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流动人口报告

中国流动人口报告

中国流动人口报告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庞大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指在特

定时期内,由于各种原因而离开常住地,在其他地区居住和工作的人群。他们通常是农民工、务工人员和外来人口。流动人口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对中国流动人口的现状、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中国流动人口的现状

1.流动人口数量庞大: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流动人口已超过2亿人,

占总人口的15%以上。这一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对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深远

的影响。

2.地域分布差异明显:中国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

达的城市,如广东、浙江、江苏等。这些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

3.社会保障不完善:由于流动人口往往来自农村,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面

临着许多社会保障问题,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缺乏社会保障的支持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困难。

二、中国流动人口面临的问题

1.教育问题:由于流动人口常常带着家庭一起迁徙,子女的教育问题成

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他们往往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学校入学难等问题。

2.就业歧视:由于流动人口来自农村,他们在城市就业市场上面临着就

业歧视的问题。很多流动人口只能从事低薪、劳动强度大的工作。

3.社会融入困难:由于流动人口来自不同地区,他们在城市中面临着社

会融入困难的问题。缺乏城市文化素养和社交圈子使得他们在城市中感到孤立。

三、解决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的可能方案

1.加强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工

子女在城市教育系统的就学机会,同时提供相应的教育补贴和资助。

2.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

村地区的就业和生活条件,减少流动人口的数量。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险和养

老保险,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水平,减轻生活压力。

4.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提高他

们的技能水平,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

综上所述,中国的流动人口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但通过加强教育、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提供更多培训机会等措施,我们可以逐步解决这一问题,使流动人口能够在城市中获得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调查报告【实用】

每6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在“流动”、新生代占比过半、超7成流动人口集中在东部……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全国有多少流动人口? ——每6个中国人中有1个在“流动” 《报告》数据显示,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占总人数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 《报告》分析称,未来一二十年,中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进程,2020年中国仍有2亿以上的流动人口。 “十三五”时期,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线地区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持续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流动农民工比重明显增加。 谁是流动人口“主力”? ——新生代占比过半 《报告》指出,新生代流动人口占比持续提高,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明显上升。年调查的务工经商的劳动年龄流动人口中, 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占48.8%,其中“90后”占11.2%。 年相应劳动年龄的流动人口中,新生代的比例已经超过一半,为51.1%,“90后”相应比例为12.3%。 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呈上升趋势,且老化速度快于全国人口。年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为27.9岁,年为29.3岁,增加了1.4岁。 另外,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3年,“80后”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8年。相比年(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2年,“80后”受教育年限为9.6年),中国流动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 流动人口流向哪? ——超7成流动人口在东部 从流动人口的区域分布看,年,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例为75.7%,西部地区为14.9%; 年的相应比例分别为74.7%、16.6%。东部地区依然是流动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但占比有所下降,而西部地区占比有所增长。 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以跨省流动为主,年东部地区跨省流动人口的比例为88.2%,年相应的比例有所降低,但仍达到87.7%。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调查报告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调查报告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调查报告「篇一」 长沙人均预期寿命77.14岁 国际上常用低龄(60-69岁)、中龄(70-79岁)、高龄(80岁及以上)老人比重三个指标来反映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状况。 调研报告表明,进入老龄化社会后,长沙总人口年均增长约1.2%,老年人口年均增长3.5%,增长幅度是总人口增幅的近3倍。同时,老年人口年龄结构由低龄化向中高龄转变。从增速看,20xx年长沙老年人口比1990年增长82.3%,其中低、中、高龄老人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61.5%、97.6%和203%,中高龄老人的增速明显高于低龄老人;从占比看,1990年时低龄老人占比为62.9%,20xx年时已降至55.7%,高龄老人占比则从7.0%升至11.7%。 长沙人均预期寿命为77.14岁,比20xx年提高3.38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岁,高龄老人占比进一步提高。全市对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全年发放金额超过4000万元。 九个区县(市)中,雨花区老龄化程度最低,仅有12.7%;宁乡县老龄化程度最高,达到21.4%。 二胎政策难解老龄化危机 长沙老年抚养系数为25%,比20xx年提高6.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20xx年时,每100个长沙劳动力需要抚养19位老人,到时,上升到需要抚养25位老人。 在全市125万老龄人口中,纯空巢老人高达62.5万,其中12.5万是独居老人;完全失能老年人2.87万;部分失能老年人17万;城市“三无”老人0.66万;农村五保老人2.86万;重点老年优抚对象3.67万;失独老人0.25万。庞大的老年群体和众多的高龄、失能、半失能等老年人不仅需要提供大规模的经济保障,也需要不同程度的养老照料,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调研报告分析认为,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释放了部分生育需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育率,但新出生人口至少要在15年后才能逐年成长为劳动力,在这期间老年人口数量仍然会继续扩大,加上抚养孩子成本的增加,短期内生育率不会大幅度增长,因此,长沙的老龄化危机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 养老产业缺口较大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20年发布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xx发布 近日,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xx发布,下面是报告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最近,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xx》明确的指出,xx年的时候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这个时候也是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 每六个中国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 《报告》的数据显示,xx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占总人数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未来一二十年,中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进程,2020年中国仍有2亿以上的流动人口。“十三五”时期,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线地区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持续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流动农民工比重明显增加。 “80后”占比过半 《报告》指出,新生代流动人口占比持续提高,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明显上升。xx年调查的务工经商的劳动年龄流动人口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占48.8%。xx年相应劳动年龄的流动人口中,新生代的比例已经超过一半,为51.1%。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呈上升趋势,且老化速度快于全国人口。xx年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为27.9岁,xx年为29.3岁,增加了1.4岁。中金网10月19日 流动老人规模不断增长以低龄为主

