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文言趣读入门第二单元

2文言趣读入门第二单元

2文言趣读入门第二单元
2文言趣读入门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6.纸鸢与鹰

?

纸鸢冲天,群雀以为妖魔,大呼救命,四散而逃。纸鸢见状①,摇头摆尾,洋洋自得。会鹰至,见而大怒,詈②曰:“汝辈③借风升天,何能之有?升降由人,何用之有?随风招摇,何智之有?竟敢装神弄鬼,欺我鸟类?”径④断其索,纸鸢遂堕⑤。

?

注释:①状:形状,样子。②詈(lì):骂。③汝辈:你们。“辈”与“等”,放在人称代词后面,就相当于“们”,表示复指。如:吾辈、吾等,汝辈、汝等。④径:直,直捷了当。⑤堕(duò):坠落,掉下。

?

【附文】

乌鸦选美

凤凰告示曰:本王欲于某日,简一绝美者为世界小姐。是日,百鸟云集。中有一鸟,色彩斑斓,挺立高处,气宇轩昂。凤凰遂简为世界小姐。众鸟近而视之——乌鸦也,拾众鸟之羽,凑成华丽外衣者也。遂詈之啄之,乌鸦现原形,落荒而逃。

?

猴母荐子

狮王告示曰:六一儿童节,本王欲简一美且健者,为儿童形像。是日,众兽带儿孙云集。一猴之子,鼻扁嘴歪,跛而无毛,其母亦欲狮王简焉,众兽大笑。是猴詈曰:“何笑之有?母之眼中,世间万物健而美者,唯有儿也!”

?

?

猴着人衣

一猴拾人衣,不胜喜,着而学人正步行走,大声曰:“一二一,一二一”——欲引他猴注目也。有老猴曰:“子不着衣,猴也;子着人衣,不人不猴!”猴大怒,詈曰:“汝找死耶?多言一句,吾断汝后脚!”

?

【断句】

原物在此

有剃头者失手割堕一耳人痛极而詈剃者急拾而捧之曰君毋恼原物在此

?

7. 一字搞笑

某君善搞笑。一日,有妇立于门前,其侧一狗卧。某谓众人曰①:“吾能以一字令②妇笑,一字令妇怒。”众不信。某前,跪于狗前呼曰:“爹!”妇果大笑。复跪于妇前呼曰:“娘!”妇转怒而詈。某顾③谓众人曰:“何如④?”

?

注释:①谓众人曰:对大伙儿说。②令:使,叫。③顾(gù):回头看,或看。④何如:怎么样。

?

【基础知识】

“谓……曰”与“语于……曰”,是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固定结构,可译成“对……说”或“告诉……说”。

?

【附文】

?

刘关张相面

有为刘关张相面者,谓刘备曰:“君白面白心,胸怀坦坦,仁厚之主也!”谓关羽曰:“子赤面赤心,忠心护主,诚可敬也!”张飞大怒,詈曰:“如此言语,吾岂非黑面黑心者耶?”

?

?

狐狸钓鸟

狐语于兔曰:“吾能钓鸟,君信否?”兔不信。狐遂捉蚱蜢数十,去其翅,撒于灌木丛中,己蔽于其下。群鸟见之,下而捉食。狐暴起,果逮一鸟。顾兔而大笑曰:“何如,何如?”兔喟然而叹曰:“君诚智者焉。智者面前无难事也!”

?

渴鸽

一鸽渴甚,见有清水,鼓翼而扑。一雀大声曰:“子其危矣!广告牌上,一画而已。”以去势甚急,鸽不能止,头破翼折,昏绝而跌。雀喟然曰:“欲令智昏者,可以为戒!”

?

【断句】

众妇夸子

众妇闲谈皆夸子女之能一妇曰吾子才干世人莫及焉问何才干曰始呱呱堕地即能助吾干活

也众人相顾而笑曰初生婴儿能干何活答曰助吾挤奶也

8. 笋与雀

?

一笋破土,止数日而高于竹,笋不胜喜。会一雀至,因①语于雀曰:“雀,吾语尔:世传擎天柱者,得无谓予耶?”雀哂②其言,不语,竟遗③屎④于笋顶而去。

?

注释:①因:于是,就。②哂(shěn):讥笑。③遗(yí):遗失,遗留。此词译时要看具体的语言环境,

不能死板。如“遗屎于笋顶”,可译成“拉”,全句意为把粪拉在笋顶。④屎(shǐ)粪便。

?

【基础知识】

(一)、得无:亦写成“得毋”,是一种常见的固定结构,意思是:会不会,是不是,莫非是,岂不是。

(二)“吾”、“余”、“予(yǔ)”是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可译成“我”。“汝(rǔ)”、“尔”、“君”、“子”是第二人称代词,其中“君”与“子”是表示尊称,前者译成“你”,后者可译成“您”。这七个人称代词将反复出现,望读者留心。

?

【附文】

?

鹿急生智

众猎户紧追一鹿。鹿狂奔,遇一狮窟,以不知情,因钻而入。狮见而喜。鹿情急生智,大呼曰:“狮王救吾!吾偷乡邻之食,群鹿紧追,近洞口矣!”狮以为真,笑曰:“诚如是,吾令彼等入洞,与汝调解可也!”遂出洞口。猎户见状,众枪齐发。狮将死,喟然曰:“轻敌者,当以我为戒!”

?

哄自个儿

有初为人父者,推婴儿车购物于超市。婴儿啼哭不休,其人俯而低语曰:“安得森,毋恼!安得森,镇静!安得森,毋急也!”一妇见状,谓其夫曰:“君为人父,亦当如是!”复问此人曰:“此子名安得森耶?”其人一脸尴尬,曰:“否!予名安得森也!”夫顾妻而笑,曰:“何如?”

