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2)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2)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2)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2)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1、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在括号里画“√”。

()()

()()()()

2、请画出下列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将图形A向右平移6个格,得到图形B.

4、画一画。

(1)将图①绕O点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将图②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3格,分别画出两次平移后的图形。

5、下图中如果小船先向左平移2个格,再向下平移4个格,最后向右平移6个格,在什么位置?请画出来。

6、转一转,说一说这些三角形是以哪个点为中心旋转的。

①②③

(1)以点A为中心旋转的图形是();

(2)以点B为中心旋转的图形是();

(3)以点C为中心旋转的图形是();

第二单元倍数与因数

一、填空

1、15的因数有:(),其中最小的一个是(),最大的一个是()。

2、40以内7的倍数有()个,分别是()。

3、12的最小倍数是(),最大因数是()。

4、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

5、在2、5、

6、10、15、20这六个数中,是2的倍数有(),是5的倍数有(),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6、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有因数3。□7 4□2 □44 56□

7、在自然数中,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8、在自然数中,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

9、在一位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

10、一个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18的倍数,这个数是(),把它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是()或()。

11、有两个质数,它们的和是12,积是35,它们的差是()。

12、在括号里填上质数。

19 = ()+ () 7 = ()+ ()

12 = ()+ ()+ () 16 = ()+ ()

二、判断

1、因为18÷4 = 4.5 ,所以4和4.5都是18的因数。()

2、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4、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5、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一个质数只有2个因数。()

6、两个奇数的和或差一定是偶数。()

三、选择

1、在自然数中,2是()。

A. 最小质数

B. 最小合数

C. 最小奇数

D.最小偶数

2、既含有因数2,又含有因数3的最小三位数是()。

A. 102

B. 105

C. 120

3、下面各数中,既是2、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是()。

A. 25

B. 120

C. 100

4、已知n是36的倍数,n可以是()。

A. 36

B. 1

C. 18

D.72

5、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8,其中最小的一个是()。

A. 4

B. 6

C. 2

D.8

6、用0、1、2、8组成的奇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A. 1028

B. 2081

C. 2180

D.2801

四、填一填

(1)把下列数填在相应的圈里。

41 34 57 68 27 31 45 74 75 92 111 121 180 204 305 5318

3的倍数 2的倍数 5的倍数

(1) 18的因数 24的因数 100以内18的倍数 100以内24的倍数

五、试一试

1、三个质数的和是62,这三个质数的积是多少?

2、从0、7、5、3四个数中选出三个数,组成含有因数2、

3、5的三位数,。这样的三位数有几个,都是什么?

3、一个三位数是5的倍数,且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7,你能写出多少个这样的三位数?

4、幼儿园阿姨买来一些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正好分完。如果阿姨买的糖果总数比5多,比100少,那么阿姨可能买来多少块糖果?

5、小明给日记本的密码锁设的密码是一个七位数,你知道是多少吗?

第一位:比最小的合数大1 。第二位:比最小的质数大1。

第三位:是最小的自然数。第四位: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第五位:是一位数中最大的质数。

第六位:既是质数,又是奇数,并且是10的因数。

第七位:是一个一位数,同时又是2和3的倍数。

密码是:

6、先求出下面每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看看是不是9的倍数,再算一算各数是不是9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162 378 586 632 2988

第三单元长方体(一)

一、填空题

1、下列图形中()号是长方体,()号是正方体。在长方体与正方体中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

①②③④⑤

2、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相对的棱的长度(),相对的面完全()。

3、一个长方体的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a,棱长之和是()。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它的一条棱长是()厘米,一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6、长方体的上面和(),前面和(),左面和(),都是相对的两个面,相对面的面积()。

7、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是24,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

8、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

9、把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分割成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可以分割成( )块。

10、需要( )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才能组成一个棱长为9厘米的正方体。

二、 判断题

1、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有4条棱,正方体有6个面,所以正方体有24条棱。 ( )

2、如果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那么其余的四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 )

3、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纸盒放在桌子上,纸盒所占桌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 )

4、把一个长方体木料锯成两个长方体,一共增加了4个面。( )

三、 看图完成下面各题

1、在下面的8个面中找出6个面,使

它们能围成右面的长方体。这6个面 5

22 2

的编号分别是( ) 5

2、下图中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号图形。

① ② ③ ④

3、将4个棱长都是2厘米的正方体如下图摆放,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

四、 计算表面积(单位:厘米)

6 5 5

五、 解决问题

1、 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 米的长方体,共需要用多少块木块?

2、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相等,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厘米、2厘米、1厘米,那么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

3

4 5

3、一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60厘米,从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长的和是多少?

4、做一个不带盖的长方体水桶,底面是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高是4分米,问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5、有一房间,长5米,宽4米,高3.5米,要粉刷房子的顶面和四周墙壁,除去门窗的面积是18平方米,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把一个棱长为8厘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长方体,切成的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总和是多少?

