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道路建筑材料的环境协调性

浅谈道路建筑材料的环境协调性

浅谈道路建筑材料的环境协调性
浅谈道路建筑材料的环境协调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a6451866.html,

浅谈道路建筑材料的环境协调性

作者:王晓乾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4期

摘要:简要介绍环境材料的概念,从提高材料性能、节约天然资源、充分利用废弃物以及净化环境方面讨论道路建筑材料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提出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评价道路建筑材料与环境的协调性。

关键词:环境材料;环境协调性;生命周期评价

Abstract: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material from the environment,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materials, saving natural resources, make full use of waste and purifying the environment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road building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al coordination; presented by the method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evaluation of pavement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 coordination.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environment; life cycle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U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迅猛发展,道路建筑材料作为公路及其构筑物的物质基础得到了大量的使用。而道路建筑材料原材料的采集会导致资源的枯竭;道路建筑材料的制造要消耗能量,产生与地球温室效应和酸雨相关的污染;公路的改建和扩建又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等。因此思考道路建筑材料的环境协调性是非常必要的,其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材料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人类对自然平衡的干预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不同水平的自然平衡都已濒临自我修复的极限,从而引出了如资源枯竭、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1]。

在此背景下, 20世纪90年代初, 日本学者山本良一等人首次提出了环境材料的概念, 受到

世界各国材料工作者的积极响应。

环境材料英文名称为Ecomaterials(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Materials或Ecological Materials),可以解释为具有环境意识的材料或生态学材料,强调的是材料在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还具有最佳的环境协调性。环境材料应该具备3个主要特征:在保证良好的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首先要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容易回收和再利用。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初步设计等环境评价文本

6环境评价 6.1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6.1.1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1)施工噪声 该项目建设过程中,作业机械种类较多,如路基施工时有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等;基础施工时有钻孔机、压力泵和混凝土拌合机等;路灯线路施工时有起重机运输汽车等这些机械运行时发出的噪声将 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2)废水 该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路基土石方工程,容易引起泥浆、砂石漫流现象;如果施工机械设备发生油品滴漏,则污水中将会含有悬浮油品,废水若排水不当,将会造成当地水质污染。 (3)废气 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筑材料的卸装、运输、拌和等,会有大量的粉尘散逸到周围大气中;物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等原因也会引起扬尘污染。施工中使用各种车辆、燃机、电焊机等,均为燃烧柴油的机械设备,如果车况不好,并且车辆来往频繁,则会排放出大量的烟尘、CO、NO2、HXCY等污染物质,都会造成大气污染。 (4)固体废弃物 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平整场地、挖路基、路面施工等都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同时建筑工人在施工期间日常生活中也会产生少量的生活垃圾,如不能予以妥善处理,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5)施工队交通的干扰 本工程道路施工中所需的土石方、物料和设备运输将对沿线地区的道路造成压力,影响正常的交通运输。 6.1.2 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1)空气环境

本项目运营期的空气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的排放 和工程施工期汽车运输过程中引起的扬尘,其主要污染物为COCO、NO2、THC和TSP。机动车辆的尾气排放将对环境造成长期影响,污染浓度特征表现为在距离机动车道下风向5-10m围达最高,至300m出则影响冥想降低或影响消除。 (2)水环境 道路废水的排放主要来自于降水冲刷路面产生的路面径流 污水,这也是造成对周围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沿线设立的加油站、养护中心、等沿线各类生产、服务设施,期废水若直接排放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污染。 (3)噪声环境 道路交通噪声是本项目运营期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工程投入运营后,产生的交通噪声随车流量的增加等效声级也呈增加趋势,对道路两侧分布的居民区、学校等噪声敏感点产生影响。 因此,应对该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做出全面调查,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使该项目建设在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强起环境效益。 6.2环境保护措施 6.2.1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1)工程施工时植被破坏不可避免,工程完工后应迅速予以恢复,以免造成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工程开挖、填方路堤、沟壑的土层裸露面要及时加固,工程结束后应立即植草护坡。 (3)弃土、取土的处理:弃土的堆放点应统筹安排,尽可能选择荒地,并应及时对弃土方进行压实,在其表面进行植被覆盖,必要时设置防护工程。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弃土方也可平整作耕地。取土坑应选在高地、荒地,尽量不占耕地,且使用后必须修复植被或复耕。对于深而宽的取土坑可与地方水产养殖、农田排灌结合起来,

