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鉴别毛线质量的一般方法

鉴别毛线质量的一般方法

鉴别毛线质量的一般方法

鉴别毛线质量的一般方法

一看颜色

毛线的颜色要鲜明,红的要鲜红,绿的要碧绿,不能有深有浅或半色。

二看色光

光彩色泽要醒目、柔和;既不能黯淡无光,又不要刺眼,无色斑和色差。

三看条干

毛钱是由四股合股而成,毛线的单股与合股的粘度条干,应松、圆、均匀、没有粘紧捻,毛线接头要少,没有大肚纱。

四看光洁

表面一定要有整齐的光茸,逆向绒毛要少。

五看手感

用手捏紧毛线时,应柔软中带有钢性,丰满中感到厚实,抓紧放手后,回弹性能好。

六看标签

有正式商标和成分、比例说明的,是正式厂生产的,一般说,这样的毛线质量有保证,即使有疵漏,也便于找到责任者。有标签,但无厂名、牌号,或用人们不能识别的“隐形字”等标签的,最好不要买,这种产品多为伪劣产品。

七用火烧

在毛线扎绞处的结头上,截下1-2cm的线头,用火烧一下,燃烧时羊毛燃烧不快,火焰小,离火即熄灭,燃烧时散发出强烈的烧头发气味,灰烬呈卷曲状为黑褐色。无残留硬块的,是纯毛线;伴有烧布一样味道的,是毛与粘纤混纺线;有烧头发味及其他刺激性异味,燃烧时边熔化边缓慢燃烧,白色火焰较明亮,有时略有黑烟,灰烬为瘤状硬块的,是羊毛和腈纶或其他化纤混纺线。混纺比例大小,只能以味道浓淡来判别。

猪肉质量调查报告

猪肉质量调查报告 篇一:猪肉肉质检测分析报告 八眉猪猪肉肉质检测分析报告 根据海***农牧局《畜禽肉品质测定实施方案》的要求,于20XX年2月1日,采集我区八眉猪和“洋三元”猪猪肉送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杨凌)进行测定。 青海八眉猪是青海高原宝贵的优良品种资源,是一个珍贵的基因库。它不仅是西北八眉猪的一个高原地区类型,且已被列为中国地方猪遗传资源名录的首位。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产仔数量多,保姆性好、沉积脂肪能力强,能适应高寒气候条件,饲养管理粗放、性状遗传稳定、对近交有抗力等优良特性[1]。主产于青海省东部农牧业地区的互助。 “洋三元”是杜洛克公猪与长大杂交母猪(或大长杂交母猪)的后代,现有“洋三元”商品猪是我国出口生猪的主要品种组合。具有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繁殖性能强等优点[2]。 为研究青海海东地区猪肉的肉用性能,我们对八眉猪及“洋三元”猪肉品质进行了比对分析研究,以期探明本地方良种的种质特性。现将测定结果分析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试验动物 选取同批出栏成年八眉猪共6头(6月龄,约八二元猪,:猪肉质量调查报告)B 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5)。同下。 单位(g/100g 图1a八眉猪与“洋三元”猪猪肉水分含量显著性检验 注:“﹡﹡”表示含量差异极显著;“﹡”表示含量差异显著;“”表示含量差异不显著。同下。 ( 图1B八眉猪与“洋三元”猪猪肉粗脂肪含量显著性检验 2.2部分微量元素的测定结果 铜、铁、锌和硒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见表2。八眉猪猪肉的铜、锌含量与“洋三元”猪猪肉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铁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必要组成组分,对保持正常肉色具有重要的作用[4]。由图2a可知,八眉猪猪肉铁的含量极显著高于“洋三元”猪猪肉的含量(PX±Sd) 图2八眉猪与“洋三元”猪猪肉铁、硒含量显著性检验 2.3氨基酸的测定结果 氨基酸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见表3。由图3可知,八眉猪猪肉胱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洋三元”猪猪肉的含量(P0.05)。 猪肉风味包括香味和鲜味,猪肉鲜香味是由肉中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等酸性氨基酸在烹制过程中形成的[4]。八眉猪天冬氨酸及谷氨酸的

实验四 药物的一般鉴别实验

实验四药物的一般鉴别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钠盐钙盐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氯化物溴化物等药物的一般鉴别性原理和鉴 别方法。 2、掌握一般鉴别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及常用的试剂。 [实验原理] 1、钠盐的鉴别:钠盐的中性溶液+醋酸氧铀锌-----黄色的结晶性沉淀 2、钙盐的鉴别:钙盐的中性或碱性溶液+草酸铵----白色沉淀+盐酸----溶解 3、乳酸盐的鉴别:乳酸盐的酸性溶液+溴---乙醛+氨+亚硝基铁氰化钠----暗绿色 4、硫酸盐的鉴别:硫酸盐+钡离子---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 硫酸盐+醋酸铅----白色沉淀(即能溶于醋酸,也能溶于氢氧化钠) 5、磷酸盐的鉴别:磷酸盐溶液+硝酸银----黄色沉淀(能溶于氨试液中和稀硝酸试液中) 磷酸盐溶液+氯化铵镁试液----白色沉淀 6、氯化物的鉴别:氯化物溶液+硝酸银----白色沉淀(能溶于氨试液中,不溶于稀硝酸试液中) 氯化物溶液+二氧化锰试液----氯气(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7.溴化物的鉴别:溴化物溶液+硝酸银----淡黄色沉淀(能部分溶于氨试液中,不溶于稀硝酸试液中) 溴化物+氯试液中----溴(溶于氯仿,氯仿层显橘黄) [试药、试剂和仪器] 1、试药:水杨酸钠、乳酸钙、硫酸阿托品、磷酸可待因、溴新斯的明、维生素B1 2、试剂:盐酸稀盐酸稀硫酸醋酸硝酸氢氧化钠浓氨试液氨试液醋酸氧铀锌醋酸 铅醋酸铵试液甲基红指示液草酸铵试液硫酸铵溴试液10%亚硝基铁氰化钠的稀硫酸试液氯化钡试液氯化铵镁试液二氧化锰氯试液氯仿碘化钾淀粉试纸 3、仪器:试管小烧杯铂金丝酒精喷灯 [操作步骤] 一、对乙酰水杨酸钠中钠离子的鉴别 1、取对氨基水杨酸钠0、1克,置试管中,加纯化水2毫升使溶解,然后滴加醋酸氧铀锌 试液,即生成黄色沉淀。 2、取铂金丝,用盐酸浸润,在无色火焰中燃烧,冷却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 火焰即显鲜黄色。 二、乳酸钙中的钙离子和乳酸根离子的鉴别 1、取乳酸钙约0、1克,置试管中,加纯化水2毫升使溶解,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氨试液中和,再滴加盐酸至恰呈酸性,加草酸铵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将沉淀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醋酸和盐酸,沉淀能溶于盐酸,不溶于醋酸。 2、取铂金丝,用盐酸湿润,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砖红色。 3、取乳酸钙约0、1克,置小烧杯中,加纯化水60毫升使溶解,从中取出溶液5毫升,置试管中,加溴试液1毫升和稀硫酸0、5毫升,置水浴上加热,并用玻璃小心搅拌至退色,再加硫酸铵4克,摇匀,沿管壁逐滴加入10%亚硝酸铁氰化钠的稀硫酸试液0、2毫升和浓氨试液1毫升,使成两液层,在放置30分钟内,在放置30分钟内,两液层的交界处出现一暗绿色的环。 三、硫酸阿托品中的硫酸根的鉴别 取硫酸阿托品0、5克,加纯化水10毫升使溶解,使溶液分置两个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

