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知功能语法

认知功能语法

认知功能语法
认知功能语法

戴浩一认知功能语法提要

转自“东方语言学”一、引言

我在1989年以英文稿发表〈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Toward a Cognitio n-based Functional Grammar of Chinese),提出我对汉语语法研究哲学及的方法。[1]这个刍议一方面是基于我在1970年代后期对生成语法的反思,另一方面是我自己在汉语教学经验中得到的启示。我在1984年发表的有关汉语动词系统的时间概念及1985年发表的汉语词序与时间词序就是我在1970年后期对生成语法的反思所得到的一些心得。在这两篇文章中,我对生成语法学者所信仰的语法自主性设理(autonomy thesi s of syntax)提出质疑,并且开始回归采纳久已被现代及当代语言学主流所忽视的语言相对论(linguistic relativism)。在这段时间中,美国生成语法学者也开始思索这个问题,并且在有些方面与我的看法不谋而合。这些学者的代表是George Lakoff和Ronal d Langacker。他们两人都同时在1987年发表了有关认知语法的专书,更加强我提倡汉语认知功能语法的动机。在过去的十年内,我也在这个理论架构上研究汉语语法,得到一些初步的成果。最近张敏(1998)的书中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及方法,也把我近年来研究的成果做了更进

一步的讨论。

二、哲学及方法

认知功能语法,顾名思义,就知道它是一种功能语法。功能语法学家(包括认知语法学家) 与形式语法学家对语言的本质有以下四点不同的基本认识。

第一、代表形式语言学主流的Chomsky学派认为语法是人类天赋语言本能(language instinct)的体现,而且作为一种心智能力,语言能力(language faculty) 是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因此语法的体现是自主的不会受到语言之外的认知及人类生活经验的影响。功能语法学者虽然承认只有人类才有语言,他们认为语言本能可能是寄生于人类其他心智能力而产生的,而不是天生,独立自主的。从哲学知识论导向而言,Chomsky学派可以说是相信先验之事的理性主义(rationalism),而功能语法则是注重后天经验的经验主

义(empiricism)。

第二、在方法上,Chomsky学派基本上是演绎法(reduction),功能主义在方法上采取是归纳(induction)。

第三、形式语言学在解释方面注重形式的解释(formal explanation) 以及「内在解释」(internal explanation)。功能语法学家此注重功能的解释(functional explanation) 以及「外在解释」(external explanation)。

第四、形式语法学家常常为了追求公式的完美,忘记了语言现象有一大部分是历史文的产物。功能语法学家大部分认为语言现象有其生理心理基础,也是历史文化的产物。

我所倡导的认知功能语法是一种以认知为基础的功能语法。我们强调的认知不是Chom sky及Pinker等人所强调的「语言本能」,而是人类在生存中所必需具有的认知能力,而这些认知能力也不是人类独有的,例如时间顺序,整体与部分关系,物体形状及空间关系。我认为这些人类在生存中所需要的基本认知能力要跟语言的使用达到最大的协调与互动,语言才能达到它的沟通功能:如何描述世界,如何改变世界。因此,我认为人类语言所用的原则有五套,如果加上Chomsky的天生语言本能才有六套。这五套是:(1)

人类感知的范畴化(categorization);(2) 人类解决一般问题的心智能力;(3) 说话者尽量精简的原则;

(4) 听话者尽量解读的原则;(5) 由经验世界所抽离出来的逻辑数理原则。(1) 和(2) 是认知的;(3) 和(4) 是功能的;(5) 则是经验的,相对于Chomsky先验天生的语言运算原则。我这种看法是把天赋的语言本能看做一个有可能但是尚待求证的问题(emp irical question)。而我的求证办法是先用语言前述的五套原则去了解语言现象,穷其尽时,才能思考天赋语言本能的存在。这种作法对于追寻语言本能的方法是基于经验主义(empiricism) 及inductionism的基本精神,与Chomsky的理性主义(rationalism) 及deductionism一方面看起来是大相径庭,另一方面可以说是分工合作,从山的两边挖到中间

再者,认知功能语法认同认知语法学家Lakoff及Langacker所主张的非客观主义(non objectivism),认为语境并非对应客观的外界世界,而是对应人类透过生活经验所了解的世界。语法则是反映约定俗成的概念结构(conceptual structure),而概念结构的形成又与生活经验与了解现实世界的策略密切相关。非客观主义允许不同语言的相对性,但是并不排斥语言的共性,因为人类有相同的生理及心理基础,也面对著大致相同的物理世界。

但是,我所倡导的认知功能语法比较强调刻画语言的相对性。因此主张有限语法相对论

(limited Linguistic relationism),这个相对论包括三种相对性:本体相对性(ontologic al relativity),概念相对性(conceptual relativity),语意相对性(semantic relativity)。不同语言的语法基本上是反映这三种相对性。例如在本体相对性下,大量使用个体量词的语言,在本体上物体都是不可数的,没有可数(count) 与不可数(mass) 之区分,而少用个体量词的语言则有此区分。概念相对性下,呈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个语言可以从整体至部分,另一个语言可以从部分至整体。同样一个语言,在某些情况下是以整体至部分,另一个情况下是以部分至整体。在语境的相对下,有些语言的主词对照施事者,有些言语则对照受事者。同样地在同一个语言里,有些情况主词取施事者,有些则取受事者。我在1984年的文章就提到:英文比较注重过程,因此主事者与主语的对照比较清楚,而汉语比较注重结果,因此受事者可以无标示的当作主词。

三、汉语的语序

我在认知功能语法的理论架构上,提出三个认知原则,二个功能原则来描述汉语语序。第一个认知原则便是我在1985年所提出的时间顺序原则(principle of temporal sequ ence):"两个句法单位的相对次序决定于他们所表示概念领域里的状态的时间顺序"。这是语言里以时间顺序为基础的一个"次序象似动因" (Iconic motivation of order)。时间顺序原则是一个语言普遍都有呈现的原则,但是在汉语句法里特别明显。这个原则可以概括以下各种句型的语序。在下面的例句里,用数字来表示事件或状态出现的顺序和表达它们的语言成分的次序是一致的:

(1) 你给他钱,我才给你书。

(2) 张三上楼睡觉。

(3) 张三到图书馆拿书。

(4) 张三拿书到图书馆。

(5) 我从公园走到图书馆。

(6) 他往南看。

(7) 他比我高。

(8) 他用筷子吃了那碗饭。

(9) 小猴子在马背上跳。

(10) 小猴子跳在马背上。

(11) 他打破了花瓶。

(12) 他哭湿了手帕。

以上有些句子如(3) 跟(4),(9) 跟(10) 语序是可以对调的,但是表达的是不同事件或状态发生的概念顺序。其他的例子语序是不可以对调的,因为在我们所熟知的概念世里只有一种顺序。这种词序的限制有力地证明生成语法所深深信仰的语法自主假设是令人质疑的。因此我1985年的文章中对生成语法的质疑提也多多少少受到生成语法学者的注意。

[2]汉语语序的第二个认知原则是从大到小的空间关系的描述。最明显的例子是汉语写地址的次序是由大到小,跟英语由小到大,刚好相反。例如:

(13) 台北市罗斯福路三段100号

(14) No. 100, section 3, Roosevelt Road, Taipei

在报告一件事物的地点,汉语与英语也呈现出同样的对照。例如:

(15) 我们学校图书馆八楼西文部第十二个书架上放了好几本Chomsky的书。

(16) Several books by Chomsky are on the 12th bookcase in the section of western languages on the eighth floor in the library of our university.

汉语与英语这种对照反映了寻找物件时候两种不同的心理过程。汉语把空间的大小关系转换为寻找物件的前后关系,再由语序依据时间顺序原则排列出来。就如张敏(1998: 165) 所指出的,这是用移动自我(moving ego) 的策略来描述空间关系。相对的,英语由小至大是用移动客体(moving object) 的策略来描述空间关系。这两种不同的策略是语言普遍运用的,只是在不同的语言里,分别在不同的语法部门出现(戴浩一1994)。「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汉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基模(conceptual schema)。这个基模引导著汉语语法的几个重点(Tai 1989, 1993, 1994)。例如,只有「整体」才能为主题(topic),才能为「把字句」的受词,「被字句」的主词。请看,

(17)a. 那棵树,叶子很多,花很少。

b. *那些叶子,树很大。

c. *那些花,树很大。

(18)a. 我把五个苹果吃了三个。

b. *我把三个苹果吃了五个。

(19)a. 五个苹果被我吃了三个。

b. *三个苹果被我吃了五个。

在这三种汉语的主要句型中,「整体」一定要出现在「部分」的前面。

汉语语序的第三个认知原则是我在1985年时间顺序一文中提出的时间范围原则(principle of temporal scope)。这个原则是:"如果句法单位X表示的概念状态在句法单位Y所表示的概念状态的时间范围之中,那么语序是YX"。这个原则可以说是第二个空间认知原则的隐喻引伸(metaphorical extension)。我们知道语言里许多时间观念是

由空间观念引伸而来的。这个原则可以概括以下例举的汉语语序。

(20) 现在是2001年3月13日上午11点5分。

"It is now 11:05 a.m., March 13, 2001."

(21) a. 他去年暑假回来。

y x

b. *他暑假去年回来。

"He came back last summer."

(22) a. 他昨天来了。

y x

b. *他来了昨天。

"He came yesterday."

(23) a. 你不在的时候,他走了。

y x

b. ?他走了,你不在的时候。

"He left, when you were not here."

(24) a. 你来以前,他走了。

y x

b. ?他走了,你来以前。

"He had left before you came."

从以上汉英句子的对照,我们也可以看出和语的时间范围是由大而小,而英文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是由小而大。

时间范畴原则所下的定义可以引伸至其他涉及逻辑范围的汉语词序。例如:

(25) 他不常来。

y x

(26) 他常不来。

y x

(27) 他不可能来。

y x

(28) 他可能不来。

y x

汉语语序的两个功能原则都以信息传达为基础的(information-based principle)。第一个是我在1989年文章提出的信息中心原则:句子的前提部分在前,断言部分在后。信息中心原则也跟大家熟知的话题─说明结构(topic-comment construction,参看Li an d Thompson 1981) 一致,表现在话题和前提的句子部分都表示"已知"的信息,说明和断言都表示"新知"的信息。因此,信息中心原则和话题前于说明在汉语语序上是体现了一条功能语法学家视为金科玉律的功能原则:已知排在新知之前。这个功能原则确实可以在语用的理论上找到更深广的解释。但是文章篇幅的关系,在此不便详谈,仅以例子来说明信息中心原则在汉语语序上的应用。A (assertion) 代表新知,P (presuppositio n) 代表已知。

(29) 他跑得快(他跑得快吗:快,不快。*跑,*不跑)

P A

(30) a. 他跑得很快。

P A

b. *他很跑得快。

(31) a. 他跑得不快。

P A

b. *他不跑得快。

(32) a. 他跑得快不快?

P A

b. *他跑不跑得快?