【断句】

借驴

有向其邻借驴者邻曰驴不在会驴大鸣其人曰此非驴之鸣耶邻大怒詈曰吾所言者尔不信

竟信畜生之言尔之眼中吾不若畜生耶

9. 男孩啼哭

?

一男孩,井沿啼哭。问之,答曰:“吾有银元一,堕入井中。”一老父悯①之,曰:“毋哭,吾予②尔一枚可也。”男孩得钱大恸③。问其故④,曰:“设⑤向⑥者未失,吾有银元两枚哉⑦!”

?

注释:①悯(mǐn):怜悯,同情。②予(yǔ):给,给与。此词亦可作第一人称代词,希读者留心。③恸(tòng):痛哭。④故:原因,缘故。⑤设:假如,如果。⑥向:先前,先前的;从前,从前的。⑦哉:语气助词,可表示感叹,也可表示疑问或反问。

?

【基础知识】

?

“故”是一个常用词。有三种义项在本书中反复出现:①原因,缘故,如上文“问其故”。②所以,因此。③旧有的,原来的;旧有的样子,原来的样子。希读者留心。

?

【附文】

名扬天下

某大文豪为自行车所撞,骑车者急扶之。文豪喟然而叹曰:“诚可惜也!”骑车者不解。文豪曰:“设予撞死,君则名扬天下哉!”

?

戒烟赌烟

甲谓乙曰:“余将戒烟也!”乙哂曰:“向者,君亦数言戒烟,惜言而无行,空口许愿而已也!”。甲曰:“设君不信,打赌何如?”乙曰:“何物为赌?”曰:“红塔山一条可也!”

?

真假青菜

齐白石,国画大师也。一日,闻门外有人喊卖青菜,遂画青菜一,出,见卖菜者,乃一中年汉子也。白曰:“吾以此画换汝一车青菜,何如?”汉曰:“以一假青菜,换我一车真青菜?”以为白年老糊涂,大笑而去

?

【断句】

恭喜恭喜

公交车上有人大声谓某女郎曰尔踩痛吾脚也女郎顾而笑曰恭喜恭喜其人不解曰踩痛吾

脚何喜之有对曰吾未着高跟鞋也

?

?

10. 一笋忧折

?

一笋破土,数日而已,高甚于竹。笋不胜忧,恒①喟然而叹。竹问其故。对曰:“余长势过速,质脆易折,设遇骤风,将奈之何②?”竹曰:“世间万物,当顺其自然。竹老而花,

花后必死,无遗憾矣!设笋忧其折,竹忧其花,则忧虑随身,何趣之有?”笋转忧为喜,迎风而立。

?

注释:①恒(héng):经常,时常。②奈(nài)之何:对这件事(指遇骤风),该怎么办呢?

?

【基础知识】

?

“奈何”“奈……何”是一种固定结构。

一、“奈何”,有两种义项:

①对付、处置。此义项常同“无”连用,写成“无奈何”或“无奈”,意思是“没有办法对付”或“没有办法处置”。如《扁鹊见蔡桓公》“(病)在骨髓,司命所属,无奈何也”。

②怎么、怎么办。如古语“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二、“奈……何”是“对……怎么样”或“能把……怎么样”的意思。如《垓下歌》“虞兮虞兮奈若何”。

?

【附文】

?

祝枝山题寿诗

有陶姓翁八十寿诞,为题寿诗者祝枝山也。时大雨滂沱,祝因书曰:“奈何奈何复奈何,奈何老天雨滂沱;”宾客耳语。翁笑曰:“君可谓善用奈何者也,然无以成寿诗,君将奈之何?”祝笑,续曰:“滂沱雨祝陶公寿,寿比滂沱雨还多。”满座叹服

?

汽球升空

有氢气球索断升空。时,一纸鸢已离地万丈,汽球见近之,不胜喜。仰而呼之曰:“纸鸢,向者,君恒得意高空,而吾为短索所束,无奈何也。今吾索断,直冲九霄,其乐无穷哉!君亦断其索,何如?”纸鸢叹曰:“吾辈当有所束。设无拘束,危矣!”俄而,汽球凌空而炸。

?

【断句】

蝙蝠

凤凰寿蝙蝠不至问之答曰吾乃兽也何贺之有他日狮王寿蝙蝠仍不至问之曰吾鸟也毋用贺焉狮凤闻而喟然曰此不禽不兽之物无奈何也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弩(nǔ)丞(chéng)迸(bèng)踉(liàng)跄(qiàng)蹿(cuān)抡(lūn)簌(sù)挈(qiè)镌(juān)碣(jié)讳(huì)纨(wán)晦(huì)姊(zǐ) 鬟(huán) (2)难写的字 “忌”:上面是“己”,不要写成“已”。 “曹”:上半部分是一个整体,不是草字头。“插”:注意右下部的写法,里边是两横不是一横。“恰”:右部是“合”,不是“台”。 “酥”:不要忘记左部“酉”里面的一横。 (3)多音字 擂 é (擂鼓) ó(停泊) è (打擂)泊 ō(血泊) 呵 (好呵) ē(呵护)饮 ǐ (一饮而尽) ì (饮马) 了 ǎ (一语未了) t(走了)劲 ì (用劲) ì t(强劲)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妒忌曹军都督委托惩罚遮挡私自 水寨擂鼓呐喊插满筷子饥渴恰好 官府榜文谋财诡计拖着坠下胸膛 两截拳头喘气酥软顺风顺水自有妙用神机妙算半夜三更踉踉跄跄抓耳挠腮 喜不自胜天造地设荒郊野外安身之处(2)近义词 才干~才能妒忌~嫉妒推却~推辞 紧急~紧迫惩罚~惩处迟延~拖延 疑惑~怀疑吩咐~命令晌午~中午 吓唬~恐吓诡计~阴谋耻笑~嘲笑 光滑~平滑开辟~开拓迸裂~裂开 炎热~酷热呼唤~召唤安身~安家 宽阔~宽广齐整~整齐小器~小气 忌讳~避讳晦气~倒霉赶令~命令 兴头~高兴横竖~反正精致~精美 寂寞~孤独玲珑~精巧促狭~刁钻 姊妹~姐妹 (3)反义词 推却?答应惩罚?奖赏齐全?短缺 疑惑?相信秘密?公开支援?攻击

