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拔牙出血应对大全

拔牙出血应对大全

拔牙出血应对大全
拔牙出血应对大全

拔牙出血应对大全

正常情况下,牙齿拔除后半小时左右,吐出压迫的纱卷棉球,就不会有大量的出血情况,但可见唾液中带粉红色的血性物。

拔牙后出血是拔牙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将拔牙后30~60min吐出压迫棉条后,仍有明显新鲜出血,称为拔牙后出血。

拔牙后出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出血为拔牙后当时出血即未停止;继发性出血为拔牙当时已经止血,以后因其它原因而发生的出血。

为防止拔牙后出血,术前应严格掌握拔牙适应证及禁忌证:

询问患者有无出血史;患者家族内有无持续出血史;患者有无长期服用影响血凝药物史,如阿司匹林等;患者有无长期饮酒史(使依赖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患者有无导致出血的全身疾患(肝脏疾患及高血压等)。当怀疑有凝血功能障碍时,务必做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在术前排除导致术后出血的因素。

拔牙后出血最易引起病人与他人的恐慌,处理不当,有可能引起一些不衣后果。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些拔牙后创口出血的情况和原因。

⑴拔牙后常在吐掉压迫拔牙创口的绵卷或纱卷之后有少量渗血,由于与大量唾液混合(此时唾液分泌量会因反射性因素而增加),患者常误以为出血过多而紧张、恐惧,这是正常的,无需特别处理。拔牙后1周内,口水中有血丝属正常现象,80%的患者在第二天早晨可以停止出血。

⑵未按医生嘱咐,过早拿出咬压的棉卷。因为咬压棉卷或纱卷是一种压迫止血的措施,能压迫拔牙创口开放的血管,使血液在断端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而自动止血,这个过程一般至少需要30分钟,过早去除压迫的棉卷就达不到止血的目的。

⑶拔牙后当天就漱口、刷牙。当天不要漱口,不要多吐口水,防止出血或感染。拔牙后经咬压棉卷,虽已止血,但如果过早漱口、刷牙、水在口腔内冲击覆盖在创面的血凝块,特别是牙刷的摩擦,血凝块很容易脱落,使已闭塞的血管又重新开放,于是再度出血。

⑷拔牙时由于某种原因如拔牙时间较长,损伤较重,都会造成拔牙后齿槽窝内较多渗血。(5)局部因素牙槽窝内是否有残留的断根或骨性残片;牙龈是否有较大的撕裂伤口,如周围牙龈撕裂又未缝合,则可造成牙根较多出血。;牙槽骨是否有骨折;牙槽内的血管是否有破裂。还有血块保护不佳而脱落,也可引起出血。

(6)感染:牙龈炎、牙周炎、牙根尖感染及根尖肉芽肿等。某些慢性感染的,牙根下有炎性肉芽组织,拔牙后又没有刮干净,或在拔牙时口腔卫生太差,凝血块内有细菌滋生,使拔牙伤口内形成炎性肉芽组织,这样也会造成拔牙创口出血。这种出血,一般见于拔牙后2-3天才出现,是创口感染、血凝块分解所致,且常伴有拔牙创口的肿痛等炎症的表现。

(7)肿瘤侵犯

(8)其他如拔牙后剧烈运动、说话过多、吃热饭食等。

(9)全身因素如血友病、紫癜、白血病及高血压等。

1.是否有高血压病史,如有需服用降压药。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在180/100毫米汞柱以上的禁拔牙。一般的心脏病患者,只要没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轻微活动或平卧时心慌气短),都可以拔牙。但拔牙时应做到:麻醉剂中不要加肾上腺素,以免出现心动过速,诱发心衰;麻醉完全、动作轻巧,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出血或损伤;拔牙前后应给予抗感染预防处理,因为心脏病患者的抵抗力降低,较正常人容易合并感染。

2.还有血液方面的疾病也要排除。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原发性血液病

3.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极其肝病活动期。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由于肝功能不好,使参

与凝血过程的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减少,有出血倾向,拔牙后的创口会出血不止。因此,给这类病人拔牙前应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促进凝血酶原合成,以补充纤维蛋白原的不足,才能避免发生意外。

(10)月经、妊娠、哺乳期:妇女在月经期原则上应当避免拔牙,因为月经期间牙槽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但在月经期拔掉已经松动的牙,对病人没有多大影响。一些“根深蒂固”的牙齿,如阻生牙或埋伏牙,则应等月经过后拔除。

弄清以上情况后可采取以下措施:

1.积极治疗全身因素,以对症治疗为主。

拔牙后出血绝大多数为局部因素,少数为全身因素引起。但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出血,都应该首先注意病员的全身情况,询问出血情况,估计出血量,注意脉搏、血压的变化,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输入液体,甚至输血。了解全身情况以后,再进行局部检查,根据出血原因进行处理。

2.如果是过早吐出咬压的棉卷,或者是当天刷牙、漱口而引起出血,患者可以自己或在别人帮助下,再用消毒棉卷或纱布卷咬压30分钟以上,一般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否则就应找医生酌情处理。

3.心理支持拔牙后出血患者由于口吐鲜血,精神紧张、恐惧,因此适当的心理引导显得至关重要,因为精神紧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液循环加快,可导致拔牙创出血不止。应首先稳定患者情绪,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耐心细致的作好解释工作,帮助分析出血原因,使之主动配合治疗。

