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农村社区治安管理现状

浅析农村社区治安管理现状

浅析农村社区治安管理现状
浅析农村社区治安管理现状

浅析农村社区治安管理现状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社会治安问题也愈加严重。农村社会的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本文将就农村社区治安管理的现状、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对策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农村社区,治安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以上,这决定了农村的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前提,农村社区的治安管理对于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安定都具有重大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的发展,农村由封闭型向开放型极具转化,使得农村经济日益繁荣,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管理问题,严重危害了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了农村社区的社会秩序。因此,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稳定,为农村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1、农村社区治安管理现状

1.1刑事案件犯罪率递增,重大刑事案件时有发生。近年来,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社会治安形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农村社区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数量都有所攀升,农民犯罪占整个社会犯罪比率的近80%,主要表现为盗窃、抢劫、诈骗等侵财性案件发生率大幅度上升。

1.2[群体性事件高发,突发性越级上访时有发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也不再局限于耕种养殖,因山林、土地、水源、滩涂、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权属之争引起的大型械斗事件,以及因计划生育、邻里纠纷等矛盾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趋增多。] [2]而当前农村社区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容易造成村民内部矛盾激化,由此引发了各种越级上访事件增加,严重危害了农村社区社会稳定,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财物损失,还耗用了基层组织和公安机关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1.3农村社会顽疾依然存在,黑恶势力危害严重。农村留守人员基本是弱势群体,如老人、妇女、儿童,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有限,加之中国农村依然存在封建迷信思想以及现在骗术的不断更新,有不少农民屡屡上当受骗,不但影响了农民的正常生活,还促使封建迷信的思想苗头越发壮大,严重危害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再有农村的黑恶势力依然猖獗。农村受到数千年来宗法制度和血缘、宗族关系的影响,一些人便借助农村残留的封建帮

派思想,利用同乡、同学、亲友、狱友或有前科的人,纠集成伙,垄断一方,横行乡里,为非作歹,形成了农村的黑恶势力,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对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1.4社会丑恶面向农村地区蔓延,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屡禁不止。近年来由于城市整治力度大大加强,大力开展扫黄打非活动,使得不法分子将眼光瞄准了农村市场。农村单调的文化娱乐活动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加之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不法分子的教唆,使得黄赌毒等丑恶势力在农村发展蔓延。

2、影响农村社区治安管理的因素

2.1[农民法制观念淡薄,防范意识弱,思想道德腐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自然经济解体,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虽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也造成了农村社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不同步、不协调。] [3]一些落后愚昧、消极腐朽的文化趁虚而入,一些本已消失的思想又卷土重来,死灰复燃,农村道德水平滑坡,农民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扭曲,邪教组织得以发展,封建迷信抬头,封建行帮没落文化蔓延,宗族势力、地方恶势力复苏。在重建的多元价值体系中,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凝合成畸变的价值观念,导致拜金主义作用泛化,使拥有一部分成员经不起诱惑,成为其产生犯罪的驱动力和内在原因。再加上农村普法工作不够深入,许多农民法制观念淡薄,缺乏防范意识,不能在法律的约束下去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不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加不会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维护法律的尊严了。

2.2农民负担过重,农民收入过低。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问题,而且是一些基本的难题。前几年,由于农民负担过重,导致农民收入过低。近几年,中央虽逐步在减少农业税,提高农民收入,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民收入仍处于低水平运行。正是由于农民收入相对较低与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不相适应,农民生产方式、生产工具改善不大,城乡差距日益拉大,人口过速增长与高消费高需求产生了巨大反差,在这种交合矛盾中,农民心理产生紧张情绪,各类社会矛盾增多,有些人为占有他人的利益,不择手段,不惜一切。农村不同成员之间的磨擦不断加剧,导致纠纷大量萌生,治安刑事犯罪活动也不断攀升。再者,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各种新矛盾层出不穷,各类犯罪活动频发,在城市打击犯罪的高压下,各种犯罪活动逐渐向农村渗透,致使农村治安形势日趋恶化,严重影响和破坏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2.3受社会腐败现象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思想文化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少数干部理想信念动摇,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滋长,花天酒地,中饱私囊,腐化堕落,部分收入较低急于致富但又无致富门路的人心态失衡,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4农村自防力量不足。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儿童,面对犯罪活动几乎没有抵抗力量,这在客观上助长了犯罪活动的发生。因为没有足够的人力当地农民群众也不能建立起有效的自防组织。另一方面,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涣散无力,缺乏必要的组织能力,很多地区的治保主任根本不具有组织自防的能力,即使具有相关的能力和经验,但由于很多治保主任是由村两委兼任,基本没有精力来进行自防工作。因而,在中国农村治安自防已经完全处于一种真空状态。

2.5流动人口管理措施不够得力。[在广大农村,由于治安体系比较薄弱,给流窜人员提供了便利条件。流窜人员往往因为在其居住地实施了犯罪,为了逃避打击流窜到附近农村地区藏匿,由于要维持生计,迫于经济压力继续作案,从而造成躲到哪、危害到哪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公安机关户籍管理没有走出以常住人口管理为主的僵化模式,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清查整顿工作不实,底数不清,出租房屋和用工单位管理不力,公安机关内部整体运行机制不协调等,造成管理工作失控,导致外来流动人口犯罪逐年增多。] [1]

