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罗斯政治经济前景分析

俄罗斯政治经济前景分析

俄罗斯政治经济前景分析
俄罗斯政治经济前景分析

俄罗斯政治经济前景分析

陆南泉

【内容提要】 2008年普京总统第二任期行将结束。在普京任期结束之后,俄罗斯政治与经济前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的基本看法是,2008年之后的相当一个时期,不论谁上台,俄罗斯发展总趋势是:坚持以“俄罗斯思想”为治国思想,实现强国的政治理想;中央权力继续强化,政局仍将保持稳定;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基本政策,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经济上的崛起之说并非空穴来风。

【关键词】俄罗斯普京政治经济俄罗斯GDP

【作者简介】陆南泉,1933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007)

2008年普京总统行将结束第二任期。在其任期结束之后,俄罗斯的政局与经济发展呈何态势,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讨论参考。

一政局的走势:中央权力继续强化,政局仍将保持稳定普京执政6年以来,一直坚持以“俄罗斯思想”为其治国方略。“俄罗斯思想”实质上是带有浓厚俄罗斯民族主义色彩的爱国主义,其核心是“国家”的观念,即突出国家的地位与作用,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和强国地位。关于这一点,普京说:“俄罗斯唯一现实的选择是选择做强国,做强大而自信的国家,做一个不反对国际社会,不反对别的强国,而是与其共存的强国。”[1]他认为,为了使俄罗斯成为强国,“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体系”[2]。

通过普京执政6年多来对一些重要问题发表的言论,再通过他执政以来推行的政策,可以看出,普京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他提出的、作为治国思想的“俄罗斯思想”。把俄罗斯建设成为一个“强国”,是普京步入政坛以来最为重要的政治理想。这也集中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首先要做的是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反映其强权治国的思想,以此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团结与和睦;其次是把经济搞上去,在此基础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强国的基础;第三,在对外政策方面,一切都要服从俄罗斯国家利益,并积极争取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一)普京为实现其政治理想采取的主要措施

普京第一任期的主要政策措施有以下几点。

强化了中央权力,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成立了7个大联邦区,由总统任命联邦区的全权代表。建立了国家权力垂直体系,叶利钦时期联邦主体通过的法规中有3 500多项法规不符合俄罗斯宪法和联邦法律,到2001年有4/5已得到修正[3]。90%以上的总统令地方政府根本不执行。普京执政以来,基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打击车臣分裂主义势力和恐怖主义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推动政党制度建设,通过政党法,使“统一俄罗斯”党成为政权党。2003年12月7日的杜马选举,“统一俄罗斯”一党独大,在杜马中超过半数。这些加强了普京总统的执政基础,形成了议会上院、下院和地方政府中亲总统力量的核心。

打击寡头势力。普京从2000年起,先后打击了古辛斯基、别列佐夫斯基和霍多尔科夫斯基,既赢得民心,也提高了普京个人的威望。

加强对新闻媒体的控制,引领社会舆论的导向。

进行司法、行政改革,惩治腐败,提高国家机关的办事效率。

通过上述政策措施,使俄罗斯社会从无序、混乱走向有序和政局相对稳定。

2004年4月普京连任总统后,继续在为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体系、保证社会的稳定、团结与和睦作出努力。普京第二任期与第一任期在政治治理国家方面的政策既有连续性,亦有其特点,这就是把重点放在强化中央(联邦)权力上。普京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俄罗斯虽经过普京总统第一任期的治理,社会逐步走向稳定,经济连年增长,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日趋严重。例如,犯罪案件不断上升,恶性杀人案,政治谋杀案层出不穷。普京也说过,40%的犯罪活动甚至都没有得到报告;恐怖事件连续不断,两架客机同时坠毁,莫斯地铁车站自杀性爆炸与别斯兰学校人质事件等,使俄罗斯人越来越感到恐惧和缺乏安全感;政府管理部门效率低下,腐败严重;车臣问题的最后政治解决也非易事;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如何处理好与寡头的关系也是个复杂的问题。

在上述背景下,需要通过加强国家权力,强化中央垂直领导等手段,来树立人民解决以上种种社会经济问题的信心。

为了强化中央权力,普京采取了以下重要措施。

首先,要进行强有力的行政改革。普京在2004年3月15日凌晨当选连任总统后,同媒体见面时就强调:“对俄罗斯这样一个复杂、处于发展转折关头的国家,没有最高国家权力和管理机关是不可想象的。这将导致混乱。所有的人都将受害。这是不允许的。”普京连任后,之所以一再强调首要任务是进行行政改革,并且很快着手进行,对政府进行大改组,主要是为了解决官员素质低下、行政管理

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官员腐败严重等问题。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简化政府职能与缩小行政审批权限;精简机构与裁减冗员;提高管理效率;严厉打击官员腐败。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组建一个精明强干的政府,使这个政府的“任何官员不能以国家利益为掩护中饱私囊”。在行政改革过程中,普京首先进行了各级领导班子的调整工作。其重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与他高度一致的最高执行权力机构,使总统班子与政府班子在政治上高度合一,消除政府与总统的分歧,以便顺利推行他的治国方略。另外,普京反复强调,通过行政改革来打击官员的严重腐败。他公开指出:“人们都在用贿赂来克服种种行政障碍。障碍越大,贿赂数额就越大,收受贿赂的人的级别就越高”。在俄电视征询的近50万居民的意见中,有3/4

的人控告的是行政管理部门的肆意妄为。为此,俄成立了直属总统的反腐败委员会,决心向腐败宣战。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必然引起广大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并且使任何一项社会经济改革政策难以顺利推行,任何一项社会发展计划都会流于空谈。

其次,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建立了以强势总统为特征的垂直政权体系的同时,要克服地方做大和分裂主义倾向。普京要强化中央权力,必须根本改变这种局面。在第一任期已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础上,他在第二任期内将继续进行调整工作,如进一步明确划分各级政府机关之间的职权与财权。普京在2004年的总统国情咨文中强调:“无论联邦主体,还是各地区都应当清楚,各自应履行哪些职责,应提供哪些公共服务,有哪些资金来源。”改革89个联邦主体最高行政长官的选举制度,一个重要目的是使高素质的、坚决主张改革的人担任地方长官。

第三,政权非寡头化。普京执政以来,一直在打击寡头势力,改变寡头参政与垄断国家经济命脉的局面。普京打击寡头势力,从政治上讲,主要是剥离寡头与政权的关系;从经济上讲,一方面为了削弱寡头对战略资源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是为

了使俄罗斯经济快速增长,因为控制经济命脉的垄断集团已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障碍;从发展道路来讲,普京要建立的是强有力的国家调控机制,尽快使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来,而垄断集团主张的是自由放任的发展模式,对内听凭资本自由发展,包括形成对经济的垄断。对外则要求国家提供保护,提供各种优惠条件。以上两种发展道路是相对立的,必然会生产种种矛盾,使普京的“强国”政治理想与政策难以实现。

第四,加强法制建设。强化中央权力、提高官员素质与办事效率以及惩治腐败,都离不开法制建设。普京强调,俄罗斯宪法和联邦法律是至高无上的,这应成为俄联邦所有地区的生活准则,这样才能从法律上实现国家的统一,国家机器变得可控。从经济领域来讲,要实现“可控市场”的方针政策,也需要有各种法律加以保证,这样才能做到普京所要求的,既能实现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又能做到杜绝国家对经济没有根据的干预。从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来讲,今后应严格依照联邦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改变地方机关职权不明的情况。

