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心理学核心考点知识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核心考点知识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思维核心考点知识点总结

●一、思维的一般概念

●含义

1.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

识的高级形式

2.它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问题解决和决

策的活动中

●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

●抽取共同特征和规律

2.间接性

●借助媒介和知识经验

3.思维是经验的改组

●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思维的过程

1.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

●思维的种类

1.从思维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方面划分

●直观动作思维

●又称实践思维任务

●具有直观的形式,又要依赖于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

●形象思维

●借助于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逻辑思维

●面临的是理论性质的任务

●又要依赖于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

2.从思维的内容划分

●经验思维

●凭借日常生活的经验进行的思维

●理论思维

●根据科学概念和论断进行的思维

3.从思维的结果是否经过明确的思考步骤和对过程是否有清晰的意识划分

●直觉思维

●面临新问题、新事物和现象是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

●分析思维

●遵循严格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而得到合理结论的思维

4.从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划分

●辐合思维

●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

产生合乎逻辑的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

●沿着不同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

●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储存的信息

●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

5.从思维是否具有独创性划分

●常规思维

●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

●按照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思维

●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

●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

●二、表象

●什么是表象

1.含义

●客观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2.表象的分类

●按感觉通道划分

●视觉表象

●听觉表象

●运动表象等

●根据表象创造程度不同划分

●记忆表象

●想象表象

●表象的特征

1.直观性

●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人头脑中产生某种事物的表象,

就好像直接看到或听到这种事物的某些特征一样

2.概括性

●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

体轮廓和主要特征

3.可操作性

●由于表象与知觉相似,因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

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

●谢帕德和库柏:“心理旋转”实验(R:180°)

●表象的脑机制

1.表象和知觉是否具有类似的脑机制

●柯斯林认为,视觉表象和视知觉在功能上是等价物,两者之间具有共同的神

经机制。另一些研究者认为视觉表象和视知觉之间的神经机制并非完全相同

●20世纪70年代,毕思阿克等人发现两名单侧性空间忽视症病人在视知觉中

存在的问题,在表象活动中也表现出来

●柯斯林(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加尼斯等人(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结果

发现视觉表象和视知觉激活的脑区有很大程度的重叠,其中额叶和顶叶重叠

程度较高,颞叶和枕叶重叠程度较低。视知觉激活的脑区包含了视觉表象激

活的脑区。研究结果表明,视觉表象和视知觉具有类似的脑机制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1.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

2.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

●三、概念

●含义

1.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

2.是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事物的总称

3.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反比)

●内涵:是指概念的质,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外延:是指概念的量,即概念所包括的范围。

4.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或层次

●上位概念:如,动物

●基本概念:如,人

●下位概念:如,男人/女人

●种类

1.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具体概念

●按事物的指认属性或事物的现状形成的概念

●抽象概念

●按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

2.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它们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合取概念、析取

概念和关系概念

●合取概念

●是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这些属性在概念中

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析取概念

●根据不同标准把单个或多个属性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概念

●关系概念

●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形成的概念

3.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概念可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自然概念

●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

●人工概念

●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地制造出的一

种概念

●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1.概念形成

●是指个体掌握概念所包含的本质属性的过程

2.人工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赫尔首次用汉字的偏旁部首作概念,用无意义音节命名

●布鲁纳的研究

3.人工感念形成的途径

●假设检验说

●人物:布鲁纳

●观点: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被试根据对

实验材料的分析、综合与主试提供的反馈,提出了种种假设,当某种假

设被证明是正确的,概念也就形成了。

●样例学习说

●人物:茹什

●观点:自然概念的形成以样例学习为主,而在掌握自然概念式时,不是

掌握它的一个或者几个本质特征,而是对概念样例的记忆。记忆中有代

表性的一个或者几个样例就是概念的原型,即范畴中最能代表该范畴的

典型成员。如鸟的样例是燕子、麻雀等

●内隐学习说

●人物:里伯(Reber, 1978)

●观点:内隐学习说认为,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是在无意识的内隐学

习中获得的。在概念形成中,被试依赖于一些属性在无意识中累加的频

次来区分概念中的相关属性和无关属性

4.概念结构的理论

●层次网络模型

●人物:柯林斯(Collins et al, 1969)

●观点

●概念是以结点的形式存储在概念网络中,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

●各类属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在一起,概念间通过连线表示它

们的类属关系,这样彼此具有类属关系的概念组成了一个概念的网络

●在网络中,层次越高的概念,其抽象概括的水平也越高

●评价

●简洁地说明了概念的相互关系,但是它所概括的概念间的关系类型较

少。有实验表明,这种概念结构不一定具有心理现实性

●激活扩散模型

●人物:柯林斯(Collins et al, 1969)

