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教学提纲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教学提纲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教学提纲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西方管理理论是以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发展为主线,以西方管理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为轴,全面、详尽研究介绍管理理论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代表性理论和管理学家的管理思想。通过西方管理理论的讲授和学习,使学员了解西方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脉络,主要掌握西方管理理论发展各阶段主要学派理论的基本原理、主要观点、如何借鉴等问题,为经济管理专业课的学习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必读书目:李兴山主编:《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主要参考书目:孙耀君主编:《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

二、教学时间及考核方式

共安排76学时,其中面授24学时,答疑辅导4学时,课外自学48学时;结业考试为闭卷考试。

三、授课内容:

第一讲西方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概况

一、西方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五个阶段

(一)孕育产生阶段(18世纪至19世纪末)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的产生对管理提出的客观要求。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思想背景,这一时期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罗伯特.欧文等的思想为早期的管理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至20世纪初)主要有三大流派,即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组织理论。

(三)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20年代末至60年代),主要有人际关系理论、个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四大研究领域。

(四)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主要有管理过程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等11个流派。

(五)八九十年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20世纪8、90年代以后)

1.比较管理理论的兴起

2.企业文化热

3.非理性主义倾向开始抬头

4.传统管理理论方兴未艾,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5.学习型组织理论兴起

6.“知识型”、“智能型”企业理论

二、西方管理理论的三次变革与五个演变过程

(一)西方管理理论的三次大变革,亦称管理的三次革命:第一次管理革命,以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为起点、标志看西方国家由经验管理转向了科学管理;第二次管理革命,以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为起点,标志看西方管理由“经济人”假说的管理理论转向了以“社会人”假说的管理理论;第三次管理革命是以二次世界大战为起点,主要以管理理论和实践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标志,完成了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

(二)西方管理理论的五个演变过程:即1.由总结企业的具体经验到阐述一般管理原理的演变过程;2.由“经济人”假说向“社会人”、“决策人”、“复杂人”假说的演变过程;3.由把管理组织看作是封闭系统,向把它们看作是开放系统的演变过程;4.由以定性分析为主,向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合使用的演变过程;5.由学科分化、百家争鸣,向兼收并蓄、相互综合的演变过程。

思考及作业题

1.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2.西方管理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三次重大的理论变革?

3、从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来看,经历了哪几个演变过程?

第二讲古典管理理论

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管理思想

(一)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科学管理的精髓在于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目的在于雇主和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

1.科学管理的基础或精髓就是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

2.合作的关键是实现劳资双方在思想和观念上的根本转变;

3.这种转变就是劳资双方把注意力由放在盈余的分配上转到放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上。

(三)一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应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要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

(四)科学管理理论提出的主要管理措施

1.定额管理;

2.差别计件工资制;

3.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4.实行标准化管理;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6.实行例外原则。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一)管理的概念与职能

1.计划;

2.组织;

3.指挥;

4.协调;

5.控制。

(二)管理的一般原则

1.劳动分工;

2.权力与责任;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人员的报酬;

8.集中;

9.等级制度;

10.秩序;

11.公平;

12.人员稳定;

13.首创精神;

14.人员的团结。

三、古典管理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一)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启示:

1.深刻理解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自觉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管理的中心问题;

2.管理的实质在于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而劳资双方密切合作的基础又在于建立共同的利益机制和相互之间的思想感情的沟通;

3.正确认识技术与管理的关系,在重视技术的同时,也要重视管理,在引进技术的同时也要引进管理。

(二)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启示:

1.建立管理理论的关键在于对管理规律的正确认识;

2.各级领导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善于做管理工作;

3.既要重视管理教育,又要重视管理理论建设;

思考及作业题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2.科学管理的精髓和实质是什么?

3.科学管理应遵循的四条原理是什么?

4.法约尔对管理是如何界定的?

5.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一般原则有哪些?

6.结合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管理措施及其内容,联系实际阐述科学管理理论所给予的启示。

第三讲人际关系理论与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一、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理论

(一)霍桑试验的四个阶段

(二)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1.企业职工是社会人;

2.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是满足职工的社会欲望,提高职工的士气;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三)人际关系理论的启示:

1.人不仅是“经济人”而且还是“社会人”;

2.要通过提高职工的满意度来鼓舞职工的士气;

3.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发挥其正面作用。

二、个体行为理论

(一)需要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2.E·R·G理论;

3.成就需要理论。

(二)激励理论

1.双因素理论;

2.期望理论;

3.公平理论;

4.强化理论;

(三)人性假设理论

1.经济人假设;

2.社会人假设;

3.自我实现人假设;

4.复杂人假设。

三、团体行为理论

(一)团体动力理论

1.团体规范;

2.团体压力与从众行为;

3.团体中成员之间关系分析。

(二)团体内聚力和士气理论

1.团体内聚力及影响因素;

2.团体内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

3.团体士气与生产率的关系。

(三)团体竞争与冲突理论

1.团体间竞争;

2.团体冲突。

四、组织行为理论

(一)领导者品质理论

(二)领导行为理论

1.领导行为四分图;

2.管理方格理论。

(三)组织变革与发展

1.组织变革;

2.组织发展。

思考及作业题

1.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3.公平理论的内容及对我们的启示。

4.经济人和社会人假设的主要内容。

5.自我实现人的假设的主要内容。

6.一个内聚力强的团体具有的特征。

7.试述管理方格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对领导者的启示。

8.组织发展的目的与特点是什么?

