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工程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参考资料

机电工程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参考资料

机械工程系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依

据《国家中长远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领( 2010-2020 )》、《关于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授课质量的若干建议》(教

〔2006〕16 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

定》国发〔 2014〕19 号文件精神,针对“一带一路”、《中

国制造 2025》等国家战略,以及重庆“五大功能区”发展战

略,“ 6+1”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成立装备制

造专业群和汽车技术专业群。

二、现有基础

( 一)产业背景解析

建设装备制造专业群和汽车技术专业群,培育机械制

造、工业机器人和汽车维修领域的技术技术人才,是国家产

业发展的需要。建设装备制造专业群和汽车技术专业群的产

业背景以下:

国家推行制造强国战略,深入推行《中国制造2025》,

以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交融,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智能制造机器人列为国家重要工程项目,国家将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和军用机器人,推进高精美减速器、高速高性能控制器、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驱动器重点零部件的自主化,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商用。

新能源汽车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国家将推行新能源汽车推行计划,激励城市公交和出租车使用新能源汽车。

( 二) 人才需求解析

装备制造专业领域和汽车技术专业领域技术技术人才

需求旺盛。

经过对渝东北机械企业的调研发现:机械制造方面的

技术人才每年将需求 1 万人,工厂电气维修技术人才每年需求量为 5000 人。对渝东北汽车制造和维修企业调研发现:

汽车领域的技术人才每年需求量约为8000 人。

( 三)专业建设基础

1、课程条件基础

机械工程系目前开设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应用与

维修技术和机械装备制造技术三个高职专业。形成了机械基

础课程群、电工电子课程群、计算机基础课程群和汽车维修

课程群,并成立了相应的授课团队,为拟新增设专业的课程

授课确定了基础。

2、师资队伍基础

机械工程系拥有一批熟悉机电技术和汽车维修技术

的师资队伍。目前共有专、兼职教师 11 人,其中,教授 1 人,副教授 4 人,授课老师 1 人,助教 5 人。能保证全部理论课和部分实践课授课的需要。

3、实训基地基础

机械工程系拥有满足学生学习、实习和实践的基本条

件,实验设施较为齐全、实训基地基本健全。建有 CAD/CAM 实验室、钳工实训室、电工实训室、电子实训室、焊接实训

室、汽车构造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已成立学生见习、实习

基地2 个。学院授课场所、设施完满,专业图书资料基本齐

全。

三、建设目标

1、新增四个高职专业,建设两个专业群

新增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电子技术

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四个高职专业,建设装备制造专业

群和汽车技术专业群。

专业群已设置专业十三五拟新增专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装备制造专业群

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技术专业群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应用与维修技术

汽车电子技术

2、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建设 10 门校级重点在线课程。以重构教师知识构造,研究实验、实训驱动理论授课模式,提升学生职业技术为目的,将中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纳为院级重点在线课程建设。包括以下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机械

制造装备设计》、《数控技术与编程》、《机械制造基础》、《汽车构造与拆装》、《汽车电路与电子系统检修》、《汽

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汽车传动系检修》、《汽车行驶、转向和制动系检修》。

教材建设:结合本系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编写实验指导书和实训教材 8 部。完成《电

工实训指导书》、《电子实验指导书》、《微机原理实验指

导书》、《发动机构造实验指导书》、《汽车底盘构造实验

指导书》、《汽车空调实验指导》、《中级焊工培训讲义》、《汽车电气实验指导》。

3、师资队伍建设

依照生师比22:1的教师规模,逐年装备吻合教育、

授课、管理需要的师资队伍。侧重聘用行业专业人才作为兼

职教师。依照课程群,建设 6 个授课团队——机械基础授课团队( 10 人)、电工电子授课团队(10 人)、计算机基础授课团队( 5 人)、汽车维修授课团队(10 人)、机器人技术授课团队( 5 人)、衣饰纺织机械授课团队( 5 人)。

4、改进授课条件

在5 年内,投资 600 万元,建设工业机器人实训室、新

能源汽车维修实训室、衣饰纺织机械维修实训室、汽车电气维

修实训室、数控加工实训室、工厂供配电实训室。积极拓

展校外实习基地,使校外实习基地达到 6 个。进一步丰富专业图书资料,成立电子图书馆和一个电子阅览室,电子图书

馆电子杂志达1000 种,电子图书达20 万册。

5、成立重庆衣饰工程职业学院技术判断所

积极创立条件,向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

力建设处申请成立重庆衣饰工程职业学院技术判断所,依法睁开职业技术判断工作,方便学生考取职业技术证书,保证学生以毕业证、技术等级证双证毕业。

6、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开发

加大产学研与技术推行服务力度。在规划期间,积极争取国家各部委、重庆市各部门、万州区各部门的科研课题,并自设必然数量的校级科研课题,激励教师积极公布与专业相般配的科研论文,激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授课成就奖、科研成就奖、专利专著等。积极参加企业应用科研项目研究,提升机械工程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校级、市级重点专业建设规划

经过 5 年的再建设,把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汽车应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成为校级重点专业。

