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2013年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04579)考试大纲

广东2013年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04579)考试大纲

广东2013年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04579)考试大纲
广东2013年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04579)考试大纲

目录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第二节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第二章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及文本

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的依据及构成

第二节中学语文课程的纲领性文件

第三节中学语文教材

第三章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发展

第一节语文教学的教育功能

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

第三节中学语文教学与智育

第四节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

第五节中学语文教学与情育

第四章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生教师

第一节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

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

第五章语言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

第一节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意义

第二节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内容

第三节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特点及要求

第六章中学的阅读教学

第一节中学阅读教学的作用和地位

第二节中学阅读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第三节中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节各类课文的阅读教学

第五节中学阅读教学的备课

第七章中学的作文教学

第一节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第二节中学作文训练的要求及方式

第三节中学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

第四节一次作文教学的过程和课型

第五节中学作文教学的备课

第八章中学的口语交际训练

第一节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意义和任务

第二节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特点

第三节常用的口语交际训练方式

第四节口语交际训练方案的制订

第九章中学课外语文活动

第一节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意义

第二节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方式

第三节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原则

第十章中学语文课的复习与测试

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的复习

第二节中学语文课的测试

Ⅲ、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的教育应用理论学科,也是中学语文教育从业者必须修读的一门课程。

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认识中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论,明确中学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原理和方法,形成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为成为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工作者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语文教学工作,具备本学科较为坚实

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能够运用本学科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学习本课程,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智育、美育和情感教育的本质联系;中学语文课程的任务与教师专业素养;中学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中学语文课中阅读、作文、口语交际教学以及课外活动各个领域的特殊原理和方法;中学语文课程的复习与测试等。

学习本课程,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范读、课文分析、教材处理、教学评议、“双基”分析、板书设计、作文批改、讲课、课外辅导、考试命题等。

学习本课程,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切忌空谈。在学习本课程时应注意联系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以及与语文相关的学科知识,联系语文教学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课程的内容。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或区别。

学习本课程,应先修教育学课程,因为,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中学语文教育阶段中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矛盾及其运动的学科。它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以教育学尤其是课程论、教学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学习本课程,还应先修心理学课程,因为,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它以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语言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为依据。

学习本课程,需要有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学科基础。因为,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特定领域为中学语文教育实践,所以,汉语言文学学科如语言学、文学、文章学、阅读学、写作学、言语交际学等的基础理论,也都是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必然依据。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综合运用上述相关学科的理论去解决中学语文教育问题的,所以,学习本课程必须先具备上述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分章设置。其中,第一章至第四章为课程论部分;第五章至第十章为教学论部分。

本课程的重点章为第一、六章,次重点章为第三、七章,其余为一般章。学习的难点主要集中在重点章和次重点章。

本课程的学习时间应不少于 72 学时。

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掌握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部分,需要深入理解其中关于中学语文课程性质的分析以及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和体系。难点在于对中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

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12 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一、中学语文课程的设立

1、语文教育的含义

2、语文课的设立

3、“语文”名称的含义

二、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中学语文课程的地位

1、语文素质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2、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第二节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一、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概念

二、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1、国家的教育方针

2、中学阶段的教育目的

3、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4、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三、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

1、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编制中学语文课程的依据

2、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实施的依据

3、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评价的依据

四、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

1、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结构

2、初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

3、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

(三)考核知识点

1、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2、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四)考核要求

1、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1)识记:语文教育;语文课的设立:“语文”名称的含义。

(2)领会: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简单运用:中学语文课程的地位。

(4)综合运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1)识记: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概念;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2)领会: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结构;语文素养的内涵。

(3)简单运用: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

(4)综合运用:初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

第二章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及文本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语文课程内容系统的构成,认识中学语文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掌握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构成及其使用。

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6 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依据及构成

一、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组织的依据

1、课程理论依据

2、社会需要依据

3、学科规律依据

4、学生心理依据

二、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系统的构成

1、识字与写字

2、阅读

3、写作

4、口语交际

5、综合性学习

第二节中学语文课程的纲领性文件

一、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编订

1、过去的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

2、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

二、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内容

1、课程导引

2、课程性质

3、课程目标

4、课程内容

5、教学建议

6、相关附录

三、中学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作用

1、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

2、中学语文课程管理及其评价的基础第三节中学语文教材

一、语文教材的意义

1、凭借功能

2、示范功能

3、教育功能

4、发展功能

二、中学语文教科书

1、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构成

2、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排

三、现行语文教材的编写要求

四、中学语文教材的使用

1、语文教材的使用理念

2、语文教科书的钻研

(三)考核知识点

1、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依据及构成

2、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内容

3、中学语文教材

(四)考核要求

1、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依据及构成

(1)识记:课程。

(2)领会: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组织的依据。

(3)简单应用: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要素。

(4)综合应用: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系统。

2、中学语文课程的纲领性文件

(1)识记: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

(2)领会: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内容。

(3)简单应用: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

(4)综合应用:中学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作用。

3、中学语文教材

(1)识记:中学语文教材的概念;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构成。

(2)领会:现行语文教材的编写要求;语文教材的使用理念。

(3)简单应用:语文教材的意义。

(4)综合应用:语文教科书的钻研。

第三章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语文教学的教育功能,掌握中学语文德育、智育、美育和情感教育的依据、特点和内容。

本章是本课程的次重点部分,需要理解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难点在于理解和掌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智育、美育和情感教育的特点。

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8 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语文教学的教育功能

一、语文教育的基础性

二、语文教育的整体性

三、语文教育的终身性

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

一、语文德育的依据

1、从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看

2、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过程看

二、语文德育的特点

1、情与理的结合

2、德育内容的明朗性与隐蔽性

三、语文德育的内容

1、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

2、培养学生优良的政治品质

3、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第三节中学语文教学与智育

一、语文智育的依据

1、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

2、从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看

二、语文智育的特点

1、语文智育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关系紧密

2、语文智育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关系紧密

三、语文智育的内容

1、培养观察力

2、培养记忆力

3、培养思维能力

4、培养想象力

5、培养注意力

第四节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

一、语文美育的依据

1、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2、语文学科的优越条件

二、语文美育的特点

1、形象生动性

2、情感愉悦性

3、个性鲜明性

4、和谐统一性

三、语文美育的内容

1、自然美

2、社会美

3、艺术美

第五节中学语文教学与情育

一、语文情育的依据

1、语文情育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2、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情育因素