第四讲现代管理理论

一、管理过程学派

(一)管理过程理论对管理理论的认识

(二)管理过程理论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分析

管理过程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主要通过划分和分析管理职能来揭示管理过程和管理规律。在管理职能的划分上,各个代表人物持有不同的观点,但一致的都认为管理的过程职能主要有三项,即计划、组织和控制。

1.计划,是指合理地选择和确定管理目标及其实现的方法。计划的种类包括目标和任务、策略、政策、程序、规划和预算等;

2.组织,这一学派认为,组织是指“有意识形成的职务或职位的结构”;

3.控制,是指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的完成情况并纠正执行中的偏差,

以确保计划指标实现的过程。控制分为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等类型,控制的实质是发现偏差并纠正偏差。

二、社会系统理论

(一)组织的本质,他们认为,组织的本质表现为进行协作活动的人组成的系统。

(二)正式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协作的意愿;二是共同的目标;三是畅通的信息联系。

(三)经理人员的职能

1.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

2.从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服务;

3.规定组织的目标。

三、决策理论

(一)决策理论的产生及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

1.决策理论的产生;

2.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

(二)决策的前提和准则

1.决策的前提,决策的前提主要有价值前提、事实前提和环境条件前提;

2.决策的准则,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

(三)决策的过程

1.决策的六个阶段;

2.决策程序的执行和遵守。

(四)决策的种类和技术

1.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2.确定型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四、系统管理理论

(一)一般系统理论

1.系统的定义;

2.系统的特征。

(二)系统理论在管理中的作用

1.系统观点;

2.系统分析:是指对一个系统内(企业内)的基本问题,用逻辑的思维推理,科学分析计算的方法,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找出各种可行备择方案,通过分析对比,找出一种最优方案。系统分析必须遵循五项原则,即在对各种备择方案进行分析和选择时,必须紧密围绕建立系统的目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抓关键、抓重点。系统分析的步骤是:确定目标;搜集资料,拟定

对比方案;建立各种分析模型;对比分析各种方案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或试验,以确定最优方案。

3.系统管理具有四个特征:即它以目标为中心,始终强调系统的客观成就和客观效果;它以整个系统为中心,决策时强调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而不是强调分系统的最优化;它以责任为中心,每个管理人员都被分配给一定的任务,能衡量其投入和产出;它以人为中心,每个工作人员都被安排进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根据工作成绩来付给报酬。

五、经验主义理论

(一)经验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内容

1.管理的性质与内容;

2.管理者的职责与技能;

3.目标管理(略)

4.管理的组织结构;

5.高层管理。

(二)经验主义在西方大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

1.美国杰出企业的八条成功经验;

2.未来企业经营管理的八项原则;

3.一个成功经理必须遵循的基本管理原则;

4 .一分钟管理秘诀

六、权变理论

(一)权变理论的思想结构

1.权变理论的含义,是指以系统观点为依据,研究一个组织(企业)如何根据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可变因素的性质,在变化的条件下和特殊的情境中,采用适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提出最适合于具体情境的组织设计和管理活动的一种管理理论。

2.权变理论的理论基础是莫尔斯和洛希于1970年提出的超Y理论。

3.权变理论的思想结构,是管理的方式和技术应随企业的内外环境而改变;管理应变量和环境自变量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环境自变量和管理应变量各包涵自身的诸多要素;环境自变量和管理应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一种如果……和就要……之间的关系,因此,管理必须从具体的环境条件出发,权宜应变。

(二)权变理论的应用

1.计划的权变观点;

2.组织结构的权变观点;

3.领导方式的权变观点。

(三)权变理论的借鉴与启示

七、管理科学理论

(一)管理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管理科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1.管理科学理论对管理的看法;

2.管理科学理论对组织的看法;

3.主张多学科交叉配合对管理进行研究;

4.管理科学理论解决问题的步骤。

(三)对管理科学理论的评价

1.管理科学理论的重大贡献;

2.管理科学理论的局限性。

思考及作业题

1.管理过程理论对管理职能划分的内容。

2.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

3.西蒙提出的决策的前提和准则。

4.决策过程可以细化的六个阶段。

5.正式组织有哪三个基本要素。

6.经理人员的三项职能。

7.系统分析的原则与步骤。

8.系统管理的特征。

9.《寻求优势》一书对美国企业成功经验总结的八条经验是什么?

10.经验主义关于未来企业经营管理的八项原则。

11.权变理论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结构是什么。

12.管理科学理论常用的管理的方法。

第五讲二十世纪末本世纪初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比较管理理论

(一)比较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二)比较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1. 罗杰、福尔克的一般原则观点;

2.E·戴尔不承认有关组织和管理方面“普遍原则“的观点;

3.大岛国雄的比较理论观点;

4.威廉·大内的A、J、Z管理模式比较观点;

5.帕斯卡尔和阿瑟斯的管理七要素比较观点;

6.密勒的比较管理理论观点;

7.E·戴尔和A·肯尼迪的比较理论观点;

8.T·彼得斯和R·沃特曼的比较理论观点;

9.J·奥洛诺夫的比较理论观点;

10.卡尔·佩格尔的“IIC”环形管理模式比较观点。

(三)比较管理理论的研究模式(一般了解)

1.法默——里奇曼模式;

2.尼根希——埃斯塔芬模式;

3.孔茨模式;

4.尼根希——普拉萨德模式。

(四)对比较管理理论的评价

二、非理性主义倾向的主要观点

所谓非理性主义倾向,是相对于传统管理理论中唯理性主义倾向的管理思想而言的,这种理论认为,管理的根本因素是人,因而应当以人为核心,发掘出一种新的以活生生的人为重点的、带有感情色彩的管理模式来取代传统的纯理性模式。

(一)非理性主义倾向对传统管理理论的批判;

(二)非理性主义倾向强调管理实务研究;

(三)非理性主义倾向重视成功企业管理经验的总结,并在总结中提出自己的主张;

(四)非理性主义倾向以重视和倡导企业文化为主要特征。

三、企业文化理论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1.企业文化的概念,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根据企业的任务、性质和所处环境提出的一系列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和信条。

2.企业文化的特征,有精神性、集合性、微观性、社会性和可塑性等。

(二)企业文化的地位作用和类型

1.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2.企业文化的类型。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四、战略管理理论

