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说明书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说明书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说明书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各种中、重度感染,那么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说明书你了解过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说明书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通用名】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乳酸左氧氟沙星。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中的敏感菌株引起的中、重度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伤寒副伤寒菌痢以及由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尿道炎、宫颈炎等。

【包装规格】5ml∶0.5g(按C18H20FN3O4计)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成人一次0.1~0.2g,一日2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偶见纳差,恶心、呕吐、腹泻、失眠、头晕、头痛、皮疹及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及注射局部刺激症状等,一般均能耐受,疗程结束后即可消失。

【禁忌】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及癫痫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 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或慎用。 2. 神经系统疾患者慎用。3. 避免与茶碱同时使用。如需同时应用,应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以调整其剂量。4. 与华法林或其衍生物同时应用时,应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或其他凝血试验。5. 性病患者治疗时,应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以免耽误对梅毒的治疗。 6. 静脉滴注速度每100ml至少60分钟,滴速过快易引起静脉刺激症状或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孕妇用药】妊娠、哺乳期妇女禁用。

【儿童用药】16岁以下患者禁用。

【药理作用】本品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它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活性,抑制细菌

DNA复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如肺炎克雷白菌、变形杆菌属、伤寒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流感杆菌、部分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淋球菌等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部分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衣原体等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3631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两倍,它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

本品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对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白菌属、沙雷氏菌属、变形杆菌属、志贺菌属、沙门氏菌属、枸橼酸杆菌、不动杆菌属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等革兰阴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部分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对厌氧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差。

毒理作用

重复给药毒性:大鼠连续4周经口给予本品剂量分别为50、200、800mg/kg,仅见800mg/kg用药组动物出现中性白细胞的减少和骨髓M/E的上升;病理组织学可见肢关节表面出现轻度变性。猕猴经口投药4周,100mg/kg组动物出现流涎、腹泻、体重减轻和尿中pH值降低。大鼠经口给药26周,80和320mg/kg剂量组动物出现流涎、尿中pH升高。320mg/kg组动物的排粪量增加,盲肠粘膜的杯状细胞出现肿大。猕猴经口给药26周时,在10、25、62.5mg/kg剂量下均未出现明显毒性反应。

对关节软骨的影响:幼年和3-4周龄大鼠、4月龄猎兔犬经口给药7天,大鼠在300mg/kg以上、猎兔犬在10mg/kg以上剂量时,出现关节软骨病变。并在幼、年轻猎兔犬中易发现关节毒性。13月龄犬,经口投药7天,在40mg/kg剂量时出现极轻度的关节毒性。但18月

龄犬静脉注射14天,30mg/kg剂量时未出现关节毒性。

生殖毒性:大鼠妊娠前、妊娠初期经口给药剂量达360mg/kg时,对雌、雄动物的生殖能力和胎儿均未见影响。大鼠在器官形成期给药,剂量达90mg/kg时,对胎儿和新生儿均无明显影响。家兔经口给药50mg/kg时,未出现胚胎、胎儿致死以及胎儿生长迟缓作用,也未出现致畸作用。大鼠围产期、授乳期经口给药达360mg/kg时,对动物的分娩、授乳以及出生儿均未见明显影响。

光毒性:采用长波长紫外线(320-400nm)照射,以小鼠耳廓厚度变化为指标进行了光毒性研究,结果经口给药剂量达200mg/kg时,未见明显异常变化。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

国内健康人恒速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g(以C18H20FN3O4计),滴注时间为1小时,血药峰浓度(Cmax)为3.40(2.8~4.0)μg/ml,12小时后血药浓度为0.55(0.3~0.7)μg/ml,消除相半衰期(t1/2β)约为5.2小时,清除率(CL)约11.2L/h。尚缺乏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g的人体药代动力学资料。

多剂量研究中(300mg每日两次静脉滴注,共6天)其血药浓度于24-48小时达稳态。首次及末次剂量后的血药峰浓度分别为5.35和6.12μg/ml,表明无明显蓄积。

