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1.3.1《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案(含反思)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1.3.1《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案(含反思)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用迁移的方法完善数位顺序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搜集和交流信息的过程,了解数的产生的相关知识。

2.在合作与操作的过程中生成数位顺序表,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数学文化,知道中国古代数学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数的产生及数字的演变过程。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及掌握数位顺序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数位顺序表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收集的有关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资料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板块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导入: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你们了解数吗?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吗?过去人们又是怎么计数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板书课题操作指导

创设问题情境,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几个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块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1学习数的产生

1.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提问:古时候,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有了计数的需要,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各种方法来记录物体的个数。你知道古时候人们是怎样计数的吗?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有关用实物

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的图片或文字等

2.师小结:无论人们采用哪种方法计数,都要把数的实物与用来记数的实物一一对应起来,这种记数方法与现代的记数方法比较起来不够简便,但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活动2介绍各个国家的数字

1.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地区的数字是不同的。课前大家也收集了相关信息,结合教材16页内容和17页“你知道吗?”,说下你了解了哪些知识?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分享一下,再全班交流。

2.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点评学生的分享,再全班交流。

预设

生1:教材上介绍了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

生2:在钟表上、习题卷中见到过罗马数字。

生3:古人很聪明,发明了记数符号,这样计数就简单多了。

生4:可是各个地区的记数符号不同,交流起来不方便。

生5:阿拉伯数字竟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是阿拉伯商人把印度数字带到了欧洲,欧洲人称它们为“阿拉伯数字”。

生6:数的产生是因为有了计数的需要,然后随着人们的进步,计数方法也进步了。

3.师小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各个国家由于数字不同,交流起来很不方便,经过漫长的时间后,数字就逐渐统一成现在这种通用的阿拉伯数字。数学这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活动3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特点

1.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自学教材17页上面的内容。

出示自学提示:

1什么是自然数?自然数有什么作用?

2一个物体也没有,用哪个自然数表示?

3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吗?

4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

5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

6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为什么?

2.学生自学后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3.师小结: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都是自然数。自然数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这些自然数都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因为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无限的意思就是一个一个地数,总也数不完。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以后,还有比它大的数。

活动4

学习十进制计数法

1.感知比亿大的数。课件出示教材18页主题图

在生产和生活中往往要遇到比亿大的数。

出示自学提示:

1亿级有哪些数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拿出课堂活动卡见本书51页,把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看一看,说一说个级、万级、亿级的异同点。

2.学生独立自学后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

生1:亿级有亿、十亿、百亿、千亿四个数位。

生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生3:个级、万级、亿级的异同点:①每一级都有四个数位;②每一级从右边第二个数位起,都是十、百、千,但万级多了个“万”字,亿级多了个“亿”字;③个级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万级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万位,亿级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亿位。

3.师小结:像个与十,十与百,万与十万,千万与亿……这样紧挨着的就是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操作指导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资料的任务,课堂上让学生展示交流。让学生结合教

材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对自然数的概念及特点的理解以自学的形式进行,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在学习十进制计数法时,让学生利用课堂活动卡真正主动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明确“十进制”的含义。

板块三复习知识,巩固练习

1.想一想,说一说。

在数位顺序表上呈现52,让学生说一说: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从这个数中选两个数字,说一说各表示什么。

预设

生1:它是十位数,最高位是十亿位。

生2:“1”在十亿位,表示1个十亿。“9”在百万位,表示9个百万。

2.完成教材22页2题。

先请学生读题目要求,说说对题意的理解,然后同桌之间开展活动,最后让学生进行汇报。

3.完成教材22页1题。

生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订正。

操作指导

设计开放式练习,在自由写数、问答中巩固数位顺序表的相关知识。汇报时要做到安排充分的时间,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进行汇报。

板块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预设

生1:我知道了因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产生了数。

生2:我知道了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

生3:我们又补充了数位顺序表中亿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

2.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多多留意生活中的大数,收集一些比亿大的数据,下节课汇报。

板书设计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自然数错误!