恶意?善意耻笑?尊重敞开?关闭 光滑?粗糙酥软?僵硬炎热?寒冷 欢喜?难过宽阔?狭窄顽劣?乖巧 齐整?凌乱小器?大方精致?粗糙 欢喜?悲伤 (4)词语归类 ①量词 十万支箭一千多个草把子一家酒店一面旗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盘熟菜二斤熟牛肉 一片好心一轮红日一阵狂风一行楷书大字一把西洋小银剪子 ②修饰词 紧紧地揪住铁锤般大小的拳头打折的哨棒 铁棒似的虎尾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天造地设的家当 ③动词 立下军令状故意延迟擂鼓呐喊抡起哨棒 迸出鲜血饮涧泉拖男挈女采山花觅树果呼弟唤兄搬高凳捆剪子股拨籰子 ④特殊词语: AABB式词语:踉踉跄跄明明朗朗飘飘飖飖 类似的词语:清清楚楚欢欢喜喜工工整整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政治常识考点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政治常识考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公共基础知识必背政治常识考点》的内容,具体内容:公共基础涉及的方面很广,学习的时候要有自己的方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基础知识必背政治常识考点,一起来看看吧!公共基础知识必背政治常识考点:社会管理1、社会管理格局...公共基础涉及的方面很广,学习的时候要有自己的方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基础知识必背政治常识考点,一起来看看吧!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政治常识考点:社会管理 1、社会管理格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2、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政府职能之一的社会管理,是指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律规范,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 内容包括: 培育和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 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维护和健全社会内外部环境 3、创新社会管理需要在以下方面切实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A、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建设服务型社会 B、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 C、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素质,推进政府绩效管理

D、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提倡讲短话、开短会、行短文,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社会管理练习题: 1、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全国各地积极出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措施,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创新社会管理的是(B) A、组织社会志愿者开展邻里互动活动 B、提高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待遇水平 C、通过微博向群众提供政务服务资讯 D、设奖鼓励市民投诉举报食品安全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的,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建不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是以社会管理存在为前提的,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2004年6月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ACD,都有公众参与,B选项只涉及特定群体,不属于社会管理创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2、某市120余政府机构集体入驻微博,打造政务微博群其中7个官方

文言趣读入门

文言趣读入门(修订本)目录.上编 1. 善忘者 2. 执竿入城 3. 负米骑马 4. 此裤不破 5. 弹簧擒鳄 6. 纸鸢与鹰 7. 一字搞笑 8. 笋与雀 9. 男孩啼哭 10. 一笋忧折 11. 山产子 12. 蜗牛竞走 13. 酒鬼夜归 14. 醉鬼如厕 15. 醉鬼夜卧 16. 狼断门牙 17. 此洞无鼠 18. 狐抚羔羊 19. 熊逮鱼 20. 狐猎鹰 21. 八哥报仇 22. 血刃毙狼 23. 买豚者 24. 瓮中取鱼 25、杀天儆邻 26. 蛙与蟹 27. 一蟹贪饵 28. 与贼竞走 29. 拇指争能 30. 狼逐黄羊 31. 系足之狗 32. 齿与舌 33. 试墨之纸 34. 弓与矢 35. 多言?寿?字 36. 吾、汝、渠37. 愚人觅伴 38. 多疑者赴宴 39. 雪花 40. 蜗得破碗 41. 忧甚杞人 42. 粗月而已 43. 不孝之罪 44. 谁杀陈他 45. 但图对属 46. 秀才买柴 47. 牛何之 48. 萝卜对 49. 军人布施 50. 冕母教子 51. 冬瓜明目 52. 华山遇仙 53. 无童磨墨 54. 父母何物 55. 螳螂与蝗 56. 一驹涉河 57. 雪人喜日 58. 墨与砚 59. 网鱼得狐 60. 鼠啮猫像 61. 肉斧斫卵 62. 汤将泼雪 63. 两蟋蟀 64. 一鼠斗胆 65. 斑马线 66.螳螂捕蛇 67. 蛛与雀 68. 一蛛救翁 69. 狼狗赌气 70. 误邻杀猪 71. 某君吸烟 72. 托人买鼓 73. 甲妻乙妻 74. 忍产

75. 甲鼻衄 76. 一鳖 77. 酒菜而已 78. 毋用而已 79. 蚌与蟹 80. 一鹦鹉 81. 牧竖毙狼 82. 双簪毙狼 83. 黠盗盗猪 84. 鼠避瓶中 85. 狼 86. 诸生读《狼》 87. 狼斗鹫雕 88. 饴糖擒虎 89. 蚂蚁布阵 90. 虾蟆教书 91. 秀才逾沟 92. 先生昼寝 93. 一瞽觅笠 94. 一瞽坠桥 95. 赤壁贼 96. 观棋不语 97. 农夫杀牛 98. 揖粪 99. 醉汉斗熊100. 丐胜馆师101. 肉钩钓狼102. 邑令昼寝103. 祖孙拽裤104. 守池待渔105. 大鼠 106. 梦受辱107. 王冕读书108. 王冕捉鳖109. 戏童 110. 初学卖杏者111.某画家112. 为学113. 蜀鄙富僧114. 有祖孙俩115.黔之狗(一)116. 黔之驴 117. 黔之猴(一)118. 黔之鹿 119. 黔之狗(二)120. 黔之猴(二)121. 购纸分币122. 塞翁失马123. 因福得祸124. 戏言陷囹圄125. 智子疑邻126. 续《智子疑邻》127. 采山得菌128. 四瞽摸象129. 蚓与蛙 130. 开锁助产131. 赵钱两生132. 人生四字诀133. 一翁中彩134. 妙答二则135. 茶壶诗 136. 弈痴之死137. 姚崇计后事138. 试缢 139. 卖油翁 140. 一崔氏后生141. 卖油翁论诗文142.首入汤罐 143. 梦其子为相国者144. 贪廉受骗145. 杂交鸭 146.甲短、乙短147. 某邑县试148. 笑声难止149. 秀才岁考150. 学步与学文

