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仓储管理的概念及功能

(完整版)仓储管理的概念及功能

(完整版)仓储管理的概念及功能

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仓储管理

(一)仓储是指通过仓库对商品进行储存和保管。它随着商品储存的产品而产生,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仓储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物流活动的重要支柱,再社会分工

和专业化生产的条件下,为保持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储存一定量的商品,以满足一定时间内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一般来说,仓储管理是对货物存储的经营管理。从广义上看,仓储管路是对物流过程中货物的储存、中转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商品装卸、包装、分拣、整理、后续加工等一系列活动的经营管理。

仓储活动在于社会活动的各个阶段和各个行业,仓储管理的形式和内容有相当大的差别。我们谈到的仓储既包含一般用于货物储存保管的传统仓库,又包含商品流通和分销过程中的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本书所提到的仓储管理涵盖了一般储存货物型仓库的管理,也包含现代物流链中实现货物中转、配载等功能的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仓库的管理。

(二)仓储再物流中的作用

(三)再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由于生产与消费节奏的不统一,商品再流通过程中的储存和滞留就成为了必然。如何在生产与消费或供给与需求的时间差中,妥善的保持商品的完好性,是物

流过程中仓储环节所要面对的问题。仓储在物流中的主要作用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仓储是物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物流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和仓储两种运作方式,运输和仓储用“移动”和“静止”来实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衔接。运输是靠货物的位置移动来实现其价值的功能,而传统的仓储是靠改变货品的时间实现其增加价值的功能。现代仓储是指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处于“停

歇”或“静止”状态的物流形式。

2.仓储科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货物的仓储过程不仅是商品流通的必要保证,也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商品的生产过程需要原材料、零件、配件的准备和供给,商品生产的链条中缺少了仓储过程,生产就难以实现,商品的再生产过程也将停止。

3.仓储可优化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

物流过程中的仓储环节是商品流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通过仓储作业,可以使商品流通顺畅,加快商品流通的速度,降低商品流通总体成本。仓储通过储存、分拣等过程使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单位商品流通距离缩短,时间减少,从而降低商品流通的综合成本。

4.仓储可保证商品再流通过程中的质量

通过仓储环节,对流通商品进行检验,加强商品进入市场前的质量检查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不合格商品流入市场。因此,做好商品进出库的检验工作,并管理好商品的在库质量是仓储管理的重要任务。

5.为商品进入市场做好准备

在仓储作业环节,可以进行商品的整理、包装、质检、分拣、贴标签、在加工等工作。在销售末端环节运营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利用仓库集中作业的低成本和有效性,可以为下一个流通环节提供方便,创造价值。

6.为生产提供方便

为优化生产和流通环节,使生产过程品种简化,流通环节减少存货品种,在仓储环节可以实现部分的后续生产过程,以达到减少生产或储存成本的目的,以快速应对客户对产品的特殊要求,并减少生产和存货的品种数量。

7.以逆向物流提供场所

一般意义的仓储是为商品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流通过程提供场所,而现代商品流通向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商品的包装物及其使用后的回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商品流通对逆向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

仓库也是逆向物流必不可少的通道和场所。

二、仓储管理的功能

(一)仓储管理的内容

仓储管理是指服务于一切库存商品的经济技术方法与活动。很显然,“仓储管理”的定义指明了其所管理的对象是“一切库存商品”,管理的手段既有经济的,又有纯技术的。仓储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仓库的选址于建设。它包括仓库的选址原则,仓库建筑面积

的确定,库内运输道路与作业的布置等问题。仓库的选址和

建设问题是仓库管理战略层所研究的问题,它涉及公司长期

战略与市场环境相关的问题的研究,对仓库长期经营过程中

的服务水平和综合成本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必须提到战

略层面来对待和处理。

(2)仓库机械作业的选择与配置。它包括如何根据仓库作业特点和储存商品的种类及其理化特性,选择机械装备以及应配备的数量;如何对这些机械进行管理等。现代仓库离不开仓库

所配备的机械设施,如叉车、货架、托盘和各种辅助设备等。

恰当地选择适用于不同作业类型的仓库设施和设备将大大降

低仓库作业中的人工作业劳动量,并提高货品流通的顺畅性

和保障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

(3)仓库作业组织和流程。它包括设置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各岗位的责任分工如何,仓存过程中如何处理信息组织作业流程等。仓库的作业组织和流程随着作业范围的扩大和功能的增

加而变得复杂,现代大型的物流中心要比以前的储存型仓库

组织机构大得多,流程也复杂得多。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和

分工的明确是仓储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合理的

信息流程和作业流程使仓储管理高校、顺畅,并达到客户满

意的要求。

(4)仓库管理技术的应用。现代仓储管理离不开现代管理技术与管理手段,例如,选择合适的编码系统,安装仓储管理系统,

实行JIT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方法。现代物流越来越依靠现代

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这也是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主

要特点之一。商品的编码技术和仓储管理系统极大地改善了

商品流通过程中的识别和信息传递与处理过程,使得商品的

仓储信息更准确、快捷,成本也更低。

(5)仓库的作业管理。仓库作业管理是仓储管理日常所面对的最基本的管理内容。例如,如何组织商品入库前的验收,如何安排库位存放入库商品,如何对在库商品进行合理保存和发

放出库等。仓库的作业管理是仓库日常所面对的大量和复杂

的管理工作,只有认真做好仓库作业中没一个环节的工作,

才能保证仓储整体作业的良好运行。

(6)仓储综合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任何一个企业管理者的重要工作目标,仓储管理也不例外。仓储的综合成本控制不但要考虑库房内仓储运作过程中各环节的相互协调关系,还要考

虑物流过程各功能间的背反效应,以平衡局部的利益和总体

利益最大化的关系。选择使用的成本控制方法和手段,对仓

储过程没一个环节的作业表现和成本加以控制是实现仓储管

理目标的要求。

(二)仓储管理的特点

现代仓储管理的特点是由仓储管理的内容决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仓储管理具有经济性、技术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1.经济性

仓储活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仓储活动也是生产性的。仓储活动和其他物质生产活动一样,具有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仓储活动和其他物质生产活动一样,创造商品价值,并且随着仓储活动内容的增加,实现商品价值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例如:延迟生产、再包装等作业过程在仓储过程中完成。

