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强国富民之路

走强国富民之路

走强国富民之路
走强国富民之路

第三单元 关注国家的发展

第三单元注重国家的发展 第 6 课走强国富民之路 第一框发展是硬道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基本路线的含义、核心内容; 2、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地位、意义作用;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起讫、主要特点主要原因等; (二)水平目标: 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增强建设祖国的本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基本路线的内容、核心内容;发展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特征、起讫等; 2、难点:理解核心内容的关系;分析“发展才识硬道理”;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交流法、小组交流、教师讲授法辅助等;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资料收集、收集相关华西村的材料;教学课件的制作; 五、教学过程: (一)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 1、阅读P66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春联反映了中国人民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爱党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的由衷的高兴之情。 (2)说说你所知道的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哪些? 同学交流。教师点拨,引到基本路线的学习上来。回忆第3课的知识。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1)由学生朗读1—2遍,指出这个基本路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2)制定的依据是什么?依据初级阶段的国情、人民的根本利益。(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相关知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从社会性质、发展水准两个角度分析的;而主要特征也是分析为什么我国正初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能够通过学生自己举例说明论证理解;还有是注意起讫的时间和事件的区别。必须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才能制定准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3、基本路线实施以来的影响,以及我们应有的准确态度是什么呢? 在这里要指出基本路线的制订的依据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灯塔);所以我们要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4、理解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及其关系。这里主要由老师讲授为主,补充关系: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相互促动的,两者都是为了更好的解放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二)“一个中心”是关键 1、P68阅读书本材料:

山东省安丘市东埠中学九年级政治 第6课《走强国富民之路》复习教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

第六课《走强国富民之路》复习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看课本构建知识网络,并识记知识点。 2、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各项能力。 二、知识梳理: 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根本途径 3、坚持改革开放 4、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5、坚持分配制度 6、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①是什么②核心内容是什么③为什么要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①为什么要大力发 展生产力? ②如何发展?③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①改革的内容、地位、性质、目标分别是什么?②为什么要改革?③为什么要开放? 1、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P67)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2、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P67) 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P68)其核心工程是什么(P68) 4、 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是什么(P68) 5、 为什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又或者我党为什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P69) 6、 为什么实行改革开放?(P71-75) 7、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改革(P74) 8、 开放的有效方式有哪些(P75)基本途径有哪两种? (P75) 9、 我们青少年应如何面对对外开放的新形势(P76) 四、达标练习: 1、从“贫穷到温饱”,再从“温饱到总体上小康”,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实现这一飞跃的直接动力是( )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改革开放 C 、大力发展生产力 D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改革就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②改革不会涉及到任何人的切身利益③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④“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两种基本途径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3、开启改革开放闸门的会议是( ) A 、党的十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D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 、加快我国经济建设 B 、解放发展生产力 走 强 国 富 民 之 路

部编版九年级踏上强国之路时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踏上强国之路》第一课时教案 第1课时坚持改革开放 知识目标 (1)认识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 (2)知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能力目标 通过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理解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激发经济建设的活力,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对“中国奇迹”的自豪感。 重点: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难点:理解改革开放,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屏幕滚动歌词。 2.教师针对歌词,设置问题: (1)时事考察:党的十九大的召开确定了我国走进了什么“新时代”?指导思想是什么? (2)改革开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3.教师引言: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摆脱贫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的召开,中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巨轮号”劈波斩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解释中国奇迹,改革无疑是第一个关键词,……让我们聚焦经济改革,聚焦改革开放。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知识点一改革开放促发展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__创造性__,极大解放和发展__社会生产力__,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2.我国逐步确立了__公有制__为主体、__多种所有制经济__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__平等竞争__、__相互促进__的新格局。 3.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知识点二中国腾飞谱新篇 4.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即_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__。 5.中国的腾飞证明,__改革开放__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__关键抉择__。 (三)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探究一:改革开放促发展 材料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第二届国家发展论坛于2017年12月10日在京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务院参事林毅夫在论坛上发表了以“改革开放与中国奇迹”为主题的演讲。他说:“1978年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155美元。世界上最贫穷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当年的人均GDP平均数是490美元。我们出口和进口只占GDP的9.7%。当时农村,84%的人处在每天1.25美元这样一个国际贫困线标准之下。到2016年,人均GDP达到8 100美元,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 材料二搞市场经济,政府放权,有一句话叫“不找市长找市场”,学生展示查阅资料,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各种各样的市场:农贸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证券市场、信息市场…… 材料三了解父母工作和家庭收入情况,小组交流分享他们创造财富的喜悦。