3、学生情感活动特点为情育提供条件

二、语文情育的特点

1、语文情育以语言为媒介

2、语文情育始终伴随认知教育进行

3、语文情育与认知教育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三、语文情育的内容

1、良好的情感品质

2、积极的情感倾向

3、高尚的情感

4、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考核知识点

1、语文教育功能的特殊性。

2、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的关系。

3、中学语文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4、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

5、中学语文教学与情育的关系。

(四)考核要求

1、语文教学的教育功能。

(1)识记:语文学科的三种功能。

(2)领会:语文教育功能特殊性的三个方面。

(3)简单应用:语文教育各种功能在教学中的体现。

(4)综合应用:语文教育功能在教学中的综合发挥。

2、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

(1)识记:德育;语文德育的内容。

(2)领会:语文德育的依据。

(3)简单应用:语文德育特点在教学中的体现。

(4)综合应用:遵循语文德育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

3、中学语文教学与智育

(1)识记:智育;语文智育的内容。

(2)领会:语文智育的依据。

(3)简单应用:语文智育特点在教学中的体现。

(4)综合应用:遵循语文智育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智育。

4、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

(1)识记:美育;语文美育的内容。

(2)领会:语文美育的依据。

(3)简单应用:语文美育特点在教学中的体现。

(4)综合应用:遵循语文美育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

5、中学语文教学与情育

(1)识记:情育;语文情育的内容。

(2)领会:语文情育的依据。

(3)简单应用:语文情育特点在教学中的体现。

(4)综合应用:遵循语文情育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育。

第四章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师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认识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领会并自觉培养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4 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

一、语文知识教养

二、语文能力培养

三、学生智力开发

四、品德观念影响

五、审美情操陶冶

六、非智力心理因素培养

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

一、思想品德素养

1、必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2、热爱学生,期待成才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勤于学习,勇于创新

二、学业知识素养

1、深厚的语文专业知识

2、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三、语文教学能力

1、语文备课能力

2、语文施教能力

3、语文考核能力

四、职业心理品质

1、认知方面

2、情感方面

3、意志方面

五、语文教育研究能力

1、调查研究的能力

2、选题定向的能力

3、收集资料的能力

4、开展实验的能力

5、总结经验的能力

6、观察想象的能力

7、反馈验证的能力

(三)考核知识点

1、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2、中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

(四)考核要求

1、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

(1)识记:中学语文知识;中学生语文能力。(2)领会:初中生和高中生语文能力要求的异同。(3)简单应用:中学语文教学某方面任务的完成。(4)综合应用:全面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2、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

(1)识记: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构成。

(2)领会: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内涵。

(3)简单应用:中学语文教师学业知识的学习。

(4)综合应用: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发挥……

第五章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内容,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特点,熟练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要求。

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4 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意义

一、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素

二、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意义在于“基础”二字

第二节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内容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确定的有关内容

二、对上述内容的分析

第三节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特点及要求

一、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特点

1、教材的分散性与系统性

2、教学的随机性与专门性

3、学生的模仿性与实践性

二、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要求

1、传授知识要做到“精要、好懂、有用”

2、技能训练要联系读写和口语交际实际

3、注重启发引导,讲求整体提高

(三)考核知识点

1、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意义。

2、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内容。

3、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特点及要求。

(四)考核要求

1、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意义

(1)识记:“双基”的含义。

(2)领会:语文知识是一切知识的基础。

(3)简单应用:使用教材落实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教学。

2、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内容

(1)识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有关初中阶段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基本内容。

(2)领会:对初中阶段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基本内容的分析

3、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特点及要求

(1)领会: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特点。

(2)简单应用:分析语文教学中知识和能力教学的表现。

(3)综合应用:在教学中贯彻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要求。

第六章中学的阅读教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阅读的本质特征,认识中学阅读教学的作用和地位,理解中学阅读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掌握中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熟练掌握中学各类文体的特点及教学要领,具备中学阅读教学的基本技能。

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部分,既要掌握中学阅读教学的基本理论,又要具备中学阅读教学的基本技能。难点在于理解和掌握中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各类文体教学的要领。

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12 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中学阅读教学的作用和地位

一、中学阅读教学的作用

1、开发智力,发展思维,提高理解事物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2、获得综合文化素养,丰富个人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操

3、建立丰厚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获得语言文字信息加工处理能力

二、中学阅读教学的地位

1、阅读教学为整个语文教学提供识字写字基础

2、阅读教学为整个语文教学提供一般知识和能力基础

3、阅读教学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练习机会,为写作教学提供借鉴和模仿的范例

4、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操教育的主要阵地

第二节中学阅读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1、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构成阅读能力的心理因素分为:感知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二、中学阅读教学的内容

1、培养阅读兴趣

2、传授阅读知识

3、传习阅读方法

4、养成阅读习惯

第三节中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一、中学阅读教学过程

1、一般文章阅读的心理过程

2、学习课文的行为阶段

二、中学阅读教学的方法

1、一般阅读方法

2、常规的阅读教学方法

3、阅读教学的多媒体方式

4、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第四节各类课文的阅读教学

一、实用文的阅读教学

1、记叙文的阅读教学

2、说明文的阅读教学

3、议论文的阅读教学

4、应用文的阅读教学

二、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

1、诗歌的阅读教学

2、小说的阅读教学

3、散文的阅读教学

4、剧本的阅读教学

三、文言文的阅读教学

第五节中学阅读教学的备课

一、备课的意义

1、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2、备课有助于提高教师业务修养

二、备课的内容和步骤

1、熟悉大纲

2、钻研教材

3、了解学生

4、设计教学

三、教案的编写和使用

1、教案的种类

2、教案的格式

3、教案编写的注意事项

4、教案的使用

(三)考核知识点

1、中学阅读教学的作用和地位。

2、中学阅读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3、中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4、各类课文的阅读教学。

