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盐一般鉴别方法

无机盐一般鉴别方法

无机盐一般鉴别方法
无机盐一般鉴别方法

无机盐一般鉴别方法

(一)钾盐

(1)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炎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紫色。但有少量钠混合时,须隔蓝色玻璃透视方能辨认。2K++[PtCI6]2-→K2PtCI6

(2)取供试品溶液,加亚硝酸钴钠试液与醋酸,即发生黄色沉淀。

2K++Na++[Co(NO2)6]3-→K2Na[C(NO2)6]↓(黄色)

该反应在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进行,因而碱和酸均能分解试剂中的[Co(NO2)6]-3离子,妨碍鉴定。

在碱性中:[Co(NO2)6]3-+3OH-→Co(NH)3↓+6NO-2

在酸性中:[Co(NO2)6]3-+6H+→Co+3NO↑+3NO2↑+3H2O

NH+4能干扰反应,NH的存在能与NH+4[Co(NO2)6]作用,生成生成(NH4)Na[Co(NO2)6]沉淀。在鉴定K前应除NH(可用灼烧法除去),I 也有干扰作用(可在蒸发皿中加NHO3蒸发至干而除去)。

(3)取供试品,加热除去可能杂有的盐,放冷后,加水溶解,再加深.1%四苯硼钠溶液与醋权即生白色沉淀。反应条件须在酸性(PH2-6.0)中进行。

NaB(C6H5)4+K+→KB(C4H5)6↓+Na+

(1)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砖红色。Ca2++[PtCI6]2-→CaPtCI6

(2)取供试品的中性或碱性溶液,加草酸铵试液,即发白色沉淀;分离,所得的沉不溶于醋酸,但溶于酸。

Ca2++(NH4)2C2O4→CaC2O4↓(白色)+2NH4+CaC2O4+2HCI→CaCI2+HC2O4

钠盐

取铂丝,用盐权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

2Na++[PtCI6]2-→Na2PtCI6

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醋酸铀锌试液,即发生黄色沉淀。

Na++Zn(C2H3O2)2+3UO2(C2H3O2)2+ CH3COOH+9HO2→NaZn(UO2)3( CH3COO-)9?9H2O↓9(黄色+H+(醋酸铀酰锌钠)(若为钠盐之稀溶液,宜在水浴上浓的后再检查,如氯化钠注射液)。

1.亚铁盐(二价铁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铁氰化钾试液,即发生深蓝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

盐中不溶,但氢氧化钠试液,即分解成色棕色沉淀。

(2)取供试品溶液,加强团结%邻二氮菲的乙醇溶液数滴,即显桔红色。

铁盐(三价铁盐)

取供试品溶液,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发生深蓝色沉淀,分离,沉离,沉淀在稀盐酸不溶,但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分解成棕色沉淀。4Fe3++3K4Fe (CN)6→Fe4[F(CN)6]3↓(深蓝色)+12K+

Fe4[Fe(CN)6]3+12N2OH→3Na4Fe(CN)3+4Fe(OH)3 ↓

(2) 取供试品溶液,加硫氰酸铵试液,即成血红色。Fe3++NH4SCN→Fe(SCN)2+(血红色)

(1)取供试品,加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后,加热,即分解,发出氨臭,遇显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能使变蓝色,并能使硝酸亚汞试液湿润的滤纸变为黑色。

(2)取供试品溶液,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压滴,即产生红色沉淀。

(六)锌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解。

3Zn2++2K4[Fe(CN)6]→K2Zn[Fe(CN)6]2 ↓(白色)+6K+

(2)取供试品溶液,以鸹硫酸酸化,加深.1%硫酸铜溶液1及硫氰酸汞铵度液数滴,即发生紫色沉淀,继续滴加硫氰酸汞铵试液,沉淀由紫色变为绿色。

Zn2+与Cu2+同时存在,则Zn2+能促使Cu2+的反应立即共同沉淀出来。随着Zn2+与Cu2+的浓度不同,沉淀显浅紫色、深紫色至绿色。

(1)取供试品溶液,加碳酸铵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滴化氯化铵试液,沉淀溶解,再加磷酸氢二钠试液,振摇,即发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氨试液中不溶。

Mg2++(NH4)2CO3→MgCO3↓(白色)+2NH4+

Mg CO32NH4CI→MgCL2+(NH4)CO3→2NH3↑+H2O+CO2↑

MgCL2+Na2HPO4+NH4CI→MgNH4PO4↓(白色)+2NaCI+HCI

(2)取供试品溶液,咖氢氧化钠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分成两耸,一份加过量氢氧化钠试液,沉淀不溶;另一份中加碘试液,沉淀显红棕色。Mg2++2NaOH→Mg(OH)2↓(白色)+2Na+

(3)取供试品溶液2滴,加氢氧化钠试液1滴,然后加对硝基苯偶氮间苯二酚试液(镁试液)数滴,显天蓝色沉淀所生成的沉淀,溶于氯化铵试液中。Mg2++2NaOH→Mg(OH)2↓+2Na+

该反应系一种有机染料吸附Mg(OH)2↓而产生的沉。如下溶液过酸,

呈黄色,可再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试液。Mg2+(OH)2+2NH4CI→MgCI2+2NH3↑+2H2O

(八)钡盐

(1)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黄绿色,自绿色玻璃中透视,火焰显蓝色。

(2)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硫酸,即发生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

Ba4+H2SO4→BaSO4↓+2H+

(3)与硫酸及高锰酸钾反应取供试品溶液1滴,加高锰酸试液及2N硫酸溶液各1滴生成紫色沉淀,加热2-3分钟,再加过氧化氢溶液1滴,紫色不褪。

Ba4与SO4+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但在KMnO4存在时即生成紫色沉淀。如KMnO4换以NaMnO4则BaSO4不染色。由于K+与Ba2+的离子半径(1.33A和蔼.35A)差不多,K-诱导MnO4-进入BaSO4晶格形成混晶而成紫色。

(九)银盐

(1)取供品溶液,加稀盐酸,即后成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能在氨试液中溶解而形成[Ag(NH3)2]+络离子,继加硝酸,沉淀复生成。Ag++HCI→H++AgCI↓(白色)

(2)取供品溶液,加铬酸钾试液,即生成砖红色沉淀。分离,沉淀能在硝酸中溶解。

2Ag++K2CrO4→Ag2CrO↓+2K+ Ag2CrSO4+2HNO3→2AgNO3+H2CrO4↓

(十)铜盐

(1)取供试品溶液,滴加氨度,即生成淡蓝色沉淀物, 再加守量的氨试液,沉淀即溶解,生成深蓝色溶液。

2CuSO4+2OH-→Cu(OH)2SO4↓+SO42- Cu(OH)2SO4+8NH3→2[Cu(NH3)4]2++SO42-+2OH

(蓝色碱式铜盐) (深蓝色铜铵络离子)

(2)取供试品溶液,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后成红棕色沉淀物,沉淀不溶于稀酸及氨水中,但溶于氨氯化铵缓冲溶液中,生成蓝色的[Cu(NH3)4]2+与碱作用被分解成CU(OH)2沉淀。

3Cu2+2K4[Fe(CN)6]→K2{Cu3[Fe(CN)6]2}↓+6K+

K2{Cu3[Fe(CN)6]2}+12NH3+→3[Cu(NH3)4]2++2[Fe(CN)6]4-

+2K+(蓝色)

K{Cu3[Fe(CN)6]2}+6OH-→3Cu(OH)2↓+2[Fe(CN)6]4-+2K+

通常反应在醋酸酸性中进行。

(3)取供试品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即产生淡蓝色沉淀,煮沸变为棕黑色。

Cu2++2NaOH→Cu(OH)2↓+2Na+ Cu(OH)2 →C0↓+H2O

(十一)铋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碘化钾试液,即生成红棕色或暗棕色沉淀物,分离,沉淀能溶解于过量的碘化钾试液中,成为黄棕色的溶液。加蒸馏水稀释可又发生橙色沉淀。

Bi3++3KI→BiI3↓+3K+Bi3++KI→KbiI4

继续加蒸馏水稀释,络合盐即分解,先形成碘化铋而生成橙色的氧碘化铋沉淀物。

KbiI4+HO →BiOI↓+2HI+KI

如Bi3+浓度较小时,此步反应现象不太明显。

(2)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硫酸酸化,加10%硫脲溶液,即呈深黄色。

硫脲与多数金属离子有颜色反应,如Bi3+对特别敏锐(1μg),络合物的颜色,视组成不同而异。[Bi3+:CS(NH2)2:1:1黄褐色;1:2黄色;1:3:黄褐色]。如

