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皮肤刺激性或腐蚀性试验.doc

急性皮肤刺激性或腐蚀性试验.doc

急性皮肤刺激性或腐蚀性试验.doc
急性皮肤刺激性或腐蚀性试验.doc

四、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Dermal Irritation/Corrosion Test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动物皮肤刺激性或腐蚀性试验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化妆品原料及其产品安全性毒理学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OECD Guidelines for Testing of Chemicals (No.404, July 1992)

USEPA OPPTS Harmonized Test Guidelines (Series 870. 2500, Aug. 1998 )

3 试验目的

确定和评价化妆品原料及其产品对哺乳动物皮肤局部是否有刺激作用或腐蚀作用及其程度。

4 定义

4.1 皮肤刺激性(Dermal irritation):皮肤涂敷受试物后局部产生的可逆性炎性变化。

4.2 皮肤腐蚀性(Dermal corrosion):皮肤涂敷受试物后局部引起的不可逆性组织损伤。

5试验的基本原则

将受试物一次(或多次)涂敷于受试动物的皮肤上,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观察动物皮肤局部刺激作用的程度并进行评分。采用自身对照,以评价受试物对皮肤的刺激作用。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观察期限应足以评价该作用的可逆性或不可逆性。

6 试验方法

6.1 受试物

液体受试物一般不需稀释,可直接使用原液。若受试物为固体,应将其研磨成细粉状,并用水或其它无刺激性溶剂充分湿润,以保证受试物与皮肤有良好的接触。使用其它溶剂,应考虑到该溶剂对受试物皮肤刺激性的影响。

受试物为强酸或强碱(pH值≤2或≥11.5),可以不再进行皮肤刺激试验。此外,若已知受试物有很强的经皮吸收毒性,经皮LD50小于200mg/kg体重或在急性经皮毒性试验中受试物剂量为5000mg/kg体重仍未出现皮肤刺激性作用,也无需进行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6.2 实验动物和饲养环境

多种哺乳动物均可被选为实验动物,首选白色家兔。应使用成年、健康、皮肤无损伤的动物,雌性和雄性均可,但雌性动物应是未孕和未曾产仔的。实验动物至少要用4只,

如要澄清某些可疑的反应则需增加实验动物数。实验动物应单笼饲养,试验前动物要在实验动物房环境中至少适应3d时间。

实验动物及实验动物房应符合国家相应规定。选用常规饲料,饮水不限制。

6.3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步骤

6.3.1 试验前约24 h ,将实验动物背部脊柱两侧毛剪掉,不可损伤表皮,去毛范围左、右各约2cm×3cm。

6.3.2 取受试物约0. 5 mL (g )直接涂在皮肤上,然后用二层纱布(2.5cm×2.5cm )和一层玻璃纸或类似物覆盖,再用无刺激性胶布和绷带加以固定。另一侧皮肤作为对照。采用封闭试验,敷用时间为4h 。对化妆品产品而言,可根据人的实际使用和产品类型,延长或缩短敷用时间。对用后冲洗的化妆品产品,仅采用2 h 敷用试验。试验结束后用温水或无刺激性溶剂清除残留受试物。

如怀疑受试物可能引起严重刺激或腐蚀作用,可采取分段试验,将三个涂布受试物的纱布块同时或先后敷贴在一只家兔背部脱毛区皮肤上,分别于涂敷后3 min 、60min 和4 h 取下一块纱布,皮肤涂敷部位在任一时间点出现腐蚀作用,即可停止试验。

6.3.3 于清除受试物后的1、24、48和72 h 观察涂抹部位皮肤反应,按表1进行皮肤反应评分,以受试动物积分的平均值进行综合评价,根据24、48和72 h 各观察时点最高积分均值,按表2判定皮肤刺激强度。

6.3.4 观察时间的确定应足以观察到可逆或不可逆刺激作用的全过程,一般不超过14d 。 6.4 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步骤

6.4.1 试验前将实验动物背部脊柱两侧被毛剪掉,去毛范围各为2cm×3cm ,涂抹面积2.5 cm×2.5cm 。

6.4.2 取受试物约0.5mL(g)涂抹在一侧皮肤上,当受试物使用无刺激性溶剂配制时,另一侧涂溶剂作为对照,每天涂抹1次,连续涂抹14d 。从第二天开始,每次涂抹前应剪毛,用水或无刺激性溶剂清除残留受试物。一小时后观察结果,按表1 评分,对照区和试验区同样处理。 6.4.3 结果评价:按下列公式计算每天每只动物平均积分,以表2判定皮肤刺激强度。

14受试动物数

红斑和水肿积分

每天每只动物平均积分∑=

表 1 皮肤刺激反应评分

7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以表格形式总结,包括如下内容:

