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大纲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大纲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建筑制图》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为学生的绘图和读图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在后继课程,生产实习,参加工程实践中继续培养和提高,使学生能获得在工程制图方面的工程师初步训练。

(二)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学习贯彻制图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

(2)学习各种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有关规定。

(3)培养绘制和阅读本专业工程图样的能力。

(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空间几何元素度量和定位的能力。

(5)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了解并贯彻国家制图标准所规定的制图基本规格,学会使用绘图工具和绘图仪器的方法,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

1.画法几何是制图的理论基础,通过画法几何的学习掌握正投影的原理,掌握各几可元素空间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并能解决空间几何元素的度量和定位问题。

2.投影制图是画法几何的投影理论和制图标准所规定的图样规定画法给制的。通过投影制图的学习,应了解和掌握国家标准中有关符号,图样画法,尺寸标准等规定。掌握物体的投影图画法,尺寸注法及读图方法,并掌握各种轴测投影图的画法。

3.通过专业制图的学习,应掌握房屋建筑施工图的图示内容及图示方法和图示特点。

掌握专业制图的有关标准规定和表达方法,掌握绘制和阅读房屋建筑施工图的基本技能。

(三)课程教学改革

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且比较抽象繁杂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应在理解几何形体及其相对位置的投影特性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应把轴测投影为一个教学重点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立体图样的形式及作图过程,加深对平面投影图之间投影规律及画图方法的理解,从而为阅读工程图样打下良好的读图基础。同时加强由给出的两面投影图,补绘出第三面投影图的读图、作图训练,打破单纯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理论教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制图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图纸幅面、线型、字体、尺寸标注第二节:几何作图

按照已知条件,完成几何作图的过程:任意等分直线,任意等分圆,圆弧连接己知直线和圆弧,圆弧连接两已知圆弧。

第三节:平面图形的画法

线段分析:①已知线段;②中间线段;③连接线段;尺寸分析:①定形尺寸;②定位尺寸;③总体尺寸。

本章重点、难点:1.线型的正确画法。

4.圆弧连接的方法、步骤。

5.中间线段、已知线段、连接线段的分析及画图方法。

4.掌握尺寸标注的正确方法

建议教学方法:

尽量利用投影仪和板演形式,将经常出现的问题逐个进行纠正,并要求学生平时多画多练,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章:投影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投影及其特性

投影的分类:①中心投影;②平行投影;

投影的特性①类似性;②实形性;③积聚性。

第二节:投影图的形成及其特性

三面投影图的形成,三面投影图的投影规律,物体的三面投影图的画法及读法。

第三节:基本形体的投影

平面立体的投影图:①棱柱体;②棱锥体。

曲面立体的投影图:①圆柱体;②圆锥体;③球体。

第四节组合形体的投影

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及读图方法:①形体分析法;②线面分析法。

本章重点、难点:1.三面投影图的投影规律。

2.水平投影图和侧面投影图间的度量关系及定位关系。

3.组合体中的“线段”投影含意。

4.组合体中的“线框”投影含意。

5.运用“线面分析”法,读平面投影图。

6.根据两面投影图补绘第三面投影图。

第四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第一节:点的投影点的正投影规律;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点的辅助投影;点的投影变换;两点的相对位置。

第二节:直线的投影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投影面的平行线:①正平线;②水平线;③侧平线。投影面垂直线:①正垂线;②侧垂线;③铅垂线。

第三节:直线上的点:①从属性;②定比性。

第四节:线段的实长和倾角直角三角形法求一般线的实长和倾角;辅助投影法求一般线的实长和倾角。

第五节: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相交两直线;平行两直线;两交叉直线;两相互垂直直线。

第六节:平面的投影

一般位置平面;

投影面垂直面:①正垂面;②侧垂面;③铅垂线。

投影面平行面:①正平面;②侧平面;③水平面。

第七节:平面上的直线和点

平面上的直线;平面上的点;投影面垂直面上的直线和点。

本章重点、难点:L求作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倾角。

2.两直线相对位置的读图及作图。

3.交叉两直线在三投影面中判别可见性。

4.两直线垂直(直角投影)投影。

5.平面内定直线和点。

建议教学方法:1.利用教具和投影仪,将空间几何元素的相对位置进行直观教学.

6.在黑板置疑,让学生亲自利用作图理论进行解决空间度量和定位问题.

第五章: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位置关系

第一节: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

直线与平面相互平行:①直线与一般平面平行;②直线与投影面垂直面平行。平面与平面相互平行。

第二节: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

直线与平面相互垂直:①直线垂直于一般面;②直线垂直于投影面垂直面;两平面相互垂直。

第三节: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交直线与投影面垂直面相交;一般面与投影面垂直面相交;两投

影面垂直面相交。

第四节:换面法设新投影的原则;求新投影的方法;用换面法解决六种空间问题:本章重点、难点:

1.一般线与一般面相交求交点并判别可见性

2.设置新投影面的原则及求新投影的方法。

3.用一次变换投影面方法可解决的空间的几何元素度量和定位问题。建议教学方法:这部分内容是画法几何中的重点难点,比较抽象,作为初学者越到空间几何元素的度量和定位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感到无从下手,教师应充分例举相关实例,用立体图和模型表现出空间的状态,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将空间问题进行分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章:曲线与曲面第一节:曲线

第二节:曲面的形成

第三节:回转面

曲面的投影特性:①圆柱面垂直投影画时.,投影为一个圆和两矩形②圆锥而轴线垂直投影面时,投影为一个圆和两三角形。

第四节:平螺旋面

平螺旋轴的形成及作图法;螺旋楼梯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本章重点、难点:1.空间曲线的展开及投影。

