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是地理课堂中的生花妙笔

实验是地理课堂中的生花妙笔

实验是地理课堂中的生花妙笔
实验是地理课堂中的生花妙笔

实验是地理课堂中的生花妙笔

——以湘教版必修Ⅰ“大气环境”的实验设计为例

嵊州爱德外国语学校袁小利

【内容摘要】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困难,本文以湘教版必修Ⅰ“大气环境”的实验设计为例从如何利用地理实验来激发学生兴趣、突破重点难点、挖掘创造潜能、培养科学素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认为实验是地理课堂中的生花妙笔,对地理学习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键词】实验地理课堂大气环境

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湘教版必修Ⅰ主要涉及的是自然地理学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困难,“大气环境”这一章内容的知识难度就是一个体现,学生对大气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司空见惯,但未必能真正掌握其发生规律,理解其形成原因,特别是大气运动,仅凭教材中的图解和教师的讲述,学生很难理解,如何突破这些教学难点呢?笔者认为如果将地理实验引进课堂,会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地理实验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地理学科的魅力

中学生处在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他们的兴趣程度取决于对课程价值的认识。对于只凭老师讲授的理性抽象的知识,他们觉得枯燥、乏味,难于想象和理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对于他们可见、可听、可感甚至可动手操作探究获得的感性知识和具有思辨性和理智性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参与热情。因此,假如教师能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地理实验,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率。

实验1:对流层大气的大气运动特点

具体做法:如图,选取八宝粥空桶,将其

底部和盖子去掉,在靠近底部的侧壁凿一个合

适的洞,把该桶罩在早已点燃放置在较为平滑

的桌面上的蜡烛上,把点燃的香(事先在香上

涂抹一层蜡油,这样燃烧时会释放更多的烟)

靠近小洞。

实验结果:烟通过小洞飘进了八宝粥空

桶里。分析:铁桶里有燃烧的蜡烛,产生热量,

使空气增温,受热膨胀上升,外围的空气就顺着小洞进入了铁桶里。

实验结论:对流层大气底部较热、上部较冷,大气出现对流运动。

实验2:证明空气具有压强的实验

具体做法:在一个玻璃杯里装满水,把一片厚卡纸放在瓶口上方,然后用手抵住卡纸并将瓶子倒过来,要保持纸片不能弯曲。移开手指,纸片没有掉落。

实验结论:作用于厚卡纸上的空气压力比卡纸所承受的水的重力要大的多。

可见,地理实验将原来固化的知识直接接受的过程转变为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发现、思考从而获得结论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原来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也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当学生对地理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们就会形成主动、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品尝“发现”与“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实验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学生也在动手动脑中体会到地理的魅力。

二、地理实验能突破重点难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的知识因为其宏观性、需要良好的空间想象力而成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如热力环流、天气系统、季风环流等,这时,如果借助一些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就会把这些复杂的现象生动直观的呈现,化繁为简,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可以加深规律和原理的理解,而且经久难忘。

实验3:模拟热力环流

如下图所示,取一玻璃槽倒扣于桌面,水槽底部A、B两处用相同厚度为1厘米的硬物支起,在水槽内甲处放置冰块,乙处点燃一支卫生香,丙处点燃一支蜡烛,然后让学生观察水槽内的现象。

实验结果:可以看到卫生香点燃的烟在水槽内形成如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运动。

实验结论: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环流。

实验4:在讲解“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后,做一演示实验:

①把两只气球吹成苹果大小,用长约30厘米的丝线扎紧口子;

②用透明胶把两条丝线粘在教鞭上,两只气球相隔约8厘米;

③平举起教鞭,让气球离实验者的脸部约8厘米;

④向两只气球的中间吹气。

实验结果:两只气球相互靠拢。

实验结论:气球靠拢是由于中心部分的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的缘故。

实验5:季风成因的实验

关闭门窗,点燃两根卫生香,使卫生香

的烟垂直向上(不受室外气流的影响)。在

卫生香的等距离左右两侧分别放一只

1000W 的电炉、一盆冰块。将电炉通电5分

钟后,让学生观察卫生香烟的飘动方向。将

电炉和冰块交换位置,观察烟的飘移方向。

实验结果:电炉上方空气加热,气压降

低;冰块上方空气冷却,气压升高。卫生香

的烟总是飘向电炉上方。

实验结论:高低气压的“季节”转换,

产生了季风。

通过实验就可以将复杂抽象的地理过程和规律模拟出来,使学生获得对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直观,形象,也可以将知识化难为易,难点不攻自破!同时多样的实验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效率。

三、地理实验能挖掘创造潜能,培养地理学习的综合能力

地理实验教学是挖掘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想象、推理假设,可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在实验时,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形象和数据,需要精细敏锐的感知和观察力去发现一些重要现象;在研究原因、结果、形成概念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此外,把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以语言和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又培养着表达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还能培养组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