7、两个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一、填空题

1、在电冰箱、微波炉和文具盒三种物体中,()占的空间最大,()占的空间最小,()的体积最大。

2、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3、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3(),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旗杆高15()教室面积80()

油箱容积16()一瓶墨水60()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它的体积是()。

6、一个长方体的长5米,宽3米,高4米,它的体积是()立方米。

7、用棱2厘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切成()块。

8、3.5立方米=()立方分米47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0.8立方米=()立方厘米60立方分米=()立方米

4300毫升=( )升 35立方分米=( )升

12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8.25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4.8升=(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二、 判断题

1、3立方米比2平方米大。 ( )

2、 5立方米40立方分米=540立方分米。 ( )

3、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它的体积是相等的。

4、两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体积等于两个小正方体的体积之和。 ( )

5、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 )

三、 选择题

1、一个冰箱的容积是210( )。

A.平方分米

B.立方分米

C.立方米

2、长方体(不含正方体)的6个面中,最多有( )个正方形。

A.2

B.4

C.6

3、至少要用( )个同样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新的正方体。

A.8

B.16

C.4

4、把正方体的棱长扩大4倍,它的体积就扩大( )。

A.4倍

B.16倍

C.64倍

5、有一个底面积是4平方米的长方体,它的体积是0.2立方米,高是( )。

A.0.1米

B.0.05米

C.5米

四、求下面各图形的体积。

4

4

10

五、下面两组数中每一组都有一个数与其它数不同,请在括号里划去这个数。

( ) ( ) ( ) ( )

( ) ( ) ( ) ( )

六、回答问题

一团橡皮泥,小红第一次把它捏成正方体,第二次把它捏成球,捏成的两个物体哪一个体积大?为什么?

七、解决问题

1、挖一个长方体的沙坑,长4米,宽2米,深0.5米。这个沙坑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需要多少立方米的沙子才能填满?

2、一个游泳池长60米,宽30米。当平均水深1.5米时,游泳池内的水一共是多少立方米?

3、一个正方体的水箱,每边长4分米,把这样一箱水倒入另一只长0.8米,宽25厘米的长方体水箱中,水深是多少厘米?

4、某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4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合多少立方分米?

5、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底面周长是24厘米,高是10厘米,求它的体积。

6、把240立方米的土铺在长60米,宽40米的平地上,可以铺多厚?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填空

1、吨表示把()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

2、读作(),分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整数1。

3、10个米是(),里有()个()。

4、把5千克糖平均装在10个袋子里,每袋装()千克,每袋占糖总量的()。

5、在()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120克= ()千克76毫升= ()升

37秒=()分45厘米= ()米

8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100米= ()千米

6、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7、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

○○○○

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 7 ÷ 11 = 5 ÷ 9 =

2= 2= 2= 1=

9、把的分母扩大2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

10、两个两位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126,这两个数分别是()和()。

二、判断

1、把2块同样的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块。()

2、假分数都大于1,真分数都小于1。()

3、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4、3米的和1米的是同样长的。()

5、不相同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大。()

三、选择

1、小明20分钟走了2千米,他平均每分钟走了全程的()。

A.千米

B.

C.千米

D.

2、下列分数是最简分数的是()。

A. B. C. D.

3、分子是7的假分数有()个。

A. 7

B. 6

C. 无数

4、两个数的()的个数是无限的。

A.公因数

B.公倍数

C.最小公倍数

D.最大公因数

5、成互质数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A. 1

B. 较大数

C. 较小数

D.它们的乘积

四、综合与应用

1、五(1)班有学生60人,其中男生有28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学校食堂买回240千克大米,上午吃了56千克,下午吃了24千克,这一天共吃了总数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3、李军6小时行了32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平均每小时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4、甲、乙两人同时加工一种零件,甲5小时做了18个,乙3小时做了14个,他们每做一个零件各需多少小时?谁做得快?

5、王医生每5天值一次班,张医生每7天值一次班,6月19日这天她们同时值班,问至少再过多少天她们又同时值班?

6、有两根铁丝,一根长63分米,另一根长105分米,如果把它们剪成长度相等的小段而没有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分米?

7、五年级学生参加植树活动,人数在30到50之间,如果分成3人一组、6人一组或8人一组,都恰好分完,五年级参加植树的学生有

多少人?

8、甲、乙两站铁路长798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3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87千米,两列火车开出几小时后还相距158千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图形的变换(word文字版)

第一章图形的变换 战国时期的铜镜唐代花鸟纹锦瓷器 轴对称 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画出他们的对称轴。 例1: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

点与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2小格。 例2: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怎样画得又好又快? 做一做 像下面这样把一张纸连续对折三次,剪出的是什么图案?四次呢? 旋转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例3: 1)时钟上的旋转问题 指针从“12”绕点顺时针旋转到“1”;

指针从“1”绕点顺时针旋转到“___” ; 指针从“3”绕点顺时针旋转____到“6” ; 指针从“6”绕点顺时针旋转到“12” 。 2)有关风车的旋转问题 风车旋转前后,每个三角形有什么变化? 例4:画出三角形绕点顺时针旋转后的图形。 先画点,垂直于,点与点的距离还应该是6格; 这样就可以把线段绕点顺时针旋转。点…… 做一做 1)下面的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成的? 2)利用旋转画一朵小花。 风车绕点逆 时针旋转____ 风车绕点逆 时针旋转____

