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髓性肌萎缩症诊疗指南(2019年版)

脊髓性肌萎缩症诊疗指南(2019年版)

脊髓性肌萎缩症诊疗指南(2019年版)

脊髓性肌萎缩症

概述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由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urvival motor neuron gene 1,SMN1)突变导致SMN蛋白功能缺陷所致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病。SMA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退化变性和丢失导致的肌无力和肌萎缩为主要临床特征。

病因和流行病学

SMA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致病基因SMN1位于5q13.2,编码运动神经元存活蛋白(SMN)。SMN是一个广泛表达的管家蛋白。SMN作为亚单位与Sm 蛋白结合,以SMN复合体形式募集Sm核蛋白和小核核糖核酸(snRNAs)组装成核糖核蛋白复合物(snRNPs)。snRNPs的主要功能是参与pre-mRNA加工,调节mRNA的转运、代谢和翻译。SMN失功能仅仅特异性影响运动神经元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

SMA发病率为1/10 000~1/6000,携带率为1/50~1/40。中国尚无SMA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

患儿临床表现差异性大,发病年龄可以从出生前(宫内发病)开始,表现为胎动减少,也可以在成年后。根据发病年龄、获得的运动功能及病情进展速度,可以将SMA分为4型:

1. SMAⅠ型又称Werdnig-Hoffman病,1/3患者在宫内表现为胎动减少,出生时为松软儿。患者在6个月内发病,平均发病年龄在生后1个月。表现为全身松软无力,严重肌张力低下。由于舌、面和咀嚼肌无力,大多数患儿出现吸吮和吞咽困难,可见舌肌萎缩和震颤。肋间肌受累可以出现呼吸困难,腹式呼吸。胸部呈钟型外观。下肢较上肢受累重,近端较远端严重。严重躯体中轴部位肌无力使患儿不能控制头部运动,不会抬头或翻身,没有独坐能力。卧位时,双下肢呈髋外展、膝屈曲的蛙腿体位。肌肉萎缩多不明显,部分患儿轻度关节畸形。患

儿智力好,腱反射消失,四肢感觉正常。患儿肌无力进行性加重,最终失去所有自主运动能力,鼻饲喂养,反复呼吸道感染而致呼吸衰竭。80%患儿1岁内死亡,很少活过2岁。

2. SMAⅡ型患儿生后6个月内发育正常,可以获得从卧位到独坐的能力。之后出现运动发育停滞,通常在生后18个月内出现症状,表现为缓慢加重和近端为主的全身性肌无力和肌张力低下,导致运动发育落后。查体可见四肢肌肉无力及舌肌萎缩和震颤,50%患者可见手部震颤。患儿可以独坐,但始终不能独立行走。随着时间推移,出现脊柱侧弯,可快速发展并严重影响呼吸功能。早期可以出现大关节挛缩。一般可存活至10~20岁。智力正常。

3. SMAⅢ型又称Kugellberg-Welander病。生后1年内运动发育正常。从幼儿期至青少年期均可发病,可以获得独立行走的能力。根据发病年龄,该病又可以分为Ⅲa和Ⅲb两个亚型,Ⅲa型发病在3岁前,Ⅲb型发病在3岁后。50%Ⅲa型患儿在14岁左右失去独走的能力,伤残程度较Ⅲb型重。患儿肌无力呈缓慢加重,近端肢体为主,早期可以呈节段性分布。预后相对较好,患者可以行走多年,后期可能出现脊柱变形。可以存活至中年,智力正常。

4. SMAⅣ型:又称成人型SMA。多在30~60岁发病,表现出显著的四肢近端无力,尤其是肢带肌无力,病情进展缓慢,寿命不受影响。

辅助检查

1.血清肌酸激酶(CK)SMAⅠ型大多正常,SMAⅡ型和SMAⅢ型患者可见2~4倍轻度增高,但一般不会超过正常值的10倍。

2.肌电图检查针极肌电图在SMAⅡ/SMAⅢ型患者可见高波幅长时限的运动单位电位,提示存在神经源性受损。而Ⅰ型SMA患儿针极肌电图可见去神经支配的改变,部分患者缺乏神经再生的典型表现。

3.肌肉活检在SMAⅠ型患儿可见典型的肌肉病理改变。成束的发育不良肌纤维中存在成群的肥大肌纤维,SMAⅠ型与SMAⅡ型肌纤维呈棋盘格样分布。在SMAⅢ型患者,可见大片或整束的小角状萎缩肌纤维和两种类型的肌纤维肥大,有时可见肌纤维群组化现象和SMAⅡ型肌纤维占优势,可见个别肌纤维坏死、涡旋肌纤维和肌纤维核内移现象。

4.基因检测SMA基因检测的金标准是通过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法(MLPA)、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PCR)或二代测序法(NGS)对SMN1和SMN2基因进行定量分析。SMN1纯合缺失也可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后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消化的方法检测。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检测速度快、检测费用低,不过此法无法获得SMN1或SMN2拷贝数。而复合杂合缺失的检测和SMN1拷贝数有关,SMN2拷贝数则对患者预后评估与治疗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SMN1两个拷贝的纯合缺失即可诊断SMA。如果发现患者只有1个SMN1拷贝,且临床表型与SMA 相符,则需对剩余的SMN1基因进行测序,检测是否存在其他微小突变。如果发现两个完整SMN1拷贝,基本可以排除SMA的可能性,但如果患者临床表型非常典型或有家族史,则仍需对SMN1基因进行测序。如果测序结果未发现SMN1致病性变异,临床表现提示SMA,肌电图检测结果提示神经源性损害,则应考虑其他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可能性。

诊断

SMA通常通过临床表现的提示做出诊断。SMA婴儿会临床表现为肌张力低下,进行性、对称性的近端肌肉无力,下肢重于上肢,面肌不受累,但经常伴有球部肌无力。有时可伴有肋间肌无力,但膈肌运动相对正常,进而导致典型的“钟型”胸及矛盾呼吸。儿童期起病的患者情况类似,会有肌张力低及近端肌肉无力的表现,但球部、呼吸肌受累的情况较少见。