5、中学阅读教学的备课。(四)考核要求

1、中学阅读教学的作用和地位

(1)识记:“阅读”的定义。

(2)领会:中学阅读教学的地位。

(3)简单应用:中学阅读教学的作用。

2、中学阅读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1)识记:阅读能力;中学阅读教学的内容。

(2)领会:中学阅读教学的目的。

(3)简单应用: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传授阅读知识,传习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3、中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1)识记:一般文章阅读的心理过程;中学阅读教学的方法。

(2)领会:学习课文的行为阶段。

(3)简单应用:中学阅读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学阅读教学方法的应用。

(4)综合应用:中学阅读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应用。

4、各类课文的阅读教学

(1)识记:实用文、文学作品、文言文的含义。

(2)领会:各种实用文、文学作品以及文言文教学的地位。

(3)简单应用:各种实用文、文学作品以及文言文教学的要领。

(4)综合应用:各种实用文、文学作品以及文言文教学的设计。

5、中学阅读教学的备课

(1)识记:备课;课型。

(2)领会:备课的意义;备课的内容和步骤。

(3)简单应用:教学设计的分项练习。

(4)综合应用:教案的编写和使用。

第七章中学的作文教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认识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明确中学作文训练的要求及方式,理解中学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掌握中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和课型,具备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技能。

本章是本课程的次重点部分,既要掌握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又要具备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技能。难点在于理解中学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掌握中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和课型,

具备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技能。

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8 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一、作文教学的目的

1、培养写作能力

2、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中学作文教学的内容

1、写作知识的学习

2、写作方法的实践

3、写作心理的养成

第二节中学作文训练的要求及方式

一、中学作文训练的要求

1、文体方面

2、文风方面

3、篇幅方面

4、速度方面

5、态度方面

二、中学作文训练的方式

1、命题作文

2、看图作文

3、给材料作文

4、话题作文

5、自由拟题作文

6、多媒体网络作文

第三节中学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

一、作文训练的序列

1、从心理层面划分的序列

2、从操作层面划分的序列

二、遵循知能转换规律建构写作能力培养程序

1、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写作知识

2、引导学生从知识短文中掌握写作理论

3、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进行知能结合尝试

4、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完成知能转换第四节一次作文教学的过程和课型

一、一次作文教学的过程

1、命题

2、指导

3、批改

4、讲评

二、作文教学的主要课型

1、作文指导课

2、作文讲评课

第五节中学作文教学的备课

一、作文教学备课的内容

1、明确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2、研究语文课本

3、了解学生的作文水平

4、制订作文教学计划

二、作文课的教案编写

1、作文指导课的教案编写

2、作文评奖课的教案编写

(三)考核知识点

1、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2、中学作文训练的要求及方式

3、中学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

4、一次作文教学的过程和课型

5、中学作文教学的备课

(四)考核要求

一、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1)识记:作文能力;写作知识;写作方法;写作心理。

(2)领会:作文教学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3)简单应用:培养学生作文的基本能力。

(4)综合应用: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作文专门能力;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教学的内容。

二、中学作文训练的要求及方式

(1)识记:各种中学作文训练方式的定义。

(2)领会:中学作文训练的要求。

(3)简单应用:命题作文、看图作文、自由拟题作文方式的要求。

(4)综合应用:各种中学作文训练方式的实际应用。

三、中学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

(1)识记:作文训练序列。

(2)领会:中学作文训练的各种序列。

(3)简单应用:作文训练序列的分阶段实施。

(4)综合应用:“感悟——明理——尝试——转换”写作训练程序的系统实施。

四、一次作文教学的过程和课型

(1)识记:命题、指导、批改、讲评;作文指导课的具体做法;作文讲评课的具体样式。

(2)领会:一次作文教学中教与学的过程。

(3)简单应用:落实作文指导的内容;应用作文批改的方法。

(4)综合应用:作文讲评课的设计。

五、中学作文教学的备课

(1)领会:作文教学备课的内容。

(2)简单应用:作文教学计划的制订。

(3)综合应用:作文课的教案编写。

广东省自学考试实施细则

广东省自学考试实施细则 【法规类别】自学考试 【发布部门】广东省政府 【发布日期】1989.11.20 【实施日期】1990.0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广东省自学考试实施细则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发展我省自学考试事业,根据国务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高等教育或中专教育学历考试为主的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形式。 自学考试的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初高中后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多层次多规格、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三条凡在本省境内居住和工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依照本细则的规定参加自学考试。 港澳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及外籍人士均可参加我省自学考试。 能遵守纪律、接受改造、积极学习的劳改、劳教人员,经批准后也可以参加自学考试。 第四条自学考试应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讲求社会效益,保证人才质量。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开考条件的实际可能,设置考试专业。逐步实行用人部门委托开考专业。 第五条自学考试的学历层次,与普通高等学校和中专学校同学历层次水平的要求在总体上相一致。 第二章考试机构 第六条省设立自学考试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考委”),在省人民政府领导和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考委”)指导下负责全省的自学考试工作。 省考委由省教育、计划、财政、人事、劳动部门的负责人,军队和有关人民团体的负责人,及部分高等学校的校(院)长、专家、学者组成。由省人民政府一位副省长任主任。 省考委的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自学考试的方针、政策、法规和业务规范,制定本省有关自学考试的文件; (二)在全国考委的指导下,结合我省实际拟定和公布开考专业,指定主考学校; (三)组织全省的自学考试工作;

中学语文教学法

中学语文教学法 一、近代语文教学法: ①1902年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改私塾为学堂,引进自然科学,增设外语,实行分科教学,但因故没有实施。②1903年颁布了由张之洞等人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才正式开始实行语文单独设科,揭开了语文教学史新的一面。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中学均开设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字)两门与语文相关的课程。 现代语文教学法:19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时,革新教育,主张“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学,而在教学生学”,并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 三四十年代,本学科更名为“教材教法课”。 当代语文教学法:1950年接受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等人的建议,决定不再用“国语”和“国文”这两个名称,而统称为“语文”。 二、语文学科的性质 内容属性: 文学性和知识性 学科特点: 技能性和社会性 本质属性: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言是工具,是思维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又是文化传递的工具。工具性是语文学科固有的本质属性。