4.正圆柱螺旋线的形成及作图方法。

5.回转面上定点的方法及步骤。

6.平螺旋面的形成及应用一一画螺旋楼梯的方法及作图步骤。

建议教学方法:1.充分利用模型,投影仪,画立体图样,理顺曲面体表面定点的原理及作图方法。

2.利用学生对螺旋楼梯认知实例的感性认识,将平螺旋面的形成过程,作图原理与学生一起生成螺旋楼梯的投影图。既可调动学习积极性,还可使学生体会产参与工程实践的乐趣。

第七章:截交线和相贯线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截交线

棱柱体的截交线求解方法;棱锥体的截交线求解方法;判别可见性;圆柱体截交线种类及各作图方法步骤;圆锥体截交线种类及各作图方法、步骤;球体截交线求解方法。

第三节:相贯线

平面立体相贯线求解方法及判别可见性:①棱柱与棱柱相贯;②棱柱与棱锥相贯。平面立体与曲面主体相贯:①平面立体与圆柱面相贯;②平面立体与圆锥面相贯。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①圆柱与圆柱相

贯;②圆柱与圆锥相贯;③特殊位置相贯。本章重点、难点:1.平面截割平面立体产生的截交线为闭合空间平面折线的产生原理和求解方法,并判别可见性。

3.平面截割曲面主体产生的截交线为平面曲线产生原理和求解方法:素线法(2)纬圆法。

4.平面立体与平面立体相交产生的相贯线为空间平面折线的求解方法,步骤,比较抽象并判别可见性。

5.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交产生的相贯线为空间曲线的求解方法,步骤。使用的方法:(1)素线法;(2)辅助平面法。

建议教学方法:1.利用教具可组合分解性,将求解截交线,相贯线的方法,步骤进行直观教学。

2.在课堂上提出实际截交,相贯的实例和学生开展互动式教学让学生纠正特意设定的错误和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可活气氛和提升教学效果。

第八章: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第一节:建筑形体的画法

第二节:投影选择

第三节:建筑形体的尺寸标注

尺寸的种类:①定形尺寸;②定位尺寸;③总体尺寸。

第四节:剖面图画法

剖面图的形成与标记及画法;剖面图的种类:①全剖面图②半剖面图③阶梯剖面图④局部剖面图。

第五节:断面图画法

移出断面图的画法及标记;重合断面图的画法及标记

第六节:简化画法

第七节:建筑形体投影图的读法

形体分析法阅读投影图;线面分析法读图投影图

本章重点、难点:1.多面投影图的形成及内在联系规律

2.剖面图和断面图的区别及它们在标注方法,画法上的不同

3.剖面图和断面图的区别及它们在标注方法,画法上的不同

4.剖面图和断面图是“假想切开形体”的,所以比轴抽象,应强调这一表现手法的原理和方法。

5.画剖面图和断面图的注意事项

第九章:轴测投影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正轴测图

正等测投影图的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的确定;正轴测投影图的投影特点:①平行

性②度量性;正等测投影图的作图方法、步骤;轴测图的四种投射方向

第三节:斜轴测图斜轴测图:①正面斜轴测图;②水平斜轴测图。本章重点、难点:

1.轴测图与正投影图的不同及其作用

2.在投影图上标定绘制轴测图的坐标厚点(度量尺寸的起点)

3.轴测投影图的性质和图示特点

4.轴测图的选择(俯视和仰视)

4议教学方法:1.利用轴测投影的平行性特性,在黑板上演示作各种类型的正等测投影图和典型形体轴测图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5.引导学生模仿教师作图思路,当堂作出形体的三维立体图样,有助于学生阅读正投影图。

第十章:建筑施工图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总平面图

第三节:建筑平面图

建筑平面图的图示方法及作用:反映房屋的平面形状、大小和房间布置,墙、柱位置及大小厚度;图小内容;尺寸的标注;

常用符号:①轴线编号;②材料符号。

第四节:建筑立面图

第五节:建筑剖面图

建筑剖面图的图示方法用作用:反映房屋竖向构造、分层情况、相对位置关系;图示内容;尺寸的标注;规定画法。

第六节:建筑施工图的绘制

第七节:建筑详图

建筑详图的作用:是平、立、剖面图的重要补充图样;常用比例尺、墙身、楼梯的详图、画法、索引标志的使用及作用。

本章重点、难点:1.建筑平面图的形成方法,图示方法及作用

6.画平面图的注意事项及规定画法

7.平面图的尺寸标注规则及注意事项

8.建筑剖面图的形成、图示方法及作用

9.剖切平面的位置、选择和数量选择

10建筑剖面图的尺寸标注规则及注意事项

11建筑详图的形成及作用

12楼梯,墙身详图的选择和画法

13教学方法:L本章内容应把平、立、剖、详4种图样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各种图样间应相互呼应,并严格按投影规律,相应比例尺表达。

2.阅读平、立、剖、详图是每个学生必须完全掌握的基本技能,可先从中等,复杂房屋建筑图样入手,掌握读图方法和要领进而阅读复杂的房屋建筑图,为今后参加工程实践打较好的绘图、读图基础。

第十一章:结构施工图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钢筋混凝土结构图图示内容及规定画法;钢筋种类及画法;画断面图及钢筋位置标记表达方法。第三节:基础图

本章重点、难点:1.钢筋混凝土结构图中钢筋中布置与画法。

2.构件断面图画法,钢筋断面在断面图中的位置关系。

3.钢筋详图的表达及钢筋表的表达。

4.基础平面图的阅读及断面图表达。

建议教学方法:利用投影胶片和模型,把梁、板、柱构件的施工图表达方法进行现场讲解。先概括了解各视图和断面图的表达方法。看清各种钢筋的规格,形式,数量和配置情况,综合想象整个构件内的钢筋配置情况。

第十二章:给水排水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室内管网平面布置图

室内给水工程图:①平面布置图;②系统轴测图。室内排水工程图:①平面布置图;

②系统轴测图。

第四节:管道上的构件配件详图

第三节:室外管网平面布置图

建筑物室外管网平面布置图;小区管网总平面布置图;管道纵剖面图。

第四节:管道上的构件配件详图

管道空墙、防漏套管、安装详图;检查井详图画法。

第五节水泵房设备图

本章重点、难点:L系统的轴测图采用正面斜轴测图画法来表现的,管道在交叉时较难表达。

2.识读给排水施工图时,要注意把平面图和系统图对照起来,掌握给水,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水流流程是关键。