数位顺序表

教学反思

1.注意丰富学习资源。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资料的任务,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展示交流。同时,运用呈现古人用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不同地区的记数符号及阿拉伯数字,揭示数的发展历史,使枯燥的知识讲解变得形象生动且有趣。

2.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发现、探索,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完成新知识的构建。

3.学生对数字的发展过程很感兴趣,交流比较多,但是关于数的概念性知识还存在误区,理解地不透彻,需要在教学中强调,并要让学生多加练习此类习题。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案例及反思(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优质参赛案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第7课时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P18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介绍数的产生,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2、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的产生过程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数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计数器、课件、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的数学了,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那数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昨天我已经让大家在课下收集有关数产生的资料,那谁来介绍一下你收集

的资料? 学生汇报。 1、教学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一共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板书课题:数的产生) (1)出示课本主题图。 在远古时代人们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子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比如外出放羊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共出去多少只羊,就摆出多少个小石子。放羊回来时,再把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时,如果回来的羊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羊没有丢。 后来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计数的符号,但各个国家和地区记数的符号是不同的。 (2)出现各国不同的数字。 公元8世纪前后,印度发明的数字传入了阿拉伯,在公元12世纪又从阿拉伯传入了欧洲,人们就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后来称为“阿拉伯数字”。即我们现在所用的1、2、3、4、 (3)认识自然数 在我们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我们数的1、2、3、4、5、6、都是自然数。“0”的出现比较晚,人类开始知识数看得见的东西,对于看不见的东西是不数的,因此没有“0”这个数。随着生产和数字计算的发展,出现了“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教学十进制计数法 (1)了解其他进制。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2.掌握基准数和基数的概念。 3.理解数位和数位分解的概念。 4.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重点: 1.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 2.基准数和基数的掌握。 3.数位和数位分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 1.数位分解的掌握。 2.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5分钟) 1.引出数的概念 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小球,请同学数一数此时课桌上有多少小球。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数?为什么我们要使用数? 教师简单地介绍数是用来表示数量大小的工具,类比于同学刚刚数小球的过程。并且让学生感性认识数的重要性以及对生活的影响。 2.讨论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

教师简单地介绍十进制计数法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用来计数和计算的方法。将同学能够计算的一些数字告诉他们,请同学尝试描述这些数字的组成与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字的由来与十进制计数法的关系,简单介绍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 二、新知输入(25分钟) 1.数的基准数和基数 教师出示数轴,引导学生找一下0、10、100、1000……这样的数字,将他们称作10的倍数,简单介绍10的概念和作用。 教师提出数的基准数和基数的概念。并辅以实例的阐述,如518,500就是这个数的基准数,18就是这个数的基数。 2.数位和数位分解 教师出示数字523,让学生尝试用文字表达这个数字,进而引出数位的概念。 教师提出数位分解的定义和方法。简单阐述数位分解的好处以及常用的数位分解方法。 三、知识扩展(25分钟) 1.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师看图说话,带领学生学习数的读法和写法,简单阐述在书写时,数的读法和写法的规范性的重要性。 2.补足位数的方法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8+9,引导学生发现它等于17,然后将17的另一种写法11+6展示给学生看,并鼓励学生尝试理解17这个数字的组成方法。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一《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数的产生,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理解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对应的计数单位。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的产生过程。 3.使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数的产生过程。 三、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四、教学用具 计数器、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数的产生动画:数字的产生和演变 1.数的产生。【课件演示】(图片) 教师: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教师出示第19页的主题图让学生看,进一步说明: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比方,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假如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再如,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假如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课件演示】(阿拉伯数字产生)动画: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阿拉伯数字,其实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由印度人发明的,公元八世纪前后,由印度传入阿拉伯,公元十二世纪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人们就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后来就叫做“阿拉伯数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但各个地区数学不同,交流起来很不方便,以后就逐渐统一成现行的阿拉伯数字。后来人类对数的理解逐渐增加,数认得也越来越大,假如每一个数都用不同的数字来表示,很不方便,也没有必要,这样就产生了进位制。古代十进制,还有十二进制、六十进制等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的产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数的产生》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限于教学时间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中只举了少数简单的事例进行说明,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材展示了古代人们如何计数、如何逐步发明各种记数符号等,直观形象地介绍了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教学中采用学生喜欢的穿越游戏,通过教师讲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后还激发学生通过看书、上网等形式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数学文化知识,通过适当的拓展,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9-20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教材中出示3幅图来介绍原始社会的计数方法,说明当时如何用小石子检查放牧归来的羊的只数;用结绳的方法统计猎物的个数;用在木头上刻道的方法记录捕鱼的数量等等。这些原始的计数方法表明人类很早就产生了一一对应思想。随后简单说明了数字的产生。教材中按时间顺序列举了三种古代数字,体现了数字也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让学生初步理解化繁为简、符号化、代数等思想,还使学生初步知道早期的数字是与具体的数目相联系的,只是到后来才逐渐发展成