文言文入门学习及方法

如何学习文言文 一、文言文与白话文 也许现在很多人都弄不懂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到底在哪里?现在我们就分 别来讲讲他们。 “文言文”中的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 “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 叫“白话”。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 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 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 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古白话 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 杂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那 么容易,因此,我们称之为“古白话”(学术界一般把从晚唐五代开始直至“五 四”时期形成的古白话称作近代汉语)。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根据新课标要求,学习初中文言文,主要从以下四点入手:①把握文言实词和重点虚词的意义;②理解、翻译文言语句;③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在联系、内容、写作方法、技巧;④积累、背诵文中重点语句、段落,背诵80篇文言诗词。 学习时,是由“解词——串意——顺意”三步完成的。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充分利用课本注释、工具书圈点勾画理解词义,翻译语句(附示例一);(2)理解字词时用归纳法和比较法,即将一课中或每课中的某一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通假字或虚词的不同用法加以归纳、比较,以增加记忆(附示例二);(3)理解文意的普遍联系法,即在学习中要联系前后文,联系多个段落,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章的内在条理,弄清全文大意。如果学习一篇

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Unit2单元归纳资料

学习资料 各种学习资料,仅供学习与交流Unit 2单元归纳 短语归纳 1.what time 几点 2.go to school 去上学 3.get up 起床 4.take a shower 洗淋浴 5.brush teeth 刷牙 6.get to 到达 7.do homework 做家庭作业 8.go to work 去上班 9.go home 回家 10.eat breakfast 吃早饭 11.get dressed 穿上衣服12.get home 到家 13.either…or…要么…要么… 14.go to bed 上床睡觉 15.in the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在上 午/下午/晚上 16.take a walk 散步 17.lots of 许多,大量 18.radio station 广播电台 19.at night 在晚上 20.be late for 迟到 用法集萃 1.at + 具体时间点在几点(几分) 2.eat breakfast/ lunch/dinner吃早饭/午饭/晚饭 3.take a(n) +名词从事(……)活动 4.half past +基数词……点半 5. a quarter to +基数词差一刻到……点 6.from …to …从……到…… 7.need to do sth 需要做某事 佳作赏析 主题:谈论日常作息习惯 写作思路: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一个人的日常作息习惯,必须注意时间的先后顺序,以及时间的表达方式,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表示频率的副词。 例文: My School Day I am a student. I usually get up at seven, and I eat breakfast at seven thirty. Then I go to school at eight. School starts at eight thirty. I eat lunch at twelve. I go home at 17:00. I often eat dinner at 19:00 and then play the piano. I do my homework at 20:00. At 22:00, I go to bed. Unit2 单元测试题 Grade________ Name ________ Ⅰ.选择填空。 1. ―What's the time? ―_____half past nine. A. Its B. It's C. This is D. They're 2. We go to ___ at six thirty in the morning. A. the school B. a school C. school D. schools 3. —___ does your mother work? —In a school.A. What B. How C. Where D. When 4. —What time is it? —It's ____eight o'clock. A. at B. on C. in D. around 5. Do you want to listen to the _____ story?A. funnily B. funny C. funy D. funer 6 What time does Jane ______ after school?A. do her homework B. does her homework C. do her homeworks D. does her homeworks 7. I ___ at ten o'clock in the evening. A. have breakfast B. get up C. go to bed D. watch morning TV 8.He eats ____ dinner at 7:30 in the evening. A. a B. an C. the D. /

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理论基础知识(一)

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理论基础知识(一) 1.十八届四中全会 (1)推进依法治国 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 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 (2)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 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 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3)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讲师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4)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司法体制,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 (5)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2.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 (1)2014年,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农村公共事业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 (2)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破解的难题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释义: 1.已,同“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释义: 2.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通“”,释义: 3.厌,通“餍”,知足,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通“”,释义: 4.说,通“悦”,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通“”,释义: 5.知,通“智”,明智。

二、一词多义 1、贰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不迁怒,不贰.过 1、贰:①从属二主;②再,重复。 2、鄙 ①蜀之鄙.有二僧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④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2、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②把……作为边邑;③庸俗,鄙陋;④轻视,看不起。 3、许 ①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②杂然相许.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3、许:①答应,听从;②赞同;③约数; ④表处所,地方。 4、微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③微.言大义 ④见微.知著 ⑤国势衰微. 4、微:①假如没有;②卑贱;③幽微,精妙;④隐蔽,不显露;⑤衰败。 5、敝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 ②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③使史更敝.衣草 5、敝:①损害,衰败;②敝:疲惫;③屦

坏,破旧。 6、焉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③子亦有不利焉.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6、焉:①何,为什么;②哪里;③语气助词,如“啊”;④兼词,“于之”,在那里。 7、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②敢以.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④焉用亡郑以.陪邻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⑥以.乱易整⑦阙秦以.利晋 7、以:①连词,因为;②介词,拿,来; ③连词,表顺承;④连词,表顺承;⑤介词,把;⑥介词,用;⑦连词,用来。 8、而