三、语文教学目标 xx教育家B.S.xx说: “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效果”。制定和确立语文教学目标,起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①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有关要求,为语文教学确定指针与方向。 ②有利于语文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策略的选择,同时对教学过程的组织亦起到积极作用。 ③有助于教学效果的评价。 布鲁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认知领域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情感领域分为接受(注意)、反映、评价、组织和价值的性格化五个层次。动作技能领域分为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和复杂的外显反应五个层级。 从语文学科内在结构看,语文教学目标体系包括: 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语文智力(智力因素: 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分析力、综合力)、语文人格(非智力因素或称情意因素,包括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个性、行为等)。 语文能力因素主要指语文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简言之,是语文知识和技能目标。 包括: 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话能力、说话能力。 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制定计划,明确要求

完整word版,中学语文教学法填空题

中学语文教学法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渗透于它的内涵并体现于它的实施过程的。 2、语文课程内容主要是通过(选文)以及学习活动设计等去体现。 3、语文教育以人的(全方位)发展为逻辑起点及其归宿。 4、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只有借助(语言)为媒介才能实现。 5、学业(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物质基础。 6、传授语文基础知识中,“好懂”是对教学(措施)方面的要求。 7、初中毕业生应当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 )个。 8、(略读)是指有目的、有重点、有取舍的一种阅读方式。 9、(语言)实验室是利用多种现代媒体装备的供语言教学用的电化教育课室。 10、选材能力属于作文的(专门)能力。 11、进行(自由)拟题作文时,教师关键要给学生讲清楚拟题的要求和方法。 12、听是将外部语言(有声语言)转化为内部语言(思维)的过程。 13、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 14、巩固提高是(复习)课的升华与扩展阶段。 15、重视学生学习的最终成果,具有甄别和选拔功能的是(终结)性评价。 16、过程和方法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整个目标结构最具(动态性)的元素。 17、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结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8、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组织应当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规律。 19、语文学科的德育内容具有明朗性和(隐蔽性)共存的特点。 20、语文教学科研能力按高层次科研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来分解,有下列八项:调查研究的能力、选题定向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开展实验的能力、总结经验的能力、(观察想象)的能力、反馈验证的能力。 21、语文教师的学业知识包括三个部分,即语文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 22、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要注重启发引导,讲求(整体提高)。 23、语文基本技能的教学是指对学生进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训练。 24、教师向学生发出教学信息,以及学生借以向教师反馈信息的载体,统称为(教学媒体)。 25、一次作文教学的过程包括命题、指导、(批改)和讲评四个环节。 26、作文指导课的具体做法有范文指导法、(情景)指导法、讲评指导法和教师示范指导法四种。 27、中学口语交际训练具有(实践性)、提高性和随机性等特点。 28、听话态度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谦虚,第二是(积极)。 29、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部分”。 30、教师指导复习的方法有直接讲授法和(问题引导)法。 31、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2、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3、中学语文课程设置以一(课程设置)理论作为基础和依据。 34、美育,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的教育。 35、语文(知识)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基础。 36、语文教学科研能力按高层次科研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来分解,有下列八项:调查研究的能

广东省2017年7月广东省自考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1146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十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台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井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管理活动中,如果劳动成果小于劳动耗费,则产出 A.无效益 B.零效益 C.正效益 D.负效益 2.对已经有了相当资源或荣誉的人,给予他的资源或荣誉越来越多,产生累积效果;而对于那些缺乏资源或没有荣誉的人,则不承认或贬低其价值,忽视他们的成绩和需求。这反映的是 A.马太效应 B.投射效应 C.晕轮效应 D.偏见效应 3.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之短期规划通常是指 A.1个月至3个月 B.3个月至6个月 C.1年至3年 D.1年左右 4.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 A.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B.人力资源供求平衡 C.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D.人力资源结构平衡 5.通过信息网络联系起来,在其内部进行规范的权力设置和明确的分工协作,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实体叫 A. 组织 B.岗位 C.职位分析 D.组织框架 6.企业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把在不同领域工作的、具有不同知识和技能的人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动态团体之中,共同完成某个项目。这是组织发展的 A.小型化 B.弹性化 C.虚拟化 D.扁平化 7.一种允许那些自己认为已经具备职位要求的员工申请公告中工作的自荐技术是 A.管理档案 B. 员工推荐 C.职位竞标 D.职位公告 8. 下列属于企业获得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重要来源的是 A. 广告 B. 校园招聘 C. 海外招聘 D. 就业服务机构 9. 员工已不大可能再得到职务晋升或承担更多的责任,尽管发展通道和更高层次的职位是清晰可见的,但在职务晋升时似乎被一层玻璃挡着,望而不可及。这种现象叫 A.技能老化 B.职业平台 C.结构型停滞 D.职业生涯高原

