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青年精神生活异化的现代性分析_孙其昂

当代青年精神生活异化的现代性分析_孙其昂

当代青年精神生活异化的现代性分析_孙其昂
当代青年精神生活异化的现代性分析_孙其昂

当代青年精神生活

异化的现代性分析

□孙其昂倪秋思

摘要:当代青年的精神生活产生异化现象,表现为:“宅”溺于虚拟的精神世界,鄙

视崇高,厌世心理严重,功利主义,缺乏社会责任感。在社会现代化转型的背

景下,以现代性作为理论分析基础,从现代性的四个方面,即世俗化、理性化、

主体性原则和分化,探讨青年精神生活异化背后的现代性因素,并对青年精神

生活世界的重构提出建议。

关键词:青年;精神生活;异化;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异化中,人丧失能动性,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甚至畸形发展。精神生活的异化则是指在外力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在精神生活领域中产生消极悲观等不健康心理以及由此导致的反常行为的现象。近年来,中国社会和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也产生了巨大变化。前现代传统社会里那种超越的神圣价值逐渐消隐,所建立的道德和是非观念也在逐渐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物欲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归根结底是现代性这一宏大背景的影响所致。有学者就此指出,“人类的精神生活在其历史过程中有一个巨大的断裂,这个断裂就是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变迁(即所谓现代化和现代性),它构成当代人精神生活的根本背景”[1]。与其他群体相比,青年的自身特征决定了其更易受到现代性因素的影响,不同价值观在青年的思想中发生碰撞,导致其出现价值观真空、信仰迷失的状态,最终致使精神生活发生异化。

一、当代青年精神生活异化的表现

青年历来被党和国家寄予着很高的期望。然而,在社会发生现代化转型的今天,青年的思想较之以前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青年的精神生活世界也变得多元而复杂,并逐渐产生异化现象,青年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就青年精神生活异化的表现而言,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宅”在虚拟的精神世界

“宅”一词最早来源于日本,是日本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原意是用来形容对动漫、电游等的迷恋超出一般人,足不出户,不善于与人相处的特殊人群。后传播到中国,形成了中国式的“宅”,“宅男宅女”先后成为网络和日常生活中的流行话语,他们痴迷于某事物,依赖电脑与网络,足不出户,作息时间不规律,不喜欢与人接触,喜欢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宅”的群体绝大部分是青年。据一项针对大学生“宅现象”的问卷调查,81%的被调查者认为周围有宅人;在涉及怎样理解“宅”时,52%的人认为“不健康,会让年轻人失去活力和动力,甚至社交能力下降”,45.5%的人认为“宅是在逃避现实”[2]。由此可见,“宅”并非是一种好现象,但又是目前青年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从表面来看,“宅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一是导致青年性格软弱,意志不坚,双面性格,较叛逆;二是作息时间不规律,习惯熬夜,不利于身体健康;三是自闭于虚拟的精神世界中,交际能力下降。但仔细分析会发现,青年的这种逃避的消极心理与现代性因素的冲击紧密相联,现代社会的变迁,精神生活的

→→

→→→→→→→→→→→→→→→→→→→→→→→→→→

断裂,导致青年难以适应,丧失斗志。同时“宅现象”背后隐藏的是青年的生存压力,当在现实世界里受挫并且找不到一种精神寄托时,“宅一族”们便转向了网络的虚拟世界,甚至不自觉地将自己替换成虚拟世界里的英雄人物,以此来排解心中的压力。此外,与工作单位相比,家是一个既温暖又舒适的地方,可以彻底放松自己,这也是越来越多的青年愿意“宅”在家里的原因。

2.鄙视崇高,厌世心理严重

社会转型对人们冲击最大的是思想观念,一旦价值观被改变,原有的信仰便容易被颠覆,导致精神世界的空虚。而精神世界的空虚,导致一部分人愤世嫉俗,鄙视崇高,将一切崇高视为虚伪、虚假、做作之物,嘲笑一切、怀疑一切;对社会有着诸多不满,自身没有什么信仰,因为没有什么值得其信仰,却又否定他人的信仰,否定一切;将一切庸俗乃至低俗奉为崇高,过去的理想激情不再,凡事以满足自我为条件,追求极端的自由,稍有不顺便排斥一切、抗议一切;对于正当的意识形态教化怀有反感情绪,不屑一顾,认为是极左;甚至有的人根本不明就里,也人云亦云,随大流,大众化,别人怎样认为他也怎样认为,一切否定的、批判的都是好的,是新潮的、时髦的。这种趋势导致部分青年逐渐漠视主流价值观,主流价值观教育的效果甚至远不及某位影视明星的一句话,理想和信念终归沦落成为教科书上空洞而苍白的字眼。

3.功利主义,缺乏社会责任感

功利主义是道德哲学中的一个理论,提倡追求最大幸福,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不考虑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幸福的影响。现代社会,青年的功利色彩越来越重,越来越多的青年追求个人私欲的满足,他们心中的享受主义、物欲主义逐渐腐蚀着传统社会以伦理道德为规范的社会价值体系,更无须说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北京师范大学的劳凯声教授在谈到青年的功利问题时指出,“时代的功利性语境构成了针对现代人价值和理性的巨大解构力和吞噬力,传统的精神似乎正在发生某种扭曲。一部分青年功利主义色彩越来越重的原因,乃是整个社会消费主义文化取代了带有革命色彩的理想主义文化之后,并没有提供更好的新理想主义价值体系,从而使青年文化中呈现出功利主义的一面”[3]。基于此,笔者还以为,正是由于新理想主义价值体系尚未形成,现代性所带来的文化、价值多元化,个人主义等因素,在潜移默化中侵蚀了青年的思想,加之工具理性取代价值理性,更加剧了青年的功利化。

二、现代性对当代青年精神生活的影响

现代性的内涵,至少包括这样四个方面:一是世俗化;二是理性化;三是主体性原则;四是分化。首先,世俗化一方面带来了精神层面的“祛魅”,另一方面也使得“祛魅”之后产生价值真空和价值虚无;其次,理性化既带来了物质和社会层面的理性化,又使得工具理性使用过度;第三,人本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获得了合法性,这其中也各有利弊;最后,分化虽然打破了传统的一元化的国家时代,但在公共空间的发展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又走向了过度分化。现代性的这四个方面,对青年的精神生活有着巨大的冲击力。

