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形变是指形状发生改变。

2.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

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

(1)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2)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

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

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

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二、弹力

1.弹性和塑性:(1)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2)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形变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2.弹力

(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2)弹力的大小、方向和产生的条件:

①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变程度等因素有关。

②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

③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3。弹簧测力计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

簧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三、重力

1.重力的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大小

(1)重力也叫重量。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单位牛顿(N);m是质量,单位千克(kg)。g=9.8N/kg。

(3)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重力最大,靠近赤道处重力最小。

3.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应用: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4。重心:

(1)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5。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的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同一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初

速度相等。

(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①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

②证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认识到惯性也是物体的一种特性。

2.惯性

(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

都是错误的.

③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

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

④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

生”惯性或“消灭”惯性。

⑤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

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

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二、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

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简单记为:同物、等大、反向、共线。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

2

3.二力平衡的应用

(1)己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寻求物体平衡的方法、措施。

4。力和运动的关系

不受外力静止状态

受平衡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变

(合力为零) 匀速直线运动

受力情况运动状态

速度大小改变

受非平衡力的作用运动状态改变

(合力不为零)运动方向改变(拐弯)

三、摩擦力

1.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接触并挤压。(2)接触面粗糙.(3)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摩擦力的分类

(1)静摩擦力: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滑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

(3)滚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滚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

4。静摩擦力

(1)大小:0﹤f≦Fmax(最大静摩擦力)(2)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5。滑动摩擦力

(1)决定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4)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6.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的主要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主要方法:①减少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用滚动代替滑动;④使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用气垫的方法)。

第九章压强一、压强

1。压强:

(1)压力:

①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接触挤压而产生的力。

②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③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4)公式:p=F/S。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5)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1Pa=lN/m2,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发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p=ρgh。式中,

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3。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

(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闹、下水道的弯管。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是三峡船闸。

三、大气压强

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并且大气压强很大。

3。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方法: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于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于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76cm.

(2)计算大气压的数值:p0=p水银=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所以,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P0=1.013Xl05Pa=760mmHg.

(3)以下操作对实验没有影响①玻璃管是否倾斜;②玻璃管的粗细;

③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银面的位置。

(4)若实验中玻璃管内不慎漏有少量空气,液体高度减小,则测量值要比真实值偏小.

(5)这个实验利用了等效替换的思想和方法。

3.影响大气压的因素:高度、天气等。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4。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又叫做无液气压计)。

5.大气压的应用:抽水机等。一切抽吸液体的过程都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飞机的升力的产生: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快、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慢、压强大。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第十章浮力

一、浮力

1。当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时会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其的压力差,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3.称重法测量浮力:浮力=物体重力—物体在液体中的弹簧秤读数,即F浮=G—F′

4.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二、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的重力。公式:F浮=G排。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出计算浮力大小的数学表达式;F浮=G排=m液g=ρ液gV排.

(2)阿基米德原理既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2。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⑴阿基米德原理阐明了浮力的三要素:浮力作用点在浸在液体(或气体)的物体上,其方向是竖直向上,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

⑵“浸在”既包括物体全部体积都没入液体里,也包括物体的一部分体积在液体里面而另一部分体积露出液面的情况;“浸没”指全部体积都在液体里,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和部分体积浸在液体中都适用.

⑶“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和物体的体积V物,它们在数值上不一定相等。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里时,V排=V物 ,此时,物体在这种液体中受到浮力最大.