建议教学方法:给水施工图的绘制和阅读顺序,应按顺水流方向进行,引导学生按引入管,干管,立

管,支管到用水器。室外管道由总管到支管或由大管径管道到小管径管道,可谓学好这节内容的捷径。排水施工图的绘制和阅读顺序也应按顺水流方向进行。室内管道从卫生器具存水弯,器具排水管,横支管,立管到排出管。室外管道支管到干管或由小管径管道到大管径管道。排水管坡度也特别强调一下。

(二)课程实训教学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绘图,读图的基本技能训练,需要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图幅大小,用绘图仪器绘制工程图样,完成“线型练习”、“几何作图”、“组合体三面投影图”、“螺旋楼梯工程图”、“工程形体的轴测投影图”、“房屋建筑施工图”、“给水、排水施工图”等图样,其目的就是巩固、消化、强化课堂讲授内容,同时也会为今后的工程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较好的图示工程图样的基本技能和基础。

1.本课程考核方式、方法

由于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除完成必需的课外小作业(配套习题集习题作业)外,还要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绘图,阅读工程图样训练。所以该课程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成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进绘图成绩占总成绩的30%。

要求:掌握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组成的基本组成与性能特点;掌握硅酸盐水泥的硬化机理;熟练掌握硅酸盐水泥的性质及应用;掌握几种常见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组成和特性;能根据不同的外界条件选择适宜的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掌握铝酸盐水泥的组成、特性和应用;了解特性水泥的应用。

第五章混凝土

内容:混凝土的定义、分类、优点与发展前景,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混凝土拌合物和硬化混凝土的技术性质,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以及配合比设计,其它品种混凝土的介绍。

要求:了解水泥混凝土的地位、分类,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的表示方法;掌握混凝土基本组成材料及作用;掌握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品种、技术要求及选用;熟悉砂的颗粒继配、影响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掌握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熟练掌握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质,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理解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原理;掌握配合比设计的步骤过程,以及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几个因素。

第六章建筑砂浆

内容: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

要求:掌握建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技术性质要求以及建筑砂浆配合比计算。了解砂浆的种类及强度等级。

第七章砌体材料

内容:块体材料;建筑饰面陶瓷制品;建筑玻璃。

要求:掌握烧结砖普通砖的技术要求与应用,领会新型墙体材料改革的意义;了解建筑饰面陶瓷制品

建筑玻璃的种类及各种材料的适用条件。

第八章金属材料内容:建筑钢材;铝合金。

要求:掌握钢的主要性能、钢的分类;了解钢的化学成分对钢性能的影响;了解钢的冷加工与热处理的作用;了解钢的技术要求与选用。了解铝合金的组成及分类。

第九章有机高分子材料

内容: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建筑塑料的主要特性、组成、分类、及常用的建筑塑料及制品;建筑涂料的组成、分类、常用的建筑涂料;胶料剂的组成、分类、以及影响胶结强度的因素和常用胶结剂。

要求:建筑塑料的基本组成及基本性质,常用塑料制品及其应用。掌握建筑涂料的基本组成及常用建筑涂料的类型。胶结剂的基本概念、基本组成材料及常用胶结剂;了解塑料、合成橡胶及胶粘剂的组成和主要品种性能。

第十章木材及制品

内容:木材的分类及构造,以及密度与表现密度、含水量、木材的湿胀干缩、强度等内容。木材的腐朽与防止措施,及其综合应用。

要求:本章重点为木材的物理及力学性质,要求掌握木材的构造,木材的种类与规格及。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定位 建筑工程图绘制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主要学习领域。该学习领域分为5个学习情景画法几何、投影制图、房屋建筑施工图、房屋结构施工图、单层工业厂房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该学习领域通过项目教学法可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并掌握其基本画法。掌握阅读建筑图样的方法和技能。能绘制建筑图样,所绘图样应做到符合建筑制图国家标准。掌握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及使用仪器和徒手作图的技能。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学习了本课程,在后续专业课中将具有专业图纸的识读能力,具有绘制建筑专业图样的专业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 弄懂投影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正确处理看图和画图的关系。 2、能力要求: 能够正确识别建筑图纸,读懂建筑建筑图纸的信息,并且能够手工绘制简单的建筑图纸。 3、素质要求: 思维严谨、善于思考、观察身边的建筑物,能够熟练的绘制和识读施工图。 四、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项目一画法几何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制图的基本技能,能够使用绘图工具、仪器及用品和维护方法。 2、掌握中心投影、平行投影和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投影特征以及正投影绘图原理与方法。 3、掌握点、线、面平行投影相关知识及成图原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平行投影法的理解与掌握,逐步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4、熟练掌握立体的投影图做法,掌握由立体相交而产生的同坡屋面交线及螺旋楼梯的画法。能够绘制立体、同坡屋面及螺旋楼梯图样。 5、熟练掌握轴测图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画法,能够运用不同轴测图绘制方法正确绘制轴测投影图。(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房屋制图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等的要求及注意事项,以及制图的方法步骤和常用几何作图的方法。投影的基本概念;投影的分类;各类投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工程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房屋建筑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概预算专业、道路桥梁建设专业和建筑管理类等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和技能训练课。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制图和识图能力,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不可缺少的基础。 建筑识图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绘图和读图能力,并通过实践,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建筑识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学习各种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学习贯彻制图国家标准及其它有关规定 3.培养绘制和阅房屋建筑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4.培养空间想像能力和绘图技能 5.培养计算机绘图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充分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理论,养成空间思维的习惯,多看、多想、多画。正确使用绘图工具,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建筑制图标准和技术制图标准。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难点 建筑工程制图分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工程施工图和计算机绘图四部份。画法几何部分包括投影基本知识,平面立体、曲面立体和轴测图。制图基础部分包括制图基本知识,组合体的投影图和建筑形体表达方法。工程施工图部分包括民用建筑施工图、民用建筑结构施工图、单层工业厂房施工图和给排水施工图。计算机绘图部分主要介绍AutoCAD2000的基本绘命令、图形编辑、文字与尺寸标准。