第五,积极推动政党建设,促使成熟的政党体制形成。在政党建设过程中,“政权党”的力量逐步扩大,并使拥护与支持总统和政府的政治派别在议会中占居多数地位。

(二)俄罗斯政局发展趋势

普京执政6年多来,俄罗斯政治领域中的消极因素日益得到抑制,政治秩序混乱、无序状态有了根本性的好转,加上多年来经济发展保持了良好的态势,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改善。可以说,目前的俄罗斯出现了较为和谐的社会政治氛围,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精英集团较为团结,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有了较大改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强,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日趋缓和,“街头政治”的斗争形式逐步消失,斗争一般在宪法与法律范围内进行。总之,

普京执政时期,从总体来讲,政局保持了稳定,国家权力日益巩固。与此同时,俄罗斯社会对普京本人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支持率。

在离普京第二任期还剩两年之际,俄罗斯高层领导早就在谋划普京政局的延续问题。现在有各种议论与方案:一是让普京连任三届总统,这需通过全民公决来修改宪法;二是延长普京第二届总统任期,由4年改为7年,即任期到2011年,这同样需要修改宪法;三是普京出任俄(罗斯)白(俄罗斯)联盟总统;四是普京到2008年出任总理掌握实权,这要求从现在的总统制改为议会制,也要求对俄罗斯现行宪法进行根本性修改;五是在继续保持总统的条件下,普京出任总理,4年之后即到2012年,普京再次竞选总统,人们称为“曲线过渡”或“过渡模式”;六是普京选定接班人,使他的治国思想、纲领得到继承。

人们对普京政权的延续问题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议论,并提出各种设想与方案,说明对此问题的关切,并且也有现领导层用来测试社会各界的反应之意。尽管人们对普京到2008年的最后结局尚难作出判断,现在看来,最后一种可能性较大,即由普京选出接班人并通过各种途径给予支持,使其在2008年总统竞选时得以获胜。

笔者认为,不管2008年总统竞选结果如何,即使是反对派上台,俄罗斯政局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保持较为稳定的局面,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2008年之后的相当一个时期,不论谁上台执政,作为体现治国思想的“俄罗斯思想”,其基本原则与政策将会继续下去。普京总统在2004年5月26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明确地说:“我们的政策基本原则不会发生任何改变。”“彻底改变经济政策,对外政策全面修正,所有偏离历经磨难的俄罗斯所选择的历史道路的做法只会带来不可逆转的灾难。必须坚决杜绝这些行为”。“传承战略方针、继续推行经过4年实践考验的改革,这是我国继续稳步发展的基础。”第二,

普京的政策走向,既不是独裁主义,也不是无政府主义,而是在不改变俄宪法的情况下建立能够发挥作用的、符合俄国情的和有效的民主(也有人称为“可控的民主”)。俄罗斯转轨的大方向,即政治民主化与经济市场化不会改变。

第三,从今后国家政策和总趋势看,俄罗斯所推行的改革与发展政策、措施,都将围绕加速经济发展与加强中央权力这两个轴心来进行。至于有人担心对强化中央权力会不会使俄罗斯政权走向独裁,这应该进行客观分析。我们在前面已提到,普京上台通过强化中央权力和加强国家政权,主要是为了解决叶利钦时期混乱、无序的政治秩序。除了这一客观的现实原因外,还有两个因素制约俄罗斯政权走向独裁:一是虽然俄罗斯的政治体制还不能说已完全定型,但是应该看到,俄罗斯经过10多年的社会变迁,大致形成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的框架。再经过一段时期的改革和各种关系的磨合,可能会朝更符合现代化的政治体制方向发展,政治体制走向更成熟化和法制化。在此过程中,政治集权化将渐渐削弱而民主化则渐渐发展。当然,这个转化是一个渐进过程;二是从国际背景来看,当前的俄罗斯与上世纪20~30年代的斯大林执政时期的苏联根本不同。俄罗斯走向极权必然会遭到西方的反对。再说,俄罗斯如果把自己重新孤立起来,不融入世界经济,那么也难以达到振兴的目标。

第四,俄罗斯经济已步入快速增长期,在此基础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关经济形势将作专门论述),这是保证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

第五,极为重要的一点是,俄罗斯经历了叶利钦时期的8年动荡,社会的主流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广大民众已由求变转向了向往安定。这一变化,对俄罗斯社会走向稳定,制约政局剧变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六,目前俄罗斯还存在一些影响政局稳定的消极因素,如重建车臣尚需时间,与车臣问题相关的恐怖活动时有发生;严重的腐败问题依然存在。普京在

2006年5月10日发表的总统国情咨文中说:“尽管付出努力,我们却至今未能消除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大障碍,那就是腐败”;行政管理部门效率低;法制尚不健全;“颜色革命”的消极影响,等等。应当指出的是,所有这些对俄罗斯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并不是突然产生的,它在短期内也不会消除,但这并不能成为影响俄罗斯今后政局的主要因素。另外,还应看到俄罗斯通过采取各种措施,这些消极因素的作用日益减弱。

以上的分析说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俄罗斯社会与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促使社会和谐发展的因素在增加,宪政制度得到日益巩固与国家政权,特别是中央政权继续强化,从而使政局保持稳定。

二经济走势:步入增长期,崛起之说并非空穴来风普京执政以来,一直全力以赴抓经济,把它视为国家的中心任务。

(一)普京执政后摆脱经济危机并步入增长期

普京在其总统的第一任期,使俄罗斯经济从严重的危机状态摆脱出来,走向复苏,进入了经济增长期。其经济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在2000~2003年的4年内,GDP累计增长近30%。由于经济摆脱了危机并出现连续增长,使俄罗斯过去丧失的经济潜力弥补了40%,但还没有达到1989年的水平。2003年俄罗斯GDP总量(按卢布汇率计算)为4 315亿美元;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1999年职工月均工资为64美元,养老金仅为16美元,并且经常不能按时发放。而到2003年这两项指标分别增加到180美元和60美元。这4年居民的实际收入增加了50%。

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从1999年占总人口的29.1%下降到2003年的

22.5%。失业率从1999年的12.6%下降到2003年的8.4%;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有改善。在普京的第一任期内,偿还外债500亿美元,并且未引起财政紧张。连续几年出现预算盈余, 2003年预算盈余占GDP的2.5%。通胀率得到控制,2003年未超过12%。

1998年金融危机后,几乎枯竭的外汇储备,到2003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为790亿美元,仅2003年一年就增加300亿美元。

在普京第二任期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04年GDP增长率为

7.2%,2005年为6.4%(GDP为21.67万亿卢布,合7 658亿美元,人均GDP超过5 300美元)。职工月均名义工资约为320美元,增长25%左右,月均实际工资增长9.3%。到2005年贫困人口下降为2 670万~2 9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5,其月收入不超过1 000卢布。2004年俄罗斯外汇储备为1 200亿美元,2005年年底已达到1 822亿美元。到2006年4月28日剧增到2 25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普京执政6年多来,俄罗斯经济连续增长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发展的宏观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这里主要指政局较为稳定与确立了把发展经济作为中心任务的政策;二是有利的国际市场行情。这里主要与能源等原材料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有关。九一一事件之后,国际市场石油等原材料价格急剧上扬,对俄罗斯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俄罗斯政府认为,经济增长的50%是靠内部因素保证,而经济学界普遍持不同意见[4];三是内需的扩大。2001~2005年,居民实际货币收入年均增长10.8%,零售商品流转额年均增长10.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3%;四是普京实行以寻求最大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左右逢源的

外交政策,为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为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经济发展预测

前几年普京在经济方面虽取得了进展,但经济问题仍是俄罗斯最大的难题。俄罗斯国内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对于俄罗斯来说,最主要的危险依然是经济方面”。普京对2003年进行总结时说:“经济上落后是俄罗斯安全的主要威胁”。他在竞选总统获胜后的2004年3月15日讲:“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保证经济增长”。具体说,要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实现2010年GDP翻番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提高人民福利,消灭贫困。普京之所以一再强调要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原因有:一是普京在上次竞选总统时提出了富民强国纲领,如果速度上不去,就无法实现这个纲领;二是低速增长,意味着俄罗斯在21世纪初在经济上难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使俄罗斯难以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在经济力量成为国际斗争中最重要的、决定性力量的当今世界,经济上不去,就不可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也不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三是经济快速发展是保证人民福利提高的基础。

