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一、课程说明

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

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则填无

二、课程定位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高职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三、设计思路

本学习领域立足于职业能力的培养,从学习领域内容的选择及排序两个方面重构知识和技能。针对高职的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工程制图课程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特色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以应用为目的,培养技能为重点,突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教材从工程特点及工程图样内容和要求出发,讲清工程制图的概念、规律、规范要求和行业规定,把技术制图标准与专业工程图的标准结合在一起,渗透到工程图样内容中讲

述,让学生感到学习有目的性,又切合工程实际,使学生感觉想学、爱学,不断挖掘人类对新事物的好奇和对知识不断追求的本能。

四、课程培养目标

课堂教学与直观教学相结合。安排学生参观水工模型陈列室、实际水利工程,进行现场教学,模型教学,增加感性认识,通过图——物对照现场参观和识图答辩,提高了学生识读专业图能力和工程素质。应用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性结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借助动画、视频、虚拟现实等多媒体技术,以及按模画图、按图制模训练,在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1.专业能力

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家现行制图标准;掌握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图示方法与识读方法;能熟练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2.方法能力

会用绘图仪器制图;制常见的工程形体投影图;能熟练的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会绘制是施工图的放样图;具有绘制一般建筑物视图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吃苦耐劳的品质。

五、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一)课程整体设计

(二)课程学习单元内容与要求

六、课程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考核分为平时成绩、整周实训成绩和期末成绩三个部分,分别占总评成绩的30%、40%、30%。列表如下:

(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平时作业、实践操作

出勤占总成绩10%。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缺勤一次扣5分。正常请假不扣分。平时作业占总成绩20%,共计5次,另有一次调研报告。五次作业每次15分计算,调研报告按25分计算。

作业成绩等级分A、B、C、D四类。独立完成、书写工整,结论正确为A;独立完成、书写工整,结论有少量错误为B;书写笔记难以辨认,结论有较多错误为C;作业不完整为D。

实践操作占总成绩40%。共计1次实训、实践。独立完成为A,在他人指导下完成为B。

(2)期末成绩为理论考试成绩。考试方式为闭卷。试卷中含超纲题目分值不低于3分,不高于10分。

七、教材及相关资源

1.教材选用建议

《建筑工程制图(第二版)》,朱建国、叶晓芹;清华大学出版社

八、任课教师要求

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其办学特点应凸出职业技能培养。鲜明的就业导向性要求高职毕业生对某一岗位或职业岗位群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九、教学实训场所

水利工程制图是一门动手性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针对这种情况,利用多媒体技术、模型室等各种形式展现立体结构特点,使课程教学的主要难点以及物体的复杂结构通过具体形象的方式得以展现,使学生由此得到直接、生动的感性认识,同时加入真实物体,通过实物来了解物体特点结构。

