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美术出版社2021年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湖南美术出版社2021年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湖南美术出版社2021年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湖南美术出版社2021年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

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

念的小学美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学习方式。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他们对美术这一学科了解的相对较多,有的学生对美术有着相当的兴趣,动手

的能力较强。但据了解这个班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够好,因此在课堂上免不了用新颖的手法,自身过硬的基本功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对美术活动一定的兴趣,从而感受美术

所带来的乐趣。这样才能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课目编制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

成长。本教材的选择组织方面,注重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成长的需要,描述视觉审

美的丰富含意,注意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习内容的知识

综合,利用不同类别、不同层面的知识综合,使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效应得到加强,学

习目标和评价标准也做了一些控制,专业要求力求降低,综合能力则相对具体。

-1-

本册教材的课目是单元设课,每一课目即为一个单元。教材分为12个单元,各单元

后设置了“学生作业”“学习屋”等栏目,既保证了课堂教学主体内容的完整性,又提供

了学习的完善和迁移途径,还可根据学校当地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相关的课程,

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的愿望和要求,鼓励学生在课外通过不同的方法、途径开展相关的美术

学习活动。

四、自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2、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学识,推动学生的智力和就可以的发展,培育学生的观

测习惯,发展学生的形象记忆力、想象力、手工制作能力。

3、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

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

的欲望。

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育、空间想象能力的培育。六、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美术新课标、认真备课,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教育、能

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

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2.改进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

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3.秉持自学,努力做到深入细致钻研教材,揪基础,制作不好范画,手工范品及多媒

体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即使展开直观教学。

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5.关心美术教

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附于:教学计划表

五年级上册美术课时计划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时小计总计29.1--9.5

《德佩罗咪》22239.8--9.12

《哆来咪》《家乡古建筑》112449.15--9.19《家乡古建筑》22659.22--9.26《小记者》22869.29--9.30

《大记者》22107十一放暑假810.8--10.10《构建框架》2212910.13--10.17《厚薄

变化》22141010.20--10.24《水墨动物》22161110.27--10.31

《水墨动物》《布艺温馨》112181211.3--11.7

-3-

《布艺温馨》《飞行梦工厂》112201311.10--11.14《飞行梦工厂》《快乐陶吧》112221411.17--11.21《快乐陶吧》《水墨风景画》112241511.24--11.28《水墨风景画》

22261612.1--12.5《皮影》22281712.8--12.12《青花瓷》22301812.15--12.19美术名作

欣赏优秀作业展评112324

第1课德佩罗咪

教学目标

1、培育学生灵敏的体会能力,提升艺术综合素质;

2、重新认识色彩、形体晕染的规律,体会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3、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光滑地着色的方法;

4、掌控立

体造型的直观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

教学准备工作玻璃杯7个,颜料等教学程序第一课时观赏引入

-4-

1.课件出具战国时的编钟观赏并谈一谈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3.想一想它为

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

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片。

分组制作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

听声音。

2.思索如何利用水和瓶子作出能够击出渐次变化的音高。传授规则:七人为一组,

小组讨论后,看看哪组与最快想要出来一个办法并搞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够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

越大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高。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

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重新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

彩就出现了渐次变化。

课件出示计时器,放背景音乐。装饰美化

1.思索如何将这七个能够击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可爱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5-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水墨动物湘美版

