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绝句·迟日江山丽》教学设计及反思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绝句·迟日江山丽》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绝句·迟日江山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绝句·迟日江山丽》是杜甫写于成都草堂的一首五言绝句,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全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教学目标

1.会认“鸳、鸯”2个字,会写“融、燕”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了解诗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简介作者。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绝句》。师读:古诗《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学生自由朗读。

简介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鼓励交流: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阅读与交流的要求: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3.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4.检查交流情况。

(生字)

rónɡ yàn yuān yānɡ

融燕鸳鸯

(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融”,前鼻音“燕、鸳”,后鼻音“鸯”。

(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二)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田字格)融燕鸳鸯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辨析:“隔——融”“怨——鸳”“央——鸯”

猜谜语:“一见上菜,口水下落,点点滴滴。”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如下:

“鸳、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融”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融”左下部里面是一横,右边的“虫”,横变提。

“鸳”上面的左面不要多写一横。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

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动笔画一画。

预设: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

5.根据学生找到的景物随机学习:

(1)迟日江山丽从第一句诗中能不能感觉到春天来了?迟日:春天的太阳。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迟迟:缓慢的样子。春日迟迟:是说在春天白天变得长了。

“迟日”就是指“春天的太阳”。

春天的太阳什么样啊?(春天的太阳特别明亮。)在春天的太阳的照耀下,山啊,水啊有变化吗?山,水,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明丽秀美的大好春光。你想怎样读这句话?

(指名读——范读——齐读)

(2)春风花草香,这是一阵什么样的春风?(温暖柔和)你闻闻,春风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香气呢?(我闻到了香味。)谁愿意读读这句香气扑鼻的诗?

(指名读)

在春天明亮的太阳的照耀下,大好河山一片明丽秀美,你看到了吗?

温暖的春风挟带着百花和芳草的清香,一股又一股扑鼻而来,你闻到了吗?谁想读读这两句!

(指名读——齐读)

(3)泥融飞燕子可爱的小燕子让你感受到春天来了,你知道小燕子飞来飞去地忙什么呢?(筑巢)你知道诗中的小燕子用什么筑巢吗?(结合诗句)聪明的小燕子用湿润柔软的泥筑巢呢!

如果你就是那只小燕子,你此时会是什么心情?(高兴、快乐、激动)读出来!

你们在春风中飞来飞去,一边唱歌一边筑巢,多快乐呀!读!

眼看着既结实又漂亮的巢就要筑好了,内心多么激动呀!读!

(4)沙暖睡鸳鸯。嘘——看,那是谁呀?(出示鸳鸯睡觉图)(指名读诗句)睡着了吧?看它们睡得多香甜啊!没有人来惊扰它们的美梦,多幸福啊!(再读!)可它们是睡

在沙滩上啊,会不会着凉啊?(沙暖)它们睡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沙滩上,多舒服呀!(指名读——再读!)

春天里,冰冻的泥土融化了,小燕子们飞来飞去地衔泥筑巢,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动态的美;河边的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一对对鸳鸯互相依偎着睡着了,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静态的美。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多有意思啊!再读。(指名读——齐读)(4)这么多景物融汇在一起,让我们感到了浓浓的春意,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大诗人杜甫,也是情不自禁,挥笔写下了这首《绝句》。请你再认真地读读这首诗,看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关于这首诗的题目“绝句”,你有哪些了解?

绝句,是一种古诗体,每首四句。

如果每句诗都有7个字就是7言绝句,简称七绝;

如果每句诗都有5个字就是5言绝句,简称五绝。

我们今天学的就是一首——五绝。其实杜甫住在浣花溪草堂的时候,还写了很多首绝句呢!你们看:

绝句绝句

杜甫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江碧鸟逾白,

一行白鹭上青天。山青花欲燃。

窗含西岭千秋雪,今春看又过,

门泊东吴万里船。何日是归年。

七绝五绝

杜甫所写的绝句还有很多呢,感兴趣的同学不妨课下去搜集搜集,然后拿到班上来,咱们大家分享!