xx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老人健康服务专题调查显示,流动老人占流动人口总量的7.2%,年龄中位数为64岁,其中约有八成低于70岁(其中,60-64岁约占54%,65-69岁约占24%),70-79岁的占18%,80岁以上的高龄流动老人不到5%。照顾晚辈、养老与就业构成老人流动的三大原因。其中,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为与子女团聚或自行异地养老的比例为25%,仍有23%的流动老人因务工经商而流动。 流动人口的衡量标准 衡量流动人口的基本尺度是流动涉及的空间及其持续的时间。在空间尺度上,可以按流动距离对流动人口进行分类,或按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区域,将流动人口按不同等级区域进行划分,如省际、县际、乡际流动人口,还可以按农村、城市两大居住地系统区分为以城市和农村为流动目的地的各种流向的人口。在时间尺度上,可以按流动人口的出行规律分为定期和非定期流动人口。在定期流动人口中,又可根据当事人离开常住地在外居留时间的长短,划分为每日流动、季节性流动和周期性流动人口。 除了时间和空间标准外,也可以根据流动的功能、当事人与流动目的地的认同程度等多种标准衡量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义务、活动、物品等在空间上是彼此分离的。从个人或群体的角度观察,一方面是与常住地联系在一起的归属、义务、权利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主要内容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主要内容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发布了《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23》,那么,报告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主要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近日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基于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的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的总量、结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对中长期人口流动迁移趋势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关建议。同时,基于202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的流出地卫生计生服务、流动老人健康服务专题调查,分析了流出地人口变动状况及相关影响和流动老人的健康服务情况。《报告》包括主报告及人口流动迁移和城镇化、流出地人口变动状况及相关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和家庭发展、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管理、流动老人健康服务等5个专题。主要内容如下: 一、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人口流动迁移仍将持续活跃。 2023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人,占总人口的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未来一二十年,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进程,2023年我国仍有2亿以上的流动人口。“十三