题目水墨动物科目美术 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课时1课时提供者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属小学阶段美术学科,它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五年级上学期美术第6课造型·表现课程,需1课时完成。这节课教授学生学习画金鱼。首先了解中国画的魅力,从用墨、用笔等专业角度让学生系统认识了解中国画的基础知识和运用。根据所学国画知识,结合金鱼的基本形体结构,学习用国画的形式绘制金鱼。同时学习金鱼的用笔方法,中锋、侧锋相结合,了解国画用笔的方法。通过观察金鱼,学习范画,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创作能力,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创作能力有极大帮助。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确立教学目标为: 1、通过学习中国画的系统知识,了解什么是国画,国画的含义。通过胸有 成竹的成语故事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 2、系统的学习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和知识,学会运用国画的形 式绘制金鱼;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交际 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国画。学习国画的系统知识,掌握用墨、用笔技巧。 教学难点:运用国画基础知识,学习绘制金鱼,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 五、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对于国画在三、四年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五年级又进一步系统的进行学习。虽然平时接触国画并不多,但是在美术课上基本掌握对国画的欣赏能力。并且运用毛笔进行一些简单线条的描绘,达到国画艺术效果。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学生欣赏评述,教师指导点拨示范,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七、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为支持教师的教,我将运用数码大师进行电子音乐相册制作,同时运用录音软件录制生动的音频,并且运用PowerPoint与国画示范相结合,增强直观性,趣味性;为支持学生的学,则选择了美术功能教室,并利用功能教室资源资源,增强自主性、实效性。同时准备国画的基本工具以及宣纸。 八、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 资源准备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1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 了两位新朋友。同学们一起 跟它们打声招呼吧!(出示 两条小金鱼) 它们也想和同学们打招呼, 同学们听一听小金鱼和你 们说些什么? 学生好奇心促 使努力去观察两 条小金鱼 提高学 习的积极性 二、课内探究2同学们,小金鱼是不是非 常可爱、漂亮呢!今天,我 们一起用国画的形式来描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完整教案(湘教版)

---------------------------------------------------------------最新资料推荐------------------------------------------------------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完整教案(湘教版)第一课升旗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庄严的升旗仪式,激发爱国热情,体验光荣和形式。 重点难点: 重点: 激励培养爱国旗、爱祖国的精神。 难点: 构图、庄严、神圣场面的表现。 教学准备: 课件、绘画工具自选。 教学过程: 一: 放国歌,引入课题二: 引导记忆升旗的时候,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升旗手的动作是怎样的? 1: 让同学们说说升旗仪式的整个过程 2: 说说什么场合、什么时候也升国旗?说一说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心情。 3: 请学生演示升旗动作三: 1 / 12

课件欣赏引导学生谈谈其它形式的升旗及构图,分析这些作品是怎么样突出国旗和升旗手的?四: 作画步骤构思----构图-----打轮廓-----着色五: 学生作业作业要求: 画出有环境的升旗仪式,突出国旗和升旗手。 六: 小结下课。 第二课形的重复构成教学目的: 1: 使学生懂得形的单元设计。 2: 认识单元、骨骼并重复制作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 重复构成的基础知识和印制技能。 教学准备: 课件、范图、橡皮擦、铅笔、小刀、彩笔墨水、毛笔、调色盆教学准备: 一: 欣赏引入二: 新授 1: 指导学生认识、了解形的重复构成。

---------------------------------------------------------------最新资料推荐------------------------------------------------------ (1): 课件出示空白骨骼图、形的单元(2): 出示有序、无序排列让学生了解(3): 小结: 无序排列的重复构成让人感觉生动、活泼,有序排列重复构成感觉稳重、优雅。 把同一种形的单元反复排列于骨骼中,叫形的重复构成。 2: 设计制作形的重复构成绘制制作步骤和提示图,教师作简要示范并板书步骤(1)设计形的单元形的单元设计要要简明,便于形的准确重复制作。 (2)制作印模(3)印制把制作好的印模,重复印制骨骼中。 三: 学生设计、制作四: 展评总结下课。 第三课扎染图案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了解扎染图案的特点和掌握一般的扎染制作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扎染制作的方法和步骤难点: 3 / 12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全册)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哆来咪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 教学准备 玻璃杯7个,颜料等 教学程序 一、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二、分组制作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三、装饰美化 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四、即兴表演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备课本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第1课哆来咪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3、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4、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 教学准备玻璃杯7个,颜料等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片。 分组制作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课件出示计时器,放背景音乐。 装饰美化 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湖南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美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学习方式。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他们对美术这一学科了解的相对较多,有的学生对美术有着相当的兴趣,动手的能力较强。但据了解这个班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够好,因此在课堂上免不了用新颖的手法,自身过硬的基本功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对美术活动一定的兴趣,从而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这样才能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课目编制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成长。本教材的选择组织方面,注重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成长的需要,描述视觉审美的丰富含意,注意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习内容的知识综合,利用不同类别、不同层面的知识综合,使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效应得到加强,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也做了一些控制,专业要求力求降低,综合能力则相对具体。 本册教材的课目是单元设课,每一课目即为一个单元。教材分为12 个单元,各单元后设置了“学生作业”“学习屋”等栏目,既保证了课堂教学主体内容的完整性,又提供了学习的完善和迁移途径,还可根据学校当地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相关的课程,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的愿望和要求,鼓励学生在课外通过不同的方法、途径开展相关的美术学习活动。 四、学习目标 1、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课 水墨画风景 ︳湘美版