抽象的符号,如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在此基础上教材介绍了自然数概念的含义和特点。自然数是数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类最初认识的数就是自然数。随着生产和数学科学的发展,数系逐步扩展,产生整数、分数、小数、有理数等等。在第一学段学生学习的主要是自然数,接下来要系统学习小数和分数。因此在这里有必要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一方面是对以前认数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也为以后把数的范围扩展到分数、小数做好准备,同时也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数的产生,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2、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3、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初步理解“一一对应”、“化繁为简”、“符号化”、“代数”等思想,感受到学生文化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尝试主动查阅资料的热情。 4、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初步理解重要的数学思想。 2、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初步理解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全过程,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重 点 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难 点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 具 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图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近3年的数学, 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 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板书课题:数的产生 二、探究新知 1.数的产生 师:课前大家查找了一些资料, 哪组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数是 怎么产生的?生:介绍师: 补充 2.记数符号 师:看来数的产生来源于生产、 生活的需要,下面介绍一些记 数符号。 出示:巴比伦数字:(略)中 国数字:(略)罗马数字:(略) 问:你们知道阿拉伯数字是怎 么产生的吗? 3.然数的认识 学生思考 学汇报 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需 要人数、物体个数和捕 获的野兽数目等等,就 产生了数。 学生看图,古代人的计 数方法 看图片,三种古代数 字。 设问引起学 生的注意力 和学习的兴 趣。 列举实例,使 学生对数的 产生有一个 初步的认识

师: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 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十进制计数法 师:生活中还有更大的数,需要用数级更多的数位表读写。例如:介绍自然数的含义和 特点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 解,在全班交流。 使学生知道 自然数概念 的含义和特 点、性质 (!)我国人口:1295330000人 全球人口:6100000000人(2)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总数是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人。 (3)1999年联合国公布世界人口已达到六十亿,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4)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中,我国城镇新建住宅四十七亿五千万平方米。 (5)北京的密云水库可以容纳四十三亿七千五百万吨水。 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不能知道这些数字是多少了,所以要学习比亿还大的数。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亿级的数位和计数单位,拿出数位顺序表。(出表) 1.小组合作研究: (1)观察数位顺序表,个级与学生试着读一读 借助数位顺序表试一 试。 汇报交流 学生记数位顺序表,互 相提问练习。 使学会僧掌 握十进制计 数法,初步认 识亿以上的 数。培养学生 抽象、概括和 类推迁移的 能力。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1.3.1《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案(含反思)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用迁移的方法完善数位顺序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搜集和交流信息的过程,了解数的产生的相关知识。 2.在合作与操作的过程中生成数位顺序表,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数学文化,知道中国古代数学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数的产生及数字的演变过程。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及掌握数位顺序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数位顺序表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收集的有关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资料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板块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导入: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你们了解数吗?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吗?过去人们又是怎么计数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板书课题操作指导 创设问题情境,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几个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块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1学习数的产生 1.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提问:古时候,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有了计数的需要,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各种方法来记录物体的个数。你知道古时候人们是怎样计数的吗?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有关用实物