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绝句》)

2.教师引导:诗中的竖线是停顿符号。单竖线表示停顿的时间稍短些,双竖线表示停顿的时间稍长些。

3.指名朗读。学生自由评议。

4.教师小结:读古诗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

5.教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

6.自由读,练习背诵。

五、检查背诵,体会感情。

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绝句》,前两句勾画的是自然界明丽壮美的大画面,让人一读就觉得心胸开阔,激情满怀。后两句选取两种极富春天特点的景物——燕子和鸳鸯,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与自然和谐。我真想读读这首诗啊!(范读——练读——指名读——师生读)

2.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

六、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教师导言:同学们,唐代大诗人杜甫,用一首简短的小诗把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鸳鸯春睡图。我们家乡的大自然的春天到处都是美丽的图画。希望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2.学生自选作业。

(1)画:画一幅图画,用自己的情感认真地描绘出春天无与伦比的美丽。

(2)写:写一首小诗或一篇日记,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中,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1.抓住杜甫“诗中有画”的特点展开想象,感受春色之美。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

2.适当拓展赏析,一方面增加学生背诵方面的积累,另一面蓄积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3.课中有独立读、对读,个别读、齐读,读句子、读全诗等多次诵读,辅以适当的

动作,学生学的兴趣盎然,增加积累。

不足之处:

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根据诗句大胆想象,没有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远处发展。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绝句》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绝句》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课时目标: 1、会认“鸳、鸯”2个字,会写“融、燕”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简介作者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绝句》。师读:古诗《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学生自由朗读。 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

“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鼓励交流: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课件出示)阅读与交流的要求: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3、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4、检查交流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 rónɡyàn yuān yānɡ 融燕鸳鸯 (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融”,前鼻音“燕、鸳”,后鼻音“鸯”。 (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课件出示) 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绝句·迟日江山丽》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绝句·迟日江山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绝句·迟日江山丽》是杜甫写于成都草堂的一首五言绝句,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全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教学目标 1.会认“鸳、鸯”2个字,会写“融、燕”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了解诗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简介作者。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绝句》。师读:古诗《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学生自由朗读。 简介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鼓励交流: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阅读与交流的要求: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3.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4.检查交流情况。 (生字) rónɡ yàn yuān yānɡ 融燕鸳鸯 (1)指名朗读,师生评价,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注意读准翘舌音“融”,前鼻音“燕、鸳”,后鼻音“鸯”。 (2)交流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 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二)识记字形,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田字格)融燕鸳鸯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形近字辨析:“隔——融”“怨——鸳”“央——鸯” 猜谜语:“一见上菜,口水下落,点点滴滴。” 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如下: “鸳、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融”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绝句》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鸳”等12个字;正确读写“江山、春风”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1.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景色。 2.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懂课文。 3.着力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分析问题,最后获得自己的体验感受和对问题的正确认识。 4.教学时,组织学生围绕“热爱大自然”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使学生获得感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使用各种符合课文内容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感情。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已经学过的杜甫、苏轼的古诗。 2.搜集诗人简介。 3.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杜甫《绝句》教学设计 一、了解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你们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最喜欢的是哪一首? 1.师小结,板书课题:绝句。 2.学生自由朗读。 3.作者简介。课件出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鼓励交流: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你们平时学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2.(课件出示)阅读与交流的要求: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3.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 4.检查交流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 rónɡyàn yuān yān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含义,想象画面,并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你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几幅春景图,配乐,学生说感受) 2、小结导入: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绝句》。(板书课题,师简介杜甫) 二、自主读文,初读感知 1、播放配乐诗《绝句》。(课件出示相应的画面,播放配乐朗诵) 2、读词语:这里还有一些词语朋友呢,谁能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读?(课件出示词语,注意指导读准音调)迟日泥融燕子沙暖鸳鸯 3、读诗还要注意节奏,谁能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1)课件出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练读,师生读。 三、细读感悟,深入探究 1、默读《绝句》,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春天来了? 2、课件出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指名读,思考:“迟日”是什么意思?(春季太阳落山渐晚)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温暖的太阳,青山绿水,鲜花,绿草) (2)师小结:多么美的春景!多么温暖的春风呀!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诗? (3)指导朗读:语调轻柔,读出春风的柔和、春景的美丽。 3、课件出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泥融”是什么意思?(泥土湿软)你们从这句诗中又读懂了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鸳鸯在沙滩上晒太阳。) (2)小燕子来回地飞着,在干什么呢?(衔泥筑巢) (3)想象后两句诗展示的画面,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并指导朗读。 (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4、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好。 5、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师小结:这首诗的前两句勾画出了由迟日、春风、江山、花草构成的阔远而明丽的春景,后两句具体描绘衔泥的飞燕、安睡的鸳鸯。一上一下,一动一静,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春光

