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沈德潜《古诗源》

沈德潜《古诗源》

沈德潜《古诗源》
沈德潜《古诗源》

沈德潜《古诗源》

按:《古诗源》由沈德潜(一六七三——一七六九)选编,上溯先秦下迄隋代的古诗选集。

卷一古逸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帝王世纪》:“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人击壤而歌。”

【帝尧以前,近于荒渺。虽有皇娥、白帝二歌,系王嘉伪撰,其事近诬。故以击壤歌为始。】

康衢谣

《列子》:帝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与不治与,亿兆愿戴己与,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云:

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伊耆氏蜡辞

《礼记?郊特牲》云:“伊耆氏始为蜡。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祝辞曰: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末句言草木归根于薮泽,不生于耕稼之土也。】

尧戒

《淮南子?人间训》。

战战慄慄,日谨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

【大圣人忧勤惕厉语。】

卿云歌

卿云烂兮,糺【同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尚书?大传》:“舜将禅禹,于是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倡之,八伯咸稽首而和,帝乃载歌。”

【旦复旦隐寓禅代之旨。】

八伯歌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帝载歌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允诚。于予论乐,配天之灵。

迁于贤善,莫不咸听。鼚乎鼓之,轩乎舞之。菁华已竭,

褰裳去之。

南风歌

《家语》:“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其诗曰: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叶平。】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禹玉牒辞

祝融司方发其英,沐日浴月百宝生。

【竟似歌行中名语,开后人奇警一派。】

夏后铸鼎繇

逢逢白云,一南一北,一西一东,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困学记闻》云:“太卜三兆,其颂皆千有二百,夏后铸鼎繇云云。”北与国为韵,而以一西一东句间之,章法甚奇。】

商铭

见《国语》

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祗取忧也。

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为膏,而祗离咎也。

【嗛嗛,小貌。转以德居食先,此古人章法。】

麦秀歌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史记》:“箕子朝周,过故殷墟,感宫室毁壤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之。”

采薇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史记》:“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饿且死,作歌。”

盥盘铭

以下铭辞见《大戴礼》。

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诸铭中,有切者,有不必切者,无非借器自儆,若句句黏著,便类后人咏物。】

带铭

火灭修容,慎戒必恭,恭则寿。

【语极古奥。恭则寿,所谓威仪定命也。】

杖铭

恶乎危,于忿懥。恶乎失道,于嗜欲。恶乎相忘,于富贵。

衣铭

桑蚕苦,女工难,得新捐故后必寒。

笔铭

豪毛茂茂,陷水可脱,陷文不活。

【起句不入韵。】

矛铭

造矛造矛,少间弗忍,终身之羞。余一人所闻。以戒后世子孙。

【末二句忽转一韵,叠用两句韵作结。唐人古体每每用之,其原盖出于此。《葛覃》第三章、《饭牛歌》二章,亦同。】

书车

自致者急,载人者缓。取欲无度,自致而反。

《太平御览》引《太公金匮》:“武王曰,吾随师尚父之言,因为书铭。”

【圣贤反己之学,不肯自恕。】

书户

出畏之,入惧之。

书履

行必履正,无怀侥倖。

书砚

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无得污白。

书锋

忍之须臾,乃全汝躯。

【与矛铭意同。】

书杖

辅人无苟,扶人无咎。

书井

原泉滑滑,连旱则绝。取事有常。赋敛有节。

【书井忽然触到赋敛,古人随事寄托,不工肖物。】白云谣

《穆天子传》:“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

白云在天,丘陵【古陵字。】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复能来。

祈招

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

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左传》,楚子革云:“周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

懿氏繇

《左传》,陈大夫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词曰:

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

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鼎铭

《左传》,宋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滋益恭,其鼎铭云: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

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

【人有卑屈而召侮者,莫余敢侮,方是主敬之验,孔子亦云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虞箴

《左传》,魏庄子谓晋侯曰:“昔辛甲之为太史,命百官箴王之阙。”于虞人之箴曰:

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

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在帝夷羿。

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

用不恢于夏家。【叶姑。】兽臣司原,敢告仆夫。

【起第三句入韵。】

饭牛歌

《淮南子》:“宁戚欲干齐桓公。困穷无以自达,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商于齐。暮宿于郭门外,桓公迎郊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众,戚饭牛车下,击牛角而疾商歌。桓公闻之曰:‘异哉!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因授以政。”

南山矸,【音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音干。】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长夜句感慨。

沧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鲤鱼长尺半。敝布单衣裁至骭,清朝饭牛至夜半。黄犊上坂且休息,吾将舍汝相齐国。

出东门兮厉石班,上有松柏青且阑。粗布衣兮縕缕,时不遇兮尧舜主。牛兮努力食细草,大臣在尔侧。吾当与汝适楚国。

【自命大臣,何等自负。适楚国,即后世北走胡南走越意,战国策士之习,已萌于此。】

琴歌

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

《风俗通》:“百里奚为秦相,堂上乐作,所赁浣妇自言知音,因抚弦而歌,问之,乃故妻也。”

暇豫歌

《国语》:晋优施通于骊姬,姬欲害申生而难里克,乃饮里克酒,中饮,优施起舞曰:

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于菀,己独集于枯。

宋城者讴

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读腮。】于思,弃甲复来!

《左传》:“郑公子受命于楚,伐宋。宋师败绩,囚华元。宋人以兵车百乘,文马四驷,赎华元于郑。半入,华元逃归。后宋城,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讴以讥之,华元使骖乘者答之,役人又复歌之。”骖乘答歌

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

【那犹言何害也。】

役人又歌

从其有皮,丹漆若何?

【答语亦滑稽,而役人之歌,滑稽更甚。】

鸜鹆歌

鸜之鹆之,公出辱之。鸜鹆之羽,公在外野。

往馈之马,鸜鹆跦跦。公在乾侯,征褰与襦。

鸜鹆之巢,远哉遥遥。稠父丧劳,宋父以骄。

鸜鹆鸜鹆,往歌来哭。

《左传》:鲁文公之世童谣也。至昭公时,有鸜鹆来巢,公攻季氏,败。出奔齐外野,次乾侯。八年,死于外,归葬,昭公名稠,公子宋立,是为定公。

【数十年后事,一一皆验。跦跦,跳行貌。褰,裤也。襦,在外短衣也。】

泽门之皙讴

泽门之皙,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

《左传》,宋皇国父为太宰,为平公筑台于门。妨于农收,子罕请俟农功之毕,公弗许,筑者讴曰。忼慷歌

贪吏而不可为而可为,廉吏而可为而不可为。

贪吏而不可为者,当时有污名。而可为者,子孙以家成。

廉吏而可为者,当时有清名。而不可为者,子孙困穷被褐而负薪。

贪吏常苦富,廉吏常苦贫。独不见楚相孙叔敖,廉洁不受钱。

歌见孙叔敖碑。与《史记?滑稽传》所载相类,附录《史记》于此。楚相孙叔敖死,其子穷困负薪。优孟怜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置酒,优孟前为寿。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楚相不足为也。孙叔敖为相,尽忠为廉,王得以伯。今死,其子贫负薪。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云云,王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