SMA的诊断以分子遗传学检测为基础。SMN基因座位于人体5号染色体的反向重复区域,其中包含一个同源基因SMN2。当患者因典型临床症状被怀疑为SMA时,应当首先考虑进行基因检测。基因检测结果明确的无须再进行肌活检。约96%的SMA患者由SMN1基因外显子7、8纯合缺失导致,或只存在外显子7纯合缺失。大多数患者的缺失遗传自父母,有2%的患者SMN1两个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出现了新发缺失。有3%~4%的病例,SMN1一个等位基因缺失,而另一个则出现了其他类型的突变。目前未在SMA患者中发现SMN2的缺失,在一般人群中,每个5号染色体上SMN2的拷贝数从0到4个不等,SMA患者通常至少携带一个SMN2拷贝。

鉴别诊断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本病可以导致新生儿期及婴儿期的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特别是新生儿期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更应注意鉴别。在年龄小的松软儿SMN1基因检测阴性时,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除上述症状外,还可出现黄疸、水肿、纳呆、嗜睡等表现。幼儿和儿童时期呈现智力低下、听力减退、黏液性水肿,SMA患儿无这些表现。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以确诊。

2.先天性肌病是一组非进展或缓慢进展的遗传性肌病,发病在婴幼儿期或儿童期,为X连锁、常染色体显性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这类疾病临床表现相似,主要依靠病理检查诊断。常见的有中央轴空病、杆状体肌病、中央核肌病等。共同的临床特点主要为运动发育迟缓,肌肉无力,肌张力减低,可以伴有眼肌、面肌无力,深反射常减弱或消失。长期肌无力可合并关节畸形或挛缩。血清CK 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增高,肌电图检查常表现为正常或部分肌源性或部分神经源性损害。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是肌肉病理检查和基因检测。

3.线粒体病本类疾病是由于遗传基因突变引起线粒体酶的功能缺陷导致ATP合成障碍而出现的一组多系统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特点为多系统病变。可以出现①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如认知障碍、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②肌肉病,如肌无力、骨骼肌溶解。③周围神经病,感觉神经病、交感神经病。④眼外肌麻痹或视力听力丧失。⑤系统性损害,身材矮小、糖尿病、心脏症状等。实验室检查可见乳酸酸中毒、肌电图可以出现肌源性或神经源性损害。头部影像学没有特异性,但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辅助作用。基因检测很重要,线粒体DNA或核基因突变均可导致发病。当患儿出现肌无力、运动发育落后症状时,需要和SMA 鉴别。

诊疗流程(图110-1)

图110-1 SMA诊疗流程

缩写:SMA.脊髓性肌萎缩症;SMN1.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2.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2;EMG.肌电图;NCV.神经传导速度;CK.肌酸激酶

治疗

目前仍没有证据证明药物治疗能够影响SMA的进程。2012年发表的一篇Cochrane系统评价报道了6项SMA治疗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其中使用了肌酸、苯丁酸、加巴喷丁、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羟基脲以及丙戊酸和乙酰左卡尼汀的联合疗法。无一疗法在结局评估上对Ⅱ型和Ⅲ型SMA参试患者产生据统计学意义的效果。还有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如沙丁胺醇(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在开放标签的研究中显示,有希望对SMA患者带来功能改善。尽管还缺乏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的证据,沙丁胺醇在一些国家的临床实践中经常用于能独坐和独走的SMA患者。推荐服用抗生素,或促进骨骼健康的药物/补充剂,如维生素D、钙和双磷酸盐,或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的药物。

Nusinersen(spinraza TM)是一种在Ⅰ型和Ⅱ型SMA中完成3期临床试验的反义寡核苷酸药物,2016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欧洲药品管理局的批准,用于治疗各型SMA患者,并已在多个国家投放上市。虽然前期参与的患者和家

属表示药物的临床结果非常好,但由于是通过鞘内给药,因此要求医疗机构具备相应设施才能完成给药并实施有效的术后监测。其他方法,例如旨在提升SMN 蛋白水平的小分子药物或使用病毒载体的SMN1基因替代疗法,已经在进行临床试验并取得了初步可喜的疗效。

SMA的管理重在多学科参与模式。目前建议由一位神经科或小儿神经科医生来协调安排,他们对疾病进程及潜在问题比较了解,便于对病情进展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监控,提供前瞻性的管理。多学科干预包括神经肌肉及骨骼系统评估、康复、营养及胃肠道功能管理、肺部管理及急症处理。

参考文献

[1]Eugenio M, Richard SF, Francesco M,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Part 1: Recommendations for diagnosis, rehabilitation,

orthopedic and nutritional care. Neuromuscular Disorders,2018,28(2):103-115. [2]Finkel RS, Mercuri E, Meyer OH,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pinal

muscular atrophy:Part 2: Pulmonary and acute care; medications, supplements and immunizations; other organ systems; and ethics. Neuromuscular Disord,

2018,28(3):197-207.

[3]吴希如,林庆.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9:898-900.

[4]Darras BT, Jones HR Jr, Ryan MM,et al. Neuromuscular disorders of infanc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M]. Elsevier, Academic Press,2015:117-139.

脊髓性肌萎缩症诊疗指南(2019年版)

脊髓性肌萎缩症诊疗指南(2019年版)