(一)战略管理的含义及主要理论观点

1.战略管理的含义;

2.战略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战略管理模式及其过程

1.战略管理模式;

2.战略管理模式所显示的过程。

(三)西方最新战略管理思想

1.企业战略联盟;

2.企业战略竞标;

3.企业战略再造。

五、企业再造理论

(一)企业再造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含义

1.企业再造理论产生的背景;

2.企业再造理论的含义。

(二)企业再造理论的主要观点

1.再造工程者是企业再造的关键;

2.信息技术是企业再造的前提;

3.企业文化是企业再造成功的保证。

六、第五代管理理论

(一)第五代管理理论对知识经济的看法

1.“知识劳动”成为经济增长、组织兴旺和个人幸福的关键;2.发挥人的创造力成为管理努力的重心;

3.知识和获取知识是“第四财富”之源;

4.经济的成功来源于更有效和更快地获取整理和传播知识;5.更新知识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二)第五代管理对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发展趋势的探索

1.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会是“学习型组织”;

2.通过建立虚拟企业、动态协作和知识联网来共同创造财富;3.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是“知识型企业”,产品将是智能型产品。(三)对第五代管理理论的评价

思考及作业题

1.比较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2.威廉·大内的A·J·Z管理模式比较观点。

3.什么是非理性主义倾向。

4.企业文化的特征及作用。

5.企业文化有几种典型的分类并叙述其内容。

6.九十年代以来西方新的战略思想集中体现在哪几方面。

7.企业再造的含义。

8.企业再造理论的主要观点。

9.第五代管理对知识经济的看法。

10.萨维奇阐述的五个概念性原则的具体内容。

11.彼得·圣吉“五项修炼”的内容。

12.知识型企业的六个要素。

黑龙江省委党校韩丽杰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的主要管理理论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的主要管理理论 分类代表人物主要管理思想分析与评价主要启示 一、古典管理理论19世 纪末到20世纪初1.科学管理 理论 泰罗 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管 理的精髓在于劳资双方密切合作实现 “最大限度的利益”、要用科学知识代 替个人经验主要管理方法:1.工作定 额 2.差别计件付酬 3.挑选第一流工人 4.工具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 5.计划和 执行分开6.实行例外原则 1.二重性 2.贡献:管理 从经验上升为科学、讲 究效率和调查研究 3. 局限性:“经济人”的 假设、重视技术不重视 人群社会、只解决了个 别工作的作业效率 1.提高劳动生产率作 为管理的中心问题 2.管理的实质在于劳 资双方的密切合作 3.重视技术,也要重 视管理 4.加强管理 基础工作对提高劳动 生产率的重要性 2.一般管理 理论 法约尔 1.从经营职能中独立出管理活动 2.教 育的必要性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 织、指挥、协调、控制十四项管理 原则:劳动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 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 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 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 人员的团结 1.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 派的理论基础 2.不足 之处是缺乏弹性,有时 管理工作者无法完全 遵守 1.建立管理理论关键 在于对管理规律的正 确认识 2.领导者要 提高管理水平,善于 做管理工作 3.既重 视管理教育,又要重 视管理理论建设 3.行政组织 理论 韦伯 科层制的组织模式:1.组织中的成员应 有固定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 2.组织 结构由上而下逐层控制 3.成员间只有 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 4.成员的 选用公开考试录用 5.专业分工与技术 训练6.成员的工资及升迁 韦伯对理想的行政组 织模式的描绘,为组织 指明了一条制度化的 组织准则

西方管理理论综述

西方管理理论综述 前言: 从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到古希腊、古罗马,管理思想早已有之。它们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历经了几千年的演变。但是,直到20世纪初,真正成体系的管理理论才开始逐步建立。不过,这些理论都形成在西方;虽然东方的早期管理思想也源远流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终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笔者在阅读了4本关于西方管理思想的著作和近15篇相关文献后,对西方管理理论做出了一个简要的总结,下文将具体阐明。 正文: 西方管理理论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当代管理理论阶段。 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是管理理论的最初形成阶段。古典管理理论是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所形成的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现代经营管理理论、韦伯的组织管理理论。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他在著名的金属切削实验、搬运铁块实验、铁锹实验等大量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逐渐形成了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作是其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作定额原理、挑选第一流的工人、标准化原理、差别的计件工资制、计划和执行相分离、实行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他还提出了一些科学管理方法的基本原则。 泰勒在做过大量的调查和实验并分析后得出科学管理理论,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操作程序引入生产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由于时代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是从物理的、生理的方面研究工人的操作规范,是从个别工人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提高个别工人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效率,没有考虑到工人心理等其他方面的因素,也没有关于企业的整体管理和经营的内容。 另外,科学管理体系是诸多理论和思想的合成,对科学管理作出杰出贡献的还有吉尔布雷斯夫妇、亨利·甘特、巴思埃默森和库克等人。㈠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有的学者称作“现代经营管理理论”) 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1841-1925)法国管理学先驱,被称为是“现代经营管理之父”,在管理方面的代表作是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他将企业活动划分为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6个方面并认为管理活动处于这几个方面的核心地位,提出管理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五项基本职能,系统地阐述了管理的劳动分工、统一指挥、纪律、首创精神等十四条原则。㈡ 这个理论从最高管理者的角度为管理理论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框架和内容,而且它适用于任何管理领域,管理理论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以致现在的

管理学教学大纲(最新)

《管理学》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课程名称:管理学 课程名称(英文):Management 适用专业:行政管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总学时: 48 其中理论课学时: 48 实验课学时: 0 学分:3 二、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管理类各专业的共同课,是管理类各专门管理的基础课,是介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要求学生认真研究和正确对待国内外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努力用所学管理学原理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管理问题。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第一节管理活动 一、什么是管理 二、管理的职能 三、管理者(从事管理活动的人)的角色与技能 四、管理的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第二节中外早期的管理思想 一、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二、外国的管理思想 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管理理论概述 二、古典管理理论 三、行为管理理论 四、数量管理理论 五、系统管理理论 六、权变管理理论 七、质量管理理论