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与艺术 艺术家们利用几何学中的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设计出了许多美丽的镶嵌图案。 欣赏设计 利用变换可以设计出许多漂亮的图案! 在铜镜的图案中把旋转了4次。 把连续平移就得到了这条花边图案! 我把◇连续平移2格。 我把进行对称变换,设计出了板报栏目的花边。

练习一 1)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美丽的图案。 先设计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2)下面的图案分别是由哪种方法剪出来的?你还有什么剪法? ⑴⑵⑶ 3)下面这些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4)利用旋转设计图案。展示作品,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图形的变换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包括:、、。 其中只是改变原图形位置的变换是、。 一、图形的平移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和。 2、平移的三要素:原图形的位置、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 平移的方向一般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两种。 平移的距离:一般为几个单位长度(也即几个方格)。 3、平移是整个图形的移动,图形的每个关键点都需要按要求移动。 4、图形平移的步骤:(1)确定原图形位置、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 (2)找出原图形的各关键点。 (3)根据题目要求将各个点依次平移。 (4)顺次连接平移后的各点,标明各点名称。 二、轴对称 1、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的图形能够重合,就说这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图形的。 2、轴对称图形一定有对称轴,而且至少有条对称轴,常见的例如:、、、、、;有两条对称轴的常见图形有、;有三条对称轴的常见图形有;正方形有条对称轴;五角星和正五边形有条对称轴;正六变形有条对称轴。 三、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1、轴对称图形的性质:(1)对称轴两边的图形一定完全相同 (2)对应点也关于对称轴对称 (3)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4)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2、轴对称图形的画法:(1)根据题意确定已知图形以及对称轴位置 (2)找出已知图形的关键点 (3)一次过每个点作垂直于对称轴的虚线(根据性质3) (4)在对称轴另一侧确定各对应点位置(根据性质4) (5)标明各点对应名称,顺次连接各对应点得到轴对称图形。 四、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沿某条直线对折之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叠,这条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

六、图形旋转的特点 1、旋转前后图形形状和大小都不变。 2、每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角的度数都等于旋转角度。 3、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也相等。 七、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1、旋转中心:可以在已知图形上也可以在已知图形外。 2、旋转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 3、旋转角度:常见的有45°、90°180°等。 八、旋转图形的画法 1、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2、找去原图形的各关键点 3、依次将各关键点与旋转中心连接(用虚线) 4、将各连线按要求旋转一定角度后,确定各虚线的长度,标出对应点。 5、将个对应点连接并标出名称。

《图形的变换与坐标》教案

《图形的变换与坐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到图形经过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或缩小的变换之后,点的坐标相应发生变化. 2.探索图形在平移、轴对称、放大或缩小的变换,它们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引导-自学-探究-交流-展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探索新知识. 教学重点 探索图形在平移、轴对称、放大或缩小的变换,它们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探索图形在平移、轴对称、放大或缩小的变换,它们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对于同一个点建立不同的坐标系后,他的坐标就会不一样,它们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吗?如果有,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A自学:请同学们用10---15分钟时间自学教科书上本节内容. B交流:请同学上台总结 点评:1.如果是平移,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作相应的变化 或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作相应变化 2.如果是翻转,那么每个点的坐标就会关于对称轴对称,一般是关于x、y轴. 3.如果是放大或缩小,每个点的每个坐标都作相应的放大和缩小即可. C探究: 例1: 线段AB的两端点A(1,3),B(2,-5). (1)把线段AB向左平移2个单位,则点A、B的坐标为:A__B__. (2)线段AB关于x轴对称的线段A′B′,则其坐标为:A′_,B′_. (3)把线段AB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线段A1Bl,AlBl关于y轴对称的线段A2B2,那么点A 2的坐标为________,点B2的坐标为_________. 解:(1)A(3,3),B(4,-5)

(2) A ′(1,-3), B ′(2,5) (3) A 2(-3,3), B 2 (-4,-5) 例2: 将图中的△ABC 做下列运 动,画出相应的图形,指出三个顶 点的坐标所发生的变化. (1)沿y 轴付方向平移一个 单位; (2)关于x 轴对称; (3)以A 点为位似中心,放大到1.5倍. 解:图略 (1)A (-5,-1),B (0,2), C (0,-1) (2)A (5,0),B (0,3),C (0,0) (3)A (-5,0),B (2.5,0),C (2.5,4.5) 【课堂作业】 1.已知:点A (1,2),B (2,3),C (-2,4),将这几个点 向左、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这三个点的坐标 变为什么? 2. 如图,将图中的△ABC 作下列变换,画 出相应的图形,指出三个指出三个顶点的 坐标所发生的变化. (1)沿x 轴平移一个单位 (2)关于y 轴对称 教学反思 1.如果是平移,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作相应的变化 或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作相应变化 2.如果是翻转,那么每个点的坐标就会关于对称轴对称,一般是关于x 、y 轴. 3.如果是放大或缩小,每个点的每个坐标都作相应的放大和缩小即可 x (第2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形的变换试题及答案

