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福州大学城高校开展2020年秋季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试点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福州大学城高校开展2020年秋季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试点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福州大学城高校开展2020年秋季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试点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20.10.21

•【字号】闽教高〔2020〕12号

•【施行日期】2020.10.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福州大学城高校开展2020年秋季课程

互选学分互认试点工作的通知

闽教高〔2020〕12号

福州大学城各本科高校:

为认真落实《中共福建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决定》,有效畅通学习成果转换认定通道,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一流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共同打造“旗山云大学”共享品牌。我厅决定组织福州大学城高校开展2020年秋季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思路

福州大学城高校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协调发展”的合作原则,依托现有的福建省高校在线教育联盟(以下简称“福课联盟”),总结前期线上课程开放共享学分互认工作经验,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国家级、省

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资源,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高校教育教学的融合,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深入探索学生跨校跨专业修读课程、在线学习成果认证、学分认定和高校间学分互认的学习方式和管理制度,共同打造“旗山云大学”共享品牌。

二、用课范围

1.线上课程。已在福课联盟推荐使用的三家在线教育平台上线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部分往期共享效果好、受师生欢迎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详见附件1)。

2.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理念先进,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且能满足大学城开放共享供课要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经各高校结对遴选已确定了15门课程,详见附件2)。

三、课程共享方式

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大学城区域相邻和课程资源的优势,总结在线开放课程共享、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学分互认工作的经验,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根据课程共享需要采用全程在线教学模式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课程互选和跨校修读学分。

1.全程在线教学模式。高校选用可共享的线上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全程在线学习,完成在线课程的所有教学要求,供课高校出具在线学习考核成绩,各用课高校依据自身情况自行规定在线学习成绩折算方式与课程学分。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供课高校要选派教师到用课高校联合组建教学团队(总人数不少于3人),共同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组织一定课时的线下面授、研讨、考核等。用课高校要为每门课程配备用课教师,与供课高校协商确定线上、线下授课比例和方式,组织学生按照供课高校教学计划要求,及时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教学活动,按时听课、完成作业、日常测试和期末考试考核。

线上教学任务包括:课程上线前发布课程简介、课程学习要求、学习时间、考核方式、线上线下答疑时间安排等;课程上线后按时发布话题和活动,协调学习者的讨论,及时答疑与回复,监控学习状态,根据课程学分完成一定量的线上答疑;课程结束前,发布在线考核试题、试卷和考核要求,确认在线考核成绩等。

线下教学任务包括:完成教学计划安排的面授课时的课堂教学,根据教学需要组织翻转课堂、线下期中或期末考核。每门供课课程均须负责建立起至少一种联系供课教师团队和用课高校教师(团队)的网络社交群组,如QQ群、微信群等。

四、工作要求与政策措施

1.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本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试点工作,分管校领导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全力做好课程建设、上线使用、日常教学、教学经验总结与推广等组织保障工作。

2.各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积极组织课程在线学习和跨校修读学分工作,出台具体政策和措施对参加此项工作的任课教师在工作量计算、年终考核、教改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我厅将综合学生评教、教学督导、满意度调查等评价结果,评选表彰一批精品共享课程,直接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并优先推荐参评国家级一流课程项目。

3.福课联盟秘书处要建立起各校教务处和平台厂商的常态化协同工作机制。各平台厂商要保证课程在线教育平台的正常运行,确保共享课程教学的畅通,为高校教学管理提供可实时监查的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服务。

五、其它相关要求

1.供课用课

各高校从此次公布的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共享课程目录中进行供课用课。各高校须于10月25日前开始用课,并提前将用课信息(包括高校、学号、姓名、所用课程等)提交各课程依托的在线教育平台;各供课高校和用课高校的教学管理联

系人、任课教师和辅导教师之间要加强联系沟通,及时将供课日期、教学安排和要求等通知到学生,组织做好课程的日常在线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式式教学活动。

2.数据报送

(1)线上课程。请各用课高校于10月25日前将《福州大学城高校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跨校互用线上课程汇总表》(附件3)纸质一式一份,寄送到福课联盟秘书处,电子版发送至邮箱**************。