五、保障措施

1、组织制度保障

机械工程系为每个专业装备专业带头人和若干授课骨干,在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睁开相关专业的专业建设工作。成立健全专业建设核查奖励制度,激励教师积极投入专业建设工作。

2、经费保障

依照重庆硕圆教育投资有限企业股东关于2013~ 2017

年为重庆衣饰工程职业学院建设与发展投入专项资本的决

议,5 年内合计新增投入专项资本18,000 万元。各年度投入

资本由股东牟小雄、牟魏和重庆市亿远房地产开发有限企业依

照各自所占股权比率 %、%和 %以钱币资本形式按期投入。

依照重庆衣饰工程职业学院2013 年~ 2017 年发展规划,学院在筹建期间已先后投入600 余万元,依照拟开设专业的

授课需要,成立了一批实验(训)设施或设施,其中包括计

算机机房、机械电子实训中心、建筑工程技术实训中心、服

装工艺与制作实训中心。随着学院发展,企业计划到2017年前新增1200 万元用于增购授课、实验(训)设施。

六、“十三五”新专业建设规划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一)培育目标

本专业主动适应我国电力行业迅速发展需要和地方经

济建设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依照工学结合的原则,坚持“人才规格与企业需求订交融,素质教育与技术培育订交融,教

学内容与岗位技术订交融,能力培育与技术判断订交融,校

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订交融”理念,培育具备电气工程专业基

础知识,能在发电厂、供电企业、电力建设及其他工矿企业

单位从事电气运行、保护、安装、检修等工作的技术技术人

才。

(二)专业中心能力

1、优异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初步的对外交流和阅读本

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2、拥有较熟练的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3、具备基本的冷加工和数控加工本质操作的能力。

4、具备基本的电工技术、电路设计与制作技术。

5、拥有在发电厂、供电企业、电力建设及其他工矿企

业单位从事电气运行、保护、安装、检修等工作能力。

(三)专业中心课程

工程制图与 CAD、电工学、电子学(模电、数电)、 EDA 技术、检测与控制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应用

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工程基础、

C语言程序设计、工厂供电技术、工厂电气控制技术、变频

调速技术及应用、 PLC 应用技术、电力安全技术、数控系统

安装调试、电力系统解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远动

技术、发电厂电气部分。

(四)职业中心能力

1、热爱祖国、遵纪守纪,拥有优异的职业道德和社会

公德,诚信友好,慎重扎实。

2、拥有必然的人文艺术修养和传统文化承接能力。

3、优异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初步的对外交流和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4、优异的自学能力,初步的经济社会问题的认知能力。

5、身体心理健康,乐观进步,精力充分。

(五)职业中心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工程数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应用文写作。

(六)实训设施建设

新建校内工厂供配电实训室,成立校外实训基地一个。

(七)师资队伍规划

建设电工电子授课团队( 10 人),除肩负机械工程系各专业的电工学、电子学课程授课外,还肩负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中心专业课的授课工作。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一)培育目标

本专业培育适应现代制造业企业机器人运行岗位的技术技术人才,应拥有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用工要求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人文、科技素质;拥有优异的职业道德和平生学习意识;掌握工业机器人运行与保护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术;能独立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编程、维修、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任务;拥有必然操作实践经验,能遵从生产管理的技术技术型人才。

(二)专业中心能力

1、拥有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一般信息办理的能力,以及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2、拥有一般钳工、电工、焊接、质量检测及一般机电设施安装等基本操作技术。

3、能读懂机器人设施的构造安装和电气原理图。

4、能设计调试较复杂的PLC控制系统。

5、能编制工业机器人控制程序。

6、拥有机器人工作站的平常保护与运行的基本能力。

7、拥有机器人工作站常有故障诊断与消除技术。

8、拥有机器人工作站周边设施的保护与调试的能力。

(三)专业中心课程

机械识图与 CAD技术、机械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维修电工电气控制与 PLC、单片机应用技术基础、钳工技术训练、机器人应用认知、机器人技术基础、机器人工作站保护、机器人工作站程序调试、机器人工作站安装与调试。

(四)职业中心能力

1、热爱祖国、遵纪守纪,拥有优异的职业道德和社会

公德,诚信友好,慎重扎实。

2、拥有必然的人文艺术修养和传统文化承接能力。

3、优异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初步的对外交流和阅读本

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4、优异的自学能力,初步的经济社会问题的认知能力。

5、身体心理健康,乐观进步,精力充分。

(五)职业中心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工程数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应用文写作。

(六)实训设施建设

建设校内工业机器人实训室,成立校外实训基地一个。

(八)师资队伍规划

建设机器人技术授课团队( 5 人),肩负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中心专业课授课任务。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一)培育目标