2013年图形的变换 一.填空题(共1小题) 1.(1)由①图到②图是向_________平移_________格. (2)由①图到③图是向_________平移_________格. (3)把②图向左平移3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4)把③图向上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二.解答题(共13小题) 2.(2008?南靖县)(1)0A为对称轴,画出图形另一半,成为图形1. (2)将画好的整个图形向右平移4格,再画出来. (3)将图形1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并画出来. 3.(2007?惠山区)①画出下面三个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②将梯形围绕A点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③将平行四边形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4.(2009?兴国县模拟)(1)以0A为对称轴,画出图形另一半,成为图形A. (2)将画好的图形A向右平移4格,得到图形B. (3)将图形A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C. 5.图形A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B,图形B向下平移2格得到图形C,请在图中画出图形B和图形C. 6.图中,图形A是如何变换得到图形B? 7.请画出先向右平移8格,再向下平移2格后得到的图形.

8.按要求画一画. (1)在方格子中画出图①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2)画出将图②向右平移7格,再向上平移3格后的图形.(3)画出图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9.按要求画图. (1)将图形A向上平移5格,再向右平移7格,得到图形B.(2)以横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和图形A对称的图形. (3)以竖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和图形C对称的图形. 10.先画出图形: (1)向下平移3小格后的图形 (2)再画出图形①绕顶点A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③.

三年级数学《三角形(新课标)》

三年级数学《三角形(新课标)》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及作用。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内容结构及具体例题安排如下表: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

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五单元三角形 第一课时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 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1单元图形的变换单元-最新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自测卷 姓名: 一、填空。(40%) 1、下面的现象中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12%) (1)索道上运行的观光缆车。( ) (2)推拉窗的移动。( ) (3)钟面上的分针。( ) (4)飞机的螺旋桨。( ) (5)工作中的电风扇。( ) (6)拉动抽屉。( ) 2、看右图填空。(12%) (1)指针从“12”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0 到“2”; (2)指针从“12”绕点A 顺时针旋转( 0)到“3”; (3)指针从“1”绕点A 顺时针旋转( 0)到“6”; (4)指针从“3”绕点A 顺时针旋转300 到“( )”; (5)指针从“5”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0到“( )”; (6)指针从“7”绕点A 顺时针旋转( 0)到“12”。 3、先观察右图,再填空。(12%) (1)图1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0 到达图( )的位置; (2)图1绕点“O ”逆时针旋转1800到达图( )的位置; (3)图1绕点“O ”顺时针旋转( 0 )到达图4的位置; (4)图2绕点“O ”顺时针旋转( 0 )到达图4的位置; (5)图2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0 到达图( )的位置; (6)图4绕点“O ” 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 )的位置; 4、用线连一连绕点“O ”旋转而成的图形。(4%) 旋转1800 旋转900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4%) (1)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4条对称轴。……………………( ) (2)圆不是轴对称图形。……………………………………( ) (3)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可以设计许多美丽的镶嵌图案。……( ) 4)风吹动的小风车是旋转现象。………………………( ) 三、画出下列轴对称图形的一条对称轴。(9%) A O 4 3 2 1 O O O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材解读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材解读 一.单元教材解读 图形的变换是在学生在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去情境进行安排的。主要内容包括:轴对称、旋转、欣赏设计。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问题。 本单元教材先设计了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学生的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探索知识。教材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本单元的欣赏设计内容是结合主题图中的图案,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利用图形变换进行设计图案带来的美感。这一内容是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 二.单元总体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周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 3.通过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对称和旋转的变换,增强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几何图形,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3.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意识。 三.单元重难点一览 重点 1.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并找出轴对称。、 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33 图形的变换与坐标的关系

https://www.doczj.com/doc/1317866048.html, 初中数学资源网 收集整理 第33课 图形的变换与坐标的关系 1.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 (-5,8)关于x 轴对称点P 1的坐标是 ;点P (-5,8)关于y 轴对称点P 2的坐标是 ;点P (-5,8)关于原点对称点P 3 的坐标是 . 2.设点M (x , y )在第三象限,x =2,5+y =3,则点M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N 的坐标是 . 3.若点A (m ,3)在函数y=5x+3的图像上,则点A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B 的坐标是 . 4.若点A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2), 那么点A 关于x 轴对称的点C 的坐标是 . 5.若点P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P 1的坐标是(2,2),那么点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P 2的坐标是 . 6.若点P (m , n )其中m>0、n>0关于原点对称的点P 1的坐标是 ,关于x 轴对称的点P 2的点的坐标是 ,关于y 轴对称的点P 3的坐标是 ,关于直线y=x 对称的点P 4的坐标是 ;关于直线y=-x 对称的点P 5的坐标是 ; 7.若点A (b a -,3)与点B (42-a ,-3)关于原点对称, 则a= ,b= . 8.若直线y=-x +3的图像与抛物线y=x 2 -3x -12的交点坐标是 ,它们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9.若直线y=3x +2的图像与直线y=-x+2的交点坐标是A,则点A 关于y 轴对称点B 的坐标是 . 10.已知,点A (a +2 , b -4)与点A (-b ,-3a )关于原点对称,则20061+a ×2007b = . 11.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三个点O (0,0),A (-1,1),B (-1,0),将△ABO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35 ,则点A 、B 的对应点A 1、B 1的坐标分别是A 1( , ),B 1( , ). 12.在△ABC 中A(3,-1)、B(2,-1)、C(0,2) ,若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 后得到△A 1B 1C 1,则点A 1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 13.已知,点P (x , y )的坐标满足3-x +5+y =0,则点P 关于y 轴对称的点P 1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4.设M(x , y) 点在第三象限,且x =3,y =2,则M 点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A.(3,2) B.(-3,-2) C.(-3,2) D.(3,-2) 15.点M (-3,1)绕原点旋转60 后的坐标是( ) A.(-3,-1) B.(3,1) C.(3,-1) D.(-3,-1)或(0,2)