4.拔牙后注意休息,少说话,免漱口刷牙。

5.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饮食,不可过热。

6.出血可形成血肿或淤斑,应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口服磺胺类药物或其他抗生素

7.对全身因素引起的出血,如血友病等,应以预防为主,必要时应会同内科医生,进一步诊治。

8.局部因素引起的出血,如牙槽窝内残留炎性肉芽组织、软组织撕裂、牙槽骨骨折、凝血块脱落、牙槽内小血管或下牙槽血管等知名血管破裂。查明出血原因后,即可对症进行处理。

牙槽窝内有肉芽组织时,应彻底清除,才能止血。牙龈有撕裂伤时,应予以缝合。多数病员的拔牙创,可看到血凝块高出牙槽窝并渗血,可用纱布将高出牙槽窝的血块清除,置止血粉后,再用纱布卷压迫。如不能止血,再将两侧牙龈作水平褥式缝合,可使拔牙创两侧粘骨膜瓣紧张而减少血运,有助于止血。这是因为多数出血不是来自牙槽窝,而是来自周围的软组织。缝后压迫5分钟,如出血仍不停止,应用明胶海绵、止血粉等放入牙槽窝,再咬纱卷压迫止血。对于牙槽窝内出血,用上述方法不能止血,可在局麻下清除拔牙窝内血块,用一长碘仿纱条紧密填塞后加压,常可收到止血效果。处理完毕后,用纱布浸冷水拭净口内血块,以防病员感到不适而嗽口,这会促使创口再度出血。碘仿纱条在1周后取出。换一较短者松松放置,如此更换数次,窝内即逐渐有肉芽组织生长而愈合。

9.继发性出血多因牙槽窝内血凝块遭受损伤所致,患者应避免反复吸吮拔牙区、过热饮食、反复漱口等。

10.出血量稍多的可以口服云南白药(血栓,心梗等患者禁用!!),出血时试用手指压迫止血,出血量很多的要回去请医生处理。

11.对于出血时间较长,出血较多的,甚至出现虚脱、晕厥、血压下降者,先进行必要的局部处理,根据病情,采取静脉推注高渗葡萄糖、输液或输血等措施。

总之,遇到拔牙后出血首先要镇定,找出出血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不论是哪一种情况下的出血,都切忌乱塞未经消毒的东西或不断吐口水,漱口等,因为这样做非但止不住血,反而加重出血且易于造成拔牙创口的感染。

关于服抗凝药拔牙的问题

换瓣后需拔牙或做其它手术时该怎么办?

换瓣手术以后需要拔牙或接受其它手术最好是在您的心功能状态较好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您是长期抗凝,在手术前应暂停抗凝药二天(原疾病允许情况下停药1周后再行拔牙手术最佳)以防止术后出血,如系急症手术则需要特殊的止血和防出血处理。手术过程中医生会仔细为您止血,术后24~48小时后无渗血可继续抗凝治疗。

对于放置过支架的患者,一般短期内术后如果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都还可以接受手术,不过安全起见还是建议心内科医生一起会诊,同时在心电监护下拔牙,并做好意外发生的抢救准备,因为心脏手术后病人常规服用抗凝药物,所以拔牙手术前要详细评估手术创面大小,注意止血,同时预防使用抗生素。

患者问:因为以前心脏手术的原因需要长期抗凝.所以拔牙就涉及到停药.

但是我的这个牙齿又必须要拔. 牙不好也同样对心脏不好,并且我也吃不好东西.

这就有一个矛盾,既要拔牙.又要抗凝.医生建议我停抗凝药,停药期间打肝素. 一天四次. 这个时间和医院上班的时间是冲突的.

我好闹心啊大家帮帮我吧~~!!!!!!!!!!!!!!!!!!!!!!!!!!!!

回答:低分子肝素12小时一次即可~医院有值班的,这应该没问题

你用的是华发林吧,手术前可以查一下国际标准化比值,然后根据情况停药:

根据以下进行术前,围术及术后抗凝治疗。

在手术前1周测定INR。

手术前1至5日停止华法林钠。若患者有血栓的高风险,皮注治疗剂量低分子量肝素作预防。量度活化的第X因子(Fxa)预防作用来监测肝素作用直至达到有效治疗水平介于0.3至0.7抗Fxa 单位/ml

