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代山西行都司移民

明代山西行都司移民

明代山西行都司移民
明代山西行都司移民

明代山西行都司移民

●郭 红

明初,山西行都司曾是北防的主要军事组织之一,同时下辖有大片土地,所以也有一定的行政职能,使得布政司下的大同府相形暗淡了许多。同其他都司卫所一样,山西行都司最初也是由移民构成的。从地域上来说,山西行都司曾经东西横跨于黄河与燕山之间,北最远时达今察哈尔右翼中旗,小时以长城为限,西至黄河,东至西阳河与万全都司为界,卫所移民的迁入地域广阔。从时间上来讲,一直到正统以后,卫所数量、驻地才基本上固定下来,在明初80余年中,这里的移民活动频繁。

一、山西行都司移民的主要来源

随着元人的北退,其宁武以北地区的地方行政区划也土崩瓦解了。早在洪武二年,明政府已开始设立大同府及州县,试图进行有效的管理。按《明太祖实录》洪武四年春正月“戊申,山西丰州、东胜州、太原府兴县以去年旱灾诏免其田租”①,可见最初其区划基本沿袭元末之制,依然有丰州、东胜等州。但是明初一是由于战争损耗,“荒残累年”②,加之政府不断把民居徙于内地,这里的土著人口大大减少,据《太祖实录》洪武六年十月“丙子,上以山西弘州、蔚州、定安、武朔、天城、白登、东胜、澧州、云内等州县北边沙漠,屡为胡虏寇掠,乃命指挥江文徙其居民于中立府,凡8238户,计口39349”③,十一月,又“送边民寡妇及遗弃人口六十一户至京师”④,随之补充的人口即是从外地搬迁而来的卫所军士及其家属。

根据卫所设置、迁徙情况,山西行都司移民应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洪武初至永乐元年东胜诸卫内迁前。这30年卫所处于初置时期,置废状况复杂。但移民集中,数量大。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五种:

1.跟随徐达等北征至此而留下来置卫的军士及其家属。大同都卫是山西行都司的前身。早在都卫成立之前,洪武三年该地已置了蔚州卫、大同左卫、大同右卫、朔州卫。这四卫都是在北进过程中成立的,军士主要来源于黄河以南,四年正月设立的东胜卫亦是如此。由于史料缺乏,其具体的迁出地已不可考。按《太祖实录》卷62洪武四年三月癸已,朱元璋命中书省臣曰:“山北口外东胜、蔚、朔、武、丰、云、应等州极边

沙漠,宜各设千百户所统率士卒、收抚边民,无事则耕种,有事则出战”,正说明这些卫所军士主要为从征兵士。《太祖实录》还屡次记录朝廷让送战死军士的寡妻还乡,可见军士是携家属的。按明制一卫5600人,五卫应有2.8万军士。当时由于战乱、内徙等因,土著已很少,其从军数量则更少。就是按一卫20%士著及其它零散人员来计算,迁移而来的军士也有2.2万,连同家属至少也有6.6万人。

2.洪武二十五年在宁武以南山西各地籍民为军。这是山西行都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此年八月,太祖命冯胜等“往太原等府阅民,户四丁以上籍其一为军,蠲其徭役,分立各卫”⑤,十二月完成,据《太祖实录》卷223壬申条载,这次籍民波及除大同府外的山西各县,立十六卫,则共抽丁89,600,连家属共有26万余人。实际上二十六年二月立了十七卫,即大同后卫、东胜左、右、阳和、天城、怀安、万全左、右、宣府左、右、高山、镇朔、定边、玉林、云川、镇虏、宣德七卫,“皆筑城置兵屯守”⑥,但东胜二卫中有一卫是由原东胜卫改建的,所以利用这次籍民设置的仍为十六卫。各卫军士来源如下:

平陆、夏县、芮城民丁为一卫临汾、襄陵、蒲县民丁为一卫

洪洞、浮山民丁为一卫曲沃、翼城、绛县民丁为一卫

闻喜、安邑、猗氏民丁为一卫霍州、灵石、赵城、汾西民丁为一卫

绛州、太平县民丁为一卫蒲州、稷山、万泉、临晋、荣河民丁为一卫

平遥、太谷、祈县民丁为一卫汾州、汾水、孝义民丁为一卫

忻州、代州、崞县、繁峙、五台民丁为一卫

太原、清源、徐沟、交城、介休民丁为一卫

阳曲、榆次、寿阳、盂县、定襄民丁为一卫

石州、岢岚、保德、宁乡、临县、兴县、静乐、岚县、河曲、河津民丁为一卫

辽州、沁州、平定、乐平、和顺、榆社、武乡、沁源民丁为一卫

阴州、吉州、石楼、永和、太宁、河津民丁为一卫

由于史料关系,无法把其与所立卫所名一一对应起来。按这一个月朝廷的统计,当时“计……在外武官13742员,军992154人”⑦,则山西行都司这次接纳的军士占当时在外军数的9%。这些人在边塞号称十万,当月,朱元璋对冯胜、傅友德说:“尔等立屯既成,率十万众,飚驰雷击,艹

鬼猎虏庭,耀张威武,不亦壮哉!”⑧由此可证这次移民规模之巨。

《中国移民史》第五册289页言“据《明史?太祖本纪》,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命冯胜、傅友德等分行山西,籍民为军,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可见有一大批边地民人籍入军卫。”此话后句是不恰当的,从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所迁民并非“边民”。

3.蒙古降人的移入。洪武四年,故元枢密都连贴木儿等自东胜州来降,置失宝赤、五花城、 鲁忽奴、燕只、瓮吉刺五千户所,治地不明,应在东胜附近;五年因元降人设察罕脑儿卫;八年,故元知院不颜朵尔只(又名乃儿不花)等降,“于是诏置官山卫指挥使司,隶大同都卫,以乃儿不花为指挥同知”⑨,官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

翼中旗。元人北退后,这些人都在漠北游牧,来降后就有了固定的驻牧之地,五所二卫均由蒙古人自行管理,为羁縻性质。其军士约为1.6万,连同家属应不少于5万。

4.安东中屯卫中从韩府、沈府调整来的护卫官军。该卫具体设置年代不可考,应是在洪武三十年左右。既有中屯,也应有左屯、右屯或前屯、后屯等,但书无载。仅以中屯一卫来计算,同家属应不少于1万人。

5.少数分散移民。这类移民有许多种,洪武二十五年八月,为配合那次大规模立卫,曾“诏致仕武官自指挥而下俱往东胜、大同等处置卫”⑩,其数量不明,但不会很多。当时亦有少量有罪谪戍者移入。

由这五种来源可以估计永乐元年前山西行都司接受军事性移民至少在39万以上。在这一阶段中,还设置过大同五屯卫,大同前卫,大同中卫,广昌所等卫所,但是其移民来源无考。

以上五种是永乐元年以前山西行都司主要移民来源,其中以洪武二十五年籍民为军时移民数量最大,其次是北征士兵及其家属,再者是蒙古降人。在所设立的卫中,土著兵及有罪谪戍之人只占极少数。《续文献通考》卷129《兵考》中“史志所谓太祖沿边设卫,惟土著兵及有罪谪戍者”及《明史?兵志》“初太祖沿边设卫,惟土著兵及有罪谪戍者”这些话用在山西行都司是不恰当的。一是如《太祖实录》卷85所载“尽徙其民于内地”,当时大同一带的土著已尽数迁徙,以蔚州、朔州为例,洪武二十四年二地人口分别为7552、8225,可想而知在洪武三年立卫时的口数更低,所以土著不可能在二卫中居多数。同时二十六年所立之卫皆以移民为主。当时零散有限的有罪谪戍及其他垛集充军者,亦是北人南调,南人北守,一直到景帝时,于谦还上书建议土著就近为兵:“若得就近于大同等卫所当军,情愿自备鞍马,不敢便支粮赏,奋勇杀贼,以图补报,臣切惟天下卫所相同者多” λ?,可见土著一般不在本地当兵。