2.技术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仓储管理中应用了大量的电子信息技

术,仓储作业机械化程度也不断提高,这对仓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化的仓储管理中,仓储作业的机械化、仓储管理的信息化已是发展趋势,各种新技术得以运用等,这些充分体现了仓储管理技术性的特点。

3.综合性

物流作为跨行业的、跨产业的服务功能与各行各业的运作特点紧密相连。仓储管理是社会经济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各生产企业能保持正常生产的重要环节,是调节社会需求的重要手段。在整个仓储管理过程中,要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进行商品管理,进行库存控制,保证商品的正常生产和流通,降低成本。现代仓储管理包括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设计行业广泛。仓储管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仓储管理的概念

1、仓储管理的概念 仓储管理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质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自己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过程。具体来说,仓储管理包括仓储资源的获得、经营决策、商务管理、作业管理、仓储保管、安全管理、人事劳动管理、经济管理等一系列留理工作。 仓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仓储系统规划与设计; (2) 仓储设施设备的选择与配置; (3)储位管理与物料分类编码; (4)仓库作业; (5)库存商品的保管与养护; (6) 库存管理; (7)库存控制技术; (8)仓库安全与特殊货物管理; (9)仓储管理信息技术; (10) 现代仓储绩效分析。 2、仓储管理的目标仓储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储存合理化,储存 合理化主要以下列标志加以体现:

(1)质量标志; (2)数量标志; (3)时间标志; (4)结构标志; (5)分布标志; (6)费用标志。 仓储管理的概念 (1)自有仓库仓储,相对于公共仓储而言,企业利用自有仓库进行仓储活动可以更大程度地控制仓储,管理也更具灵活性。一个企业是自建仓库还是租赁公共仓库或采用合同制仓储需要考 虑以下因素:周转总量; "仓"也称为仓库,为存放物品的建筑物和场地,可以为房屋建筑、大型容器、洞穴或者特定的场地等,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储"表示收存以备使用,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意思,当适用有形物品时也称为储存。"仓储"则为利用仓库存放、储存未即时使用的物品的行为。简言之,仓储就是在特定的场所储存物品的行为。 仓储管理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 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

仓储管理复习资料

仓储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仓储概念:就是对物品进行储存、保管、出入库管理的所有仓库内物流作业活动。仓储具有生产 性。 仓储意义:一.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 1、克服生产与消费的地理差。 2、衔接生产与消费的时间差。 3、调节生产与消费的方式差。 二仓储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1、保持物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增值的手段。 2、创造时间效用,极大地获取“第三利润源”,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 3、是物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4、为商品进入市场做好准备。 仓储的功能:储存,保管,分类,组拼、集货,搬运,信息传递 仓储合理化标志:(1)质量标志-保证使用价值; (2)数量标志-达到储存经济规模; (3)时间标志-提高资金利用率; (4)结构标志-调节花色品种比率; (5)费用标志-仓储成本低; (6)分布标志-地区布局合理。 仓储管理的概念:仓储管理是指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进行管理,包括仓储资源的获得、仓库管 理、经营 决策、商务管理、作业管理、仓储保管、安全管理、劳动人事管理和 财务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工作。 企业仓储管理的具体要求1)入库验收,确保质量和数量无误; 2)重视在库保养保管,盘点保证账卡物数量相符; 3)保证供应,满足生产需要; 4)合理使用、节约物资并限额发料,搞好物资回收; 5)健全仓库管理制度; 6)做好经济技术指标考核工作。 对仓储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L 具有丰富的商品知识。 2 .掌握现代仓储管理的技术 3 .熟悉仓储设备,能合理高效的安排和使用仓储设备。 4 .办事能力强。5.具有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 仓储管理的基本内容 仓储管理的任务:1、 2、 3、 4、 5、 6、 1(1)现代仓库的选址与建筑问题 (2)现代仓库机械作业的选择与配置问题 (3)仓库的业务管理问题 (4)现代库存控制问题 利用市场经济手段最大程度配置仓储资源; 高效率组织管理机构; 以高效率、低成本组织仓储作业; 以不断满足社会需求开展商务活动; 以优质服务、讲诚信树立企业形象; 通过制度化、科学化的先进手段提高管理水平; 从技术领域到精神层面提高员工素质。

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教案

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 教案 第一章仓储和仓储管理概述 第一节仓储概述与管理 一、仓储的概念、功能与种类 (一)概念与性质 1.概念:在特定的场所储存物品的行为 2.性质:仓储是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的持续 是静态和动态的储存 必须是特定的场所 仓储对象是事物的动产 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可移动的有形资产 生活资料:供人们生活需要的那部分产品 二仓储的功能 1.仓储是社会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过程 专业化生产:如1个人. 18道工序. 20枚/天劳动生产率提高 10个人. 分工. 48000枚/天 产品剩余,需要仓储 另:原料也需有一定的储备 2.调整生产和消费的时间差别,维持市场稳定 调整供求时间差别,稳定市场 1全年性生产,季节性消费和季节性生产,全年性消费; 2供求不平,造成价格失衡,需用仓储来调节供求,维持市场稳定; 3.劳动产品价值维持和增加的作用 如:肥皂不能干裂,服装不能发霉生虫,菜刀不能生锈变形,塑料制品不能老化变色 如:服装缝商标,贴条码,包装,组装,钢板统一剪切等 4.流通过程的衔接

生产————流通————消费 生产者1 零售商1 生产者2 仓储零售商2 生产者3 零售商3 5.市场信息的传感器 生产者:根据存量,调整生产 流通者:根据存量,决定订货 消费者:根据存量,决定购买量 6.开展物流管理的重要环节 7.提供信息保证仓单 1.是供货方供货的保证 2.用仓但作为融资工具 8.现货交易的场所 如:批发交易市场和仓储式商品1万平方米以上 三仓储的种类 1.按仓储经营主体划分: 1企业自营仓储生产企业自用仓储,不对外经营 流通企业 2商业营业仓储——专业仓储单位,提供仓储服务或场地租赁服务,收取仓储费 如:中储公司中国物资运输公司占地1300万平方米,货场450万平方米,库场200万平方米,仓储面积居全国同类企业之首; 3公共仓储———公共事业单位 具有内部服务的性质:是车站,码头的运输和作业 具有营业仓储的性质:无仓储合同,仓储费包含在运费中 4战略储备仓储——国家政府 适用于国防安全,社会稳定需要的影响 2.按仓储对象划分: 1普通物品仓储:无特殊保管条件,普通生产,生活用物质和用品 2特殊物品仓储:需特殊保管条件 如:危险品:监控,调温,防爆,防毒,泄压等装置 冷库仓储,粮食仓储:恒温