左氧氟沙星在体内组织中分布广泛。主要以原型药由尿中排出,口服给药后48小时内,尿中原型药排出量约占给药量的87%;72小时内粪便中的排出药量少于给药量的4%;约5%的药物以无活性代谢物的形式由尿中排出。

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左氧氟沙星清除率下降,消除半衰期延长,为避免药物蓄积,应进行剂量调整。血液透析和连续腹膜透析(CAPD)不影响左氧氟沙星从体内排除。

国食药监注[2012]373号 附件3-盐酸左氧氟沙星口服和注射剂说明书

附件3 盐酸左氧氟沙星口服和注射剂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药品名称】根据原审批文件确定 通用名称: 商品名称: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左氧氟沙星,其化学名称为:(-)-(S)-3-甲基-9-氟-2,3-二氢-10-(4-甲基-1-哌嗪基)-7氧代-7H-吡啶并[1,2,3-de]-1,4 苯并口恶嗪-6-羧酸半水合物。 其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8H20FN3O4 21 2 H2O 分子量:370.38

本品其他成份为:根据原审批文件确定。 【性状】根据具体品种确定 【适应症】 为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保证盐酸左氧氟沙星及其他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左氧氟沙星只用于治疗或预防已证明或高度怀疑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在选择或修改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时,应考虑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些试验的数据做参考,则应根据当地流行病学和病原菌敏感性进行经验性治疗。 在治疗前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分离并鉴定感染病原菌,确定其对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在获得以上检验结果之前可以先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得到检验结果之后再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与此类中的其他药物相同,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时,铜绿假单胞菌的某些菌株可以很快产生耐药性。在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掌握病原菌是否对抗菌药物持续敏感,并在细菌出现耐药性后能够及时发现。 盐酸左氧氟沙星口服制剂和注射剂可用于治疗成年人(≥ 18岁)由下列细菌的敏感菌株所引起的下列轻、中、重度感染。如静脉滴注对患者更为有利时(如患者不能耐受口服给药等)可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1.医院获得性肺炎 治疗由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粘质沙雷氏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同时应根据临床需要采取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如果已证明或怀疑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建议联合应用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2.社区获得性肺炎 7~14天治疗方案:治疗由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包括多重耐药性菌株(MDRSP*)]、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衣原体、肺炎军团菌或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注:MDRSP(多重耐药性肺炎链球菌)指对下列两种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青霉素(MIC ≥ 2 μg/mL),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及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口恶唑。 5天治疗方案:治疗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警惕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精编版

警惕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本品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对厌氧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差。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包括左氧氟沙星及其乳酸盐、甲磺酸盐、盐酸盐注射制剂,剂型包括粉针剂、小容量注射液、大容量注射液。 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与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相关的严重病例报告在喹诺酮类品种中较为突出。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以全身性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胃肠系统损害为主,其中过敏反应问题较为典型。 一、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 各系统不良反应/事件表现如下: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寒战、高热等,其中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分别占严重病例的27.8%、12.7%;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抽搐、癫痫大发作、意识模糊、精神异常、谵妄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疹、多形性红斑型药疹等;呼吸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喉水肿、呼吸抑制等;其他损害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占严重病例的4.4%)、肾功能异常、血

尿、紫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糖异常、呕吐、腹泻等。 典型病例1:患者,男,61岁,因前列腺炎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克、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约30分钟左右病人出现精神异常、兴奋多语、坐立不安、两手向空中抓挠。立即停药,改用头孢曲松钠,1.5天后恢复正常。 典型病例2:患者,男,76岁,因肺部感染给予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00ml,每日一次。第四天,患者出现左上腹疼痛,伴恶心纳差,乏力,尿黄,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停用该药,改用其他抗生素,并用保肝降酶药,一周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二、过敏反应情况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病例报告中,过敏反应问题较为突出,临床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呼吸困难、多形性红斑型药疹、喉水肿等。 典型病例:患者,女,25岁,因肺部感染给予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00ml,25滴/分,10分钟后患者自诉胃部不适,四肢麻木感,恶心无呕吐,面色苍白,冷汗。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吸氧平卧位,测量血压60/30mmHg,脉搏48次/分,呼吸24次/分。给予非那根25mg肌注,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5%葡萄糖250ml快速滴注等治疗,40分钟后患者好转。 三、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 国家中心数据库中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严重病例报告分析显