行都司移民的第二阶段为永乐元年至正统十四年,这一时期主要特点是:改变了第一阶段单纯的移入状态,既有移入,也有移出,且变动复杂。

永乐初,东胜左、右、定边、镇朔、宣府左、右诸卫迁至北直隶,其中前四卫再未移回,后二卫虽于宣德元年始移回,但六卫早已改直隶后军都督府,所以行都司丧失了3万余军士,同家属至少9万余人。镇虏、玉林、云川、高山四卫也同时内迁至直隶,但洪熙元年又迁回,其中高山卫由保定迁至阳和卫治地、镇虏卫由涿州迁至天城卫治,玉林卫由定州迁至大同右卫城,云川卫由雄县迁至大同左卫城。行都司内部也存在移民。主要指大同左、右、安东中屯三卫,其中迁徙情况如下表:

卫名迁出地迁出时间迁入地

大同左卫大同永乐七年原镇朔卫城,即今左云

大同右卫大同永乐七年原定边卫城,即今右玉城镇

安东中屯卫东胜建文四年迁至朔州,洪熙元年改治应州。

这一段时间内行都司内部移民总数军士为1.6万,连同家属约在4.8万。

万全左右二卫的迁徙较为复杂,洪武三十年徙治蔚州,永乐元年又迁往通州,不久移回万全。但是从永乐初始,怀安以东诸卫皆改直隶留守行后军都督府。

永乐元年至正统十四年间,新置了威远卫及马邑、山阴二所,又带来二万多移民。

永乐年间,蔚州卫、广昌千户所改直隶后军都督府。行都司范围比之洪武中大大缩小,与大同府辖境基本相合(仅比后者少了蔚州、广昌)。景泰以后除了成化年间新设平虏卫、井坪千户所带来的约2万人的移民外,行都司长时期处于稳定状态,无大规模移民。

明代中后期卫所制趋于衰败,军士逃亡严重,带来两种性质的人口迁移,行都司移民进入第三阶段。一种迁出人口 λω。第二种是迁入人口,为补充兵额,在逃亡死绝的军士原籍勾捕新军,这些人带着家属来到卫所,可称为新的移民。但实际上是随解随逃,“逃者十常八九” λξ。只有小部分留了下来。另外到了中后期,各卫所中的土著人口数量有所增长。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卫5600人是明制,在明初还可以保证,其后大部分卫所已达不到规定数目。

二、卫所移民的分布

山西行都司移民的分布与卫所的治地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后者的疏密程度直接的反映了移民的分布情况。

永乐元年前是该行都司大量吸纳移民的时期。此时今托克托、和林格尔、右玉、左云、大同、向东北沿阳高、天镇、万全至宣府一线是移民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且绝大部分都来自于洪武二十五年那次籍民。大同南及东南部零星点缀着几个卫所,主要是由北征将士及家属构成的。至于西南部则是一片空白。这种格局是与明初的边防形势相适应的。在赶走王保保之后,明的北方为塞外残元及蒙古各部,托克托往东是其南下的基本路线,当时外边长城尚未修饬,大同北边的山地成了自然的防御屏障,所以军事移民多沿此线分布。

永乐元年以后,卫所治地迁徙频繁,一直到宣德初才算安定下来。这期间,移民量最大的是由东胜左、右、镇朔、玉林、云川等卫内迁造成的。但是除东胜、镇朔、定边彻底移出山西行都司辖境外,其余诸卫最后还是迁入了今左云、右玉、天镇、阳和等地,所以宣德以后,移民及其后裔分布比较稠密的地区仍是今右玉至天镇一线。

东胜诸卫军士及家属的内迁给明中期的北边军事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首先是变攻为守,东胜诸卫本为山西、陕西外防守重地,“东胜存则山陕有变应而甘肃之左臂伸” λψ,其与大同、榆林相为犄角。内移后,大同一带及陕西黄河沿线不得不增加防守力量;同时内移使河套失守,偏头、宁武、雁门外三关便“独当其冲” λζ,成为重险。虽后屡有提议还东胜诸卫于故地者,“以其东接大同,西接宁夏,以为声援” λ{,但都不能

得到实施。丧失了有利地形,明就处于自卫地位了。

太祖在此移民立卫屯守、以农养兵,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卫所内迁后,良田尽抛、土地荒芜。一直到明末才有人进入该地区耕作。朱元璋当年对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所说的“尔等立屯既成,率十万众,飚驰雷击,艹

鬼猎虏庭,耀张威武,不亦壮哉” λ|的壮观景象是不复再有了。

永乐后新设之卫所移民多位于大同西南和大同至朔州一线,但为数不多。西南仅威远、平虏二卫、井坪一所,最初约有3.6万左右的人口,朔州北立的山阴、马邑二所,移民不超过万人。

总的来看,无论设卫移民情况多么复杂,除塞外卫所内迁外,山西行都司移民及后裔分布的密集区一直未发生大的改变,即今右玉至天镇一线,且这一带移民来源集中,大部分是洪武二十五年由宁武以南山西各县来的。

三、移民及后裔对当地的影响

山西行都司卫所移民及其后裔一直在地方上人口总量中占优势。以永乐十年为例,这一年大同府有114,629口人 λ},而此时行都司有八卫,约4.6万余军士,同家属则至少有13万人。一直到明中期,大同府还有人口稀少的记载。在现左云、右玉、天镇、阳高、平虏一带,一般居民很少,这些军事移民及其后裔成了主人。

卫所移民与后代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组织,他们有自己的土地、管理体制、学校、工匠,除军事职能外,其生活与普通百姓别无二致。卫所的普遍设置,不仅加强了军事力量,而且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首先,他们在这里屯田。经过元末兵荒之后,大同一带边民逃亡、内迁,所剩无几,造成“民无定居,耕稼尽废,粮饷匮乏” λ~的局面。长城边隘,又多山地,“役民转输,难若不胜” μυ,军屯受到了重视。由于行都司、卫所官吏的俸禄和军士的月粮都要由屯田的收入中支出,而月粮又是家属的生活所依,屯田便成了卫所的经济基础。

大同西部平虏、玉林、云川、偏关等地,“山高地冷,不产良谷,……生计萧然” μ?,这也是大同一带的普遍现象。这一区域夏季极短,年平均气温低,气侯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而且当地干旱少雨,扼于旱荒,屯田年久,“或变为卤碱,或没为沙碛,或荡为沟壑。” μω就是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卫所军士及其家属进行了大规模屯田。洪武、永乐时,军威在外,国家安定,即使边卫也是屯军占多。洪武时,朱元璋还比较恤民,曾因山西大同、蔚、朔、雁门诸卫所月粮“有司役民转输,难若不胜”,“遂命各卫止存留军士千人戍守,余悉令屯田以息转输之劳。” μξ永乐元年山西行都指挥使房昭因“大同诸卫军士屯田者众,守城者少,虑寇猝至无以备御”而奏请“宜各存守城八百” μψ,由此可见大同诸卫的屯军之多。其开垦的土地也很多,以马邑千户所为例,马邑地处朔漠,自汉、唐、宋以来,“中残于兵燹者,固多历历可纪” μζ,“元末荒乱,地广民稀” μ{,所以设所进行屯垦,到正统七年屯地达1,680顷 μ|,与民田几乎相等。

