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务院关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

•【公布日期】2017.11.01

•【文号】

•【施行日期】2017.11.01

•【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

正文

国务院关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2017年11月1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安排,受国务院委托,现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我国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我国是草原资源大国,拥有各类草原面积近60亿亩,约占国土面积的40%。草原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之一,也是广大牧民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依托。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事关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牧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2014年1月和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内蒙古和青海调研时,对加强草原保护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对加强草原保护建设

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加强调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妥善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着力推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关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这一系列重要文件为推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改革任务,扎实推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建设。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等部门印发了《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6—2030年)》,明确了草原休养生息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农业部印发了《推进草原保护制度建设工作方案》,发布了《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十三五”规划》,推动构建草原产权制度、保护制度、监测预警制度、科学利用制度、监管制度等五大制度体系;组织开展草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草原资源承载力监测、草原资产负债表编制等多项制度改革试点。发展改革委、统计局将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纳入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二是着力落实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政策措施。各有关部门立足自身职责,通过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实施工程项目、开展督导检查等措施,深入推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财政部和农业部自2011年起,在13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组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推行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等制度措施,调动了广大牧民群众保护草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16年启动实施了新一轮补奖政策,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内容进一步优化。截至目前,中央财政草原补奖资金投入超过1200亿

元,实施草原禁牧面积12亿亩、草畜平衡面积26亿亩。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林业局等部门组织实施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草地治理等五大工程,重点治理陡坡耕地、退化沙化草原、已垦撂荒草地和石漠化草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70多亿元,完成草原治理任务超过10亿亩。环境保护部在全国建设各类草原自然保护区41个,面积达2481万亩。国家民委牵头开展了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情况的监督检查。这些政策措施各有侧重、相互配套,协同推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是着力推进依法治草。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强化草原法制建设,扎实开展草原执法监督工作。在全国人大环资委指导下,农业部配合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修订工作,深入进行立法调研,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和部门意见,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修订草案。按照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农业部修订了《草种管理办法》和《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取消下放草种进出口等4项审批事项,简化了草种经营许可等审批手续。内蒙古自治区修订了基本草原保护条例,对基本草原实行最严格的保护。目前,我国草原管理工作已有1部法律、1部司法解释、1部行政法规、5部部门规章和13部地方性法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各有关地区和各级农牧部门创新草原执法方式,采取省、市、县纵向联合执法,会同公安、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等部门开展横向联合执法,督办查处重点难点案件,加大对重大案件和高发案件的打击查处力度。2013年以来,全国共立案查处各类草原违法案件9万余起。不断强化与司法机关的沟通协调,推动建立草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共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000余起。同时,加大草原保护普法宣传力度,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月等活动,从2013年起每年对典型犯罪案件进行通报曝光,对破坏草原的违法犯罪行为产生震慑作用。

四是着力促进草牧业转型升级。2014年10月,国务院领导同志专题研究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明确了草牧业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提出要加快构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按照这一部署要求,农业部在全国启动37个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在青海设立全国生态畜牧业示范区;会同中国科学院、财政部在内蒙古开展草牧业科技示范,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草牧业发展模式;会同财政部组织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粮改饲”等项目,加强草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先进适用生产经营技术,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各有关地区按照“以草定畜、增草增畜,舍饲圈养、依靠科技,加快出栏、保障供给”的思路,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现代草牧业,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2016年,13个草原牧区省区的牛、羊肉产量分别达到420.4万吨和317.3万吨,比2010年分别增加11.2%和15.7%,为保障畜产品市场供给和促进牧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是着力提升草原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国务院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草原防火工作。各地各部门强化运行机制,加强物资储备,不断提升草原火灾、鼠虫害等综合防控能力。每年组织开展草原灾害防控应急演练和督导检查,加强草原灾害监测预警,在关键时节启动灾害应急值守制度和灾害零报告制度。截至2016年底,全国县级以上草原防火机构达1148个,应急队伍7000余支,专兼职扑火人员19万多人,较2010年底均有大幅增加。全国建成各级草原防火指挥中心36个,防火物资储备库79个,年均出动火灾隐患排查人员近2万人次,火灾24小时扑灭率保持在95%以上。近年来,草原火灾发生次数与受灾损失一直处于历史低位,草原火灾受害率与重特大草原火灾发生率分别控制在3‰与3%以内。草原生物灾害绿色防控取得积极进展,草原鼠害、虫害的绿色防治比例逐年提高,目前已分别达到80%和50%。