本专业立足三峡库区,主要针对重庆地区对汽车电子技术技术型人才的需要,培育拥有优异职业道德与综合素质,

熟悉现代汽车构造和电气设施原理,掌握现代汽车电子及电

控应用技术,以汽车生产制造、汽车维修和汽车保养服务及

汽车电器电路的运行、调试、技术管理为主要就业范围,拥

有必然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术技术型人才。

(二)专业中心能力

1、汽车制造、装置汽车换件维修能力。

2、汽车电器设施安装调试、电器元器件检修能力。

3、汽车电器故障诊断技术。

4、汽车定损保险理赔工作技术。

5、旧车判断评估与交易工作技术。

6、汽车销售工作技术。

(三)专业中心课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施、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维修工程、汽车故障诊断、汽车维修工程、汽车保险与理赔、旧车判断与评估旧车判断与评估、汽车销售市场策划、汽车零配件销售与管理。

(四)职业中心能力

1、热爱祖国、遵纪守纪,拥有优异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诚信友好,慎重扎实。

2、拥有必然的人文艺术修养和传统文化承接能力。

3、优异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初步的对外交流和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4、优异的自学能力,初步的经济社会问题的认知能力。

5、身体心理健康,乐观进步,精力充分。

(五)职业中心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工程数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应用文写作。

(六)实训设施建设

建设校内汽车电气实训室,成立校外实训基地一个。

(七)师资队伍规划

建设电工电子授课团队(10 人)、汽车维修授课团队( 10 人)肩负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中心课程的授课任务。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规划

(一)培育目标

以服务于重庆的汽车行业为要旨,主要培育面向新能源

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和管理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一线能

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管理等工作,拥有优异职业道

德素质,能独立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对社会、企业和客户有强烈责任意识,拥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术

技术人才。

(二)专业中心能力

1、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具备专业必定的机械.电工电子、电力电子等技术

应用能力。

3、掌握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和维修诊断知识与技术。

4、掌握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知识与技术。

5、拥有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6、具备正确使用外语专业资料的能力。

(三)专业中心课程

机械制图、汽车费料、汽车文化、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构造、电动汽车、混杂动力汽车构造与原理、电机驱动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新能源汽车、现代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四)职业中心能力

1、热爱祖国、遵纪守纪,拥有优异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诚信友好,慎重扎实。

2、拥有必然的人文艺术修养和传统文化承接能力。

3、优异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初步的对外交流和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4、优异的自学能力,初步的经济社会问题的认知能力。

5、身体心理健康,乐观进步,精力充分。

(五)职业中心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高等数学、大

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工程数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应

用文写作。

(六)实训设施建设

新建校内新能源汽车维修实训室,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一个。

(七)师资队伍规划

建设电工电子授课团队(10 人)、汽车维修授课团队

(10 人),肩负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中心专业课的

授课任务。

机械工程系

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三日

机电专业建设十三五规划

建造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 五年建设规划 (2022 年-2022 年) 机电教研室 2022 年 9 月 16 日

为主动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专业人材培养的新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区域、行业经济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以及结合我校发展实际情况,特制定建造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建设规划。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适应技能型人材培养需要,适应学生就业创业和终身发展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现代化教学设备建设,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努力开展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合理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全面提高毕业生质量和毕业生对市场的适应性。通过五年建设,把建造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建设成省级重点专业,打造成内蒙地区的特色专业。 二、专业建设 (一)人材培养模式改革 1、培养目标 根据调研,我校建造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爱岗敬业,塌实肯干,勇于创新,与人合作的良好品德,坚固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机电技术应用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相应的专业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进行普通机电设备、自动机电设备、自动生产线和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等工作,也能从事生产一线操作的高端技能型机电技术应用专门人材。 2、人材培养模式

大学十三五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

为主动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特制定本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发展规划。 一、学校“十二五”建设的成绩、做法和问题 (一)主要成绩与做法。 学校始终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湖北省教育事业各个时期规划为统领,以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需求为目标,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着力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坚持走跨越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道路,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生命线,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适应社会需求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和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学校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形成了初显地方师范性大学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与布局。到目前为止,我校共有63个普通本科专业,分布在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中,初步形成文理交融、理工结合、师范与非师范并行的专业结构。 1.专业建设层次不断提升。 五年来,我校按照“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升市场应用广泛的专业,发展有市场潜力的专业,压缩无市场前景的专业”原则,加快了专业结构调整步