脊髓性肌萎缩症 概述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由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urvival motor neuron gene 1,SMN1)突变导致SMN蛋白功能缺陷所致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病。SMA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退化变性和丢失导致的肌无力和肌萎缩为主要临床特征。 病因和流行病学 SMA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致病基因SMN1位于5q13.2,编码运动神经元存活蛋白(SMN)。SMN是一个广泛表达的管家蛋白。SMN作为亚单位与Sm 蛋白结合,以SMN复合体形式募集Sm核蛋白和小核核糖核酸(snRNAs)组装成核糖核蛋白复合物(snRNPs)。snRNPs的主要功能是参与pre-mRNA加工,调节mRNA的转运、代谢和翻译。SMN失功能仅仅特异性影响运动神经元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 SMA发病率为1/10 000~1/6000,携带率为1/50~1/40。中国尚无SMA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 患儿临床表现差异性大,发病年龄可以从出生前(宫内发病)开始,表现为胎动减少,也可以在成年后。根据发病年龄、获得的运动功能及病情进展速度,可以将SMA分为4型: 1. SMAⅠ型又称Werdnig-Hoffman病,1/3患者在宫内表现为胎动减少,出生时为松软儿。患者在6个月内发病,平均发病年龄在生后1个月。表现为全身松软无力,严重肌张力低下。由于舌、面和咀嚼肌无力,大多数患儿出现吸吮和吞咽困难,可见舌肌萎缩和震颤。肋间肌受累可以出现呼吸困难,腹式呼吸。胸部呈钟型外观。下肢较上肢受累重,近端较远端严重。严重躯体中轴部位肌无力使患儿不能控制头部运动,不会抬头或翻身,没有独坐能力。卧位时,双下肢呈髋外展、膝屈曲的蛙腿体位。肌肉萎缩多不明显,部分患儿轻度关节畸形。患

脊髓性肌萎缩,脊髓性肌萎缩的症状,脊髓性肌萎缩治疗【专业知识】

脊髓性肌萎缩,脊髓性肌萎缩的症状,脊髓性肌萎缩治疗【专业知识】 疾病简介 脊髓性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系指一类由于以脊髓前角细胞为主的变性导致肌无力和肌萎缩的疾病。首先由Werdnig(1891)和Hoffmann(1893)报道,故又称Werdnig-Hoffmann 病。根据起病年龄和病变程度可将本病分为4型:Ⅰ~Ⅲ型称为儿童型SMA,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群体发病率为1/6000~1/10000,是婴儿期最常见的致死性遗传病。20~30岁以上起病的SMA,归为第Ⅳ型,可呈常染色体隐性、显性和X连锁隐性等不同遗传方式,其群体发病率约为0.32/10000。由于存在各种临床和遗传学方面的特点,故目前普遍认为本病应从运动神经元疾病中分出,成为一组独立疾病。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Ⅰ~Ⅲ型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婴儿期最常见的致死性遗传病。第Ⅳ型为常染色体隐性、显性和X连锁隐性等不同遗传方式。 二、发病机制 SM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直是神经病学研究中的一个难题。近几年来在SMA基因定位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1995年,不同研究小组分别报道了3个SMA候选基因。法国Lefebvre等在5q13.1区域发现了运动神经元生存(survival motor neuron,SMN)基因,全长约20kb,含8个外显子,其转录产物约1.7kb,编码294个氨基酸,功能未知。在一条染色体上该基因具有两个拷贝,二者间有5个碱基的差别,在端粒侧称SMNt,着丝粒侧称SMNc。研究表明,SMNt第7、8号外显子在98.6%SMA患者中纯合缺

脊髓性肌萎缩症

脊髓性肌萎缩症 一概述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又称脊肌萎缩症,是一类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导致肌无力、肌萎缩的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并不少见。根据发病年龄和肌无力严重程度,临床分为SMA-Ⅰ型、SMA-Ⅱ型、SMA-Ⅲ型,即婴儿型、中间型及少年型。共同特点是脊髓前角细胞变性,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近端为主的广泛性弛缓性麻痹与肌萎缩。智力发育及感觉均正常。各型区别根据起病年龄、病情进展速度、肌无力程度及存活时间长短而定。至今本病尚无特异的有效治疗,主要治疗措施为预防或治疗严重肌无力产生的各种并发症,如肺炎、营养不良、骨骼畸形行动障碍和精神社会性问题等。 二病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SMN基因第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引起。 三临床表现 本症大多数患者为SMA-Ⅰ型,其次为Ⅱ型,Ⅲ型发病率最低。 1.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 也称为SMA-I型或Werdnig-Hoffmann病。本型为3型中最为严重的,部分病例在宫内发病,胎动变弱,半数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即可发病,且几乎均在5个月内发病,能存活1年者罕见。这些患儿在胎儿期已有症状,胎动减少,出生后即有明显四肢无力,喂养困难及呼吸困难。临床特征表现:

(1)对称性肌无力,首先双下肢受累,迅速进展,主动运动减少,近 端肌肉受累最重,不能独坐,最终发展为手足尚有轻微活动。 (2)肌肉弛缓,张力极低患儿卧位时两下肢呈蛙腿体位、髋外展、 膝屈曲的特殊体位,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3)肌肉萎缩,可累及四肢、颈、躯干及胸部肌肉,由于婴儿皮下脂 肪多,故肌萎缩不易被发现。 (4)肋间肌麻痹,轻症者可有明显的代偿性腹式呼吸,重症者除有严 重呼吸困难外,吸气时可见胸骨上凹陷,即胸式矛盾呼吸,膈肌运动 始终正常。 (5)运动脑神经受损,以舌下神经受累最常见,表现舌肌萎缩及震颤。(6)预后不良,平均寿命为18个月,多在2岁以内死亡。 2.中间型脊髓性肌萎缩 也称为SMA-Ⅱ型、中间型SMA或慢性SMA,发病较Ⅰ型稍迟,多于1岁内 起病,进展缓慢。患儿在6~8个月时生长发育正常,多数病例表现以 近端为主的严重肌无力,下肢重于上肢。许多Ⅱ型患儿可独坐,少数 甚至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下站立或行走,但不能独自行走。多发性微小 肌阵挛是主要表现。呼吸肌吞咽肌不受累,面肌不受累,括约肌功能 正常。本型具有相对良性的病程,生存期超过4年,可存活至青春期以后。 3.少年型脊髓性肌萎缩 又称SMA-Ⅲ型,也称为Kugelberg-Welander病、Wohlfart-Kugelberg-Welander综合征或轻度SMA,是SMA中表现最轻的一类。本病在儿童晚 期或青春期出现症状,开始为步态异常,下肢近端肌肉无力,缓慢进