(1) 受试物名称、理化性状、配制方法和用量。必要时说明受试物的pH 值; (2) 实验动物的种属、品系、性别、体重和来源(注明合格证号和动物级别); (3) 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包括饲料来源、室温、相对湿度、实验动物房合格证号; (4) 每个动物在每一观察时点的皮肤刺激反应积分;

(5)具体描述除刺激性以外的其它毒性作用;

(6)结论。

表2 皮肤刺激强度分级

表 3 ×××对家兔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动

物编号性

(kg)

1 h 24 h 48 h 72h

样品对照样品对照样品对照样品对照红

1

2

3

4

总积分均值

刺激强度分级

表4 ×××对家兔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

涂抹

样品

3 4

4 4

5 4

6 4

7 4

8 4

9 4

10 4

11 4

12 4

13 4

14 4

14天每只动物积分均值

每天每只动物积分均值

8 试验结果的解释

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结果从动物外推到人的可靠性很有限。白色家兔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有刺激性或腐蚀性的物质较人类敏感。若用其它品系动物进行试验时也得到类似结果,则会增加从动物外推到人的可靠性。试验中使用封闭式接触是一种超常的实验室条件下的试验,在人类实际使用化妆品过程中很少存在这种接触方式。

正确理解试验结果的重复性与重现性的概念(2015.01.19)

正确理解重复性与重现性的概念 仪器信息网2015/01/13 13:18:49 点击142 次 [导读]重复性(repeatability)与重现性(再现性,reproducibility),二者都是用来评价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大多数人都不作严格区分,有的文献中还常常混用。但是二者的实际意义是不一样的。 重复性(repeatability)与重现性(再现性,reproducibility),二者都是用来评价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大多数人都不作严格区分,有的文献中还常常混用。但是二者的实际意义是不一样的。重复性比重现性概念大,应用范围大。重现性内涵小,一般用在“现象”。 一、重复性(r) 定性定义:用相同的方法,同一试验材料,在相同的条件下获得的一系列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相同的条件是指同一操作者,同一设备,同一实验室和短暂的时间间隔。 定量定义:一个数值,在上述条件下得到的两次实验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以某个指定的概率低于这个数值。除非另有说明,一般指定的概率为0.95。 (重复性是用本方法在正常和正确操作情况下,由同一操作人员,在同一实验室内,使用同一仪器,并在短期内,对相同试样所作两个单次测试结果,在95%概率水平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最大差值。) 二、再现性(R) 定性定义:用相同的方法,同一试验材料,在不同的条件下获得的单个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不同的条件指不同操作者、不同实验室、不同或相同的时间。 定量定义:一个数值,用相同的方法,同一试验材料,在上述的不同条件下得到的两次试验结果之间的绝对值以某个指定的概率低于这个数值。除非另外指出,一般指定的概率为0.95。 (再现性是用本方法在正常和正确操作情况下,由两名操作人员,在不同实验室内,对相同试样各作单次测试结果,在95%概率水平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最大差值) 三个表示精密度的概念,在国外的文献中常见:

多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

多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卿工---189--3394--6343 手和皮肤消毒剂:除按第一类、第二类或第三类消毒剂的要求进行毒理学试验外,还必须进行完整皮肤刺激试验。如果偶尔使用或间隔数日使用的消毒剂,采用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如果每日使用或连续数日使用的消毒剂,采用多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接触皮肤伤口的消毒剂,还必须增做一次破损皮肤刺激试验;接触创面的消毒剂,应增做眼刺激试验。使用过程中,必需接触皮肤的其它消毒剂,也应增做完整皮肤刺激试验。根据消毒剂的成分,估计可能有致敏作用者,还需增做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一、检测项目 多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 二、检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皮肤刺激试验,多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 三、检测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公司送检的样品(对新西兰兔多次完整皮肤刺激强度为是否具有刺激性。 (本页以下无正文) 四、检测方法 多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 (1)试验前动物皮肤准备同2.3.3.3.1 (1)。 (2)次日将受试物[浓度同 2.3.3.3.1 (2)]0.5ml(g)涂在一侧皮肤上,另一侧涂溶剂作为对照,在涂抹后4h,用水或无刺激的适宜溶剂清洗,除去残留物。每天涂抹一次,连续涂抹14d。在每次涂抹后24h观察结果,按表2-11评分。为了便于受试物的涂抹和结果观察,必要时应剪毛。对照区的处理方法同试验区。 2.3.3.4 评价规定 2.3.3.4.1一次皮肤刺激试验 在各个观察时间点,按照表2-11对动物的皮肤红斑与水肿形成情况进行评分,并分别按时间点将3只动物的评分相加,除以动物数,获得不同时间点的皮肤刺激反应积分均值(刺激指数)。取其中最高皮肤刺激指数,按表2-12评定该受试物对动物皮肤刺激强度的级别。 2.3.3.4.2多次皮肤刺激试验