BiCI3+CS(NH2)2→Bi[CS(NH2)2]CI3(黄色络合物)

此反应亦可用于铋的比色测定。

(3)取供试吕溶液,通硫化氢气,即发生棕黑色沉淀,能在热硝酸中溶解,但在氢氧化钠、稀盐酸或硫化液中均不溶。

Bi3++3HS→Bi2S3↓+6H+Bi2S3+6HCI→2 BiCI3+3H2S↑

(十二)锑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盐酸成酸性后,加水至恰有白色混浊发生,加热,趁热加入硫代硫酸钠试液,即后成橙红色沉淀。2Sb3++3S2O32-→4SO2↑+Sb2OS2↓(橙红色硫氧化锑)

(2)取供试品溶液,加衡盐酸成酸性后,通硫化氢气,即生成橙色沉淀物。分离,沉淀在硫化铵度液或硫化钠试液中溶解。

2Sb3++3H2S→Sb2S3↓(橙色)+6H+ 2Sb5++5H2S→Sb2S5↓(橙色)+10H+

Sb2S3+3(NH4)2S→2(NH4)3SbS3 Sb2S5+3(NH4)2S→2(NH4)3SbS4

(十三)铝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即了生白色胶状沉淀。分离,沉淀分成二份,一份中加入过量的氢化钠试液;加一份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均即溶解。AI3++3OH-→AI(OH)3↓(白色)

(2)取供试品溶液,加氨试液至生成白色胶状沉淀,滴加0.1%茜素磺酸钠溶液数滴,沉淀即显樱红色。AI3++3OH-→AI(OH)3↓

注:试剂茜素磺酸钠化学名为1,2-二羟基蒽醌磺酸钠。

(3)取供试品溶液,加硫化钠试液,即后成白色胶状沉淀,分离,沉淀在过量的硫化试液中溶解。2AI3++3Na2S+6H2O→2AI(OH)3↓+3H2S ↑+6Na+ 2AI(OH)3+Na2S→2Na(AIO2)+H2S↑+2H2O

(十四)汞盐

亚汞盐(一价汞盐)

(1)取供试品,加氨试液或氢氧化钠试液,即变黑色。

Hg2(NO3)2+2NH4OH→HgNH2NO3↓+Hg↓+NH4NO3+H2O

Hg2(NO3)2+2NaOH→Hg(OH)2↓+2NaNO3 Hg2(OH)2→Hg2O↓+H2O

(2)取供试品,加碘化钾试液振摇,即发生黄绿色沉淀,瞬即变为灰绿色,并逐渐转变为灰黑色,灰绿色沉淀在过量碘化钾试液中溶解。

Hg2(NO3)2+2KI→Hg2I2↓(黄绿色)+2KNO3

Hg2I2+2KI→Hg()↓(黑色)+K[HgI2](溶解)

(3)取供试品溶液,加盐酸,即产生白色沉淀,在水中不溶,加氨试液即变黑色。

Hg22++2HCI→Hg2CL2↓+2H+

Hg2CL2+2NH3→Hg(NH)CI↓+Hg↓NH4CI

汞盐(二价汞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发生黄色沉淀。

Hg(NO3)2+2NaOH→HgO↓(黄色)+2NaNO3+H2O

(2)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碘化钾试液,即发生猩红色沉淀,能在量过的碘化钾试液中溶解。再以氢氧化钠试液碱化,加铵盐即生成红棕色的沉淀。

HgCI2+2KI→HgI2↓(猩红色)+2KCI HgI2+2KI(过量)→K[HgI4](溶解)

(3)取供试品溶液,通硫化氢气,即产生黑色沉淀,分离沉淀的硫化铵试液或沸稀硝酸中不溶。Hg2++H2S→HgS↓+2H+

(十五)铅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盐酸,即产生白色沉淀,在沸水中溶解,但冷却后结晶析出。

Pb2++2HCI→PbCI2↓+2H+

(2)取供试品溶液,加铬酸钾试液,即产生黄色沉淀,在氢氧化钠试液或热硝酸中易溶,在稀硝酸微深,在醋液中不溶。Pb2++K2CrO4→PbCrO4↓+2H+

PbCrO4+3NaOH→NaHPbO2+Na2CrO4+H2O PbCrO4+2HNO3(热)→Pb(NO3)2+H2CrO4

(3)取供试品溶液,加碘化钾试液,即产生黄色沉淀,煮沸,即可溶解。放冷,则析有光的板状结晶。

(十六)氯化物

取供试品溶液,加氨试液使成碱性,如有沉淀生成需过滤,滤液分成2份。

(1)加销酸使成酸性,加硝酸银试液,即发生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出沉淀能在氨试液中溶解,再加硝酸沉淀复生成。CI-+AgNO3→AgCI↓(白色)+NO3-

AgCI+2NH4OH→[Ag(NH3)2]CI(银氨铬离子而溶解)+2H2O [Ag(NH3)2]CI+2HNO3→AgCI↓+2NH4NO3

(2)加稀硫酸使成酸性,加锰酸钾结晶数粒,加热,即放出氯气,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显蓝色。10CI-+2KMnO4+8H2SO4→5CI2↑+K2SO4+2MnSO4+8H2O+5SO42-

2KI+CI2→2KCI+I2 I2+淀粉→显蓝色(吸附化合物)

(十七)溴化物

(1)取供试品溶液,加硝酸钾试液,即产生淡黄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能在试液中微溶,但几乎不溶于硝酸中。

Br-+AgNO3→AgBr↓(黄色)+NO-3 AgBr+2NH4OH→Ag(NH3)2++ Br-+2H2O

在硝酸中几乎不溶,与其他银盐的沉淀区分(AgS↓、AgCO3↓等溶于硝酸中)。

(2)取供试品溶液,滴加氯试液,溴即游离,加氯仿振摇,氯仿层黄色或红棕色。

2Br-+CI2→Br+2CI-

Br-+氯仿→溶于氯仿层中,低浓度时呈黄色,高浓度时呈红棕色。

(十八)磺化物

(1)取供试品溶液,加硝酸银试液,即发生黄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在硝酸或氨试液中均不溶解。I-+AgNO3→AgI↓(黄色)+NO3-

(2)取供试品溶液,加少量的氯试液,碘即游离,如加氯仿振摇,氯仿层显紫色,如加淀粉指示液,溶液显蓝色。2I-+CI2→I2+2CI-

I2+氯仿→溶于氯仿层中显紫色I2+淀粉→蓝色(吸附化合物)

(3)取供试品溶液,加二氯化汞试液,即发生猩红色沉淀。在过量的二氯化汞试液中微溶,在化碘钾试液中易溶。

2I-+HgCI2→HgI2↓(猩红色)+2CI- HgCI2+2KI→K2[HgI4](碘化汞钾,溶解)

(十九)有机氟化物

取供试品约7 mg照氧瓶燃烧法(中国药典77年版附录74页)进行有机破坏,用水20ml与N/100氢氧化钠液6.5ml为吸收液,俟燃烧完毕后,充分振摇,取吸收液2ml,加茜素氟蓝试液0.5ml,再加含有12%醋酸钠与6%醋酸溶液0.2ml,用水稀释至4ml,加硝酸琰亚钸液0.5ml,即显蓝紫色。

(二十)水杨酸盐

(1)取供试品稀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色。

(2)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盐酸,即析出白色杨酸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铵试液中溶解。

(二十一)苯甲酸盐

(1)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即发生赭色沉淀,加稀盐酸变为白色沉淀。

(2)取供试品,置干燥试管中,加硫酸后,加热,碳化,但析出苯甲酸在试管内壁,凝结白色升华物。

(二十二)醋酸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硫酸后,加热,即分解发生醋酸的特臭。

(2)取供试品溶液,加硫酸和少量的乙醇,加热即发生,醋酸乙酯的特殊臭气。

2CH3COO-+H2SO4→2CH3COOH+SO42-

(3)取供试品溶液,加三氯铁试液,应显深红色,煮沸后产生红棕色沉淀,再加盐权,即分解成黄色溶液。3CH3COO-+FeCI3→(CH3COO-)3Fe(深红色)+3CI-