【将廉吏之不可为说透,而主意于末一语缀出。情深语竭,楚王听之,不觉自入。】

子产诵二章《左传》:

子产从政一年,舆人诵之云云。及三年,又诵之云云。

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

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音治。】之。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孔子诵二章

《家语》:“孔子始用于鲁,鲁人惊诵之云云。及三月,政成,化既行,又诵之云云。”

麛裘而鞸,投之无戾。鞸之麛裘,投之无邮。

衮衣章甫,实获我所。章甫衮衣,惠我无私。

去鲁歌

《史记》:“孔子相鲁,鲁大治。齐人归女乐,季恒子受之,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于大夫,孔子遂行。”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蟪蛄歌

《说苑》:“孔子歌云云,政尚静而恶哗也。”

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尚在耳。

【《史记》云。鲁之衰也,洙泗之间,盖断断如也,即恶讳之意。】

临河歌

《水经注》:“孔子适赵,临河不济。叹而作歌。”

狄水衍兮风扬波,舟楫颠倒更相加。归来归来胡为斯。【狄,水名,在临济,旧作秋误。】

楚聘歌

《孔丛子》:楚王使使奉金币聘夫子,宰予冉有曰:“夫子之道,至是行矣。”遂请见,问曰:“太公勤身苦志,八十而遇文王,孰与许由之贤?”子曰:“许由独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然今世无文王,虽有太公,孰能识之?”歌曰:

大道隐兮礼为基,贤人窜兮将待时,天下如一兮欲何之。

获麟歌

《孔丛子》:叔孙氏之车子钮商樵于野而获麟焉,众莫之识,以为不祥。夫子往观焉,泣曰:“麟也,麟出而死,吾道穷矣。”歌云云。

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和平语入人自深,此圣人之言也。】

龟山操

予欲望鲁兮,龟山蔽之。手无斧柯,奈龟山何。

《琴操》,季桓子受齐女乐,孔子欲谏不得,退而望鲁龟山作歌,喻季之蔽鲁也。

【所以七日诛少正卯也,故知圣人不尚姑息。】

盘操

《琴操》

干泽而渔,蛟龙不游。覆巢毁卵,凤不翔留。惨予心悲,还原息陬。

水仙操

繄洞渭兮流澌濩,舟楫逝兮仙不还。移形素兮蓬莱山,歍钦伤宫仙不还。

《琴苑要录》:水仙操,伯牙所作也。伯牙学琴于成连,三年而成,至于精神寂漠,情之专一,未能得也。成连曰:“吾之学,不能移人之情,吾师有方子春,在东海中。”乃赍粮从之,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吾将迎吾师。”刺船而去,旬时不返。伯牙心悲,延颈四望,但闻海水汩没,山林窅冥。群鸟悲号,仰天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作歌。【歍,音乌。钦未详。伯姬引亦用钦字。一序已尽琴理,歌辞略见大意。】

接舆歌

事见《庄子》,《论语》所载大同小异。

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

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

殆乎殆乎!画地而趍。【音促。】迷阳迷阳,无伤吾行。

吾行却曲,无伤吾足。

【圣人生焉,谓徒生于世也。迷阳,草名,其肤多刺。故曰无伤云云。】

成人歌

《檀弓》: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高子皋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歌曰。

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成,鲁邑名。匡,蟹背壳似匡也,范,蜂也。緌,谓蝉喙,长在腹下,此嗤兄死者,其衰之不为兄也。】

渔父歌

《吴越春秋》:伍员奔吴,追者在后,至江,江中有渔父,子胥呼之,渔父欲渡,因歌云云。子胥止芦之漪,渔父又歌云云。既渡,渔父视之有饥色,曰:“为子取饷。”渔父去,子胥疑之,乃潜深苇之中。父来,持麦饭鲍羹盎浆,求

之不见,因歌而呼之云云。子胥出,饮食毕,解百金之剑以赠,渔父不受,问其姓名,不答。子胥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胥行数步,渔者覆船自沉于江。

日月昭昭乎寝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

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寝急兮将奈何?

芦中人,岂非穷士乎?

【合上章为韵,其声愈促。】

偕隐歌

《琴清英》云:“祝牧与其妻偕隐,乃作歌。”

天下有道,我黻子佩。天下无道,我负子戴。

徐人歌

刘向《新序》:延陵季子将聘晋,带宝剑。徐君不言,而色欲之。季子未献也,然其心已许之。使反,而徐君已死,季子于是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徐人为之歌。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

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刘向《说苑》:鄂君子皙泛舟于新波之中,乘青翰之舟,张翠盖,会钟鼓之音,越人拥楫而歌。于是鄂君乃揄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

【与思公子兮未敢言同一婉至。】

越谣歌

《风土记》:越俗性率朴,初与人交,有礼。封土坛,祭以犬鸡,祝曰。

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

琴歌

《列女传》:齐人杞梁殖袭莒,战死,其妻哭于城下,七日而城崩,故《琴操》云:殖死,其妻援琴作歌曰: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

灵宝谣

吴王出游观震湖,龙威丈人山隐居。北上包山入灵墟,乃入洞庭窃禹书。天地大文不可舒,此文长传百六初,若强

取出丧国庐。

《灵宝要略》:吴王阖闾出游包山,见一人,自言姓山名隐居。阖闾扣之,乃入洞庭,取素书一卷呈阖闾。其文不可识,令人赍之问孔子,孔子曰:“丘闻童谣,”云云。

吴夫差时童谣

梧宫秋,吴王愁。

《述异记》:吴王有别馆在句容,楸梧成林,故名梧宫。或云即馆姓宫,宫有梧桐园。

【国家愁惨之状,尽于六字中。不啻闻雍门之弹矣。秋,隐语也。】

乌鹊歌

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自高飞,罗当奈何。

乌鹊双飞,不乐凤凰。妾是庶人,不乐宋王。

《彤管集》:韩凭为宋康王舍人,妻何氏美,王欲之,捕舍人,筑青陵之台,何氏作乌鹊歌以见志,遂自缢。

【妙在质直。唐孟郊《列女操》:“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此一种也。】

答夫歌

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

【王得诗,以问苏贺。贺曰:“雨淫淫,愁且思也;河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当心,死志也。语特奇创。】

越群臣祝

《吴越春秋》:越王勾践五年,与大夫种、范蠡入臣于吴,群臣送之浙江之上,临水祖道,军陈固陵,大夫前为祝,词曰:

皇天祐助,前沉后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威人者灭,服从者昌。王离牵致,其后无殃。君臣生离,感动上皇。众夫悲哀,莫不感伤。臣请薄脯,酒行二觞。

【前沉后扬,吴越初终,尽此四字。】

大王德寿,无疆无极。乾坤受灵,神衹辅翼。我王厚之,祉祐在侧。德销百殃,利受其福。去彼吴庭,来归越国。

祝越王辞

《吴越春秋》:越王既灭吴,伯诸侯,置酒文台,群臣为乐,大夫种进祝酒,词曰:

皇天祐助,我王受福。良臣集谋,我王之德。宗庙辅政,鬼神承翼。君不忘臣,臣尽其力。上天苍苍,不可掩塞。觞酒二升,万福无极。【君不忘臣,臣尽其力。恐君臣之不终,故有此语。】我王仁贤,怀道抱德。灭仇破吴,不忘返国。赏无所吝,群邪杜塞,君臣同和。福祐千亿,觞酒二升,万

岁难极。

弹歌

《吴越春秋》:越王欲谋伐吴,范蠡进善射者陈音。王问曰:“孤闻子善射,道何所生?”对曰:“臣闻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于古之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歌曰: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宍,古肉字。二字为句。刘勰云。断竹黄歌。贤之至也。】

禳田者祝

《史记》:齐威王使淳于髠于赵,请兵御楚,赍金百斤,车马十驷,髠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髠曰:“臣从东方来,见道旁禳田者,操豚蹄,酒一盂而祝云云。臣见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瓯窭【音楼。】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瓯窭,少意。篝,笼也。言少者犹满篝也,污邪,下田也。词极古茂。起二语亦可二字成句,诗“在东”同此。】

巴谣歌

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赏析

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庭中有奇树》为“古诗十九首”之九,为我国东汉晚期作品,作者不详。 译诗: 庭院中长着一株奇佳的树子, 绿叶葱笼花儿开得美丽繁盛。 攀着树枝儿采摘下一束鲜花, 我将用鲜花送给我的心上人。 怀间袖里花儿芳香四处飘散, 路途遥远无人能够为我奉赠。 一束花儿实在是不值得奉献, 不过分别已久涌起眷恋思情。 第一句“奇树”而无人观赏,繁华而无法馈赠,主人公内心的空虚、寂寞,感情的没有寄托、没有慰藉,油然而生。一个终日盼望心上人在身旁而不可得,又强打精神攀条折荣的女子精神世界,“奇树”也便可视为“奇女”。“奇树”成为一种象征物,象征这位女子的美好情感。“奇树”在她花事最盛的时候采摘,要把花儿送给心上人;那么,也就是要把自己的感情全部献出去,竟连向自己的心上人献出最珍贵的感情都无法叫对方得知,内心受到的压抑和摧残是多么深重和巨大,她是怎样打发这漫长的时日。 奇树花儿总是惹人喜爱的,“馨香盈怀袖”的愉悦之情溢于言表,然而“路远莫致之”使一切愉悦之情又淡然、惨然,这是心灵长期的创伤,也是表达技巧的艺术曲折。朝夕孤身独处,就因为“路远”造成自己深重的单相思。但是,一岁一荣的花儿,多么难以等待,这漫长无尽的日子终于有了花儿装饰和亲昵,心情总会稍稍松驰,稍稍露出喜悦的。难怪,连“攀条折其荣”的细节和过程都要写出来,就更看出这位女子心里怀着怎样的追求,充满着怎样的情意了。女主人公对花的喜爱、揣度、收藏、进而要“遗所思”,几乎每一个动作,动作的过程,都可以在想象中呈现。——这当然是强颜欢笑,明知“莫致之”却偏要这么做,深情地做,怀着无限热望地做。无非是寄托思情,表达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同时,也无非是在消磨难度的时光,无事找事做。这样,我们就可以深深体会到她经历的不幸,她在白白地耗损青春,在虚掷自己的生命。 “此物何足贡”,说是珍惜花,不如说要珍惜她的感情,珍惜她的生命,然而诗人笔锋一转说道, 自嘲自讽起来,最后才点题,不足贵的花儿——连同女主人公自己的感情,之所以仍然要“贵”,是因为离别太久,相思太久,只能折花寄怀了。 这首诗在用词造句上很讲究。“馨香盈怀袖”这是最值得赞赏的佳句。一是指此时女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全然交融了,是她内情的外在表现;二是作者炼句的成果,令人耳目一新。请鉴赏“盈”字的表达效果如何? 表面意义是花香充满,四处漫散;实际上,女主人公的感情也太丰富了,洋溢出来了,“怀袖”已盛不下了。此时的女主人公,面对繁茂的鲜花,想到远方的心上人,已情不能遏,满怀热望要表达衷情,便怜花自怜、赞花自赞地用“馨香盈怀袖”来加以表达深层的隐蔽的感情。因此,这一句诗正是内情的外在表现,是人物心灵里涌出来的,对人物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貌浅而意深,当系全诗“诗眼”所在。 最后两句,蕴涵深曲。你怎样理解?请你简要赏析。

2018北京东城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 语文 2018.5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题。 材料一 墨作为书写工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以石墨、朱砂填色。汉代纸料发明后,出现了一种以漆烟和松煤制成的丸状墨,这是日后用墨的滥觞.。 唐代是文化交流最广泛的朝代之一。唐末奚超避乱至歙州,见此地多松且质优,新安江水质极佳,因此留在此地制墨。因墨的主产区为歙州,故得名“歙墨”。其后奚超之子改进捣烟、和胶的方法,制成了“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制墨工艺的改进,让书写更加流利,也加快了文化的传播速度。 宋室南渡后,宋墨的制作技艺臻.于成熟。制墨业的繁荣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油烟墨的创立,开辟了中国制墨业的新领域。千百年来,制墨主要以松烟为原料,由于长年累月取松烧烟,致使松树被砍伐殆.尽,新的制墨原料——桐油烟便应.运而生。第二,制墨从业人员众多,名家辈出。宋代制墨名家见诸史册的多达百余人,他们在选料、配方、烧制、用胶、捣杵等工艺方面,都有独到之处。第三,达官贵人及文人墨客与制墨工匠切磋技艺,促进了制墨技艺的发展。创造“瘦金体”书法的宋徽宗喜欢墨又懂制墨,他亲自实践,推动了制墨业的发展。苏轼、陆游、黄庭坚等文人都有过参与制墨的经历。宣和三年(1121),歙州改成徽州,“徽墨”之名正式诞生,并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明代徽墨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先进的桐油烟与漆油的制墨方法被广泛应用。徽墨普遍加入麝香、冰片、熊胆等十几种贵重原料,使墨的质地达到新的水平。竞争使徽墨在工艺进步的同时也提升了造型设计能力和墨模的雕刻技术。徽墨呈现出艺术品的潜质,也带动了从事艺术的文化人士投身工艺品创作的潮流。清代徽墨的发展虽不及明代的规模,但陆续出现了曹素功、胡开文等制墨名家。这一时期徽墨出现了集锦种类的墨,墨雕题材也更加丰富。墨雕题材多取自山川、建筑、风光、典籍、典故、儒家、道家、佛家等,少则几锭为一套,多则几十锭为一套,徽墨成为多种文化元素的载体。 由于社会动荡,近代徽墨的发展一度停滞,直至解放后制墨业才重新焕发生机。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保护,徽墨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承载着厚重历史和传统艺术文化的徽墨也注意吸收时代元素,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徽墨如同由传统文化之根生发的绿叶,它从传统文化中不断获得滋养,同时也以自身的发展扩充着中国文化的根系。 (取材于项颂的文章)