十、其它说明

本课程标准主要适用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施工技术专业。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1 课程基本信息 2 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建筑设计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快速、准确绘制建筑工程图样的根本保障。本课程以熟练应用绘图工具进行建筑工程图样的绘制为基础,通过绘制不同类型建筑物的建筑工程图样,使学生掌握制图和读图方法,掌握制图与识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具备独立绘制和识读建筑工程图样的能力,具备建筑工程绘图员所必需的职业素养,具备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课程重点培养从事建筑工程绘图工作的高技能人才,该专业的初次就业的岗位为:绘图员、施工员等,目标就业岗位为:高级工程师。根据市场调研并进行分析,该岗位的核心能力是有效利用建筑工程图样正确表达建筑构件,解决工程中图纸有关的各类技术问题。要求具备良好的识读和绘制建筑工程图样能力,全面的施工组织和管理能力,熟练运用各种建筑机械设备的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识图和绘图能力在各种必备能力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其他能力的培养的前提。因此,本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平台。课程通过绘制不同性质建筑物的工程图样,培养学生的态度意识、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也有重要的作用。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在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它将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职业能力形成规律,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后开设,也是学习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组织》、《建筑施工技术》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具体思路如下:企业调研→学习领域分析→创设学习情境→寻找合适的载体→对载体进行细化,系统化的实施工作过程→制定课程标准、落实课程实施要素→与企业联合开发工学结合教材→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学业评价体系,实施质量监控→进一步开发,融合制图与识图工具应用和建筑工程图样绘制,通过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学生——建筑工程图样”进行统一,培养学生熟练应用绘图工具绘制建筑工程图样的能力。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1.课程说明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23010002承担单位:建筑工程学院 制定:制定日期〔2022.10.08〕 审核〔建筑工程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2022.10.23〕 批准〔〕批准日期〔2022.10.23〕 (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2)课程任务: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房地产类各专业及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通用技术基础课程。既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又具有独立培养学生识读施工图和绘制施工图能力的课程。本课程在教学及专业培养中,同时要注重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把培养学生识读施工图能力和动手绘制施工图能力相结合,二是实用的绘图知识学习要结合行业通识课程《房地产研发概论》和专业课程《民用建筑设计与构造》、《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装饰工程CAD》、《建筑预决算》、《毕业设计》等的需要,在专业课学习中不断强化学习目标,使学生成为识读施工图和绘制施工图能力的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后续课程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装饰工程CAD》、《建筑预决算》、《毕业设计》 2.学习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的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能应用建筑制图基本规定和一般的工程物体的图示表达方法,掌握绘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能熟练地识读施工图和绘制施工图,以达到能够胜任房地产策划师、置业顾问、制图员、报建员、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材料员、资料员、试验员等岗位(群)工作的需要。 (一)知识目标 培养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掌握建筑施工图相关内容的识图及绘图方法。 (二)职业技能目标 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掌握尺规绘图的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通过课内实训和集中实训,掌握建筑类工程施工图的识读与绘制技能,达到房地产策划师、置业顾问、制图员、报建员、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材料员、资料员、试验员等岗位(群)的绘图职业能力。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 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制图理论的学习和有关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了解国家的有关建筑制图标准,掌握建筑工程识图和绘制的基本方法。在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造性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密切联系工程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建筑制图标准和有关的专业技术制图标准; 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 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绘图仪器和工具; 4、掌握识读和抄绘建筑工程图的基本方法; 5、掌握利用计算机软件AutoCAD绘制建筑施工图的基本知识; 6,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由于《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型,因此本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锻炼职业技能为重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建筑制图识图》课程在设计思想上充分体现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知识传授与动手训练场地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师为一人的“一体化”。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是让学生具有进行一般建筑结构构件(受弯、轴向受压构件)截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的能力;具有一般多层砌体结构设计的能力;具有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具有正确识读建筑结构施工

建筑制图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图绘制》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一、《建筑工程图绘制》学习领域定位 建筑工程图绘制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学习领域。该学习领域分为5个学习情景画法几何、投影制图、房屋建筑施工图、房屋结构施工图、单层工业厂房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该学习领域通过项目教学法可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并掌握其基本画法。掌握阅读建筑图样的方法和技能。能绘制建筑图样,所绘图样应做到符合建筑制图国家标准。掌握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及使用仪器和徒手作图的技能。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学习了本课程,在后续专业课中将具有专业图纸的识读能力,具有绘制建筑专业图样的专业能力。 二、《建筑工程图绘制》学习领域培养目标 本学习领域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力目标的实现为核心。培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社会能力。 (一)专业能力 1、按照岗位工作任务的操作要求,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完成建筑工程施工的施工员、绘图员及工程设计领域中的绘图员岗位操作; 2、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4、掌握轴测投影图的基本画法; 5、掌握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标准图的内容及标准要求; 6、掌握识读建筑图样的方法和技能; 7、掌握按照建筑制图标准绘制建筑图样的方法与技能; 8、掌握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的方法与技能。 (二)职业能力 1、具有正确阅读理解建筑工程图样的能力; 2、具有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绘制建筑工程图样的能力; 3、具有按照施工图绘制标准进行工程图样校正的能力; 4、具有按照建筑工程图样正确组织按图施工的能力; 5、具有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坚实专业识图制图基础能力。 (三)社会能力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一、课程说明 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 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则填无 二、课程定位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高职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三、设计思路 本学习领域立足于职业能力的培养,从学习领域内容的选择及排序两个方面重构知识和技能。针对高职的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工程制图课程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特色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以应用为目的,培养技能为重点,突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教材从工程特点及工程图样内容和要求出发,讲清工程制图的概念、规律、规范要求和行业规定,把技术制图标准与专业工程图的标准结合在一起,渗透到工程图样内容中讲