最新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2.会写4个生字、会认2个生字。理解“迟日”。 3.激发学生想象,有语气地诵读《绝句》。 教学重点: 1.规范书写“融、燕、鸳、鸯”4个字,组词。 2.带领学生动用多种感官,了解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体会春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 理解“迟日”的意思及由来。 教学过程: 一.谚语导入: 一年之际在于----,一日之际在于----。这句谚语告诉我们春天怎么样?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春天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请欣赏:(春天的图片。)结合你看到的和以往的积累说说你知道的描写春天的诗句。 知识链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二.古诗学习 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诗。我管它叫“老新”诗?说它老,因为有的同学已经会背了,说它新,因为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会有更多更新的收获。 1.出示《绝句》,指名读准字音。“子”不读轻声,“鸯”不读轻声。 2.读出古诗的韵味,师可范读,后生再读。 3.进行书写指导: ①范写,生说师写。

②生描一个,写一个。 ③组词。 4.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动笔画一画。 预设: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 5.根据学生找到的景物随机学习: ◆迟日江山丽从第一句诗中能不能感觉到春天来了?迟日:春天的太阳 知识链接: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迟迟:缓慢的样子。春日迟迟:是说在春天白天变得长了。 “迟日”就是指“春天的太阳”。 春天的太阳什么样啊? ◆春风花草香这是一阵什么样的春风?(温暖柔和)你闻闻,春风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香气呢?(说完整话:我闻到了的香味。)谁愿意读读这句香气扑鼻的诗。 (指名读) 在春天明亮的太阳的照耀下,大好河山一片明丽秀美,你看到了吗? 温暖的春风挟带着百花和芳草的清香,一股又一股扑鼻而来,你闻到了吗?谁想读读这两句! (指名读——齐读) ◆泥融飞燕子可爱的小燕子让你感受到春天来了,你知道小燕子飞来飞去地忙什么呢?(筑巢)你知道诗中的小燕子用什么筑巢吗?(结合诗句)聪明的小燕子用湿润柔软的泥筑巢呢! 知识链接: 1.介绍浣花溪草堂 如果你就是那只小燕子,你此时会是什么心情?(高兴、快乐、激动)读出来! 你们在春风中飞来飞去,一边唱歌一边筑巢,多快乐呀!读! 眼看着既结实又漂亮的巢就要筑好了,内心多么激动呀!读! 2.古诗链接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绝句》教学反思(三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绝句》教学反 思(一) 教学反思∶抓住杜甫"诗中有画"的特点展开想象,感受春色之美。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抓住杜甫诗中"一动一静"的描写,读出忙碌与安逸,感受春之生机与和谐;适当拓展赏析,一方面增加学生背诵方面的积累,另一面蓄积对春天的美好感受;课中有独立读、对读,个别读、齐读,读句子、读全诗等多次通读,辅以适当的动作,学生学的兴趣盎然,增加积累;吟诵调即是读中的一种休息,也是对这种古老形式的一些了解。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绝句》教学反 思(二) 《绝句》是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日的草堂周围生机盎然的春色,前两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此时诗人的情绪是悠然的,而随着视线的转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心情有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是三年级的孩子无法感受的,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鉴于此,我