重点难点:投影基本知识、正投影的特性、三面正投影的形成、三面正投影的投影规律、平面立体的投影。 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绪论 一、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及任务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方法和要求 第1章投影基本知识 (一)教学内容 l.投影概念 (1)投影图 (2)中心投影 (3)平行投影 (4)平行投影的分类 (5)各种投影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正投影特性 (1)点、直线、平面正投影特性 (2)三面正投影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3.点的投影 (1)点的正投影规律 (2)点在三投影图中的投影及投影规律 (3)两点的相对位置 4.直线的投影 (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 (2)直线上的点 (3)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倾角 (4)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大纲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建筑制图》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为学生的绘图和读图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在后继课程,生产实习,参加工程实践中继续培养和提高,使学生能获得在工程制图方面的工程师初步训练。 (二)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学习贯彻制图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 (2)学习各种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有关规定。 (3)培养绘制和阅读本专业工程图样的能力。 (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空间几何元素度量和定位的能力。 (5)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了解并贯彻国家制图标准所规定的制图基本规格,学会使用绘图工具和绘图仪器的方法,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 1.画法几何是制图的理论基础,通过画法几何的学习掌握正投影的原理,掌握各几可元素空间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并能解决空间几何元素的度量和定位问题。 2.投影制图是画法几何的投影理论和制图标准所规定的图样规定画法给制的。通过投影制图的学习,应了解和掌握国家标准中有关符号,图样画法,尺寸标准等规定。掌握物体的投影图画法,尺寸注法及读图方法,并掌握各种轴测投影图的画法。 3.通过专业制图的学习,应掌握房屋建筑施工图的图示内容及图示方法和图示特点。 掌握专业制图的有关标准规定和表达方法,掌握绘制和阅读房屋建筑施工图的基本技能。 (三)课程教学改革 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且比较抽象繁杂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应在理解几何形体及其相对位置的投影特性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应把轴测投影为一个教学重点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立体图样的形式及作图过程,加深对平面投影图之间投影规律及画图方法的理解,从而为阅读工程图样打下良好的读图基础。同时加强由给出的两面投影图,补绘出第三面投影图的读图、作图训练,打破单纯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理论教学

大专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任务: 1、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学习、贯彻制图标准和有关基本规定; 3、培养绘制和阅读本专业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技能; 此外,还必须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建筑CAD、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基础,也是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预备知识。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家现行制图标准; 2、掌握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图示方法与识读方法; 3、能熟练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二)能力目标 1、会用绘图仪器制图; 2、能按照国家现行制图标准,正确绘制常见的工程形体投影图; 3、能熟练的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4、会绘制是施工图的放样图; 5、具有绘制一般建筑物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吃苦耐劳的品质。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包括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画法几何、建筑制图等三部分,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绪论部分: 教学要求:明确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及学习要求。第1章制图与识图的基本知识 1、教学内容 1)建筑制图标准;2) 建筑制图工具与仪器的使用; 3) 几何作图。 2、教学要求 1)了解建筑制图工具的使用与养护; 2) 熟悉并遵守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图幅、比例、图线、字体、材料图例、尺寸标注法等; 3) 掌握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 难点:绘图的技能 第2章投影的基本知识 1、教学内容 1)投影的概念和分类;2)物体的三面投影图。 2、教学要求 1)了解投影的基本概念、分类与应用;2) 掌握三面正投影的形成和投影规律。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投影的基本概念、分类与应用 难点:正投影的特性 第3章点、线、面的投影 1、教学内容 点、直线和面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及特点 2、教学要求 1)了解各种位置的点、直线、和平面的概念; 2) 掌握其投影规律,熟悉这些基本元素的应用。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点的投影直线的投影、面的投影 难点:特殊位置直线、平面的特性 第4章形体的投影 1、教学内容

《工程识图与AutoCAD》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识图与AutoCAD》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初中起点3年制中级工)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机械AutoCAD 的基础知识、AutoCAD的绘图基础、AutoCAD的尺寸标注、AutoCAD综合的绘图技巧及绘制轴测图和三维图。 2.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生了解CAD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掌握CAD的基本二维绘图及编辑命令,并能将绘图成果正确输出。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提高设计质量与速度。 二、参考学时 每周6个学时,14个自然周,共84个学时。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 AutoCAD2008 的应用环境、操作界面、操作工具及坐标系统; 2.熟悉图形绘制的基本命令(点、直线、园、圆弧、矩形、多段线等)及点的定位方法; 3.熟悉选择对象的各种方法及基本编辑命令(删除、移动、旋转、复制、镜像、修剪和断开、延伸和拉伸、阵列、偏移、园角和倒角); 4.了解复杂曲线的编辑方法和技巧; 5.熟悉三种文本命令的使用方法和区别,及文本样式的设置方式; 6.熟悉图层、线型、线型比例及色彩的设置与修改方法; 7.了解面域及布尔运算的基本概念; 8.理解图案填充的基本概念;9.了解视图和视口的基本概念; 10.理解图形空间与模型空间的基本概念; 11.了解查询命令能够查询的主要内容; 12.熟悉标注样式的概念、基本原则及设置方法; 13.熟悉块的定义及特点。 2.技能目标 1.熟练运用基本绘图命令及点的定位方法绘制各种二维图形; 2.熟练掌握选择对象的各种方法; 3.熟练运用基本编辑命令对二维图形进行修改; 4.熟练掌握多段线的编辑方法和技巧; 5.熟练掌握文本样式的设置方法及修改命令,掌握在图形中插入文本的方法和技巧; 6.掌握在绘图过程中如何设置图层、线型和颜色; 7.会使用布尔运算创建复杂平面图形; 8.熟练运用图案填充功能对图形进行图案填充; 9.熟练掌握与视图和视口相关的命令及使用方法,通过视图和视口控制图形的显示状态; 10.掌握图纸空间与模型空间的转换方法, 3.职业素养目标 1.初步具备辨证思维和逻辑分析的能力; 2.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培养科学的工作作风,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3.加强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画图的规范意识以及细节处理方面的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学大纲汇总.doc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专业 1.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了解:《建筑识图与构造》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技术课,通过授课、作业、课程实验及综合实训等各个教学环节。 理解:掌握房屋施工图识读和房屋的构造原理方法两大部分内容,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从事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初步能力,能正确的识读常见的施工图纸,熟悉组成房屋的各部分构造做法,并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掌握: 学完本课程后,应掌握建筑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并达到以下要求: 1、根据实际,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 2、能掌握房屋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并能绘制简单的构造详图; 3、能进行建筑单一空间的设计和空间组合设计; 4、能完成中小型民用建筑的施工图设计; 5、能正确的识读常见的施工图纸,发现典型的设计常规错误。 2.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章节名称学时分配 理论学时实习(操作)学总学时