浅谈贵州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劣势

课程论文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课程论文,是本人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由本人独立完成,除文中注释和参考文献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本人完全了解本声明的法律后果将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2015年月日

目录 摘要 (Ⅰ) 引言......( (1) 一、第一产业的发展分析 (1) (一)地理气候环境 (1) (二)贵州地区的特色农业 (1) (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 (2) (四)发展特色农业的劣势 (2) 二、第二产业的发展分析 (3) (一)贵州地区的特色第二产业 (3) (二)特色工业发展的优势 (3) (三)特色工业发展的劣势 (3) 三、第三产业发展分析 (3) (一)贵州地区特色的第三产业 (3) (二)特色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4) (三)特色旅游业发展的劣势 (4) 结论 (4) 参考文献 (5) 致谢 (6)

浅谈贵州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劣势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省市实力的经济也在不断提升。然而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西部省市尤其是我省与北上广等地区的差异更是显著。国务院曾多次强调“西部地区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贵州地区作为目前经济欠发达的省区,必须要立足于自身,发掘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并且根据其优劣势制定一系列的长远的发展计划,促进贵州省经济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贵州地区特色产业优劣势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就进入了一条高速发展的轨道。无论是国民生。总值还是人均GDP都有显著的提升,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这其实只是从整体上看到的现象,事实上,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及其的不平衡。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再加上是高原山地的复杂地形,导致我省交通闭塞,以至于长期以来我省的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在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后,我省的发展得到高度重视。也许正是因为发展缓慢,未被过度开发,贵州地区的一些得天独厚条件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在国家的政策和政府的扶持下,一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得到发展。本文将从各个产业出发,分析贵州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优势与面临的困难,找出解决的方法,让我们的特色产业能够更好地发展。 一、第一产业的发展分析 (一)地理气候环境 我省地区地形复杂,大部分是高原山地,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地形有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大部分为山地和丘陵。我省区域内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差较小,冬暖夏凉,气候舒适宜人。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境内大部分地区比较湿润,常年相对湿度较大。受大气环流及复杂地形等因素影响,我省范围内气候呈多样性。 (二)贵州地区的特色农业 1.特色农业的定义 特色农业是指在具有独特的资源气候条件、与其他区域有着明显差异的方,发展的特殊的产品以及有着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特色农业是以特色农产品为基础支撑的农业。 2.贵州地区的特色农业 由于我省地区处于云贵高原东部,属于季风气候,境内地形复杂,垂直气候明显,有利于于多种动植物种类的生长繁衍、引种驯化和种植,培育了我省地区各种各样的生物资源,形成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潜力。我省的地形主要是高原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一、填空题: 1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 ,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2我国逐步确立了为主体、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新格局. 3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4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尊重已成为社会共识. 5改革开放的事实雄辩地说明,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使、、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6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 . 7中国的腾飞证明,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选择题: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一项重大政策,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伟大转折.这项政策是 ( ) A 改革开放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包产到户 D 反腐倡廉 2、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是 ( ) A 中关村 B 小岗村 C 城中村 D 华西村 3、我国逐步确立了一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是 ( ) A 社会主义制度 B 公有制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进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这是因为( ) A 改革开放是兴国之要 B 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 C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D 改革开放是兴国之魂 5、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的经济体制是 (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 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 D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 ) ①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位②农业、农村发展迈上新台阶③工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④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已经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百万千瓦级发电装备、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破,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项目. 以上述材料表明 ( ) ①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②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③我国确定了制造业大国地位④我国经济已经腾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我国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有 ( ) ①改革开放的推进②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③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④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歼G20”列装空军;外交舞台频繁闪现“中国身影”;我国成为第一大出境游的国家这一切表明 ( )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②我国已经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④我国已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心得体会: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最新)