Fe(OH)2(CH3COO-)+3HCI→FeCI3+2H2O+CH3COOH

(二十三)磷酸盐

(1)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硝酸银试液,即发生浅黄色沉淀,分离沉淀氨试液或稀硝酸中均易溶解(与Br-产生的AgBr↓相区别)。Po43+3AgNO3→AgPO4↓(浅黄色)+3NO3-

AgPO4+6NH4OH→3Ag(NH3)2OH(溶解)+H3PO4+3H2O AgPO4+3HNO3→3AgNO+H3PO4

(2)取供试品溶液,加化铵镁试液,即发生白色结晶性沉淀。

HPO42-+MgCI+NH4OH→Mg(NH4)PO4↓(白色)+2CI-+H2O

(3)取供试品溶液,加钼酸铵试液与硝酸后,加热,即产生黄色沉淀。分离,沉淀能在氨试液中溶解。

在NH4OH或NaOH碱性溶液中,反应平衡向左方移动,而使沉淀溶解。

(二十四)乳酸盐

取供试品溶液,加硫酸使成酸性后,加高锰酸钾试液,加热,即发生乙醛的特臭。

(二十五)硫酸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氯化钡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

SO42-+Ba2+→BaSO4↓()

在硝酸和盐酸均不溶解,以与碳酸盐区别,因为若碳权存在,则加入氯化钡试液也能生成BaCO3↓,但它溶解于盐酸和硝酸中(生成氯化钡和硝酸钡,放出二氧化碳)。

(2)取供试品溶液,加醋酸铅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试液或氢氧化试液中溶解。

SO42-+Pb(CH3COO-)2 →PbSO4↓()+2CH3COO- PbSO4+2CH3COONH3→Pb(CH3COO-)2+(NH4)2SO4

(二十六)硝酸盐

(1)取供试品溶液置试管中,加等量的硫酸,注意混合冷后,沿管壁加硫酸亚铁试液,使成两液层,接界面显棕色。NO3-+H2SO4→HSO4-+HNO3

6FeSO4+2HNO3+3H2SO4→3Fe2(SO4)3+2NO+4H2O FeSO4+NO→[Fe

(NO)]SO4(棕色)

2)取供试品溶液,加硫酸与铜丝或铜屑加热,即发生红棕色的蒸气。

(二十七)亚硝酸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小量醋酸,再加硫酸亚铁试液,即显深棕色。NO2-+CH3COOH→CH3COO-+HNO2

3HNO2→H2O+HNO3+2NO FeSO4+NO→[Fe(ON)]SO4(深棕色)

(2)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硫酸,碘化钾试液与淀粉指示液的混合液数滴,即显蓝色。

2NHO2-+H2SO4→2HNO2+SO4- 2HNO2+2KI+H2SO4→I2+K2SO4+2NO+H2O

(3)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硫酸使成酸性后,加入高锰酸钾试液数滴,颜色即消退。

3NO2++KMnO4+2H+→Mn(NO3)2+KNO3+H2O

(二十八)硼酸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盐酸使成酸性后,能使姜黄试纸变成棕红色,放置干燥,颜色即变深,用氨试液湿润,即变为绿黑色。B4O72-+2HCI+5H2O →4H3BO3+2CI-

姜黄素

(2)取供试品,加硫酸,混合后,加甲醇,点火燃烧,即发生过缘带绿色的火焰。

B4O72-+H2SO4+5H2O→4H3BO3+SO42-H3BO3+3CH3OH→B(OCH3)3+3H2O

(1)取供试品溶液,加稀酸,即泡沸,发生二氧化碳气,此气通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发生白色沉淀。CO32-+2H+→H2CO3→H2O+CO2↑

HCO32-+H+→H2CO3→H2O+CO2↑CO2+Ca(OH)2→CaCO3↓(白色)+H2O

(2)取供试品溶液,加硫酸镁试液,如为碳酸盐溶液,即发生白色沉淀,如为碳酸氢盐溶液,须煮沸,始发白色沉淀。

(3)取供试品溶液,加酚酞指示液,如为碳酸盐溶液,即显深红色,如为碳酸氢盐溶液,不变色或仅显微红色。

(三十)枸橼酸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硫酸1滴,加热至沸,加高锰酸钾试液数滴,振摇,紫色即消失,加硫酸汞试液1滴,发生白色沉淀。

(2)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过量的氯化钙试液,冷时无变化,煮沸,即产生白色的颗粒的性沉淀,能在醋酸或稀酸中溶解,但在氢氧化钠中不溶。

(3)取供试品的的中性溶液,加过量的硝酸银试液,即产生白色沉淀,;能中硝酸或氨试液中溶解,取氧性溶液置试管中,加热,管壁不显银镜。

(三十一)亚砷酸盐

(1)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硝酸银试液,即发生黄沉淀,能在氯试液或稀硝酸中溶解。

AsO33+3AgNO3→Ag3AsO3↓(黄色)+3NO3-

Ag3AgO3+6NH4ON→3Ag(NH3)2OH(溶解)+3H3AsO3+3H2O Ag3AgO3+3HO3→3AgNO3+H3AsO3

沉淀在氨试液或稀硝酸中溶解,而与产生的溴化银、碘化银黄色的沉淀所区别。

(2)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硫酸铜试液。即产生绿色沉淀,再加氢氧化钠试液,煮沸,沉淀变为红色。2AsO33-+3CuSO4→Cu3(AsO3)2↓()+3SO42-

Cu3(AsO3)2+6NaOH→3Cu(OH)2+2Na3AsO3

(三十二)砷酸盐

(1)取供试品1滴,加硝酸银试液1滴,应发生红棕色的沉淀,能溶于氨试液中。

AsO33-+3AgNO3→Ag3AsO4↓+3NO3- Ag3AsO4+6NH4OH→3Ag(NH3)2OH+H3AsO4+3H2O

(2)取供试品1滴,加盐酸1滴,加碘化钾试液,1滴,应析出游离碘。

AsO33-+2HCI+2KI→I2+2KCI+ AsO32++H2O

(三十三)硫代硫酸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盐酸,即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又变成黄色并发出二氧化硫的特殊剌激性臭气。

(2) 取供试品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即显紫堇色,振摇后即消褪。

SO2232-+FCI→[Fe(S2O3)2]-()+3CI- [Fe(S2O3)2]-+CI-+FeCI3→SO2262-+2FeCI2

(3) 取供试品溶液,加醋酸铅试液,即产生白色沉淀,如再加过量醋酸铅试液,即溶解,如煮沸,沉淀变黑色。

SO2232-+(CH3COO-)2Pb→PbS2O3↓(紫堇色)+2CH3OO-PbS2O3+H2O→PsS0(白色)↓

(三十四)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盐酸,即发生二氧化硫的气体,有剌激性特臭,并能使润湿的硝酸亚汞试纸变成黑色。Hg2(NO3)2+SO2+2H2O→2Hg ↓+2HNO3+H4SO4

(2) 取供试品溶液,滴加碘试液,碘的颜色即消褪。

SO32-+I2+H2O→SO42-+2HI HSO3-+I2+2H2O→2H2SO4+2HI

(三十五)酒石酸盐

(1)供试品的中性溶液,置试管中,加硝酸银试液数滴,即发生白色沉淀,用少量氨试液使沉淀溶解后,将试管置水浴中,银即游离,附在试管内形成银镜。

(2)供试品溶液,加醋酸呈酸性后,加硫酸亚铁试液1滴,过氧化氢试液1滴,俟溶液褪色后,用氢氧化钠试液碱化,溶液即显紫色。

煤气净化工艺工艺流程..