总的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草原生

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成效显著,草原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势头得到初步遏制。监测结果显示,2016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4.6%,较2010年提高3.6个百分点;天然草原年鲜草总产量10.4亿吨,较2010年增加3.7%,连续6年保持在10亿吨以上。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44%,草原生态已恢复到接近上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41.3%,创有监测记录(201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值。青海三江源地区草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增加28.4亿立方米,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草原具有生态生产双重功能,人草畜都是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受自然、地理、历史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草原生态保护欠账较多,人草畜矛盾依旧存在,统筹草原环境保护与牧区经济社会发展难度大,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草原生态系统整体仍较脆弱。草原地区自然条件总体比较严酷,降雨少、蒸发量大、积温低,青藏高原部分地区黑土滩问题严重,部分典型草原仍存在退化的风险,草原鼠虫害、火灾、旱灾等灾害频发。近年来,我国草原鼠害危害面积年均在4亿亩以上,虫害危害面积在2亿亩左右。草原火灾时有发生,2016年全国草原火灾56起,累计受害草原面积55.4万亩。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连年干旱,近1亿亩打草场丧失了打储草功能。总的看,虽然近年来草原生态系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整体仍较脆弱,处在不进则退的爬坡过坎阶段,草原生态安全仍是国家生态安全的薄弱环节。

二是草原违法案件多发常发。一些地方在草原上乱开滥垦、违法违规开矿、随意挤占草原修建厂房和旅游点现象突出。据统计,2016年全国各类草原违法案件破坏草原面积13.74万亩。其中,非法征占用草原问题突出,发案数量达到160

起,破坏草原面积4.54万亩。特别是一些大型采矿项目,征占用草原面积大,对草原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三是牧区生产经营技术水平较低。草原牧区大多属于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制约了产业转型发展和生产效率提升,不利于草原生态保护成果的巩固和扩大。一方面,养殖技术水平不高,一些牧区半牧区的家畜饲养仍“靠天吃饭”,集约化标准化养殖比重低,牲畜生产效率低,养殖效益差。特别是在一些高寒易灾牧区,牲畜“夏饱、秋肥、冬瘦、春亡”的怪圈仍未根本打破。另一方面,产业化水平不高,草牧业龙头企业少,现有的企业和合作社辐射带动能力不足,难以推动生产经营向专业化和商品化发展,牧民转产就业渠道窄,还没有摆脱“人口增长—牲畜扩增—草原退化—效益低下—增收难”的困境。

四是草原监督管理能力亟待加强。机构队伍方面,目前草原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较为薄弱,机构小、人员少,与草原重要的生态地位和作用不相匹配,难以适应当前繁重的草原监督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能力方面,目前尚未建立草原调查统计制度,实际工作中仍沿用上世纪80年代末第一次全国草地资源调查数据,在落实草原承包、实施草原补奖政策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开展精准化管理的实际需要。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部署要求,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面上治理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自然修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深入推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措施,实施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治理退化沙化草原,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形成人草畜和谐发展的新格局。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落实好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各项改革任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要求,紧紧围绕“源头保护、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推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草原资产产权、监测评价、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生态损害赔偿与责任追究等制度。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规范承包经营权流转。开展全国草原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摸清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系统质量变化等情况。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实施好《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十三五”规划》和《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6—2030年)》,强化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管理,落实资源管控措施,确保2020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的目标如期完成。

二是加强草原资源精细化管理。组织开展新一轮草原资源清查,全面摸清草原面积、类型、质量、利用现状等。指导督促京津冀区域及全国268个牧区半牧区县等重点地区2017年年底前完成清查,其他地区在2018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清查,为草原改革任务落地提供坚实基础。整合建立草原大数据中心,加强草原数据采集、资源管理、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综合执法等信息平台建设,全面提升草原信息化管理水平。修订《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科学界定草地、林地、耕地的概念范围,合理调整“未利用地”内涵。开展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妥善解决“一地多证”、“林草矛盾”等问题。

三是强化草原法制建设。配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研究完善草原生态文明关键制度、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草原执法监督和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规定,解决现有草原违法案件处罚依据不充分、处罚偏轻等问题。推进《基本草原保护条例》立法步伐,依法严格划定基本草原,确保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严格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禁止可能威胁草原生态系统稳定的各类土地利用活动,严禁改变生态用地用途。强化草原监理体系和村级草原管护员队伍建设,充实人员,改善装备,提升能力。组织开展

“大美草原守护行动”,严厉打击乱垦滥挖等破坏草原行为,加大草原违法案件查处曝光力度。

四是实施好强牧惠牧政策。加大对草牧业转型升级支持力度,综合考量草原面积、牧草产量和牛羊肉价格等因素,稳定和完善草原补奖政策,在保护草原的同时,提高牧民政策性收入。继续实施好退牧还草等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重大工程项目,加大草原修复力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完善落实补助政策。指导各地根据草原植被恢复情况,合理调整草原禁牧、草畜平衡的范围和面积,确保禁牧封育成效,有序实现草原休养生息。进一步加强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监管。