不锈钢的几种鉴别方法

不锈钢的几种鉴别方法 实物鉴别,就是要在不明钢种(号)的情况下,根据商品(包括整材、余料、废料等实物)固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借助简单的器具,用感官来确定它是不是不锈钢和属哪一类不锈钢的具体方法。 应当指出,感官鉴别不能分清具体钢(种)号,只能基本上区别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和铬锰氮不锈钢三个大类,其鉴别办法如下: 色泽的鉴别 经过酸洗的不锈钢,表面色泽银白光洁:铬镍不锈钢色银白呈玉色;铬不锈钢色白稍灰光泽弱;铬锰氮不锈钢的色泽与铬镍不锈钢相似稍淡。未经酸洗的不锈钢的表面色泽:铬镍钢呈棕白色,铬钢呈棕黑色,铬锰氮呈黑色(这三种色泽是指氧化较重的色泽)。冷轧未经退火的铬镍不锈钢,表面银白有反光。 用吸铁石鉴别 磁石能基本区别两类不锈钢。因为铬不锈钢在任何状态下均能被磁石吸引;铬镍不锈钢在退火状态下一般是无磁性的,在冷加工后,有的会有磁性的。但含锰较高的高锰钢是无磁性的;铬镍氮不锈钢的磁性情况更为复杂:有的无磁性,有的有磁性,有的纵面无磁性而横面有磁性。因此说,磁石虽能基本区别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但不能正确区分一些特殊性质的钢种,更不能区分具体的钢号。 用硫酸铜鉴别 将钢材上的氧化层除去,放上一滴水,用硫酸铜擦,擦后如不变色,一般为不锈钢;如变紫红色,无磁性的为高锰钢,有磁性的一般为普通钢或低合金钢。 对于特殊性质的钢种,我们还需采取以下三种办法进行鉴别。 磨花鉴别 磨花鉴别是把不锈钢在砂轮机上磨,观其火花。如火花呈流线形,并有较多较密的节花,即为含锰较高的高锰钢或锰氮钢;如无节花即为铬钢或铬镍不锈钢。 退火法鉴别 冷加工的铬镍不锈钢,如有磁性,可取小块在火中烧红让其自然冷却或放入水中(退火),一般来说,经退火后磁性会显著减弱或完全消失。但有些铬镍不锈钢,如Cr18Ni11Si4AlTi 钢和Cr21Ni5Ti钢,因钢中含有较多的铁素体元素,其内在组织有相当部分是铁素体。因此,即使在热加工的状态下也有磁性的。 化学定性法鉴别 化学定性法是鉴别有磁性的不锈钢中是否含镍的一种鉴别办法。其方法是,将小块不锈钢溶解于王水中,用净水将酸液冲淡,加入氨水中和后,再轻轻注入镍试剂。如在液面上浮有红色绒状物质,即表明不锈钢中含有镍;如没有红色绒状物质,即证明不锈钢中无镍(但由于不锈钢中含镍量低,一般只有百分之几,镍的含量不易显露或确定多少,一般须用标准样品实验多次后才能掌握)。 以上几种鉴别办法说明,用感管鉴别不锈钢,不仅要用几种方法综合试验,而且其试验结果只能确定某种类型的不锈钢,不能确定钢中含有哪几种合金元素和具体含量。因此说,感官鉴别的方法,目前是极不完善的,有的可能是错误的,还有许多的物理现象,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要正确区别不锈钢钢种的最好办法,是深入调查研究,请有关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判定。这是正确分清不锈钢钢种和质量的根本方法。(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不锈钢药水!)

无机盐一般鉴别方法课件

无机盐一般鉴别方法 (一)钾盐 (1)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炎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紫色。但有少量钠混合时,须隔蓝色玻璃透视方能辨认。2K++[PtCI6]2-→K2PtCI6 (2)取供试品溶液,加亚硝酸钴钠试液与醋酸,即发生黄色沉淀。 2K++Na++[Co(NO2)6]3-→K2Na[C(NO2)6]↓(黄色) 该反应在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进行,因而碱和酸均能分解试剂中的[Co(NO2)6]-3离子,妨碍鉴定。 在碱性中:[Co(NO2)6]3-+3OH-→Co(NH)3↓+6NO-2 在酸性中:[Co(NO2)6]3-+6H+→Co+3NO↑+3NO2↑+3H2O NH+4能干扰反应,NH的存在能与NH+4[Co(NO2)6]作用,生成生成(NH4)Na[Co(NO2)6]沉淀。在鉴定K前应除NH(可用灼烧法除去),I 也有干扰作用(可在蒸发皿中加NHO3蒸发至干而除去)。 (3)取供试品,加热除去可能杂有的盐,放冷后,加水溶解,再加深.1%四苯硼钠溶液与醋权即生白色沉淀。反应条件须在酸性(PH2-6.0)中进行。 NaB(C6H5)4+K+→KB(C4H5)6↓+Na+ (1)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砖红色。Ca2++[PtCI6]2-→CaPtCI6 (2)取供试品的中性或碱性溶液,加草酸铵试液,即发白色沉淀;分离,所得的沉不溶于醋酸,但溶于酸。 Ca2++(NH4)2C2O4→CaC2O4↓(白色)+2NH4+CaC2O4+2HCI→CaCI2+HC2O4 钠盐 取铂丝,用盐权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 2Na++[PtCI6]2-→Na2PtCI6 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醋酸铀锌试液,即发生黄色沉淀。 Na++Zn(C2H3O2)2+3UO2(C2H3O2)2+ CH3COOH+9HO2→NaZn(UO2)3( CH3COO-)9?9H2O↓9(黄色+H+(醋酸铀酰锌钠)(若为钠盐之稀溶液,宜在水浴上浓的后再检查,如氯化钠注射液)。 1.亚铁盐(二价铁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铁氰化钾试液,即发生深蓝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