(2)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请各用课高校于10月25日前将《福州大学城高校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跨校互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汇总表》(附件4)纸质一式一份,寄送到福州大学城教学联盟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邮箱

***********.cn。

3.工作联系方式

(1)供课高校和用课高校的教学教务联系人、课程主讲教师、辅导教师的详细联系方式将通过邮件或QQ等方式通知到各校教务处联络人。鼓励有条件的课程建立课程教学QQ群等加强联系。

(2)福州大学城教学联盟办公室:王苧,电话:*************;地址:福州市福州大学城乌龙江北大道2号福州大学教务处,邮编:350108;工作邮箱:

***********.cn。

(3)福课联盟秘书处:刘老师、黄老师,电话:*************;地址:福州市仓山区上三路32号福建师范大学田家炳楼312室福建高校在线教育研究中心,邮编:350007;工作邮箱:**************。

(4)在线教育平台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谭燕,电话:136****7087

北京超星尔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冯云龙,电话:130****5298

慧科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陈艺伟,电话:186****3726

(5)大学城高校开展课程共享9所本科高校联系方式

福州大学教务处,林灵,电话:*************

福建师范大学教务处,纪磊,电话:*************

福建农林大学教务处,童玲、游灵多,电话:*************

福建医科大学教务处,许小琴,电话:*************

福建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张征,电话:*************

福建工程学院教务处,冯艳,电话:*************

闽江学院教务处,陈宏炜,电话:*************

福建江夏学院教务处,陈椿、林舒,电话:*************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教务处,蔡娇敏,电话:*************

附件:1.福州大学城高校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跨校互选线上课程目录

2.福州大学城高校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跨校互选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目录

3.福州大学城高校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跨校互用线上课程汇总表

4.福州大学城高校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跨校互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汇总表

福建省教育厅

2020年10月21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福州大学城高校开展2020年秋季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试点工作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福州大学城高校开展2020年秋季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试点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20.10.21 •【字号】闽教高〔2020〕12号 •【施行日期】2020.10.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福州大学城高校开展2020年秋季课程 互选学分互认试点工作的通知 闽教高〔2020〕12号 福州大学城各本科高校: 为认真落实《中共福建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决定》,有效畅通学习成果转换认定通道,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一流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共同打造“旗山云大学”共享品牌。我厅决定组织福州大学城高校开展2020年秋季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思路 福州大学城高校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协调发展”的合作原则,依托现有的福建省高校在线教育联盟(以下简称“福课联盟”),总结前期线上课程开放共享学分互认工作经验,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国家级、省