五是推进现代草牧业发展。落实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加强牧区养殖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人工种草和节水灌溉饲草料地,繁育推广牛羊良种,强化基础母畜饲养扩繁,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发展适度规模的标准化集约化养殖。培育现代草原畜牧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提升产、加、销一体化程度,促进养殖、加工、流通等环节利益合理分配,实现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双赢。继续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继续支持发展草原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设置草原管护公益性岗位,探索建立草原地区牧民参与矿藏开发的利益共享机制,不断拓宽牧民的转产就业渠道,减轻对传统草原畜牧业的过度依赖。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长期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立法、实施监督和执法检查,有力推动了我国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全国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进一步加大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提升草原保护建设水平,增强草原牧民获得感,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以上报告,请审议。

国务院关于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国家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关于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受国务院委托,现就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审议。 一、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区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在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和保护珍稀特有物种资源、典型生态系统及珍贵自然遗迹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自1956年建立第一处自然保护区以来,我国已基本形成类型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 (一)自然保护区网络。我国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含省、市、县三级)。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2740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42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4.8%。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46处,总面积97万平方公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2294处,总面积50万平方公里。其中,广东鼎湖山等33处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吉林向海等46处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福建武夷山等35处自然保护区同时划入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范围;有200多处自然保护区被列为生态文明和环境科普方面的教育基地。 (二)法律法规体系。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10多部相关法律明确要求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国务院1994年颁布自然保护区条例,建立了环保部门综合管理与林业、农业、国土资源、水利、海洋等行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明确分级分区等管理制度。有关部门先后发布《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办法》等规章。全国有24个省(区、市)发布自然保护区管理地方法规,有200多处自然保护区制定了专门管理规章。 (三)主要保护对象。包括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和自然遗迹3个类别。全国超过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都建有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区,89%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以及大多数重要自然遗迹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保护,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群逐步恢复。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朱鹮等物种数量明显增加;麋鹿曾经野外灭绝,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重新引入,种群数量稳步上升,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功典范。青海三江源等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中华水塔”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管护能力。目前,全国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专职管理人员总计4.5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万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均已建立相应管理机构,多数已建成管护站点等基础设施。自然保护区管理经费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排,中央财政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予适当补助。以自然保护区为平台,认真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生态保护国际公约,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以及欧盟、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开展交流合作。 二、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主要做法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对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进。 (一)加强执法监管。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有关部门对陕西秦岭山麓生态屏障违规建别墅、青海木里煤田超采破坏植被、新疆卡拉麦里保护区“缩水”给煤矿让路等严重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事件开展专项核查,严肃查处典型违法违规活动,推动地方健全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建立综合执法长效机制,加快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环境保护部等10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监督管理的通知》,通过开展系列专项检查,坚决查处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各类违法建设活动。其中,林业局开展“绿剑行动”,对30处存在问题的林业自然保护区进行重点督办;农业部、海洋局分别对水生生物和海洋自然保护区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国土资源部对自然保护区内矿产资源开发活动进行调查和清理;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部核查发现长江沿线265个无证码头位于自然保护区内,对有

国务院关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 •【公布日期】2017.11.01 •【文号】 •【施行日期】2017.11.01 •【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 正文 国务院关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2017年11月1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安排,受国务院委托,现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我国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我国是草原资源大国,拥有各类草原面积近60亿亩,约占国土面积的40%。草原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之一,也是广大牧民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依托。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事关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牧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2014年1月和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内蒙古和青海调研时,对加强草原保护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对加强草原保护建设

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加强调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妥善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着力推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关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这一系列重要文件为推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改革任务,扎实推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建设。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等部门印发了《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6—2030年)》,明确了草原休养生息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农业部印发了《推进草原保护制度建设工作方案》,发布了《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十三五”规划》,推动构建草原产权制度、保护制度、监测预警制度、科学利用制度、监管制度等五大制度体系;组织开展草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草原资源承载力监测、草原资产负债表编制等多项制度改革试点。发展改革委、统计局将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纳入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二是着力落实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政策措施。各有关部门立足自身职责,通过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实施工程项目、开展督导检查等措施,深入推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财政部和农业部自2011年起,在13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组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推行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等制度措施,调动了广大牧民群众保护草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16年启动实施了新一轮补奖政策,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内容进一步优化。截至目前,中央财政草原补奖资金投入超过1200亿

