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于1995年颁布,旨在促进全民健身、发展体育事业、

保障运动员权益,并推动体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该法律的主要内容如下:

1. 全民健身:体育法强调全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性,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体育锻炼,提倡科学健身,加强体育活动的普及与推广。

2. 体育事业发展:体育法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有责任发展和支持体育事业。法

律规定了体育设施建设、体育培训、运动竞赛、体育科研等各个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3. 运动员权益保障:体育法强调保护运动员的合法权益。它规定了体育组织和

相关机构对运动员的职业培训、竞赛参与、健康保障、合同签订等方面的责任,确保运动员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4. 防止兴奋剂使用:体育法明确提出防止兴奋剂在体育竞赛中的使用。法律规

定了体育组织和相关机构应对兴奋剂使用进行监管和检测,采取措施确保竞赛的公平性和健康性。

5. 体育教育:体育法鼓励在教育体系中推广体育教育,并推动学校体育教育与

社区体育、职业体育等领域的衔接。法律规定了体育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推进措施。

6. 国际体育交流与合作:体育法强调加强国际体育交流与合作,通过开展国际

体育赛事、参与国际体育组织等方式,增进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与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主要内容综合了全民健身、体育事业发展、运动员权

益保障、反兴奋剂使用、体育教育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要求,旨在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国家的体育水平和人民的身体素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体育事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该法律从2008年起开始实施,旨在加强国民体质健康,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提高全民体育素质。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这项法律进行详细解析。 一、加强国民体质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首要目标是加强国民体质健康。该法规定,国家应当制定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和队伍建设。体育事业成为国家事业和党的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要积极号召和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全民体质。这项法律推动了体育锻炼的普及化,人们不仅能够享受到健康带来的好处,还能快乐地生活。 二、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除了加强全民健身,该法还鼓励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产业发展是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尤其是在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中国体育市场运作不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不仅仅是体育事业受限,更重要的是大量的体育资源未能充分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决,制定了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到体育事业中,全面加强体育产业体系建设。 三、提高全民体育素质 提高全民体育素质是该法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社会竞争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缺乏体育锻炼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要求各级政府部门组织体育公益活动,积极推广体育文化,提高全民体育素质。同时,鼓励人们在空闲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减缓人们的工作压力,增加人们的身体素质,这是提高国民文明素质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一部好的法律不仅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规划未来的

体育法学

体育法的概念 指为保障公民的体育权利,维护正常的体育秩序,发展体育事业,由一定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一定的体育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广义的体育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各级国家机关制定的调整体育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它包括国家的体育法律及其他体育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等。 狭义的体育法仅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体育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 体育法的调整对象 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的基本特征 1.社会随动性 2.时代反映性 3.法制渐进性 4.立法滞后性 5.发展国际性 法律关系的概念 法律关系是指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体育法律事实 在纷繁复杂的体育实践中,只有具备了体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并能引起体育法律后果的社会现象,才能成为体育法律事实。 体育法的基本特征 l.体育法具有当然的体育性 2.体育法具有广泛的综合性 3.体育法调整职能的社会公共性 4.体育法主体的复杂多样性 体育法体系的层次结构 不同的机关所制定或颁布的体育法,有着不同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因而就显示出不同的层次结构,使得体育法体系形成一个自上而下、衔接配套、层次分明的整体。 1.宪法为指导2.体育法为龙头 3.行政法规为骨干4.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为基础 体育法体系的内容结构 1.综合类。包括体育法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等的规定,体育行政机构组织的规定,体育社会团体的规定,关于体育对外交往的规定,等等。 2.社会体育。包括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质测定与监测,体育锻炼标准,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职工体育工作管理规定,体育先进县的管理规定,城市与农村的体育工作的管理规定,民族、民间和老年人、残疾人体育的有关规定,等等。 3.学校体育。包括关于体育课的规定,关于课外体育活动、课外训练和体育竞赛的规定,关于合格的体育教师的规定,关于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16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16修正) 发布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 发文字号:主席令第57号 发布日期: 2016.11.07 实施日期: 2016.11.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法律 法规类别:体育综合规定 【本法变迁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1995082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20090827]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09修正)[20090827]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含: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61107]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16修正)[20161107]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社会体育 第三章学校体育 第四章竞技体育 第五章体育社会团体 第六章保障条件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体育工作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各类体育协调发展。 第三条国家坚持体育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体育事业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体育法学

