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五 玉米的自交和杂交技术

实验五 玉米的自交和杂交技术

实验五 玉米的自交和杂交技术
实验五 玉米的自交和杂交技术

实验五玉米的自交和杂交技术

班级:农学10-4 姓名:曹跃强学号:20100359

一、实验目的

观察玉米的开花习性与花器构造,了解其杂交制种技术,并通过练习,初步掌握玉米的自交和杂交技术。

二、实验材料

1.材料

四川农业大学青圃园试验基地的玉米自交系繁殖区和杂交制种区不同的玉米品种

2.仪器用具

皮尺、钢卷尺大硫酸纸袋35cm×20cm、小硫酸纸袋6cm×12cm、剪刀、回形针、绵纱线、塑料牌、铅笔等。

3.药品试剂70%酒精

三、方法步骤

(一)自交技术

1.选株

当雌穗膨大从叶腋中露出尚未吐丝时选择具有亲本典型性状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

2.雌穗套袋

先将雌穗苞叶顶端剪去2-3cm,然后用硫酸纸袋套上雌穗,用回形针将袋口夹牢。

3.剪花丝

如套袋的雌穗已有花丝伸出,则在下午取下雌穗上所套的纸袋用经酒精擦过的剪刀将雌穗已吐出的花丝剪齐,留下长约2cm再套回纸袋待第二天上午授粉。

4.雄穗套袋

在剪花丝的当天下午,用大硫酸纸袋将同株的雄穗套住,并使雄穗在纸袋内自然平展,再将袋口对称折叠,用回形针卡穗轴基部固定。

5.授粉

雄穗套袋后的第2天上午,在露水干后的盛花期进行。在每次去雄和授粉前用酒精擦剪刀和手,以杀死所蘸花粉。

采粉——用左手轻轻弯下套袋的雄穗,右手轻拍纸袋,使花粉抖落于纸袋内,小心取下纸袋,折紧袋口略作向下倾斜,轻拍纸袋使花粉集中在袋口一角。

授粉——取下套在雌蕊上的纸袋,将采集的花粉均匀地散在花丝上,随即套上雌花纸袋,用回形针夹牢封紧袋口。授粉时动作要快,切忌触动周围植株和用手接触花丝。如果花丝过长,可用浸过酒精的剪刀剪成6cm左右即可。一株自交完毕,下一株自交以前要用70%的酒精擦手,杀死落在手上的花粉。

6.挂牌登记

授粉后在果穗所在节位挂上塑料牌,用铅笔注明材料代号或名称、自交符号、授粉日期和操作者姓名,并在工作本上作好记录。也可挂线作标记。

7.管理

授粉后果穗伸长膨大,为防止果穗把纸袋顶破或掉落,要及时松动或重新固定好纸袋。在授粉后1周内,花丝未全部枯萎前,要经常检查雌穗上的纸袋有无破裂或掉落,凡是花丝枯萎前纸袋已破裂或掉落的果穗应予以淘汰。

8.收获保存

自交的果穗成熟后应及时收获。将塑料牌与果穗系在一起,晒干后分别脱粒装入种子袋中塑料牌装入袋内,袋外写明材料代号或名称,并妥善保存,以供下季种植。

(二)杂交技术

玉米杂交育种中有关杂交工作中的套袋、授粉、管理等步骤与自交技术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自交是同株雌雄穗套袋授粉,而杂交所套的雌穗是母本雄穗则取自父本的另一个自交系(品种)。授粉后,塑料牌上则应写明杂交组合代号或名称。

四、实验结果

在玉米试验地里选取代表性玉米10穗和自交杂交试验的两穗玉米,装入尼龙种子袋中,写好标签,标签内容包括姓名、作物名称、品种、收获日期,然后带回室内风干。果穗风干后,分别称重,结果如下:

选取的10苞玉米的穗粒重依次为:252g、268g、274g、243g、230g、276g、216g、205g、268g、214g。

取平均值可得:

(252+268+274g+243g+230g+276g+216g+205g+268g+214)/10=244.6g

五、分析与讨论

1.从实验结果可计算出自交和杂交玉米的相对误差:

杂交玉米相对误差:(244.6-232)/246.6 x 100%=5.11%

自交玉米相对误差:(244.6-184)/246.6 x 100%=24.57%

由以上数据可知,自交玉米相对误差较大,穗粒重较低,而杂交玉米的相对误差较小,结实率和穗粒重较高,试验较为成功。

2.试验应选取尚未吐丝的雌穗,且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授粉时动作要快,切忌触动周围植株和用手接触花丝。

3.授粉后果穗伸长膨大,为防止果穗把纸袋顶破或掉落,要及时松动或重新固定好纸袋。在授粉后一周内,花丝未全部枯萎前,要经常检查雌穗上的纸袋有无破裂或掉落,凡是花丝枯萎前纸袋已破裂或掉落的果穗应予以淘汰。

田间实验报告-玉米报告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玉米报告 一、玉米播种 1、播种日期:2016年4月19日(土壤5cm深度的温度稳定通过10℃) 2、玉米品种:农大86,种衣剂处理 3、播种方式:点播——两人1行(6m),行距60cm,开5~6cm深的播种沟,28~29cm一穴,每穴2~3粒种子,穴之间再撒1粒种子。湿土盖种,适当镇压。 4、计划密度:4500株/亩 二、生长发育调查与田间管理 1、玉米发芽率观察: 观察日期:2016年5月10日 播种了60粒出苗55棵,发芽率为55/60*100%=91.67%。 2、玉米间苗:间苗后株距25cm 3、适时中耕除草 4、玉米幼苗性状考查 表1. 玉米生长发育调查 总结:从玉米播种到间苗、定株观察植株外部形状及内部生长锥发育过程,对玉米生长发育有了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播种时采用种衣剂包种可提高玉米的发芽率,增强种子长势;适时间苗,保证壮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营养面积;及时中耕除草,减少杂草竞争;定期对生长锥解剖观察,从初生期、伸长期到小穗分化期,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变化与神奇。由