五”时期,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线地区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继续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流动农民工比重明显增加。 二、新生代流动人口占比持续提高,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明显上升。 2023年调查的务工经商的劳动年龄流动人口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占48.8%。2023年相应劳动年龄的流动人口中,新生代的比例已经超过一半,为51.1%。 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呈上升趋势,且老化速度快于全国人口。2023年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为27.9岁,2023年为 29.3岁,增加了1.4岁[1]。 三、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比重有所下降,西部地区人口流动渐趋活跃。 从流动人口的区域分布看,2023年,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例为75.7%,西部地区为14.9%;2023年的相应比例分别为74.7%、16.6%。由此可见,东部地区依然是流动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但占比有所下降,而西部地区占比有所增长。 东部地区流动人口以跨省流动为主,2023年东部地区跨省流动人口占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比例为88.2%,2023年相应的比例有所降低,但仍为87.7%。 东部地区流动人口以跨省流动为主,2023年东部地区跨省流动人口占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比例为88.2%,2023年相应的比例有所降低,但仍为87.7%。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和平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和人口的地区差距。地区间的经济开展不平衡导致劳动力流向就业时机更好的地区,人口老化的地区需要吸引外来年轻劳动力以维持经济增长的活力。近年来,人口流动已成为全球经济和开展议题中的重要容,中国的人口流动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推动了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兴旺地区向经济兴旺地区的流动。政策和制度变革放开了对农民到城镇务工的限制,降低了流动风险;经济转型和工业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飞速开展,产生了巨大和持久的劳动力需求;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最先完成人口转变,长期的低生育率导致新生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又需要大量年轻劳动力;诸多因素共同推动了人口的流动。人口流动在为经济开展作出奉献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的人口分布以及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人口构造。 人口流动的规模与流向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持续增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2.2亿人(图1),到达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占全国总人口的17%左右。、和等城市的当地常住居民中,约40%是流动人口。大局部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年轻劳动力,2021年全国流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省流动人口中有54%来自农村,跨省流动人口中那么有近82%来自农村。迄今为止流动人口规模仍继续增长,根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统计公报?,2021年全国流动人口约为2.3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 图1 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及增长率,1982~2021年(资料来源: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 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一直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流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流入。省的流入人口规模至今仍在全国居首位,、、等城市的流入人口数量已占常住人口的一半以上。不过,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对经济变化高度敏感,随着各地经济开展进程和经济形势变化,人口流动的地域特征也发生了局部性变化。90年代以后,长三角地区(包括、、)对流入人口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与珠三角和京津冀共同成为流入人口集中的三大都市圈。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流入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珠三角地区,其中以流入人口增长幅度最大。2021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流入人口更为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不过,尽管仍是

中国流动人口报告

中国流动人口报告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庞大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指在特 定时期内,由于各种原因而离开常住地,在其他地区居住和工作的人群。他们通常是农民工、务工人员和外来人口。流动人口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对中国流动人口的现状、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中国流动人口的现状 1.流动人口数量庞大: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流动人口已超过2亿人, 占总人口的15%以上。这一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对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深远 的影响。 2.地域分布差异明显:中国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 达的城市,如广东、浙江、江苏等。这些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 3.社会保障不完善:由于流动人口往往来自农村,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面 临着许多社会保障问题,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缺乏社会保障的支持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困难。 二、中国流动人口面临的问题 1.教育问题:由于流动人口常常带着家庭一起迁徙,子女的教育问题成 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他们往往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学校入学难等问题。 2.就业歧视:由于流动人口来自农村,他们在城市就业市场上面临着就 业歧视的问题。很多流动人口只能从事低薪、劳动强度大的工作。 3.社会融入困难:由于流动人口来自不同地区,他们在城市中面临着社 会融入困难的问题。缺乏城市文化素养和社交圈子使得他们在城市中感到孤立。 三、解决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的可能方案 1.加强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工 子女在城市教育系统的就学机会,同时提供相应的教育补贴和资助。 2.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 村地区的就业和生活条件,减少流动人口的数量。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险和养 老保险,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水平,减轻生活压力。 4.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提高他 们的技能水平,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