如果物体只有一部分体积浸在液体里,则V排<V物,这时V物=V排+V露。

⑷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即F浮的大小只跟ρ液、V排有关,而与物体自身的重力、体积、密度、形状无关。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随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变化而改变。

⑸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F浮=ρ气gV排,浸在大气里的物体,V排=V物.例如:热气球受到大气的浮力会上升。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条件

(1)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

(2)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但漂浮是物体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

2。应用

(1)轮船

①原理:把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成空心的轮船,使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从而来增大它所受的浮力,故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

②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m排=m船+m满载时的货物

(2)潜水艇

原理:潜水艇体积一定,靠水舱充水或排水来改变自身重力,使重力小于、大于或等于浮力来实现上浮、下潜或悬浮的。

(3)气球和气艇

原理:气球和飞艇体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气、氨气、热空气),

通过改变气囊里的气体质量来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所受浮力大小。

3.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①称量法:F浮=G—F拉;②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③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m排g=ρ液gV排;④平衡法:F浮=G物(悬浮或漂浮)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一、功

1、功

(1)力学中的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的两个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两因素缺一不可.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①有力无距离;②有距离无力;③有力有距离,但是力垂直距离。

2、功的计算

(1)计算公式:物理学中,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即:W=Fs。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J),1J=1N·m;F表示力,单位是牛顿(N);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

(3)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分清是哪个力对物体做功,即明确公式中的F。

②公式中的“s”是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必须与“F”对应.

③F、s的单位分别是N、m,得出的功的单位才是J。

二、功率

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

(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的时间叫做功率,用符号“P”表示。

单位是瓦特(W)常用单位还有kW。1kW=103W。

(2)公式:P=W/t.式中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

三、动能和势能

1、能量(1)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2)单位:焦耳(J)

2、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功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被举高的高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具

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4、弹性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四、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1)定义: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的能量。(2)单位:J。

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

(2)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香菇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是机械能的总和不变,或者说机械能是守恒的。

(3)在分析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例时,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是在哪一个过程中,再分析物体质量、运动速度、高度、弹性形变程度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能的变化和转化情况。

3、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1)从能量的角度来看,自然界的流水和风都是具有大量机械能的天然资源。让水流冲击水轮转动,用来汲水、磨粉;船靠风力鼓起帆来推动航行。到19世纪,人类开始利用水能发电。

(2)修筑拦河坝来提高上游的水位,一定量的水,上、下水位差越大,水的重力势能越大,能发出的电就越多。风能也可以用来发电,风吹动风车可以带动发电机发电。

4。人造地球卫星

(1)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运行,所以存在动能和势能.

(2)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因此机械能守恒。

(3)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它的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它的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一、杠杆

1。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2.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当有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杠杆能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则我们说杠杆平衡.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此时杠杆自重的力臂为0;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方便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实验中要多次试验的目的是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3。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二、滑轮

1.定滑轮

(1)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支点是转动轴,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

(2)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

(1)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支点是上端固定的那段绳子与动滑轮相切的点,动力臂是滑轮的直径,阻力臂是滑轮的半径。

(2)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且多费一倍的距离。

3。滑轮组

(1)连接:两种方式,绳子可以先从定滑轮绕起,也可以先从动滑轮绕起。

(2)作用: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但是费距离。

(3)省力情况:由实际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决定。绳子段数:“动奇定偶”。

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其中n是绳子的段数,h是物体移动的高度。

4。轮轴和斜面

(1)轮轴:实质是可以连续旋转的杠杆,是一种省力机械。轮和轴的中心是支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F2,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F1,轴半径r,轮半径R,则有F1R=F2r,因为R>r,所以F1

(2)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斜面的坡度越小,省力越多。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W有用: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也就是人们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时必须做的功。在提升物体时,W有用=Gh。

2、额外功—-W额外

(1)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2)额外功的主要来源:

①提升物体时,克服机械自重、容器重、绳重等所做的功.②克服机械的摩擦所做的功。

3、总功——W总:

(1)人们在使用机械做功的过程中实际所做的功叫总功,它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W总= W有用+ W额外。

(2)若人对机械的动力为F,则:W总=F•s

4、机械效率——η

(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公式:η= W有用/ W总。

(3)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4)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①改进结构,使它更合理、更轻巧;②经常保养,使机械处于良好的状态.