汉语的第二个以信息传达为基础的功能原则是:焦点成分趋向于处在句子的开头。这个焦点原则和信息中心原则都是把要传达的最重要信息放在句尾,使得听话的人容易克服我们人类相当有限的记忆空间(Miller的七+二理论)。我在1985年的文章里就根据语言心理学家的观察提出在功能语序理论上要区分自然语序(natural order)和凸显语序(salient order)。前者是以感知为基础,对说话的人比较容易记忆而加以表达,后者是以听者容易记忆为考量而加以表达。因此,(33) 表达自然语序,遵守时间顺序原则。(3 4) 表达凸显语序,遵守信息焦点原则。

(33) 我病了,没去开会。

(34) 我没去开会,(因为)我病了。

(33) 使用自然语序,先讲因,后说果;(34) 使用凸显语序,先说果,后讲因。同样,(35) 使用自然语序,动作在先,目的在后;(36) 则使用凸显原则,把目的放在句前面。北京话里有许多各色各样的倒装句(Tai and Hu 1991) 其实是利用凸显原则。例如:

(35) 吃了苹果,他。

(36) 买苹果,他要。

四、认知功能语法与汉语教学

五、认知功能语法的发展方向

English Language and Culture (MA)

Published 16 October 2008

Ludovic De Cuypere's new book: Limiting the Iconic

Published 16 October 2008

Ludovic De Cuypere, University of Ghent, was a guest researcher, invited by Olga Fischer, from April until July 2008. He wrote Limiting the Iconic. From the metatheoretical foundations to the creative possibilities of iconicity in language. This is the sixth book in the series Iconicity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dited by Olga Fischer and Christina Ljungberg.

Iconicity has become a popular notion in contemporary linguistic research. This book is the first to present a synthesis of the vast amount of scholarship on linguistic iconicity which has been produced in the previous decades, ranging from iconicity in phonology and morpho-syntax to the role of iconicity in language change.

An extensive analysis is provided of some basic but nonetheless fundamental questions relating to iconicity in language, including: what is a linguistic sign and how are linguistic signs different from signs in general? What is an iconic sign and how may iconicity be involved in language? How does iconicity pertain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This book offers a new and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iconicity in language. It is argued that the linguistic sign is fundamentally arbitrary, but that iconicity may be involved on a secondary level, adding extra meaning to an utterance.

John Benjamins 2008 (ISBN 9789027243423)

走进认知语言学

走进认知语言学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近年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它是在新的哲学观和认知观基础上,以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新兴语言学科。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发展、定义、基本假设、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五个方面浅谈了对该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认知;认知语言学;现代汉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为了让语言更好的为人类的交际活动服务,我们必须要研究语言,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语言,运用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它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作为一名在读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研究生,我需要掌握各种语言理论知识,不仅要了解旧的语言理论,更要关注最新的学术问题,为以后的现代汉语的学习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语言理论的课堂上,我第一次认识、了解了一种新的语言理论——认知语言学。 一、我对认知语言学的认识 认知语言学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产生,经过了七八十年代的发展,形成的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产生与当时科学理论的大背景是一致的。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认知科学应运而生,它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这其中也包括了认知语言学。 (一)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认知语言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自80年代中期以来,它的研究范围已扩展到了语言学的各个领域。认知语言学最初是针对“语义”的研究提出来的。美国生成学派以Langacker为首的语义学家们认为语义部分才是句法生成的基础,他们从底层语义关系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自然语言的句法不是自主的,不能独立于语义,而语义也不能独立于人的认知。至此,他们摆脱了乔姆斯基的句法形式研究,走上了认知语言学的道路,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

认知语法理论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e5425815.html, 认知语法理论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 作者:邓斌石文君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08期 【摘要】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理论为建构语法提供了认知模型,将语法看作是象征性的层面,其表达的具体形式和句法行为是由语义结构推动的,与意象和图式不可分割,这为英语名词复数形式等方面提供了很强的解释力及教学价值。 【关键词】语法教学认知语法教学启示 一、引言 语法教学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但二语教学中一直是争论的要点。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认为语言学习实质上就是学习一套外语语法规则,但它忽视了学习者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过于追求语法的准确性。直接法、听说法等教学法对于语法概念过于狭窄,语法教学过于抽象,脱离实际,语言交际能力不足。在交际教学法中,语法教学服从于交际教学,语法项目的安排也随交际教学的要求安排,有些语法项目甚至被完全忽略,缺少系统性和阶段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语法教学能够使语言材料输入更易接受,能促进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而认知语法的奠基人Ronald Langacker提出的认知语法理论为当前英语语法教学开辟了新道路,为解释许多语法问题及教学实践,例如英语名词复数形式等提供了新的视点。 二、认知语法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是从识解和构式的角度研究语言结构,重视人的认知模式来构建语言规则,研究人类语言系统的心智表征。语法涉及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与形式语法相反,认知语言学不认为语法是纯粹的形式问题,也不认为意义是基于真值和参照的。 1. 象征单位和构造 语言在本质上具有象征性。Langacker将语言单位分为三类:音位单位,语义单位,象征单位。而语言则是由象征单位建构而成,这些象征单位小至词素,大至语篇。由于受索绪尔语言观的影响,Langacker 将象征单位称为音位单位与语义单位的结合体,用公式表示为:象征单位=音位单位+语义单位。但Langacker 则认为语言符号是具有理据性的,并非任意的。而构造则是形和义的结合体。这里的构造与传统语言学所说的构造不同。认知语法中所说的构造范围更为宽泛,是形式结构与概念结构的结合体,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存储于说话者的语言系统中[1]。 2.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理论