这些人且屯且守,巩固了边防,使荒芜了的田地重新得到利用,促进了当地农业

经济的发展,“近边之地刍粟颇饶” μ},改变了战争过后人烟断绝,千里丘墟的景象。也减轻了人民负担。太祖屯兵的目的就是为了“养兵百万,不食民间一粟” μ~,虽然不可能完全达到,毕竟大幅度减少了民运数额。

到了明中后期,屯田制度日坏,加上军士逃亡者多,屯种乏人,屯田很多被兼并、吞占、弃荒。万历二十年马邑千户所的屯田额只是正统时的15%,由此可见屯田丧失程度之大。史载大同、宣府的良田“无虑数十万,俱被豪右所占” νυ。这也是屯田民化的过程。

卫所除屯田外,亦有军匠从事手工业生产。洪武20年,令都司卫所“各置局造兵器” ν?,便有了各种匠人,除了制造武器外,还要烧瓷、冶铁,以满足国家及卫所日常生活所需,有一部分也作为商品进入市场。

山西行都司卫所军士还和蒙古人私自贸易。这在明时是违法的。明规定只准在奉旨开市之地贸易,禁止私出境外,“若夜不收出境哨探而与夷人交易者,除真犯死罪外,其余俱调发烟瘴地。” νω这是从军事出发对蒙古人实行的经济封锁,但却无法阻止民间贸易的发展。这些促进了北方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卫所兴办学校与人口迁移给这一地区带来教育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交流。

洪武、永乐时,这里的众多卫所,大多离州县治地很远,军士携妻带子,便存在着教育问题。早在洪武27年,朱元璋就令武官舍余年十五以下,许入州县学读书。但对于北边许多卫所来说,所处之为守军,无附近州县,在总督谭广建议下,北边各个卫所另置学校,这是沿边设学之始。正统十四年十一月,大同左、右、云川、玉林、天城、镇虏、阳和、高山诸卫儒学因“别无空闲人力,庙堂斋舍至今无主”(《英宗实录》第10卷)而罢除,这是因为土木之变后这一带的卫学建筑多毁于兵火,于是景泰五年又诏令边卫置学,从华北方志资料可以看出,当时各卫都很重视卫学之设,有其专门的建筑,设有专职官吏提督学校。北边诸卫学校不仅要求学生读儒书,“益知尊君亲上以攘外安内” νξ,还要求其“习读武经七书,百将传及操习武艺” νψ,这是结合卫所军事特点所作出的规定,目的是使卫所人才忠于朝廷、保卫边防。他们同州县学校的书生一样,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成化二年,还制定了卫所贡举制,照县学例对卫学贡举人数作了详细规定。

卫学的兴盛直接导致了社会风气的改变,重文之风日浓,人才辈出,代有应科中举之人。虽然华北一直战火不熄,卫学还是坚持了下来,为国家提供了大量人才。

据清代方志中的记载,山西行都司卫所的学校到了清初大多改为府学、州学、县学,如朔平府学、平鲁县学、天镇县学皆是由明代的卫学发展而来的。由此可知,大部分卫所学校在清代被延续为官学,成为清初大同地区基层教育的主流。

卫所设立引起的人口迁移,促进了这个地区的文化交流。卫所的军士属军籍,不能随便流动。因此当他们携家带口来到宁武以北,就在此繁衍生息,向土著化方向发展,逐渐成为定居人口。他们将不同的语言、习俗带到北方,同时受北方生活习惯的影响,文化交流首先在这些移民及其后裔身上反映出来。

卫所军士及其家属在这里定居下来,随着卫所军事职能的衰败,其所辖堡、塞逐

渐有了民居化趋向。清初,大量卫所改为县,军士也就彻底变成了普通百姓。阳高卫治所在地是建卫时修筑的,主要人口就是军士及其家属,到了清代,军事地位下降,雍正三年(1725)改卫为阳高县,官军及家属转为民籍,分土定居,开始农商活动,今天“县城周围有25个屯,全县有33个堡,均是军转民的特征” νζ。雁北许多村庄之名便由卫所长官姓名而起,如左云的榆千户岭,右玉的张千户岭等,还有许多村落的建立、分布与明代卫所、堡、塞有很大关系。这种现象在当地的地名中有普遍反映。

卫所在大同地区的开发也带来了负面效应,据明人记载,正统以前,长城一线延袤数千余里“山势高险,林木茂密” ν{。卫所驻屯以后,建城堡、盖衙署、筑兵营、垦田地、或潜通樵牧、或公行采伐,遂使林木荡然空阔。明人已对此提出疑虑,但主要是从防守出发,因为浓郁的林木可以限制蒙古骑兵的驰突。从今天环保观点来看,这种砍伐破坏了植被,恶化了自然环境,影响了北方人民的生存条件。

注释:

μυ《太祖实录》第60卷。第61卷、第85卷、第86卷、第220卷、第225卷、第223

λ|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卷、第223卷、第98卷、第220卷、第223卷、第231卷。

λ?《明经世文编》第34卷,于忠肃公文集二,覆大同守御疏。

λω《大学衍义补》第117卷。

λξ《名臣经济录》第6卷,马文升:题振肃风纪裨益治道事。

λψ《已吾集》第10卷,边防议。

λζ《皇明九边考》大同镇?保障考。

λ{《明经世文编》第54卷,李西涯文集,西北备边事宜状。

λ}成化《山西通志》第6卷,户口。

λ~弘治《明会典》第19卷。

μ?《皇明九边考?险隘考》。

μω《明经世文编》第216卷,苏司马奏议,陈时弊度虏情宣大钱粮以保治安疏。

μξ μψ《太宗实录》第231卷、第17卷。

μζ μ|万史《马邑志》。

μ{民国《马邑县志》。

μ}《西园见闻录》第36卷。

μ~《七录斋论略》第1卷,兵论。

νυ《明史》第155卷。

ν?嘉靖《宣府镇志》兵器考。

νω弘治《明会典》第110卷。

νξ嘉靖《宣府镇志》学校考。

νψ万历《明会典》第78卷,学校。

νζ1993年《阳高县志》聚落。

ν{《明经世文编》第63卷,马端肃公奏疏,为禁伐边木以资保障事疏。

高一历史明清对外贸易

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 复兴高级中学朱文波 [教学目标] 1. 知道明朝从海禁、朝贡贸易到开放海禁;清朝从海禁到开禁再到闭关;葡萄牙、西班牙殖民势力东来并建立起以澳门为中心的国际贸易航线、以马尼拉为中转站的太平洋丝绸之路等重要史实。 2. 完成“文献选读”、“读图学史”等栏目,初步掌握从历史文献、图片中解读历史信息的方法;讨论分析“明清对外政策的演变趋势及其原因和后果”,阅读相关史料,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论从史出”的意识。 3. 认识到对外开放交流促进国家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反之,闭关锁国只能导致闭塞与落后,进一步拉开与世界先进地区的差距。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明清海外贸易的走向(海禁——开禁——闭关)及原因和后果 难点——朝贡贸易的概念、特点 说明: 1. 本课内容呈现了明朝的海禁、朝贡贸易到开放海禁;清朝从海禁到开禁再到闭关;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西班牙势力东来并建立起以澳门为中心的国际贸易航线、以马尼拉为中转站的太平洋丝绸之路等重要史实。在这些重大史实的背后,其实从对外关系上折射出了明清这一中国古代社会后期阶段的又一社会特征:即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发展到闭关自守。因此本课的教学一者要帮助同学梳理和了解明清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二者是要引导学生把明清对外政策放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以及世界大背景去定位,理解明清对外关系的时代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因此,明清海外贸易的走向(海禁——开禁——闭关)及原因和后果应列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2. 在具体教学设计过程中,本课的相关史实对学生而言是比较生辟难懂的,尤其是朝贡贸易,因此朝贡贸易的概念、特点应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大明朝官职详细列表