08年一轮复习第29讲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第30讲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考纲要求]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防治。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2)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知识讲解] 1、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 (1)人类与环境 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排放到环境中,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叫做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出现环境问题。 箭头①、②分别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Array质和能量。物质如矿产、水、土地、生物等资 源;能量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有些矿产包含着能量,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箭头③、④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 (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 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如:工业生产中的 废气、废水、废渣等。 箭头⑥、⑧是指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变化了 的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 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 性的,以后我们将会学到。 箭头⑤、⑦是指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情况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2)环境问题的表现 环境污染: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生态破坏: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臭氧层破坏、物种灭绝;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修水库引发地震、土壤盐碱化等。 (3)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生环境问题不能及时充分解决;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主要体现在:①国际水域②生物多样性③气候变化④臭氧的消耗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 ①中国工业的发展加重了环境污染。 ②美国加利福尼亚:全球烟雾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③欧洲:由于河道改造和污染的影响,欧洲的湿地正遭受着破坏。

全球面临十大环境问题

全球面临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9.海洋污染10.城市垃圾污染 "竭泽而渔,..."怎么理解?反映了什么样的环境观? 翻译:把水排干了捕鱼,怎么会捕不到鱼呢?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鱼捕了。用火烧林的办法来打猎,怎么会打不到猎物呢?但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可捕了。说明人类不能采取掠夺的方式开发自然资源,否则必然遭到环境用"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来报复。因此不能只顾短期利益,而应适度开发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环境问题的危害:危害生命健康;影响社会安定;制约经济发展,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方面的污染?(P66页) 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白色垃圾会造成哪些危害?(1)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2)会危害动物的健康和生命; (3)会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会妨碍农业生产 很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资源问题",如何理解? 人们在大量使用某种资源制成的物品(如塑料制品)后,废弃物(如用过的塑料制品)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制造这些物品有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所以,白色垃圾越多,白色污染越严重,反映了人们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越大。 如何保护环境?中学生: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环保从小事做起:少使用塑料袋、回收废旧电池等。政府: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加大环保投入;依靠科技,开发环保产品,建环保设施。依法保护环境,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资源问题的影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威胁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分布不平衡,开发利用不合理,总体质量不高。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人口增长过快,不仅会给国家的资源、环境带来压力,容易造成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给教育、住房、就业等带来的巨大的压力。 人口增长过慢,会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人口增长过慢,使得新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寿命的延长,会带来老龄化问题。 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合理的人口发展应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一个国家的人口应适度发展,既不能超过其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又不能太少,否则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世界和平为什么会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1、世界局势在朝多极化发展,绝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普遍反对建立一国独霸的单级世界。 2、国际社会期盼和平的呼声不断高涨,维护和平的力量日益壮大。 3、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和大量核武器存在的现实,每时每刻都提醒人们要维护和平。造成世界不安宁的因素有:1、恐怖主义。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根本原因)3、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 4、南北贫富差距大。 应怎样来维护和平? 1、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根本途径) 2、倡导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争端。 3、发挥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环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环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用途 (1)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类研究报告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投资方案合理、并提供竞争分析、营销计划、管理方案、技术研发等实际作方案 (2)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计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该文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而编写,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发改委根据可研报告进行核准、备案或批复,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实施。另外医药企业在申请相关证书时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3)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银行在贷款前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项目方出具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银行,若该报告由甲级资格单位出具,通常不需要再组织专家评审,部分银行的贷款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需要资格,但要求融资方案合理,分析正确,信息全面。另外在申请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资金、工商注册时往往也需要编写可研报告,该文件类似用于银行贷款的可研,但工商注册的可行性报告不需要编写单位有资格。 (4)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国外矿产资源和其他产业投资时,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报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或省发改委,需要申请中国进出口银行境外投资重点项目信贷支持时,也需要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 (5)用于企业上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类可行性报告通常需要出具国家发改委的甲级工程咨询资格。经略智成为多家创业板和中小板企业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服务(包括已经上市和正准备上市的),积累的丰富的编写经验。公司拥有行业内最为丰富的数据库、一流的市场调查和行业分析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及丰富的上市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经验。 (6)用于申请政府资金(发改委资金、科技部资金、农业部资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类可行性报告通常需要出具国家发改委的甲级工程咨询资格.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12-05-14T11:04:18.717Z 来源:《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2年第32期供稿作者:殷术碧[导读] 自地理学科成为高考科目以来,已然引起学校、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关注。 重庆市垫江中学殷术碧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本部分内容广泛,知识储备跨度大,关联性强,几乎涉及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所有章节。且本部分内容与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易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故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学生对此部分内容学习难度较大。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周围相关的地区。人类排放的污染物,随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会扩散到其它地区,甚至全球。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全球性。 一、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 二、任何环境问题的产生都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来分析 人为原因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因,但很多环境问题的产生也离不开一定的自然基础。如大气环境问题中的酸雨、光化学烟雾等,比较稳定的大气环流(微风或逆温现象)不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湿润的气候是形成酸雨的必要条件。水体污染事件的发生虽然与人类排放大量污水相关,但静水环境、较高的水温有利于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流量小的河流因基自净能力弱而易被污染。以如对水土流失的程度密切相关。气候干旱是荒漠化的直接导火线,过度耕种、过度放牧以及草场毁坏、森林的滥伐等使荒漠化现象雪上加霜。因此,对环境问题的治理,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类的不合理活动,有针对性地寻找切实的治理对策。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且自然条件很难改变,所以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时要对症下药,着眼于产生环境问题的人为,改变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如我国西北荒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有的区域是过度开垦,有的是过度樵柴,有的是水资源利用不当等,那么就在根据当地引起荒漠化的原因,采取退耕还草、禁止过度樵柴、合理利用水资源等不同的措施。