●观点:

●由于经验的作用各种概念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概念网络

●在概念网络中,连线的长短表示概念联系的紧密程度,连线越短,概

念间的联系越紧密

●假定当一个概念被加工时,其意义激活会自动传递到相关的概念,使

得相关概念的意义也得到了激活,而且激活的强度随着传递距离的增

加或者传递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评价

●不仅较好地说明了概念的组织结构,也成功地解释了心理学研究中的

一个重要现象:语义启动效应

●四、推理

●含义

1.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

2.归纳推理

●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本质上就是概念的形成

3.演绎推理

●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本质上属于问题解决

●演绎推理的种类

1.三段论推理

●含义: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个

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三段论推理发生错误的原因

●“气氛效应”(武德沃斯)

●前提所使用的逻辑量词(如所有、一些等)产生一种“气氛”,使人们

容易接受包含同一逻辑量词的结论,但结论不一定正确

●如两个全称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全称的结论

●前提解释错误(查普曼)

●三段论推理中的错误不是有前提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错误的解释了

前提

●如,“所有的A是B”,人们往往认为“所有的B也是A”

●心理模型理论(约翰逊-莱尔德)

●推理中的错误是人们对前提信息加工不充分

●或者受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

●人们只能根据前提创建一个心理模型,而没有考虑建立更多的心理模

2.线性推理(又称关系推理)

●在线性推理中,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

又称线性三段论

●休腾洛切尔等人(1968)认为,线性推理的前提是以表象的方式复现在人脑

中,并按一定的空间系列进行操作,即人们把前提结合成统一的视觉形象,

把一些项目按大小想象为自上而下的垂直排列或自左至右的水平排列。这样

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从这个空间系列中的相对位置来判定

3.条件推理

●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

●在条件推理中经常存在证实倾向(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

证伪他们)

●沃森的“四卡片选择作业”实验证实了这种现象

●格瑞格林实验

●五、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的概念

1.什么是问题

●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给定信息:指有关问题初始状态的一系列描述

●目标:有关问题结果状态的描述

●障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的种种需解决的因素

2.含义

●有一定的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

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

3.认知心理学家认为

●问题解决就是对问题空间进行搜索,以找到一条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底

状态的通路

●问题空间

●只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认知状态

●包括对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

●以及如何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等

4.问题种类

●根据问题的明确程度

●界定清晰的问题

●界定含糊的问题

●根据问题解决者是否有对手

●对抗性问题(象棋)

●非对抗性问题(解决代数问题)

●根据解题者具有相关知识的多少

●语义丰富的问题

●语义贫乏的问题

●问题解决的脑机制

1.大脑皮层额叶对问题解决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背侧前额叶

●在观念形成、注意分配、计划制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损伤这一区域会导致人的计划性减弱、分心、工作记忆受损

●腹侧前额叶

●与判断和决策有关

●问题解决的策略

1.问题解决的步骤

●掌握解决问题所必需的知识储备

●辨识问题

●优秀的问题解决者会在采取行动之前考虑到所有的可能性

●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2.算法策略

●把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运用公式或程序来解决问题

3.启发法

●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

种方法

●手段-目的分析

●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用目标状态分成若干个子状态,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

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

●逆向搜索

●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4.爬山法

●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

种方法

5.选择性搜索

6.简化计划法

7.寻找类比

8.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知识经验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专家与新手在知识数量上的差别

●专家与新手在知识组织方式上的差别

●无关信息的影响

●问题的表征方式

●思维定势

●定势

●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对后续的心理活动

会产生影响

●陆钦斯用实验(量水实验)证明了定势对思维的影响

●功能固着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能否

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情境的需要,是关键

●动机

●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呈倒U形关系

●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中等强度的动机是解决问题的最

佳水平

●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任务较难,动机最佳

水平偏低;任务较简单,动机最佳水平偏高

●情绪

●人际关系

●创造性思维和想象

1.创造性的含义

●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是问题解决的最高

形式

2.创造性的心理成分

●想象

●定义

●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一种高级

的认识活动

●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

●想象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

●想象的功能

●预见的作用,预见活动结果

●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替代作用,满足或者实现愿望

●调节作用,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想象的综合过程

●黏合

●人们把客观事物中从未被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

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

●夸张(强调)

●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而略去另一些

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典型化

●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的种类

●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例子

●有意想象

●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再造想象:根据言语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形象

的过程

●创造想象:在创造过程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

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包括理想和空想)

●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吉尔福特:发散生成测验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