流动人口的概念及发展报告

流动人口的概念及发展报告

流动人口的概念 流动人口recurrent population ,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国外一般称为人口流动。流动与迁移是两种相似但又有区别的现象,流动人口与迁移人口虽然都进行空间的位移,但迁移是在永久变更居住地意向指导下的一种活动。 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流动人口可以分为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流入人口是指来到该地区的非户籍人口,流出人口是指离开该地区到其他地方居住的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根据流动性可以分为常住流动人口和短期流动人口,常住流动人口一般指在该地区居住较长的一段时间(如5年)。目前流动人口的行政管理以公安部门为主,主要抓流动人口的治安问题。 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教育,计划生育,社区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服务站等部门分别管理流动人口的不同方面。 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含义 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是证明流动人员的身份、婚姻状况、生育状况、落实节育措施状况、计划生育奖罚情况等便于有关部门对其进行管理;是便于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免费向流动人口提供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政策咨询、避孕药具、孕情、环情、病情检查,以及国家规定的基本

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办证条件 凡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公民,外出前须办理国家统一格式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以下简称《婚育证明》): (一)离开户籍所在县(市)的行政区域(离开地级以上市的区是否需要办理《婚育证明》,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二)拟异地居住30日以上; (三)年龄在18周岁至49周岁之间; (四)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探亲、访友、就医、上学、出差等除外)。 《婚育证明》由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发证机关)办理。 申领《婚育证明》,应当填写《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申请表》,并向发证机关提交下列证明材料: (一)本人的《居民身份证》; (二)村(居)民委员会或者所在单位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 (三)本人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照片两张。 已生育子女的,还应当提交由施术单位或者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避孕措施情况证明;计划外生育的,还应当提交处理执行情况证明。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流动人口作为人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流动人口的发展状况也备受关注。本报告旨在对中国流动人口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中国流动人口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流动人口规模持续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的流动人口规模持续增长。据 统计,中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5%,其中大部分是农 民工。这一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为中国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支持,同时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流动人口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然而,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增长,他们在城市化进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首 先是户籍问题,由于流动人口多数来自农村,他们在城市中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户籍制度的限制成为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一大障碍。其次是就业问题,虽然流动人口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城市中的就业状况并不稳定,工资待遇较低,工作环境较差,缺乏相应的保障和权益保护。再次是子女教育问题,由于流动人口多数在城市中务工,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成为了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缺乏合适的教育资源和环境,使得流动人口的子女面临着较大的教育障碍。 三、对流动人口发展的政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建立统一的户籍制度,实现人口自由流动。其次是加强流动人口的就业培训和权益保护,提高流动人口的就业技能和素质,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中国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报告——基于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监测试点调查

中国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报告——基于重点地区流动 人口监测试点调查 中国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报告——基于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监测试点调查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中国流动人口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中国流动人口的生存发展状况,本报告以重点地区的流动人口监测试点调查为基础,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和归纳,对中国流动人口的现状进行全面解读。 一、流动人口总体情况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流动人口总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19年达到2.88亿人。其中,男性流动人口占比略高于女性,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25至54岁之间。不同地区之间流动人口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是主要的流动人口来源地和目的地。 二、生活状况分析 1. 就业状况 调查显示,流动人口中的就业率逐年提升,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就业难度。部分流动人口在城市找不到稳定的工作机会,只能从事低技能、低薪酬的劳动工作。同时,流动人口的工作条件普遍较差,加班时长长、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仍然存在。 2. 居住环境 大部分流动人口依然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地区或者农村城市之中,居住条件欠佳。他们大多数居住在出租房、简易房和集体宿舍等简陋的住所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足。此外,

流动人口的子女在城市中的教育问题也亟待解决。 3. 社会保障 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状况相对较弱。不少流动人口无法享受当地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医疗、养老、住房等问题缺乏保障。此外,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法律意识和权益意识较低,存在较高的法律风险和社会风险。 三、发展机遇与挑战 1. 市场机遇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在继续,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市场需求相对较大,为流动人口提供了就业的机遇。尤其是一些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流动人口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可能性。 2. 持续的挑战 然而,流动人口在生存发展中仍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首先,户籍制度限制了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权益保障;其次,流动人口的教育和医疗问题长期存在,得不到有效解决;再者,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融入程度不高,缺乏社交支持网络。 四、政策建议 为改善流动人口的生存发展状况,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 完善政策支持。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 为其提供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保障,增强其生存能力和发展机会。 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流动人口居住条件,改善居 住环境,增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为流动人口 提供更多的社会权益保障,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 4. 加强法律教育和维权意识。提高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 和维权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流动人口 调研报告