恢复生态环境学复习资料题

恢复生态学 第一章绪论 1.生态恢复 国际恢复生态学会(Society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先后提出三个定义 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1994); 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1995); 生态恢复是帮助研究生态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的科学,生态整合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结构、区域及历史情况、可持续的社会实践等广泛的范围(1995)。 2.1985年,国际恢复生态学会成立。 3.近几届恢复生态学大会所关注的热点和趋势: 强调生态恢复的实践性恢复生态学应以解决社会实践为目的,应该通过理论创新推进生态恢复的实践. 强调以跨越边界的生态恢复。跨越行政边界,是跨学科的综合交叉性领域 强调以生态系统为基点,在景观尺度上表达。 认为生态恢复具有工程设计的属性,强调景观设计。 强调全球变化中的生态恢复 第二章恢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和原理 1.群落的性质(争论): 1)有机体观点(organism viewpoint) :强调组成群落的各个种是高度结合的、相互依存的,一个群落从其先锋阶段(pioneer stage)到稳定的顶极阶段(climax stage)和有机体一样有其出生、生长、成熟、繁殖和死亡。在其特征方面群落这个生活史和植物个体生活史一样。(建立了群落单元顶极理论monoclimax theory)(接力植物区系演替机制)(群落是间断性的)

2)个体性观点(individualistic viewpoint):成群落的种群具有“独立”性,即各个种都是单独地对外界因素起反应,并作为独立的一员进入群落,它们在不同的群落之间往往互相交织,而以不同的比例出现在不同的群落中。梯度分析理论认为:种是按照环境梯度分布的,每一个种都有各自的分布范围,没有两个种的分布范围是完全一样的,由于生态因素的多样性和种群分布的非均匀性,种并不组成明显的集群,因此,群落不可能是整齐的、均匀的、而是连续存在的。(建立了梯度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初始植物区系演替机制)(群落是连续的)(实际上)群落是连续的又是间断的:大量的样地调查发现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段会有种类组成相似的一群植物出现。但是即使两个相邻的群落地段其种类组成也不会百分之百完全相同。 3)拟有机体观点(Quasi-organism viewpoint):有机体观点过于强调组成群落的有机体的密切相互关系,虽然有些种确有强烈的附依性,但是,某些种群确是独立的,它们可以在其他群落中很好地发育。所以群落结构不能和有机体严密结构相比拟,把它当作拟有机体比较合适。这种观点后来发展成“生态系统”的观点。(多元顶极学说polyclimax theory) 2.演替机制及其五个学说: 演替机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存在不同的观点,并没有那种观点占有绝对支配地位。生态学研究的重点挑战之一。 接力植物区系说:演替是由若干不连续的系列群落所组成,构成每一种系列群落的种类在一起经历若干阶段后,改变了他们的生境,使得组成下一个系列群落的新种以较强的竞争力代替前一个系列群落,这个过程依次重复,直至形成稳定的顶极群落。演替的动力是生境对生长在其中的植物的反应;演替中植物种是成批的出现或消失。 初始植物区系组成说:演替进程是由该立地初期所拥有的植物种类决定。演替早期阶段不但存在先锋植物,而且也存在演替系列群落种和顶极植物种。在演替过程中个体较小、生长较快、寿命较短的种逐渐被个体较大、生长较慢、寿命较长的种所替代。种间替代是逐渐的、演替系列是连续的,而不是离散的。 竞争和资源比例说:一个特殊的种在某一特殊的环境资源比例范围内竞争最为成功。环境资

(环境管理)轮复习:第讲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9讲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考纲要求]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防治。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2)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知识讲解] 1、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 (1)人类与环境 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排放到环境中,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叫做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出现环境问题。 箭头①、②分别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Array质和能量。