2文言趣读入门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6.纸鸢与鹰 ? 纸鸢冲天,群雀以为妖魔,大呼救命,四散而逃。纸鸢见状①,摇头摆尾,洋洋自得。会鹰至,见而大怒,詈②曰:“汝辈③借风升天,何能之有?升降由人,何用之有?随风招摇,何智之有?竟敢装神弄鬼,欺我鸟类?”径④断其索,纸鸢遂堕⑤。 ? 注释:①状:形状,样子。②詈(lì):骂。③汝辈:你们。“辈”与“等”,放在人称代词后面,就相当于“们”,表示复指。如:吾辈、吾等,汝辈、汝等。④径:直,直捷了当。⑤堕(duò):坠落,掉下。 ? 【附文】 乌鸦选美 凤凰告示曰:本王欲于某日,简一绝美者为世界小姐。是日,百鸟云集。中有一鸟,色彩斑斓,挺立高处,气宇轩昂。凤凰遂简为世界小姐。众鸟近而视之——乌鸦也,拾众鸟之羽,凑成华丽外衣者也。遂詈之啄之,乌鸦现原形,落荒而逃。 ? 猴母荐子 狮王告示曰:六一儿童节,本王欲简一美且健者,为儿童形像。是日,众兽带儿孙云集。一猴之子,鼻扁嘴歪,跛而无毛,其母亦欲狮王简焉,众兽大笑。是猴詈曰:“何笑之有?母之眼中,世间万物健而美者,唯有儿也!” ? ? 猴着人衣 一猴拾人衣,不胜喜,着而学人正步行走,大声曰:“一二一,一二一”——欲引他猴注目也。有老猴曰:“子不着衣,猴也;子着人衣,不人不猴!”猴大怒,詈曰:“汝找死耶?多言一句,吾断汝后脚!” ? 【断句】 原物在此 有剃头者失手割堕一耳人痛极而詈剃者急拾而捧之曰君毋恼原物在此 ? 7. 一字搞笑

某君善搞笑。一日,有妇立于门前,其侧一狗卧。某谓众人曰①:“吾能以一字令②妇笑,一字令妇怒。”众不信。某前,跪于狗前呼曰:“爹!”妇果大笑。复跪于妇前呼曰:“娘!”妇转怒而詈。某顾③谓众人曰:“何如④?” ? 注释:①谓众人曰:对大伙儿说。②令:使,叫。③顾(gù):回头看,或看。④何如:怎么样。 ? 【基础知识】 “谓……曰”与“语于……曰”,是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固定结构,可译成“对……说”或“告诉……说”。 ? 【附文】 ? 刘关张相面 有为刘关张相面者,谓刘备曰:“君白面白心,胸怀坦坦,仁厚之主也!”谓关羽曰:“子赤面赤心,忠心护主,诚可敬也!”张飞大怒,詈曰:“如此言语,吾岂非黑面黑心者耶?” ? ? 狐狸钓鸟 狐语于兔曰:“吾能钓鸟,君信否?”兔不信。狐遂捉蚱蜢数十,去其翅,撒于灌木丛中,己蔽于其下。群鸟见之,下而捉食。狐暴起,果逮一鸟。顾兔而大笑曰:“何如,何如?”兔喟然而叹曰:“君诚智者焉。智者面前无难事也!” ? 渴鸽 一鸽渴甚,见有清水,鼓翼而扑。一雀大声曰:“子其危矣!广告牌上,一画而已。”以去势甚急,鸽不能止,头破翼折,昏绝而跌。雀喟然曰:“欲令智昏者,可以为戒!” ? 【断句】 众妇夸子 众妇闲谈皆夸子女之能一妇曰吾子才干世人莫及焉问何才干曰始呱呱堕地即能助吾干活 也众人相顾而笑曰初生婴儿能干何活答曰助吾挤奶也 8. 笋与雀 ? 一笋破土,止数日而高于竹,笋不胜喜。会一雀至,因①语于雀曰:“雀,吾语尔:世传擎天柱者,得无谓予耶?”雀哂②其言,不语,竟遗③屎④于笋顶而去。

语文二年级下 第二单元 知识要点归纳

第二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一、易读错的字 曾(céng)经泥泞(nìng)顺(shùn)着荆(jīng)棘晶莹(yíng)面粉(fěn)甘蔗(zhe)甜菜(cài)就算(suàn)的(dí)确 波纹(wén)葱(cōng)绿不舍(shě)一株(zhū)工程(chéng) 建筑(zhù)营(yíng)业饲(sì)养 二、易写错的字 背:第二笔是横,不是点。 暖:左边是“日”,不是“目”,右边不是“爱”。 味:右边是“未”,不是“末”。 具:注意里面是三横。 匹:最后一笔是竖折,里面是“儿”。 恋:下面的“心”,注意卧钩要卧倒,不能写成斜钩。 三、会写词语 léi fēng shū shū zú jì zuó tiān mào zhe liú xià wān wān liǔ shù bēi zhe sǎ xià liǔ yè mí lù wēn nuǎn ài xīn yí dìng yě xǔ yāo qiú zhuō zi píng shí nán dào wèi dào héàn jiù shì jiā gōng zhǒng zi liǔ tiáo nóng jù tián cài gōng jù láo dòng jīng guò cái néng mǎi mài gān tián yī pǐ mèi mèi