实验6:验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学生1:从实验室取来两盏酒精灯,家里取来两

个不锈钢碗,其中一个盛满水,分别置于酒精灯上加

热,观察哪个碗热得更快,过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

灯,观察哪个碗冷得更快。

实验结果:未装水的碗热得更快,冷得更快。

实验结论:海陆热力性质有差异,水的比热大。

学生2:如图,准备一铁架台,上面安装一横竿,取两只

气球,甲里面装入5克水,乙里面装入5克细沙,分别充

满空气扎口,并悬挂于横竿两侧,

然后用同样火焰的蜡烛电炉 电炉 冰块 冰块

分别在远离气球底部的地方来回移动烘烤。

实验结果:装入细沙的气球先于装入水的气球爆炸。

实验结论:水的比热比沙子大,吸收相同的热量升温慢,所以装入水的气球爆炸的时间迟于装入沙子的气球——海陆热力性质有差异。

学生自己设计小实验非常符合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地理实验教学强调知识来自亲身体验,它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照本宣科的注入式教学,改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设计实验、准备器材、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

四、实验能培养合作意识,生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实验的顺利进行,很多需要学生分工合作完成,这既给学生创造了一次很好的自主学习机会,同时又树立学生的团队合作观念。学生在调查设计、准备器材、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等各个环节中都需要其他成员的协作才能完成,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倾听,在集体的共同学习中进步和提高。

实验7:气旋、反气旋两种天气系统带来的不同天气状况(小组合作完成) 课前准备:白色的较大窄口塑料瓶,一小块冰,少许热水。

实验步骤:在塑料瓶中装满热水,然后把大部分热水倒出来,瓶底流五分之一左右的水。把一块冰放在塑料瓶的嘴上,注意放得平稳,仔细观察有何现象发生,用冷水代替热水,重复以上两个步骤,观察结果有何不同?

学生合作讨论实验结果:可能实验结果分析有多种,有些学生会认为他发现实验结果和气旋很相似,空气都是作上升运动。还有些同学会发

现冰块的作用——高空大气的温度比地面温度低。

实验结论:气旋中心空气作上升运动,而随着高度的增

加,气温在逐渐降低,水汽凝结,形成降水,而反气旋中心

空气运行方向恰好相反,带来晴朗的天气。

同时,由于实验本身是一个严格的过程,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虚假,把各项活动安排的井井有条,这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十分有益。此外,在实验过程中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他以很强的吸引力磨练学生的意志,对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起着促进作用。

在地理实验教学的实施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注重实验的设计科学性

科学性是实验最基本的要求。实验要能科学反映地理学科知识,实验本身及其反映的地理原理要正确无误,模拟情景要尽量接近真实情况,实验步骤要严谨,启发性设问要科学。同时,鉴于课堂时间限制,实验应简单、直观,过程不易复杂,应比较快速的得到实验结果。

2. 注重实验过程的预设与调整

热水 冷水 冰块 冰块

在实验教学中,虽然细致地设计好实验步骤。但是实验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操作偏差、外部环境的影响、学生偶发的质疑等等,都可能导致实验过程与预设的方向和速度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过程灵活的进行引导和调整。3.重视结果分析的灵活性

与理化生实验不同,许多地理实验并不需要精确的实验数据,只是地理现象和规律的模拟,这就要求教师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既要严谨、又要灵活,以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分析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同样,并不是所有的地理实验都能顺利“成功”,教师面对现象不明显,或者与应有结果差异很大的实验,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原因,设想改良措施,充分利用“失败”这种教学资源,启发学生从侧面理解地理知识。

4.关注实验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很多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做好安全防护,如佩戴护目镜、穿防护服、戴安全手套等,教师应关注实验操作全过程,做好安全警示。

综上所述,地理实验可以说是地理课堂中的生花妙笔,它通过利用地理教具、学具等实验手段,简捷、生动地展示了人们发现地理规律、认知地理原理的过程,具有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值得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地理实验在高中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孙月雁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6.4

2.《重视演示法突破重难点》相炜王龙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8.10

3.《科学发现者.地理》浙江教育出版社

地理教学实验设计--太阳高度角

实验:测算实验——学校所在地的地理坐标与太阳高度角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具体掌握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实践认知检验实际问题,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地理实验操作能力; (3)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地理实验兴趣,改变传统地理教学方式。 二、活动准备 观测用具:长度为1.5m左右的直杆一根,卷尺一把,手机计时器或电子表一块(精确度越高越好),三角函数一本,天文年历一份,白纸和彩色笔若干。如果没有天文年历,最好是选择“两分两至日”,从教学进度考虑,应以秋分日为宜,此时δ为特殊值0°。 三、活动过程(实验步骤) 找一块空旷平地,下面铺好白纸,把直杆通过白纸并垂直插在平地上,并量出直杆在地面以上的高度h,每隔一定时间测一次直杆影子长度,并记录此时影子长度及对应时间,并将影 子画在白纸上,测量时间间隔不要太大(5分 钟以内),以免影响测量准确度。 四、分析和计算 ①从纸上或记录中找出直杆影子最短时