古诗古诗十九首翻译赏析

古诗古诗十九首翻译赏析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古诗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就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过分的。诗史上认为《古诗十九首》为五言古诗之权舆的评论例如,明王世贞称“(十九首)谈理不如《三百篇》,而微词婉旨,遂足并驾,是千古五言之祖”。陆时庸则云“(十九首)谓之风余,谓之诗母”。 《古诗十九首》在揭露现实社会黑暗,抨击末世风俗的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失去的道德原则的追恋。这种无可奈何的处境和心态,加深了诗人的信仰危机。事功不朽的希望破灭,诗人乃转而从一个新

的层面上去开掘生命的价值。无论是露骨宣称为摆脱贫贱而猎取功名,还是公开声言要把握短暂人生而及时行乐,总之是丧失了屈原式的执着。在旧的理性规范解除之后表现出来的生命冲动,由于受到历史传统、客观环境和自身文化积淀的束缚,很难获得健康、乐观的内容和形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感叹短暂的人生时,虽出言愤激,却也并非真是甘心颓废,有人仍在洁身自好,寻觅精神上的永恒。 《古诗十九首》的相思怀人之作,不少是从女性角度着笔的。首先,这是由于在宗法社会中,女性因其特定的处境,只能把全部的生命寄托于爱情和婚姻关系。其次,古代女性生活环境与心灵世界的狭小封闭,使她们只能在孤独中无止境地去咀嚼体味相思的痛苦,其盛情的深婉细腻,又是男性所不及的。女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触角,与其生活环境中的种种事物相交流,又使这些事物成为女性心理最为动人的物化形式,并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意蕴丰厚的意象和意境。 《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 《行行重行行》出自经典古诗《古诗十九首》,其全文如下: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沈德潜《游虞山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游虞山记沈德潜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①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磴道,遂陟椒②极。有土垤磈礧③,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以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伫,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沓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未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选自《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有改动) 【注】①榜人:船夫。②椒:山顶。③垤磈磊:垤,小土丘;磈磊,成堆的石块。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去:离开 B.余已治筇屐,不能阻治:治理 C.山脉怒坼,赭石纵横坼:裂开 D.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识:体会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辛丑秋,将之江阴②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 B.①龙不胜,破其山而去②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 C.①取径以南,益露奇境②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 D.①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②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 7.下面的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登山所见情景的一组是(3分)

《古诗十九首》对汉乐府的继承发展

《古诗十九首》对汉乐府的继承发展 20世纪末期, 朝戈金、尹虎彬、巴莫曲布嫫等中国学人对肇始于美国的口头诗学展开了系统的引介、翻译, 将它进行吸纳、转化和本土化, 创造性地解决本民族的问题。在进入中国学界的20多年中, 口头诗学“不仅催生了中国民间文学和中国史诗学的学术研究范式的转换, 而且渐为民间文学以外的其他邻近学科提供了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的理论参照与技术路线”。一直以来, 汉乐府的研究大都呈现为“文学本位”研究态势, 重视汉乐府的“本”, 将它作为一种独立完足的意义单元, 忽视它的演唱性质。但我们应该明白, 汉乐府是音乐歌舞表演的产物。对于汉乐府而言, “文本”的概念来源于“演述中的创作”, 演唱者、受众、演唱场所等其他与演唱有关的要素, 汉乐府的意义由他们共同创造出来的, 而口头诗学则为研究汉乐府的生成过程提供了理论支撑, 以程式为切入点, 分析汉乐府的口承性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程式在汉乐府创作、演唱、流布中的地位。《古诗十九首》是一组代表着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诗歌, 对魏晋以来文人五言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被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古诗十九首》与汉乐府有着紧密的关联, 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古诗十九首》以书面的形式保留了大量的口头艺术特征, 它们已经深入到《古诗十九首》的语词、体式、结构单元、叙事话语等诸多方面。 程式是口头诗学的理论精髓, 是“在相同的格律条件下为表达一种特定的基本观念而经常使用的一组词”。在此基础上, 根据汉语诗歌生成规律与结构形态, 本文的程式指反复出现的由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且表达某种特定内容的语词。程式是汉乐府重要的口传特征, 它在汉乐府由口头演唱的状态转换成书面状态的过程中保留下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 中国学人已经认识到了汉乐府中的程式现象。余冠英在《乐府歌辞的拼凑和分割》中指出“套语”是古乐府歌辞拼合方式之一:“套语, 在乐府诗句里常见‘今日乐相乐, 延年万岁期’, ‘今日乐相乐, 延年寿千霜’, ‘吾欲竟此曲, 此曲愁人肠’, ‘吾欲竟此曲, 此曲悲且长’, 或‘愿令皇帝陛下三千岁’, ‘欲令皇帝陛下三千万’之类, 大同小异, 已成套语, 随意凑合, 无关意义。”由整个诗句构成常见于汉乐府的程式有“常恐秋节至”“易知复难忘”“作使邯郸倡”“黄金络马头”等。由三个字组成的程式与其他语言成分结合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句, 如“青龙对道隅”与“青龙对伏趺”

古诗十九首_冉冉孤生竹赏析

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赏析 冉冉孤生竹【原文】 冉冉孤生竹⑴,结根泰阿⑵。 与君为新婚⑶,兔丝附女萝⑷。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⑸。 千里结远婚,悠悠隔山陂⑹。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⑺! 伤彼蕙兰⑻,含英扬光辉⑼;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⑽。 君亮执高节(11),贱妾亦何为(12)? 【注释】 ⑴冉冉:柔弱貌。 ⑵泰山:即太山,犹言大山,高山。阿:山坳。这两句 是说,柔弱的孤竹生长在荒僻的山坳里,借喻女子的孤独无依。 ⑶为新婚:指订婚,非出嫁。 ⑷菟丝:一种旋花科的蔓生植物,女子自比。女萝:一说即松萝,一种缘松而生的蔓生植物;以比女子的丈夫。这句是说二人都 ⑸宜:适当的时间。这两句是说,菟丝及时而生,夫妇亦当及时相会