时 1 第一章建筑识 图基础 4 4 2 第二章投影图20 20 40 3 第三章建筑工 程图的识读 15 35 50 4 第四章民用建 筑构造概述 6 6 5 第五章基础8 8 16 6 第六章墙体12 10 22 7 第七章楼地层12 10 22 8 第八章楼梯电 梯 10 10 20 9 第九章门和窗 6 10 16 10 第十章屋盖 6 10 16

11 机动10 10 20 合计学时数232 2.各章节主要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建筑识图基础( 4学时) 第一节制图标准简介 第二节图幅图线字体 第三节比例、尺寸标注 第四节绘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本章重点:几何作图和徒手作图的基本技能。 本章难点:几何作图和徒手作图的基本技能。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制图工具,了解制图标准;掌握几何作图和徒手作图的基本技能;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训练提高学生的手工绘图的水平。 第2章投影图( 40学时) 第1节投影的基本知识 第2节点、线、面的三面投影 第3节体的三面投影

《工程制图与识图》实训大纲

《工程制图与识图》实训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与识图》实训教学大纲 (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建筑设备安装专业) 《工程制图与识图》实训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在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后以达到技能训练的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而进行实践技能训练的重要手段,是全面检验和巩固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 一、实训目的 通过该实训,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综合地运用于识图、绘图实践,熟悉识图、绘图方法和步骤;进一步加深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和巩固;可以综合所学的识图、绘图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培养其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CAD运用能力。 二、实训要求 1.技术要求;通过《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学习,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专业基础课程理论知识,培养独立绘制与识图一般工程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工程识图与绘制的一般方法及运用CAD进行工程绘图的能力。 2.环境要求;了解工程识图与绘图的原则和步骤,并学会使用各种绘图规范、手册技术资料等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完成课程实训主要部分的工作量,完成图纸绘制及绘图说明编写。 3.注意事项;在课程实训中,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实训内容。实训要结合工程实际,全面考虑,尽量使自己的绘制图具有实际施工价值。 4.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以及遵纪守法意识。 三、实训媒介 1.《建筑制图规范》 2.《工程制图规范》 3.《建筑设备制图与识图》等 4.《给排水制图规范》 5.《采暖与通风制图规范》 6.《建筑电气制图规范》

7.《建筑制图规范》等。 8.部分设计图纸 四、实训内容 1.在建筑电气施工图的识读基础上运用计算机及手工绘制电气平面图与系统图。 2.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及手工绘制给排水平面图与系统图。 3. 在建筑暖通施工图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及手工绘制暖通平面施与系统图。 4. 材料表统计 5. 施工总说明、图纸目录、图纸输出 五、成果(作业)形式 1.实训说明书 实训说明书要求书写工整、规范、内容完整,层次条理清楚; 2.图纸 (1)图纸内容包括图纸目录,工程设计和施工说明,图例,主要材料设备表,各系统平面布置图和系统轴测图,图纸均采用2号图纸; (2)平面图包括区域平面图和建筑平面图;平面图一般要求绘出底层和标准层平面布置,比例一般为1:50或1:100;区域平面图1:100 (3)系统轴测图一般要求分系统或立管绘制; (4)图纸按施工图纸深度绘制,要求图面整洁,清楚,线条规范,文字采用仿宋字体。 (5)要求学生按照制图课所学知识和要求认真绘制图纸,对图面布局、线条运用、尺寸标注等要符合制图规范。图中应有必要的设计说明。图纸采用CAD绘图。 六、评价与考核模式 提出课程设计的评价与考核建议,含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过程与终结各占比例等。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本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为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及制图技能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任务 培养学生具备建筑设备工程图、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识读与绘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CAD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CAD绘图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对一般平面图绘制度的能力,同时掌握简单的三维图形的绘制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知识及今后从事工程设计和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并以读图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以及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几何形体的基本理论及其方法;使学生具有用仪器和徒手绘图的基本能力,以及绘制和阅读投影图的基本能力;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辅助绘图能力;了解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中尺寸标注的基本知识和掌握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思想素质目标 在德育方面:热爱社会主义,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奉献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风尚,遵纪守法,有严谨求实,创新开拓的作风。 在智育方面:结合21世纪机械工程对人才的需求和全国经济发展的要求,要