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资源,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高校教育教学的融合,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深入探索学生跨校跨专业修读课程、在线学习成果认证、学分认定和高校间学分互认的学习方式和管理制度,共同打造“旗山云大学”共享品牌。 二、用课范围 1.线上课程。已在福课联盟推荐使用的三家在线教育平台上线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部分往期共享效果好、受师生欢迎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详见附件1)。 2.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理念先进,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且能满足大学城开放共享供课要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经各高校结对遴选已确定了15门课程,详见附件2)。 三、课程共享方式 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大学城区域相邻和课程资源的优势,总结在线开放课程共享、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学分互认工作的经验,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根据课程共享需要采用全程在线教学模式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课程互选和跨校修读学分。 1.全程在线教学模式。高校选用可共享的线上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全程在线学习,完成在线课程的所有教学要求,供课高校出具在线学习考核成绩,各用课高校依据自身情况自行规定在线学习成绩折算方式与课程学分。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供课高校要选派教师到用课高校联合组建教学团队(总人数不少于3人),共同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组织一定课时的线下面授、研讨、考核等。用课高校要为每门课程配备用课教师,与供课高校协商确定线上、线下授课比例和方式,组织学生按照供课高校教学计划要求,及时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教学活动,按时听课、完成作业、日常测试和期末考试考核。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管理的指导意见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管理的指导意见 各市、县(区)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福州一中、福建师大附中: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我厅印发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闽教基〔2020〕29号)精神,为统筹做好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有序推进高中课程教学改革,规范高中课程设置与管理行为,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基本原则 (一)育人为本。全面落实新课程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把科学的质量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打牢学生成长的共同基础,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二)分类指导。坚持加强省级统筹、强化市县保障、学校具体实施,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我省实施方案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区域、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实际,尊重学生发展需求,指导各地各校找准实施高中课程方案和高考综合改革的有机衔接路径,保障每一所普通高中都能顺利推进改革并取得实效,形成多样化有特色的普通高中办学格局。 (三)加强统筹。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形成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既关注共同基础课程学习,也关注选择性课程学习,创新课程教学评价机制,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确保课程、教材、教法、考试、评价、招生等有机衔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四)有序推进。省市县校四级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系统培训、示范引领、监测督导等工作机制,完善经费投入、师资配置、专业研究、设施配备等保障机制,为有效实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提供有力支撑。鼓励学校在课程实施、教学组织管理、学生发展指导和选修课程建设等方面积极创新。 二、课程设置 (一)学制与课时 1.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等)11周。每周35课时(按5天计算,每天7课时),每课时按45分钟计。校历由各设区市(含平潭)教育行政部门按学年编制下达并报省教育厅备案,各高中学校严格执行。每学年分两学期,每学期是否分学段安排课程,由学校根据本校各学科教学安排自主确定。 2.18课时为1学分,科目教学时间安排一般为18课时的倍数。日常教学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原则上不安排学科类课程教学,鼓励安排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党团社团活动、项目研究等实践操作与体验活动。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开放活动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 育教学开放活动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22.01.24 •【字号】闽教基〔2022〕2号 •【施行日期】2022.01.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 正文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 开放活动的通知 闽教基〔2022〕2号 各设区市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省属中小学: 2017年起我省全面开展了教育教学开放活动,各地各校积极参与,取得良好成效。为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幼儿园(简称“学校”)教研互动,巩固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搭建学校交流联动平台,共享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22年度教育教学开放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优化课程实施,关注基础教育阶段教与学方式变革前沿,深化育人方式

关键环节改革,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高中学段围绕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方面设计主题;义务教育阶段围绕“双减”政策落实、提升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质量、考试评价改革、创新课后服务形式等方面设计主题;学前教育围绕游戏化课程建设等方面设计主题;特殊教育围绕课标落实医教结合、融合教育、自闭症教育送教上门等方面设计主题。鼓励从科学实施幼小衔接、小学科学学科教学、加强实验教学、中小学一体化课程教学等方面设计主题。各地应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开展课程思政、“三科”教材铸魂育人、科学教学、实验教学、项目式学习、优秀教学成果推广等专题教学开放活动。 二、活动形式 (一)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围绕活动主题,在全面开放课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重点推荐一定数量的观摩课、研讨课,并安排课堂教学互动式研讨,开展交流。 (二)专题讲座。围绕活动主题,开设引领教育教学的理论专题、反映学校先进管理理念和优质教育教学方法的实践经验等讲座,并开展互动交流。 (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展示。结合各地各校实际,分享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研制度等改革经验,展示大课间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过程;有条件的学校要通过电子显示屏、实物、展板等形式,呈现学校管理改革和学生活动成果。幼儿园开放的形式可包含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专题讲座、环境观摩等。 (四)线上线下融合。为提升优质资源示范辐射作用,各承办学校在邀请部分代表观摩外,能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向全省进行直播。 三、活动要求 (一)加强指导。各设区市(含平潭综合实验区,下同)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教科研部门认真制定年度(或学年)教育教学开放活动计划,指导县(市、区)制定年度(或学年)县级教学开放活动方案,合理确定开放学校、活动主题、开放学