(完整版)仓储管理概念定义

第一章仓储管理概述 1.仓储的功能 (1)基本功能:储存功能、保管功能、拼装功能、分类功能 (2)增值功能:加工服务、信息的传递 (3)社会功能:时间调整功能、价格调整功能、衔接商品流通功能 2.仓储管理的内容 (1)仓储选址及建筑问题 (2)仓库机械作业的选择及配置问题 (3)仓库业务管理问题 (4)仓库的库存管理问题 (5)安全管理问题 (6)仓储绩效管理问题 3.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 (1)保证质量 (2)注重效率 仓储的效率体现在仓容利用率、货物周转率、进出库时间、装卸车时间等指标上,具体表现为: a)快进——物资运抵到港口、车站或企业仓库专用线时,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 物资的接运、验收和入库作业活动 b)快出——物资出库时,要及时迅速和高效率地完成备料、复核、出库和交货 清理作业活动。 c)多储存——在库容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的储存面积和空 间,提高单位面积的储存量和面积利用率 d)保管好——按照物资的性质和储存条件的要求,合理安排储存场所,采取科 学的保管方法,使其在保管期间内质量完好、数量准确。 (3)确保安全 (4)讲求经济

第二章仓储规划与布局 1.仓库货区布局形式与特点 (1)平面布局:对货区内的货垛、通道、垛间距、收发区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并正确处理他们的相对位置。平面布局的形式可以概括为垂直式布局和倾斜式布局。 1)垂直式布局:货垛或货架的排列与仓库的侧墙相互垂直或平行,具体包括a)横列式:优点:主通道长且宽,副通道短,整齐美观,便于存取查点,如果 用于库房布局,还有利于通风和采光。 b)纵列式:优点主要是可以根据库存货物的不同在库时间和进出频繁程度安排 货位,在库时间短、进出频繁的货物放置在主通道两侧,在库时间长,进出不频繁的货物放置在里侧。 c)纵横交错式:可以综合利用两种布局的优点。 2)倾斜式布局:是指货垛或货架与仓库侧墙或主通道成60度、45度或30度夹角。具体包括:

仓储管理概述(上)

第一模块仓储管理概述 学习要点 1.了解仓储及仓储管理的概念; 2.掌握仓储管理的地位、作用; 3.了解仓储的功能; 4.理解仓储管理的原则。 第一单元仓储的含义及分类 一、仓储的概念 仓储是物流的两大基本活动之一,“仓”也称为仓库(Warehouse),为存放、保管、储存货物的建筑物和场地的总称,具有存放和保护货物的功能;“储”也称为储存(Storing),表示将储存对象收存以备使用,具有收存、保护、管理、贮藏货物、交付使用的作用。“仓储”则为利用仓库存放、储存和管理未及时使用的货物的行为。仓储具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当产品不能被及时消耗掉,需要专门场所存放时,产生了静态的仓储;而将货物存入仓库并进行保管、控制以及提供使用等管理活动时,就成了动态的仓储。 二、仓储的种类 (一)按仓储经营主体划分 1.自营仓储 自营仓储主要包括生产企业仓储和流通企业仓储。生产企业为保障原材料供应、半成品及成品的保管需要而进行仓储保管,其储存的对象较为单一,以满足生产为原则。流通企业自营仓储则为流通企业所经营的商品进行仓储保管,其目的是支持销售。 自营仓储不具有经营独立性,仅仅是为企业的产品生产或商品经营活动服务。相对来说规模小,数量众多,专业性强,仓储专业化程度低,设施简单。 2.营业仓储

营业仓储是仓储经营人以其拥有的仓储设施,向社会提供仓储服务。仓储经营人与存货人通过订立仓储合同的方式建立仓储关系,并且依据合同约定提供仓储服务并收取仓储费。 营业仓储面向社会,以经营为手段,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与自用仓库相比,营业仓储的使用效率较高。 3.公共仓储 公共仓储是公用事业的配套服务设施,为车站、码头提供仓储配套服务,其运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车站、码头等的货物作业和运输,具有内部服务的性质,处于从属地位。但对于存货人而言,公共仓储也适用营业仓储的关系,只是不独立订立仓储合同,而是将仓储关系列在作业合同、运输合同之中。 4.战略储备仓储 战略储备仓储是国家根据国防安全、社会稳定的需要,对战略物资进行储备。战略储备仓储特别重视储备品的安全性,且储备时间较长。所储备的物资主要有粮食、油料、有色金属等。 (二)按照仓储功能分类 1.生产仓储 生产仓储为生产领域服务,主要是用来保管生产企业生产加工的原材料、燃料、在制品和待销售的产成品。包括原材料仓储、在制品仓储和成品仓储。 2.流通仓储 流通仓储为流通领域服务,专门储存和保管流通企业待销售的商品,包括批发仓库、零售仓库。