●指标

●流畅性: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

●变通性: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

●独特性: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独特新颖的见解

●远距离联想能力

●在彼此相距很远的观念间看出其关系的能力

●如在突发情况下把黑板当担架用

●与创造力相关的非智力因素

●生理因素

●年龄和性别

●知识和智力

●学校、家庭和社会文化因素

●心理因素

●六、决策

●含义

1.在几种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的过程

2.决策可以分为确定性决策、风险决策

●确定性决策:在确定条件下,对备选的方案作出选择的过程

●风险决策: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作出选择的过程,在风险决策中,决策者不仅

对各种备选方案成功的概率不清楚,而且对存在哪些备选的方案可能也不清

●决策的理性观

1.古典决策理论

●决策者具有完全的理性,决策者总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知道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

●能得到所有相关的信息

●对解决问题的方案无所不知

●深知各方案实施后的结果,并能对这些结果进行评价

●能够追求最优的方案

2.行为决策理论

●人物:20世纪60年代,西蒙

●观点:

●决策是对行动目标与手段的探索,判断,评价,直至最后选择的过程

●决策者的理性是有限的理性

●有限的理性加之决策情境的复杂性,不可能准确预测所有方案的结果

●无法找到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案,决策的标准是满意性原则

●决策受时间,精力等其他资源有限性限制,需考虑决策的时效性问题和

后果

●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靠以往的经验

●决策过程的研究

1.期望效用理论

●冯·纽曼和摩根斯坦

●EU=ΣPi·U(Xi)

●假设决策者追求效用的最大化

●局限:不符合人们实际进行的选择

2.前景理论

●卡尼曼等人

●观点

●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好

●损失厌恶: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

●人在决策时采用启发策略主要有

●代表性启发法:指人们估计是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受它与其所属总体

的基本特征相似性程度的影响

●易得性启发:倾向于根据事件或现象在记忆中获得的难易程度来评估

其概率的现象,即根据事件或现象在记忆中是否容易提取到来做判断和决策

●锚定和调整启发法:根据指定的信息作出最初的评估后,根据当前问

题对最初估计做出调整,调整幅度不大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复习资料重点

第一章普通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节绪论 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1、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意志 2、心理特征:①需要和动机一心理活动的动力,②能力、气质、性格--人格特征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本质 1、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两个科学命题是我们认识心理现象的指导思想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1、心理是脑的机能这一论断的证明材料:①人们的生活经验、②临床的事实、③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④脑解剖和生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2、心理现象是在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过程中,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的,又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由初级发展到高级的。 3、①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这种只能叫感受性,不能叫心理现象;②蚯蚓是环节动物,有神经系统,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这种感觉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感觉器官; ③脊椎动物如:猫、鸽子、草蛇等有了脊髓和脑,即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④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心理发展到思维的萌芽状态;⑤只有人类才有了思维,这是人和动物的木质区别,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4、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的,心理由初级向高级发展,又是和神经系统的不断完善相联系的,人的大脑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心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说明: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2、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3、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像,这种主观映像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还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 4、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像,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5、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 6、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和中间学科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行为:指机体的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广义上说,行为还包括机体 的生理现象,如任何部位肌肉的活动,甚至神经系统的电活动。 三、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包括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两个方面。个体心理具体指1、心理 过程;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情感过程(态度)、意志过程(意志活动的心理过程)2、个性差异:心理活动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心理过程的稳定特性(能力、气质、性格)等。社会心理指有关人际关系、人际互动、团体的动力与特征等方面的心理现象。 四、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 1、基本观点:心理学应该只研究可观察的外 显行为.“把心理学定义为“研究有机体行为的科学”。反对内省证据,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纯客观的、实验的自然科学分支。几乎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条件作用所形成的刺激-反应的联结;所有的行为都依赖于环境,以及伴随这些反应的奖赏或惩罚;遗传只有很小或根本不起作用。 严格的行为主义是刺激-反应心理学,仅观察刺激-反应之间关系的变化。今天的行为论者很少是严格的行为主义者。他们也不排斥在刺激-反应之间存有内在心理过程的解释 五、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通过对病人及对自己的梦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和确认 了无意识心理现象。提出梦是愿望的满足,形成了梦的分析技术。1900年出版《梦的解析》一书。1923年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详细阐述了其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1、精神层次理论2、人格结构理论3、性本能理论4、释梦理论5、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层次理论: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 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 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 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 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 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论;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动机和人格》既反对行为学派根据对动物控制实验 结果推论解释人的行为,也反对精神分析学派根据对病患的观察结果推论解释正常人。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他以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一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2、个体心理可以分为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三方面。 3、人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和知觉。 4、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所谓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5、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两个方面。 6、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情景下产生的。 7、人的心理不同于低等动物的心理,它具有意识的特点。 8、与意识有密切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注意。注意是意识对事物和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9、探索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是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10、客观世界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11、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等。 12、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3、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心理学派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