正确的瓷器鉴定方法

正确的瓷器鉴定方法 具体到瓷器的鉴定上,本 质鉴定内容就是对瓷器胎土、 釉色和彩料的认定,也只有对 胎土、釉色和彩料进行综合判 断,才可以最大程度地鉴别古 董瓷器的真伪。胎是骨,釉是 衣,对胎土和釉色的鉴定最为 关键。当然我们首先要了解胎 和釉在各个时期的特征。 元代的胎土在淘炼中不是 很细腻,含有杂质,经过长时间自然的变化颗粒更明显,铁锈点和火石红斑都会带有沉着的色感。明代早期的胎土则淘炼得比较细腻,结构也显得紧密。明代中期胎土的淘炼则更为细腻,有了高质量的胎土才可以制作出如成化鸡缸杯等极为精细的作品。明代至清早期、后期胎土又变得粗糙,并导致瓷器制作整体水平的下降。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胎土的淘炼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胎骨结构更紧、更细密、有重量感、可塑性好,为这一时期的瓷器品种呈现多样化提供了保证。清中晚期的胎土则又向粗糙发展,器物的胎质多有颗粒和杂质,也显得疏松,整个瓷器的质量下降明显。元和明代青花瓷器多数都为青白

釉和小部分白釉,另外各种单色釉瓷器的釉面都特别肥厚润洁,以至于釉面结构也相当紧密。清以后青花瓷器的釉面则有更多的变化,有青白釉、白釉、灰釉等,而且釉面的质量也在不断的下降,变得稀薄和松软。 鉴定中对元、明、清瓷器的彩料也要有细微的分析研究。如青花、五彩、釉里红、粉彩、斗彩、珐琅彩、墨彩和各类单色釉。如青花彩料元代最有特色的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明代青花则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永乐、宣德时期还用苏麻离青为主;成化、弘治、正德以国产的平等青为主;嘉靖、隆庆、万历大量使用进口的回青料;天启、崇祯浙料用的较多。清代青花呈色最好的是康熙中晚期,用云南明珠料,分色是所有青花瓷器中最好的,俗称“五彩青花”。雍正、乾隆青花有呈色浓郁深沉的特点。 了解各朝瓷器的胎土、釉色、彩料特点是为了更好地去掌握鉴定的本质内容,寻找到各朝瓷器在胎土、釉色、彩料方面所具有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也是为了更好的鉴定。共性的特点就是器物经过长时间自然变化所产生的一种内在物理性的转变特性,料深沉,光泽内敛有厚度,在整个器物的用色上有浓淡深浅的变化,另外,各类釉上彩的彩料都有自然的润光从彩料深处溢出,光芒闪烁让人心动。当然在瓷器鉴定中还是要全面地分析和判断,但从初始鉴定的角度来看,对胎土、釉色、彩料的认识应该还是最为关键的。胎土都有结晶,有润光,结构相对紧密,有一种厚重感。釉面温润如玉,有一种内在的宝光由里而外自然释放。彩料的特点和釉面相似,青花瓷器的用料深沉,光泽

猪肉和牛肉的质量鉴别以及怎样实用更安全

猪肉和牛肉的质量鉴别以及怎样实用更安全 猪肉: 正常猪肉:天然状态未肉色为带光色的粉红色,脂肪呈白色或乳白色,肉质紧实有弹性,没有腥臭味。 使用抗生素或者是抗寄生虫药物的猪的肉质口感好,一些使用瘦肉精能够减少猪的脂肪含量。质量不过关的猪肉容易残留抗生素,生长激素,瘦肉精等。 如何鉴别: 1.猪肉参加的手段主要有注水,加亚硝酸盐等。注水肉用手触摸时水湿感很强,有明显的酸味或血腥味。亚硝酸盐是肉类腌制品中最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然而有一些不法商贩为掩盖不新鲜的肉类原料,在鲜肉中添加押小三眼以降低肉的弗兰速度。嗅其味道,如没有猪肉的原味不要购买。 怎么样吃更安全 猪肉买回来以后尽早使用,使用前将猪肉放入淘米水中,浸泡5-10分钟,既可以除腥味,也可以出去负载猪肉表面的灰尘等污物。 牛肉: 天然牛肉肉色带有光泽的鲜红色,肉质纤维分明,脂肪呈白色或乳白色,没有腥臭味。 在喂养牛肉的时候注射或在饲料中残油抗生素以预防疾病。使用生长激素以优化肉质口感帮助生长。容易残留的污染物,抗生素生长激素和环境污染残留物。 质量鉴别: 牛肉参加方式多为关税,但从外观上看,牛肉灌水后有鲜嫩的感觉,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牛肉的面上会有水冒出,用手捏会感觉手上有较多水分,贴上干纸,纸很快就会湿透。牛乳干事食用香精的一种,属于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增香提味,使用食品具有“牛肉味”。只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适用范围和标准添加使用牛肉膏,对人体是无害的,单弱超量或无限制的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怎样吃更安全: 牛肉膏可以使人和动物肉具有牛肉味但人使用牛肉膏加工的肉食品后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解毒负担。因此,应到指定屠宰场的牛肉门店或大型超市购买,使用时不要贪图牛肉香味。

一般鉴别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一般鉴别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建立一般鉴别试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二、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301;《中国药典分析检测技术指南》。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检品的一般鉴别试验。 四、责任者:检验员。 五、内容: 1. 水杨酸盐。 1.1.取供试品的中性或弱酸性稀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色。 1.2. 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盐酸,即析出白色水杨酸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铵试液中溶解。 2.丙二酰脲类。 2.1.取供试品约0.1g,加碳酸钠试液1ml与水10ml,振摇2分钟,滤过,滤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银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振摇,沉淀即溶解;继续滴加过量的硝酸银试液,沉淀不再溶解。 2.2.取供试品约50mg,加吡啶溶液(1→10)5ml,溶解后,加铜吡啶试液1ml,即显紫色或生成紫色沉淀。 3. 有机氟化物。 取供试品约7mg,照氧瓶燃烧法(通则0703)进行有机破坏,用水20ml与0.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6.5ml为吸收液,俟燃烧完毕后,充分振摇;取吸收液2ml,加茜素氟蓝试液0.5ml,再加12%醋酸钠的稀醋酸溶液0.2ml,用水稀释至4ml,加硝酸亚铈试液0.5ml,即显蓝紫色;同时做空白对照试验。 4. 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 4.1.取供试品,加盐酸,即发生二氧化硫的气体,有刺激性特臭,并能使硝酸亚汞试液湿润的滤纸显黑色。 4.2.取供试品溶液,滴加碘试液,碘的颜色即消褪。 5. 亚锡盐。 取供试品的水溶液1滴,点于磷钼酸铵试纸上,试纸应显蓝色。 6. 托烷生物碱类。