仓储管理实务复习重点

仓储管理实务复习重点 一、仓储得含义、作用与种类 1、仓储就是指通过仓库对暂时不用得物品进行储存与保管。 2、仓储得作用:(1)仓储能保证生产过程不间断地进行(2)仓储消除了生产与消费时间 上得差别(3)仓储能保证进入下一环节前得物品质量(4)仓储就是加快流通、节约流通费用得重要手段(5)仓储消除了时间与消费方式上得差别,为商品进入市场做好准备。(6)仓储具有反馈市场需求信息得作用。 3、仓储得种类 按仓储经营主体划分:自营仓储、商业营业仓储、公共仓储、战略储备仓储 按仓储对象划分:普通物品仓储、特殊物品仓储 按仓储功能划分:储存仓储、物流中心仓储、配送中心仓储、运输转换仓储、保税仓储 按仓储经营方式划分:保管式仓储、加工式仓储、消费式仓储 二、仓储管理得概念、原则、模式 1、仓储管理就是仓储机构为最大化仓储资源价值,围绕仓库以及仓储商品,所实施得计划、 组织、协调、控制与抉择过程;具体活动包括对物品得存储、保管、包装、分散整理与加工等。(仓储管理就就是对仓库与仓库内储存得商品所进行得管理,就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拥有得仓储资源来提供仓储服务所进行得计划、组织、指挥、控制与协调过程。) 2、仓储遵循得基本原则就是保证质量、注重效率、确保仓储安全、讲求经济效益。 3、仓储管理得目标就是快进、快出、多储存、保管好与省费用。 4、仓储管理得模式 仓储管理模式就是物资保管方法与措施得总与。 仓储管理模式按仓储活动运作方式得不同,可以分为自营仓库仓储、租赁仓库仓储与第三方仓储三种 三、仓库得概念及其分类 1、仓库就是保管、存储物品得建筑物与场所得总称。 2、仓库得分类 按所处得领域分类:生产领域仓库、流通领域仓库 按仓库功能分类:储备仓库、周转仓库 按建筑结构与保管条件分类:货棚、库房、货场、 按保管商品得特性分类:通用仓库、专用仓库、特种仓库 按运营形态分类:自用仓库、营业仓库、公用仓库、 按保管条件分类:普通仓库、保温仓库、特种仓库水上仓库 按建筑物结构分类:单层仓库、多层仓库、筒仓、露天堆场 四、仓库中常用得仓库设备 1、货架设备 (1)托盘货架,又称装配式货架,适用于存放整托盘货物;容易拆迁、层高可调,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就是各类货架得主流。 (2)阁楼式货架适用于库房较高,货物较少,人工存取,存货量大,旧仓改造等情况。(3)悬臂式货架适用于空间小,高度低得库房,存放不规则或长度特殊得物料(如管材、线材、板材等)。 (4)移动式货架适用于办公室存放文档,图书馆存放档案文献,金融部门存放票据,车间、仓库存放工具、物料等方面。 (5)后推式货架货物先进后出,具有单通道、大进深、高密度存货等特点,适用于存放

仓储管理系统地概念及功能

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仓储管理 (一)仓储是指通过仓库对商品进行储存和保管。它随着商品储存的产品而产生,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仓储是商品 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物流活动的重要支柱,再社会分工 和专业化生产的条件下,为保持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储存一定量的商品,以满足一定时间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需 要。 一般来说,仓储管理是对货物存储的经营管理。从广义上看,仓储管路是对物流过程中货物的储存、中转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商品装卸、包装、分拣、整理、后续加工等一系列活动的经营管理。 仓储活动在于社会活动的各个阶段和各个行业,仓储管理的形式和容有相当大的差别。我们谈到的仓储既包含一般用于货物储存保管的传统仓库,又包含商品流通和分销过程中的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本书所提到的仓储管理涵盖了一般储存货物型仓库的管理,也包含现代物流链中实现货物中转、配载等功能的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仓库的管理。 (二)仓储再物流中的作用 (三)再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由于生产与消费节奏的不统一,商品再流通过程中的储存和滞留就成为了必然。如何在生产与消 费或供给与需求的时间差中,妥善的保持商品的完好性,是物 流过程中仓储环节所要面对的问题。仓储在物流中的主要作用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仓储是物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物流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和仓储两种运作方式,运输和仓储用“移动”和“静止”来实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衔接。运输是靠货物的位置移动来实现其价值的功能,而传统的仓储是靠改变货品的时间实现其增加价值的功能。现代仓储是指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处于“停歇”或“静止”状态的物流形式。 2.仓储科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货物的仓储过程不仅是商品流通的必要保证,也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商品的生产过程需要原材料、零件、配件的准备和供给,商品生产的链条中缺少了仓储过程,生产就难以实现,商品的再生产过程也将停止。 3.仓储可优化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 物流过程中的仓储环节是商品流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通过仓储作业,可以使商品流通顺畅,加快商品流通的速度,降低商品流通总体成本。仓储通过储存、分拣等过程使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单位商品流通距离缩短,时间减少,从而降低商品流通的综合成本。 4.仓储可保证商品再流通过程中的质量 通过仓储环节,对流通商品进行检验,加强商品进入市场前的质量检查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不合格商品流入市场。因此,做好商品进出库的检验工作,并管理好商品的在库质量是仓储管理的重要任务。

仓储管理

目录 仓储管理(物流管理术语) (2) 一、基本概念 (2) 二、仓储管理的定义 (2) 2.1仓储活动的性质 (3) 2.2仓储的基本功能 (3) 三、概念详解 (3) 四、任务 (4) 五、基本原则 (4) 六、保管原则 (6) 七、主要活动 (7) 八、注意事项 (9) 九、仓储物流服务 (10) 十、8部曲关键管理模式 (10) 十一、流程 (11) 十二、仓储管理制度 (12) 十三、仓储管理模式 (13) 十四、仓储管理步骤 (13) 十五、如何做好仓储管理 (14)

仓储管理(物流管理术语) “仓”也称为仓库,为存放物品的建筑物和场地,可以为房屋建筑、大型容器、洞穴或者特定的场地等,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储”表示收存以备使用,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意思,当适用有形物品时也称为储存。“仓储”则为利用仓库存放、储存未即时使用的物品的行为。简言之,仓储就是在特定的场所储存物品的行为。 一、基本概念 仓储管理是指通过仓库对商品进行储存和保管。 “仓”也称为仓库,为存放物品的建筑物和场地,可以为房屋建筑、大型容器、洞穴或者特定的场地等,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储”表示收存以备使用,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意思,当适用有形物品时也称为储存。“仓储”则为利用仓库存放、储存未即时使用的物品的行为。简言之,仓储就是在特定的场所储存物品的行为。 仓储管理英文名称是Warehouse Management 二、仓储管理的定义 所谓仓储管理,是指对仓库和仓库中储存的物资进行管理。 现代企业的仓库已成为企业的物流中心。过去,仓库被看成一个无附加价值的成本中心,而现在仓库不仅被看成是形成附加价值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且被看成是企业成功经营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仓库被企业作为连接供应方和需求方的桥梁。从供应方的角度来看,作为流通中心的仓库从事有效率的流通加工,库存管理,运输和配送等活动。从需求方的角度来看,作为流通中心的仓库必须以最大的灵活性和及时性满足种类顾客的需要。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仓储管理的意义重大。在新经济新竞争形势下,企业在注重效益,不断挖掘与开发自己的竞争能力的同时已经越来越注意到仓储合理管理的重要性。精准的仓储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和降低流通和库存成本,是企业保持优势的关键助力与保证。 由于现代仓储的作用不仅是保管,更多是物资流转中心,对仓储管理的重点也不再仅仅着眼于物资保管的安全性,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运用现代技术,如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来提高仓储运作的速度和效益,这也是自动化立体仓库在行其道的原因。 自动化立体仓库由于大量采用大型的储货设备,如高位货架;搬运械具,如托盘,叉车,