物质如矿产、水、土地、生物等资 源;能量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有些矿产包含着能量,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箭头③、④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 (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 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如:工业生产中的 废气、废水、废渣等。 箭头⑥、⑧是指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变化了 的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 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 性的,以后我们将会学到。 箭头⑤、⑦是指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情况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2)环境问题的表现 环境污染: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生态破坏: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臭氧层破坏、物种灭绝;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修水库引发地震、土壤盐碱化等。 (3)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生环境问题不能及时充分解决;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主要体现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国际水域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生物多样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气候变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臭氧的消耗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国工业的发展加重了环境污染。

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2)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结论 (3) 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及必要性 (5) 第一节某某县概况 (5) 第二节某某县城市发展规划 (12) 第三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18)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0) 第三章项目建设地点及配套条件 (22) 第一节项目建设地点 (22) 第二节配套条件 (22) 第四章建设内容及规模 (25) 第一节主要建设内容 (25) 第二节建设规模 (25) 第五章工程设计方案 (27) 第一节工程概况 (27) 第二节某某综合整治工程 (27) 第三节环湖路方案 (31) 第四节某某引水方案 (36) 第五节桥涵建设方案 (38) 第六节湖区景点建设 (39) 第七节工程量估算 (43) 第六章环境保护和节能 (45) 第一节环境保护 (45) 第二节节能 (47) 第七章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49) 第一节组织机构 (49)

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节劳动定员 (49)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51) 第一节项目实施进度 (51) 第二节项目建设管理 (52) 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4) 第一节投资估算 (54) 第二节投资估算 (54) 第三节资金筹措及分年度使用计划 (56) 第十章社会效益评价 (59)

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某某湖泊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某某县某某管理处 法人代表:罗某某 三、项目拟建地址 某某县古城区内 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单位名称:某某咨询院 2、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某某 3、资格等级:甲级 4、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五、承办单位简介 某某县某某管理处成立于1992年2月,为股级全民事业单位,隶属原县建委领导,现归属县旅游局管理,本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经济上自负盈亏,具有事业单位法人资格。职责范围:某某景区的规划建设、综合开发和管理服务。兼营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人员构成:本单位现有干部职工23人,有职称的技术人员15人,其中

