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术医师分级及准入制度

手术医师分级及准入制度

手术医师分级及准入制度

第1条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

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

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

步开展四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

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七)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

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第2条根据手术医师从事专业、手术资格以及实际操作技能等,应明确

手术医师可主持开展的手术项目,并实行动态管理。

(一)资格准入:各级医师在规定的具有申报资格的相应手术分类中同时

具备下列条件者可获得相应手术资格准入:做为一助完成例数>15例;在上级

医师指导下作为术者完成例数>5例者;该类手术操作及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

发症及医疗纠纷;经病区、科室两级评议通过者。

(三)资格取消:对于同一项手术操作一年内连续发生两起及以上严重并

发症或医疗纠纷者,取消其该项手术资格。

(三)对取消资格者,当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为术者完成例数>5例;该类手术操作及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及医疗纠纷时,再次经评定获得资格准入。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相关推荐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通用11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篇1 一、医师分级 1.住院医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后的医师。 2.主治医师:取得主治医师资格后的医师。 3.正、副主任医师:取得相应资格后的医师。 二、手术分级;手术根据复杂程度分为 1.一级手术:普通常见的.基本手术。 2.二级手术:中等手术。 3.三级手术:疑难重症大手术。 4.四级手术:新开展的重大手术、残废性手术、科研项目。 三、各级医师参加手术的范围 医生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施行不同级别手术。原则上一、二级手术由主治医师主持,住院医师参加,禁止低级别医师做高级别手术。 四、手术批准权限: 决定手术治疗方式、参加人员及具体分工 1.一、二、三级择期手术由科主任批准。 2.急诊手术由二线班批准。 3.四级手术由医务科及主管院长批准。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篇2 为了加快临床医师人才培养,确保医疗安全,医院实行手术分级

管理,使各级医师手术责任分明,促使我院手术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一)手术分级管理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各级医师应严格执行。原则上不得越级手术或跨级手术。 (二)各级医师手术责任分明,带下级做的手术上级医师可以指导下级医师手术,原则上不做术者。 (三)急诊手术例外,但需请示上级医师或科室主任。 (四)低聘人员按实际聘任技术职务执行手术分级制度。 (五)新开展的手术须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参与把关。 (六)进修医师不能单独做为手术者实施手术。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篇3 一、凡需施行手术的病员,术前要完成必要地检查,尽可能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二、凡施行重大手术、复杂疑难手术、危险性较大手术,诊断未明确的探查手术(急症例外)以及新开展的手术,均需进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病区主任主持,经管医师书写术前讨论记录,并且主治医师签字。术前讨论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步骤、麻醉及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对策,确定术者和助手。一般手术由经管医师书写术前小结。 三、手术批准权限:原则上是逐级审批。 (1)、住院医师主持手术,由主治医师审批。 (2)、主治医师主持手术,由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科主任审批。 (3)、重大手术、复杂疑难手术、新开展的大手术;由主治医师提出报告,经科主任审定,报医务科请求院长审批。 (4)、一般急症,需进行手术者,由当班二线医师批准。疑难重症,须报告主任批准。 (5)、审批者,应按手术分级标准进行审批,如遇特殊情况需超过标准者,应请示科主任同意后方可执行。否则发生问题由审批者负责。未经审批自行决定者,由本人承担责任。 四、手术分级规定:一般分为三种。 (1)、一般手术,如阑尾摘除、疝修补、简单乳房切除、急性脓胸