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重点工作调研报告

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重点工作调研报告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然而,草原上常常存在着各种有害生物,它们给草原生态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和促进草原可持续发展,我进行了一次以草原有害生物防治为重点的工作调研。在调研中,我深入了解了草原有害生物的种类、危害和防治措施,并对相关政策与措施进行了分析和评估。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 一、有害生物的种类 草原上常见的有害生物主要包括草原鼠类、害虫和有害植物等。草原鼠类主要有田鼠、草原鼠和旱獭等,它们以草原植被为食,繁殖能力强,严重破坏草原的生态平衡。害虫主要包括草原蚜虫、飞蝗等,它们以草原植物为食,大量繁殖会导致草原植被减少甚至死亡。有害植物主要包括蒺藜、苦草和滨草等,它们入侵草原,抢夺水分和养分,严重影响了草原的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稳定。 二、有害生物的危害 草原有害生物给草原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首先,它们破坏了草原的植被覆盖,导致草原退化和沙漠化。其次,它们抢食了草原植物的养分和水分,使草原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影响了草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此外,它们还会危害畜禽的生产和健康,给牧民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三、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防治草原有害生物,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修筑围栏、挖掘壕沟等方式,阻止有害生物进入草原或限制它们的活动范围。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等自然敌害,对有害生物进行生物控制,使其数量得到控制。化学防治则是利用化学农药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但需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污染和破坏。 四、相关政策与措施 我国针对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例如,制定了《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管理条例》,规定了有害生物防治的法律责任和措施;加大对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的支持力度,提高防治技术水平;加强对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防治工作的有效进行。 五、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在调研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着技术和经费不足的问题,影响了防治效果。其次,一些地方对有害生物防治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协调机制。针对这些问题,我建议加强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提高有害生物防治的技术水平;增加对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协调,形成合力,推动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

年度草原监测监管中心年终报告草原生态保护工作有序推进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成效显著

年度草原监测监管中心年终报告草原生态保护工作有序推进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成效显 著 年度草原监测监管中心年终报告 草原生态保护工作有序推进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成效显著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草原生态保护成为研究和关注 的焦点之一。为了促进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年 度草原监测监管中心在过去一年中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本报告将从以 下几个方面对中心的工作进展进行总结和评估。 一、生态监测和评估 中心通过建立科学的草原监测体系,对草原的生态状况进行定量和 定性的监测与评估。这一体系包括遥感技术、地面调查和数据分析, 覆盖了广大草原地区。通过监测草原植被、动物及土壤等要素的变化,我们能够准确把握草原的生态变化趋势,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二、生态保护和恢复 为了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系统,中心积极推动实施生态工程项目。 我们加强对草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的监测和评估,针对问题制定 相应的恢复方案。同时,中心开展了大规模的草原复育和种植工作, 加强对草原植被的保护和管理。 三、畜牧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中心重视草原畜牧业的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我们加强对草原畜牧业的监管,推广科学养殖和放牧方法,提倡草原畜牧业的绿色发展。通过优化畜牧业结构和提高畜产品质量,实现了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中心注重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草原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我们加强了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项目。通过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提高了草原生态保护的效果。 总之,中心在过去一年中,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核心,加强了草原的监测、评估、保护和恢复工作。通过各项举措的有序推进,草原资源的利用效益明显提高,生态环境的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中心还加强了与相关机构和部门的协作,形成了合力,共同推动了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 展望未来,年度草原监测监管中心将继续秉持科学、公平、高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我们将深入推进科学研究,加强技术创新,为草原生态保护提供更好的支持。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草原生态保护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合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草原生态环境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管理,为后代留下更美好的草原家园。 (本文总字数:655字)

2022年草原生态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草原生态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雄据金张掖东大门,东靠永昌,西邻张掖、民乐,北与XX县区接壤,南与XX县区和XX省为界。广阔的天然草原和丰富的秸秆资源是我县发展草畜产业可靠的物质基础。山丹畜牧业历史悠久,是省上确定的18个半农半牧县之一,山丹物产丰富,人民勤劳,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县畜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草畜产业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大产业来抓,草畜产业现已成为一项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一、经济社会及资源情况 (一)经济社会情况全县辖8个乡(镇),115个行政村,共有人口20.48万,其中农业人口12.88万,占总人口的74.8%。城镇人口6.88万人,牧民人口4.47万人,农村劳动力8.76万人。 2008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gdp)22.23亿元,全县农业生产总值49978万元,农业增加值4.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39元,人均牧业收入98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6%。全县农业增加值4.43万元,畜牧业产值达到2.36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5%,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121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5%。 (二)土地资源现状