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1.掌握管理的概念,谁是管理者,管理者的角色与管理技能 2.知道管理的产生过程、管理学研究方法 3.了解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管理的作用 4. 理解管理的性质和管理的职能 教学难点:管理产生的原因,管理的概念,管理者的角色 教学重点:管理的概念、性质、管理的职能及管理技能 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 第一节道德概述 一、道德的定义 二、四种道德观 第二节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 一、道德发展阶段 二、个人特征 三、结构变量 四、组织文化 五、问题强度 第三节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 一、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二、建立道德准则和决策规则 三、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 四、设定工作目标 五、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六、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七、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八、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第四节社会责任概述 一、社会责任的定义 二、两种社会责任观念 三、赞成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 四、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 第五节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一、企业对环境的责任 二、企业对员工的责任 三、企业对顾客的责任

西方行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行政学说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方案 一、有关说明 1.考核对象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本科行政管理专业学生。 2.启用时间 2016年秋季学期。 3.考核目标 通过考核既要检测学习者对行政学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要检测学习者对行政学理论的运用程度,重点考核学习者对行政学理论的实践与应用能力。 4.考核依据 本课程考核方案是依据国家开放大学《西方行政学说课程教学大纲》、文字教材《西方行政学说(第二版)》(丁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第2版)制定的。本课程考核方案是课程考核命题的基本依据。 5.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3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综合成绩的70%。 课程考核成绩统一采用百分制,即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试、课程综合成绩均采用百分制。 课程综合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及格),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二、形成性考核相关要求 1.考核目的 加强对学习者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重在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检测,引导学习者按照教学要求和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 2.考核手段 基于“国家开放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进行网络考核。 3.形成性考核任务的形式及计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任务列表

4.形成性考核的具体要求 下面对每次形考任务的题型、题量、组织实施、评分标准以及相关要求进行说明。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 考核任务形式:专题讨论 考核内容样例: 讨论主题:如何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100分)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1章至第6章的内容。 2.组成3—10人的学习小组完成本次任务。 3.采取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网上非实时跟帖的形式,由小组长发起第一个跟帖表明组长身份并组织完成讨论的全过程。 4.每一位学习者都要联系实际准备个人讨论提纲(包括联系实际的例子和个人准备的提纲,不少于500字),个人讨论提纲占此次讨论总成绩的60%,由学习者自己跟帖提交。 5.每个小组讨论完成后,形成不少于300字的小组意见,小组意见占此次讨论总成绩的40%,由小组长跟帖提交。 6.教师根据每一位学习者的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小组意见给每一位学习者评分,举例必须联系实际,所举实例应能够证明其观点。 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任务 考核任务形式:阶段性学习测验 题型:小论文题。 样题:以“Y理论”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100分)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7章至第13章的内容。 2.请在所列主题的选题范围内自拟题目(无标题或标题与主题一致,扣10分)。 3.运用西方行政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任选角度和方向进行阐述。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复习题 一、简答题 1.为什么说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是西方管理理论发展中的一次变革? 答:行为科学认为人是?社会人?,从而建立了一套全新的、以满足人们的各种社会需要为基本出发点的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的产生,适应了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和企业劳动与劳动构成不断变化的要求,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的不足,发展并丰富了管理的人本原理,从而再一次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由此可见,行为科学在西文管理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是西方管理理论的第二次变革。 2、在西方管理理论孕育产生阶段,詹姆斯〃斯图亚特和亚当〃斯密提出了什么管理思想? 答:詹姆斯.斯图亚特不但以政治经济学教程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重商主义的观点,而且先于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分工的概念。比泰罗早一百多年提出了工作方法研究和刺激工资制的实质。亚当.斯密提出每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利己心”的支配,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会促进整个社会共同利益形成的所谓“经纪人”的观点,不但是资本主义早期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后期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3、简述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特征。 答:(1)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2)古典管理理论是18世纪后产业革命的产物,是对经验管理理论进行批判的产物;(3)古典管理理论以?经济人?为假设,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为中心,主张用严格的规章制度、物质刺激和科学的方法对企业进行管理。 4、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提出了哪些管理措施? 答:1、定额管理;2差别计件工资;3、挑选第一流工人;4、工具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6、在管理控制中实行例外原则。 5、简述法约尔提出的管理职能及其基本含义。 答: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制定行动计划;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及力量;控制,就是注意是否一切都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 6、人际关系理论提出了哪些新观点? 答:1、企业职工是?社会人?;2、生产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满足职工的社会欲望,提高职工的士气;3、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