取供试品约10mg,加发烟硝酸5滴,置水浴上蒸干,得黄色的残渣,放冷,加乙醇2~3滴湿润,加固体氢氧化钾一小粒,即显深紫色。 7. 汞盐。 7.1. 亚汞盐。 7.1.1. 取供试品,加氨试液或氢氧化钠试液,即变黑色。 7.1.2. 取供试品,加碘化钾试液,振摇,即生成黄绿色沉淀,瞬即变为灰绿色,并逐渐转变为灰黑色。 7.2. 汞盐。 7.2.1. 取供试品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即生成黄色沉淀。 7.2.2.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碘化钾试液,即生成猩红色沉淀,能在过量的碘化钾试液中溶解;再以氢氧化钠试液碱化,加铵盐即生成红棕色的沉淀。 7.2.3. 取不含过量硝酸的供试品溶液,涂于光亮的铜箔表面,擦试后即生成一层光亮似银的沉积物。 8. 芳香第一胺类。 取供试品约50mg,加稀盐酸1ml,必要时缓缓煮沸使溶解,放冷,加0.1mol/L亚硝酸钠溶液数滴,加与0.1mol/L亚硝酸钠溶液等体积的1mol/L脲溶液,振摇1分钟,滴加碱性β-萘酚试液数滴,视供试品不同,生成由粉红色到猩红色沉淀。 9. 苯甲酸盐。 9.1. 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滴加三氯化铁试液,即生成赭色沉淀;再加稀盐酸,变为白色沉淀。 9.2.取供试品,置干燥试管中,加硫酸后,加热,不炭化,但析出苯甲酸,并在试管内壁凝结成白色升华物。 10. 乳酸盐。 取供试品溶液5ml(约相当于乳酸5mg),置试管中,加溴试液1ml与稀硫酸0.5ml,置水浴上加热,并用玻棒小心搅拌至褪色,加硫酸铵4g,混匀,沿管壁逐滴加入10%亚硝基铁氰化钠的稀硫酸溶液0.2ml和浓氨试液1ml,使成两液层;在放置30分钟内,两液层的接界面处出现一暗绿色环。 11. 枸橼酸盐。

猪肉质量鉴别

(一)猪肉质量的鉴别要点: 1、感官鉴别病死猪肉: (1)、看:病死猪肉呈黑红色并带蓝紫色,脂肪呈红色;宰杀口不外翻,切面平滑;杀口周围及病死畜宰杀时卧倒的皮下组织可风明显的浸润区,它没有明确有界线;血管中充满血液,胸腹膜下血管呈紫红色。 (2)、摸:对肉进行触摸、指压,病死猪肉弹力较差,肌肉切面上黑红色区域内按压时常流出血滴。 (3)、剖:用卖肉者的刀在鲜肉的浸润部位挖一切口,可见切口有血样液体流出。 2、查验印章、证明:看猪肉胴体背部两侧是否有两条“蓝色的检疫合格验讫印章”,查经营者是否能提供《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如有“验讫印章”和“检疫合格证明”,说明该猪肉是经过检疫合格的,可以放心购买;否则,就不要购买。 (二)、病猪肉、公母猪肉的特征: 1、病猪肉的特征:放血刀口切线平整,切面整齐光滑,无血液侵润;放血不全、血管有较多血液,呈紫红色,血液中可见有气泡;皮肤常见有出血、充血点和黄染等病理变化;肌肉无弹性,呈暗紫色或暗红色,浑暗无光,松软发粘,切面有淡红色液体流出,肋骨间血管充满黑兰色凝血;脂肪由于放血不全而呈淡红色、黄红色;肉尸有异味或臭味,内脏常出现肿胀,色泽暗红,充血、出血、变性等。凡是皮肤发红,有出血或针尖状出血,有枕块形出血、丘疹的是病猪肉。 2、公母猪肉的特点:皮厚粗糙,毛孔明显,肌肉深红或暗红,肌肉断面颗粒大,肌纤维粗、纹路明显,肌间脂肪很少或缺乏,皮下脂肪脆硬、颗粒大,呈青白色。有的母猪肉在皮与皮下脂肪间有一层脂肪呈粉红色(俗称“红线”);母猪肉乳头长而硬,乳腺组织粉红色、发达呈海绵状,肋骨扁而宽、骨膜白中透黄,以前五根肋骨更明显,常闻到性气味。 1、良质猪肉:肌肉呈淡红色,均匀,外表干燥,或微湿润,肌肉切面有光泽,肉汁透明,肌肉指压后凹陷处立即恢复。脂肪洁白,烧熟后的肉汤透明,具有香味,滋味鲜美,汤表面浮有大量油滴。 2、次鲜肉:常温或高温环境中,储存太久或经过冰冻了的猪肉,其肌肉色稍暗,脂肪缺乏光泽,外表干燥或有些粘手,新切面湿润,指压后的凹陷部不能立即恢复,弹性差,常有氨味或酸味。 3、注水肉工:用眼看,猪肉注水后,表面看上去水淋淋的,瘦肉组织松驰且颜色较淡;用手摸,注水肉没有粘性;将普通薄纸贴在肉上,正常鲜猪肉有粘性,纸不易被揭下,注水肉无粘性,很容易被揭下。注水猪肉肌肉的色泽呈淡红色、灰色,有的偏黄、显得肿胀,用手触摸会有细小水珠。注水的冰猪肉卷透过塑料薄膜,可以看到里面有灰白色半透明的冰和红色的血冰。 4、死猪肉:死猪肉皮肤一般都有出血点和血痕,颜色发暗,脂肪呈黄色或红色,肌肉无光泽,用手指按压后,其凹陷部不能立即恢复。死猪肉周身淤血呈紫色,脂肪灰红,肌肉暗红,在血管中充满着暗红色的凝固血液,切开后腿内部的大血管,可以挤出黑红色的血来,有的甚至可以看到局部变绿,嗅之有腐臭味。 5、母猪肉:皮糙肉厚,肌肉纤维粗,横断面颗粒大。 6、病猪肉:猪囊虫肉和猪瘟病肉最为常见。猪囊虫肉俗称“豆肉”,肉眼观察有小米粒大至豌豆大不等。这种肉对人身体危害极大,不能食用。囊包中心呈石榴籽状,寄生在肌纤维(瘦肉)中,腰肌是囊包虫寄生的地方。识别时可用刀子在肌肉上切,一般厚度一公分,每隔一公分切一刀,4—5刀后,仔细观察切面,如见肌肉上附有石榴籽大小的泡状物,此