县地处祁连山与龙首山之间,南北高山对峙,中间低缓开阔,全县总土地面积5402.43平方公里(约810.36万亩),其中:天然草原554万亩,占总面积的68.4%,耕地面积94万亩,占总面积的11.6%,林地面积29万亩,占总面积的3.6%。湿地面积23万亩,占总面积的2.8%,工业用地面积5.3万亩,占总面积的0.7%,水土流失面积210万亩,占总面积的26%,撂荒在面积11万亩,占总面积的1.4%。 境内土壤成土条件较复杂,形成的土壤类型多,主要有。灌耕土、粟钙土、灰钙土、森林灰褐土、灰棕漠土、灰漠土系。适宜种植小麦、大麦、玉米、豆。 原类型多样,全县草场分为荒漠草场、荒漠化草原草场、草原草场、草甸草原草场、高山灌丛草甸草场和高山草甸草场六种类型,其中:荒漠草场136.23万亩、占全县草原总面积的24.6%;荒漠化草原草场66.24万亩、占全县草原面积的12%;草原草场200万亩、占全县草原面积的36%;构成草原植被的牧草种类繁多,有天然植物178种,其中可饲用165种,主要牧草有珍珠、盐爪爪、驴驴蒿和针茅等176种,平均亩产鲜草120公斤左右。天然草场理论载畜量约为25万羊单位。目前,全县实际草场放牧牲畜量达40个羊单位。近年来,牲畜数量增加,草原超载放牧,滥垦乱挖,在草原上取土开矿,破坏严重,加之由于气候持续干旱,建设和保护手段落后,导致草原

草原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草原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一、引言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经济价值。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原因,草原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为了解草原保护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对我国草原保护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针对草原保护管理单位、农牧民和科研机构等,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5份。实地考察则选择了内蒙古、青海和新疆等典型草原地区,对当地的草原保护情况进行了深入观察和记录。 三、草原保护现状 1. 草原面积和质量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我国草原总面积约为20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然而,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草原质量普遍下降,草原退化和沙化现象严重。 2. 草原生物多样性 草原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然而,由于栖息地破坏和非法狩猎等原因,草原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调研数据显示,草原特有物种的数量和分布范围明显减少。 3. 草原保护政策和管理 为了加强草原保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并成立了草原保护管理单位。然而,调研数据显示,草原保护政策的执行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草原保护政策实施的力度不够,监管不到位,导致违法违规行为频发;另一方面,草原保护管理单位人员不足,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四、草原保护问题分析 1. 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 草原的生态平衡容易被破坏,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是主要原因之一。调研数据显示,农牧民为了增加收入,常常采取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的方式,导致草原退化和沙化现象严重。 2.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尤为明显。调研数据显示,气候变化导致草原干旱化和水资源减少,进一步加剧了草原退化的程度。 3. 非法狩猎和盗猎 草原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然而,非法狩猎和盗猎现象严重威胁了草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调研数据显示,非法狩猎和盗猎行为隐蔽,执法力度不够,导致对草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形同虚设。

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报告

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报告 尊敬的领导: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生态环境部门,我们积极履行职责,努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下是我部门近期工作的情况报告: 一、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能力: 我们持续加强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提高环境监测覆盖率。目前,我们的监测网络已覆盖了全国主要城市和工业区域,并建立了远程监控系统,及时预警和监测环境污染事件。我们还购置了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加强环境法规建设和执法力度: 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等,并积极推动实施。我们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联合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共立案查处了1000余起环境违法案件,处罚金额达到了3000万元。 三、推动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 我们积极推动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包括植树造林、湿地修复、草原治理等。截至目前,我们已投入资金30亿元,实施了大 规模的生态保护项目。我们还积极鼓励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开展了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四、加强环境应急管理: 我们建立了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了应急处置基地,并培训了一支专业的应急处置队伍。我们还制定了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提高了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能力。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共处置了100余起环境应急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对公众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的来说,尽管我们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我们将继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感谢领导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门全体员工 日期:YYYY年MM月DD日尊敬的领导: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生态环境部门,我们积极履行职责,努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下是我部门近期工作的情况报告。 五、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为了改善大气、水体和土壤的环境质量,我们加大了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我们坚定执行大气污染防

关于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报告

关于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报告以下是一份关于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报告的范文,仅供参考: 一、背景 在2023年中,我们始终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认真履行职责,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现将本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二、主要工作 1. 严格环境准入,强化源头防控 我们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新、改、扩建项目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今年共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__份,依法否决__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有效防止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 加强环境监管,严查环境违法行为 我们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对重点排污单位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环境违法行为。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__ 人次,检查企业__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__起,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3. 推进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 我们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空气质量方面,强化工业废气治理和机动车尾气治理,减少PM2.5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在水环境质量方面,加强饮用水水源