14、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15、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心理学界涌现出一股研究认知过程的潮流。 16、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17、神经元始通过接收和传递神经经冲动来进行交往的。 18、反射弧一般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19、神经系统分为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部分。 20、外周神经系统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 2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22、边缘系统特别是海马在记忆功能中有重要作用。 23、人类认识世界是从感觉开始的。 24、感觉也可以说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25、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这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觉性。 26、绝对感觉性可以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感觉性就越小。相反,绝对感觉阈限越小,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则感受性越大。27、适应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感觉现象。它是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

普通心理学考点归纳

人格 1、什么是性格及其特征是什么? 性格就是对人、对己、对事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就是这个人的性格。特征:态度特征(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特征;同情、虚心、爱祖国、诚实、正直;对劳动、工作、和学习的态度特征;勤奋、节约、认真、细心;对自己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行动是否有明确目的,是否受社会规范约束。有主见、依赖、受暗示、有组织纪律;对行为的自觉控制能力;自制力强、见异思迁);情绪特征(情绪情感的强度;情绪的感染力、支配性和受意志控制的程度;情绪的稳定性;情绪的起伏和波动。急躁、容易激动;情绪的持久性;情绪的心境(郁郁寡欢、悲观)) 2、人格及其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影响因素: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早期童年经验;自然物理因素 3、气质的类型及其代表人物? 胆汁质(特点: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感体验强烈,情绪发生快而强,易冲动,但平息也快。直率爽快,开朗热情,外向,但急躁易怒。有顽强拼劲和果敢性,但往往缺乏自制力和耐心。思维具有灵活性,但经常粗枝大叶。不求甚解。意志坚强、勇敢果断,但注意力难于转移。)典型人物:张飞、李逵、鲁智深。 多血质(特点: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思维敏捷、灵活而易动感情,富有朝气,情绪发生快而多变,表情丰富,但情感体验不深。外向,喜欢与人交往,容易适应新环境。兴趣广泛但易变化,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方面缺乏耐力。)典型人物:贾宝玉、燕青、郭沫若等。 黏液质(特点:安静、稳重、反应较慢;思维、言语及行动迟缓、不灵活;注意比较稳定且不易转移。内向、态度持重,自我控制能力和持久性较强,不易冲动。办事谨慎细致,但对新环境、新工作适应较慢,行为表现坚韧、执着,但感情比较淡漠。)典型人物:陈景润、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爱迪生 抑郁质(特点:感受性高,观察仔细,对刺激敏感,擅于观察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微小事,反应缓慢;多愁善感,体验深刻和持久,但外表很少流露。内向,谨慎,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易畏缩,但对力所能及且枯燥乏味的工作能够忍耐,不善交际,比较孤僻。)典型人物:林黛玉 4、大悟人格因素:外倾性(E)开放性(O) 宜人性(A)尽责性(C)神经质(N) 记忆 1、记忆的类型 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称为~。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5ms到2分钟。成分包含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情景记忆: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语义记忆: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定时空无关。 内隐记忆: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又称无意识记忆。 外显记忆: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2、如何增强记忆? 安静、放松;培养兴趣、积极学习;有记住的意图,想要记住;遵循规律、联系已知、运用策略1理解;2尝试回忆;讲授;3形象化;新奇化;4)定位记忆法;及时复习:先快后慢,先密后疏:三后一前记忆术3如何避免遗忘? 及时复习与循环记忆法;分散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复习方法多样化;过度学习:150% 4、影响记忆的因素? 5、如何改善记忆? 6、再认(识别)recognition—识记过的事物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能明确地把它辨认出来。 再现recall(回忆)——识记过的事物不在自己面前,仍能将它表现出来。 舌尖现象——明明知道而当时回忆不起来的现象 情绪和情感 1、情绪的定义: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我国)情绪这一心理现象最起码包括三个方面:内部的主观感受或体验、外在的行为表现形式和独特的神经生理基础(外国) 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3、情绪的功能:1)动机和唤醒2)情绪与社交活动3)情绪与冒险行为4)情绪与利他行为 动机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主要观点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的一般性质:多种多样,非常复杂;十分奇妙;不具形体性,他人无法直接观察 一、个体心理 个体:动物和人类的一个个有生命的整体。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 个体心理: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人有许多心理现象 个性心理:人的心理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差异性 (一)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 1、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现象是一种活动或过程。心理过程与心理活动一般通用。人的心理现象以不同的形式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事物及其关系。 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任何心理过程都有一定的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 心理过程的动态性:心理操作是一步一步进行的 心理过程分类:知:认识(认知)过程,情:情绪活动,意:意志活动 1.1 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认识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感觉:获取事物个别属性的信息。知觉:解释感觉信息,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注意:心理活动的集中性和指向性。记忆:贮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想象:想出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思维:获取间接的概括的知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言语:用语言与他人交流,接受他人的经验。