脊髓型肌肉萎缩症

脊髓型肌肉萎缩症 脊髓型肌肉萎缩症是什么 1、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pinalMuscularAtrophy)是最常见的致死性神经肌肉疾病之一,是由于脊髓前角细胞运动神经元变性,导致患者近端肌肉对称性、进行性萎缩和无力,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居致死性常染色体遗传病第二位。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率为1/6000-1/10000,若夫妻双方生过一个SMA患儿,则再生患儿的概率为25%,生无症状的携带者的概率为50%,生一个正常的孩子的概率为25%。 2、脊髓性(进行性)肌萎缩是一种具有进行性、对称性、以近端为主的弛缓性瘫痪和肌肉萎缩为特征的遗传性下运动神经元疾病。 3、脊髓性肌肉萎缩症仅累及下运动神经元,患者四肢呈进行性弛缓性瘫痪,近端重于远端,下肢重于上肢等临床表现,可结合颈椎或腰椎影像学未见与临床相一致的表现,以及肌电图、肌肉病理检查等特点进行诊断。 脊髓型肌肉萎缩症的分类 1、Ⅰ型,又称重型、急性型、婴儿型,患者在出生六个月内即出现症状,病患之四肢及躯干因严重肌张力减退而呈现无力症状,颈部控制、吞咽及呼吸困难,哭声无力、肌腱反射消失,一般在两岁前就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2、Ⅱ型,又称中间型,其症状常出现于出生后六个月至一岁半之间,病患之下肢呈对称性之无力,且以肢体近端较为严重,患者无法自行站立及走路,有时可见舌头及手部颤抖,肌腱反射消失或减弱,但脸部表情正常,患者可依靠物理治疗及呼吸照护存活至成年,孩童期因呼吸道感染而死亡的占很大比例。 3、Ⅲ型,又称成人型,属于轻型脊髓性肌萎缩症,其发病年龄从一岁半至成年。以轻度、对称的肢体近端肌肉无力为表征,下肢较上肢易受侵犯,在跑步、跳跃及上下楼梯时会有轻度不便,肌腱反射减弱,通常此类患者长期存活率高。 脊髓型肌肉萎缩症的症状 1、婴儿脊髓性肌萎缩 (1)对称性肌无力:自主运动减少,近端肌肉受累最重,手足尚有活动。 (2)肌肉松弛:张力极低,当婴儿仰卧位姿势时下肢呈蛙腿体位、膝反射减低或消失。 (3)肌肉萎缩:主要累及四肢、躯干、其次为颈、胸各部肌肉。 (4)肋间肌无力、膈肌多不受累、膈肌运动正常,故呼气时胸部下陷呈现矛盾呼吸。 (5)病程为进行性,晚期延髓支配的肌肉萎缩,以咽肌最为显著,伴有肌纤维震颤,咽腭肌肉萎缩引起呼吸及吞咽困难,易有吸收性肺炎。

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实践指南

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实践指南 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实践指南 引言: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简称SMA)是 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特征是运动神经元的丧失导致肌肉弱化和萎缩。SMA是由一个缺乏或异常表达蛋白质SMN1(survival motor neuron 1)基因引起的。本文将介绍脊髓 性肌萎缩症的一般概述、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指南。 一、一般概述: 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期神经系统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1/6000-1/10000。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尤 其是婴儿和幼儿,但也会在成人中出现。该疾病通过遗传方式传递,主要有4个亚型:SMA类型I、SMA类型II、SMA类型 III和SMA类型IV。SMA类型I是最严重的亚型,通常在婴儿 期出现严重的肌无力和肌肉松弛。SMA类型II在幼儿期出现,患者能坐但不能站立或行走。SMA类型III和SMA类型IV在 儿童期或成年期出现,患者能行走但存在不同程度的肌肉无力。 二、临床特征: 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临床特征主要与运动神经元的丧失有关。患者常出现骨骼肌无力和运动障碍。初期症状通常是婴幼儿的运动发育延迟,如不能抬头、不能翻身等。随着疾病的进展,肌肉弱化和萎缩将导致运动功能受限,如不能坐立、不能行走等。 三、诊断: 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肌肉病理改变和SMN1基因异常。临床表现是最常见的诊断依据,如肌肉 无力、肌肉痉挛和运动功能障碍。肌肉病理改变通常通过肌肉

活检进行,特征是神经元丧失和肌纤维变性。最后,SMN1基因异常通常通过基因检测来诊断,常见的异常是SMN1基因缺失或基因重排。 四、治疗: 目前尚无治愈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方法,但有一些治疗手段可以减轻疾病症状和延缓其进展。物理疗法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之一,如物理训练、按摩和理疗等。药物治疗方面,目前批准使用的药物有纳武平(nusinersen)和曲美曲全(onasemnogene abeparvovec)。纳武平是一种可改善SMN蛋白表达的脊髓性肌萎缩症1型患者的核酸药物。曲美曲全是一种基因治疗药物,能增加SMN蛋白的表达。此外,肌电图检查和评估营养状况也是治疗的重要部分。 结论: 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临床实践指南为医生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并延缓疾病的进展。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其病理改变和SMN1基因异常是其诊断的关键依据。目前尚无治愈该病的方法,但物理疗法和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展。临床实践指南为医生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来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脊髓性肌萎缩症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2019)要点

《脊髓性肌萎缩症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2019)要点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由于脊髓前角及延髓运动神经元变性,导致近端肢体和躯干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的神经变性病。尽管SMA可由多种基因突变引起,但一般特指由于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 1 (SMNl)突变所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目前中国尚无发病率的确切数据,中国人群中的携带者频率约为1/42。随着病情的进展,肌无力可进一步导致骨骼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其他系统异常,其中呼吸衰竭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因此,SMA的治疗往往需要多学科的评估和综合管理。 一、临床表现 该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根据患者起病年龄和所获得的最大运动功能,将SMA由重到轻分为4型。 1.1型:也称werdnig-Hoffman病,即婴儿型,约占全部SMA病例的45%。患儿出生后6个月内起病,出现迅速发展的进行性、对称性四肢无力,最大运动能力不能达到独坐。肌无力以近端为著,由于显著肌张力低下,平躺时下肢呈“蛙腿”样姿势。 2.2型:也称Dubowitz病,即中间型,约占30%~40%。患者多在生后6~18个月起病,进展较1型慢,最大运动能力可达到独坐,但独坐年龄可能落后于正常同龄儿,不能独站或独走。