心得体会: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最新) 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变、变中有忧。 第一,总体平稳。之所以说总体平稳,主要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指标的表现。一是经济增长基本平稳。经济增长情况可以用不同的指标来观察,其中最重要的是GDP,代表总体或者综合的增长情况。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6.7%,根据DRC的初步预计,2018年全年增长6.6%左右,符合预期目标。二是物价水平保持基本平稳。2018年1至10月份CPI温和上涨2.1%,全年预期目标是3%左右。三是就业和收入情况保持基本平稳。失业率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延续了2018年上半年以来的平稳增长态势。四是国际收支状况基本平稳。2018年1至11月,按美元计算,出口增长11.8%,进口增长18.4%,

顺差收窄18.1%。这四个方面的指标在经济学上被称作“神秘四角”,是分析和评判宏观经济状况应当主要观察的指标。 第二,稳中有进。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或者说稳中有好,突出表现在以下五点:一是工业结构继续优化。一方面,工业生产结构优化,比如,2018年1至10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5.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0.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9.1%。另一方面,制造业投资结构也呈现继续优化趋势。比如,2018年1至10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6.1%,比全部制造业投资快7个百分点。二是企业效益状况有所改善。产能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企业经营成本持续下降,企业盈利状况稳定增长。三是控风险取得进展。企业杠杆率继续降低。四是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五是能耗强度继续下降。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1%。 第三,稳中有变、变中有忧。首先是外部环境的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体系面临挑战。其次是一些重要指标比如消费、投资增速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精编习题(附附答案解析)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精编习题 1.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为改革开放是() ①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要求 ②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④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 2.某中学举办以“学习十九大,争创新业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小林在演讲稿中写道:“改革开放前,我家五代居陋室,收人只够解决温饱。而今住进宽敞房,冰箱、电脑样样全,我们家勤劳致富,科技致富”。下列最适合他演讲的标题是() A.改革开放强国路,党的恩情永不忘 B.综合国力大提高,人民生活现代化 C.经济建设为中心,共同富裕已实现 D.多种经济齐发展,合理分配促和谐 3.据有关专家的评估预测,2050年以前,中国地将有13个省市率先实现现代化,其中,、遥遥领先,但是、等地区可能要到2060年和2080年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对此,同学们持有不同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小: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但时间不应有先后 ②小: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 ③小;共同富裕在我国各地就是同等富裕 ④小王:鼓励-部分人、- 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台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共享发展”的话题,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讨论。下面观点中你认同的有() ①小: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②小蕊: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独有,先富要带动后富 ③小:共享发展就是所有人要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④小玲: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六课第一框

第六课走强国富民之路 发展是硬道理 【教材分析】 第六课“走强国富民之路”是第3单元“关注国家的发展”(国情国策教育)的开篇课,主要讲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据此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从总揽全局的高度,为国家发展指明了强国富民的总路线、总政策。本课共设置了两个项目,第一个项目“发展是硬道理”,第二个项目“讲述春天的故事”。而“发展是硬道理”又是“第六课走强国富民之路”的开篇目。这一目讲述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个中心”的内容,它和第二目“讲述春天的故事”(即改革开放)共同说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要从经济方面论证了单元主题“关注国家的发展”。 本目由两个层次的内容组成:第一个层次“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之所以将党的基本路线比喻为“灯塔”,是因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最重要的路线和政策,是党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第二个层次“‘一个中心’是关键”。主要是分析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让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这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进一步理解。 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理解“‘一个中心’是关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而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经济建设摆在全部工作的首位,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其他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可见,对学生进行这些内容的教学意义重大。 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理解“‘一个中心’是关键”还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因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个中心’经济建设是关键,这些知识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而且理论性、政策性较强,对初中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这些问题会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不仅从理论上准确地阐述,还要提供大量事例印证。另外,更需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对国家、社会的发展也比较关心,对党和国家关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也不陌生,学生成长在、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感受着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这都为搞好本目教学奠定了基础。【课标依据】 三4.2 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关注国家的发展,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认清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激发学生积极投身我国经济建设的热情。 能力目标:初步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增强建设祖国的本领。初步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分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能力,努力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

