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数的产生 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数的产生 人教版

数的产生

[课程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6页至第18页练习三配套练习。

[教学目标]

1. 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2. 在经历数的产生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古老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

[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学习啊请大家放松心情,快乐的和老师一起了解数的产生过程。

首先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需要做哪些准备。我们要准备好数学书和文具,方便的同学可以准备好一个计数器,下面就开始进入我们今天的数学之旅吧。

一、了解数的产生

(一)导入新知

图1

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在哪里用到数呢?下面请你仔细看,这些内容你是否似曾相识?看到眼前这些形形色色的数字,你有什么感觉?

是啊,原来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啊。那你知道数是如何产生的吗?今

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探寻一下数的由来。

(二)了解数的产生过程

你知道远古时代的人是以什么为生吗?对,他们以打猎为生,每次捕到猎物或捞到鱼需要知道捕获的数量,他们也需要数数,记录数的多少。

古时候,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有了计数的需要。但那时计数的方法和现在不同,你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吗?

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放出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这样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不光如此,我们仔细想想他们是不是利用较小的物体替代了较大的物体,这样使得他们记录数来更加方便啊,这样的方式我们称作实物记数。我们看,古代人是不是充满了数学的思维和智慧啊。

图2

随后,古代人发现捡石头来记数还是有些麻烦的,干脆在木头上刻道来记录捕鱼的条数,道理虽然是一样的,但是同学们你有没有感觉这和我们现代人用笔记录数量有些相似啊,古代人在当时就已经懂得利用工具创造符号来计数了。

图3

学会利用工具的古代人不仅仅停留于此,利用手中的结绳,他们也能创造符号来记录数量。

这是我国挖掘出来的“甲骨文”上的“数”字,这个字就源于结绳记数。

同学们你能看懂这个字的含义吗?

老师现在帮你解释一下,你是不是感觉数学好神奇啊。

图4

但是随着人们捕猎技术的进步,捕猎工具的发展,打到的猎物就会越来越多,相应的计数时,还是很不方便。

图5

(出图)后来啊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以后又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这些记数符号就叫做数字。

由于每个地区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各个地区的数字也不一样。

你能试着猜一猜你所见到的这些国家的数字分别表示多少吗?相信聪明的你能一下子看出他们的含义吧。

请你仔细观察各国的数字,试着发现这些数字有没有自己的特点?

图6

我们一起来看看,巴比伦数字,利用符号来对应记录数量,这和我们古代人的计数方式是不是不谋而合啊。

再一起看看中国数字,你有没有发现中国人自己的智慧,是的,中国数字除了利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还能通过符号的变换,更加简单方便的记录数量,同学们你知到这条横线表示几吗?没错这条横线起到了以一当五的作用,这像不像我们现在学习的计数单位呢。

罗马数字更是通过不同符号方向的变换表示出不同的数,你们在哪里见过罗马数字吗?

没错我们很多人应该见过表盘上的罗马数字,由于他的美观,许多物品也喜欢用罗马数字做图案!其实这些数字都是古代人们智慧的体现啊。

我们再看看古埃及人设计的计数单位。是不是和我们现在的计数方式已经接近了一些呢?

图7

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各国的数字也不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数字不同会很不方便,就需要有统一的数字。这时就产生了我们熟悉的“阿拉伯数字”。

图8

同学们你知道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老师这里啊有个小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读课件,同学们现在你知道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了吧!

二、认识自然数及新的计数单位等,整理数位顺序表,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一)认识自然数

古代人创造了数字,我们利用数字记录物体的个数,进而产生了自然数的概念。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自然数吗?

书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请大家打开课本17页,自学上面的内容,并尝试思考以下问题。

图9

相信通过书的帮助,你已经增长了新的知识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读课件)

图10

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是的正如你观察到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相差1。

(二)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数位、数级,整理数位顺序表

现在老师这里有两个超大的自然数,你认识吗?试着读一读。

其实啊在生产和生活中往往要遇到比亿还大的数。这里就包含了一些新的计数单位,要想认识他们我们又要从数数开始:请大家拿好你手边的计数器,开始和吴老师数数吧!

图11

如果从一亿开始数,(数数)满十进一,10个一亿就是10亿,如果按照刚才的方式来数,10个一亿是10亿,继续数下去: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个、十。。。。还有像我们今天认识的十亿,百亿、千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用阿拉伯数字写数时,要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现在你能不能独立完善数位顺序表呢。

图12

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请你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思考一下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没错正如你所想到的,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说了这么多,老师要出一些问题来考考你,看看今天的知识掌握的如何?