1.从传统社会到现代世俗化国家

现代性转型是指从传统社会向以现代核心价值观(自由、理性、个人权利)为支撑,以市场经济、民主宪政和民族国家为基本制度的现代文明秩序的转变[4]。它既带来了现代文明,又颠覆了传统社会的价值观。首先,现代性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便是神圣的超越世界的崩溃。“在前现代的传统社会,无论欧洲还是中国,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上都有一种超越的神圣价值。这种神圣价值,或者以上帝这样的人格神、造物主、意志主宰的形态存在,或者以天命、天理、良知等形态出现。这个神圣世界,提供了世俗世界的核心价值、终极关怀和生活的意义。然而,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便是神圣的超越世界的崩溃”[5]。即现代化所带来的世俗化,正在冲击着甚至侵蚀着人们精神世界中的神圣价值、超越思想。一方面,世俗化意味着宗教维度在社会生活中的衰退,表现为神圣因素与世俗因素的分离;另一方面,世俗化过程本质上是“神本”向“人本”的转换过程,人替代超越之物成为自己精神的主宰。宗教中的诸神进入由人设定的价值观系列,同时,由人所构成的社会替代了天下或世界。

其次,现代性所带来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巨大变化,也正在更新着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也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丰裕,文化生活的不断多样化,特别是网络传媒时代的到来,→→

→→→→→→→→→→→→→→→→→→→→→→→→→→→→→→

一些新观念、新思想不断躁动着人们的灵魂,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一时之间,对金钱的崇拜、对成功的渴求、对权力的向往,正悄悄替换着人们原有的精神追求。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已然呈现出权力和金钱相联结的状况,共同与被宰制者之间构成一种上下关系。在这种环境下,处于思想好动期的青年人难免会受到多元价值冲突的影响,出现价值观混乱、信仰迷茫的现象。

2.价值理性的弱化与工具理性的强盛

现代性的另一个标志之一便是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社会的主流思维模式从传统社会的价值理性逐渐转向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人们考量生活和行动的重心,不再是衡量其有何终极性意义,而是作为达到特定世俗目的之手段,是否有效和合理。人的精神生活不再追求超越的意义,达到上帝的彼岸,或成为现世的道德圣人,而是看其在现实生活中占有了多少具有社会象征资本的稀缺资源”[6]。显然,工具理性正在或已经替换了人们精神领域中价值理性的位置,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正如法兰克福学派对其批判的那样,“在当代,工具理性已变成社会的组织原则,它渗透到社会的总体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造就了异化、物化或单面的社会和单面的思维方式及思想文化,成为社会对人进行全面统治、控制和操纵的深层基础”[7]。在现代国家,这种单面的思想文化在这种异化的单面社会中,致使人们形成一种符合工具理性要义的单面思维方式,从而稳操精神生活领域的大权。

与此同时,源自对现代性批判的价值虚无主义,也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最大困扰之一。这实则是历史主义对现代性本身的消解。历史主义反对普世性,讲究民族与文化的具体历史语境,它将现代性解构为一个空洞的符号,从而陷现代性于后现代性的价值虚无主义的批判之中。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普遍性的生存体验形式,简单地说,就是生活本身意义的丧失。价值虚无主义则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贬值,没有目的,没有对目的的回答。虚无主义的发展可归结为四个阶段,依次为:以超感性价值设定拒绝现实生命;对超感性世界本身的拒绝;趋向虚无的意志:对一切价值设定、一切实在本身的拒绝;意志的虚无,一切都无所谓有、无所谓无[8]。由此可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虚无主义产生于价值对意义的置换。这种价值化进入到生活世界的所有角落,甚至个人的私人生活领域。这就导致了个人内心信念与行为皆受不同价值影

响、以至不同价值彼此相互冲突的事实。这就是包括青年在内的现代人为何会陷入精神生活困境的原因。

3.主体性觉醒演变出极端“个人主义”的增长

现代性给中国人精神生活带来的变化,其过程可理解为世俗化不断扩张、遍及和深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了对传统社会一系列超越性世界观的祛魅,对一切超越性价值及有深度的精神生活的拒绝。而同样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主体性的觉醒及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增长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用黑格尔的话来说,现代性的原则就是主体性的自由,其中的内涵包括个体主义、普遍主义、自我主义和自我实现等。中国人主体性的觉醒高潮可以追溯到五四时期,新思想新文化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人们开始发现自我,认识到了自我价值的存在,注重个人经济上和人格上的独立,把个性、个人尊严的充分发展作为新社会的先决条件,出现现代意义的中国人主体性觉醒。进入当代以后,主体性的再一次觉醒可以回溯到文革以后、解放思想之时,个人从政治化的总体性逻辑中解放自我或主体性,结束了全权主义国家的控制,不再被迫成为集体的一份子,并开始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主体的觉醒是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主体的觉醒使得个人的权利意识不断增长。同时,主体性或自我的发现,构成了人们精神生活的一个潮流,它改变了中国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主体性的觉醒是必要的,但是对个人权利的倡导,如果不加以控制则会导致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主义”被纳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精神生活开始指向个人自身,个人成了精神价值展开的起点和终点,个体的生命成为一切价值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个人主体的地位、利益、观念等均随之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个人私欲逐渐膨胀,加剧了个人精神领域的拜金主义、物欲主义,物质生活带来了个人精神的贫乏。主体性的觉醒愈来愈发展成为一种狭隘的“个人主义”,一味注重个人自身的发展,在追求功利的过程中无视道德及世俗观念的约束。这种“个人主义”几乎成为唯利是图的个体主义或利己主义的代名词,精神生活中文化的、精神的要素趋于瓦解。当代青年的功利主义倾向,与狭隘的“个人主义”的增长有着很大的关联。

4.社会分化与公共空间的缺失

人具有社会性,人的精神生活同样具有社会性。

从传统社会进入到现代国家之后,人们告别了精神领域中的神圣超越性世界,进入到一个更加理性、更加具有独立性的现代世俗化世界。伴随着一元化的全权主义国家时代的结束,社会与国家相分离,公民的自由生存与发展获得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但同时应当看到,由于公共空间发展的不足,导致个人处于介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游离状态,成为孤立的个人。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从过去的“集体”中解放出来,私人空间逐渐得到拓展,但此时由于传统的家族或地域共同体被打破,而新的公共空间尚未建立起来,即没有一个充分发展着的公民社会,这就使得个人慢慢原子化,变得孤立、无所依傍。这样一来,孤立的个人便很难找到精神生活的方向,导致个人精神生活的真空状态。

目前,中国公共空间的建设问题仍旧被广为关注,一个合理的公域秩序的建构,不仅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同时也涉及到诸多社会问题的缓和与消解。在世俗化观念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工具理性统领着价值主流,极端“个人主义”渐趋增长的情况下,公共空间的缺失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下,尤其是当一个社会也跟着变成一个市场化的社会时,个人不得不将“个体的成功”当作生存的惟一筹码,当作考量个人生存能力的标准,而全然不顾由此可能造成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便不难解释为何极端的“个人主义”会渐趋增长。在此种情况下,公共空间一方面难以安身立命,另一方面又迫切需要其尽快建立,以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从长远来看,公共空间的建立是必然之势,它或许可以成为化解国人信仰危机、找到安身立命之所的有效途径。