3.3型:也称Kugelberg-Welander病,即青少年型,约占20%。患者多在出生18个月后起病,早期运动发育正常,可独走,部分独走时间延迟。随年龄增长出现以近端为主的肌无力,下肢重于上肢,最终部分丧失独走能力,逐渐依赖轮椅。 4.4型:晚发型,即成人型,早期运动发育正常,成人起病,出现肢体近端无力,进展缓慢,预期寿命不缩短。 二、发病机制 位于染色体5q11.2-q13.3的SMNl基因是5qSMA的主要致病基因,SMNl基因致病性突变引起编码的运动神经元存活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或功能丧失。 三、检查项目与诊断流程 1.检查项目:临床疑诊为SMA的患者,即表现为躯干和四肢近端肢体为主的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肌束颤、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智力正常,可以选择以下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1)基因检测: (2)血清肌酸激酶(CK): (3)肌电图: (4)肌肉病理: 2.诊断流程:临床表现典型、高度怀疑SMA的患者,可直接行基因检测。如果疑诊神经肌肉病,诊断指向不明者,可同时行血清CK、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或肌活检病理检查,

脊肌萎缩诊疗指南

脊肌萎缩诊疗指南 【概述】 脊肌萎缩症简称脊肌萎缩(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脊髓前角细胞进行性变性疾病,部分脑干下部的运动神经核也可受累。临床表现为肌无力和肌萎缩,多在肢体近端肌肉开始,也可表现有舌肌萎缩和吞咽困难。儿童病例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临床表现】 SMA可分成很多类型,常见的有: (一)SMA I型(Werdnig-Hoffmann病) 1/3的患儿于出生前发病,其母于妊娠中可感到胎动减慢,或胎动突然停止。几乎100%于生后5个月内发病,,生后不久即表现为肌肉无力,以四肢近端肌群受累为主,躯干肌亦可受累。呈现明显的肌张力低下及自主活动减弱,反射消失,伴肌肉萎缩,舌肌受累可有肌肉萎缩及肌纤维颤动。严重的婴儿可表现为吸吮及吞咽困难,哭声低弱,呼吸表浅,翻身、抬头困难,常因呼吸道反复感染而早期死亡。此型预后最差,95%于生后1岁半内死亡。 (二)SMA 1I型 多在生后6~15个月内发病,个别者可在1~2岁时发病。6个月后开始出现运动障碍,表现为对称性肢体无力,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远端,肌张力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患

儿可独坐,但不能独立站立和行走。早期无肋间肌和延髓麻痹症状,l/3可有面肌受累。1岁后起病者可生存至少年或成年,严重者可致残。 (三)SMAⅢ型(Kugelbery-Welander病) 又称为少年型进行性脊肌萎缩。为常隐遗传,1/3有家族史。发病多在2~17岁,男性较女性多见。本型起病隐袭、缓慢进展,表现为肢体近端无力和萎缩,早期以大腿、髋部无力明显,走路时呈鸭状步态,站立或上台阶困难,逐渐累及肩胛带及上肢肌肉,手肌则较少受累,但胸锁乳突肌较易受累,少数患者亦可出现面肌、软腭肌及舌肌受累,约1/4可出现腓肠肌假肥大。少数患者可有手肌束颤及弓形足和双手细小震颤。本型预后良好,个别女性可有正常寿命。轻型患者20岁后仍可行走。本型因可出现肌酶如CPK等不同程度的增高,肌电图除神经源性损害外尚可有肌源性,因而需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鉴别,肌肉活检有助于诊断。 (四)成年发病的SMAⅣ型 又称为成人慢性近端脊肌萎缩症(adult chronic:proximal spinal mLISCuIaratrophy),约1/3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本型的发病年龄多为18~30岁,最晚可达60岁。起病隐袭,进展缓慢,主要为进行性上、下肢近端无力或萎缩,肌张力低下,反射减低或消失,有肌肉束颤。除肢体近端受累外,晚期可出现后组颅神经受累。一般预后尚好,发病后可存活

脊髓性肌萎缩症

脊髓性肌萎缩症 关于《脊髓性肌萎缩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般来说,这一病症是一种隐性遗传病症。可能很多人并沒有听闻这一病症的一些伤害,可是这一病症是存有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一病症针对身体的损害是非常大的。假如这一病症产生在女士的的身上,生病部位就会有可能在孑宫里边,不仅对生孕导致一定的影响,并且还会继续严重危害身心健康。 这一病症较为普遍的病症实际上在儿时便会出現了,例如会出現语言发育迟缓的状况。现阶段这一病症并没什么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法,可是做为亲人的一定要适用和激励病人。

病症 1、SMA-Ⅰ型 亦称Werdnig-Hoffmann病。约1/3病案在宫腔内病发,其妈妈可注意到宝宝胎动减弱。过半数在出世1月内发病,基本上全部病案均在5月内病发。患病率约为1/10000新生婴儿,男人女人病发相同。超过出世后没多久即主要表现肌张力低下,肌肉无力以四肢近端肌肉群累及主导,躯体肌亦乏力。患者吮吸及咽下力弱,哭泣声低下,吸气浅,可出現膈肌异常活动。翻盘及仰头艰难。腱反射消退。触诊可发觉四肢肌肉萎缩,但常被人体脂肪遮盖。眼球运动一切正常。扩约作用一切正常。由此可见舌肌肉萎缩和束颤。10%病案可有骨节畸型或肌肉萎缩。本型预后差。约95%丧生出世后18月。 2、SMA-Ⅱ型 病发较SMA-Ⅰ型稍迟,一般于1岁内发病,非常少于1~2岁发病。患病率与SMA-Ⅰ型类似。宝宝初期生长发育一切正常,但6月之后健身运动语言发育迟缓,尽管能坐,但独走及走动均未做到一切正常水准。1/3以上患者不可以走动。20%~40%患者