医师手术资格准入与授权管理制度

医师手术资格准入与授权管理制度为明确各级医师手术的权限,加强各级医师的手术管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质量,根据《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等,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 手术及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三)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四)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历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七)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医院手术资格准入及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资格准入及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为确保手术(介入)安全和手术(介入)质量,加强各科室与医师的手术、介入诊疗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手术(介入)分类: 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难度要求,把手术分为: ⒈Ⅵ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⒉Ⅲ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⒊Ⅱ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 ⒋Ⅰ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⒈甲等资质:主任医师或晋升副主任医师临床工作年限≥6年,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⒉乙等资质:副主任医师或晋升主治医师临床工作年限≥6年,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⒊丙等资质: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⒋丁等资质: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住院医师,并有相应的临床工作能力。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⒈甲等资质:具有Ⅰ、Ⅱ、Ⅲ、Ⅳ类手术资格,并可完成新开展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 ⒉乙等资质:具有Ⅰ、Ⅱ、Ⅲ类手术资格,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Ⅳ类手术,特别优秀者可经科室考核、医教部审核批准可开展新手术或引进新手术。 ⒊丙等资质:具有Ⅰ、Ⅱ类手术资格,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Ⅲ类手术。 ⒋丁等资质:具有Ⅰ类手术资格,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Ⅱ类手术。 四、手术医师分级资质的评定: ⒈成立科主任为组长的手术医师资质分级评定小组(名单报医务部备案),具体负责各专科手术医师资质分级评定、考核工作。 ⒉根据工作实际,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手术分级目录(Ⅰ、Ⅱ、Ⅲ、Ⅳ级)和各级资质医师准入基本要求报医务部,经医院医疗质量评审专家委员会核审后公布执行,手术分级目录可根据学科发展,不断补充完善和修订。 ⒊丁等、丙等资质资格评审工作由科室负责,报医务部审核、备案、公布后生效;乙等、甲等资质资格评审工作由科室资质分级评定小组和医院手术权限管理委员会专家组二级评审,分管院长审批,医务部公布后生效,申报评定流程如下:

手术医师资格准入与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医师资格准入与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一、目的依据 为了保障医疗安全,严格手术医师资格管理,依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院临床进行手术类相关操作的全部科室。 三、具体内容 (一)手术医师的资格准入与分级授权原则: 1.手术医师准入原则:担任术者的医师必须具备医师资格证及医师执业证,具备相关临床专业的学历,身体健康,能够胜任手术。从事计划生育手术的医师还应具备计划生育人员合格证。从事助产手术的人员还应具备母婴保健技术合格证(助产技术)。 2.手术医师分级授权原则:根据医师的技术资质及其实际能力水平,确定该医师所能实施和承担的相应手术级别,医师取得授权后方可做为术者进行该级别的手术操作。 3.手术资格授权实行动态管理,医务科定期组织对医师技术能力的再评价与再授权,再授权必须依照医师实际能力提升而变动,不能仅随职称晋升而变动。 (二)手术分类及医师分级授权范围和标准 1.手术分级 (1)四级手术:手术难度和风险极大,新开展手术,需要多

科合作同时进行的手术; (2)三级手术:手术难度和风险较大,较复杂的手术;(3)二级手术:手术难度和风险一般,比较容易操作的手术;(4)一级手术:简单、易操作,手术难度和风险较小的手术。 2.手术医师分级授权标准 (1)四级手术人员资质:具有正高级技术职称,有相应的外出进修经历。作为一助完成该级别手术达15例,或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为术者完成该级别手术达5例。手术操作规范,手术器械及设备使用熟练。 (2)三级手术人员资质:具有副高级(能力较强者可放宽至高年资主治医)及以上技术职称,作为一助完成该级别手术达15例,或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为术者完成该级别手术达5例。手术操作规范,手术器械及设备使用熟练; (3)二级手术人员资质: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作为一助完成该级别手术达15例,或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为术者完成该级别手术达5例。手术操作规范,手术器械及设备使用熟练; (4)一级手术人员资质: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作为一助完成该级别手术达15例,或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作为术者完成该级别手术达5例。手术操作规范,手术器械及设备使用熟练; 3.特殊情况下的审批标准 (1)因各种原因被降级处理的医师,可在降级半年后申请该