煤气净化工艺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煤气净化设施 1概述 煤气净化车间生产规模按2×65 孔5.5m 捣固焦炉焦炉年产130万t 干全焦配套设计。焦炉煤气处理量为75300m3/h(标况)。 煤气净化车间由冷凝鼓风工段、脱硫工段、硫铵工段(含蒸氨系统)、终冷洗涤及粗苯蒸馏工段、油库及其相关的生产辅助设施组成。 2设计原则 对煤气净化车间本着经济、实用、可靠的原则,在满足国家环保、 职业卫生与安全、能源等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化工艺流程,并 合理配备工艺装备,以节省投资和工厂用地。 3设计基础数据 a)煤气量基础数据 焦炉装煤量(干基):206.98t/h 煤气产量:340Nm3/t(干煤) b) 煤气净化指标 表1 煤气净化指标表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净化前指标净化后指标 1 NH3g/m36~8 ≤0.05 2 H2S g/m35~7 ≤0.2 3 苯g/m324~40 ≤4 4 焦油g/m3≤0.02 5 萘g/m3≤0.3 4原材料及产品指标

4.1焦油——符合YB/T5075-2010 2号指标 序号指标名称质量指标 1 密度(20℃),g/cm3 1.13~1.22 2 甲苯不溶物(无水基),% ≤9 3 灰分,% ≤0.13 4 水分,% ≤4.0 5 粘度(E80) ≤4.2 6 萘含量(无水基),% ≥7.0(不作考核指标) 4.2硫酸铵—符合GB535-1995一级品 序号指标名称质量指标 1 氮N含量(以干基计),% ≥21 2 含水,% ≤0.3 3 游离酸含量,% ≤0.05 4.3粗苯—符合YB/T5022-1993 序号指标名称质量指标(溶剂用) 1 密度(20℃),g/ml ≤0.900 2 75℃前馏出量(重),% ≤3 3 180℃前馏出量(重),% ≥91% 室温(18~25℃)下目测无可见的不 4 水分: 溶解的水 4.4洗油指标 序号指标名称指标 1 密度(20℃),g/ml 1.03~~1.06 2 馏程(大气压760mmHg),%

水和无机盐

水和无机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 1.如表是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编号① ②③④④ 成分(NH4)2SO4KH2PO4FeSO4CaCl2H2O 含量/g 0.4 4.0 0.5 0.5 100mL A. 此培养基可用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 B. 此表中的营养成分共有三类,即水、无机盐、氮源 C. 若除去①,此培养基可培养圆褐固氮菌 D. 培养基中若加入氨基酸,则它可充当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 2.如表是植物细胞在放入蔗糖溶液前,以及放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后,细胞的形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处 放入前放入甲溶液放入乙溶液放入丙溶液理 细胞的 形态 A. 浸泡在甲溶液中的细胞,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 B. 浸泡在乙溶液中细胞的内外浓度相等,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C. 浸泡在丙溶液中的细胞出现质壁分离时,液泡内充满蔗糖溶液

D. 三种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为甲溶液<乙溶液<丙溶液 3.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水可以参与细胞中的化学反应 B. 细胞中的化学反应必须在水中进行 C. 种子入库前晒干的目的是减少种子体内的自由水和结合水 D. 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降低,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 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肽键结构式是() A. —NH—COO B. —NH—CO— C. NH2—COOH— D. NH2—COOH 5.下列关于组成生物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B. 组成细胞的元素同样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C. 细胞中的无机盐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 无论鲜重还是干重,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的含量最多 6.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 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 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 D. 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7.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 无机盐的浓度大小不会影响细胞的形态 C. 一般情况下,植物正常生长所需锌盐量大于所需钾盐量 D. 生物体内无机盐含量会因生物的种类、生物所处的生长发育期不同而有所不同 8.在研磨时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其作用分别是() A. 研磨充分,溶解色素 B. 防止色素受破坏,溶解色素 C. 研磨充分,防止色素被破坏 D. 防止色素被破坏,研磨充分 9.高渗性脱水是指机体中水和钠同时丧失,且失水多于失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后,大脑皮层会产生渴觉 B. 由垂体释放到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C.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水增多,使尿量减少 D. 若机体继续失水,细胞外的水向细胞内流动 10.下列各项中,正确表示肽键的是() A. —CO—NH2 B. —CO—NH C. NH—CO D. —NH—

实验四 药物的一般鉴别实验

实验四药物的一般鉴别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钠盐钙盐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氯化物溴化物等药物的一般鉴别性原理和鉴 别方法。 2、掌握一般鉴别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及常用的试剂。 [实验原理] 1、钠盐的鉴别:钠盐的中性溶液+醋酸氧铀锌-----黄色的结晶性沉淀 2、钙盐的鉴别:钙盐的中性或碱性溶液+草酸铵----白色沉淀+盐酸----溶解 3、乳酸盐的鉴别:乳酸盐的酸性溶液+溴---乙醛+氨+亚硝基铁氰化钠----暗绿色 4、硫酸盐的鉴别:硫酸盐+钡离子---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 硫酸盐+醋酸铅----白色沉淀(即能溶于醋酸,也能溶于氢氧化钠) 5、磷酸盐的鉴别:磷酸盐溶液+硝酸银----黄色沉淀(能溶于氨试液中和稀硝酸试液中) 磷酸盐溶液+氯化铵镁试液----白色沉淀 6、氯化物的鉴别:氯化物溶液+硝酸银----白色沉淀(能溶于氨试液中,不溶于稀硝酸试液中) 氯化物溶液+二氧化锰试液----氯气(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7.溴化物的鉴别:溴化物溶液+硝酸银----淡黄色沉淀(能部分溶于氨试液中,不溶于稀硝酸试液中) 溴化物+氯试液中----溴(溶于氯仿,氯仿层显橘黄) [试药、试剂和仪器] 1、试药:水杨酸钠、乳酸钙、硫酸阿托品、磷酸可待因、溴新斯的明、维生素B1 2、试剂:盐酸稀盐酸稀硫酸醋酸硝酸氢氧化钠浓氨试液氨试液醋酸氧铀锌醋酸 铅醋酸铵试液甲基红指示液草酸铵试液硫酸铵溴试液10%亚硝基铁氰化钠的稀硫酸试液氯化钡试液氯化铵镁试液二氧化锰氯试液氯仿碘化钾淀粉试纸 3、仪器:试管小烧杯铂金丝酒精喷灯 [操作步骤] 一、对乙酰水杨酸钠中钠离子的鉴别 1、取对氨基水杨酸钠0、1克,置试管中,加纯化水2毫升使溶解,然后滴加醋酸氧铀锌 试液,即生成黄色沉淀。 2、取铂金丝,用盐酸浸润,在无色火焰中燃烧,冷却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 火焰即显鲜黄色。 二、乳酸钙中的钙离子和乳酸根离子的鉴别 1、取乳酸钙约0、1克,置试管中,加纯化水2毫升使溶解,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氨试液中和,再滴加盐酸至恰呈酸性,加草酸铵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将沉淀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醋酸和盐酸,沉淀能溶于盐酸,不溶于醋酸。 2、取铂金丝,用盐酸湿润,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砖红色。 3、取乳酸钙约0、1克,置小烧杯中,加纯化水60毫升使溶解,从中取出溶液5毫升,置试管中,加溴试液1毫升和稀硫酸0、5毫升,置水浴上加热,并用玻璃小心搅拌至退色,再加硫酸铵4克,摇匀,沿管壁逐滴加入10%亚硝酸铁氰化钠的稀硫酸试液0、2毫升和浓氨试液1毫升,使成两液层,在放置30分钟内,在放置30分钟内,两液层的交界处出现一暗绿色的环。 三、硫酸阿托品中的硫酸根的鉴别 取硫酸阿托品0、5克,加纯化水10毫升使溶解,使溶液分置两个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

无机盐一般鉴别方法课件

无机盐一般鉴别方法 (一)钾盐 (1)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炎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紫色。但有少量钠混合时,须隔蓝色玻璃透视方能辨认。2K++[PtCI6]2-→K2PtCI6 (2)取供试品溶液,加亚硝酸钴钠试液与醋酸,即发生黄色沉淀。 2K++Na++[Co(NO2)6]3-→K2Na[C(NO2)6]↓(黄色) 该反应在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进行,因而碱和酸均能分解试剂中的[Co(NO2)6]-3离子,妨碍鉴定。 在碱性中:[Co(NO2)6]3-+3OH-→Co(NH)3↓+6NO-2 在酸性中:[Co(NO2)6]3-+6H+→Co+3NO↑+3NO2↑+3H2O NH+4能干扰反应,NH的存在能与NH+4[Co(NO2)6]作用,生成生成(NH4)Na[Co(NO2)6]沉淀。在鉴定K前应除NH(可用灼烧法除去),I 也有干扰作用(可在蒸发皿中加NHO3蒸发至干而除去)。 (3)取供试品,加热除去可能杂有的盐,放冷后,加水溶解,再加深.1%四苯硼钠溶液与醋权即生白色沉淀。反应条件须在酸性(PH2-6.0)中进行。 NaB(C6H5)4+K+→KB(C4H5)6↓+Na+ (1)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砖红色。Ca2++[PtCI6]2-→CaPtCI6 (2)取供试品的中性或碱性溶液,加草酸铵试液,即发白色沉淀;分离,所得的沉不溶于醋酸,但溶于酸。 Ca2++(NH4)2C2O4→CaC2O4↓(白色)+2NH4+CaC2O4+2HCI→CaCI2+HC2O4 钠盐 取铂丝,用盐权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 2Na++[PtCI6]2-→Na2PtCI6 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醋酸铀锌试液,即发生黄色沉淀。 Na++Zn(C2H3O2)2+3UO2(C2H3O2)2+ CH3COOH+9HO2→NaZn(UO2)3( CH3COO-)9?9H2O↓9(黄色+H+(醋酸铀酰锌钠)(若为钠盐之稀溶液,宜在水浴上浓的后再检查,如氯化钠注射液)。 1.亚铁盐(二价铁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铁氰化钾试液,即发生深蓝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