应届毕业生修读双学位双专业教学管理实施办法

应届毕业生修读“双学位”、“双专业”教学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增强我院应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培养知识面宽、创新意识强,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急需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人事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在全省高校毕业生中试行“双学位”、“双专业”教育的意见》(闽教高[2009]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办学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章修读类型及培养模式 第二条双学位:是指应届毕业生修读本专业取得相应学位的同时,修读另一门类学位专业,并取得规定的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学分。 第三条双专业:是指应届毕业生取得本专业毕业资格后修读本专业以外跨学科的另一个专业,并取得规定的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学分。 第四条培养模式:实行完全学分制。为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课程学习采取完全学分制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在规定的学制内,选修所学课程。 第五条学制:双学位、双专业学制均为两年。 第六条修读方式:实行全日制修读模式,学生修读课程采取单独开班(专业修读人数不少于20人)或跟班修读的方式进行。 第三章学籍管理 第七条修读“双学位”、“双专业”的学生在学期间按全日制在校生统一管理,享受全日制在校生的同等待遇,遵守学院的规章制度。学院教务部负责其修读期间的学籍及成绩档案管理。 第八条修读“双学位”、“双专业”的学生实行学分制。学生应适时登录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教务部网站查询各专业培养计划,且每学期按规定时间登录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教务部网站参与网络选课。 第九条修读学生应系统修完所修专业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并须参加所修专业规定课程的学习活动及课程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取得课程学分。当原修专业与第二学位(专业)培养计划中出现相同课程

坚持普职思政一体化做好普职融通试点工作

坚持普职思政一体化做好普职融通试点 工作 【摘要】:新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要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要相互融通,要求同层次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要有效贯通,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好普职融通试点工作,是坚决贯彻执行新职业教育法的要求,也是落实“三培”任务的具体举措。普职融通试点工作要顺利开展首先要坚持普职思政一体化改变传统职业教育观为前提。 【关键词】:普职融通;思政一体化 做好普职融通工作是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推行普通高中错位发展,由分层教育向分类教育转变的探索有效途径。2022年7月,福建省教育厅公示了经遴选评审后的省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项目,决定立项福州高级中学等84个项目为福建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项目,其中含有永泰城乡建设职业中专学校等牵头的7所学校为综合高中(普职融通班试点),培育建设周期为3年。虽然试点学校不多,但是做好此项工作意义非凡,做好普职融通必须先做好普职思政一体化工作。 一、做好普职融通工作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新《职业教育法》的需要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其中有“采取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同批次并行招生等措施,稳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表述,采取“同批次并行招生”此规定在落实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

位有重要意义,从保证生源这个角度来说,意见和开展普职融通试点 意义是一致的,都能加大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此表述又一次让我们坚 定信心要做实做强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在新职教法中给予的定位是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 础教育,是就业有能力、升学有优势、发展有通道的一种教育类型,作为一种教 育类型的职业教育决定了它的地位是和普教同等的。中职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定位 决定了它既需要有纵向贯通的高等教育也要有和普通教育横向融通的转型教育。 从当前普职关系来看,无论在招生考试方面还是学生流动层面,新职教法都将促 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资源共享、理念借鉴、互惠发展。做好普职融通试点工作,是遵从学生个性发展内心需求,符合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也是普通高 中多样性发展要求的需要,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三培”任务的具体举措。 普职融通试点工作,有了法制保障、政策面的支持还不够,更需 要真正的落地落实的行动,作为职业院校的一方更要积极主动。我们 要带头学习贯彻新职教法,选择条件成熟的普通高开展普职融合试点,探索发展模式,稳步开展、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等试点做法,真正把职业教育建设成与普通教育平等的类型教育,把被动的 “普职分流”化为主动的“普职融通”,逐渐消除学生、家长乃至影 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 二、做好普职融通面临不少困难 从全国已开始实施普职融通试点工作的来看,不少地方存在“少”和“单”两个不足。“少”是指是试点学校少。福建省今年公布的省 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项目,全省才7所学校开展普职融通试点,有的 地市甚至一所试点都没有。“单”是指已经试点的大部分学校存在职 校转普高单头热,普高转职校却遇冷。普职融通是一种“可转型”的