俄罗斯政府及普京本人,对经济发展目标都提出过一些方案或规划。

1.GDP翻番问题

有关GDP翻番的战略目标,是普京在2003年发表的总统国情咨文中提出的。2004年普京连任总统后,一再强调要加速经济发展,实现2010年GDP翻番目标。关于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在俄罗斯一直有不同看法,但目前普遍认为,翻番存在很多困难。

从各种情况分析来看,目前与今后一个时期,制约俄罗斯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1)资金短缺是俄罗斯经济难以快速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根据世行的一份报告,要达到俄罗斯政府预期的2010年前经济增长5%~10%的目标,

年投资增长率应为17%。这几年来,俄罗斯投资虽有很大增长,但很难达到17%的水平;(2)短期内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很难改变以出口为主导的模式,经济原材料化趋势在相当一个时期内难以改变;(3)内需的拉动作用仍然有限。普京上台后,虽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总的来说,俄罗斯国内需求水平不高;(4)经济结构调整的长期性与复杂性。为了使经济稳定增长,靠一般投资远远不够,还需要通过增加投资和不断调整投资政策来改变不合理的结构,建立起能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与新兴工业部门,从而使生产符合市场的需求,并使经济发展具有后劲;(5)科技人员大量流失和设备严重老化,这已是阻碍俄罗斯经济增速的重要因素。目前,俄罗斯的高科技产品在世界上仅占0.3%;(6)劳动力不足。据俄罗斯人口学家测算,一旦俄罗斯经济步入快速增长轨道,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将会十分突出;(7)面临十分艰巨与复杂的改革任务。看来,俄罗斯在短期内难以通过改革形成对经济增长起到稳定作用的机制性因素。

由于上述这些因素,2006年5月10日普京发表的总统国情咨文在谈到这一问题时,不再像过去那样肯定2010年GDP翻番目标能实现。他说:“如果我们不能解决掉某些问题,不能改善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不能保障应有的经济自由水平,不能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不能强化所有权,那么未必能够在宣布的时间内完成在经济领域提出的任务。”

2.未来10年经济增长的预测

2005年俄罗斯通过了《2006~2008年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中期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规定了由普京提出的四大“国家优先发展项目”,即卫生、教育、住房和农业。对2006~2008年3年经济增长的可能性,提出3种方案。

这3种方案主要是根据对石油价格的不同估价而分别测算的。

第一种方案为悲观方案。它以“乌拉尔”牌石油平均价格预计由2005年的50.8美元/桶降至2006年的34美元/桶为依据,预测2006年经济增长要达到4.7%,以2007~2008年石油进一步降至28美元/桶为依据,2007年和2008年经济增长分别为4.5%和4.8%;第二种方案为中性方案。它以“乌拉尔”牌石油平均价格到2006年预计降至40美元/桶,到2007~2008年降至35~36美元/桶为依

据,2006~2008年经济增长为5.6%~5.7%;第三种方案为乐观方案。它以“乌拉尔”牌石油平均价格2006年预计维持在45美元/桶以上,2007~2008年石油降至40美元/桶为依据,经济增长平均达到5.7%~5.9%。

《纲要》提出了3种经济发展模式:一是继续实行现行的、走资源型与利用现有生产能力的经济增长模式;二是推动新经济部门发展,即走创新型经济增长的模式;三是人力资本发展战略。俄罗斯政府认识到,今后其经济发展要摆脱主要依赖自然资源与过去建立起来的基础设施及固定资产,这种情况会使俄罗斯经济难以稳定发展。因此,俄罗斯要求加速由资源型经济增长模式向发展型经济转变,使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创新、人力资本、高科技和自由经营的基础上。

根据《纲要》的数据,按照创新型发展战略,俄罗斯未来10年经济发展将经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6~2008年,为惯性阶段。它的经济发展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增加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原材料产品出口及提高现有设备生产能力来实现。GDP的增速将由2004年的7.2%降至2008年的5.9%;第二阶段是2009~2010年,为经济增速放慢阶段。《纲要》认为,这阶段世界经济增速将放慢,俄罗斯原材料出口将减少,如果在第一种发展战略的条件下,经济增速可能降至4.5%~5%,如果在第二种发展战略的条件下,经济增速也不超过6.2%;第三阶段是

2011~2015年,为经济加速增长与现代化阶段。这期间俄罗斯GDP的增长率将不低于7.2%。

按《纲要》预测,在积极创新型的发展战略条件下,俄罗斯GDP在2005~ 2008年将增长26%,到2008年GDP将达到29.3万亿卢布,合1.057 8万亿美元。按国际标准,俄罗斯届时就可成为经济大国。到2015年GDP将增长96%,GDP总量将达到1.5万亿~2万亿美元,届时人均GDP可超过1万美元,俄罗斯就成为经济强国。在2015年GDP增长1倍的情况下,居民的实际货币收入将增长1.2倍,这同时亦使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由2004年的17%降至2015年的5%。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15年,俄罗斯的GDP占世界GDP的比重将由2004年的2.6%提高到3.4%,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俄罗斯人均GDP预计可达到16 800~20 100美元。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的基本看法是:俄罗斯经济已步入增长期,随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增多,今后一个时期(2015年前)俄罗斯经济增长率可达到5%~7%,个别年份出现较大的波动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至于再长远一点的2015年以后的经济预测,俄罗斯政府官方尚未公布有关材料。而著名经济学家、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阿·格·阿甘别基扬在其《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一书(2004年俄文版)中,对俄罗斯到2030年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以下乐观的预测,从现在到2030年这一期间,GDP年均增长率为6%,到2030年按人均计算的GDP有可能从现在世界排行中的36位提升到15~20位,GDP、工业、固定资产与投资规模将从第10位提升到第4~5位,届时仅将落后于美国、中国和日本,到2030年,按现行价格计算GDP总量为5.5万亿~6万亿美元,相当于现今美国GDP的60%,按人均计算的GDP为4万~4.5万美元,超过现今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将发生重大变化,到2030年按人均计算的居民月均收入为1 000美元,中产阶级人数的比重将从现在的15%~20%增加到65%~70%,人的寿命将从现在的65岁提高到75~78岁。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可从现在的20平方米扩大到45~50平方米,并且质量大大提高,备有热水、电话和空调等。居民的汽车拥有量将从现在的每千人150辆增加到400辆。

以上分析说明,俄罗斯经济已步入增长期,重新崛起的可能是存在的,这并非空穴来风。

(责任编辑张红侠)

注释:

[1]《普京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第78页。

[2]同上,第10页。

[3]同上,第275页。

[4]据俄罗斯科学院院士А.Г.阿甘别基扬于2004年12月17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的一次报告中提供的材料,1999~2004年6年期间,俄罗斯GDP的增长率,70%是国际市场能源及其他原材料价格上涨的结果。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第5期