水墨画风景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墨风景画。2.认识水墨山水画的表现特点。3.学习树、山石的画法。 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水墨山水画的一般常识。2.学习水墨山水画中树木、山石的画法。3.学生临摹体验画简单的树、山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情趣。2.提高学生热爱和传承民族传承文化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 1.认识水墨山水画表现特点。 2.学习水墨山水中树、石的画法。 教学难点 树、山石的画法。 教法生学法 一、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指导。 二、学习方法:探讨、体验、练习。 教学准备 宣纸、毛笔、墨汁、毛毡、课件 学具准备 宣纸、毛笔、墨汁、毛毡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本课的学习。 1.(板书)水墨风景画 2.理解“水墨”含意,揭示水墨画风景的概念。 让学生感觉水和墨(动手调一调,在宣纸上画画看效果)

水墨画风景就是用水调墨或墨调水画风景画,也就是中国画中的水墨画山水,画出来的画称它为“水墨山水画”,它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所以这节课我们学习画中国画。 二、认识水墨山水画 出示课件: 猜猜看显示出来的画面中画的会是什么呢, 生答师总结:就是天、云、地面和水,这种画法叫做计白当黑,是中国画中虚实相生的哲理。所以我们只要画好树和石头。同时你也表现出了云和水。一部分浅色景物用留白的方式表现,是中国画表现的一大特点。 这就是一幅较完整的水墨山水画作品。 水墨山水画是通过对树、山、石的描写,来表现山川自然风景。其笔法以勾、皴、点、染为主,其墨法在于浓、淡、干、湿,笔墨结合,作画讲究立意,借景抒情,往往还在画面中留白,表达虚实相生的意境。 三、欣赏三幅山水画,说说画中的树、山石给你的感受。 课件出示三幅作品 1.黄宾虹的《山水》中的树分散生长,树干弯弯曲曲,树枝四处生出;石气势磅礴,怪石嶙峋。 2.陈子庄的《秋牧》中的树清秀挺拔,排列整齐;石层层叠叠,层次分明。 3.张朋的《秋塘》中的树枝条柔美,婀娜多姿;石清秀挺拔,淡雅端庄,像着女的装少。 小结:从这三幅作品中,我们能明确的认识到不同的树木、山石有不同的画法,典型的表现是北方的树、山石与南方的树、山石的画法是不同的,画面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四、认识了水墨山水画,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动手画一幅水

