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故宫馆藏明清家具赏析(二)

北京故宫馆藏明清家具赏析(二)

北京故宫馆藏明清家具赏析(二)
北京故宫馆藏明清家具赏析(二)

北京故宫馆藏明清家具赏析(二)

北京故宫馆藏明清家具赏析(二)

黄花梨方背椅,高92.5cm,长61.5cm,宽47cm椅靠背板、扶手、鹅脖、联帮棍均成曲形,而上联帮棍上细下粗,弯曲成夸张的“S”形,使全器增添了活泼之感。座面下装罗锅枨加矮佬,与腿间双枨相呼应。此椅方正端庄,于稳固之中又有曲线的活泼感,颇具装饰效果。

紫檀镶楠木心长方杌,高41.5cm,长53cm,宽31.5cm杌座面四角攒边镶楠木板心,侧面冰盘沿。座面下安罗锅枨,长侧面有两对矮佬相连,短侧面由单根矮佬相连。四腿圆柱形,带侧脚,腿间施管脚枨。此杌用材上乘,造型淳朴大方,简练中寓精致,为典型的明式风格。黑漆百宝嵌婴戏图立柜,高186cm,长126cm,宽61cm立柜四面平式,对开两扇门,凿双环式铜合页,壸门式下沿板。柜内装堂板,设抽屉2个,红漆柜里,抽屉黑漆彩绘折枝花卉。云纹铜套足。柜门嵌色石、螺钿婴戏图,螺钿钱纹锦边框。柜四周边框上开光,内嵌色石、螺钿花卉,间布嵌螺钿钱纹锦地。下沿板嵌色石、

螺钿双夔龙。柜两侧开光嵌彩石、螺钿花卉纹,四周开光绘花卉纹。柜背黑漆。此柜之婴戏画面生动,色调丰富,镶嵌工艺精巧,在现存明代漆家具中罕见

黑漆描金山水图顶箱立柜,高207cm,长120.5cm,宽64.5cm 柜分两部分,上部为顶箱,下部为立柜。箱、柜各对开两扇门,门上有铜合叶、锁鼻和拉环。顶箱内分2层,立柜内分3层。腿间有壸门牙板。顶箱门、立柜门、牙板各绘描金漆楼阁山水人物图,边沿绘折枝花卉纹。柜侧面绘桂花、月季、兰草和洞石等。

根据档案登记记载,此柜为四执事库之物。四执事库为清宫北五所之一,收藏皇帝御用的冠、袍、带、履及寝宫帐帏等。

红漆描金山水图书格,明,高211cm,长192.5cm,宽48.5cm。清宫旧藏格以三块厚板分成四层,正面全敞。格下直牙条,鼓腿膨牙矮足。格边框及隔板外缘均绘描金山水人物图。书格用于存放图书,最上层也可陈设文玩。此格所绘山水图景致优美,人物众多,姿态各异,细节描绘精致,为一件难得的漆家具精品。黄花梨卷草纹方桌,明,高86cm,边长94cm桌面下带束腰,直牙条上浮雕卷草纹,以回纹间隔。四腿间安罗锅枨,上端与牙条相抵,两侧紧贴上拱处雕出回卷的云头。牙条与桌腿内侧起混面单边线。方腿直足,内翻

马蹄。此桌造型庄重大方,纹饰简练,色调自然,具有明代家具的特点。黄花梨镂雕捕鱼图树围,明,高94.4cm,长109cm,宽62.5cm树围四面镂空,每面分三层打槽装板。前后两块围板上层透雕葡萄纹;中间透雕捕鱼图,刻画渔夫摇橹、撒网的生动情景;下层为菱花式透棂。左右两块围板纹样与前后两块基本相同,只是中间为透雕花卉图。腿间有云头形壸门牙板,方腿直足。围板之间以活榫连接,可拆分成四块。树围,又名护树围子,为庭院中护花木之用。此树围雕刻精美,为传世孤品

黄花梨方桌,明,高70cm,边长82cm桌面边料甚宽,冰盘沿下起阳线。桌腿间连接牙条,两端留牙头,下装高拱罗锅枨与牙条相抵。桌面四角下方另装小牙头,形成一腿三牙,共同支撑桌面和固定四腿。四腿圆柱形,侧角收分明显。此桌此桌具有典型的明代家具特点,造型简洁明快,稳重大方,无雕刻装饰。黄花梨官皮箱,明,高38cm,长37cm,宽26.5cm 箱盖内有一方形浅屉。箱正面为对开门,内分三层,设抽屉5具。箱盖、门上安铜饰件,箱体两侧装铜提手。下有座台,底边为壸门式曲边。此箱为官员出行时盛物之用,明代使用较多。

黄花梨龙首衣架,明,高188cm,长191.5cm,宽57cm衣架

搭脑两端雕出须发飘动的龙首,中牌子上分段嵌装透雕螭纹绦环板。立柱下端有透雕螭纹站牙抵夹,如意云头式抱鼓墩。中牌子下部和底墩间原有横枨和棂板,现尚存被堵没的榫眼痕迹。各部榫卯均为活榫,可拆装。衣架为卧室家具,脱下的衣物可搭在搭脑和中牌子的横杆上。因古代皆穿长袍,所以衣架也做得较高而使衣物不至垂地。此件衣架造型简洁明快,合乎实用,装饰纹样具有鲜明的皇家风格。紫檀棂格架格,明,高191cm

,长101cm,宽51cm架格四面平式,分三层,正面开敞,两侧及背面镶攒接棂格。全架格以紫檀木制成,惟背面正中连贯上下的板条为黄花梨木,这根板条不仅平衡了背面棂格的承受力,而且其黄花梨木色突破了紫檀黑褐色的沉闷,实用而又美观,可谓点睛之笔。腿足外圆内方,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形。此架格的棂格纹样系从“风车式”演化而出,有通透空灵之美,三面镶棂格虽然繁多,但整体显得明快大气,美观秀丽。铁梨螭纹翘头案,明,高90cm,长363cm,宽68cm案面两端翘头,面下直牙条,腿、牙头、案面间用夹头榫结合。牙条两端雕相对的回纹,牙头作卷云形。直腿外撇,两侧腿间安插挡板,透雕螭纹。大型翘头案一般摆设在正厅正中或宫殿内两侧山墙下,为陈放大型陈设品而用,与平头案相比更具装饰性。此案造型古朴,纹饰流畅,端庄稳重。黄花梨束腰方桌,高83cm,边长100cm桌面攒框镶心,

冰盘沿,直束腰,素牙条,四腿内安霸王枨。方直腿带侧脚收分,足端削出内翻马蹄。桌腿与牙条拐角处以软弯过渡,线条流畅,于硬朗中见柔和。此桌造型简洁,朴素瘦劲,无刻意装饰,具有典型的明式家具特点。黄花梨仕女观宝图屏风,明,高245.5cm,长150cm,宽78cm屏风用边抹作大框,中以子框隔出屏心,四周镶透雕螭纹绦环板,底座用两块厚木雕抱鼓墩,上竖立柱,仰覆莲柱头,以站牙抵夹。立柱间安横枨两根,以短柱中分,两旁装透雕螭纹绦环板。枨下安八字披水牙,上雕螭纹。屏心之玻璃可拆卸,上绘油画仕女观宝图,为乾隆时后配。此屏风为一对,体形较大,雕工精美,既可摆放在屋门口挡风避尘,屏心的其玻璃画亦可作为观赏品。此屏风虽为清乾隆时利用明代的屏风木架配装玻璃画组合而成,但显得十分得体,庄重而美观。黄花梨梅花纹方桌,明,高86cm,长93.5cm,宽91.5cm桌为黄花梨木制。桌面下有束腰,直牙条上浮雕梅花纹,两端镂出云纹。牙条下装罗锅枨,其新奇之处在于罗锅枨的两端本应挖掉的一部分木料被保留下来镂雕出一组梅花纹,既增强了装饰效果,又起到了加固作用。桌腿为拱肩展腿式,上部作三弯外翻马蹄形,下部作圆柱形,系仿照活腿桌的造型而制。此桌用材考究,尤其四条展腿需用很大的木料才能做出,做工精细,为明式家具中的上乘精品。乌木边花梨心条案,明,高81.5cm,长111.5cm,宽28cm案面乌木攒边,镶独板花梨木