急性皮肤刺激性或腐蚀性试验.doc

四、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Dermal Irritation/Corrosion Test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动物皮肤刺激性或腐蚀性试验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化妆品原料及其产品安全性毒理学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OECD Guidelines for Testing of Chemicals (No.404, July 1992) USEPA OPPTS Harmonized Test Guidelines (Series 870. 2500, Aug. 1998 ) 3 试验目的 确定和评价化妆品原料及其产品对哺乳动物皮肤局部是否有刺激作用或腐蚀作用及其程度。 4 定义 4.1 皮肤刺激性(Dermal irritation):皮肤涂敷受试物后局部产生的可逆性炎性变化。 4.2 皮肤腐蚀性(Dermal corrosion):皮肤涂敷受试物后局部引起的不可逆性组织损伤。 5试验的基本原则 将受试物一次(或多次)涂敷于受试动物的皮肤上,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观察动物皮肤局部刺激作用的程度并进行评分。采用自身对照,以评价受试物对皮肤的刺激作用。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观察期限应足以评价该作用的可逆性或不可逆性。 6 试验方法 6.1 受试物 液体受试物一般不需稀释,可直接使用原液。若受试物为固体,应将其研磨成细粉状,并用水或其它无刺激性溶剂充分湿润,以保证受试物与皮肤有良好的接触。使用其它溶剂,应考虑到该溶剂对受试物皮肤刺激性的影响。 受试物为强酸或强碱(pH值≤2或≥11.5),可以不再进行皮肤刺激试验。此外,若已知受试物有很强的经皮吸收毒性,经皮LD50小于200mg/kg体重或在急性经皮毒性试验中受试物剂量为5000mg/kg体重仍未出现皮肤刺激性作用,也无需进行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6.2 实验动物和饲养环境 多种哺乳动物均可被选为实验动物,首选白色家兔。应使用成年、健康、皮肤无损伤的动物,雌性和雄性均可,但雌性动物应是未孕和未曾产仔的。实验动物至少要用4只, 如要澄清某些可疑的反应则需增加实验动物数。实验动物应单笼饲养,试验前动物要在实验动物房环境中至少适应3d时间。 实验动物及实验动物房应符合国家相应规定。选用常规饲料,饮水不限制。 6.3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步骤 6.3.1 试验前约24 h ,将实验动物背部脊柱两侧毛剪掉,不可损伤表皮,去毛范围左、右各约2cm×3cm。

稳定性-重复性

稳定性-重复性

压力计计量装置的重复性试验记录 试验时间2015年 2月17日2015年8月16日 被测对象 名称型号编号名称型号编号 压力变 送器 EJA530A S4NC04780 压力变 送器 EJA530A S4NC04780 测量条件符合要求符合要求测量次数测量值(mA)测量值(mA) 1 11.9775 11.9814 2 11.9779 11.9816 3 11.9776 11.9814 4 11.9774 11.9813 5 11.9778 11.9814 6 11.9773 11.9816 7 11.9781 11.9815 8 11.9785 11.9812 9 11.9780 11.9813 10 11.9781 11.9814 y11.9778 11.9814 1) ( ) (1 2 - - =∑ = n y y y s n i i i 0.3702μA0.1291μA 结论符合要求符合要求试验人员孙成霖孙成霖 注: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测得的重复性应满足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

压力表计量装置的重复性试验记录 试验时间2016年 2月16日2016年8月18日 被测对象 名称型号编号名称型号编号 压力变 送器 EJA530 A S4NC04780 压力变 送器 EJA530 A S4NC04780 测量条件符合要求符合要求测量次数测量值(mA)测量值(mA) 1 11.9814 11.9813 2 11.9812 11.9817 3 11.9815 11.9816 4 11.9814 11.9815 5 11.9813 11.9816 6 11.9815 11.9817 7 11.9813 11.9815 8 11.9818 11.9815