湘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说课稿

目录 小学美术说课模板 (2) 第1课哆来咪 (3) 第1课哆来咪(活动一) 教学设计 (4) 第1课哆来咪(活动二) 教学设计 (5) 第1课哆来咪(活动三) 教学设计 (6) 第一课《哆来咪》教案 (7) 第2课彩云衣 (9) 第2课彩云衣(活动一) 教学设计 (10) 第2课彩云衣(活动二) 教学设计 (12) 第二课《彩云衣》教案 (14) 《彩云衣》说课稿 (16) 第3课布艺温馨 (18) 第3课布艺温馨(活动一) 教学设计 (18) 第3课布艺温馨(活动二) 教学设计 (19) 第三课布艺温馨教案二 (21) 第4课搭架子 (22) 第4课搭架子(活动一) 教学设计 (26) 第4课搭架子(活动二) 教学设计 (27) 第5课周末日记 (28) 第5课周末日记教学设计 (28) 《周末日记》说课稿 (31) 第6课勤俭小管家 (33) 第6课勤俭小管家说课 (33) 第6课勤俭小管家教学设计 (34) 第7课闹花灯 (37) 第7课闹花灯教学设计 (37) 第7课闹花灯教学设计二 (39) 第7课闹花灯说课 (40) 第8课石头说话 (42) 第8课石头说话教学设计 (42) 第8课石头说话教学设计二 (43) 第8课石头说话说课 (45) 第9课家乡古建筑(活动一) (46) 第9课家乡古建筑(活动一) 教学设计 (46) 第9课家乡古建筑(活动一) 教学设计二 (47) 第9课家乡古建筑(活动二) 教学设计 (48) 家乡古建筑说课稿 (50) 第10课演戏(活动一) (52) 第10课演戏(活动一) 教学设计 (53) 第10课演戏(活动二) 教学设计 (55) 第10课演戏(活动一) 教学设计二 (56) 第11课联通信息(活动一) (59) 第11课联通信息(活动一) 教学设计 (60) 第11课联通信息(活动二) 教学设计 (61) 第12课飞机工厂 (63)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课水墨画风景湘美版

水墨画风景 一、教材分析: 中国山水画以独特的方式描绘山川自然景观,是一种独特的风景画。本课以以欣赏、临摹、创作等方式展开,帮助学生运用水墨技法进行创作表现,体会水墨的表现情趣,获得对山水画的初步认识,在学习中拓展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知道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山水画的特点。 2、技能: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方法,并能用山水画技法进行创作。 3、情感: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通过活动中的探究、表现和感悟,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进一步掌握水墨画用笔、用墨基本技巧,运用水墨技法进行山水画创作。 2、难点:充分运用笔墨的变化生动表现树木组合,来表达山水画意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愉快的四十分钟。今天,夏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美丽的大自然里看一看。 走进大自然,我们会看到许多令人陶醉的风景,摄影师们用相机记录下了这美好的景色,而一代大师们用一汪水和一方墨留住了这美好的记忆。今天就让我们来学学大师们是如何用笔墨去表现这美丽的风景的。(出示课题) 二、学习笔墨技巧: (一)笔墨大热身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水墨动物》,同学们,你们知道了哪些基本的笔墨知识呢? 生:常用的笔法有:中锋、侧锋。墨色丰富,因而有了“墨分五色”之说,分为:焦、浓、重、淡、清。 (二)眼力大比拼:欣赏优秀作品、激发创作热情

师:复习了笔墨的基本知识,现在夏老师要来考考同学们啦。第一个环节:找笔法。你能找出这两幅画主要用到的不同笔法吗? 生:前者侧锋、后者中锋。 师:这位同学可真厉害,一下子就找出了两幅画主要用到的的不同笔法。侧锋画出的屋顶,饱满、厚重。而中锋画出的柳条,遒劲、有力。接下来夏老师要提高难度啦!现在进入我们的快速抢答环节:请你们仔细的观察这一幅水墨风景画,我来指向画面的某处,然后你们快速的答出它所用的笔法。准备好了吗?游戏开始! (教师快速指,学生快速答。) 师:不同的笔法巧妙的运用到画面当中,使画面看起来更加灵动。那丰富的墨色变化在画面当中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三)叶色变变变 师:谁来说一说不同的墨色运用在这幅画面的哪些地方!(幻灯片) 生:(前面的树墨色深,后面的树墨色淡。) 师:是的,前面的树墨色深,后面的树墨色越来越淡,这让我们画面的空间关系更有层次。了解了墨色浓淡对画面空间关系的重要作用,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呢? 生:想。 师:好!那现在让我们进入“叶色变变变”的游戏环节,试一试如何用丰富的墨色去表现树叶的前后关系。每组派一位同学给树添画上墨色丰富的叶片,小组其他成员协助他完成作品。最后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叶色最丰富。(音乐声响,比赛开始,音乐停,比赛结束。) 师:现在我们来评一评,哪个小组的叶色最丰富。 生自由回答。 师:哦!那夏老师要给这个小组的同学点个大大的赞,大拇指送给他们小组! (四)树的造型 师:细心的同学们会发现,树的形态是多样的,但它的结构却是相同的。我们都知道树是由树干、树枝和树叶组成。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是什么意思呢?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幻灯片)