地保护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饮用水安全。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4. 强化生态保护,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我们加大自然生态保护力度,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严格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空间征占用管理。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今年共建设生态示范区(市、县)__个,有效提升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三、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尽管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企业对环保重视不够,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有待提高;三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环保意识;二是加大投入力度,提升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绿色发展;四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四、总结与展望 2023年,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深知责任重大。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同时,我们也希望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共同推动地球家园的美好未来。

关于草原情况信访隐患情况说明

关于草原情况信访隐患情况说明 近年来,我国草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信访隐患问题也日益突出。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保护草原生态环境,防止信访隐患问题的发生,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信访隐患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和盗采草原资源等行为,导致草原退化、草量减少、植被覆盖率下降,草原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这不仅影响了牧民的生计,也导致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进而引发了信访隐患问题。 草原资源的非法占用和恶意破坏也是信访隐患问题的重要原因。由于草原资源的独特价值,一些人为了谋取私利,非法占用草原土地,恶意破坏草原植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引发了牧民的不满和不安,进而诱发了信访隐患问题的发生。 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不完善也是信访隐患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草原是牧民的生活和生产依托,但由于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不完善,一些牧民的利益得不到合理保障,导致他们的生计困难,心生不满。这种不满情绪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通过信访渠道表达出来,形成信访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应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根治信访隐患问题。首先,要加强对草原的监管,严禁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和盗采草原资源的行为。加大对非法占用和恶意破坏草原资源的打击力度,维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其次,要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确保牧民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减少不满情绪的积累。同时,加强对牧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合力。 还应加强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合力。通过举办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组织志愿者参与草原保护工作,引导公众形成保护草原的共识和行动。同时,建立健全草原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草原生态环境问题,减少信访隐患问题的发生。 草原情况信访隐患问题的存在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只有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解决草原生态补偿政策不完善的问题,加大对非法占用和恶意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才能有效根治信访隐患问题,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合力,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好我国宝贵的草原资源,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关于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关于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关于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尊敬的领导: 根据上级指示,我单位积极开展了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并向您报告工作开展情况。 自去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森林和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加大了对生态环境损害行为的打击力度。我们通过加强执法力度,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砍伐森林、非法放牧等行为,并采取了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同时,我们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制度,准确评估了森林和草原面临的生态环境损害程度。 针对已评估出的生态环境损害,我们积极推进了损害赔偿工作。我们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充分沟通,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并要求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限期恢复和修复受损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截至目前,我们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企事业单位已主动采取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并依法承担了相应的赔偿责任。但也不可否认,仍有部分企事业单位对赔偿责任认识不足,导致赔偿工作进展缓慢。 为了进一步推进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他们的生态责任意识,并引导他们主动采取措施修复受损环境。 2. 加大执法力度,对拒不履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企事业单位,将依法采取更加严厉的行政处罚措施,并可能追究其法律责任。 3. 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制度,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为赔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 强化监督检查,定期对已进行赔偿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跟踪检查,确保其按时、按质完成生态修复工作。 我们将继续努力,推动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深入开展,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我们也诚恳希望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报告完毕。

国务院关于财政生态环保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财政生态环保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 •【公布日期】2019.12.25 •【文号】 •【施行日期】2019.12.25 •【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 正文 国务院关于财政生态环保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2019年12月2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财政部部长刘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受国务院委托,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财政生态环保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 一、近年来财政生态环保资金投入和使用的基本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生态环境保护该花的钱必须花,该投的钱决不能省,要坚持资金投入同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相匹配。李克强总理指出,绿色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要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形势下,着力优化支出结构,在压缩一般性支出的同时,坚持把生态环保投入放在重要位置优先保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2016—2018年,全国财政生态环保相关支出规模累计安排24510亿元,年均

增长14.8%,增幅高于同期财政支出增幅6.4个百分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由3.7%提高到4.2%。其中,中央财政生态环保相关支出累计安排10764亿元,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形势下,各级财政继续加大对生态环保的支持力度。在支出总量增加的同时,着力优化支出结构,资金投入聚焦标志性重大战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 (一)支持打赢蓝天保卫战。 2016—2018年,中央财政安排大气污染防治资金474亿元,扩大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范围,支持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开展工业污染深度治理、移动源污染防治等重点任务,减少大气污染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安排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579亿元,推动重点行业结构调整,支持钢铁、煤炭去产能,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1024亿元,用于重点支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构建包括购置补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奖励、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补助等在内的支持政策体系。 在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城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9.3%,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PM2.5浓度同比下降9.3%,“十三五”以来累计下降22%;二氧化硫浓度同比下降22.2%,二氧化氮浓度同比下降6.5%,一氧化碳浓度同比下降11.8%;发生重度污染1899天次,同比减少412天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的峰值浓度、污染强度、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均明显降低。 (二)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016—2018年,中央财政安排水污染防治资金396亿元,支持全国开展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良好水体生态环境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地下水环境保护及污染修复等水污染防治工作,资金向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重点地区、流域倾斜;安排海岛及海域保护专项资金67亿元,推动实施