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的图片或文字等 2.师小结:无论人们采用哪种方法计数,都要把数的实物与用来记数的实物一一对应起来,这种记数方法与现代的记数方法比较起来不够简便,但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活动2介绍各个国家的数字 1.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地区的数字是不同的。课前大家也收集了相关信息,结合教材16页内容和17页“你知道吗?”,说下你了解了哪些知识?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分享一下,再全班交流。 2.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点评学生的分享,再全班交流。 预设 生1:教材上介绍了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 生2:在钟表上、习题卷中见到过罗马数字。 生3:古人很聪明,发明了记数符号,这样计数就简单多了。 生4:可是各个地区的记数符号不同,交流起来不方便。 生5:阿拉伯数字竟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是阿拉伯商人把印度数字带到了欧洲,欧洲人称它们为“阿拉伯数字”。 生6:数的产生是因为有了计数的需要,然后随着人们的进步,计数方法也进步了。 3.师小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各个国家由于数字不同,交流起来很不方便,经过漫长的时间后,数字就逐渐统一成现在这种通用的阿拉伯数字。数学这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活动3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特点 1.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自学教材17页上面的内容。 出示自学提示: 1什么是自然数?自然数有什么作用? 2一个物体也没有,用哪个自然数表示? 3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吗? 4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 5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 6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为什么? 2.学生自学后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1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知道自然数的概念的含义和特点。 3.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计数器 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作业: 学生上网查阅有关数的产生、计数方法以及十进制计数法的相关资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将学生分成三个大组,每个大组负责一个问题,组内同学进行分工,分别负责搜集资料、整理、制作幻灯片等。三个问题分别是: (1)数的产生 古代人们的记数方法都有哪些? 数字是如何产生的? 数字的发展过程? 阿拉伯数字的形成? (2)自然数 什么叫自然数? 自然数有哪些性质? 0是不是自然数? 最大的自然数和最小的自然数是多少? (3)十进制计数法 古代和现代都有哪些进位制? 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 2.教师还要在课前教给学生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查询自己需要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3年多的数学了,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关于数的知识。我发现上节课布置的任务大家都做的非常棒,下面就请每组的代表向大家汇报一下他们的成果,其他组的同学如果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者疑问可以向他们提问啊! 二、探求新知 1.数的产生 教师:用挂图或投影出示课本插图,说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需要数人数、物体个数和捕获的野兽的数目等等,就产生了数。下面就请第一大组的同学帮我们认识数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大家鼓掌欢迎。 第一大组的同学代表上台发言。 学生通过投影或幻灯片来汇报他们的成果。 首先我们发现古代是没有数字的,人们借助一些其他物品来计数,比如,结绳记数、刻道记数等。 在很久很久以后,才产生了数字。但是各个国家的数字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国家的数字是这样的(展示中国古代的数字) 还有古罗马、古巴比伦也都有自己的数字。 而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其实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你们知道吗?(介绍阿拉伯数字发明的过程) 教师:同学们对于第一组同学的发言还有什么问题吗? 同学甲:其实现在我们有时还用其他物体来计数,比如在选举三好生时,用写正字来统计选票数。 同学乙:这种方法就是用一个对一个的点数,虽然很麻烦,但有时却很方便,所以现在还在用。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这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也就是一一对应。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接触到这种思想,同学们要慢慢来体会。 同学丙:第一组同学所举的例子,数目都不超过十,那么如果数很大,古人又是如何计数的呢? 第一组同学:数字很大后,人们就发明了各种进位制,比如十进制。 教师:第一组同学说得很对,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第三组同学将给我们满意的答案。那么现在就请第三组同学先来做汇报,大家欢迎!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设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教学关键: 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数的产生 读一读这些数:7、29、9000、136。 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课前大家了解了一些,我们一起来交流。 (师生共同介绍数的产生) 1.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可以出示书上图) 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 ①计数方法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 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

例: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例: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②符号 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等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师问:你们观察一下,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最小的自然数是谁?最大的呢? 生小组讨论完派代表发言,最后请同学进行总结。 最小的自然数是零,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无限的就是一个一个地数,总也数不完,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数出一个比它多1的大数。 二、十进制计数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多,需要相互交换物品,又经过了很长时间,产生了较完善的计数方法。 就象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及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例如我国人口已达到13亿,世界人口已有50多亿,银行存款已超过百亿等。你能从亿接着往下数吗? 1.数位顺序表。 (1)猜一猜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人教版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人教版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课题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是对以前认数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的知识比较丰富,是计数的基础知识。针对上述内容,本课的设计有以下两大特点: 1.开篇设疑,激发兴趣。 通过谈话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字,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数字,进而提出疑问:数字是如何产生的呢?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2.明确十进制产生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数字的不同很不方便,促使逐渐统一成现行的数字。后来人们对数的认识逐渐增加,需要认得的数越来越大,这样就产生了进位制,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十进制产生的必要性。 学习目标

1.知道数的产生过程,认识自然数。 2.理解并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及最常用的计数方法——十进制计数法。 3.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 知道数的产生。 学习难点 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1.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字?自由说一说。 2.我们已经学习了近3年的数学,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板书课题) 1.学生交流,体会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数字,小