心。直牙条,小牙头,扁方腿,两侧腿间安横枨,腿及横枨均四面打洼,前后打大洼,两侧打小洼。腿部四个棱角作混面线,混面与打洼线结合处作双打洼细皮条线。直腿外撇,侧脚收分,正面跑马叉和侧面跑骑马叉明显可见,显现了明式家具的特征。黄花梨双螭纹翘头案,明,高86cm,长147.5cm,宽44cm条案为黄花梨木制。案面攒框镶板心,两端安装外卷翘头,面沿打洼。牙条与雕有象鼻纹的牙头一木连作,并在牙子的边沿起阳线,两端连接牙堵。案腿上部打槽,夹着牙头与案面结合,这种结构称之为夹头榫结构。四腿素混面,两侧腿间镶有鱼肚形绦环板,开光处镶透雕双螭,大螭在上,小螭在下,寓意“教子升天”。足下带托泥。黄花梨冰盘边沿翘头案,明,高80cm,长120cm,宽41cm此案黄花梨木制。案面攒框镶板心,冰盘边沿,两端安装翘头,并封堵侧面。面下牙条与锼出的云纹牙头为一木连作,在牙条及云纹牙头边沿起阳线。牙条两端衔接牙堵成环匝。案腿上端打槽,夹着牙条、牙头与案面相交,此为夹头榫结构。腿子正面为双混面双边线。前后腿间装方材双横枨。此翘头案无过多修饰,突出了明式家具简洁的特点,但不失做工考究。它带有明显的侧脚收分,体现了明式家具的稳重及造型的美感。黄花梨十字连方罗汉床,明,高89.5cm,长198.5cm,宽93cm床身通体以黄花梨木制成,床围以十字连方的形式攒成。后背上层双横梁,中间以矮佬分为数格,镶嵌带有梭

形开光洞的绦环板,唯两端的绦环板没顶到头,疑为后改。席心床屉,下衬硬板。屉面下带束腰,壼门式牙条,边沿起线并与腿子里口边缘交圈。拱肩三弯腿,外翻云纹足。此床造型简练舒展,上繁下简,相互呼应,具有浓厚的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黄花梨长桌,明,高71cm,长111cm,宽54.5cm 桌面边沿与牙条齐平,采用了裹腿劈料作的方法。四腿间安装裹腿罗锅枨,枨上部与牙条相抵取齐,以保持桌面边沿的齐整。圆柱形腿,直足。此桌边沿线脚柔和,不起棱角,显得柔和圆润。装饰手法具有竹藤家具的特点,简练舒展,美观大方黄花梨方桌,明,高82.5cm,边长75cm方桌四腿直接桌面,腿间安罗锅枨,枨上各施两组双矮佬。四腿及枨子均用圆材。方桌造型简练舒展,具有浓厚的明代家具特点。据档案记载,此桌曾在寿安宫陈设和使用。黄花梨卷草纹展腿方桌,明,高86.5cm,边长100cm桌面下带束腰,壸门式牙条,牙条与腿足结合处浮雕卷草纹。两侧腿间装双横枨。四腿足展腿式,上端为拱肩三弯腿外翻马蹄,下端为活动式圆形腿,可以拆分。“展腿”是明式家具的常见做法,多可开合,后来演变成为一种装饰手法,采用一木连作,但仍保留两层足的形式。此桌造型大方庄重,线条简练,有装饰但不失其自然。黄花梨云头纹方桌,明,高86cm,边长90cm 桌面宽边攒框,双拼面心,冰盘沿下另加垛边。桌面下有窄长的牙条,两端为浮雕卷草纹的牙头,与桌面四角下的卷草

牙头组成“一腿三牙”式。牙条下安高拱罗锅枨,两朵如意云头卡子花与桌牙相连。牙、枨边均起阳线。四腿瓜棱式,方中略带圆。侧脚收分明显,稳重大方。“一腿三牙罗锅枨”是明代方桌的流行样式之一。紫檀长桌,明,高86cm,长146cm,宽57cm桌面边沿为混面。牙条与枨子俱用裹腿双劈料作法,其间装矮佬枨,并镶炮仗洞锼开光绦环板。圆柱形腿微带侧分。此桌通体光素,不加雕饰,然材美工精,充分体现了明式家具清朗俊秀的风格特色。

花梨柜格,明,高204cm,长92cm,宽59.5cm柜格由上格下柜组成。格的正面与两侧面皆开敞,并装券口牙,牙边起阳线,雕双螭、回纹。券口下立透雕螭纹栏杆。柜门采用落堂踩鼓式,镶白铜合叶及面叶。柜下安装雕卷草纹的壸门牙,方足。此柜格外观稳重大方,纹饰素雅。其用途,上格用于陈列古物,下柜用于储物,是书房、客厅的必备家具。

黑漆嵌螺钿花蝶纹翘头案,明,长260cm,宽56.5cm,高82cm 案面两端翘头,长牙条,牙头镂雕成如意云头形。四方腿粗壮,侧腿间设方横枨,侧脚收分明显。案体通身饰黑漆嵌螺钿花蝶纹,案面正中菱形开光与两侧的六角形开光内满嵌螺钿牡丹与蝴蝶纹。牙板、腿足均饰嵌螺钿折枝花卉。整个条案纹饰华丽,螺钿光彩熠熠。这种风格的器物漆灰较厚,属

漆工艺中的大漆螺钿做法,系明代山西风格的作品。花梨夔凤纹翘头案,明,长225cm,宽53cm,高91cm案面两端翘头,侧沿打洼。牙条、牙头一木连作,牙头透雕夔凤纹,以夹头榫结构与案腿连接。案腿方直,外侧一面正中饰双皮条线,两侧饰混面单边线。侧腿当中镶绦环板,双面透雕夔凤纹。足下带托泥,托泥开壸门亮脚。侧脚收分明显。此案庄重中见精雕细作,显露出高贵的皇家气派。据清宫内务府档案记载,此为重华宫之物。黄花梨翘头案,明,长120cm,宽41cm,高80cm案面两端翘头,侧沿打洼。面心边框内镶仔框,仔框内镶瘿木板心。直牙条,牙头开蝠形透孔。方直腿,外侧一面的正中刻凹线,两边饰双打洼线条,两侧面与内面饰单打洼线条,四角倒棱。侧腿间装双横枨,枨四面打单洼,四角倒棱,枨间镶海棠式开光洞。足下踩托泥,托泥底部作出壸门曲边。此案小巧精致,做工讲究,体现了明代家具的典型风格。铁梨象纹翘头案,明,长343.5cm,宽50cm,高89cm此案案面用厚度近10cm的独板制成,连同两端翘头系一木连做。直牙条,牙头做出卷云纹曲边,雕象纹,象鼻微卷,两象合之又似下卷的云纹。牙头以夹头榫结构与案腿相连。案腿素混面,侧腿间安挡板,用厚材透雕出大朵垂云,居中悬挂,四角镶云纹角牙。足下带托泥。为减少器身重量并保留看面的厚度,案里挖出凹槽,槽内有阴刻“崇祯庚辰仲冬制于康署”款。据此得知此案制成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