党校研究生2019年西方管理复习题浓缩

2019西方管理考试复习重点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发生的第一次管理理论的变革,亦即第一次管理革命,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即“泰罗制”的产生,它标志着管理科学的正式产生,标志着资本主义国家由经验管理转向了科学管理。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发生的第二次管理理论的变革,亦即第二次管理革命,就是行为科学的产生,在人的假设理论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发生的第三次管理理论的变革,亦即第三次管理革命,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管理理论的产生。通过这次革命,使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从而完成了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 4、西方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p16(绪论) (1)从总结企业的具体经验,到阐述一般原理的演变过程。(2)从“经济人”的假设,到“社会人”、“决策人”、“复杂人”假设的演变过程。(3)从把管理组织看作是封闭系统,到把它们看作是开放系统的演变过程。(4)从以定性分析为主,到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合使用的演变过程。(5)从学派分化、百家争鸣,向兼收并蓄、相互综合的演变过程。 5.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p4-7) 答:⑴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⑵科学管理的精髓在于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目的在于雇主和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⑶一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应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要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 4、简述法约尔关于管理的定义: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P23(戒指止血控) 5.首创精神P33:1.想出一个计划并保证其成功是聪明人最大的快乐之一,也是人类活动最有力的刺激因素之一。这种发明与执行的可能性就是人们所说的首创精神,建议与执行的自主性也都属于首创精神。2.在社会等级的每一级上,人们的热情与积极性也都由于首创精神而增长。所以应尽可能地鼓励和发展这种能力。如果其他情况都一样的话,一个能发挥下属人员首创精神的领导要比一个不能这样做的领导高明得多。 5、简述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企业职工是“社会人”。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属于某一工作集体,并受这一集体的影响的。他们不是单纯地追求物质和金钱的,他们还有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方面的社会的和心理的欲望。而不是传统的科学管理理论把人看作仅仅为了追求最大经济利益而进行活动的所谓“经济人”。 二)生产率的提高,关键在于满足职工的社会欲望,提高职工的士气。“士气”的高低取决于安全感、归属感等社会、心理方面的欲望的满足程度。满足程度越高,“士气”也越高,“士气”越高,则生产效率也越高。 三)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是自然形成的,有其特殊的规范、感情和倾向,不仅控制着每个成员的行为,而且还可以影响整个正式组织中人民的行为,它是影响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上述观点构成了人际关系理论的这样内涵,它把对人的认识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由泰罗时代的“经济人”进入到“社会人”的认识阶段。P47-P48 6、简述行为科学揭示的人的行为一般规律: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所支配的,而动机又是由需要所引发的,人的行为一般来说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在某种动机的策动下为了某个目标。当目标实现后,人就进行满足需要的活动,然后又有新的需要产生,再引发新的动机,这样周而复始,需要是人行为的原动力。 7、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一旦一种需要被满足,另一种需要就会出现,并要求满足。人就是为了满足需要而不断工作的。把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分成五个层次:第一级,生理上的需要;第二级,安全上的需要;第三级,社会交往的需要;第四级,地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第五级,自我实现的需要。P51-52 8、简述需求层次理论与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区别: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就需要和动机而言,它是对动机的激励。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就满足需要的目标(诱因)而言的,它是对结果地激励。双因素理论的重点是人们对待工作或劳动的态度,如保健因素是人们对外在因素的要求,激励因素是人们对内在因素即工作本身的要求。P51、P57-58 9.期望理论P59它是一种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行为与其获得的最终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激励过程并选择合适的行为,以达到最终的奖酬目标的理论。 10.公平理论P63公平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到自己的获得(工资、奖金、福利、赏识、认可等)和付出(受教育程度、努力程度、工作量、精力等)的绝对额的影响,而且受到获得与付出相对比额的影响。就是说,人们不仅关心个人努力所获得的绝对报酬量,而且关心同别人比较报酬的相对报酬量。 1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教学提纲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教学提纲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西方管理理论是以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发展为主线,以西方管理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为轴,全面、详尽研究介绍管理理论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代表性理论和管理学家的管理思想。通过西方管理理论的讲授和学习,使学员了解西方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脉络,主要掌握西方管理理论发展各阶段主要学派理论的基本原理、主要观点、如何借鉴等问题,为经济管理专业课的学习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必读书目:李兴山主编:《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主要参考书目:孙耀君主编:《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 二、教学时间及考核方式 共安排76学时,其中面授24学时,答疑辅导4学时,课外自学48学时;结业考试为闭卷考试。 三、授课内容: 第一讲西方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概况 一、西方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五个阶段 (一)孕育产生阶段(18世纪至19世纪末)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的产生对管理提出的客观要求。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思想背景,这一时期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罗伯特.欧文等的思想为早期的管理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至20世纪初)主要有三大流派,即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组织理论。 (三)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20年代末至60年代),主要有人际关系理论、个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四大研究领域。 (四)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主要有管理过程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等11个流派。 (五)八九十年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20世纪8、90年代以后) 1.比较管理理论的兴起 2.企业文化热 3.非理性主义倾向开始抬头 4.传统管理理论方兴未艾,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5.学习型组织理论兴起 6.“知识型”、“智能型”企业理论

《管理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西方现代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一)行为科学理论产生背景 1、古典管理理论大多注重于生产过程、组织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多地强调科学性、精密性、纪律性,而忽视了对人这个关键因素的研究,甚至把工人当做机器的附属物看待。 2、人并非是纯粹的“经济人”,他们追求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也存在着不断增强的心理上的需要。 正是在此背景下,一些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研究企业中有关人的问题,试图找出影响生产率的因素,进而创建了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后来发展为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理论。 (二)早期的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学说的创立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学者梅奥负责的霍桑试验。该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工人具有复杂的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而不是单纯地追求金钱收人和物质条件的满足,社会和心理因素等形成的动力对效率有更大的影响。管理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重视满足人们的这些非物质需要。 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是管理当局为了实现企业目标的需要而规定的企业成员之间职责范围的一种结构,非正式组织是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社会感情而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组织以其特殊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很大影响。管理者应善于引导和发挥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正面作用。 3、领导者应通过提高员工的“满足度”来激励“士气” 工人是“社会人”,且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领导者应该通过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作业题答案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作业题答案 第一讲西方管理阶段的产生与发展 1、西方管理理论在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发生了哪三次重大的理论变革? 答:1、第一次管理理论大变革 "泰罗制"的产生标志着管理科学的正式产生,资本主义国家由经验管理转向了科学管理. 2、第二次管理理论大变革 行为科学的产生标志着管理科学把"经济人"转向"社会人"研究,从而建 立了一套全新的人本管理理论,满足了劳动者的精神需求,缓和了社会 矛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丰富了管理思想. 3、第三次管理理论大变革 现代管理理论的产生标志着管理科学已经成为一门完整的、成熟的科学. 2、西方管理理论从孕育产生到现代管理的四个阶段,从规律性和总的发展趋势 来说,经历了哪几个演变过程? 答:1、从总结企业的具体经验,到阐述一般原理的演变过程 2、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决策人"、"复杂人"的假设演变过程 3、从把管理组织是看作是封闭系统,到把它们看作是开放系统的演变过程 4、从以定性分析为主,到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结合使用的演变过程 5、从学派分化、百家争鸣,向兼收并蓄、相互结合的演变过程 第二讲古典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应遵循哪四条原则? 答:1、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然后加以固定,用以代替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2、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改变过去由工人任意挑 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各自可能进行自我培训情况. 3、与工人们亲密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4、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 2、联系实际阐述科学管理所给予的启示. 答:1、深刻理解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自觉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管理中心. 联系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国有企业中,生产成本高,劳 动效率低,仍然是我国企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的基本制度和管理 方法,管理机制都远远没有健全完善,泰罗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管理思 想仍然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绩效管理成为我国热门管理学科是有道 理的. 2、管理的实质在于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劳资双方关系问题,在我国仍有现 实意义.目前我国企业性质日益多元化,劳资矛盾有所激化.特别是外资 企业、私营企业劳资矛盾更加突出,核心问题是如何科学处理劳资之间的 利益问题和感情问题.泰罗在协调劳资双方关系的一些建议是值得借鉴 参考的. 3、正确认识技术与管理的关系,在重视技术的同时也要重视管理技术和管理 是相辅组成的关系,要求企业在引进技术的同时也要注意引进管理.在管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复习重点