需要冲管的药物

需要冲管药品 1、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由于仅可以得到有限的关于乳酸左氧氟沙星注 射液和其他静脉用药相容性的资料,不得向一次性柔性容器中的预混乳酸左氧 氟沙星注射液、一次性小瓶中的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中加入添加剂或其他药 物,或者与之从同一条静脉通路输注;如果使用同一条静脉通路连续输注一些 不同的药物,应当在输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前后,使用与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和通过同一通路输注的其他药物相容的注射液冲洗; 2、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除了新生儿,其他病人可进行本品和含钙输液的序贯给药,但在两次输液之间必须用相容液体充分冲洗输液管; 3、奥硝唑注射液:奥硝唑注射液pH 值为2.5-4.0 ,显强酸性,同时具有强 氧化性,临床上发现奥硝唑与大部分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复方甘草酸苷、门冬氨酸钾镁等均有配伍禁忌,如果序贯输注,会因为输液管路中的药液残留或者操作过程中的不慎引入而导致瓶内或者输液管路变色,所以输注前后需要充分冲洗输液管; 4、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输注本品前后,应用适量稀释液对输液管道进行冲洗,避免输液的前后两种药物在管道内混合,引起不良反应; 5、生脉注射液:本品不宜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合使用,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间隔一定时间或在两种药物之间输入适量液体为宜; 6、痰热清注射液:如需联合用药,在换药时需先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 氯化钠注射液(50ml 以上)冲洗输液管或更换新的输液器,并应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以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 7、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由于有报道吡柔比星与氟尿嘧啶在一定程度上不相容,混合后可能产生沉淀,因此吡柔比星不可与氟尿嘧啶混合使用(如,使用

警惕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警惕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 严重不良反应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警惕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本品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对厌氧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差。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包括左氧氟沙星及其乳酸盐、甲磺酸盐、盐酸盐注射制剂,剂型包括粉针剂、小容量注射液、大容量注射液。 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与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相关的严重病例报告在喹诺酮类品种中较为突出。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以全身性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胃肠系统损害为主,其中过敏反应问题较为典型。 一、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 各系统不良反应/事件表现如下: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寒战、高热等,其中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分别占严重病例的27.8%、12.7%;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抽搐、癫痫大发作、意识模糊、精神异常、谵妄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疹、多形性红斑型药疹等;呼吸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喉水肿、呼吸抑制等;其他损害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占严重病例的4.4%)、肾功能异常、血尿、紫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糖异常、呕吐、腹泻等。 典型病例1:患者,男,61岁,因前列腺炎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克、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约30分钟左右病人出现精神异常、兴奋多语、坐立不安、两手向空中抓挠。立即停药,改用头孢曲松钠,1.5天后恢复正常。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说明书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说明书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各种中、重度感染,那么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说明书你了解过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说明书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通用名】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乳酸左氧氟沙星。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中的敏感菌株引起的中、重度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伤寒副伤寒菌痢以及由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尿道炎、宫颈炎等。 【包装规格】5ml∶0.5g(按C18H20FN3O4计)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成人一次0.1~0.2g,一日2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偶见纳差,恶心、呕吐、腹泻、失眠、头晕、头痛、皮疹及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及注射局部刺激症状等,一般均能耐受,疗程结束后即可消失。 【禁忌】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及癫痫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 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或慎用。 2. 神经系统疾患者慎用。3. 避免与茶碱同时使用。如需同时应用,应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以调整其剂量。4. 与华法林或其衍生物同时应用时,应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或其他凝血试验。5. 性病患者治疗时,应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以免耽误对梅毒的治疗。 6. 静脉滴注速度每100ml至少60分钟,滴速过快易引起静脉刺激症状或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孕妇用药】妊娠、哺乳期妇女禁用。 【儿童用药】16岁以下患者禁用。 【药理作用】本品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它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活性,抑制细菌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说明书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说明书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商品名称:XXX 【成份】 每支含有:左氧氟沙星0.4g 【性状】 该药物为无色到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适应症】 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下列感染: 1. 呼吸道感染:包括“放线杆菌”或“卡他莫拉菌”所致的 细支气管炎、肺炎等; 2. 泌尿道感染:包括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腹膜炎、盆腔炎等; 3. 皮肤与软组织感染:包括脓肿、糖尿病足、急性细菌性炎 症等; 4. 腹部感染:如胆道感染、急性胆囊炎等; 5. 骨与关节感染:如骨髓炎、关节炎等。 【规格型号】 每支装有0.4g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用法用量】 成年人每日进量为0.4g至0.8g,分2次肌注,每次0.2g〜 0.4g,或每日一次静脉滴注0.4g〜0.8g。