关于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的工作总结

关于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的工作总结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的工作总结 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草原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维护生态平衡,我单位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在将进行总结并分享给大家。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意识 草原生态保护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我们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向公众普及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举办了草原生态保护知识竞赛,组织了走进草原的公益活动等,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草原环境保护意识。 二、加强监测与预警工作,及时发现问题 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常常在迅速发展,必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我们建立了草原监测网,采用遥感技术对草原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数据分析预测草原的动态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与保护。 三、加强生态修复工作,恢复草原生态功能 草原生态环境的修复是保护工作的关键,我们积极开展草原植被的恢复和栽培工作。采取人工种植和草原动物放牧相结合的方式,恢复草原植被的多样性,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四、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护草原资源 违法破坏草原环境的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无法容忍的。我们加 强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破坏草原环境的行为进 行严肃处理,起到了威慑作用,有效维护了草原资源的安全。 五、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跨境草原保护 草原生态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国际合作与共同努力。我 们积极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合作,共同研究草原生态保护的方法和 经验,推动跨境草原保护工作,实现共赢发展。 总结起来,我们在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 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今后,在加强宣传、加强监测、加强修复、加强执法、加强合作等方面,我们将继续努力,全力保护好草原生态 环境,为后代留下绿色、美丽的家园。

森林草原保护工作总结汇报

森林草原保护工作总结汇报 森林草原保护工作总结报告 自2010年以来,我们积极开展了森林草原保护工作,致力于 推动可持续的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取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成果。本篇报告旨在总结我们的努力和成就,并探讨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保护区划设与规范管理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成功划定了一系列保护区,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制。通过设立保护区,我们有效防止了非法砍伐、过度放牧和盗猎行为,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然而,在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资源有限经费短缺、监管不到位等。未来,我们应加强对保护区的巡查检查,确保规范管理。 二、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我们致力于推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在森林草原保护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例如,在生态恢复和土地修复方面,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和研究,并开发了新的技术手段。这些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促进了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我们应继续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 三、社会参与与宣传教育

在森林草原保护工作中,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积极开展社区活动、举办宣传讲座和培训班,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此外,我们还与学校合作,开展环境教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生态保护。在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加强社会参与,构建广泛的合作网络,共同推动森林草原保护事业的发展。 四、国际合作与交流 森林草原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我们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合作项目,参加了各种国际会议和研讨会。这些合作和交流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机会,加速了我们的发展进程。未来,我们应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建立更多的伙伴关系,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挑战。 五、问题与展望 在森林草原保护工作中,我们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污染物排放增加、非法采伐行为等。我们应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处罚力度,严惩违法行为。此外,应加大对公众宣传的力度,提高社会意识,为生态保护提供更加广泛的支持。 总之,我们在森林草原保护工作中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我们的工作