图13

做这种类型的题,我们要做到数位顺序表在心中,如果你不能牢记,你不妨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再对应着来回答问题,我们一起看一下:一个五位数最高位是万位;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亿位,一个十二位数最高位是千亿位,同学们你做对了吗。

再看这道题:你知道最大的九位数和最小的十位数分别是多少吗?试着写一写!

图14

这种题啊我们也可以先写出数位顺序表,由于要写最大的九位数,我们就先找到第九位:亿位,然后在这个数位上写9,那么其他数位自然也都是9,所以这就是最大的九位数了。

按照这样的经验,我们可以轻松地写出最小的十位数。

请你仔细观察,最大的九位数和最小的十位数相差多少啊?没错他们之间相差1.

最后老师有个问题留给大家,今天我们了解了十进制,一般来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就叫做几进制。大家还知道哪些进制呢?

老师给大家举个最简单,我们最常见的例子:我们生活中熟悉的计量时间的单位:1时=60分,1分=60秒,上面这三个计量时间的单位之间就是六十进制。还有没有其他的的进制呢,请你自己搜集资料去探究吧。

图15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同学们感谢你的聆听,我们下次见。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数的产生 人教版

数的产生 [课程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6页至第18页练习三配套练习。 [教学目标] 1. 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掌握整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2. 在经历数的产生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古老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 [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学习啊请大家放松心情,快乐的和老师一起了解数的产生过程。 首先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需要做哪些准备。我们要准备好数学书和文具,方便的同学可以准备好一个计数器,下面就开始进入我们今天的数学之旅吧。 一、了解数的产生 (一)导入新知 图1 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在哪里用到数呢?下面请你仔细看,这些内容你是否似曾相识?看到眼前这些形形色色的数字,你有什么感觉? 是啊,原来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啊。那你知道数是如何产生的吗?今

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探寻一下数的由来。 (二)了解数的产生过程 你知道远古时代的人是以什么为生吗?对,他们以打猎为生,每次捕到猎物或捞到鱼需要知道捕获的数量,他们也需要数数,记录数的多少。 古时候,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有了计数的需要。但那时计数的方法和现在不同,你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吗? 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放出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这样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不光如此,我们仔细想想他们是不是利用较小的物体替代了较大的物体,这样使得他们记录数来更加方便啊,这样的方式我们称作实物记数。我们看,古代人是不是充满了数学的思维和智慧啊。 图2 随后,古代人发现捡石头来记数还是有些麻烦的,干脆在木头上刻道来记录捕鱼的条数,道理虽然是一样的,但是同学们你有没有感觉这和我们现代人用笔记录数量有些相似啊,古代人在当时就已经懂得利用工具创造符号来计数了。 图3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2.掌握基准数和基数的概念。 3.理解数位和数位分解的概念。 4.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重点: 1.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 2.基准数和基数的掌握。 3.数位和数位分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 1.数位分解的掌握。 2.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5分钟) 1.引出数的概念 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小球,请同学数一数此时课桌上有多少小球。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数?为什么我们要使用数? 教师简单地介绍数是用来表示数量大小的工具,类比于同学刚刚数小球的过程。并且让学生感性认识数的重要性以及对生活的影响。 2.讨论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

教师简单地介绍十进制计数法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用来计数和计算的方法。将同学能够计算的一些数字告诉他们,请同学尝试描述这些数字的组成与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字的由来与十进制计数法的关系,简单介绍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 二、新知输入(25分钟) 1.数的基准数和基数 教师出示数轴,引导学生找一下0、10、100、1000……这样的数字,将他们称作10的倍数,简单介绍10的概念和作用。 教师提出数的基准数和基数的概念。并辅以实例的阐述,如518,500就是这个数的基准数,18就是这个数的基数。 2.数位和数位分解 教师出示数字523,让学生尝试用文字表达这个数字,进而引出数位的概念。 教师提出数位分解的定义和方法。简单阐述数位分解的好处以及常用的数位分解方法。 三、知识扩展(25分钟) 1.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师看图说话,带领学生学习数的读法和写法,简单阐述在书写时,数的读法和写法的规范性的重要性。 2.补足位数的方法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8+9,引导学生发现它等于17,然后将17的另一种写法11+6展示给学生看,并鼓励学生尝试理解17这个数字的组成方法。