⑹悠悠:遥远貌。山陂:山坡。这二句是说路途遥远,结婚不 ⑺轩车:有篷的车。这里指迎娶的车。这二句是说,路远婚迟,使她容颜憔悴。 ⑻蕙、兰:两种同类香草。女子自比。 ⑼含英扬光辉:花含苞待放。英,犹花。 ⑽萎:枯萎,凋谢。这四句是说,蕙兰过时不采,它将随着秋草一同枯萎了。这是对婚迟的怨语。 (11)亮:同谅,料想。 (12)贱妾:女子谦称。这两句是说,君想必守志不渝,我又何苦 自艾自怨。这是自慰之词。 【鉴赏】 此或云是婚后夫有远行,妻子怨别之作。然细玩诗意,恐不然。 或许是写一对男女已有成约而尚未成婚,男方迟迟不来迎娶,女方遂 有种种疑虑哀伤,作出这首感情细腻曲折之诗。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竹而曰孤生以喻其孑孑孤立而无依靠,冉冉是柔弱下垂的样子。这是女子的自喻。泰山即太山,大山之意。阿是山坳。山是大山,又在山阿之处,可以避,这是以山比喻男方。《文选》李善注曰:结根于山阿,喻妇人托身于君子也。诚是。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兔丝和女萝是两种蔓生植物,其茎蔓互相牵缠,比喻两个生命的结合。《文选》五臣注:兔丝女萝并草, 有蔓而密,言结婚情如此。从下文看来,兔丝是女子的自喻,女萝是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沈德潜作品精选精练

沈德潜作品精选精练 君名桂,字天士,号香岩。祖紫帆有孝行,通医理,至君考.阳生而精其术。范少参长倩无子,晚得伏庵太史,生无谷道,啼不止。延医视之,皆束手。阳生翁至,曰:“是在膜里,须金刀割之。”割之而谷道果开。太史既长,为紫帆公作传以报焉。 君少从师受经书,暮归,君考阳生翁授以岐黄 ..,君乃从 ..学。年十四,翁弃养 翁门人朱君某,专学为医。朱君即举翁平日所教教之,君闻言即彻其蕴,见出朱君上,因有闻于时。 君察脉 ..、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如见五脏症结,治方不执成见。尝云:“剂之寒温,视疾之凉热。自刘河间以暑火立论,专用寒凉;东垣论脾胃之火,必务温养,习用参附;丹溪创阴虚火动之论,又偏于寒凉。嗣是,宗丹溪者多寒凉,宗东垣者多温养,近之医者,茫无定知,假兼备以幸中,借和平以藏拙,甚至朝用一方,晚易一剂,而无有成见。盖病有见证,有变证,有转证,必灼见其初终转变,胸有成竹,而后施之以方;否则,以药治药,实以人试药也。”持论如是。以是名著朝野,即下至贩夫竖子,远至邻省外服,无不知有叶天士先生,由其实至而名归也。 居家敦伦纪,内外修备,交朋忠信。人以事就商为剖析成败利钝如决疾然洞中竅会以患难相告者倾橐拯之无所顾藉君又不止以医擅名者殁年八十。 配潘孺人,子二:奕章、龙章。亦善医,以君名掩。孙二人,曰堂,曰坚。曾孙三人,习儒业,食君之德,高大家声,将于是乎在。 论曰:自太史公传仓公,件系其事;陈承祚作华佗传因之;后戴九灵、宋景濂仿其体作名医传。君不欲以医自名,并不欲以医传后。临殁,戒其子曰:“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又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呜呼!可谓达且仁矣! (节选自沈德潜《归愚文钞余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以事就商/为剖析成败/利钝如决疾然/洞中窾会/以患难相告者/倾橐拯之/无所顾藉/君又不止以医擅名者/殁/年八十 B.人以事就商/为剖析成败利钝/如决疾然/洞中窾会/以患难相告者倾橐/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赏析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赏析《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赏析】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两句点出弦歌者悲伤的原因:最值 得忧伤的不是歌者的哀痛,而是没有人能够理解她心中的伤感,知音 难觅才是为让人伤感的。听歌者是一位彷徨失意的人,当他听到凄凉 的弦歌声从楼中隐隐传出,不禁受了感染,他揣测“谁能为此曲,无 乃杞梁妻”,恐怕只有杞梁妻那样悲苦之人才能弹出如此悲绝之曲吧。诗人将其比作“杞梁妻”,可知弦歌者是一位女子。她仅仅铮铮地弹着,让不尽的悲哀在琴弦上倾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 再三叹,慷慨有余哀”,无限凄凉,几多压抑。诗人禁不住再次揣度 女子的内心——“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其实,世间知音本就难觅,这高楼的佳人即使借琴曲吐露心声, 也也是枉然,没有人真正理解她的哀伤。这两句,诗人借高楼上的歌 者之悲,实际上抒写的是自己的人生感受。在东汉末年那个君门长远、宦官挡道的黑暗年代,知识分子受到杀戮和禁锢,一般的士子是没有

出路的,失意彷徨之人何止千千万万?因此,“但伤知音稀”是一种 具有广泛社会性的苦闷、悲伤和期待。诗人也不例外,他也是一位不 遇“知音”的失意者,共同的命运,把诗人和“歌者”的心连结在了 一起,他禁不住感叹“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愿我们化作双鸿鹄,从此结伴高飞,一起追求美好的理想。 扩展阅读:《古诗十九首》的简介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 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 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 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 《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 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 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儒 家的哲学意境,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扩展阅读:《古诗十九首》的创作背景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 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 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昭明文选·杂诗·古诗一十九首》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

《沈德潜.范文正公祠堂记》阅读练习

《沈德潜.范文正公祠堂记》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人当穷时,必有固穷之节与兼善者天下之志,而不以富贵贫贱、荣辱得丧一毫蒂芥于心。夫然后可以处,可以出,可以历颠跌顿踣之境,而建不世之大功。即至没世以后,俎豆尸祝于名山,而其名不敝于天壤。无他,所守者坚,所操者有本也。 范文正公为秀才时,即以天下为已任。观其之南都,入学舍,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扫室诵读,隐然抱“一夫不获时予之辜”之志。故其出也,自秘阁校理以迄参知政事,总离不于先忧后乐,尧舜君民之素心。凡他人之所重,远莫胜者,皆公所取诸其怀者也。窃尝综其生平之遭际计之,无往而非足以催挫其志,而挠败其功者。伏闯争郭后之废,坐贬斥;触吕夷简怒,高若讷辈僭毁之,再贬斥;以祸福顺逆之故擅复元昊书,辄贬斥。即至罢政府,为陕西四路安抚时,言者以危言中公,而有司奏罢公前所施行之事。究其设施,未尽公之大用矣。然历台谏,则功在极言;任州郡,则功在决辑;镇边境,则能寒西人之胆;官枢密,参大政,则能课实效,减任子,兴学校,以革弊于久安,而兴起德行之士。迄今奏议勋业,彪炳史书,虽山林妇竖,无不知文正公之忠义者。惟其立志于困厄之时,经百变而未尝少为屈抑也。昔诸葛忠武淡泊宁静,自定其志于畎亩之中,卒能跨有荆、益,业分鼎足,危难受托,不惧不疑,为三代以后之王佐。若文正公者,其忠武之流亚与?且讲明正学,延安定胡先生为教授,而以《中庸》授横渠张子。其于理学,能开先矣。宜百世以下,奉祀日隆。而圣祖仁皇