焦炉煤气净化工艺流程的选择

焦炉煤气净化工艺流程的选择 (2011-01-24 13:14:42) 标签: 分类:焦化类 煤化工 杂谈 笑看人生 摘要:本文对我国煤气净化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回顾,提出了我国焦炉煤气净化工艺发展的方向以及选择工艺流程的原则。并推荐采用的焦炉煤气净化工艺流程以及各单元中应采用的行之有效的环保、节能技术。 1 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的历史回顾 我国焦炉煤气净化发展是与炼焦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建国以前,我国焦化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建国以来,随着炼焦工业的发展,煤气净化工艺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概括起来,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我国焦化厂的焦炉煤气净化工艺主要是以50年代从原苏联引进的工艺为基础、消化翻板饱和器法生产硫铵的老流程,以当时的武钢焦化厂、包钢焦化厂、鞍钢化工总厂、太钢焦化厂、马钢焦化厂等一批大型厂为代表。但该工艺存在流程陈旧、能耗高、环保措施不健全、装备水平低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初冷采用立管冷却器,冷却效率低;硫铵装置设备庞大,煤气阻力大,产品质量差,设备腐蚀严重;没有配套建设脱硫装置,终冷系统不能闭路,对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在粗苯蒸馏系统采用蒸汽法,不但耗用大量蒸汽,产品质量也得不到保证。第二阶段是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自行设计的58型焦炉不断推广及炭化室高5.5米焦炉的诞生,对煤气净化工艺开展了与石油、化工行业找差距进行技术革新的阶段。在广大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在此期间我们将初冷流程改为二段冷却;开发了多种油洗萘代替终冷水洗萘;研制成功了终冷水脱氰生产黄血盐,解决了终冷水的污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习题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答案符合题意要求) 1.正常成年人每天(24h)应该饮入多少毫升水,才能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A.500ml B.1000ml C.1300ml D.2500ml 2.汗液排出的人体代谢废物是() A.尿素和尿酸B.水和无机盐C.CO2和油脂D.油脂和乳酸 3.人体内的无机盐存在的状态,大多为() A.分子B.离子C.络合物D.与蛋白质结合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尿是体内多余的水分B.每天排出的尿量应等于通过饮食的摄入量 C.小肠是摄取水分的唯一器官D.肺是排出水分的一个器官 5.饮食中的Na+经人体而排出的途径有() A.皮肤B.肾脏C.大肠D.肺 6.调节水和无机盐代谢的最高中枢是() A.垂体前叶B.大脑皮层C.下丘脑D.垂体后叶 7.水的下列哪种特性有利于体内的化学反应() A.流动性B.分子极性强C.分子比热大D.有润滑作用 8.下列对排尿的生理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B.排出细胞代谢的终产物 C.维持血浆和组织液的平衡D.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 9.以下关于水和无机盐平衡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B.人在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的排出量减少 C.K+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起到决定性作用 D.当血钾含量升高时,醛固酮分泌量增加,K+的重吸收增加 10.下列的人体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水由呼吸系统排出B.汗液的排出 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出D.皮脂腺的分泌 11.人体血浆中蛋白质过少,会出现的症状是() A.脱水B.抽搐C.组织水肿D.贫血 12.下列代谢产物中参与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的是() A.水B.尿素C.二氧化碳D.无机盐 13.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来自() A.胰岛A细胞B.胰岛B细胞 C.肾上腺D.脑垂体 14.糖尿病的主要成因是() A.吃糖过多B.吃纤维素多的食物少 C.胰岛A细胞受损D.胰岛B细胞受损 15.糖尿病人的临床表现是() A.吃得多,但日渐消瘦B.喝水多,但口还干渴 C.尿得多,尿有果香味D.尿得多,尿有醇香味 16.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应该() A.多吃香蕉少吃糖B.多吃粗粮少吃肥肉 C.多吃蔬菜少吃水果D.多吃甘薯少吃油腻 17.如果某人持续性出现糖尿,能肯定他是糖尿病患者;有的人口味过于清淡,炒菜时放盐极少,长期这样下去,对他的健康不会有什么影响。这两种说法依次是()A.不正确、正确B.不正确、不正确

一般鉴别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一般鉴别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建立一般鉴别试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二、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301;《中国药典分析检测技术指南》。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检品的一般鉴别试验。 四、责任者:检验员。 五、内容: 1. 水杨酸盐。 1.1.取供试品的中性或弱酸性稀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色。 1.2. 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盐酸,即析出白色水杨酸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铵试液中溶解。 2.丙二酰脲类。 2.1.取供试品约0.1g,加碳酸钠试液1ml与水10ml,振摇2分钟,滤过,滤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振摇,沉淀即溶解;继续滴加过量的硝酸银试液,沉淀不再溶解。 2.2.取供试品约50mg,加吡啶溶液(1→10)5ml,溶解后,加铜吡啶试液1ml,即显紫色或生成紫色沉淀。 3. 有机氟化物。 取供试品约7mg,照氧瓶燃烧法(通则0703)进行有机破坏,用水20ml与0.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6.5ml为吸收液,俟燃烧完毕后,充分振摇;取吸收液2ml,加茜素氟蓝试液0.5ml,再加12%醋酸钠的稀醋酸溶液0.2ml,用水稀释至4ml,加硝酸亚铈试液0.5ml,即显蓝紫色;同时做空白对照试验。 4. 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 4.1.取供试品,加盐酸,即发生二氧化硫的气体,有刺激性特臭,并能使硝酸亚汞试液湿润的滤纸显黑色。 4.2.取供试品溶液,滴加碘试液,碘的颜色即消褪。 5. 亚锡盐。 取供试品的水溶液1滴,点于磷钼酸铵试纸上,试纸应显蓝色。 6. 托烷生物碱类。

取供试品约10mg,加发烟硝酸5滴,置水浴上蒸干,得黄色的残渣,放冷,加乙醇2~3滴湿润,加固体氢氧化钾一小粒,即显深紫色。 7. 汞盐。 7.1. 亚汞盐。 7.1.1. 取供试品,加氨试液或氢氧化钠试液,即变黑色。 7.1.2. 取供试品,加碘化钾试液,振摇,即生成黄绿色沉淀,瞬即变为灰绿色,并逐渐转变为灰黑色。 7.2. 汞盐。 7.2.1. 取供试品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即生成黄色沉淀。 7.2.2.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碘化钾试液,即生成猩红色沉淀,能在过量的碘化钾试液中溶解;再以氢氧化钠试液碱化,加铵盐即生成红棕色的沉淀。 7.2.3. 取不含过量硝酸的供试品溶液,涂于光亮的铜箔表面,擦试后即生成一层光亮似银的沉积物。 8. 芳香第一胺类。 取供试品约50mg,加稀盐酸1ml,必要时缓缓煮沸使溶解,放冷,加0.1mol/L亚硝酸钠溶液数滴,加与0.1mol/L亚硝酸钠溶液等体积的1mol/L脲溶液,振摇1分钟,滴加碱性β-萘酚试液数滴,视供试品不同,生成由粉红色到猩红色沉淀。 9. 苯甲酸盐。 9.1. 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滴加三氯化铁试液,即生成赭色沉淀;再加稀盐酸,变为白色沉淀。 9.2.取供试品,置干燥试管中,加硫酸后,加热,不炭化,但析出苯甲酸,并在试管内壁凝结成白色升华物。 10. 乳酸盐。 取供试品溶液5ml(约相当于乳酸5mg),置试管中,加溴试液1ml与稀硫酸0.5ml,置水浴上加热,并用玻棒小心搅拌至褪色,加硫酸铵4g,混匀,沿管壁逐滴加入10%亚硝基铁氰化钠的稀硫酸溶液0.2ml和浓氨试液1ml,使成两液层;在放置30分钟内,两液层的接界面处出现一暗绿色环。 11. 枸橼酸盐。