三、现代性背景下青年精神生活世界的重构

研究社会转型后所带来的问题,首先要区分现代性与现代化,二者并不等同,却时常被混淆。在对当代中国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现代化出现的频率高于现代性,在中国,现代化侧重于指国强民富,而现代性所包含的内容远不止这些,它包括自由、理性、个人权利等核心价值观构成的现代文化,以及以此为支撑而建立的以市场经济、民主政体和民族国家等为基本制度的现代文明秩序。只有理解了现代性的真谛,才能为高尚的精神生活找到合理的引导之径。

1.重塑现代性核心价值观,坚定科学的信仰立场

现代性的发端可谓源自于启蒙运动,现代性的核心精神是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目的是为每一个人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等机会。当代青年的精神生活困境,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型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现代性本身无错,启蒙更无错。此外,启蒙所遭受的挑战之一便是多元现代性,事关现代性的普世与多元问题。现代性是否具有普世性,学术界对此早有争论。在西方中心论遭到普遍否定之后,多元现代性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然而在多元现代性内部,仍然派生出两种不同观点。一种坚持历史主义,认为不同民族与国家的现代性都是特殊的,彼此之间不具有共通性,否则便是西方中心论。另一种承认不同民族与国家均具有各自的现代性模式,具有特殊性,但也承认在这些特殊性之间还存在着普遍性,这些普遍性便是现代性的普世价值,它包括自由、理性、权利、民主、平等、博爱、富强等。然而,缘何中国的现代性发展至今天,会蜕变成如此模样,笔者以为,这恐怕要追溯至中国现代性的起源。西方工业文明的进入摧毁了中国社会自然前进的轨道,中国的现代性不是自然而生,而是在外部力量的推动下催生的。其核心价值最初是通过中国的启蒙运动——

—“五四”运动而来,“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科学与民主,对人的权利的尊重,对人性的张扬,鼓励人的创造力的发挥,尤其是其带给青年的那种理想、朝气与活力,为青年铸就了坚定的信仰。今天,只有深刻领会“五四”时期的启蒙精神,才能抓住现代性的核心价值,自觉抵御人性中的骄傲与贪婪,抵御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自觉树立坚定的科学信仰,才是精神生活得以不衰的保障。

2.弥补现代社会制度体系不足,营造良好的现代文明秩序

现代社会的基本构成包括: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市场经济和包括大众民主在内的政治体系。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很多,并且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又具有相关性。我国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正处于形成时期,受现代性的影响,社会上形成了多元价值观念,超过半数的民众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价值观,人与人之间价值观的不同是正常的,其中尤以青年的思想最多变,社会已经没有统一认同的价值观,这相对于过去民众的“悄无声息”是好事,至少是公民意识觉醒的表现,但多元价值观的形成也说明了当今社会所形成的公民意识还不健康,还受到

→→

→→→→→→→→→→→→→→→→→→→→→→→→→→→→→→→

各种各样不利因素的干扰。此外,民主的政治体系尚不健全,政治体制民主改革的步伐还较缓慢。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样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这要求经济体制也要做出相应的改革,并且经济体制的改革与政治体制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前者要以后者为先导,只有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下,经济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转型期的中国,一味地强调经济的发展,对经济活动却疏于规范,导致物欲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同时,重经济忽略了上层建筑的建设,导致大众民主前进的步伐受阻,传统的主流价值观教育被淡化,原有的信仰逐渐被抛弃,个体被原子化,从而导致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青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当中,很难找到信仰的方向,陷入精神生活世界的死胡同。只有弥补制度体系的这些不足,营造一个良好的现代文明秩序,才能使青年获得健康的思想和积极的心态。

3.加强主体自觉能力,培育主体健全人格

马克思有云:“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9]。一个健全的人,既要有物质追求,又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要有基本的物质生活,还要有健康的精神生活。青年时期是人一生中的关键时期,可谓是人这一自我主体性觉醒的时期,是人达到生理与心理并存的真实存在物的关键时期。青年的精神生活的紊乱,直接原因便是原有的价值观被消解。青年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两大环境的影响:一是包括生理、心理等因素在内的内部环境,这是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二是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外部环境,其中,自然因素的特点和变化是价值观形成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0]。当代青年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受到中西方不同思想文化的冲击和感染,过去那种一元性的价值观遭遇了多元性或者相对性的价值观之后,便瞬间被动摇,在集体与个人、传统与新异、个性与大众之间摇摆不定,在此种情况下形成一种相互冲突与混乱的价值观,并直接影响到其行为表现。因此,要加强青年的主体自觉能力建设,培育主体的健全人格,辨清现代性的核心价值,理清私欲与公欲,自觉树立科学的信仰,重拾“五四”时期的朝气与活力,致力于高质量的精神生活。■

孙其昂:河海大学社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倪秋思: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珑玲

[1]陈赟.世俗化与现时代的精神生活[J].天津社会科学,2007(5):31.

[2]问卷星网.https://www.doczj.com/doc/88321389.html,/report/112277.aspx.2011-10-01.

[3]周晓燕等.功利主义不仅仅是青年的问题[J].人民论坛,2009(5):24.

[4]秦晓.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还是现代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8.

[5][6]许纪霖.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EB/OL].人民网,2009-3-16.

[7]陈振明.工具理性批判——

—从韦伯、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J].求是,1996(04):3.

[8]陈赟.虚无主义-诸神之争与价值的僭政-现代精神生活的困境[J].人文杂志,2007(1):10.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6.

[10]陈玉君.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透视[J].人大复印资料《青少年导刊》,2011(1):12.

参考文献:

[13]张向东.文化视野中的和谐社会[M].新华出版社,2008.131.

[14]王玲,邓希泉.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新特征之辩证观[J].当代青年研究,2010(07).

[16]孙柏英.公民参与形式的类型及其适用性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05).

[17]王耀杰.和谐社会构建中政治沟通理论认知与思考载[J].学理论,2011(12).

[18]刘惠兴,伍勇.政治沟通理论及其研究概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01).

[19]唐亮.多伊奇的政治沟通理论[J].政治学研究,1985(02).

[20]W.Pace&D.F.f.Faules,Qrganizationa1Communication(1989),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89,p142.

[21]张敏,刘雪峰,郑福胜.大学生从众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与分析,现代教育科学,2009(4).

[22]甘瑁琴,王晓晚主编.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259.