1.体育法:是研究体育法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学科。以体育法律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 2.体育法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体育法的本质、任务、制定依据、基本原则、适用范围;体育法的调整对象及体系;各种体育运动的管理及法律责任;有关体育纠纷的法律适用及仲裁问题等。 3.体育法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和研究对象:首先,它的研究总是指向具体的体育法律现象和体育法律关系;其次,体育法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最后,体育法学有一定的技术性要求。 4.广义的体育法:与体育有关的法律。 狭义的体育法:部门法意义上的体育法或成文的体育法典。一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5.体育法与别的法律部门比较起来,有如下几个明显特征:1.体育法有特定的调整对象。2.体育法调整的是特定的体育社会关系 3.它调整的体育社会关系是在体育运动中发生的 6.体育法的调整对象:1体育关系关系2体育民商事关系3体育劳动和社会保障关系。 7.体育法的基本原则:指能体现体育法的本质和特征,贯穿于体育法律规范之中,并对体育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起知道作用的根本准则。1符合宪法原则2坚持体育对外交往,遵守国际条约及国际公约原则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体育运动协调发展的原则4保护各体育主体的合法权益原则5维护公共利益原则。 8.体育法的本质:1.是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2.体育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3.它的决定因素是物质生活条件。 9.体育法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征象和标志所在。可归纳为五个方面:1.规范性:体育法是调节人们体育行为的规范;它规范人们体育行为中的权利义务关系。2.社会性。3.技术性。4.国家性。5.综合性:它调整体育社会关系的多样性;它调整体育行为手段的多样性;体育法兼有公法与私法的因素。 10.体育法的特征:1.有特色的调整对象2.具有综合性3.实体兼具程序法4.具有国际性。 11.法律关系:指在法律规范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体育法律关系:指体育法律规范所调整人们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12.体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体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体育权利义务的关系的参与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想有着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国家都可成为我国体育法律关系的主体。2.体育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体育法律关系之间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3.体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体育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 13.自然人:是基于自然出生而具有生命的人,既包括中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14.法人: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责任。 15.我国体育法与政策的相同点:内容都体现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劳动人民在体育运动中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任务都是为了保证和促进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不同点:1.制定的主体不同。2.表现形式不同。3.调整范围不同。4.实施方式不同。5.稳定程度不同。 16.法治国家的特征:1.社会层面:平等、自由、民主2。国家层面:分立与制衡。3.关系层面:主权在民或人 17.平等、自由、民主三者关系:平等是自由的前提,平等是民主的基础,自由的逻辑高于民主的逻辑 18.个体主义:认为社会由个体组成,个体是单个的,独立的,社会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目标,个体及其权利先于社会。将最高价值体现在个体中的观点称作个体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文件,它为我们国 家的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部法律 的涵义和要求,我们需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释义。本文将 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释义”这一主题,分步骤阐述其内容。 第一步:体育法的概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概述。体育法是在 保障公民体育权益、促进全民健身、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提升国家综 合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法律。体育法明确了体育的基本定义,即包括健身锻炼、竞技比赛、文化体育、比赛组织和管理等方面。体育法还规定了体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包括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推进体育改革、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等。 第二步:公民体育权利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对公民体育权利的保障。体育法明确规定,公民有参加体育锻炼、比赛等活动的权利,国 家各级政府应当为公民提供健身锻炼场所和设施,保障公民进行健身 锻炼、体育比赛等的权利,并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第三步:体育组织和管理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对体育组织和管理的 规定。体育法规定了体育组织的内部管理、组织机构、职责分工等方 面的内容,而且还对体育比赛的组织和管理、运动员的选拔等方面做 了详细的规定。对于体育组织和管理人员的行为,体育法规定了管理 监督机制,明确了惩戒措施。 第四步:体育产业发展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对体育产业发展的要求。体育法明确规定,国家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投入体育 产业,提高体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体育法还对相关部门的 职责和任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组织实施体育产业政策、推进国

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解读

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解读 1.引言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正式颁布实施,这部法律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进行深度解读,探讨其中涉及的内容、精神和意义。 2. 体育法的立法背景和目的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是为了促进全民健身、提高国民体质、弘扬体育精神,推动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这部法律的颁布为国家体育事业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3. 体育法的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促进全民健身、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为基本原则,确立了国家对体育事业的支持和保障,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提供了法律保障。 4. 体育法中的重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重要内容包括体育设施建设、体育教育推广、体育产业发展、体育赛事组织等多个方面。其中,对于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公共体育服务的推广,体现了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5. 体育法对全民健身的推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支持和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对于提高国民体质、增强体魄、促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法律的出台,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支持。 6.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个人观点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事业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为国家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有利于提高全民健身意识,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7. 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标志着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这部法律的实施,将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国民体质,增强国家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撰写完这篇文章后,我真切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对于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希望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全民健身意识,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是国家对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律,从立法背景、基本原则、重要内容,以及对全民健身的推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体育法的实施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体育法学