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查工作报告

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查工作报告(以报告的形式呈现)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我谨向大家汇报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查工作的情况与成果。本次督查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全面掌握、分析和评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一、督查目的与背景 本次督查的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工作要求,加强对各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督察组的要求,我们统筹安排、有序推进了一系列督查工作。 二、督查内容与方法 本次督查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通过查阅文件资料、召开座谈会、深入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各地政策执行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自然生态系统的状况评估:通过遥感技术和现场勘察,全面了解自然生态系统的状况、资源利用情况等,为制定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3. 企业环境行为的监督:对重点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等进行检查,确保企业依法操作,减少环境风险。 4. 督查结果的整理与分析:根据督查的内容和方法,整理梳理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总结问题和成果,提出改进建议。 三、督查结果与发现 通过本次专项督查,我们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1. 某地工业废水排放严重超标,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2. 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未按照规定进行废气处理,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3. 某自然保护区存在非法砍伐、盗猎等行为,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4. 某地政府在环保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导致环境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四、督查成果与建议 通过本次专项督查,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促使其采取相关措施加以解决。 2. 联合环保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3. 组织专家对某地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评估,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通用篇)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通用篇)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是XX部门的XX,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给大家汇报 我所在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情况。在这里,我将向大家介绍我们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同时也会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工作内容 1. 监测和评估 我们部门的第一项主要工作是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我们定期对不同区域进行空气、水质、土壤等方面的监测,使用先进的仪器和技术手段,获取准确的数据。同时,根据监测结果,我们还会进行环境评估,评估环境的质量和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 2. 环境保护规划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部门还参与了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我们根据监测结果和评估报告,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了具体的规划方案。这些规划方案不仅考虑了环境保护的需求,还兼顾了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3. 生态修复和改善 我们部门还负责生态修复和改善的工作。对于受到污染或破坏的湿地、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我们通过植树、造林、湿地重建等措施,恢复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同时,我们还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养殖等可持续的农业和养殖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4. 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为了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们部门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我们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环境科学、自然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环保技术和方法。我们还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思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二、取得的成绩 1.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通过系统的监测和评估工作,我们发现空气质量在近年来得到了持续的改善。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大对污染物的减排力度、推广清洁能源、加强车辆尾气治理等。这些努力取得了显著效果,空气质量指标逐年向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得到了有效保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 •【公布日期】2021.03.12 •【文号】国办发〔2021〕7号 •【施行日期】2021.03.12 •【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草原资源 正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2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草原保护修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草原生态持续恶化的状况得到初步遏制,部分地区草原生态明显恢复。但当前我国草原生态系统整体仍较脆弱,保护修复力度不够、利用管理水平不高、科技支撑能力不足、草原资源底数不清等问题依然突出,草原生态形势依然严峻。为进一步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按照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完善草原保护修复制度、推进草原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加强草原保护管理,推进草原生态修复,促进草原合理利用,改善草原生态状况,推动草原地区绿色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奠定重要基础。 (二)工作原则。 坚持尊重自然,保护优先。遵循顺应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促进草原休养生息,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林草有机结合。把保护草原生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维护和提升草原生态功能。 坚持系统治理,分区施策。采取综合措施全面保护、系统修复草原生态系统,同时注重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增强草原保护修复的系统性、针对性、长效性。 坚持科学利用,绿色发展。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在保护好草原生态的基础上,科学利用草原资源,促进草原地区绿色发展和农牧民增收。 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保护修复草原的主导地位,落实林(草)长制,充分发挥农牧民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全社会参与草原保护修复。 (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草畜矛盾明显缓解,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根本遏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57%左右,草原生态状况持续改善。到2035年,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草畜平衡,退化草原得到有效治理和修复,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60%左右,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显著提升,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作用彰显。到本世纪中叶,退化草原得到全面治理和修复,草原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 二、工作措施 (四)建立草原调查体系。完善草原调查制度,整合优化草原调查队伍,健全草原调查技术标准体系。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基础上,适时组织开展草原资源专

2022年工作落实情况调研报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工作落实情况调研报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继退牧还草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后,国家做出的又一保护草原生态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广大牧民期盼已久的惠民工程。对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牧区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草原可持续利用和牧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近期,自治区发展中心参加了由自治区政府研究室组织的调研组,赴XX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XX市等地,就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为期12天的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及相关建议做一简要概括。 一、基本情况 自治区在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时,考虑到我区草原类型多样、不同草原载畜能力差别大等实际情况,提出并运用了“标准亩”作为补贴的基本单位来实施补奖机制,最终确定了各盟市的补奖面积及资金。本次调研盟市的补奖政策落实情况如下: XX市。补奖草原面积25593.49万亩,涉及三旗两区的24个苏木镇,191个嘎查村21401户,共计62248人。截至2012年4月末,全盟共发放补奖资金47470.641万元,全部采用“一卡通”的形式陆续发放到户,占应补奖资金的93.2%;发

放户数21186户,占总户数的97%。阿左旗尚有部分牧户身份需进一步确认后发放,其他旗区牧户均已发放完毕。 巴彦淖尔市。2011年,草原补奖面积7208.78万亩,补奖总资金29258.67万元;2012年,草原补奖面积7258.77万亩,补奖总资金26686.5万元。截至2012年4月末,全市共发放补奖资金23901.37万元,占奖补总额的91.58%。只有乌后旗发放率为82.28%,主要原因是1998年落实草牧场“双权一制”时遗留问题较多,旗委、政府仍在组织专人进行集中汇总,加大遗留问题的排查解决力度,5月底前全部发放到位。 鄂尔多斯市。2011年,落实草原补奖面积为10068.7万亩,涉及9个旗(区)、23.64万户、70.97万农牧民,农牧民人均从生态补奖项目获得补贴675元,项目做到了全覆盖。补奖资金4.27亿元,本市配套资金1.28万元,配套工作经费295万元。目前,全市除准旗外,其它旗区均完成了项目补贴资金的发放工作。准旗禁牧及草畜平衡补贴到户339.6万元,完成任务的97%;牧草良种补贴到户100.3万元,占应到户资金的11%。 XX市。落实草原禁牧面积2415.29万亩,牧区承包到户草原全覆盖。同时实行了封顶与保底政策,提高了禁牧补贴标准。2011年自治区下达草原生态补助资金14319.43万元,全市已发放15162.53万元;2012年自治区下达奖补资金1307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