大明朝官职详细列表 1、宗人府 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二十二年改为宗人府。 宗人令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左宗正一人正一品宗人府 右宗正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左宗人一人正一品宗人府 右宗人一人正一品宗人府;经历一人正五品宗人府经历司 2、三公 太师无定员正一品三公;太傅无定员正一品三公;太保无定员正一品三公3、三孤 少师无定员从一品三孤;少傅无定员从一品三孤;少保无定员从一品三孤4、太子三师 太子太师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太子太傅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 太子太保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 5、太子三少 太子少师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太子少傅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 太子少保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 6、东宫 太子宾客无定员正三品东宫大臣 7、内阁 中极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旧名华盖殿 建极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旧名谨身殿 文华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武英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 文渊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东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 8、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左丞相一人正一品中书省;右丞相一人正一品中书省 平章政事一人从一品中书省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 左丞一人正二品中书省;右丞一人正二品中书省

参知政事一人从二品中书省洪武九年汰参知政事 郎中一人正五品中书省左司;郎中一人正五品中书省右司 员外郎一人正六品中书省 都事一人正七品中书省;检校一人正七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检校 照磨一人从七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照磨;管勾一人从七品中书省 参议一人正三品中书省参议府吴元年革参议府;参军一人从三品中书省断事官一人从三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断事官;断事一人正七品中书省 经历一人正七品中书省;知事一人正八品中书省 都镇抚一人正五品中书省都镇抚司甲辰十月以都镇抚司隶大都督府 考功郎一人正七品中书省考功所洪武元年革考功所 中书舍人十人从七品中书省旧名直省舍人 9、吏部 尚书一人正二品吏部;左侍郎一人正三品吏部;右侍郎一人正三品吏部司务二人从九品吏部司务厅; 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验封清吏司 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稽勋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考功清吏司 员外郎一人从五品吏部 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 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文选清吏司洪武三十一年增设 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考功清吏司正统十一年增设 10、户部 尚书一人正二品户部;左侍郎一人正三品户部;右侍郎一人正三品户部司务二人从九品户部司务厅 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江西清吏司 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湖广清吏司;郎中三人正五品户部陕西清吏司 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广东清吏司;郎中二人正五品户部山东清吏司 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福建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河南清吏司 郎中四人正五品户部山西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户部四川清吏司

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

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向与明代移民史 摘要:本文首先对王毓铨关于明代“贯”的界定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同时认为朱保炯、谢沛霖把找不到户籍籍别记载的明代进士归类为“仅有乡贯”者的做法不当。明代没有纯粹的乡贯。既有户籍(现籍),又有乡贯(祖籍)的明代进士是“双籍进士”。通过对有明一代数以千计的、占进士总数十分之一强的双籍进士的历朝和地区分布的统计,以及这些进士祖籍的流动分析,有助于我们拓展进士空间流动和移民史研究的视野,进一步了解明代的科举、人才、人口政策,以及这些举措在巩固边防,稳定全国政治,促进京城和边远地区的文化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明代进士户籍·籍别·乡贯移民史 一、籍贯的界定和问题的提出 朱保炯、谢沛霖先生在他们编纂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以下简称《索引》)的“编例”中指出:“明朝进士,籍贯有户籍、乡贯之分,户籍又有各种籍别”。部分进士,“户籍、乡贯并有”。然作者没有说明何为户籍?何为乡贯?学术界对明代的籍贯分类似也未作界定[1]。王毓铨先生虽然为此写过专文,且观点影响了一代学人,但他的释义是:明代的籍是役籍,贯是乡贯[2],无意间排斥明代最基本的贯——户籍(现籍)住址,也就是说,将乡贯(祖籍)取代了现籍。明朝并不存在所谓的“籍贯”制度,说明代的“籍”指役籍,“贯”指居住地也都可接受。但问题是,在历史文献中,大量的明代人物既有祖居地,又有现居地。要研究这些人物,就自然引出了对于“贯”的双重意义之讨论,贯有乡贯,又有户籍登记住址。本文讨论的“籍贯”和提出的“双籍”问题都基于此。 明代的户籍可理解为今天的户口所在地。对于当时大多数人来讲,户口所在地往往同时也是祖居地、出生地,故一般意义上讲的明人的籍贯、地贯、本籍、地籍、贯址、贯(特定场合也包括乡贯),就是户籍,即户贴、黄册上登记的地址。事实上,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洪武年间的户贴”填写的“贯”,无一不是户口登记上的住址[3]。对明代的科举人口,包括双籍进士而言,其报考地也是以户籍登记地为准。明代户籍填报中的籍别,是“职业身份” 的划分[4],或称封建役籍[5]。但籍别没有任何地理、地名意义。我们对明代人物进行籍贯和空间分布研究时,完全可以对此置之不理。否则,有可能对明人的户籍、籍别、乡贯纠缠不清。明代的乡贯,系原籍、祖籍,即祖上原先居住占籍的地方。我与王毓铨先生的役“籍之所在必有其乡贯”的观点不同,乡贯与“一个人的出生地、居住地、他的户役役籍所在地”没有必然的联系。否则,王文谈到的湖南茶陵岂不成了李东阳的出生地、居住地、役籍所在地?其实,李东阳曾祖以下,就生于北京、居于北京、赋役于北京。当然,如上所述,对当时多数人来讲,祖居地可能也是其出生地、居住地,但从《索引》数以万计的明代进士的籍贯分析,凡有户籍的必有其役籍;有役籍的也必有其户籍(史料缺载者除外)。反之,止有乡贯的,就找不到役籍。至于户籍、乡贯并有者,其役籍必与户籍并列,而与乡贯不沾边。故“户役役籍所在地”应该是户籍籍贯所在地,不能解读为乡贯籍贯所在地。王先生曾举例永乐十年民籍进士——云南太和县的杨荣和江西泰和县的王嗣先,他把这里的太和与泰和分别当作他们的乡贯[6]。其实,太和及泰和应该分别是杨氏和王氏的户籍(现籍)籍贯(见《索引》第1713、311页),也是一般意义上的明人籍贯所在地。 《索引》作者又在“编例”中说明,明代部分进士“仅有乡贯”,并举洪武二十一年进士、