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考点资料100%过关

名词解释 82、教学研究论文的构成:论题即论文题目、引论、本论、结论。 14、“泛指”的语文教材是一切对别人的语言文字修养产生影响的书面的,非书面的材料。 15、“特指”的语文教材是指学校开设的语文课上师生使用的教材。 16、“专指”的语文教材是指语文教科书。。 39、“精要”就是教学要抓住重点,把各项知识中最关紧要的、切合实用的部分教给学生,力求做到精选内容,要言不烦。 44、学业考试又称“成绩考试”,考查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状况。 45、水平考试如果用于选拔,又称“选拔考试”,高考就属于选拔考试。 46、学能考试用以了解学生的潜在能力,又称“潜能考试”、“预估考试”。 47、诊断性考试用以了解考生能否使用某种知识或是否具有某种技能。 53、所谓整体优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相同的时间内,使学生学的好一些、多一些、快一些。 1、语文教材:语文教师在教学大纲指导下组织安排自己的教学内容以实现教学任务的最重要的材料,它是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活动之间的中介物,是对学生进行读、写、听、说全面训练的凭借物。 2、助读系统:旧式的文选型读本,常文末加一些注解,或在文中加一些评估的话,这些文字,对读者理解选文有助益,因此可称为助读材料。 47、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 48、心智技能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认识活动来完成的。 3、语文教学法则:根据教学规律确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法则。 4、智力:智力是人对客观事物进行辨别、判断、想象、推理等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等,其核心是人的思维能力。 61、综合讲评:讲评的基本方式,这种讲评要求教师根据作文指导时提出的训练要求,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全面的概括分析,肯定优点,指出缺点,并举例说明。 62、典型讲评:教师先出有代表性的几篇作文进行深入分析,用典型指导一般。 3、专题讲评:抓住作文中一两个主要问题结合原有语文知识集中进行讲评,重点突破。 5、发现阅读法:指的是在正确理解读物原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读物在特定情境中所产生的新意义的一种读书方法。 6、查读法:指的是运用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的一种助读方法。 7、猜读法:指的是在阅读过程中用文中的和自己脑里的已知知识法推测文中的末知部分,从而理解文意的一种阅读方法。7、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特质——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11、略读:对精读中所获得的技能技巧的熟练运用,是培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一种训练方法。 12、朗读:对书面语言表达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有声语言,并能表达得准确而连贯。 13、提问:就是教师有目的地设疑,以引起学生积极的、定向的思考。 14、命题作文:是由教师直接出示作文文题,规定题材体裁,规定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的具体要求的一种作文训练方式。 15、单项作文训练:也叫片断训练,又称小作文,是指为培养写作的某一种能力而进行一些局部的,片断的练习。16、自由作文:是指那些不由教师出题目,给材料,没需要而由学生自主进行的作文练习。 17、情景作文训练:教师有意创设一个可看见的“影”或一种可感受的“情”,让学生自处其中,观察、思考、想象、议论、触景生情或据情拟景,然后写成作文一种作文训练方式。 18、知识短文:指教材中用一定篇幅专门介绍语文基础知识的文章。 19、标准参照考试:又称“目标参照考试”,它用以测量考生是否达到某种事先决定的目标或标准,学生考试一般都属于标准参照考试。 20、常规参照考试:把一个考生的成绩放在考生团体来衡量。也就是与其他同类考生的成绩相比较,从而判断该考生的水平。 21、鉴别力:在教育测量学中被称为“区分度”,区分度指试题对应试者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 22、体态语:指表情、手势、身势等言语表述的辅助手段。

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重难点

---------------------------------------------------------------最新资料推荐------------------------------------------------------ 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重难点 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掌握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部分,需要深入理解其中关于中学语文课程性质的分析以及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和体系。 难点在于对中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 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1 2 学时。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一、中学语文课程的设立 1 、语文教育的含义 2、语文课的设立3、语文名称的含义二、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三、中学语文课程的地位 1 、语文素质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2、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第二节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一、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概念二、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1 、国家的教育方针 2、中学阶段的教育目的 3、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4、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三、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 1 、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编制中学语文课程的依据2、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实施的依据 3、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评价的依据四、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 1 、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结构 2、初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 1/ 13

涵 3、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三)考核知识点 1 、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2、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四)考核要求1 、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1 )识记: 语文教育;语文课的设立: 语文名称的含义。 (2)领会: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简单运用: 中学语文课程的地位。 (4)综合运用: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1 )识记: 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概念;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2)领会: 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结构;语文素养的内涵。 (3)简单运用: 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 (4)综合运用: 初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 第六章中学的阅读教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阅读的本质特征,认识中学阅读教学的作用和地位,理解中学阅读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掌握中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熟练掌握中学

2021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学 考研经验

考研经验 我个人认为首师大是比较好考的学校,难度系数不高,比较好考,我当时是边工作边考研,以压线的成绩成功考入首师大,挺幸运的,我把自己的经验给即将考研的学弟学妹,希望可以帮助你们。 我在七月份才决定考试,比较匆忙。加上我是边工作边考研。学习基本靠晚上熬夜,虽然很难熬,但我坚持下来了,并且成功了。 大家复习的时候最好有一个比你勤奋的人和你一起学,或者找个人督促你,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自制力,相信我,只要诱惑足够大,你根本没啥自制力。去图书馆找个研友一起监督学习,当然了,如果要有男朋友或者女朋友,让他监督可是最好不过啦,后期临近考试的一个月,开始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没日没夜的背知识点,做题。当时都瘦了,那段日子真是简直了。 英语挺让人头疼的,毕竟放下三年了。如果有跟我一样的就从背单词开始,看英语书,每天早晨必看英语书背单词,然后就是做阅读,边做边理解,那是我做真题,但当时做模拟的时间真是不够用。 首师大,语文教育学考的是英语一,英语一比较难,当时先买了英语一的真题,做完了欲哭无泪,挺难的,英语一每篇阅读我都会错2个左右,非常绝望。但是后来真正上考场的时候,英语考完了感觉自己不是100就是98哈哈我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最后结果70分比预想的低但还不错。 相比较以上几门课,政治对我来说算是天堂一般的存在。买了沪江论坛的风中劲草要点感觉很不错,就是这本书出的时间太晚了,差不多11月底才出。出风中劲草之前我还买了《政治新时器》,和肖秀荣一千题配合着做。中国好老公,你们的姐夫经常要制止我沉浸在政治题中不爱背专业课的错误行为。可是最后成绩政治才61,比预想的偏低了。 看完这个,你可能知道了,我就是逗比中的女王,我复习比较充分的科目,都考砸了,我没复习或者没信心的,还不错。所以有时候你平时觉得很忧愁的科目,不用担心,坚持扎扎实实积累好,考试的时候说不定就会爆发;平时擅长的,别嘚瑟,没准你巧妙地绕开了考试范围。 我复试中,学科语文今年没提分,就跟着国家线走的,对此我已经感谢了无数次老天。复试前一周,我嗷地一声在办公桌的台历上发现了一只巨大的蜘蛛,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试大纲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试大纲生产作业管理课程(课程代码:)考试大纲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章现代生产管理概论 .生产与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的内容 .生产过程 .生产类型 .现代生产管理的特征 第章生产系统的规划与组织 .生产系统的总体布置 .车间布置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流水生产组织 第章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编制 .生产综合计划 .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 .生产计划的安排 .生产作业计划的任务、分类与编制依据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生产作业控制 .生产作业统计及在制品管理 第章工作研究与工作设计 .工作研究 .劳动定额 .工作设计 .生产环境设计 第章企业资源计划() .企业资源计划概述 .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原理 .制造资源计划() .企业资源计划() .的实施过程 .实施效果的评价 第章生产现场管理和作业排序