(上接第33页)

浅谈马克思异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OC)

浅谈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在其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马克思在批判研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继承和发展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异化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异化劳动观。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观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及其四个表现,并且指出扬弃异化的根本道路是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观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异化现象的理论武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强迫性分工和私有制依然存在,所以劳动异化现象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因而,在当前经济背景下,重读马克思异化劳动观,对于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异化劳动现实意义和谐社会指导作用 Marx's theory of labor alienation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u Xichao Law and Politics School, 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48 China Abstract: "alienation labor" theory is Marx in his book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a very important theory proposed by. Marx criticized the bourgeois classical economics research,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dialectics of Hegel's idealism, view on the basis of feuerbach's humanism alienation,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alienation labor. Marx's alienation labor view of comprehensive system reveals the root causes of alienation labor and its four performanc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fundamental way of sublating alienation is to realize communism. The view of Marx's alienated Labour guide our correct recognition of the theory of labor alienation phenomena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China. Is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in our country, implements the public ownership as the main body, a variety of ownership economy common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economic system, compulsive division of labor and private ownership still exist, so the labor alienation phenomenon will exist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for a long time to come. Therefo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ent economic, reread Marx alienation labor,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has the reality guiding sense. Key words:Alienation of labor Realistic significance Harmonious society Guiding role 一、前言

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

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 [摘要]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的特殊群体,承载社会的较高期望,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风貌为社会所持续关注,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积极向上,务实进取,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自强精神。 [关键词] 精神面貌思想道德素质自我发展需求 大学生优良的精神面貌是促社会进步推动力,也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它使大学生感到一种自豪感,促使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同时也遏制了一些不良习惯和倾向的产生。因此,大学生好的一个精神面貌,是一个当代社会首先得具备的条件之一。 一、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缺少了一些生气和棱角。大学生应该怎样体现是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面貌 (1)青春的朝气 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最重要的表现是具有青春的朝气,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蓬勃发展的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脱去孩童的稚气,展现生命勃勃的生机,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才是大学生该有的精神面貌。恰同学少年的豪言壮举,在这一时期得以体现。青春就是勃发的代名词,勃发的生命,勃发的精神。 (2)独立性 %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大学时代我们都已经是成年人了,那么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外界赋予我们的独立性和我们自己要肩负起的独立性与过去就有所不同了。大学生精神面貌的独特之处也表现在独立性方面,大学生要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独立的人格是人人都应该做到的,更要有独立的思想,在思想上不依赖别人,有独到的见解。 (3)团结性 有人说“一个人的价值是通过别人来体现的。”是的,一个人永远也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具有团结的精神。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合作的时代,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能有所作为的,团体是我们发展的平台。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特色,与团队中的成员相互配合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素质。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也当然不能缺少团结性。 (4)创造性 鸿儒能够“兴论立说”,使学者既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又善于实践,他们不受前人思想束缚,敢于创新。由此可见学者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在我国是由来已久的,因此创造性作成为大学生精神面貌之一更是正确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是学习和以后工作必不可少的,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学习和工作就不会有所突破,更会停滞不前。在科技迅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创造性的思维是大学生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的前提和保证。 (5)批判性 以批判的态度看待一切你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先在我国大学生的学习陷入了完全尊重权威的泥淖中,对著名的学术著作和著名学者的学术观点完全持肯定和接受的态度。其中缺少了重要的批判精神。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应带着问题进行,要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形成大学生独特的精神面貌。 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教育大学生如何做人

(学习心得体会)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

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 在党校学习推荐的阅读书目中,《中国人的精神》一书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不为别的,就因为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精神,历史伟人对我们民族精神的评价与分析极其重要,通过对其学习和认识,我们不仅能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状态有所了解,还能深入的思考精神对一个民族发展的影响。 自从看了辜鸿铭老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享誉度很高的著作,书里他提及到的几个地方让我印象很深刻,感触很深刻。对于里面的一些观点,有些是表示赞同的,但有些是觉得值得推敲的。 在“人之初性本善”的那一章节里,辜先生写到的“在中国,一个人不觉得需要用自然力量来保护自己,因为他确信每个人都认识到公正和正义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因此每个人都认为道德义务是必须得到服从的东西。”,这句话高度的褒扬了中国人民由古至今所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与此同时,他也把中国人的精神与西方的传统文化做了对比,写出了自己对此的看法,我很是赞同。他认为,西方人相信传统“性恶”的理论,进而惧怕上帝和法律,所以需要外在的强制力去进行约束,耗费了大量的财物去供养牧师,军队等,更是对人本身造成了强大的约束,这种约束进而促使人走向极端,延伸到国家机器上就形成军国主义。我想,这也是对20世纪初的列强觊觎中国的一大主因,也是帝国主义历史上发动那么多灾难性战争的一大原因。