云南省红河州2020年高三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考试试题 含解析

2020年红河州第二次高三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考古发现,西周大多诸侯国的青铜器皿上出现了与周王铭文书写极为相似的文字形式,这不仅在黄河中下游诸侯国出土,而且在南方的吴、越等诸侯国也多有发现。这表明当时A.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B.周天子加强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认同D.工官制下对产品实行标准化生产 25.“开芳宴图”是宋金墓葬中常见的装饰图象,它主要用来表现墓主人夫妇和睦与恩爱。其构图大多是夫妻二人端坐桌前,侍从奴仆左右侍奉,营造出墓主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的发展B.儒家思想的影响 C.绘画技术的进步D.政治权力的干预 26.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对于基层乡村治理都十分重视。表1为部分朝代有关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这表明 A.乡村军事职能日益增强B.基层行政效率得到提升 C.君主专制得到显著强化D.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27.据史料记载,两宋时江浙地区曾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区,大量粮食通过大运河运往北方。但到明清时期,江浙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几乎每年要从湖广、江西等地调运大量粮食。对此现象解释最合理的是,明清江浙地区 A.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农业生产技术渐趋衰退 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D.政策调整导致人口剧增 28.下图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申报》上刊载的一篇关于“哈德门”牌女士香烟的广告。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企业积极采用舆论宣传B.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地色彩 C.民国成立推动社会习俗转变D.女性成为烟草业消费主体 29.《天演论》的出版,一石激起千层浪。1906年《民报》主要撰稿人胡汉民评价《天演论》:“自严氏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而中国民气为之一变,即所谓言合群言排外排满者,固为风潮所激发者多,而严氏之功盖亦匪细。”这反映了 A.《天演论》催生国人民族观念 B.维新思想已逐渐走向成熟 C.“物竞天择”观念受民众推崇 D.“进化论”助推革命浪潮 30.抗日战争时期,一部分历史学家将研究重点集中到来金、宋元之际、明清之交、晚清等异族入侵的特殊历史时期。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树立民族自信心B.吸取历史教训C.探寻抗战的方法D.抨击日本侵略31.表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进程 表2可以说明当时中国 A.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高速发展B.对外开放面临强大的阻力 C.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D.经济体制改革中争议很少 32.梭伦改革的措施包括:奖励国外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禁止除橄榄油以外的其他粮食出口。这些措施 A.提升了平民的经济地位B.体现了工商业奴隶主的要求 C.扩大了雅典的民主范围D.促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33.下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三幅作品都体现了 A.理性主义精神B.现代主义精神C.批判主义精神D.现实主义精神 34.二战结束后,美困本来计划在日本推行全面社会改革和非军事化政策,但很快又决定发

明朝皇宫内部官职名

明制女官考 (清)黄百家 女官六局 〔尚宫局〕(尚宫二人,正五品。六尚并同尚宫,掌导引中宫,凡六局,出纳文籍皆印署之。若征辨于外,则为之请旨牒付内官监,监受牒行移于外领司四。) 司记(司记二人,正六品。典记二人,正七品。掌记二人,正八品。掌宫内诸司簿书出入录目审署加印然后授行。女史六人,掌执文书。凡二十四司,二十四典,二十四掌品,秩并同。) 司言(司言二人,典言二人,掌言二人,女史二人。掌宣传启奏凡令节外命妇朝贺中宫司言传旨。) 司簿(司簿二人,典簿二人,掌簿二人,女史六人。掌宫人名籍及廪赐之事。) 司闱(司闱六人,典闱六人,掌闱六人,女史四人,掌宫闱管键之事。) 〔尚仪局〕(尚仪二人,掌礼仪起居事,领司四。) 司籍(司籍二人,典籍二人,掌籍二人,女史十人。掌经籍图书笔札几案之事。) 司乐(司乐二人,典乐二人,掌乐二人,女史二人。掌音乐之事。) 司宾(司宾二人,典宾二人,掌宾二人,女史二人。掌朝见宴会赐赉之事。) 司赞(司赞二人,典赞二人,掌赞二人,女史二人,掌朝见宴会导引赞相之事。) 彤史(彤史二人,正六品。掌宴见进御之序。凡后妃群妾御于君所,彤史谨书其日月。) 〔尚服局〕(尚服二人,掌供服用采章之数,领司四。) 司宝(司宝二人,典宝二人,掌宝二人,女史二人,女史四人掌宝玺符契。) 司衣(司衣二人,典衣二人,掌衣二人,女史四人,掌衣服首饰之事。)

司饰(司饰二人,典饰二人,掌饰二人,女史二人,掌巾栉膏沐之事。) 司仗(司仗二人,典仗二人,掌仗二人,女史二人。凡朝贺帅女官擎执仪仗。) 〔尚食局〕(尚食二人,掌膳羞品齐之数。凡以饮食进御,尚食先尝之。领司四。) 司膳(司膳四人,典膳四人,掌膳四人,女史四人,掌割烹煎和之事。)司酝(司酝二人,典酝二人,掌酝二人,女史四人,掌酒酝酏饮之事。)司药(司药二人,典药二人,掌药二人,女史四人,掌医方药物。) 司饎(司饎二人,典饎二人,掌饎二人,女史四人,掌廪饩薪炭之事。)〔尚寝局〕(掌寝二人,掌天子之晏寝,领司四。) 司设(司设二人,典设二人,掌设二人,女史四人。掌床帷茵席洒扫张设之事。) 司舆(司舆二人,典舆二人,掌舆二人,女史二人。掌舆辇伞扇之事。)司苑(司苑二人,典苑二人,掌苑二人,女史四人。掌囿园种植花果。)司灯(司灯二人,典灯二人,掌灯二人,女史二人。掌灯烛事。) 〔尚功局〕(尚功二人,掌督女红之程课,领司四。) 司制(司制二人,典制二人,掌制二人,女史四人,掌衣服裁制缝纫之事。)司珍(司珍二人,典珍二人,掌珍二人,女史四人,掌金玉宝贝。) 司彩(司彩二人,典彩二人,掌彩二人,女史四人,掌绘绵丝絮事。) 司计(司计二人,典计二人,掌计二人,女史四人,掌度支衣服饮食柴炭之事。) 〔宫正司〕(宫正一人,正五品。司正二人,正六品。典正四人,正七品。掌纠察宫闱戒令谪罚之事。大事则奏闻女史四人记功过。) 吴元年置内职六尚局。洪武五年,定六局品秩。二十二年,授宫官敕,服劳多者,或五载六载,得归于父母,听婚嫁。年高者许归,愿留者听。见授职者,家给与禄。盖与妃嫔判然不同也。二十七年,铸六局印。二十八年,重定品秩。永乐以后,职移宦官,惟存尚宝数司而已。