体育法规 1体育法的概念 是指为保障公民的体育权利,维护正常的体育秩序。发展体育事业,由一定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一定的体育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3、体育法的调整对象有哪几方面?(P6) 体育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的体育社会关系: (1)调整国家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以及国家其他有关行政机关在领导、管理体育活动中所产生的体育管理社会关系。 (2)调整体育活动主体在参与和开展体育活动中所发生的竞争与协作的社会关系。 4、体育法的作用(P12) (1)体育法是公民体育权益的有力保障 (2)体育法在保障和促进体育体制改革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3)体育法能保障和促进体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治体。 (4)体育法调整和规范各体育法律关系主体的体育行为,违法必究。 5、.体育法的立法依据(P15):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是我国发展各项事业的最高法律根据。因此,各部门法的制定都应当以宪法为依据,不能违背宪法的精神和原则,否则将不发生法律效力,宪法中有关体育的规定就是制定体育法的重要依据。6、体育法的基本原则的概念(P18):是体育部门所特有的原则,是该体育部门 性质、任务、目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综合概括和本质的集中体现。 7、简述体育法的基本原则 (1)体育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何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 (2)保障和促进体育体制改革的原则 (3)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办体育的原则 (4)对体育工作分级管理的原则 (5)国家对青年、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给予特别保障的原则 (6)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体育事业,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的原则 (7)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体育事业的原则 (8)奖励原则 (9)国家鼓励开展对外体育交往的原则 8、《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制定时间:1995年8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 常委会第15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9、《体育法》制定的时代背景(P25) (1)体育社会化促使体育结构重新整合 (2)市场经济推进法制建设 (3)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日渐提高 (4)重视体育立法是当前的国际性潮流 10、《奏定学堂章程》: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是中国历史上政府公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第一个学制,对以后来的学校教育影响很大。《中小学课程纲要》:1923年“全国教育联合会”,规定把体操名称改为体育,扩大了体育实施范围。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的说明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 •【公布日期】2021.10.19 •【分类】立法草案及其说明 正文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2021年10月19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 上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何毅亭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托,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一、体育法修改的必要性和立法过程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体育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做好新时代体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加强体育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尚未得到较好满足,迫切需要通过立法推动体育领域深化改革,破除束缚体育发展的障碍。同时还要看到,体育法已经颁布二十多年,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体育事业改革实践需要法律的推动与保障,各类体育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有待法律进一步明确,体育法与其他法律冲突的问题亟待解决,筹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等国际赛事相关法律问题急需法律支撑,大量涌现的群众性商业性赛事活动需要法律监管作出回应。因此,修改体育法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明确由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牵头修改体育法。社会委在前期调研等工作基础上,于2020年11月正式启动体育法修改工作,2021年3月牵头成立了体育法修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民政部、司法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全国总工会、中国残联等。社会委多次与各成员单位沟通协商、交换意见,采取实地调研、委托调研、视频座谈等形式深入研究法律修改的重点难点问题,并书面征求了国务院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的意见,广泛听取了各级人大代表、地方有关部门、司法机关、群团组织以及社会各界(各级体育总会、各类体育协会等体育社会组织、企业、学校,以及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体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等)的意见建议。在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

2023《体育法》修订的主要内容一览

2023《体育法》修订的主要内容一览 2023《体育法》修订的主要内容 经过修订,《体育法》由原来的8章54条增至12章122条,包含总则、全民健身、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反兴奋剂、体育组织、体育产业、保障条件、体育仲裁、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针对新时代出现的新挑战和新问题,《体育法》修订直面体育现实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为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关于全民健身方面。 为突出全民健身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新修订的《体育法》将原本第二章“社会体育”章名修改为“全民健身”,明确国家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公民参加健身活动,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为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增加“国家建立全民健身工作协调机制”的规定。为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全民健身活动的指导作用,确立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针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问题,新修订的《体育法》在第八章“保障条件”中,从规划设计、建设配置、开放管理等方面,细化了全民健身保障条件,从制度上解决老百姓“健身去哪儿”的难题。 关于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方面。 为增强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新修订的《体育法》将原本第三章“学校体育”章名修改为“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提出“国家实行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健全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将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解决体育科目不受重视、体育课时经常被占用等问题,新修订的《体育法》明确要求学校必须开齐开足体育课,