国内高校校际合作与跨校辅修总览

国内高校校际合作与跨校辅修总览 高校校际合作是指以高校为主体要求两个以上大学,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进行合作,通过共同投入和努力达到一定办学目的.辅修分为校内辅修和跨校辅修。校内辅修现在普遍,跨校辅修蓬勃发展中,下面一览表。填志愿前对此有所了解,再填志愿,说不定会对大家有帮助。 一、同城跨校辅修 1、北京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包含: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城市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21所高校,合作内容:含跨校选修课,跨校辅修专业,共同体辅修专业的多层次一体化的“一校式”素质教学课程体系,网址:/ 2、上海市东北片高校合作办学,包含: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理工大、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杉达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12所高校,合作内容:名教授流动讲座、跨校修读选修课程、跨校修读辅修专业。网址:/Study/User/Default.aspx 3、上海市西南片高校14所高校联合体,包含: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商学院、上海电机学院、上海政法学院。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采取了师资互聘、开设本科生跨校副修专业学士学位、跨校第二专业、研究生跨校选课、各校实验设备共享等项举措。目前有本科生教学、研究生教学、学生工作、科研工作、分析测试、工会等6个协作组。网站。 4、松江大学园区跨校教学联盟。自2005年10月起,松江大学园区七所学校开展松江大学园区高校授予辅修专业学士学位证书试点

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规范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收费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规范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收费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05.10.28 •【字号】闽价[2005]费435号 •【施行日期】2005.10.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财政其他规定 正文 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规范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收费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闽价[2005]费435号2005年10月28日) 各设区市物价局、财政局、教育局,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省属有关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 近年来,随着教学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省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体制、办学机制和教育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的收费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为适应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我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规范我省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收费行为,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收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教财[2005]10号)规定,结合我省的情况,并经省政府同意,现就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收费管理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2005年高等学校收费问题 2005年,我省高等学校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继续保持稳定,学校不得向学

生收取规定项目外的其他任何费用,如“转专业费”、“赞助费”、“扩招费”、“定向费”、“跨地区建设费”、“专升本费”、“假期住宿费”、“补考费”、“重修费”、“高考录取通知书邮寄费”、“本科生录取费”、“学位申请费”、“答辩费”、“论文印制费”、“旁听费”、“注册费”、“点招费”、“建校费”以及押金、保证金和各类证、卡工本费等;毕业生违反协议,未到协议单位就业的,不得由学校向毕业学生收取“违约金”;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名义向学生收取捐款。定向生、特长生、专升本学生应与同等学历层次学生执行同样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高等学校学费、住宿费一律按学年或学期收取,不得跨学年预收。 二、关于本科高校的独立学院的收费问题 独立学院的学费、住宿费可按成本进行收费,收费标准由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级物价、财政部门批准。 省属本科高校利用富余国有资产(含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以及其他资产)参与举办的民办独立学院,应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闽教财[2005]119号)规定实施。 三、关于预科生收费问题 经有权机关批准招收预科学生的学校,其预科学生在预科阶段以及转入本专科后的学费标准,均按照预科招生当年的同类别、同层次本、专科生的学费标准收取。 四、关于学分制收费问题 实行学分制教学改革的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其学分制收费按专业类型,在不高于省定学年学费标准的范围内,由各学校测算出不同专业学分收费的标准并制定出管理办法,连同实行学分制教学的实施方案、教学计划以及按学分制管理要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 实施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21.12.15 •【字号】闽教高〔2021〕46号 •【施行日期】2021.12.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 正文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 见 闽教高〔2021〕46号 各设区市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充分发挥高校每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课程,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机制更加健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更加完善,高校立德树人成效更加凸显,形成“校校有特色、课课有思政、师师重育人”的良好局面。到2023年,选树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0项,遴选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100个,建设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30个,设立省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0项,产生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 二、主要举措 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精神、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为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科学修订培养方案。结合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课程思政建设核心内容,全面科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和专业认证标准。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构建以思政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等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明确各类课程建设重点,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全面覆盖,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 (二)分类推进课程思政。结合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别课程的属性特点,系统挖掘和梳理各学科专业的课程思政参考元素和案例,编制学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成立福建省高校学科联盟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成立福建省高校学科联盟的通知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22.06.24 •【字号】闽教高〔2022〕15号 •【施行日期】2022.06.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成立福建省高校学科联盟的通知 闽教高〔2022〕15号 各普通本科高校: 为深入推进“双一流”和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渠道作用,强化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人才培养,协同构建高水平学科,根据《福建省高校学科联盟建设工作方案》,经有关高校申请,我厅组织专家论证,决定成立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育种)、基础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7个基础学科联盟和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4个应用学科联盟。 各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高校学科联盟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管理运行机制,构建学科发展共同体,推进人才、教学、科研优势互补,促进学科强强联合、以强带弱、集聚发展,共同打造学科高地,培养急需紧缺人才,为新时代新