近代东北移民历史

东北的历史就是200年左右的移民史,明朝以前的东北大概只到现在的辽阳。满清入关时,满族总人口不足二十万,能打仗的不过七万人。而明朝有两亿人,由于李自成以及袁崇换的冤案,离间了很大一部分汉人,张献忠在四川杀人如麻,当地百姓更是自发的帮助满清灭了张氏。可见满清入主中原,主要是汉人的功劳,否则,就是他人口再涨十倍也无法征服大明。抗击满清主要是在辽东和长江中下游。当年袁崇换实施“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保辽土”策略,训练“关宁铁骑”,屡挫满清,宁远(今辽宁兴城)一仗,奴尔哈赤三千铁钾军全军覆没,并为此送了命,而宁远城内参战的竟有70%是百姓。可见从明朝开始,戍边的移民已经对国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满清政府为了防止东北进一步汉化,阻止向东北大量移民。真正的移民开始于清末民明初,这一点北洋政府尤其是张氏父子(张作霖、张学良)功不可没。到20年代中期,张氏父子实行“整军精武,励精图治”的政策,开矿山、修铁路、建银行、办学校,在北满(黑龙江)积极屯军垦(东北军垦的经验被毛泽东全盘吸收了),只用了10年时间,东北的经济在中国举足轻重,铁路85%国有化,电信设备98%国有化,而此时中国大江南北从北京到南京,从上海到广州铁路和电信设备95%都控制在洋人手里,象样的民族工业极其有限。东北大学教授的工资是北大的六倍,约3000现大洋,超过总统段其瑞,1927年可以生产马达(引进当时最先进的北欧的设备),1930年亚洲第一部带空调的火车在大连诞生。所有这些成就令国人羡慕,国父孙中山曾深刻地检讨过:“搞三民主义这么些年,民生竟还不如东北的张氏父子”。很多人说东北的繁荣是日本人的功劳,其实这太高看日本人了,1929年,日本人也承认,不用半年,满铁的股份就会全部落入中国人手里,而当时苏联经营的中东铁路,更是苟延残喘,也正是因此才引发了30年的“中东路事件”,张学良急于收回中东铁路而酿成军事冲突。九一八以前,日本在东北的投资很少,唯一的“投资”是军事上的,但后来又发现被张作霖欺骗而反目成仇。日本占领东北以后,确有不少投入,但大都以战养战,东北百姓没享受到什么好处。出于政治原因,20年代的东北开发史某种程度一直被隐瞒,致使不少中国人甚至东北人也并不了解东北当时的成就,竟把东北经济的光环儿错误地套给了日本人,张大帅九泉之下岂能瞑目。幸好现在有些资料也逐步公开,我们多少也能知道些事实真相。 再往下谈谈东北移民对近代中国政治深远影响。这一点也是本文的重中之重。由于东北成功的开发史,使得东北三省政治态势来发生了几千年都没有过的质的变化。由于北洋政府和张氏父子有组织、有目的地、整车皮地从山东、河北甚至河南、安徽等地近似疯狂地以每年三百万人口的速度向东北大量移民,使得黑龙江和吉林的人口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这对俄国和日本的满洲战略是致命的打击。九一八后不久,日本就有组织地以每年三十万人的速度向东北移民,但截止到1945年,东北的中国移民多达四千五百万,而日本人只有二百六十万,尽管他们已经成为东北最大的少数民族。20年代,日本曾公开唆使大量韩国人移民到吉林,与东北的移民对峙,最终导致吉林“宝山路”事件,使得朝鲜人至今和东北人存在隔阂。20年代根本就不存在吉林延边地区,这是日本为阻止东北中国化而从朝鲜移民认为造成的。有些历史问题,鉴于民族政策的敏感性,至今也不能真相大白。在此声明,本人对朝鲜族同胞没有任何恶意。由于这几千万的东北移民,使得日俄的所谓“满洲问题国际化”成为镜花水月,在四十年代日本曾想利用满汉情结离间东北人和关里的中国人,至于满族人如何表态我不甚清楚,但东北的汉人是不吃这一套的。1945年,苏联红军占领东北,之所以放弃了吞并吉黑两省的野心,就是因为这些抡锄头把子的山东、河北的老乡已遍布东北三省的每个省市和村落,老毛子为时已晚。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一次成功地从以军事手段从关里打到关外,这最后一次却是让憨厚、朴实的中国农民彻底征服了白山黑水,直倒黄龙。中国当时有什么,没好枪,没好炮,没好政府,没好军队,唯一的资源就是人。

五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十五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一、高山流水 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无论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现某一主题或意象时,钟子期必能领会其意。一日,伯牙与钟子期共游于泰山之阴,逢暴雨,二人止步于岩下。伯牙心情郁闷,于是弹奏了一会琴。 琴曲起初表现的是雨落山涧的情景,接着模拟山流暴涨和岩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弹奏完毕,钟子期“辄穷其趣”,把曲中意象说的穷极通透。伯牙于是离开琴而叹道:“善哉,善哉,阁下能听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里能隐藏的了我的音声呢”于是二人成为人生知己。但《列子》中并无伯牙因钟子期离世而从此不再鼓琴的内容。”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二、庄周梦蝶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唐李商隐名作《锦瑟》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中额联即用此典。

三、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2020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0届淮北市高三一模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同学们在答题卷上答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殷人的眼中,只有通过虔诚的祭祀才能获得“上帝”的眷顾而统治长久,而以周公为代表的周族却认为,天神是无私的,以“道德”作为赏罚标准,君主必须“保民”才能“以德配天”。这表明() A. 治国理念发生变化 B. 神权王权实现结合 C. 德治传统已经确立 D. 神的地位发生动摇 2.据《管子》载: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城市布局是“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考古资料也显示,洛阳东周故城内还有大量农业用地。这说明当时()A. 城市严格依据职业规划布局 B. 农业仍是城市重要经济部门 C. 出现了后世坊市制度的雏形 D. 城市职能以工商业经济为主 3.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弃儒生建议的简单质朴的原始祭山仪式而不用,而是亲自登上泰山(位于今山东)之巅,并立石歌颂其德“明其得封也”,由此开创了中国古代封禅泰山的祭天大礼。秦始皇意在() A. 打击儒生推行文化专制 B. 确立新的祭祀上天礼仪 C. 彰显皇权来源的正当性 D. 加强对山东地区的统治 加入试卷解析考情纠错收藏 4.东汉士族多以经学世家面目出现,唐朝高门士族对文学日趋重视,士族家族遂由经学世家一变而为文学世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儒家经学已丧失了正统的地位 B. 皇权对门阀士族的打击 C. 科举考试使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D. 庶族地主影响力的提升 5.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民间在订立买卖、租佃、借贷、雇佣契约中往往有“先和后可,乃为券书”“两共对面平章为定”(平:协调;章:明确)的语句。这反映民间契约的订立()A. 不受官府的控制和约束 B. 强调双方协商一致原则 C. 完全符合双方各自意愿 D. 是城市商业发展的产物 6.唐初史家认为契丹族“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而辽朝史官在修撰的《实录》《国史》中,则认为契丹族出于黄帝之后。元人撰修《辽史》遵从唐代观点,指出“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孙”“本同出也”。这说明() A. 儒家华夷之辨的观念已被彻底打破 B. 契丹族为黄帝后代的可能性更大 C. 多元一统的民族认同意识不断增强 D. 契丹族的族源无法得到准确判定 7.明朝后期,中国九成的糖产于广东和福建;浙江北部绝大部分土地都种植喂蚕桑树;松江和苏州等地以盛产棉花而著称。这种现象() A. 促进了跨区域商业贸易发展 B. 打破了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 C. 不利于封建国家的粮食安全 D. 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8.明清之际的儒学家们,对泛滥已久的王学末流抨击甚为猛烈,在思想界形成了一股强大潮流,如顾炎武不仅在理论上把王阳明视同禅学并大加挞伐,甚至把明朝的覆亡看作是王学