小的数字带给我们各种不同的信息。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读出下面各数。 (1)5406 (2)208 (3)6333 (4)999 答案:(1)五千四百零六(2)二百零八(3)六千三百三十三(4)九百九十九 2.填空。 (1)当物体一个也没有,就用()表示。 (2)最小的自然数是()。 (3)自然数的个数是()。 答案:(1)0(2)0(3)无限的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整理的资料,和组里的同学交流、汇报。(教师适时出示课件) 小结:古代计数法现在看来很麻烦,但在当时数还没有产生的情况下,能创造这样的计数法,已经很了不起了,可见,古代的人们是多么的聪明! 2.组织学生学习课本第17页自然数的相关知识以及“你知道吗”。 强调说明:0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小学《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说课稿及 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教材中只举了少数例子进行说明,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材展示了古代人们如何计数、如何初步发明各种计数符号等,直观形象的介绍了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并介绍了十进制计数法。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的历史,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为以后把数的范围扩展到分数、小数做好准备;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掌握最常用的一种计数方法——十进制计数法。 二、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自主学习、尝试新知的研究学习。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其独

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可能。为此,在教学“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时,我直接让学生自己自主尝试、积极探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间、时间,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2、通过学生自己完成数位顺序表,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掌握最常用的一种计数 方法——十进制计数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学法和教法上谈谈: 四、学法 四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抓住了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 五、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尽力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着重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研讨法。 六、说教学过程

教案《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设计 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最新)

6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材第16~1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过程。 2.掌握包括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在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3.使学生体会和感受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重点:理解数的产生过程。 难点: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数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来了解关于数的知识。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学习数的产生。 (1)提问:你们知道古时的人们是怎样记数的吗?你们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吗? 调出学生的原有认知,请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的相关资料。 (2)讲述数的产生。 人们在劳动生活中有了记数的需要,比如数人数、数捕获的野兽的数目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记数的需要,但开始不会用一、二、三、四……这些数词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同样多”“多”“少”,因此那时人们只能借助其他的一些物品来记数。 如第一幅图中,人们出去放牧时摆小石子,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放出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归来,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若两者同样多,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第二幅图说的是用在木板或石板上刻道的方法来记录所捕获的鱼或其他猎物的数量,也可以用来核对打猎前后武器的数量是否一致。第三幅图中结绳记数的道理也是这样。

总之,过去人们无论采取哪种记数方式,都是要把实物和用来记数的实物一个一个对应起来。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便逐渐出现了数词;又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也不同。 (3)介绍各个国家的数字。 巴比伦数字: 中国数字: 罗马数字: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 还有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它先由印度传入阿拉伯,而后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这样人们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才叫阿拉伯数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又逐渐统一成现行的阿拉伯数字,即1,2,3,4,5…… (4)认识自然数。 自然数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中逐渐产生的,人类认识自然数的过程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我们数出的1,2,3……都叫做自然数。“0”的出现比较晚,人类开始只是数看得见的东西,对于看不见的东西是不数的,因此没有“0”这个数。随着生产和数字计算的发展,出现了“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提问: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是按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它们是0,1,2,3,4……) 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是1) 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是0) 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学习十进制计数法。 (1)了解其他进制。 在古罗马没有进位制,古代美洲的玛雅人用的是二十进制,古巴比伦人用的是六十进制,计算机中广泛采用的是只由“0”和“1”两个数字组成的二进制。 (2)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进位制有很多种,因为十进制计数比较方便,所以后来逐渐统一采用十进制。有了数的概念、数字和计数方法,又逐渐发展成比较完善的计数方法,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十进制计数法”。 提问:说一说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千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一亿)亿以内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设计意图:了解数的产生,理解自然数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体会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体会人类伟大的创造力和人类灿烂的文化,激发我们的求知热情】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填空。 (1)一百亿有( )个十亿,( )个百亿是一千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反思第【1】篇〗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反思 本小节内容主要讲了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从古巴比伦、古罗马和中国的数字,逐渐演变成现在简单的阿拉伯数字:1,2,3,4,5,``` 这些数也叫自然数。我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创设情境,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设计反思 新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什么是自然数,并且找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都有哪些自然数;在前面个级和万级数位的学习上,延伸到亿级,并且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在学习本小节之前,我让学生提前预习,对这一块做了一定的了解,根据这一要求我做了深入地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并制定了如下目标:①了解数的来源以及自然数的演变;②学习并了解什么叫自然数;③在个级和万级的基础上,学习亿级数位;④掌握什么叫十进制计数法。 (二)教学过程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第一个环节是了解数的来源演变,内容很简单,所以我采用的是展示法,用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古代人们计数的方式。