2、2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教学设计

2、2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教学设计 2. 2. Teaching design of inorganic salt absorpt ion by plants

2、2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自然指的是自然界的现象,以及普遍意义上的生命。人造物体及人 类间的相互作用并不视为自然的一部分,除非被界定的是人性或“大自然全体”。本教案 根据自然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 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二节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教材分析 根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根的主要功能之一。本节教材通过演示 实验,证明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若缺乏,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尤为重要。最后结合实际,介 绍合理施肥在工农业生产实践的应用。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由于很多学生缺乏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因而教学中要努力创 造条件,做好演示实验,并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准备,使学生 增加感性认识,相信知识的真实性,以便帮助对知识的消化理解。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㈠认知目标 了解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及其缺乏症。 ㈡技能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实验参与的兴趣。 ㈢情感目标 让学生懂得合理施肥的原理,使学生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作用及缺乏症。 2.教学难点:植物缺氮、磷、钾时所表现的症状。 三、教学准备

第4课时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第4课时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1.(2018·昆明)幼根的生长依靠细胞数量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根尖中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部位是() A.根冠B.分生区 C.伸长区D.成熟区 2.(2018·广东)下列有关植物参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根吸收水分B.通过筛管运输水分 C.通过气孔散失水分D.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 3.(2018·乐山)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输送到各个部分,请问吸收水分的部位、运输水分的结构分别是() A.根尖伸长区、导管B.根尖成熟区、导管 C.根尖伸长区、筛管D.根尖成熟区、筛管 4.(2017·衡阳)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绿化活动中,移栽树木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做法与作用不相符的是() A.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 B.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C.为植物打针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 D.盖遮阳网——减弱光合作用 5.(2018·绍兴、义乌)下列结构对功能的自述,不合理的是()

6.(2018·扬州)下列为某同学观察玉米根尖结构的细胞图,其中最有利于根吸收水分的细胞是()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为测定蒸腾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密封且充满水,管中留有一个气泡,将此装置放于阳光下,观察气泡的移动,根据标尺计算出气泡移动位置,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主要表示() A.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 B.呼吸作用产生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C.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

D.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第8题图 ★8.(2017·苏州)如图是探究“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其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图1中萝卜的洞内装上浓盐水,在图2中萝卜的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萝卜会变软 B.图2中萝卜洞里的水会变多 C.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D.对栽培作物施肥时,要注意“薄肥勤施” 9.(2017·德阳)生物圈的水循环离不开植物的蒸腾作用。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完成 B.炎热的夏天,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C.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由根部运到茎、叶等部位 D.蒸腾作用散失了大量的水分,这对植物的生长是不利的 第10题图 10.(2018·临沂)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B.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十大类宝石的一般鉴定方法汇总

十大类宝石的一般鉴定方法汇总 钻石的鉴定 钻石是天然物质中最坚硬的物质,钻石可刻划任何其他宝石,但其他任何宝石却都刻划不动钻石。也可以用“标准硬度计”刻划,凡硬度小于9度,均是假钻石。钻石还具有亲油性,如以钢笔在钻石表面划一条线,则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直线,而其他宝石则呈断断续续的间断线。上述方法在鉴定钻石中都有一定参考价值。还可以通过10倍放大镜观察,在10倍放大镜下,多数钻石可见霞疵,有三角形的生长纹,钻石的表面有“红、橙、蓝”等色的“火”光。光芒四射。 红宝石的鉴定 天然宝石“十红九裂”,没有一点瑕疵及裂纹的天然红宝石极为罕见。而人造红宝石颜色一致,内部缺陷或结晶质包裹体少、洁净,块体较大。作为珍贵宝石,市场上超过3克拉以上的天然红宝石十分少见,如碰到较大块体的红宝石,就要引起注意。 天然红宝石有较强的“二色性”,所谓二色性,即从不同方向看有红色和橙红色二种色调,如只有一种颜色,则可能是红色尖晶石、石榴石或红色玻璃等。红色尖晶石与天然红宝石十分相似,两者最易混淆,所以必须特别慎重。 蓝宝石的鉴定 天然蓝宝石的颜色往往不均匀,大多数具有平直的生长纹。人造蓝宝石颜色一致,其生长纹为弧形带,往往可见体内有面包屑状或珠状的气泡。 天然蓝宝石也具有明显的二色性,从一个方向看为蓝色,从另一个方向看则为蓝绿色。其他宝石的呈色性与天然蓝宝石不同,据此可以区分。 另外,最简便的方法可用硬度测定法,天然蓝宝石可在黄玉上刻划出痕迹,而其他蓝色宝石难以在黄玉上刻划出痕迹。 祖母绿的鉴定

在自然界,和祖母绿相似的绿色透明宝石种类不少,较常见的有翡翠、碧玺、萤石、橄榄石、石榴石和锆石等,其中外观酷似祖母绿而容易混淆的是碧玺、萤石和翡翠。以肉眼观察,绿色翡翠一般都呈半透明状,往往有交织纤维斑状结构,而优质祖母绿透明晶莹。祖母绿的硬度7.5-8,而萤石硬度低,仅为4。祖母绿比重较小,而萤石、碧玺、翡翠的比重都较大。锆石则色散强并具有明显的双影。 此外,还有与天然祖母绿相似的人工祖母绿、绿色玻璃等,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之处是天然祖母绿绝大多数有瑕疵或包体,并可见二色性。当然,要严格正确的区分最好运用折光仪、偏光镜等鉴定仪器。 猫眼的鉴定 近年来,市场上有一种玻璃纤维猫眼戒面销售,镶在黄金或白银戒指上,使人真假莫辨。其鉴别方法是,当转动戒面时,假猫眼的弧形顶端可同时出现数条光带,而真猫眼只有一条。假猫眼眼线呆板,而真猫眼眼线张合灵活。真猫眼的颜色大多为褐黄或淡绿色,假猫眼则颜色多样,有红、蓝、绿等色。 欧泊的鉴定 欧泊根据它的颜色可分为黑欧泊、白欧泊、黄欧泊等,其中以黑欧泊价格最高。为了使价格较低的白或黄欧泊提高档次,有人就采用人工方法使其变色,成为“黑欧泊”,以牟取高利。其主要方法是用糖煮或注入塑料,使白欧泊变黑。识别的方法是,经过糖煮或注塑的欧泊比重明显不同,在水中测试,其比重值变轻。亦可用加热后的针测试注塑欧泊,天然欧泊热针扎不进,注塑欧泊能够扎进,并会产生塑料烊化后的气味。 碧玺的鉴定

《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和利用》学导案

《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和利用》学导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无机盐对植物生命活动的作用 2.了解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的过程

达标检测《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班级:姓名: 1.植物主要是通过吸收所需的无机盐,还可以通过植物的地上部分:、 吸收. 2.植物所需的无机盐必须溶解在里,并随着水在内的运输输送到植物体的 各个部分。 3. 一般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有、、等的无机盐。此外如、等,也是植物正常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4. 当缺乏含的无机盐时,植物的茎秆软弱,易倒伏;当缺乏含氮的无机盐时,作 物植株,叶片,甚至叶脉呈色。 5.图6-3是一些不同类型的蔬菜。对叶菜类蔬菜,收获的主要是叶,应多施肥,使叶片肥大;对收获块茎的马铃薯则应多施肥,因为肥能促进光合用产物的运输和积累在块茎中。 6.植物对无机盐的利用主要表现在( ) A.构建植物体 B.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C.植物对含氮、磷、钾的无机盐需求量较大 D.以上都对 7、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基本路线是() A、叶的筛管→茎的筛管→根的筛管 B、根的筛管→茎的筛管→叶的筛管 C、叶的导管→茎的导管→根的导管 D、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的导管 8、如果植株生长的特别矮小,而且叶片呈暗绿色甚至紫色,是由于缺少哪种无机盐() A、氮 B、磷 C、钾 D、铁 9、古人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活中人们也发现烧草坪会利于以后草的生长,这 说明植物的繁衍生长需要() A、水分 B、空气 C、大风 D、矿物质元素 10.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 种元素,为此他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 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 A.K B.N C.P D.S

煤气净化工艺工艺流程..