伐。共成功申报新专业8 个,(教育部2012年进行专业调整)专业总数由2009年的43个增长到63个。采取调整、新增、压缩等办法加强专业建设,同时学校加强了对新专业的监控,增强了新办专业的办学实力,规范了新专业的教学管理。着力巩固优势专业,铸就品牌专业。目前,我校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7个,校级品牌专业3个,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专业建设体系,品牌专业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和带动学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2.深入推进专业综合改革。 学校按照“结构优化、评建结合、培育特色、分类指导、持续推进”的原则,系统推进本科专业综合改革,不断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开展了大量改革探索与实践。我校共有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7项,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4项。 3.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扎实推进学校与政府职能部门、企业、行业的密切合作。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各学院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与我校具有合作关系的企业高管、工程技术骨干和行业管理人员、中小学教学名师进入我校担任特聘教师,为学生定期开设专业学术讲座和实用课程。鼓励企业、学校、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学科专业调整建设、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过程管理、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实训方案的实施、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建立学校与企业、学校与行业合作的长效机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广泛与企业开展广泛合作,达成合作意向,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坚持将工程教育理念贯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发展规划)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发展规划 总体思路: 今后三年,我们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综合实力、全面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任务,以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牢固树立“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永恒主题”的观念,着力推进教学建设与改革;统筹协调、重点推进,全面完成二次创业目标,把我们机电工程学院的综合实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的岗位群,通过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明确职业岗位群的主要工作任务,确定专业基本能力、专业专项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大力推行“1+1+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课程分析,以工作任务分析图为依据,划分课程门类,根据课程体系的逻辑主线序化课程,选择项目载体,并进行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分配。 加强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训教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获得熟练的专业技能。(二)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进教学建设与改革 专业建设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推进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 不断完善专业结构。从连云港本地的产业结构的实际出发,形成适应地方先进制造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推进特色专业的培育,实施对重点建设专业适度倾斜的政策,使之真正形成自身特色,以抢占行业制高点。 优化课程结构,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重组课程体系,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起以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解决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矛盾。遵循

机电系工作计划

机电工程系2016年度工作计划2016年是机电工程系“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开始之年,根据学院2016年党政工作要点和五项重点工作,结合机电工程系专项工作目标和实际情况,机电工程系经党政联席扩大会议讨论,我们今年的工作重点是:围绕学院“建设高水平、特色化、创新型高职名校”这一中心任务,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认真落实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招生就业、科研工作、质量监控体系、五导向素质提升工程等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促进机电工程系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加强专业建设工作 积极做好模具设计与制造校级品牌专业和数控技术校级品牌专业培育点的建设工作,根据建设方案,分解建设项目,落实年度建设任务,系部层面与项目责任人签订责任书,落实任务实施责任,根据学院有关规定制定系部关于品牌专业建设的管理办法,积极配合教务处做好品牌专业年中考核

和年度考核工作,确保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今年的品牌专业和培育点建设任务。及时总结和推广品牌专业建设成果,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发展,以此提升系部整体专业建设水平。 2、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 根据品牌专业建设任务选取有代表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积极进行项目化课程改造工作,组织课程负责人积极研讨,选取真实项目进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本年度力争完成4门项目化课程建设工作,同时积极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推进课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完成部分在线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相关工作,为下一步开展在线课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为紧跟课程建设补发,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着力提升教材建设质量,在教材建设过程应注重教材呈现形式的多样化,重点推进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立体化教材建设,建成具备动态、共享的课程教材资源库。 3、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教学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首先开展学徒制试点教学工作,和富盟公司合作,形成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总方案及相关运行管理制度。同时在2015级学生中组织现代学徒制班级,预计9月份开展现代学徒制班级教学工作。 4、强化系部质量监控体系

机电工程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 参考资料

机械工程系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2006?16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精神,针对“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以及重庆“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6+1”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构建装备制造专业群和汽车技术专业群。 二、现有基础 (一) 产业背景分析 建设装备制造专业群和汽车技术专业群,培养机械制造、工业机器人和汽车维修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建设装备制造专业群和汽车技术专业群的产业背景如下: 国家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

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智能制造机器人列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国家将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和军用机器人,推动高精密减速器、高速高性能控制器、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商用。 新能源汽车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国家将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鼓励城市公交和出租车使用新能源汽车。 (二)人才需求分析 装备制造专业领域和汽车技术专业领域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 通过对渝东北机械企业的调研发现:机械制造方面的技能人才每年将需求1万人,工厂电气维修技能人才每年需求量为5000人。对渝东北汽车制造和维修企业调研发现:汽车领域的技能人才每年需求量约为8000人。 (三) 专业建设基础 1、课程条件基础 机械工程系目前开设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应用与维修技术和机械装备制造技术三个高职专业。形成了机械基础课程群、电工电子课程群、计算机基础课程群和汽车维修课程群,并建立了相应的教学团队,为拟新增设专业的课程教学奠定了基础。 2、师资队伍基础

“十三五”专业(群)建设规划

学院“十三五”专业(群)建设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加快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文件 精神,进一步加强我院专业(群)建设,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促进学院更好服务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制订本规划规划。 一、“十三五”专业建设成效 “十三五”期间,学院按照“依托职教集团、对接产业、校企融合、错位竞争、特 色发展”的办学思路,干群同心,真抓实干,专业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专业品牌大幅提升 学校形成以智能制造专业群为两翼的特色专业体系。专业群核心专业和重点专业在 全省甚至全国已具有较好的品牌影响力。 “智能制造专业群”获批自动控制省示范特色专业群;智能制造专业和自动控制专业 被评为浙江省特色专业,两个专业的实训基地均获得中央财政资助;智能制造专业成为浙 江省精品专业,自动控制实训基地成为浙江省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智能制造实 训基地成为浙江省生产性(教师认证培训)实习实训基地;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成为“浙江省 自动控制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学院当选为全国智能制造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 员单位,成为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建设单位。 (二)教学条件明显改善。 初步建成精致、秀美、具有浓厚职业文化气息的校园;校内实训基地面积智能制造平 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智能制造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智能制造元;数字化 校园按计划完成;公寓的每问寝室都有空调和热水。 (三)课程改革成效显著 为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体系,学院先后开展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空间课程开发”“基于任务驱动的项目化课程”“MOOC和微课教学”等四轮课程改革。重点专业构建了课岗相融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群架构了“平台+模块”项目化课程体系,建成“教学车间”和企业“生产车间”配套的六大实训中心、实习实训室为主体,5个“学研实践基地”挂牌企业为依托的实习实训基地;构建了基于岗位实际需要的80门网 络资源课程、10门项目化课程、5门MOOC课程和12门省校级精品课程;引入企业真实项 目45项、职业资格标准和技能抽考标准47个,牵头开发省级技能抽考标准7项,承担 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1项,出版专著和教材24部,开发校本教材、实习实训指导书