于抽穗、开花、吐丝期正好在暑假,没有能定期调查,对这一阶段感觉模糊,理解不够。 三、玉米成熟植株性状考查 株高:第一层次生根至雄穗顶端; 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达到30粒的穗为有效穗; 穗位高度:第一层次生根到第一果穗节的长度 茎粗:指乳熟期地上第三节间中部的短径(不带叶鞘)。 主茎叶数:指出苗第一片叶至顶叶主茎上的总叶数; 节间长度:大于1cm节间。 四、玉米经济性状考查

实测穗粒数521 450 332 平均穗粒数434 百粒重(g) 34.38 39.27 25.85 果穗干重(g) 199.20 131.21 100.78 穗轴干重(g) 23.23 15.49 13.60 粒色黄色 粒型半马齿型 轴色白色 平均百粒重(g) 33.17 平均果穗干重(g) 143.73 平均穗轴干重(g) 17.44 平均出籽率(%) 87.87 果穗长度(cm):果穗基部至顶端的距离; 穗粗(cm):将取样的果穗头尾相间排成一行,测量果穗中间直径,求其平 均值; 秃尖长度(cm):果穗顶端没有结实或结实未成熟部分的长度; 穗行数:计数果穗中部的籽粒行数; 行粒数:每穗数一中等长度行的粒数; 穗粒数:每一果穗上的总粒数,由穗行数与行粒数相乘估算; 果穗重(g):风干果穗的重量; 出籽率(%)=(籽粒干重/果穗干重)×100%; 百粒重(g):随机取100粒籽粒称重,重复取样3次,取相近两个数的平 均数,按标准水分(14%)折算百粒重。 五、玉米测产 1.测产公式 玉米产量= 单位面积穗数=种植密度×平均每株穗数 种植密度=单位面积÷平均行距÷平均株距 单位面积平均行距平均株距平均每株穗数穗粒数百粒重667㎡60cm 25cm 1 434 33.17g 3.产量分析 通过网上搜索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历年农业数据,查阅得到2014年我国 玉米平均亩产为387Kg/亩。决定玉米产量的因素很多,地理环境、品种、 栽培管理技术等等的差异都可能导致玉米产量的不同,一般而言,光热条 件好、优质丰产抗病品种、规范化栽培种植的产量高,以我所在的北方地 区来说,最高亩产可达900公斤以上。而大面积种植的玉米,栽培投入不高,管理欠精细,大面积平均亩产650公斤左右。如果在高海拔地区种植,

玉米自交授粉技术规范

玉米自交授粉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一、目的 1、在保证授粉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并争取在某些方面提高质量。 2、制定一套大家认可的标准技术规程,统一工人授粉手法,便于监管。 二、授粉技术分析 总体技术要求:达到四率平衡。即在减少混杂率、减少漏套率、增加结实率和提高工作效率之间达到合理的 平衡。 具体分析如下: 1、混杂率分析。 (1)允许杂粉量:一个玉米雄穗约有2000万个花粉粒,考虑到自交系雄穗小、分几天开花、取粉不完全、授粉时的花粉漏掉等因素,估计实落在花丝上的在百分之一左右,即20万个花粉粒。如果同时有200 个杂粉落在花丝上,比例为千分之一,而一般对杂株的要求是百分之二。以上推算可以看出,自交授粉 对杂粉有相当的容纳能力。但花粉量少时,杂交率上升。 (2)套大袋过程:从套大袋到授粉不足24小时。有试验表明,花粉放置3天以上才能保证全部死亡。在套大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套进一些杂粉。因为在套袋之前雄穗上会沾染杂粉,如果用手撑袋,也会 带入花粉。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发现因此产生杂株。原因可能是第二天只有极少数的活花粉能够残存下来,另外夜间的露水会使花粉涨破,失去生命力。因此这一环节不必过多考虑。 (3)授粉过程:这是混杂的主要环节。一是摘大袋时如果敞口向上,容易落入杂粉。二是如果手摸袋口,杂粉会粘在袋口上,可能沾染花丝。三是扣大袋时如果花丝暴露,会落上杂粉。 (4)花丝外漏:在套小袋后、授粉时或授粉后,花丝过长,从袋底部露出。 (5)套小袋时已有花丝露出。 2、结实率分析 (1)结实率限度:玉米的开花特性是先散粉后抽丝。导致自交授粉是在抽丝初期,这时顶部花丝尚未抽出,不能结满粒。一般是中部好,底部差,顶部无粒。 (2)套大袋时间:套大袋偏早,授粉时花丝少。套大袋偏晚,盛花期已过,花粉少。这些都会影响结实率。 (3)花粉损失:由于大袋口未扎紧或刮风,花粉从袋口漏出。 (4)授粉时机:授粉时间过早,开花少,花粉量不足。授粉时间过晚,花粉活力下降。 (5)取粉过程:有以下问题:大袋接粉时敲打、搅动不足,没有把该取得粉取下来。纸袋湿,粘粉。 (6)授粉操作:一是花粉从袋边漏出,没有集中落在花丝上。二是落在花丝上的花粉没有经过合适的扰动,下部花丝接触花粉机会少。特别是在花粉量不足的情况下,以上问题更显重要。 3、漏套率分析 (1)漏套率:本该授粉,但没有成功授粉的株数的比率。 (2)没有套上小袋,即“跑花丝”,或小袋脱落。 (3)套大袋不及时,没有花粉。