述,让学生感到学习有目的性,又切合工程实际,使学生感觉想学、爱学,不断挖掘人类对新事物的好奇和对知识不断追求的本能。 四、课程培养目标 课堂教学与直观教学相结合。安排学生参观水工模型陈列室、实际水利工程,进行现场教学,模型教学,增加感性认识,通过图——物对照现场参观和识图答辩,提高了学生识读专业图能力和工程素质。应用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性结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借助动画、视频、虚拟现实等多媒体技术,以及按模画图、按图制模训练,在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1.专业能力 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家现行制图标准;掌握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图示方法与识读方法;能熟练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2.方法能力 会用绘图仪器制图;制常见的工程形体投影图;能熟练的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会绘制是施工图的放样图;具有绘制一般建筑物视图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吃苦耐劳的品质。 五、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一)课程整体设计

建筑识图及绘图课程标准

建筑识图及绘图课程标准(总8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一、课程名称:建筑识图与绘图 二、开设学年:第一学年 三、课程学时:90-100学时,学分 四、课程类别:职业岗位课程 五、课程教学目标: 《建筑识图与绘图》课程着重培养建筑工程行业从业人员的快速识读工程施工图,课程主要讲授建筑识图的基本知识、建筑形体的的投影、建筑施工图的识读与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识读与绘制、计算机绘图及建筑构造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正确快速识读工程施工图,并能查阅相关建筑工程图集,正确处理建筑节点,具有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的能力,并能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胜任施工员岗位的工作。本课程要达到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如下: (一)能力目标 1.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 2.能能将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融会贯通,读懂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 图 3.能用CAD绘图软件绘制建筑节点图及竣工图 4.能熟练查阅建筑相关图集 5.能掌握建筑构造节点的构造做法 6.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二)知识目标 1.掌握建筑制图标准规范的基本规定 2.掌握建筑形体投影的原理 3.掌握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图示内容、图示方法和读图方法; 4.掌握CAD绘图软件的使用 六、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图纸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是施工人员进行交流的技术语言。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工程图纸施工。在工程施工前,技术人员应非常熟悉施工图纸的情况。施工技术人员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并根据施工图纸的说明,查阅相应的施工图集,掌握建筑工程各个部位的构造做法,并计算出相应的工程量及下料尺寸,并与施工管理人员及工人进行技术交流,协作,指导施工,将二维的施工图纸建造成三维的建筑。在工程结束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建造情况绘制CAD竣工图。 七、教学内容: 1、学习情境划分

建筑制图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工程图样是准确表达建筑物的形状、大小及其技术要求的图形总称。同文字、数字一样,是人类借以表达、构思、分析和交流工程技术思想的基本工具。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建筑企业施工员、质检员和造价员等岗位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技能。《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基础课。学好本课程的内容将为土建类专业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也是做好本专业工作的坚实保障。因此,我系将其作为土建专业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藉此为土建类专业学生打开工程领域知识的大门,培养学生的严谨思维和负责精神,从而打下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该课程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以培养学生识图与绘图能力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后继专业课程(房屋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学习需要。它是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技术+人文。 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除了要具备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更需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健全的人格、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人文关怀精神。因而,按照传统的“分工理论”,依据职业岗位设置专业,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能力为中心来决定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内容的能力本位模式,既不适应现代社会劳动力流动加剧的变化,也不能培养健全人格的人。21世纪需要的是更具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的“技术人文主义者”。因此,课程理念从“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已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一)关于专业