(3)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

①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

②它们之间的物理意义不同,也没有直接的联系,功率大的机械效率不一定大,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也不一定大。

n

G

G

F'+

=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形变是指形状发生改变。 2.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 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 (1)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2)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 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 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 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 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二、弹力 1.弹性和塑性:(1)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2)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形变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2.弹力 (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2)弹力的大小、方向和产生的条件: ①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变程度等因素有关。 ②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 ③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3.弹簧测力计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 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三、重力 1.重力的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大小 (1)重力也叫重量。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单位牛顿(N);m是质量,单位千克(kg)。g=9.8N/kg。 (3)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重力最大,靠近赤道处重力最小。 3.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应用: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4.重心: (1)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5.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的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同一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 初速度相等。 (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 ①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 ②证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认识到惯性也是物体的一种特性。 2.惯性 (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 都是错误的。 ③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 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 ④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 生”惯性或“消灭”惯性。 ⑤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 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 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二、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知识点讲解大全

最新人教版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量程是指它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 时间的测量

1h=60min 1min=60s 运动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不是所有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的介质;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s;声 t 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人教版初二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全汇总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第七章力 7.1力(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 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 越长。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7.3重力(G)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G 表示。 3重力的大小: ①又叫重量(物重)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 , 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④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4施力物体:地球 5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应用:重垂线 ①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 ②作用: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 6作用点:重心(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7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作用点也都画在重心上。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7.1 力 (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力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 1) 一个力的产生必须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且同时存在。 2) 单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 力的作用可以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例如:用力推小车,小车从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如:用力压缩弹簧,弹簧发生形变;用力拉弓,弓发生形变。 3.力的单位:XXX (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 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称为力的示意图。 7.2 弹力 1) 弹性和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并能自动恢复原来形 状的特性称为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且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称为塑性。

2) 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例 如压力、支持力和拉力。 3) 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 4) 测量力大小的工具称为弹簧测力计。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其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B。使用前需要校零指针;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 数后减去起始和末尾测量力时的示数,才能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 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高中物理知识是学生比较重视的一项科目,要想学好物理,首先要掌握它的基本知识。接下来松鼠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一、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同一位置)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距离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力来维持。 3、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知识点汇 总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 位置、位置的变化、位移、位移的计算。 -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度的计算及物体速度的方向。 - 速度与位移的区别。 - 加速度、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及加速度的计算。 - 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变化。 第二章力的作用及其测定 - 力的概念、力的单位及测定力的方法。 - 牛顿第一定律。 -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效果。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万有引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 第三章力的合成与分解 - 多个力合成为一力的合力。 - 一力分解为多个力的分力。

第四章动能、动能定理和功 - 动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 动能定理。 - 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 功和能的关系。 第五章功率 - 功率的概念和单位。 - 功率与功和时间的关系。 第六章压强 - 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计算。 - 压力和面积的关系。 - 海底隧道的应力问题。 第七章浮力和浮力原理 - 浮力和浮力的起因。 - 什么物体能浮起来。 - 浮力原理与鱼类有关的形态结构的关系。

第八章热传递 - 热的概念和热传递方式。 -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的特点及例子。 - 如何减少热损失。 第九章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 - 物质的三态及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 相变的概念、相变时物质的性质变化。- 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第十章热量和热量计 - 热量的概念、单位和测定。 - 热量传递的方式及其公式推导。 - 热量的计算方法和计算问题。 第十一章物体的导热性和状态变化- 物质的导热性与热传导的关系。 - 固体状态变化时的概念和条件。 - 引起固体状态变化的因素和方法。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完整有答案版)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完整 有答案版) 首先将弹簧测力计挂在需要测量力的物体上,使其受到拉力或压力。然后读取指针指向的刻度值,即可得到该力的大小。使用时要注意不要超出弹性限度,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知识点3:重力 1、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是一种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3、重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所在的表面,指向地心。 4、重力的符号:G,国际单位是XXX,简称牛,用符号 N表示。 5、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叫重量,重量的大小与物 体的质量成正比,重量的单位是XXX。 6、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g,国际单位是米每秒平方,简称m/s²,用符号g表示,近似值为9.8m/s²。 知识点4:弹力和重力的合力 1、合力: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它 们的效果等于一个力的效果,这个力叫合力。