实验二 园艺植物有性杂交技术

实验二园艺植物有性杂交技术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有性杂交技术。 二、实验材料 油菜、甘蓝、桃花、油菜花 三、实验用具 毛笔、镊子、标签、纸袋。 四、实验原理 杂交是基因重组的过程。通过杂交可以把亲本双方控制不同性状的有利基因综合到杂种个体上,使杂种个体不仅具有双亲的优良性状,而且在生长势、抗逆性、生产力等方面超越其亲本,从而获得某些性状都更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五、步骤 1.亲本选配:根据育种目标和亲本选配的原则选配亲本; 2.杂交母株的选择:选择生长健壮、开花结实正常的优良单株作为母株。在母株数量较多时,一般不要在路旁或人流来往较多的地方选择,以确保杂交工作的安全。去雄的花朵以选择植株中上部和向阳的花为好。每株保留2~3朵花较好,种子和果实小的可适当多留一些,多余的摘去,以保证杂种种子的营养。 3.花期调整:杂交育种时,有时选择的两个杂交亲本开花时间不一致,使得难于进行杂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对开花期进行调整或收集父本花粉贮藏等。植物开花与温度、光照等因素有关。掌握了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就可通过适当的栽培措施,调节温度、光照或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手段对植物进行处理,使开花期满足杂交要求。在调整花期前,首先应弄清楚影响植物花期的主要因子是什么,然后再采用相应的措施调整开花期。 4.隔离:两性花的品种为防止自交,杂交前需将花蕾中未成熟的花药除去。去雄时注意尽量不要碰伤雌蕊。去雄时如果工具被花粉污染,须用70%酒精消毒,去雄后立即套袋以免其他花粉干扰。风媒花可用纸袋,虫媒花可用细纱布袋。袋子应两端开口,套上后上端向下卷折,用回形针夹住,下端扎在枝上,在扎口周围最好垫上棉花,防止昆虫钻入或夹伤花枝。对于不需要去雄的母本花朵,也必须套袋,以防止外来花粉影响。对于同一朵花的花药开裂时间较长的花卉,如山茶,它的父本花朵也应在开花前套上袋子隔离。套袋上挂上纸牌或塑料牌,用铅笔注明去雄日期。 5.花粉采集:(1)花粉收集:为了保证父本花粉的纯度,在授粉前对将要开放的发育好的花朵或花序必须应先套袋隔离,以免掺杂其他花粉,待花粉成熟散粉时,可直接采摘父本花朵,对母体进行授粉。也可以把花朵或花序剪下,在室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试题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物镜和目镜。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至在目镜内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移动载玻片,是汉字或英文字母位于通光孔的中央。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收镜 实验完毕后取下载玻片,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取下目镜和物镜,放回镜盒内(或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下降镜筒,将显微镜放进镜箱内,送回原处。 实验现象与结论: 1、视野中看到的汉字或英文字母与纸片上的有何不同?显微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上--- e------ 显微镜成的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2、物象的放大倍数如何确定?目镜放大倍数ⅹ物镜放大倍数 试题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漱口 2、擦片: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试干净。 3、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4、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牙签上会附着一些口腔上皮细胞。 5、把牙签上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二)观察 先用低倍物镜观察,看到扁平细胞后再换上高倍物镜,移动玻片标本寻找一个清晰、完整的细胞,从外到内辨认细胞的结构。 画图:画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试题三观察种子的结构 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种皮,分开合拢的两片子叶,观察它的外形。 (2)用放大镜观察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观察玉米的结构 (1)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2)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2015玉米综合实验报告

玉米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 1.了解玉米雌雄花开花生物学特性; 2.掌握玉米有性杂交和自交技术。 二、实验用品 1.实验材料正红505、正红532 2.实验用具大羊皮纸袋、小羊皮纸袋、回形针、纸牌、剪刀、大头针、铅笔。 三、实验内容 1.玉米穗花器构造 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自然杂交率高达95%以上。 (1)雄穗雄穗着生于植株顶部,由主茎的生长锥分化而成,属圆锥花序。雄穗主轴上生有侧枝,在主轴和侧枝上着生二列或二列以上的成对小穗。每对小穗中,一个有柄,位于上方,先开花;另一个无柄,位于下方,后开花。每个小穗有护颖两枚,小花两朵。每朵花有内、外颖各一片,中间有雄蕊三枚,花药二室。每个花药具有花粉粒约2500-3500粒,全穗约有2000万粒以上。 (2)雌穗雌穗由叶腋内的腋芽发育而成。每一植株除了最上部的4-5个叶腋内不能产生腋芽外,其余各节的叶腋中均能产生腋芽。但是一般品种在通常的栽培条件下,只有植株上部往下大约6-7节处的腋芽才能发育成1-2个果穗。其余各节的腋芽在植株生长发育的早期阶段,就自行停止生长而消失,只留下一个很小的痕迹。雌穗属于肉

穗花序,其上着生许多纵行排列的成对小穗。小穗无柄,基部有护颖两枚,小花两朵,其中一朵可育,一朵退化,可孕小花有内外颖和雌蕊组成。由于雌小穗成对着生,形成了玉米果穗上的粒行数都是偶数排列。雌蕊由子房、花柱和柱头组成,抽出的花丝为柱头的延长物,各部分均可授粉。 2. 玉米开花习性 在同一植株上,雄穗抽出时间一般比雌穗早2-4天,具有雄花先熟的特征。在正常情况下,抽穗后2-5天开始散粉。雌穗吐丝一般要比雄穗开花迟3-5天,干旱情况下可延迟7-8天。因此,玉米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 雄穗一般是主轴上中部的花先开,然后向两端依次开放,侧枝的开花是自上而下。开花盛期是在开花后2-5天,其中60%的花朵是集中在开花后的3-4天,此时是采集花粉的最佳时期。整个雄穗从开花开始到结束约需7-8天,但因品种和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玉米开花的最适温度为25-32℃,相对湿度为50-70%。在一天内,玉米开花最盛时间是上午8-11时,散粉最盛时间是9-10时,这是授粉的最好时机。在田间条件下,花粉寿命一般可维持5-6小时,如果将花粉放在温度为3-10℃,相对湿度为50-80%的条件下,花粉寿命可维持24小时以上。 雄穗散粉后2-4天,同株上的雌穗开始吐丝。吐丝次序以果穗中部偏下开始,然后向上、向下依次进行,顶部的花丝抽出的最晚。整个果穗从开始吐丝到结束,一般需要2-5天。花丝一经抽出,就有授