10岁之前仍具走动工作能力。大部分病案主要表现比较严重身体近端肌肉无力,下肢胜于上肢,而呼吸肌、咽下肌一般不累及。有1/3病案面肌累及。50%以上病案由此可见舌肌以及他肌肉纤颤。腱反射变弱或消退。本型具备相对性良好的现病史,大部分可活到童年期,某些活到成年人。 3、SMA-Ⅲ型 别称Kugelberg-Welander病。一般于幼儿阶段至青春发育期发病,而大部分于5岁前发病。发病隐袭,主要表现为特发性身体近端肌肉无力和委缩。初期大腿根部及髋骨肌肉无力较明显,以至病孩走动呈鸭步,登梯艰难,慢慢侵及肩骨带及上肢肌肉群。中枢神经操纵的肌肉群一般未累及及,但可出現面肌、软腭肌肉无力。眼外肌一切正常。约1/4病案继发性腓肠肌隐匿性肥厚,此基本上均常见于男士病人。过半数病人初期由此可见肌束颤动。弓形足也可以看到。腱反射变弱或消退。觉得一切正常。本型预后良好,尤其是女士病人。存活期一般能做到成年人,很多病人能有一切正常使用寿命。主要表现较比较严重病案通常为男士病人。本型血细胞CPK可有不一样水平提高。EMG除呈神经原性改变外还行与肌源性损害掺杂存有,因而须留意与肌营养不良症辨别。

2023脊髓性肌萎缩症新生儿筛查专家共识:国内规范筛查有了新依据

2023脊髓性肌萎缩症新生儿筛查专家共识:国内规范筛查有了新依据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由于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变性,导致近端肢体和躯干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的神经肌肉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肌无力可进一步导致呼吸系统、骨骼系统、消化系统及其他系统异常。我国活产新生儿的SMA发病率约为1/9788,是2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的主要遗传原因1。早期治疗对于各种类型的SMA患儿来说至关重要,可显著改善患儿预后,避免患儿机体各器官受到不可逆的损坏。而新生儿筛查则是发现症状前SMA患者的最佳途径2。多项研究证实,SMA患者在症状前被诊断并给予疾病修正治疗(DMT),优于症状后治疗3。目前大多数欧美国家及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均已开展SMA 新生儿筛查4-6。我国大部分地区尚处于广泛开展与推广的准备阶段,此时迫切需要相关领域的指导性文件来对此项工作进行规范引导。 2023年7月,《脊髓性肌萎缩症新生儿筛查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发布。该共识由中国研究型医学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神经与肌肉疾病防控专项基金组织,29位临床、新筛、遗传学等领域专家经反复讨论,基于国内外SMA新生儿筛查实践和国际指南共识制定了本共识。共识达成了5项推荐意见,涵盖SMA新生儿筛查流程、确诊流程与疾病管理、疫苗接种等方面,以期规范和指导当前SMA的新生儿筛查工作。本文就共识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文章整理如下。

一、新生儿SMA应如何筛查? SMA新生儿筛查为基因筛查,建议与我国目前现行的新生儿筛查同时采集或尽早采集。研究证明95%的SMA患者存在SMN1基因7号外显子的纯合缺失,且基因型-表型关联明确。SMN1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有多种不同检测方法可供选择。但是对于筛查而言,受限于样本质量等多重因素,无法完全排除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 推荐意见1: 目前SMA筛查仅针对SMN1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类型(同意率100%); 筛查机构选择的筛查方法对于SMN1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的检测敏感性应≥95%,阳性预测值应≥90%(同意率100%); SMA新生儿筛查可以不包括定量检测SMN2基因拷贝数,但筛查阳性新生儿的确诊试验应包含SMN2基因拷贝数信息(同意率100%); 用于检测的滤纸干血斑直径应≥6 mm,全血输注者应在3个月后采集血标本,对于拟行骨髓移植或干细胞移植的新生儿应在治疗前完成采集(同意率100%)

最新: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早期识别与诊断治疗

最新: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早期识别与诊断治疗 摘要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神经肌肉病,致病基因为SMN 1基因,以对称性进行性近端为主的肌无力为主要临床特征。近年来,SMA的分子致病机制研究及诊疗技术迅速发展,早期识别、及时诊断、规范治疗是临床实践的重点内容。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是运动神经元存活(survival motor neuron gene,SMN)1基因,该基因编码SMN蛋白。SMA以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近端为主的肌无力和肌萎缩为临床特点,患者的智力及感觉系统始终正常。根据患者发病年龄、最大运动里程碑等,可分为4个亚型。现将关于SMA 的早期识别和最新诊治进展总结如下。 一、SMA的早期识别 (一)临床表现 Ge等对237例SMA患儿进行自然史研究,发现85%的患儿因肌无力首次就诊,所有患儿均有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及运动里程碑发育落后,其中1型患儿多表现为哭声弱、抬头无力、吞咽困难,少数因肺炎首诊。2型及3型患儿多以运动发育落后或运动能力倒退为首诊原因。因此,运

动发育病史的全面采集及神经系统的仔细查体,对于早期识别SMA至关重要。松软儿及以肢体近端为主的渐进性加重的肌无力患儿,神经系统查体定位在下运动神经元,伴肌束颤,且感觉系统及智力发育正常,需高度警惕脊髓性肌萎缩症,进一步完善SMN 1基因缺失检测和SMN 2基因 拷贝数检测。若SMN 1基因检测结果为杂合缺失,而临床上高度怀疑SMA,可进一步行SMN 1基因Sanger测序检测微小变异,有助于明确复合杂合致病性变异所致SMA。 (二)疾病标志物 疾病标志物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进展和转归,并可揭示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发生的病理生理改变,为早期识别疾病提供依据。针对SMA已有多个公认的标志物,主要包括分子生物标志物及电生理标志物两大类。 1. SMN:完整有功能的SMN水平下降是SMA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一项关于婴儿SMA自然史研究表明,与年龄匹配的健康婴儿相比,SMA婴儿血液中SMN水平降低,接受疾病修正治疗的患儿血液SMN水平较未治疗组增加,因此血液SMN水平测定有望成为临床前识别患者的重要指标。然而,随后一项研究证实,尽管SMA婴儿的运动功能逐渐下降,但血液中的SMN水平仍保持相对稳定,提示血液SMN水平与临床严重程度没有确切相关性。此外,血液中测量的SMN并不一定反映运动神经元或其他神经组织中的SMN水平,其作为诊断指标的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脊髓性肌萎缩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脊髓性肌萎缩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脊髓性肌萎缩(spinalmuscularatrophy,SMA)是指一种由脊髓前角细胞变性引起的肌无力和肌萎缩的疾病。首先是由Werdnig(1891)和Hoffmann(1893)报道,又称Werdnig-Hoffmann疾病根据起病年龄和病变程度可分为4类:Ⅰ~Ⅰ类型叫儿童型SMA,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率为1/6000~1/1万,是婴儿期最常见的致死性遗传病。20~30岁以上SMA,归为第Ⅰ可呈常染色体隐性、显性和X连锁隐性等不同遗传方式的群体发病率约为0.32/10000。 由于临床和遗传学的各种特点,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疾病应该动神经元疾病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组独立疾病。 1.病因