电气自动化专业建设十三五规划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五年建设规划(2015 年-2020 年) 机电教研室 2015年9月16日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教高【2006 ] 14号)、《关于全面提咼咼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咼【2006 ] 16 号)等文件精神,采取标准化设计思路,在课程专家、行业专家、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认真、细致研讨的基础上,特制定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现状 本专业现有院级精品课程2门。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整体框 架,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招生就业等方面,对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进行科学性、标准性规定,更好地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能力、素质、知识三个维度开展育人工作,通过通识课程模块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职业能力与素质课程模块提升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通过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增强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通过职业能力实践课程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达到培养能力过硬、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人才的目的。 通过五年建设,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成省级重点专业,打造成内蒙地区的特色专业 三、专业建设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培养目标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建筑行业就业岗位,掌握建筑电气工程、自动控制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及专业技术,能从事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水电设备控制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工作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 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人员在相应岗位上所从事的都是一些技 术性较强的工作,作业准入制度对职业资格证书有严格的要求。根据这一特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施“工学结合双证融通” 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就是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如课程体系的建立、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项目的选择、教材的编写、教学的实施等各个环节都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双证融通”就是 按照岗位技能需要设置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参照职 业资格标准将考取职业证书所需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并要求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建设 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按照“专业调研-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与素质分析-知识结构分析- 确定课程体系T专家论证T调整完善”的技术路线构建课程体系。课程标准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汇编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2016 年-2020 年) 一、专业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行业和区域背景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基础,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在制造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该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大量新型现代化企业应运而生,前景十分广阔。中原经济带的整体构架是以郑州、洛阳、开封、新乡、许昌、安阳、商丘七个城市为承接点,以重要交通干线为纽带,以各类开发区和园区为载体,创造局部优化的发展环境,吸纳和集聚国内外特别是沿海地区的技术、人才、资金,接受产业转移,与河南省内现有的产业基础和科技资源相融合。郑州市要形成一条从科技龙头到产业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新主线,最终建成中原经济区域新的增长极。 《郑州市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郑州以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物流运输、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汽车制造,已达到50 万辆的生产能力,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第一大主导产业。郑州经济开发区和航空港区的主导产业是通讯制造、物流运输、模具和机械装备制造业;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是先进制造业;以上开发区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十分需要机电、电气自动化方面的一线高级应用性技术人员。 (二)职业岗位人才需求分析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专业更显得尤为重要,企业中原始的、简单的数控设备已在逐步淘汰,取而

代之的是设备先进、技术精良的新型的现代化加工企业,而适应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需要,作为培养一线生产和管理岗位人才的职业学院,更应关注职业需求的变化趋势。调研情况表明,传统的机械工业已增加了新的内涵,产品的加工制造手段也逐渐被新技术所取代。机、电技术的融合交叉越来越多,以往的学科体系和过细的专业教学已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机械行业最缺的人才: 一是复合型管理人才,即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能按市场经济规律组织产品生产,把握企业方向的高级人才;二是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三是既懂技术又懂营销,了解市场行情,又能提出改进意见的人才;四是智能型高级技工。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毕业生走入工作岗位后,经过锻炼最终成为后两种人才。 郑州是中国重要的机械制造业基地,中牟汽车城现有6 家汽车生产企业、郑州经济开发区是我国较大的汽车配件及汽车模具制造基地都在很大程度上使用机电一体化设备。除现有机械专业人员需知识更新,解决机电一体化人才短缺的部分问题外,急需大批量培养这类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的工作主要有: 现代化企业从事机电设备维护与调试的高新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及自动化应用;适合郑州汽车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机械电子技术应用。对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运行、维护、检修、安装和调试。对电气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和供电系统设计。运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对电气设备、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的初步设计及自动控制系统运行和维护。 我院地处中原经济区制造业腹地,制造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而本科各院校开设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实际操作教学内容较少,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的精神,结合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立足学院办学与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二、现有基础 (一)产业背景分析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专业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基础,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在制造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目前,这些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大量新型现代化企业应运而生,前景十分广阔。呼和浩特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及培育发展六大新兴产业,其中一项就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这也为这些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天然气、有色金属储量丰富,风电装机容量、外送电量、牛奶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近几年居全国前列。内蒙古进入了一个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一方面,对汽车运输业的物流形成了高标准的系统化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型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呼、包、鄂金三角地区汽车消费热持续升温,近两年,汽车保有量增长53%;私家车拥有量增长66%;呼和浩特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112万辆,私家车成为了机动车增长的主要“推手”,专家分析呼和浩特市2018年汽车保有量将继续呈快速增长趋势。 (二)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专业更显得尤为重要,企业中原始的、简单的数控设备已在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设备先进、技术精良的新型的现代化、自动化加工企业,为适应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需要,作为培养一线生产和管理岗位人才的职业技术学院,更应关注职业需求的变化趋势。调研情况表明,传统的机械工业已增加了新的内涵,产品的加工制造手段也逐渐被新技术、新方法所取代。机、电技术的融合交叉越来越多,几乎不可分割,以往的学科体系和过细的传统专业教学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方案