暂停华法林钠治疗,程度按INR值来定

若INR>4.0,手术前5日停止华法林钠

若INR=3.0至4.0,手术前3日停止华法林钠

若INR=2.0至3.0,手术前2日停止华法林钠

在手术前旁晚测定INR。及若INR>1.8,给与口服或静注0.5至1毫克维生素K1

在手术当日考虑给与静滴无分离的肝素或给与预防性低分子量肝素。

在手术后5至7日,继续皮注低分子量肝素同时重新引进华法林钠治疗

在小手术当日旁晚,以正常维持剂量继续华法林钠治疗,及在大手术后病人开始接受静滴营养当日继续华法林钠治疗

拔牙后出血不止要当心

拔牙后出血不止要当心 拔牙后出血,这不是正常现象吗?但如果拔牙后血很久都止不住,又或者过些时候又重新出血呢?医生提醒,对于拔牙后的不正常出血情况,需要提高警惕。因为这可能是由伤口感染引起,也有可能是凝血障碍、血液疾病等全身问题引起,应及时找医生检查和处理。 出血不止是异常现象 怎么样才算是拔牙后的不正常出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翁志强解释,在正常的情况下,拔牙创压迫半小时后就不会再出血了,尽唾液仍会带少量血丝,又或者唾液呈现淡红色,但这都属于正常现象。而如果在吐出消毒纱布棉后仍有明显出血、吐出血块,又或是当时止血,但第二天再次出血,那即称为拔牙后出血,属于异常现象。 拔牙后出血绝对不能轻视,因为绝大多数出血原因为局部因素,少数为全身因素引起的。总的来说,拔牙后出血分为两种: 一种是拔牙后一直在出血,未被止住,称为原发性拔牙出血;另一种是拔牙后止住了血,但第二天却又发生的出血,属于继发性拔牙出血,这多由于牙槽窝里有异物,引起感染,或拔牙伤口发生感染导致出血。 而原发性拔牙出血,多是牙龈有裂伤或牙槽骨折裂没有止好血,拔牙后口里不停有血块吐出来。也有拔牙后因进食或大力漱口,导致血凝块脱落,发生出血。而拔牙后,如果在牙槽窝内的炎性肉芽和碎牙片没清除干净,也会发生拔牙后出血。除此之外,也可以由全身原因引起,如高血压患者,平常服用药物中包含的抗凝药物,而拔牙前未按要求作相应的用药调整或停药,就会导致拔牙后出血。另外,肝病患者由于凝血酶的生产受到影响,会导致凝血障碍。也有可能是患有血液疾病甚至是恶性的血液疾病的原因,从而影响了血液的凝固。 临床上,在各医院的拔牙出血病例里,总有因为全身问题引起出血的原因被查出,甚至是像白血病这样的恶性病被发现,需要特别警惕。 异常出血不要自行处理

拔牙后出血的防治措施大全 (1)

拔牙后出血的治疗与预防 正常情况下,牙齿拔除后半小时左右,吐出压迫的纱卷棉球,就不会有大量的出血情况,但可见唾液中带粉红色的血性物。拔牙后出血是拔牙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将拔牙后30~60min吐出压迫棉条后,仍有明显新鲜出血,称为拔牙后出血。拔牙后出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出血为拔牙后当时出血即未停止;继发性出血为拔牙当时已经止血,以后因其它原因而发生的出血。 为防止拔牙后出血,术前应严格掌握拔牙适应证及禁忌证:询问患者有无出血史;患者家族内有无持续出血史;患者有无长期服用影响血凝药物史,如阿司匹林(影响血小板)、广谱抗生素(抑制肠道菌丛,使维生素K的产生减少)等;患者有无长期饮酒史(使依赖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患者有无导致出血的全身疾患(肝脏疾患及高血压等)。当怀疑有凝血功能障碍时,务必做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在术前排除导致术后出血的因素。 拔牙后出血最易引起病人与他人的恐慌。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引起一些不衣后果。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些拔牙后创口出血的情况和原因。 ⑴拔牙后常在吐掉压迫拔牙创口的绵卷或纱卷之后有少量渗血,由于与大量唾液混合(此时唾液分泌量会因反射性因素而增加),患者常误以为出血过多而紧张、恐惧,这是正常的,无需特别处理。拔牙后1周内,口水中有血丝属正常现象,80%的患者在第二天早晨可以停止出血。 ⑵未按医生嘱咐,过早拿出咬压的棉卷。因为咬压棉卷或纱卷是一种压迫止血的措施,能压迫拔牙创口开放的血管,使血液在断端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而自动止血,这个过程一般至少需要30分钟,过早去除压迫的棉卷就达不到止血的目的。 ⑶拔牙后当天就漱口、刷牙。当天不要漱口,不要多吐口水,防止出血或感染。拔牙后经咬压棉卷,虽已止血,但如果过早漱口、刷牙、水在口腔内冲击覆盖在创面的血凝块,特别是牙刷的摩擦,血凝块很容易脱落,使已闭塞的血管又重新开放,于是再度出血。 ⑷拔牙时由于某种原因如拔牙时间较长,损伤较重,都会造成拔牙后齿槽窝内较多渗血。 (5)局部因素牙槽窝内是否有残留的断根或骨性残片;牙龈是否有较大的撕裂伤口,如周围牙龈撕裂又未缝合,则可造成牙根较多出血。;牙槽骨是否有骨折;

拔牙后几天可以刷牙,正确刷牙避免干槽症

拔牙后几天可以刷牙,正确刷牙避免干槽症 拔牙后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特别是刷牙,不要过早刷牙否则就很可能引起干槽症,拔牙后的饮食也要注意,如果有出血的现象要及时止血,如果出血严重要及时处理,避免发生感染。 ★1、拔牙后多久可以刷牙? 拔牙后伤口刚刚愈合,这时局部的纤维母细胞刚从牙槽骨壁向血凝块延伸生长,并逐渐使血凝块机化而变得坚固结实。关于拔牙后多久可以刷牙这个问题,一般来讲,拔牙后24小时内一般不要漱口,更不可以刷牙。若急于漱口刷牙,则有可能将血块漱掉、刷掉而造成再出血,或引起牙窝空虚而导致疼痛难忍的“干槽症”,延长痊愈时间。 ★2、拔牙后多久可以喝水?