对于肾功能损害者,根据肾功能不同需酌情减量。 【不良反应】 1. 常见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昏、皮疹等; 2. 较少见的不良反应:胃肠道不适、口干、胃痛、食欲减退、过敏反应、头晕、耳鸣、关节疼痛等; 3. 罕见严重不良反应: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肺纤维化等。 【禁忌症】 对左氧氟沙星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 忌与镁、铝、铁盐或草酸盐制剂同时服用; 2. 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青 少年禁用; 3. 用药期间应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下以避免光毒性反应; 4. 对于正在服用或曾服用左氧氟沙星后发生腱炎或腱断裂的 患者,戒除运动并立即就医。 【药物相互作用】 1. 不应与抗酸药、铝碳酸镁、乳酸铝和心律不齐药物同时使用; 2. 可能增强糖皮质激素对糖尿病的影响; 3. 可能增加抗凝药的抗凝作用。 【贮藏】 暗处保存。 【包装】 玻璃支装,每支0.4g。 【有效期】 三年。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正确用法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正确用法,你掌握了吗? 案例 某医院某科室,这天护士长检查治疗药品情况,竟然发现当天所有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病人,医嘱开具的都是0.2g或0.3g静点bid,而治疗护士竟然将左氧氟沙星2瓶摆在一起连输,这分明是违背医嘱执行嘛!询问治疗护士却说:医生口头医嘱要连着输,说是连着输效果优于1日2次分开输! 那为什么不开医嘱的时候直接开0.4g或0.6g静点qd呢? 护士长带着疑问找到了科主任,科主任一脸无奈的调出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说明书,原来说明书上要求1日2次分开使用,医生不好违背说明书开具医嘱,可这样护士不成了不遵医嘱了吗? 左氧氟沙星是喹诺酮类药物中的一种,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强,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淋病奈瑟菌等革兰阴性菌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工作企鹅2:766085044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也有抗菌作用,但对厌氧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差。是目前临床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广谱抗菌药物品种之一。 左氧氟沙星,说明书中多为一日给药2~3次的习惯用法,但这样不仅疗效差、副作用多,还容易引发细菌耐药。正确的用法应该是一日一次大剂量给药。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左氧氟沙星可一日给药一次,并且该药被认为是最适合一日一次大剂量给药的品种,已为国内的一些医院所采纳并加以推荐。但笔者所见的左氧氟沙星说明书依旧是一日给药2次的习惯用法,注射用药的浓度与滴注速度也因产品而异,使医护人员颇感困惑。一日一次给药有依据 左氧氟沙星一日给药一次是指将原来每日分2次给予的剂量一次投入。这一给药方案的有效性已得到国内外实验与临床的证实。首先,该类药物属于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即杀菌的强度与速度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的最大值,不适宜小剂量多次给药。其次,对于已受到了药物严重损伤的幸存细菌,在左氧氟沙星代谢至低浓度时仍然难以恢复生长与繁殖。这种所谓的抗菌后效应时间会随着左氧氟沙星剂量的增加而延长。左氧氟沙星半衰期长达6~8个小时,再加上有较长的后效应时间,是可以一日给药一次的又一主要依据。此外,据文献介绍左氧氟沙星每天750mg一次给予的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类型和分布,类似于每次250~500mg每天两次。 那么按照说明书1 日2次给药有哪些不良反应呢,我们不妨往下看: 浓度过低疗效差 左氧氟沙星口服几乎可完全吸收,服药后约40分钟即可达到血药浓度峰值,是最适合口服使用的药物。注射给药本应用于较重的感染者,以获得比口服给药更高的血药浓度水平。假如按照一些说明书的用法,400毫克左氧氟沙星要分两次使用,滴注时间4~6个小时,其血药浓度水平并不优于口服用药,已经失去了注射用药的意义,还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费用,花费了过多的治疗时间。 长时间注射副作用多 低浓度长时间注射给药似乎可以减少左氧氟沙星引起的头痛、头晕和失眠等不良反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马拉松式的滴注方式造成药物在神经系统内难以消除,更容易引起头痛、头晕等精神性症状。有研究者发现左氧氟沙星引起的失眠主要发生于午后或晚间用药,这在