Ⅰ~Ⅰ型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婴儿期最常见的致死性遗传病。第Ⅰ常染色体隐性、显性和X不同的遗传方式,如连锁隐性。 二、发病机制 SMA神经病学研究中制一直是神经病学研究的难题。SMA基因定位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1995年,不同的研究小组分别报道了三个SMA 候选基因Lefebvre等在5q13.1区域发现了运动神经元生存(survivalmotorneuron,SMN)基因,全长约20kb,大约有8个外显子,其转录产约1个.7kb,编码294个氨基酸,功能未知。该基因在染色

体上有两个副本,两者之间有五个碱基,称为端粒侧SMNt,着丝粒侧称SMNc。研究表明,SMNt98号外显子7、8号.6%SMA患者中纯合缺失或截断,另1.4%患者有小缺失或突变,强烈支持SMN是SMA 基因的重要决定。Roy等在5q13区域再克隆到神经细胞凋亡抑制蛋白质(neuronalapoptosisinhibitoryprotein,NAIP)有16个外显子,全长70个kb,1232氨基酸编码。%SMA-Ⅰ型和18%SMAⅠ、Ⅰ型患者存在NAIP第5号和第6号外显子缺失,而第2号外显子缺失%正常对照也缺少5、6号外显子,提示NAIP基因亦与SMA协发病相关。至于成人型。SMA,只发现了一部分SMN缺乏基因、提示和儿童型SMA有类似的基因变化,但大多数患者的基因定位尚未确定,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病理变化主要位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明显减少,退行性变化,残留的神经细胞收缩,核溶解,脊髓前轴突变细,轴突外周细胞肿胀。脑干运动神经核变性在面神经、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中很常见。肌肉病理检查见以下辅助检查部分。 1、SMA-Ⅰ型

脊髓性肌萎缩

脊髓性肌萎缩 关于《脊髓性肌萎缩》,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代社会,很多人对优生的观念都十分强,针对生一个聪明宝宝的期盼也极为明显。从备孕期时,就刚开始服食叶酸片、多种维生素等多种多样有利片状。怀孕期间,便会更为当心,定期做孕检变成了怀孕期间的一项常规之事。由于稍有粗心大意,各种各样遗传疾病在不经意便会侵犯大家的日常生活。 脊神经性肌肉萎缩做为一种遗传疾病,近些年也遭受了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这类病不仅残害着新生婴儿的性命,也给家中导致极大的经济发展和思想负担。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的是,本病能够根据当代的新科技方式检测查验出去。

脊神经性肌肉萎缩 1简述 脊神经性肌肉萎缩(SMA)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病理学改变为脊髓前角体细胞转性;临床症状为特发性、对称、身体近端主导的弛缓性麻木和肌肉萎缩;大脑发育一切正常,不伴感觉障碍,群体患病率1/6000~1/10000。 2临床症状 该病依据临床症状及病发時间可分成三型: SMAⅠ型(比较严重宝宝型):出生后6月内病发;情况严重出世时现有显著病症,四肢无力,饲养艰难,呼吸不畅;自始至终无

独座工作能力,预后差,2岁前身亡。 SMAⅡ型(迟发宝宝型):出生后6~18月病发;新生儿期吮吸、咽下作用一切正常,无呼吸不畅;可独座,自始至终不可以单独走动;可存活至10~20岁,多丧生吸气肌麻痹。 SMA Ⅲ型(青少年型):出生后18月病发;新生儿期一切正常,5~15岁出現迟缓加剧的全身肌肉无力,身体近端重;在一定阶段内有单独走动工作能力,可存活至中老年,30岁后丧失独走工作能力,多丧生吸气肌麻痹或全身衰退。 脊神经性肌肉萎缩的不良影响非常大,不但对本人造成不良影响,也是家中和社会发展的重特大压力。因此,以便避开这类不良影响,一个家中务必对小孩、家中和社会发展承担,定期搞好孕期检查。

脊髓延髓肌萎缩症肯尼迪病诊疗指南

脊髓延髓肌萎缩症肯尼迪病诊疗指南 概述 肯尼迪病,又称脊髓延髓肌萎缩症(spinal bulbar muscular atrophy,SBMA),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的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感觉障碍及内分泌系统异常,后者包括男性乳房发育、不育以及糖尿病等。该病是由染色体Xq11-12上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第1号外显子CAG重复序列异常扩增所致,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病因和流行病学 肯尼迪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Xq11-12上的雄激素受体基因,因其第1号外显子N端的一段CAG重复序列异常增多而致病。文献报道该CAG重复序列在肯尼迪病患者平均为46次。在肯尼迪病中,CAG 的重复次数具有遗传的相对不稳定性,其与起病年龄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但也有不同结果的报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肯尼迪病主要在成年男性中发病,女性携带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在美国,肯尼迪病的发生率为男性中1/40 000,但芬兰西部和意大利报道的发病率更高。尚缺乏肯尼迪病在中国人群中发病率等流行病学数据。 临床表现