chū sè hé shuǐ bì lǜ bō wén jǐng sè hǎo xiàng liàn liàn bù shě 四、多音字 曾zēng()蒙 měng()的 dí()应 yīng()曾céng()蒙 méng()的 de()应yìng ()散 sàn()还hái() 散sǎn()还huán() 五、形近字 波()纹()具()买()温()披()蚊()真()卖()湿() 锋()洒()弯()匹() 峰()酒()变()区() 六、近义词 长长—狭长寻找—寻觅足迹—脚印好奇—奇怪特别—特殊 难道—莫非傍晚—黄昏波纹—水纹柔软—松软平时—平常 七、反义词 弯弯—笔直温暖—寒冷特别—一般柔软—坚硬美丽—丑陋松开—抓住八、词语搭配 ()的小溪()的孩子()的细雨()的大娘()的露珠()的春风()的糕()地问 九、词语归类 1. “AAB的”式的词语:蒙蒙的细细的大大的红红的 2.“AABB”式的词语:平平常常开开心心整整齐齐大大咧咧 十、句子积累 1. 感叹句: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2. 比喻句: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辩证唯物主义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辩证唯物主义推荐阅读:| |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导语】在事业单位公基考试中,政治知识部分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带来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观点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却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第一,它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它坚持了可知论和反映论,同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它坚持了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四,它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第五,它为科学的发展和一切实际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 第一,自然界是客观的 首先,自然界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无论是无机自然界的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宇宙世界,还是有生命的生物界,都是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产生,并客观地存在着。 其次,人类产生后,生产劳动使自然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人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的印记。但是,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自然物必须客观存在着,并且具有可以被人们利用和改造的属性。也就是说,人们利用和改造的自然物,不能是凭空想象的自然物,也不能凭空想象它有什么属性。 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物,必须依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遵循自然物的客观规律,不能随心所欲。 第二,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自然界不依人的意识而转移,是客观实在的。这比较容易理解,因为自然界的事物没有意识。但是,对于人类社会是不依人的意识而转移的,是客观实在的,就比较难以理解。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的变化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想动机支配下的。尽管如此,人和人类社会仍然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客观实在的。

2文言趣读入门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6.纸鸢与鹰 纸鸢冲天,群雀以为妖魔,大呼救命,四散而逃。纸鸢见状①,摇头摆尾,洋洋自得。会鹰至,见而大怒,詈②曰:“汝辈③借风升天,何能之有升降由人,何用之有随风招摇,何智之有竟敢装神弄鬼,欺我鸟类”径④断其索,纸鸢遂堕⑤。 注释:①状:形状,样子。②詈(lì):骂。③汝辈:你们。“辈”与“等”,放在人称代词后面,就相当于“们”,表示复指。如:吾辈、吾等,汝辈、汝等。④径:直,直捷了当。⑤堕(duò):坠落,掉下。 【附文】 乌鸦选美 】 凤凰告示曰:本王欲于某日,简一绝美者为世界小姐。是日,百鸟云集。中有一鸟,色彩斑斓,挺立高处,气宇轩昂。凤凰遂简为世界小姐。众鸟近而视之——乌鸦也,拾众鸟之羽,凑成华丽外衣者也。遂詈之啄之,乌鸦现原形,落荒而逃。 猴母荐子 狮王告示曰:六一儿童节,本王欲简一美且健者,为儿童形像。是日,众兽带儿孙云集。一猴之子,鼻扁嘴歪,跛而无毛,其母亦欲狮王简焉,众兽大笑。是猴詈曰:“何笑之有母之眼中,世间万物健而美者,唯有儿也!” 猴着人衣 一猴拾人衣,不胜喜,着而学人正步行走,大声曰:“一二一,一二一”——欲引他猴注目也。有老猴曰:“子不着衣,猴也;子着人衣,不人不猴!”猴大怒,詈曰:“汝找死耶多言一句,吾断汝后脚!” 【断句】 ~ 原物在此 有剃头者失手割堕一耳人痛极而詈剃者急拾而捧之曰君毋恼原物在此

7. 一字搞笑 某君善搞笑。一日,有妇立于门前,其侧一狗卧。某谓众人曰①:“吾能以一字令②妇笑,一字令妇怒。”众不信。某前,跪于狗前呼曰:“爹!”妇果大笑。复跪于妇前呼曰:“娘!”妇转怒而詈。某顾③谓众人曰:“何如④” 注释:①谓众人曰:对大伙儿说。②令:使,叫。③顾(gù):回头看,或看。④何如:怎么样。 【基础知识】 ( “谓……曰”与“语于……曰”,是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固定结构,可译成“对……说”或“告诉……说”。 【附文】 刘关张相面 有为刘关张相面者,谓刘备曰:“君白面白心,胸怀坦坦,仁厚之主也!”谓关羽曰:“子赤面赤心,忠心护主,诚可敬也!”张飞大怒,詈曰:“如此言语,吾岂非黑面黑心者耶” 狐狸钓鸟 狐语于兔曰:“吾能钓鸟,君信否”兔不信。狐遂捉蚱蜢数十,去其翅,撒于灌木丛中,己蔽于其下。群鸟见之,下而捉食。狐暴起,果逮一鸟。顾兔而大笑曰:“何如,何如”兔喟然而叹曰:“君诚智者焉。智者面前无难事也!” @ 渴鸽 一鸽渴甚,见有清水,鼓翼而扑。一雀大声曰:“子其危矣!广告牌上,一画而已。”以去势甚急,鸽不能止,头破翼折,昏绝而跌。雀喟然曰:“欲令智昏者,可以为戒!” 【断句】 众妇夸子 众妇闲谈皆夸子女之能一妇曰吾子才干世人莫及焉问何才干曰始呱呱堕地即能助吾干活 也众人相顾而笑曰初生婴儿能干何活答曰助吾挤奶也

初中文言文基础句式训练

文言文有四种基本句式: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 一、倒装句 主谓倒装(谓语放在主语前) 1、甚矣,汝之不惠。 你不聪明到了极点。 2、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我壮丽的少年中国啊,与天一样永不老去。 3、悲哉世也。 这个世道真可悲。 4、如鸣佩环。 如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碰击的悦耳声。 5、潇潇暮雨。 傍晚的雨绵绵不断。 6、帘卷西风。 寒冷的西风,吹卷着门帘。 倒装句:宾语前置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2、何以战? 依靠什么去迎战? 3、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这样的人,我将和谁在一起呢? 4、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然而,居住在城内的人并不知道郊外已有春天了。 5、何用识夫婿。 凭借什么特征便是我的夫君呢? 6、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又有什么简陋的呢?” 7、唯才是举。(是,宾语提前标志) 举荐一个人的标准是看他的才能怎样。 8、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孔文这人凭什么称呼他“文”? 9、时人莫之许也。 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 10、问女何所思。