经过深入建筑企业调研,主要以建筑施工单位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的工作过程中对施工图识图绘图知识的要求为主线,以工作实践为起点,以岗位基础技能培养为目标,强化职业素质培养,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工程项目管理和造价岗位的工作过程,归纳总结典型工作任务或职能,提炼行动领域,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建筑制图与识图》学习领域,遵循课程横向设计原则,以建筑工程基本形体及组合体实训、建筑绘图、建筑识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为主题单元载体设置学习情景,制定课程标准。 (二)关于目标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本着确立能力本位教育的思路,本标准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三)关于学习内容 课程内容的学习,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强调实训教学的重要性,,使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与石家庄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深度融合,通过创建校内“课堂和工作地点一体化”的学习训练工作区和校外“顶岗就业一体”的实习场地,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基本比例为6:4,来满足本课程教学、技能训练的要求,实现“教、学、做”合一的多元交叉教学模式。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课程主要讲授各种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正投影法、斜投影法、中心投影法)介绍建筑工程制图国际标准规定,使学生了解建筑工程图的图示方法、图示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工程图的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后及课程《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岗位需求的读图和绘图能力的课程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提供基础并具有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二、具体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课程标准—建筑工程制图及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一、课程属性表 笔试机考设计(论文)通识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专业选修课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 是否 是否 二、课程定位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高职高专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家现行制图标准; 2.掌握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图示方法与识读方法; 3.能熟练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二)能力目标 1.会用绘图仪器制图; 2.能按照国家现行制图标准,正确绘制常见的工程形体投影图; 3.能熟练的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4.会绘制是施工图的放样图; 5.具有绘制一般建筑物视图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实事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吃苦耐劳的品质。 四、课程容 (一)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核心,采用设备演示和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熟悉各种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绘图的思路和方法;能规地绘制图纸。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设计课程容。通过教学,学生掌握识图和制图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本课程学习情境设置: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按照以实践应用为目的,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精选教学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学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学习情景共设计了2个: 1.各种绘图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方法; 2.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梁结构、板结构等)。 (三)学习子情境设计 2个学习情景所对应的子情景合计7个子情境。 1.各种绘图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方法:

建筑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1.课程概述 《建筑工程制图与CAD》是研究建筑工程图样的绘制和识读规律的一门科学,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被喻为“工程界语言”,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以建筑施工图的绘制及识读为主线,以建筑形体的快速准确表达为导向,以投影理论和作图规律为载体,以项目驱动、任务导向为主要手段,通过对建施、结施的识读与绘制,使学生掌握建筑制图必备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CAD绘图软件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具备一定的建筑制图的识图绘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及从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必需的基本职业素质,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2.工作任务与课程目标2.1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具体内容见表一所示。 表一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1)知识目标 具有从事建筑制图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CAD软件操作能力。具体内容:了解建筑制图的重要意义,熟悉基本的制图标准,掌握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几何形体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掌握建筑的基本组成和分类,掌握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和绘制方法,能够灵活运用绘图工具和绘图软件CAD进行绘图。 (2)能力目标 (3)素质目标

3.教学组织 3.1课程整体教学设计(1)课程解构与重构 根据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新思路,对原课程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打破传统的理论课+集中实训的课程模式,引入典型的实际工作项目,创设教学情境,将理论知识融入到每个情境中,通过学习情境的合理设置,力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完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见图一所示。 图一课程内容的解构与重构 (2)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按照理论知识系统化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思路,将课程开发为情境——项目——任务四个逐步细化的梯队,逐层落实,具体内容见表二所示。 传统课程知识的排序 (并行体系) 行动课程能力的排序 (串行体系) 表二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3.2实践教学环节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所有理论知识全部融入到实践项目中进行,实现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设置独立的技能竞赛周,将素质教育的课程作为实践教学环节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同