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及特点

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及特点 (一)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 全球环境问题是指超越一个以上主权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目前,最受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有: 全球气候变化、酸雨、臭氧层耗竭、有毒有害化学品和废弃物越境转移、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海洋污染等,这些都是发达国家特别关注的“热点”。 与此同时,广泛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沙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等区域性生态问题,由于其产生面广、影响深远,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关注。 全球环境问题虽然是各国各地环境问题的延续和发展,但它不是各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的简单加和。整体上不寻常的特点有: 1.全球化 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臭氧层耗竭、温室效应和酸雨等涉及到高空、海洋、臭氧层,其影响的时间和空间尺度远非过去一般的环境问题所能比拟,其影响范围是全球性的,对人类社会经济、人群健康、生态、环境变迁等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 2.综合化 过去,人们主要关心的环境问题是“三废”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而全球环境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一范畴,涉及到了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因此,解决当代全球环境问题不能只寄希望于“三废”的治理,而是要将一个区域、流域、国家乃至全球作为一个完整的包括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活等在内的复杂巨系统来进行统一规划和综合整治,才能较好地解决环境与发展的协调问题。 3.社会化 环境问题已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科学、文化、伦理等领域。所以,环境问题需要全人类、全社会共同解决,这使环境问题同和平、发展一样,成为人类社会共同的关注主题。 4.政治化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全社会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提高,各个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环境问题已演化为国家安全问题的一部分,成为需要政党和政治家出来解决的政治问题。 总之,环境问题成了需要国家通过其根本大法、国家计划和综合决策进行处理国家大事,成了国际政治、外交、贸易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成为评价政治人物、政党政绩的重要内容,成为社会环境是否安定、政治是否开明重要标志之一。 全球环境问题的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全球环境管理的必要性和内容 全球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当前全球环境管理的主要机构 当前全球环境管理的重要国际行动 全球环境管理行为效果的检查与监督

生态修复生态恢复

生态修复、生态补偿与生态赔偿之比较 生态修复、生态补偿与生态赔偿这三个概念,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并没有明确规定,就是在刚刚生效的新环保法中也没有给出直接、明确的表述,新环保法只是在第六十四条中规定,“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直到在1月7日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十条、二十一条中才有了相应的表述。该司法解释中二十条规定:“原告请求恢复原状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决被告将生态环境修复到损害发生之前的状态和功能。无法完全修复的,可以准许采用替代性修复方式。人民法院可以在判决被告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确定被告不履行修复义务时应承担的生态环境修复费用;也可以直接判决被告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第二十一条规定:“原告请求被告赔偿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恢复原状期间服务功能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予以支持。”从上述规定看,在恢复原状的请求下可以针对受损环境进行生态修复和生态赔偿,但生态补偿还未有明确的表述。具体的有关上述概念的定义我们只能在其他相关的环境保护文件中去查询。 关于生态修复问题。在国家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若干意见(环发[2011]60号)文件中的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荐方法(第II版)4.11明确:生态恢复指生态环境损害发生后,为将生态环境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及其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恢复至基线状态,同时补偿期间损害而采取的各项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这里的定义为生态恢复而不是生态修复。我国《侵权责任法》第15条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