一般拔牙在两个小时候之后就可以喝水的,因为拔牙两个小时后血块凝结已经良好,但是这时候喝水需要注意的是不宜太热或者过冷,同时不要用力吮吸,饮食多以半流质饮食及软食为宜,且勿用拔牙侧咀嚼,进食后轻漱口,防止创口感染。 ★3、拔牙后多久可以吃东西? 拔牙后很多人都会担心咀嚼不便,这样就影响到了自己的饮食,很多热爱食物的朋友都担心拔牙后会有哪些禁忌症,因此格外的小心,所以拔牙后一定要听从医师的建议和指示。 因为拔牙是在局麻或者神经传导阻滞麻醉下进行的,所以一般在拔除时没有痛苦。拔牙后半小时棉球吐出,当天禁止刷牙漱口,因为会影响创口的血液凝固,拔牙后2小时候可以进食,不过温度不宜过热,使用健侧咀嚼就可以了。

★4、拔牙后出血我们该怎么办? 拔牙创内充满血液,约15分钟即可开始形成血凝块,数小时后牙龈组织收缩,使拔牙创口变小,24小时后血凝块逐渐有结缔组织长入,3~4天后牙龈上皮由周围向血凝块表面生长并完全覆盖,2周后逐渐有骨组织生长。牙拔除后半小时吐出纱布卷,一般即不再出血。拔牙后1~2日内唾液中带少量血丝是正常现象。若仍有明显出血,即称为拔牙后出血,绝大多数为局部原因引起,拔牙后1~2天,创口有轻痛属正常现象,若疼痛加剧,则可能有感染。常见的并发症多为急性蜂窝组织炎、颌骨骨髓炎等。

拔牙后注意事项

拔牙后要咬住棉球1小时,让出血逐渐填满牙槽窝,一小时后如果还流血,出血较多需要及时就诊。1周之内此处要注意不可刺激,不和过分含漱。一般拔牙后牙槽窝充满血液,15分钟左右就有血凝块形成了,同时周围牙龈缘发生收缩内卷将创面缩小,24小时后血块发生机化,一周后完全覆盖创面,第6天出现新骨,4周后新骨填满牙槽窝,3个月新骨方完全形成。所以拔牙后1周是最为关键的,注意不要热水刺激。 儿童拔牙注意事项: 一、拔牙后应该咬紧放置在伤口处的纱布卷,半小时至1小时后再吐出。患者拔牙当天唾液中混有血色,这是属正常现象。二、拔牙后若有活动性出血,且出血量较多,患者不必紧张,应马上复诊,请医生妥善处理。一般性出血,可在出血的地方放置明胶海绵或鞣酸粉、云南白药等,然后再咬住纱布卷30分钟,出血即可停止。如果经过这些处理外出血仍然不止,那就要进一步查清原因,再进行处理。三、不要用舌尖舐或用手指触摸伤口,更不要用未经消毒的纸、棉花等塞入伤口,以免伤口感染化脓。若出现牙槽窝血块感染,多发生在术后3-4天,血块变成灰褐色,伴有腐败恶臭样的分泌物,牙槽骨壁失去血块的覆盖而暴露出来,疼痛比较明显,医学上称这种现象为“干槽症”,应马上进行治疗。先用3%双氧水小棉球洗涤伤口或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进行冲洗,然后在牙窝里放入碘仿纱条,也可加入数滴丁香油酚或地卡因以帮助止痛,此法有消炎、防腐、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每星期换药2-3次,一般4-5天后有新生的肉芽组织生长,疼痛就减轻,随着肉芽组织的增多,疼痛逐渐消失。四、拔牙当日不刷牙、不漱口、不吸烟,1-2日内吃些软食,食物温度不宜过高,使伤口局部得到休息。激烈的漱口和刷牙容易漱掉或碰掉血块,引起出血。五、拔牙后略有疼痛这是正常现象,可服用适量止痛药。六、比较复杂的拔牙,伤口缝线一般可在5-6天拆除,术后可适量服用止痛、消炎药物 另外,小孩拔牙后饮食需要注意: 拔牙后2—4小时,可进无渣冷流质饮食。因冷食可使血管收缩而利于止血,并可减轻水肿和疼痛,同时还可尽量减少对创口的撞击。可选择喝一些凉牛奶、冰洪淋、果汁等。术后4小时至次日可吃半流质饮食和软食,如蛋羹、软馒头、米粥、煮烂的面条、蔬菜泥汤等。饮食宜清淡,不宜食荤腥食品。 拔牙后吃什么?最好不要吃粗糙食物,如韭菜、芹菜、硬米饭等,以免粗糙颗粒刺激创口,