湖南美术出版社五年级美术教案

第一课《巨匠童心》 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的收集和课堂讨论,了解齐百石国画特色及其艺术风格,了解毕加索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体会人物不同面进行组合的技巧和方法,色块处理,线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 3.学习卢梭用丰富想象力弥补技术上的不足,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认识和了解人物不同面的特点以及剪拼和组合的方法,拼成一副完整的画像。 教学难点: 在剪拼和组合的方法基础上,采取色块处理,线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等方法使画像有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春节期间你们是怎么度过的呀?有什么收获? 要合理安排,更要合理利用自己的压岁钱,添置需要的学习用具。 2.老师呀也喜欢过春节,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放鞭炮,到游乐场去玩各种娱乐游戏,吃各种好吃的东西等等,你们觉得老师和你们相比,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别看老师大你们那么多,和你们一样,也有一颗童心啊。 3.不只是老师,就是许多大画家,即使很老了,也有一颗有趣的童心,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发现巨匠的童心 1.齐白石(1)简介:老年的齐白石仍保持着一颗童心,蚱蜢、蜻蜓、鱼虾等都是他 的至爱。笔下的花鸟虫鱼如天真活泼的儿童,在画面上跳跃、嬉戏。 (2)齐白石童心作品赏析作品中什么地方体现出了齐白石的童心? 2.毕加索 (1)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 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毕加索是少数能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1901 年 6 月24日,毕 加索作品首次在巴黎展出。1973 年 4 月8 日在法国过世。 (2)毕加索童心作品赏析作品怎样体现出了毕加索的童心? 3.从这两位画家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技艺上的,心态上的? 三、巨匠童心的规律 1.这些巨匠虽然充满了童心,但是他们的画是随意画的吗?也是有创作方法和规律的。2.游戏连一连: 找出上面三幅图分别是哪幅作品构图空间布置。看来童趣的作品也是在讲究构图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的呀! 3.小游戏,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三幅作品脸部观察, 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4.坐着的玛丽.泰雷兹分析。 脸部五官有什么诀窍?正面和侧面组合。还可以侧面和侧面组合,甚至非人物的脸组合!皮肤、指甲、衣服颜色?衣服颜色既有大块的颜色,也许多的线条,线面相结合,画面增添了装饰趣味。背景? 大块面的背景色处理,简洁大方,突出了主体人物的柔美。 四、试一试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课目编制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教材的选择组织方面,关注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成长的需要,描述视觉审美的丰富含意,注意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习内容的知识综合,利用不同类别、不同层面的知识综合,使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效应得到加强,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也做了一些控制,专业要求力求降低,综合能力则相对具体。 本册教材的课目是单元设课,每一课目即为一个单元。教材分为12个单元,各单元后设置了三个栏目“评价建议”“资料库”“学习大空间”,既保证了课堂教学主体内容的完整性,又提供了学习的完善和迁移途径,还可根据学校当地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相关的课程,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的愿望和要求,鼓励学生在课外通过不同的方法、途径开展相关的美术学习活动。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由于我校以前一直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学生运用的绘画创作工具仅仅是彩色笔,绘画的方法和形式较为局限,但有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学习美术的兴趣,只要师生共同努力,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内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不是一个难题。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学会适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进一步学习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描绘。 3、掌握一定的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学习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简单的创意和设计方和媒材加工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装饰与制作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4、结合实际,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进行策划制作表演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四、教学措施

