业的先进者”目

标,已成功实践出了自己独特的升级发展之路,并逐步形成

了值得借鉴的“创新远东”模式。

创新产品营销策略

一着不让抢占内外市场份额

一是着力推进固结磨具市场触角延伸。公司注重扩展固

结磨具销售市场,力拓新区域、新客户。在稳固沪宁、浙江

地区市场的基础上,将销售工作重心转向华南、西南、东北、西北尤其是南北方、苏北地区,不断扩大异地区域的销售比

重。公司主要负责人深入市场前沿,切实把握、研判、细分

市场,进一步开拓新客户尤其是直供户,将市场、利润掌握

手中。

二是着力做大涂附磨具内销外销“蛋糕” 。公司在稳固重

大客户、不断提升涂附磨具国内销量的同时,多措并举畅

通外贸“绿色通道” ,竭尽努力做到“三个一”:一是对国际

市场深入分析、正确定位。根据东南亚、中东及欧美、非洲

市场对产品品质、档次、价格的不同要求,积极施展各有侧

重、富有针对性的“组合拳” ,抢占锆刚玉、磨中纤板等高

端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着力在伊朗、土耳其、澳大利亚、

印尼等市场实现突破;二是以涂附磨具大卷产品为重点,扩

展涂附磨具产品转换商及转换厂家,争取成为他们长期稳定

的供应商;三是发挥产品特色优势,加大对TC136Y 等重点产品的外销推广力度。在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背景下,

公司外销收入连年增长,今年9 月份实现外销收入再创公司

历史新高,较2013 年 9 月同比增长49.87%。

三是着力优化调整产品生产销售结构。坚持市场引导、

以创新引领,持续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是集中精力、整合资源,努力生产市场销路好、附加值高、性价比优的涂附磨具中、高档产品。将磨中纤板单方向和多

方向产品、锆刚玉、碳化硅等优势产品的产销比重提升至总

产销量的三分之二,尽量生产 ??幅锆刚玉系列产品,逐步减少

和淘汰盈利率低、质量不稳、工艺复杂产品及小单产品的产销量,千方百计推进有效生产和有效销售。同时开拓扩展延伸涂

附磨具应用新领域。努力将公司拳头产品锆刚玉成功打入暖气片、高尔夫球头、铸件等产业领域;二是以技术集成创新为主,推广精度高、磨削性能好的固结磨具产品,进一步提高技术含

量大、毛利率高、市场缺位、适销对路的高

厚度、大规格、特异型普通磨具和磨轧辊树脂砂轮等优势产

品产销比重。注重固结磨具单类产品结构的改善。加大力量、快速研制低温结合剂 SG 陶瓷磨具、粉末冶金树脂双端面砂轮等新产品,争取进入高端客户采购目录。

创新技术改进路径

一着不让增强公司发展后劲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新产品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支

撑。苏州远东砂轮通过持续技术改进,不断稳定提升产品质

量,不断快速推进新品开发,不断增强技术创新实力,为公

司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劲保障。

一是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公司注重通过市场、客户直接

验证公司产品质量,并精心构建技术中心,全面增强自测产

品品质、性能的技术力量。已投入人力、物力启动技术中心

建设,分批次、分阶段完成技术中心产品实验室检测、检验

设备(优先考虑新品项目的研发、涂附磨具产品试验、涂附

磨具产品检测三类重点设备)的增添、完善工作。挑选一批

具有较扎实的涂附磨具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和丰富生产实践经

验并长期在生产一线磨炼的年轻技术人员,分别担任涂附磨

具研发室主任设计师、涂附磨具厂副厂长。通过健全组织机

构、配备精兵强将,进一步加大质量控制力度,进一步提升

工艺技术和操作规程的执行力,进一步加快新品开发步伐。

二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公司通过深入调研、集思广益,进一步健全质量问题的及时发现、及时反馈、有效处理以及

举一反三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赔偿制度》,并新

建“质量三包”报废管理制度和《质量退赔换制度》,从而规

范了产品报废的处理程序,强化了工序跟踪督查和考核考

评,严格了质量事故处理,有效降低了质量成本。同时,每

月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例会,每周召开由销售、技术、质量、

生产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质量信息交流会,围绕销售部门反

馈的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和意见,参会人员积极献计献策、

切实整改问题、着力攻克瓶颈、满足客户需求。公司涂附磨

具、固结磨具产品质量不断提升,陶瓷无心磨砂轮爆裂等质

量“顽症”得以攻克;长期困扰涂附磨具产品的“荷叶边”

质量痼疾得以改善,实现客户零投诉。

三是借脑引智提升技术。去年,公司在资质优、信誉好、技术力量强、产品质量好的布基、磨料和粘结剂供货商中,

分别邀请一批涂附磨具高端且成熟型专业技术人才加盟。公

司与他们签订技术合作协议,现已签约 2 名布基及 2 名粘结剂方面的专家,组建了专家级研发团队,成立了专家工作站,重点开展技术改进、质量攻关和新品开发工作,加紧攻克产