2.7农村社区治安防范工作不够到位,打击力度不够坚强。一方面,公安机关警力大多配置在城市,农村警力更是少之又少。农村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复杂村居相对分散,农村警力相对城区而言明显不足。从农村地区发生的案件看,多数是盗窃、抢劫、诈骗等案件。这些案件虽具有侵害目标不固定、突发性和动态性强、破案难度大的特点,但都可以预防。而大部分公安机关侧重于城区的治安防范,农村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做得不深不细,很少有警力和精力来抓这些基础性防范工作。另一方面,公安机关虽然年年搞集中打击整治行动,但由于专项行动一个接一个,广大基层民警长期超负荷运转,使相当部分民警产生了疲劳厌战心理,“只求出工,不求有功”,这些都影响了队伍的战斗力,破坏了专项行动环环相扣的链式模式,导致事倍功半。再者,相关经费短缺,限制了农场治安防范工作的开展。由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层政府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来保障治安防范的开展;同时,有关领导片面的注重发展经济对于社会治安的防范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对农村治安问题的认识不足,致使在经费方面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2.8基层组织涣散,干群关系紧张。一方面,有的基层政权组织弱化,客观上助长了农村不安定因素。一些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职能处于半瘫痪状态,对一些民间纠纷置若罔闻,制止不力,估计不足,任其发展,酿成事态;一些农民的矛盾纠纷无法排解,致使农村治安管

理的第一道防线失去作用,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的能力降低,上访、聚众闹事、阻塞交通等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个别地方干群关系不协调,激化矛盾。相当部分的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在处理农民群众的问题上不讲究方式方法,工作不彻底,留有后遗症。特别是计划生育、土地征用、缴纳税费等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伤害干群之间的感情和关系,致使人民群众的逆反抵触情绪增强。

3、加强农村社区治安管理的对策

3.1[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和法制教育。中国农村由于受到数千年来封建思想的影响,农民依靠法律保护自身权益和尊严的意识较差。][3]农村干部和公安机关要把农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和尊严的意识作为国家建设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础大事来抓。一方面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知法、守法、护法的意识,教育其善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另一方面,通过依法行政,公正办案和具体的治安管理活动宣传法制,使广大农民知法、遵法、懂法和守法。

3.2公安机关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抑制流动人口犯罪比率增加势头,减少影响农村社会治安稳定的因素。在广大农村,由于治安体系比较薄弱,给流窜人员提供了便利条件。流窜人员往往因为在其居住地实施了犯罪,为了逃避打击流窜到附近农村地区藏匿,由于要维持生计,迫于经济压力继续作案,从而造成躲到哪、危害到哪的恶性循环。近年来,农村流窜犯案数不断攀升,已经成为影响农村治安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加强农村外来人口的管理成为农村治安防范急需解决的问题。除了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监控和管理;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落脚点和工作、生活场所的管理外;还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辅导,强化外出或外来人员的法纪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公安机关可以借鉴城市户口管理的方法和经验,在农村也可以采取对外来人员实行暂住户口登记、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的办法,对村名基本情况掌握外来人员变动情况和治安情况。

3.3[加强对枪支和爆炸物品的管理,大力收缴散失民间的枪支和爆炸物品。]受到农村多年来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影响,有一部分农民手中仍然持有枪支或爆炸物品,尤其是地处山区的农民,这对农村社区治安构成了重大威胁。[因此,村干部和公安机关应加大对矿山、煤窑等常用爆炸物品的场所的清理和整顿力度,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对枪支和爆炸物品的销售、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与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涉枪涉爆案件和重特大恶性事故的发生。] [4]

3.4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和违法青少年的帮教工作。农村派出所要联合治保

人员和治安积极分子切实把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帮教工作落到实处,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及时解决他们思想观念上的困惑和误区,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就业、上学、生活上的困难,防止他们重新犯罪。

3.5加强基层组织政权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导、管理和调控的作用。村委会是保一方平安的核心,它的作用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个村的治安稳定,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势必影响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进而引发各种矛盾的激化,因此,要想求稳定、求发展,首先必须搞好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解决有人管事、有人办事的问题,要把治乱与治瘫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组织建设,使其真正成为农村治安化解矛盾、遏制犯罪的核心力量。配齐配强村治保干部,提高干部素质,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管理,改善干群关系,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

3.6切实加强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在当前社会治安形势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农村的治安巡逻工作仍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要根据各村的经济、治安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常年坚持多种形式的治安巡逻。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维护稳定的积极性,发挥农村人多的优势,搞人防工程,形成人人参与调解纠纷、人人参与治安巡逻、人人参与打击犯罪的局面,构筑起高密度、多层面、立体化的农村治安防范格局。整顿健全治保、民调的群众自治组织,采取责、权、利三挂钩的方式,调动治保、民调干部的积极性。] [4]抓好农村治保会为主体的多种形式并存的群防群冶自治组织建设,开展村民治安联防,治安联户,护村、巡逻、打更等治安防范活动,宣传发动群众防盗、防破坏,帮助失足青少年,缓解邻里矛盾纠纷,防止矛盾激化等方面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和减少犯罪。

3.7大力加强农村派出所建设。农村派出所是市县公安机关管理治安工作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和上级公安机关赋予的权力,农村派出所是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稳定的最主要力量。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派出所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农村治安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识到加强农村治安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重要任务,是关系到地区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并对派出所民警进行宗旨教育、思想路线教育和法制教育,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在工作中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地方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民意,体察民情,不断改善和加强警民关系,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同时,还要加强民警的廉政教育,加大力度查处民警贪赃枉法、刑讯逼供、滥用枪支等案件。严禁从事非警务活动,严禁从事增加农民负担和侵害农民利益的一切行为。] [4]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派出所的业务建设,不断提高民警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加强对民警进行教育和

培训,使民警掌握党和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的方针、路线、政策,学会从农民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掌握农村公安工作的本领,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公安工作的要求。