帝命从祀庙廷位列欧阳子之右凡以见功业之所从出也隐居求志斯能 行义达道士之身处草茅而以天下国家为量者尚以文正公为师法哉。 公本吴人,又尝出典乡郡,有功于吴。故祠堂在吴县天平山之阳,依公祖墓也。壬子夏五,议修故祠,桐城张公命作文正公祠堂碑记,因特揭其大节之不朽者著于石。 (选自《归惠文钞》卷八) 1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A.必有固穷之节与兼普者天下之志固穷:安于穷困 B.言者以危言中公中:中伤,陷害C.则能课实效课:考核 D.又尝出典乡郡典:制定典章律令1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而其名不敝于天壤则移其民于河东B.观其之南都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C.凡他人之所重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D.其忠武之流亚与其皆出于此乎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中,作者以议论的方式表明观点:一个人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和志向,不能因为贵贱、荣辱、得失而有丝毫介意。B.范文正公在读书时便以天下为已任,学舍的起居饮食条件不佳,别人难以忍受,他却能安心读书,不以为意。 C.范文正公生平遭际坎坷,多次被贬,他虽然也曾担任台谏、州郡

《古诗十九首》解读

《古诗十九首》解读 一.题解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词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古诗十九首》[1]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 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 何皎皎》。[2] 二、作者和写作年代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昭明文选·杂诗·古诗一十九首》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曾有说法认为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例如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 公元140-190年之间。 三、价值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都城官室等,曾一度霸据文学的题材领域,让位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就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过分的。诗史上认为《古诗十九首》为五言古诗之权舆的评论例如,明王世贞称“(十九首)谈理不如《三百篇》,而微词婉旨,遂足并驾,是千古五言之祖”。陆时庸则云“(十九首)谓之风余,谓之诗母”。概括起来,《古诗十九首》在以下四个方面奠定了在我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赏析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赏析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庭中有奇树》为“古诗十九首”之九,为我国东汉晚期作品,不详。 译诗: 庭院中长着一株奇佳的树子, 绿叶葱笼花儿开得美丽繁盛。 攀着树枝儿采摘下一束鲜花, 我将用鲜花送给我的心上人。 怀间袖里花儿芳香四处飘散, 路途遥远无人能够为我奉赠。 一束花儿实在是不值得奉献, 不过分别已久涌起眷恋思情。 第一句“奇树”而无人观赏,繁华而无法馈赠,主人公内心的空虚、寂寞,感情的没有寄托、没有慰藉,油然而生。一个终日盼望心上人在身旁而不可得,又强打精神攀条折荣的女子精神世界,“奇树”也便可视为“奇女”。“奇树”成为一种象征物,象征这位女子的美好情感。“奇树”在她花事最盛的时候采摘,要把花儿送给心上人;那么,也就是要把自己的感情全部献出去,竟连向自己的心上人献出最珍贵的感情都无法叫对方得知,内心受到的压抑和摧残是多么深重和巨大,她是怎样打发这漫长的时日。 奇树花儿总是惹人喜爱的,“馨香盈怀袖”的愉悦之情溢于言表,然而“路远莫致之”使一切愉悦之情又淡然、惨然,这是心灵长期的创伤,也是表达技巧的艺术曲折。朝夕孤身独处,就因为“路远”造成自己深重的单相思。但是,一岁一荣的花儿,多么难以等待,这漫长无尽的日子终于有了花儿装饰和亲昵,心情总会稍稍松驰,稍稍露出喜悦的。难怪,连“攀条折其荣”的细节和过程都要写出来,就更看出这位女子心里怀着怎样的追求,充满着怎样的情意了。女主人公对花的喜爱、揣度、收藏、进而要“遗所思”,几乎每一个动作,动作的过程,都可以在想象中呈现。——这当然是强颜欢笑,明知“莫致之”却偏要这么做,深情地做,怀着无限热望地做。无非是寄托思情,表达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同时,也无非是在消磨难度的时光,无事找事做。这样,我们就可以深深体会到她经历的不幸,她在白白地耗损青春,在虚掷自己的生命。 说是珍惜花,不如说要珍惜她的感情,珍惜她的生命,然而诗人笔锋一说道,“此物何足贡”,自嘲自讽起来,最后才点题,不足贵的花儿——连同女主人公自己的感情,之所以仍然要“贵”,是因为离别太久,相思太久,只能折花寄怀了。 这首诗在用词造句上很讲究。“馨香盈怀袖”这是最值得赞赏的佳句。一是指此时女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全然交融了,是她内情的外在表现;二是炼句的成果,令人耳目一新。请鉴赏“盈”字的表达效果如何? 表面意义是花香充满,四处漫散;实际上,女主人公的感情也太丰富了,洋溢出来了,“怀袖”已盛不下了。此时的女主人公,面对繁茂的鲜花,想到远方的心上人,已情不能遏,满怀热望要表达衷情,便怜花自怜、赞花自赞地用“馨香盈怀袖”来加以表达深层的隐蔽的感情。因此,这一句诗正是内情的外在表现,是人物心灵里涌出来的,对人物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貌浅而意深,当系全诗“诗眼”所在。