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曾用名: 商品名: 英文名:LevofloxacinHydrochlorideandSodiumChlorideInjection 甲基-l- 对多剂量静注研究中(0.3g每日两次静脉滴注,共6天),其血药浓度于24~48小时达稳态,首次及

末次剂量后的血药峰浓度分别为5.35和6.12ug/ml,表明无明显蓄积。 左氧氟沙星在体内组织中分布广泛。主要以原型药由尿中排出。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左氧氟沙星清除率下降,清除半衰期延长,为避免药物蓄积,应进行剂量调整。血液透析和连续腹膜透析(CAPD)不影响左氧氟沙星从体内排除。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下列中、重度感染: 1.呼吸系统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弥漫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 2. 3. 4. 5. 6. 7. (如 晕、 发热、心悸、味觉异常等。一般均能耐受,疗程结束后迅速消失。 【禁忌症】 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制剂专供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每100ml至少60分钟。本制剂不宜与其它药物同瓶混合静滴,或在同一根静脉输液管内进行静滴。 2.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或延长给药新时期,重度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喹诺酮类药物尚可引起少见的光毒性反应(发生率小于0.1%)。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应避免过度阳光曝晒和人工紫外线。如出现光敏反应或皮肤损伤应停用本品。 4.若发生过敏,应立即停药,并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而采取以下药物或方法治疗:肾上腺素及其它抢救措施,包括吸氧、静脉输液、抗组织胺药、皮质类固醇等。 5.此外偶有用药后发生跟踺炎或跟踺断裂的报告,故如有上述症状发生时须立即停药并休息,严禁 6. 18 1. 2. 3. 4. 【规格】 100ml:氧氟沙星0.1g,氯化钠0.9g 【贮藏】 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保存。 【包装】 【有效期】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抗生素的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青霉素由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1、成人:肌内注射,一日80万~200万单位,分3~4 次给药;静脉滴注:一日200万~2000万单位,分2~4次给药。 2、小儿:肌内注射,按体重2.5万单位/kg,每12小时给药1次;静脉滴注:每日按体重5万~20万/kg,分2~4次给药。 3、新生儿(足月产):每次按体重5万单位/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出生第一周每12小时1次,一周以上者每8小时1次,严重感染每6小时1次。 4、早产儿:每次按体重3万单位/kg,出生第一周每12 小时1次,2~4周者每8小时1次;以后每6小时1次。 5、肾功能减退者:轻、中度肾功能损害者使用常规剂量不需减量,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应延长给药间隔或调整剂量。