第二个环节是探究知识,自然从古代繁琐的计数方法过渡到简单的阿拉伯数字,引出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都是自然数,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所以0也是自然数。用课件加以呈现,使学生又了直观、形象的认识,可以说达到了教材的要求。第三个环节是十进制计数法,用幻灯片的方式,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在个级和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同时也对计数单位和数位进行了一次复习。在做练习的时候,先让小组进行讨论,然后请同学们来回答,练习如下: 一百万一百万的数;九千八百万,(),一亿,()十万十万的数:九千九百八十万,九千九百九十万,(),一亿零一百万,() 10个一亿是() 10个十亿是() 10个百亿是() 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存在问题反思 1、教学设计应更严密、更科学。尤其要预留出学生活动的时间。 2、实行弹性教学,在本节课未能充分进行的环节移到练习课上加以延伸。 3、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提高自己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多听、多学、多练。 在这一堂课的反思后,发现了自己很多地方的不足,没有能够尽

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教学反思

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教学反思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与反思第【1】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 难点: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教学过程: 一、教学十进制计数法 1、教学计数单位。 (1)复习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我们在前三年多里学的整数,都是万以内的数。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指板书的个、十、百、千、万)想一想,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提问:根据上面的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教学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说明: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要用到比万大的数,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比万大的`多位数。 老师举出一些比万大的数的例子。 ②从以前学习的一万开始,还可以继续数下去。 出示计数器,拨上一万。提问:现在计数器上表示多少? 我们可以一万一万地数下去。 追问:10个一万是多少万?现在我们一起十万十万地数。 追问:10个十万是多少万?一百万一百万地数。10个一百万是多少万?怎样拨珠?现在万位是“1”,是1个多少?接下去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到10个一千万时,说明向前一位亿位上进1,是一亿。这时计数单位是什么? 提问:刚才数数时,有哪些计数单位?每位满几就向前一位进1? ③我们还可以这样数下去。师生共同一亿一亿地数到十亿。 提问:10个一亿是多少亿?十亿十亿地数到一百亿。提问:l0个十亿是多少亿? (3)说一说,这里数数时有哪些计数单位? ①小结:现在,你能按顺序说出有哪些计数单位吗?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的数位按顺序说--说有哪些计数单位。 2、说明十进制计数法。 刚才我们数数时,每一位上的计数单位满几就要向前一位进l?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说明: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关系。像这样每相邻的

人教版四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十进制计数法》

人教版四年级上小学数学教案:《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 难点: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生活当中的每一天,我们都在和不同的数字打交道,想一想我们在做什么事情能够用到数字。(打电话、人民币的面值等) 师:生活中每一天我们都离不开数,那数是怎样产生的,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本,把书打开,自己先来学习一下。(学生自学书16-17页) 师:都读完了吗?我想请同学来讲一讲古代的人是怎样来计数的?(学生介绍) 你总结的真好! 师:谁能对古代人的计数法做一个评价呢?(学生发言) 太棒了! 师:因为这些方法给我们带来的许多不便,所以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用计数符号计数 (出示PPT) 师:这些计数符号我们就叫做数字。谁来讲一讲,都有哪些数字?(生:说三种数字) 师:和以前的计数方法比起来,感觉怎么样?(方便了很多) 师:有一个罗马人,他来到中国想买茶叶,于是他走进了一家店铺,掌柜的问他,你想买多少斤呢?于是他把一张写着罗马数字茶叶斤数的纸条拿给中国的