煤气净化工艺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煤气净化设施 1概述 煤气净化车间生产规模按2×65 孔5.5m 捣固焦炉焦炉年产130万t 干全焦配套设计。焦炉煤气处理量为75300m3/h(标况)。 煤气净化车间由冷凝鼓风工段、脱硫工段、硫铵工段(含蒸氨系统)、终冷洗涤及粗苯蒸馏工段、油库及其相关的生产辅助设施组成。 2设计原则 对煤气净化车间本着经济、实用、可靠的原则,在满足国家环保、 职业卫生与安全、能源等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化工艺流程,并 合理配备工艺装备,以节省投资和工厂用地。 3设计基础数据 a)煤气量基础数据 焦炉装煤量(干基):206.98t/h 煤气产量:340Nm3/t(干煤) b) 煤气净化指标 表1 煤气净化指标表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净化前指标净化后指标 1 NH3g/m36~8 ≤0.05 2 H2S g/m35~7 ≤0.2 3 苯g/m324~40 ≤4 4 焦油g/m 3 ≤0.02 5 萘g/m 3 ≤0.3 4原材料及产品指标 4.1焦油——符合YB/T5075-2010 2号指标 序号指标名称质量指标 1 密度(20℃),g/cm3 1.13~1.22

序号指标名称质量指标 2 甲苯不溶物(无水基),% ≤9 3 灰分,% ≤0.13 4 水分,% ≤4.0 5 粘度(E80) ≤4.2 6 萘含量(无水基),% ≥7.0(不作考核指标)4.2硫酸铵—符合GB535-1995一级品 序号指标名称质量指标 1 氮N含量(以干基计),% ≥21 2 含水,% ≤0.3 3 游离酸含量,% ≤0.05 4.3粗苯—符合YB/T5022-1993 序号指标名称质量指标(溶剂用) 1 密度(20℃),g/ml ≤0.900 2 75℃前馏出量(重),% ≤3 3 180℃前馏出量(重),% ≥91% 4 水分:室温(18~25℃)下目测无可见的不 溶解的水 4.4洗油指标 序号指标名称指标 1 密度(20℃),g/ml 1.03~~1.06 2 馏程(大气压760mmHg),% 230℃前馏出量(容),% ≥3.0 300℃前馏出量(容),% ≥90.0 3 酚含量(容),% ≤0.5 4 萘含量(重),% ≤8 5 水分≤1.0

中考生物 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 学生

第4课时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一、选择题 1.(2017宿迁中考)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量最大的含有哪些元素的无机盐() A.氮、磷、钾 B.铁、硼、钾 C.钾、钙、镁 D.钠、钾、铁 2.植物体在进行下列生理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⑤无机盐的运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下列关于植物叶片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运输作用 B.②④属于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C.③属于营养组织,能进行光合作用 D.⑤为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4.(2017衡阳中考)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绿化活动中,移栽树木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做法与作用不相符的是() A.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 B.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C.为植物打针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 D.盖遮阳网——减弱光合作用 5.德化县美湖镇有棵高大的千年樟树,促进水分“爬”上树梢的动力来自() A.光合作用 B.吸收作用 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 6.如图所示曲线能正确表示在晴朗的高温天气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 A)B) C)D) 7.(2017宜兴中考)下列有关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根部对水分和有机物的吸收 B.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可以避免自身被阳光灼伤 C.移栽树苗时去掉一些枝叶可以减弱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加快水循环 8.(2017富阳中考模拟)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放置盛有相同清水的密封玻璃瓶,长势相同的两枝条经过 橡皮塞插入水中,右边枝条只留一半数目的叶片,放在阳光下,调节天平至平 衡。一个小时后,其结果是() A.光合作用量不等,天平向左边倾斜 B.呼吸作用量不等,天平向左边倾斜 C.蒸腾作用量不等,天平向右边倾斜 D.两边作用几乎相同,天平依然平衡

一般鉴别试验

一般鉴别试验 1 简述 1.1 药品的“一般鉴别试验”,是归纳正文中含有同一离子或具有某一集团的药物共有的化学反应,为节省文字篇幅而合并叙述,作为该药品正文鉴别项下的组成部分。在药典附录中,此项内容是通过化学反应晶型试验来证明药品中含有某一离子或集团,而不是对未知物进行定性分析,应结合正文中的其他鉴别试验和性状项下的描述,才能证实供试品的真实性。 1.2 选择一般鉴别试验方法的原则是:专属性羟,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才做简便、快速。对五级药品是根据阴、阳离子的特殊反应进行鉴别,对有机药品则大都采用官能团反应进行鉴别。 2 仪器 所有仪器要求洁净,以免干扰化学反应。 3 试药与试液 3.1 试药应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ⅤA的要求,使用时应研成粉末或配成试液。 3.2 试液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ⅤB试液项下的方法进行配置和贮藏,要求新配置的,必须临用新制。 4 操作方法同《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Ⅲ. 5 注意事项 5.1 一般注意事项

5.1.1 供试品和攻势也的取用量应按个该药品项下的规定,固体供试品应研成细粉;液体供试品如果太稀可浓缩,如果太浓可稀释。 5.1.2试药和试液的加入量、方法和顺序均应按各试验项下的规定;如未作规定,试液应逐滴加入,边加边振摇;并注意观察反应现象。 5.1.3 试验在试管或离心管中进行,如需加热,应小心仔细,并使用试管夹,边加热边振摇,试管口不要对着试验操作者。 5.1.4 试验中需要蒸发时,应置于玻璃蒸发皿或瓷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进行。 5.1.5 沉淀反应有色沉淀反应宜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白色沉淀反应应在黑色或蓝色点滴板上进行,也可在试管或离心管中进行;如沉淀少不易观察时,可加入适量的某种与水互不混溶的有机溶剂,使原来悬浮在水中的沉淀集中于两液层之间,以便观察。 5.1.6 试验中需要分离沉淀时,应采用离心机分离,经离心沉降后,用吸出法或倾斜法分离沉淀。 5.1.7 颜色反应须在玻璃试管中进行,并注意观察颜色的变化。 5.1.8 试验温度,一般温度上升10℃,可使反应速度增加2~4倍,应按各试验项下规定的温度进行试验,如达不到时,可适当加温。 5.1.9 反应灵敏度极高的试验,必须保证试剂的纯度和仪器的洁净,为此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以资对照。 5.1.10 反应不够灵敏,实验条件不易掌握的试验,可用对照品进行对照试验。

元素和化合物水和无机盐知识点总结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1.组成细胞的元素分类 (1)按含量分 大量元素:等 微量元素:等(2)按作用分 最基本元素: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 (按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 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种类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脂质、蛋白质、 (2)含量 ①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 ②占细胞鲜重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③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 三、细胞中的无机物 1.细胞中的水 (1)存在形式:和。 (2)含量变化:生物体的含水量与和生物的 有关。 (3)功能 ①自由水 a.细胞内的 b.参与许多 c.运送和 d.为细胞生存提供

②结合水:是的重要组成成分。 (4)自由水与结合水的联系 自由水结合水 2.细胞中的无机盐 (1)含量:很少,占细胞鲜重的1%~1.5%。 (2)存在形式:绝大多数以的形式存在,少部分是细 胞内的组成成分。 (3)功能: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维持细胞的 平衡等。 1.种类与含量 (1)上述元素分类是针对生物整体概况的,具体到某种生物 时元素的归属可能不同,如氯元素(Cl)是组成人体的大量元素,但对植物而言却属于微量元素。 (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组成生物体的必需元素。生物体内所含有的元素却不一定都是必需元素。 (3)占人体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占人体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氧,无论鲜重还是干重,C、H、O、N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 2.元素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元素种类上的统一性 ①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在元素种类上具有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的。 ②生物界元素都是从无机环境中获取的,如下图:

一般鉴别试验

一般鉴别试验 1 简述 药品的“一般鉴别试验”,是归纳正文中含有同一离子或具有某一基团的药物共有的化学反应,为节省文字篇幅而合并叙述,作为各该药品正文鉴别项下的组成部分。在药典通则中,此项内容是通过化学反应进行试验来证明药品中含有某一离子或基团,而不是对未知物进行定性分析,应结合正文中的其他鉴别试验和性状项下的描述,才能证实供试品的真实性。 选择一般鉴别试验方法的原则是: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对无机药品是根据阴、阳离子的特殊反应进行鉴别,对有机药品则大都采用官能团反应。 2 仪器 所有仪器要求洁净,以免干扰化学反应。 3 试药与试液 试药应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301的要求,使用时应研成粉末或配成试液。 试液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8002试液项下的方法进行配制和贮藏,要求新配制的,必须临用新制。 4 操作方法 同《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301。 5 注意事项 一般注意事项 5.1.1 供试品和供试液的取用量应按各该药品项下的规定,固体供试品应研成细粉;液体供试品如果太稀可浓缩,如果太浓可稀释。 试药和试液的加入量、方法和顺序均应按各试验项下的规定;如未作规定,试液