3.8坚持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农民利益。要根据农村治安的特点和规律,始终坚持严打方针,把打击重点对准严重危害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侵害农民利益的犯罪,坚持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严厉打击盗窃、抢劫、杀人、强奸、伤害、车匪路霸等危害群众安全感的刑事犯罪活动。[定期不定期排查治安混乱的集镇、路段,组织力量集中整治。对于制贩假农药、假化肥、假种籽,坑农害农、破坏生产、严重侵害农民利益的案件,做到快侦速破,坚决予以严厉打击。对那些横行乡里、无恶不作、欺压群众的流氓恶势力,政法部门要及时发现和掌握线索和动态,认真受理群众的举报,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予以坚决打击。适时开展集中整治,除恶务尽,依法从严、公开处理,震慑犯罪,为群众撑腰,要敢于碰硬,毫不手软地坚决将其打掉。] [4]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要密切注视吸贩毒、卖淫嫖娼、赌博现象向农村渗透、蔓延的动向,加大对城乡接合部、公路沿线、路边店、以及城镇的宾馆旅店、发廊、舞厅等公共复杂场所的清查、整治力度,及时、不停顿地打击、查禁卖淫嫖娼、吸贩毒、赌博等活动,决不能认其污染社会空气。同时,要及时妥善地查处各类治安案件,防止“民转刑”案件,进一步稳定农村治安,为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正确分析当前农村社会治安状况,不断提高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认识,积极认真探索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对策,是新形势下公安机关维护农村长治久安、实现农村经济繁荣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需要。

参考文献:

[1] 丁毅. 浅谈农村治安防范[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16).

[2] 邱增明. 浅谈农村社会治安问题[R]. .

[3] 赵济华. 浅谈如何做好农村社会治安防范工作[R]. 清水河县:.

[4] . 浅析影响农村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原因及对策[R]. 洪湖市:洪湖市公安局, 2006年3月3日.

浅谈贵阳火车站周边的治安问题

浅谈贵阳火车站周边的治安问题 行政管理本科3班张胤 【摘要】 社会治安问题关系到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直接影响到政治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由于贵州的不断发展改革与建设,近年来贵阳市经济发展较快,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即囊及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治安也成了大家极度关注的问题。随着外来人口的进入和发展以及旅游改革的深入,导致贵阳火车站人流量大量巨增导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多,当前治安形势和各种矛盾引发的刑事犯罪问题不可忽视。为了解决这一情形,本人进行了一调查。本文首先简述了贵阳市火车站周边治安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详细分析了某些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字】 治安、安防。 【现状】 贵阳火车站是西南地区连接湘黔、川黔、贵昆、黔桂四大干线的客运一等站,是西南地区铁路重要交通枢纽。近年来由于汽车站的搬迁改造,贵阳火车站人流量突然大增,每天有数万名旅客在此经过。密集的人流、物流、商流,使这里成为利益纷争的蛋糕。同时广场流动人口多、情况复杂,也是各类违规违法行为容易集中的地方。尤其在暑期开学期间、春运期间,火车站的治安问题再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的确,火车站地区存在的问题让市民苦恼不堪。因此各种治安问题也开始频繁发生,很多市民都曾不止一次反映过火车站附近的治安问题。在对该区域进一步解调查研究了解发现,也希望能从中找出些问题和解决的方案。为了推动发展“和谐共存”创建爽爽的贵阳,净化贵阳火车站周边治安秩序,展示贵州省、提高贵阳市文明窗口形象做出贡献。经过调查了解,该地区近两年来治安状况一直良好。还有一些小问题虽然硬件略有不足,但由于领导重视,防范严密,群众对安全状况比较满意。但在防范工作中还有些经验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近年来,贵阳火车站周边喊客拉客、围站叫卖等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现象突出。这一群体堵塞旅客出站通道,既有为周边小饭店、小旅社招揽生意,职业乞讨的、也有“喊人”乘坐客运车、长途车甚至非法营运“黑车”的,还有以“喊客”为名倒卖车票、发票、假证的。在喊拉客和叫卖过程中,往往伴随强拉硬扯、强买强卖、欺蒙坑骗等现象,甚至演化为敲诈、诈骗、抢夺、抢劫等犯罪行为,严重侵害群众合法权益,损害贵州形象,旅客群众反响十分强烈。治安状况一直良好。还有一些小区虽然硬件略有不足,但由于领导重视,防范严密,群众对安全状况比较满意。一些新建成的小区基础条件较好,但在防范工作中还有些经验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存在的问题】 1、拉客接客行为恶劣、假票贩票屡禁不止。 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在火车站出站口、公交车站台附近搭高桥上都有成

关于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治安管理创新

浅谈治安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1002区队严梓豪1005010212 伴随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和湖南省“两型”社会的创建,推进治安管理的创新和改革迫在眉睫。是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着力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稳定能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要深刻认识推进治安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切实找准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着力点;着力破解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有效提升治安管理创新的效能;积极改革治安管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完善治安管理创新长效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治安管理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一、深刻认识推进治安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治安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治安管理创新涉及方方面面,公安机关推进治安管理创新,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口,应该注意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把转变思想理念作为治安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治安管理上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下连社会秩序、社会稳定,早抓早主动,晚抓晚主动,不抓就被动。当前,湖南省“两型”社会的创建,经济社会发展正步入快车道,特别是“长株潭”城市一体化,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将全面提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治安管理上已经存在的热点、难点。因此,推动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创新,一定要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学会用新视角审视新事物,用新思维研究新问题,用新理念应对新情况,努力做到以思想理念创新带动治安管理创新。(二)把提升维护稳定能力作为治安管理创新的本质和内涵 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创新的目的,一方面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另一方面是通过服务管理提高公安机关对社会的控制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大量存在,并呈现出境内因素与境外因素、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相互交织的特点,同时集中反映出公安机关在治安管理方面,尤其是在人、地、事、物等社会治安要素的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因此,要真正掌握公安工作的主动权,就必须把治安管理创新作为提升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能力水平的重要抓手,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 (三)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治安管理创新的手段和关键 信息化带来了一场新的警务革命。近年来湖南省公安工作的实践,特别是信息化应用的实践充分表明,公安工作发展进步离不开信息化,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创新的载体和平台更离不开信息化。公安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公安机关治安管理能力的强弱。因此,各级公安机关必须紧紧抓住当前信息化警务革命的历史机遇,以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为引领,坚持用信息科技手段推进治安管理创新,坚持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治安管理效能和水平。