流动人口调研报告 流动人口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及背景: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流动人口的现状、问题及其影响,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必要的服务提供参考。 中国流动人口是指从农村迁往城市的人群,其数量庞大,已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因为就业、教育、医疗等各种原因而选择迁居,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居住条件差、社会保障不完善、教育机会有限等。 二、调研方法及范围: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范围涵盖了不同城市的流动人口。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流动人口数量众多:调查发现,目前流动人口在中国城市的数量已达到数亿人,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地区。 2. 居住条件较差:大部分流动人口居住在城市的农村外来人口聚集区,房屋条件差、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突出。

3. 社会保障存在问题:相较于城市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在社会保障方面往往面临更多的困境,例如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 4. 教育资源不足:由于户籍限制和迁居原因,流动人口的子女常常面临接受教育机会有限的问题,这给他们的个人发展带来了隐患。 四、调研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应加强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为其提供公平的就业、医疗和养老保障,减少其居住、就业和教育等方面的不安全感。 2. 改善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减少城市社会矛盾。 3. 加大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投入,提高他们的受教育机会,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五、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建立完善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确保他们享有与城市户籍人口同等的权益。

中国城市人口流动数据分析报告

中国城市人口流动数据分析报告 1. 引言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城市人口流动情况一直备受关注。本报告旨在对中国城市人口流动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城市人口流动的趋势和影响,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2. 方法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主要包括人口流动的数量、流动人口的原因和目的地、流动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结构等。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 3. 中国城市人口流动的趋势 根据数据统计,近年来中国城市人口流动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3.1 城市人口流入量持续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纷纷涌向城市谋求发展机会,导致城市人口规模迅速增大。 3.2 跨省人口流动增多。由于发展不均衡,一些发达地区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水平吸引了大量来自其他省份的人口。 3.3 青壮年人口是主要人口流动群体。年轻人为了就业机会和学习资源,经常选择到大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 4. 人口流动的原因和目的地

人口流动的原因主要包括就业、学习、婚姻、家庭团聚等。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就业是最主要的人口流动原因。目的地方面,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吸引人口流入的重要动力。 5. 流动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结构 根据数据显示,流动人口中以年龄在18-40岁之间的青壮年为主。这个年龄段的人口更易适应新环境,并更有潜力为城市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流动人口中男性与女性比例大致相当,但在一些特定行业,如建筑、工厂等,男性人口略多于女性。 6. 城市人口流动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城市人口流动对经济和社会都有深远的影响: 6.1 经济发展推动。流动人口的涌入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活力,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 6.2 教育资源分配压力。城市人口流动使得城市的教育资源面临着更大的压力,特别是一线城市,需要加大教育投入以满足流动人口的需求。 6.3 社会文化融合。流动人口的进入使得城市文化变得多元化,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相互融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7. 结论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 了解流动人口的情况和问题,我们对一些流动人口进行了调查,并整理了一份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一、流动人口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已经超过3亿人。 其中,大部分流动人口来自农村地区,他们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就业机会, 选择到城市谋求发展。而在城市中,他们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特别是经 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 二、流动人口的就业情况 调查显示,流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由于缺乏技术和 教育背景,很多流动人口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工资待遇较低,劳动条件也较为艰苦。同时,由于流动人口的身份不稳定,他们在就业中也面 临一些权益保护的问题,比如工资拖欠、社会保险缺失等。 三、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 在城市中,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经济压力和城市房 价高涨,很多流动人口只能选择居住在一些简陋的出租房或者集体宿舍中。这 些居住条件不仅不够舒适,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由于流动人口的 集中居住,也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四、流动人口的教育和医疗问题 在教育方面,由于流动人口的孩子在城市中就读的学校往往不同于户籍所在地