《西方管理理论研究》复习重点 一、简答题 •1、简述例外原则 答:所谓例外原则,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已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 •2、简述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有:(1)企业职工是“社会人”。(2)生产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满足职工的社会欲望,提高职工的士气。(3)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 •3、简述需求层次理论与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区别 答:需求层次理论与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区别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就需要和动机而言的;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就满足需要的目标(诱因)而言的。•4、简述“经济人”的主要特点 •第一,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第二,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之下,因此,人被动地在组织的操纵、激励和控制之下从事工作。第三,人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第四,人的感情是非理性的,会干扰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个人的感情。 • 5、简述系统管理的特点 •答:系统管理有以下四个特点:(1)以目标为中心。(2)以整个系统为中心。(3)以责任为中心。(4)以人为中心 •6、什么是目标管理 答:所谓目标管理,是使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达到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技能和管理制度。 •7、简述行为科学揭示的人的行为一般规律 答:行为科学揭示的有关人的行为的一般规律是: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所支配的,而动机又是由需要所引发的,人的行为一般来说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在某种动机的策动下为了某个目标。当目标实现后,人就进行满足需要的活动,然后又

《管理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管理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名称:管理研究方法 学分:3学分 学时:36学时 先修课程:经济学、管理学基础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类型:理论课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管理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了解管理研究的发展动态; 2.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管理研究; 3.能够进行科学研究的系统规划和设计,包括问题的确定、目标的设定、研究假设的建立等; 4.掌握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能够运用统计分析工具处理管理研究数据; 5.能够进行科学研究的结果解释和结论归纳,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推荐。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 1.管理研究的概述和基本概念(2学时)

1.1管理研究的定义和特点 1.2管理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1.3管理研究的类型和方法 2.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学时)2.1科学研究的特点和要求 2.2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2.3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研究问题的确定和研究设计(4学时)3.1研究问题的选择和确定 3.2研究目标的设定 3.3研究假设的建立和测试 4.数据收集和处理(6学时) 4.1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步骤 4.2数据质量的保证 4.3数据处理的方法和工具 5.统计分析方法(8学时) 5.1描述性统计分析 5.2推断性统计分析 5.3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

5.4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6.结果解释和结论归纳(4学时) 6.1数据分析结果的解释 6.2结论的归纳与推理 6.3建议和推荐的提出 7.学术论文写作和发表(6学时) 7.1学术论文的组织结构和要素 7.2学术论文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7.3学术论文的发表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 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演示,将管理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研究设计和数据处理,以培养学生运用管理研究方法的能力。 3.小组研讨: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研究问题的选择、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等进行交流和合作。 4.学术论文讲评: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讲评,指导学生提高学术论文的写作和发表能力。 五、考核方式 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践操作和小组研讨等;

西方公共管理学名著导读讲义提纲

西方公共管理学名著导读讲义提纲 《西方公共管理学名著导读》讲义(提纲) Copyright by Chen Tan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课程时数为50学时。 讲授目的:通过对西方公共管理学经典名著的导读,理解公共管理(主要含行政管理类)相关概念、范畴和原理,掌握公共管理学基本知识、基本逻辑和研究方法,学会阅读、思考和写作,拓宽知识视野、熟络基本方法,从而为专业学习和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讲授内容: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类、政治科学类、管理科学类、公共行政类、公共政策类等,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强势性学科,辅之以哲学、史学、数学等工具性方法论。 基本要求:以专题形式阅读指定经典著作和参考著作,对所要求的书目进行讲解并写出相应的文本式解读之论文(达到一定的学术刊物发表之水准)权当课程成绩(原则上以发表的复印件计算成绩并为课程合格)。该课程要求阅读相似或相近类著作数至少10本(含中英文文献)。 第一讲学而为术,学而有术 ——《西方公共管理学名著导读》引论 [讲授目的]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写作,既可以看作该课程的入门路径,也可以看作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入门课程。