全县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全县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全县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农村社会治安是整个社会治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近年来,在上级公安机关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关心和支持下,在全椒县公安局全体民警奋力进争、努力拼搏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协助、积极参与下,全县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管理秩序越来越平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越来越高,社会治安管理已成为全县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一个亮点和闪光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和肯定。现就我县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农村社会治安的基本情况。当前,我县农村社会治安大体上可以用总体状况比较稳定,局部矛盾时有发生,治安乱点仍未根除,管理队伍有待加强这句话来加以概括。 (一)总体情况比较稳定。从201X 201X年我县发生的各类案件来分析,我县农村总体治安状况是比较稳定的。201X年全县共发生治安案件997起,其中: 农村地区488起,占总数的48.9%;201X年全县共发生治安案件1590,其中: 农村地区784起,占总数的49.3%;201X年全县共发生治安案件2017起,其中: 农村地区934起,占总数的46.3%。201X年全县共发生刑事案件1174起,其中: 农村地区398起,占总数的34%;201X年全县共发生刑事案件1390起,其中:

农村地区442起,占总数的31.7%;201X年全县发生刑事案件1307起,其中: 农村地区396起,占总数的30.3%。从整体情况看,无论治安案件还是刑事案件,农村地区发案数所占比例均未超过全年总数的50%,而且,三年来无论是治安案件还是刑事案件,所占全年发案总数的比重均成下降趋势。同时,与周边相仿的省、市、县同期的发案情况相比,我县农村地区的发案数也普遍低于其它地区。因此,我县农村地区社会治安总体情况是好的,治安秩序是相对稳定的,治安管理成效是令人满意的。 (二)局部矛盾时有发生。由于农村特殊的地理、地域环境,历史遗留的问题、农村行政改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一些诸如山林纠纷、宗族矛盾、宅基地矛盾、土地承包纠纷、行政区划调整矛盾、社会利益分配矛盾等局部矛盾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影响局部社会治安的稳定。以201X年我县农村为例,由山林纠纷引发的群访事件有11起,宅基地引发的邻里打架上百起,家庭矛盾、婚姻纠纷引发的闹丧、闹事13起,医患纠纷引发的扰乱单位秩序11起,行政区划调整引发的群体性事件4起,政府征地拆迁引发的社会矛盾数十起,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管理措施不满引发的群访事件9起,等等情况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地域对当地的社会治安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治安乱点仍未根除。农村地区的社会治安乱点仍然存在,在一定时期得不到有效根除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乱点主要集中在: 赌博违法犯罪屡禁不止,各种侵财性案件居高不下,城乡结合部各种违法犯罪时有发生,生产季节因水利纠纷打架互殴现象较为集

浅谈汽车站地区治安管理

浅谈汽车站地区治安管理 摘要:汽车站地区的治安问题已经越来越复杂,影响了整个城市建设发展的进程和形象。文章以扬州市汽车站为例,分析了汽车站地区治安问题及特点,并对如何抓好该地区的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治安特点公安工作汽车站地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的加剧,城际一体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汽车站不再仅仅是窗口服务行业的地位。由于其特殊的行业性质以及复杂的环境以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的日趋复杂化,汽车站治安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由于汽车站地区治安管理起步较晚,管理缺乏配套的机制,地区管理不能完全独立,管辖不清使得汽车站地区治安形势显得十分复杂。本文以扬州市汽车站为例,分析该地区的治安问题,提出管理对策。 一、汽车站地区的概况 (一)汽车站基本情况。

汽车站一般处于城郊结合部,是城市边缘地带,也是城际交通连接交叉口。它具有丰富的交通运输资源,承担着一个城市的交通运输任务。城市汽车站日发送旅客量一般在5000至30000人。以扬州汽车站为例,扬州汽车站日发送班车1100班,发送旅客15000至24000人次,营运范围东抵启东,西至宜昌,南及深圳,北到北京,辐射全国19个省和直辖市。 (二)汽车站周边地区行业复杂。 汽车站作为人群聚集地,使得各种行业也依托汽车站生存。在扬州汽车站不到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拥有旅馆26家、休闲沐浴中心8家、美容美发场所16家、银行3家、大型商品卖场2家,此外还有棋牌室26家、音像店5家、废品回收站6家,并且在车站周边,每月都有楼房、商店、休闲场所、旅馆竣工开张,商贾林立。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刺激了公路客运企业的快速增长,汽车站的地位也日趋重要,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但由于地域管辖等限制,车站地区管理处于四分五裂状况,成立的相关部门相对较晚,管理相对松散,管理上显得不规范和不完善。管辖区域交叉接壤处多,界限不清,存在交叉重复管理或都不管的现象。 二、汽车站地区的治安特点

社会治安管理制度

社会治安管理制度 组织职工学法每月不少于一次,提高职工的法制意识,自觉遵守公司内部治安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以下是文书帮为大家准备的社会治安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 社会治安管理制度一 为促进综合治理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保证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现将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制度摘录如下,以便执行。 一、定期议事制度: 公司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每季召开一次会议,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各基层单位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并有会议记录。 二、履职汇报制度: 公司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每半年向上级汇报综合领导工作情况,基层单位每季向公司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书面汇报本单位综合治理工作情况。特殊情况随时向公司汇报。 三、检查考核制度: 1、治安保卫责任制的检查考核: 公司每季度对各基层单位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考核、讲评。基层单位每月自检考评一次。 2、治安、消防安全检查:

公司对各单位生活区、施工现场、重点部位(场所)的检查采用平时检查(不定期的下基层、工地)与集中检查(节假日、重大活动等)相结合的办法实施检查、督促。基层单位对所属重点部位,治安复杂场所等至少每月检查一次,对施工现场的检查,特别是消防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二次,节假日、重大活动的治安、消防大检查应有领导带队。 3、夜间巡逻检查: 有专职夜间巡逻队的单位要坚持每天进行巡逻检查,并灵活安排巡逻时间和路线;无专职夜间巡逻队的单位要教育门卫、值班人员加强巡逻和检查。保卫部门应适时组织夜间突击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 四、外包单位管理制度: 1、外包单位在签订生产合同时必须同时签订《治安防范、防火安全协议》,并在一周内提供外包施工人员花名册和身份证复印件。按规定办理寄住证,缴纳城市建设费。 2、外包单位治安负责人要经常组织对本单位宿舍、工具间、办公室的安全防范工作进行检查,并落实防范措施。 3、外包单位治安负责人联谊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治安、消防责任制的检查、考评参照本单位治安保卫责任制的检查。 五、法制宣传教育和岗位培训制度: 1、加强职工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倡导”爱祖

如何做好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工作)

————————————————————————————————作者:————————————————————————————————日期: 2

(市局文件)浅谈如何做好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工作 第15期 邯郸市公安局2012年8月3日 浅谈如何做好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工作 馆陶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魏江海 近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立足辖区治安形势,先后开展了命案侦破、严打整治、社会治安整治、清网追逃等多项专项斗争,有力地打击了农村刑事犯罪活动,积极推进了农村警务室建设,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虽然我们的社会治安稳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当前农村存在的一些社会治安问题不容忽视,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下面,笔者结合馆陶县2011年工作实际,浅谈一下如何做好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工作。 一、馆陶县基本情况 馆陶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之地,全县总面积456.3平房公里,人口34万,有8个乡镇、277个行政村,其中,有7个农村乡镇,263个农村村庄,2011年农村人口27.5万人、流动人口2780人、农村平均收入5747元。馆陶是邯郸市的东大门,与山东省冠县、临清市隔卫运河相望,西距邯郸市75公里,东距山东省聊城市65公里,南距河南省濮阳市95公里, 106、309两条国道交汇于此,邯济铁路横贯东西,青兰高速穿境而过,交通特别便利,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特别是近年来馆陶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新型化工、机械制造、轴承加工、蛋鸡养殖等产业以来,使人、财、物流通急速增快,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这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不稳定因素,给农村治安形势也带来了严峻考验。 二、当前农村存在的治安主要问题 (一)群体性事件(苗头)隐患增多。随着农村利益格局的完善和调整,社会各种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在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问题的处理上,如征地拆迁、道路建设、环境污染、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已从对话协商向越级上访甚至围门堵路转化。这些事件起因复杂,涉及面广,人数众多,反复性大,对抗性强,解决难度相当大,稍有不慎都将激化矛盾,往往引发群体上访、堵塞交通、暴力抗法、哄抢甚至围堵党政机关等违法行为。2011年,我县农村地区虽然没有发生大的群体性事件,但因各种因素引起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45起,占全县涉法涉诉总数的85%;发生非正常访18起,占全县非正常访的90%,这些上访案件的处理非常棘手,牵扯了很多精力。 (二)恶性刑事案件时有发生。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一些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农村治安形势日趋复杂,影响不和谐的因素增多。从命案发生的情况归纳分析看,由邻里土地纠纷引起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因家庭矛盾激化、情感问题引发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恶性刑事案件呈上升趋势,绝大部分命案发生在农村。2011年农村地区刑事案件389起,占全县刑事案件42%;农村八类严重暴力案件87起,占全县八类严重暴力案件的59%,这些案件的发生为社会稳定带来了严峻考验。

新形势下治安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思考

新形势下治安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思考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城乡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大大增强,人流、物流快速流动,人、地、物、事等社会治安基本要素相互交织,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给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安机关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应对所面临的复杂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勇于实践,开拓创新,不断破解制约治安管理工作的体制、机制问题 当前,与形势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相比,治安管理工作在体制、运行机制、队伍素质等方面还存在着不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有差距。一是要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我们的许多思想观念、习惯做法和体制机制形成于计划经济年代、看起来习以为常、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但已明显不合时宜。所以要努力从各种不符合现实需要的思想观念、习惯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用科学的理念、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着力研究解决那些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的思维、发展的办法、创新的思想,着力研究破解那些制约治安管理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难题。二是要不断地创新体制机制创。要围绕影响公安

工作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推进治安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以更好地应对新形势、新任务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要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积极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向科技要素质、要警力、要战斗力,把公安工作信息化打造成提升治安管理的核心战斗力的重要支柱,以信息化带动基层基础工作,推动治安管理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的整体效能。要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执法制度,细化各类执法标准,加强执法监督。坚持以公开促公正,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工作透明度,努力使公平正义以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得以实现。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适应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确保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稳定工作。建立业务工作、勤务行为和装备保障等方面的规范,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三是切实提高治安民警队伍的整体素质。人员素质决定着治安管理荼的整体水平和能力,要以贯彻执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为契机,从实战出发,突出警务技能和实战训练,从难、从严要求,通过开展全员培训,不断提高治安民警要分析复杂形势、准确把握情报信息、合理运用法律法规、善于预见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及时处置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实际工作水平和能力,随时注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二、大胆探索,主动作为,不断破解困扰治安管理的

浅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浅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民族之根,城市之魂,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它植根于一个国家的实践,具有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社区文化蓬勃兴起,社区文化作为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对促进城市社区的现代化,提高居民素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交往和参与需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社区文化的含义与意义 1、社区文化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同样社区文化也是人们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目的在于丰富社区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社区文化可以分为有形的与无形的两种形式。有形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文化设施、社区环境、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无形的社区文化,即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与创造中形成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等。 2、社区文化建设对于社区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指出,了解社区是了解社会的出发点,社区研究应当包含三大要素,即人民、人们所处的地域、人民生活的方式或文化。其中,文化研究是社区研究的核心内容,因为文化是社区人民的社会心理基础。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城市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提升其精神境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源于工作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压力也越来越