的学校,他们在接受教育时面临一些困难。一方面,他们可能需要面临学校转 学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他们可能无法享受到与城市户 籍学生相同的教育资源。 在医疗方面,流动人口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由于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险缺失,他 们在就医时可能需要承担较高的医疗费用。同时,由于流动人口的流动性,他 们在就医时也面临着一些难题,比如医疗档案的转移、医保报销的问题等。 五、对流动人口问题的解决措施 针对流动人口面临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首先,应加大对流动人 口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其次,应加 强对流动人口的权益保护,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的劳动合同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应加大对流动人口居住条件的改善力度,提供更多适宜的住房选择。此外,还应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保障,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城市户籍学 生相同的教育资源。最后,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提供更加便捷和负 担得起的医疗服务。 六、结语 通过这次流动人口调查,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流动人口的情况和问题。希望 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重视流动人口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好 的发展环境和保障措施,共同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020人口流动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

2020人口流动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 为了了解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我们就需要好好地展开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撰写调查报告。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好的调查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0人口流动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口流动调查报告1 一、指标注解: (一)统计分析区域:我镇的x个村(社区)。 (二)数据统计时间:分析中所用数据均是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工作以来截止20xx年3月31日的数据。 二、总体概况 截止20xx年3月31日,10个(社区)流入人口信息系统汇总录入流入人口429人,房屋信息4772户、出租房屋58户、大型用工单位16个、流出人口804人,留守儿童21人、空巢老人12人、返乡人员12人。 (一)流入人口基本数据: 1、人口比例:10个村(社区)常住人口16480人,其中流入人口429人,占2.6%;其中流出人口804人,占4.9%。 2、年龄结构:在所有流入人口中6岁以下的有10人,占2.3%;6至16岁的有16人,占3.7%;16至60岁的有374人,占87.2%;60岁以上的有29人,占6.8%。 3、流入人口性别:男性多于女性;其中男性为232人,占54.1%;女性为197人,占45.9%。流出人口性别:男性也多于女性;男性为428人,占53.2%;女性为376人,占46.8%。 4、主要流入地:我镇主要流入人口本市其他地区(市)县15人,占3.5%;省内市为216人,占50.3%;省内县35人,占8.2%;省外市39人,占9.1%;省外县32人,占7.5%,本区(市)县其他乡镇91人,占21.2%;国外1人。 5、流入事由:在10个村(社区)采集的流入人口中,务工的有

2022流动人口3.76亿他们都去哪儿

2022流动人口3.76亿他们都去哪儿 2022流动人口3.76亿他们都去哪儿 报告显示,20XX年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人口流动日益活跃。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达到3758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6.6%。与20XX年相比,流动人口增加15439万人,增长69.7%。 人口净流入前三的城市 深圳常住人口1763万,户籍人口584万,净流入1178万。 上海常住人口2487万,户籍人口1478万,净流入1009万。 广州常住人口1874万,户籍人口985万,净流入888万。 北方净流入城市 北京常住人口2189万,户籍人口1400万,净流入788万。 郑州常住人口1260万,户籍人口881万,净流入378万。 全国人口中34.9%人户分离 人口流动是当前我国人口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报告显示,20XX年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人口流动日益活跃,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02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492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4.9%,其中,流动人口达到3758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6.6%。与20XX 年相比,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增加23138万人,增长88.5%,流动人口增加15439万人,增长69.7%。 珠三角长三角人口增长迅速

人口流动有何趋势?流动人口都去了哪儿?报告显示,从人口流向上看,人口持续向沿海、沿江地区及内地城区集聚,东部地区人口持续增加,人口比重比20XX年上升了2.1个百分点。主要城市群人口集聚度加大,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人口增长迅速,分别增长了35.0%、12.0%和7.3%。上海、北京、广东、浙江4省(市)10年间人口密度增量均在100人/平方公里以上。 国家统计局2021年5月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与20XX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31个省份中,有25个省份人口增加。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分别增加21709378人、10140697人、6088113人、5734388人、5341952人。 流动人口的定义 流动人口 recurrent population ,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国外一般称为人口流动。流动与迁移是两种相似但又有区别的现象,流动人口与迁移人口虽然都进行空间的位移,但迁移是在永久变更居住地意向指导下的一种活动。 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流动人口调研报告4篇