(即太阳位于该地上中天时)的影子长度a,利用tаnH=b/a(H为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查函数表得出H的值;②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计算该地地理纬度:φ=90°-H+δ,(式中δ为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式中φ为所求点的地理纬度);③从记录中查找出直杆影子最短时,此时的北京时间(t),此时当地地方时为12时,并计算地方时差:Δt=t-12(换算为分钟)。再计算经度差:Δλ=(Δt/4)°,便可得出地理经度:λ=120°±Δλ,式中加号和减号的取法为东加西减。若影子长度最小值出现在北京时间12时之后,表示观测地点在120°以西,取“-”;相反,则取“+”。 该实验的完成要考虑一定的误差,重在原理的运用,北半球地理纬度也可以用北极星观测法简易求得,还可以利用“副产品”——白纸上的杆影变化,推知该地该日太阳升落的方位和规律。 (二)测量当地的经度和太阳高度 取一个木板或纸板在上面划出一长线,并划出刻度(表示长度)。在长线的一端垂直木板(纸板)树立一木杆,长度1O厘米。利用直角三角学原理绘制一个影长和太阳高度关系的表格备用,在晴朗的天气里将它放置在一块开阔的平地上,利用指南针找到北方向并将板上的刻度尺对准北,在太阳光产生的影子和刻度尺重合时记录下北京时间和影长(可记录多次求出平均值),通过计算可知当地的经度和当日的太阳高度。

跨学科知识整合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教案

跨学科知识整合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教案摘要本文通过一些具体事例来阐述跨学科知识整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准确地、巧妙地、灵活地运用好跨学科知识整合,是新时期地理教师上好课的关键。 关键词地理教学跨学科知识整合运用 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综合化,即各门相关学科在纵向深入的同时,又横向渗透和结合,形成跨学科知识的研究。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传统的分科型课程加以改革,使之既有相对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又更加有利于人们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众所周知, 地理学科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也可以说是一门交叉学科,她具有十分明显的跨界性和综合性,长期的分科教学人为的割裂了这种联系。现在我们许多地区进行的"3+x"综合考试就是为了有机地加强学科间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效地促进了跨学科知识的整合。 一、跨学科知识整合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所谓地理教学中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就是围绕某一教学目标,选取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有效地融合到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渗透、互补,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和结果。为了使学生学到比较全面的知识,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打破学科固有的疆界,主动开展合适的、有针对性的跨学科知识整合,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获得新知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巧妙地利用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可以克服学科教学中知识支离破碎等问题,使学生学到比较完整的知识。 二、准确把握跨学科知识的整合 当前新课改正在深刻地、全面地影响着中学地理教学,单纯的传递知识已经不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新教材强调案例教学,直接对知识进行陈述的篇幅较少,教材有些内容对我们的学生不一定适合,学生已不能像以往那样把教材作为预习、学习

如何让地理课堂既有趣又有效

如何让地理课堂既有趣又有效 课堂教学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如何既要立足课堂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成为关键。教师应立足课堂,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可以高度浓缩,以激发学习兴趣和教会学习方法作为侧重点,为课堂的伸展做好准备。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关键是有没有发现的眼睛。 一.妙结合历史知识讲好地理 1.借助历史地图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地理教学的直接教具,也是地理思维能力尤其是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好工具。地图是“用线条描绘的历史,用符号勾勒的现实”,如果不承载历史,它就是一张白纸,有了历史就有了灵魂。 借助历史地图可激发学生读图兴趣:地理教学中,选用历史地图,充分发挥其有血有肉、有情节有人物的特点,设计有情有味的读图活动。如讲“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时,如果只是枯燥地讲述各行政区的位置和名称,学生觉得索然无味,通过展示“中国政区图”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与学生一起“重走长征路”,让学生说出红军所经过的省区,教师有重点地描述当时此地发生的历史画面,学生在想象和感动中学习了知识,大大活跃课堂氛围,也激发了地理学习的兴趣。 一些地理事实有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如果只用语言来叙述,难以理解。地理教学中,可恰当引入与教学相关的历史地图,如讲“美国的领土组成”时,可展示“美国国旗”图“美国的领土扩张”历史地图,通过描述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加之两幅图像形象、生动、直观地反映美国领土变化,可使学生耳目一新,达到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 2.精讲历史故事 课堂教学中穿插历史故事,之所以能激发学习地理兴趣,是因为这种联系可以使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如讲“密度流”时,可引入这样一个故事:二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中偷袭盟军。盟军因此损失惨重,便派战舰守住海峡,用声纳监听,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监听多日.却收效甚微,德军潜艇依旧从地中海中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海峡,出现在大西洋中。原来,地中海蒸发旺盛,盐度大,水面低,而相邻的大西洋水面较高,于是大西洋表层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人地中海,地中海海水由海峡底层流人大西洋。德军利用这一特点,在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关闭艇上所有