品质量瓶颈,力推涂附磨具提档升级、强势发力。为加快提

升产品质量及档次、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公司紧紧瞄准国

外先进技术和优质产品,与日本专家就合作开发《第二代锆

刚玉超涂层重负荷产品》、《第二代聚酯布碳化硅中纤板产

品》事项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公司还加强同科研院所、大

专院校的合作,已同三磨所、南航等科研院所组成项目团队,并获得了国家十二五规划重大专项“航空发动机磨加工专用

的纳米氧化铝陶瓷磨料砂轮” ,提升了公司的行业地位和社

会形象。

创新生产管理

一着不让提升经济运行质效

一是深化管理机制改革。今年初,公司经营班子联系实

际、深入研究、利弊分析、集思广益,确定“下属四个生产

厂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模式”为深化内部机制改革的重

中之重,并明确重点目标任务,细化人员责任分工,分解项

目落实措施,认真制订实施方案,一步一个脚印地展开具体

工作。四个生产厂独立核算于 6 月份模拟运行,7 月份起正

式运行。独立核算虽然时间不长,但已初见成效:进一步增

强生产厂完成任务积极性,进一步增强生产厂苦练内功主动

性,进一步促使生产厂更加注重通过精细管理、着力实现效

益最大化。二是全力促进有效生产。一是以市场为

驱动,强化生产计划管理,认真落实合同评审,增强计划调

整的严肃性,月度生产计划的调整原则上不超过 30%。计划管理切实到位,促进集中有序生产,提升生产效能效率,实现产出大于投入;二是做到生产准备、技术准备不到位不开

工,原上每天安排的生划不超 4 个粒度号,日量

达到 1.5 万 ?O―2 万?O,核定定牌品的最小生量,做到保保量完成生任;三是加大投入,提高生运行效能。合公司生状,

根据提升品量和生效率的要

求,落更新改造划,确保生正常运行。从去年 10 月份起,陶瓷砂厂、脂砂厂、金石制品厂整生

奏,每月上、中、下旬各完成 30%、30%、40%生任,均衡生,并足客需求。

新企文化

一着不凝心聚力共展

公司班子持不懈加企先文化建,把“提

振工的精、气、神”列入重要事日程,将“教育人、服

人、培育人”各工作落到位。如今,“企一份情,

工百倍,已成了公司工的共同心声!

一是循循引、明理鼓。持好每月至少一期的,及宣

道公司的目措、大政方、状况、信息和工中的光点??每

年都开展“公司我搭平

台,我公司作献” 、“效益在我心中、量在我手中” 、“ 、自己,要干就要干得更好”等穿全年的主系列

教育活,引工“以企根” ,把个人利益与企利益、个人展与

企展密合,企展勤勉尽。

二是好事、排解。公司立足于以“真情”服

工、将“暖心” 事好、工放力装上,注重提升服群众能

力、化服体建、完善服工机制。今年,工活室、刊室等

相建成并开放;以

公司党政一把手挂的工服站(网上网下)也已于10

日8 日正式运行,同置工意箱。多年来,公司会同工会做

到夏季送清凉、秋季心助学、春送温暖,工

解决后之,患大病工、家有突性困的工救急,持“五必”

制度,全体工生日,新婚工送念品,定期全体工体,

有子女上学的工放学,适当改善工工作餐,合工会全

体在工理“市工大病医互助充保障”??并关注城工人等

特殊群体,在做好同工同酬、福利同享、

荣誉同工作的同,他行思想上引、工作上指、生活上帮扶他。

作元投展(集)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公司元

科技的全子企,州砂有限公司集 60 多年磨料磨具科研、自主新、生、企文化之成果,公司

合指数已 10 年位居全国磨料磨具行前列,已展成集固

磨具和涂附磨具一体的代化磨料磨具基地,在国内外均享

有很高知名度??所有些,持新、持升的“ 新”模式功不可

没!

即将到来的2015 年,将是公司受考的一年、持

做强的一年,必定会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更加注重高端市场、高品质产品的推广,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加速转型发展的步伐,继续做大、着力做强。进一步激发公司的活力和潜能!

(作者系苏州远东砂轮有限公司总经理)

创新驱动增活力转型升级促发展.docx

创新驱动增活力转型升级促发展 成立于 1951 年的苏州远东砂轮有限公司,历经60 余载肩负“打造创元主业、振兴民族工业”使命,发挥“聚沙 成塔、屹立远东”精神,不懈“创新驱动增活力、转型升级 促发展”干劲,持续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努力追逐着 “中国磨料磨具行业的引领者、世界磨具行业的先进者”目 标,已成功实践出了自己独特的升级发展之路,并逐步形成 了值得借鉴的“创新远东”模式。 创新产品营销策略 一着不让抢占内外市场份额 一是着力推进固结磨具市场触角延伸。公司注重扩展固 结磨具销售市场,力拓新区域、新客户。在稳固沪宁、浙江 地区市场的基础上,将销售工作重心转向华南、西南、东北、西北尤其是南北方、苏北地区,不断扩大异地区域的销售比 重。公司主要负责人深入市场前沿,切实把握、研判、细分 市场,进一步开拓新客户尤其是直供户,将市场、利润掌握 手中。 二是着力做大涂附磨具内销外销“蛋糕” 。公司在稳固重 大客户、不断提升涂附磨具国内销量的同时,多措并举畅 通外贸“绿色通道” ,竭尽努力做到“三个一”:一是对国际