手术医师资格准入、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手术医师资格准入、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 一、为了确保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手术及有创操作管理,根据《医疗机构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准入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手术分级:手术及有创操作系指各类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甲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及各级科研项目。 (二)乙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三)丙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四)丁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 低年资住院医师 (取得相应资格,从事住院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内) : 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开展丁级手术。 (二) 高年资住院医师 (取得相应资格,从事住院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上) : 在熟练掌握丁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丙级手术。 (三) 低年资主治医师 (取得相应资格,从事主治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内) : 在熟练掌握丙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乙级手术。 (四) 高年资主治医师 (取得相应资格,从事主治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上) : 在开展乙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部分甲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取得相应资格,从事副主任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内) 在熟练掌握乙级手术的基础上, : 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开展甲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可开展甲级手术,并根据实际情况开 展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七) 新调入聘任的各级医师独立开展手术前应有高一级的医师带教考核后参照上述原则核定权限。 (八) 进修医师由科室根据其职称和实际能力经考核后参照上述原则确定手术权限并报医务科批准执行。 (九)邀请外院专家会诊手术,或本院医师应邀到外院会诊手术根据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暂行规定》执行。资格准入手术:除符合上述要求外,手术主持者还必须是已获得专项手术准入资格者。 四、手术审批权限 (一)常规手术 1、丁级手术由主管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审批并签发手术通知单。 2、丙级手术由科主任审批,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签发手术通知单。 3、乙级手术由科主任审批,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报批手术通知单。 4、甲级手术,由科主任审批,由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报批手术通知单。 (二)高风险手术是指手术科室科主任(或专业组主任/负责人)认定的,存在高度风险的任何级别的手术。实施此类手术,须经科内讨论,填报《高风险手术、新手术及特殊手术申请报告单》,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由医务科负责人及业务副院长审批备案,获准后,手术科室科主任负责签发手术通知单。

手术资格准入及分级

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制度 为加强医院围手术期的管理,保证手术质量和医疗安全,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围手术期医疗纠纷,杜绝超执业范围手术,防止因职称、资历与手术技术高低不平衡而直接产生的技术性医疗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一、实行手术资格申请。科主任主持对每位医生在本专业的实际工龄、职称、工作能力进行审核。 二、实行手术准入评议。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对科室上报的申请再次审核,通过后授予特定手术准入资格,明确手术类别及授予日期。不同年资的医生只能担当相应类型的手术,不能担当高于其年资和技能的手术。各级医师执业资格原则范围:主任医师执业资格范围为IV类及IV类以下手术,副主任医师为III类及III类以下,主治医师为II类及II类以下,住院医师为I类。 三、实行特别情况手术准入资格的授权。对病情危重、急诊抢救手术,急诊医生虽无手术资格,但可超越被核准的手术类型范围准备手术,同时努力与上级医师取得联系。科主任视该手术医师具体操作技能和经历,进行特别授权,准予主刀。 四、实行手术资格的否决。一年连续两次同一手术存在明显技术性缺陷,经院医疗技术质量管理委员会评议,视情予以否决该手术准入资格6个月。对停刀期限满后,重新进行评议。 五、实行禁行令。对无准入资格的医生,不论职称、级别一律不准主刀;进修生不得以主刀身份从事任何类型手术;若擅自主刀手术,按非法执业处理。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规范各科室各级

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管理,防范医疗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级:手术及有创操作系指各类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分为四类: (一)IV类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III类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三)II类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四)I类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一)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 (二)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 (三)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内。资深主任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 (五)根据三级医师负责制规定,上级医师有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的责任和义务。 三、医师手术权限:各级医师确定主持某级手术前,要在上级医师指导(医院或外院进修)下至少主持完成10例以上的病例并经考核合格(各专科的具体完成例数由科室根据专科特点、手术复杂、难易程度调整并报医务科批准)。 (一)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I类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可主持I类手术。在熟练掌握I类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II类手术。 (三)主治医师:可主持II类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经上级医师批准,可主持III类手术。 (五)副主任医师:可主持III类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IV类手术。

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

为确保手术及有创操作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和有创操作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根据卫生部关于《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要求,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 1、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2、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普通、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3、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4、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独立开展手术的医师应当为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的本院执业医师,经特殊审批的除外。各级医师按照其技术职称和行医年限分为如下级别: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担任住院医师 3 年以内。 2、高年资住院医师:担任住院医师 3 年以上.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 3 年以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 3 年以上。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 3 年以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 3 年以上. (四)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者. 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一级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3、低年资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二级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4、高年资主治医师:掌握三级手术,有条件者可在上级医师指