1.2 情绪活动 情绪和情感:人对待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对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表现:满意或不满意;愉快或不愉快;喜、怒、哀、惧;美感、理智感、自豪感、自卑感 分类:积极的情感与消极的情感 1.3 意志活动 意志过程:自觉地确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表现:有目标,有计划,努力排除障碍,力图达到目标 2、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相对稳定状态-不像心理过程那样动态、变化;不像心理特征那样持久、稳定;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 心理状态是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 3、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在一个人知情意的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即为这个人的心理特征或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特征总是以个人特点的形态而固定下来的。心理特征使不同个体的心理活动区别开来。 个性心理特征: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某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 能力:标志着人在完成某项活动时的潜在可能性上的特征。气质:标志着人的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性格:显示着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特征。 通常人格:气质与性格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者的关系 从人的心理现象的动态-稳定维度来看,三者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构成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个重要内容。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进行中形成和表现出来。心理过程的进行受心理状态和心理特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1、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个性特征: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3、心理学的任务:陈述人的心理现象,解释人的心理现象,预测人的心理现象,调控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 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5、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晤谈法),测验法 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 1、神经元结构主要由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两部分组成。 2、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 3、神经回路: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主要有两种,辐射式,聚合式。 4、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植物神经。 5、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脑(脑干,间脑,小脑)。 6、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7、抑制过程分为:无条件性抑制(外抑制和超限抑制),条件性抑制(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8、动力定型:指由一系列刺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一个刺激一出现,反应系列就 依次出现。 9、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10、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11、内分泌系统:是一种整合性的调节机制,通过分泌特殊的化学物质来实现对有机体的控制与调节。 12、人有两种腺体:导管腺体(外分泌腺),无导管腺体(内分泌腺----激素)。 1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脑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和性腺。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1、心理是物质运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感应性:是指生物有机体能够对与其生命活动具有直接关系的刺激作出反应,表现为趋利避害的生物特性。 3、动物心理的发展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 4、意识: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已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 化的觉知和认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5、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1、意识有对客观环境的意识和自我意识,人类能够把自己同自然界相互区 别开来,使人作为主体而与客观世界对立。2、意识是以抽象的概念形式反映客观事物为主要特征;动物是以具体形象的感知,表象即感性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3、意识离不开语言,而动物的感性反映形式并不需要语言。4意识和动物心理具有不同的物质器官。 6、意识的功能:1意觉知功能2意识的能动性功能(目的性和计划性、创造性、前进性)3意识的选择与监控功 能。 第四章注意3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2、外部注意:指人对周围事物的注意,也称知觉注意。内部注意:指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注意。 3、注意的意义和功能:注意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又是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对活 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4、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后种定向反射。 5、注意的外部表现:1适应性运动,2无关运动的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 6、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大一心理学期末知识点

大一心理学期末知识点 心理学作为一门关于人类思维、行为和情感等方面的科学,对于我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活动至关重要。大一的心理学课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索心理世界的机会。期末考试将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检验。下面将对大一心理学期末考试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 1. 神经系统与感知 神经系统是我们通过感官器官对外界信息进行感知和处理的关键。其中包括感觉器官、神经元和脑部结构。大脑是人类感知和思考的中心。在感知方面,我们需要了解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大脑的感知处理以及感知的错觉和修正。 2. 学习与记忆 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和训练,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记忆是指将学习到的信息存储并在需要时进行回忆的过程。在学习与记忆方面,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学习理论,如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等,以及记忆的类型和存储过程。 3. 情绪与动机

情绪是人类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反应。动机是驱使我们行动的内部状态或外部刺激。在情绪与动机方面,我们需要了解情绪的分类、产生原因和调节方式,以及动机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4.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不同阶段的发展。在发展心理学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发展任务,如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等。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社会化过程和心理发展异常,如自闭症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 5.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人格是个体内部固定而稳定的心理特质组合。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方面,我们需要了解人格的理论和测量方法,如特质理论和自我概念等。同时,我们还要了解群体行为和社会影响等相关概念。 以上仅是大一心理学期末考试的一些重点知识点,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准备考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学习方法:

《普通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点总结 一、绪论 1、心理学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1、从动态性维度划分: 心理过程(注意伴随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性(需要与动机、态度价值观) 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稳定的)) 2、从意识性维度划分: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客体意识(对外界事物的觉知) 自我意识(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 无意识(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 3、辨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1、心理是脑的机能 2、脑是心理的器官(沟回)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4、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1885)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5、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观点: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 (即意识。意识分为感觉、意向、感情三个要素) 2、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 观点:心理活动或心理机能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而不像构造主义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 3、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 观点: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 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刺激与反应(S--R)之间的关系,直接的观察 和测量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而内省发是不科学的。 4、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威特海墨、考夫卡、苛勒) 观点:主要研究有关人的知觉过程,认为人的知觉过程就是构建 “完型”的过程。 5、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主要研究: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意识理论:意识、前意识(可控)、无意识(不可控) 无意识分为(被压抑的无意识,潜伏的无意识) 人格结构理论:1、“本我”:本能冲动,追求快乐原则 2、“自我”:现实原则,规则意识 3、“超我”:道德化的自我 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性感器): 1、口唇期(0-18个月)孩子刺激口唇(最大的快乐) 唇舌是动情区,依赖性和攻击性,产生贪婪和产生依赖 2、肛门区(18个月-3岁)肛门排放性性格

普通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重点复习知识点总结 一、绪论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可以从动态性和意识性两个维度进行划分。从动态性维度来看,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从意识性维度来看,心理现象可以分为意识和无意识。辨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包括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和精神分析。 二、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的代表人物有XXX和XXX,他们认为心理学 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意识分为感觉、意向、感情三个要素。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有XXX和XXX,他们强调 意识的作用与功能,而不像构造主义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XXX,他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 而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直接的观察和测量是心理学

的研究方法,而内省法是不科学的。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XXX、考夫卡和XXX,他们主要研究人的知觉过程,认为 人的知觉过程就是构建“完型”的过程。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是XXX,他主要研究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和儿童人格发展 阶段理论。意识理论包括意识、前意识(可控)和无意识(不可控),无意识又分为被压抑的无意识和潜伏的无意识。人格结构理论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儿童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包括口唇期、肛门区和性器区。 4、在潜伏期(6岁-12岁),孩子的玩伴通常是同性的。 5、生殖期(青春期-成长期)则是两性期。 6、人本主义是心 理学的一个流派,代表人物包括XXX和XXX。这个流派认 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正常人,相信人类有无限的潜能,而这些潜能能否得到发挥或实现,则完全取决于环境和条件的影响。20世纪的心理学巨大思潮包括了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 7、认知心理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人的认知心理过程,而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则研究认知过程的信息加工理论。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的态度,注重科学方法)、发展性原则、联系性原则和道德性原则。心理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大全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大全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现象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 2.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和揭示这些 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领域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1.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第四节心理科学的发展 1.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流派:(1)行为主义学派(2)精神分析学派(3)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4) 认知心理学学派 第五节科学的心理观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 心理是一种反映,而人的心理是物质世界中最高级的反映形式。 2)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人类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层的神经联系异常丰富,灵活,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心理现象与脑的结构与机能分不开。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一节心理的神经解剖学基础:神经元和神经系统 1)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脑内的神经元数目大约有1011~1012个,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元数量的10倍,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与外周神经系统内,起支持,营养,形成髓鞘,绝缘,修复等多种功能,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构筑,信息传递功能的发挥以及内环境的稳定和可塑性有重要影响,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 2)神经回路:神经元通过化学突触和电学突触相互连接在一起,组成了极端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神经元回路或神经通路。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它们的活动是机体行为的基础。 3)周围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内脏,包括身体各种腺体的活动,例如心跳,呼吸,消化,排泄,体温调节和性活动等。 4)脑干:脑干的下界与脊髓相连,上界以视束与间脑毗邻,自下而上有延脑,中脑和桥脑三部分组成。 5)大脑皮层各叶与不同的心理活动有关,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顶叶为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前额叶皮层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则与复杂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 第二节心理的神经生理学基础和脑功能学说 1.脑的四次革命:1)左脑革命2)计算机(电脑)革命3)右脑革命,右脑开发4)全脑革命,全脑开发,全脑教育 第三节心理和内分泌系统 第三章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意识 1.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 2.对催眠的解释存在的两种观点: 1)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的观点2)意识功能分离的观点 第二节注意概述 3.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4.注意和意识的关系:注意和意识是紧密联系的,人的注意所指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言语、思维 心理过程情感 心理现象意志 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人生观、价值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1、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即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1)单细胞动物:无心理现象 (2)环节动物:有“感觉”的心理现象,如蚯蚓(触觉)、蚂蚁(嗅觉)、蜘蛛(感受震动)(3)脊椎动物:有了知觉 (4)灵长类动物:思维萌芽阶段 (5)人类:思维,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2、心理发展史 (1)科学心理学建立:1879年、冯特、德国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艾宾浩斯(德):“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3、心理流派的分类 (1)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奥地利) 人格的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分类一:心理学三大势力(2)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 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 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S---R),是一 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3)人本主义:罗杰斯、马斯洛 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 心理流派分类分类二:内省实验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 及它们如何连接成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的规律 机能主义——杜威(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重心理学实际应用) 格式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认知心理学——把人看做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分类三: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4、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客观性、辩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 5、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心理量表)、个案法、实验法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规律的科学; 3.基础心理学把其他心理学学科的探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它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等心理现象; 5.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人格也称个性,它不是不独立,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感觉只有某种感觉器官、知觉有了各种感觉器官、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 7.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大脑活动的产品,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8.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我们的生活的经验;临床事实和对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脑解剖、生理的科学研究成果所获得的大量资料都证明这一观点; 9.心理现象具有客观性和能动性;心理反映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 10.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 行为活动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 11.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1.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主张从意识经验的结构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