浅析建筑设计风格与环境的协调性

浅析建筑设计风格与环境的协调性 发表时间:2018-07-16T10:52:10.5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作者:韩亚明 [导读] 摘要:在建筑设计中,设计风格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武汉市燃气热力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在建筑设计中,设计风格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因此,建筑设计应高度重视设计风格与环境的协调,解决建筑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相应环境问题,并对环境进行补充。实现可持续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分析了建筑设计风格的特点,以及建筑设计风格与环境的关系,探讨了各种促进建筑设计风格与环境协调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设计;设计风格;协调性 1 建筑设计风格的概念及特点 1.1建筑设计风格的基本概念 建筑设计风格是指建筑设计内容和外观中反映的特征。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建筑布局,形式构成,艺术加工,操作技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独特完美的意境。建筑设计的风格取决于不同时期的政治,社会,经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限制,以及建筑设计理念,观点和艺术成就的影响。 1.2建筑设计风格的特点 尽管建筑设计具有不同的学派和不同的创作倾向,但其风格具有共性,即复杂形式中蕴含着对功能和空间本质的追求,使建筑更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它将建筑形式要素之间的关系简化为功能之间的关系,强调“形式追随功能”。因此,建筑设计风格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种风格或一个人的建筑设计工作的主要思想和艺术特征。 2 建筑设计风格与环境的协调性 2.1建筑设计风格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的初始要求很简单,功能相对简单。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建筑的追求并不满足于防雨防寒,更关心的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例如:建筑设计风格是否与环境相协调,是否能满足人们对学习,工作,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建筑设计风格与环境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也就是说,建筑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建筑设计的质量将对环境产生直接影响。环境也对建筑设计风格有直接影响,因为不同的建筑设计风格适合不同的环境。可以看出,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建筑的设计风格,而建筑设计风格反过来影响了环境。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 2.2建筑设计风格与环境的协调性 首先,建筑设计的风格必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目前,相当数量的建筑物在设计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即使是建筑物的建设也毫不犹豫地打破了自然环境。这种现象不利于建立和谐社会,也不利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师应该欣赏建筑的内涵。设计中的环境考虑范围不应局限于小范围,而应考虑到大自然环境因素。为了更好地协调建筑设计风格与自然环境,实现完美融合,建筑设计风格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突出了建筑的独特魅力。建筑师必须有长远眼光,充分考虑建筑设计。风格与自然环境的长期发展关系,力求使建筑设计风格最大限度地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这是现代建筑设计师必须争取的方向。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建筑设计中越来越重视建筑设计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尤其是建筑物的温暖,照明,通风和降噪等环保和节能因素。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将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优势,利用自身优势避开劣势,巧妙地将建筑设计风格与优美环境相结合,实现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为人们创造一个绿色,安全,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 其次,建筑设计风格要与人文环境相协调。没有单独的建筑存在孤立。它必须与周围环境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建筑设计风格是人类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筑设计风格需要环境的对比以相互补充,建筑设计风格直接影响人的环境。另外,人文环境的特征也决定了建筑设计的风格。在设计建筑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人性的满足感,即建筑可以为业主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他们带来的舒适。每个人的生活水平,社会经历,人格素质,职业地位,种族,性别,地理环境等因素使得这些不同的个体对建筑的要求不尽相同,建筑设计风格也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一种有效的手段。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设计风格必须与人文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建筑本身和人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3促进建筑设计风格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 首先,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建筑设计中,其设计风格可能与自然环境的保护相冲突。例如,为了增强人居环境的舒适性,有必要安装空调。其结果是空调器产生的热量被排放到室外,从而室外温度更高,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强,环境遭到破坏。为了平衡内外环境,有必要加强对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减少对电气设备的依赖;利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沼气发电等减少自然资源的损失;合理选择地方建筑材料可以降低建设成本,节省自然资源,而地方建筑材料直接形成建筑的特色,使建筑成为当地文化的载体;垂直绿化,在每个建筑中同时,大量的绿色盆栽种植在公共场所的地板上。同时,攀援植物种植在建筑物的外墙上以阻挡阳光照射,植物本身的光合作用被用于蒸发和吸收热量以带走部分热量。外部世界形成了一个过渡空间。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在某些情况下,建筑本身需要作出一定的让步。例如,一些重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建筑师将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以减少空调设备的数量或使用空调。积极主动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减少城市化,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建筑物周围的自然环境,使建筑物更加环保。 其次,加强对地理环境的合理应用。在自然界,有各种地形。因此,在建筑物的选址和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理环境的影响,加强地理环境的合理利用。在建筑的发展中,它始终重视当地的条件,使建筑与地理环境完美融合,从而创造出独特的建筑景观。由于地理环境决定了建筑物的大小和高度,地理环境是建筑设计和施工阶段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例如,在中国西南山区,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建筑施工的难度远大于平原地区。因此,建造过高的建筑物是不合适的,以避免影响当地的地形地貌,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适应这种复杂的地理环境。环境可以沿着斜坡的轮廓以梯子状布置。悬挂建筑物和悬挂地板的建造被用来协调跑步机和平台等设施的使用与地理环境。这不仅能够满足日常生产的需要,而且要符合当地的条件。再如,中国着名的黄土高原据说是黄土原始土壤,黄土的特征是土壤疏松易下沉。这种类型的地形不适合建造高楼。否则,这不仅会影响建筑本身的安全性,还会影响当地的地理环境,并可能导致当地水土流失的加剧。总而言之,要加强对地理环境的合理利用,使建筑更加精神,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再次,努力营造一个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氛围。由于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密不可分,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建筑物的意境建构,以营造与周