导下,适当开展一些四级手术。 5、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四级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成部份四级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和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临床试验、研究性手术。 7、主任医师:熟练完成四级手术,开展新的手术,或者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重大临床试验、研究性手术。 8、对于卫生行政部门有特殊资格准入规定的手术,除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医师还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 9、任何级别手术医师的手术权限均不可超出医院的手术权限。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实行不同级别手术以及不同情况、不同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 (一)常规手术: 1、四级手术:科主任主持进行术前讨论,需填写《手术审批单》签署意见后报医务科审核,分管副院长审批,医务科备案,由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医师签发手术通知单。 2、三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医师签发手术通知单。 3、二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签发手术通知单。 4、一级手术:科主任审批,由低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签发手术通知单. 各级医师在实施手术过程中遇到未预测的特殊情况,需实行的手术超出自己的手术权限时,应即将口头上报请示,由具备实施手术的相应级别的医师主持手术;紧急抢救生命的手术,按照急诊手术规定处理.术后 24 小时内完善相应的手术审批手续。 (二)特殊手术: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须按照四级手术审批、管理. 1、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的; 2、被手术者系特殊保健对象者如高级干部、著名作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 3、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者致残手术的;

医院制度模板-手术分级管理及准入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及准入制度 一、目的 为确保手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手术相关科室。 三、定义 无 四、具体内容 1. 分级管理原则 1.1成立由科主任、医教科、分管院长组成的医院技术评价小组,根据人员任 职资格证书及个人技术水平,科学界定各级人员手术范围,并定期调整。 1.2超权限手术,需个人提出申请,由医院技术评价小组进行考核准入后才能 开展手术。 1.3 实行手术资格的否决:一年连续两次同一手术存在明显技术性缺陷者,经 予以技术评价小组评议,视情节予以否决该手术准入资格3—6个月。对停刀期限满后,重新进行评议。 2. 手术分级 2.1. 一类手术: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常见小手术。 2.1二类手术:过程不复杂、技术难度一般的中等类手术。 2.1 三类手术:过程较复杂、技术有相当难度的重大手术。 2.1 四类手术:过程复杂、技术难度高的手术。 2.2 特殊手术: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 2.2.1被手术者系特殊监管对象、甲、乙类传染病人和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 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等。 2.2.2 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的毁损性手术。 2.2.3 可能引起司法纠纷的。 2.2.4 同一病人24小时内需再次手术的。

2.2.5 术前已知手术、麻醉风险极高、预后差的。 2.2.6 新开展的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3. 各级医师手术资质确定的基本原则 3.1低年资医师: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3年以内(硕士研究生取得执业医师 资格2年以内),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担任一类手术的术者。 3.2高年资医师: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3年以上(硕士研究生取得执业医师 资格2年以上),可担任一类手术的术者,在熟练掌握一类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担任二类手术的术者。 3.3主治医师:可担任二类手术的术者,在熟练掌握二类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 医师指导下可担任三类手术的术者。 3.4副主任医师:可担任三类手术和特殊手术的术者,在熟练掌握三类手术的 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担任四类手术的术者。并参与本治疗组三类及三类以下手术方案的制定和开展。 3.5主任医师:可担任四类手术和特殊手术的术者。负责本治疗组各类别手术 方案的制定和开展。 4. 手术医师资质准入程序 4.1手术医师提出申请 医师根据个人工作能力提出申请,填写《手术医师分级审核表》。 4.2科室意见 各科室结合申请者基本情况、实际技术操作水平、围手术期管理、医德医风、患者投诉和纠纷发生情况,初步认定其手术级别,由科室主任签字确认。 4.3医教科审批 结合科室意见,由医教科审核手术主刀及一助例次的真实性,必要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提交医院技术评价小组审批。 4.4医院技术评价小组审批 医院技术评价小组对医生进行审批授权,信息系统予开放相应权限。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和手术资格准入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和手术资格准入制度 为保证医疗质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特制定手术分级管理和手术资格准入制度。 1.手术分级各科室应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以下四级: 一级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二级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 三级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2.手术医师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登记注册的执业地点在本院。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1)住院医师; (2)主治医师;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 (4)主任医师。 3.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1)住院医师:取得医师执业证书2年以上并做手术一助10次