(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一《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案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数的产生,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理解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对应的计数单位。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的产生过程。 3.使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数的产生过程。 三、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四、教学用具 计数器、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数的产生动画:数字的产生和演变 1.数的产生。【课件演示】(图片) 教师: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教师出示第19页的主题图让学生看,进一步说明: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比方,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假如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再如,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假如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课件演示】(阿拉伯数字产生)动画: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阿拉伯数字,其实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由印度人发明的,公元八世纪前后,由印度传入阿拉伯,公元十二世纪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人们就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后来就叫做“阿拉伯数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但各个地区数学不同,交流起来很不方便,以后就逐渐统一成现行的阿拉伯数字。后来人类对数的理解逐渐增加,数认得也越来越大,假如每一个数都用不同的数字来表示,很不方便,也没有必要,这样就产生了进位制。古代十进制,还有十二进制、六十进制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8课时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18 【教学目标】: 1. 2.. 【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数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地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 二、自 1. (1)如果没有了数字,怎样表示我手中的粉笔有多少根呢?(教师举起手中的4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表示有4 (学生通过讨论,会想到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教师对学生的创造及 (2)在生产劳动中,人们需要数人数、数物体个数或记录打猎后捕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17页中的图片,读下面的文字。了解在远古时代,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各种方法来表示物体的个数。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的符号,这就是数字。如: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还有印度人发明的数字,后来流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人们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数字,一直把它叫做阿拉伯数字,即0,1,2,3,4,5,6,7,8,9……经过了几 (3 教师教育学生要珍惜人类灿烂的文化遗产,认真努力地学好知识,创 2. (1)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 (2)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 3. (1)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例如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数是1339724852人,世界人口有70 (2

教师在计数器上先拨珠,让学生数数: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 指出:十亿、百亿、千亿和以前学过的个(一)、十、百、千……一 (3 (4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 教师指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 (5)观察比较:比较数位顺序表上个级、万级和亿级有什么异同? 1. (1)一百亿里有()个十亿,( 〖JP3〗(2)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十亿 (3)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1.3.1《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教案(含反思)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用迁移的方法完善数位顺序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搜集和交流信息的过程,了解数的产生的相关知识。 2.在合作与操作的过程中生成数位顺序表,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数学文化,知道中国古代数学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数的产生及数字的演变过程。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及掌握数位顺序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数位顺序表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收集的有关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资料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板块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导入: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你们了解数吗?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吗?过去人们又是怎么计数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板书课题操作指导 创设问题情境,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几个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块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1学习数的产生 1.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提问:古时候,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有了计数的需要,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各种方法来记录物体的个数。你知道古时候人们是怎样计数的吗?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有关用实物

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的图片或文字等 2.师小结:无论人们采用哪种方法计数,都要把数的实物与用来记数的实物一一对应起来,这种记数方法与现代的记数方法比较起来不够简便,但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活动2介绍各个国家的数字 1.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地区的数字是不同的。课前大家也收集了相关信息,结合教材16页内容和17页“你知道吗?”,说下你了解了哪些知识?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分享一下,再全班交流。 2.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点评学生的分享,再全班交流。 预设 生1:教材上介绍了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 生2:在钟表上、习题卷中见到过罗马数字。 生3:古人很聪明,发明了记数符号,这样计数就简单多了。 生4:可是各个地区的记数符号不同,交流起来不方便。 生5:阿拉伯数字竟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是阿拉伯商人把印度数字带到了欧洲,欧洲人称它们为“阿拉伯数字”。 生6:数的产生是因为有了计数的需要,然后随着人们的进步,计数方法也进步了。 3.师小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各个国家由于数字不同,交流起来很不方便,经过漫长的时间后,数字就逐渐统一成现在这种通用的阿拉伯数字。数学这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活动3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特点 1.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自学教材17页上面的内容。 出示自学提示: 1什么是自然数?自然数有什么作用? 2一个物体也没有,用哪个自然数表示? 3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吗? 4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 5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 6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为什么? 2.学生自学后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的产生》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的产生》教学 设计及教学反思 《数的产生》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限于教学时间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中只举了少数简单的事例进行说明,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材展示了古代人们如何计数、如何逐步发明各种记数符号等,直观形象地介绍了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学生研究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研究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研究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教学中采用学生喜欢的穿越游戏,通过教师讲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后还激发学生通过看书、上网等形式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数学文化知识,通过适当的拓展,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9-20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教材中出示3幅图来介绍原始社会的计数方法,说明当时如何用小石子检查放牧归来的羊的只数;用结绳的方法统计猎