仓储管理概述

国家精品课程 《仓储管理学》 仓储管理人员必修教材 第一章仓储管理概述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仓储和仓储管理的概念,掌握搞好仓储活动的意义、仓储的功能,熟悉仓储管理的内容及任务,了解仓储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节仓储的概念及类型 一、仓储概念 (一)仓储的概念 在物流系统中,仓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仓储业是随着物资储备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仓储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物流活动的重要支柱。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条件下,为保持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储存一定量的物资,以满足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仓储是指通过仓库对暂时不用的物品进行储存和保管。“仓”即仓库,为存放物品的建筑物和场地,可以是房屋建筑、洞穴、大型容器或特定的场地等,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储”即储存、储备,表示收存以备使用,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意思。 仓储具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当产品不能被及时消耗掉,需要专门场所存放时,就产生了静态的仓储;而将物品存入仓库以及对于存放在仓库里的物品进行保管、控制、提供使用等的管理,则形成了动态的仓储。可以说仓储是对有形物品提供存放场所,并在这期间对存放物品进行保管、控制的过程。 仓储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仓储是物质产品的生产持续过程,物质的仓储也创造产品的价值;仓储既有静态的物品储存,也包括动态的物品存取、保管、控制的过程;仓储活动发生在仓库等特定的场所;仓储的对象既可以是生产资料,也可以是生活资料,但必须是实物动产。

(二)仓储的性质 仓储是物质产品的生产持续过程,物质的仓储也创造着产品的价值;仓储既有静态的物品储存,也包含动态的物品存取、保管、控制的过程;仓储活动发生在仓库等特定的场所,仓储的对象既可以是生产资料,也可以是生活资料,但必须是实物。由此可见,从事商品的仓储活动与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虽然在内容和形式上不同,但它们都具有生产性质,无论是处在生产领域的企业仓库,还是处在流通领域的储运仓库和物流仓库,其生产的性质是一样的。 尽管仓储具有生产性质,但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却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不创造使用价值,增加价值; (2)具有不均衡和不连续性; (3)具有服务性质。 (三)仓储的作用 (1)仓储的正作用 1)仓储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在物流体系中,运输和仓储被称为两大支柱。运输承担着改变物品空间状态的重任;仓储则承担着改变物品时间状态的重任。 2)仓储是整个物流业务活动的必要环节之一。仓储作为物品在生产过程中各间隔时间内的物流停滞,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它使上一步生产活动顺利进行到下一步生产活动。 3)仓储是保持物资原有使用价值和物资使用合理化的重要手段。生产和消费的供需在时间上的不均衡、不同步造成物资使用价值在数量上减少,质量上降低,只有通过仓储才能减小物资损害程度,防止产品一时过剩浪费,使物品在效用最大的时间发挥作用,充分发挥物品的潜力,实现物品的最大效益。 4)仓储是加快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有了仓储的保证,就可以免除加班赶工的费用,免除紧急采购的成本增加。同时,仓储也必然会消耗一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还大量地占用资金,这些都说明仓储节约的潜力是巨大的。通过仓储的合理化,就可以加速物资的流通和资金的周转,从而节省费用支出,降低物流成本,开拓“第三利润源泉”。 (2)仓储的逆作用 仓储是物流系统中一种必要的活动,但也经常存在冲减物流系统效益,恶化物流系统运行的趋势。甚至有人明确提出,仓储中的库存是企业的“癌症”。因为仓储会使企业付出巨大代价,这些代价主要包括: 1)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支出 仓储要求企业在仓库建设、仓库管理、仓库工作人员工资、福利等方面支出大量的成本费用开支增高。

仓储及库存管理

第一章仓储管理概述 一、仓储概述 1.仓储的概念仓储是对有形物品提供储存场所,并对存放物品进展保管、控制的过程。 2.性质 1.仓储是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的持续,起到缓冲的作用。 2.是静态和动态的储存 3.必须是特定的场所 4.仓储对象是实物,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 3.仓储具有的生产性质: 〔1〕仓储活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2〕商品仓储活动具有生产三要素,即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3〕商品仓储活动中的*些环节,实际上已经构成了生产过程的一个组成局部。 4. 仓储的功能 〔一〕仓储是社会生产顺利进展的必要过程。专业化生产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出现产品剩余,需要仓储。另:原料也需有一定的储藏,以备生产不连续进展。 〔二〕调整生产和消费的时间差异,维持市场稳定。 〔三〕劳动产品价值维持和增加的作用。 〔四〕加快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降低物流本钱、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五〕仓储的整合功能。整合装运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把来自不同制造商的小批量货物集中起来形成规模运输.使每一个客户都能享受到低于其单独运输本钱的效劳。 〔六〕市场信息的传感器 生产者:根据存量,调整生产 流通者:根据存量,决定订货 消费者:根据存量,决定购置量 〔七〕提供信息保证〔仓单〕 1.是供货方供货的保证 2.用仓单作为融资工具 〔八〕现货交易的场所 5.仓储的逆作用: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支出、旧损失和跌价损失、时机损失、保险费支

出、仓储作业费用支出。 6.仓储的种类A.企业自营仓储、商业营业仓储、公共仓储〔保证车站、码头的货物作业;具有部效劳的性质:为车站,码头的运输和作业效劳;具有营业仓储的性质:无仓储合同,仓储费包含在运费中〕、战略储藏仓储〔战略储藏物质主要有粮食、油料、能源、有色金属、淡水等〕;B.储存仓储、物流中心仓储、配送中心仓储、运输转换仓储、保税仓储。 二、仓储管理 1. 仓储管理是指对仓库和仓库中储存的货物进展管理。 2. 仓储管理的根本容 A.仓库的选址与建立问题。 B.仓库机械作业的选择与配置问题。 C.仓库的业务管理问题。 D.仓库的库存管理问题。 3.仓储作业主要由入库、保管、出库三个阶段组成。包括仓储作业技术与作业流程。 第二章库存管理 一、库存的根本概念库存就是指用于保证顺利生产或满足顾客需求的物料储藏。 1.库存分类:A.周转库存、平安库存、在途库存;B.独立需求库存、相关需求库存。 2. 多余库存的原因 A. 订货预测出现误差。 B. 生产方案粗放管理,提前进货或工程变动。 C. 库存管理水平低下,库存积压。 D. 信息不畅,订货周期过长。 3.库存管理的评价指标——库存周转率=年销售额/年平均库存额。 4.库存本钱总本钱=采购本钱+持有本钱〔空间本钱+资本本钱+库存效劳本钱+库存风险本钱〕+生产准备本钱+订购本钱+缺货本钱. 5.库存合理化库存合理化是指以最经济的方法和手段从事库存活动,并发挥其作用的库存状态及其运行趋势。 (1) 库存“硬件〞配置合理化以能够有效地实现库存职能,满足生产和消费需要为基准,做到适当合理地配置仓储设施和设备。 (2) 管理科学化