贵州特色农业发展分析

贵州特色农业发展分析 摘要:贵州省属于我国西部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和少数民族聚集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对贵州省这样的一个拥有良好生态环境、生态农业优势明显的内陆山区省份,发展特色农业正是改造传统农业,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10]。而所谓特色农业,就是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形成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和显著经济效益的、并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农业产业化程度的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特色农业,就是要以当地特色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的生产布局,以区域优势求生产,从而形成地方特色产品,最终走向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长久持续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特色农业,贵州省,发展,对策措施 1贵州省特色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及问题 特色农业的发展,是由各种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区位优势、政策因素和科技支撑等。发展贵州省特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促进农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1]。在贵州省的各个区域中,农业产业的发展模式并不能千篇一律。如果盲目的在各地推行某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而不考虑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特征及现状,不仅不能很好的使特色农业产业得到发展,而且会造成资源浪费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加强对贵州省特色农业产业进行合理区划,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针对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发展贵州省特色农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1.1贵州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条件 贵州省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风景怡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特殊的地形地貌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2]。 1.1.1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贵州省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暖夏凉,生长季长,降水丰沛、雨日多,且光、热、水配合良好,雨、热、光同季。降雨量在1200mm 左右,水资源总量为1035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926.59m3/人。省内大部分地区种植业可以做到一年两熟,部分地区可以做到一年三熟。贵州地理环境复杂,以高原丘陵山地地貌为主;海拔高差悬殊,从东南部海拔137米的河谷到西北部海拔2903米的高中山峰巅,垂直带幅宽达2766米。中小地貌组合错综复杂,高原上有山地、丘陵、盆地、谷地和洼地。全省总土地面积中山地占71.34%,丘陵占20.97%,洼地、盆地占7.69%。土壤以地带性黄壤和非地带性石灰土为主,适宜生长各种不同的作物[5]。 1.1.2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由于贵州全境处于多种气候交汇的过渡性地带,生物群落的边缘效应,决定了贵州省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省内现有生物资源丰富,全省有70种植物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其中有4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50%。有3700余种药用植物资源,占全国中医药品种的80%,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全省农作物植物品种丰富,从亚热带到暖温带的作物几乎应有尽有,已栽培的有近600个品种,

聚势、起势、扬势,舍得酒业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

聚势、起势、扬势,舍得酒业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8年对于舍得酒业而言,是个特殊的年份。改制两周年的历史关键节点、上市公司的业绩耕耘……一切都已经开始,又刚刚开始,对于舍得人而言,当下唯有汲取发展的智慧力量,继续踏实前行。 7月29日至30日,舍得酒业2018年营销管理研讨会在京召开,舍得酒业董事长刘力,舍得酒业董事、营销公司总经理吴健,总部职能各部门负责人、舍得各营销中心总经理、经理等近200名管理人员及营销骨干齐聚营销公司总部,围绕“品牌快速增值、市场健康发展、销售高质量增长”的运作目标、“以核心渠道建设为基础、以消费者培育为中心”的运作模式,对公司总部提出的相关方案进行了充分研讨,达成广泛共识。而对于未来,刘力满怀信心,从品牌、经销商、渠道建设、价格管理、消费者、团队建设、廉洁自律七大维度畅想了舍得酒业未来新蓝图。 回望两年发展,更能体会当下的来之不易。可以确定的是,舍得酒业在天洋入主后,时间可以证明,天洋带给了迟疑者、观望者以及质疑者的最大回应,如今舍得酒业“样本效应”已经初步呈现。舍得酒业立足长远,走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之路的初心一直未改,而是更加稳健和坚定—— 舍得酒业正在以舍得之心,打造舍得酒业的新势能。 聚势:天时地利人和,从小镇走向世界 舍得酒业位于素有“观音故里,诗酒之乡”美称的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沱牌镇,地处北纬30.9°——世界上佳酿酒核心地带。 改制之后,舍得酒业立足长远,凭借原酒储量、生态酿酒全国两大领先优势,抓住“白酒行业向名酒集中、次高端白酒成为消费升级黄金价位”的两大市场机遇,不断发力,实现销售