年),款识应为当时的主人购置时所刻的纪念款。康署为今广东省德庆县。此类大案造型浑朴凝重,存世较少,而带年款者更少,对研究明代广东家具的风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花梨肩舆,明,横64cm,纵58cm,高107.5cm。清宫旧藏肩舆的形制与圆后背圈椅类似。靠背板、鹅脖及联帮棍上均挂有夔纹角牙,靠背板之下有云纹亮脚,靠背板下的三面嵌装四段带有炮仗洞开孔的绦环板,绦环板下为高束腰,束腰上嵌装绦环板,两根抬杆正好可夹在束腰里。座面之下的腿足间装券口,足端踩在长方形高束腰台座之上,台座面装藤屉。肩舆的座面、束腰及台座的四边均嵌有铜镀金包角。

此肩舆为仿圈椅的形式制作而成,靠背与扶手使用圆材,一木连做,弧线圆婉流畅,雕刻花纹精湛传神,造型洗练大方,其悦人的艺术效果已远远的超出了实用价值。

黄花梨小长桌,明,高88cm,长99.5cm,宽51.5cm桌通体黄花梨木制,面下高束腰,束腰板条不包腿,四角露出桌腿的上节。桌正面做有一个抽屉。壸门式牙条,边缘起线与腿交圈。桌腿中部向内的两侧饰云纹翅,直腿内翻马蹄足。此桌造型美观,尤其在其束腰部位做一抽屉,这在明代家具中尚属少见。黄花梨画桌,明,高79.5cm,长176cm,宽83.5cm

画桌黄花梨木质,桌面长方形,攒框作,面下四角腿外侧有角牙,牙条下安罗锅枨,成一腿三牙结构。桌腿使用粗硕的圆材,外撇,侧脚收分明显。此桌除牙条边缘起阳线外,余则不施雕琢,具有浓厚的明式风格。顾名思义,画桌为挥毫泼墨之用,较之一般桌案在宽度、长度方面都有所增加,如此展卷布纸才不嫌局促。此桌正是如此,一腿三牙加罗锅枨保证了结构的稳定,又为枨下留出了足够的空间。线脚的使用极有分寸,决不喧宾夺主,使观者的视线自然地集中于黄花梨优美的纹理之上,足见古代工匠对于家具之结构、造型、材料的理解之深。

北京故宫馆藏钟表

北京故宫馆藏钟表 故宫博物院是全世界收藏18至19世纪机械钟表最丰富的博物馆,现存一千余件钟表,以其独有的特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观众。这些钟表包括中国钟表和欧洲钟表。中国钟表有当时清宫做钟处以及广州、苏州制造的;欧洲钟表有英国、法国、瑞士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制造的。其中英国钟表尤以造型美、变化多、数量大为著。 这些钟表不仅报时准确、造型精美、色彩绚丽,而且融绘画、雕塑、工艺、天文、音乐、机械、科技等于一体,从中可以领略百余年前中外钟表制造的精湛技艺。 兽耳八卦铜壶滴漏,高51cm,上口径32cm,箭尺长48cm,宽2.3cm 此滴漏形似腰鼓,壶外分别有八卦图、洛书图、海水江崖、篆刻铭文等纹饰。壶肩下方设两兽耳式提柄。壶内主体为播水壶、受水壶、箭尺,此外还有与箭尺相连的浮舟、滴漏管、灵气管、虹吸管、长柄活塞、唧筒、寒暑盒等部件。 滴漏是古代利用滴水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因壶内附有计时刻的箭尺,故又名漏刻、刻漏、漏毫。利用滴漏受水壶内水位变化而影响浮舟的位置高低,并直接带动着箭尺的升降,当箭尺上升时,人们便在时刻线上得到准确的计时。 兽耳八卦铜壶滴漏制作采用了西方传入的有关唧筒原理,利用活塞抽水的功能,将受水壶内的水重新抽到播水壶中,使壶中的水循环往复使用,进而将传统的多级漏壶,改变成只用两只壶并融为一体。同时箭尺上镌刻96时刻法,取代了中国传统的一日百刻,使计时更趋于精确。因此,这件铜壶滴漏具有近代半机械性能,也是清宫制作漏刻的一次革新。

紫檀嵌珐琅重檐楼阁更钟,面宽70cm,高150cm,厚70cm 钟体为紫檀木制,重檐楼阁式样,须弥式台座。楼阁之雀替、栏板、柱头等处镶嵌珐琅和玉石。楼阁下正面为两针钟盘,嵌于雕莲花的铜镀金面板上,面板上有“乾隆年制”款。钟盘中心嵌珐琅,上方有二小盘,左为定更盘,右为节气盘,是专为夜间打更使用的。此钟共有5组动力源发条,分别带动走时、打时、打刻、发更、打更5套齿轮传动联动系统。白日走时、报刻、报时,夜间打更,打更前先调好节气盘与定更盘。由于一年之中不同的节气使起更时间、更间长短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通过定更盘和节气盘起调节作用。每夜起更和亮更都敲108响,亮更结束后,通过人工使打更的滚轮恢复至原处,以便次晚照常打更。更钟通过精确的机械结构将中国传统的夜间计时方法应用在钟表上,这是清宫造钟处的创造。此钟为清宫造钟处的代表作品。

北京旅游景点故宫博物院(中英文版)

北京旅游景点:故宫博物院(中英文版) 作者/来源:admin /昔街旅行网更新日期:2010-04-10 13:35昔街旅行网查看次数:次 故宫博物院:紫禁城 景区档案:位于北京市中心。 评价:中国最丰富的文化和艺术的宝库。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凡尔赛宫、白金汉宫、白宫、克里姆林宫),并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景点描述: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历代宫殿都“象天立宫”以表示君为天子“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经明、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现辟为故宫博物院。院内陈列我国各个朝代的艺术珍品,是中国最丰富的文化和艺术的宝库。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凡尔赛宫、白金汉宫、白宫、克里姆林宫),并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整个紫禁城。规划严整,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在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属无与伦比的杰作。它标志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500余年前我国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故宫规模宏大,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房屋9999间,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其内廷部分(乾清门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条以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寿宫,和以太宫太妃居住的宫殿--慈宁宫为中心的次要轴线,这两条次要轴线又和外朝以太和门为中心,与左边的文华殿,右边的武英殿相呼应。两条次要轴线和中央轴线之间,有斋宫及养殿,其后即为嫔妃居住的东西六宫。出于防御的需要,这些宫殿筑的外围筑有高达10米的宫墙,四角有角楼,外有 护城河。 午门:故宫的正门,游人可由天安门向北进入午门。古以北为子,南为午,午门正处于故宫中轴线之南的向阳位置,故称“午门”。午门平面呈凹形,正楼面阔九间,重檐庑殿式,东西两观对峙,这种形制的门有天子才可以用,所以它是皇帝宫殿的标志。当然这种建筑也有利于防卫,因为它组成了一个交叉火力网。午门是皇帝每年冬至颁发来年历书的地方,如遇有战争获胜,则要在此举行凯旋“献俘”仪式。因古时奏凯献俘首先要祭庙社,而午门去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及社稷坛(今中山公园)最近。此外,午门前广场院也是受廷杖的地方,官员如触犯“龙颜”将在此受廷杖之刑。1519年武宗朱厚照要去江南选美,由于众大臣劝阻,惹恼了武宗,结果竟有130名官员在午门受廷杖,一次就打死了11人。太和殿也叫“金銮殿”,故宫中最巍峨、最壮丽的建筑,面阔11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式,黄色琉璃瓦,耸立在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高35.05米)之上。大殿面积2377平方米,是我国现存、也是世界现有最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太和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明清两代皇帝登极、宣布即位诏书,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每年元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等节日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贺及赐宴。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4