流动人口调研报告4篇 本文目录 流动人口调研报告 关于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调研报告 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正在逐年增加,流动人口无论是速度还是频率都在逐步加快,尤其在像xx、xx、广州、xx等这样的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已成为吸纳流动人口的重点城市。xx年1%人口抽样最新数据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为1473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1、28%,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五年间流动人口增加229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万人。 xx是我国的首都,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

化的中心。自s=subtitle>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流动人口调研报告(3) | 返回目录 街现有出租屋2、9万多套,约占全区的1/5;流动人口约16万人,约占全区的1/4,出租屋及流动人口拥有数均居全区前列。如此众多的出租屋和大量的流动人口,使xx街面临着巨大的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压力。据xx派出所近年统计分析资料显示,历年发生在出租屋的治安刑事案件和流动人口作案比例均高居95%左右。诚如xx 街道办事处欧志雄主任所说的那样,“构建和谐平安新xx,出租屋管理半天下”。加强出租屋及流动人口管理,对搞好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抓好城市管理、促进全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问题与现状 (一)出租屋及流动人口基数大,工作任务重,压力大。 据xx年统计数据显示,xx街拥有出租屋2、9万套,约占全区出租屋总数的1/5;流动人口16万人,约占全区流动人口总数的1/4。历年出租屋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和流动人口作案比例高,街道面临着巨大的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压力。近年来,xx街党工委、办事处历

2023年实用文_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范文三篇

2023年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范文三篇 篇一: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流动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特殊群体。目前__镇人口流动的主体是农民,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农村流向城市,流动人口的范围和数量都是空前的。随着农村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不仅为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和改变家庭生活状况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改变农民生活观念、生活习惯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因此,加强农村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管理,积极探索农村流动人口的发展出路,对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增加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流动人口基本情况 随着城市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商品和要素市场的迅速发展,自主性迁移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迁移的地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村流动人口群体。 1、农村流动人口数量 __是一个农业人口为主的镇,农村总人口____人,根据__镇流动人口调查资料推算,全镇农村流动人员达__x人,占到全镇农村户籍人口总数的22.6%。其中外出时间在半年以上的人员为____人,外出到省外半年以上的人员有__x人。比上升了18个百分点。 2、农村流动人口的特点分析 在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中,主要流向广东、上海、北京、浙江、广西、海南等地,女性外出规模和频率逐年提高,女性流动的主动性在加强。在农民工中,男性占51.8%,女性占48.2%,20—34岁人群占流出劳动力总量的64%,40岁以上的人群则呈递减的趋势。外出流动人口文化程度越来越高。外出劳动力中

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6.7%,30%左右劳动力具有专业技能的培训经历,近年来外出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流动总量的97%,其中第三产业占52.5%。 3、农村流动人口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流动人口一方面为流入地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为流出地增加了经济总量,并且带回了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不但为自己挣回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但劳动力外流使得农村的人口结构不利于农业生产。农村劳动力外流大多是有知识、有技能、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性别上以男性劳动力为主,留在家里务农的多是老人、妇女、小孩以及一些病残者。当前农村不尽合理的人口结构给农业发展带来一定阻碍,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资源有待开发,中低产田需要升级改造,农业自身的生产层次亟待提高。此外,一些农村的基本建设因劳动力的外流而取消或拖延,农业技术改良青黄不接,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二、农村流动人口管理现状 1、基本情况 流动人口的流动性、隐蔽性、复杂性带来了一系列管理问题。相当一部分从业和居所变动频繁、无有效证件、无固定住所、无固定职业。管理难度非常大。如果不正确处理好农村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势必给户籍地和现居住地的社会稳定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为此,强化和探讨对农村流动人口的管理,是新世纪、新阶段各级综治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多年的流动人口管理实践中,__镇综治办针对难点、突破难点,大胆探索,创新思路,重点抓好流入地、流出地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形成资源共享,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同时强化基层基础,加强队伍建设和加大经费投入。成立互联责任去并聘任流动人口协管员等一系列措施。