济南市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办法

济南市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办法 1

【发布单位】81504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6-09-27 【生效日期】1997-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济南市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办法 (1996年9月27日济南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经过) 第一条第一条为维护公共场所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对外营业或开放的下列公共场所: (一)影剧院、俱乐部、录像放映点、音乐厅、卡拉OK厅、曲艺厅、舞厅(场)、夜总会、游艺室、游乐场、电子游戏室; (二)文化宫(馆、站)、青(少)年宫、群众艺术馆; (三)体育场(馆)、游泳池(馆)、水上娱乐场、赛车场、跑马

场、溜冰场、健身房、台球场(室)、武术馆、网球场、保龄球场、高尔夫球场(馆)、营业性射击场(室); (四)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图书馆、纪念馆; (五)公园、广场、风景游览区、公墓、烈士陵园; (六)饭店、酒馆(吧)、氧吧、冷饮店、茶馆(楼)、咖啡馆(厅)、理发店、美容厅、浴室; (七)车站、码头、渡口、民用飞机场; (八)各类市场及商场(店); (九)用于举办订货会、展览(销)会、物资交流会、灯会、庙会、山会、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涉及公共安全活动的临时场所; (十)市公安局确定应列入本办法管理的其它公共场所。 第三条第三条市公安局是本市公共场所治安管理的主管机关,县(市、区)公安机关负责对所辖行政区域内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园林、旅游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公安机关做好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工作。 第四条第四条公安机关在公共场所治安管理中,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督促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组织、指导治安责任人和治安保卫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

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 有良好的社会治安、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为村民的工作和生活创造优良的条件,为认真落实“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为好自己的事”的方针,确保我清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的计划: 一、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根据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的要求,成立了村支部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我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的开展,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治安巡逻队等组织。实行目标管理,明确分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动群众消除一起影响稳定的因素处于萌芽状态。 二、搞好普法宣教、营造守法氛围强化管理,以村民小组为基础,以创建“平安村寨”为载体,结合“六五”普法,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材料等形式,教育广大群众管好自己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坚决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陋现象和邪教组织。 三、矛盾纠纷细排查,做到化解矛盾到位,由于经济结构的改变及外来人口的涌入,使我村的矛盾纠纷有所增加,针对这种情况我村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月排查制度。对排查出的矛盾早介入、早调处,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上交,不激化。 四、安全管理经常抓,做到安全到位。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我

村与其他几村相连,处于中心地带,外来人员多,为了便于管理流动人口,保障社会治安,我村成立了流动人口管理小组,由专人负责。 五、建立应急预警机制按照“以片区为主、反应灵敏、动作高效”的要求。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处理。保证了全村的稳定和平安。 六、建立防范网络,确保防范措施到位。我村的治安防范网络设在镇综治办的关心和支持下,建立村支部书记负总责,村支两委成员具体抓,以村民小组组长为主要成员的群防群治队伍。形成上下联动,密切配合,防范控制严密的治安防范网络。为我村的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七、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村重要工作来抓,坚持落实“一把手亲自抓”的要求,日常工作和生产劳动中积极落实并经常检查监督,如有问题按时整改,确保我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无不良记录。

浅析城市社会治安管理

浅析城市社会治安管理 ——城市社区治安管理

浅析城市社会治安管理 ——城市社区治安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人口逐渐增多,尤其是外来人口的增多,社会成分复杂,人际关系淡化,邻居间互帮互助、团结一家的特点减弱,使得城市社会治安问题日益凸显。其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最基本的城市单位——社区,它的治安管理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要了解城市社区治安管理,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大概念——城市社会治安管理。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是指城市政府社会治安管理机构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城市社会公共秩序进行维护,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打击和处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而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安全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所以,城市社区治安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城市社会治安管理呢?社区治安管理也可以称为社区治安,它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对社会治安问题进行治理,是社区治安管理主体依靠社区群众、协同公安、司法机关、对涉及社区的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依法进行治理,促进社区秩序安定有序的过程。社区治安管理是维护社区正常社会生活秩序、保障社会安定团结的日常社会管理活动。良好的社区治安是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社区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城市社区治安现象构成要素分为:城市刑事犯罪、城市社区治安违法和城市治安事故三大类。

简单了解了什么是城市社区治安管理,我们就要问:为什么城市社区治安管理如此重要呢?为什么我们要重视社区治安的管理呢?这是因为,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危机不断出现,城市的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重点。而在对一个城市进行发展和管理的过程中,城市社区的安全保障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城市社区治安管理才引起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关注。正如之前提到的,社区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管理和功能完善的主要载体。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经过城市发展的实践证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社区安全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社区安全保障不仅是城市发展和稳定的前提,而且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反映着城市发展的现代化程度和整个社会的和谐文明程度。所以,我们要重视社区治安管理,建设和谐稳定的社区,使人们安居乐业,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那么,城市社区治安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法制不健全,限制社区的治安管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时至今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都大大增大,同时,人们对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人口生活在社区,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离不开社区这个城市的基本单位。因而,社区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可是,正如我们亲身体验到的,我国目前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不完善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另外,社区的基本规范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或不

一个治安主任关于社区治安管理的思考(治安主任)

关于社区治安的思考 【摘要】社区治安管理是维护社区正常社会生活秩序,保障社会安定团结的日常社会管理活动。社区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良好的社区治安管理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保障。本文着眼于现实的需要,根据作者所学物业管理专业知识与经验,具体研究如何加强我国社区治安管理工作。 【关键字】社区;治安管理; 在我国,由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转换经营机制,政府机构改革以及转变职能,企业剥离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需要由城市社区作为承接的载体。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被打破,大量“单位人”逐步转为“社会人”。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社会流动人口增加,致使城市人口的管理相对滞后。所有这些变化,正在引起城市管理方式的变革。因此加强社区建设,健全社区功能,发挥社区作用,保障社区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已成为我国体制改革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 一、社区治安管理的概念 社区治安管理,就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社区治安管理主体依靠社区居民协同公安、司法等国家专门机关,为达到社区秩序安定有序,对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治安问题依法进行治理的管理活动[2]。 具体来说,社区治安管理的概念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 1、社区治安管理的主体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其人员和社区内有关组织及其人员,它们共同承担维护社区治安管理的责任。 2、社区治安管理的依托力量是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包括社区内各单位、组织和广大社区群众。 3、社区治安管理的主要手段是社区治安控制,具体包括社区治安宣传教育、治安预防、治安执行、社区矫正与帮教及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处理等等。 4、社区治安管理是社区治安管理主体为维护社区秩序依法所进行的各种治理,追求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管理形式网络化和多样化,实现政府和公民社会、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在这个过程中的有效整合和互动。