洪武移民山东知多少

洪武移民山东知多少 一、前言 山东地区是中国历代以来一个人口稠密及经济发达之区,纵然经历元末明初的战乱,洪武年间山东的人口密度,约为河北及河南两省的1.5倍。此地区应为人口迁出区,不过,洪武年间山东却是明太祖移民政策的接纳区,无论是军籍移民或民籍移民。山东的人口分布呈现东密西稀的格局,位於山东西部的东昌府成为洪武时期山东主要的移民迁入区,造成山东西部人口稀少的原因,不外乎此地区为元末明军北伐之战区,就是归咎於元末发生的天灾。不过,明初亦有几处收获较丰的地区,永乐十年(西元1412)江西与山西分别进嘉禾,代表这两地区年熟之象,故明初迁民,山西籍移出最多。 明洪武初期的移民主要目的为安抚元末群雄的降兵降民、蒙古官兵与塞外边民,迨至洪武后期则是希望尽快恢复农村经济,促进社会繁荣,以达到稳固政权的目的。这两种移民政策虽都有移民迁入山东,然而,洪武后期才是山东地区出现大规模移民的时期,因为就《明太祖实录》的记载,山东真正规模性的移民似乎是洪武二十一年(1388)后才展开。明代经过洪武时期的移民垦荒政策,土地生产力恢复,加以政治升平,纵使经过「靖难之役」,明成祖亦延续太祖的移徙政策,致使全国各地人口急速的攀升。不过,就山东全省而论,从洪武二十四年至嘉靖五年(1391-1526),山东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仅3.1‰。洪武二十四年至万历十八年这两百年间(1391-1590),明朝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在6‰以上,山东这样的人口增长率与其相比显然偏低。山东地区人口增长缓慢主要是明代中期登、莱两州人口减少所造成,此二府人口减少主要是居民跨海迁入辽东半岛,由此可见,山东在接受移民迁入的同时亦有人口向外迁出。 二、东昌府的山西人 洪武初年北方边境俘获的将士和降民大都被迁往政治要地,东昌府则是山东例外地区之一,这说明东昌府的空旷与萧条。位於山东西部的东昌府不仅接受邻近省份的移民也同时接纳来自山东东部青、莱及登州的移民。东昌府的移民中除了山东境内的人口流动有明确的数量记载外,对於山西人的移入记载往往依附在河北及河南的记载中,以致无法得到正确的数据。洪武年间东昌府接受移民的时间,从地方志的乡土资料是延续不断的,如果使用「以县为单位平均分配」的方法加以揣测统计可得知从洪武二十二年到二十八年(1389-1395),东昌府接受了6686户山东东部的移民,剩余22376户为山西移民,约合111880人。以《民国.茌平县志》记载为例,移民的原籍方面,山西移民与山东东三府移民之比为20:7;再者,洪武年间,土著9里,占总屯、里数的25%,即代表土著人口占总人口的25%,而土著村庄仅占自然村总数的5.8%,造成人口数与自然村比例差异如此大的原因可能是:1、村庄大小不同;2、洪武二十四年(1391)的户口中已包含一批较早迁入的移民;3、有一些移民未被洪武二十四年的户口所包括。由土著里(社)与移民屯数量推测,洪武年间东昌共有40170户,约合200850人,接受移民总数约29840户,合147400人,约占总人口的73.4%;土著约10690户,合53450人,约总人口的26.6%,可见东昌府是一个人口重建式的移民区。 三、兖州府:西部重建东部补充 (一)、兖州西部

国人应该知道的15个历史典故

国人应该知道的15个历史典故 导读:国人应该知道的15个历史典故 1、高山流水 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2、庄周梦蝶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唐李商隐名作《锦瑟》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中额联即用此典。 3、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4、凌波微步 曹操之子曹植,才高八斗,文名卓著,而在长兄曹丕当政以后,备受猜忌,郁郁不得志。他的《洛神赋》是一篇传诵人口的名篇,其中描写洛神的步态之美云:“体迅飞鸟,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写洛神踏水而行,水面似留足迹之态十分传神。 后人遂以“凌波微步”形容女子之步履轻盈。如贺铸《青玉案》词“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即用此典。(典见曹植《洛神赋》)。 5、破镜重圆 南朝陈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为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因见天下大乱,国亡无日。恐一旦亡国,离乱之际,夫妻失散,遂破铜镜为二,夫妻各执一半,相约他年正月十五日卖镜都市以谋晤合。未几,陈果为隋所灭。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国公杨素所获,极受恩宠。德言流离至京城,遇一仆在街头叫卖破镜,正与自己藏的半边契合。就题诗道:“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公主见诗,悲泣不食。杨素知情后,大为感动,终于让他们夫妇团聚。后因以“破镜重圆”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 6、咏絮才高 东晋政治家谢安在雪天合家聚谈,与儿女讨论文义。正值户外雪

全国一卷文综历史试题及其答案

2017年全国一卷文综历史试题及其答案WORD版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5.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决绝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6.表2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是,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息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

明朝大移民的方法

明朝大移民的方法 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统一了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明朝统治者为了恢复生产,制定了移民垦荒为中心的振兴农业的措施,决计把农民从狭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地广人稀的地方。至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延续五十年的迁民活动。 明朝大移民的方法和步骤大体有、、、等几种。 洪洞大槐树,采用招诱、征派的强迫的办法。再说中原地方好,几年不纳粮,谁也不愿迁去,只好制定徙民条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徙。 并规定凡移民者都必须到洪洞县的广济寺办理迁移手续,领取“凭照川资,”然后从这里出发,按官方指派的方向,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中原各地。甚至如民间传说的那样采用诱骗形式。官方预先张贴告示:除广济寺大槐树底下的人不迁,所有地方的人都迁,也有的传说限定某日凡愿迁者都到大槐树下报道,不愿迁者也必须到那里向官府央情。结果,当成千上万的民众齐聚在大槐树下的时候,官府出其不意,调集大批官兵,一举将大槐树下团团包围,所到之人不论男奴老幼,一个不留全部迁移。凡不从者便绳捆索绑,一串一串连接起来,在官兵的喝遣下不得不依从。那些留在家里的老弱病残,闻讯后赶来。自然是“爷娘妻子奔走相送、牵衣顿足、拦路哭喊"的情景了。 事实是不是这样,从政史资料记载迁山西平阳之民却有数处。洪洞县是平阳人口最多的县份,洪洞县是迁民重点应是无疑问的。而且洪洞县地处交通要道,北通幽燕、东接齐鲁、南达秦蜀、西临河陇,洪洞县北关的广济寺又是唐宋以来的驿站,明朝政府在这里设局派员,集中移民队伍,发放川资凭照,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 移民过程:明朝大移民主要是从和江浙一带往中原地区移民。从各种历史资料上证实,明朝大移民最早开始于洪武三年直至永乐十五年,移民十八次。其中洪武年间十次;永乐年间八次。十八个省,五百个县。八百八十一姓。

历史典故:不可不知的典故出处

历史典故:不可不知的典故出处 导读:本文历史典故:不可不知的典故出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中国常见节日和历史典故 ◆春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然而,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我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时期孟昶写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用红纸写春联始于明朝。年画源于唐朝的门神,它和燃爆竹一样,在古代都是用来驱鬼避邪的,现在却成了专为增加喜庆气氛的习俗了。贴“福”字在宋朝以前就有了,人们把写在红方纸上的“福”字,故意倒贴在门、窗、家俱上,取其“福到(倒)了”之意。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此