四年级数学图形的变换教案2[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图形的变换教案2[人教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 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2、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 二、单元教学建议: 1、在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图形变化的特点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以操作为主,通过学生的动手活动,逐步认识图形的变化特点。如“图形的旋转”活动(教材P53),教材中展示的两幅美丽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的图案经过旋转而得到的。因此,让学生能自己进行操作,这对他们认识图形的变化是十分有利的。当然,在具体的处理上有两种方式:一是,教师在计算机多媒体中设计一个图形变化的过程,逐步展示每一步变化的过程。二是,准备四张画着同一图案的纸,然后逐张围绕某一点进行旋转,旋转90°后,贴上一张纸,再旋转90°,再贴上一张纸,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图。第二种操作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让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图案)。在旋转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观察,是沿着哪一点旋转的(这一点称为中心点),因为沿着不同的中心点旋转所得到图案是不同的。同样,在三角形的旋转中(教材P54第1题),也要让学生明白是围绕哪点旋转的。 本单元的很多练习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课前请学生准备一些小的学具,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就有操作的机会。练习中的一些问题最好都是在学生的操作后再回答,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2、在图形的变换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一个图形经过变化后,可以得出新的图形,但同样得到新的图形,则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如“图形的变换”活动中(教材P56),4个三角形经过平移与旋转,得到了不同的图形,但每个人操作方法可以是不同的。因此,这一活动可以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试一试,然后再全班来说一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出现教师摆,学生看的现象,这样不容易出现学生具有个性的操作方法。3、在欣赏的过程中,设计制作美丽的图案 本单元的数学欣赏内容是任意一个简单的图形,当它围绕一点进行旋转,并把每次旋转后的图形沿周长画下来,那么就会出现一个美丽的图案。这一内容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欣赏了正方形旋转的过程,并进行了制作。本单元把这一内容进一步扩展,可以是任意的简单图形。在教学中,先请学生欣赏,然后,每个小朋友用硬纸剪一个任意的简单图形,接着进行制作。对学生制作的图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数学好玩《小小设计师》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册第五单元 《数学好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一、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小小设计师》 二、设计理念:本节课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前让学生收集各类图案或徽标,在教学中让学生欣赏各类图案或徽标,自己设计徽标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和欣赏各类作品,体会对称与不对称的区别,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通过设计徽标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 3、在设计徽标的活动中活动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与艺术、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4、在欣赏图形运动所创造出的美丽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学情分析: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徽标的过程中体会对称与不对称的区别,这样就建立了轴对称图形与新知的联系 2、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等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徽标的设计和绘制。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 3、引导学生在活动后对活动过程中自己的表现进行有效地反思、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在展现个性的同时反思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总结自己的收获。 五、重难点和关键 1、[教学重点] 运用对称、平移、旋转规律发挥想象,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 2、[教学难点及关键] 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以及形象思维能力。 六、教学课时(本教学内容共设2课时,本课时为第一课时) 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绘图工具方格本 八、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3分)

【教学设计】《图形与坐标—2.图形的变换与坐标》(华东师大版)

【教学设计】《图形与坐标—2本节课是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23章最后一节的内容,是中学数学的作用内容。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位似的基础上,对位似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以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平移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的工具箱内容。因此本节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到图形经过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或缩小的变换之后,点的坐标相应发生变化.探索图形平移、轴对称、放大或缩小的变换中,它们点的坐标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转化思想和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悟数学变化中的规律,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图形运动与坐标变换的关系. 【教学难点】 图形运动与坐标变换的具体应用,通过比较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归纳位似放大或缩小图形的规律. 我们学过那些图形的变换? 这些变换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那点的坐标会有什么变化呢? 【二】探索新知 探索发现1