市场深入分析、正确定位。根据东南亚、中东及欧美、非洲 市场对产品品质、档次、价格的不同要求,积极施展各有侧 重、富有针对性的“组合拳” ,抢占锆刚玉、磨中纤板等高 端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着力在伊朗、土耳其、澳大利亚、 印尼等市场实现突破;二是以涂附磨具大卷产品为重点,扩 展涂附磨具产品转换商及转换厂家,争取成为他们长期稳定 的供应商;三是发挥产品特色优势,加大对TC136Y 等重点产品的外销推广力度。在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背景下, 公司外销收入连年增长,今年9 月份实现外销收入再创公司 历史新高,较2013 年 9 月同比增长49.87%。 三是着力优化调整产品生产销售结构。坚持市场引导、 以创新引领,持续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是集中精力、整合资源,努力生产市场销路好、附加值高、性价比优的涂附磨具中、高档产品。将磨中纤板单方向和多 方向产品、锆刚玉、碳化硅等优势产品的产销比重提升至总 产销量的三分之二,尽量生产 ??幅锆刚玉系列产品,逐步减少 和淘汰盈利率低、质量不稳、工艺复杂产品及小单产品的产销量,千方百计推进有效生产和有效销售。同时开拓扩展延伸涂 附磨具应用新领域。努力将公司拳头产品锆刚玉成功打入暖气片、高尔夫球头、铸件等产业领域;二是以技术集成创新为主,推广精度高、磨削性能好的固结磨具产品,进一步提高技术含 量大、毛利率高、市场缺位、适销对路的高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6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2015·天津高考)湖南省长沙县是工业强县,也是排碳大县。针对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该县提出创建全国“零碳县”的目标,引进推广了中南林业大学新研发的“绿心速生草”。这种草吸收和固化二氧化碳是相等面积森林的14倍左右,它不仅生长快,而且种植户可以多次收割并加工成碳产品出售。该材料说明( ) ①环境保护问题应该主要由政府解决②保护环境应该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③经济发展可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④科技创新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促进金融、通讯等服务业发展②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③增加出口补贴,扩大出口规模④提高存款利率,减少居民消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第二大”并不等于“第二强”。从贸易结构上看,中国出口产品中,相当一部分是“设计和利润留在欧、美、日,GDP和能耗留在中国”。这启示我们要( ) ①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②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加大外资投入力度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④坚持自主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4.微软、IBM、英特尔等,近年来,世界200强IT企业中的13家先后落户成都,在“西部硅谷”形成聚集效应。英特尔董事会主席表示,“这里出色的教育体系,大量训练有素的员工和较高的文明程度,将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成都投资”。成都市依靠人才资源优势打造投资软环境,体现了( ) ①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培育综合竞争新优势②实施“走出去”战略,塑造国际知名品牌③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就业规模扩大④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下面某品牌电脑价值分配表启示我们要( ) 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④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国考笔试申论写作素材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根本

国考笔试申论写作素材: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根本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当前公务员考试申论呈现出灵活性、科学性、具体性的特点,对于广大考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唯有抓住根本,方能应对新形势,为您提供更多帮 助!这里可以>>>。 仍有疑惑?我们来看看是怎么设置教学的。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肩负支撑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新使命。与此同时,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也呈现出新特点,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已显 现出可能发生重大突破的先兆。内外部形势的变化凸显了我国长期形成的适合跟踪引进为主的科技体制与我国科技创新跨越的新要求不相适应,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根本要靠人才。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完成“十二五” 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保障。科技体制改革 也正是要充分释放人才资源的巨大能量。能否有效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能否有效地培养和造就大批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是衡量科技体制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 至2010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达到5700万人,全国研究开发人员接近260万人,均居世界首位,我国已成为科技人力资源大国。但是在科技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上,我们还存在许多与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差距。人才培养、人才使用政策调整已成为重大 而紧迫的任务。 促进人才结构布局与时俱进 纵观一些发达国家走过的历史,可以看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初期,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 程度差距很大,同时在自然资源、经济规模和政治结构上也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战后半个世 纪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无不对人才问题给予高度关注。面对全球激烈竞争以及结合本国国 情,人才政策再次成为创新政策的首选。例如,美国在2006年2月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 布的《美国竞争力计划》,是美国提出的一项旨在以科技与创新促进美国经济发展和提升美国国家竞争力的综合性战略计划。其五项主要内容中,有三项涉及人才问题,包括:强化K~12数学与科学教育;改革劳动力培训体系;采取相关措施以增强美国吸引和挽留全球范围最优秀的高技能劳动力的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成为我国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核心的问题是人才结构和布局如何与快速变革的要求相适应。 人才培养体系要与世界竞争环境和国情紧密联系。夯实未来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基础,根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中国经济新常态问题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中国经济新常态问题 材料1 习近平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摘自新华网 材料2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上半年经济总量增长7.4%,实属不易。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已是一个巨人,总量基数很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代表的增量不可小看。按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计算,全年经济增量就约达5万多亿元,约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这个目标算每年7.5%左右的速度就够了。 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成就巨大,难能可贵。还能不能继续保持那样的高速度?应该说,是做不到、受不了、没必要。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下降,制约着速度高不上去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也难以承受过高的速度。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3 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投入和能耗污染较少的服务业脱颖而出,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要素价格上涨、储蓄率下降,出口和投资增速放缓,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城镇化提速、产业转移,城乡区域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力资源稀缺性凸显,收入分配结构也将不断优化。 摘自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谈谈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新常态”的含义? (2)根据材料1、2、3谈谈如何在“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答案】 (1)“新常态”是一个重大战略判断。“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速度虽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它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由此带来的影响总体上是正面、积极的。只要科学看待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必将频现新亮点。 (2)第一,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更为迫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主攻方向是调整经济结构,要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第二,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从过去的传统粗放转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这就要求我们在宏观调控上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调控创新”,正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新舵盘。 第三,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前者以后者为载体,工业化过程就是城镇化过程,互动才能实现良性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镇化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而这是以