. 机电一体化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一、概述 (一)项目名称 机电一体化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二)服务领域 培养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强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自动化设备、生产线的制造、安装、调试、营销和数控设备的编程、操作与维护等方面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服务于河南省和中原经济区机电装备制造、模具加工等领域。 (三)建设资金投入及用途 项目总投资 2560万元,其中申请省财政投入 85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34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1200 万元,其他170万元。建设资金主要用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90万元、实习实训基地建设1800万元,师资队伍建设 372万元(其中 214 万用于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社会能力建设 108 万元。 二、建设背景 (一)行业背景 随着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触发了机械工程领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促进了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及信息技术的高度结合。随着企业对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低水平的劳动者已远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知识已成为企业竞争的优势和资本,机—电结合业已成为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当前我国机械制造业和机械工程领域在机电资料word . 技术上又相对比较落后,这严重阻碍了我国产品的创新和质量的提高,造成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高端产品稀少、缺乏竞争能力,机电产品从外观质量到内部质量都反映出诸多问题。企业为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的发展实力和后劲,纷纷成立技术研发中心,积极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升级,引进机电融合的高级技术人才。因此,该学科的建设将对国民经济建设以及科技兴国、振兴中华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现代企业自动化、智能化的应用程度越来越高,自动化的机电设备,数控机床不断增加,柔性制造、工业机械手和机器人、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应用是必需的生产方式。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能很快适应生产第一线的工艺设计与编制、加工制造、供配电设施的安全运营保障、自动化生产的数控程序编制及自动控制操作、检测、检验、调试、机电设备的科学管理、故障诊断与维修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岗位,成为能动手实干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主力军。(二)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全国对机电一体化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一、建设背景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自动化、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等相关技术向传统机械行业的不断渗透,给机电类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制及技术改造正向纵深推进,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中心和加工中心,制造业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制造业信息化”和“机床数控化”作为现代加工业制造业的高科技标志和发展趋势,为职业教育创造了广阔的人才市场空间。 随着国家区域战略的全面实施、东部产业的梯次转移、安徽经济的加速崛起,淮南在“十三五”期间,将围绕“两型城市”建设,实施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四煤”战略,坚持煤、电、化为主体,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煤电一体化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两型产业,切实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构建具有淮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依托优势企业与产业基础,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为中等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开办于2001年,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我校的长线专业、骨干专业,教学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且符合相应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现有专业教师2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16人,高级职称6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价值200万元。主要设备有:维修电工实训台、电工电子实训台、P1C实训台、20∕5t起重机实训台、电梯实训台、楼宇机电设备综合实训装置、柔性自动环形生产线、高级维修电工及技师技能实训考核装置等。 二、指导思想 本着“立足地方经济,依托行业发展,主动为企业服务”的办学思路,坚持“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机械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为龙头,以机电技术应用为主线,强化实践”的改革思路,建立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安徽淮南地区一流专业,为安徽省的装备制造业输送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建设目标与任务 1 .在现有专业建设的基础上,按照理念先进、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师资优化、设备先进、教学优秀的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师资引进与培养,强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用3〜5年的时间,使特色专业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形成鲜明优势和特色,力争使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成为安徽

某某学院“十三五”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报告

某某学院“十三五”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 划报告 XXX“十三五”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某某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和《省教育厅关于加快建立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我院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进一步提升我院的综合实力,按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先发展市场急需专业;以工为主,文理管结合,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学科专业发展格局”的总体思路,遵循“增强优势、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建设原则,根据学院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制定某某学院“十三五”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1.学科专业规模逐步扩大。“十二五”期间,我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秉承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

效益的关系,学科专业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石油主干学科为特色,以工为主、文理管结合的学科格局,学科门类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和文学。专业由“十二五”初的XX个发展到“十二五”末的XX个,专业规模逐渐扩大。XX个专业中,理工类专业XX个,占XX%;文管类专业XX个,占XX%。 2.学科专业特色更加鲜明。积极推进特色办学的各项改革和探究,构建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人才培养总目标:即培养“适应能力强、创新肉体强、创业技能强”的特色适用人才。“十二五”时代,学院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院现有1个省级重点培育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2个某某省战略新兴财产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5个校级重点培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较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工学学科成为我院专业建设群的主体,反映了我院鲜明的办学特色。 word版本整理分享 3.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积极探索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挖掘专业资源优势,开发和设置特色课程;大力开展第二课堂特色活动,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学院十三五建设发展规划