急性皮肤刺激试验

急性皮肤刺激试验 1 目的 确定化学品对哺乳动物皮肤局部是否有刺激作用及程度,为制定化学品对皮肤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2 制定依据 《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 3试验方法 3.1受试样品处理 液体受试物一般不需稀释,可直接使用原液。若受试物为固体,应将其研磨成细粉状,并用水或其它无刺激性溶剂充分湿润,以保证受试物与皮肤有良好的接触。使用其它溶剂,应考虑到该溶剂对受试物皮肤刺激性的影响。需稀释后使用的产品,先进行产品原型的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如果试验结果显示中度以上刺激性,可按使用浓度为受试物再进行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受试物为强酸或强碱(pH 值≤2 或≥11.5),可以不再进行皮肤刺激试验。此外,若已知受试物有很强的经皮吸收毒性,经皮LD50 小于200 mg/kg 体重或在急性经皮毒性试验中受试物剂量为2000 mg/kg 体重仍未出现皮肤刺激性作用,也无需进行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3.2实验动物和饲养环境 多种哺乳动物均可被选为实验动物,首选白色家兔。应使用成年、健康、皮肤无损伤的动物,雌性和雄性均可,但雌性动物应是未孕和未曾产仔的。实验动物至少要用4只,如要澄清某些可疑的反应则需增加实验动物数。实验动物应单笼饲养,试验前动物要在实验动物房环境中至少适应3d 时间。 实验动物及实验动物房应符合国家相应规定。选用常规饲料,饮水不限制。 3.3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步骤 3.3.1试验前约24h,将实验动物背部脊柱两侧毛剪掉,不可损伤表皮,去毛范围左、右各约3cm×3cm。 3.3.2 取受试物约0.5mL(g)直接涂在皮肤上,然后用二层纱布(2.5cm×2.5cm)和一层玻璃纸或类似物覆盖,再用无刺激性胶布和绷带加以固定。另一侧皮肤作为对照。采用封闭试验,敷用时间为4h。对化妆品产品而言,可根据人的实际使用和产品类型,延长或缩短敷用时间。对用后冲洗的化妆品产品,仅采用2h 敷用试验。试验结束后用温水或无刺激性溶剂

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2014-05-13)

附件4 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 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刺激性、过敏性、溶血性是指药物制剂经皮肤、粘膜、腔道、血管等非口服途径给药,对用药局部产生的毒性(如刺激性和局部过敏性等)和/或对全身产生的毒性(如全身过敏性和溶血性等),为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组成部分。 药物的原形及其代谢物、辅料、有关物质及理化性质(如pH值、渗透压等)均有可能引起刺激性和/或过敏性和/或溶血性的发生,因此药物在临床应用前应研究其制剂在给药部位使用后引起的局部和/或全身毒性,以提示临床应用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毒性靶器官、安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中药、天然药物、化学药物。 二、基本原则 (一)试验管理 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必须执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 (二)随机、对照、重复 试验设计应遵循随机、对照、重复的原则。 (三)整体性、综合性原则 应根据受试物特点,充分考虑和结合药学、药效学、其他毒理学及拟临床应用情况等综合评价,体现整体性、综合性的原则。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应在遵循安全性评价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受试物的特点,在阐明其研究方法或技术科学、合理的前提下进行规范性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评价。 三、基本内容 (一)受试物和实验动物 1.受试物 中药、天然药物:受试物应能充分代表临床试验样品或上市药品。应采用工艺路线及关键工艺参数确定后的工艺制备,一般应为中试或中试以上规模的样品,否则应有充分的理由。应注明受试物的名称、来源、批号、含量(或规格)、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等,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建议现用现配,否则应提供数据支持配制后受试物的质量稳定性及均匀性。试验中所用溶媒和/或辅料应标明名称、标准、批号、规格及生产单位。 化学药物:受试物应采用工艺相对稳定、纯度和杂质含量能反映临床试验拟用样品和/或上市样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样品。受试物应注明名称、来源、批号、含量(或规格)、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等,并附有研制单位的自检报告。试验中所用辅料、溶媒等应标明批号、规格和生产单位,并符合试验要求。 在药品研发的过程中,若受试物的工艺发生可能影响其安全性的变化,应进行相应的安全性研究。 化学药物试验过程中应进行受试物样品分析,并提供样品分析报告。成分基本清楚的中药、天然药物也应进行受试物样品分析。 2.实验动物