2018中级经济师-工商-精讲班【孙晶晶】-24、第5章物流管理-第4节:企业仓储与库存管理

第四节企业仓储与库存管理 【本节知识点】 1、企业仓储管理概述 2、企业仓储管理的主要任务 3、企业库存管理与控制 【本节内容精讲】 【知识点】企业仓储管理概述 (一)仓储管理的概念 指对仓储设施布局和设计以及仓储作业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仓储是物流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既有调节生产和供求的作用,也有创值与增效的功能。 (二)仓储管理的功能 1、供需调节功能 生产和消费不可能完全同步,比如一些产品的需求季节性很强,但是生产却是均衡的;相反,另外一些产品比如粮食,生产节奏有间隔,但是消费却是连续的。可以把生产和消费协调起来。 2、价格调节功能 仓储对供需的调节功能,商品才能取得自身的最高价值。如果把秋季的大米全部投向市场,那么大米的供给超过了需求,会引起大米价格的暴跌。同样,到了春夏季,如果大米的供给远远落后于需求的话,就会引起大米价格的暴涨。因此把秋季的大米储存起来,在春夏冬销售,调节供需之间的平衡,最终起到稳定大米价格的功效。 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 运输工具的运量差别较大,需要调节。轮船、火车、汽车等。它们之间进行运转时,运输能力是很不匹配的,这种动力差异可以通过仓储来进行调节和衔接。 4、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 现代仓储业务还向流通、销售、零部件供应等方向延伸。用来储存物品的仓库不仅具备储存保管货物的设施,而且增加了分拣、配送、捆包、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功能,这样既扩大了仓库的经营范围,提高了商品综合利用率,又促进了物流合理化,方便了消费者,提高了服务质量。

【真题:单选】农产品仓储使消费者可以在任何季节都能以差距不大的价格购买到农产品。这主要体现了仓储管理的( )功能。 A.供需调节 B.价格调节 C.货物运输能力调节 D.配送与流通加工 【答案】B 【解析】任何季节都可以以差距不大的价格购买农产品,体现了价格调节的功能。 (三)企业仓储管理的内容和主要任务 1、企业仓储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对仓库和仓库中的物资进行管理 ①仓库的选址与建筑问题。例如,仓库的选址,仓库建筑格局,面积的确定,仓库内部运输道路与作业流程的布置等。 ②仓库的机械作业的选择与配置问题。 ③仓库的业务管理问题。例如,如何组织物资入库前的验收,如何存放入库物资,如何对物资进行有效的保养,如何出库等。 ④仓库的库存管理问题。 2、企业仓储管理的主要任务 ①仓储设施规划和利用 ②保管仓库物资 ③合理储备材料 ④降低物料成本 ⑤重视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 ⑥确保仓储物资的安全 【真题多选】企业仓储管理的主要任务有() A .提高库存量 B .合理储备材料

仓储管理的概念及功能

仓储管理的概念及功能 仓储管理是指对仓库及其存储的货物进行有效、系统、科学的管理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及时、准确地供应和管理存货,确保供应链的高效运转,提高货物的储存和管理效率,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仓储管理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货物存储功能:仓储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将货物储存在仓库中, 确保货物的安全、完整、无损,并按照特定的需求进行分类、编码和记录,以便于查找、取用和管理。 2.库存管理功能:仓储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对库存进行有效地管理。通 过采取科学的库存管理方法,包括合理的订货、货物进出库流程控制、定 期的库存盘点和库存调整等措施,可以确保库存水平在适当范围内,避免 过高或过低的库存水平,以减少库存成本和避免库存积压。 3.订单处理功能:仓储管理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根据销售订单和客户 需求,及时、准确地处理货物的配送和发货。通过建立高效的订单处理系统,包括订单接收、拣选、打包、装运等环节的标准化和流程优化,可以 提高订单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缩短订单交付周期,提高客户满意度。 4.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仓储管理还需要对仓库和库存的数据进行收集、记录和分析。通过建立仓储管理系统和使用仓储管理软件,可以实时、准确地获取关于货物库存、入库、出库、损耗等方面的数据,并进行数据 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优化仓储管理流程。 5.仓库布局和设备管理功能:仓储管理需要根据货物的特性和仓库的 特点,进行合理的仓库布局规划和设备配置。通过科学的仓库布局设计,

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货物存储和搬运效率,减少货物的行走距离和搬运次数,提高操作效率和工作安全性。 6.库存控制和防损功能:仓储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库存控制和防损机制。通过采用先进的防损措施,如设立安全监控系统、制定入库和出库的 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等措施,可以减少货物的丢失 和损坏,确保货物的质量和价值。 7.供应链管理功能:仓储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 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紧密协调和合作,仓储管理可以实现供应链的 流畅运作,确保供应链的高效性和可靠性,提高企业的采购、生产和销售 的协同效应。 总之,仓储管理的概念是对仓库及其存储的货物进行有效、系统、科 学的管理,其功能包括货物存储、库存管理、订单处理、数据管理和分析、仓库布局和设备管理、库存控制和防损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旨 在提高货物的储存和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只有通过科学的仓储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的供应链能够高效运作,满足客 户需求,实现企业持续发展。