物的个数;用在木头上刻道的方法记录捕鱼的数量等等。这些原始的计数方法表明人类很早就产生了一一对应思想。随后简单说明了数字的产生。教材中按时间顺序列举了三种古代数字,体现了数字也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让学生初步理解化繁为简、符号化、代数等思想,还使学生初步知道早期的数字是与具体的数目相联系的,只是到后来才逐渐发展成抽象的符号,如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在此根蒂根基上教材介绍了自然数概念的含义和特点。自然数是数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类最初认识的数就是自然数。随着出产和数学科学的发展,数系渐渐扩展,产生整数、分数、小数、有理数等等。在第一学段学生进修的主如果自然数,接下来要系统进修小数和分数。因此在这里有需要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一方面是对以前认数常识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也为以后把数的规模扩展到分数、小数做好准备,同时也渗透了辩证唯心主义观点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数的产生,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2、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按次表及相应的计数单元。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1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知道自然数的概念的含义和特点。 3.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计数器 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作业: 学生上网查阅有关数的产生、计数方法以及十进制计数法的相关资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将学生分成三个大组,每个大组负责一个问题,组内同学进行分工,分别负责搜集资料、整理、制作幻灯片等。三个问题分别是: (1)数的产生 古代人们的记数方法都有哪些? 数字是如何产生的? 数字的发展过程? 阿拉伯数字的形成? (2)自然数 什么叫自然数? 自然数有哪些性质? 0是不是自然数? 最大的自然数和最小的自然数是多少? (3)十进制计数法 古代和现代都有哪些进位制? 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 2.教师还要在课前教给学生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查询自己需要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3年多的数学了,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数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关于数的知识。我发现上节课布置的任务大家都做的非常棒,下面就请每组的代表向大家汇报一下他们的成果,其他组的同学如果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者疑问可以向他们提问啊! 二、探求新知 1.数的产生 教师:用挂图或投影出示课本插图,说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需要数人数、物体个数和捕获的野兽的数目等等,就产生了数。下面就请第一大组的同学帮我们认识数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大家鼓掌欢迎。 第一大组的同学代表上台发言。 学生通过投影或幻灯片来汇报他们的成果。 首先我们发现古代是没有数字的,人们借助一些其他物品来计数,比如,结绳记数、刻道记数等。 在很久很久以后,才产生了数字。但是各个国家的数字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国家的数字是这样的(展示中国古代的数字) 还有古罗马、古巴比伦也都有自己的数字。 而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其实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你们知道吗?(介绍阿拉伯数字发明的过程) 教师:同学们对于第一组同学的发言还有什么问题吗? 同学甲:其实现在我们有时还用其他物体来计数,比如在选举三好生时,用写正字来统计选票数。 同学乙:这种方法就是用一个对一个的点数,虽然很麻烦,但有时却很方便,所以现在还在用。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这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也就是一一对应。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接触到这种思想,同学们要慢慢来体会。 同学丙:第一组同学所举的例子,数目都不超过十,那么如果数很大,古人又是如何计数的呢? 第一组同学:数字很大后,人们就发明了各种进位制,比如十进制。 教师:第一组同学说得很对,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第三组同学将给我们满意的答案。那么现在就请第三组同学先来做汇报,大家欢迎!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的产生》教学案例与反思

带着敬重和激情踏上新的征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的产生》教学案例与反思 【设计说明】: 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限于教学时间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中只举了少数简单的事例进行说明,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材展示了古代人们如何计数、如何逐步发明各种记数符号等,直观形象地介绍了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 教材中出示3幅图来介绍原始社会的计数方法,说明当时如何用小石子检查放牧归来的羊的只数;用结绳的方法统计猎物的个数;用在木头上刻道的方法记录捕鱼的数量等等。这些原始的计数方法表明人类很早就产生了一一对应的思想。随后简单说明了数字的产生。教材中按时间顺序列举了三种古代数字,体现了数字也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还使学生初步知道早期的数字是与具体的数目相联系的,只是到后来才逐渐发展成抽象的符号,如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在此基础上教材介绍了自然数概念的含义和特点。自然数是数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类最初认识的数就是自然数。随着生产和数学科学的发展,数系逐步扩展,产生整数、分数、小数、有理数等等。在第一学段学生学习的主要是自然数,接下来要系统学习小数和分数。因此在这里有必要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一方面是对以前认数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也为以后把数的范围扩展到分数、小数做好准备,同时也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根据对学情与教材分析:教材的分析,个人认为学生学习应当是