2023年关于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调研报告

2023年关于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调研报告社会调研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管理方面呈现出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社会流动人口的管理、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犯罪、社会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引起了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市司法局组织课题调研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先后在*县召开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座 谈会,并查阅大量资料,对*市社会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状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当前社会流动人口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关于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闲散青少年的概念,有着自身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排列和等同,更不能混淆。流动人口的内涵可以包容刑释解教人员和社会闲散青少年,流动人口在外延上大于刑释解教人员和闲散青少年。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看,虽然都属于社会管理的范畴,但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社会流动人口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中所处位置的变动,亦称社会流动。它通常是指社会成员从一个阶层向另

一个阶层的流动,有时只限于从一个职业群体向另一个职业群体的流动。这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管理学问题又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实践问题,具有社会历史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特征,折射在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社会主义转型期的社会流动人口状况,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素逐步渗透,尤其是生产力中人的活跃因素,其作用大于经济和技术引起的流动,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个体系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加开放,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出现了社会各种利益阶层或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阶层或利益集团和政治、经济、文化均开始显示独立性,而且影响力日渐加大,引发了新的社会流动。 (一)经济发展型。*市和全国一样,自“三线建设”以来,以××为代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一大批优秀人才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进入*市,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同时存在的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经济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推动了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增长,为社会流动人口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建设的进程中,加快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省级公路四通八达,为人流、物流提供了交通便利,促进了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周边省、市人们向往发展的“宝地”,市中心城区人口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50,000余人,增加到现在300,000多人。

人口流动调查报告3篇

人口流动调查报告3篇 人口流动调查报告1 大量外来人口的集居是近郊农村所共有的现象。最近,观察点调查组对庙堰村的外来流动人口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调查。据统计,到2023年9月底为止,居住在该村的外来人口共有1716人,比本地村民还要多出436人,主要有来自安徽、河南、湖南、湖北、山东、江苏等外省农村的,也有来自浙江三门、仙居、天台等偏僻山区的。按照从业类型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共96人;二是在企业或建筑工地打工的共960人;三是从事商饮服务等其他行业的共660人。 外来人口的大量集居不仅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庙堰村商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而且还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不菲的租金收入。据初步统计,庙堰村约有__*方米(共440间)的住宅房和9510*方米(共204间)的店铺出租,这些出租房每年可以为庙堰村村民带来约400万元的租金收入,人均可得租金收入是3125元。 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这些外来人口的生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一、就业竞争大,工作时间长,收入偏低。 由于外来民工自身文化素质低,缺乏能依赖的技术和资金,

加上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外来民工都普遍感到:要找到自己满意的“活儿”很困难,很多人干的都是“脏”、“累”的工作,如建筑工、种菜农、游摊贩、收破烂等,工作相当辛苦但挣钱不多; 二、劳动条件差,安全隐患重。 外来民工普遍是在肩挑背扛,风吹日晒及脏、乱条件下工作,劳动条件差,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如有一位在镀锌厂工作的民工,长年累月接触一种有毒的化学药水,手臂经常被药水爆伤,一受伤老板就给他300至400元的治疗费,只是在伤口简单包扎几天,伤愈后又继续上班,有时怕被炒鱿鱼,甚至是带伤上班。 三、生活质量整体低下。 外来民工的户均每月消费支出仅为400至500元,生活和饮食均极为简单,卫生状况较差。大多是租一些廉价房用以栖身,无卫生设施、无专用厨房,人均居住面积最小仅为5*方米,一般不超过10*方米,有的甚至住楼梯间、危房。并且大多数的种菜农住在自搭的田园“窝棚”里,一到刮风下雨,里面漏水漏风,条件极其恶劣。 人口流动调查报告2 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外来劳动力向我市迁移,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女性,她们的存在对于我市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和城市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外来妇女在背井离乡、重新寻求自身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比男性更多的坎坷和困境,显现出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