学院十三五建设发展规划 一、背景介绍 学院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人才、推动社会 进步的重要阵地。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学院需要制定一份合理的 十三五建设发展规划,以推动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培训,引进优秀师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拓宽学科门类:根据社会需求,增设新的学科门类,提供多样化的 学习选择。 3.加强科研实力:建设科研平台,增强科研团队能力,提升科研成果 质量。 4.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拓展国际交流渠道, 提升学院国际影响力。 5.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学院硬件设施建设投资,提升学生的学习和生 活环境。 6.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7.加强社会服务功能: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提供社会服务,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三、具体举措

1.完善师资队伍:通过提高教师薪酬待遇、严格选拔机制、广泛招聘 等方式吸引优秀师资加入学院,提高教学水平。 2.新学科建设: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兴趣,增设热门学科专业,拓宽 学科门类。 3.科研平台建设:增加投入,建设实验室、科研中心等科研平台,提 高学院的科研实力。 4.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国际交流合作机构,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5.校园建设:加大对校园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学生的学习与生 活环境。 6.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提供相关课程和活动,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保障措施 1.加大政府支持:通过争取更多的政府投入,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保障学院的发展需要。 2.提高经费利用效率: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优先支持 教学与科研工作。 3.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的师资培训体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 教学水平。 4.加强内外交流合作: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建立紧密的 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学院的发展。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基于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专业建设 通过本次十天的学习,我组根据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草拟了本专业建设方案。本方 案基于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 我们围绕培养“综合素质+一技之长”人才的目标,实行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探索推进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双证”制度,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毕业生以其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培养目标。 一、建设目标 在“十三五”期间将本专业建成以本专业为主干专业的省级专业群。实现实训基地、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成为市机电类实用人才的培养基地。 二、具体措施 1.加强专业建设的组织领导。 学校由校长亲自挂帅,教学工作处、机电工程系、招生就业处等部门参与专业建设,特别邀请企业专家参加,有助于掌握区域和行业的人才需求,掌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 发展方向,预测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论证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的 适应性,确保专业建设方向性和人才培养实用性。 2.深化师资队伍的专业建设。以现有机械教研组和电子信息教研组的师资为基础,组成机电技术专业科,加强引进与聘请,建成一支结构合理、梯队合适,教学经验丰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教学团队。“十三五”期间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高级职称4人,高级技师3人,技师4人。 继续以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为抓手,采取校本培训与外送培训相结合,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相结合,自主学习和进厂锻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水平。加强与技能教育先进学校沟通,加强校际交流合作,实行引智工程,通过聘请技术顾问、建立名师工作室和人员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 聘请了技师学院、常熟等几位国家级技能裁判为技术顾问,成立了以张忆雯为带头 的名师工作室。 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专业师资建设。一方面,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聘请行业企业优秀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担任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专家为学校教师举办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内容的培训,由企业安排研发创新人才采用“导师制”对学校教师进行传帮带。 目前我校和鹰普国际、大明不锈钢合作聘请了几个专家做了一点讲座(上课人家没 时间)。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十三五”建设规划(定稿)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十三五”建设发展规划 (2016-2020)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学校定位,以培养立足毕节、服务贵州、面向全国的应用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为基本任务,致力于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持。以学校转型为“应用型”大学为有利契机,充分发挥本专业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支柱作用和专业应用领域宽、专业适应性强等特点,紧密围绕地方产业和国家新兴工业领域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以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开展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专业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及专业科研能力保障建设等工作,促使专业建设协调发展,加强校企、校地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突出专业特色为立足之本推进本专业“十三五”期间建设发展工作。 二、专业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特别是毕节市区域经济特征,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验室建设,努力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学校的特色专业。 2016-2017年,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建设达到校级特色专业水平;2018-2020年,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建设达到省级特色专业水平,1个专业方向在省内同层次高校中具有一定优势与特色;到2020年,建设省级科研平台1个。 (二)具体目标 1、专业办学规模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专业在校生规模发展指标: 以地区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适度控制本专业招生规模。 (2)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面向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学生毕业