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任务就是: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惠特海默、克勒、考夫卡,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5.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杜威;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6.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弗洛伊德,等等等等~~~ 7.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他们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它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8.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把人看做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9.生理心理学主要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脑的机制、心理活动的大脑机能定位和心理活动时大脑的物质代谢; 1.研究心理学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个案法;④实验法; 3.我们把组成神经元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4.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5.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6.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在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

普通心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

普通心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行为和情绪的科学,涵盖了广泛的研究领域和知识点。作为大一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提高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技巧。以下是普通心理学大一知识点的总结。 一、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 心理学是通过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它在哲学、生物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哲学思考,而现代心理学主要有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等不同的学派和理论。 二、神经科学与行为 神经科学研究人类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大脑是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础,它由神经元构成,通过神经冲动进行信息传递。心理学家利用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揭示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生物基础。

三、知觉和感知 知觉和感知是指人类通过感官对外界信息进行接收、组织和解释的过程。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系统在知觉和感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大一的学生可以研究光线、声音、气味等刺激如何影响我们的感觉和认知。 四、学习和记忆 学习是通过经验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大一的学生可以研究不同的学习理论,如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记忆是学习的结果,包括感知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等不同类型的记忆。 五、情绪和动机 情绪是人类内心主观体验的反应,包括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大一的学生可以研究情绪的产生原因及其对人类行为的影

响。动机则是指驱使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力量,包括生理需求和心 理需求。 六、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人格是指个体在行为和心理上相对稳定的特质和模式。大一的 学生可以学习不同的人格理论,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和 五大人格特质理论。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在社会中相互影响 和互动。 七、异常心理学 异常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障碍和异常行为,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大一的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心理障碍的症状 和治疗方法,并学习如何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总结起来,普通心理学大一的知识点涉及了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定义和发展、神经科学与行为、知觉和感知、学习和记忆、 情绪和动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以及异常心理学。对于大一的学 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归纳大一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归纳大一 普通心理学是大一学生所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介绍心理 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帮助理解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原理。在大一 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心理学的知识点,下面对这些 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回顾和学习。 1.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思维、感觉、行为和情感等方面的科学。 它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索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 2. 神经系统和行为 神经系统是人类行为的基础,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行为和思维 的产生机制。 3. 学习与记忆 学习是一种通过经验获取新的行为或知识的过程。记忆是对过 去经验的储存和提取。学习和记忆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帮助我们 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和记忆技巧。

4.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婴儿到成年的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了解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发展任务,对我们理解自身和他人的行为 和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5. 情绪与情感 情绪是一种与特定事件相关的主观体验,情感则是对特定对象 的持久态度。了解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和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反应。 6. 人格心理学 人格是个体持续存在的一种特性,它在决定个体的行为和思维 方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格心理学研究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对我们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性格特点有很大帮助。 7.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以及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 地理解群体行为和社会交往。

8. 心理障碍与心理健康 心理障碍是指人类心理功能的异常或失调,心理健康则是心理功能正常的状态。了解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们认识自身和他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重要。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大一学期所学习的普通心理学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对理解自身和他人的行为和思维具有重要意义,还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应用这些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

大一普通心理学重点知识点

大一普通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心理学作为一门广泛涉及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和了解人类内心世界的工具和方法。在大一的心理学课程中,学生们将接触到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从而增进对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以下是大一普通心理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 一、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语言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学生们会学习到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注意力的分配和控制、记忆的编码和检索等。此外,他们还会了解到思维的不同模式,如归纳和演绎推理。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关键。 二、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熟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学生们将了解儿童和青少年阶段的发展特点,包括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层面的发展。通过学习发展心理学,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人类在不同年龄阶段的需求和行为,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和理解自己的成长路径。 三、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学生们将了解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力和群体动力等方面的知识。他们会学习到社会认知的构建过程,如归因理论和自我概念的发展。此外,他们还将了解群体中互动和合作的原理,以及社会心理学在社会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四、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差异的形成和表现方式。学生们将学习到不同的人格理论,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五因素模型等。此外,他们还会了解人格的评估方法,如自我报告问卷和项目性测验等。通过学习人格心理学,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个性特点,从而提高人际交往的效果。 五、心理测量学