但是中国则不一样,中国有“好公民的宗教”,即道德感的自我约束,进而延伸到其最高的义务,即忠诚的义务。中国的好公民宗教不需要通过牧师或警察就可以很好的维持国家秩序。而好公民宗教的第一条法则就是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爱的法则是爱父母,正义的法则是忠诚,忠君。于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既具有博学的智慧,又有最原始的善良,所以中华精神是源远流长,不可磨灭的。 作者另一个关于儒学的观点也十分鲜明。他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但能代替宗教,使人们不再需要宗教。对此,作者将儒学中的“仁”“孝”“礼”“爱”分别与西方宗教中的思想进行对比,并引用了《论语》《中庸》中的大量观点和西方宗教和哲学家的言论进行比较,得出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可以代替西方的宗教和军队来维护国家秩序的结论。需要提出的是,这或许是针对作者当代的社会环境和实际情况作出的对比与结论,但到现代,我个人不很是赞同这一观点,因为我们也有军队的存在,也有法律的约束。西方的宗教对于一些国民来说,起码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可能只是作为一种信仰,他们信仰了宗教会使他们心理感受好一点,或者这仅仅只是一种传统,而并不因为他们的道德过不去才出现这样的情况。相反,有中国著名作家指出,中国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的食品安全,生产安全,贪污腐败,恰恰因为中国人缺少了信仰。 诚然,我们需要坚持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来思考问题。或者说,在辜老先生的那个年代,社会情况确切如老先生所说那样,但我们不能排除辜老先生心里上有偏心于自己祖国的爱国情愫,甚至有对西方某些地方不满而将其夸大甚至将其描述成西方普遍出现的问题的情况。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解放日报/2007年/4月/29日/第008版 思想者·连载·广告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许纪霖教授在上海政法学院的演讲 近十年以来,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许多人对当代中国的复杂现象迷惑不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自我认同的?这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和公共文化又是什么?这一切,都是我们无法绕过的大时代中的大问题。 为什么富裕地区庙里香火旺 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便是神圣的超越世界的崩溃 当代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现代化。所谓现代化,从精神形态而言,按照马克斯·韦伯的经典论述,这是一个世俗化的时代,是一个除魅的时代,是一个价值多神的时代,是一个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的时代。 在前现代的传统社会,无论欧洲还是中国,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上,都有一种超越的神圣价值。这种神圣价值,或者以上帝这样的人格神、造物主、意志主宰的形态存在,或者以天命、天理、良知等形态出现。这个神圣世界,提供了世俗世界的核心价值、终极关怀和生活的意义。然而,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便是神圣的超越世界的崩溃。世界进入了一个韦伯所说的祛除神魅的时代。人替代超越之物成为自己精神的主宰。人们的终极关怀、价值源头和生活的意义不待外求,而要从世俗生活本身自我产生,精神生活开始走向世俗化。 当超越的神圣世界失落之后,世俗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公共文化的共同基础是什么?这些本来都不成为问题的问题,如今都发生了问题。 社会的主流思维模式从传统社会的价值理性逐渐转向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人们考量生活和行动的重心,不再是衡量其有何终极性意义,而是作为达到特定世俗目的之手段,是否有效和合理。人的精神生活不再追求超越的意义,达到上帝的彼岸,或成为现世的道德圣人,而是看其在现实生活中占有了多少具有社会象征资本的稀缺资源。由此,个人的自我理解也发生了变化。这一物欲主义的世界观和个人观,在一个生产欲望、消费至上的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之中,便呈现为消费主义的世俗意识形态。 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这一彻底的、全面的世俗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精神现象,目前正借助经济、文化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潮,正在向全世界蔓延,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铺天盖地,不仅垄断了经济和社会生活,而且也侵蚀到精神生活领域。市场社会的出现,使得市场的金钱逻辑成为生活本身的逻辑,在全球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强烈支援下,物欲主义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倒性优势价值观,侵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为什么一个千年礼仪之邦,一旦进入世俗化社会,物欲主义的出现会比其他世俗化的发达国家更凶猛?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乃是中国在进入世俗化社会的时候,宗教同时发生了衰落。一旦市场经济激发起人性中的原始欲望,那种没有灵魂的、赤裸裸的物欲主义便很容易迅速弥漫。 物欲主义的价值观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即便在当代的日常生活中获得了主流地位,但与以往的宗教、哲学和道德学说相比,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它不具有超越和神圣的性质,无法成为一套进入宪法、教科书、宗教、公民教育等主流建制的冠冕堂皇话语。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的实践层面,它已经被公众默认了,成为不言而喻的“潜伦理”、“潜规则”,但永远无法登堂入室。于是,物欲主义便自我包装。在当代传媒和广告所呈现出来的物欲,都不是直观地、赤裸裸地呈

浅谈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谈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分析 论文摘要:积极、健康、向上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出现的隐患令人担忧。本文深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原因分析,对策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向,而且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就强调道: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可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并找出对策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与继承同在的21世纪,在我国生产力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西方价值文化充斥大学校园的时候,我们采取了对研究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课堂提问和个别谈话的方式,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政治素质状况、道德状况、价值观念,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当代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具有较高的爱国热情,他们关心国内外发展形势;他们坚决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充分信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标榜“青年兴则国兴,青年道德高尚则社会稳定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主流让人满意。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隐患 积极向上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主流我们充分肯定,但是却不容乐观。在调查中,同样发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存在着重大隐患,具体表现在: 1、人生价值观倾向多元化、利益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各种思潮一起向大学生涌来。信奉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是注重奉献还是注重索取?是利人还是利己?是努力学习还是追求金钱、享乐、刺激、舒适、悠闲?所有这些方面的价值取向,都呈现在大学生面前,供他们挑选和确定。但有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选择出现了错误的倾向。 2、思想道德认识存在偏差。据调查表明,在很多高校1/2的人认为目前社会道德生活状况是假恶丑多于真善美,而认为真善美多于假恶丑的人不到1/10。还有2/5的人是摇摆人“现在有很多事情使人说不清楚是好是坏”。 3、公德实践能力较差。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现象。表现为道德观念还不够牢固,精神文明素质差。在日常生活中,公交车上有老幼上车了,许多人装着睡觉,装着没看见;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瓜皮果壳;在校园内看见老师不打招呼,如同没看到;在教室有内容庸俗的课桌文化等不良现象到处可见。 4、理想信念意识不强。有些高校大学生认为教育最后的出路不大,毕业后没有前途,所以出现逃避学习的现状。如:他们对学习毫无兴趣、对生活失去信心,有的以应付老师和考试为目的,照抄照搬别人的作业,考试舞弊,把大好时光浪费在打扮、早恋、网络、追时尚等上面而荒废学业。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课程前言 在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征程中,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有一个问题比较突出。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文化、精神世界,这方面的生活水平往往没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原来我们设想的是人们的经济得到满足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也会越来越高,这样一个伟大的幻想已经破灭了。在现代化的征程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出现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它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满足而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近些年来,我一直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而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精神世界秩序的问题。精神世界是否需要秩序?它需要什么样的秩序?怎么样建构这个秩序?所以今天和大家探讨的题目是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秩序。 我们说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秩序井然,显得井井有条,非常有秩序时,一切事物能够有条不紊,且能够循序渐进的发展基本保证,有条理、有顺序,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人才能够循序渐进,不断地得到发展,而如果失去顺序,秩序紊乱,往往容易导致混乱、倒退,甚至崩溃。历史上,秩序井然时,这个国家和民族处于发展时期,财富得到很大的积累,人口数量在增多,而在战争和混乱、失序时,这个国家就会倒退,甚至崩溃,被新的朝代所取代。在我们古代朝代更迭时,每一个朝代的初期,往往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并且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建立一个秩序井然,不断发展的时期。然而,封建社会,往往到一个朝代末期开始混乱,开始失序,被新的朝代所取代。所以,“有秩序——没秩序”的一治一乱的循环,这是人类社会。 其实,正如在自然规律支配下的自然秩序,自然规律、自然世界的秩序,它控制自然界运动变化,水往哪里流、风怎么样刮,其实自然界背后有自然规律控制下的自然秩序。那法制伦理规范和纪律规章制度这些人类创造的文明,它约束下的社会秩序也调节着社会历史的持续发展。在自然界有自然规律支配下的自然秩序,在社会界有社会秩序支配的社会发展。在精神世界里边亦是如此,精神直接的欲望、情感、认知、评价、意志和信仰等维度,它在倾向于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也离不开一定的秩序,以避免精神世界的紊乱。在精神世界领域往往向往自由、追求自由,我的欲望、情感、政治,我都想追求自由,不想被束缚,我想主动