额、利税的大幅增长,各项指标持续向好。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战略的实施,有人才有未来,改制之初,舍得酒业就认识到“人才战略优于业绩战略、渠道指标优于销售指标”并积极实践,建设了中国高端白酒最具规模的营销队伍,同时经销商数量大幅增加,企业直接服务的终端烟酒店达到数万家,网点建设初见规模,市场能见度大幅提升。 聚势天赋异禀的品质内涵、名酒集中态势扩大、人才队伍更加成熟,天时地利人和,舍得酒业改制本质上是重新聚势,要长远,不要短暂。 起势:舍得酒业品牌矩阵全线出击 品质是基石,品牌更是持之以恒的坚守的结果。 改制后,刘力反复提及,企业有两条生命线,一是品牌、二是品质。其中,舍得酒业将品牌的打造视为首要任务,并将“凡是不利于品牌长远发展的做法实行一票否决”作为了一条铁的定律。 在此次营销研讨会上,刘力特别强调了要构建“以核心渠道建设为基础、以消费者培育为中心”的运作模式,明确了拓宽渠道,增加产品市场覆盖率的要求。对于正处于起势阶段的舍得酒业来说,近年来依托“优化生产、颠覆营销”战略,实现了销售团队的升级改造,“千人营销战队”的组建完毕以及多品牌独立运营的探索,给渠道端的磨合和沟通提出了新的难

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以铜仁市为例 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部署,铜仁市在稳定粮食总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坚持把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作为主攻方向,强势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深入实施“三个万元”工程(万元田,万元山,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按照“集中连片种、集中连片养、加工进园区”的思路,大力推进“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生态畜牧业、生态茶、中药材、蔬果菌、油茶、核桃等主产业和特色产业得到快速推进,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铜仁特色的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之路。 一、发展现状分析 畜牧业规模效应初显。按照做大总量、做强产业、规模先行、生态养殖的思路,打造集中连片的畜牧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代养户)”规模养殖模式,积极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地畜牧和特种养殖,促进了全市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2014年,全市出栏生猪248.42万头、肉牛15.90万头、肉羊78.71万只、家禽927.73万羽;创建了畜禽标准化规模示范场245个,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30个;引进了温氏、华西希望、铁骑力士三个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并顺利投产,培育肉猪代养户140户,新增肉猪10多万头。特种水产养殖快速发展,鲟鱼、大闸蟹、大鲵等特色渔业处于全省前列。2014年实现畜牧

渔业总产值100.68亿元,占一产总产值的41.36%。 茶产业步入全省前列。全市深入实施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八件实事”,快速提升了茶产业。2014年全市建成茶叶基地144.8万亩,今年上半年新建15.8万亩,全市茶园总面积达160.6万亩,涉及115个乡镇、1223个村,带动农户16.2万户。茶园面积位居全省第二,发展速度居全省第一。现有投产茶园面积83.09万亩,有茶叶加工企业461家,生产“梵净山”牌名优绿茶、红茶、白茶、黑茶等系列产品15个,2015年上半年实现茶叶产量3.53万吨,产值40.46亿元,销售收入38.8亿元。培育形成了“梵净山茶”公共品牌和“石阡苔茶”地方品牌两个“中国驰名商标”,先后在国内国际绿茶评比中荣获金奖60多个。 蔬果菌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发展城镇保供蔬菜和特色辣椒、夏秋蔬菜,2014年全市蔬菜播面190.3万亩,同比增长17.8%;总产量262.2万吨,同比增长15.8%;总产值46.12亿元,同比增长15.9%。水果以本地特色品种沿河空心李、万山蜜枣、玉屏无核糯柿、印江红香柚和引进适宜的葡萄、桃、梨、柑橘新品种等为主,“沿河空心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4年水果面积50.48万亩,产量23.55万吨,同比增长6.12%;总产值8.19亿元,同比增长25.16%。食用菌主要有香菇、木耳、野生牛肝菌等,发展势头迅猛,打造“梵净蘑菇”品牌,2014年生产1.09亿棒,产量8.9万吨,产值7.09亿元,同比增长2倍。