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针对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明确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组织体育训练、举办体育赛事活动、管理体育场地设施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指导和帮助,组织、引导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近视、肥胖等不良健康状况。为厚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础,要求体育行政部门配合教育行政部门推进学校运动队和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关于竞技体育方面。 新修订的《体育法》从体育竞赛管理、运动员权利保护、职业体育规范与促进等方面修改完善了竞技体育条款。特别是在运动员权利保护方面,多措并举,全面发力,规定对运动员实行科学、文明的训练,维护运动员身心健康;依法保障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依法保障运动员选择注册与交流的权利;对优秀运动员在就业、升学方面给予优待;加强对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障,为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提供指导和服务。为确保选用公廉,规定代表国家和地方参加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的运动员和运动队,应当按照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选拔和组建。 关于体育产业方面。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前景广阔,对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体育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新修订的《体育法》明确了国家发展体育产业的基本立场和具体措施,在总则中规定国家支持体育产业发展,完善体育产业体系,规范体育市场秩序,鼓励扩大体育市场供给,拓宽体育产业投融资渠道,促进体育消费。增加“体育产业”一章,具体规定了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工作协调机制,体育产业范围,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和职业体育发展,支持地方发展具有区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体育产业,建立健全区域体育产业协调互动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体育产业,培养体育产业专业人才,完善体育产业统计体系等内容。 关于职业体育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三章青少年和学校体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三章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第二十四条国家实行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健全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工作制度,培育、增强青少年体育健身意识,推动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和普及,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 第二十五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范围,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提升学生体育素养。 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组织体育训练、举办体育赛事活动、管理体育场地设施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指导和帮助,并配合教育行政部门推进学校运动队和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第二十六条学校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体育课时不被占用。 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时,组织病残等特殊体质学生参加适合其特点的体育活动。 第二十七条学校应当将在校内开展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 鼓励学校组建运动队、俱乐部等体育训练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有条件的可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第二十八条国家定期举办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实际,定期组织本地区学生(青年)运动会。 学校应当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的体育运动会。

鼓励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向学校开放使用,为学校举办体育运动会提供服务保障。 鼓励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体育交流活动。 第二十九条国家将体育科目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建立符合学科特点的考核机制。 病残等特殊体质学生的体育科目考核,应当充分考虑其身体状况。 第三十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检查制度。教育、体育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学生体质的监测和评估。 第三十一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足合格的体育教师,保障体育教师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 学校可以设立体育教练员岗位。 学校优先聘用符合相关条件的优秀退役运动员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训练活动。 第三十二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配置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适时予以更新。 学校体育场地必须保障体育活动需要,不得随意占用或者挪作他用。 第三十三条国家建立健全学生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保险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做好学校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和运动伤害风险防控。 第三十四条幼儿园应当为学前儿童提供适宜的室内外活动场地和体育设施、器材,开展符合学前儿童特点的体育活动。 第三十五条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对学校体育实施督导,并向社

我国现行社会体育法规的主要内容

我国现行社会体育法规的主要内容我国现行社会体育法规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为保障广 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全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下是对我国现行社会体育法规主要内容的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 的阐述。 首先,体育法规中明确规定了体育事业的目标和任务。该法规表示,我国的体育目标是加强全民体质锻炼,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推动 体育事业科学发展,实现全民健康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统一。同时,该法规要求体育事业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快乐、美丽、向 往的需求,促进体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的全面深入落地。 其次,体育法规强调了全民健身的重要性。全民健身是我国体育 事业的基础,也是人民群众享受体育福利的重要途径。体育法规规定 了各级政府要制定全民健身计划,提供健身场所和设施,并组织开展 体育健身活动,激发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提高全民健 身意识和水平。 另外,体育法规还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该法规鼓励社 会力量参与体育产业的投资和运营,推动体育产业的多元发展。法规 规定各级政府要提供体育产业发展所需的政策、资金和服务支持,加 强体育产业的市场监管和规范,保护体育产业的知识产权,促进体育 产业的科技创新,推动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此外,体育法规还明确了对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培养和管理要求。法规规定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培训力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保障制度,推动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此外,法规还加强对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保护,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良好的训练环境和秩序。 最后,体育法规还提出了对体育组织和体育赛事的管理要求。法规规定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体育组织和体育赛事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倡导公平竞争和诚信原则,推动体育组织和体育赛事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声誉提升。 以上是我国现行社会体育法规的主要内容。这些法规为个人和组织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好的体育福利,也为我国全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切实落实这些法规要求,积极推进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全民健康和社会全面进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 •【公布日期】1995.08.29 •【文号】主席令[第五十五号] •【施行日期】1995.10.01 •【效力等级】法律 •【时效性】已被修改 •【主题分类】体育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五十五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1995年8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 1995年8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社会体育 第三章学校体育 第四章竞技体育 第五章体育社会团体