Langacker认知语法的神经视角探索_程琪龙

《当代语言学》第6卷2004年第4期334-339页,北京 Langacker 认知语法的神经视角探索Ξ 程琪龙上海大学 提要 Langacker 指出,认知语言学倾向于神经基础的研究,而不是心理显现的研究。本文就以神经基础为出发点,重点讨论认知语法的研究范围、理论特点、哲学倾向和理论表述形式,并对意象的显突关系特征及其表述进行论证。我们通过论证力图发掘出认知语法对可操作概念系统和语言系统的构拟解释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认知语法 符号结构 小句 Langacker 创导的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 )是当代认知语言学理论之一①。Lan 2gacker (1987,1990,1991,1999a )将认知语言学(包括认知语法)归入功能主义阵营;坚持语法不是自主自足的,而是连接语义和语音的符号结构。Langacker 和其他认知语言学流派一样,强调语法单位是语言使用者谙精娴熟的认知过程和无须思索的习惯性认知行为;强调语法是由形位、词汇和句法构成的延续体;重视符号双极性的研究和概念语义的研究。本文以神经基础为视角,重点讨论Langacker 认知语法的研究范围、符号特征、语义观、哲学倾向和表述形式及其解释力。 1.研究范围 Langacker (1999b :17)认为,语言学就其研究范围可以分出两种类型:描述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各对立因素:心理显现和神经基础,结构和功能,共时结构和结构变化,认知表征和言语行为,习得结果和习得过程,小句和语篇等。Langacker 明确地宣称认知语法在承认两者间对立统一的同时,更倾向功能主义的研究范围。笔者则认为,除了小句和语篇的对立外,其他各对立因素实际上都是一个实质的两个不同时间维度上的体现。它们的对应关系可以论证如下。 首先,讨论心理显现和神经基础的关系。如果神经网络是物质基础,那么心理过程则是神经基础的抽象,两者在不同的研究层级;前者抽象,后者具体;前者涉及意愿、意向等心理因素,后者涉及物质的信息传导等特性,所以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却不是一对一的。由于人类记忆体和工作记忆容量的有限性,我们的研究可以在不同层级上进行,并在它们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层级之间关系的研究。如果语言的认知研究以神经基础为论证的支柱,那么从语言的生理性出发,(内化)语言系统的载体主要是大脑神经网络。如果将神经网络的(广义的)结构看作是有一定权值的神经路径(或称回路),那么科学实验的结果证明,结 433本刊网址:http ://https://www.doczj.com/doc/be5425815.html,/chinese/s18yys/dangdai/index.htm Ξ①国内由沈家煊(1995)首先引荐评介。 本文得到国家2001年社科基金(项目01B YY001)资助,特此致谢。Langacker 的发音是[′l √n k ]。

试论认知语法的“特色”

试论认知语法的“特色” 摘要:认知语法的出现标志着语法研究由注重形式转向了注重意义,将形式与意义密切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认知语法强调用语法以外的因素来解释语法现象。认知语法不仅要解释已固化的语法单位,而且还要解释运用已有象征单位组成新单位的创造力。认知语法为解释语法具有生成力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统一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认知语法认知构式识解 一、认知语法的出现 “认知语法的出现标志着语法研究由注重形式转向了注重意义,将形式与意义密切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认知语法”从名称上看似乎是对语言的认知研究X 式的统称,其实是对Langacker语言研究的专指。认知语法脱胎于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其主要学术主X都是对生成语法的反动。 认知语法通常指以Langacker为代表的一派认知语言学家所从事的研究,强调用语法以外的因素来解释语法现象。Langacker所创建的认知语法,主要运用“象征单位”和“识解”等来分析语言的各个层面,包括词素、词、短语、分句和句子。 “认知语法以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为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种种认知方式是如何形成和约束语法构造的,并深入解释语法规则背后的认知方式和心理基础,以及构造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仔细描写人脑在使用语言和形成规则时的心智活动,以及人们掌握语言单位和构成更大构造的能力。认知语法尝试给语法X畴和语法构造作出一个较为系统的、一致的解释,从而为语法解释找经验和概念上的理据。” 二、认知语法研究的“新思路” 认知语法彻底摒弃了传统语法中的词类划分、句法分析的老套方法,不主X 区分词汇结构和句法结构,也不依赖传统语法中常用的名词、动词、主语、谓语、宾语等术语,认为这些传统分析方法作为一个理论缺乏一致性、统一性和系统性,因而缺乏充分的解释力。认知语法研究的新思路主要包括: 1.语言和句法不是自治的,具有体验性; 2.以语义(概念化)分析为基本出发点; 3.依据几种基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来对语法作出统一解释; 4.只设三个单位:音位单位、语义单位和象征单位; 5.用“识解”来描写语法; 6.坚持整合观,接受部分组合观; 7.语法具有象似性; 8.语法具有模糊性:词素、词汇、词法、句法构成一个连续体; 9.通过典型事件模型解释英语基本句型。 认知语法还有一个更高的目标,它不仅要解释已固化的语法单位,而且还要解释运用已有象征单位组成新单位的创造力。因此认知语法为解释语法具有生成