求扎实打好基础,加强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机为主,加强电、信(计算机)、外语三个基础,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和较宽的专业知识,增加辅修和选修,鼓励向交叉学科方向的发展,增强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及实践,创新方面的能力。 (二)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工程制图与CAD》的绘图基本知识,掌握工程制图与CAD在机械及建筑中的基本绘制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CAD绘图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对一般平面图绘制度的能力,同时掌握简单的三维图形的绘制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知识及今后从事工程设计和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能力目标 安装工程制图识图部分: 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有关规定,了解轴测投影图的画法;了解并贯彻国家制图标准的规定,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绘图仪器,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掌握建筑施工图和建筑设备施工图的图示内容及图示方法和图示特点。掌握专业制;图的有关标准规定和表达方法,掌握识读建筑施工图、建筑设备施工图的基本技能;掌握绘制和识读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具有绘制和识读本专业工程图样的能力。 CAD部分: 掌握CAD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平面绘图的基本方法;了解三维绘图的简单方法;熟悉常用的绘图软件的使用;熟练掌握二维平面图的绘制;具有对所有平面图绘制度的能力;具有对三维视图的能力;具有对各种CAD软件的简单使用。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内容、学习方法。 2、教学重点: 了解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内容、学习方法。 第二章工程制图的基本规定 1、教学内容:幅面、图线、比例、字体、尺寸标注,制图工具

建筑制图与识图(主干课)建筑制图实践教学大纲(142)3.1 实践教学大纲

《建筑制图与识图》实验教学大纲 大纲主撰人:姜薪萍大纲审核人: 一、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48 实践学时:15 课程总学分: 3 实践学分:1 二、适用专业及年级 适用于工程管理专业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专业二年级学生。 三、实验教学目标与要求 《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工程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先导性,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如: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工程估价、工程造价管理等。该课程分投影原理、工程制图和专业图纸的识读三大块内容,其中,制图与识读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实践操作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初步具备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了解整套建筑工程图纸组成和图示特点。 2、熟悉相关专业图纸组成、图例的内涵。 3、掌握建筑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详图表达的内容。 4、掌握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基础图、楼层(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梁、板、柱构件详图的表达的内容。 5、熟悉建筑装修平面布置图、楼地面装修平面图、天花平面图、墙柱装修立面图、装修细部节点详图表达的内容。 四、实践内容与要求 序号实践内容要求学时 1 建筑施工图2#图纸1张:手工绘制平、立、剖面图9 2 结构施工图3#图纸1张:手工绘制楼层平面图、梁配筋图 6 3 建筑、结构 施工图的识读初步读懂建筑、结构、装修图施工图表达的内容8(利用课 余时间)

五、教学形式及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和消耗品 1、教学形式与方法:采用案例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主要仪器设备和消耗品 (1)图纸、图集 案例:某学院综合楼施工图(电子版) 江西财大外教公寓楼施工图(电子版) (2)工程管理实验室及相关软件 (3)图板、丁字尺、绘图纸、圆规、比例尺、三角板、圆规等 六、实践教学指导书 指本实践环节所采用的指导书:姜薪萍主编《建筑制图与识图实习指导》 指本实践环节所采用的参考书: 1、马光红、伍培主编,《建筑制图与识图》(第二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 2、陈美华等主编,建筑制图习题集(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朱建国、叶晓芹. 《建筑工程制图》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实践环节的考核:分学习态度和实践操作成果的质量两部分,态度20分,成果质量80分。 2、实践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为30%。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建筑识图与构造》 学院: 系别: 姓名: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识图与构造课内学时:60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课程类型:专业核心基础课课程学分:6 授课对象:高职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建筑专业初学者学习建筑制图和掌握有关建筑识图和设计创作能力的一门专业性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有关的建筑制图与识图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包括制图基本常识和建筑房屋的构造两大部分),使学生能正确的识读常见的施工图纸,熟悉组成房屋的各部分的构造作法。学完本课程后,应掌握基本的建筑识图能力和简单构造的建筑设计方法,为后续课程《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和《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 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及应用性,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房屋建筑构造的认知能力以及绘图和读图的能力,其内容及影响贯穿在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以及工作实践中,作用重大,价值影响深远。鉴于建筑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本课程以民用建筑构造为重点,只讲工业建筑的一般知识。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工程技术语言、准确的理解设计意图、合理地进行施工。它是建筑工程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造价员、材

料员等职业岗位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 (一)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是本专业学生必需掌握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房屋各组成部分及其构造要求,并具有一定的识图绘图能力),教学时数为48学时。 2. 职业模块是学习相关建筑施工图常用的符号及图例和识读建筑图纸。教导学生认识建筑施工图的整套图纸,从建筑总平面图、图纸目录、建筑平立剖平面图、建筑楼梯详图、建筑构造详图以及建筑门窗表等。教学时数为12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选修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加入关于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施工技术等相关内容。 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均从建筑构造做法、建筑识图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建筑物,观察其构造做法、施工工艺、观看建筑结构施工图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建筑识图与构造的能力。 (二)教学安排 基础模块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大纲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研究工程图样的绘制和识读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建筑施工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制图理论的学习和有关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及绘图能力,了解有关制图的国家标准,初步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与绘制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绘图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国家的有关制图标准。 2.掌握投影的基本知识,掌握简单投影图的作图方法。 3.理解轴测图、剖面图和断面图的概念。 4,了解建筑工程图的主要内容,基本掌握识读与绘制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的步骤和方法。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绪论 课程内容 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二)制图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 1.制图仪器与工具制图仪器与工具、制图用品。 2.基本制图标准制图标准简介;图纸;常用线型及用途;字样;比例;尺寸注法;图例。 3.绘图步骤和方法绘图准备;绘图;注意事项。 4.几何作图直线的平行线、垂直线;等分线段;正多边形的画法;圆弧连接;椭圆画法。 5.投影的基本知识投影的概念;点、直线、平面正投影的基本规律;点的正投影;直线的正投影;平面的正投影;正投影图、正投影图的形成;三个投影面的展开;三面正投影图的分析;三面投影图的作图法和符号。