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家乡的古建筑》教案

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家乡的古建筑》教案(共5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五年级美术湘教版 第二课家乡的古建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古建筑,了解古建筑的常见类型、一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用线条描绘古建筑,体验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线条描绘古建筑,体验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难点:突出古建筑的结构特征,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ppt课件、勾线笔、曲阜的古建筑图片 学具:彩色卡纸、勾线笔 教学过程: 一、初次欣赏感受古建筑类型,导入课题。 1、简单了解古建筑类型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跟魏老师一起欣赏一些名胜古迹。请看大屏幕。师:亭,湖南长沙爱晚亭,亭子一般在公园中常见到是供人休息的场所;台,武灵丛台,战国赵王检阅军队所用;楼,岳阳楼,古建筑中高于两层的被称为楼;阁,滕王阁,与楼不同,阁的四周有回廊,供人环阁漫步、观景眺望;寺塔,纯木建筑,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塔。还有民居,园林,宫殿,(音乐停,北京故宫气势磅礴) 师:这些古建筑令人肃然起敬,我们曲阜也有古建筑你知道哪些家乡的古建筑吗?生:三孔(是啊,三孔可以说是我们曲阜的标志。) 师:咱们曲阜以三孔闻名于世,真是名副其实的古建筑之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课《家乡的古建筑》。 二、进一步了解古建筑的材料及造型特点

师:家乡的古建筑让我们既亲切又自豪,让我们欣赏家乡的古建筑,感受他们的美。欣赏时思考以下问题:a、你发现古建筑一般有哪些材料建造。b、古建筑在造型上有哪些独特的地方你觉得古建筑美在哪 万仞宫墙—大成殿—杏坛—碑亭—鼓楼—翘檐—门窗—屋脊—雕梁画栋—(定格图片一组图:大成殿、翘檐、雕梁画栋、屋脊)教师旁白:从万仞宫墙走过,看到大成殿,杏壇,碑亭,孔府重光门,让我们走进一些,独特的双层屋顶,翘起的屋檐,屋脊上的吻兽,圆形的瓦当和流水用的滴水,威武的石狮,古香古色的门窗,当我们抬起头来,你会看到木架结构的秩序美,层层叠叠的斗拱,让我们走进去,感受它昔日的繁华。 师:请小组讨论后回答这两个问题。(课件展示问题) a、你发现古建筑一般有哪些材料建造? b、古建筑在造型上有哪些独特的地方你觉得古建筑美在哪 生:回答 1、古建筑的建造材料 生:古建筑我多用砖、石、木等材料建造。 2、造型特征 生:屋顶、(课件展示翘檐) 师:屋顶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生:上翘 师:上翘的屋檐,称为翘檐,翘檐是古建筑的一大特色 师:翘起的屋檐你觉得像什么? 生:像鸟的翅膀 师:是的,像鸟的翅膀向上延伸,在造型上让厚重的屋顶变得轻巧了许多。 师:在造型上还有那些独特的地方? (生:斗拱。两个屋顶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深浅变化湘美版(2021秋)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深浅变化湘美版(2021秋) 教材剖析: «深浅变化»是湖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一节美术课,本课属于〝外型表现〞学习范围。本课让先生学习用铅笔皴线,尝试经过用笔的轻重与笔触排线的疏密变化,来表现物体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战争面层次感。本课并非专业的素描课,而是让先生体验和感受在丰厚的明暗变化中单色绘画的艺术魅力。 学情剖析: 本节课的学习主体是小学五年级的先生,他们智力水平迅速提高,具有了一定的审美才干和想象创作才干,逐渐由笼统思想向笼统思想过渡,但仍以笼统思想为主,因此直观教学法更为有效。 教学目的: 1、看法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效果,增进对物象形体美的体验。 2、掌握表现明暗层次感战争面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育形体空间的外型才干。 3、培育先生擅长发现、勇于探求的肉体和表现美的才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深浅、强弱浓淡的变化。 教学难点:掌握表现明暗层次感战争面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育形体空间的外型才干。教具学具预备: 课件、铅笔、橡皮、画纸 教学进程: 一.新课导入 本节课末尾之前,先给先生展现«奥塔山丘上的房子»中房子的结构素描,以及原画,引导同窗们思索,为什么异样的房子外形,在原画中大家就能很轻松的识别出是房子?先生回答,教员总结答案,由于画中有了外形各异的,明暗不同的深浅变化,正是有了这样的深浅变化才使得画面丰厚起来。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深浅变化。 二.新课讲授 给先生展现生活中罕见的深浅变化的例子,使先生有直观地看法,比如蓝天白云布满的天空,茂密的森林,闪烁着弥红灯的夜景,碧波荡漾的湖面,以落第一课我们学习的突变色,都是我们罕见的,一些具有深浅变化关系的事物。