前应获得至少一种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2、深化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1)自2016年起,建设期内获得省部级教改项目立项1项,校级教改项目2-3项,力争获得国家级教改立项。 (2)建设期内,力争将本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省级教学团队1个,建设其他质量工程项目校级1-2个。 (3)建设期内,力争获得省级教学质量奖或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质量奖和成果奖1-3项。 (4)每年学生签约率保持95%以上。 3、师资队伍建设 (1)建设期内引进博士1-2名、硕士4-5名,至建设期末,使本专业在岗教师总数达到7-1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达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总人数的20%以上。 (2)建设期内1-2名教师提升学历学位,4-5名教师参与在职培训。 (3)建设期末,力争培养1名在省内有较高影响力的知名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力争建设1个省级科研团队,1-2个校级团队。 4、专业培养目标改革与发展 (1)在2016年内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 (2)力争在建设期内出版专业教材1-2部。 5、教学条件建设工作 (1)专业实验开出率达到95%以上,其中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项目占40%以上。 (2)力争建成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至2020年,本专业各类实验室设备总值达到500万元以上,实验室总面积达到2000m2以上。 (4)建成校外学生实习基地7-9个。 6、科研水平建设 (1)建设期内,每年立项校级基金项目1-2项、建设期内立项省厅级项目2—3项,力争获得国家级科研立项,各类到校科研经费年均20万元。 (2)建设期内,本专业教师每年人均发表论文1.0篇以上,至建设期末,本专业教师每年发表论文在10篇左右,其中核心期刊论文占60%以上,检索论

机电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机电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机电技术专业是我校的传统和品牌专业,为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打造特色专业,我们遵循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的建设原则,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培养适应现代机械制造业和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为目标,制订机电技术专业建设规划和方案。 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专业特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性技术人才(二)基本思路 以“工学结合”为途径,积极推进“订单培养”模式;通过多种途径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加大投入,建设适应经济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实训教学基地;本着基础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原则,改革课程体系;加强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强化技能训练,使学生一毕业即具备生产岗位所需的技术和操作技能;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效益和水平,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总体规划和目标 主动适应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要求,依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的原则,以培养一流的教师队伍为切入点,以专业特色建设为主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力量、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经过3至5年的建设,把本专业建

设成为目标定位准确、课程结构合理、专业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的特色专业。 三、具体规划和建设方案 1、培养模式改革 充分认识工学结合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由企业专家和学校领导、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指导人才培养过程。按照“以胜任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培养标准”的原则,在积极探索“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重点推行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外紧密型实训教学基地,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校企互动直接参与生产过程。 2、教学模式改革 (1)推行跨学科项目化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实际,根据企业需求,设计适当的跨学科教学项目进行综合训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学习、解决问题,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对主干专业课程,要创造条件,改变过去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分时异地教学的模式,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室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3)继续深化部分专业课程的集中教学模式,在专业课教学中,对于系统性、连续性很强的内容,集中一段时间学习一门课或一部分内容。学生一方面进行理论学习,另一方面进行技能训练,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3、师资队伍建设 不断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进一步强化激励和引导措施,完善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开设的产业支撑型专业。于2007年经过充分的社会调研、专家论证并报经省教育厅审批同意设立,于2008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普通高职生。为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打造成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对接区域设备制造业,服务区域设备制造业,改造提升区域传统设备制造业,特制订本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建设背景与专业建设基础 (-)专业建设背景 1、行业背景 2018年,全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451亿元,同比增长14. 8%,增速快于全省工业3个百分点,扭转了2017年低于全省工业的局面。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为30.9%,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为37. 7%。除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 3.5%外,其他子行业均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2018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140亿元,同比增长24.9%,比2017年回升了13. 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098.3亿元,增长26.8%,比2017年回升了26. 7个百分点。其中: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保持42. 8%、35. 9%、34.持的较快增长。实现利润706. 1亿元,由2017年负增长1.6%转为增长20%,回升了21.6个百分点。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智能制造装备业的发展,为此,专门颁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装备制造等六个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省经信委于又制订了《加快全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4年6月4日,全省加快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召开,吹响了装备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挺进的号角。全球制造业普遍进入了技术和设备升级改造期,靠什么来提高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机器人就是一个最重要的“抓手”和

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规划 在“十二五”期间,XXX致力于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工作,注重内涵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教学设施的投入。为“十三五”专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申报了两个五年高职专业:《电气化铁道技术》和《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此外,学校还开发了10个新专业,包括机电产 品检测技术应用、3D技术应用、机械设备安装与CAD设计、市政工程施工、工程机械表面处理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铁道信号、铁道供电、会计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等。学校还整合了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技术、烹饪和建筑施工等常设专业,并细化了专业方向。此外,学校连续5年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适时调整课程设置,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 顶岗实、双赢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选派教师进入企业锻炼、激励教师在职进修、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外培训,加快教师专业成长。五年内,学校引进了45名教师,培养了14名省级专业带头人和61名骨干教师,达到了“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了83%。此外,学校还由专

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创建了15个专业教师工作室,熔炼优秀教学团队,承担了课题研究、指导青年教师、技能大赛训练等任务。 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调整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了学校、企业行业、学生及家长、社会其他机构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所有专业均建立了相应的职业资格鉴定组织机构。学校还举办了以“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题的校企合作论坛,并与XXX(山东)空调有限公司共建了校企合作基地,成立了徐州市“XXX”。这些措施进一步促进了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的来说,在“十二五”期间,XXX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十三五”专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我们成功申报了“XXX”项目。作为“教育部与 XXX(XXX支持中国工程技术教育创新项目”的子项目,该项目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由学会协助XXX)公司向我校捐赠了XXX(XXX)系列软件23个系列、125个节点,价值一百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