(完整word版)《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设计单位:泸县建校设计人:黄建春校正人:唐兴明审查人:彭远斌 课程名称:建筑制图与识图 课程性质 : 《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实 践性较强。 学分: 4 合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 1.序言 1.1 课程定位 《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工程类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学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及估算软件等专业课程有关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 1.2 设计思路 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专家对本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剖析,引进德国职业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课方法,改革传统教课模式。经过方法 和任务推进真切的学习过程,学习者作为行动者成为讲堂的中心,在专业、方法及社会能力上,以行动导向式教课培育学生全面的人品。 2.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本课程是使学生掌握制图基本技术及基本知识和房子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与绘制方法两大多数内容,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拥有从事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施工图识读与绘制的初步能力,能正确的识读常有的施工图纸,认识构成房子的各部分的做法,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确立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1.认识建筑制图标准和有关的专业技术制图标准; 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来源理的作图方法; 3.可以正确使用常用的画图仪器和工具; 4.掌握识读和抄绘建筑工程图的基本方法。

素质目标: 1.拥有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拥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3.拥有团队意识及妥当办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4.拥有严肃仔细的工作态度和耐心仔细、谨小慎微的工作作风。3.课程内容与要求 建筑制图与识图学习领域(80 学时) 序项目学习 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参照 号名称难度课时 1.制图的观点 要修业生理解建筑制图定义, 2.本课程的任务和 模块一认识课程任务、内容和建筑发 11主要内容2绪论展简史,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 3.学习目的、方法 法。 4.建筑发展简史 模块二 1.画图工具、仪器和掌握制图工貝仪器、用品的使用和保存,能着手正确绘制简 2制图工具、仪器和2用品4 单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初步建用品的使用 2.简单几何作图 立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1.图幅认识制图标准的意义、图纸格 3 模块三 3 2.图线和字体式的有关规定。掌握制图标准、 4制图的基本标准 3.比率、图例和尺寸图线画法、尺寸的标明方法, 标明能正确书写工程字。 学生理解投影的观点,投影的 1.投影的基本知识分类,投影图的形成,利用投 2.三面投影图影原理解决制图问题。理解正 模块四 3.点的投影投影图的形成,掌握正投影图 44 4.直线的投影的作图方法、三面正投影图的20 正投影原理 5.平面的投影剖析方法,正确理解点、线、 6.基本形体的投影面、基本形体、组合体的投影 7.组合体的投影规律、作图方法和步骤,培育 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模块五 1.轴测图的基本知掌握轴测投影的形成和种类,正确理解轴测投影的原理。掌 5轴测图的识读和4识4 握轴测图的画法和作图要求,绘制 2.绘制轴测图 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 模块六1.剖面图和断面图认识剖面图、断面图的观点、和识读表示方法和种类,理解其形成 6剖面图、断面图的44 2.剖面图与断面图原理,掌握剖面图、断面图的 识读和绘制 的绘制画法,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建筑制图与识图》 课程代码:118030141 学分:4 学时:90~100 先修课程:《数学》 后续课程:《房屋建筑学》、《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类型:技术基础课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 二、课程性质与功能定位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建筑类专业群必选修专业课,是在学习《数学》课程,具备了一定的投影能力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理论+实践的课程,其功能是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建筑工程“八大员”工作岗位,培养正确绘制工程施工图,并能查阅相关建筑工程图集,正确处理建筑节点,具有熟练识读施工图的能力,为后续《房屋建筑学》、《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主修完本门课程后,学生可进行施工员岗位绘图和识图方面的工作。 2.课程功能定位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设计 1. 总体目标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着重培养建筑工程行业从业人员的快速识读工程施工图,课程主要讲授建筑识图的基本知识、建筑形体的的投影、建筑施工图的识读与绘制、结

构施工图的识读与绘制、计算机绘图及建筑构造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正确快速绘制工程施工图,并能查阅相关建筑工程图集,正确处理建筑节点,具有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的能力,并能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胜任施工员岗位的工作,为进一步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 具体目标 表2 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