(整理)仓储管理的概念

(整理)仓储管理的概念 仓储管理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质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 充分利用自己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过程。具体来说,仓储管理包括仓储资源的获得、经营决策、商务管理、作业管理、仓储保管、安全管理、人事劳动管理、经济管理等 一系列留理工作。 仓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仓储系统规划与设计;(2)仓 储设施设备的选择与配置;(3)储位管理与物料分类编码;(4)仓库作业; (5)库存商品的保管与养护;(6)库存管理;(7)库存控制技术; (8)仓库安全与特殊货物管理;(9)仓储管理信息技术;(10)现代仓储 绩效分析。 2、仓储管理的目标仓储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储存合理化,储存合理化 主要以下列标志加以体现: (1)自有仓库仓储,相对于公共仓储而言,企业利用自有仓库进行 仓储活动可以更大程度地控制仓储,管理也更具灵活性。一个企业是自建 仓库还是租赁公共仓库或采用合同制仓储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周转总量; \仓\也称为仓库,为存放物品的建筑物和场地,可以为房屋建筑、大 型容器、洞穴或者特定的场地等,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储\表示 收存以备使用,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意思,当适用有形物品时也 称为储存。\仓储\则为利用仓库存放、储存未即时使用的物品的行为。简 言之,仓储就是在特定的场所储存物品的行为。

仓储管理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 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 制和协调过程。 仓储管理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同时也涉及应用技术科学;故属于边 缘性学科。仓储管理的内涵是随着其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不断扩大而 变化。一、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1.效率的原则。2.经济效益的原则。3.服务的原则。二、仓储管理的任务 1.利用市场经济手段获得最大的仓储资源的配置。2.以高效率为原 则组织管理机构。3.不断满足社会需要为原则开展商务活动。4.以高效率、低成本为原则组织仓储生产。5.以优质服务、讲信用建立企业形象。 6.通过制度化、科学化的先进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7.从技术到 精神领域提高员工素质。三、仓储管理的主要活动1.企业仓储活动的类 型 企业可以选择自建仓库、租赁公共仓库或采用合同制仓储为库存的物料、商品准备仓储空间。 (1)自有仓库仓储,相对于公共仓储而言,企业利用自有仓库进行 仓储活动可以更大程度地控制仓储,管理也更具灵活性。 (2)租赁公共仓库仓储,企业通常租赁提供营业性服务的公共仓储 进行储存。 (3)合同制仓储,合同仓储公司能够提供专业、高效、经济和准确 的分销服务。 一个企业是自建仓库还是租赁公共仓库或采用合同制仓储需要考虑以 下因素:周转总量;需要的稳定性;

(完整版)仓储管理的概念及功能

仓储管理的基本看法 一、仓储管理 (一)仓储是指经过库房对商品进行储蓄和保存。它随着商品储存的产品而产生,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仓储是商品 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物流活动的重要支柱,再社会分工 和专业化生产的条件下,为保持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必定储蓄必然量的商品,以满足一准时间内社会生产和花销的 需要。 一般来说,仓储管理是对货物储藏的经营管理。从广义上看,仓储 管路是对物流过程中货物的储蓄、中转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商品装 卸、包装、分拣、整理、后续加工等一系列活动的经营管理。 仓储活动在于社会活动的各个阶段和各个行业,仓储管理的形式 和内容有相当大的差别。我们谈到的仓储既包括一般用于货物储蓄保 管的传统库房,又包括商品流通和分销过程中的配送中心和物流中 心。本书所提到的仓储管理涵盖了一般储蓄货物型库房的管理,也包 含现代物流链中实现货物中转、配载等功能的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库 房的管理。 (二)仓储再物流中的作用 (三)再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由于生产与花销节奏的不一致,商 品再流经过程中的储蓄和滞留就成为了必然。如何在生产与消 费或供给与需求的时间差中,稳当的保持商品的圆满性,是物 流过程中仓储环节所要面对的问题。仓储在物流中的主要作用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仓储是物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物流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和仓储两种运作方式,运输和仓储用“搬动”和“静止”来实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连结。运输是靠货物的地址搬动来实现其价值的功能,而传统的仓储是靠改变货物的时间实现其增加价值的功能。现代仓储是指商品在流经过程中处于“逗留”或“静止”状态的物流形式。 2.仓储科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货物的仓储过程不但是商品流通的必要保证,也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商品的生产过程需要原资料、零件、配件的准备和供给,商品生产的链条中缺少了仓储过程,生产就难以实现,商品的再生产过程也将停止。 3.仓储可优化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花销。 物流过程中的仓储环节是商品流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经过仓储作业,可以使商品流畅达畅,加快商品流通的速度,降低商品流通整体成本。仓储经过储蓄、分拣等过程使商品的流经过程中单位商品流通距离缩短,时间减少,从而降低商品流通的综合成本。 4.仓储可保证商品再流经过程中的质量 经过仓储环节,对流通商品进行检验,加强商品进入市场前的质量检查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防范不合格商品流入市场。因此,做好商品进出库的检验工作,并管理好商品的在库质量是仓储管理的重要任务。

仓 储 管 理 (二)

仓储管理 (二) 考试题型:单选、多选、简答、论述、案例 第一章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 1.掌握仓储概念:是通过仓库对商品进行储存和保管,既包含一般用于货物储存保管的传统仓库,又包含商品流转和分销过程中的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P2) 2.掌握仓储在生活中作用:1.仓储是物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2.仓储可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3.仓储可优化商品流通,节约流通费用4仓储可保证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5.为商品进入市场作好准备6.为生产提供方便7.为逆向物流提供场所(P3) 3.掌握仓储管理的内容:仓储管理的内容(1)仓库的选址与建设(2)仓库机械作业的选择与配置(3)仓库作业组织和流程(4)仓库管理技术的应用(5)仓库的作业管理(6)仓储综合成本控制(P4—P5) 4.掌握仓储管理的特点:(1)经济性(2)技术性(3)综合性(P6) 5.掌握仓储服务的功能:(1)储存功能(2)组合功能(3)分类和转运功能(4)其他增值服务功能(P6-7) 6.掌握物流中心的定义:(P14) 7.掌握物流中心的类型:(1)-(7)(P14) 8.掌握物流中心的功能及与传统仓库的区别:(1)-(5)(P15) 第二章仓储作业组织及流程 1.掌握仓储作业的概念:(P26) 2.掌握仓储作业的目标:(1)快进(2)快出(3)高效(4)保质(5)低成本(P26-27) 3.掌握仓储作业组织的原则:(1)仓储作业的连续性(2)仓储作业的节奏性(P27) 4.掌握仓储作业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P28) 5.掌握物流中心的组织形式:(1)直线制形式(2)职能制形式(3)直线职能制形式(4)事业部组织结构形式(5)连锁业物流组织形式(各个组织形式的结构、特点、优缺点、适用需要掌握)(P30-32) 6.物流中心的部门分工:(1)业务部门(2)职能管理部门(3)行政事务部门(P33-P34) 7.物流中心和业务部门的主要职责:(1)物流中心的主要职责(1-8条略)(2)业务部门的职责(略)(P34-36) 8.掌握仓储作业的要求:(1)及时(2)准确(3)严格(4)经济(P37) 9.掌握物流标准化的定义:是指在运输、配送、包装、装卸、保管、流通加工资源回收及信息管理等环节,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各类标准,达到协调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P40) 10.掌握制定物流标准化达到以下要求:(1)简化(2)统一化(3)系列化(4)通用化(5)组合化(P41-42) 第三章仓储作业管理 1.掌握影响入库作业的因素:(1)供应商的送货方式(2)商品的种类、特性与数量(3)人力资源(4)设备及存货方式(P50-51) 2.掌握入库作业常见的问题:(1)数量不符(2)质量问题(3)单证不符个单证不全(P53) 3.掌握出库作业流程:(1)订单审核(2)出库信息管理(3)拣货(4)发货检查(5)装车(6)发货信息处理(掌握图3-2出库作业流程)(P54-55)