高考地理实验地理观察专题

2007年高考地理实验、地理观察专题 邵志刚设计 近年来的地理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对考生应用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践精神。如地理实验(05年广东考题)、地理探究能力(06年广东考题)等新题型的出现,其目的就在于通过作图、实验能力的考查,检验和区分考生独立自主的探究能力、逻辑思维的定性能力、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以及与数理等学科渗透的综合应用能力等,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下高考命题的特点和所具有的选拔功能,因而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探究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我们可通过部分常见题型的例析对指导学生的备考复习,对提高应试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课程标准中,有可能通过实验考查的内容集中在必修1,虽然课标没有对地理实验部分内容有明确的要求,但在活动建议部分有不少实验活动的建议,因此不能忽视这些活动建议内容。 必修1部分活动建议: ●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 原因。 ●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 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 温室效应的小实验。 根据课标和近年来高考的考核内容,主要考核的知识点有: ●地转偏向力的证明 ●地球自转引起的天体视运动 ●地球的自转和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测算 ●热力环流原理 ●温室效应原理 ●水循环原理 例1. (06年广东考题)35.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共8 分) 日晷(guī)是古代的一种测时工具,其测时原理是利用太阳照射下,物影的移动来指示时间。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可分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等不同种类。 赤道日晷晷盘应与地球赤道平行。晷针要垂直穿过晷盘中心,并指向正北、正南方向。晷针针影在晷盘上移动的角度与太阳在天空中移过的角度是一致的。 某科技馆(29°36′N,106°00′E)拟建造一座赤道日晷。请完成下列问题。 (1)此科技馆位于。(填写正确项的字母) A.兰州市B.重庆市C.贵阳市D.武汉市(2)在安装日晷时,首先选择一块平坦的地方安放日晷底座。晷盘与底座水平面的夹角应为。 (3)当晷针影恰好在晷针在正下方时,当地时间为时。 (4)冬至日,当晷针影恰好与晷针正下方的刻度线重合时,此地的太阳高度角是。 解析:本题以古代的测时工具日晷为载体,考核学生根据经纬网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的能力、理解不

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激励性评价

★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激励性评价? 扬州市地理教研员朱雪梅 【理论阐释】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发挥课程评价的激励性功能,《标准》也指出,地理学习评价在于“发现闪光点、激励自信心”。 学习评价涉及复杂的心理作用,必须认真考虑评价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反应。激励性评价倡导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自信心,让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为学生的学习成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强调把评价活动和过程当做是为被评价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被评价者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要求使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使学生从评价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功能,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评价氛围 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激情,因此营造课堂宽松民主的氛围是做好课堂评价的重要基础。 2.制定促进发展的课堂评价机制 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即时反馈课堂学习效果,要遵循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合理的评价方案,对学生地理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结果进行多元化的价值判断,以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素养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 课堂提问能够有效检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是课堂上重要的评价方式。激励性课堂提问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逻辑性,众多的问题应当是递进的、有层次的、前后衔接、相互呼应和逐步深化的,能够形成“问题链”。激励性课堂提问的内容还应具有探究性与开放性,要鼓励学生做出多种可能的解释,诸如“可能发生哪些地理现象?”、“你能举例说明?”、“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该如何解决?”等等这些追问,远比那些只须用“是”或“否”来回答的封闭性问题更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 课堂形成性检测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一定量的测试题检查学习目标的达成率,是检查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也体现讲练结合的教学思想。激励性的课堂检测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检测题的设计要能够准确把握内容的科学性、难度的层次性、题目的趣味性、用时的合理性,特别要重视读图、用读、绘图、分析地图的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建立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注重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 1.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2.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

实验是地理课堂中的生花妙笔

实验是地理课堂中的生花妙笔 ——以湘教版必修Ⅰ“大气环境”的实验设计为例 嵊州爱德外国语学校袁小利 【内容摘要】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困难,本文以湘教版必修Ⅰ“大气环境”的实验设计为例从如何利用地理实验来激发学生兴趣、突破重点难点、挖掘创造潜能、培养科学素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认为实验是地理课堂中的生花妙笔,对地理学习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键词】实验地理课堂大气环境 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湘教版必修Ⅰ主要涉及的是自然地理学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困难,“大气环境”这一章内容的知识难度就是一个体现,学生对大气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司空见惯,但未必能真正掌握其发生规律,理解其形成原因,特别是大气运动,仅凭教材中的图解和教师的讲述,学生很难理解,如何突破这些教学难点呢?笔者认为如果将地理实验引进课堂,会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地理实验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地理学科的魅力 中学生处在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他们的兴趣程度取决于对课程价值的认识。对于只凭老师讲授的理性抽象的知识,他们觉得枯燥、乏味,难于想象和理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对于他们可见、可听、可感甚至可动手操作探究获得的感性知识和具有思辨性和理智性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参与热情。因此,假如教师能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地理实验,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率。 实验1:对流层大气的大气运动特点 具体做法:如图,选取八宝粥空桶,将其 底部和盖子去掉,在靠近底部的侧壁凿一个合 适的洞,把该桶罩在早已点燃放置在较为平滑 的桌面上的蜡烛上,把点燃的香(事先在香上 涂抹一层蜡油,这样燃烧时会释放更多的烟) 靠近小洞。 实验结果:烟通过小洞飘进了八宝粥空 桶里。分析:铁桶里有燃烧的蜡烛,产生热量, 使空气增温,受热膨胀上升,外围的空气就顺着小洞进入了铁桶里。 实验结论:对流层大气底部较热、上部较冷,大气出现对流运动。