2、合力的大小:合力的大小等于各力的代数和。 3、合力的方向:合力的方向由各力的方向和大小共同决定。 4、弹力和重力的合力:当物体被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时,除了受到重力的作用外,还受到弹力的作用。这时,弹力和重力的合力就是物体所受的拉力或压力,它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显示的数值。 使用时,应先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同时,要确保指针指在零刻线上,如果不在,需要进行调零操作。在使用过程中,要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以防止弹簧卡壳。 在测力时,需要注意力的方向必须和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以确保弹簧能自由伸缩而不受阻碍。同时,待弹簧测力计稳定后才可进行读数操作。在读数时,应确保视线正对刻度值,并与刻度板面垂直。 重力是宇宙间物体相互吸引的力,而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则被称为重力。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为G=mg, 其中g表示重力加速度,约等于9.8N/kg。重力的方向总是竖 直向下,而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新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新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下面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和光现象 1.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物体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存在。 2. 声音的特性:音调、音量、音色。 3. 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4.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是通过空气中的分子相互碰撞传递能量而实现的。 5.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在真空和透明介质中传播。 6.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线、法线和反射线在同一平面内。 7. 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与入射角 有一定的关系。 8. 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到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9.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规律。 第二章:光的传播与成像 1. 光的传播模型:光沿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以光速c为准,光的传播 路径可以改变。 2. 晶体的折射:晶体是由一种或几种无规则排列的分子、离子或原子组成的固体,光 线在晶体中发生折射。 3. 透镜的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和规律。 4. 透镜的焦距:透镜的焦距是指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后会聚于焦点的距离。 第三章:电流和电路

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传输的形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 电路的组成:电源、导体、电器等。 3. 串联和并联: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分配;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分配。 4. 电阻和电阻率: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属性,单位是欧姆;电阻率是表征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5. 欧姆定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U = I R。 6. 电功率和热效应:电功率是电流对负载做功的大小,单位是瓦特;电流通过导线会产生热效应。 第四章:磁现象和电磁感应 1. 磁铁的特性:磁铁有两极,分别是南极和北极,相同极相斥,不同极相吸。 2. 磁场的概念:磁场是磁铁周围存在的特殊区域,可感知磁场的力叫做磁力,磁力方向是力线的方向。 3. 线圈中的磁场:线圈通电后在其周围会产生一个磁场,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可以影响磁场的方向。 4. 电磁铁和电磁炉:电磁铁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作的磁铁,电磁炉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食物。 5. 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通过导线的磁力线的数量。 6. 弗莱明右手定则:用右手握住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四指弯曲的方向就是磁力线的方向。 希望以上总结对你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高中物理知识是学生比较重视的一项科目,要想学好物理,首先要掌握它的基本知识。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一、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同一位置)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⑴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距离越远。 ⑴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⑴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⑴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力来维持。 3、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⑴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⑴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 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梳理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梳理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梳理 第七章力 第1节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存在,其中给出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另一个接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 2.、力的单位: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 3、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是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二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和方向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这种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会画力的示意图)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穿溜冰鞋的人用力推墙,人会向后退,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2节弹力 1、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形变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对吗?答对。 2、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实验室里测量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它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的