范文正公祠堂记 沈德潜

范文正公祠堂记沈德潜 人当(处在,在)穷(困窘)时,必有固(固守)穷之节(节操)与兼善(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者天下之志,而不以富贵贫贱、荣辱得丧一毫蒂芥(比喻内心不满或不快)于心。夫然后可以处.(退隐),可以出(退隐、出 仕),可以历颠跌顿踣(1、跌倒。2、引申为困顿)之境,而建不世(非常、非凡)之大功。即至没世以后(去世以后),俎豆(1.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2.指奉祀。)尸祝(1、古代祭祀时对神主掌祝的人。2、祭祀。3、崇拜。)于名山(在名山里祭祀他),而其名不敝(凋敝)于天壤。无他,所守者(奉行的原则)坚(坚定),所操者(操持的品行)有本(根本)也。 范文正公为秀才时,即以天下为己任。观其之南都,入学舍(学校),起居饮食,人所不堪(忍受),而扫室诵读,隐然抱“一夫不获时予之辜”(一个人处境不利就是我的罪过)之志。故其出也,自秘阁校理以迄(做到)参知政事,总离(违背)不于先忧后乐,尧舜君民之素心(初心,本心),凡他人之所重,远莫胜(不能胜任的,达不到的)者,皆公所取诸其怀者(胸怀抱负)也。窃尝综(梳理,综合)其生平之遭际计之,无往而非足以摧挫其志,而挠败其功者。(我曾经私下梳理他一生的经历并考量, (发现)处处节节都是足以摧折他的志向并且挫败他的事业的遭遇。)伏阁争郭后之废,坐(因……获罪)贬斥;触吕夷简怒,高若讷辈(类)谮(诬陷;中伤)毁之,再贬斥;以祸福顺逆之故擅复元昊书,辄贬斥。即至罢政府(从中央政府中罢免,指庆历新政失败),为陕西四路安抚时,言者(谏官)以(因为)危.(正 直)言中(诋毁)公,而有司(有关部门的官员)奏罢公前所施行之事(指庆历新政)。究(探究,考察)其设施(设置安排),未尽(充分发挥)公之大用矣。然历台谏,则功在极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政见);任州郡,则功在抚辑.(1聚集:编~。2和睦:安抚,安定:以~一方。3收敛:~杖(收起拐 杖)。);镇边境,则能寒西人(指西夏)之胆;官枢密,参大政,则能课(1、考核:考绩)2、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课家人负物百斤。3、征收赋税;差派劳役:是岁,始课南徐州侨民租。4、占卜:使之课,莫不奇中。)实效(取得实际效果),减任子(因父兄的功绩,得保任授予官职。任子,官员的子弟),兴学校,以革弊于久安,而兴起(重用)德行之士。迄(到)今奏议勋业(功业),彪炳(文采焕发;照耀)史书,虽山林妇竖(小孩),无不知文正公之忠义者。惟其立志于困厄之时,经百变而未尝少为屈抑(屈服)也。 昔诸葛忠武淡泊宁静,自定其志于畎亩(田地间)之中,卒能跨有荆、益,业分鼎足(立下三足鼎立的功业),危难受托,不惧不疑,为三代以后之王佐。若文正公者,其(大概)忠武之流亚(同一类的人或物。)与?且讲明(讲述辨明)正学,延(邀请)安定胡先生为教授,而以《中庸》授横渠张子(张载,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鉴赏

课程:汉魏文人诗歌姓名:胡海丽学号:20110921008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鉴赏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全诗直译: 离开了我,你不停地走啊不停地走, 我和你虽然活着,却如同死了一样被永远地分离! 现在,你和我相距万里是多么地遥远啊, 好象你在天的那一边,我在天的这一头! 路途是多么的艰险而且又是那么的遥远啊, 我和你之间今生不知还能不能再见?

北方的马儿总是依恋着北风奔跑嘶鸣啊, 南方的鸟儿做巢也总是向着南方的树枝。 你和我分别的日子是越来越远了啊, 思念你啊我日见消瘦连衣服也宽松了不少! 飘荡的浮云遮住了太阳啊, 远行他乡的游子顾不得回家。 思念你使我变得衰老了啊, 岁月飞逝又是一年! 唉!这些伤心的事都不要说了啊, 只希望你和我都努力加餐各自保重吧! 这是一首别情诗,著作于东汉末年动荡时期,从古至今鉴赏家们都将其排列在《古诗十九首》之首。尽管全诗流传至今我们已经无法得知作者是谁,但正如陈绎的《诗谱》中所提到的“情真、景真、事真、意真”,使人读之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主人公痛苦而真挚的感情所感动。然而关于这首诗是一首什么样的别情诗,历来注家对此很有分歧,有的认为这是一首游子思念思妇的别情诗,有的认为这是一首思妇思念游子的别情诗等等,而我认为这是一首的思妇思念远行游子的别情诗。在东汉末年时,一大批中下层文人为了寻求出路,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求学以求搏得一官半职。这些外出求学“游子”长期在外,但是他们的家眷却不能陪同他们,彼此之间难免产生

沈德潜《古诗源》

沈德潜《古诗源》 按:《古诗源》由沈德潜(一六七三——一七六九)选编,上溯先秦下迄隋代的古诗选集。 卷一古逸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帝王世纪》:“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人击壤而歌。” 【帝尧以前,近于荒渺。虽有皇娥、白帝二歌,系王嘉伪撰,其事近诬。故以击壤歌为始。】 康衢谣 《列子》:帝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与不治与,亿兆愿戴己与,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云: 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伊耆氏蜡辞 《礼记?郊特牲》云:“伊耆氏始为蜡。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祝辞曰: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末句言草木归根于薮泽,不生于耕稼之土也。】 尧戒 《淮南子?人间训》。 战战慄慄,日谨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 【大圣人忧勤惕厉语。】 卿云歌 卿云烂兮,糺【同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尚书?大传》:“舜将禅禹,于是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倡之,八伯咸稽首而和,帝乃载歌。” 【旦复旦隐寓禅代之旨。】 八伯歌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帝载歌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允诚。于予论乐,配天之灵。 迁于贤善,莫不咸听。鼚乎鼓之,轩乎舞之。菁华已竭,

褰裳去之。 南风歌 《家语》:“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其诗曰: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叶平。】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禹玉牒辞 祝融司方发其英,沐日浴月百宝生。 【竟似歌行中名语,开后人奇警一派。】 夏后铸鼎繇 逢逢白云,一南一北,一西一东,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困学记闻》云:“太卜三兆,其颂皆千有二百,夏后铸鼎繇云云。”北与国为韵,而以一西一东句间之,章法甚奇。】 商铭 见《国语》 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祗取忧也。 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为膏,而祗离咎也。 【嗛嗛,小貌。转以德居食先,此古人章法。】

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

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踞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轗轲常苦辛。 赏析: 这首诗写得很别致。全诗十四句,是主人公一口气说完的,这当然很质直。所说的内容,不过是在宴会上听曲以及他对曲意的理解,这当然很浅近。然而细读全诗,便发现质直中见婉曲,浅近中寓深远。他是怎么说的,说了些什么:今天的宴会啊,真是太棒了!那个欢乐劲,简直说不完,光说弹筝吧,弹出的声调多飘逸!那是最时髦的乐曲,妙极了!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了高论,懂得音乐,便能听出其真意。那真意,其实是当前一般人的共同心愿,只是谁也不肯明白地说出;那就让我说出来吧:“人生一世,有如旅客住店。又像尘土,一忽儿便被疾风吹散。为什么不捷足先登,高踞要位,安享富贵荣华