浅谈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没有地图就不可能有地理学,没有地图也就无法进行地理教学。”地图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理事物的分布 规律,要了解分布情况,就需要把所研究的各项地理要素落实到地图上,在这一点上,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正如前苏联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把图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巴也会说话了。”由此可见,地理图片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了。 地图和地理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地图是地理学表达地理事物的基本手段,很多地理 事物只有用地图表示出来才明确易懂。而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地图又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所以让学生学会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是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学会读地图也是学生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地图作为学生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教会学生使用地图的方法, 培养学生查图的习惯,就像语文老师教会学生查字典一样重要。所以学好地图,并运用好地图,对初中学生来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地理教材中不仅有普通地图、专题地图,还有各种各样的插图、图表、照片等。这些 图像信息容量大,知识精度高,因此,教师在使用地理教材的过程中,应注重图像的分析和运用,充分发挥图像的教育功能。 1、以图激趣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借助地图导入新课,使其充当教学过程的桥梁,既能加深学生对新 课题的印象,又使课堂教学过程流畅跌宕,充满魅力。可利用教学挂图、课本插图、地理景 观图、地理模型图等,让学生通过接触那一张张五颜六色的彩图,一幅幅精美流畅的板图板画,一件件生动逼真的地理教具模型,产生欢愉的情绪和浓厚的兴趣,从而诱发思维的动机。此时,教师再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形象生动、灵活多样的悬念和疑问,学生定会产生迫切的探根究源的心理,思维活动也会迅速进入活跃状态。利用地图激发学习兴趣,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加深学生对课题更深层次的理解。 2、以图启智 地理所研究的对象是十分广阔的,地理现象也非常复杂,学生不可能都亲自去感知。在中国地理的教学中,不可能到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考察、观测,甚至一个小村庄也难以做到, 世界各地更是如此。因此,一切地理事物的直观感觉只能从地图上来获得,借助地图,就能一览无余了。在地理教学中,我们需要经常运用教学挂图、黑板略图、课本插图等地图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围绕地图不断提出问题来启迪学生,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在内容生动具体,主题明确的图像的学习过程中,从形象的、感官的具体事物入手,逐步形成抽象的、 理性的科学知识,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3、教学过程中对地图的看析绘忆 地图是重要的地理语言,是学习地理的特有工具,运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地理课的最大特 点。因此,让学生学会看图、析图、绘图、忆图就显得很必要。通过这些基本能力的训练, 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许多丰富的地理知识,而且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看图 看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图意识,熟悉地理事物的分布,增强对地图的认知能力。运用地图的关键在于掌握读图技能,养成读图的良好习惯,而读图正是学习地理的向导。要达到正确观察图像,就要首先明确看什么、怎么看。 有的图像密密麻麻、五颜六色,如果不明确看的对象和看的内容,那么看的效果是难以得到保证的。因此,当一幅图展现在学生眼前时,首先强调图像的名称,让学生明确这是属于什 么类型的图;其次是熟悉图例,因为图例是图像内容的语言,它可以引导学生明确图上的符号、代号、注记和比例关系等内容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最后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引导学生有

充分利用地理实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充分利用地理实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福州华侨中学地理组张文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其受关注程度日益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而终生学习的愿望是人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成功的教育,就应该是唤起学生学习的需求。只有那些唤起学生学习探究欲、惊讶感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有很多方面,地理实验应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课堂教学地理实验教学实效性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高中学生地理知识来源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课堂,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把握程度,直接会影响到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好坏。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真正能学到知识,能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在新课程课改的大环境之下,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我从地理实验方面入手来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地理是一门趣味性比较强的学科,很多地理知识可以利用地理实验将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很多地理现象也可以通过地理实验来模拟。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让学生很形象地认识地理现象,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中的“口授”,让学生通过调动多方面的感官,科学形象生动地掌握好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进而提高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地理实验还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实验手段,高效率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地理知识、原理的过程,揭示地理事物的分布、发展、变化规律。地理实验教学从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得出结论等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实验中,学生需要敏锐细致地发现和观察一些重要现象,从中培养了其观察能力;对实验现象的原因推究和结果的推测,需要做分析、比较、推理、判断,从而能够培养其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对地理实验过程和步骤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够锻炼其地理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理创造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还能培养其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边缘性能力,也有助于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养成。 正是因为地理实验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实践性和探究性,所以它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将日益重要。地理实验课程能够通过类比思维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对于一些地理现象尤其是空间大、较抽象的事物和漫长演变过程,仅仅依靠老师讲授的方式而缺乏观察、发现、思考的过程,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不足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而通过实验则能给学生展示一个直接观察、动手、思考、发现的平台。 新课程改革提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行教材,尤其是高中必修1当中自然地理部分的教学有很多内容可以通过实验演示来完成课堂教学。虽然新课课程标准没有对地理实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实验