皮肤用药毒性试验

皮肤急性毒性试验 一.试验目的观察动物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短期内接触受试物所产生的毒性反应。 二.实验材料 1.动物:选用成年健康家兔(2kg)、白色豚鼠(300g)、白色小型猪(7kg)或大鼠(200g)。家兔 或小型猪每组4只,豚鼠或大鼠每组10只。受试动物应皮肤光滑、无损伤、无皮肤病。 2.受试物:膏剂、液体或粉末。前两者可直接试验,后者需用适宜赋形剂(如羊毛脂、凡士 林等)混匀,以保证受试物与皮肤良好接触。 三试验方法 1 受试动物皮肤制备: ①完整皮肤制备:动物在给药前24h,将背部脊柱两侧去毛,可采用剪、剃或适宜的脱毛剂,如8%Na2S等。去毛范围约相当于体表面积的10%左右,即家兔约150cm2左右,豚鼠、大鼠约40cm2左右,小型猪约300cm2。去毛后24小时检查去毛皮肤是否因去毛而受伤,受伤的皮肤不宜做完好皮肤的毒性试验。 ②破损皮肤准备:按上述方法将受试动物去毛,消毒皮肤后,用消毒手术刀做井字形划破表皮,或用砂布纸摩擦打毛皮肤等,以皮肤出现轻度渗血为度。 2 剂量选择和分组: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应设赋形剂组或空白组。试验组分为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各2~3个剂量组。每组动物数为家兔或小型猪4只,大鼠或豚鼠10只,雌雄各半。低剂量组以临床用制剂(含辅料)用量不低于1g或1ml,高剂量组为低剂量组的2~4倍,或各剂量组间间距根据受试物毒性大小和预试结果而定,一般以0.65~0.85为宜。根据中药具体特点,可以提高浓度或增加24小时内用药次数。若用受试物剂量超过有效浓度20倍以上,仍未出现异常反应或死亡,则只设一个高剂量组 3 给药方法及观察时间:试验时,将受试物均匀的涂敷于动物背部脱毛区,破损皮肤则在脱毛区划破皮肤后再涂敷受试物,并用无刺激性砂布、胶布或网孔尼龙绷带加以固定。给受试物24小时后,可用温水或适当溶剂去除残留的受试物或赋形剂,每日观察,连续观察7天。给受试物时应注意,若受试物是固体粉末或中药散剂,则需加适量水或赋形剂(如羊毛脂、凡士林、橄榄油等)混匀,以保证受试物与皮肤的良好接触。如受试物时液体,除用纱布固定外,还应在其覆以聚乙烯薄膜,然后再包扎固定,以防止液体挥发。给药后,要防止动物舔食受试物。 4. 观察内容:观察动物全身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包括动物体重、皮肤、毛发、眼睛和粘膜的变化,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四肢活动等的变化。若有动物死亡则需进行尸检和肉眼观察。当有肉眼可见病变时,则需进行病理学检查。 四结果判断及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进行判断。试验报告应详细论述实验方法,列表说明分组、剂量、动物数、每日用药次数、中毒表现及死亡动物数,有死亡动物时,应报告病例解剖学及病理组织学检验报告,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评价。

实验三 一次给药皮肤刺激实验

实验三一次给药皮肤刺激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皮肤染毒技术,了解受试物对皮肤是否有刺激或腐蚀作用。 二、实验器材 1、实验动物: 小鼠24只,每组4只 2、材料 共用:剃毛器1把、剪毛剪2把、记号笔1支、透明胶1卷、纯桉叶油素10 mL、50%桉叶油素10 mL、25%桉叶油素10mL、3%吐温80 10mL、清洁温水500 mL 每组:长镊子1支、医用手套2双、、注射器(1 mL)1支、烧杯(50 mL)1个、纱布(1.5 cm×1.5 cm)8张。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保定:一人用一手抓住小鼠颈部皮肤,另一手抓住小鼠尾部,轻轻按住固定在操作台面上。 2、剃毛:小鼠保定后,一人用电动剃毛剪将小鼠背部脊柱两侧的毛剃净,不可损伤表皮,去毛范围左、右各约2 cm×2 cm。注意需将皮肤绷紧,把剪刀贴紧皮肤剪,但不可用手提起被毛,以免剪破皮肤;依次剪毛,不要乱剪;剪下来的被毛集中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勿遗留在和操作台周围。 3、破损皮肤的制备:给药前24 h,用75%酒精消毒小鼠裸露皮肤部位,用消毒针头在剃毛部位做“井”字状划划痕,划破皮肤,以有组织液和血液渗出为度。 3、染毒:吸取1 mL受试物滴于两层灭菌纱布(1.5 cm×1.5 cm)上,将浸有受试物的纱布覆盖在左侧裸露皮肤区域,用透明胶布固定,右侧皮肤以3%吐温80为对照。 4、观察:一次给药4 h后,以温水洗去残留受试物,观察1 h,24 h、48 h、72 h涂抹部位的红斑和水肿等反应。按表1进行皮肤反应评分,以受试动物积分的平均值进行综合评价,将观察结果填入表3中。 5、结果判定:根据24、48和72 h各观察时点最高积分均值,按表2判定皮肤刺激强度。 6、实验分组:见表4 四、注意事项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以免被小鼠咬伤,防止小鼠丢失;实验使用的有毒化学药品妥善处理;做好实验观察记录。 五、思考题 皮肤刺激实验与皮肤毒性实验有何区别?