掌柜看,你们说中国的掌柜看到这张纸条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不知道买多少斤)师:不知道他要买多少斤茶叶对吧?因为在罗马数字当中这个数字表示的是306,而在我们中国不是这样表示的(出示算筹表示形式)这样交流起来不方便,这单生意能做成吗?这些商人最渴望什么呢?(生:发明一种在世界各地都能用的数字)你太了解他们的心声了,于是后来就出现了什么?(阿拉伯数字)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阿拉伯数字的来源吗? 师:每天和我们打交道的这些数字就是阿拉伯数字,带着这些阿拉伯数字我们再回到古代,他们分别可以用哪些数字来表示呢?(分别表示4、5、7)是不是非常方便? 师:我们可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物体的个数(出示PPT)像这样表示物体个数的1等等我们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生答:自然数)对吗?刚才他读的时候你发现,这里面没有发现谁的身影呢?(生 :没有0) 师:为什么没有0呢?老师给大家讲一讲,以中国数为例,看不见的物体人们是不数的,就用空位表示,后来用方框来表示,大约在700年以前就用圆圈来表示,慢慢的才演变到现在的数字0 师:请问0表示什么呢?(生: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用) 师:同意吗?那0是不是自然数?是!非常好!谁来读一读这两句话?(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所有的自然数都称为整数。这些自然数有哪些性质和特点呢?出示几个问题PPT,以同桌为单位讨论一下(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几举例说明)太棒了!你真会学习!有最大的自然数吗?无论我们说出哪个自然数我们都能找到比他大一的自然数对吧? 师:在生活中啊,我们还会遇到一些比亿以内的数还要大的数,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出示PPT,在我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当中一共这么多人,这个数字怎么读呢?(生读)师:你能这么块就把这个数字读出来了啊!介绍一下你的方法!(生: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一级,分三级读出来) 师:咱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数字都用到了哪些计数单位?(生回答) 师:我听这位同学说到十亿,我们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个计数单位对吧?那么

数的产生教学反思

数的产生教学反思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9、20页的教 学内容。通过这节课 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过程,认识自然数及自然数的特点;掌 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重难点是认识自然数及其特点,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及其应用。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 一、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 当杨雯淇同学边播放自己制作的幻灯片,边介绍“结绳记数”、“刻 痕记数”时,坐在离屏幕最远、最偏位置的几个孩子站了起来。那专注的 眼神,倾听的表情,即使是在我进行教学的课堂上也很少见。 当祁禹程展示完自制的演示文稿,准备走回座位时,教室里响起了热 烈的掌声,这在平常是需要我的暗示或示范才能达到的效果。 高举的小手、争先恐后地发言、专注的神情……,所有这些都告诉我,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喜欢让他们成为讲台主人的课堂,喜欢自己的才 智能够获得展示的课堂。 还给学生的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教师应该致力 于扮演好“参与者”的角色,让出讲台的位置,把麦克风交到学生的手中,变被动的“教”为主动的“学”。喜欢这样课堂的学生,自然也会喜欢数学,从而也会学好数学。 二、学生是宝库,能量无限。

前置性作业布置下去以后,我并没预料到会收到如此高质量的作业。 在我想来,学生也无非就是上网查查资料,然后不经筛选地打印出来,即 便是有那么一两个学生能制作幻灯片,恐怕在条理、布局等方面都需要大 幅度的修改。而事实上是两个班的学生都让我刮目相看。 邓翔午同学查找的资料中介绍到:我们所用的数字并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有具体含义的,1有1只角,2有2只角……9有只角,0没有角。如图: 祁禹程同学制作的课件,条理清晰、布局合理、简洁美观,而且在介 绍完成后还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让同学思考回答;于亚伦同学在我的建议 下多次修改课件,使之更能突出重点;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数的发展历史,学生接触的都 是文化性的知识,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本节课是在学生 了解古人记数的方法和各国的记数符号,及记数方法的历史沿革,让同学 们感知学习阿拉伯数字的必要性。初步认识自然数,知道自然数是用来表 示物体个数的数,理解自然数有无限多个,最小的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并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过程,体会和感受数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同时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 民族自豪感。 我出示教材第19页的教学挂图让学生看图,进一步说明:在远古时 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 物体的个数.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 些其他物品,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与反思第【1】篇〗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数产生的历史,认识自然数。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为顺序表,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3.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数的产生过程。 三、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四、教学用具: 计数器、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数的产生动画:数字的产生和演变 1.数的产生。【课件演示】() 教师: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教师出示第16页的主题图让学生看,进一步说明: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再如,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4.阿拉伯数字的出现。 5.什么是自然数?自然数有哪些性质和特点? (二)教学十进制计数法 1.师:生活中还有更大的数,需要用数级更多的数位表读写。 2.用计数器帮助数数,认识十亿、百亿、千亿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亿,然后一亿一亿地数,一直数到九亿,再拨上一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