昆山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科技创新工作实施细则

昆山市科学技术局昆山市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昆山市财政局 昆科字〔2015〕42号 关于印发《昆山市科技局贯彻落实“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 昆山开发区、昆山高新区、花桥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有关委办局,各有关科技园区、企事业单位:经研究,现将《昆山市科技局贯彻落实“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工作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昆山市科学技术局昆山市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昆山市财政局 2015年7月9日

昆山市科技局贯彻落实“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推动“昆山之路”从头越,根据《昆山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2015—2020年)》(昆委〔2015〕22号)、《关于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财政扶持若干政策》(昆委〔2015〕28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在我市注册的企事业单位。 第二章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科技成果是指已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以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具备先进性、成熟性和适用性特征,能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或生态环境效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和生物新品种。 第四条“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包括:订制储备一批科技成果项目、引进落地一批科技成果项目和培育转化一批科技成果项目三个方面。 第五条订制储备一批科技成果项目

1.支持范围:聚焦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转型发展亟需解决的共性关键技术,以“合同研发项目管理”的形式,每年向技术成果供给方有偿预订研发一批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或一次性购买科技成果并实施产业化。 预订研发是指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技术需求通过签署技术开发合同的方式寻求技术解决方案;一次性购买科技成果并实施产业化是指通过技术交易购买技术成果并在本市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两类项目均需每年6月向科技局备案。 2.支持方式:经评审认定,属预订研发类的,按申报单位实际支付预订研发费用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于具备产业化前景的优质项目列入订制储备项目库予以跟踪培育;属一次性购买类的,按实际交易额的5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上述项目均采取后补助的方式,以科技创新券的形式予以支持。 预订研发类项目到期后,根据合同费用支付凭证,兑现相应科技创新券额度;一次性购买类项目需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合格的,兑现相应科技创新券额度(不超过项目可兑换总额度的一半),其余额度在项目到期且考核合格后一并兑换,项目考核不合格或因故中止的项目不予兑现剩余科技创新券。 第六条引进落地一批科技成果项目 1.支持范围:重点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能源环保、现代农业等技术领域,

“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企业培训心得体会

“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企业培训心得体会2010年8月30日、31日两天,我有幸参加了温州市委组织部、温州市经贸委和温州市厂长经理人才公司共同组织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企业培训,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创新发展的意识,为以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在两天的培训中,其中张晖明教授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与发展转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讲课,再结合自己的工作,给了很大我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 张教授在对企业内涵的重新认识上认为企业的“企”字,如果没有了“人”字,企业也就终止了。我觉得很有道理,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在平时的管理中,各级管理人员都应该把培养人、教育人、留人等问题摆在日常工作的首位,只有把人的素质、技术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我们的生产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公司在日异月新的发展,现在企业“选人、用人、留人”的问题特别突出,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和健全我们的用人制度,切实的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才能跟上我们公司硬件发展的步伐,企业才能更加的欣欣向荣。 在讲课的过程中,张教授在大格局决定大结局的中一句“埋头拉车与抬头看路”的话,让我思绪了很久。我是在想,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也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有时候,我们管理人员一直盯着某个小问题不放,不去打开思路,大观全局的看待别的

事情,从而造成了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的局面。所以,我在想,作为管理人员,应该多多打开思路,多想问题,想别人想不到的问题,积极探讨如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提高企业执行力的问题,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这样才能顾全大局,企业管理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创新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都是用同样的方法去对待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在日常的管理中,要不断地、大胆的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和管理上的创新,才能让企业的发展一直保持青春活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我们电厂的日常管理中,管理人员一定要我们的员工树立创新的意识,积极倡导创新的行为,不要让电厂的管理一成不变,这样才能让电厂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创造更大的效益。 企业发展的格局创新也是很重要的,伟明企业经历了创业、发展的阶段,现在正逐步走向强大,在这条路上,我们更需要在管理上和技术水平上加以创新。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能默守陈规,必须打开思路,不断的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并结合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强化,为我所用,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训中一点点的体会,总之,在本次的培训中,让我掌握了很多管理方面上知识,也让我由衷的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发展是最重要的,只有不