以上者,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一级手术。取得医师执业证书4年以上并做手术一助10次以上者,可独立开展并熟练掌握一、二级手术。 (2)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一、二级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3)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一、二、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参与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4)高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完成一、二、三级手术,可开展四级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成部分四级手术、开展新的手术。 (5)主任医师:熟练完成各级手术,特别是完成开展新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 4.科室内部的手术分级及准入管理 (1)各手术相关科室应成立临床学术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专家组至少有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本科室医师担任,科主任为专家组组长。如科室较小,可请相应教研室的专家共同参与。 (2)欲独立开展高一级别手术的医师,必须向专家组提出书面申请。由专家组根据该医师的工作经历、以往开展手术的种类、数星、手术安全性和参与相关培训等情况,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专家组认为有必要时,可现场考核该医师的手术过程后再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 (3)专家组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专家会议,以评估本科室内手术分级、手术资格准入、专项手术、新手术开展、手术安全性等问题。专家会议内容应有书面记录。

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和资格准入制度

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和资格准入制度 为了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加强各级医院和医师的手术管理,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级 按照手术技术难度、复杂程度和风险水平,把手术分为四个等级(详见手术分级表): (一)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二)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三)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四)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注:微创(腔内)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分类手术中。 二、特殊手术分类 性质较为特殊的手术可分为四个类别: (一)新开展手术 (二)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 (三)特殊感染手术 (四)特殊类别手术 1、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的; 2、被手术者系特殊保健对象如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 3、可能导致毁容、致残或器官摘除的; 4、可能引起司法纠纷的; 5、非计划再次手术;

6、列入高风险技术目录的; 7、外院医师来院参加手术者; 8、器官移植。 三、手术医师分级和手术范围 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 原则上以开展一级手术为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二)主治医师 原则上以开展二级手术为主,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三)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原则上以开展三级手术为主,在主任医师或科主任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主任医师或科主任指导下,单独完成新开展的手术、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特殊感染手术和特殊类别手术。 (四)主任医师或科主任 熟练完成四级手术、新开展手术、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特殊感染手术、特殊类别手术。 四、手术医师等级资格的评定 (一)手术科室每年12 月对所属手术医师临床技术能力进行评价,有医师职称晋升、发生医疗质量与安全不良事件等需要调整医师手术权限的,随时组织评价。(二)手术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各科室评价意见进行复核并授予相应手术等级资格。

医师手术资格准入与授权管理制度

医师手术资格准入与授权管理制度 为明确各级医师手术的权限,加强各级医师的手术管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质量,根据《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 手术及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二级手术: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级手术: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四级手术: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 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且执业地点在我院。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并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 2 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 2 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 2 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 2 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 3 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手术医师准入制度

XX医院 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及审批程序 一、成立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管理委员会,由分管手术科室的副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医务科长及各手术科室主任担任委员。主要职责为制定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及手术评价标准,监督管理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的执行。 1、委员会下设手术医师资质准入评定专家组,组长为相应手术科室专科主任(麻醉科主任),成员为手术科室学科带头人和主治医师。职责为负责手术医师和麻醉师的技术考核,外科手术评价,手术医师和麻醉师的手术分级审定。 2、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职责为组织手术医师资质的审定,协调制定手术分类及手术医师资质准入范围和标准,定期和不定期考核麻醉科监督执行情况。 3、各科室成立本专科手术医师资质评审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 二、手术分类及医师资质准入范围和标准 (一)手术分类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麻醉方法(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各级医师手术分级(见《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高年资住院医师或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七)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八)对资格准入手术,除必须符合上述规定外,手术主持人还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九)考虑到我院人才梯队建设和后备力量培养问题,高年资医师(取得现有职称3年以上)可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完成高一类手术。对无主任医师的专业,医院将根据副主任医师技术水平状况,选择一位可以完成主任医师手术范围的副主任医师承担主任医师工作,若选择不出,不可超范围开展此类手术。 (四)特殊情况下的审批标准 1、因各种原因被降级处理的医师,可在降级半年后申请该类手术资质。 2、外院进修学习后拟开展的手术,建议邀请外院专家指导下进行。