第二章大气 实验:自造太阳能发电站 准备材料:盆、铝箔、挂钩、土豆 实验步骤:把铝箔放在脸盆里,清理平整;盆中间撕开一块铝箔将挂钩固定在上面,再将土豆穿在钩上;把盆放到阳光底下;光照强烈的条件下,若干分钟后,土豆熟了。 原理说明:铝箔把光线引到盆的中间使其产生高温。 实验:分解太阳光 准备材料:塑料盆、小镜子、白纸、水 实验步骤:在塑料盆里倒入2.5厘米的水,把水盆放在阳光能直射到的地方;把镜子斜靠在盆边;把镜子反射的光导向白纸上,纸张上呈现七彩颜色,从红开始最后是紫色。 原理说明:水使得从镜子反射出来的阳光折射了。当光线折射时,每个颜色都会以不同角度弯曲,造成彩虹效应。 实验:温室效应 准备材料:1个透明的玻璃杯、2条黑色美术纸、2支温度计、透明胶扣在地上;将2支温度计用透明胶分别粘在黑色美术纸上;将其中的一组放在玻璃杯内,另外一组放在玻璃杯外面,记录下当时的温度;每隔30分钟观测一下,记录一下2支温度计上的温度,看有什么不同。 原理说明:放在玻璃杯中的那支温度计的温度在开始时和外面的温度计的温度一样,但隔一段时间后,就会始终高于外面的温度。同理,地球表面的二氧化碳形成了地球的“玻璃杯”,吸收了大量的太阳光,却反射回来了地球的辐射热,造成了温室效应。 实验:散射的光线(宇宙中) 准备材料:一个装满了水的玻璃杯,一个手电筒、牛奶 实验步骤:在玻璃杯中滴几滴牛奶,把水搅浑;打开手电筒,把它对准瓶口,让光线垂直射到水面上;注意观察水的颜色;再把手电筒平放在杯子的一侧,让光线射到玻璃杯的外壁上,注意观察水的颜色;当光线垂直落到水面上时,水看上去是淡蓝色的,当光线穿过玻璃杯的外壁射向水里时,水似乎变成了粉红色,而光线本身在水里看上去是橘黄色的。 原理说明:掺了牛奶而变浑浊的水把手电筒的光分解成了好几种不同的颜色的光。其中,蓝色的短波光比红色的长波光更容易被散射,以致它不能直行。 实验:比较说明“温室效应”现象。 实验用材:1.5升或更大的宝矿泉水瓶、温度计(2支)、土壤(一些)、玻璃金(2个)、剪刀、手表、纸笔等文具。 实验步骤:(l)将一些土壤分别放人两个玻璃金,用剪刀将塑料瓶拦腰剪断,将底都婉状部分倒扣在盛有土壤的盘中。这样就制成了“微型温室”;(2)在“微型温室”顶部钻一个小洞,将温度计插进去;(3)将“微型温室”放置在阳光(或其它有较强热能的光源)下,将另外一支温度计放量在没有“微型温室”的盘中,保证两支温度计接受同样的光照射,然后观察升温过程,每隔三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 实验结论: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所不同,塑料瓶内的温度明显高于瓶外温度。 实验:热力环流的形成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板书形式

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板书形式 板书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板书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了。特别是在近年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堂中,几乎见不到老师动手板书了,黑板似乎成了多余的摆设。果真如此吗?许多专家已经意识到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并正努力以各种方式强调板书的重要性。其实,板书是课堂上师生交流、展示师风、突出主干、指导学法,乃至突破难点的重要手段,还利于学生思考和笔记,其某些功能是多媒体手段也无法替代的。笔者从事地理教学十余年,一向重视板书的设计与运用,即使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也重视板书的恰当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里将我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几种板书形式展示出来,以期与同行们共商。 一、提纲式板书: 这是最常见的板书形式,也最容易使用。它是将一堂课的主干内容,随着教学进程,提纲结领地写在黑板上。如“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生命?”可设计为下列两种提纲式的板书: 之一: 之二: 提纲式板 书的

优点是容易设计,易于板演,条理清楚,脉络分明,因此它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这种板书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体现层次,也可以根据需要将相关内容充实其中,可详可略。 二、结构式板书: 如“大气的保温效应”可设计为: 结构式板书特别适用于知识间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再如地壳物质循环、影响工业的区位因数等等。而且在一章、一节总结和专题复习中,是极有效的构建知识网络的形式之一,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和综合的观点,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如以“风”为中心,将相关知识拉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知识块,它可以帮助学生对风形成一个综合的认识,进而能解决与风相关的各类问题。其板书可设计为: 海陆风城郊风台风寒潮风能利用 三、表格式板书: 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的常用方法,通过比较能更加清晰的理解多个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异同点及联系。在使用比较的方法教学时,采用表格式板书易于形成清晰的认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泉港二中陈晓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 1、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 只有相似的区域;另一方面,再小的区域,其内部仍然存在着差异。所以区域才可以逐级划分下去。由于各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们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地理环境在地域分异上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条“标准”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再次,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指地带性分布规律。而自然带的界线是对地理环境客观现实的反映,同时又是人为主观划分的,各自然带之间的界线,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现实中总是由一种自然带的典型景观逐渐过渡到另一种自然带的典型景观。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的认识 本节教材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1的最后一节课,从它的位置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通。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的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2、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而且地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二是陆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教材从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三个方面重点讲述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侧重分析了不同的景观特征。 另外,教材还设计了“活动”、“阅读”和“问题研究”,通过研讨,使学生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懂得在生态建设中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更科学地建设和保护环境。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地理课堂观察记录形式