拔牙出血应对大全

拔牙出血应对大全 正常情况下,牙齿拔除后半小时左右,吐出压迫的纱卷棉球,就不会有大量的出血情况,但可见唾液中带粉红色的血性物。 拔牙后出血是拔牙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将拔牙后30~60min吐出压迫棉条后,仍有明显新鲜出血,称为拔牙后出血。 拔牙后出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出血为拔牙后当时出血即未停止;继发性出血为拔牙当时已经止血,以后因其它原因而发生的出血。 为防止拔牙后出血,术前应严格掌握拔牙适应证及禁忌证: 询问患者有无出血史;患者家族内有无持续出血史;患者有无长期服用影响血凝药物史,如阿司匹林等;患者有无长期饮酒史(使依赖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患者有无导致出血的全身疾患(肝脏疾患及高血压等)。当怀疑有凝血功能障碍时,务必做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在术前排除导致术后出血的因素。 拔牙后出血最易引起病人与他人的恐慌,处理不当,有可能引起一些不衣后果。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些拔牙后创口出血的情况和原因。 ⑴拔牙后常在吐掉压迫拔牙创口的绵卷或纱卷之后有少量渗血,由于与大量唾液混合(此时唾液分泌量会因反射性因素而增加),患者常误以为出血过多而紧张、恐惧,这是正常的,无需特别处理。拔牙后1周内,口水中有血丝属正常现象,80%的患者在第二天早晨可以停止出血。 ⑵未按医生嘱咐,过早拿出咬压的棉卷。因为咬压棉卷或纱卷是一种压迫止血的措施,能压迫拔牙创口开放的血管,使血液在断端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而自动止血,这个过程一般至少需要30分钟,过早去除压迫的棉卷就达不到止血的目的。 ⑶拔牙后当天就漱口、刷牙。当天不要漱口,不要多吐口水,防止出血或感染。拔牙后经咬压棉卷,虽已止血,但如果过早漱口、刷牙、水在口腔内冲击覆盖在创面的血凝块,特别是牙刷的摩擦,血凝块很容易脱落,使已闭塞的血管又重新开放,于是再度出血。 ⑷拔牙时由于某种原因如拔牙时间较长,损伤较重,都会造成拔牙后齿槽窝内较多渗血。(5)局部因素牙槽窝内是否有残留的断根或骨性残片;牙龈是否有较大的撕裂伤口,如周围牙龈撕裂又未缝合,则可造成牙根较多出血。;牙槽骨是否有骨折;牙槽内的血管是否有破裂。还有血块保护不佳而脱落,也可引起出血。 (6)感染:牙龈炎、牙周炎、牙根尖感染及根尖肉芽肿等。某些慢性感染的,牙根下有炎性肉芽组织,拔牙后又没有刮干净,或在拔牙时口腔卫生太差,凝血块内有细菌滋生,使拔牙伤口内形成炎性肉芽组织,这样也会造成拔牙创口出血。这种出血,一般见于拔牙后2-3天才出现,是创口感染、血凝块分解所致,且常伴有拔牙创口的肿痛等炎症的表现。 (7)肿瘤侵犯 (8)其他如拔牙后剧烈运动、说话过多、吃热饭食等。 (9)全身因素如血友病、紫癜、白血病及高血压等。 1.是否有高血压病史,如有需服用降压药。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在180/100毫米汞柱以上的禁拔牙。一般的心脏病患者,只要没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轻微活动或平卧时心慌气短),都可以拔牙。但拔牙时应做到:麻醉剂中不要加肾上腺素,以免出现心动过速,诱发心衰;麻醉完全、动作轻巧,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出血或损伤;拔牙前后应给予抗感染预防处理,因为心脏病患者的抵抗力降低,较正常人容易合并感染。 2.还有血液方面的疾病也要排除。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原发性血液病 3.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极其肝病活动期。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由于肝功能不好,使参

拔牙术后症状严重程度自评和处理

拔牙后症状的严重程度自评和相应处理 拔牙是应该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小孩子拔乳牙,年轻人拔智齿,老年人拔烂牙。所以都能体会拔牙后的心酸苦痛。但是很多人拔牙后的症状没有进行专业护理,往往是强忍着度过这个过程的。因此,这里给大家讲一讲拔牙后常见症状的严重程度自评和相应的处理方式。 拔牙后常见的症状包括出血、疼痛、肿胀和下唇麻木。 出血 目前临床上根据拔牙后紧咬棉花1小时后的拔牙创面情况和口腔内血液量可分为未出血、渗血、活动性出血: 未出血:表现为拔牙创黑色血凝块完好,唾液澄清无颜色改变。 渗血:表现为拔牙创黑色血凝块完好或者部分脱落,唾液颜色呈鲜红色或者带有丝状血凝块。活动性出血:拔牙创未见黑色血凝块(如同我们常见的血旺一样的),而是拔牙创甚至口腔内红色或者黑色松软血凝块,拔牙创面可以血液流动。 未出血和渗血均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处理。患者只需要消除紧张心理,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一般三天内就可以自行消失。同时可以延长咬棉花的时间,促进血凝块形成。 活动性出血属于异常情况,首先可以再次自行咬棉花1小时,可口服龙血竭或者独一味等止血药物促进血凝块形成,减少出血。如果咬紧棉花超过2小时还存在黑色血凝块者应及时入院就诊,医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术后护理指导、局部缝合牙龈、拔牙创填塞止血等。疼痛 拔牙2小时后麻醉药物开始代谢清除,创面及周围组织开始出现疼痛,常见的是拔牙创或者邻牙不适,也可能出面部疼痛,吞咽疼痛,这些均属于正常现象。 但不能因为正常现象就不管它了,我们是可以根据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护理,以减轻疼痛。大家可以根据下图1进行自评: 按照疼痛的程度,我们建议给予以下治疗意见: 无痛和轻度疼痛:可减少活动,多休息即可。 中度疼痛:可以局部冰敷,口服止痛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同时需要多休息。 重度疼痛:除局部冰敷以外,应口服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等),同时需要多休息。 治病在于预防,因此,我们常规建议患者在拔牙后即可服用布洛芬等止痛药,以减少疼痛。此外,如果拔牙后3-5天出现剧烈疼痛,提示可能是干槽症,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不