认知语法理论指导下的商标翻译

Business Collection 商务必读 222 2012年5月 https://www.doczj.com/doc/be5425815.html, 认知语法理论指导下的商标翻译研究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陈志明 王文娜 摘 要:商标翻译的质量关键在于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是检验翻译成果质量的最好标准,这就要求商标的翻译必须要迎合译入语所在国家或地区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差异,从而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心理需求,进而塑造企业形象。本文尝试着从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商标的翻译及认知语法理论对商标翻译的指导意义进行了探讨。关键词:认知语法理论 商标 翻译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5(a)-222-02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下,跨国间的商务、贸易往来越加频繁。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打造知名商标已经成为众多的企业在市场经营战略中的打造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一款出色商标的打造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在商标的翻译过程中同样要求译者不仅仅掌握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还要具备广告学、美学、市场营销、消费者心理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民族差异、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上的差异等等都会影响到消费者对商标的认可程度和欢迎程度,所以译者还需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使翻译出来的商标能够迎合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消费者的需求,进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心理需求。 1 认知语法理论与商标翻译 认知语言学研究人对世界的感知、经验、观察事物方式如何 影响人们对语言的使用,特别是在同样符合语言规范的条件下如何选择不同的词与句子来表达非客观的意义。经验观和突显观是对语言认知的研究的两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概念形成中的认知,即人是怎样运用语言符号对事物进行概念化的,这涉及基本范畴与隐喻认知模式等;二是语言使用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即人是怎样运用结构实现其交际功能的,这涉及语义结构中的突显与选择。认知理论主张从受语者内心认知过程来探索语言概念框架的形成,这对词语、语句甚至篇章的语义更具有解释力。 Langacker(1991:41)认为,人们为达到思维和表达的目的可以从不同的视角,选择不同辖域,突出不同焦点,以不同方法观察情景和解释内容,是形成一个概念,语义结构和语言表达的具体方式,这是人类自身的一种认知能力。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Langacker 认为可以从一下五个方面来考虑:(1)“详细程度” (specificity),它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首先正确理解原语的词汇,然后从目标语中的一系列相关的词语中选择最贴近原语的词汇进行转换;(2)“辖域”(scope),认知语法认为,语言中的每一个表达式都有一个对应的认知范围,其涉及的范围有大有小,可分为“最大辖域” (maximal scope)”和“直接辖域” (immediate scope)”,前者指整个视野中的内容,后者指的是最相关、最邻近的意义或概念。直接辖域对于翻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译者解决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词语的选择、词语的顺序、位置和词义、句义等的理解问题;(3)“背景”(background),背景是指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或结构是另外一个或数个表达式的意义或结构的理解基础。一个 或数个意义或结构的范畴化可作为理解另外一个意义或结构的背景,背景是认知运作和语义结构的重要的基本的特性;(4)“视角” (perspective),视角的选择与“背景”、 “突显”密切相关。译者的观察角度可能会直接影响理解和表达,不同的视角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参照点;(5)“突显”(salience, prominence),即突显的焦点不同,强调的方面也不同。以上五种方法既可以在句子层面,也可以在词汇层面认识或描写一个事体。它对翻译词汇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具有切实可行的依据,使转换形式和意义更加准确。 由于翻译是跨文化交际和人们沟通的桥梁,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民族由来已久的文化是不可能彻底地被另外一种文化所取代,因此,如果因为两种语言和文化各自的特点和差异造成原商标的内涵很难为读者所领会得到,就无法达到吸引消费者,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目标,进而达到销售商品的目的,而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功能就更是无从谈起。所以译者要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background)去考察语言,从译入语的词语或句子的“详略度”去斟酌词义或句义,从译入语的“直接辖域”出发去寻找最佳的表达方式,从最客观的视角去突显原文表达式的语义关系;在深刻理解原表达内容的基础上,平衡突显的实体与次突显的实体之间的关系。总之,通过这五个方面,通过译入语的词语或句子选择,来综合考虑译入语的表达方式或途径。 2 商标翻译遵循的原则 商标内容的翻译要适应销售地区的风俗习惯,适应不同国家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差异、道德和法律。要真正做到从“客随主便”到“入乡随俗”的转变。这就要求译者在商标的翻译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2.1 审美原则 商标名称的翻译是否合适将会直接影响到该商品在当地的销售,进而影响到该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所以一个成功的商标的名称的翻译应该凸显出自己的个性,具有丰富的内涵、美感。因此商标的翻译应遵循美学的原则。2.2 等效原则 恰如奈达所指出的那样,翻译的是为读者服务的,翻译的质量和水平如何,要看读者的反应如何。商标可以说是企业促销产品的一种独特的方式,所以如果商标的翻译没有像原来的商标那样迎合消费者的心理,激发消费者的欲望,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即没有达到原商标一样的效——“等效性”,也就是译者的翻译是失败的。 2.3 简洁原则 译者在商标的翻译过程中还要注重简洁原则,做到文字简洁、易于上口、便于记忆,使商标具有易读、易记、易看、易懂的特点。只

认知语法参考文献

认知语法参考文献 沈家煊:语用法的语法化,福建外语,1998年第2期 刘丹青: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语言研究,2001年2期 吴福祥: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1期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 沈家煊:认知语法的概括性,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1期 沈家煊:语法研究的分析和综合,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2期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当代语言学,1999年1期 沈家煊:语用法的语法化,福建外语,1998年第2期 沈家煊:类型学中的标记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1期 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1期 ***沈家煊:《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 Haiman, John (ed.) 1985. Iconicity in Syntax.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Lakoff, George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eorge and Mark Johnson. 1980 Ma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gacker Ronald.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k Johnson. 1987. The body in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Reason and Imagin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

认知语法学与汉语语法研究

认知语法学与汉语语法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凡是将人的语言能力当做一种认知能力加以研究的,或专门研究语言和认知之间关系的,都叫认知语言学。这是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狭义的认知语言学是: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我们一般所讲的认知语言学,都是指狭义的认知语言学。 二、认知语言学的产生 语言的认知研究从乔姆斯基就开始,生成语法主张研究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但他认为认知是天赋的、先验的,句法是一个自足的系统,由此后来引起一场对乔姆斯基革命的反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吸收语用学、生成语义学和认知科学诸多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认知语言学,其代表人物是:Langacker,Lakoff,和Haiman等。

三、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认知语言学有它及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基础,其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即体验哲学)。认知语言学家所主张的经验主义不同于哲学史上早期的经验主义,也不是指被动地印在”白板”上的感知印象,而是指由人的身体构造及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运动经验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义的范畴结构和意象图式。经验主义哲学观的主要观点是:(1)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2)思维具有想象性。(3)语言符号不是对应于客观的外部世界,而是与认知参与下形成的概念结构相一致。(4)概念结构与认知模式具有完形特性。 四、认知语法 认知语法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认知语法源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语言学教授创建的一种崭新的语言学理论——空间语法(space grammer)。认知语法认为,认知和语义是语言形成其句法构造的内在动因,句法构造的外在形式是受认知和语义因素促动的。因此,认知语法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种种认知方式是如何形成和约束语法构造的,并深入解释语法规则背后的认知方式