.生产现场管理概述 .现场管理的方法 .定置管理 .作业排序 第章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管理的计划与控制 .项目管理组织 .网络计划技术 第章企业物流管理 .物料管理 .物料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 .物料供应计划 .生产现场物料管理 .库存管理 第章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概述 .设备的选择与评价 .设备的使用与维修 .设备更新与改造 .设备综合工程学与全员设备管理第章质量管理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族标准概论 .质量及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质量管理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第章生产管理技术发展与模式改变 .生产方式的演变过程 .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精益生产方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敏捷制造() 三、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自考 中学语文教学法

4.语文教师的教育创新应从哪些方面展开? (一)富有创新精神(1)必须加强学习,善于学习。(2)必须不断改革,勇于探索。(3)必须推进教学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二)善于利用教育环境(1)在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上,传统的课程环境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新的课程环境是以学生为中心。(2)在学生发展的关注范围,传统的课程环境是单方向发展,而新的课程环境是多方向发展(3)学习方式,传统的课程环境是独立学习,而新的课程环境是合作学习。(4)学习态度,传统的课程环境是接受学习,而新的课程环境是探究式学习。(5)学习反应,传统的课程环境是被动学习,而新的课程环境是有计划的行动(6)学习活动的内容,传统的课程环境是基于事实知识的学习,而新的课程环境是批判思维和基于选择、决策的学习。(7)教学的背景,传统的课程环境是孤立的人工背景,而新的课程环境是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8)教学媒体,传统的课程环境是单一媒体,而新的课程环境是多媒体。(9)信息传递,传统的课程环境是单向传递,而新的课程环境是(多向)交换。 (三)善于发掘自身潜能。语文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教学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语文教师发掘自己的创新潜能,包括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对大型教学情境进行行动研究。教学的创新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运用和优化教学,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5.教师设计中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状况包括哪些方面? 对学生的了解包括成长背景、学习动机与需要、认知状况等。期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状况是关键。 第一,学习者的认知现状及其学习风格。认知状况就是他们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渴望知道什么。学习风格主要体现为学习者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学习策略以及信道等的偏爱与选择。 第二,最近发展区。学习者已有的、个人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学习者可能具备的在他人帮助下能够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水平之间的距离与空间即为最近发展区。 第三,了解学生的学习团队——学习者共同体的构成与智能状况。在自己的团队里,他们相互交流心得与发现,共同分享快乐和资源,在合作中探究、进步。学习者共同不仅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极具价值的伴生性智能资源,也是在教学设计时应该高度重视的课程教学资源。了解学生,必须了解他所在的群体。 6.对于语文教育的特点到底有哪些方面的体现? (1)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3)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7.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语文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又有哪些具体表征? 一)语文学科的审美移情性(无论从培养目标还是课程内容考察,审美是语文学科的功能之一。语言是工具,是人们用来表情、达意载道的社会交际工具。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工具性,最好的途径是让他们凭借言语作品去学习,去感悟。讲解语文的工具性,应把它定位于人类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这里的工具包括人文的内容。语文教材一般都是典范的文质兼美的言语作品,这些作品又都是作家运用语言表情、达意、载道的结果。语文教学任务之一就是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语言通过审美移情对象化为学生的语感,培养以语感

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系统使用方法

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系统(考籍管理部分)考生使用说明 由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自主研发的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已经在我省自学考试管理中全面使用。为了进一步规范操作,方便考生及时了解和使用系统办理自学考试考籍业务,保证考籍管理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现就考生如何使用系统的方法和需要进行的操作作出简要说明,供考生参考。 一、登录系统 考生凭准考证号和在预报名时设置的密码登录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系统(https://www.doczj.com/doc/7c3338455.html,)。忘记密码的考生可自行在网上输入准考证号和身份证号设置新密码一次。如第二次忘记密码须由本人凭身份证和准考证到市、区(市)考办设置新密码。 二、考籍管理 1、基本信息维护(一般信息维护): 考生可自行在系统中更改和提交除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和相片等之外的数据,如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等信息,不需要经过区(市)考办和省考办审批,可自行修改。 2、考籍更正:(更改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和相片需要申请和审批) 考生在系统中提交申请→考生到区(市)考办上交有关材料→区(市)考办收集和核实考生有关材料,确认考生的申请→区(市)考

办向地级市考办上交考生材料→地级市考办根据考生在系统的申请 和相关材料初审→地级市考办向省考办上交考生材料和报表→省考 办审核(省考办审核通过后可以更正考籍数据)。 考生和市、区(市)考办可以在系统中查看申请的办理状态。 详细办理须知请查看《自学考试考生考籍数据更正办理办法》 3、合并准考证号成绩(省内转考) 凡持有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两个及两个以上准考证号参加 我省自学考试的考生,必须办理合并准考证号的手续,将其中一个准考证号(源准考证号,指将不再使用的准考证号)的各门课程合格成绩转入另一个准考证号(目的准考证号,指将继续使用的准考证号)上,实际上是将同一考生持有的不同准考证号中合格成绩进行合并,以后只须持后一个准考证号(转入后的准考证号)参加考试。 考生在系统中提交申请→考生到区(市)考办验核准考证、身份证的原件及上交复印件和缴交手续费→区(市)考办收集和核实考生有关材料和确认考生的申请→区(市)考办向地级市考办上交考生材料→地级市考办根据考生在系统的申请和相关材料初审→地级市考 办向省考办上交考生材料和报表→省考办审核。 考生和市、区(市)考办可以在系统中查看申请的办理状态。在考生办理合并准考证号成绩后,其源准考证号不能再使用。 详细办理办法请查看《办理合并准考证号成绩(省内转考)须知》 4、外省转入

重点中学语文教学法测试题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中学语文教学法》绪论至第七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判断正误(10分) 1 2 3 4 5 6 7、1913年 标准。() 8 9 10、教育部3个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增加 二、 1 A、物质性B 2、1919 A、叶圣陶 B、朱自清 C、陶行知 D、张志公 3、下列不属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微观开发和利用的是()。 A、语文教材 B、社区资源 C、教师资源 D、学生资源 4、下列不属于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的是()。 A、课外读物 B、课文系统 C、知识系统 D、作业系统 5、语文课程目标的三维建构不包括()。 A、娱乐消遣 B、知识和能力 C、过程和方法 D、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不包括()。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家长的研究 C、对社会的研究 D、对学科的研究