把本课重点放在欣赏春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春天的美好,感受诗人的喜悦。 为了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我在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读懂古诗的基础上,尝试把古诗与散文相结合,让经典润泽学生的生命,拓展古诗学习的空间,拓宽美的视野,培养审美情趣,积淀文化底蕴。 首先,整堂课都努力创设春日的美好氛围,在课件的制作中,我始终以明丽的色彩为背景,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突,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春的怀抱,感受春天的美好,进而体会诗人愉悦的心情。 其次,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边读边想象,在想象中体会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的快乐。 想象力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思维能力,语文教学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小学阶段是进行想象力训练的良好时机。这堂课,我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将古诗的内容再现出来,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的脑海中,那么如何去展现呢,诵读是最好的方式,教学生朗读时延长某些字的读音,就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想象余地。在不断地朗读中,孩子们还可以进行创造想象,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飞向智慧的乐园。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1《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古诗三首》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六册第一单元的三首古诗词,《绝句》这首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 我抓住了杜甫“诗中有画”的特点展开想象,感受春色之美。我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古诗,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图片,小组交流领悟作者描绘了衣服怎样的画面。抓住杜甫诗中“一动一静”的描写读出春的生机与和谐。适当拓展赏析,一方面增加学生背诵方面的积累,另一方面蓄积对春天的美好感受。不足之处我缺乏教学激情,致使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参与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意境幽远,它深深地烙刻在我的记忆里,久久不能忘怀。全诗用白描手法简洁的写出了最富有特征的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风,如临其境。因此我从感性知识入手,通过读,以读解义、以读悟情。结合注释理解了“三两枝”、“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的意思。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巧妙点拨,横向迁移,最终化解难点。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体会了诗的情感,进入了诗的意境。在课堂上,学生们各抒己见,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三衢道中》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想象“山中景象”,做一回曾几吟诵这首诗,以其他景物为内容创造性的改写最后两句诗,丰富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的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想象“山中景象”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一串串生动美妙的词汇,那一个个有趣却不无依据的猜想,把学生带入了诗中情境,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诗中的情感。领略到诗文中“空白”的艺术魅力,深层次的诱发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创造性的改写最两句诗,既是进行仿写古诗文训练,也是对学生前面想象的概括、升华。有的学生一人改写出几句,发散思维也得到了培养。让学生表演《三衢道中》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对全诗又一次加深理解。 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能想的想,能画的画,能说的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这一活动,每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绘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同时让学生把富有诗意的语言摘抄在采蜜本上,目的就是让孩子有意识的积累,而积累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会运用,会自如的用在平时的语言交流中,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语文课堂应做到“美如诗”,教师应善于开启学生主体感受文本之情怀,能够美如诗,关键在“缘于情”,在善于激发“情意”的那种功力。课堂是因学生生成而精彩的,这也是我们教育者一直追寻的境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绝句:迟日江山丽》教学设计

《绝句(迟日江山丽)》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统编教材三下《1.古诗三首》之一《绝句(迟日江山丽)》。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二首》组诗中的第一首,写于成都草堂。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这一首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风送花香的感受。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具有一种动态美。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泥融”“沙暖”右恰好呼应首句的“迟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这首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教学目标: 1.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2.识写生字,理解“迟日”。 3.激发学生想象,有韵味地诵读《绝句》,讲述诗中景象。 教学重点: 1. 识写“融、燕、鸳、鸯”4个字。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古诗三首 绝句

《绝句(迟日江山丽)》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看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结合诗句的意思联系生活想象画面,说说古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看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结合诗句的意思联系生活想象画面,说说古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观看图片:美丽的春天,这么美的景色,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领略一下吧! 2.解读作者: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4.认读生字: (1)fǔróng yàn yuān yāng 甫融燕鸳鸯 (2)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形近字中识记生字。 (3)学习本课生字。 融: 书写指导:注意左半部分框内的书写,里边是一横。 组词: 造句:

燕: 书写指导:注意字体的书写顺序。 组词: 造句: 鸳鸯: 鸳指雄鸟,鸯指雌,是一种水鸟,雄鸟嘴红色,羽色鲜艳而华丽;雌鸟嘴黑色,头和整个上体灰褐色。 提示:动态演示笔顺的书写,帮助学生认识生字的书写笔顺,“鸳鸯”两字认知的时候,配以图片和说明,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诗中出现的动物。 5.通读诗文,给诗文划分小节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二)交流汇报: 生自由说说这首古诗所描写的画面: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诗人借描写明媚的春色来表达自己愉快舒畅的心情。(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 三、精读课文。 1.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古诗的前两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亦指春日。 (1)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暖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丽。 (2)“迟日”在句中有什么作用?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3)这两句诗是通过哪些方面来描写春天的景色的?有什么作用?迟日、江山、春风、花草。这四处描写组成了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