如何分辨三种肉类质量:牛肉猪肉和鱼肉

如何分辨三种肉类质量:牛肉猪肉和鱼肉 导读:肉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在冬天,更是热量以及营养的来源,不过现在市场上出现各种伪劣的肉类,今天就让小编来告诉你们该如何挑选吧。 牛肉 辨别好坏 一闻,新鲜肉具有正常的气味,较次的肉有一股氨味或酸味。 二摸,一是要摸弹性,新鲜肉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次品肉弹性差,指压后的凹陷恢复很慢甚至不能恢复,变质肉无弹性;二要摸黏度,新鲜肉表面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次新鲜肉外表干燥或粘手,新切面湿润粘手,变质肉严重粘手,外表极干燥,但有些注水严重的肉也完全不粘手,但可见到外表呈水湿样,不结实。 三看,看肉皮有无红点,无红点是好肉,有红点者是坏肉;看肌肉,新鲜肉有光泽,红色均匀,较次的肉,肉色稍暗;看脂肪,新鲜肉的脂肪洁白或淡黄色,次品肉的脂肪缺乏光泽,变质肉脂肪呈绿色。 牛肉小贴士: 1.新鲜牛肉有光泽,红色均匀稍暗,脂肪为洁白或淡黄色,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弹性好,有鲜肉味。老牛肉色深红,质粗;嫩牛肉色浅红,质坚而细,富有弹性。 2.有人认为当牛肉开始腐烂时的味道最为鲜美。其实这是极为荒唐的说法。虽然在屠宰后的内熟成时期比其他肉类久,但却因为到店铺陈设之前,已经完全熟成,而可放在家中的日期只有三四天,整块肉则以一周为限。同时为了防止氧化而变质,应置于冰箱保存。 3.一周吃一次牛肉即可,不可食之太多,另外,牛脂肪更应少食为妙,否则会增加体内胆固醇和脂肪的积累量。 食用禁忌 牛肉+栗子引起呕吐

牛肉+红糖胀死人 牛肉+盐菜会中毒 牛肉+鲶鱼会中毒 牛肉+田螺会中毒 牛肉+白酒会牙齿发炎 牛肉+橄榄同食会引起身体不适 此外,牛肉的禁忌还有 (1)不宜食用反复剩热或冷藏加温的牛肉食品 (2)内热盛者禁忌食用 (3)不宜食用熏、烤、腌制之品 (4)不宜用不适当烹制方法烹制食用 (5)不宜食用未摘除甲状腺的牛肉 (6)不宜使用炒其它肉食后未清洗的炒菜锅炒食牛肉 (7)与猪肉、白酒、韭菜、薤(小蒜)、生姜同食易致牙龈炎症 (8)不宜与牛膝、仙茅同用 (9)服氨茶碱时禁忌食用 鱼肉 鱼肉味道鲜美,不论是食肉还是作汤,都清鲜可口,引人食欲,是人们日常饮食中比较喜爱的食物。鱼类种类繁多,大体上分为海水鱼和淡水鱼两大类。但不论是海水鱼还是淡水鱼,其所含的营养成分大致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不过是各种营养成分的多少而已。鱼肉营

十大类宝石的一般鉴定方法汇总

十大类宝石的一般鉴定方法汇总 钻石的鉴定 钻石是天然物质中最坚硬的物质,钻石可刻划任何其他宝石,但其他任何宝石却都刻划不动钻石。也可以用“标准硬度计”刻划,凡硬度小于9度,均是假钻石。钻石还具有亲油性,如以钢笔在钻石表面划一条线,则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直线,而其他宝石则呈断断续续的间断线。上述方法在鉴定钻石中都有一定参考价值。还可以通过10倍放大镜观察,在10倍放大镜下,多数钻石可见霞疵,有三角形的生长纹,钻石的表面有“红、橙、蓝”等色的“火”光。光芒四射。 红宝石的鉴定 天然宝石“十红九裂”,没有一点瑕疵及裂纹的天然红宝石极为罕见。而人造红宝石颜色一致,内部缺陷或结晶质包裹体少、洁净,块体较大。作为珍贵宝石,市场上超过3克拉以上的天然红宝石十分少见,如碰到较大块体的红宝石,就要引起注意。 天然红宝石有较强的“二色性”,所谓二色性,即从不同方向看有红色和橙红色二种色调,如只有一种颜色,则可能是红色尖晶石、石榴石或红色玻璃等。红色尖晶石与天然红宝石十分相似,两者最易混淆,所以必须特别慎重。 蓝宝石的鉴定 天然蓝宝石的颜色往往不均匀,大多数具有平直的生长纹。人造蓝宝石颜色一致,其生长纹为弧形带,往往可见体内有面包屑状或珠状的气泡。 天然蓝宝石也具有明显的二色性,从一个方向看为蓝色,从另一个方向看则为蓝绿色。其他宝石的呈色性与天然蓝宝石不同,据此可以区分。 另外,最简便的方法可用硬度测定法,天然蓝宝石可在黄玉上刻划出痕迹,而其他蓝色宝石难以在黄玉上刻划出痕迹。 祖母绿的鉴定