6.简单立体的投影平面体的投影;长方体的投影;长方体组合体的投影;斜面体的投影;抖面体组合体的投影;简单曲面体的投影;圆柱体的投影;球的投影。 7.轴测投影基本知识轴测投影的形成;轴测投影的特点和种类;轴间角和轴向缩短系数;曲测图的画法。 8.剖面图与断面图剖面图与断面图的概念、种类及画法。 教学要求 1.掌握使用绘图仪器的正确方法,了解国家有关的制图标准,初步掌握绘图的步骤和方法。2.掌握几何作图的方法,掌握点、线、面正投影的基本规律和三面投影面的作图法。3.掌握长方体、斜面体、简单曲面体投影图的作图方法。 4.了解轴测投影的概念和基本掌握轴测图的画法。 5.理解剖面图、断面图的概念,基本掌握剖面图、断面图的画法。 6.完成作业内容仿宋字练习,线型练习,图线画法练习,几何作图(1)、(2),点、线、平面的投影;作三面正投影图、作简单立体投影图(1)、(2);作简单立体形形体轴测图,作形体的剖面图、断面图。 (三)建筑工程施工图 教学内容 1.建筑工程施工图的基本知识施工图的意义;分类和编排顺序;识图应注意的问题。2.建筑施工图房屋的组成;建筑施工图的有关规定;建筑施工图的内容和用途,常用代号及图例。 施工总说明和建筑总平面图。 建筑平面图的用途和种类;平面图的图示内容及表示方法;识图要点。 建筑剖面图的用途和种类;剖面图的内容和要求;识图要点。 建筑立面图的内容和要求;识图要点。 建筑详图的用途和主要内容;外墙节点详图;门窗详图;楼梯详图;识图要点。 绘制建筑平、剖、立面图的主要步骤;建筑平、剖、立面图的相互关系及绘图的主要步骤。3.结构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用途和主要内容;常用代号及图例。 基础平面图;基础详图。 结构平面图的主要内容;楼层结构平面图;屋顶结构平面图;识图要点。 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的主要内容,钢筋混凝土梁、板、柱;识图要点。 楼梯结构平面图;楼梯结构剖面图;楼梯结构详图的主要内容;识图要点。 4.设备施工图给水排水施工图的组成;给水排水施工图的特点;室内给水平面图;给水排水系统图;给水排水详图。 采暖施工图的组成;采暖系统图;采暖详图。 电气施工图图例;电气施工图的组成、电气系统图、电气平面图、电气详图。 5.施工图的绘制绘图的步骤和方法;绘图步骤举例;绘制某建筑物的建筑施工图;绘制某建筑物的结构平面图。

《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智能化技术专业72课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工程识图》是建筑智能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它着重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 1、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 2、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高机电方面知识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全面素质打下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机械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程教学硬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目标: (一)知识方面 (1)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培养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电子、电气图样的初步能力。 (2)培养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的初步能力,对计算机绘图有初步认识。 (3)能够看懂普通的零件图、装备图等图纸,对于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要熟悉,掌握装备图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二)能力方面 (1)能正确、熟练地使用常用绘图仪器和绘图工具。 (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能具有较熟练、灵活运用国家标准《机械

制图》中常用的表达方法表达简单空间形体的图示能力。 (3)能较熟练识读和绘制一般常见的零件图和简单部件装配图,所绘图样应基本做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尺寸标注基本符合规定,字体工整,图面整洁且符合规定要求。 (4)能识读简单的电子、电气框图、电路图和接线图,且应掌握其规定画法。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本模块 1、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 (2)掌握几何作图 (3)掌握平面图形尺寸标注 2、投影法及三视图 (1)理解投影法 (2)理解正投影的三个基本性质 (3)理解物体三视图 3、基本体 (1)掌握平面立体的投影 (2)理解曲面立体的投影 4、基本体的轴测图 (1)了解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了解投影特性。 (3)了解基本体的轴测图画法 5、机件的表示方法 (1)掌握视图方面知识 (2)剖视图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大纲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大纲 (适用于:建工,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参考学时:72)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培养工程师初步训练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它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绘图的能力,因此,要求学生学完之后,应达到如下的目标: (1)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基本掌握绘图技能。 (2)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 (3)熟悉国家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 (4)掌握土建工程图的图示特点和表达方式。 (5)掌握绘制和阅读土建施工图的方法。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应熟练掌握点、线、面、体的投影理论和绘制方法和国家标准规定的制图基本规格,初步掌握房屋工程图的绘制和阅读方法,了解轴测投影的理论和绘制方法,能够手工绘制房屋工程图。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讲授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点、线、面的投影是投影作图的基本理论,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基础,是投影作图部分的重点。而土建工程图部分应着重讲授各专业主要土建工程图的图示特点,阅读与绘制方法,不宜过多地介绍专业知识。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画法几何部分、投影制图部分、专业制图部分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堂讲授、课后作业、闭卷考试。计算机绘图部分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堂讲授、上机实验、综合考查。 课堂讲授: 结合课程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课堂讲授采取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的方法,运用多种形象教学手段(幻灯片、实物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考试大纲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课程代码:ZJD-15-3-00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对象:工程造价专业(3年制大专) 总学时: 102 学时讲授学时: 82 学时机动:13学时 复习考核:7学时 一、考试目的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掌握和运用,了解制图有关国家标准在土木工程图样中的应用,会正确使用常用绘图工具,掌握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图示方法与识读方法;能熟练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考试命题是以课程规定的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为依据,按照中职学生学习的特点,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根据考试时间90分钟掌握出题量,试题覆盖面广:占各章节内容的80%以上;题量适当:客观题为32题,主观问答题为5题;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90%以上的题都是各章节的重点。主观题目占60分,客观题目占40分。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要求:第一章制图与识图的基本知识 1.解建筑制图工具的使用与养护; 2.熟悉并遵守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图幅、比例、图线、字体、材料图例、尺寸标注法等; 3.掌握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第二章投影的基本知识 1.了解投影的基本概念、分类与应用; 2. 掌握三面正投影的形成和投影规律。 第三章点、线、面的投影 1.了解各种位置的点、直线、和平面的概念; 2. 掌握其投影规律,熟悉这些基本元素的应用。 第四章形体的投影 1. 熟练掌握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的投影特点;