第六章保障条件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体育工作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各类体育协调发展。 第三条国家坚持体育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体育事业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国家推进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兴办和支持体育事业。 第四条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体育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管理体育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授权的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体育工作。 第五条国家对青年、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给予特别保障,增进青年、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第六条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体育事业,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 第七条国家发展体育教育和体育科学研究,推广先进、实用的体育科学技术成果,依靠科学技术发展体育事业。 第八条国家对在体育事业中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九条国家鼓励开展对外体育交往。对外体育交往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办法 【发文字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5号 【发布部门】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含常委会) 【公布日期】2002.05.25 【实施日期】2002.10.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七十五号) 2002年5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办法》,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2002年5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开展体育活动,从事体育事业,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将体育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授权的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体育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管理体育工作。 第五条自治区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兴办、支持体育事业,推进体育社会化和体育产业化进程。 第六条自治区鼓励和扶持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挖掘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体育人才。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对在组织、从事、支持体育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社会体育与体育社会团体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编制本地区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自治区实行社会体育督导制度,建立社会体育督导机制。 第九条社会体育活动应当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遵循因地制宜和科学文明的原则。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公民参加社会体育活动创造必要条件,普及体育健身知识和技能,推广科学健身项目和方法,支持、扶助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第十条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投入一定的经费,配备体育设施,结合各自特点,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保障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权益。

体育法学

体育法与罚的区别 法:由国家专门机构创制的,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法律(广义):指法的整体,即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体育法(广义):为保障公民的体育权利,维护正常的体育秩序,发展体育事业。包括对体育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所有法律规范。 体育法的特征: 1、规范性。 2、社会性。 3、技术性。 4、国家性。 5、综合性 体育法的渊源: 1、宪法 (1)提出了体育法律应该坚持的基本指导思想。 (2)指明了体育法律的基本立法依据。 (3)规定了体育的基本任务和重点。 (4)规定了体育的基本法律规范。 2、法律 3、行政法规和规章 4、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5、国际条约和惯例 体育法的功能 1、规范功能:(1)指引(2)评价(3)预测(4)强制(5)教育功能 2、社会功能:(1)保障作用A、保障公民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B、保障体育行政

主管部门依法行政,正确行使行政权力C、保障体育产生的康健发展D、保障对外体育交往的顺利进行(2)限制作用(3)调节作用 体育法的效力范围 1、体育法对人的效力,包括对中国公民的效力,对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效力 2、体育法的空间效力,在我国,凡是中央各国家机关制定的体育法律、法规,除有分外规定外,就在我国所有区域内发生法律效力。但是由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地方性体育法规、规章,只在起管辖范围内生效。 3、体育法的时间效力,体育法的生效时间;体育法终止生效时间;体育法的溯及力; 体育法律关系 含义:是指体育法律规范所调整的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构成要素:体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 内容:1、体育权利,体育权利是国家通过体育法律规定,对体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自己决定做出某些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我过体育法律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在各方面对公民行使体育权利进行保障,为公民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 1、体育义务,体育义务是国家通过体育法律规定,要求体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应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一种限制和约束。公民对义务的履行不得取舍,若不履行法律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体育法与政策、道德、纪律的关系 1、体育与政策的联系:我国的体育法律和体育政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内容都体现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漠劳动人民在体育运动中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它们的任务都是为了保证和促进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区别:(1)制定的主体例外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办法(2014年修正)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办法(2014年 修正)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 •【公布日期】2014.11.28 •【字号】 •【施行日期】2014.11.28 •【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体育 正文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办法 (2002年6月28日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5月28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4年11月28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浙江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等 十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体育工作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将体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个人兴办和支持体育事业。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授权的部门(以下统称体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体育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管理体育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负责做好本辖区的体育工作。 体育社会团体按照其章程组织和开展体育活动,并接受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公民享有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青年、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给予特别保障,为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方便。 第二章社会体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