拔牙后出血

375 ?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New York 2016 L. Ganti (ed.), Atlas of Emergency Medicine Procedures , DOI 10.1007/978-1-4939-2507-0_65 P ostextraction Hemorrhage M ichael A .A braham ,A mir A zari ,J ennifer W estcott ,and F ranci S tavropoulos 65.1I ndications ? R ecent tooth extraction site, presenting with more than a slight oozing of blood ? F ull evaluation indicating amount of blood loss, present physical condition, and reason for hemorrhage including coagulopathy or medication use 65.2C ontraindications ? A bsolute –N one ? R elative –N one 65.3M aterials and Medications ? 2× 2 gauze pad ? S aline ? 25-gauge needle, syringe ? L ocal anesthetic without vasoconstrictor—2 % lidocaine plain ? G elfoam ? (absorbable gelatin-compressed sponge) or oxidized cellulose ? T opical thrombin ? S uture kit with 3-0 chromic gut suture or 3-0 Vicryl ? suture (synthetic absorbable sterile surgical suture com-posed of a copolymer made from 90 % glycolide and 10 % l -lactide) ? H emostat 65.4P rocedure 1. U se suction and saline irrigation to gently rinse the affected area. If a “liver” clot is present, irrigate and remove it with suction. 2. D etermine the source of hemorrhage without local anes-thesia, if possible, because the use of local anesthetic with an added vasoconstrictor may obscure bleeding sites. 3. M oisten a folded 2 × 2 gauze pad with saline and place it directly onto the extraction site. 4. I nstruct the patient to apply ? rm biting pressure, and observe for 1 h, changing gauze as necessary. 5. I f bleeding persists, an intraoral nerve block should be performed.? B locks are preferred to in? ltrations; anesthetic with epinephrine in? ltrated near the bleeding site will pro-duce only temporary local hemostasis from vasoconstriction. 6. G ently curette the tooth extraction socket and remove areas of old blood clot or granulation tissue. 7. C heck soft tissue for associated arterial bleeding.? I f hemorrhage is localized to soft tissue, use pressure or tie off vessels. 8. F old Gelfoam ? into a small cylinder to ? t into the extrac-tion socket. 9. P lace Gelfoam ? with topical thrombin or Surgicel ? (absorbable hemostat) into the socket and hold in M . A . A braham ,D MD (*) U nited States Air Force, Dental Corps ,M inot ,N D ,U SA e -mail: mikeabrahamdmd@https://www.doczj.com/doc/942927389.html, A . A zari ,D MD D 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 O 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 ,P ortland ,O R ,U SA e -mail: Azari@https://www.doczj.com/doc/942927389.html, J . W estcott ,D MD P rivate Practice ,P alm Beach Gardens ,F L ,U SA e -mail: Jwestcott561@https://www.doczj.com/doc/942927389.html, F . S tavropoulos ,D DS D epartment of Dental Specialties –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Gundersen Health System ,L a Crosse ,W I ,U SA e -mail: Mfstavro@https://www.doczj.com/doc/942927389.html, 65

拔牙注意事项禁忌

拔牙注意事项禁忌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经历拔牙这一事件,拔牙看似简单,但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牙齿周围很多密布的毛细血管,拔牙后一旦没有正确的处理及饮食,很容易就造成拔牙后流血不止,进而引起其他的病症。有些成年人要拔智齿,在这中间都需要注意很多问题的,那么拔牙后到底有哪些注意事项和禁忌呢? ★拔牙后需要注意什么 1、最好在2个小时内不要吃东西,当天要吃软食、流质或 半流质,以温冷为宜,不吃过硬、过热的食物。可用另一侧咀嚼。 2、当天不要漱口,不要多吐口水,防止出血或感染。不要 因口腔内有血腥味而反复吮吸、吐掉血凝块,而致创面不愈。

3、拔牙当天尽量少运动,少讲话。忌烟酒和辛辣食物。 4、拔牙后应注意创口情况,如有很多出血,应及时就医检查。拔牙后创口上的纱布或棉球,需咬住约半小时才能吐去,不要咬得过紧或咬得时间过长。24小时内唾液内有少量血液属正常现象。 5、拔牙后可取半卧位休息,不要平卧,不能马上洗热水澡,以免创口出血。 6、于餐后及睡前必须使用漱口水,轻轻含三十秒后,慢慢吐掉,以防止细菌感染。 7、按医师处方服药,不可以自行减剂,否则后果不堪想象。

8、多喝果汁,补充维他命C及B群,以增进伤口愈合 ★拔牙后多久能刷牙 一般来讲,拔牙后24小时内一般不要漱口,更不可以刷牙。若急于漱口刷牙,则有可能将血块漱掉、刷掉而造成再出血,或引起牙窝空虚而导致疼痛难忍的“干槽症”,延长痊愈时间。 ★拔牙后多久能吃饭 拔牙后两小时,如果口腔无出血或肿痛等异常情况,就可以进食,最好吃一些流质食物,不宜吃过硬、或过热、过冷等刺激性的饮食。因为牙槽窝内的血凝块需要几十个小后才能生成新的肉芽组织,所以最好吃一些流质的食物,这样,一方面即达到补充身体的体力,另一方面,也能更好的保护好拔牙创口。

拔牙之后注意事项范文

拔牙之后注意事项范文 拔牙是口腔科最常用的治疗技术,因拔牙可造成局部组织的损伤,引起出血、肿胀、疼痛等反应,也可导致血压、体温、脉搏的波动,所以必须慎重对待。如下拔牙之后注意事项,大家千万不能忽略! 拔牙之后注意事项一 1.拔牙后咬住纱卷或棉球压迫止血,30-60分钟方可吐掉。吐 掉纱卷或棉球后用冰水或温水口服止痛药,可有效避免麻药过后疼痛。 2.拔牙后48小时内,唾液中少许带血为正常现象,如果吐出纱卷或棉球后仍出血较多,可再咬消毒纱卷或棉球30分钟,以促进止血,或用口内外冷敷方法止血止痛。仍无效者应及时复诊处理。 3.拔牙后24小时内不刷牙,半日或数小时后可轻轻漱口(用冰水)。但禁忌吸吮、舌舔拔牙创和反复用力漱口,以免破坏血凝块引起异常出血。24小时后可正常刷牙,但不要触及拔牙创。 4.拔牙2小时候可进流食或半流食,切忌食用太烫或太硬食物,次日可根据不同情况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5.拔牙后当天不要吸烟,不要饮酒,不要用吸管喝饮料。 6.拔牙后当天可适当休息,1-2日内可适当运动,但不宜做剧烈运动和体力劳动,不宜外出、旅游。 7.拔牙应遵照医嘱按时用药、按时复诊,创口若缝合,术后一周拆线。 8.拔牙后若有拔牙创口疼痛、面颊部肿胀、开口困难、吞咽疼痛等,常为术后暂时性正常创伤反应,常在2-3日后逐渐消退。如果症状明显或久不消退,应及时复诊处理,以避免感染发生。 9.拔牙后1-3个月方可镶牙。 10.如有不良反应,随时与门诊或医生联系。 拔牙之后注意事项二 1、拔牙后咬紧棉球,30分钟后吐掉,请不要用手或者其他东西触摸拔牙伤口