福建建设和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有力支撑。 附件:福建省高校学科联盟名单 福建省教育厅 2022年6月24日附件 福建省高校学科联盟名单 一、基础学科联盟 1.福建省高校数学学科联盟 牵头单位:厦门大学 2.福建省高校物理学学科联盟 牵头单位:厦门大学 3.福建省高校化学学科联盟 牵头单位:福州大学 4.福建省高校生物学(育种)学科联盟 牵头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5.福建省高校基础医学学科联盟 牵头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6.福建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联盟 牵头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7.福建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联盟 牵头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国防教育办公室关于公布2020年福建省大学生军事技能比武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国防教育办公室关于公布2020年福建省大学生军事技能比武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21.02.04 •【字号】闽教体〔2021〕8号 •【施行日期】2021.02.0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国防教育 正文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国防教育办公室关于公布2020 年福建省 大学生军事技能比武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 闽教体〔2021〕8号 各高等院校,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国防教育办公室: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国防教育办公室关于开展2020年福建省大学生军事技能比武活动的通知》(闽教体〔2020〕24号),2020年12月25日至27日,省教育厅、省国防教育办公室在福建医科大学举办了2020年福建省大学生军事技能比武活动,依据比武规程,经现场裁判评判、结果公示,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

附件:2020年福建省大学生军事技能比武活动获奖名单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国防教育办公室 2021年2月4日附件 2020年福建省大学生军事技能比武活动获奖名单 一、电磁频谱管控 (一)一等奖 1.福建警察学院:郑耀彬、温舒涵、林培鑫、王冉、罗震、钟子辰,指导教师:卢水龙 2.福建医科大学:林小枫、熊佳欣、李泽杰、曾晓倩、杨企华、孜比布拉·依布拉音,指导教师:孙镭 (二)二等奖 1.福建农林大学:倪婉龙、仲海鹏、吴金坤、洪海鸣、黄铭洲、何芷琪,指导教师:刘文炳 2.集美大学:王丹丹、苗朝博、高九洲、徐倩、李碧梅、聂宗鹏,指导教师:雷会彬 3.福州大学:王巧、范贵源、许燕婷、高寺泉、多力干、刀尚班,指导教师:彭桂平 4.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郭文志、李灵、傅成志、陈婉玲、陈俊杰、张怡菲,指导教师:曾雅琴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十六条措施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十六条措 施的通知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闽教学[2015]23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教育厅 【发布日期】2015.07.23 【实施日期】2015.07.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十六条措施的通知 (闽教学〔2015〕23号) 各设区市教育局、普通高校: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十条措施的通知》(闽政〔2015〕 37 号)要求,现就深化我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如下措施: 一、建立培养创新创业协同育人新机制。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推进高校与高校,高校与政府、社会间的协同,推进学科专业间的协同,建立结构调整、多样合作、交叉培养新机制。根据产业、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开拓建立校校、校企、校地、

校所和国际合作的多种办学模式。 二、修订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立足自身办学定位和服务方向,根据新的高职专科、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专业博士、专业硕士学位基本要求,融合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制定的专业人才评价标准,在2017年以前完成制定并实施新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打通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鼓励学生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学习。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运用能力。到2020年,各高校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引进和建设一批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教育精品视频公开课、慕课、微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形式,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202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202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从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获悉,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202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已公布,具体详情如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依法治招”,确保学院招生公平、公正、平稳、规范、安全实施,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省招委会、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院全称为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国标代码*****),英文名称为“***** *****ITY ***** *****ORMAL *****ITY”。办学地址:福州市闽侯上街大学城学府南路68号。 第三条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并通过国家教育部确认的独立学院。 第四条学院办学层次为本科。 第二章招生计划 第五条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2021年招生计划经福建省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具体分省(区、市)分专业招生计划、收费标准由各省(区、市)高校招生管理部门统一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学院无预留计划,录取期间调整计划的原则:多批次录取的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计划转入同一省份下一批次;各批次录取结束后仍未完成的招生计划,主要向生源质量较好、数量较多、升学压力较大的地区和民族工作重点地区倾斜。 第三章专业要求 第七条英语、商务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它专业不限考生应试外语语种,但以英语作为基础外语安排教学。 第八条金融学(国际金融实验班)、财务管理(国际会计实验班)等我院国际化本科教育实验班项目专业原则上只录取有填报该类专