《绝句(迟日江山丽)》教学设计

《绝句(迟日江山丽)》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2011新课标(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2.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丽。 3.在更广阔的诵读中初步感受经典的魅力和影响。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2.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看图猜古诗:出示图片让孩子们猜古诗的题目并背诵复习导入课文 如《游子吟》、《静夜思》(学生有感情的背诵),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来感受吧! 二、通读全诗 1.朗读古诗并指导学生朗读: 这是我国唐朝伟大诗人杜甫写的诗《绝句》。与以往我们学习过的古诗诗题不同,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生:反复读,将诗读清爽、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师生对读个别读齐读 2.学习生字 三、了解大意 1.《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2.从古诗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师生互动) 3.一起了解诗意: 迟日江山丽:春天白天变得长了 在春天的太阳的照耀下,山,水,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明丽秀美的大好春光。 春风花草香:温暖的春风挟带着百花和芳草的清香,一股又一股扑鼻而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燕子街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洲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4.如果说《绝句》是一幅画的话,这幅画中主要有哪些景物呢? 春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 5.主题概括: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美好动人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四、拓展积累 1.略读两首诗: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1《绝句》说课稿(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1《绝句》说课稿(部编版) 一、说教材 《绝句》一诗中,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机地组合为一体,从而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将景物描写得清新、自然,让人读后眼前如同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让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描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体会诗人 的心情。 3.通过学习古诗,使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受到美的熏陶。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规范书写“绝”字,组词。2.带领学生动用多种感官,了解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体会春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理解“迟日”的意思及由来。 四、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思维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虽然能借助注释等初步把握古诗大意,但在展开想象,理解意境,感悟情感等较为欠缺,因此,需要教师架桥铺路,通过创设情境体验等方式启发引导。 五、说教法学法 1.通过借注释,找意象的方法,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 2.通过丰形象,展联想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音曲同步,导入美 上课伊始,结合学生脑海中对春天的印象,伴随教师的导入:“上课前,老师要跟大家唱首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这里有红花呀……老师听到不少同学都一块唱起来了,那谁来谈谈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鼓励学生分享对春天的印象,顺势引入今天的课题《绝句》。 这样以记忆中触动心弦的音律,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下文做铺垫。 环节二:初读词文,感受美 古诗讲究韵律美,这一环节将以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走入诗境。 首先,引入“快乐春游大闯关”,明确其以本课春游为背景共设四大关,全部成功并获取通行证最多的同学,可赢得真正郊游的机会。 接着,为学生范读,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标记重点的生字词,并注意朗读节奏。示范完毕,我会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大声自由地朗读这首诗,先做到读准、读到位,并逐渐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名师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本三年级下册)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名师教案及教学反思(部 编本三年级下册)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诗歌内容,正确朗读诗歌。 2. 能够根据诗歌内容进行情感表达和思考。 3. 能够通过学习杜甫的诗歌,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诗歌内容,朗读诗歌。 2. 教学难点:进行情感表达和思考。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部编本三年级下册 2. 教具:PPT、课件、黑板、音响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约5分钟) 呈现一幅描绘春天江山美丽的图片,引入诗歌主题。 2. 预习(约5分钟) 让学生提前阅读课文《绝句:迟日江山丽》的内容,了解诗歌的大致意思,并进行简单的猜测。

3. 分组讨论(约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互相交流课文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提出问题和疑惑。 4. 解读诗歌(约15分钟) 利用PPT或课件,结合诗歌的字词解释和句意解读,进行师生互动。 5. 朗读诗歌(约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齐读诗歌,注意调节语调和语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6. 练习和表演(约15分钟)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诗歌朗读或配乐表演,加深理解和感受。 7. 总结和反思(约5分钟) 让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感受,并进行对整堂课的反思和评价。 教学反思: 通过诗歌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情感认知和审美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和朗读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只能对诗歌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解读,对于抒情的表达和思考还有待提高。因此,在后续的课堂中,可以通过诗歌比赛、诗歌创作等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另外,也要鼓励学生阅 读和欣赏更多的优秀诗歌,培养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和品味。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绝句》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绝句》教学设计 麻城市第五小学俞开莉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古诗《绝句(迟日江山丽)》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2、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丽。 3、在更广阔的诵读中初步感受经典的魅力和影响。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2、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当我们想到最亲爱的妈妈,我们不禁会想起古诗《游子吟》(学生有感情的背诵),想到滚滚奔流的长江,又会想到古诗《浪淘沙》(学生背诵)。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这节课让我们再次来感受吧! 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的背诵上个单元学习的两首古诗,进入诗词学习的意境,感知古人吟诗抒情的意境。 二、通读 1、师:这是我国唐朝伟大诗人杜甫写的诗《绝句》。与以往我们学习过的古诗诗题不同,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生:反复读,将诗读清爽、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师生对读个别读齐读 设计意图: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把这首诗读正确,读流利。 2 整体感受诗歌 《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用一个词来形容读诗的感觉 三、了解大意,感受春之美 师:杜甫的诗中有画,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诗中画了什么? 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师追问:分别来说一说,这些景物什么样? 如(温暖、柔和、明亮)的阳光(柔柔、温暖、轻轻、轻柔)的春风 (五颜六色、各色各样、火红、金黄、雪白)的花(嫩绿、绿油油、嫩嫩)的草 这么美好的春色,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师:诗中还有气味呢,谁闻到了? 生:香读出来 这春天的景色真是(美丽如画)。吸引小动物们也出来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绝句》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绝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 2.学会生字“绝”,知晓“绝句”是一种文体,每首四句。理解“迟日”。 3.激发学生想象,有语气地诵读《绝句》。 4.了解杜甫另外两首《绝句》。 教学重点: 1.规范书写“绝”字,组词。 2.带领学生动用多种感官,了解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体会春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 理解“迟日”的意思及由来。 教学过程: 一.谚语导入: 一年之际在于----,一日之际在于----。这句谚语告诉我们春天怎么样?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春天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请欣赏:(春天的图片。)结合你看到的和以往的积累说说你知道的描