玉米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GB/T 17315-1998 前言 为规范玉米杂交种制种技术,保持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种性,使其能较长时间地应用于生产,特制定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种技术操作规程。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都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全国种子总站、北京市种子管理站、辽宁省种子管理站、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陕西省种子管理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科院玉米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扬宝、丰宪法、吴彩兰、张兆雄、廖琴。 本标准委托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为1998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7315-1998 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Rules of oper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maize hybrid seed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全国杂交玉米各类种子的生产,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种子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本规程规定了玉米杂交种繁育种子的类别、各类种子的生产方法和田间纯度检查等内容。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543.1~3543.7-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4404.1-1996 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亲本种子parental seed 3.1.1 育种家种子 breeder seed 指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最初一批自交系种子。 3.1.2 自交系原种 basic seed of inbred line 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出来的或按照原种生产程序生产,并且经过检验达到规定标准的自交系原种种子。 3.1.3 自交系良种 quality seed of inbred line 指直接用于配制生产用杂交种的自交系种子。 3.1.4 亲本秭妹种 parent of intervarietal crossing 指经过鉴定,两个亲缘关系相近的姐妹系间杂交种,是配制改良单交种的亲本种子。 3.1.5 亲本单交种 parent of single cross 指配制三交种、双交种时使用的单交种 3.2 生产用杂交种 hybrid for production 指各种直接用于生产的杂交玉米一代种子。它主要包括:单交种、三交种、双交种及顶交种。 4 自交系种子生产 自交系原种和良种必须有一定的储备,可以采用一次繁殖、分批使用方法。

园艺植物有性杂交技术

园艺植物有性杂交技术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学习并掌握去雄、套袋、授粉等有性杂交技术,为开展园艺植物杂交育种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二、实验材料 xx,黄花xx,葱兰等植物中的一种。 三、实验用具 镊子、标牌、放大镜、隔离纸袋、回形针、铅笔、记录本等。 四、实验原理 有性杂交是基因重组的过程。通过杂交可以把亲本双方控制不同性状的有利基因综合到杂种个体中,使杂种个体不仅具有双亲的优良性状,而且在生长势、抗逆性、生产力等方面甚至超越其亲本,从而获得某些性状更符合人类需要和育种目标的新品种。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1.亲本的选择与选配根据育种目标和亲本选择、选配的原则选择和选配亲本。 2.亲本植株和花朵的选择 选择发育正常、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且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的植株作为杂交亲本植株。杂交母株应选开花结实正常的优良单株,在母株数量较多时,一般不要在路旁或人流来往较多的地方选择,以确保杂交工作的安全。杂交的花朵以选择健壮花枝中上部即将开放的花蕾为好,每株(或每枝)保留3~5朵花,种子和果实小的可适当多留一些,多余的花蕾、已开放的花朵、果实全部摘去,以保证杂交果实的顺利生长与成熟。 3.花期调整

杂交时,如果选择的两个亲本存在花期不遇现象,则需对其开花期进行调整或收集父本花粉贮藏。在调整花期前,首先应弄清楚影响植物花期的主导因子,然后再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如可通过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调节温度、光照或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手段对植物进行处理,使开花时期能满足杂交要求。 4.去雄、套袋 两性花的品种为防止自交,杂交前需将花蕾中未成熟的花药除去。去雄时,剥开花瓣用镊子夹住花丝,将雄蕊全部除去,同时注意尽量不要碰伤雌蕊。去雄过程中,如果工具被花粉污染,须用70%以上的酒精消毒,去雄后立即套袋隔离以免其他花粉干扰。风媒花用纸袋,虫媒花可用细纱布袋。袋子一般两端开口,套上后上端向下卷折,用回形针夹住,下端扎在花枝上,扎口周围最好垫上棉花,防止夹伤花枝。对于不需要去雄的母本花朵,也必须套袋,以防外来花粉影响。套袋后挂上标牌,注明母本名称和去雄日期。 5.花粉采集贮藏 为了保证父本花粉的纯度,在授粉前应对将要开放的发育良好的花蕾或花序先行套袋隔离(已开放的花朵摘除),以免掺杂其他花粉。待花药成熟散粉时,可直接采摘父本花朵,对母体进行授粉;也可把花朵或花序剪下,于室内阴干后,收集花粉备用。 对于双亲花期不能相遇或亲本相距较远的植物种类,如果父本先于母本开花,可将父木花粉收集后妥善贮藏或运输,待母本开花时再进行授粉,从而打破杂交育种中双亲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隔离,扩大杂交育种范围。 6.授粉 待母本柱头分泌粘液或发亮时,即可授粉。授粉工具可用毛笔、棉球等,或者用镊子夹住父本已开裂花药的花丝轻轻碰触母本柱头;对于风媒花,由于花粉多而且干燥,可用喷粉器授粉。为确保授粉成功,可重复授粉2~3次。授粉工具授完一种花粉后,必须用酒精消毒,才能授另一种花粉。授粉完成后立即封好套袋,并在挂牌上标明父本名称、授粉日期、授粉次数等。数日后如发

田间实验报告玉米报告

玉米报告 一、玉米播种 1、播种日期:2016年4月19日(土壤5cm深度的温度稳定通过10℃) 2、玉米品种:农大86,种衣剂处理 3、播种方式:点播——两人1行(6m),行距60cm,开5~6cm深的播种沟,28~29cm一穴,每穴2~3粒种子,穴之间再撒1粒种子。湿土盖种,适当镇压。 4、计划密度:4500株/亩 二、生长发育调查与田间管理 1、玉米发芽率观察: 观察日期:2016年5月10日 播种了60粒出苗55棵,发芽率为55/60*100%=91.67%。 2、玉米间苗:间苗后株距25cm 3、适时中耕除草 4、玉米幼苗性状考查 表1. 玉米生长发育调查 对玉米生长发育有了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播种时采用种衣剂包种可提高玉米的发芽率,增强种子长势;适时间苗,保证壮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营养面积;及时中耕除草,减少杂草竞争;定期对生长锥解剖观察,从初生期、伸长期到小穗分化期,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变化与神奇。由于抽穗、开花、吐丝期正好在暑假,没有能定期调查,对这一阶段感觉模糊,理解不够。 三、玉米成熟植株性状考查