当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50ml/分时,给药间期自8小时延长至8~12小时或给药间期不变、剂量减少25%;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时,给药间期延长至12~18小时或每次剂量减至正常剂量的25%~50%而给药间期不变。 6、肌内注射时,每50万单位青霉素钠溶解于1ml灭菌注射用水,超过50万单位则需加灭菌注射用水2ml,不应以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剂;静脉滴注时给药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50万单位,以免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用法用量】成人常用剂量:静脉缓慢推注、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一次0.5~1g,一日2~4次,严重感染可增加至一日6g,分2~4次静脉给予。儿童常用剂量:一日50~100mg/kg,分2~3次静脉缓慢推注,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肾功能减退者的肌酐清除率大于50ml/分时,仍可按正常剂量给药。肌酐清除率为20~50ml/分时,每8小时0.5g;肌酐清除率为11~34ml/分时,每12小时0.25g;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 分时,每18~24小时0.25g。所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者的首次剂量为0.5g。小儿肾功能减退者应用头孢唑林时,先给予12.5mg/kg,继以维持量,肌酐清除率在70ml/分以上时,仍可按正常剂量给予;肌酐清除率为40~70ml/分时,每12 小时按体重12.5~30mg/kg;肌酐清除率为20~40ml/分时,每12小时按体重3.1~12.5mg/kg;肌酐清除率为5~20ml/ 分时,每24小时按体重2.5~10mg/kg。本品用于预防外科手术后感染时,一般为术前0.5~1 小时肌注或静脉给药1g,手术时间超过6小时者术中加用0.5~1g,术后每6~8小时0.5~1g,至手术后24小时止。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 1、肌内注射溶液的配制:以3.6ml灭菌注射用水、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或1%盐酸利多卡因加入1g瓶装中,制成每1ml含250mg头孢曲松的溶液。 2、静脉给药溶液的配制:将9.6ml前述稀释液(除利多卡因外)加入1g瓶装中,制成每1ml 含100mg头孢曲松的溶液,再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100~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成人常用量肌内或静脉滴注,每24小时1~2g或每12小时0.5~1g。最高剂量一日4g。疗程7~14日。小儿常用量静脉滴注,按体重一日20~80mg/kg。12岁以上小儿用成人剂量。治疗淋病的推荐剂量为单剂肌内注射0.25g。 通用名:注射用头孢噻肟钠 成人一日2~6g,分2~3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严重感染者每6~8小时2~3g,一日最高剂量不超过12g。治疗无并发症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或急性尿路感染,每12小时1g。新生儿日龄小于等于7日者每12小时50mg/kg,出生大于7日者,每8小时50mg/kg。治疗脑膜炎患者剂量可增至每6小时75mg/kg,均以静脉给药。 严重肾功能减退病人应用本品时须适当减量。血清肌酐值超过424μmol/L(4.8mg)或肌酐清除率低于20ml/分时,本品的维持量应减半;血清肌酐超过751μmol/L(8.5mg)时,维持量为正常量的1/4。需血液透析者一日0.5~2g。但在透析后应加用1次剂量。 4、头孢噻肟钠1.05g约相当于1g头孢噻肟,每1g头孢噻肟钠含钠量约为2.2mmol(51mg)。1g头孢噻