太极贴对家兔多次皮肤刺激试验的结果和分析

0引言 太极贴以当归、干姜、冰片、生草乌、生川乌、麻黄、三七、红花、樟脑为原料,经加工而成,具有使用简便、有效、价廉特点,把药物贴敷于机体的相应穴位,使药物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而调节机体的功能状态[1]。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骨质增生,颈椎病,关节炎,肌肉疼痛,急、慢性扭、挫伤。本文主要对太极贴的家兔多次皮肤刺激试验进行观察[2],为临床用药安全及相关刺激性研究提供依据。 1材料 1.1受试样品 由某公司提供的太极贴(一种膏贴)。 1.2受试物处理 把原样品剪成2.5cm×2.5cm大小用于试验。 1.3实验动物和饲养环境 普通级日本大耳兔3只,体重2300—2500g,皮肤完好健康,由南昌龙平兔业有限公司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赣)2009-0001。实验兔饲养在本疾控中心动物实验室,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赣)2007-0001。室温21.6—24.5℃,湿度40.0%~70.0%RH,单笼饲养。 2方法 2.1实验方法 实验前24h把动物背部脊柱两侧被毛剪去,每块面积约3cm×3cm,实验时将受试物2.5cm×2.5cm样品贴在一侧去毛区,另一侧为空白对照,在斑贴后4h,用水清洗,去除残留物。每天斑贴一次,连续斑贴14天,每次斑贴后24h观察结果。 2.2评分与计算 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皮肤刺激反 太极贴对家兔多次皮肤刺激试验的结果和分析 ResultsandAnalysisofDermalIrritationTestofTaiChiStickersonRabbit'skin 肖岗夏芝璐曾立爱谌乐礼蔡宏丁晟 Xiao Gang Xia Zhilu Zeng Liai Shen Yueli Cai Hong Ding Sheng (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南昌330029) (Jiangxi Provinc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rtion,Jiangxi Nanchang330029) 摘要:目的:对太极贴进行动物多次皮肤刺激试验,为其提供使用前安全性评价。方法:用太极贴斑贴家兔完整皮肤,每天一次,连续斑贴14天,并逐日观察症状表现。结果:太极贴对家兔的刺激评分为2.2分。结论:太极贴对家兔刺激反应强度为中度,有可能对使用者敷用部位产生刺激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对使用者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关键词:多次皮肤刺激;家兔 中图分类号:R-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792(2012)12-0209-02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dermal irritation test of Tai Chi stickers to animals'skin,and to provide safety evaluation of pre-application.Methods:The rabbits healthy skin were locally treated with Tai Chi stickers for14days continuously,and their symptoms were observed day by day.Results:The stimulation scores of type3of Tai Chi stickers were2.2.Conclusion:Tai Chi stickers has moderate irritation on rabbits'skin,and long-term use may adversely affect the health of user's body. Keywords:Dermal Irritation Test;Rabbits 太极贴对家兔多次皮肤刺激试验的结果和分析 209

中药退黄外洗液皮肤给药刺激性试验

中药退黄外洗液皮肤给药刺激性试验 作者:黄仕孙,高桂娥,吴曙粤,曾宪彪,王艳宁,余莉玲 【摘要】目的:观察婴幼儿使用的院内制剂中药退黄外洗液对豚鼠的皮肤刺激性。方法:中药退黄外洗液以29.6 g和7.4 g生药/kg (为临床剂量的40倍和10倍)给豚鼠分别作单次和多次完整皮肤和损伤皮肤刺激性试验,用药后测量豚鼠体重,观察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进食、排泄等一般情况,并作受药部位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中药退黄外洗液高、低剂量组单次或多次接触豚鼠,其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本品短期内对豚鼠无刺激性,表明临床拟用剂量用于局部或全身皮肤是安全的。 【关键词】中药退黄外洗液;皮肤给药;刺激性试验;豚鼠 [Abstract]Obtective:To observe the reaction to Chinese herbal jaundice-abating lotion applied on Guinea pigs’skin which was developed by the first people hospital for infant external use.Methods:The healthy skin and the wounded skin of the Guinea pigs were treated with Chinese herbal jaundice-abating lotion with the doses of 29.6 g and 7.4 g raw materials/kg (40 and 10 times that of the practical