五彩耕织图瓶,高46.5cm,口径12.3cm,足径13.2cm 瓶洗口,直颈,折肩,直腹,圈足,形似捣衣用的木棒槌,故俗称“棒槌瓶”。瓶身彩绘4组纹饰。口部以绿彩墨线勾画回纹一周。颈部绘通景山水人物纹。肩部绘梅花锦纹及4个开光,开光内绘琴棋书画。瓶身以五彩绘养蚕、碓米2组主题纹饰,每组绘6人于室外劳作,并题“舂碓”、“分箔”及五言诗2首。 舂碓图题诗为: 娟娟月过墙,簌簌风吹叶。田家当此时,村舂响相答。 行闻炊玉香,会见流匙滑。更须水转轮,地碓劳蹴踏。 分箔图题诗则描写了织布养蚕的劳动过程: 三眠三起余,饱叶蚕局从。众多旋分箔,早晚磓满屋。 郊原过新雨,桑拓添农绿。竹间快活吟,惭愧麦饱熟。 图纹空间补以松柳及六月星辰等纹饰。足内青花双圈,无款识。 康熙瓷器中反映农耕题材的纹饰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朝廷对农业的重视。此瓶纹样即出自康熙时所绘的耕织图中的两个片断,其情景描绘得真实生动,器物制作精致,是康熙五彩器中一件写实风格的艺术佳作。

墨彩竹节式臂搁,清康熙,长17.2cm,宽6.9cm。清宫旧藏 臂搁长方形,上下等宽,通体施白釉,正面上下两道竹节纹之间以墨彩绘竹叶图,画旁题有“琅玕枝竿疏”五言诗句。画面上端竹节外凸饰鼓钉一周。 臂搁又名“秘搁”,竹质居多,但瓷质臂搁更具特色。此器为文具中的稀有作品,竹节形状模拟逼真,墨彩浓重,画笔疏简,文人气质极浓,为清康熙朝墨彩瓷器的代表之作。 冬青釉五彩加金花鸟纹大花盆,清康熙,高33.3cm,口径61cm,足径39cm

花盆呈圆形,折沿,深腹,撇足,底心有一圆形渗水孔。花盆以冬青釉为地,外壁通体描绘五彩加金花鸟纹饰。桃树枝干苍劲,花叶繁茂,小鸟栖于枝上,烘托出鸟语花香之意境。口沿上描绘相间排列的云鹤、桃树纹,足边饰以桃树枝干花叶的局部,与盆身纹饰相呼应。口沿下以青花料自右向左横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此花盆体大规整,构图舒展,画笔既工细严谨又苍劲老练,色彩浓重艳丽,体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 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清康熙,高4.9cm,口径6.7cm,足径2.6cm 杯撇口,圈足。外底青花双圈内署“大清康熙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杯胎轻体薄,色彩清新淡雅,釉面细润洁白。十二月花卉纹杯以12件为一套,按照一年12个月分别在杯上描绘代表各月的花卉,再配以诗句加以赞美。其分别是: 一月水仙春风弄日来清书,夜月凌波上大堤。 二月玉兰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三月桃花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 四月牡丹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五月石榴花露色珠簾映,香风粉壁遮。 六月荷花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七月兰花广殿轻发香,高台远吹吟。 八月桂花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九月菊花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香。 十月芙蓉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 十一月月季不随千种尽,独放一年红。 十二月梅花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 每首诗后均有一方形篆书“赏”字印。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装饰瓷器,体现了古人对多种艺术形式融会贯通、相互借鉴的艺术创作思想。十二月花卉纹杯构思巧妙,风格新颖,使人在品味美酒的同时能感受到美器的韵味。

北京故宫旅游心得

北京故宫旅游心得 北京故宫旅游心得【1】 北京故宫是闻名于世的中式传统建筑皇宫,也是迄今保存最为 完整的皇家宫殿。去北京游览的人大多要去这座深宫禁城里参观一番,以了解封建时代皇帝的生活环境及豪华建筑的容貌。这次随同女儿女婿外出旅游,这个愿望得以实现。过去,由于各种原因,来去北京总是匆匆而过,无暇探望这座神秘的紫禁城。这次一家人旅游有幸一睹皇城容貌,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值得提及。 北京故宫的历史比较久远,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公元1406年。经过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个皇帝的扩建发展,规模随着时间的延伸,越来越大,最终发展成今天的模样,迄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故宫是明清两代封建皇帝统治全国的中心。截止末代皇帝的结束,这座皇城终于回归到人民的手中,成为历史博物馆,供游人观赏,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见证物。它把那段历史封存定格在大地上,成为时代延伸的丰碑。我们今天步入这座雄伟壮丽的殿宇巍峨,宫阙重叠,画栋雕梁,占地七十二万多平方米的神圣皇宫,面对它曾经的辉煌,曾经的时代,让人感慨万千…… 是时间的流水把年轮拉开,让时光的隧道不断的延伸,世界是 在变化中演变升迁,这是亘古不变哲理。想当年,我们平民百姓怎么能只身步入这戒备森严的紫禁城呢?今天则是信步徜徉在这富丽堂皇 的宫殿中,左右观赏,欣赏着那个时代的艺术精华,赞美祖先们的精巧、绝伦的艺术佳作。感受着“皇帝”般的经历,过一下至高无上的

权贵生活。历史是无情的,也是最为真实的,不管你怎么生活,怎么个活法,最终还是要定格在那个时期,成为永久的历史,封存在历史的档案中,对与错,功与过自由后人鉴赏评定。 我们随着参观人流,沿着中轴线向前观赏着,游览着,看着金碧辉煌的高大殿宇,品味欣赏着建筑物的优美设计,合理的布局,精巧的工艺制作,可以说故宫里面的东西都是艺术精品,每件器物上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高超的劳动成果,充分展示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才华所在。从最为简单的排水处理上看,就彰显出一种环境理念的运用与卓越的艺术才华。若大的宫殿,庭院保持在平整洁净的水平上,防止积水,而且排水设置是那样的完美,那样的巧妙,把排水口设计成艺术品,不影响整体形象,而且变成了一种装饰,烘托起高大建筑物的秀美,这足以证明了故宫整座建筑物的绝伦之处。 先人已经随着年轮远离我们而去,但这精美的艺术佳作则是变成了会说话的艺术品,向后人述说着那段历史的容貌。我们钦佩艺术家们,劳动者们,是他们造就了中国的辉煌历史,开创了历史文化的长河,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让我们有幸目睹了这座神奇的紫禁城容貌。可以断言,来此游览的人,无不为故宫的高超建筑物,合理布局而喝彩。 我们沿着天安门这条中轴线一直穿过神武门,在拥挤的人流中随意地观看着,拍摄着艺术的精华品,留下深刻的记忆。我们欣赏着故宫的神韵,感悟其雄伟壮丽的气魄,为故宫的宏伟壮观而赞叹!同时,也为那些朝代兴衰而感叹,历史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感慨,启迪着