马克思劳动异化

联系当代现实谈谈马克思主义劳动异化学说马克思主义劳动异化是早期马克思思想中的核心思想。谈到马克思主义劳动异化思想,我想有必要说明下劳动异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外化”“异化”和“自我异化”三个基本概念的运用,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所发生的劳动异化现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和分析,其主要内容包含四个方面:第一,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第二,劳动本身的异化;第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第四,人同人相异化。 首先,我认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的理论不是从虚构的东西出发的,而是从事实出发的。“异化劳动”理论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虽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能按照自然规律对将发生的现象做精确预言,但它仍然指明了社会历史的总体发展趋势。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一种社会实践的理论。它揭示劳动的异化一方面在人类发展的一定阶段势必要发生的,另一方面又是不合理的;它召唤人们通过社会制度的改革克服劳动的异化;它批判私有财产制度,推动共产主义的社会革命。马克思反对把理论建立在虚构的东西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在手稿中所描述的有关“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的事实,是马克思那个时代的人都能观察到的事实。马克思从这个事实出发揭示“异化劳动”:这一事实不过表明,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的那种现状下,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和外化。 为什么这一事实能够表明劳动的异化呢?马克思运用辩证法向我们揭示什么是劳动的本质。我们越是看清什么是劳动的本质,我们就越能理解为什么说这一事实不过表明劳动的异化。马克思不是简单地为劳动的本质下一个定义,而是通过论述劳动的各个环节的辩证运动向我们显示什么是劳动的本质,同是也就揭示了劳动的异化。 在“异化劳动”中,工人感到痛苦。“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异化问题的关注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思考之中。马克思以异化劳动为中心,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日益贫困的生活状况,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异化形式,提出了人的本质异化思想。异化劳动理论中折射出的人本思想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重温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异化劳动;思想渊源;表现形式;当代意义 一、异化劳动理论的思想渊源 异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但直到近代以来,异化问题才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其中,成就比较大的、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的当属卢梭、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 (一)卢梭的异化理论 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先于马克思使用了“异化”,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处在枷锁中。他认为私有制是社会产生各种不平等和苦难的真正现实基础,而异化就是人的不自由的状态,即依附。依附的根源在于一个人的欲望、精神与物质上的需求。进一步说,人的需求与欲望在某种程度上使异化逐渐变成一种社会现象,也使私有制的存在变得合理合法。在《爱弥儿》中,他曾提到,文明使人腐败,背离自然使人堕落,人变成了自己制造物的奴隶。此外,卢梭还从经济、教育、艺术和伦理道德等方面使用了“异化”一词,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人类解放思想提供了丰富材料。 (二)黑格尔的精神异化说 在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中,异化成为一种哲学范畴,被用来分析主客体关系,即主体创造的东西与主体本身相对立。黑格尔是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异化概念的人,他的异化思想可以说是一种“精神异化说”,这种异化主要表达的是自然实现的自在对象化与人类主体观念本质的物化,但实质上都是精神异化。马克思肯定了黑格尔异化思想中劳动在人类自我形成方面的作用:“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此,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①但不同的是,马克思并不把异化看作是绝对精神的异化,而是走出精神世界进入现实经济生活,把异化劳动放到现实生活中来考虑,认为异化的主体是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具体的人,异化的扬弃也应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 (三)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观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思想,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直接来源之一。费尔巴哈用人的类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单行本.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浅谈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论文

` 浅谈马克思的异化思想 摘要:“异化”一词本来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在黑格尔哲学里才成为哲学概念。文中分析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进程,指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异化思想的高峰, 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发端、根源以及原始推动力。同时,也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成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异化;异化劳动;马克思主义

一、“异化”成为哲学畴 要研究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我们有必要先探讨一下“异化”这个概念的历史。“异化”这个词, 英文翻译为alienation,其意主要有两点,即“离间、使不和、使疏远”和“转移(财产的)所有权、让渡”。“异化”一词先出现在经济学的文献中,意义为财产权的转移和让渡,后来出现在政治学文献中,则转变为人的自然权利即自由的转移和让渡。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异化”的含义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反对主体自身。 “异化”这个畴,马克思并不是最先使用的人。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 早在17,18世纪英法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卢梭等都论及过异化问题。包括霍布斯、卢梭、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以及当时的青年黑格尔派,都曾运用这个畴来阐述自己的理论。 霍布斯在运用社会契约论来论证“利维坦”时,是在权昨转让的意义上使用异化的。异化概念在卢梭那里则引申出“反对”、“否定”等对抗性含义,这正是哲学异化概念的实质涵。 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首先使用异化概念的费希特,费希特认为,“自我”规定“非我”,而“非我”又反作用于“自我”,二者正是一种异化关系:“自我”创造“非我”,“非我”是自我”的异化。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异化概念。他认为,“绝对观念”是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异化为自然界,然后又在发展中扬弃了异化,回归到“绝对观念”自身。在他看来,精神或意识的辩证运动,就是把“自己变成他物,变成自己的对象和扬弃这个他物的运动”,即“先将自己予以异化,然后从这个异化返回自身。”黑格尔的异化思想显然包含着辩证法的因素。黑格尔的异化理论把费希特的能动性的原则和卢梭的否定性思想结合起来,把绝对精神的自我异化及其扬弃当作绝对精神自我创造和自我生成的否定之否定的辨证过程来理解。 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异化学说,成为批判神学的锐利武器。费尔巴哈在批判否认上帝时,使用了异化概念,他认为,异化的主体是感性存在的人,理性、意志、感情是人的本质,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是理性迷误的产物。不是上帝