1.理解生活 生活的要素构成放大的生活函数(事业、爱情、家庭、健身、娱乐、休闲、爱好及其权数与生活比重等),生命的多元一次方程式,寻求生活函数和生命效益的最大化 作为研究生的生活 何以称为“研究生”?学习与工作、学习与家庭、学习与生存、学习与发展等方面的关系处理以及学习时间的合理布局 “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与被扩展了的生活空间 大众媒介和社会因素侵蚀了生活空间、被知识化了的生活空间、扩展人际和“向上”的生活空间 2.触摸学术 阅读的方式与方法 阅读的数量与质量、阅读的速度与记忆、阅读心得与阅读笔记、阅读的习惯、阅读的方式、阅读的方法、阅读的策略 观察与思考以及灵感的积累 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思想的火花,灵感的来源,知识的积累与生活的阅历问题意识与分析元素 问题意识,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关键在于分析问题,问题如何分析 3.找寻逻辑

徐向艺《管理学》复习大纲

徐向艺《管理学》复习大纲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种专业的好文件都值得下载,教育、管理、论文、系统、方案手册 等等-------------------------------------------------------------------------- ------------------------------------------------------------------------------ -- 管理学(徐向艺版)复习提纲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1正确理解管理的含义2理解管理的属性 3.正确认识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4.明确现代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5.了解管理者 的各种角色6.正确认识管理的职能和过程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1.了解管理理论形 成的历史背景2.了解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3.阐明泰勒及其主要追随者的“科学管理”思想。4阐明法约尔对管理的贡献5掌握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6了解当代各种管理理论流派的差异和联系。第三章管理的 基本原则1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2阐述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3第四章管理伦理和社会 责任1正确理解管理环境2理解管理伦理3理解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4明确提高管理伦理 的方法5定义利益相关者 ---------------------------------------------------------精品文档--------- ------------------------------------------------------------ 精品店的文件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 6.认识管理的社会责任第五章管理决策 1.理解现代决策的含义 2.理解决策的合理性 3.区分不同分类的决策 4.把握现代决策 的原则5.概述决策的制定过程 6.理解并应用科学决策的方法和技巧第6章规划与预测 1.理解计划的含义及性质 2.区分各类计划并解释其相互关系 3.了解计划工作的基本原则 4.了解计划过程 5.掌 握并应用计划技术和方法6.掌握预测方法第7章目标管理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西方经济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财经类院校必修的核心课之一,是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既偏重理论分析同时又与实际密切相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西方经济学所运用的基本分析方法,以作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本课程强调训练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能运用本课程的分析方法对现实经济进行解释、预期和评判,以增强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后续的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上的指导;了解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式和规律,掌握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社会经济运行和微观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能对世界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和政策运用进行初步的分析;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前沿进展,奠定阅读经济学专业文献和进行经济学理论研究所需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其中,《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出定价、要素定价、博弈论以及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四大部分。产出定价理论包括市场供求基本原理,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以及不同市场类型下单个厂商的决策;要素定价理论解释了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问题;博弈论分析了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状态下的静态与动态博弈;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则主要介绍了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主要介绍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不同模型,主要包括简单凯恩斯模型,IS—LM模型和AD—AS模型;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工具及相应的政策效果分析;当前各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短期的经济波动、长期的经济增长以及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相关理论。 《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共22章,93学时。其中,第1章至第12章为《微观经济学》内容,共55学时,第13章至第22章为《宏观经济学》内容,共38学时。课程内容结构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引论(4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着重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并扼要说明相关的基本范畴和概念,西方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概况,使同学们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这一理论体系的整体框架结构。 2、教学重点与难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演变和发展。 3、本章教学内容结构: 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及主要内容 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演变 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功能

西方管理理论复习串讲提纲

西方管理理论复习串讲 西方管理理论概括为: 五个代、十大派、三个维度、五大线索; 五个代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1、时间 2、背景 3、重要代表人物 4、代表理论 5、重要实验、事件 一、五个代: 第一代:古典管理理论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标志:科学管理代替经验管理; 3、经济人假设:经济人特点: 第一,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第二,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之下,因此,人被动地在组织的操纵、激励和控制之下从事工作; 第三,人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 第四,人的感情是非理性的,会干扰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个人的感情; 4、古典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美国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之父的科学管理理论侧重于个人效率、法国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侧重于组织效率和德国马克斯 .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行政组织理论侧重于社会效率; 5、管理重点:任务指派+制度 古典管理理论学派第一分支: 一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之父 1、科学管理有三个基本出发点:1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2谋求取得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3劳资双方互相合作、共同努力; 2、科学管理四条原则: 1动作的科学研究,代替凭经验的方法,

2制定科学培训工人的方法, 3与工人亲密协作,保证按科学方法实施, 4分清劳资双方各自的职责; 3、在作业管理方面,泰罗制定了四项管理办法: 1制定科学的管理办法, 2制定科学培训工人的办法,3实行差别工资制度, 4劳资双方精神革命——注意力不是关注分配,而是如何把蛋糕做大; 4、提出管理例外原则; 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 二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 1、对经营与管理作了区分:认为经营有六种活动,即1技术活动,2营业活动,3财务活动,4会计活动,5安全活动,6管理活动;管理只是经营活动中的一种; 2、提出了管理五职能:1计划,就是预测未来,制定行动方案2组织,体制、制度、人、财、物的整合;3指挥,就是全面考虑,使每个人都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使组织有效运转;4协调,就是协调各部门和各个职工的活动,引导他们走向共同目标;5控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 3、提出十四项一般管理原则 第二代:行为科学理论 1、时间:20世纪20年代—40年代; 2、标志:对人的认识由“经济人”到“社会人”的飞跃 3、管理侧重点:人本至上; 4、主要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包括人际关系理论、个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理论、组织行为理论等; 5、产生标志: 霍桑实验主要有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装配实验 第三代:现代管理理论 1、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70年代末; 2、标志:现代科学成果、现代技术手段在管理中的广泛运用,使管理理论焕然一新; 3、管理侧重点:组织目标+人; 4、主要理论: 1社会系统学派理论 2决策理论 3管理过程学派理论 4系统管理理论 5经验主义学派理论 6权变理论 7战略管理理论 第四代:企业文化理论 一背景:日本的迅速崛起 二直接原因:美日比较 三管理重点:制度+文化 1、美、日之间的差距主要不在技术方面,而在管理方面; 2、美注重理性管理,日注重社会层面、文化层面; 3、美注重管理中的“硬”因素和“硬”技术,日则较重视管理中的“软”因素和“软”技术; 第五代管理泛指90年代以后的西方管理理论