俄罗斯现在的政治经济情况

世界银行提供的报告中,有两份报告,极具震撼。第一份是世界银行专家在4月17日公布的关于俄罗斯经济状况的报告中指出,俄罗斯经济增长是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第二份是世界银行专家12月1日宣布的分析报告:在2001年至2003年间,中国经济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但13亿人口中最贫穷的10%人群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 第一份报告让人震撼,是让人们知道,有一种经济增长,叫“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开始于1999年。从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速度约6%,经济总量增加了70%。然而,俄罗斯的工资和人均收支却增加了500%,扣除通胀后,人均收入实际的增长,超过了200%。8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2倍。 俄罗斯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当下,俄罗斯人平均月工资10800卢布,约合人民币3650元。其中莫斯科人均工资最高,目前人均约2万卢布,折合人民币6700元;与中国接壤的远东地区最低,月均工资在9500至10000卢布(人民帀3200至3360元)之间。 实际工资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只是俄罗斯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俄罗斯联邦和各联邦主体、地方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领域的。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随着经济增长,俄罗斯各地每一个季度都调整“人均最低生活标准”,也就是“贫困线”。最低生活标准每一季度由俄罗斯各联邦主体制定,用于评估居民生活水平以及作为制定补助金、补偿金及其它社保支付的款项。莫斯科今年第三季度,人均最低生活标准为月5124卢布(折人民帀每月1700元,北京市2006年7月1日起,基本生活费确定为每人每月448元,仅为莫斯科最低生活费标的26%),有劳动能力的居民最低生活标准为5795卢布,退休人员3533卢布,儿童是4381卢布。与中国东北接壤的滨海边疆区今年第二季度居民人均最低生活费标准定为月4362卢布(折人民帀每月1450元,与之接壤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现行居民最低生活费保障标准是1997年制订的,市区每人每月200元,阿城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习题――08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

第八章俄罗斯 一、单项选择题 1、战后最早出现的地区经济集团是() A、经济互助委员会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东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A 2、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转换的最鲜明特点是( ) A、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后发生的 B、美国战胜苏联的结果 C、在和平条件下苏联一极的崩溃 D、多极格局已在旧格局中发育成熟 答案:C 3、提出“三和路线”的苏共领导人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答案:B 4、苏联解体的时间是( ) A、1990年12月 B、1991年8 C、1991年12月 D、1992年2月 答案:C 5、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所推行的政治路线是() A、公开性、民主化和多元化 B、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C、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D、全面完善社会主义 答案:C 6、俄罗斯与欧盟主要国家发展关系中倡导的是:( ) A、一致抗美 B、逐渐取消北约 C、共建大欧洲 D、领导欧洲 答案:C 7、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是在()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 B、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C、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之后 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答案:D 8、“八一九事件”爆发的直接动因是() A、车臣武装叛乱分子的分裂活动。 B、签署新联盟条约 C、波罗的海三国宣告独立 D、总统大选 答案:C 9、苏联东欧剧变后初期,东欧中亚国家对外政策的普遍特点是实行了() A、东西方兼顾的“双头鹰政策” B、“亲西方一边倒”外交政策 C、全方位外交政策 D、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答案:B 10、俄罗斯、波兰、捷克等多数东欧中亚国家开始经济转型时采用的主要方式是() A、渐进式转型方式 B、激进的“休克疗法”方式 C、混合式转型方式 D、全面私有化的形式 答案:B 11、导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的主要原因是( ) A、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B、1955年联邦德国正式加入北约 C、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1954年越南人民开展抗法战争 答案:B 12、20世纪70年代苏美争霸的态势是( ) A、苏联采取攻势,美国处于守势 B、美苏互有攻守 C、美国采取攻势,苏联处于守势 D、美苏关系全面缓和 答案:A 13、以下重要事件中直接导致雅尔塔体系瓦解的有( ) A、苏联全面改革 B、两德统一 C、欧洲联盟建立 D、美国提出“超越遏制”战略 答案:B 14、提出“三和路线”的苏共领导人是( )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巨变及其发展趋势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巨变及其发展趋势——“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研讨会综述 张健荣 当今俄罗斯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普京总统执政八年后,俄罗斯正面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头。新一轮的国家杜马选举以及2008年3月份的总统选举无疑是俄罗斯未来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后普京时代,或者说普京卸任后的俄罗斯的发展趋势正成为我国对俄罗斯研究十分迫切和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与欧亚所于2007年11月27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了“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研讨会,为国内部分俄罗斯问题专家学者提供了一次有益的学术交流机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新华社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共30多名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者围绕俄罗斯大选前后及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未来趋势以及俄罗斯对外政策走向和中俄关系发展前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普京执政期及其后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与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董晓阳研究员对普京总统执政八年间俄罗斯社会所发生的巨变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普京的执政理念以及当前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在发言中他提纲挈领地就俄罗斯的巨变作了归纳。他指出,普京执政八年,俄罗斯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恢复了国家的权威;二是经济恢复到了苏联解体时期的水平,进入了世界经济前十强;三是在相当程度上恢复了大国的地位和形象;四是恢复了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性;五是恢复了民众对俄罗斯未来的信心。在“五个恢复”基础上,俄罗斯开始重新走上了强国、强军、富民的大国发展道路。董晓阳指出,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政

俄罗斯的政治制度.docx

俄罗斯政治 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举行全体公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同年12月25日,新宪法正式生效。这部宪法确立了俄罗斯实行总统制的联邦国家体制。宪法规定,俄罗斯联邦总统是国家元首,是俄罗斯联邦宪法、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保障;总统按俄罗斯联邦宪法和联邦法律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总统任命联邦政府总理、副总理和各部部长,主持联邦政府会议;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并领导国家安全会议;总统有权解散议会,而议会只有指控总统犯有叛国罪或其他十分严重罪行并经最高法院确认后才能弹劾总统。根据宪法,俄罗斯联邦会议是俄罗斯联邦的代表与立法机关。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两院组成。联邦委员会由俄罗斯联邦每个主体各派两名代表组成:一名来自国家代表权力机关,一名来自国家执行权力机关,主要职能是批准联邦法律、联邦主体边界变更、总统关于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的命令,决定境外驻军、总统选举及弹劾,中央同地方的关系问题等。 俄罗斯权力机构冲突的制度因素分析 【内容提要】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联邦也开始了全面的社会转型。俄联邦政治体制的变迁中,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在国家权力体制的构建中猛烈的交锋撞击,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政治悲喜剧。权力体系重构的动态过程中,新旧体制的互不相容导致了难以避免的冲突,俄主要的权力机关围绕着权力架构的核心支配地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代表各种利益的政治力量又加剧了政治冲突的对抗性。 【关键词】权力机构制度冲突对抗性 叶利钦时代俄罗斯政治制度的变迁过程中,不断分化组合的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政治冲突具有强烈的对抗性而且旷日持久。政党运动及其领导人争权夺利的激烈搏斗,在国内外接连不断的各种事件的冲击下,形成了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一次又一次危机,充分表现出俄全面转型时期深刻尖锐的社会矛盾和艰难性。对抗性的政治冲突已成为俄政坛的一个突出特征。本文尝试从制度因素入手来分析俄权力机构政治冲突的深层次原因,论证对抗性冲突的不可避免。 一 从俄罗斯政治制度形成的背景和过程来考察,它是在政治剧变、社会全面转型过程中和面临西方国家的压力之下,多种政治力量兴起并且积极构筑各自的政治地位的进程中,经历了大规模激烈残酷、甚至是流血牺牲的争斗,根据特定时期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构成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缺少制度保证的脆弱力量平衡很容易被政治力量的此消彼涨、甚至是偶然的突发事件所打破,这就为后来的尖锐不断的政治冲突埋下了祸根。 俄罗斯新的政治体制是在走西方民主化道路的背景下,由于两个具有明显特征的制度因素——延续的集权制度的政治影响和强大的反对派并存——的作用而形成的。由于俄历史上长期的集权统治,剧变后俄缺少民主传统和民主政治成长的现实基础。政治剧变启动了社会全面转型,激发了俄民主化大跃进的愿望,不同的政治力量在社会大分化、大动荡、大变革的时