论当代大学生之精神文化

论当代大学生之精神文化 不置可否,当代大学生现实了,物质了。部分当代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缺少一种人文素养,他们追求成功,追求名利,没有了对学术的钻研精神,没有了纯粹的学术精神,一心一意向“钱”看。但是,我并不认为这种现状是病态的,黑格尔说:一切存在皆合理,或者说,在病态的社会中,这种病态的现象是最合理,最应该被理解的。所以,我想要先指出一点,那就是众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每每谈到这样消极负面的问题,总会出现一些自负的人甚至是大学生本身,他们总是站在一个高点,以“举世混浊我独清”的态度批判大学生本身,批判当今的社会制度,其实这样的姿态,才是病态的。所以在这里,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是,当我自己开始构思这篇评论时,我总是在告诉自己,这是一个应当接受并受到尊重的现实,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每个人都没有错,无论是社会还是大学生,无论是原因还是结果,我应当秉着一个尊重、理解的态度,站在一个大学生的立场上,或者说站在我自己的立场上,而并非一个改革者或者批判者的位置上,这样才能相对更清晰、更全面的剖析这个现状,从而给出自己的意见。 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幼稚与成熟的过度阶段,他们自以为成熟,其实还存在许许多多不成熟的思想,他们自以为有能力,其实还差得远,于是便滋生出了许多问题。他们忍过了高中的煎熬、争破头皮挤进了大学校门,可各大高校却屡屡传出大学生自杀的事件,此为价值观的缺失;他们每天刻苦学习,却并不以获得学术知识为首要目的,不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最终目的,此为学术精神的缺失;他们一直在“创新”的口号下生长,却鲜有人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虽身处在大学这样一个有着浓厚学习氛围的地方,在学术科技上有所创意的人真是少之又少,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佛法云:有果必有因。因在何方?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导读:本文《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态度去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呢。青年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对国家和民族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近,我阅读了有近代中国文化怪杰之称的辜鸿铭先生所著的《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从真正的中国人,中国礼仪,中国语言——以此来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即儒教传统下的中国文明。 《中国人的精神》原载1914 年的《中国评论》,1915 年更名《春秋大义》在京出版,并很快被译成德文,一时轰动西方。全书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明的价值,在当时中国文化面临歧视、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情况下,其影响尤为特殊。 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你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博大、精深、淳朴在这部著作中辜鸿铭把中国人的精神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人的精神第一个就是绅士性。是没有强硬、苛刻、粗鲁和暴力。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丑陋、庸俗、愚昧、狡黠的,但却并不可怕没有侵略性,没有荒唐,没有邪恶。中国人确实有很多缺点,但这些缺点中却又透露出几分可爱。第二种精神就是强烈的同情心。真正的中国人过着一种感情的受人类影响的生活,可能有时会被人说成忽视了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确是自由的过着一种真实的、感觉的生活。书中还谈到了中国的语言和无法绕开的中国的文明。

作者认为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所以真正的中国人是具有“孩子般的心灵和成人的头脑的人”。而书中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就必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不可否认,辜鸿铭所强调的那种“中国人的精神”,确实是令人向往和怀念的。老先生对中国人和西方人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中,推崇中华文化、儒家文化,认为中国人是深沉的、博大的、纯朴的和灵敏的。在文中,辜先生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鼓吹儒家文明,救助西方文明等论调里在当时的西方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他看来,西方人惧怕上帝和法律,所以需要外在的强制力去进行约束。耗费了大量的财物去供养“闲人阶层”,更是对人本身造成了强大的约束,这种约束进而促使人走向极端,这也是对20 世纪初的列强觊觎中国的一大主因。如今的中国,尽管有一批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却在日益西化的大众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所以会有人总是觉得“西方月亮比中国圆”,从而忘掉根本。以我们当代人的眼光来看,我们对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须继承和发扬,也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科技,绝不能有那种民族自大的心态,从而能让我们民族的文化在与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融会贯通中继续发扬光大,造福于我们的中华民族。 辜鸿铭是一个天才。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13 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语翻译到西方。曾为六国使节当翻译。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辜鸿铭,是应该被历史记下的。探索中国人的精神,没有也永远不会结束。

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

马克思异化理论发言提纲 1.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基本内容是什么?有何现实意义?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在其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占有特殊地位,是马克思思想走向成熟途中的一级重要阶梯。也正因为《手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引发了对这一理论广泛、热烈而持久的讨论。目前,流行着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不成熟思想,他创立唯物史观后就根本抛弃了这一思想,并用新的科学概念替代了“异化”概念;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早期《手稿》中的人本主义异化理论的“思想顶峰”,后来的唯物史观著作对异化问题的继续探索,是一个“创造力下降”的退化过程。这两种观点貌似合理,实际上都是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严重曲解,他们都根本忽视了马克思后来的科学著作(特别是《资本论》)对早期异化观基本思想的直接继承和重大发展。笔者就针对这两种观点,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作一辩护。 一、“异化劳动”概念解读 异化(alie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alientio和alienate,表示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等义。在近代,欧洲哲学家霍布斯是第一个提出异化概念的哲学家,霍布斯认为,国家本身就是一种异化(他主张人性本恶,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像狼一样,总是处于战争状态),异化主要是指转让。法国的哲学家卢梭的异化思想反映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发表的《人权宣言》中,他主要从经济、政治和伦理道德的角度阐述了这一思想,把异化看成是人们利己主义的结果。而真正从政治上探讨异化,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是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在他的伦理学和社会理论中,汲取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积极因素,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异化概念。他认为,异化的社会往往使人们行为的结果也发生异化,良好的愿望并不产生良好的结果。由此可见,在近代,异化概念是唯物主义或启蒙学派的哲学家们用来表达反封建社会政治观点的一个工具。真正把异化概念纳入唯心主义轨道,还是从德国古典哲学开始的。首先使用异化概念的是费希特。在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一“自我”和“非我”中,异化是个基本概念。在哲学史上,黑格尔在本体论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异化概念。他认为异化是绝对观念向自然和社会的外化和退化;异化是正源的对象化或物化和客观化;异化是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异化观,建立了自己的人本主义的异化观;马克思从英国古典经济学特别是从黑格尔关于劳动和异化的思想中得到启示,认为人的异化归根到底是劳动的异化,这是人的一

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之比较

摘要: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现代哲学史上均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二者尽管在异化的概念、产生根源和扬弃途径上存在着差异,但二人的理论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分析他们所处时代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物化;异化;卢卡奇;马克思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许多哲学家都对异化理论进行自己的阐释,在众多的异化理论中,马克思和卢卡奇的理论又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而我们有必要对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和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进行认真分析和比较。 一.关于物化和异化的定义 关于“物化”,卢卡奇的定义为:“在这里,关键问题在于,由于这种情况,人自己的活动,自己的劳动成为某种客观的、独立于人的东西,成为凭借某种与人相异化的自发活动而支配人的东西。”紧接着,他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分别展示物化的内涵和基本规定性,即:“从客观方面看,物化指一个充满客体与商品的世界作为异己的力量同人对立;从主观方面看,物化指一个人的活动变成了与他自己相疏远的东西,变成附属于社会自然规律的人类以外的客观商品。”接下来,卢卡奇即:又指出了“人们对自己所创造的商品顶礼膜拜,使自己受制于物”这一物化现象。并概括了物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人的符号化或抽象化、主体的客体化以及人的原子化。 关于异化,马克思的定义是这样的:“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一种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此外,马克思还概括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表现,即: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本身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二.物化与异化的一致性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序言中所说,他的目标是“用马克思的思想真谛来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是他在1922年出版其《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并提出其“物化”理论时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未公开面世。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卢卡奇关于“异化”思想所说的东西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所说的竟然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有:首先,二者理论的批判对象是一致的,都把资本主义社会当作批判的靶子,具体来说,这两个理论都与资本主义商品及其拜物教相联系,都看到了人类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或商品)对人的“控制”。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得出直接依据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中关于商品拜物教的分析。二人都承认,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了许多社会财富,但也产生了一个“客观的、物的世界”,这一客观的世界有着自己特殊的运行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其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越来越走向人的对立面,对人的“控制和异化”越来越强烈。 再者,尽管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四个方面的表现与卢卡奇物化现象的表现并不相同,但二者的实际含义是相近的。 最后,二者都是从实践的和社会物质生产的角度出发来展开论述的,没有仅停留在思想层面的批判上。卢卡奇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重点放在商品拜物教方面,而马克思则深入到了人类历史和生产方式这一更深的层面来探讨异化问题。对此,尽管二者在论证的角度上有所