关于重复性和再现性的理解

关于重复性和再现性的理解 重复性和再现性是计量型分析。 简称: 重复性(EV)(equipment variance)设备偏差 再现性(AV )(appriser variance)人員偏差、产品偏差(PV)(products variance), 2.重复性(Repeatability):重复性是用本方法在正常和正确操作情况下,由同 一操作人员,在同一实验室内,使用同一仪器,并在短期内,对相同试样所作多个单次测试结果,在95%概率水平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最大差值。 在中国仪器中,当测量条件是在以下4个状况下实验时,相同的待测量的测量结果有一致性的称为重复性,4个条件如下: a、相同的测量环境 b、相同的测量仪器及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 c、相同的位置 d、在短时间内的重复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是指两个不同的实验室对同一物料进行测定两个分析结果接近的程度. 再现性的值总是大于或等于重复性,因为再现性的测量结果把重复性引起的偏差考虑进去了。 在很多实际工作中,最重要的再现性指由不同操作者、采用相同的方法、仪器,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检测同一被测物的重复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即检测条件的改变只限于操作者的改变。 也就是说别人用你说的方法和仪器也能做出同样的结果来,这就是试验的再现性。当然,这样的试验就叫做再现性实验。 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上述定义中的“一致性”是定量的,可以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分散性来表示。而表示测量结果分散性的量,最为常用的是实验标准。重复性条件。质言之,就是在尽量相同的条件下,包括程序、人员、仪器、环境等,以及尽量短的时间间隔内完成重复测量任务。这里的“短时间”可理解为:保证前四个条件相同或保持不变的时间段,它主要取决于人员的素质、仪器的性能以及对各种影响量的监控。从数理统计和数据处理的角度来看,在这段时间内测量应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即符合统计规律的随机状态。通俗地说,它是测量处于正常状态的时间间隔。重复观测中的变动性,正是由于各种影响量不能完全保持恒定而引起的。重复性标准差有时也称为组内标准差。

批内重复性试验

(二)方法学评价实验:批内重复性试验 摘要 目的:掌握重复性试验的原理、方法和操作,并熟悉和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并测定、计算双缩脲法的SD和CV。 方法:重复性方法。标准管法测物质含量的方法。 结果:学会了重复性试验的操作,标准蛋白管的均值是0.070,测定的双缩脲法的SD的值是1.74,CV的值是4.43。 结论: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重复性实验,并测定出双缩脲法血清总蛋白量的SD和CV。 英文翻译 Abstract Master the principle , operation, and calculation of within batch repeatability,and Familiar with and master the use of the Spectrophotometer,Determine and calculate the standard deviation(SD)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of biuret method Methods Repetitive method,Standard tube method to measure the material content. Result Learn the knowledge of the test of within batch repeatability, and calculate the standard deviation(SD) is,1.74,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is 4.43. Conclusion We can use the correct way to ma ster the repeatability of test operation,and we determined and calculate the standard deviation(SD)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 关键词:重复性变异系数样本标准差 前言 批内重复性试验是指相同条件下,用同样方法、同一试剂和标准品、同一仪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对同一份样品做20次 以上重复测定,以获得批内精密度的试验方法,其结果能够反映各次测定 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可用于客观评估某种分析方法随机误差的大小.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60g/L蛋白标准液、待测样品、双缩脲试剂、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试管、 烧杯、比色杯、吸耳球、移液管 1.2方法(操作过程) 1.2.1 取出双缩脲试剂放置于桌上,取出24支试管,分别标记空白管1支, 标准管3支,重复测定管20支,需要24管共72ml的双缩脲试剂。

皮肤变态反应

六、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Skin Sensitisation Test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动物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化妆品原料及其产品安全性毒理学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OECD Guidelines for Testing of Chemicals (No 406, July 1992) USEPA OPPTS Harmonized Test Guidelines (Series 870.2600, Aug.1998) 3 试验目的 确定重复接触化妆品及其原料对哺乳动物是否可引起变态反应及其程度。 4 定义 4.1 皮肤变态反应(过敏性接触性皮炎)(Skin sensitization,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是皮肤对一种物质产生的免疫源性皮肤反应。在人类这种反应可能以瘙痒、红斑、丘疹、水疱、融合水疱为特征。动物的反应不同,可能只见到皮肤红斑和水肿。 4.2 诱导接触(Induction exposure) 指机体通过接触受试物而诱导出过敏状态的试验性暴露。 4.3 诱导阶段(Induction period) 指机体通过接触受试物而诱导出过敏状态所需的时间,一般至少一周。 4.4 激发接触(Challenge exposure) 机体接受诱导暴露后,再次接触受试物的试验性暴露,以确定皮肤是否会出现过敏反应。 5 试验的基本原则 实验动物通过多次皮肤涂抹(诱导接触)或皮内注射受试物10d~14d(诱导阶段)后,给予激发剂量的受试物,观察实验动物并与对照动物比较对激发接触受试物的皮肤反应强度。 5.1 实验动物和饲养环境 一般选用健康、成年雄性或雌性豚鼠,雌性动物应选用未孕或未曾产仔的。 实验动物及实验动物房应符合国家相应规定。选用常规饲料,饮水不限制,需注意补充适量Vc。 5.2动物试验前准备 试验前动物要在实验动物房环境中至少适应3d~5d时间。将动物随机分为受试物组和对照组,按所选用的试验方法,选择适当部位给动物备皮(去毛),避免损伤皮肤。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应记录动物体重。 5.3无论在诱导阶段或激发阶段均应对动物进行全面观察包括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并作完整记录。 5.4 试验方法可靠性的检查 使用已知的能引起轻度/中度致敏的阳性物每隔半年检查一次。局部封闭涂皮法至少有30%动物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皮内注射法至少有60%动物出现皮肤过敏反应。阳性物一般采用