7、关于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国外学者有四种观点,不包括下列的()。 A、二元独立模式 B、相互交叉模式 C、完全重合模式 D、二元互联模式 8、汉语拼音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A、3—4年级 B、5—6年级 C、7—8年级 D、1—2年级 9、业务教育阶段,把写作教学定位为“习作”的,是()。 A、1—2年级 B、10—12年级 C、7—8年级 D、3—4年级、5—6年级 10、业务教育的不同阶段,识字目标不一样,要求会认3000字的是()。 A、3—4年级 B、1—2年级 C、7—8年级 D、5—6年级 三、简答题(20分) 1、什么是教学论? 2、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3、语文教材课文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4、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 四、论述题(30分) 1 2、试分析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3、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语文课程内容的概念? 五、操作题(30分) 附参考答案 1、对 2、对8、对9、对10、对 1、D 2、C3 1 2 四、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时间以及财政支持和资金投入得到保障。 3、答:一、课文是语文教学的凭借和示例。 二、课文系统是提高语文能力,积累语感,培养反思批判精神的桥梁。 三、课文系统有利于实施各种隐性教育。 4、答:为学生打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语言基础;吸收民族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具有稳定而健康的文化心理结构的文化基础;具有基本的学习能力、策略、习惯以及积极的求知与探索的终身学习的基础;以及促进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个性与人格基础。 四、论述题(30分)

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方案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依据国家教育政策和法规,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基础教育实施教、学、研、用相结合,突出时代性、创造性、实效性,建构成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具有开放性、主体性、针对性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培训新体系,探索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努力建成一支适应21 世纪需要的,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区级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队伍,从根本上推动全区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二、培训目标通过培训,受培训骨干教师具有很高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水准,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有显著提高,为培训对象成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作用的中学语文教育骨干创造条件。 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是终生学习的需要。它是根据信息时代语文教育发展的现实和趋势,进行的重点培训。引导、激励、帮助培训对象自主发展,使培训对象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整体素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培训强化教师语文教育的改革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训对象应达到如下具体要求: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 2、提高语文学科专业素养,了解本学科及中学语文课程发展动态。 3、了解国骨外教育科学研究最新成果,能独立开展中学语文学科教育科学研究。 4、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 5、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形成鲜明的中学语文教育教学风格,在当地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

三、培训对象 初中语文教师 四、培训内容 第一阶段:重点为集中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技能学习交流,时间为8天。主要 用于知识的补充和观念更新。着眼于中学语文、理论文化素养,帮助其拓展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的成熟度,增强学术能力和自我提高能力。 第二阶段:重点为教育教学实践与考察,时间为3天。主要用于教学能力的提 高。通过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观摩与考察,着眼于提高中培训教师在工作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加强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能力,为形成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打基础 第三阶段:重点为开展教育科研,进行科研选题、立项、开题,并着手开展初步的课题研究工作,时间为3天。主要用于科研能力的提高。着眼于培训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使其善于发现和掌握教学规律,善于反思性地总结,增强创新能力。 第四阶段:集中学习后跟踪指导一年。一年中学员要完成“五个一”,即:一篇 研究报告,一篇关注新课程的调查报告,一节汇报课,一节优质课件,一万字的读书笔记。 六、培训形式 讲授、示范、讲座、观摩、讨论、教育教学考察、撰写论文 七、培训管理 培训工作自始至终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本着“精心组织、优质服务、严格管理、务实求效”的原则,组建组织机构,把各项任务落实到人,相互配合,使培训工作保持管理有序,服务到位。为参加培训学 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条件。 1、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成立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小组。由学校领导负责整个培训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聘请教育专家、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或区名师进行指导,并负责培训课业指导和结业鉴定。

广东省自学考试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考

xx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代码:06087)课程考试大纲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1xx工程项目管理概论 1.1项目 1.2工程项目 1.3工程项目管理 1.4工程项目管理的原则与模式 1.5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2xx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 2.1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概述 2.2工程项目的组织结构 2.3工程项目经理 第3xx工程项目前期决策管理 3.1工程项目前期策划 3.2工程项目建议书 3.3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3.4工程项目管理规划 第4xx工程项目目标控制 4.1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4.2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4.3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第5xx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5.1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概述 5.2工程项目施工合同订立与管理 5.3工程项目施工索赔管理 5.4FIDIC合同条件下的施工管理 第6xx工程项目生产要素管理 6.1工程项目生产要素管理概述 6.2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6.3工程项目材料管理 6.4工程项目机械设备管理 6.5工程项目技术管理 6.6工程项目资金管理 第7xx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7.1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7.2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7.3工程项目风险评估 7.4风险应对与监控 第8xx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8.1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8.2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 8.3工程项目环境管理 第9xx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9.1概述 9.2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9.3工程项目技术文件档案管理 9.4项目管理软件 第10xx工程项目后期管理 10.1工程项目竣工验收 10.2工程项目竣工结算 10.3工程项目产品回访与保修 10.4工程项目考核评价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工程项目管理》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属于建设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学科,是一门紧密联系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的重要课程。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并掌握科学控制、管理及协调的技能,对建设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本课程具有政策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

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学习重点三

第十一章语文教学设计 第一节语文教学设计的依据教学设计:把“学习与教学的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方案的系统化和反思性的过程。”第一,语文教师是设计者;第二、语文教学设计,说到底就是学程设计。一定要坚持以学习者及其活动为中心;第三、语文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要不断学习和吸收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成果,特别是要了解本学科在教学设计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走向。目前教学设计有多种模型及其变式,例如过程展开型、问题解决型等。一、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标是国家或地区颁布的指导和规范语文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献,它具有法规性和强制性,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个时期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与规定。语文课标集中体现和反映了特定时期人们的语文观是当下国人语文生活对语文教学要求的学科自觉。具体而言,语文课标对学科教学的目标、内容、要求等都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因此,它是进行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性文献和重要依据。语文课标的研读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洞悉语文与生活的联系2、建构新的语文观3、了解学科知识结构,把握所教学段的目标。)二、充分了解学生(要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就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建立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都具有自己的发展优势和潜能的观点,并以此指导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了解包括成长背景、学习动机与需要、认知状况等。其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是关键。第一、学习者的认知现状及其学习风格;第二、最近发展区;第三、了解学生的学习团队——学习者共同体的构成与智能状况。)三、正确选择和使用教材(对学科内容的透彻理解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它主要体现在对教材的解读和加工上。首先,能够确认并解释本学科的关键概念和基本技能。其次,了角本学科的全部知识和细节。最后,是对当前学科内容的课程方法的熟悉程度。)四、教师对自身的认知与了解(第一、教学效能感,只有中等强度的教学效能才是最有利于教学实施的。第二、教师作为学习者,对语文学科及其相关内容的感悟、体验与沉醉。总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与资源,在教学设计时,应有资源意识,将自身作为开发课程与教