当代青年思想倾向状况分析大学生

当代青年思想倾向状况分析 ----以当代大学生为例 世界是掌握在年轻人的手中的,而作为年轻人的代表,大学生的思想倾向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向,而且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既能较准确地反映他们的思想倾向状况,也能较全面地反映整个社会的思想倾向。可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倾向现状并找出对策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新时期下, 如何准确地把握的大学生的思想倾向的特点,研究和分析高校学生真实的思想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身处象牙塔,但却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时刻关心着塔外的一切。他们关心国际问题,关注国内政治、经济改革问题、党的建设和反腐败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贫富差距和弱势群体问题、外交问题、台湾问题;关注高校深化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素质教育、道德认识、人生价值判断、择业取向、生活与学习等多方面的问题。 在全面、直观地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深入地分析,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存在以下一些显著的特点: 不同年龄的大学生,他们思想的热点和关注点有明显的不同。高年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更高,更加注重个人在社会中的发展。而低年级学生则更多地关注于自我角色的转换,自我人生道路的设计,充满了理想色彩。即使在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上,两者的侧重点也有差别。在道德认识和人生价值判断上,高年级学生也是更多地从宏观的角度加以认识和关注,低年级学生关注更多的则是个人的道德认识、道德修养和价值判断水平如何提高。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倾向状况表现出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市场经济的体质下,市场经济本身的盲目性,自发性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等消极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它使得大学校园“实惠”风盛行,媒体对"大款"们的大肆渲染,常常令一些大学生羡慕和倾心。在物质欲望的驱使下,有些人就会认为“物质需求的满足”就是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共7篇).doc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共7篇)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共含7篇,由的***投稿精心推荐,我希望以下多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第1篇:《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以下是我整理的《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你。 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会不邀游伴,不与父母,必会携我的知心好友——书,来陪我游历明川大河。因为我确确实实被我的这一位良师益友所折服。 何谓“良师益友”?我想阅读书籍将会是最完美的答案。品茗书香,进入我神驰已久的书海,在其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遨游,我把生活的喧嚣抛诸脑后,在天堂飞翔。因为阅读我听懂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明白了“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领悟到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中华文明如此多娇,引得无数文人竞折腰。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之时,我对古人之云心领神会。我喜欢把指尖轻划在书页上,享受那集富韵味的书质;喜欢口中不断朗诵文中之精髓,让那婀娜多姿的文字在我面前翩翩起舞;更爱让自己的思绪插上翅膀,不断揣摩,思考文学,飞到文学的彼岸……

仍记得往日里,茶余饭后之时,总愿意一个人坐在家门口,看着落日的余晖,带着崇高的敬意欣赏辜鸿铭老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穿过晚霞,我彷佛看到一个世纪前中国文明被“进步”的西方文化冲击的时刻,几乎所有所谓的进步分子都要将西方文化全盘代替中国文明,有一个坚强不屈的声音宛如开天辟地般咆哮,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般捍卫中国传统文化! 他的淳淳细语回响在我的耳畔“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又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淳朴,此外还有灵敏”。我颔首沉思:百年前与百年后,都有人崇洋媚外,谁来传承中华文明和优秀得道德传统?他告诉了我,在许多生活的琐事之中,透其细节我们都能摸索到中国人的精神。平日里,父母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我们注重的礼节孝悌,这难道不是我的中国文化优秀得传承吗? 是否还记得1861年北京的战火,那是从“万园之园”圆明园升起的硝烟。正如雨果反语所言,西方的“文明人”劫掠东方“野蛮人”的圆明园。在丑陋贪婪中,西方人摒弃了他们所谓的道德约束,丧失了他们的信仰,宗教,法律。而我们中国人即使身处在战争年代,“粗缯大布裹生涯”,依然自强不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的无可言语的文雅和傲骨。最终战胜艰难险阻,建设美好新中国。 我迷恋着“‘一个永不衰老的民族’,一个‘拥有了永葆青春的秘密’的民族,这个‘像孩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民族”。

马克思主义异化观政治范文

马克思主义异化观政治范文Political model of Marxist alienation view 编订:JinTai College

马克思主义异化观政治范文 前言:毕业论文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 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为 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总结性独立 作业、撰写的论文。本文档根据毕业论文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 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 改及打印。 自从卢梭提出异化概念以来,这一概念一直是人本主义 者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非人性的有力武器。马克思在 1844 年前后,曾一再地使用异化概念来痛责资本主义制度,详细内容请看下文马克思主义异化观。 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超出了一般的 人本主义立场,从无产阶级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 对于 20 世纪的哲学思潮来说,理解“人”似乎只有一 个出发点,那就是异化。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抨击了资本主义条件下 的物化现象,寄希望于历史的总体运动来克服这种物化。卢卡奇无疑是从“人”的角度来谈论物化的,但在卢卡奇那里,这个“人”不是个体的人。虽然卢卡奇没有对“人”的范畴作较

为详尽的阐发,但从卢卡奇从私有制度这一特定环境下来分析物化这一点可以看出,他是把物化与私有制度的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物化应当被合理地理解为私有制条件下人与对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合理形式。 在卢卡奇之后,由于海德格尔对异化问题作出了颇有成就的研究,以及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现,使异化问题成了 20 世纪极具诱惑力的热门话题。海德格尔作为一代存在主义大师,他致力于发展起来的异化范畴,不象在以往的人本主义者那里那样,是为了用来批判资本主义,而是为了用来理解人的存在状态和把握人与人的关系。 在当代,异化问题派生出许许多多学术见解,但概括起来,诸多学术见解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源于海德格尔的人的普遍异化,即从个体的人出发,把异化理解成人的生存的普遍形式;另一类是源于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异化观,把异化与私有制度联系起来考察。萨特的的异化观却介乎于这两类思想之间,或者说他把这两种相互抵牾的异化观合为一体了。因为,就他从物的匮乏去追寻异化的根源,和要求通过人的实践的总体化来克服异化而言,他是比较接近于后一类异化观的。但由于他不是把匮乏看作私有制度的特有现象,而是看作普遍存在于人类始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