袁毓林先生认知语言学课程

袁毓林先生的认知语言学课程 (2009-08-30 11:40:52) 标签:分类: 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 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课程 任选课学分:2;周学时:2 教学方式:讲授和讨论相结合;考试方式:论文或报告 任课教师:袁毓林 课程简介 本课程讲授认知语言学的基本信念、方法论原则和相关的研究课题,特别介绍和评论汉语语法的认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有关课题。内容包括:(1)认知科学的学术背景及其对语言学的影响、(2)认知语言学的观念和三种不同的研究取向、(3)乔姆斯基的心智哲学和句法自主论、(4)语言象征现实和句法的临摹性、(5)基于认知的汉语功能语法、(6)原型理论和语法范畴、(7)隐喻、意象图式和语义的演变与词语的选择限制、(8)语法结构的认知分析、(9)认知加工难度和语序排列原则、(10)语义的扩散性激活和缺省推理机制、(11)语法结构和相关的标记模式、(12)汉语方位表达和理解的认知研究、(13)汉字的认知研究和实验分析、(14)从认知研究到计算分析。 参考文献 戴浩一(1988)《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黄河译,《国外语言学》第1期。 戴浩一(1989)《以认知为基础汉语功能语法刍议》,叶蜚声译,《国外语言学》1990年第4期、1991年第1期。 戴浩一(2002)《概念结构与非自主性语法:汉语语法概念系统初探》,《当代语言学》第1期。 方经民(1999)《论汉语空间方位参照认知过程中的基本策略》,《中国语文》第1期。郭承铭(1993)《认知科学的兴起和语言学的发展》,《国外语言学》第1期。 郭锐(1997)《方位词“前、后、左、右”的参照策略》,提交第30节国际汉藏语言和语言学会议论文,将刊《中国语言学论丛》第四辑。 姬东鸿、黄昌宁(1996)《汉语形容词和名词的语义组合模型》,Communications of COLIPS (中文与东方语言信息处理学会通讯),Vol. 6, No 1, Jun 1996, pp.25-33)。 廖秋忠(1992)《现代汉语并列名词性成分的顺序》,《中国语文》第2期。 收入廖秋忠(1992)《廖秋忠文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林书武(1995)《〈隐喻与象似性〉简介》,《国外语言学》第3期。 林书武(1997)《国外隐喻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刘宁生(1994)《汉语怎样表达物体的空间关系》,《中国语文》第3期。 刘宁生(1995)《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其在语言类型学上的意义》,《中国语文》

Cognitive Grammar认知语法

A Brief Analysis on Cognitive Grammar In recent years, the concept of “fictivity” has caught our attention more often and become a popular research topic in each study areas. And “Fictive motion” has been a common research topic of both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psycholinguistics. Talmy first noticed the interesting and essential linguistic phenomenon and he thought that the language and the perception system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According to Talmy, fictive motion verbs whose basic reference is to motion, but which actually describe stationary situations. One same object in sight has two different images, namely the actual one and the fictive and virtual one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ability. Other scholars also gave definitions to fictive motion. Langacker believes that fictive motion is a semantic transformation caused by human’s subjective construal on objective scene and a grammaticalization. In terms of our life experiences, the motion in fictive motion cannot take place. Let’s take these three sentences for example: (a)The balloon rose quickly. (b)The path rose quickly as we climbed. (c)The path rises quickly near the top. The first sentence is actual motion. The balloon can actually produce the movements “rise”. The second one is perfective virtual motion. The path makes a static scene and the object’s motion is realized by the sentence’s language forms virtually. As we know the path can’t motion itself. On account of the verb “rise”, the whole sentence could have the psychological fictive motion. The third sentence is inperfective virtual motion because the tense is the present tense and the motion didn’t finish. One of the first scholars who have dealt with fictive mo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Leonard Talmy, who coined the term fictive motion in 1996. In order to account for this phenomenon, he proposed the pattern of general fictivity, a framework dealing with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of nonveridical phenomena, especially form of motion. From his point of view, there exists a major

认知语法

文献综述 课程:语言学统计方法 研究方向:语言学 学号: 42008209 姓名:韩忠安

目录 1.0引言 (2) 2.认知语言学在国外的发展 (2) 2.1七十年代的兴起阶段 (2) 2.2八、九十年代以后的发展阶段 (2) 3.认知语言学在国内的发展 (3) 3.1八十年代末的引进阶段 (4) 3.2九十年代以后的发展阶段 (4) 4.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前景 (4)

认知语法的文献综述 1. 引言 认知语言学是近年来代表语言学研究兴起的一个学派或思潮,是21世纪语言学界的一种研究范式,其特点是阐释语言和其他认知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认知语法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认知语法指的是认知语言学框架内所有关于语法研究的理论,包括Ronald W.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Leonard Talmy“概念组织系统模型”、Charles J.Fillmore和Adele E. Goldberg等人的“构式语法”等理论,统称为“语法研究的认知途径”。[1]狭义的认知语法就是专指Langacker所创立的语法理论,即通常所说的“认知语法”。在所有这些理论中,Langacker的理论体系最完备,影响也最大。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后者。认知语法是从人的认知特点这一角度来考察语法结构,其基本假设是语言不是直接反映外部世界,而是由人对世界的认识作为中介。其更注重寻找语法结构形成的理据,并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种种认知方式是如何形成和约束语法构造的;深入解释语法规则背后的认知方式和心理基础,以及构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仔细描写人脑在使用语言时和形成规则时的心智活动,人们掌握语言单位和构成更大构式的能力。认知语法尝试给语法范畴和语法构式作出一个较为系统的、一致的解释,从而为语法解释寻找经验和概念上的理据。 2.认知语法在国外的发展 认知语言学常指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八九十年代得到迅猛发展,盛行于欧洲和北美及其他国家,本世纪已渐成主流的新兴语言学流派。它是近年来国外语言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George Lakoff,Ron Langacker和Len Talmy等,总的来说认知语言学就是对作为组织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等工具的语言的研究。一般来说,认知语言学分为两大领域,其一为“认知语法”,奠基人是Ronald Langacker,其二为“认知语义学”,奠基人是George Lakoff。 2.1七十年代的兴起阶段。语言的认知研究从乔姆斯基就开始了,生成语法主张研究人类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过程,但他认为认知是天赋的、先验的,句法是一个自足的系统,由此后来引起了一场对乔姆斯基革命的反动。认知语言学则不同,它是直接借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根据人类的各种认知能力对具体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描写。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观”认为人类的语言能力与其他认知能力密不可分,语义现象实际上是一种认知问题,语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语义,语法和语义密不可分。认知语法的奠基人美国语言学家Langacker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跳出了形式主义的框架, 其目的是要建立一种关于语法结构的概念观,即根据认知过程来描写语言组织结构的一种观点,创建一种全新的理论体系———认知语法。最初Langacker将他所创立的理论称之为“空间语法”,后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广他的理论,他听从了朋友的建议,将其理论改称为“认知语法”。 2.2 八、九十年代以后的发展阶段。认知语言学在80年代逐步发展其学术思想,到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发展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语言学理论。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内容是认