故宫简介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故宫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故宫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故宫“三大殿”之首,建立在五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着雕龙石柱。这是宫殿群中最大的建筑。殿高36米,宽63米,面积为2380平方米。大殿正中两米高的台子上是金漆雕龙宝座,宝座背后是高雅的屏风,还有沥粉金漆的龙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明清两代皇帝即位、诞辰以及春节、冬至等庆典,均在此举行。 故宫中和殿 中和殿在太和殿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该殿是一座单檐攒尖顶的方形殿。每边21米,各三间,走廊列柱20根,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皇帝有事去太和殿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等的朝拜,每逢各种大礼的前一天,皇帝也在此阅览奏章和祝辞。 故宫保和殿 保和殿位于中和殿之后,是故宫“三大殿”之一。清朝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在此宴请王

公贵族和文武大臣,到乾隆年间,把三年一次的殿试由太和殿移至这里举行。保和殿东西两侧的庑房现改为历代艺术陈列馆,陈列有从原始社会到清代约六千年的中华艺术瑰宝。 故宫乾清宫 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殿中设宝座,上有“正大光明”匾,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及平日处理政事的地方,雍正以后搬出。每年元旦、灯节、端午、中秋、冬至、万寿等节,按例在此举行家族宴,另外皇帝死后棂柩停在此殿。 故宫交泰殿 交泰殿在乾清宫后,是明清时为皇后举办寿庆的地方。殿内存玉玺25块;西侧陈设乾隆年间造的自鸣钟;东侧为铜壶滴漏,清世祖顺治禁止内官干预政事的铁牌也立于此殿。 故宫坤宁宫 坤宁宫在明朝时是皇后的寝宫,又叫中宫,顺治年间仿照沈阳清宁宫重建,同时将西暖阁改为祭神的场所,经常在此举行朝祭、夕祭、春秋大祭等;东暖阁则作为皇帝新婚的洞房,清朝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帝都在此举行过大婚。 故宫御花园 御花园原名宫后苑,今俗称御花园,占地一万一千多平方米,有建筑二十余处。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殿东北的堆秀山,为太湖石叠砌而成,上筑御景亭,每年重阳节帝后在此登高。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其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紫禁城,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20,000㎡。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前后两部分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63,000㎡。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人民群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它一步的。 辛亥革命后,这座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

智慧树知到《走进故宫》2018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走进故宫》2018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一共有()年? 491 2.清代紫禁城内主要的宗教形式是? 藏传佛教 3.故宫博物院成立多久? 90 4.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吗? 对 5.“正大光明”牌匾是由哪位皇帝御笔亲书? 顺治皇帝 第二章 1.我们俗称的景泰蓝学名是: 掐丝珐琅 2.横梁和立柱一层层组合成的建筑骨架用术语讲叫什么? 框架结构 3.紫禁城现有四所花园分别是? 建福宫花园、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花园(后称乾隆花园)4.斗拱有以下哪几个构件? 斗#拱#翘、昂#木方 5.镏金斗拱只能用在庑殿和歇山屋顶下。

对 第三章 1.珍贵文物占在国所有文物94%。 错 2.收藏大家张伯驹,捐的是以下哪副作品。 《平复帖》#《游春图》# 3.乾隆皇帝对宗教画进行了编目,叫《石渠宝笈》。 错 4.皇家的家谱叫玉牒。 对 5.陶瓷、玉器这两种藏品必须存放再恒温恒湿的环境下。错 第四章 1.下面哪些是国画的分类方式? 画科#技法#装潢# 2.平远和平视属于绘画的哪个要素? 构图 3.清亡时,紫禁城藏有多少书画? 6万余件 4.《苦瓜鼠图卷》表现的内容为: 明宣宗庆贺“三十”得子 5.《千里江山图》表现的内容为:宋徽宗鄱阳湖看庐山

第五章 1.关于殷墟妇好墓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殷墟妇好墓没有被盗掘过,保存非常完整 2.楚王问鼎的故事中,王孙满的答词表明了什么态度?() 周王室依旧是正统 3.关于青铜器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青铜器器类丰富,各有用途 4.“国之重器”指的是这个器物的尺寸大,重量大。 错 5.周代时,九鼎只有王侯贵族可以使用。 错 第六章 1.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它蕴含着中国传统的()思想。 五行思想 2.以下吉祥图案的寓意不正确的一项是() 牡丹寓意富贵、桃子寓意长寿、鹿寓意福寿= 3."五大名窑”瓷器和唐、宋官窑瓷器堪称故宫博物院所藏陶瓷器中的强项。 错 4.孙瀛洲先生主张坚持的“三心”和“三多”分别指() 虚心、恒心、信心#多看、多比、多问 5.2008年“陶瓷馆”改陈完整呈现了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陶瓷发展历史。 对

北京故宫馆藏雕塑(明清)[五]

北京故宫馆藏雕塑(明清)[五] 铜铸释迦牟尼像,高21cm,宽15.8cm 像高螺髻,眉间有白毫,低眉信目,尖鼻,大耳,著袒右肩袈裟,左手施禅定印,右手施触地印,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座后刻铭云:“出家释子智威睐丁男仲仁贵仲仁智仲仁寿信眷杨氏单奇一家善眷等发心铸释迦佛一家南无诸 佛加被星天护持此世来生福报无尽岁次丙子至元二年八月 望日谨题。” 元代金铜佛像具纪年者比较少,此像具有典型的“梵式” 造像特征,是研究元代佛教造像的珍贵资料。 铁罗汉像,明弘治十年(1497年)造,高117cm,宽74cm 罗汉前额突出,长眉,眉间有白毫,双眼略向下视,鼻直口方,耳垂阔大。双手残,身穿袈裟,结跏趺坐。袈裟前右下铸阳文“大明弘治丁巳年造,太监姚举施”13字铭文。该像原应有座,现已失。 这是一尊由太监姚举出资铸造的罗汉像,至于施主的具体情况现已无从查考。太监信佛,历朝皆有,如唐朝著名太监高力士曾多次向寺院布施,但如明朝信佛太监之众却比较少见。从《日下旧闻考》等文献中可知京城及其附近的许多庙宇都与太监有关,如北京大钟寺博物馆所藏明代铜钟,

由太监捐钱铸造者为数不少,涉及人数约在百人以上;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明朝泥塑人物像,原藏北京房山上方山兜率寺,明万历间,司礼兼掌印太监冯保等人曾施舍重建该寺,据传该像便是冯保供养像。太监尊崇佛教,除本身笃信佛教、期冀来世人性不再被扭曲外,更重要的是向帝后邀宠。有明一代,帝后信佛者不乏其人,太监投其所好,许多发愿文中都明确写有奉为某某皇帝、皇后敬造,或者皇帝万岁万万岁等字样,而相应的寺额则多为皇帝所赐,由此可见太监们的施舍得到了一定的回报。 铜水月观音造像,高15cm 该像眉间白毫相,头戴花蔓冠,宝缯于两侧垂肩而过,胸前饰缨络,左胸处雕刻人头样饰物。披帛绕过肩臂后,右手将其一端提起并垂吊于下,另一端顺左臂而垂下。像身着长裙,下摆覆座垂于足上。水中观音以磐石为座,呈游戏坐姿,左足垂蹬于石上,右足上曲支地,右臂搭放于右膝上,左手掌心撑地,神态安详宁静,犹如正观赏水中月影一般。 水月观音为三十三观音之一,在密教中即现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之水吉祥菩萨。水月观音像在我国的一些寺院中多有供奉。唐代著名画家周昉曾赞美水月观音“颇极丰姿,全法衣冠还近闾里。衣裳劲简,彩色柔丽。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这对晚唐五代时期的造像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宋元