湘美版2020-2021年五年级上册美术第四课 搭建框架教案

第4课搭建框架 教学目标 ◆掌握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 教学准备 棍、筷子、绳、502胶等,课件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特别的展览会.(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框架.) 2.说说你看到了一些什么?有些什么感受呢? 3.导人课题:这是都是框架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框架搭架子,让我们把自己搭建的架子也拿来参加博览会吧! 二.讲授新课 1.看一看框架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吧。 2.说说你看到了一些什么,你能看出它们是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吗? 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东西的设计都运用了框架原理、比如说生活家居用品、建筑。筷子、树棍、铁丝、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用他们搭一搭,做个架子,放在家中,也是一种别致的装饰品呢。 三.探究方法 1.欣赏图片上的果篮,想想看,它是用什么材料搭建成的?可以用它来干什么呢?

2. 教师小结:用筷子制作的,再用胶粘连。可以拆分果篮,让学生对制作材料和粘贴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 3.进一步了解果篮外轮廓的变化可有哪些? 三边形,四边形,圆形等等 4.师:果篮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呢? 生:果篮一般由篮底和篮身组成,形成稳定的盛放空间。 5..出示篮底的搭建方法图片,并展示四边形果篮搭建过程. 6.师:除了筷子,还有什么材料可以搭建果篮呢? 四.分组制作比赛 1.引导思维:给你一些筷子,怎样把它搭建成三角形的篮子呢? 分组讨论,尝试拼一拼,摆一摆。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小结:篮子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篮底,一个部分是篮身。篮身可以用3根筷子交叉搭建,篮底可以把筷子平行摆放,然后粘贴在篮身下。 教师对502胶的使用和切割筷子的方法进行示范: (1)502胶黏性很强,如果不小心粘到手上或者不应该粘到的地方,就会带来麻烦。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地将胶水点到该进行粘贴的地方。 (2)切割筷子要用到小刀,一定要小心使用,先用刀刃切割筷子四边,将四边切出缺口,再用手把筷子折断就可以了。 2.比赛 分组(四人一组),比赛搭建三角形果篮,看哪组分工合作得愉快,完成得最快最好。 课件出示比赛要求: 1.在3分钟之内制作一个三角形的小果篮。 2.制作得精致平稳的小组获胜。 3.课件出示快节奏的音乐,营造比赛气氛。 评价 1.大家评选出最好的果篮,教师把精致的和粗糙的进行对比评价,引导学生制作的时候要注意美观。 2.说说刚才制作中有些什么困难?大家一起来解决。 用于比较的所有的果篮样本

湘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哆来咪公开课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哆来咪公然课教课设计 第1课哆来咪 教课目的: 1、培育学生敏锐的感觉能力,提升艺术综合素质; 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觉色彩、形体的次序美; 3、学会适合分配颜色和较平均地着色的方法; 4、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教课要点难点: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 教课准备:玻璃杯7个,颜料等 (活动一) 教课过程: 一、赏识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赏识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同赏识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想它为何能发出不一样的音高,形成美好的旋律? 4.教师小结:由于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因此敲击不一样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 律。(课件出示对于编钟的图片。) 二、分组制作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任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2.思虑怎样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解说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议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方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何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相同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想,为何会有这 种变化?