〔1〕将点A(-3,3),B(4,5)分别做以下平移变换,并写出平移后点的坐标。右移5个单位、左移5个单位、上移5个单位、下移5个单位。 〔2〕平移前后对应点的坐标有什么变化? 2.沿坐标轴平移过程中(1)左右移,横坐标变,纵坐标不变。(2)上下移, 纵坐标边,横坐标不变。 3.做一做 1〕点A的坐标为〔-2,-3〕,分别求点经以下平移变换后所得的点的坐标。 向上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3个单位、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 〔2〕△ABC各点坐标为A(-1,-1),B(1,-2),C(2,1),向下平移两个单位后各点坐标A1(),B1( ),C1( ). 〔3〕教材65页例题 4.探索发现2。教材65页思考,△ABC关于x轴的轴对称图形是△A 'OB、对应顶点的坐标有什么变化? 5、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对应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对应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6.△ABC各点坐标为A(-1,-1),B(1,-2),C(2,1),关于X轴对称后各点坐标A1(),B1( ),C1( ). 关于Y轴对称后各点坐标A2(),B2( ),C2( ). 7.探索发现3。以下图表示△AOB和它缩小后得到的△COD,你能求出它们的相似比吗?顶点坐标发生了什么变化? 对任意位置的三角形都有这样的变化规律吗? 8.位似中心是原点的位似变换中,,坐标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9.小结: 1).在平移过程中(1)左右移,横坐标变,纵坐标不变.(2)上下移, 纵坐标边,横坐标不变. 2).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对应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对应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六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图形)

六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图形) 如何把小学各门基础学科学好大概是很多学生都发愁的问题,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图形),希望同学们多多积累,不断进步! 一、认识圆形 1、圆的定义:圆是由封闭的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2、圆心: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6、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用字母表示为:d=2r或r= d 8、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9、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10、只有1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 只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 只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圆环。 二、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 表示。 2、圆周率实验: 在圆形纸片上做个记号,与直尺0刻度对齐,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求出圆的周长。 发现一般规律,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数()。 3.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pai) 表示。 (1)、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经典模板 (83)五下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五下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一、教学内容 轴对称 旋转 欣赏设计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o。 3.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 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编排特点 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在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这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本单元教材先设计了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 2.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 本单元联系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钟表的表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的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再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o。 3.通过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对称和旋转变换,增强空间观念。 本单元不仅设计了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而且注意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例如,让学生判断几个图案分别是由哪种方法剪出来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图案的特征,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个图案进行“折叠”,并将最后的结果与下面的剪法对应起来。而且还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剪法”,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四、具体编排

教师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数学说课稿图形的变换与坐标

图形的变换与坐标说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图形的变换与坐标》,下面是我对本节课的简单分析。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第24章的最后一节内容,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位似的基础上,对位似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二次函数的平移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二次函数平移的工具性内容。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点或图形的变换引起的坐标的变化规律,以及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变化引起的图形变换,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轴对称、放大、缩小等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图形上的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其应用价值。 三、说教学的重点、难点

本着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之间的关系. (重点是依据只有掌握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之间的关系,才能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变换与坐标的变化。) 教学难点: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的规律。 (难点是依据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规律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及学法上谈谈我的看法。 四、说教法 结合本节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探究式、以及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知道下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知识的自我构建。 五、说学法

三年级奥数找规律填图形

找规律填图形、填数字 例1、观察如图,并按规律填出空白处的字母。 例2、观察如图,并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在(c)中填入适当的图形。 例3、仔细观察如图,并按照它的变化规律,在“?”处填上适当的图。 例4、观察如图,并按照变化规律在“?”处填上合适的图形。 例5、龚老师给晶晶带来了三个同样的正方形,每一个正方形的六个面上,都按同样的规律画着“猴”、“猫”、“虎”“兔”“狗”“鸡”六种动物,龚老师让晶晶收起正方体,然后在一张纸上画了三个正方体的示意图,请根据这个图说出“猴”、“狗”对面画的动物。 例6、下面哪个图形和其他几个不一样,请你找出来,并打上“√”。 图2 图1 (1) (2)

例7 按顺序观察下图的变化规律,想一想在带“?”处应选择哪一个图形?可供选项: 例8、仔细观察下面的三个图形,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图形填在“?”处。 ? ①②③④ (3) (4)

例9、根据等号左边两个图形的变换关系,推断出“?”处应选择第几号图形? 例10、下面的图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请仔细观察,并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例11、请你接着画。 (1) (2) (3) (4) (5) (6) (7) (8) (9) ? ? ? = ? ① ② ③ ④

例12、根据前面几幅图的规律,接下去该怎样画? 例13、根据前面几幅图的规律,接着画。 例14、在方框里画○,应该怎样画? 例15、想一想,第三幅图应该怎样画? 例16、观察下面各数有什么规律? (1) 1 , 3 , 5 , 7 , 9 , 11 ,…… (2)1 , 2 , 3 , 4 , 1 , 2 , 3 , 4 , 1 , 2 , 3 , 4 , ……