3. 课程教学安排

《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建筑工程识图》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之一,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调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工学结合”相对接的指导思想形成了本领域的施工过程化的课程标准。《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是建筑施工专业各工作岗位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型基础课程,本课程涉足了施工技术、工程预算、施工监理以及资料整理等工作领域的课程,该课程标准的编制是采用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体现项目实施过程的框架模式,使学生较为全面的了解建筑施工图的形成、培养及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建筑施工图纸的绘制规则和方法,从而达到能够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的基本技能及绘制简单的建筑施工图的能力。本课程主要对接的岗位有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施工员、预算员、材料员、质检员、资料员以及建筑工程监理专业的监理员等工作岗位。 本课程的预备课程有《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后续课程有《基础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与平法识图》《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等。本标准共划分为四个学习项目:施工图绘制、施工图知识准备、识读建筑施工图、识读结构工程图。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应用建筑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和一般的工程物体的图示表达方法熟练地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以达到能够胜任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材料员、资料员、绘图员等岗位(群)工作的需要。在教学过程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

力目标的实现为核心,培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及社会能力等的技能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建筑制图国家标准关于图幅、线型、尺寸标注、比例、字体等的有关规定; 2.掌握常用制图工具、仪器(图板、丁字尺、圆规、三角板等)的使用方法 3.了解形体的正投影理论,熟悉点、线、面的投影特性和画法,掌握建筑形体的投影表达方法; 4.了解轴测图的形成方法和轴测图的类型,掌握轴测投影图的基本画法; 5.熟练掌握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标准图集等包含的内容及标准要求; 5.熟练掌握识读建筑施工图及结构施工图的方法。 (二)技能目标 1.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绘制建筑工程图样; 2.能正确阅读理解建筑工程图样; 3.能根据正投影原理正确绘制形体投影图 4.能熟练识读、绘制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 5.能按照施工图绘制标准进行工程图样校正。 (三)素质目标 1.通过识读建筑施工图,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建筑制图标准》 (GB/T50104-2010)执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的

建筑制图与识图实训课程标准

8 8 8 8 (图 名) (校 名) 学生 教师 图别 图号 班级 成绩 《建筑制图与识图实训》课程标准 一、课程实训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安排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在手工制图方面有一个熟练的技能,能够熟练的绘制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的图样,并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打下基础。 二、实训项目一览表 考核作业一:图线练习 一、目的 1、熟悉制图基本规格。 2、练习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了解制图基本步骤和方法。 二、内容 常用图线、箭头及材料图例练习。按附图二给出的图样画仪器图。 三、要求 1、图纸:A 3号图幅。图标格式和大小见附图一所示。 2、图名:图线练习。 3、比例:1:1。 4、图线:墨笔线图。 5、字体:汉字用长仿宋字体。材料图明用5号字;尺寸数字均用3.5号字。 6、作图准确,图线粗细分明,尺寸标注无误,字体端正整洁。 四、说明 绘制图前复习教材中图幅、图线的有关规定及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画底稿要认真,按附图中给出的尺寸,准确定好各图形位置,不必标出尺寸。先用H 铅笔(轻、细)绘底稿图线(箭头处只画线,材料图例只画框格)。然后按图线要求加墨线,最后注写数值、名称。 附图一:

附图二:

考核作业二:建筑平面图 一、目的 1、熟悉建筑平面图的内容和要求。 2、通过作业掌握绘制建筑平面图的步骤和方法。 二、内容 按《土木工程制图》教材图5-10(参阅图5-1,图5-9,图5-18,图5-26墙身详图及图5-28),抄绘别墅二层平面图,或按辅导教师提供的一套房屋施工图,抄绘指定的平面图。 三、要求 1、图纸:A3号图幅。图标格式和大小见作业1中的附图一所示。 2、图名:二层平面图。 3、比例:1:100。 4、图线:墨笔线图。 5、字体:汉字用长仿宋字体。平面图下方的图名(二层平面图)用10号字;文字说明用5号字(或略小些);尺寸说明中数字均用3.5号字;轴线编号圆圈中数字用5号字。 6、作图准确,图线粗细分明,尺寸标注无误,字体端正整洁。 四、说明 绘制步骤见《土木工程制图》教材中图5-19及其说明。先用H铅笔(轻、细)绘底稿图线,然后按图线要求加墨线,最后注写标高数值、名称和说明。 作业三:建筑立面图 一、目的 1、熟悉建筑立面图的内容和要求。 2、通过作业掌握绘制建筑立面图的步骤和方法。 二、内容 按《土木工程制图》教材图5-14(参阅图5-13,图5-16,图5-18,各层平面图及图5-26墙身详图),抄绘别墅①-⑨立面图,或按辅导教师提供的一套房屋施工图,抄绘指定的立面图。 三、要求 1、图纸:A3号图幅。图标格式和大小见作业1中的附图一所示。 2、图名:①--⑨立面图。 3、比例:1:100。 4、图线:墨笔线图。立面图最外轮廓线宽度=0.6mm,室外地平线宽度=0.9mm,凸出的墙面、雨篷、台阶、花台、阳台等轮廓线宽度=0.3mm,门窗分