6.师生小结:由于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因此加入相同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 次变化。(课件出示计时器,放背景音乐。) 三、装修美化 1.思虑怎样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修成美丽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修要简单,装修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修物要相同多,免得影 响水瓶琴音高的正确性。工具资料 四、即兴表演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美丽。水瓶琴及其余道具 (活动二) 教课过程: 一、赏识导入 1.赏识有渐变成效的绘画作品。 2.教师发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渐渐变化。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现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修的绘画作品。 二、认识现象 1.教师发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2.教师出示图片,发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 (课件展现几张有渐变色拍照图片。) 三、掌握规律 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 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次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 2.议论:能不可以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 3.学生议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 4.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认识除了色相的渐变,还能够有色彩明度的渐变。课件 展现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 四、试试作业

最新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最新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让他们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并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在第一课时,教师通过欣赏战国时的编钟和优美的编钟乐曲导入,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渐变色的美感。然后,教师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和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让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并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帮助他们调出渐变的音高,并讲解产生这种效果的规律。接着,教师让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观察发生的变化并思考原因。最后,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 瓶琴”最漂亮。 在第二课时,教师通过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导入,让学生认识色彩变化的规律。然后,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的摄影图

片。最后,教师让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方式,掌握渐变规律,创作出美丽的艺术作品。 第二课家乡的古建筑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2、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能描绘出一幅“授三宫祠堂”的作品。 一、引入 1.出示家乡古建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2.教师介绍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和一般特征,并讲述有关历史典故,引导学生了解古建筑的文化内涵。 3.出示“授三宫祠堂”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二、线画基础

1.教师讲解线画基础知识,包括线条的种类、粗细、长 度等。 2.教师示范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包括构图、透视、 比例等。 3.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练,教师巡回指导。 三、线画古建筑 1.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用线画的方式描 绘出“授三宫祠堂”的作品。 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完成后互相欣赏和评议,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延伸拓展 1.教师出示其他古建筑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加深对古建筑的认识和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培 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课目编制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教材的选择组织方面,关注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成长的需要,描述视觉审美的丰富含意,注意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习内容的知识综合,利用不同类别、不同层面的知识综合,使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效应得到加强,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也做了一些控制,专业要求力求降低,综合能力则相对具体。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由于我校以前一直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学生运用的绘画创作工具仅仅是彩色笔,绘画的方法和形式较为局限,但有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学习美术的兴趣,只要师生共同努力,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内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不是一个难题。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学会适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进一步学习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描绘。 3、掌握一定的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学习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简单的创意和设计方和媒材加工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装饰与制作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4、结合实际,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进行策划制作表演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四、教学措施

1、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2、深钻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精心备课,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3、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激情。 4、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5、教师加强自身学习和美术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美术教学水平。 6、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活动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湘教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湘教版) 第1 哆来咪 教学目标 ◆培育学生灵敏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养; ◆熟悉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学会适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式; ◆把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熟悉,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 教学预备 玻璃杯7个,颜料等 教学程序 案序: 一、欣赏导入 .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路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什么缘故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好的旋律? 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转变,因此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二、分组制作 .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试探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转变的音高。 讲解规那么: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方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什么缘故能敲出渐次转变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转变就能够产生音高的慢慢转变。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一样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转变?想一想,什么缘故会有这种转变? 6.师生小结:因为每一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转变的,因此加入一样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转变。 三、装饰美化 .试探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转变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冲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量会阻碍水瓶琴的发音。每一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避免阻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四、即兴演出 小组同窗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案序:2 一、欣赏导入 .欣赏有渐变成效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转变上有什么一起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慢慢转变。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展现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二、熟悉现象 .教师提问:你们明白生活中哪些地址有渐变现象吗? 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图中哪些地址显现了色彩的渐变? 展现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 三、把握规律 .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