广东省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广东省201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网上报考须知 一、报名条件 凡在我省居住和工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参加我省自学考试。港澳和台同胞、海外侨胞及外籍人士,也可参加我省自学考试。服刑人员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也可参加我省自学考试。 二、报名报考时间 新生报名时间为2018年11月15-19日,考生报考时间为2018年11月20-27日。 三、考生报名报考手续 首次参加自学考试的新考生须先办理新生报名手续,然后才可选择课程报考。已进行过新生报名并取得准考证号的考生可直接报考。 (一)新生报名 新生报名分预报名和正式报名两个阶段。 1.预报名。新生自行登录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系统(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7c3338455.html,/selfec/,下同)进行预报名。根据《关于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调整有关事项的通知》(粤考委〔2018〕1号)规定,此次新生报名只能选择调整后的专业名称。预报名时考生须录入个人信息并设置个人密码,预报名成功后将得到唯一的预报名号,预报名号仅当次

有效。考生预报名成功后还须完成本人手机绑定方能进行正式报名。 2.正式报名。新生凭预报名号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市、县(区)考办指定报名点正式报名,考生正式报名时须携带有效身份证进行电子摄像,同时打印、确认报名资料,并获得一个唯一的准考证号码。所有考生务必牢记本人准考证号,报考时须使用该准考证号方能报考。 (二)考生报考 所有考生均须通过广东省自学考试管理系统报考,并进行网上缴费。考生报考时如未绑定联系手机,则须先完成本人手机绑定方可报考,需要修改已绑定手机的也可通过报考菜单栏的【手机绑定】功能进行解绑和重新绑定。 每个考生每次考试只能报考一次,且只能选择一个考区参加考试,在保存或修改报考信息时须进行短信验证,以确认是考生本人操作,报考时确认的联系手机和通信地址将作为各级自考办当次考试联系考生的重要渠道,考生务必认真核对,确保准确无误,因填写错误或填写他人手机号码导致的后果由考生承担。考生在确认报考信息前,须认真核对选择的考区和报考课程是否正确。考区和报考课程一经考生确认,不得增加、删减、更改,确认报考后所交报考费一旦网上缴纳,不予退还。考生缴费后须再次登录自学考试管理系统,检查交费状态是否为“已缴费”,以此确认是否报考成功。

中学语文教学法复习资料[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绪论 (1) 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1) 第二章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及文本 (2) 第三章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发展 (3) 第四章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师 (4) 第五章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 (5) 第六章中学的阅读教学 (5) 第七章中学的作文教学 (8) 第八章中学的口语交际训练 (11) 第九章中学课外语文活动 (13) 第十章中学语文课的复习与测试 (14) 绪论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特定对象是中学语文的课程与教学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主要就是教育科学研究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经验法、试验法等 研究中必须遵循一些原则:1实事求是的原则2尊重联系的原则3注意发展的原则 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中学语文课程的地位 1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2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二、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确定的依据 1国家的教育方针2中学阶段的教育目的3中学生的年龄特点4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三、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 1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编制中学语文课程的依据

2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实施的依据 3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评价的依据 四、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初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主要如下: 1精神陶冶2文化教育3习惯养成4智力发展5知识积累6能力培养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其目标体系包括五个方面: 1积累与整合2感受与鉴赏3思考与领悟4应用与拓展5发现与创新 第二章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及文本 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依据及构成 一、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组织的依据 1课程理论依据2社会需求依据3学科规律依据4学生心理依据 第二节中学语文课程的纲领性文件 二、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课程导引2课程性质3课程目标4课程内容5教学建议6相关附录 三、中学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作用 1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2中学语文课程管理及评价的基础 第三节中学语文教材 一、语文教材的意义 1凭借功能2示范功能3教育功能4发展功能 二、中学语文教科书 其内容主要包括阅读、写作、口语训练、语文基础知识、语文综合活动项目等 (一)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构成: 一般包含四个系统:1范文系统2知识系统3训练系统4助读系统 (二)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排 1分编型2合编型 国家对语文教材的编写实际上有如下要求:

中学语文教学法笔记

中学语文教学法 导论 一、何为中学语文教学法?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在各门公共课、专业课教学的基础上,为了培养学生语文教学的职业能力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学习的预期目标: 1、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了解传统的以及当前最新的语文教育的思想和理念。 2、具有一定的语文教学的实践能力,熟悉并能操作整个的语文教学过程,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3、熟悉各种文体的特点,把握各种文体的基本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 4、了解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并为此作出努力。 二、中学语文教学法的学科性质 1、理论性 A、语文课程论 通过此理论系统,了解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基本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了解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 B、语文教学论 主要了解具体如何上语文课:怎样备课,怎样制定教学计划,怎样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处理不同的课文?如何处理课文的重点等等。 C、语文教师论 (1)地位、作用、素养能力 (2)教学基本功 2、实践性 第一章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 一、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 (一)、知识素养 (1)精深的语文专业知识 语言学(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 文学(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 文章学(文章写作理论、文本知识、文章赏析知识等) 文艺理论(文学概论、古代文论、马列文论、美学等)。 (2)与语文课文内容相关的学科知识 (3) 与语文教学有较密切关系的新兴学科及其研究现状。 (二)能力要求 1、口头表达的能力 (1)准确性:使用正确流利规范的汉语普通话。 (2)得体性: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适当得体的言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