在自然界,和祖母绿相似的绿色透明宝石种类不少,较常见的有翡翠、碧玺、萤石、橄榄石、石榴石和锆石等,其中外观酷似祖母绿而容易混淆的是碧玺、萤石和翡翠。以肉眼观察,绿色翡翠一般都呈半透明状,往往有交织纤维斑状结构,而优质祖母绿透明晶莹。祖母绿的硬度7.5-8,而萤石硬度低,仅为4。祖母绿比重较小,而萤石、碧玺、翡翠的比重都较大。锆石则色散强并具有明显的双影。 此外,还有与天然祖母绿相似的人工祖母绿、绿色玻璃等,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之处是天然祖母绿绝大多数有瑕疵或包体,并可见二色性。当然,要严格正确的区分最好运用折光仪、偏光镜等鉴定仪器。 猫眼的鉴定 近年来,市场上有一种玻璃纤维猫眼戒面销售,镶在黄金或白银戒指上,使人真假莫辨。其鉴别方法是,当转动戒面时,假猫眼的弧形顶端可同时出现数条光带,而真猫眼只有一条。假猫眼眼线呆板,而真猫眼眼线张合灵活。真猫眼的颜色大多为褐黄或淡绿色,假猫眼则颜色多样,有红、蓝、绿等色。 欧泊的鉴定 欧泊根据它的颜色可分为黑欧泊、白欧泊、黄欧泊等,其中以黑欧泊价格最高。为了使价格较低的白或黄欧泊提高档次,有人就采用人工方法使其变色,成为“黑欧泊”,以牟取高利。其主要方法是用糖煮或注入塑料,使白欧泊变黑。识别的方法是,经过糖煮或注塑的欧泊比重明显不同,在水中测试,其比重值变轻。亦可用加热后的针测试注塑欧泊,天然欧泊热针扎不进,注塑欧泊能够扎进,并会产生塑料烊化后的气味。 碧玺的鉴定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的总结 1烷烃与烯烃,炔烃的鉴别方法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的CCl4溶液(烃的含氧衍生物均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只是快慢不同) 2烷烃和芳香烃就不好说了,但芳香烃里,甲苯,二甲苯可以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苯就不行 3另外,醇的话,显中性 4酚:常温下酚可以被氧气氧化呈粉红色,而且苯酚还可以和氯化铁反应显紫色 5可利用溴水区分醛糖与酮糖 6醚在避光的情况下与氯或溴反应,可生成氯代醚或溴代醚。醚在光助催化下与空气中的氧作用,生成过氧化合物。 7醌类化合物是中药中一类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种 类型,具体颜色不同反应类型较多 一.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1.烯烃、二烯、炔烃: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腿去 (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腿去。 2.含有炔氢的炔烃: (1)硝酸银,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 (2)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3.小环烃: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 4.卤代烃: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和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 (1)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2)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 (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7.羰基化合物: (1)鉴别所有的醛酮: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 (2)区别醛与酮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 (3)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或酮与脂肪醛,用斐林试剂,脂肪醛生成砖红色沉淀,而酮和芳香醛不能; (4)鉴别甲基酮和具有结构的醇,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的碘仿沉淀。 8.甲酸:用托伦试剂,甲酸能生成银镜,而其他酸不能。 9.胺:区别伯、仲、叔胺有两种方法

一般鉴别试验

一般鉴别试验 1 简述 1.1 药品的“一般鉴别试验”,是归纳正文中含有同一离子或具有某一集团的药物共有的化学反应,为节省文字篇幅而合并叙述,作为该药品正文鉴别项下的组成部分。在药典附录中,此项内容是通过化学反应晶型试验来证明药品中含有某一离子或集团,而不是对未知物进行定性分析,应结合正文中的其他鉴别试验和性状项下的描述,才能证实供试品的真实性。 1.2 选择一般鉴别试验方法的原则是:专属性羟,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才做简便、快速。对五级药品是根据阴、阳离子的特殊反应进行鉴别,对有机药品则大都采用官能团反应进行鉴别。 2 仪器 所有仪器要求洁净,以免干扰化学反应。 3 试药与试液 3.1 试药应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ⅤA的要求,使用时应研成粉末或配成试液。 3.2 试液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ⅤB试液项下的方法进行配置和贮藏,要求新配置的,必须临用新制。 4 操作方法同《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Ⅲ. 5 注意事项 5.1 一般注意事项

5.1.1 供试品和攻势也的取用量应按个该药品项下的规定,固体供试品应研成细粉;液体供试品如果太稀可浓缩,如果太浓可稀释。 5.1.2试药和试液的加入量、方法和顺序均应按各试验项下的规定;如未作规定,试液应逐滴加入,边加边振摇;并注意观察反应现象。 5.1.3 试验在试管或离心管中进行,如需加热,应小心仔细,并使用试管夹,边加热边振摇,试管口不要对着试验操作者。 5.1.4 试验中需要蒸发时,应置于玻璃蒸发皿或瓷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进行。 5.1.5 沉淀反应有色沉淀反应宜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白色沉淀反应应在黑色或蓝色点滴板上进行,也可在试管或离心管中进行;如沉淀少不易观察时,可加入适量的某种与水互不混溶的有机溶剂,使原来悬浮在水中的沉淀集中于两液层之间,以便观察。 5.1.6 试验中需要分离沉淀时,应采用离心机分离,经离心沉降后,用吸出法或倾斜法分离沉淀。 5.1.7 颜色反应须在玻璃试管中进行,并注意观察颜色的变化。 5.1.8 试验温度,一般温度上升10℃,可使反应速度增加2~4倍,应按各试验项下规定的温度进行试验,如达不到时,可适当加温。 5.1.9 反应灵敏度极高的试验,必须保证试剂的纯度和仪器的洁净,为此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以资对照。 5.1.10 反应不够灵敏,实验条件不易掌握的试验,可用对照品进行对照试验。

毛线乌龟的编织方法

毛线乌龟的编织方法 一、龟背的织法 1、中片: 绿色线起14针,不加不减织4行。在两边第四针处正面每逢下针行各挑加1针,共7次(共计加14针),不加不减织4行,开始减针(方法、位置同加针),剩14针,换黄色线全织下针一个来回(线的粗度大于绿色线,以使龟纹明显突出),换绿色线织平针,重复连续织共3个花。收针。 2、侧片(共两片): 绿色线起7针,,只在一边加针至14针,换黄色线织一个来回。换绿色线,织两行平针。连续织两个中片的花型。减针同开始加针方法,剩余7针。收针。

3、龟背的缝合: 用黄色线在中片侧边正面的每小辫挑1针,织下针一个来回,再将側片对应挑起与中片锁织在一起。两侧用相同的方法连接形成完整的龟背。 二、龟腹片的织法: 起54针,不加不减织4行。两边各留17针,从中间的37针开始织,每行过来带2针,全部带完。不加不减织平针至与背片中心处返回织。同样留针与开始时一样的针数。(腹片长度应略小于背片约半寸) 三、龟脚的织法: 起15针,转圈织15行。中间留5针,两边每次带1针,全部带完,形成袜子脚后跟状。带完的一面正中间3针并1针,收到剩余4针用线穿起来。 四、龟头的织法: 起20针,转圈织18行,织与脚相同的袜子脚后跟状。不加不减织5圈。1行中,每2针加1针到30针。正面、被面各5针的两侧(共4处)收针,每次各收1针,每行都收。两侧收完,上压下,继续收到剩余4针用线穿起来。 五、龟尾的织法: 起20针,织15圈,任选一处3针并1针,隔行1次,一直并完为止。 六、龟身背、腹中间部位的编织、缝合: 从龟背片边缘挑织,每小辫挑1针,织(黄、绿色线交替织)6行下针,换黄色线,织1行上针。再织6行。将腹片与之缝合,留3寸口。填入