故宫

故宫 (课程论文) 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动物科学技术 姓名:李波 学号:A05110095 2012年11 月12 日

故宫的殿堂楼阁 概况 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四周为宽52米的护城河。城墙高12米,底厚10米,顶厚6米至7米,由52米宽的护城河保护。有四门:正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神武门)。现玄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城墙高9.9米厚8.26米。 明朝初期有殿宇1630余座,清朝乾隆时期有殿宇1800余座,现存殿宇约2631座;紫禁城各宫殿样式图细画至“寸”,自康熙起雷氏家族代代测量、绘制典藏到民国初年。相传故宫共有9999.5座屋,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 故宫在辛亥革命之前被称为“紫禁城”。它的名字来自“紫微星垣”,中国古代星像学家把天上的星星分为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等。其中三垣指紫微星垣,太微星垣和天市星垣。紫微星垣居于正中,据传皇天上帝的居所(紫宫)就在紫微星垣中,人间皇帝自称“天子”便仿皇天上帝居所的名字用其“紫”字为紫禁城。故宫是以黄瓦、红墙、金饰、白石构成的建筑群。其中黄色琉璃瓦是天子的象征。 紫禁城最初的建设投入工匠23万人,民工士兵上百万,前后延续了15年之久。 紫禁城名称由来 “紫禁城”这个名称跟中国古代哲学与天文学有关。“紫”是指古代天文学中三垣中的紫微星垣,意思是正中央,也代表着紫禁城位处中国乃至世界的中央地位。 外朝及三大殿 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北京故宫三大殿南面第一座,该殿是明清两代北京城内最高的建筑,开间最多、进深最大和屋顶最高的大殿,堪称中华第一殿。因皇帝登基、册立皇后等重大仪式都在此进行。它是皇权的象征,因而在各种形式上都刻意追求,以示与众之不同。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三层汉白玉石建成的基台上,合称“三大殿”。“三大殿”和东面的文华殿、西面的武英殿合称“外朝”。三大殿建立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太和殿的皇帝宝座正好就在这条中轴线上。这条中轴线正是明朝时北京城的中轴线。 历史 太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奉天殿。“广三十丈,深十五丈”,即长95米,宽48米,面积达4522平方米。而明代太和殿则是神乐观的正殿,也就是清代康熙之后的天坛神乐署凝禧殿。 永乐十九年(1421年)遭雷击焚毁,正统元年(1436年)至正统六年(1441年)重建。 嘉靖三十六年四月丙申(1557年5月11日),遭雷击焚毁。四十一年(1562年),完成重建,改名为皇极殿。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大火,天启七年(1627年)重建。清顺治二年

台北故宫的国宝瓷器

台北故宫的国宝瓷器 台北故宫的国宝瓷器2015-12-22 古玩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老院长秦孝仪说:“中国之美,美在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之美,尽在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的一部分,两院只有合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故宫。两院孰优?应该说是各有千秋,但都不完整。台北故宫博物院70万件藏品堪称中国文化艺术之宝库,北京故宫博物院超过了100万件的珍藏同样无人匹敌。当时,陶瓷只拿走了一部分,计17934件,但却集中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各瓷器陈列室与敬事房的精品,可谓名窑毕备;不过留下的42万件中同样精品荟萃,北京故宫又弥补了唐以前陶瓷器、元代瓷器、历代民窑瓷器等清宫缺项。青花缠枝花纹瓜棱瓶青花缠枝花纹瓜棱瓶,明成化,高27.8cm,口径4.3cm,足径6.7cm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盘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盘,高4.6cm,口径26.1cm青花荷塘游龙纹碗青花荷塘游龙纹碗,高7cm,口径16cm,足径6cm黄釉描金双兽耳罐黄釉描金双兽耳罐,高32cm,口径19cm,足径17.5cm黄釉描金双耳罐黄釉描金双耳罐,明弘治,高31.6cm,口径18.8cm,底径17cm霁蓝釉梅瓶霁蓝釉梅瓶,高27.4cm,口径3.8cm,足径8.6cm白釉塑贴红蟠螭纹蒜头瓶白釉塑贴红蟠螭纹蒜 头瓶,明嘉靖,景德镇窑制品,高30cm,口径2.6cm,足

径10cm。清宫旧藏。青花云龙纹四方盖罐青花云龙纹四方盖罐,明嘉靖,通高15.5cm,口径4.8cm,足径5.4cm青花花鸟纹梅瓶青花花鸟纹梅瓶,高44cm,口径6.5cm,足径13.8cm青花双龙纹盖罐青花双龙纹盖罐,通高54.2cm,口径25.2cm,底径30cm青花三羊纹碗青花三羊纹碗,明嘉靖,高10.5cm,口径16.3cm,足径5.5cm黄地红彩缠枝莲纹葫芦瓶黄地红彩缠枝莲纹葫芦瓶,高45.1cm,口径 5.1cm,足径13.4cm青花团龙纹提梁壶青花团龙纹提梁壶,通高30cm,口径10.5cm,足径15.3cm明隆庆青花龙凤纹盒粉玫瑰明隆庆青花龙凤纹盒,高15.3cm,口径20.9cm,足径19.2cm五彩镂空云凤纹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高 49.5cm,口径15cm,足径17.2cm青花缠枝莲八宝纹三足炉青花缠枝莲八宝纹三足炉,高9cm,口径10cm,足距9.5cm 炉呈鼓式,直腹,下承三蹄形足。口及足边分别饰一周鼓钉纹,腹部为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炉底中央双圈内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三足炉式在宋代龙泉窑已有烧制,明初龙泉窑延续,景德镇窑亦有烧制。明成化时的三足炉与明初比较体积明显减小,莲花上八宝纹的双勾画法也带有成化时的特有风格。青花团花纹卧足碗青花团花纹卧足碗,明成化,高5cm,口径13.7cm,足径6.9cm素三彩海蟾纹三足洗素三彩海蟾纹三足洗,高10.8cm,口径23.7cm,足距17.8cm鲜红釉盘鲜红釉盘,高4.9cm,口径20.3cm,足径

故宫导游词精华版

故宫导游词精华版 故宫导游词精华版1 亲爱的旅客朋友们,你们好!我是这次旅程的导游,我姓张,你们可以叫我张导,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北京故宫。 现在我们在的位置是在故宫的门口,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二十四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现为‘故宫博物院’。 现在请大家顺着我的右手往这边走,这里是故宫的宫殿建筑。你们知道吗?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九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这建筑群气魄宏伟,富丽堂皇,极为壮观,无论是平面布局还是立体效果,都是无与伦比的。现在大家可以在这里休息一下,拍下照片,过个30分钟再走。 好了,大家跟着我继续向前走。故宫由一条中轴贯通南北,这条中轴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故宫的角楼,角楼建造精巧美观。角楼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大家仔细地看看。 朋友们,因为时间仓促,这次对故宫的介绍就到此结束。下次有机会再带大家详细的参观。谢谢合作! 故宫导游词精华版2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来到北京故宫观光旅游,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北京故宫留下美好的印象,谢谢! 现在展示在你们面前的就是气势雄伟的故宫。故宫位于北京中心,又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位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在1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其中最有名的是三大殿和天安门,宫殿四周围着高10米、长340米的宫墙,墙外引人注目的护城河有52米宽。三大殿中的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也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金碧辉煌、庄严绚丽。 今天的观光旅游将结束,美丽的故宫欢迎您下次光临,谢谢! 故宫导游词精华版3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是本次带你们去北京故宫三日游的导游,我姓林,名雨欣,你们可以叫我小林。我先说一下这次去故宫三日游的行程,上午,我们就在故宫外沿看一看,可以拍一些照片。中午12点左右去xx餐厅吃饭,吃晚饭后,我们进入故宫内部,下午五点左右到餐厅吃完晚饭后,去故宫博物馆——————希望各位游客能配合工作人员不要乱扔垃圾,不损坏文物,讲文明。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