俄罗斯经济发展进程及现状

俄罗斯经济发展进程及现状 俄罗斯作为前苏联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在当前世界也经济大国,对世界政治、经济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作为“金砖国家”的之一的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之一。今年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10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14769亿美元。在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10年各国GDP排名中,俄罗斯排名第十,而相对于其亿的人口来说,其10521美元的平均GDP就比像中国、印度、巴西等经济实力雄厚但人口也相对较多的其他发展中大国要有优势,排名世界第54位。在原料出口型经济结构下,俄罗斯经济长期与国际能源市场密切挂钩。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几乎成为俄罗斯经济的“命根”。俄罗斯经济形势与经济发展往往与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为俄罗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能源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与不可预见性也使俄罗斯的经济发展面临挑战。 俄罗斯一波三折的经济发展进程 1991年,苏联解体后成立的俄罗斯联邦,叶利钦从西方经济学那里,引进了“休克疗法”,价格放开、卢布自由兑换和经济私有化,进行了一场激进的经济改革,希望借此跨入市场经济轨道,跻身西方发达国家之列。不料事与愿违,俄罗斯经济非但没有起色,反倒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不顾国情盲目改革,使俄罗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休克疗法的对于俄罗斯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经济连年萧条,物资匮乏,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下降。到了1997年,俄罗斯的经济似乎有了转机,但1997到1998年的金融危机再次沉重的打击了俄罗斯刚刚复苏的经济形势。 普京接掌政权后,俄罗斯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朝着国富民富的目标大步前进,其发展变化令全世界惊叹。俄罗斯在普京总统的带领下迎来了一个为期10年的春天。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始于1999年,从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约6%,经济总量增加了70%。然而,俄罗斯人的工资和人均收入却增加了500%,扣除通胀后,人均收入实际增长超过了200%。2007年俄罗斯的宏观经济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俄罗斯业已进入世界十大经济体之列。2007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达到近7年来的最高水准,据俄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俄多项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十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二倍。俄罗斯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到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当下,俄罗斯人平均月工资10800卢布。其中莫斯科人均工资最高,目前人均约 2万卢布;与中国接壤的远东地区最低,月均工资在9500至10000卢布之间。实际工资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只是俄罗斯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俄罗斯联邦和各联邦主体、地方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公共领域。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而对比一

普京时期俄罗斯的政治与经济政策

普京时期俄罗斯的政治与经济政策俄罗斯自苏联解体后,综合国力严重下降,经历了长期经济衰退和政治动荡。但是俄罗斯仍然是世界上的重要国家,它幅员辽阔,资源丰富,2000年普京当政,使俄罗斯逐步实现经济和政治的稳定,在当今世界中发挥着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存在下来的主要国家继承了前苏联的经济、政治、军事。 在经济上,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76.23%的国土,52%的人口,50%以上的自然资源,60%以上的综合经济能力。据有关资料显示:俄罗斯已探明的资源储量约占世界资源总量的21%,居世界首位。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资源完全自给的国家。俄罗斯自然资源总价值约为300万亿美元。(据俄学者披露,美国已探明自然资源储量价值10万亿美元;中国为5万亿美元,西欧为2.5万亿美元) 在政治上,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政治大国地位,继承了前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接替了前苏联建立的与140多个国家的外交关系,将前苏所有驻外机构改为俄罗斯外交机构,继承了前苏联签订的1.6万多个涉及诸多领域的国际条约和双边条约。 在军事上,俄罗斯获得前苏联75%的军队,80%的战略核力量,50%的武器装备,70%的军工生产企业。在前苏联13个军区中,俄罗斯控制和接管了8个半军区。 在普京上任之前,经过前几任总统的努力,俄罗斯已实现市场主

体多元化,市场价格全面放开,基本实现企业经济活动自由化,对外经济活动的国家垄断已经废除,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各项经济制度如产权制度、财政制度、税收制度、银行体系、社会分配制度等均已按照市场经济原则重新构建,政府管理经济职能已经转换。 但俄罗斯市场经济还只是初始形态,市场体系发育尚不完善,市场机制未能有效运转,市场秩序不健全,经济体制尚存缺陷。 普京选为总统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他第一任期的经济政策是: 提出“强国富民”思想,使政府工作中心向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转变。 将市场经济和民主的普遍原则与俄罗斯现实相结合,渐进地、逐步地、审慎地进行改革。 干预和规范市场经济运行。强调政府领导和干预经济的重要性,强调国家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转方面的重要作用。 进行经济结构改革。引导经济结构合理化。 实行市场机制与国家刺激相结合的投资政策。 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 建立有效的财政金融体系。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重组银行系统,改善经营,优化银行资产质量,加强央行监管职能。 调整对外经济发展战略,政府为出口提供担保,抵制国际市场的歧视行为,争取尽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相对经济衰落,构成了当前国际形势的总的特点,从而正引起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相应调整。但是,要认识到万事万物的运动不是直线前进的,前面充满着不确定性。从国际形势看,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不容小觑,中国已难独善其身,全球经济衰退正从外需角度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消费力下降,将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影响。在欧美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条件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国内形势看,物价总水平仍在高位,房价没有出现明显拐点,民间流动性依然很强,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受到紧缩政策影响,融资和经营均出现困难。就业压力正在增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一、当前国际势态 (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 当今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财政赤字。与克服通货紧缩相比,必须优先摆脱财政赤字。希腊、意大利的财政问题很严重,日本的财政问题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最严重的之一。日本国债大多数是国内投资者持有的,但是伴随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储蓄率将逐渐下降,日本国内消化国债也将逐渐减少,必将希望外国人持有。为此,日本将不得不提高利率,由此将出现付息费用增加、财政状况恶化或日元贬值。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表的报告,日本的政府债务2015年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250%,大大高于希腊的140%。这相当于一个人背负超过自身体重2倍的沙袋。日本老龄化步伐加快,社会保障负担加重。问题明确但不能解决,这与希腊是相同的。 (二)国与国之间险恶的政治经济竞争没有改变

后金融时代,国际竞争不仅没有减弱,而是有加剧态势。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强,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突破引领的新增长点短期内仍难以形成。各国经济政策主张分歧明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在内需不振的形势下,各国更加重视扩大出口,而发达国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花样翻新,贸易限制措施明显增多,经贸摩擦政治化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救济措施也有加速上升趋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持续高位震荡,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引发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新兴经济体本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加,国际股市、债市动荡加剧。各国围绕政治话语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等问题展开激烈竞争,力求在未来格局中占主动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崛起面临的困难与阻力仍未减弱 以欧洲、中国、印度为代表,21世纪世界和平发展,已然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一个主要内容和突出表现。此前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往往来自欧美国家,而现在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并且这个问题正在以构成贸易补贴为由被推向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新兴国家尤其中国和俄罗斯,依然面临发达国家的战略扼制与围堵,发展的国际阻力仍未减弱。比如,推翻卡扎菲政权,扶植亲西方和新政权,挤占中国和俄罗斯在利比亚的巨大经济权益,中国在战前大规模撤侨,其实撤出的大部分都是中国在利比亚投资项目的建设工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样十分惨重。还有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近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争端又起,先是越南在南海举行实弹演习;接着菲律宾也与美国举行联合海上军演,南海问题又现紧张局势。 二、当前国内形势 (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俄罗斯主要经济指标和主要产业部门的发展情况