男性发病,起病隐匿,常见发病年龄为30~60岁。患者常以痛性痉挛、震颤、双下肢无力等症状起病,逐渐出现双上肢无力、延髓部和面部的肌肉萎缩、肌束颤动、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可伴有男性乳房发育、生殖功能降低等雄激素受体不敏感表现。约超过50%的患者存在感觉异常。部分女性基因突变携带者有轻度临床症状,可仅出现痉挛,电生理检查所示慢性失神经改变多轻微。该病进展缓慢,患者通常在病程晚期才出现行走不能,仅有部分患者需要辅助通气,对生存期无显著影响。 1.不典型症状某些不典型症状可在出现肢体力弱前数年甚至数十年前出现,包括容易疲劳、痛性痉挛、口周震颤及姿势性震颤。肌无力:多数患者以双下肢无力起病,逐渐进展至双上肢、舌肌以及面肌,而眼外肌往往不受累。肢体无力的分布多不对称,以近端受累为主。咀嚼肌受累时可引起下颌下垂及震颤。体检以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体征为主,表现为肢体肌力下降,近端为著,伴肌肉萎缩、束颤,腱反射多减弱或消失。多数患者可出现明显舌肌萎缩、纤颤,但软腭活动、咽反射多正常,患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的程度也较轻。某些患者还可观察到颏部以及口周束颤。患者运动功能损害随病程延长逐渐加重,后期可出现上楼费力、行走不稳等。 2.感觉障碍约半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减退,而在其他患者为亚临床性,仅在感觉神经传导检查中发现异常。 3.内分泌异常包括葡萄糖及脂肪代谢的异常,雄激素受体不敏感等表现,后者包括男性乳房发育、性功能下降、不孕不育、睾丸萎

儿童康复科诊疗常规孤独症谱系障碍诊疗常规脊髓性肌萎缩诊疗常规三甲资料修订版

工作制度职责诊疗规范三甲资料修订版 目录: 儿童康复科诊疗常规孤独症谱系障碍诊疗常规脊髓性肌萎缩诊疗常规 概论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s,ASD)是一组以社交障碍、交流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在发育的早期就显示出来。 一诊断 DSM-5关于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 1、在多种场合下,社会交往和互动方面存在持续性的缺陷: 1)社会情感互动缺陷,例如范围从不恰当的社交方法和不能来回对话;到分享兴趣,情绪和 情感的减少;到不能发动或应答社会交往。 2)社交互动的非言语交流行为缺陷,例如:范围从整合言语和非言语交流差;到眼神接触和 肢体语言异常或理解及使用手势交流缺陷;到完全缺乏面部表情和非言语交流。 3)发展、维持和理解多动关系上的缺陷,例如:范围从调整行为适合不同社交场合困难;到 难以分享想象性的游戏或交朋友;到对同伴毫无兴趣; 2、刻板和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方式,至少有下述2项特征: 1)刻板或重复的运动、使用物体、说话,例如,简单的刻板运动;将玩具排成一行或者用手指轻弹物体;回声样语言或特异的短语; 2)坚持同一性,固定不变的常规或仪式化的言语或非言语的行为,例如,小的变化产生引起极度痛苦;转变困难; 3)过度狭窄或固定的兴趣,在强度和关注程度上不正常,例如,强烈的依恋或者迷恋于不寻常的物体; 4)对感觉刺激过低或过高的反应,或者对环境的感觉方面有不寻常的兴趣;例如,对痛、热、冷、明显迟钝,对特定的声音或者材料质地有相反的反应,过度的闻或者触摸物体; 3、症状在婴幼儿发育早期就存在,但是可能会直到社会需求超越他的能力时才完全表现出来,或者在日后因学习了策略而被掩盖起来。 4、这些症状导致现在社交、职业或当前功能上的其他重要方面的明显损害。 5、这些障碍常常不能很好的用智力障碍或全面发育迟缓来解释。智力障碍和孤独症谱系障碍常常同时存在,在社会交流低于所期望的总的发育水平时,则诊断孤独症谱系障碍共病智力障碍。

2023脊髓性肌萎缩症中国三级预防指南(完整版)

2023脊髓性肌萎缩症中国三级预防指南(完整版)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最常见的婴幼儿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之一,主要是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突变导致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退行病变,以肌无力和肌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我国SMA致病变异的总体人群携带率为1.2%~2.2%,发生出生缺陷的风险大。三级预防的策略可有效降低SMA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的SMA三级预防,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牵头国内多学科专家,遵循国内外指南的撰写规范,根据我国的研究现状和患者的特点,参考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证据,并借鉴相关指南,最终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SMA三级预防指南。该指南的颁布将为我国SMA的预防发挥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神经肌肉疾病,主要是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urvival motor neuron gene 1,SMN1)突变导致的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退化变性,以严重的肌无力和肌萎缩为主要临床特征。SMA临床表现多样,起病年龄跨度大,根据起病年龄和临床表现分为5型,其中1型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类型,该型患儿出生后2年内常因呼吸衰竭死亡。95%的SMA由SMN1双等位基因纯合缺失导致,本指南中的SMA 特指位于5q13的SMN1(OMIM#600354)致病性变异导致的5q-SMA。我国SMA致病变异的总体携带率为1.2%~2.2%,据此推

算中国现存SMA致病变异的携带者(简称SMA携带者)约有3 000万人。SMA致病变异在人群中的携带率高,患者病情严重、花费大、预后差,生存和生活质量低下,其家庭不堪重负。SMA病因明确,三级预防符合卫生经济学的筛查策略,也是目前预防SMA的最佳选择。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的SMA预防,既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还能为患儿的身心健康提供有效的帮助和保障。 国际上,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美国妇产科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ACOG)在2008—2017年先后发布多个针对携带者筛查、新生儿筛查的指南,建议每一位孕妇筛查SMA[1, 2, 3, 4]。我国近年来也陆续发布了关于SMA的临床遗传诊断[5]、多学科管理共识[6, 7]、临床实践指南[8]、呼吸管理专家共识[9],这些指南共识的制定和实施对我国SMA的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我国目前尚无系统性针对SMA三级预防的指南。为了从整体上提高我国SMA预防能力,努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落实预防为主的SMA预防工作方针,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学组牵头,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和相关指南,结合当前国内医疗发展实际情况,基于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分级方法,讨论并撰写了SMA中国三级预防指南,旨在为我国SMA的三级预防提供更加实用、规范的指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