电大仓储管理期末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电大仓储管理期末重点知识复习资料小抄 1、仓储的含义及功能(基本功能、调节功能、整合功能) 仓储是指通过仓库对物资进行储存和保管(基本定义)仓储是指在原产地、消费地,或者在这两地之间存储商品(原材料、部件、在制品、产成品),并向管理者提供有关存储商品的状态、条件和处理情况等信息。(扩展定义) 基本功能:调节功能;衔接功能;整合功能;分拣和转运功能;加工功能;配送功能;信息传递功能 调节功能:调整生产和消费的时间差别;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维持市场稳定 整合功能:仓储具有运输整合和配载功能。目的是充分利用运输工具载重量和容积。 2、仓储的分类(按照仓储物的处理方式,按照仓储功能分类,按仓库建筑条件) 按仓储经营主体划分:自营仓储;营业仓储;公共仓储;战略储备仓储 按照仓储功能分类:生产仓储;流通仓储;流通仓储;中转仓储;保税仓储;加工型仓储 按照仓储物的处理方式分类(1)保管式仓储(2)消费式仓储(3) 加工式仓 3、仓库的功能、组成,货区布局的分类 概念:仓库是保管、存储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 功能:(1)储存和保管功能(2)配送和加工功能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4)信息传递功能 货场结构和布局 按仓库建筑条件分类ψ封闭式仓库ψ半封闭式仓库ψ露天式仓库 1.集装箱货场结构和布局:(1)集装箱货场:堆存和保管集装箱的场所。(2)集装箱货场的布局: 根据通途,应将集装箱分区堆存,集装箱货场一般分为:中转箱区;周转箱区;维修箱区 集装箱货场布局设计基本原则:中转箱区——在交通便利处;周转和维修箱区——作业区外围;合理布置箱位——间距合理;合理选择与利用装卸机械和起重运输设备;场区内要有一定坡度,以利于排水;场地要耐用 4、入库验收的基本要求及作用验收工作的基本要求:及时准确严格经济【(1)及时是指到库商品 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验收工作(2)准确:验收的各项数据或检验报告必须准确无误(3)严格:仓库有关各方在检验时都要严格把关。(4经济:验收工作要尽量节省作业费用,尽量保护原包装,减少或避免破坏性试验。 验收有以下作用:验收是保证仓库保管质量的第一道关口;验收能够划分责任;验收能保护仓库的利益,例如验收记录是仓库提出退货、换货和索赔的依据;验收是避免商品积压,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手段;验收是仓储作业过程中必须的交接工作。 5、物品堆码的基本要求及五距、梯形垛、梅花垛、“五五化”堆垛 物品堆码要求:(1)合理(2)牢固(3)定量(4)整齐(5)节约(6)方便 “五距”:垛距、墙距、柱距、顶距和灯距。 梯形垛:在最底层以同一方向排放货物的基础上,向上逐层同方向减数压缝堆垛,垛顶呈平面,整个货垛呈下大上小的立体梯形形状。梅花垛:a对于需要直立存放的大捅装货物,将第—排(列)贷物排成单排(列),第二排(列)的每件靠在第一排(列)的两件之间卡位,第三排(列)同第二排(列)一样,然后每排(列)依次卡缝排放,形成梅花形垛。b对于能够多层堆码的捅装货物,在堆放第二层以上时将每件货物压放在下层的三件货物之间,四边各收半件,形成立体梅花形垛。“五五化”堆垛:以五为基本计算单位 , 堆码成各种总数为五的倍数的货垛 , 以五或五的倍数在固定区域内堆放 , 使货物 " 五五成行、五五成方、五五成包、五五成堆、五五成层 ", 堆放整齐, 上下垂直 , 过目知数。便于货物的数量控制、清点盘存。 5、仓库安全管理的两项内容,仓储系统的三要素,火灾种类 仓库安全管理包括:仓库治安保卫管理和仓库消防管理.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仓储系统的三要素:货物、库场、设备 火灾种类:普通火;油类火;电气火;爆炸性火灾 7、商品养护含义及方针,常见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生化变化 概念:商品养护是指商品在储存过程中所进行的保养和维护。 方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物理变化:气体、液体、固体“三态”之间的变化;串味、渗漏、沾污、干裂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形式主要有:水解;分解、裂解;氧化;化合、聚合;燃烧与爆炸;锈蚀、老化 生化变化及其他生物引起的变化:呼吸、发芽、胚胎发育、后熟、霉腐、虫蛀等。 8、仓储管理的含义及4个基本原则 概念:仓储管理是对仓库以及仓库中储存的货物进行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 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质量原则⎩保证质量;效率原则⎩注重效率(是经营效益的基础);安全原则⎩确保安全(--效益的基础);效益原则⎩讲求经济;服务原则⎩提高服务水平 9、货物接运的四种方式及注意事项 四种方式:(1)到车站、码头提货(2)到货主单位提货(仓库自行接货)(3)托运单位送货到库接货(库内接货)(4)铁路专用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