地理课堂观察记录形式 厦门市大嶝中学(361103)郑明进 地理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观察,即日常观察。地理课堂观察是在一般观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技术,它有明确的观察目的,除了用个体的眼睛、心智之外,往往还要借助一些特制的观察工具,使观察者获得一般观察无法达到的对地理课堂教学洞察的深度和广度。地理课堂观察记录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定量观察 定量观察以结构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且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资料的课堂观察。定量观察主要运用时间抽样和事件行为抽样,对课堂进行结构的分解,根据分解的类别和因素设计量表,从而收集到属于较少做价值判断的、事实性的量化资料。定量观察突出的优点是注重科学、客观、系统的方法和程序,强调记录中的少判断,不足之处是在观察前提出问题,具体设计指标系统,只对预定的条目进行记录,忽视其他因素。定量观察主要有以下三种记录方式: 1、编码体系:是指把行为类型进行编码,用编码进行记录。例如:学生地理课堂学生不正当行为观察表。 地理课堂学生不正当行为观察表 量表类型:编码体系观察对象:学生 2、记号体系(或项目清单):预先列出一些需要观察并且有可能发生的行为,课堂上在每一种事件或行为发生时做记号。这种表作用是核查所要观察的行为有无发生,通过对要观察行为的频次计数,让观察者体会到一个时间段内课堂活动或学生表现的特点。一般只记录主导活动,很多活动同时发生且分不出主次时,可以如实记下两个或更多。例如:教师地理课堂理答情况观察表。

教师地理课堂理答情况观察表 量表类型:记号体系观察对象:教师 3、等级量表:观察者在一定时间内对目标进行观察,当观察结束时,在量表上对该期间发生的目标行为评议相应的等级。等级量表使用数字作为描述观察对象的形式,但这些数字具有高度的推论性,而不是根据短期的时间样本得出的频数计数,因此相比于前两种,等级量表是一种以客观定量的方式处理主观判断的记录方式。例如,教师教学环节观察表。 教师教学环节观察表 量表类型:等级量表观察对象:教师 研究问题:课堂教学中主要教学环节有哪些?效果如何?

让学引思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让学引思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卞倩雅 摘要: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紧扣素质教育的脉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全面的发展。将让学引思真正融入课堂,在师生的课堂互动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学生亲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辨层次,自主学习能力和思想素质。让学引思让高效教学成就高效课堂。 关键词:地理教学让学引思自主学习高效课堂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好的课堂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而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最终获得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一、走进生活,感受地理的魅力 “‘地理’就像万金油,东抹一下西抹一下皆可以,什么科都可沾上边。”地理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而教学过程就是要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地理问题的过程,因此通过创设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帮助学生认识到地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原来地理就一直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问题。 例如:在学习昼夜长短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冬季和夏季,我们上学和放学的时间是一样的,但是冬天上学和放学时天都是黑的,而夏天上学和放学时天都是亮的,从这种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可以脱离传统的死记硬背,并且通过自身的思考与讨论总结出冬夏两季的昼夜长短状况。当我问道为什么我们要半夜起来看世界杯直播?为什么南方人爱吃大米,北方人爱吃面食这些问题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顿时热烈,立马有了思考的举动,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引导他们思考,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指导实践,凸显研究的价值

浅谈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浅谈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发表时间:2015-01-14T10:50:43.94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12月总第140期供稿作者:李莹莹[导读] 问题的提出需要相应的情境,而探究学习以具体的问题为依托。 ◆李莹莹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第一中学251800 “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构建探究式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既是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也是实现三维课程标准的最佳途径。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可以发展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和回答地理问题的地理技巧、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思想。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改革中,人们日益重视探究式教学。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究,通过不断的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挖掘学生探究地理的兴趣。但具体实施哪种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以便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要按照课型的不同和教学内容的差异具体设计,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的实施应用。 一、创设课堂情境进行探究。问题的提出需要相应的情境,而探究学习以具体的问题为依托,因而,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从设计课堂情境出发,结合教材内容,选好探究的主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学生了解了地方时、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等概念以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小明到美国洛杉矶(119°W)旅游,他所乘的飞机在上海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2012年7月3日11:40,向东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于洛杉矶当地时间7月3日10:30抵达,飞机的飞行时间是多少小时?然后,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从而得出结论。还有,在一些实践性的探究活动中,不但需要天气适宜,还需要用到一些实验工具,为此,教师应该早作准备,安排好实验时间、场所和工具,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利用实验进行探究。所谓实验式探究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独自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果,从中发现地理原理和规律,以获得知识,培养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地理原理和规律是地理知识中最概括的理性内容,常常以简洁的语句、理想化的图式来表示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适当的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和讨论,使地理原理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能真正理解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学案例: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以下学生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器材:地球仪一个;红墨水、蓝墨水各一瓶。 实验过程:①当地球仪静止时,在北半球从高纬度地区、南半球从低纬度地区各滴一滴红墨水,观察红墨水的轨迹;②转动地球仪(自西向东),在同样地点滴一滴蓝墨水,观察蓝墨水的轨迹。 实验现象:红墨水和蓝墨水的轨迹不同,并且,北半球上的蓝墨水轨迹在红墨水轨迹的右侧(沿墨水流向看),南半球上的蓝墨水轨迹在红墨水轨迹的左侧。 实验结论: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会产生偏向(赤道上除外),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引申探究:实验结束后,教师再说明运动中的气流、洋流和河流都会产生偏向。并提问以下三个问题,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偏向的理解:①在北半球向东流的河流主流会向哪一岸偏(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应向南岸偏)?②开始向东流的气流会偏转成什么方向?(北半球为东南方向,南半球为东北方向,赤道上不偏向)?③南半球向北流的洋流会向什么方向偏转(西北)? 三、巧设问题进行探究。在教学中不断提出问题,造成悬念,能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例如:“气候资源的特点”这部分内容,难度较大,学生不宜理解和掌握,如果我们依照教材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见后)让学生思考,循序渐进,层层设疑,步步逼进,不断探索,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出的问题如下: 1.气候是自然资源的一种,但又不同于其他资源。那么,这些不同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2.气候资源中的光热与生物资源的森林,从地区分布来看有什么明显的差异?这说明气候资源有什么特点? 3.南极地区从气候来说是否适宜种植农作物?这说明气候资源具有什么重要特征? 4.一般来说,一天中什么时候气温最高?什么时候气温最低?本地每年降水量是否一样多?这说明气候资源有什么特点? 5.根据气候资源的特点,我们在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四、引入信息技术进行探究。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地理学的发展轨迹,地理变得更加信息化、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网络电子地图正逐渐取代纸质地图,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向导。因此,高中生不仅需要具备判读纸质地图的能力,还需要掌握使用电子地图的能力,及时与时代接轨。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引入信息技术,使用相关软件,向学生展示地理学的新发展,并在讲解纸质地图的基础上讲授电子地图的相关知识,在开拓学生眼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此外,根据当下地理学的发展情况,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自由讨论的形式,展望未来地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总之,探究式教学法包含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以上所述及的各种探究式教学法,只是本人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其共同特点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激励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发展智力和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相信探究式教学将会有更加丰富的内容。