关于推进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社会化的几点思考_秦立强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社会化管理研究”(项目编号:05A Z Z 005)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秦立强( 1966—),男,安徽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董亭(1984—),男,江苏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9年第2期N o .22009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s P u b l i c S e c u r i t y U n i v e r s i t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总第138期S u m 138 关于推进大型活动 公共安全管理社会化的几点思考 秦立强,董 亭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型活动日益增多,公安机关“大包大揽”式的管理难以全面保障大型活动的公共安全。应当树立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社会化的基本理念,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建立政府监管、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主体多元合作的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社会化发展模 式,完善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专业队伍和专业公司建设和发展,规范大型活动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完善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强制保险制度,健全政府和公安机关监管机制,不断提高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 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社会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D 03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40(2009)02-0020-0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型活动日益增多。大型活动的公共安全管理涉及社会公共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我国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公安机关负责。每一次大型活动的举办,当地公安机关需动用大量警力,安全保卫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在恐怖活动异常活跃、社会治安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压力巨大,公共安全保障需求与公安机关安全管理资源不足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单靠公安机关“大包大揽”、“单打独斗”式地开展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不仅公安机关不堪重负,而且也难以全面保障大型活动的公共安全。2007年10月我国颁布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5号)明确规定,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承办者对其承办活动的安全负责,这是我国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大改革和创新。从国内外实践看,大力推进大型活动 公共安全管理社会化势在必行。 一、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 社会化的基本理念 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社会化,是指政府和公安机关将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的部分职能通过向社会转移或委托代理等方式剥离出来,引入市场机制达到公共安全资源的有效配置,为大型活动提供公共安全保障。 (一)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按萨缪尔森的定义,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应是一种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的物品或服务。非排他性指公共产一旦存在,人人都能享用,即公众对于公共产品的享用不存在支 · 20·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浅谈社区文化建设

浅谈社区文化建设 发表时间:2011-09-29T16:16:24.877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7月下期供稿作者:韩广清[导读] 社区文化是当今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社会工作。 韩广清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文化馆山东济宁 272000)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07-0000-02 内容摘要:社区文化是当今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社会工作。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文化存在着设施建设滞后、专业队伍建设薄弱、活动居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要通过政府职能和社会的力量,不断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文化队伍建设、完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管理体制以及提高居民文化活动的参与意识,从而提升社区的整体实力。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文化文化建设 当前我国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创建文明社区的基础工程,是丰富人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已有了长足的进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然而,作为改革开放后产生的一个新兴事物,由于其发展历程短,人们对它的认识不到位,因而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必要对此进行对策性分析。 一、社区文化的内涵及作用 1.社区文化的内涵 我国社区文化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随着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理论界对社区文化含义的界定不甚相同。有人认为:“社区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所创造、孕育、形成的人文环境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总和。” 2.社区文化的作用 社区文化建设是促进城市乃至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在提升社区整体实力上作用显著。 二、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 1.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滞后 社区文化建设中,文化设施是基础,起着文化载体的作用。包括图书阅览、健康活动、娱乐休闲和交流沟通的场所等。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利用得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但在现实中,社区文化设施普遍与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普及率与利用律不高。一方面,社区资源严重不足,设施总量不能满足居民要求。文化设施陈旧老化,活动场所面积狭小,数量不多种类贫乏。有的社区由于管理不规范,居委会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在面积狭窄的小区过道摆放台球桌供居民有偿娱乐,私自收取费用;另一方面,现有资源被闲置,未得到充分利用。有些社区为在社区间评比中取得好成绩,存在着盲目投入的现象。这种搞形象工程的做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区的知名度,但其有名无实的做法并没有给群众带来实惠。 2.社区文化专业队伍建设滞后 社区的文化队伍,包括社区文化工作者、社区文化专业人士、社区群众文化骨干分子及街道和居委会的相关人员。他们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策划、组织、协调、管理的作用。建立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是发展社区文化的重要人才保证。但当前,社区中缺乏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有的社区将负责文卫的部门与负责计划生育的部门合并,使其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相混淆。造成计划生育工作和文化工作没有分开细化,各项事业都无法有效开展。同时,其年龄结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及能力素质都很难适应繁杂的实际工作,导致开展的社区文化活动形式内容单一,不合居民的口味,效果不明显。 3.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参与热情不高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社会接触面的狭小、人情味淡薄等因素使邻里“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增多。居民对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日益淡薄。居民彼此之间的疏离感增强,人们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对社区文化缺乏了解,主人翁意识淡薄。社区街道对社区内文化活动大包大揽,居民很少参与决策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互动和活力,脱离居民的文化需求,居民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由于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依靠政府主导,社区居民参与方式以动员为主,多是在政府行政推动和劝说下进行,从而使居民产生随大流与消极被动的应付心态,造成参与热情不高。 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政府要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力度。创建文明社区,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要增加文化设施的数量。政府应提高划拨专门用于社区文化建设的经费比例,拓展有偿的社区文化服务活动项目。通过主动与当地文化馆、图书馆联系,在社区文化大院中建立阅览室、文化站;开辟“社区文围墙”等阵地。 其次,会同社会力量共建社区文化。依靠社会力量,与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实现“共建”,企业通过对社区各种活动、比赛的合作,既解决了社区办活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也提高了自身的美誉度,同时还与社区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 2.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 繁荣社区文化,不仅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还必须对“软件”建设——建立支高水平的社区文化服务队伍加以重视。首先,应解决现有社区文化工作人员的编制以及职称评定问题;其次,要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待遇,改善其工作环境,以稳定工作人员队伍;第三,通过考试选聘、民主选举等竞争上岗的办法,择优挑选出专职的社区文化工作者;另外,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素质。社区可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合作,聘请技工、学者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专业技能培训。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开辟社区文化论坛,有条件的可以尝试申报社区文化类的研究项目,及时总结社区文化创新工作的经验与不足。定期与其他社区进行沟通,加强学习,不断显露本社区的文化特色,并向纵深发展。不断丰富其专业知识,增强技术水平,能够有效地开展各类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群众需求的文化活动。在建立专业社区文化工作人员队伍的同时,还要组织社区文化工作积极分子,联系愿为社区做义工的高校学生,建立一支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充实到社区文化的各个领域,不断丰富与完善文化活动。