写春天的诗句。 知识链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二.古诗学习 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诗。我管它叫“老新”诗?说它老,因为有的同学已经会背了,说它新,因为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会有更多更新的收获。 1.出示《绝句》,指名读准字音。“子”不读轻声,“鸯”读轻声。 2.读出古诗的韵味,师可范读,后生再读。 3.进行“绝”字的书写指导: ①范写,生说师写。(提醒:左窄右宽。“纟”它多谦让啊……) ②生描一个,写一个。(释义,如:独一无二的,没人能比得上的。) ③组词。(例:绝美、绝色、绝妙) 4.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自己小

声读读这首诗,动笔画一画。 预设: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 5.根据学生找到的景物随机学习: ◆迟日江山丽从第一句诗中能不能感觉到春天来了?迟日:春天的太阳 知识链接: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迟迟:缓慢的样子。春日迟迟:是说在春天白天变得长了。 “迟日”就是指“春天的太阳”。 春天的太阳什么样啊?还记得《我最喜欢春天》一课是怎么写的吗?(春天的太阳特别明亮。)在春天的太阳的照耀下,山啊,水啊有变化吗?山,水,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明丽秀美的大好春光。你想怎样读这句话? (指名读——范读——齐读) ◆春风花草香这是一阵什么样的春风?(温暖柔和)你闻闻,春风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香气呢?(说完整话:我闻到了的香味。)谁愿意读读这句香气扑鼻的诗。 (指名读)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含有设计意图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第一单元 1 古诗三首 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 2 燕子 3 荷花 4* 昆虫备忘录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语文园地 第一单元 授课提要课时 1古诗三首 《绝句》描绘了杜甫所住草堂浣花溪一带的绚丽春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所写的题画诗, 再现了画中的江南早春景色。《三衢道中》描写了梅子成熟时节诗人游三衢山的见闻感受,展现 了浙西山区明媚清丽的风光。 3 2燕子 课文简笔勾勒了燕子的外形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展现了燕子活泼可爱的特点,流露出作 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2 3荷花本文描绘了夏日清晨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及作者欣赏荷花时的美好感受。 2 4* 昆虫备忘录 作者以轻松随意的笔调,描写了昆虫的复眼和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的外形、习性、活 动等,写得情趣盎然。 1 口语交际:春游 去哪儿玩 能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合作推荐春游的地点并说出推荐理由。 1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根据植物的特点,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植物,梳理观察到的信息,制作观察记录卡;能 借助记录卡把自己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写清楚。 2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能体会语句的优美生动。 识字加油站:能运用偏旁归类的识字方法认识生字、词语。 词句段运用:能辨析运用词语;能仿照例句,写出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日积月累:朗读、背诵《忆江南》,大致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1 1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绝句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读写“融、燕、鸳、鸯”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绝句》。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古诗大意,从诗中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和插图,并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诗中描绘的景物,结合想象感受春天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更广阔的诵读中初步感受经典的魅力和影响。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大意,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导入。 1.背诵喜欢的古诗,了解杜甫。(课件出示杜甫简介) 2.课件出示《绝句》。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师指名读,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 通过背诵喜欢的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再出示《绝句》,引导学生初步进入古诗画面,更好地进入古诗的学习中。 二、通读古诗。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鼓励交流:同学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平时学过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交流,朗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边读边记下自己读懂了什么,标出读不懂的地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