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达到30粒的穗为有效穗; 穗位高度:第一层次生根到第一果穗节的长度 茎粗:指乳熟期地上第三节间中部的短径(不带叶鞘)。 主茎叶数:指出苗第一片叶至顶叶主茎上的总叶数; 节间长度:大于1cm节间。 四、玉米经济性状考查 穗粗(cm):将取样的果穗头尾相间排成一行,测量果穗中间直径,求其平均值;秃尖长度(cm):果穗顶端没有结实或结实未成熟部分的长度; 穗行数:计数果穗中部的籽粒行数; 行粒数:每穗数一中等长度行的粒数; 穗粒数:每一果穗上的总粒数,由穗行数与行粒数相乘估算; 果穗重(g):风干果穗的重量; 出籽率(%)=(籽粒干重/果穗干重)×100%; 百粒重(g):随机取100粒籽粒称重,重复取样3次,取相近两个数的平均数,

玉米自交高效套袋授粉技术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异花授粉率在95%以上,种植群体内自然条件下授粉结实得到的个体遗传基础复杂,基因型呈杂合状态,后代不断分离,性状难以稳定遗传,使得群体的产量低且不稳定。在玉米育种过程中,常采用人工套袋授粉的方法,隔绝外来花粉的混杂,对通过各种手段组建的基础材料进行连续多代自交,筛选出遗传稳定的目标自交系,然后根据自交系的亲缘关系组配杂交组合,获得遗传稳定一致的F1,并从中筛选出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等具有强杂种优势的杂交种。因此,玉米套袋授粉技术是育种过程中最基本的田间操作技术,贯穿于玉米育种的始终,影响到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的成败。在自交系选育过程中,尤其是F2、F3大分离时期,由于选系群体不断加大,需套袋自交授粉的植株不断增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在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都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套袋授粉的效率,节约育种成本,避免育种工作者花过多的时间在套袋授粉工作上,成为育种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为此,简单介绍一种省时省力高效的套袋授粉技术,以供玉米育种工作者参考。 1.套袋技术 1.1套袋前的准备工作 套袋前,将事先写好行号的塑料标牌套在每个株系行靠走道边上的第1株植株上,以便区分各株系。准备好剪刀、小袋(白色薄羊皮纸袋,规格为1lcm×17cm)、大袋(白色薄羊皮纸袋,规格为15cm ×22cm)及围腰。围腰前方设计2个口袋,一个装小袋,一个装大袋。 1.2套袋的具体操作 套袋时,剔除病株和弱株,套足够的优选株,以备后期收获时有足够的选择空间。具体操作为待植株长出雌穗后花丝抽出前适时将小袋套在最上部第1果穗上,将袋口的一边卡在茎秆与雌穗之间,另一边卡人叶鞘和雌穗之间,套好后用手轻轻提一提袋子的上方,若袋子不能提动说明已经套牢固。小袋顶端与果穗顶端留4~5cm的空隙,防止果穗生长膨大过程中顶破纸袋,导致花丝露出纸袋引起串粉。果穗伸得较长才吐丝的植株,可将纸袋口的一边卡在果穗表面的苞叶里。若材料苞叶过长,吐丝困难,可用剪刀剪掉适当苞叶,促进吐丝。对于雌穗在叶鞘中就吐丝的材料需仔细观察,必要时掰掉一部分叶鞘露出雌穗,以便及时套袋。 2.授粉技术 2.1授粉的适宜条件 授粉过早,花丝未完全吐出,果穗易形成秃尖;授粉过晚,花丝过老,活力较低,果穗易形成跳子或一侧粒小粒少的弯棒。过早或过晚授粉都不利于收获时鉴定选系材料的结实性,因此应选择适当的授粉时期。当套袋雌穗花丝抽出4~5cm时可进行授粉,此时花丝已基本全都抽出,活力较强,结实效果好。授粉时间应选在9:00后(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实际气温条件),待雄花和雌花露水干后,温度保持在18~28℃之间为宜。 2.2取粉 取粉时,先打开大袋口,右手将大袋置于头顶前方,注意打开袋口时不能将手指伸人袋内,以免带人其他花粉。然后,左手抓住雄穗基部(手指不能直接接触到花粉),轻轻将雄穗拉到袋口,将雄穗放人袋内。右手抓住大袋,左手食指轻弹雄穗基部,或左手抓住雄穗基部及大袋,右手轻拍纸袋,将花粉抖入袋内,并将花粉集中在袋底一角。整个动作要快,减少异质花粉混入的机会。 2.3授粉 授粉时,头戴一顶宽沿的草帽,遮在套袋果穗上方,阻挡周围异株花粉,增加安全性。右手捏住花粉集中的大袋底角,左手将小袋揭开,迅速将装有花粉的大袋套上雌穗,松开右手将袋内的花粉均匀抖在花丝上。授完粉后把大袋的一边卡在茎秆与雌穗之间,另一边卡入叶鞘和雌穗之间,若雌穗较长可将大袋卡在外层苞叶之间。最后,回收小袋重复利用。 3 检查和回收纸袋 在套小袋的过程中,边套边检查小袋套袋效果,若发现果穗伸长导致纸袋松动,应将纸袋下拉套牢;若果穗将纸袋顶起,应将纸袋上提,以免顶破纸袋。同时,可检测大袋内的授粉效果,若花丝新