医院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管理和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制度

安全质量目标 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加强我院手术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8年)》以及我院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手术及有创操作的分级: 我院各临床科室结合本专业具体情况,按手术的难易度、手术过程的复杂性、风险的大小以及我院的实际情况等将手术分为以下级别: 1、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小,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2、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3、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4、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5、跨专业复合型手术:涉及到2个专业疾病以上的手术且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6、新技术或新项目手术:指本院尚未开展具有临床应用前景和较大病员需求的临床治疗新技术或新项目的手术。具体按照

《永嘉县人民医院医疗新技术、新业务管理办法》执 行。 (二)手术医师分级 根据手术医师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称以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年限等确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进修医师或研究生可视其既往工作学习情况承担低年资或高年资住院医师工作。 2、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并从事主治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并从事主治医师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

医院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及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及分级管理制度. 临朐县人民医院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及分级管理制度 1.手术分级 根据手术风险和难易程度不同~将手术分为四级: 1.1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1.2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1.3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1.4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及各级科研项目。 2.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2.1低年资住院医师,取得相应资格~从事住院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内,: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开展一级手术。 2.2高年资住院医师,取得相应资格~从事住院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上,: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2.3低年资主治医师,取得相应资格~从事主治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内,:在熟练掌握二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2.4高年资主治医师,取得相应资格~从事主治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上,:在开展三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部分四级手术。 2.5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取得相应资格~从事副主任医师临床专业岗位三年以内,:在熟练掌握三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的临场指导下可开展四级手术。 2.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可开展四级手术~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2.7新调入聘任的各级医师独立开展手术前应有高一级的医师带教考核后参照上述原则核定权限。 2.8进修医师由科室根据其职称和实际能力经考核后参照上述原则确定手术权限并报医务部批准执行。 2.9邀请外院专家会诊手术~或本院医师应邀到外院会诊手术根据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暂行规定》执行。 . . 资格准入手术:除符合上述要求外~手术主持者还必须是已获得专项手术准入资格者。 3.手术审批权限 3.1常规手术 3.1.1一级手术由主管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审批并签发手术通知单。 3.1.2二级手术由科主任审批~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医师签发手术通知单。 3.1.3三级手术由科主任审批~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报批手术通知单。 3.1.4四级手术~由科主任审批~由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报批手术通知单。 3.2高风险手术是指手术科室主任认定的~存在高度风险的任何级别的手术。实施此类手术~须经科内讨论~填报《重大手术报告审批表》~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医务部~由医务部主任及分管院长审批备案~获准后~手术科室科主任负责签发手术通知单。 3.3特殊手术应经科内讨论~由科主任填写《重大手术报告审批表》报告医务部~由医务部主任及分管院长审批备案。获准后~手术科室主任负责签发手术通知单。

各级医师手术资格准入制度

邳州市中医院 医师手术资格准入与受权管理制度与程序 为明确各级医师手术的权限,加强各级医师的手术管理,确保手术的平安和质量,保障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参照有关资料,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级 手术指各类手术介入、腔镜诊疗等有创操作工程。根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程度,分为四级: 1.四级〔甲类〕手术:手术操作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高风险的各种手术。 2.三级〔乙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中等风险的各种重大手术。 3.二级(丙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低风险的各种中等手术。 4.一级〔丁类〕手术:手术术式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注:介入、腔镜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类手术中。 二、医师分级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博士生从事临床工作一年以上。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内者。 2.高年资: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或博士后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 三、医师手术范围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丁类〕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纯熟掌握一级〔丁类〕手术手术的根底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丙类〕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乙类〕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丙类〕及局部三级〔乙类〕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甲类〕手术;

手术分级和手术医师分级管理制度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手术分级和手术医师分级管理制度 一、手术分级 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二级手术: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级手术: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四级手术: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注:微创(腔镜)、介人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分类手术中. 二、手术医师分级 根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和临床工作经验,认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且执业地点在我院.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博士生从事临床工作1年以上。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怔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或博士后从事临床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熟练开展二级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开展一些三级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掌握三级手术,有条件者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开展一些四级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四级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