业志愿,或填报该类任一专业并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学生需在第一学年末参加雅思或同等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者进入项目专业课程学习,成绩未达到者按学院课程计划学习。根据教学安排,进入实验班专业课程学习的学生,在符合有关条件下,第四年可自愿选择到国外合作院校学习(学分互认),也可选择继续留在我院就读。 第四章录取规则 第九条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十条根据各省(区、市)生源情况以及相关规定,确定提档比例。各省(区、市)普通类专业录取采用“分数优先”调配原则,根据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到低遵循考生专业志愿依次进行调配,所有专业调剂考生的优先级均低于其他考生(其他考生指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各专业志愿间不设专业级差,以院校专业组为填报单位的志愿,只能在同一院校专业组内调剂。在投档成绩相等的情况下,学院参照各省(区、市)平行志愿投档同分排序规则排序录取,有提供考生对应平行志愿特征分(平行志愿排序分或同分排位)的省份依据考生平行志愿特征分(平行志愿排序分或同分排位)排序录取,如仍相同的,综合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第十一条艺术类专业采用“专业清”调配原则。学院依据各省2021年公布的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联考)涵盖专业范围,认可招生省份相应专业类别省级统考(联考)成绩。考生须参加所在省份志愿填报专业所属艺术类别省级统考(联考),在考生文考成绩、专业统考(联考)成绩分别不低于省定艺术类专业本科文考成绩控制线、本科专业统考(联考)成绩控制线(合格线)的基础上,根据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在投档成绩相等的情况下,按照考生专业统考(联考)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如仍相同,学院将参照各省(区、市)文考成绩同分排序规则排序录取。 第十二条学院体育类专业录取执行各省(区、市)体育类投档规则,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 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03.08.11 •【字号】闽教高[2003]47号 •【施行日期】2003.08.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中等教育 正文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实施细 则(试行)的通知 (闽教高〔2003〕47号) 各有关高校: 现将《福建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各校认真贯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有何意见请及时报我厅高教处。 福建省教育厅 二○○三年八月十一日 福建省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实施细则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更好地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根据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及《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

范》,结合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实际,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教学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各校应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第三条教学管理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规律: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第四条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不断探索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律和教学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探索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和教学基本建设,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运行机制,形成特色,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条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一般包括教学管理组织、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理论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管理、学业成绩的考核管理。 第二章教学管理组织 第六条院(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分管教学的副院(校)长协助院校长主持日常教学工作。学校有关教学及其管理的指导思想、长远规划、重大改革决策等,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教职工代表大会、院(校)务会议或院

福建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实施高等教育服务“四大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建设政产学研用金联盟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实施高等教育服务“四大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建设政产学研用金联盟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2.07.11 •【字号】闽教科〔2022〕18号 •【施行日期】2022.07.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福建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实施高等教育服务“四大经济” 高质量发展行动建设政产学研用金联盟的通知 闽教科〔2022〕18号 各设区市教育局、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财政局、生态环境局、文旅局、海洋渔业局、金融监管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经济发展局、财政金融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局、旅游文体局,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的部署要求,推动福建高等教育在助力构建我省产业新体系中发展壮大综合实力,提升福建高等教育服务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省教育厅会同

省发改委、科技厅、工信厅、财政厅、生态环境厅、文旅厅、海洋渔业局、金融监管局等九部门研究制定了福建高等教育服务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等4个行动方案和政产学研用金联盟建设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福建省财政厅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 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2年7月11日 福建高等教育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一、目标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我省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工程,加快数字福建建设进程,推动高校全面加强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和应用示范全方位发展,为我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到2025年,高等教育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