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

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科哲专业宁栋) 摘要:创新驱动是社会发展的不懈动力和永恒主题,一个民族,只有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不地。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只有加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确立创新驱动的基本格局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搭建创新驱动平台,完善创新驱动机制,才能推动社会始终向前发展。 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科技;战略;经济 一、什么是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在2012年7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明确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是相对于生产要素驱动发展而言的,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依赖劳动力、土地、资本、自然环境等生产要素进行配置、消耗和整合来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初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其弊端逐渐显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发展,因此国家提出用创新驱动代替生产要素驱动。 首先,创新是各个生产要素的整合,从而避免了单一生产要素的消耗,实现了各生产要素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创新本身是可再生资源,创新一旦成为发展的原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发展壮大; 最后,创新可以产生高附加值,由创新转化的生产力呈现级数效应,相对于

生产要素的加数效应和乘数效应,具备超乎预测的放大功能。 总而言之,我认为,创新驱动发展就是依赖创新,使生产要素高度整合、集聚、可持续地创造财富,从而驱动经济社会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这个方针路线的指引下,选择怎样的路径来完成好这个重大的战略部署,已然成为当前的重大研究课题。 二、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特征 创新驱动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什么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简单的说,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依靠人,为了人的发展。 首先是依靠“人的发展”与“生产要素驱动”不同,“创新驱动”强调通过智力资源去开发丰富的,尚待利用的自然资源,逐步取代已经面临枯竭的自然资源,节约并更合理地利用已开发的现有自然资源。因而,在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人的智力”成为第一生产要素,知识、信息等无形资产成为主要的要素投入,这类要素投入具有非稀缺性、非排他性与非消耗性等特点,其生产率远远高于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不少经济学家指出,“自然”在生产中的作用可以归结为收益递减,但“人”的作用是收益递增的。 其次,创新驱动发展也是为了人的发展的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量的增长,还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质量改善。如果一味追求物质的提升,而不把关注重心重新移回到人本身,那么发展可能是舍本求末的,得不偿失。所以说,创新驱动发展不仅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们要深刻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 意义。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深刻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有利于发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先导作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加快富民强市和〃两个率先〃进程;有利于强化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市民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和谐南京。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突出主体、整合资源、优化环境、跨越发展。 突出主体,就是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紧迫感和集聚创新要素、吸纳创新成果的主动意识。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增加研发投入,实施名牌战略,围绕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重大项目研发任务,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决策和投资主体、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承担风险和获得利益的主体。 整合资源,就是极大地释放科教、人才、产业基础的优势和活力,实现各类创新资源的有效融合。大力提高自主创新的组织程度,建立功能完备、运作高效的科技信息交流、成果转化和要素共享平台,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交流对接、互动双赢。加快构筑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积极性,有效推动高校、科研院所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地方发展的技术创新,真正把存量资源转化为增长优势,把拥有的实力转化为发展的后劲。在持续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抓住资本、技术加速向长三角转移的历史机遇,实施开放式自主创新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优化环境,就是切实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服务,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各类科技园区和科技孵化器的功能,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载体建设。大力发展各类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发挥其在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为自主创新提供金融支撑。加强支持创新的政府引导,完善推动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措施,提供优质、完备、高效的公共服务。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广泛宣传自主创新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形成一个人人参与创新、关心创新、保护创新、支持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 跨越发展,就是不断突破和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推进支撑和引领南京加快发展、和谐发展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高新技术引领产业发展,构建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大力促进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钢铁四大支柱产业的产业升级,加快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型光电、文化五大新兴产业的技术突破,实现“南京制造”向“南京创造”的转变。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功能,扩大创新资源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全面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巩固和提高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乡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方案

乡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的工作方案 乡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在前列”的总体战略,围绕“实施五区九园六纵四横,建设美丽麻涌”的工作思路,积极培育发展创新力量,全力加速科技培育步伐,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步打造出要素齐备、机制完善、运转高效、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总体布局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总抓手,以科技及产业发展规律为指引,创新和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撬动和提高全社会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提升的投入水平,强力推进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以实施“科技麻涌”工程为着力点,加大镇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通过“每年20xx0万元、三年6000万元”的产业升级扶持资金,以推进创新驱动“强基工程”、产业提升“振兴工程”、校企结合“活企工程”、创新平台“智富工程”和知识产权“倍增工程”五项工程为依托,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到提高质

量和效益上来,逐步建设完善“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集群化、传统产业高端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新体系。 (二)工作目标。力争用3—5年的时间,基本确立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科技促进内生增长和引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幅增强,创新体系功能有效优化,创新资源有效集聚,科技产业金融有效融合;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具有影响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建成以一批优势明显、各具特色、结构合理的产业集聚区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将我镇建设成为全市重要的技术研发基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 20xx—20xx年,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建设结构合理的特色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创新需求结构与创新产出结构相一致的产业体系,创建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实现总量规模、质量效益的双跨越。20xx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9.27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94.8亿元,发明专利申请量54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家以上。 2、建成功能定位明晰的研发机构体系。镇内拥有科研机构的企业比重大幅提升,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研发能力