(完整word版)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解读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1原型范畴理论(The Theory of Prototypes) 1.1原型范畴理论的发展历程 原型理论的产生经历了一段过程。著名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Lakoff.G)曾形象地将经典的范畴化理论的实质比作“容器”,具备定义性特征的个体就在里面,不具备的就在外面。 而著名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却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认为其中类别的成员如同一个家族的成员,每个成员都和其他一个或者数个成员共有一项或者数项特征,但几乎没有一项特征是所有成员都共有的,于是以这样环环相扣的方式通过相似性而联系起来成为一类。即下图方式: 从七十年代开始,以罗施(Rosch)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和以拉波夫(Labov)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对cup ,bird ,fruit, furniture, vegetable, toy, vehicle, clothing等概念做了一系列深入的定量实验研究,发现了在范畴化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认知上显著的“原型”理论。 第一,个体范畴化的依据是其属性(attributes)而非其基本特征(essential features)。属性是事物性质的心理体现,与人们认知及现实的互动模式密切相关;基本特征被理解为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它们与主体认知无关,是客观而独立的存在的。 第二,对自然类的范畴化而言,传统理论所说的起定义作用的特征往往难以找到。例如furniture(家具),在著名的Webster英语词典定义为“movable article used in readying an area as a room or patio for occupancy or use (用于装备房间、内院之类的地方,使便于居住或者使用的可移动物件)”,词典只是勉强找出的非确定性的描述,而算不上是可以根据来确切分类的充分必要条件(比如,壁柜、电话、地毯这类算不算furniture?)。

认知语法的“特色”

认知语法的“特色” 认知语法的出现标志着语法研究由注重形式转向了注重意义,将形式与意义密切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认知语法强调用语法以外的因素来解释语法现象。认知语法不仅要解释已固化的语法单位,而且还要解释运用已有象征单位组成新单位的创造力。认知语法为解释语法具有生成力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统一的理论框架。 标签:认知语法认知构式识解 一、认知语法的出现 “认知语法的出现标志着语法研究由注重形式转向了注重意义,将形式与意义密切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王寅,2006:8)。“认知语法”从名称上看似乎是对语言的认知研究范式的统称,其实是对Langacker语言研究的专指。认知语法脱胎于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其主要学术主张都是对生成语法的反动。 认知语法通常指以Langacker为代表的一派认知语言学家所从事的研究,强调用语法以外的因素来解释语法现象。Langacker所创建的认知语法,主要运用“象征单位”和“识解”等来分析语言的各个层面,包括词素、词、短语、分句和句子。 “认知语法以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为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种种认知方式是如何形成和约束语法构造的,并深入解释语法规则背后的认知方式和心理基础,以及构造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仔细描写人脑在使用语言和形成规则时的心智活动,以及人们掌握语言单位和构成更大构造的能力。认知语法尝试给语法范畴和语法构造作出一个较为系统的、一致的解释,从而为语法解释找经验和概念上的理据。”(王寅,2006:2~3) 二、认知语法研究的“新思路” 认知语法彻底摒弃了传统语法中的词类划分、句法分析的老套方法,不主张区分词汇结构和句法结构,也不依赖传统语法中常用的名词、动词、主语、谓语、宾语等术语,认为这些传统分析方法作为一个理论缺乏一致性、统一性和系统性,因而缺乏充分的解释力。认知语法研究的新思路主要包括: 1.语言和句法不是自治的,具有体验性; 2.以语义(概念化)分析为基本出发点; 3.依据几种基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来对语法作出统一解释; 4.只设三个单位:音位单位、语义单位和象征单位;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与Lakoff的认知语义学之比较-5页word资料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与Lakoff的认知语义学之比较 一、两种理论的不同之处 1.不同的学术派别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Langacker教授于70年代初开始着手创建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最初被称作“空间语法”,后更名为“认知语法”,并于1987年和1991年分别出版了《认知语法基础》第一、二卷,奠定了认知语法的理论基础,与Fauconnier形成了以他们为首的“圣地亚哥学派”。 Lakoff于1972年起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1987年出版的《女人、火与危险事物》是认知语义学的奠基之作,标志着认知语义学的创立。该书在理论上的深度和广度是空前的,最终形成了以Lakoff、Johnson和Fillmore为首的认知语言学中的“伯克利学派”。 2.不同的学术理念 Langacker和Lakoff针对认知语言学不同的侧面进行研究注定了他们在学术理念上的不同。Langacker始终定位于认知语法的研究,并一直为建立较为完善的认知语法体系而努力,其理论涉及一些重要的认知语言学问题,如语义结构、基体与侧面、射体与界标、意象图示网络、概念化与范畴化、心理经验等。Lakoff以隐喻概念研究作为理论的起点和认知研究的主要途径,属于以语义为取向,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体验哲学”。相比之下,Langacker从更广的范围研究人的认知能力,主张对一个语言系统心理表征的认知过程尽可能全面地描写,而Lakoff认为语义研究既是对客观真值条件的描述,又必须参照主观对客观的经验以及隐喻的概念体系。