2、拔牙当天请不要吸允拔牙伤口,术后24小时内严禁漱口、刷牙,以免引起出血。 3、可以放冰冷的毛巾或冰袋于颊旁,这样会减少肿胀,不要放热布在颊旁,这样只会造成更大的肿胀。 4、拔牙后2个半小时内不能喝水吃饭,2个半小时后可以喝水,吃半流食(如稀饭、面条等,冰棍也可以吃,用勺子捣碎了慢慢的吃),饮食一定不要太烫。 5、拔牙后24-48小时内伤口有少量出血、口水中带有血丝、甚至出现发烧均属于正常情况。 6、一般拔牙后有轻度疼痛,可根据医嘱服用止痛药和消炎药(如果实在疼的厉害,可以吃芬必得,如果能忍,最好不要吃,消炎药可以吃头孢或者甲硝唑芬布芬胶囊),当然必要时输液是防止创口感染的最好方法。 7、拔牙后要注意休息,不要多讲话,不要剧烈运动和工作,不要过度疲劳。千万不要吸烟和饮酒,不要做能使毛细血管扩张的活动,如蒸桑拿、洗热水澡等。

36例拔牙后出血诊治分析

36例拔牙后出血诊治分析 发表时间:2018-07-05T14:59:18.89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作者:孙风莉[导读] 拔牙后出血是口腔科常见病症,拔牙前精心排查、出血后积极明确出血因素。 牡丹江市先锋医院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拔牙后出血的有效诊治方法及防治措施。方法:针对病因实施填塞加压止血、缝合止血、搔刮牙槽窝、牙槽骨骨折复位、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本组36例拔牙后出血患者均彻底止血,相关局部及全身出血因素均有效防控。结论:拔牙后出血是口腔科常见病症,拔牙前精心排查、出血后积极明确出血因素,快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彻底止血是预防和处理拔牙后出血的关键。【关键词】拔牙;出血;分析 拔牙是临床颌面外科常见的手术类型之一,拔牙并发症指的是拔牙手术创伤引起的一系列术中、术后局部并发症,可以归纳为意外创伤、出血、感染等几类[1],其中以拔牙后出血最为常见,临床拔牙后出血有无法预见性,多数发生在夜晚,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增加患者痛苦,引发其焦虑情绪,甚至可引起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若不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会引发休克,甚至死亡。常常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2]。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拔牙治疗,以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和美观的目的。为有效提高拔牙后出血的防治能力,我们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对36例拔牙后出血的患者实施填塞加压止血、缝合止血、搔刮牙槽窝、牙槽骨骨折复位、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拔牙后出血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48.5±18.5岁;拔牙牙位:上前牙1例、下前牙2例、上前磨牙4、下前磨牙6例、上磨牙13例、下磨牙10例;术后出血时间:< 12h为27例、12-24h为6例、24-48h 为3例;病人就诊时间距拔牙后30min~48h。 1.2拔牙后出血判定标准[3]:(1)患者拔牙后出血部位经局部常规填塞、缝合创面或局部压迫30min后,仍见明显的活动性出血;(2)拔牙24h后唾液中仍可见血丝,牙创面血凝块结构不良,明显高出拔牙窝,存在活动性出血或血块。 1.3治疗措施通过沟通稳定患者情绪,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消除其紧张、焦虑等症状;再次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或其它易引起出血的局部、全身性因素。采取以下治疗措施:(1)填塞加压止血:牙槽窝出血或有搏动性出血和中等量渗血者,局部压迫止血无效者采用新蘸云南白药粉纱条(或碘仿纱条)填塞,加压止血;(2)缝合止血:牙龈撕裂伤先在局麻下缝合撕裂牙龈,加纱卷咬合压迫止血即可止血。不便于缝合者,可于局部用止血纱布或明胶海绵置于牙槽窝,外加棉卷咬合压迫止血能达到止血目的;(3)搔刮牙槽窝:对根尖周病、牙周病拔牙后出血者,先洗除牙槽窝内血凝块,在局麻下刮除牙槽窝内炎性肉芽组织;有碎牙片及碎骨片应刮除;(4)牙槽骨骨折复位:为了预防拔牙出血,在拔除上下颌第三磨牙术后,用食指挤压颊舌侧骨板,使折裂的牙槽骨复位。并给予缝合止血;(5)药物治疗:4例慢性肝炎病人拔牙后出血,凝血时间正常,但局部处理效果不佳,最后采用静脉滴注止血芳酸注射液后出血停止;3例高血压病人拔牙后出血,除一般局部处理外,同时给予口服降压镇静药[4],静滴止血剂后慢慢控制出血。 2结果本组36例拔牙后出血患者经以上措施均彻底止血,相关局部及全身出血因素均有效防控。 3讨论 拔牙虽属小型手术,但拔牙后出血作为拔牙术的最常见并发症,常常给医患双方带来痛苦、烦恼。由于患者术前准备不足,或术者操作不当均会导致拔牙后出血的发生[5],如何有效防止拔牙后出血是根本。根据临床实践,我们对预防拔牙后出血总结以下几点:(1)规范拔牙操作:造成牙周软组织撕裂是引起拔牙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具体包括牙龈分离不佳;牙挺和牙钳使用不当;牙龈分离器插入过浅,使环状韧带与牙颈部没有完全分离;牙龈分离器插人过深,造成龈骨膜分离,形成龈片内侧的撕裂而引起出血。因此,分离牙龈必须达到牙槽脊顶,拔牙后及时清除肉芽异物。(2)掌握好拔牙适应证:局部有急性炎症者不宜拔牙;全身情况较差,如重度贫血、血友病、血压在24 / 15KPa以上者应禁止拔牙;全身情况欠佳如轻度贫血、血压偏高等易引起拔牙后出血因素存在者,应结合局部情况综合考虑慎重处理;(3)拔牙前详细采集病史,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以免拔牙后出血。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控制后拔牙,术后应继续服用降压药及预防性口服止血药;极少数患者追查病史时发现既往有血小板计数偏低、拔牙出血史,经输血及拔牙创缝合才好转,因此,对既往有出血史患者必须了解患者全身情况;月经期拔牙容易造成代偿性出血,对女性患者拔牙时,应常规询问月经状况。有些妇女平时行经期较长,月经量多,引起全血象减低,月经前后2d拔牙容易造成大量出血,因此应尽量避开月经期拔牙。 拔牙后出血的病因,包括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绝大多数为局部因素,部分为全身因素,其他因素极为少见。局部因素主要有软组织撕裂、骨组织损伤、炎症、牙槽窝内残留肉芽组织、牙槽窝内小血管破裂、牙槽突骨折、血凝块保护不佳脱落等。全身因素多数为患者既往有血液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故处理时也应同时从局部和全身两方面着手[6]。应对拔牙后出血的病人,应及时找出出血原因及部位,确定出血的性质,对症和对因治疗。一般局部止血并不因难,值得注意的是,遇有出血量多的病人,应注意全身情况如血压、心率等。出血量较大者应及时开放静脉通道,对症输液,坚决杜绝休克致死的发生;对找不出局部出血原因、一般方法不能止血者,应考虑有无全身性疾病或血液病,辅以全身检查和治疗,严重者住院治疗,治疗包括控制感染使用止血剂,必要时给予输血。经本组研究,我们认为,拔牙前精心排查、出血后积极明确出血因素,快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彻底止血是预防和处理拔牙后出血的关键,值得临床探讨、借鉴。【参考文献】 [1]李永锋,周宏志,胡开进.预防拔牙并发症的基本原则[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4,7(9):513-516. [2]黄志权,欧阳可雄,梁军,等. 拔牙术后出血135例临床分析[J].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0,20(5):353-355. [3]周彤,郑家喜. 拔牙后异常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1):123-124. [4]苗云波,吴玉芹.高血压的防治[J].新医学导刊,2007,6(5):42-43. [5]王俊.常见的拔牙并发症及治疗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1,9(7):44-45. [6]陈波.老年人拔牙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3(6):120.