走强国富民之路

走强国富民之路 第一框、发展是硬道理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①(兴国之要)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立国之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④(奋斗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核心内容:“一心两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 ①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时间:从1956年三大改造到21世纪中叶,需要上百年时间。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和表现 主要特征:不发达。 表现: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教育科学技术比较落后,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 4.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国情: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 2)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3)意义:①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②有利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③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④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⑤有利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论: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二框、讲述春天的故事 1.为什么要改革? 1)国情: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地位: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意义:①通过改革,有利于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②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③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为什么要开放? 1)国情:我国的资金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 2)地位: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3)意义:①对外开放,有利于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渐进的管理经验②有利于更好的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③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3.为什么要改革开放? 1)国情: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制度不成熟、不完善,资金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 2)地位: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的革命,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

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考点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1、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2、改革开放的意义? (1)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2)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改善人民生活。 (3)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3、改革开放是怎样促进发展的? (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4、改革开发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取得成就) (1)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科教文等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生产力角度) (2)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角度) (3)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5、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说明哪些道理? (1)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4)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5)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6)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6、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7、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需要全面深化改革。 (2)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适应新时代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需要全面深化改革。 (3)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等。 8、在经济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应该怎么做? (1)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经济体系。 (2)需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3)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部编新教材】部编版2019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课时训

坚持改革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假期里,小明通过生活体验发现,现在的农村村村通了公路、村里人喝上了干净的水、房屋整齐、环境整洁,农民生病有了医保,农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对此变化,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这有利于我们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②这是党和政府把共享作为发展的重要理念的结果 ③我国实现了共同富裕 ④我国消除了城乡、区域差别,实现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2.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这是因为 A.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B.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C.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D.改革开放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3.淘宝全球购发布的《十年海淘报告》数据显示,国人海淘版图逐年扩大,已经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淘品类超过200万款。这直接说明 A.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公民法治观念不断增强 C.人们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D.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4.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大力简政减税减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下列对“供给侧改革”认 识正确的是 ①是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②能够优化经济结构 ③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④有利于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如图漫画《俺说了算!》说明改革需要 A.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B.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C.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D.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 高涨 6.面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脚步会不会‘稍息’?”的质疑,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强调,中国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不会动摇;中国改革的步伐将坚定向前、不会放慢。中国向全世界发出了鲜明信号:中国将继续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这 ①表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②表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③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更进一步发展④符合我国的国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第6 课 走强国富民之路 第1 课时