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至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除夕的由来 俗称“年关”,腊刀三十(有的年份是二十九),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是日午后,家家户户打扫庭院,整理室内外环境,接着贴春联、门神、半帘子,挂黄钱,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表示除旧。晚上,家家吃青粉烩菜,叫“装仓”,表示全家团聚,人寿年丰。全家老幼饱食后,还要剩厂一些,意在“生活富裕,年年有余”。是夜,全家人彻底不眠,叫“熬年”或“守岁”。小辈给长辈磕头辞岁,长辈要给小辈发“福钱”,也叫“压岁钱”。 ◆元宵节的由来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灯会)。据乾隆十四牛张绍美编的《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县志》载:“元宵,四市竖坊,悬灯,杂扮花鼓.高跷.演百戏。”旧时,金塔寺等地有黄河灯会,情景亦十分壮观。建国后,历年元宵节的灯会胜似往昔。节日之前,企事业职工,纷纷结扎彩门,悬挂花灯。有花卉灯、动物灯、八仙过海灯、西游记故事灯,争奇斗艳,气象万千。有爱好者在灯内装置微型电动机,胜似走马灯。最引人注目的是腾云驾雾的金龙灯,足有lo多米长。是夜,城内和城郊居民,蜂拥而至,万头攒动,人流如潮。武威习俗,观灯时必从龙灯下钻过,祈求合家平安,万字如意。又说龙是吉祥物,钻了龙灯,就会人丁兴旺。农村灯会别有情趣,彩灯古朴典雅,乡土气息浓郁。有用玉米芯制做的火炬灯,也有用山药蛋、萝卜头制做的彩灯。墙头上、马棚下,处处有灯,灯光通明。据史籍记载:武威灯会之盛况,自唐已有,并闻名于长安。故有唐玄宗与道士叶法善夜游凉州灯会流连忘返的传说。武威元宵灯会,不论新俗、旧俗,都要举办3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大明朝官职详细列表

大明朝官职详细列表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大明朝官职详细列表1、宗人府 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二十二年改为宗人府。 宗人令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左宗正一人正一品宗人府 右宗正一人正一品宗人府;左宗人一人正一品宗人府 右宗人一人正一品宗人府;经历一人正五品宗人府经历司 2、三公 太师无定员正一品三公;太傅无定员正一品三公;太保无定员正一品三公 3、三孤 少师无定员从一品三孤;少傅无定员从一品三孤;少保无定员从一品三孤 4、太子三师 太子太师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太子太傅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 太子太保无定员从一品太子三师 5、太子三少 太子少师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太子少傅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 太子少保无定员正二品太子三少 6、东宫 太子宾客无定员正三品东宫大臣 7、内阁 中极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旧名华盖殿 建极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旧名谨身殿 文华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武英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 文渊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东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内阁 8、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左丞相一人正一品中书省;右丞相一人正一品中书省 平章政事一人从一品中书省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 左丞一人正二品中书省;右丞一人正二品中书省 参知政事一人从二品中书省洪武九年汰参知政事 郎中一人正五品中书省左司;郎中一人正五品中书省右司 员外郎一人正六品中书省 都事一人正七品中书省;检校一人正七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检校 照磨一人从七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照磨;管勾一人从七品中书省 参议一人正三品中书省参议府吴元年革参议府;参军一人从三品中书省 断事官一人从三品中书省洪武二年革断事官;断事一人正七品中书省 经历一人正七品中书省;知事一人正八品中书省 都镇抚一人正五品中书省都镇抚司甲辰十月以都镇抚司隶大都督府 考功郎一人正七品中书省考功所洪武元年革考功所 中书舍人十人从七品中书省旧名直省舍人 9、吏部 尚书一人正二品吏部;左侍郎一人正三品吏部;右侍郎一人正三品吏部 司务二人从九品吏部司务厅; 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验封清吏司 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稽勋清吏司;郎中一人正五品吏部考功清吏司 员外郎一人从五品吏部 主事一人正六品吏部

震惊!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真相深度揭秘

震惊!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真相深度揭秘 导读:在中国古代王朝的的末期,每逢社会混乱,这时总会出现人口的大迁徙。今天乡土人文地理将给大家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人口大迁徙(涉及到河南,山东,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安徽,东三省等大半个中国),这次人口 迁徙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这就是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树人口大迁移。文末附移民地理分布以及800多个姓氏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出发,看看有你家乡和祖先吗?在整个河南,在山东,在河北,在安徽……乃至大半个中国,广为流传着一首歌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民间还流传着若干关于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故事。 为了证实这种说法,老人们总是让孩子们看小脚趾甲,说凡是过去从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迁来的,最小的那个脚趾甲都是两瓣的。 歌谣和传说标示着历史对发生在明代的一串惊天动地的“老 鹳窝底下”事件的惨痛记忆。这一切,还须从明朝的大移民说起。 民朝大移民 明朝大移民是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

明朝政府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 民朝大槐树移民路径 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朱元璋统一了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 明初经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曾达百万人之多,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这对于当时的明王朝以及后来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历史背景历史背景历史背景 1. 黄河泛滥 元朝统治中国虽然只有89年,但是它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却是其他朝代所难以比拟的。那时候黄河两岸就流传着这样一句歌谣:“石头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元朝时的黄河曾有20多年不打口子,任其泛滥自流,致使中下游大片土地沦为沼泽。人们被大水撵得东奔西逃,无处

40个不可不知的历史典故

40个不可不知的历史典故 中华上下五千年,产生了无数历史故事。 当你说出一个典故的时候,知道它背后那段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史吗 何为'永结秦晋之好'为什么说“问鼎中原”“桃李满天下”又出自什么典故 1、炎黄子孙 大约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二族又融合在一起,所以中华民族又称为炎黄子孙。 2、周公吐哺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他曾两次辅佐武王伐纣,武王崩,又辅佐成王摄政,制礼乐,天下大治。据说他“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成为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典范。 3、管鲍之交 指春秋时期,齐国齐桓公的两位贤臣管仲和鲍叔牙之交。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公子小白成为齐桓公后,公子纠死,管仲被囚禁了起来。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后管仲在齐国为相掌政,助齐桓公成为霸主。管仲曾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4、秦晋之好 春秋时,秦晋两国曾多次通婚。晋献公曾将女儿嫁给秦穆公。后献公妃子骊姬为乱,迫害献公之子申生、重耳。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流亡到秦国时,秦穆公将

自己的女儿文赢并同宗四女嫁给了重耳。公元前636年,穆公帮助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回国做了国君,成就了“秦晋之好”。 5、楚王问鼎 《左传》记载,春秋时楚庄王曾率兵北伐至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不得不派王孙满前去犒劳楚军,而楚庄王竟骄横地向王孙满询问周朝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在德不在鼎”。鼎是古代国家的权利的象征,楚庄公问鼎之轻重,有取代周室之意,“问鼎中原”源于此。 6、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指春秋时期五次诸侯会盟的盟主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公,一说指齐桓公,晋襄公,楚庄公,武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七雄指战国时期的七个最强的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秦。 7、合纵连横 自秦孝公起,强大的秦国便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在纵横家苏秦的游说主张下,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结成联盟,“合纵”抗秦,秦谋士张仪则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用“连横”瓦解联盟,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8、车同轨、书同文 秦王嬴政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六国,统一了中国,自称“始皇帝”。秦始皇采用丞相李斯的建议,“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为抵御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另一方面又焚书坑儒,大兴土木。 9、鸿门宴 指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项羽在宴会上欲杀刘邦,但刘邦成功逃遁而去。这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后人常用“鸿门宴”一词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 10、霸王别姬 刘邦趁项羽出兵之际,自汉中出击攻占了项羽都城彭城,项羽回攻,大败汉军。范增不允刘邦求和,刘邦离间项、范,又以划分楚河汉界为权宜之计,后用韩信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围困在垓下,项羽爱妾虞姬唱罢“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拔剑自刎。项羽退至乌江,在乌江边拔剑自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