第四单元教案 图形的变换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 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2. 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 单元教学建议: 1. 在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图形变化的特点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以操作为主,通过学生的动手活动,逐步认识图形的变化特点。如“图形的旋转”活动(教材P53),教材中展示的两幅美丽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的图案经过旋转而得到的。因此,让学生能自己进行操作,这对他们认识图形的变化是十分有利的。当然,在具体的处理上有两种方式:一是,教师在计算机多媒体中设计一个图形变化的过程,逐步展示每一步变化的过程。二是,准备四张画着同一图案的纸,然后逐张围绕某一点进行旋转,旋转90°后,贴上一张纸,再旋转90°,再贴上一张纸,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图。第二种操作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让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图案)。在旋转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观察,是沿着哪一点旋转的(这一点称为中心点),因为沿着不同的中心点旋转所得到图案是不同的。同样,在三角形的旋转中(教材P54第1题),也要让学生明白是围绕哪点旋转的。 本单元的很多练习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课前请学生准备一些小的学具,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就有操作的机会。练习中的一些问题最好都是在学生的操作后再回答,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2. 在图形的变换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一个图形经过变化后,可以得出新的图形,但同样得到新的图形,则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如“图形的变换”活动中(教材P56),4个三角形经过平移与旋转,得到了不同的图形,但每个人操作方法可以是不同的。因此,这一活动可以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试一试,然后再全班来说一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出现教师摆,学生看的现象,这样不容易出现学生具有个性的操作方法。 3. 在欣赏的过程中,设计制作美丽的图案 本单元的数学欣赏内容是任意一个简单的图形,当它围绕一点进行旋转,并把每次旋转后的图形沿周长画下来,那么就会出现一个美丽的图案。这一内容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欣赏了正方形旋转的过程,并进行了制作。本单元把这一内容进一步扩展,可以是任意的简单图形。在教学中,先请学生欣赏,然后,每个小朋友用硬纸剪一个任意的简单图形,接着进行制作。对学生制作的图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师就应肯定。对一些设计特别优秀的学生,也可以当场再演示一遍,以带动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

三年级奥数找规律填图形

课时5·图形找规律 1、观察如图,并按规律填出空白处的字母。 2、观察如图,并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在(c)中填入适当的图形。 3、仔细观察如图,并按照它的变化规律,在“?”处填上适当的图。 4、观察如图,并按照变化规律在“?”处填上合适的图形。 5、龚老师给晶晶带来了三个同样的正方形,每一个正方形的六个面上,都按同样的规律画着“猴”、“猫”、“虎”“兔”“狗”“鸡”六种动物,龚老师让晶晶收起正方体,然后在一张纸上画了三个正方体的示意图,请根据这个图说出“猴”、“狗”对面画的动物。 6、下面哪个图形和其他几个不一样,请你找出来,并打上“√”。 (2) (3)

7 按顺序观察右图的变化规律,想一想在带“?”处应选择哪一个图形? 可供选项: 8、根据等号左边两个图形的变换关系,推断出“?”处应选择第几号图形? 9、下面的图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请仔细观察,并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① ② ③ ④ =

例11、请你接着画。 例12、根据前面几幅图的规律,接下去该怎样画 ? 例13、根据前面几幅图的规律,接着画。 (1) (2) (3) (4) (5) (7) (8) (9) ? ? ?

例14、在方框里画○,应该怎样画? 例15、想一想,第三幅图应该怎样画? 例16、观察下面各数有什么规律? (1) 1 , 3 , 5 , 7 , 9 , 11 ,…… (2)1 , 2 , 3 , 4 , 1 , 2 , 3 , 4 , 1 , 2 , 3 , 4 , …… 例17、指出下面数列的规律,并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3 , 6 , 9 , 12 , ( ) , ( ) (2)2 , 5 , 8 , 11 , ( ) , ( ) (3)97 , 93 , 89 , ( ) , 81 , ( ) 例18、找规律填空。 (1) 2 , 4 , 8 , 16 ,(),()

图形的变换与坐标

23.6.2图形的变换与坐标 【学习目标】 1.掌握图形的平移、轴对称(关于坐标轴)、位似(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变换中坐标的变化规律。 2.让学生经历探究坐标变换的过程,掌握探究数学的方法;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美,数学的奇妙,从动手实践到得出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 学习过程: 一、预备练习 1、点A(3,-2)关于x轴对称的点是。 2、点A(3,4)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 3、P(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是。 4、 P(-2,3)到x轴的距离是。 5、如图2矩形ABOC的长OB=3,宽AB=2,则点A的坐标为。 6、如果点P(a-3,a+4)在第二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 7、点A(a,-4)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a=_______. 二、导学新课,落实目标 (一)平移与坐标变化 1、沿x轴平移 (1)、如果是△AOB 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得到△A ′O′ B′,各顶点的坐标又有什么变化?你能用自已的语言归纳这个规律吗? (2)你能画图说明△AOB向左移动时,对应点的坐标 又有什么变化规律? 沿x轴平移时对应点坐标变化规律是:

2、沿y轴平移 沿y轴平移时对应点坐标变化规律是: (二)对称与坐标变化 1、关于x轴对称 将△AOB沿着x轴对折,得到△A ’ OB,画图并说明对应顶点有什么变化? 规律: 2、关于y轴对称 画出△ABC,A(2,1),B(4,0),C(5,2)沿y 轴对折后的△A ’ B’ C ’,并观察对应顶点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A ’(,)、 B’(,) C ’(,) 规律: 3、关于原点对称 画△AOB关于原点对称的△A ’O B ’你有什么发现? 规律: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平移、旋转、对称、有趣的剪纸四部分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重点、难点新|课|标| 第| 一| 网 重点: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难点: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教学建议: 教师在教学时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运动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运动现象为下一步逐渐将生活中的运动现象数学化打下基础;对各种运动进行分类、比较,并加以语言和动作描述让学生对图形变换的特征有本质的把握;组织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图形运动,体会其中的美,从而使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习欲望。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图形的平移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36、37页图形的平移。 教学提示: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辨认锐角、钝角,建立了有关几何图形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而作为新课程新的教学内容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教材从生活实例入手,