北京故宫的资料_参考资料完美版

《北京故宫的资料》 参考资料一: 北京故宫资料大全北京故宫简介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占地 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营建, 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历史 太和殿北京故宫为明成祖朱棣于公元1406年在元朝大都皇宫的基础上开始建设的,设计 师为木匠出身的蒯祥,公元1420年正式落成,从1420年落成到1911年清帝逊位五百年间,共有明清两代二十四帝在故宫生活过。明朝初期有殿宇1630余座,清朝乾隆时期有殿宇 1800余座,现存殿宇约1500座。 紫禁城又名紫金城或宫城,现称故宫。它的名字来自紫微星,紫微星属土,在五方属中, 古人坚信紫微星位于苍穹的中心。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同时又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因而得名。 宫殿建筑 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四周为宽52米的 护城河。城墙高12米,底厚10米,顶厚6米至7米。有四门,正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 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神武门)。现玄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 外朝 雨中太和殿午门:平面呈倒凹字型,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为敦台,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 一掖门。上部正中为门楼一座,面阔9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两侧有重檐攒尖顶的方亭。 内金水河 太和门:面阔9间,进深3间,重檐歇山顶。 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檐角10个走兽,为中国古建筑之特例。 前三殿之第一殿 中和殿:面阔、进深各3间。攒尖顶。 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重檐歇山顶。 文华殿 武英殿 内廷

智慧树知到《走进故宫》2020章节测试答案

1、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一共有()年? A、450 B、491 C、502 D、516 答案:B 2、清代紫禁城内主要的宗教形式是? A、藏传佛教 B、汉传佛教 C、萨满教 D、道教 答案:A 3、故宫博物院成立多久? A、70 B、80 C、90 D、60 答案:C 4、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吗?答案:√ 5、“正大光明”牌匾是由哪位皇帝御笔亲书?

B、康熙皇帝 C、乾隆皇帝 D、顺治皇帝 答案:D 第二章测试 1、我们俗称的景泰蓝学名是: A、掐丝珐琅 B、簪铜鎏金 C、乌木镶嵌 D、百宝嵌 答案:A 2、横梁和立柱一层层组合成的建筑骨架用术语讲叫什么? A、框架结构 B、木质结构 C、立式结构 D、框筒结构 答案:A 3、紫禁城现有四所花园分别是? A、建福宫花园 B、御花园 C、慈宁宫花园

D、宁寿宫花园(后称乾隆花园) 答案:ABCCD 4、斗拱有以下哪几个构件? A、斗 B、拱 C、翘、昂 D、木方 答案:ABCD 5、镏金斗拱只能用在庑殿和歇山屋顶下。 答案:√ 第三章测试 1、珍贵文物占在国所有文物94%。 答案:X 2、收藏大家张伯驹,捐的是以下哪副作品。 A、《平复帖》 B、《出师颂》 C、《游春图》 D、张先的《十咏图》 答案:AC 3、乾隆皇帝对宗教画进行了编目,叫《石渠宝笈》。答案:X 4、皇家的家谱叫玉牒。

答案:X 5、陶瓷、玉器这两种藏品必须存放再恒温恒湿的环境下。答案:X 第四章测试 1、下面哪些是国画的分类方式? A、画科 B、技法 C、装潢 D、花鸟 答案:ABC 2、平远和平视属于绘画的哪个要素? A、构思 B、构图 C、造型 D、笔墨 答案:B 3、清亡时,紫禁城藏有多少书画? A、2万余件 B、5万余件 C、6万余件 D、15万余件 答案:C

北京故宫介绍导游词八篇

北京故宫介绍导游词八篇 篇一:北京故宫介绍导游词“大家好,我们今天一起前往北京故宫游玩,北京故宫始建于十四世纪一十年代,竣工十四世纪二十年代,面积约为723600,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房间,位置在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是清朝皇帝生活的地方,也是慈禧垂帘听政的宫殿。 好了,我们来到了天安门,我们向右看,那就是升旗队伍,每早四点,他们就需要在天安门升旗,可以说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向前看,这就是故宫的大门——午门,传言,这里是曾经死刑犯的归宿。好了,我们现在进了午门,现在,我们向前走就到了——朝阳门,过去那阵子,没有铁路交通。南方出产的粮食往北京调运,必须走通惠河,通过水路运到北京东边的通州。在朝阳门后还有许多宫殿,希望大家细细游赏,下午四点半,午门集合。谢谢大家。” 篇二:北京故宫介绍导游词大家好,我叫陈汛贤,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带大家去北京故宫游玩,首先我简单介绍一下北京故宫,然后再说一个北京故宫的传说吧!故宫位于北京的中心,东西宽730米、南北长1402米有10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那里还有皇上住的永乐殿,皇后住的永慈殿,这里有一口井,据说里面不是水,而是已经死掉的人的骨灰,真恐怖呀!下面我就说一个故宫的传说吧!燕王朱奴在皇宫做了皇帝后,就觉得故宫不够漂亮,就叫亲信大臣做管工大臣“在皇宫的四个角上盖四座样子特别美的楼房,要有九梁九

十九柱,限期是三个月”管工大臣就叫工厂里的工人们:“皇上要盖四座要有九梁九十九柱的楼房,限期是三个月。”工人们听了非常郁闷!一个月过去了,工人们还没想到怎么盖,工头去街里闲逛,看到一个装蟋蟀的笼子,刚刚好是九梁九十九柱,工头就买回去,按照这个笼子做了出来。旅客们!目的地到了,要注意不要破坏公物哦! 篇三:北京故宫介绍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东厦旅行社的导游,名字叫余旭芸,大家叫我余导游就行了。今天,我们要去列入世界遗产的一座宫殿——————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始建于1406年,建成于1420年,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又名紫禁城。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屋子有9999间半。故宫四周饶10米高的城墙,外有50多米宽的护河城。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北京故宫门前。各位游客们,你们看,这座故宫的四个城角上都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外朝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它们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太和殿,它是三大殿中最为高大的,它金碧辉煌,非常好看。看,这个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子上雕刻着云龙云凤的图画。非常显目且好看。我们出出进进都有四个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其中午门为正门。 篇四:北京故宫介绍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马桶旅游社的著名导游——刷子,大家可以叫我刷导。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文化遗产地是北京故宫风景名胜区。