创新和转型升级是传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创新和转型升级是传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摘要]河南森源集团公司以超前的发展理念、准确的市场定位,立足于行业的高端、应用领域的前沿,通过不断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战略,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在电气、重工等应用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些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进而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9082 1河南森源集团公司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 1.1找准战略目标定位,持续转型发展 20多年来,森源集团发展战略的制定与调整是其保持蓬勃生机、持续发展、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为了保持行业领头地位,森源公司总是吃透国家政策,紧跟市场需求,通过持续不断地变革创新和转型升级,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1992年,我国电力工业处于需求旺盛期,公司把产品定位于GN系列电力高压隔离开关产品。由于注重产品质量,注重市场拓展和企业诚信,短短5年时间就把隔离开关产销量做到了全国第一。1997年城乡电网改造,公司将目光放在国内输配电行业和国际输配电行业的发展方向上来,以求公司产

品最佳的战略定位,产品结构从单一的GN高压元件系列转变为元件和高压成套设备齐头并进的新格局。2002年,公司对“奔马”公司进行兼并重组,为农机企业突出重围再造辉煌探索出成功之路。如今奔马公司已经由农用车辆制造企业成功转型为重型工程车辆、新能源电动车辆制造骨干企业,跻身国内高端装备制造行列。其中大型汽车吊车是奔马公司为适应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和城乡市场需求而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柱新产品。新能源电动车已成功研发出电动支线公交车等6大系列新产品,在全省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其中纯电动移动警务室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并被列入公安部警用装备采购目录,相继装备到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和天安门广场,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70%以上。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奔马公司推出的创新产品多功能水车和沼气工程专用车,全国首创,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80%。 1.2推进品牌战略,产品以质取胜 质量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更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展示。森源公司在不断地转型升级中,对质量的追求贯穿于产品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的全过程,也贯穿于公司20多年的发展历程。1998年,公司就按照ISO9000的标准创建了质量管理体系,2002年引入U8财务管理系统,2003年引入世界一流的PROE三维设计软件,2005年引入当时国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新产业、掌握新技术、构筑新平台、催生新业态、应用新模式,推动自主创新、协同创新、融合创新,加快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打造产业升级版,促进福建经济再上新台阶,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工作目标 以创新为主引擎,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构建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为主要目标,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培育新的增长动能,实现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不断优化、新兴产业比重稳步增加,创新发展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20年,引进共建“国字号”研发机构或平台8~10家,建设国家级学会服务站等会企协作创新平台300家,在本科院校中重点建设35家以上高水平科研机构,建设18家以上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分别达500个、800个、240个和200个;高新技术企业2600家,创新型企业6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000家,众创空间200家,虚拟研究院产业技术分院20家;全省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63人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7.5件。

——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到2020年,累计实施“机器换工”10000台(套)以上,重点领域生产装备数控化率达70%,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保持全国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比“十二五”末提高约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8%左右,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6%。培育一批知名互联网龙头企业,互联网经济年均增长25%以上,总规模超过4000亿元。 二、突出工作重点 (一)新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推动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6英寸Ⅲ-Ⅴ族化合物集成电路、存储芯片(DRAM)等项目建设,加快设计业、制造业、封装测试业协同发展。壮大新型显示产业,加快推进8.5代TFT-LCD面板、莆田华佳彩6代Oxide液晶面板、厦门天马微(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液晶模组和智能终端生产规模。推动信息通信产业升级发展,加快新一代通信网络系统设备、数字家庭网络设备、高性能服务器等研发生产,

创新驱动发展——参考答案

创新驱动发展——参考答案 (一)请你结合“给定资料~”,简要概括企业创新成功的主要经验。(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字。 【参考答案】 企业创新成功的经验包括经营管理创新和产品技术创新。 经营管理创新:一是创新商业模式,发展电子商务。二是细分消费人群,准确定位产品,创新产品及设计,满足消费者需求。三是采用网络化营销,与消费者互动营造话题,推动网友共鸣传播品牌。 产品技术创新:一是学习和提升技术,注重技术交流,坚持技术创新,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增强品牌竞争力。二是推动微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以实现产品改善和突破。(字) (二)请你结合“给定资料~”,谈谈对文中画线句子“从贴牌生产到打造自主品牌,中国企业势在必行”的理解。(分) 要求:全面准确,分析透彻,不超过字。 【参考答案】 这句话讲的是中国企业发展必须打造自主品牌。 品牌不仅涉及商业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形象。自主品牌欠缺,会把企业置于价值链低端,不仅利益饱受冲击,而且必须承受侵权陷阱、低价竞争和订单变化等风险,不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拥有自主品牌,不仅能激励创新、助推发展,还可以给企业带来品牌延伸和丰厚的利润,提升企业无形资产,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形象。 因此,中国企业必须走打造自主品牌之路。首先,做好企业产品的定位。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品牌战略。其次,注重研发。把产品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最后,打造产业链。制定长期规划,根据产品特点延伸品牌,覆盖全产业链。(字) 0 / 3