呢?别再忧愁失意,辛辛苦苦,常守贫贱!”这段话,是兴致勃勃地说的,是满心欢喜地说的,是直截了当地说的。中间有用了不少褒意词、赞美词。讲“宴会”,用“良”,用“欢乐”、而且“难具陈”。讲“弹筝”,用“逸响”,用“新声”,用“妙入神”,用“令(美)德”,用“高言”。讲抢占高位要职,也用了很美的比喻:快马加鞭,先踞要津。这里的问题是:主人公是真心宣扬那些时人共有的心愿呢,还是“似劝(鼓励)实讽”,“谬悠其词”呢? 主人公是在听“弹筝”,而不是在听唱歌。钟子期以“知音”着称,当伯牙弹琴“志在流水”的暑假,也不过能听出那琴声“洋洋乎若江河”,并不曾译出一首《流水歌》。接着的问题是:这位主人公,究竟是真的从筝声中听出了那么多“高言”、“真意”呢,还是由于“齐心同所愿,含意俱示伸”,因而假托听筝,把那些谁也不便明说的心里话和盘托出呢? 人生短促,这是事实。力求摆脱“穷贱”、“轗轲”和“苦辛”,这也不能不说是人所共有的心愿。既然如此,则不必“讽”,“讽”,也没有用。然而为了摆脱它们而求得它们的对立面,每个人都争先恐后,抢夺要位,那将出现什么情景!既然如此,便需要“讽”,不管有用还是没有用。由此可见,这首诗的确很婉曲、很深远。它含有哲理,涉及一系列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古诗十九首之五·西北有高楼》赏析

《古诗十九首之五·西北有高楼》赏析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①,阿阁三重阶②。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③。清商随风发④,中曲正徘徊⑤。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⑥。不惜歌者苦⑦,但伤知音稀⑧。愿为双鸿鹄⑨,奋翅起高飞⑩。 【注释】①疏:透刻。绮:有花纹的细绫。这句是说窗上透刻着象细绫花纹一样的格子。②阿阁:四面有曲檐的楼阁。这句是说阿阁建在有三层阶梯的高台上。③无乃:是“莫非”、“大概”的意思。杞梁妻:杞梁妻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后来许多书都有记载。据说齐国大夫杞梁,出征莒国,战死在莒国城下。其妻临尸痛哭,一连哭了十个日夜,连城也被她哭塌了。《琴曲》有《杞梁妻叹》,《琴操》说是杞梁妻作,《古今注》说是杞梁妻妹朝日所作。这两句是说,楼上谁在弹唱如此凄惋的歌曲呢莫非是象杞梁妻那样的人吗④清商:乐曲名。清商曲音清越,宜于表现哀怨的情绪。⑤中曲:乐曲的中段。徘徊:指乐曲旋律回环往复。⑥慷慨:《说文》:“壮士不得志于心也。”⑦惜:痛。 ⑧知音:识曲的人,借指知心的人。相传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弹琴,因为再没有知音的人。这两句是说,我难过的不只是歌者心有痛苦,而是她内心的痛苦没有人理解。 ⑨鸿鹄:据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凡鸿鹄连文者即鹄。”鹄,就是“天鹅”。一作“鸣鹤”。⑩高飞:远飞。这二句是说愿我们象一双鸿鹄,展翅高飞,自由翱翔。 【赏析一】 慨叹着“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的汉末文人,面对的却是一个君门深远、宦官挡道的苦闷时代。是骐骥,总得有识马的伯乐才行;善琴秦,怎少得了钟期这样的知音壮志万丈而报国无门,--在茫茫人和事,还有什么比这更教人嗟伤的呢

古诗十九首(书)

.... 理论课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语文课题名称古诗十九首课时2课时授课日期任课教师 目标群体教学环境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及地位。 2、学生通过反复朗诵,了解五言律诗的节奏及其韵味,并掌握诗中叠音词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职业通用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其思想内容,欣赏凄美的爱情故事。 制造业通用能力目标: 提高阅读与理解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叠词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理解其思想内容,品味牛郎织女的爱情的凄美教法、学法激情诵读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 教学媒体粉笔,黑板 教学、学习 准备教师:准备教案 学生:预习课文

....理论课教案副页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 一、导入 二、进入新课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了很多爱情题材的诗 歌,比如说《静女》,它描述了热恋中的 男女青年约会时的甜蜜;《氓》叙述了女主公不幸的 婚姻。而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篇爱情题材的诗歌 ——《迢迢牵牛星》,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又给我们描 述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 好,大家把书拿出来,翻开101页,结合注释自读 《汉魏晋诗三首》之《迢迢牵牛星》。 (学生自读、教师板书题目) 二、解题以及介绍文学常识 《迢迢牵牛星》选自《文选》中《古诗十九首》 的第十首。《古诗十九首》(是专有名称)都是五 言诗,全篇由五字句构成。东汉末年,社会动荡, 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 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 感受。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具体 而言,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和 人生的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内 容。《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继承了《诗经》、 《楚辞》的传统,吸取了乐府民歌的营养。《诗经》 的赋、比、兴表现手法,在“古诗”中得到广泛运 用。《迢迢牵牛星》是其中艺术成就颇高的一首,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钟 嵘在《诗品》中说它是“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三、朗读感知,了解大意 1、指明学生朗读 他读得怎么样?好不好? 点拨字音: 纤:xiān 纤维素 qiàn 纤夫(板书)札zha 问题设计:五言诗的节奏有何特点? 点拨:五言诗的诵读节奏,一般是三个节拍,即二 二一或二一二,由不同字数构成的两个节拍交错起 来而组成一句的五言诗,在节奏上就远胜于板滞的 四言诗。 比如说“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 另外,该诗句押韵(ü韵)。 引入 讲授 思考 听课 5分 10分

古诗十九首及赏析

古诗十九首及赏析

古诗十九首及赏析 一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诗谱》),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首句五字,连叠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绾结。“行行”言其远,“重行行”极言其远,兼有久远之意,翻进一层,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于是,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笼罩全诗。“与君生别离”,这是思妇“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回忆,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压抑不住发出的直白的呼喊。诗中的“君”,当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 与君一别,音讯茫然:“相去万余里”。相隔万里,思妇以君行处为天涯;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所谓“各在天一涯”也。“道路阻且长”承上句而来,“阻”承“天一涯”,指路途坎坷曲折;“长”承“万余里”,指路途遥远,关山迢递。因此,“会面安可知”!当时战争频仍,社会动乱,加上交通不便,生离犹如死别,当然也就相见无期。 然而,别离愈久,会面愈难,相思愈烈。诗人在极度思念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凡物都有眷恋乡土的本性:“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飞禽走兽尚且如此,何况人呢?这两句用比兴手法,突如其来,效果远比直说更强烈感人。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明物尚有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同时兼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胡马在北风中嘶鸣了,越鸟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