西方行政学说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行政学说》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西方行政学说》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研究项目行政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必修课。 本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把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同历史演变中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其目的在于,既使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能了解行政学说的发展历程,并把握其发展趋势。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 1.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西方行政学发展的基本历程,掌握各阶段主要学派及其代表性人物的时代背景、代表性著作、主要思想及其特点;并能够运用前人的行政学理论分析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3.安排形成性考核,关注教学过程的监控、评价和反馈。

4.本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这三个教学要求的层次,亦是本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教学中要求了解的内容,基本上是考试的基础部分;要求理解的内容,基本上是考试的主要范围;要求掌握的内容基本上是教学和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1.考虑到电大学生主要是成人,具有在职、业余学习的特点,因此,应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方式,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多种形式的辅导为辅。 2.文字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内容详尽,结构完整,体例合理,是学生必备和必读的文本。 3.音像教材是形象、生动地展现课程内容的辅助教材,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4.网上答疑、直播课堂、课程论坛、电话、信件、面授辅导、文字辅助教材等多种教学形式,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5.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互助学习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管理思想史——西方管理

行政管理专业课笔记(管理思想史——西方管理) 导言 1.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学是以管理作为研究对象,而管理思想史则又是以管理学作为研究对象。那么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或者说,都包括什么。 1.1 管理实践。就是人们在社会组织中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各种实际管理活动。1.2 人类在其管理活动中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而总结出来的有关有效管理的各种观念、主张和知识。 1.3 社会历史背景与管理思想的关系,也就是环境力量对管理思想发展所产生的影响。1.4 管理思想的演进规律。管理思想是在管理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从思想萌芽、思想形成到不断系统与深化的发展过程,所以,管理思想的演进规律也是管理思想的研究对象之一。 2.管理思想史学科的学科位置 管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管理思想史则更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我们对管理思想史的看法应该分为两个层面来看:一是管理思想史虽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它在最近几年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逐渐进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伴随着各种精彩的管理见解和管理实践也应运而生,管理思想史在社会坐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学科位置亦是指日可待之事;二是作为一门比较新的分支学科门类,其发展里程还不足四十年的光景,有关管理思想史的著作与管理学的著作相比,甚是匮乏,所以其开垦和发展过程还尚需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3.管理思想史的分期 3.1 早期的管理思想阶段 此阶段起始于18世纪中叶以前,这一阶段是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中世纪的管理思想,人们也习惯称之为前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3.2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此阶段位于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跨度约为170年。20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的问世宣告了古典管理理论的创立。 3.3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此阶段跨度约为20年的。其代表人物有梅奥和巴纳德等,其研究内容涉及人际关系学说、个体与团体行为研究、需求与激励理论等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丰富这一时期的管理思想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4 现当代的管理思想阶段 此阶段位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到现在大约40多年的时间。这一时期学术界又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信息技术革命之前为第一个阶段,划分为现代的管理思想;信息技术革命(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第二个阶段,划分为当代管理思想。 4.管理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4.1 文本研究的方法。 4.2 历史研究的方法。 此由管理思想本身的学科特性决定的。管理思想的经验研究一般采用历史地纵向演进、追溯和比较的方法,横向交叉联系与比较的方法,以及管理思想与管理的历史与现实相互联系和对照的分析方法。 4.3 实证研究的方法。 此方法主要是通过系统的收集、分析关于管理问题的研究资料,并用语言文字或数字数量来描述、阐述以及探索事件、现象和问题,提出理论假说,最终在管理实践活动中验证假说的合理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一章早期的管理思想 早期的管理思想大致可分为古代(6世纪以前),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至19世纪末期之前。 一、公元6世纪以前的管理思想 (一)东方古国的管理思想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概述 《管理学》从管理的一般理论出发,阐述了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西方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西方管理理论为主要发展阶段,分别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和主要内容;最后,围绕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大管理职能重点阐述了管理的一般过程,并说明了管理的具体操作过程。 课程的性质 《管理学》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科核心课。 课程教学目标 《管理学》是为培养和提高学生有关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通过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为学好各专业管理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 《管理学》的授课对象为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二年级学生。 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 课程总课时为54学时,3学分。其中,课堂讲授45学时,案例讨论和总复习9学时。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为学习和掌握各种专业管理服务的基础知识。 学时分配表

第一篇总论 模块一管理与管理者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理解管理的性质和作用;阐述管理的职能及其各职能之间的关系;识别管理者的角色及其类型;阐述管理者应该具有的管理技能;分析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的差异。 第一节管理 一、管理的含义 (一)什么是管理 (二)为什么要管理 二、管理的特性 (一)管理的二重性 1.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科学性和艺术性

(二)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 (三)管理活动离不开组织 (四)管理是一项创新性活动 三、管理的职能 (一)计划职能 (二)组织职能 (三)领导职能 (四)控制职能 (五)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管理者及其技能 一、管理者的分类 (一)管理层次 (二)管理者的领域 二、管理者的角色 (一)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 (二)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 (三)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 三、管理者的技能 (一)技术技能 (二)人际关系技能 (三)概念技能 四、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第一章考核要求 1、识记:(1)管理;(2)管理者。 2、领会:(1)管理的特征;(2)管理的性质和作用;(3)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3、简单应用:(1)管理者的角色;(2)管理者的类型;(3)管理者的技能。 4、综合应用:(1)辨析管理职能及各职能之间的关系;(2)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3)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