三年级奥数解析2图形的排列规律

三年级奥数解析2图形的排列规律 在一、二年级奥数课堂已经学习了,如何根据给出的图形的排列和变化规律,推算后面应该画什么图形。其中图形的变换涉及到图形的形状、颜色、数量等,变换的方式涉及到旋转。这一讲是在以上学习的基础上,学习寻找较复杂的组合图形的变化规律,难点在于组成组合图形的各个部分变换的方式各不相同。组合图形越复杂,变化越多,题目的难度就越大。 解题时要引导孩子注意观察每个图形是怎样组成的?理清哪些组成部分没变?哪些变换了?又是怎样变换的?进一步训练孩子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奥赛天天练》第2讲,模仿训练,练习2 【题目】: 下图看似复杂,实际上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你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解答出来,试试看好吗? 【解析】:

首先仔细观察图形,这个图形中不变的部分是:中心点重合的两个正方形套起来另加两条对角线。变化的有三个部分:黑色梯形、灰色三角形、红色线段。 再来观察后面由第三个图形到第四个图形的变化规律:黑色梯形和灰色三角形是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了90度;红色线段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度。 最后把第一个图形按照上面的变化规律进行变换,可以得到所求的第二个图形是: 《奥赛天天练》第2讲,巩固训练,习题2 【题目】: 观察图形,按其变化规律在“?”处填上合适的图形。

【解析】: 观察图形,每个组合图形都是有三个基本图形竖排成三层,我们可以分层观察寻找规律。 第一层都是按空心长方形、空心圆圈、倒“T”形的顺序三个图案循环出现,且相邻两行首尾重复相接。由此推出最后一个图形的第一层是个空心长方形; 第二层每行都是两个灰色三角形一个空心三角形有序排列,可以推出最后一个图形的第二层为灰色三角形; 第三层每行是由灰色圆形、灰色长方形、空心长方形有序排列,可以推出最后一个图形的第三层是灰色长方形。 因此最后一个图案是: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 单元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接触了在方格纸上作水平、垂直方向的平移。本单元学习的图形变换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知道一个简单图形在旋转、平移的过程中,能形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 单图形旋转90°。 2. 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 【单元教学建议】: 1. 在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图形变化的特点。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以操作为主,通过学生的动手 活动,逐步认识图形的变化特点。如“图形的旋转”活动(教材P53),教材中展示的两幅美丽的 图案是由一个简单的图案经过旋转而得到的。因此,让学生能自己进行操作,这对他们认识图形 的变化是十分有利的。当然,在具体的处理上有两种方式:一是,教师在计算机多媒体中设计一 个图形变化的过程,逐步展示每一步变化的过程。二是,准备四张画着同一图案的纸,然后逐张围绕某一点进行旋转,旋转90°后,贴上一张纸,再旋转90°,再贴上一张纸,直至形成一个完 整的图。第二种操作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让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图案)。在旋转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观察,是沿着哪一点旋转的(这一点称为中心点),因为沿着不同的中心点 旋转所得到图案是不同的。同样,在三角形的旋转中(教材P54第1题),也要让学生明白是围 绕哪点旋转的。 本单元的很多练习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课前请学生准备一些小的学具,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就有操作的机会。练习中的一些问题最好都是在学生的操作后再回答,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2. 在图形的变换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一个图形经过变化后,可以得出新的图形,但同 样得到新的图形,则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如“图形的变换”活动中(教材P56),4个三角形经过平移与旋转,得到了不同的图形,但每个人操作方法可以是不同的。因此,这一活动可以先让学生 在方格纸上试一试,然后再全班来说一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出现教师摆,学生看的现象, 这样不容易出现学生具有个性的操作方法。 3. 在欣赏的过程中,设计制作美丽的图案。本单元的数学欣赏内容是任意一个简单的图形, 当它围绕一点进行旋转,并把每次旋转后的图形沿周长画下来,那么就会出现一个美丽的图案。 这一内容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欣赏了正方形旋转的过程,并进行了制作。本单元把这一内容进一 步扩展,可以是任意的简单图形。在教学中,先请学生欣赏,然后,每个小朋友用硬纸剪一个任 意的简单图形,接着进行制作。对学生制作的图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师就应肯定。对一些 设计特别优秀的学生,也可以当场再演示一遍,以带动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 【评价建议】本单元内容具有操作性的活动比较多,所以在评价学生学习的情况时,不仅要安排看图回答问题的内容,而且,也应设计一些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如事先请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 图形,要求学生在方格纸上对此图形,进行旋转或平移,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变换的过程。这样,在评价的过程中就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第1课时:图形的旋转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重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活动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