拔牙后创口出血的处理预案

拔牙后创口出血的处理预案 正常情况下,拔牙15分钟左右创口内形成血凝块,即不再出血。如在术后30分钟去除敷料,创口仍有明显的出血倾向时称为原发性出血;术后48小时以上创口感染、血凝块分解后发生的出血称为继发性出血。 原因: (1)急性炎症期拔牙; (2)牙龈及骨膜撕裂未行缝合或缝合不当; (3)牙槽窝内残留炎性肉芽组织; (4)牙槽内小血管破裂; (5)手术创伤大,牙槽骨折裂未行复位; (6)创口护理不当,如术后反复漱口、吐唾、吮吸、近过热过硬的食物、剧烈活动等; (7)局麻药中肾上腺素含量过高或术中用肾上腺棉球压迫止血,引起的血管扩张; (8)全身因素所引起的出血如高血压、血液疾病(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减少,出血时间及血块收缩时间也延长等)、肝脏疾病等。 临床表现: 患者情绪紧张、焦虑、恐慌、面色苍白,严重的这可有血压降低,甚至虚脱。局部检查,可见血凝块高出创缘表面之上,在血凝块下有

血液不断渗出。 预防: (1)术前询问病史并做必要检查及准备。 (2)术中应减少损伤。 (3)术后应妥善处理好拔牙创口。 (4)拔牙后,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止血药物。 处理: (1)注意患者的全身状况,询问出血情况,估计出血量。应注意脉搏与血压的变化。 (2)安慰患者消除其恐惧心理 (3)去除血凝块,仔细查明出血原因和部位 (4)针对不同的出血情况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a:轻微出血,可填塞碘仿海绵后压迫止血;b:牙槽窝内的出血,在局麻下切除刮除不良的血凝块或者残留的炎性肉芽组织及骨碎片,用碘仿纱条填塞止血;c牙龈及粘骨膜撕裂后的出血,应予以缝合止血。 (1)不论何种因素引起的出血,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宜观察患者半小时。待其完全不出血后方能离去。 对疑有全身出血性疾病、严重的难以查明原因而又反复出血的患者,在局部处理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止血药物和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应及时拨打120送往医院住院治疗或转科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