我院需要冲管药汇总物

临床上当注射剂序贯静脉滴注,前后两组输液药物成分存在配伍禁忌时,输注完一组液体后残留在管壁的药物会和下一组药物在输液管中发生意想不到的反应,产生沉淀、气泡、变色等而改变药物性质,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危害患者健康,而且常常引发医患纠纷。在药物使用间隔充分冲洗输液管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现将我院临床上常见的需要冲管的药物总结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5.奥硝唑注射液:奥硝唑注射液pH值为2.5-4.0,显强酸性,同时具有强氧化性,临床上发现奥硝唑与大部分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复方甘草酸苷、门冬氨酸钾镁等均有配伍禁忌,如果序贯输注,会因为输液管路中的药液残留或者操作过程中的不慎引入而导致瓶内或者输液管路变色,所以输注前后需要充分冲洗输液管;虽未在配伍禁忌表中查询到,实际工作中发现与阿洛西林混合起絮状沉淀,与奥美拉唑混合呈黄褐色沉淀,与炎琥宁混合生成白色沉淀,联合应用时需充分冲洗输液管。 6.注射用夫西地酸钠:夫西地酸静脉注射剂不能与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头孢噻啶或羟苄青霉素混合,亦不可与全血、氨基酸溶液或含钙溶液混合;当溶液的pH低于 7.4时,本品会沉淀;所以在输注夫西地酸时应尽量避免与酸性药物序贯滴注,确需联用时应充分冲洗输液管道;7.参麦注射液:输注本品前后,应用适量稀释液对输液管道进行冲洗,避免输液的前后两种药物在管道内混合,引起不良反应; 8.利奈唑胺注射液:如果同一静脉通路用于几个药物依次给药,在应用利奈唑胺静脉注射液前及使用后,应使用与利奈唑胺静脉注射剂和其它药物可配伍的溶液进行冲洗; 9.喜炎平注射液:如需联合使用其他静脉用药,在换药时建议冲洗输液管,以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 10.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如需联合用药,在换药时需先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ml以上)冲洗输液管或更换新的输液器,并应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以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

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说明书

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用】避免与茶碱同时使用。如需同时应用,应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据以调整剂量。与华法令或其衍生物同时应用时,应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或 其他凝血试验。 与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同时应用,有引发抽搐的可能。 与口服降血糖药同时使用时可能引起低血糖,因此用药过程中应注意 监测血糖浓度,一旦发生低血糖时应立即停用本品,并给予适当处理。 【药物过量】喹诺酮类药物过量时,可出现以下症状:恶心、呕吐、胃痛、胃灼热、腹泻、口渴、口腔炎、蹒跚、头晕、头痛、全身倦怠、麻木感、发冷、 发热、锥体外系症状、兴奋、幻觉、抽搐、谵狂、小脑共济失调、颅 内压升高(头痛、呕吐、淤血性乳头症状)、代谢性酸中毒、血糖增 高、GOT/GPT/ALP增高、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血小板减 少、溶血性贫血、血尿、软骨/关节障碍、白内障、视力障碍、色觉异 常及复视。 急救措施及解毒药(1)输液(加保肝药物):代谢性酸中毒给以碳酸 氢钠注射液,尿碱化给以碳酸氢钠注射液,以增加本品由肾脏的排泄; (2)强制利尿:给予呋喃苯氨酸注射液;(3)对症疗法:抽搐时应反复投以安定静脉注射液;(4)重症:可考虑进行血液透析。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 本品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两倍,它的主要 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II)的活性,阻 碍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 本品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对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如 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氏菌、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志贺菌属、沙门 氏菌属、枸橼酸杆菌、不动杆菌属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 淋球菌等革兰氏阴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部分甲氧西林敏感葡 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 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对厌氧菌和肠球 菌的作用较差。 毒理作用 重复给药毒性:大鼠连续4周经口给予本品剂量分别为50、200、800 mg/kg,仅见800mg/kg用药组动物出现中性白细胞的减少和骨髓M/E 的上升;病理组织学可见肢关节表面出现轻度的变性改变。猕猴经口 投药4周,100mg/kg组动物出现流涎、腹泻、体重轻度和尿中pH值 降低。大鼠经口给药26周,80和320mg/kg剂量组动物出现流涎、尿 中pH高。320mg/kg组动物的排粪量增加,盲肠粘膜的杯状细胞出现 肿大。猕猴经口给药26周时,在10、25、62.5mg/kg剂量下均未出现 明显毒性反应。 生殖毒性:大鼠妊娠前、妊娠初期经口给药剂量达360mg/kg时,均未 见影响雌、雄动物的生殖能力,也未见影响胎儿。大鼠在器官形成期 给药,剂量达90mg/kg时,对胎儿和出生儿均未见明显影响。家兔经 口给药50mg/kg时,未出现胚胎、胎儿的致死作用以及迟缓胎儿生长 的作用,也未出现致畸作用。大鼠围产期、授乳期经口给药达360m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