道理做成的。测量力的工具还有握力计,臂力计等。而各种各样的秤是测质量的。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许超过它的量程。还要观察弹簧的指针是否指到零刻线,若没有,则要调零。弹簧在测量范围内有: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的伸长=长度-原长。如原长2厘米,受3n时弹簧长5厘米,受6n的拉力时弹簧长 8 厘米。 注意:测力时力的方向要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一致。 第3节重力 1、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字母 G 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方向是竖直向下。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2、物体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表达式为 G= m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 9.8N/kg ,它的意义是地球表面附近,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牛顿。粗略计算时,g取 10 N/Kg。重力的大小要随位置而变化,而质量随位置不变。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 1/6 。地面上60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约为 600 牛顿,拿到月球上去重力为 100 n。地面上800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8 牛顿,用量程为5n的弹簧秤能称出它的重力吗?答不能。 3、重锤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制成的,用它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 4、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这个物体的几何中心。 (会画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5、宇宙间的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运动的小车受的阻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小车将以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重要知识点 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它们关系是: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 1mm=0.001m=10-3m;1m=106μm;1um=10-6m ;1m=109nm;1nm=10-9m。速度计算公式:v=s/t变形公式s=vt,t=s/v。其中:s表示路程单位米(m);t表示时间单位秒(s);v表示速度单位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 或km·h-1,1m/s=3.6km/h。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1t=1000kg,1kg=1000g ,1g=1000mg 2、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公式:ρ=m/v,变形公式:m=ρv, v=m/ρ,其中ρ表示密度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3),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kg),V表示体积单位立方米(m3),1g/cm3=1.0×103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的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1L=1000ml=1dm3,1mL=1cm3 第七章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要产生力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它们之间不一定接触,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它们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可以产生两种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或者说使物体发生形变 )。 2、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一般用大写字母 F 来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其符号是 N 。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力的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且画在重心上。 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常见的拉力、提力、推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并且它们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这两个物体互为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并调零。 4、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其作用点叫重心,施力物体是地球,用符号 G 表示,其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以采用悬挂法来确定。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用公式表示G=mg ,其中G表示重力,单位是 N ,m表示质量,单位是 kg ,g 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其值是 9.8N/kg ,它表示的含义是: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9.8N 。 第八章力与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说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原来运动的则会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仍保持静止。牛顿第一定律也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与速度等其它因素无关。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物理知识汇总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物理知识汇总 第1章运动的世界 (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2、参照物:定义: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长度与时间测量 1、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m dm ㎝mm μm nm 换算关系:1km=1000m; 1m= 10 dm = 10 2㎝= 103mm= 106μm= 109nm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 使用前的观察:三看: 量程(一次性量取的长度) 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的距离) 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测量步骤: (1)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体。(若刻度尺较厚,则水平使用刻度尺。如:木尺) (2)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读数时注意估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不一定是小数点后两位)——重点(4)客观记录测量结果。(标准数据:精确值、估读值、单位) (5)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测量的转化法: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 化直为曲:测量操场的跑道。 2、时间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秒(s) 常用单位:小时、分、秒、毫秒、微秒 h min s ms μm 换算关系:1h=60min=3600s 1s= 103 ms= 106μm 机械停表: (1)构造:大圈与小圈。小圈表示分钟,大圈表示秒。 (2)大圈可能表示30秒,也可能表示60秒。读数时要注意。(观察示数,如:1、32、3则为30s一圈) (3)读数时先读小圈,再读大圈。要注意是第几圈。(判断小圈是否过半) 3、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力 7.1力(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 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否则 会损坏测力计)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新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20XX 年新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课本中有非常多的知识点,所以我们要 学好归纳。小编整理了关于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 有帮助 ! 新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第7-8 章 第七章?力?复习 第一节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 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 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 (速度大小的改变 )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 态改变时,可以判断受到了力的作用。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 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如果没有大小 ,可不表示 ,在同一个图中 ,力越大 ,线段应越长 二、弹力 1、弹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 性。 2、塑性 :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 性。 3、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4、力的测量: ⑴ 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 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 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 ; “调〞: 调零; “读〞:读数 = 挂钩受力。 C、考前须知: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三、重力: ⑴ 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1、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为9.8N/Kg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