请问女儿你在思考什么呢? 11、会宾客大宴。 适逢某家大宴宾客。 12、何苦而不平? 又担心什么挖不平呢? 13、且人患志之不立。 况且,人们担心的是不立志。 14、王曰:“何为者?” 楚王问道:“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15、宋何罪之有? 宋国又有什么罪呢? 16、终不自信其术之妄。 始终不相信自己的方法荒谬。 17、鬼莫敢我抗。(抗我) 鬼没有敢抗拒我的。 18、衡阳雁去无留意。 向南方衡阳飞去的大雁没有丝毫停留的意思。 19、多歧路,今安在?(在安) 旅途上有很多岔路,我今天在哪里? 20、辙也未之见焉。 苏辙一直没能见到他啊. 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1、祭以尉首。(以尉首祭) 用将尉的首级祭天、祭神。 2、咨臣以当世之事(以当世之事咨臣) 把当今天下大事拿来咨询我。 3、战于长勺(与长勺战)。 在长勺迎战齐军。 4、叫嚣乎东西。(乎东西叫嚣) 从东到西喧闹骚扰声不断。 5、借(于)旁近与之。 在旁边邻居家借来给他。 6、信义著于四海。 在四海之内,百姓都知道你是很守信义的。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类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类 一、词语。 1、和学习有关的成语。 浅尝辄止囫囵吞枣天道酬勤熟能生巧寻根问底 2、多音字组词。 鲜xiān (新鲜)切qiē(切开)难nán (难题)看kān(看管)xiǎn(鲜为人知)qiè(一切)nàn (灾难)kàn(看见)喝hē(喝水)调diào(调转)空kòng (空地) 转zhuàn(转动) hè(喝彩)tiáo(调节)kōng (空气) zhuǎn(转移) 散 sǎn (散漫) 省shěng(省料)壳ké(贝壳) 薄bó(单薄) sàn (散步) xǐng (反省) qiào(地壳) báo(薄壳) bò(薄荷) 3、理解词语的意思。 循规蹈矩:循,依照。规,圆规。蹈,踩。矩,曲尺。规、矩,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后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作变动。 鲜为人知:鲜,少。很少被人知道。 微不足道:足,值得。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漫山遍野:漫、遍,到处。山野上到处都是。 4、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反义词 清晰——(清楚)——(模糊) 生疏——(陌生)——(熟悉) 破碎——(破裂)——(完好) 轻而易举——(易如反掌)——(困难重重) 鲜为人知——(无人知晓)——(家喻户晓) 5、写出以数字开头的成语。 一(心一意)二(龙戏珠)三(言两语)四(面八方) 五(湖四海)六(六大顺)七(上八下)八(面威风) 九(牛一毛)十(全十美)百(发百中)千(家万户)万(紫千红)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与创造发明有关。《苹果里的五角星》告诉我们: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我们从中受到启示: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2、我们通常切苹果的方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拦腰切下去。 3、《苹果里的五角星》中,之所以说“鲜为人知的图案”有“魅力”是因为拦腰切苹果的太少,而又能发现“五角星的人更少,这是许多人都没能发现的;因为其中的思考方法与众不同,很独特;从课文中“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一句中的三个“传”可以看出,“魅力”之大,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 4、格罗培斯是世界建筑大师,他“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已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以及“大伤脑筋”等词句让我们体会到格罗培斯力求完美,追求最佳,并为之付出艰辛的劳动的特点。他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迪斯尼公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故事给人以启示: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本身就是一种最佳选择。 5、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是因为:格罗培斯设计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时采用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这充分体现了他对游人的信任和尊重。 6、自然界的种种生物是我们人类的好“老师”,人们模仿鱼儿,发明了潜水艇;模仿袋鼠,发明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发明了外壳坚硬的坦克……我还知道:(1)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2)科学家从萤火虫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高效的冷光源。(3)人类根据野猪鼻子发明了防毒面具,根据蛙眼发明了电子蛙眼…… 7、《人类的“老师”》一文中,“老师”上的双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流线体”上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薄壳结构”上的双引号表示强调,着重论述。 三、给下面的几句话加上合适的标点。 1、毛毛有气无力地对海海说:“你一个人往前去吧!找到人再来救我。” 2、“妈妈,不要紧,有我在呢!”洛洛托起妈妈的头,喘着粗气说。 3、“蘑菇可不能随便乱吃,”我大声说,“弄不好会毒死人的。”

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全套知识点总结.

政治全套知识点总结 经济 1、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和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3、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4、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1)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2)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3)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5)有利于实现扩大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5、汇率的含义?什么叫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压力; (6)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 6、供求对价格的影响? 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 7、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8、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称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9、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0、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 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 方的影响是同向的,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文言趣读入门 第一单元教学文稿

1文言趣读入门第 一单元

第一单元 1. 善忘者 两翁相遇,甲问乙姓氏。答曰①:“姓张。”俄尔再问,复告之。俄顷复问。乙不说②,大声曰:“吾③姓张!吾张姓!吾之姓,张也!”甲笑曰:“王大爷毋④恼,吾乃⑤善忘者⑥也!” 注释:①曰(yuē):说。②说(读yuè):通“悦”。③吾:我。④毋(wú):禁止之词,不要。⑤乃:作判断动词,可译成“是”“就是”。⑥者:……的人。 【基础知识】 常用词:俄、俄而、俄尔、俄顷 俄:副词。表示时间的短暂,可译成“不久”、“一会儿”等。“俄”经常与“而”、“尔”、“顷”连用,构成“俄而”、“俄尔”、“俄顷”等,仍表示时间之短暂。 【附文】 东食西宿 齐人有女,两家求之。东家子富而丑,西家子美而贫,父母不能决。问其女。对曰:“东食西宿可乎?” 魂魄报案 一汉酒醉,打110,曰:“有人谋杀。”俄而众警至。汉醉如烂泥,见警,挣扎而起,曰:“吾已死,报案者乃吾之魂也!” 师生作诗 一生作诗曰“一棵老枯树,两个大丫杈”——思之久,而无下文。生不说。俄尔师至,赞曰:“初学作诗,出语不俗也。为师续两句,以为记念,可乎?”续曰:“春来苔是叶,冬至雪作花!”生大喜! 【断句】