小麦的有性杂交技术

小麦的有性杂交技术实验 一、目的: 了解小麦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掌握小麦的有性杂交技术. 二、实验原理 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通常自然异交率极低,为了提高育种效率,促进品种间的基因重组,进行小麦的人工有性杂交是小麦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㈠小麦的花器构造小麦属复穗状花序,由许多互生的小穗组成,小穗基部着生两个护颖和3-9 朵小花,但正常发育的都是基部的2-5 朵小花,小穗上部的小花往往退化。 每朵小花自外向里有外颖、内颖各1 片;鳞片2 个;雄蕊(花丝、花药)3 个;雌蕊(子房、柱头、花柱)1 个,呈羽毛状分裂。外颖顶端有芒或无芒㈡开花习性小麦多数品种为开颖授粉,也有少数闭颖授粉。通常小麦抽穗2-4 天开花(有的当天就开花,也有的抽穗10 天才开花),小麦的开花昼夜进行,其开花的高峰期随地区、品种、当时温、湿度有所差异。通常一天有两个高峰,上午8-11 时,下午约2-6时开花最盛,小麦开花的最适温度18-23E,最适相对湿度70-80%, 小麦花粉在田间条件下的生活力约20分钟。小麦的开花顺序,就全株而言先主穗后分蘖穗;同一穗上,先中部的小穗,然后依次向上、向下两端开放;就一个小穗而言,先基部第一朵小花,然后依次向上,全穗开花约3-5 天。 小麦开花时,鳞片吸水膨胀,迫使外颖张开,同时花丝迅速伸长并伸出颖片外,花粉囊破裂而散粉,一朵小花开花时间很短,大约15-20分钟,开花后花粉落在柱头上1-2 小时开始萌发 三、所需用品 1.用品试验地种植的小麦品种,镊子、剪刀、75%的酒精、透明纸袋、纸牌回形针、小杯。 四、操作方法 1. 普通法(1 )选穗整穗 根据确定的杂交组合,在母本群体内选择典型、健壮植株的主茎穗(刚抽出叶鞘、花药呈绿色)用镊子去掉穗基部和顶部发育不良的小花每穗留中部10个发育较一致的小穗. 用镊子将小穗的上部小花去掉,只留基部外侧两朵发育好的小花. 全穗约留20 朵左右小花 2.去雄套袋 去雄时用左手大拇指和中指夹住麦穗,用食指轻压外颖的顶部使内外颖分开,右手用镊子插入内外颖的合缝里,轻轻镊出三个雄蕊(注意:不要夹破花药和碰伤柱头). 去雄工作应从穗的一侧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去完一侧再进行另一侧,不能遗漏. 去雄时如发生花药破裂(或花药呈黄色)这朵花应剪去,应用酒精擦净镊子,以免发生串粉现象. 去雄完毕,即刻套袋隔离. 挂号标牌 3.授粉: 在去雄后1-3天内进行授粉,结实率较高。授粉以上午8时以后(8-11时)4 时以前开花较盛时为宜,授粉前先检查柱头有无损伤。如柱头已呈羽毛状分叉、有光泽,表明正是授粉适期。采集成熟的父本花粉(花药金黄色,有花粉散出)于小杯(或纸上)中,然后立即用授粉器(将花粉)依次放入每朵去雄的花内,全穗授粉后将纸袋套好,牌上写上父本名称,授粉日期,10 天后将纸袋去掉。㈡“小麦捻调穗”杂交法

生物初中会考实验操作考试练习题

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练习题 一、生物实验A 类操作练习题 1.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器材及设置: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单面刀片、镊子、清水、稀碘液、解剖针、小块木板、洋葱鳞片叶、擦镜纸(备用)。 [附]显微镜状态:目镜已安装好,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换器上两个物镜位于通光孔两侧,呈外八字形,镜筒降到最低处。 实验要求:(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方法步骤: 第 1 页共15 页

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器材及设置: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镊子、消毒牙签(一端尖,一端钝)、稀碘液、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一次性杯子、擦镜纸(备用)。 [附]显微镜状态:目镜已安装好,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换器上两个物镜位于通光孔两侧,呈外八字形,镜筒降到最低处。

实验要求:(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方法步骤:

3.生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永久装片并绘制细胞结构图实验器材:显微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永久装片、铅笔、尺子、橡皮实验要求: (1)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永久装片。 (2)绘制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方法步骤:

镜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对光 上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 视目镜,另一只眼睁开,同时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安放玻 片 将玻片轻放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用压片夹压住玻片 的两端。注意两张玻片都应如此安放,取放玻片时应先将镜筒升 高。 调焦 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同时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 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一只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 旋,使镜筒缓缓上升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 晰。 观察 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在低倍镜下观察人的口腔 上皮细胞永久装片。 (2)绘制人体口 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绘制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画图要求:1.画椭圆形轮廓,中央点密集的铅笔细点呈球形,周围点稀疏的点。 2. 用水平线右侧引线并标注名称 3. 图下注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4. 用显微镜观察并识别人体的基本组织 实验器材及设置:显微镜、人体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单层扁平上皮、骨骼肌、神经元、疏松结缔组织四种组织的永久切片)、纱布、擦镜纸(备用)。

玉米种子生产技术及隔离条件

玉米种子生产技术及隔离条件 (杂交种的技术要求和措施) 繁殖玉米良种,必须满足以下三点要求:一是父、母本必须达到理想的花期相遇,实现充分授粉。二是防止混杂,保证种子纯度,提高种子质量。三是提高杂交制种质量,多收种子。为此必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1 选地隔离 公司玉米制种生产基地位于农八师143团一营五连,配制杂交种的地块称为杂交制种隔离区。隔离区除了保证隔离安全外,还应选用土质肥沃,地力均匀,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旱涝保收的地块,保证植株生长整齐,抽雄一致,便于田间去杂和母本去雄在短期内完成,并保证质量。 隔离方法 空间隔离。就是在隔离区的四周一定距离内不种其他品种的玉米,以防外来花粉的串杂。自交系繁殖隔离区空间隔离应不少于500米,单交制种区不少于400米,双交制种区不少于300米,南北向150--200米,在多风地区,特别是隔离区设在其他玉米的下风处或地势低洼处,应适当加大隔离区。 时间隔离。就是把隔离区制种玉米的播种期与邻近周围其他玉米的播期错开,一般春播玉米错期35--40天,夏播玉米25--30天,但要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灵活掌握。 自然屏障隔离。就是利用山岭、房屋、林带等自然障碍物作隔离,达到防止外来花粉串粉混杂的目的。 高杆作物隔离。就是在隔离区周围种植高粱,麻类等高杆作物隔离,但高杆作物的行数不宜太少,自交系繁殖区种植高粱等高杆作物行数不少于100行,制种区在50米以上,高杆作物应适当早播,并加强管理,以便玉米抽穗时高杆作物的株高超过玉米的高度。 隔离区的数目 隔离区的数目因繁殖类别而不同。配制单交种,需设置三个隔离区,即二个自交系繁殖区和一个杂交种制种区;配制三交种需设置三个亲本自交系繁殖区,但是在配制单交种及三交种时,隔离安全,母本去雄及时、彻底,而制种区的父