2021年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欧阳光明(2021.03.07) 1、全球变暧与海平面上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将出现更严重的温室效应,旱涝灾害可能增加。 2、土壤过分失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980-2000年之间,人均土地总量减少38%。 3、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世界森林每年几乎减少1%。 4、淡水供给不足将构成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 5、臭氧层的损耗将大影响水生生态系统。 6、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 7、人口迅速增长,形成与日俱增的压力,预计2025年将突破80亿。 ☆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 (一)滥采滥用自然资源。 包括:①滥伐森林,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环境;

②滥垦草原,造成土地沙漠化; ③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并引起地面下沉; ④滥采滥用矿产资源,对有害人体的汞、铅、镉、砷等元素,以及放射性元素,从地层深处采掘出来以后,不加妥善处理,任其散落到地表各地,污染环境,等等。 (二)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不加处理、不加限制,任意排放到大气、江河湖海和土壤中,污染和毒化环境;有的为农作物或鱼类吸收并富集,最终危害人类健康。(三)城市人口不断膨胀,产生垃圾、污水、噪声、汽车废气、交通拥塞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 (四)某些大型工程建设不当。例如修建水库大坝未注意生态问题,诱发地震,引起土壤盐碱化,造成某些鱼类绝迹,等等。 由于人类利用自然的不合理,人为原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日趋严重。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人为原因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700万公顷森林因乱砍滥伐而消失; 600万公顷土地因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而失去生产能力;每天有100多种,全年有5万种物种灭绝;全世界1/15的人口生活在水荒中, 13亿人口几乎与洁净的饮用水无缘;每年有50多亿吨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氯氟烃等物质被排放到大气中,出现酸雨、大气增温、保护地球生物不受过量紫外线辐射的臭氧层遭到破坏等环境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及主要特点,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学习通过分析现象、事实概括事物本质,通过比较确定事物特点的思维方法,培养综合分析宏观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研讨活动和对于保护环境知行差距的调查活动,培养保护环境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知识梳理 一、环境问题的表现 1.近三百年来,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有①、②、生态破坏和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 2.人们弃置到环境中的废弃物在环境中几乎不能③,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例如,20世纪中叶发生的“④”,令人震惊。 3.生态破坏主要是⑤破坏,从而引起⑥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等。 4.人类的某些行动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如⑦、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⑧等。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⑨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2.⑩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3.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4.个人行为和的矛盾。 三、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1.的不可预见性。 2.的不可逆性。 3.的全球性。 学习交流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试举例说明环境问题具有规模的全球性。

探究与创新 探究一环境问题的表现 [互动探究] 1。读教材图1.4“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每天对能源的需求”,分析能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2.阅读教材材料“八大公害事件简介”,概括环境污染的类型。 3.生态破坏的核心是什么?其破坏引发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4.全球性环境变化问题有哪些? 5.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探究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互动探究] 1、如何理解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2.教材漫画《苦难的母亲》反映的地理现象是什么?