(三)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创新驱动发展”为题目,自拟副标题,写一篇议论文。(分)要求: ()观点明确,论述深刻; ()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结构完整,思路清晰; ()字左右。 【参考例文】 创新驱动发展 ——企业创新势在必行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从浑天仪到地动仪,从造纸到火药,这些承载了民族骄傲的创新之举,为中国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当前,我国积极构建创新型国家,李克强总理更发出了“万众创新”的号召。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当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已经势在必行。 创新是企业肩负的时代责任。近年来,我国不断改革,锐意创新,经济社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然而,在年福布斯全球品牌强中,中国品牌却无一上榜。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头棒喝”,揭示了我国产品缺乏科技内涵,企业依赖贴牌加工的关键问题。李克强总理曾说,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归根到底要靠企业。可见,身处开拓进取的年代,企业肩负着创新的责任,中国经济若要实现“提质增效”的发展目标,必然需要企业发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是社会的期许,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时代要求。 创新是企业生存之道。通过研究一些企业发展,人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很多企业在创业初期,发展非常强劲,但是过了几年,这个企业却鲜有耳闻,不是破产倒闭就是苟延残喘。经过分析不难看出,造成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企业缺乏持续创新能力。日本索尼公司于年推出,而后不断升级完善,以此横扫游戏主机平台。然而步入网络时代后,这家企业却再也没有推出一款颠覆性的产品。反观美国苹果公司,触屏手机横空出世,平板电脑独领风骚,层出不穷的创新产品令其一举超越可口可乐,成为世界最有价值品牌。对比两家企业可见,创新能力的强弱与否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只有不断地积累和落实创新,才能推动企业向前发展,这才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之道。 创新是企业发展之途。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才能从容应对国际社会的变化和挑战。据统计,目前代表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自主品牌的企业约占外贸企业总数的,自主品牌产品出口仅占出口额,这使得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这种颓势愈加明显。事实证明,没有自主品牌,就意味着在产业链条上,我们依然处于 1 / 3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建议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建议 【摘要】目前,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加快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义变得尤其重大。本文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产业技术结构、产业组织结构、产业市场结构和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大调整期,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只有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本报告建议,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产业转型、创新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产业转型、创新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实施产业转型、创新发展,推动农民可持续增收等。 【关键词】产业升级创新发展第三产业 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面临的背景 众所周知,受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的不断深化和发达国家经济持续衰退的影响,我国GDP自2011年第四季度降至8.9%以来,直至2013年第四季度一直处于持续下降状态,同期投资、消费、外贸增长率也大都处于下降通道,财政收入增长率同样出现了持续下降(增长率已不足10%),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了破产倒闭现象。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按照《决定》要求,“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正确把握机遇,力推转型升级,积极创新发展,具有特别重

要的意义。 二、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从2011年开始我国已经进入第四次产业大升级、经济大转型的新阶段。这是一次源于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 第一,《决定》从制度、体制和政策实践等多个层面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例如,《决定》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通过“制定负面清单”打破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发展普惠金融”,“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等。 第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给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提供的机遇。美国的“再工业化”,是其摆脱危机和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高附加值高端制造业为重点再占全球实体经济产业链至高点的战略安排。为推进“再工业化”,美国加大了研发开支。发达国家越是“再工业化”,它们对我国传统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就越无弹性。其挑战在于,如何使我国传统工业产品和装备制造进一步从低端转向中 端和高端,如何使我国各端产品高技术化和高附加值化。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孕育着新的一系列重大突破给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七条措施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七条措施的通 知 【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 【发文字号】闽政[2018]19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8.09.20 【实施日期】2018.09.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七条措施的通知 (闽政〔2018〕19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目标,经研究决定,在落实好已有的企业研发经费分段补助、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激励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出如下措施: 一、加大对创新绩效的正向激励 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与企业产值、研发投入等生产经营情况相挂钩的创新激

励机制。对企业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税收1000万元以上且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5%的高研发投入企业,在享受已有研发经费分段补助政策基础上,按其研发经费内部支出超出上一年度的增量部分,再给予10%比例的绩效奖励,最高可达500万元,所需经费由省市县三级按原有政策比例分担。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厅、统计局,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加大对地方政府考核奖励。至“十三五”末,力争全省研发投入保持年均22%以上的增速。其中:全国百强县研发投入力争达到25%的增速,非基本财力保障县研发投入力争达到22%的增速,基本财力保障县研发投入力争达到20%的增速,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研发投入力争达到18%的增速。对上述四类县(市、区)在研发投入水平(R&D/GDP)位居前1~3位的,分别给予当地政府500万元、400万元、300万元的绩效奖励。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力争研发投入保持年均22%以上的增速。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财政厅、统计局、发改委、经信委、国资委,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 加强重点创新主体培育。建立重点“双高”企业和重大创新项目党政领导挂钩和联系人制度,筛选100家重点高成长企业和100家高新技术企业,抓好政策精准辅导,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精心筛选一批有代表性、示范性、导向性的重大创新项目,纳入省级“五个一批”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简化程序切实提升企业创新获得感。企业研发投入经费补助通过网上在线申报,由省科技厅、财政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统一确定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以评估结果为依据由市、县(区)科技部门和财政部门拨付补助资金。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厅、统计局,福建省税务局,各设区市