以石油为主的资源产业是俄罗斯经济的支柱 ■俄罗斯资源产业产值约占俄工业产值的30%,为政府创造54%的年收入预算和45%的外汇收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左右 ■资源出口大约占俄罗斯出口商品总额的68%,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煤炭及资源化工产品,占矿产品的74%,以矿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是俄罗斯出口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巨大■俄资源领域的投资占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27%,占全部外国对俄投资的75%。由于产业结构高度依赖资源,国际资源价格的波动对俄罗斯经济的整体状况有直接影响■中俄作为世界资源大国,尚不能充分利用金融市场为资源经济服务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俄国经济的影响 ■以2008年四季度为例,由于石油价格大幅下挫70%至50美元以下,俄罗斯经常账户盈余锐减,其财政余额亦出现了赤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彭博共计预计俄罗斯2009年GDP增速从2007~2008的6~8%缩减至-0.7%,2010年有可能出现适度恢复 中俄两国合作领域 监管合作 ■在借鉴美国等成熟市场发展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审慎监管,建立中俄监管沟通的长效机制 ■长期保持中俄监管层面及时有效的金融信息交流 ■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金融危机,中俄监管层合作加强跨境危机管理和处置能力 机构合作 ■机构间定期协商沟通,加强经验交流和市场信息共享 ■中俄两国机构在完善其内部建设的基础上,保持适度的信息公开,有助于及时准确的评估对手方的信用风险 ■建立完善两国信用评估体系,本着诚实互信的原则,中俄机构间可相互授信,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中俄两国机构可联手共同推进投资者教育工作,提高机构对投资者的认知度 研究项目合作 ■中俄两国定期互派人员共同进行相关项目研究工作,为两国金融市场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 俄罗斯经济特点,和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特点:重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轻工业和农业不很发达。经济依赖自然资源层度高,进出口贸易不发达 优势:自然资源丰富,技术人才多,国土面积大,多海港,重工业技术水平高 不足:三大产业发展不均衡,过分依赖自然资源,进出口贸易不发达,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资源利用不够合理 俄罗斯主要经济指标和主要产业部门的发展情况 2007年俄经济增长速度显著回升,GDP增长率大约在7.2-7.4%。 外贸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2007年俄罗斯外贸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出口总额再攀新高,其次是进口增速,有逼近出口增速之势。进口增速高的原因在于,一是俄罗斯政府降低了高科技设备的进口税,促进了进口增长;二是俄罗斯居民消费需求扩大,与此同时,卢布升值,使外国产品竞争力增强,从而促进了进口的加速增长。 俄罗斯政府在2007年里进一步加强对重要产业部门,如石油、天然气的控制和监督。政府

俄罗斯政治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趋势

俄罗斯政治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趋势——评《当代俄罗斯:政治发展进程与对外战略选 择》 陈兆德 2011-02-04 10:18:31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6期 苏联在1991年解体后,俄罗斯作为原来最大的加盟共和国在国际社会以独立国家的身份成了其合法的继承国,并仍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10多年来,俄罗斯社会经历了激烈的社会动荡和社会转型。现在,俄罗斯已逐步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但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族关系等方面的矛盾还很多:俄罗斯现行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早已确立,但政治转型过程尚未完成,政治民主、政治效率和政治秩序的目标还未实现;俄罗斯务实外交的方略已渐趋形成,但仍有一些制约的因素不利于其大国外交的实施。因此,对俄罗斯的政治发展与对外战略进行跟踪研究就十分必要。加之俄罗斯是地跨欧亚的政治大国,又是我们最大的邻国,而且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俄两国具有大致类似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政治模式,研究俄罗斯政治发展进程及其经验教训,对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范建中等同志撰写、时事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的《当代俄罗斯:政治发展进程与对外战略选择》一书(以下简称《当代俄罗斯》),以大量的历史事实,深入的理论分析,阐述了俄罗斯政治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趋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当代俄罗斯政治走向的好书,值得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国际政治教研工作和外事工作的人们认真读—读。 重点突出显主题。这是本书的一个鲜明特点。《当代俄罗斯》一书没有泛泛研究俄罗斯的全貌,而是着重研究当代俄罗斯政治发展的过程、特点和趋势。在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相对经济衰落,构成了当前国际形势的总的特点,从而正引起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相应调整。但是,要认识到万事万物的运动不是直线前进的,前面充满着不确定性。从国际形势看,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不容小觑,中国已难独善其身,全球经济衰退正从外需角度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消费力下降,将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影响。在欧美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条件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国内形势看,物价总水平仍在高位,房价没有出现明显拐点,民间流动性依然很强,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受到紧缩政策影响,融资和经营均出现困难。就业压力正在增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一、当前国际势态 (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 当今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财政赤字。与克服通货紧缩相比,必须优先摆脱财政赤字。希腊、意大利的财政问题很严重,日本的财政问题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最严重的之一。日本国债大多数是国内投资者持有的,但是伴随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储蓄率将逐渐下降,日本国内消化国债也将逐渐减少,必将希望外国人持有。为此,日本将不得不提高利率,由此将出现付息费用增加、财政状况恶化或日元贬值。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表的报告,日本的政府债务2015年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250%,大大高于希腊的140%。这相当于一个人背负超过自身体重2倍的沙袋。日本老龄化步伐加快,社会保障负担加重。问题明确但不能解决,这与希腊是相同的。 (二)国与国之间险恶的政治经济竞争没有改变 后金融时代,国际竞争不仅没有减弱,而是有加剧态势。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强,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突破引领的新增长点短期内仍难以形成。各国经济政策主张分歧明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在内需不振的形势下,各国更加重视扩大出口,而发达国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花样翻新,贸易限制措施明显增多,经贸摩擦政治化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救济措施也有加速上升趋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持续高位震荡,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引发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新兴经济体本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加,国际股市、债市动荡加剧。各国围绕政治话语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等问题展开激烈竞争,力求在未来格局中占主动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崛起面临的困难与阻力仍未减弱以欧洲、中国、印度为代表,21世纪世界和平发展,已然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一个主要内容和突出表现。此前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往往来自欧美国家,而现在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并且这个问题正在以构成贸易补贴为由被推向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新兴国家尤其中国和俄罗斯,依然面临发达国家的战略扼制与围堵,发展的国际阻力仍未减弱。比如,推翻卡扎菲政权,扶植亲西方和新政权,挤占中国

俄罗斯经济发展特点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借鉴

俄罗斯经济发展特点以及对我国发展经济的借鉴 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典型代表,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表现让世界惊叹金砖国家原指“金砖四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2010年南非也加入进来,成为“金砖五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金砖国家在许多国际地区问题上看法接近,近几年经济增长都比较快,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都具有重要影响。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9.7%,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42.4%,在面积、人口、资源、市场等方面都有独特优势。金砖国家经济状况经济增长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典型代表,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表现可谓让世界惊叹。中国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30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年均增长近10%的历史奇迹;印度经济近几年也保持了高速的发展;巴西近年也摆脱经济停滞逐步走向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而俄罗斯被称为正在崛起的大国。2009年在全球经济出现近2%负增长的情况下,金砖国家中中国和印度仍然实现了9.1%和7.7%的高速增长。从全球增长态势看,金砖国家经济实力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程度也逐渐降低。那么作为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金砖国家俄罗斯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对我国发展经济又有哪些借鉴呢? 我们知道,伴随着休克疗法、经融危机、债务经济和寡头集团以及而后的宏观调控加强、能源出口扩大、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等,俄罗斯经济逐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复苏发展阶段。俄罗斯自普京总统执政以来,政治局势日渐稳定,经济改革步伐加快,在国际反恐斗争激烈之际,全球经济一片低落之时,俄罗斯经济连续三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呈现出一些值得世人关注的新特点:农轻重比例失衡现象依然存在,但经济结构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大企业逐步得到改造,中小企业异军突起;国家科技实力得到巩固,应用技术开发不断加强;能源开发的潜力巨大,力争掌握世界经济命脉;对外贸易仍有瓶颈,但融入世界市场步伐正在加快;投资环境逐步好转,有利于实现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宏大目标。