自考《普通心理学》各章重点

自考《普通心理学》各章重点

《普通心理学》各章重点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心理学的由来及发展,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历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性质和方法。本章重点如下: (一)基本概念:感应性P8、心理、心理状态P5、认知过程P2、情感过程P3、意志过程 P4、个性P4(二)思考题: 1、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怎样证明? 答:动物对生物学刺激做出反应,说明心理现象产生。蚯蚓试验证明。 2、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有何本质区别? 答:语言的出现,产生了思维,对事物本质做出反应。 3、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如何证明?P7 答: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脑的发展导致心理的发展。(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如狼孩等)(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能动的反应。 4、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有何根据?P15-16 5、简述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意义?P18(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试验室)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一)基本概念:神经元P27、突触P29、本能、反射P49、反射弧P49、反馈P49、兴奋过程P47、抑制过程P47、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P50、第一信号系统P53、第二信号系统P53(二)思考题:1、简述突触的结构和功能。P29-30 答:突触的结构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突触的机能主要是使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进行通讯联络,使神经冲动有效地在神经系统内传导。 2、为什么说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有何根据?P30 3、简述脑干网状结构及下丘脑的功能。P33 4、简述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P48(考过) 5、哪些事实证明大脑两半球的机能是非对称的?P44 6、R.W.斯佩里对裂脑人的实验研究说明了什么?有何意义?P46 7、第二信号系统对人的心理活动有何重要作用? 答:第二信号系统是人们获得间接知识和经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 8、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有何区别?P52 9、简述言语机能联合区的功能。P42-43 第三章需要与动机(一)基本概念:需要P55、动机P62、内驱力P63、成就动机P67、好奇心、自然需要P57、社会需要P57 (二)思考题: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试对这一理论进行客观的评价。(重点)P59-60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 1.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2.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认知也叫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4.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这种态度和体验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 5.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心理对行为的支配。 6.当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们总要认识它。在认识它的同时, 人们又会产生对它的态度,引起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行动。这就是人的认识、情绪和情感及意志活动,我们把这三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 7.灵长类动物还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们的心理发展还不能说到了思维的阶段,只能说到了思维萌芽的阶段。

8.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科学事实, 充分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9.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孟子主张所有的人都是性善的; 荀子主张所有的人都是性恶的; 世硕主张人性是有善有恶的; 告子主张人性都是无善无恶的。 10.古希腊哲学家、医生,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11.为纪念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人们把他于1879 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2.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13.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反对构造心理学的观点,创立了行为主义。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由此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并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因此,这一学派的观点,在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的争论中,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普通心理学考点

普通心理学考点 普通心理学 一、心理学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象分为心里过程和个性;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 二、注意 1、注意概念(名词解释) 注意通常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特点 ①指向性:人选择一定的事物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并较长久地保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②集中性:心理活动离开无关事物,而且抑制无关活动。 ③非独立的心理过程 3、注意的功能和意义 ①选择性:选择有意义的必要的,避开或排除无关的。 ②保持:当外界大量信息输入时,需要注意才使得信息得以保存。 ③对活动的监督:可以控制移动目标和方向前进,使注意适当分配和适当转移。 4、注意的外在表现 定向反射:每当新异刺激出现时,人便产生一种相应的运动,将感受器朝向新异刺激的方向,以便更好地感知这一刺激。 ①适应性的运动;有关感觉器官朝向刺激物; ②无关运动的停止 ③呼吸运动的变化;呼吸缓慢而轻微; 5、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注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 ①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②人本身的状态: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爱好情绪;人当时的精神状态期待 2、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 ①对目的和任务的依从性,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 ②培养间接兴趣 ③对活动组织的依存;合理组织活动 ④对过去经验的依存 ⑤性格和意志品质 6、注意的特征 1、注意的稳定性:指的是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能持续的时间。 2、注意的广度:指的是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把握对象的数量。(撒石子;白盘上撒黑豆;速视器) 7、注意的分配 1、注意的分配指的是:注意的分配是指人把自己的注意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 第一,活动的熟练程度。注意的分配,要求同时进行着的两种或几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达到相当熟练以至自动化或部分自动化的程度; 第二,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内在关系。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对注意的分配具有一定影响,有内在联系的活动便于注意的分配; 8、注意的转移 1、注意转移的概念: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注意特征 2、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散不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