应逐滴加入,边加边振摇;并注意观察反应现象。 5.1.3 试验在试管或离心管中进行,如需加热,应小心仔细,并使用试管夹,边加热边振摇,试管口不要对着试验操作者。 5.1.4 试验中需要蒸发时,应置于玻璃蒸发皿或瓷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进行。5.1.5 沉淀反应有色沉淀反应宜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白色沉淀反应应在黑色或蓝色点滴板上进行,也可在试管或离心管中进行;如沉淀少不易观察时,可加入适量的某种与水互不混溶的有机溶剂,使原来悬浮在水中的沉淀集中于两液层之间,以便观察。 5.1.6 试验中需分离沉淀时,采用离心机分离,经离心沉降后,用吸出法或倾泻法分离沉淀。 5.1.7 颜色反应须在玻璃试管中进行,并注意观察颜色的变化。 5.1.8 试验温度,一般温度上升10℃,可使反应速度增加2~4倍,应按各试验项下规定的温度进行试验,如达不到时,可适当加温。 5.1.9 反应灵敏度极高的试验,必须保证试剂的纯度和仪器的洁净,为此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以资对照。 5.1.10 反应不够灵敏,试验条件不易掌握的试验,可用对照品进行对照试验。 5.1.11 一般鉴别试验中列有一项以上的试验方法时,除正文中已明确规定外,应逐项进行试验,方能证实,不得任选其中之一作为依据。 部分专项鉴别试验注意事项 5.2.1 水杨酸盐鉴别试验(1) 水杨酸与三氯化铁的反应极为灵敏,只需取稀溶液进行试验;如取用量大,产生颜色过深,可加水稀释后观察。 5.2.2 托烷生物碱类鉴别试验如供试品量少,显色不明显时,可改用氢氧化钾小颗粒少许,则在氢氧化钾表面形成深紫色。 5.2.3 枸橼酸盐鉴别试验(1) 高锰酸钾的加入量不宜过多,否则枸橼酸盐将被进一步氧化,致使在加硫酸汞试液或溴试液后均不生成白色沉淀。

焦炉煤气净化工艺流程的评述

作者:范守谦时间:2008-7-8 10:25:53 焦炉煤气净化工艺流程的评述 范守谦(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 焦炉煤气净化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脱氨和脱硫的方法。众所周知,在炼焦过程中,煤中约有30%的硫进入焦炉煤气,95%的硫以硫化氢的形式存在。焦炉煤气中一般含有硫化氢6~8g /m3 , 氰化氢 1. 5~2g/m'。若不事先脱除,就有50%的氰化氢和10%~40%的硫化氢进入氨、苯回收系统,加剧了设备的腐蚀,还会增加外排污水中的酚、氰含量。含有硫化氢和氰化氢的煤气作为燃料燃烧时, 会生成大量SO 2和NO x 而污染大气。为了防止氨对煤气分配系统、煤气主管以及煤 气设备的腐蚀和堵塞,在煤气作为燃料使用之前必须将其脱除。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焦炉煤气主要供冶金厂作工业燃料,因此,大部分焦化厂的煤气净化工艺都没有设置脱硫装置,而回收氨的装置几乎全采用半直接法饱和器生产硫铵流程。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日益严格,在焦炉煤气净化工艺过程设置脱硫脱氰装置和改进脱氨工艺就势在必行。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逐步深入,我国焦化行业和煤气行业相继从国外引进了多种煤气净化装置,国内科技人员在原有基础上也开发研制了新型脱硫工艺,大大推动了我国焦炉煤气净化工艺的发展。现将几种脱氨和脱硫方法作扼要介绍和论述。 1 氨的脱除 1.1 硫铵工艺 生产硫铵的工艺是焦炉煤气氨回收的传统方法,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建成的大中型焦化厂均采用半直接法饱和器生产硫铵,该工艺的主要缺点是设备

腐蚀严重,硫铵质量差,煤气系统阻力大。随着宝钢一期工程的建设,我们引进了酸洗法生产硫铵工艺,该工艺由酸洗、真空蒸发结晶以及硫铵离心、干燥、包装等三部分组成。与饱和器法相比,由于将氨吸收和硫铵结晶操作分开,可获得优质大颗粒硫铵结晶。酸洗塔为空喷塔,煤气系统的阻力仅为饱和器法的1/4,可大幅度降低煤气鼓风机的电耗。采用干燥冷却机将干燥后的硫铵进一步冷却,以防结块,有利于自动包装。我院开发的酸洗法工艺也已成功地用于天津煤气二厂。随着宣钢、北焦的建设,我们还引进了间接法饱和器生产硫铵工艺,该工艺是从酸性气体中回收氨,其产品质量要比饱和器法好,但因在较高温度(100℃左右)下操作,对设备和管道材质要求高,加之饱和器尺寸并不比半直接法小,因此投资高于半直接法。鞍钢二回收还从法国引进了喷淋式饱和器以代替半直接法的饱和器。喷淋式饱和器的特点是煤气系统阻力小,设备尺寸也相应减小,硫铵质量有所提高。但是,不管采用那种生产硫铵的工艺,从经济观点分析,其共同的致命缺点是回收硫铵的收入远远不够支付其生产费用。 1.2 无水氨工艺 另一种可供选择的脱氨方法是用弗萨姆法生产无水氨。弗萨姆工艺是由美钢联开发的,它可以从焦炉煤气中吸收氨(半直接法),也可以从酸性气体中吸收氨(间接法)。 宝钢二期工程是从美国USS公司引进的从焦炉煤气中吸收氨的弗萨姆装置,焦炉煤气导入吸收塔,,体气体xn磷酸铵溶液与煤气直接接触,吸收煤气中的氨,然后经解析、精馏制取产品无水氨。该工艺主要是利用磷酸二氢铵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点,从煤气中回收氨,并精馏制得纯度高达99. 98 %的无水氨。但由于介质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且解吸、精馏操作要求在较高的压力下进行,故对设备材质要求较高。但该工艺的经济性受生产规模影响较大,规模过小时,既不经济也不易操作。 攀钢焦化厂在引进AS法脱硫的同时引进了间接法弗萨姆法无水氨装置,将脱酸塔顶的酸性气体引入间接法弗萨姆装置的吸收塔,用磷酸溶液吸收酸性气体中的氨。由于不与煤气直接接触,几乎不产生酸焦油,与半直接法相比,可大大简化分离酸焦油的处理设施。弗萨姆装置生产的无水氨纯度高,产值也较高,经济效益较好,但储运不方便。 1.3 氨分解工艺

第4课时 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知识分享

第4课时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第4课时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1.(2018·昆明)幼根的生长依靠细胞数量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根尖中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部位是() A.根冠B.分生区 C.伸长区D.成熟区 2.(2018·广东)下列有关植物参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根吸收水分B.通过筛管运输水分 C.通过气孔散失水分D.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 3.(2018·乐山)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输送到各个部分,请问吸收水分的部位、运输水分的结构分别是() A.根尖伸长区、导管B.根尖成熟区、导管 C.根尖伸长区、筛管D.根尖成熟区、筛管 4.(2017·衡阳)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绿化活动中,移栽树木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做法与作用不相符的是() A.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 B.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C.为植物打针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 D.盖遮阳网——减弱光合作用 5.(2018·绍兴、义乌)下列结构对功能的自述,不合理的是()

6.(2018·扬州)下列为某同学观察玉米根尖结构的细胞图,其中最有利于根吸收水分的细胞是()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为测定蒸腾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密封且充满水,管中留有一个气泡,将此装置放于阳光下,观察气泡的移动,根据标尺计算出气泡移动位置,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主要表示() A.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 B.呼吸作用产生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C.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

D.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第8题图 ★8.(2017·苏州)如图是探究“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其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图1中萝卜的洞内装上浓盐水,在图2中萝卜的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萝卜会变软 B.图2中萝卜洞里的水会变多 C.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D.对栽培作物施肥时,要注意“薄肥勤施” 9.(2017·德阳)生物圈的水循环离不开植物的蒸腾作用。下列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表皮的气孔完成 B.炎热的夏天,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C.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由根部运到茎、叶等部位 D.蒸腾作用散失了大量的水分,这对植物的生长是不利的 第10题图 10.(2018·临沂)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B.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