建筑构造与识图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构造与识图》 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制定人:赵玲

《建筑构造与识图》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一、学习领域定位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是贯穿专业学习整个过程的重要课程,它以《建筑制图基础》为基础,使学生掌握房屋的构造组成和做法,能识读一般建筑的建筑施工图,为后期建筑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等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习目标 (一)专业能力目标 1.能掌握建筑的构造组成和一般知识; 2.能够掌握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做法; 3.能对建筑构件实物进行图纸绘制; 4.能识读一般建筑施工图包括构造详图。 (二)方法能力目标 1.具有较好的对新的技能与知识的学习能力; 2.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 3.能对构造选择适合的图形表达方法; 4.具有查找图集资料等取得信息的能力。 (三)社会能力目标 1.能初步学会适应建筑行业的环境; 2.能进行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 3.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三、学习内容(课堂56学时,专用周2周) 讲授48学时;实践68学时:(现场课4*2=8学时,识图训练2周(60学时)

四、学习领域设计说明 1.学习领域设计 建筑工程图纸是组织建筑过程施工的重要文件资料,建筑工程图纸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其中读懂建筑和结构施工图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能力之一,《建筑识图与构造》学习领域就是训练学生的建筑施工图中详图的识读能力,包括总平面图、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和详图。建筑详图依据工程部位有不同的做法,这些部位可归纳为六大部分:基础、墙体、楼地层、楼梯、屋顶、门窗等,在教学中选择一个典型的工程:框架与砖混(民用建筑的常用结构形式)的混合结构建筑,按六大组成设置教学模块,完成各部位详图的识读。 按学生识图能力训练的过程:观看实物——实物的图形表达——图形解读,在各模块的教学中,通过现场课、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使学生首先建立建筑部位的形象,要求学生用已有的制图知识绘制实物构造图,再训练学生按制图原理识读其他构造图,最终达到懂构造能识图的能力。

《建筑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识图》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 建筑识图。 二、对象 三年制中职建筑工程专业学生。 三、课时 144课时。 四、学分 8学分。 五、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建筑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建筑图样和绘制简单建筑图样的能力,具备一 定的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建筑技术工作打 好基础。 ●能选择合适的绘图工具,识图并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投影图。 ●掌握GB/T50001-2001制图标准的各项目技术要求。 ●能熟练绘制三面投影图、剖断面图和轴测投影图。 ●能独立地、较熟练地完成一般建筑施工图的绘制。 ●会识读建筑施工图中的图示内容和有关技术节点图样。 ●能识图、绘制建筑结构施工图及节点详图。 六、课程内容纲要

项目一初识建筑工程图样 教学目标 1.识读建筑工程图纸的大小和尺寸要求。 2.理解工程图样的比例。 3.了解建筑工程图样的分类、次序。 4.了解制图的工具、用品及其作用。 模块一工程图样信息说明 (一)任务内容 了解建筑工程图样设计要求和设计意图。 (二)实践知识 建筑工程图纸的设计程序 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并以文字形式说明图中的相关专业信息(三)理论知识 1.建筑工程图纸的标准 2.幅面、图框、标题栏、图名、比例等标准 (四)拓展知识 建筑工程图纸的图示内容。 模块二制图工具和用品使用 (一)任务内容 1.画等分线段,楼梯剖面图、平面图