《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了解制图工具及用法,学习绘图的一般步骤及要求、制图标准以及在图纸绘制中的应用;了解投影方法和分类、建筑上常用的图示方法、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投影区别、组合体的分类; 2.掌握平面图、立面图、轴测图、透视图的绘制方法;掌握房屋的基本组成、房屋建筑图的组成及分类、建筑施工图中的总平面图的图示内容、建筑施工图和装饰施工图中常用的符号含义。 3.掌握制图知识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具备空间想象力,掌握立体的投影和组合体的投影绘制和识读,剖面图和断面图的绘制和识读。

4.平面图、立面图、轴测图、透视图在室内外装饰设计中的运用、透视图画法;掌握建筑施工图和装饰施工图在室内设计中的绘制。 5.备基本的从事环境设计专业的基本专业素质和技能;统地掌握环境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进行设计创作。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金方著.《建筑制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年9月第三版; 2.金方著.《建筑制图习题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年9月第三版; 3.马志超编著.《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第1版; 4.司徒妙年陈星铭编著.《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习题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年第1版 5.主要参考书 1钟训正等编著.《建筑制图》,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三版 2.于春艳、胡玉珠编著,《建筑工程制图》,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第1版; 3.于春艳、胡玉珠编著,《建筑工程制图习题集》,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第1版; 4.孙世清著,《建筑制图与识图》,科学出版社发行部,2016年第2版;

建筑识图 构造教案

《建筑施工技术》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施工管理方向)的一门主干技术课程。 本课程主要研究建筑工程专业领域施工技术的一般规律。它涉及的理论面广、实践性强,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中,具有直接应用的作用。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类问题的解决途径、理论计算方法;掌握各类工程工艺过程和基本方法。同时了解国内外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了解建筑施工发展概况,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施工组织管理打下基础,使学生具有解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一般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绪论 1、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简介。 2、教学要求: 了解建筑施工技术发展以及建筑施工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一章土方工程 1、教学内容: 土方工程基本知识;土方工程量计算及土方调配;施工准备与辅助工作;土方机械化施工;土方的填筑与压实;基坑(槽)施工;土方工程质量与安全技术。 2、教学要求: 了解土的分类、场地平整的计算;了解土壁支护的类型和适用范围、支撑系统的特点、土层锚杆的类型、构造和施工方法、土钉支护的特点和施工方法;了解土方施工机械的类型、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各种井点降水的特点;熟悉土的工程物理性质、土方的边坡形式和坡度系数、支护结构的分类和破坏形式、深层基坑土方开挖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填土的压实方法和影响压实质量的因素、地下水的降低方法、流砂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掌握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土方工程量的计算以及轻型井点的平面与高程布置。 第二章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1、教学内容: 地基处理及加固;浅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桩基础工程。 2、教学要求: 了解地基处理及加固的原则与主要方法;熟悉浅埋式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预制桩和灌注桩的施工方法、打桩机具的特点和选择打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防治措施、沉管灌注桩的通病与防治;熟悉预制桩的制作、起吊、

《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 适用层次:高起专 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 考核形式:考试 所属学院: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简介 《建筑制图》是研究建筑图样的识图方法和绘制的一门学科,是工程技术人员表达设计意图、交流技术思想,指导施工等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该课程是工程土建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本课,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图示、图解、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绘图技能。 二、课程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和画法。了解工程图的形成方法及表达内容。 2.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使用绘图工具,有较熟练的绘图技能,并要求能识读和绘制本专业的一般建筑工程图,并了解其它专业施工图。所绘图样应符合制图国家标准,具有较好的图面质量。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绘图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专业技术基础课的开端,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土建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用投影理论表达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工具绘图的方法;掌握制图标准的一般规定。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模块一:画法几何 画法几何属于几何学范畴的,比较抽象,系统性很强。它是制图部分的理论基础课。它主要研究空间的一个点,一条线,一个平面,一个几何形体如何在平面上表达,通过对它的学习,能使我们的空间想象力加强。我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在我们的大脑中建立起三维的空间。 具体包括点、线、面及形体的投影关系等内容,主要介绍两平面之间位置关系、形体之间相交相贯概念、形体分析的基本方法,一方面让初学者对画法几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要求掌握画法几何的概念、内容、目标和原则,熟悉提提之间的投影关系。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813160203 课程名称:工程制图 学时/学分:48/3(理论32+实践16) 关联课程:画法几何;桥梁工程;结构设计原理;交通工程 适用专业:交通类 开课教研室:交通工程 课程类别与性质:大类平台课程,必修 一、课程总体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制图的基本要求及其制图工具;掌握基本视图及视图的绘制方法;掌握道路工程图的基本内容;掌握桥梁工程中桥梁结构的上部梁图和下部桥墩等结构图;了解熟悉钢结构图绘制;掌握隧道、涵洞的基本构造和结构图绘制;掌握房屋建筑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了解机械图的绘制。 (二)能力目标 树立结构安全的责任意识;能认知常见的桥梁结构体系;能将实际空间结构通过三维想象力绘制成平面图;能对常见的道路工程结构进行平面图、立面图及纵断面的绘制;能对常见的桥梁工程结构进行上部梁结构图、下部桥墩及基础绘制;能解读一般建筑的构造规定;能熟练识读结构施工图;能绘制结构的结构施工图。 (三)素质目标 能自主学习,善于发现问题,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正确分析实际工程中常见的结构问题并提出处理方案;能够与他人合作并交流;具有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 按照学校的整体要求,基于对教学目标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的分析,本课程的内容依据高等学校交通工程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基本要求和培养方案,选定制图基础、道路工程图、桥梁工程图等7部分内容,共48学时,3学分。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围绕课内教与学、课外导与做紧密结合,推进考评方式改

革,重视过程性评价,突出基于能力的非标准化答案考试。基于该教学考核评价思路,本课程主要以制图习题集作业、测绘图纸、抄绘图纸、期末测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其中制图习题集作业、测绘图纸、抄绘图纸等过程性评价占评价权重的70%,期末考试占评价权重的30%。 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一览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