浅谈道路建筑材料的环境协调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a6451866.html, 浅谈道路建筑材料的环境协调性 作者:王晓乾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4期 摘要:简要介绍环境材料的概念,从提高材料性能、节约天然资源、充分利用废弃物以及净化环境方面讨论道路建筑材料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提出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评价道路建筑材料与环境的协调性。 关键词:环境材料;环境协调性;生命周期评价 Abstract: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material from the environment,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materials, saving natural resources, make full use of waste and purifying the environment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road building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al coordination; presented by the method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evaluation of pavement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 coordination.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environment; life cycle 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U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迅猛发展,道路建筑材料作为公路及其构筑物的物质基础得到了大量的使用。而道路建筑材料原材料的采集会导致资源的枯竭;道路建筑材料的制造要消耗能量,产生与地球温室效应和酸雨相关的污染;公路的改建和扩建又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等。因此思考道路建筑材料的环境协调性是非常必要的,其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材料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人类对自然平衡的干预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不同水平的自然平衡都已濒临自我修复的极限,从而引出了如资源枯竭、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1]。 在此背景下, 20世纪90年代初, 日本学者山本良一等人首次提出了环境材料的概念, 受到 世界各国材料工作者的积极响应。 环境材料英文名称为Ecomaterials(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Materials或Ecological Materials),可以解释为具有环境意识的材料或生态学材料,强调的是材料在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还具有最佳的环境协调性。环境材料应该具备3个主要特征:在保证良好的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首先要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容易回收和再利用。

项目策划投资环境可行性分析报告

羊西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项目总论 (一)项目背景 项目用地:成都标准总件厂的厂房用地 项目位置:成都市羊西线三环路内侧羊犀立交桥下 项目开发背景:成都标准总件厂的厂房位于三环路内侧立交桥下,因成都标准总件厂立即生产厂区迁移至不处,其土地可用于商业开发。(二)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单位 成都舜法国联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三)研究工作依据 依照政府有关部门政策规划(《羊西线规划情况》,《高新西区规划情况》),依照托付书和上述文件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编写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投资环境和市场研究 (一)市场宏观背景 1.全国投资环境 国家信息中心在刚刚公布的2003年经济预测报告中指出,今年我国投资将接着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可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左右,GDP增长有望达到8%。据介绍,房地产投资回落幅度不大。可能2003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增幅在25%左右,比2002年有所回落,但回落幅度可不能专门大。要紧缘故是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投资环境接着改善。在市场准入方面,2003年国家将接着清理现行投资准入政策,在明确划分鼓舞、同意、限制和禁止类政策时,体现国民待遇和公平竞争原则,打破所有制界限、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在融资体制方面,将逐步建立适应民间投资需要的多层次金融体系,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对企业投资国家鼓舞进展的行业,可部分抵免企业所得税,对个人的实业投资可全额或部分抵免相应的个人所得税,加强规范化治理和正确的引导和服务。我国政府将接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市场经济中的运行成本尤其是“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

2. 200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开发投资接着高速增长 200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736.42亿元,同比增长21.9%,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5.8个百分点,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7.9%。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接着保持强劲进展势头,全国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816.8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4.0%,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2个百分点,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25.3%。其中东、中、西部地区增幅分不为29.2%、55.9%、45.6%,中、西部地区增幅高于东部,其中12个地区增幅超过50%。 今年上半年,商品住宅开发完成投资2856.79亿元,同比增长28.0%,占商品房投资的67.8%(其中,经济适用住房完成投资227.66亿元,同比增长22.6%,占商品住宅投资的比重为8.8%);办公楼投资完成177.21亿元,同比增长27.9%,所占比重为4.6%;商业营业用房完成投资458.57亿元,同比增长50.0%,所占比重为12.0%。东、中、西部地区商品住宅开发完成投资同比增长分不为24.7%、47.7%、 34.5%。中部地区商品住宅开发投资略高于东、西部地区。 销售情况良好

全球性环境问题概述

全球性环境问题概述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过去几十年前至今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对所论述的环境问题大致归类,具体包括典型的环境全球型环境问题,并加以探讨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方法以及所面临的现实难题。详细介绍了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具体内容,并对我国环境现状加以分析概述,最后对可持续发展内容具体阐释,得出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必须手段之一。 关键词:全球变暖淡水危机臭氧层空洞酸雨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 众所周知,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由于人类的破坏正变得满目疮痍。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至今,对地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变本加厉,我们如今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类。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2),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就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3)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在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形成了更广泛的跨国酸雨。此外,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4)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虽然2/3被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