九年级政治第6 课第一框发展是硬道理 编写人:张正英时间:2013-10 总序号:12 班级姓名组号 【教师寄语】关注国家发展,努力学习,增长才干。 【预习作业】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 自主阅读P67,结合下列填空思考: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核心内容、具体内容?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靠的是 的指引。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 为中心,坚持,坚持,、把我国建设成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结合P67相关链接,谈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解? 【学习目标】 1、了解基本路线的基本内容。 2、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明确掌握发展才是硬道理。 【重、难点】知道基本路线、理解“一个中心是关键”是教学重点。 【合作交流】 (一)“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你如何理解邓小平的这句话? “一个中心”是关键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为中心,其他方面工作都要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建设。 (三)阅读P69材料讨论并回答问题。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 1、以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和的根本要求。加快,大力发展,是我们的根本任务。 2、、离不开发展; 3、、,充分发挥离不开发展; 4、、离不开发展; 5、、离不开发展; 6、、也离不开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课堂小结】结合提纲谈收获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 为中心 A.、经济建设 B.、民主政治建设 C 、.文化建设 D.、法制建设 2、下列事件能直接体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是( ) A.我国在全国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B.加强立法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C.我国加快农村改革步伐,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 D.我国奥运健儿在雅典奥运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 3、纵观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以来的变化,老百姓高兴地说:钱包鼓了,通讯快了,住房宽敞了,寿命长了……发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结果 B.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 C.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结果 D.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世贸组织的结果 4、现阶段,我们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途径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坚持改革开放 C.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5、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所致的《悼词》中指出:“经济建设是我们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中心……”“十五”计划纲要强调指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认清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谈谈你对这两段话的理解。国家要进一步将非公有制经济引入市场竞争的原因是( ) ①、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③、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 ④、当今一切工作的中心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6.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目的是( ) A.提高生产力水平 B.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C.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D.实现共同富裕 二、将下列问题默写在作业本上: A 、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核心内容、具体内容? B 、说一说,为什么说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地位 原因 发展是硬道理 基本路线 核心内容 内容 具体内容 意义 发展经济

贵州农业概况

贵州省农业现状 贵州是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农业省,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种种问题和困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依靠科技进步,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辩证统一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不可逾越的基本原则。但是近年来,贵州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一些成绩和经验,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贵州省的农业和当地条件有着巨大的关系,下面介绍贵州自身条件: 气候条件: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2002年,省会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4.8℃,比上年提高0.3℃。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雨水充沛,光、热、水变化基本同步。贵州常年雨量都超过1100毫米,个别年份曾有2341.7毫米的记录。多阴雨,少日照,绝大部分地区日雨量大于0.1毫米的日数多达160-200天。2002年,9个市州地所在城市中,降水量最多是兴义市,为1480毫米;最少的是毕节市,为687.9毫米。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境内各地阴天日数一般超过150天,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另外,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凌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 土壤条件:全省土地资源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坝地较少。山地面积为108740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1.7%,丘陵面积为54197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0.8%;山间平坝区面积为1 3230平方千米,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5%;土壤面积共159100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0.4%,土壤的地带性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中部及东部广大地区为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带,以黄壤为主;西南部为偏干性常绿阔叶林带,以红壤为主;西北部为具北亚热成分的常绿阔叶林带,多为黄棕壤。此外,还有受母岩制约的石灰土和紫色土、粗骨土、水稻土、棕壤、潮土、泥炭土、沼泽土、石炭土、石质土、山地草甸土、红粘土、新积土等土类。这种地理特点,使得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不多,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人口增多,非农业用地增多,耕地面积不断缩小。2002年底,全省实有耕地面积176.9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6.29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05公顷,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贵州耕地不仅面积小,且质量也不高。土层较厚、肥力较高、水利条件好的耕地所占比重低。 贵州近二十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有了较大进步,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农民的素质得以提高,科技意识得到增强,农业投入逐步增加,耕作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的徘徊局面初步打破,贫困落后面貌有所改观,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农产品市场供求趋于平稳。200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150万吨,比1978年的643万吨,增加507万吨,增长78.85%;粮食人均占有量也由242公斤提高到295公斤,增加53公斤,增长21.9%;粮食产出率也由每亩159公斤提高到252公斤,增加93公斤,增长58.5%。最近十年,我省粮食总产、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特别是最近五年,粮食总产增长的因素中,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达到54%,超过扩大播种面积在粮食总产增长中的作用。畜牧业也取得迅速发展,2004年全省肉类总产量也由1978年的13.2万吨提高到172万吨,增加158.8万吨,增长12倍;人均肉类占有量也由5公斤提高到44公斤,增加39公斤,增长7.8倍。由于科教兴农得以认真落实,近二十年来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社会稳定,市场繁荣,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六五”“七五”期间的28%左右提高到“八五”期间的32%左右,“十五”前四年又提高到37%左右。贵州的农业增长方式已经开始摆脱简单扩大再生产的数量型增长模式,向以质量型为主的集约持续农业增长模式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