猪肉分割图解 (1)

猪肉的分解图介绍详细分类 猪肉比牛肉更好消化,猪肉的营养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猪肉肥瘦差别较大,一般来说,肥肉中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少,多吃容易导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蛋白质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由于猪肉的纤维组织比较柔软,还含有大量的肌间脂肪,因此比牛肉更好消化吸收。中医上认为,多吃猪肉中的瘦肉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对热病伤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猪肉的不同部位肉质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级。特级:里脊肉;一级:通脊肉,后腿肉;二级:前腿肉,五花肉;三级: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后肘。不同肉质,烹调时有不同吃法。吃猪肉,不同位置的肉口感也不同。猪身上里脊肉最嫩,后臀尖肉相对老些。炒着吃买前后臀尖;炖着吃买五花肉;炒瘦肉最好是通脊;做饺子、包子的馅要买前臀尖。 根据做菜要求选购猪肉的不同部位(附:猪肉各个部位分布图)

1、猪头肉:里面包括上下牙颌、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猪头肉皮厚、质地老、胶质重。适宜凉拌、卤、腌、熏、酱腊等。 2、凤头皮肉:此处肉皮薄,微带脆性,瘦中夹肥,肉质较嫩。适宜卤、蒸、烧和做汤,或回锅肉等。 3、槽头肉(又称颈肉):其肉质地老、肥瘦不分宜于做包子、饺子馅,或红烧、粉蒸等。 4、前腿肉:这个部位的肉半肥半瘦肉质较老。适宜凉拌、卤、烧、腌、酱腊、咸烧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适宜凉拌、烧、制汤、炖、卤、煨等。 6、前脚(又称前蹄、猪手):质量比后蹄好。此处只有皮、筋、骨骼,胶质重。适宜作烧、炖、卤、煨等用。 7、里脊皮肉:此处肉质嫩、肥瘦相连。适宜卤、凉拌、腌、酱腊或做回锅肉,肥膘部位可做甜烧白等。 8、正宝肋:此处肉皮薄,有肥有瘦,肉质较好。适宜蒸、卤、烧、煨、腌,可烹制甜烧白、粉蒸肉、红烧肉等。 9、五花肉:这个部位的肉因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所以叫五花肉。其肉质较嫩,肥瘦相间,皮薄。量适宜烧、蒸、咸烧白、红烧肉、东坡肉等。 10、奶脯肉(又称下五花肉、拖泥肉等):其位于猪腹部,肉质差,多泡泡肉,肥多瘦少。一般适宜做烧、炖、炸酥肉等。 11、后腿肉:此处肉好、质嫩,有肥有瘦,肥瘦相连,皮薄。适宜做白肉(凉拌)、卤、腌、做汤,或回锅肉等。 12、后肘(又称后蹄膀):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3、后脚(又称后蹄):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4、臀尖:肉质嫩、肥多瘦少。适宜凉拌(白肉)、卤、腌,做汤,或回锅肉。 15、猪尾:皮多、脂肪少、胶质重,适宜作烧、卤、凉拌等。

一般鉴别试验

一般鉴别试验 1 简述 药品的“一般鉴别试验”,是归纳正文中含有同一离子或具有某一基团的药物共有的化学反应,为节省文字篇幅而合并叙述,作为各该药品正文鉴别项下的组成部分。在药典通则中,此项内容是通过化学反应进行试验来证明药品中含有某一离子或基团,而不是对未知物进行定性分析,应结合正文中的其他鉴别试验和性状项下的描述,才能证实供试品的真实性。 选择一般鉴别试验方法的原则是: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对无机药品是根据阴、阳离子的特殊反应进行鉴别,对有机药品则大都采用官能团反应。 2 仪器 所有仪器要求洁净,以免干扰化学反应。 3 试药与试液 试药应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301的要求,使用时应研成粉末或配成试液。 试液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8002试液项下的方法进行配制和贮藏,要求新配制的,必须临用新制。 4 操作方法 同《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301。 5 注意事项 一般注意事项 5.1.1 供试品和供试液的取用量应按各该药品项下的规定,固体供试品应研成细粉;液体供试品如果太稀可浓缩,如果太浓可稀释。 试药和试液的加入量、方法和顺序均应按各试验项下的规定;如未作规定,试液

应逐滴加入,边加边振摇;并注意观察反应现象。 5.1.3 试验在试管或离心管中进行,如需加热,应小心仔细,并使用试管夹,边加热边振摇,试管口不要对着试验操作者。 5.1.4 试验中需要蒸发时,应置于玻璃蒸发皿或瓷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进行。5.1.5 沉淀反应有色沉淀反应宜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白色沉淀反应应在黑色或蓝色点滴板上进行,也可在试管或离心管中进行;如沉淀少不易观察时,可加入适量的某种与水互不混溶的有机溶剂,使原来悬浮在水中的沉淀集中于两液层之间,以便观察。 5.1.6 试验中需分离沉淀时,采用离心机分离,经离心沉降后,用吸出法或倾泻法分离沉淀。 5.1.7 颜色反应须在玻璃试管中进行,并注意观察颜色的变化。 5.1.8 试验温度,一般温度上升10℃,可使反应速度增加2~4倍,应按各试验项下规定的温度进行试验,如达不到时,可适当加温。 5.1.9 反应灵敏度极高的试验,必须保证试剂的纯度和仪器的洁净,为此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以资对照。 5.1.10 反应不够灵敏,试验条件不易掌握的试验,可用对照品进行对照试验。 5.1.11 一般鉴别试验中列有一项以上的试验方法时,除正文中已明确规定外,应逐项进行试验,方能证实,不得任选其中之一作为依据。 部分专项鉴别试验注意事项 5.2.1 水杨酸盐鉴别试验(1) 水杨酸与三氯化铁的反应极为灵敏,只需取稀溶液进行试验;如取用量大,产生颜色过深,可加水稀释后观察。 5.2.2 托烷生物碱类鉴别试验如供试品量少,显色不明显时,可改用氢氧化钾小颗粒少许,则在氢氧化钾表面形成深紫色。 5.2.3 枸橼酸盐鉴别试验(1) 高锰酸钾的加入量不宜过多,否则枸橼酸盐将被进一步氧化,致使在加硫酸汞试液或溴试液后均不生成白色沉淀。