浅析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运用各种手段科学整合现有警力和社会资源,把管理、防范、控制等多种措施有机结合,对社会治安实施全方位动态防控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基层基础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基础年建设中,如何从根本上预防控制和发现打击犯罪,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树立三个观念,以新的思维引导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一)树立效益观念,正确处理好打防关系。在打与防的互动关系中,“打”固然十分重要,且一刻也不能放松,但从工作成本的投入和产出比例分析,加大防控力度,坚持以防促打,打防结合,效益更为可观。实践证明,只有将严厉打击与主动防范相结合,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公安机关要切实增强效益观念,明晰工作思路,调整工作重点,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一项自觉行动,变“要我防”为“我要防”,变“被动补防”为“主动设防”。 (二)树立经营观念,抓好长期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公安机关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优先考虑建设最急需、最适用的项目,同时充分考虑项目的可扩展性,以锲而不舍的精神,长期经营,分步实施,紧抓不放。工作中既要克服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消极情绪,又要反对急功近利、贪大求全的短期行为。 (三)树立创新观念,全力打造新品牌。创新是基层基础工作进步的灵魂,是基层基础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基础工作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突破一些陈旧的条条框框和清规戒律,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更新方式方法,拓新基础领域等。要提升基础工作科技化、社会化、市场化水平,加快“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装备现代化”建设,切实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规则移植到治安防范中来,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建立以市场为依托、产业为载体、防范为核心的治安防范体系。 二、抓好三大联动,实现警务资源的优化组合 一是抓内部联动。在充分发挥各警种的职能优势,强化打击、巡逻、管理等项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必要的警种工作联系制度,科学合理地调配使用巡警、刑警、交警、派出所等方面的力量,形成治安卡口控“点”,城市和公路交巡警控“线”,派出所和治安联防组织控“面”,“点、线、面”互相策应、均衡布局的立体防控网络,切实把严打与严防、严管、严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警务运作机制的立体化、集成化水平,真正实现公安工作由传统“各自为阵”向多警种“合成作战”工作模式的转变。 二是抓内外联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路子,以公安机关的正规化、现代化和专业化的防控工作为核心,不断拓展110社会联动的广度和深度,运用法制的和经济的手段,充分挖掘各种社会资源,严密构筑多层面的专群防控体系。以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为载体,以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治安联防组织为依托,广泛开展各种自防协防工作,深化基层平安零发案创建活动,把加强人防、巩固物防、普及技防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社会治安工作由公安机关“孤军作战”向社会各界“综合治理”工作格局的转变。 三是抓区域联动。针对当前刑事犯罪流窜性和跳跃性的特征,坚持以动制动、以快制快的工作原则,完善协作机制,形成资源共享、互助互促的警务合作新格局;拓宽对外联络渠道,进一步密切与周边地区的警务协作,联手打击外来人口流窜犯罪和跨地区有组织犯罪活动,真正实现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由“静态封闭”型向“动态开放”型的转变。 三、健全三个机制,完善打防控一体化社会系统工程 一是健全完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发现和打击现行违法犯罪的能力。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接警、指挥、处警等环节的规范化建设,罗山县公安机关的整体快速反应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三台合一”后,赋予了指挥中心更多、更大的职权,提高了110报警服务台的实战指挥效能。因此,要建立起以110报警服务台为龙头,以交巡警为骨干,以派出所、责任区刑警队、社区警务室等为基础,各警种既分工负责,又相互联动的接处警运行机制。通过不

浅议如何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b17418350.html, 浅议如何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作者:柳文杰 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5年第08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改革的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很好地建设我国的社区文化,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统揽全局,不断开拓。 [关键词]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基层文化是我们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缺少这一环,新型社区建设便不可能实现。加强文化建设,重点在社区,加强社区文化的建设,满足每个居民对文化的不断需求,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社区文化建设概述 社区文化的涵义很广泛,一般是指一定地域内,反映在社会共同体中有关人的行为倾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品位等生存环境要素的文化现象总和。社区文化影响着人的精神状态,增加归属感及社区的凝聚力,对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治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社区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能够促进社会政治、经济不断发展,对社区建设和社会和谐都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人际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有利于满足社区群众文化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广大社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高涨。社区文化建设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居民能够就近就便享受文化服务和参加文化活动,能够满足对文化的强烈愿望。其次,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组织社区各种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居民参与,使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到社区之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社区文明程度。近年来街道各社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吸引了广大社区居民参与,起到了教育社区居民、强化社区精神、培养道德情操的作用。第三,有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社区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协调各单位与居民之间的关系,增加了交往,得到相互了解,互相协作与配合,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感情交流。人们参加社区文化活动越多,越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就会自觉维护社区利益,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二、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各级政府和基层文化部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发展社区文化,但在其建设中仍存在许多不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