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操规

五、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操规 目的 确定重复接触化妆品及其原料对哺乳动物是否可引起变态反应及其程度。 范围 本操规用于动物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的基本方法。 本操规适用于化妆品原料及其产品安全性毒理学检测。 1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第二部分第6章: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6886.10-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 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2 设备与耗材 2,4-二硝基氯代苯,肉桂醛,2-巯基苯并噻唑或对氨基苯酸乙酯,弗氏完全佐剂、无菌水、80%乙醇、丙酮、刮毛器、脱毛膏、EP管外科手套、口罩、手术服、不同规格无菌注射器、一次性无菌纱布等。 3 受试动物 3.1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3.2 动物种类:白化豚鼠20只:300~500 g,2~3月龄,雌雄兼半,雌鼠无孕。 3.3 饲养条件:全价营养颗粒饲料喂食,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室温21±2℃,相对湿度40~70% 。 4试验步骤 4.1材料制备 受试物浓度为不能引起皮肤刺激反应的最高浓度。水溶性受试物可用水或用无刺激性表面活性剂作为赋形剂,其它受试物可用 80%乙醇(诱导接触)或丙酮(激发接触)作赋形剂。 4.2试验方法 4.2.1 试验准备 a.取白化豚鼠20只,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0只),试验组(10只)、。适应环境一周后,正式试验前一天,每只豚鼠背前区备皮4cm×6cm。 b. 无论在诱导阶段或激发阶段均应对动物进行全面观察包括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并作完整记录。

c.试验方法可靠性的检查:实验开始前选两只备用豚鼠,使用4.2.1的局部诱导阶段方法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的可行性。 4.2.1 试验过程 (1)试验前约 24h,将豚鼠背部左侧去毛,去毛范围为 4cm2~6cm2。 (2)局部诱导阶段 对去毛区域采用75%酒精消毒,覆盖5层约8cm2的滴加适量样品浸提液的擦镜纸,使其贴敷在肩胛骨内侧皮肤上,再依次覆盖3*3cm大小的塑料薄膜、纱布,再用医用无刺激胶带固定使其不脱落封闭固定 6h。。观察记录敷贴后动物异常情况,第 7d 和第 14d 以同样方法重复一次。(对照组按照同样方法进行) (3 )激发阶段 末次诱导后 14d~28d,将约 0.2mL 的受试物涂于豚鼠背部右侧 2cm×2cm去毛区(接触前 24h 脱毛),然后用二层纱布和一层玻璃纸覆盖,再以无刺激胶布固定 6h。(对照组按照同样方法进行) (4)动物观察 激发接触后 24h和 48h 观察皮肤反应,按照表1给出的分级标准对每一激发部位和每一观察时间皮肤红斑和水肿反应进行描述和分级,将观察结果填写至表2. 表1变态反应实验皮肤反应评级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选用一台温度变送器(编号热学核标),分度号k ,测量范围(0~800)℃,输出(4~20)mADC ,准确度等级1.0级。不具有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选择上限值800℃作为测量点,在任何条件都不改变的情况下,进行10次独立测量,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算术平均值y =19.986mA ,测量次数n=10 重复性 1 )()(1--= ∑=n y y y s n i i i 2 =0.00099mA

选用一台温度变送器(编号热学核标),分度号k,测量范围(0~800)℃,输出(4~20)mADC,准确度等级1.0级。不具有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选择上限值800℃作为测量点,1年中每隔4个月进行1组3次的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的测量结果,且进行4组测量。 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第三次 由以上数据得到最大和最小之差为0.002mA

选用一台压力变送器编号(力学核标) ,测量范围输入(0-0.4)MPa ,输出(4~20)mADC ,准确度等级0.5级。。选择上限值0.4MPa 作为测量点,在任何条件都不改变的情况下,进行10次独立测量,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算术平均值y =20.004mA ,测量次数n=10, 重复性 1 )()(1--= ∑=n y y y s n i i i 2 =0.0031mA

选用一台压力变送器编号(力学核标) ,测量范围输入(0-0.4)MPa,输出(4~20)mADC,准确度等级0.5级。选择上限值0.4MPa 作为测量点,1年中每隔4个月进行1组3次的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的测量结果,且进行4组测量。 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由以上数据得到最大和最小之差为0.002m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