俄罗斯政治经济前景分析

俄罗斯政治经济前景分析 陆南泉 【内容提要】 2008年普京总统第二任期行将结束。在普京任期结束之后,俄罗斯政治与经济前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的基本看法是,2008年之后的相当一个时期,不论谁上台,俄罗斯发展总趋势是:坚持以“俄罗斯思想”为治国思想,实现强国的政治理想;中央权力继续强化,政局仍将保持稳定;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基本政策,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经济上的崛起之说并非空穴来风。 【关键词】俄罗斯普京政治经济俄罗斯GDP 【作者简介】陆南泉,1933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007) 2008年普京总统行将结束第二任期。在其任期结束之后,俄罗斯的政局与经济发展呈何态势,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讨论参考。 一政局的走势:中央权力继续强化,政局仍将保持稳定普京执政6年以来,一直坚持以“俄罗斯思想”为其治国方略。“俄罗斯思想”实质上是带有浓厚俄罗斯民族主义色彩的爱国主义,其核心是“国家”的观念,即突出国家的地位与作用,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和强国地位。关于这一点,普京说:“俄罗斯唯一现实的选择是选择做强国,做强大而自信的国家,做一个不反对国际社会,不反对别的强国,而是与其共存的强国。”[1]他认为,为了使俄罗斯成为强国,“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体系”[2]。

通过普京执政6年多来对一些重要问题发表的言论,再通过他执政以来推行的政策,可以看出,普京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他提出的、作为治国思想的“俄罗斯思想”。把俄罗斯建设成为一个“强国”,是普京步入政坛以来最为重要的政治理想。这也集中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首先要做的是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反映其强权治国的思想,以此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团结与和睦;其次是把经济搞上去,在此基础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强国的基础;第三,在对外政策方面,一切都要服从俄罗斯国家利益,并积极争取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一)普京为实现其政治理想采取的主要措施 普京第一任期的主要政策措施有以下几点。 强化了中央权力,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成立了7个大联邦区,由总统任命联邦区的全权代表。建立了国家权力垂直体系,叶利钦时期联邦主体通过的法规中有3 500多项法规不符合俄罗斯宪法和联邦法律,到2001年有4/5已得到修正[3]。90%以上的总统令地方政府根本不执行。普京执政以来,基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打击车臣分裂主义势力和恐怖主义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推动政党制度建设,通过政党法,使“统一俄罗斯”党成为政权党。2003年12月7日的杜马选举,“统一俄罗斯”一党独大,在杜马中超过半数。这些加强了普京总统的执政基础,形成了议会上院、下院和地方政府中亲总统力量的核心。 打击寡头势力。普京从2000年起,先后打击了古辛斯基、别列佐夫斯基和霍多尔科夫斯基,既赢得民心,也提高了普京个人的威望。

俄罗斯的经济政治

俄罗斯的经济政治 一、俄罗斯的经济转轨 (一)俄罗斯经济是原苏联经济的主体 俄罗斯经济占原苏联经济的比重(%): 国民生产总值占70% ; 石油产量占90.9% ; 发电量占62.5%; 经济综合能力占60% ; 天然气占77.3%; 煤产量占55.4% (二)俄罗斯的激进经济改革 一是实行生产资料的私有化 把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二是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 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自由市场经济体制。 盖达尔激进经济改革的内容; 盖达尔激进经济改革的内容; 全面紧缩银根; 大规模私有化 激进改革的严重后果: 首先,体制转轨成效甚微 1999年俄罗斯工人生活状况与上年相比: 货币工资下降24.8% ; 实际工资下降35.9% ; 失业率12.5% ; 贫困线以下35.3% 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进展 一是出现了多种经济并存的所有制格局 二是某些市场经济的要素正在逐步形成 三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四是经济形势也出现了一些好转的迹象 通货膨胀率下降(Bieudo) (三)俄罗斯经济政策调整趋向 俄罗斯经济政策调整: 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 权有化趋向长期化; 制订“发展预算”努力刺激投资和生产; 加强社会保障; 坚持扶持和刺激本国工农业生产的方针 二、俄罗斯的政治体制 (一)俄罗斯政治体制的特征 俄罗斯政体 俄罗斯已经建立一个介于美国和法国之间的政治制度,总统拥有很大权力,同时增强议会职能,实行三权分立。 俄罗斯政治体制结构: 总统制; 两院制; 联邦制; 多党制 总统制: 总统制是俄罗斯新政权体制的核心。新宪法不仅明确规定了总统制的政体,而且特别强调了总统的权力和地位。 多党制: 早在1990年,俄罗斯就开始实行多党制,但当时并未得到宪法认可,新宪法则明确承认了多党制原则。新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多党制的发展和完善。 普京上任: 1999年8月9日,叶利钦提名国家安全局局长普京为新总理和自己的接班人,8月16日普京正式就任俄罗斯总理。 二、俄罗斯的外交战略 (一)叶利钦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

俄罗斯未来经济发展的障碍分析

俄罗斯未来经济发展的障碍分析 景维民、王永兴 [内容提要] 20世纪90年代初的那场震惊世界的剧变至今仍然让我们记忆犹新,几乎在一夜之间,一个曾经堪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就这样轰然倒下了,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想空间,也让我们对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路径选择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出路在哪里,俄罗斯何时才能真正地走出经济衰退、社会混乱的泥沼?这些都成了俄罗斯国内乃至世界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思考的问题。本文着眼于未来,力求对未来制约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因素做出准确、客观的分析,希望能以“他国”为鉴,对我国的改革大业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关键词]俄罗斯;私有化;休克疗法;地下经济 [作者简介]景维民,1956年生,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王永兴,1981 年生,现就读于南开大学经济学系99级基地班。(天津300071)一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的简要回顾 1992年,俄罗斯选择了“私有化”的道路,受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这种私有化没有采取“渐进式”的方法,相反,当时的领导者接受了哈佛大学教授萨克斯的建议采取了所谓的“休克疗法”1 [1],妄图通过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迅速实现所有制形式的变革,从而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然而事实却证明,这种激进式的改革方案不但没有起到预想的作用,甚至还激化了旧有的一系列社会矛盾,把俄罗斯人民拖入了苦难的深渊。现在,俄罗斯的领导人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身的改革历程时才认识到,经济体制转型是一个极其复杂、困难和长期的过

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然而,由于巨大的政策惯性,“休克疗法”的伤痛至今难以抹平。 从1991年俄罗斯出现明显衰退开始(当年GDP比上一年下降9%),俄罗斯经历了连续6年的经济负增长,到1997年刚刚出现复苏迹象(GDP比上一年增长0.4%),1998年8月17日起又遭受了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据统计,俄罗斯在整个90年代GDP下降了50%多2 [2],截至1998年,俄罗斯的GDP仅相当于美国的1/18强,中国的1/2弱3 [3]。居民的人均实际收入甚至下降了80%4 [4],约有6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通货膨胀极其严重,物价上涨了6 000多倍,很多人的存款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俄政府面临的债务问题也十分严峻,俄罗斯现在的负债率极高,每年都有上百亿美元的债务到期,使国家经济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与此同时,俄罗斯的资本外逃现象却极为严重,基本每年都有200亿美元左右通过“地上”和“地下”的各种途径流失,这对原本资金就十分短缺的俄罗斯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经济上的动荡必然导致社会的不稳定,经济状况的持续恶化导致社会失业率急剧上升。与此同时,贫富差距也迅速扩大,20%的人占有社会总财富的60%5 [5],而这种差距多数是由于少数人利用手中特权产生的,这种收入的不公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也导致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和黑社会组织的猖獗。俄罗斯的政局也处于不断的动荡之中,反映了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矛盾冲突。这种现象又反过来进一步使经济趋于恶化6 [6]。 总之,1998(包括1998)年以前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道路可谓是荆棘丛生,这种状况直到1999年才有所改观。1999年俄罗斯的GDP出人意料地增长了3.2%,