地理实验报告——流水地貌

******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地貌学课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同组********************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慧如公园、凤凰洲公园、金山大桥天气状况晴朗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教师************** 评分 流水地貌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加深对流水地貌类型特征的了解,初步掌握流水地貌野外调查方法。在获得感知认识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书本相关理论的认知和理解;训练比较、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掌握专业相关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方法 查询资料、实地考察、观察比较、调查分析。 三、实验结果 此次的韩江见习,在老师的带领、讲解、观察、分析等帮助下,成果如下: (一)坡地地貌。坡地上的岩石和风化碎屑物,在构造运动、重力和流水的作用下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和蠕动等,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称为坡地地貌。 ①崩塌:在陡峭的斜坡上,巨大的岩体、土体、块石和碎屑物,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的崩落、滚落或翻转,在坡脚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根据发生坡地的组成物质、地貌部位以及其运动特征,崩塌可划分为山崩、散落、塌岸等类型。山崩是山坡上的岩石、土壤快速、瞬间滑落的现象。泛指组成坡地的物质,受到重力吸引,而产生向下坡移动现象。位于斜坡上的悬崖、危石、不稳定岩块或碎屑,主要因重力作用沿坡成群向下滚落呈跳跃式崩落现象称为散落。在慧如公园时,我们就观察分析了“散落”现象。在河流凹岸、海或湖蚀等地貌部位,由于河、湖或海水对岸边的冲刷与淘蚀,使岸坡基部被淘空,上部土体失去支撑而发生河岸整块下挫塌落的现象称为塌岸。 ②滑坡:斜坡上的岩体、土体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 ③蠕动:斜坡上的土体、岩体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下发生缓慢的移动现象。此次在慧如公园观察分析了由于土壤蠕动而造成的“马刀树”。关于蠕动,根据蠕动体的性质,分为松散层蠕动和岩体蠕动两种。移动的速度有的每年只有若干毫米,有的达几十厘米甚至更多。岩屑或土层蠕动的地面标志是:树根部向坡下弯曲,而树杆和树冠向

如何处理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

如何处理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 主体地位的关系 乌海市第十八中学孙岩 叶圣陶先生讲过:“教师当然需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要在教学实践中解决好如何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怎样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使之乐学、爱学、会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所以我们摒弃了漫画中所展示的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开始探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然而,在摒弃“满堂灌”这个教学模式的极端时,有的教师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学生主体地位过分突出。 学生主体地位过分突出主要表现在: 1、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片面追求自主探究 不少教师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迷惑、偏差,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绝对化的倾向,不是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学习方式,而是让教学内容来迎合学习方式。一些学生自主学习陷入困境,对新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及拓展更是束手无策,学习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其实,在教学生没有知识经验基础的课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不能不顾及学生实际为探究而探究,仍应以引导讲解为主、自主探索为辅。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讲解,学生充分探究、交流、讨论与合作。 2、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而忽视、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的教师让学生自己提学习内容,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 挑、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教师则在做旁观者,任学生自由发挥。这样的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教师主导作用的丧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了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就会使他们的认知水平在原有的层次上停滞不前。如果课堂缺乏教师有效的组织管理,必然会导致课堂的失控和低效。所以,新课程改革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 3、小组合作学习泛滥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把小组中的不同思想进行优化整合,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但是,有些教师只是由于过分依赖小组合作学习,什么都让学生小组合作,令学生不知所措,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小组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合作学习时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忽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合作学习次数过多,泛滥使用。这样做很有可能使学生养成学生浮躁的学习心境,形成低效率的学习习惯。这种现象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求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似乎合作学习就是学生的事。教师允许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就行了,至于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如何组织学生学习,合作学习方法与要求是哪些等的问题,教师则不太关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