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及审批程序

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 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制度及审批程序 为保证医疗安全,提能手术质量,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增强和规范各级医师手术操作的权限,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方法》(试行)、《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特拟订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手术医师资格准入管理制度及审批程序。 一、手术分类及医师资格准入范围和标准 (一)手术分类 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一般手术; 二级手术是指有必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必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要手术。 (二)各级医师手术分级权限(参照《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手术 分级管理制度》) (三)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审批标准 1、四级手术:由该专业学科带头人和主任医师、高年资副主任 医师肩负,有相应的出门深造过程并参加该类手术达 5 例以上; 2、三级手术:由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肩负,有参加该类手术5-10例经历,手术操作规范,手术器材及设施使用娴熟;

3、二级手术:由主治医师以上肩负,有参加该类手术5-10 例经历,手术操作娴熟; 4、一级手术:由住院医师以上肩负,有参加该类手术5-10 例经历(作为一助达成5-10 例,或在上司医师指导下达成 5 例),手术操作娴熟。 (四)特别状况下的审批标准 1、因各样原由被降级办理的医师,可在降级一年后申请该类手 术资格; 2、拟展开的新技术新业务,须依据《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规定履行。 二、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审查程序 (一)手术医师提出申请 医师依据个人工作能力提出申请,填写《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审批表》(附件 1),包含姓名、年纪、学历、职称、科室、工作时间、 申请时间、原准入资格、拟申请准入资格、近两年工作展开状况、(包括疾病名称、手术方式、例数、成效)、各科评审小组建议、医务科 建议、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查建议。 (二)科室评审小组建议 各专科联合申请者基本状况、实质技术操作水平、围手术期管理、医德医风、患者投诉和纠葛发生状况,初步认定其手术级别,由科室主任署名确认。(科室评审小组名单详见附件 2) 联合科室建议,由医务科招集组织专家进行手术技术查核,主要查核内容包含交流能力、术前准备、手术技术娴熟程度、无菌操作等

手术分级与手术医师权限管理制度规定

手术分级与手术医师权限管理制度 1.1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手术分级和手术医师权限的准入和动态管理,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评定。 1.2医院医师权限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具体负责医师手术分级和手术医师权限的准入和动态管理的日常工作,定期向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报告工作情况。 2手术分级根据手术风险和难易程度不同,分为四级: 2.1 一级手术: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2.2二级手术: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2.3三级手术: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2.4四级手术: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微创(腔镜)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类手术中。 3手术医师分级与基本权限管理3.1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授权一级手术,并逐步授权二级手术。 3.2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可授权一、二级手术。 3.3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及以上。可授权一、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逐步授权三级手术。 3.4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可授权一、二、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参与指导下可逐步授权四级手术。 3.5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及以上。可授权各级手术,

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部分新手术。 3.6主任医师:可授权各级手术。 4手术医师资格准入与授权程序4.1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 资格,执业地点在本院。 4.2住院医师的手术准入管理各医师从一级手术开始,逐项申请技术准 入。 医师作为一助完成某项手术15例以上,可以提出手术准入申请。申请表 经科主任审核签字后报医务科审批。每季度医务科组织医院医疗质量管 理委员会集中讨论审核并公示。公示期满后,正式发布执行。 4.3现任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的手术级别核准及准入。 各医师根据基本权限管理的规定,参照手术分级手册,结合现任职称及 自身实际工作能力,提出拟行手术项目的申请。 医师手术级别核准申请表经科主任审核签字后报医务科审批。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医师手术级别核准情况统一组织讨论审核,结果在院内予以核准范围以外的手术,医师作为一助完成15例以上公示。公示期满后,正式发布执行。 对,可以提出手术准入申请。申请表经科主任审核签字后报医务科审批。每季度医务科组织医院学术委员会集中讨论审核并公示。 4.4对于年平均台次10例以下的手术项目,科主任针对项目技术特点固定专人重点培养,技术成熟后按要求填写申请表,经科主任审核签字后报医务科审批。每季度医务科组织医院学术委员会集中讨论审核并公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