2.画圆内接正三、四、五、六边形(二)实践知识 绘制建筑工程图样的工具及用品的使用(三)理论知识 绘图工具与用品的作用与方法 (四)拓展知识 画圆内接五角星、任意正多边形作图方法项目二绘制图框线和标题栏 教学目标 1.识记各类图纸的幅面和图框的大小。2.知道幅面线和图框线的大小对应关系。3.理解幅面线和图框线的线型要求。 模块一绘制A4图纸的图框线和标题栏(一)任务内容 绘制并识记A4图纸的幅面大小与图框尺寸(二)实践知识 制图工具与用品的使用 (三)理论知识 1.A4图纸的幅面大与与图框线标准2.长仿宋体的书写 (四)拓展知识 标题栏的制图要求 模块二绘制A3图纸的幅面线和图框线(一)任务内容 绘制A3图纸的幅面线和图框线 (二)实践知识 制图工具与用品的使用

04《建筑制图》课程标准

《建筑制图》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建筑制图课程编码:0804102 学分:1.5 总学时:27 适用专业:建筑设计技术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建筑制图》课程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实一体课程。本门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其前导课程是《画法几何》。后续课程是《建筑CAD设计基础》,《建筑结构与选型》,《建筑材料与构造》,《建筑设计表现技法》和各专题建筑设计。 2.基本理念 通过课程教学和大量的动手练习与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绘图的基础知识和建筑制图的相关规范,同时,进一步理解建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熟练掌握建筑的基本表现技法和建筑工程制图的基本表达方式。 3.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起基础的和全面的专业知识构架,训练基本的绘图基础与建筑制图的相关规范,并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培养正确的设计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必须有一定的制图基础,及基本的绘图能力。课程内容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其比例为1:1,理论与实践相互穿插,紧密结合。该门课程有1.5学分,基于有大量的实训项目,本门课程采用平时考查与期末综合测评的方式进行考核,以此全面地衡量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掌握对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及各种制图规范,对建筑行业的操作及法规有所了解。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建筑施工图绘制,能了解制图规范的重要性,从中能学习到如何绘制施工图以及简单的设计基础。 2.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 ①.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②.了解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③.掌握建筑施工图制图方法; ④.掌握结构施工图制图方法; ⑤.掌握标准图的内容及标准要求; 能力目标 ①.按照岗位工作任务的操作要求,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完成建筑工程施工的施工员、绘图员及工程设计领域中的绘图员岗位操作; ②.掌握识读建筑图样的方法和技能;

建筑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22105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 授课单位:建筑工程系学时:120 学分:2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作用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即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土木建筑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二)课程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研究在二维平面上表示三维形体的图示法;研究在平面图形上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图示法;掌握工程图样的绘制、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画图和读图的技能。 课程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建筑工程制图》是工程建筑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本专业来讲,是为进一步学习《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设备》、《建筑工程概预算》等主干课程奠定基础,是本专业的必修课。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它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在教学中配合了一定的实验,以便学生直观地理解它。 (二)课程设计思路 结合本课程的特点进行启发式教育,本着教学内容适用、

够用的原则;培养学生工程制图学方面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运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模型测绘、参观建筑工程现场等教学手段,根据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安排一定的投影理论习题和绘图大作业,借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在二维平面上表示三维形体的图示法;研究在平面图形上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图示法。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掌握工程图样的绘制、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画图和读图的技能。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及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四部分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中职《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标准

四、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或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系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路。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学习情境,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术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要通过自行编制工作方案、观看操作录像、现场参观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操作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建筑识图与构造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练、准确、科学。

4.教材内容应体系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二)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工作任务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操作示范及现场教学,应选用典型建筑施工图识读过程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会识读建筑图。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操作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项目训练,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识图流程,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熟悉制图方法与技巧。 5.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发展趋势,贴近工作实际。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6.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4.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设计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作机会。 5.建立本专业开放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五、教学评价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工作任务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六、其它说明 本课程标准主要适用于武安市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农林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