2020年前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政策与前景_陆南泉

径,也不由某一次测验或考试决定终身的命运,那么“教育崇拜”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我们正在为此而努力。10多年来的持续探索与改革,已经使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重新树立起教育的生活取向;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获得发展的机会;教育投资结构的优化和教育政策的调整,使得弱势地区和群体的教育得到很大的改善。这些教育改革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结合起来,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从而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的教育更美好,人们对待教育的态度会更理性! [该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经费资助,项目编号:DYS060602] 参考文献: [1]Psacharopoulos,George;Patrinos,HarryAnthony.Returnstoinvestmentineducation:afurtherupdate.EducationEconomics,2004,12(2). [2]赖德胜.教育、劳动市场与收入分配.经济研究,1998(5).[3]栾俪云.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投资趋向探析.教育与经 2020年前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政策与前景 2008年5月7日梅德韦杰夫正式成为俄罗斯第三任总统,8日普京被俄国家杜马批准为政府总理。这样,“梅普政权“正式形成。 国内外舆论认为,梅普结合将会更加重视经济的发展。俄罗斯学者指出:“梅德韦杰夫和普京联手意味着现政府开始的改革进程会继续下去。这也是将会更加重视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信号。”[1]为了使普京执政时期的经济政策继续下去,加快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普京在其离任前的2008年2月8日,在俄罗斯国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关于俄罗斯到2020年的发展战略》的讲话(以下简称《发展战略》)。可以说,俄罗斯今后12年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为达到《发展战略》目标所确定的各项重要政策实现情况。 对《发展战略》的几点分析 要正确认识一个国家与其领导集团或最高领导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应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指要达到的总目标与治国思想;二是基本经济社会政策。 普京执政时期要实现的总目标是富民强国纲领。这是普京针对当时俄罗斯面临沦为世界第二流,抑或三流国家危险的情况而提出的。他的治国思想是1999年12月30日发表的《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提出的“俄罗斯思想”,其实质是带有浓厚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其核心是“国家”的观念,目标是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和强国地位。关于这一点,普京在2000年7月8日向俄罗斯联邦提交的总统国情咨文中说得更加明确。他说:“俄罗斯惟一的选择是选择做强国,做强大而自信的国家,做一个不反对 □陆南泉 内容摘要梅普结合后的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基本政策与前景,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普京在其离任前提出了《关于俄罗斯到2020年的发展战略》。今后12年俄罗斯 经济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为达到该战略目标所确定的各项重要政策的实现情况。本 文着重分析了该战略的目标与主要政策,新总统梅德韦杰夫的经济社会政策思路,实现2020年 前俄罗斯经济社会战略目标可能遇到的难题,以更好地把握俄罗斯发展前景。 关键词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基本政策前景 作者陆南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07)""""""""""""""""""""""""""""""""""""""""""""""" 2008?747

俄罗斯经济问题的政治性.doc

俄罗斯经济问题的政治性- 无论是研究微观企业治理还是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特点,只要一提到俄罗斯经济问题,人们往往就从以下分析框架入手寻找答案:俄罗斯经济的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及相互影响,俄罗斯的“荷兰病”及“惰性的能源型发展模式”,以及俄罗斯的创新经济战略及经济多样化问题。这些分析框架的确是研究俄罗斯经济问题的利器,然而,即使对上述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俄罗斯经济的现实状况依然让人一头雾水:为什么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这么难?为什么“创新经济”喊了这么多年没有突破性进展?为什么俄罗斯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出口能源、依靠世界能源价格的行情变化? 发展道路的选择要求打破寡头经济垄断 寡头,是指掌握着庞大的金融资本、并在实际上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权的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寡头经济与政治是普京执掌政权初期的特点。2003年5月,普京在《国情咨文》中表示:“垄断成分在俄罗斯经济中的比重增加,然而它并没有表现出高效率。垄断窒息着经济竞争。政府应当更严肃地关注这一现象。这种政策的继续将导致经济停滞。”由于寡头控制金融业,资金的逐利性决定了俄罗斯的投资流向有利可图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加重了经济的原料化发展趋势,形成国家对能源原材料出口的依赖,而加工工业的发展严重滞后,科技水平提高缓慢;更重要的是寡头垄断追逐自身利益,与普京的强国战略形成基本矛盾。因此,在普京第一任期,是否要打破叶利钦时代俄罗斯经济出现的垄断性特征就成为了俄罗斯确立什么样发展道路的问题。

普京一上台就宣称,俄罗斯复兴的关键在国家政治领域,建立强大的国家政权体系,特别是建立有效的、确保政令畅通和国家完整的垂直权力体系,成了普京国家治理的重点。但是,由于俄罗斯经济掌握在寡头手中,以普京为代表的政治权力难以掌握经济资源,其后果就是经济发展失去了必要的增长速度。然而要改变这一局面,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保障政权稳定的政治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对于团结俄罗斯社会具有特殊意义。 可见,为了确立发挥国家作用和政权效应的发展道路,普京与代表垄断势力的寡头必有一战,这场博弈以普京整肃了寡头宣告结束。 国家经济垄断受制于政治稳定的需要 金融寡头的倒台表明政治权力取得了对资本权力的胜利,体现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就是俄罗斯国有化程度的加强。但是,其经济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俄罗斯经济有增长,但是没有经济学意义上的发展,甚至出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国家经济垄断模式特征。 早在2008年普京就指出,现行的发展模式如果继续下去,必将给俄罗斯造成两个恶果:一是俄罗斯在商品和先进技术方面对外国的依赖性将进一步增强;二是俄罗斯将沦为“世界经济的原料附庸”。然而,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俄罗斯当前的发展模式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体制问题、政治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造成俄罗斯这种国家经济垄断的因素体现在下列政治问题上:一是苏联时期留下了三百多座单一城市,它们长期以来是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产业链条上单一经济形态的牺牲品,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但是那里又集中了俄罗斯近2000万的就业人口,

论俄罗斯经济发展

论俄罗斯经济发展 武昱伯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投入了资本主义阵营,由于政体的改变,经济也随之改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第一任总统叶利钦颁布了一系列的新的措施,他在苏联解体之前,在1989年,就使计划经济解体,所以,从1990年起,苏联的经济就一直呈下滑状态,导致了1991年的计划经济完全不起作用。所以苏联的计划经济并不是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崩溃,而是由叶利钦从政治上解除的。在此之后,叶利钦为了唤醒俄罗斯的经济,尝试了很多方法。他改革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颁布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法令,实行私有制,保护私有财产,逐步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叶利钦本人属于激进派,他认为,要改革就要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本质上改革,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所以他实施了“休克疗法”,叶利钦之所以使用它,是因为“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的最初实施,收到了令人难以臵信的奇效。该疗法实施不到一周,恶性通货膨胀便得到了强有力的遏制,物价从暴涨趋于稳定。“休克疗法”真有这种奇效吗?我们来看看它的原理。“休克疗法”第一步棋是放开物价。“休克疗法”的第二步棋,财政、货币“双紧”政策与物价改革几乎同步出台。财政紧缩主要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休克疗法”的第三步棋是大规模推行私有化。但是,“休克疗法”真的适合于当时的俄罗斯吗?历史告诉我们,不是的,叶利钦不管不顾国家的国情,而直接机械化的套用当时玻利维亚的措施,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实行“休克疗法”后,俄罗斯经济陷入瘫痪和混乱,国有经济资产被私人占有,通货膨胀严重,社会腐败,民众抗议游行不断,国内动荡,不断爆发流血事件。到1994年被迫放弃休克疗法,休克疗法的失败使俄罗斯GDP几乎减少了一半,GDP总量只有美国的1/10。由于政策的失误,俄罗斯那本来就不景气的经济变得更加的苟延残喘。 在叶利钦之后,切尔诺梅尔金政府采取比较缓和的经济政策,反对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国内生产的降幅减小,通货膨胀速度减缓,一些适应市场经济的部门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看来,一个国家想要搞好经济的转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且绝对不能急于求成,当一个国家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像是一个人病到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所以,一个国家不可能在短期内直接完成经济的转型和过度。在切尔诺梅尔金政府的缓慢恢复之下,俄罗斯的经济逐渐好转起来。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