创新驱动慈溪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_钟一鸣

钟一鸣 中共慈溪市委党校 摘要: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是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更是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倒逼。慈溪市作为我国经济百强县城市,在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实践中选择的路径、采取的方法、面临的现实困境等都会给其他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借鉴。通过对慈溪的创新氛围、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等要素瓶颈的分析,提出优化城市创新发展环境,完善城市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多元创新助推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慈溪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2-000482-02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当前经济热议的命题,可借鉴的方法和路径众多。作为传统制造业基地,慈溪如何因地制宜找准自身定位和切入点,在转型升级的经济浪潮中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顺利平稳实现经济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不仅是企业,更是政府层面应重点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组数据值得思考: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市规上工业企业效益形势严峻。从产销指标来看,我市市级规上工业企业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19.05亿元,同比下降5.7%;累计实现销售产值592.01亿元,同比下降5.4%;从获利水平来看,上半年市级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92.26亿元,同比下降5.5%,其中,利润总额16.25亿元,同比下降17.2%;从企业亏损情况来看,企业亏损面扩大,户均亏损额有所上升,亏损企业242家,同比增长39.1%,亏损面达23.0%。亏损企业亏损额共计3.55亿元,同比增长46.9%。 再来看工业企业的利润率。2014年我市传统产业中家电、轴承、化纤等行业销售利润率只有3.8%,低于4.4%的全市平均水平和5.6%的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家电行业,整体利润率3%不到。整个产业仍处于低成本扩张和低端产能严重过剩,高端市场占有率不足的水平。 企业面临的上述困境无不在倒逼着产业的转型升级。虽然企业面临的困境无不在表明着,我市经济增长原动力趋弱、新的增长动力尚未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机制尚未建立,但是我们理应清楚认识到,当今的社会正处于新一轮产业科技变革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历史交汇期,国家正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这为我市加快创新转型带来了不可错失的重大窗口机遇。历史规律证明,技术变革机遇稍纵即逝,抓住就是发展,错失就会落后。二、制约慈溪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要素分析 (一)创新氛围瓶颈 1.就创新文化分析 目前全市上下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关于创新的讨论,媒体也给予了极大关注。如针对草根创业、二次创业、海归创业我市多管齐下打出行之有效的组合拳,较为典型的有创客空间,创客码头、上林计划等。但优质产业生态圈尚未形成以及城市化配套功能不强的事实,使我市对国内外高端人才尚未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同时,自我更新、自我批评和自我改进创新的良性循环有待形成,离成果共享的包容性创新境界还有很大的差别。 2.就政府的创新性分析 当前我市政府层面已经越来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战略层面上综合考虑创新问题,优化政策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考核机制,示范项目和研究工作得到鼓励和实施,引入有协作的公共平台介入,特别是在技术领域。但是仍缺乏具有社会、文化、经济多元目标的创新项目,且政府创新规划与民间的创意尚未形成有效的呼应和配合。因此,我市的创新氛围的塑造需要政府、社 会、个人的全面投入。 (二)创新体制机制瓶颈 1.创新能力仍然薄弱 从2011年开始,慈溪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为就达到2%,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水平。但创新人才支撑仍存在不足。中高端人才的比例偏低,特别是创新型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专业人才等严重不足。再加之我市民营企业较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企业整体创新能力较弱。专利授权虽多,但发明专利占比小,且本地企业的创新重点集中在生产工艺技术、产品外观形态方面,而不是产品创新技术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2.创新利益分配不够合理 当前我国在科技成果和知识的资本化以及企业的价值剩余转变为企业家人力资本回报上仍存在法律法规保障不到位的状况。慈溪与国内其他城市在这方面情况类似,不仅缺乏将科技人员知识资本化的相关政策规定,在对企业的价值剩余也存在过大的约束规定。这些创新利益分配的不够合理,直接影响科技创新人员和企业家对创新的热情。 3.技术创新扩散机制不健全 我市在技术引进上,与我国整体情况存在一样的状况,就是把大较多的精力和资本放在技术引进上,忽视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导致反映核心技术或主要技术的发明专利奇缺。 4.创业投资风险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尚未充分发挥 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尚不完善,对于创投而言,缺少完善的资本退出机制;尽管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法规,但是针对税收和补贴方面的政府还不够详细。比如,用“中小”和“高新”双重标准作为申报应纳税额的标准过于苛刻,很多创业企业达不到标准;其次,我国国有背景的创投企业数量不在少数,效率低下,资源错配、寻租等问题时有发生,民间资本进入创投领域的劲头尚显不足。 (三)创新政策瓶颈 1.政府发展政策与科技政策连接不够通畅 经济快速发展,形成对创新巨大需求,但现在的政策过多关注速度和“一次成功”,对本土企业的技术能力缺乏信心,这就导致一种奇怪的现象产生:一方面政府不断加大资金和政策投入,致力于提高本土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不少重大创新领域、创新项目和新产品订单又往往不支持本土企业的技术实践。 2.创新税收政策推动作用不明显 过高的个人所得税对吸引高端创新人才是不利的。在我国现行税法中几乎没有专门针对高科技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就使得以“知识为本”、“人才为本”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实际发展中缺乏必要的人才激励机制,不利于调动投资者与研发者积极性。 三、多元创新助推慈溪产业转型升级 (一)完善城市创新体系,形成城市创新发展环境 1.政府应强化管理创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