玉米实验报告

阿姆斯秸秆腐熟剂玉米秸秆还田试验报告 1.试验目的 受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委托,为验证其生产的秸秆腐熟剂在玉米秸秆还 田中的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增产的作用,我站特安排本试验,为该 产品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试验材料与方法 2.1供试秸秆腐熟剂 阿姆斯秸秆腐熟剂,由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2.2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自2013年开始,在天津市宁河县进行,种植作物为小麦。 2.3供试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表1 试验地块基本肥力 土壤类型有机质 (g/kg) 11.8 速效氮(mg/kg) 74.7 速效磷(mg/kg) 14.2 速效钾(mg/kg) 116 2.4玉米秸秆中的养分含量 表2 玉米秸秆养分含量 作物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 2.5供试腐熟剂用法 将玉米粉碎均匀平铺在田间,均匀撒施腐熟剂2 kg/亩,并根据当地施肥习惯施适量的n、 p、k肥。 2.6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共9个小区,小区面积为60 m2(10 m*6 m) 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栽培管理相同。 处理1:对照(常规施肥不施秸秆); 处理2:不加腐熟剂秸秆还田(常规施肥+秸秆还田); 处理3:阿姆斯秸秆腐熟剂秸秆还田(常规施肥+秸秆还田+阿姆斯秸秆腐熟剂)。 3.结果与分析 3.1腐熟剂对玉米秸秆腐熟程度的影响 调查结果如表3,玉米秸秆还田后施用阿姆斯秸秆腐熟剂秸秆颜色转变、手感软化程度、 腐烂度提早5-10 d。 7 11 16 21 26 7 11 16 21 26 7 11 16 21 26 黄微黄褐黄褐黄黑黄微软软轻度腐烂腐烂腐烂霉味酒香味淡腐烂味腐烂 味腐臭味 微黄褐黄黑黄黑黄黑软腐烂腐烂腐烂腐烂酒香味淡腐烂味腐烂味腐臭味 浓腐臭味 秸秆颜色 秸秆手感软化程度 秸秆气味 3.2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与秸秆不还田(对照)的养分含量相比,处理2的有机质含量提高65.3%, 速效氮含量提高39.0%,速效磷含量提高39.4%,速效钾含量提高2.5%;处理3有机质含量

中考淮南生物实验实验操作试题

器材准备清单 实验1.《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材料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解剖针、吸水纸、滴瓶、滴管、干净纱布、清水、稀碘液、洋葱鳞片叶。 实验2.《观察叶片的下表皮》材料用具: 显微镜、擦镜纸、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干净纱布、吸水纸、滴瓶、滴管、清水、新鲜菠菜和韭菜。 实验3.《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材料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管、吸水纸、酵母菌培养液、干净纱布、碘液。 实验4.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材料用具: 浸泡过1天的玉米种子、放大镜、解剖刀、镊子、白瓷盘(或培养皿)、碘液。

实验1.《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考生用)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生注意: 1.本次考试时间为15分钟。考前请准确填写准考证号码、学校和姓名。 2.考生必须独立操作(如发现仪器有损坏或缺少可向监考教师提出)。 材料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解剖针、吸水纸、滴瓶、滴管、干净纱布、清水、碘液、洋葱鳞片叶。 实验报告:绘出观察到的一个细胞,并标注细胞结构名称

实验1.《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评分检核表 (监考教师用) 准考证号_______ 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绩。 监考教师(签名)年月日

实验2.《观察叶片的下表皮》(考生用)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生注意: 1.本次考试时间为15分钟。考前请准确填写准考证号码、学校和姓名。 2.考生必须独立操作(如发现仪器有损坏或缺少可向监考教师提出)。 材料用具: 显微镜、擦镜纸、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干净纱布、吸水纸、滴瓶、滴管、清水、新鲜菠菜和韭菜。 实验报告:标注出下列表皮细胞与气孔模式图中相应位置的结构名称 表皮细胞与气孔模式图

生物实验报告_观察种子的结构

八年级生物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日期 班级第组姓名 实验目的1、学会解剖和观察种子的方法。2、认识种子的结构。 实验器材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解剖刀、解剖针、镊子、放大镜、培养皿、碘液、等。 步骤与方法一、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1、观察外形 a.浸泡和未浸泡的菜豆种子,你会发现浸泡的种子体积变_____,用手捏一捏浸泡的和未浸泡的菜豆种子,你会发现浸泡的种子变_____。 b.在种子凹陷一侧的种皮上有个斑痕是,用手挤压浸泡的种子,你会发现水会从冒出来。 2、观察内部结构 a.用解剖刀在种脐的对侧划开一个小口,小心剥去种皮,会看到肥厚的“豆瓣”,这种肥厚的豆瓣叫子叶,数一数有____片,里面储存着。 b.小心分开子叶,用放大镜观察内部。对照课本16页图—13辨认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的位置及关系,尝试用铅笔画出菜豆种子内部结构图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展示交流: 1、菜豆种子的结构分为几部分? 2、根据种皮的特点,推测种皮的作用。 3、整个菜豆种子中哪部分占的体积最大?为什么? 4、胚芽、胚轴、胚根哪一部分明显连于豆瓣上? 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观察外形 观察玉米“种子”的外形,找到胚的位置。和菜豆种子相比玉米的种皮(和 果皮)容易剥离吗?____ 2、观察内部结构 a.把玉米粒平放在培养皿里,用解剖刀在正中间纵向切开。 b.在切面上滴一小滴碘液,对照课本16页图—14辨认,被染成蓝色的部分 是____,说明此部分的主要物质是____,未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 c.用放大镜观察内部。对照课本填写下图各部分的名称。 展示交流: 1、玉米“种子”的结构分为几部分? 2、整个玉米“种子”中哪部分占的体积最大?为什么? 3、想一想,我们习惯上称玉米粒为种子,但实际上它却属于果 实,为什么?