3.不同的学术用语 Langacker和Lakoff对认知语言学通过两个渠道进行探索研究,使用了具有各自研究特点的学术用语。如Langacker致力于认知语法的研究,其理论涉及的术语有意象图式、突显、界标和射体、基体与侧面、辖域、双极性等。由于在Lakoff的认知语义理论中,概念隐喻既是它的起点,又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一直贯穿这一理论的始终,所以具有Lakoff研究特点的术语有概念隐喻、经验完形、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容器隐喻等。Lakoff还提出理想化的认知模型(ICM),在强调一个语义域与外部经验的关系时,与Langacker的“认知域”具有同样的功能。像这样的用不同术语表示相类似概念或范围的还有许多例子。 二、两种理论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1.相同的哲学基础 Lakoff早在1987年的《女人、火与危险事物》中就论述了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那时使用的术语即经验主义或经验现实主义、经验主义观、非现实主义。1980年他与Johnson一起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99年又出版了第二本合著《体验哲学》,从而把认知哲学的这种经验主义基础升华为体验哲学。 认知语法也是根据体验哲学观,揭示人类的感知经验,及在此基础上 所形成的概念图式如何形成对语言结构的约束机制,从而为语法构造寻找经验上和概念上的理据。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和Lakoff的认知语义学都建立在这一共同基础之上。 2.相同的理论假设

认知功能语法

戴浩一认知功能语法提要 转自“东方语言学”一、引言 我在1989年以英文稿发表〈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Toward a Cognitio n-based Functional Grammar of Chinese),提出我对汉语语法研究哲学及的方法。[1]这个刍议一方面是基于我在1970年代后期对生成语法的反思,另一方面是我自己在汉语教学经验中得到的启示。我在1984年发表的有关汉语动词系统的时间概念及1985年发表的汉语词序与时间词序就是我在1970年后期对生成语法的反思所得到的一些心得。在这两篇文章中,我对生成语法学者所信仰的语法自主性设理(autonomy thesi s of syntax)提出质疑,并且开始回归采纳久已被现代及当代语言学主流所忽视的语言相对论(linguistic relativism)。在这段时间中,美国生成语法学者也开始思索这个问题,并且在有些方面与我的看法不谋而合。这些学者的代表是George Lakoff和Ronal d Langacker。他们两人都同时在1987年发表了有关认知语法的专书,更加强我提倡汉语认知功能语法的动机。在过去的十年内,我也在这个理论架构上研究汉语语法,得到一些初步的成果。最近张敏(1998)的书中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及方法,也把我近年来研究的成果做了更进 一步的讨论。 二、哲学及方法 认知功能语法,顾名思义,就知道它是一种功能语法。功能语法学家(包括认知语法学家) 与形式语法学家对语言的本质有以下四点不同的基本认识。 第一、代表形式语言学主流的Chomsky学派认为语法是人类天赋语言本能(language instinct)的体现,而且作为一种心智能力,语言能力(language faculty) 是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因此语法的体现是自主的不会受到语言之外的认知及人类生活经验的影响。功能语法学者虽然承认只有人类才有语言,他们认为语言本能可能是寄生于人类其他心智能力而产生的,而不是天生,独立自主的。从哲学知识论导向而言,Chomsky学派可以说是相信先验之事的理性主义(rationalism),而功能语法则是注重后天经验的经验主 义(empiricism)。 第二、在方法上,Chomsky学派基本上是演绎法(reduction),功能主义在方法上采取是归纳(induction)。 第三、形式语言学在解释方面注重形式的解释(formal explanation) 以及「内在解释」(internal explanation)。功能语法学家此注重功能的解释(functional explanation) 以及「外在解释」(external explanation)。 第四、形式语法学家常常为了追求公式的完美,忘记了语言现象有一大部分是历史文的产物。功能语法学家大部分认为语言现象有其生理心理基础,也是历史文化的产物。 我所倡导的认知功能语法是一种以认知为基础的功能语法。我们强调的认知不是Chom sky及Pinker等人所强调的「语言本能」,而是人类在生存中所必需具有的认知能力,而这些认知能力也不是人类独有的,例如时间顺序,整体与部分关系,物体形状及空间关系。我认为这些人类在生存中所需要的基本认知能力要跟语言的使用达到最大的协调与互动,语言才能达到它的沟通功能:如何描述世界,如何改变世界。因此,我认为人类语言所用的原则有五套,如果加上Chomsky的天生语言本能才有六套。这五套是:(1)

认知功能语言学

认知功能语言学 ——Defining cognitive linguistics 认知功能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简介 ?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及本质 ?认知语言学的属性 ?主要代表人物及流派 ?认知方式——比较/范畴化 一、认知语言学简介 ?上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研究兴起于美国西海岸,80年代开始活跃起来,继而 扩展到西欧和全球,形成对乔姆斯基革命的又一场革命。 ?1989年国际认知语言学学会成立,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1990年起开始出版期刊 Cognitive Linguistics。 ?中国的认知语言学研究目前正方兴未艾。几年前成立了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每 两年举行一次会议。 二、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及本质 语言观 ?认知语言学崇尚体验哲学,以建设性心智主义、互动论和联通论为心理学基础。它 批判语言天赋说,坚持从体验性认知的角度来解释语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在于表达意义,语义必须置于语言研究的首位。 意义即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是客观现实、身体体验、认知方式、知识框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强调认知方式和主观性在语义形成中的作用,同时也重视社会文化和百科知识对于语义解读的必要性。 语言本质 ?认知语言学并非专门的理论,而是代表着一种或一组研究取向。该领域的学者对语 言的本质有着共同的看法,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具有一致性。(Taylor) ?第一,质疑乔姆斯基语言学提出的语言专用模块(language-specific module)说,认 为语言能力内嵌于一般的认知能力和过程之中,心智(mind)中不存在独立的语言模块。 ?第二,认为语言是一开放的系统,由一系列符号单位组成,符号单位分为语形 (phonological)和语义(semantic)两个极,相当于索绪尔的能指和所指,因此,认知语言学是向索绪尔符号系统说的回归。 ?第三,与第二点相联系,认为由语素组成的词项和词组成的短语,以及现时语法分 析中常见的主语和动词、修饰和被修饰、主从等关系也是符号单位或符号结构,都是有意义的。词法和句法结构都是符号。 三、认知语言学的属性 ?语言知识是非模块的 语言知识与其他知识形成的过程相似;语法与语音、词汇、语义融合衔接,没有截然的界限,句法自治说没有根据。 ?语言知识的形成基于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