猪肉品质主要评价指标

猪肉品质主要评价指标 猪肉品质主要评价指标 【发稿时间:2011-8-9 9:32:06】【作者:昆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主题词:】 【责任编辑:昆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稿件来源:昆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审核发布:昆明农业信息审核员(市场信息)】 肉质是一个综合性状,包括一系列的评价指标。普遍认为,肉质的评价应考虑感官性状、营养价值、技术因素、卫生安全等几个方面。 (一)肉色 颜色本身不会对肉的口感、滋味、营养成分产生影响,但肉色是肌肉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变化的外部表现,人们可以很容易地用视角加以鉴别,从而由表及里地判断肉质,尤其是我国习惯用“色、香、味”来判断肉质,多数消费者会把肉色作为选择的标准之一。 (二)PH值 PH值是反映屠宰后猪机体糖原解速率的重要指标,屠宰后40~60分钟测量的pH 值(pH1)是公认的区分生理正常和异常肉质(PSE肉)的重要指标。猪被屠宰后,机体的自动平衡功能终止,而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仍在进行。由有氧代谢转变为无氧代谢(糖酵解),其最终产物是乳酸,乳酸的积累使肌肉pH 值降低,肌肉pH值下降的速度和强度,对肉质性状有着较大影响。 (三)系水率 猪肉系水率又叫保水率,是指肌肉受到外力作用时(如加压、切碎、加热、冷冻、融冻、贮存、加工等),肌肉保持其原有水分的能力。“滴水损失”也是衡量肌肉系水率的一个指标,是指不施加任何外力,只在重力作用下,蛋白质系统的液体损失量。肌肉的保水率不仅直接影响食肉的滋味、香气、多汁性、养分损失、嫩度、颜色等食用品质,而且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四)肌肉脂肪含量 肌肉脂肪是指肌肉组织内所含的脂肪,是用化学分析方法提取的脂肪量,不是通常肉眼可见的肌肉脂肪。肌肉脂肪是合成风味物质的前体物质,因此在主观品味

鉴别与鉴定

鉴别与鉴定 一、鉴别 1、下列区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A.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与二氧化锰 B.用酚酞试液区别氯化钠溶液与稀醋酸 C.用加热的方法区别碳酸氢铵与氯化钠 D.用石蕊试液区别稀烧碱溶液与石灰水 2、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 ..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C.用水鉴别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 D.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棉布和丝绸 3、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 B.用酚酞试液区分盐酸和食盐水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醋和白酒 4、下列实验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软化硬水 B.用澄清石灰水区别CO和CO2 C. 用酚酞试液区别食盐水和石灰水 D.用熟石灰区别化肥氯化钾和硝酸铵 5、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7 8、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与软水 C、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实验室里的蔗糖和氯化钠 B、用燃烧法可以区分羊毛和尼龙线 D、用水可以区分氢氧化钠固体与硝酸铵固体 9、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它是 A.CuSO4溶液 B.Na2SO4溶液 C.酚酞试液 D.Fe(NO3)3溶液 10、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分别是H2SO4溶液、Ba(OH)2溶液、KCl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液中,能将上述三种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 Na2CO3溶液 B NaOH溶液 C CaCl2溶液 D 酚酞溶液 11、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A.KCl溶液 B.K2CO3溶液 C.稀盐酸 D.NaNO3溶液 1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A、HCl CuCl2 NaNO3 Na2SO4 B、BaCl2 Na2CO3 HCl (NH4)2CO3 C、FeCl3 HCl NaCl NaOH D、Na2CO3 Na2SO4 HCl H2SO4

老母猪肉怎么辨别

老母猪肉怎么辨别 一般在市面上售卖的都是公猪肉,因为公猪肉与母猪肉比较起来更加细腻,而且母猪肉一般都是拿来生小猪的,它的饲养时间就会比较长,导致了母猪肉的肉质非常粗糙。可是有一些黑心商家会用母猪肉来冒充公猪肉售卖,但是消费者又很难辨别出来。因此在购买猪肉的时候,应当如何辨别是否是老母猪肉呢? 怎么识别(分辨)公猪肉和母猪肉? 识别母猪肉: 母猪肉有一定性气味,脂肪含量较少,煮后肌肉变得较硬,尤其是皮,适口性差,人们不习惯食用。检疫时母猪与正常肥猪较易识别,但在集贸市场销售的母猪肉,却很难识别。因为这时的肉大部分是四分体,看不到头、蹄、内脏和生殖器官。要分辨识别,主要靠感官检查,着重检查皮肤、乳头、骨盆腔、骨膜、肌肉与脂肪。 (1)皮肤组织结构松弛,发粗发白,较厚硬,颈部和下腹部皮肤皱缩。宰杀时间长,则皮肤干缩更显著,失去弹性。 (2)皮肤与皮下脂肪结合不紧,两者之间有一层薄脂肪呈粉红色,即所谓“红线”。皮下脂肪层薄,脂肪外膜黄白色。pH值6.5~7.0,母猪越老,pH值越趋于碱性。 (3)由于皮下脂肪薄,显得肌肉瘦,肌纤维粗糙,肉脂少,常呈砖红色。 (4)乳头大,长而油滑。乳头基部大,呈圆锥形,两侧乳房处

有乳腺,切开可见灰白色或者咖啡色,乳腺深入脂肪层,类似蜂窝状。乳房周围毛孔粗大而稀少。 (5)肋骨一般扁而宽,骨膜淡黄色,老的母猪肋骨隆起显著。正常猪的肋骨呈青红色。 识别公猪肉: 公猪肉不易煮烂。因体内含有睾丸酮等激素,故公猪肉常发出腥臭的气味,人们不愿食用。这种气味在冬季气温低的条件下不易嗅到,当烹调加工时方能大量散发出来,致使无法食用。另外这种气味随去势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大约在2.5个月后可消失。 1、公猪主要特征 (1)皮肤厚,发硬发白,切面发干,两肩胛部皮肤呈棕色。老公猪两肩胛部呈角质化,切割时发硬,阻力大。 (2)皮肤与皮下脂肪界限不清,皮下脂肪层较薄,脂肪颗粒粗大,在脂肪颗粒周围有较多的白色疏松结缔组织。切开腹部下脂肪,可见到明显的网络状毛细血管。 (3)毛孔粗而稀,皮肤呈青白色或发黑。 (4)肌肉发红,肌纤维,尤其是臀部和肩部、颈部肌肉呈暗红色,无光泽。由于体内含有睾丸酮和间甲基氮茚等物质,肌肉有一种特殊的腥臊气味。 (5)在后臀中线两侧,有时可见阉割的睾丸皮。年老公猪肩胛骨上面有一卵圆形的软骨面通常已钙化。 公猪一般有严重的性气味,经烧煮后尤为明显。为使气味明显,可采用局部组织部位烧烙,或切下肉块煮沸、煎炸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