玉米自交系扩繁技术操作要点

选择一流的扩繁基地 扩繁基地决定了种子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完成整个生产周期,其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生产种子的质量。因此选择一流基地对扩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地块 1.1积温、无霜期能满足种子全生育期的需要,能使其正常成熟。 1.2有安全隔离带,空间隔离500米以上,或自然屏障隔离,能阻止同类作物外来花粉进入种子生产区。 1.3地势平坦,地力均匀,无盐碱,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地力较好。能保证种子生长的营养供给。 1.4水源充足,灌排方便,稳产保收。能保证种子各生育时期对水的需求。 1.6集中便于管理,包括地块集中和种植户集中。 2 种植户 2.1愿意从事种子生产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动力。 2.2有责任感,能把种子生产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把提高种子质量放在首位。对所产种子不掺杂使假。 2.3服从领导,能按照技术要求完成种子生产,交售全部合格种子。不无理取闹。 2.4劳力充足,能满足种子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供给,使各项措施能及时执行。 3 合作单位 3.1愿意合作是其它工作的前提。 3.2信誉好,有“质量第一、第一质量”的质量意识,视种子质量为企业生命。 3.3有领导力,能组织种植户进行生产。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为种子生产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4有种子生产技术人员,能把种子生产中技术要求和措施及时传达给种植户并指导其顺利执行。 3.5认同金色农华对种子生产的各项技术要求,能按照要求认真执行。 3.6有充足的晒场和适于少量亲本用的穗烘干和籽粒烘干设备。种子收获后能及时晾晒或烘干,快速降水。 3.7有种子加工和储藏能力,有具有先进的脱粒、清选、分级等机械。 3.8对所产种子不私自留用、不流失。

实验四、园艺植物的有性杂交技术

实验四园艺植物的有性杂交技术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有性杂交技术。练习实际操作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 杂交是基因重组的过程。通过杂交可以把亲本双方控制不同性状的有利基因综合到杂种个体上,使杂种个体不仅双亲的优良性状,而且在生长势、抗逆性、生产力等方面超越其亲本,从而获得某些性状都更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三、实验材料与用品 (一)材料:已经开花的不同品种园艺植物(月季、菊花、桃花、番茄、黄瓜等)植株。 (二)仪器设备和药品:镊子、放大镜、铅笔、纸牌、脱脂棉、各种规格的羊皮纸袋、70%的酒精、隔离网。 四、时间安排 2学时。 五、方法与步骤 1.亲本选配:根据育种目标和亲本选配的原则选配亲本; 2.杂交母株的选择:选择具有母本品种典型性状的、生长健壮、开花结实正常的优良单株作为母株。在母株数量较多时,一般不要在路旁或人流来往较多的地方选择,以确保杂交工作的安全。去雄的花朵以选择植株中上部和向阳的花为好。每株(或每株)保留3~3朵花较好,种子和果实小的可适当地多留一些,在选定了花序或花之后,把多余的花序、已开的花、结的果实及小蕾除去,以保证杂种种子的营养。 3.花期调整:杂交育种时,有时选择的两个杂交亲本开花时间不一致,使得难于进行杂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对开花期进行调整或收集父本花粉贮藏等。植物开花与温度、光照等因素有关。掌握了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就可通过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调节温度、光照或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手段对植物进行处理,使开花时期能满足杂交要求。在调整花期前,首先应弄清楚影响植物花期的主要因子是什么,然后再采用相应的措施调整开花期。 4.母本花的去雄和隔离两性花的品种为防止自交,杂交前需将花蕾中未成熟的花药除去。去雄时可用手或镊子,同时注意尽量不要碰伤雌蕊。去雄时如果工具被花粉污染,须用70%以上的酒粉消毒,去雄后立即套袋以免其他花粉干扰。风媒花可用纸袋,虫媒花可用细纱布袋。袋子应两端开口,套上后上端向下卷折,用回形针夹住,下端扎在枝上,在扎口周围最好垫上棉花,防止昆虫钻入或夹伤花枝。对雌雄异花的在雌花开放前适当整枝后套袋隔离。在去雄前应把已经开的花、果和小蕾去掉,只留用于去雄的大蕾,去雄的时间一般在授粉前的1~2天进行,去雄后套上纸袋隔离,套袋上挂上纸牌或塑料牌,用铅笔注明日期。 5.父本花的隔离和采粉无论异花授粉植物还是自花授粉植物,为了防止非目的杂交,都应对父本进行隔离。花粉的收集与贮藏在前面的实验中已经讲述。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一) 观察叶的下表皮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完成下列操作 1、组装、调试显微镜。(30分) 2、制作下表皮装片。(30分) 3、观察。(30分) 4、整理仪器。(10分)———————————————————— 考生在考核前填写上姓名按虚线撕下把评分表交给监考老师评分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一)教师评分表 观察叶的下表皮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1、组装、调试显微镜(30分): ①正确取放显微镜(10分) ②组装显微镜,升高镜筒(10分) ③正确对光、光亮合适(10分)。 2、制作下表皮装片(30分): ①正确撕取(芥兰或蚕豆)叶的下表皮(10分)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放入下表皮,盖上盖玻片(10分) ③临时装片无气泡(10分)。 3、观察(30分): ①低倍镜下见到下表皮,对焦清晰(10分) ②气孔在视野中央(10分)

③换上高倍镜看气孔(10分)。 4、整理仪器(10分): ①将显微镜复原,安放好(5分) ③清洁载玻片,盖玻片及桌面(5分)。 整理(1分) 显微镜复原:取下装片,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离通光孔,镜筒降到最低位置,将反光镜竖直。洗净并擦干盖玻片和载玻片。材料用具摆放整齐,擦拭桌面。 考核监考员签名:年月日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二)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完成下列操作 1、组装、调试显微镜。(30分)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40分) 3、观察。(20分) 4、整理仪器。(10分) ————————————————————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二)教师评分表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1、组装、调试显微镜(30分): ①正确取放显微镜(10分); ②组装显微镜,升高镜筒(1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