故宫博物馆藏玉玺印

皇后之宝,通高10cm,纽高6cm,印面 14×14cm,重1800k。 金质,交龙纽,附系黄色绶带,满汉 文篆书。 清朝对皇后之宝有严格的规定,据《大 清会典》载:“皇后金宝,清、汉文玉筯 篆,交龙纽,平台,方四寸四分,厚一 寸二分,用三等赤金五百两。宝盝高七 寸八分,方八寸;宝色池,高二寸,方 四寸八分,均金制。外椟绘凤文。”制作 亦有严格的程序,首先由礼部依据成例 奏报皇帝,然后由造办处制成印样,手 写宝文,呈皇帝御览。皇帝钦定后,再 由礼部发印样于铸印局,铸印局官会同 内务府官于造办处祭炉监造。铸造完毕 后交广储司银库以待镌字。镌字时,由 钦天监选择吉期,礼部奏报批复,届时 把宝印送至内阁,在内阁大堂行礼后, 按内阁翰林院预先撰发的宝文镌刻,竣 工后,收存内阁大库,待行礼时提用。 最后再由工部办理制造宝盝、印池等一 应物件。 皇后之宝作为皇后身份的证据,只有 在举行了相应的册封礼之后才有效。经 过册封程序后,宝玺便被置于皇后宫中, 以证皇后的身份和地位。 清二十五宝为清代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国家政权的二 十五方御用国宝的总称。 乾隆以前,御宝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乾隆初年,可称为国家御宝之印玺已达二十九种三十九方之多,且因有关文献的记载失实,用途不明,认识错误甚多,造成混乱状况。针对这种情况,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对前代皇帝御宝重新考证排次,将其总数定为二十五方,并详细规定了各自的使用范围。这二十五方御宝分别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皇帝之宝二方、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钦文之玺、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运之宝。重新排定后的二十五宝各有所用,集合在一起,代表了皇帝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各个方面。 乾隆十一年厘定之御宝的宝文,除青玉“皇帝

故宫简介

故宫简介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紫禁城是严格按照儒家礼制思想设计的,建筑上依照“皇权至上”的原则,保持了中心突出、严格对称的格局。所以其主要建筑物都分布于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或是有序地排在中轴线两侧。紫禁城的建造是不惜工本的。在皇帝的旨意下,能工巧匠云集北京,用从全国各地征集而来的上等建材,精雕细琢出了天下只此一家的紫禁城。所以仅是建筑这一项,就值得细细赏看。此外,明、清两代皇帝积聚的奇珍异宝,绝大多数也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内,琳琅满目的古珍宝,让人叹为观止。来到故宫我特意租了解说器,方便了解紫禁城更多的历史故事。每走到一处景点,解说器就自动感应,开始解说,当你走过的地方灯就会暗掉,这样就不会走重复,还能做地图用,很实用。 天安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两侧分别为太庙和社稷坊。在举行盛大庆典的日子(如皇帝大婚),便会有一道昭书告示天下,诏书摆在“龙亭”——一顶特制的轿子中,从深宫一直抬到天安门前。礼部官员在高高的城楼上,向臣民宣告庆典消息。巍峨的午门高达80.42米。门楼高耸,左右分两翼向前突出。两翼之上,在转角和顶端处共有四座方亭守望。每年十月,皇帝在午门颁发下一年的历书。 午门门楼下有三个门,当中那个只供皇帝出入。不过也有例外,在皇帝成亲之日,皇后可以由这个门进入紫禁城;而科举考试的头三元得主,即状元、榜眼、探花,在考试结果宣布之后,也可经由中门走出皇城。 走过雄伟壮丽的午门,就进入了一个宽阔的矩形广场。这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广场。它的正前方横着一条河,河上有五座拱桥,北边平台上矗立着太和门——只有皇帝可以进出。太和门东边是给武官用的昭德门,西边则是给王公大臣用的贞度门。走过这些大门,眼前又出现一处巨大的广场,足可容纳两万人。这个广场是供皇帝朝会大典时使用的。北边,三层汉白玉栏杆环抱一个八米高的宽阔台基,高台上自南而北依次屹立着三座大殿。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便是太和殿。皇帝的登基大礼、大婚、元旦庆贺等大典,都在这里举行。 中和殿座落在太和殿后,是一个较小的方殿。皇帝去太和殿前,要先在这里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每年一开春,种子和农具便被送到殿里,进行仪式性的检审,以此祈望有个风调雨顺的大丰年。保和殿是外朝三大殿的末殿。其结构设计与太和殿相似,只是规模较小、等级稍低,但它却是个气派颇大的待客殿堂,遇国者大典和新年佳节,皇帝会在这里宴请外国使臣和少数民族首领。而科举考试的最后一级——殿试,也在这里举行。 从保和殿出来后往北,可以看到一个东西横长的广场,东、西、北三面都有门。北面的就是乾清门,进得此门,即是内廷。内廷是皇帝、皇后以及嫔妃们的生活起居场所,外人不得擅入。 1912年中国结束帝制、实行共和后,内廷与外朝之间便以一堵墙分隔开来,外朝三大殿为新政府所占据,内廷仍为逊帝溥仪所居,直至1924年他被赶出皇宫。内廷第一座宫殿就是乾清宫,在明朝和清初时,这里是皇帝的寝宫。清晨五点,皇帝起身,用毕早膳,便到乾清宫处理国事。 中间那个不太大的宫殿是交泰殿,里面珍藏着二十五颗宝玺。殿内挂有铁牌,刻有“太监不得干预政事”的皇帝御旨。宫中还有一座1798年制造的大型自鸣钟和一个古时用以计时的铜制水漏壶。这三宫一组的建筑的末座是坤宁宫,明朝时是皇后的寝宫,清朝用作帝、后的结婚洞房。依照传统规矩,帝、后新婚,要在这个殿堂里度过三天。坤宁宫后有坤宁门

2018走进故宫答案知到走进故宫单元测试答案

【2018知到走进故宫答案】走进故宫智慧树答案 智慧树走进故宫答案doc 走进故宫网课答案 1 【单选题】(20分) 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一共有()年? A. 450 B. 491 C. 502 D. 516 正确答案:B 2 【单选题】(20分) 清代紫禁城内主要的宗教形式是? A. 藏传佛教 B. 汉传佛教 C. 萨满教 D. 道教

正确答案:A 3 【单选题】(20分) 故宫博物院成立多久? A. 70 B. 80 C. 90 D. 60 正确答案:C 4 【判断题】(20分)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吗?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A 5 【单选题】(20分) “正大光明”牌匾是由哪位皇帝御笔亲书? A. 同治皇帝

B. 康熙皇帝 C. 乾隆皇帝 D. 顺治皇帝 正确答案:D ————————————————————————需要购买完整版答案联系QQ 201805998 需要购买完整版答案联系QQ 201805998————————————————————————1 【单选题】(20分) 我们俗称的景泰蓝学名是: A. 掐丝珐琅 B. 簪铜鎏金 C. 乌木镶嵌 D. 百宝嵌 2 【单选题】(20分) 横梁和立柱一层层组合成的建筑骨架用术语讲叫什么? A. 框架结构 B. 木质结构 C. 立式结构 D. 框筒结构

3 【多选题】(20分) 紫禁城现有四所花园分别是? A. 建福宫花园 B. 御花园 C. 慈宁宫花园 D. 宁寿宫花园(后称乾隆花园) 4 【多选题】(20分) 斗拱有以下哪几个构件? A. 斗 B. 拱 C. 翘、昂 D. 木方 5 【判断题】(20分) 镏金斗拱只能用在庑殿和歇山屋顶下。 A. 对 B. 错 1 【判断题】(20分) 珍贵文物占在国所有文物94%。 A. 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