初学作诗 一生作诗曰门前有棵树春秋一模样思之久而无下文俄而师至曰当改成门前有棵树春秋换新装生曰吾家门前乃樟树也师不说曰作诗当求新意毋死心眼也师去生疑之久 2. 执竿入城 鲁①有执②长竿入城门者,初③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④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⑤至,曰:“吾非圣人⑥,但⑦见事多矣,何⑧不以锯中截⑨而入?”遂⑩依而截之。 (魏. 邯郸淳《笑林》) 注释:①鲁:鲁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在今山东省的西部。《曹刿论战》的故事就发生在鲁国。②执(zhí):拿,握,持。③初:开始,开始时。④亦:也。⑤父(fǔ):对年老的男人的尊称。⑥圣人: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⑦但:只,只是。⑧何:疑问代词。有二种义项在书中反复出现,一是:什么,哪里。二是:为什么。希读者留心。⑨截(jié):截断。⑩遂(suì):副词,于是,就。 【基础知识】 文言文在组织句子时,经常使用一些固定的词语(或固定的词语搭配),这些固定的词语叫固定结构。“有……者”,就是一种常见的固定结构,可译成“有……的人”。上文中“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意为“鲁国有个拿着长竹竿进城门的人”。试翻译下列文言句: ①有牵马而行者——②有善忘者—— ③有初为人师者——④有算命者—— ⑤有初读文言而觉其文多趣者—— 【附文】 教“太”字 有教其子识字者,初教“大”字,再教“太”字,曰:“大下一点,乃太公之太也。”复教“犬”字,儿笑曰:“儿知矣,儿知矣,此点在外,乃外太公之太也。” 一问三不知 有以成语“一问三不知”问其父者,父曰:“不知”;问其母,亦曰:“不知”。俄而忽大声曰:“吾知矣——一问三不知者,父不知,母不知,儿亦不知也。” 【断句】

哲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唯物论 一.物质 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3.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4.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原理:(1)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运动 1、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 的, 3、静止的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区别:含义不同。 特点不同: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静止时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三.规律 1.含义: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不是外部强加的、现象的、偶然的、易变的联系) 2.原理:规律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 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归类

单元复习与测评方案 第二单元知识归类 一、会写词语 律诗 云崖 渡过 铁索 日寇 悬崖 山涧 雹子 屹立 喜悦 不屈 奋战 险要 攀登 眺望 壮烈 豪迈 抡拳 棋盘 政府 外宾 汇集 爆发 宣告 旗帜 检阅 制服 坦克 距离 预定 就位 雄伟 肃静 语调 完毕 一致 高潮 次序 一盏 栏杆 隆隆 射击 手榴弹 副主席 全神贯注 热血沸腾 斩钉截铁 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 惊天动地 排山倒海 二、辨字组词 ???崖(山崖)涯(无涯) ???渡(渡河)度(度过) ???寇(敌寇)冠(冠军) ???副(副手)幅(一幅) ???榴(石榴)留(留下) ???弹(子弹)掸(掸子) ???抡(抡起)论(议论) ???贯(一贯)惯(习惯) ???棋(棋盘)其(其实) ???悬(悬念)县(县城) ???沸(沸腾)佛(仿佛) ???涧(山涧)间(间接) ???雹(雹子)包(包子) ???屹(屹立)乞(乞讨) ???悦(喜悦)说(说话) ???屈(屈服)层(一层) ???栏(栏杆)拦(拦住) ???爆(爆炸)暴(暴动) ???宣(宣布)喧(喧闹) ???阅(阅读)闻(新闻) ???坦(坦白)但(但是) ???距(距离)拒(拒绝) ???隆(隆重)窿(窟窿) ? ??射(发射)谢(多谢)

三、多音字 蒙???ménɡ(启蒙) měnɡ(蒙古包)mēnɡ(蒙骗) 着???zhuó(沉着) zháo(着急)zhāo(着数)zhe (看着) 隆???lónɡ(隆重)lōnɡ(轰隆) 冲? ??chōnɡ(冲刺)chònɡ(冲劲) 四、近义词 依托—依靠 豪迈—豪放 汇集—聚集 挺立—屹立 瞻仰—景仰 宣告—宣布 庄严—庄重 照耀—照射 宏伟—雄伟 茂密—繁茂 沉思—深思 憧憬—向往 璀璨—绚烂 激烈—猛烈 屹立—耸立(矗立) 斩钉截铁—直截了当 粉身碎骨—肝脑涂地 排山倒海—翻天覆地 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震天动地—惊天动地 千钧一发—万分危急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五、反义词 豪迈—胆怯 崎岖—平坦 汇集—分散 挺立—弯曲 庄严—轻浮 肃静—喧哗 茂密—稀疏 微弱—强烈 暴露—隐蔽 粉身碎骨—贪生怕死 斩钉截铁—优柔寡断 横七竖八—井井有条 聚精会神—心不在焉 全神贯注—心不在焉(神不守舍) 六、词语搭配 微弱的亮光 微弱的呼吸 衰弱的身体 衰弱的攻势 薄弱的防守 薄弱的意志 茂密的沙柳林 茂密的枝叶 浓密的胡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