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可以采用学生自学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前可以布置学生通过看书、上网等形式搜集有关数的产生的知识。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 【教学预设】: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9-20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介绍数的产生,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2、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的产生过程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 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说课稿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教材中只举了少数例子进行说明,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材展示了古代人们如何计数、如何初步发明各种计数符号等,直观形象的介绍了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并介绍了十进制计数法。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的历史,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为以后把数的范围扩展到分数、小数做好准备;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掌握最常用的一种计数方法——十进制计数法。 二、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自主学习、尝试新知的研究学习。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可能。为此,在教学“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时,我直接让学生自己自主尝试、积极探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间、时间,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2、通过学生自己完成数位顺序表,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掌握最常用的一种计数方法——十进制计数法。 四、学法

四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抓住了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 五、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尽力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着重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研讨法。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师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么多年的数学了,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其实啊,我们跟数已经成了老朋友了。但是你们有过这样的疑问吗:这些数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课件出示数的产生过程。 2、教师应和学生的回答情况出示准备好的小石子、绳子和木板,结合教材中的三幅图来介绍原始社会的计数方法,说明当时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如何用小石子检查放牧归来的羊的只数;如何用结绳的方法统计猎物的个数;又如何用在木头上刻道的方法记录捕鱼的数量等等,引出数学一一对应思想。 3、了解古代一些数字符号——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等。 4、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介绍印度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故事。 (二)、呈现新课 1、建立自然数的概念 (1)教师边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边在黑板上写数字1,2,3,4,5,…,10,…,68,…,105,…说明这些就是所谓的自然数,最后说明“0”也是自然数。 (2)请同学们例举更多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数,加深对自然数的印象。 (3)请小组讨论研究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教师适当提问,引导学生发现自然数每相邻的两个数中,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一个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六课时数的产生 人教版

数的产生(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经历数的产生过程,认识自然数; 2.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3.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知道数的产生 教学难点:知道数的产生 学科育德、习惯培养、学科教学改进建议:通过探索、思考、 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的产生过程中去。使学生了解中国古 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PPT课件学生查找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学习力这么多年的数学,我们每天都在跟数打交道。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要用到数,其实我们跟数已经成为了老朋友。到目前为止,你们都学过了哪些数? (生简单举例) 师:我们已经这么了解数了,你们知道数是怎么产生的吗?今天我们就老学习数的产生——(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互相交流 (一)数的产生 师:在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有了计数的需求,人

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各种方法来表示物体的个数。你们知道古时人们是怎样计数的吗? 生:实物计数、结绳计数、刻道计数 (PPT课件展示主题图) 师:谁能根据自己所查的资料具体说说这三种方法是怎么表示物体个数的? 生:表述/借助道具演示 师:听了同学们的表述,你对古人的计数方法有什么看法? 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小结:人们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计数,都要把要数的实物与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一对应起来,这种计数方法与现在的计数方法比较起来不够方便,但是也表现出来古人的智慧。 (二)介绍各国的数字 师:随着文字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计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 (PPT展示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 引导学生观察各国数字的特点,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数字不同交流起来很不方便,经过很长时间,才逐渐统一成现在这种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师:对于阿拉伯数字,你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阅读教材17页“你知道吗?”了解阿拉伯数字) (三)讲解自然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第1单元《数的产生》

《数的产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 2.在经历数的产生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和“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使学生了解古老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数的产生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白纸、画笔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一)听故事《记数方法》 师问:同学们第一次来到学校的录播室,你们的心情如何?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和我们一起度过这堂课,他是谁呢?一起看看课件出示图片(聪聪)问:一起大声喊出他的名字! 课件播放小精灵录音:谢谢新昌三小四(3)班的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几个故事想讲给你们听,你们想听吗? 生:想 课件出示图片(远古时代的人们图片)聪聪录音问:你见过这样的人吗?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他们是怎样来记录数字的呢?请听我给你们带来的第一个故事:《记数方法》(播放课件) 师:故事中介绍古时候人们几种记数方法?(板书: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 二、讲解新授,增添新趣 (一)小小设计师 (1)师:同学们如果你生活在远古时代,你还没有学数 字,那么你会用如何记录你的数字呢?请拿出你手中的画笔来试

一试吧?(学生动手操作) (2)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二)介绍数字的产生 师: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这些记数符号就叫做(板书:数字) (1)介绍巴比伦数字(课件播放) 师:巴比伦数字由一些好似小箭头来表示数字,一个小箭头代表数字1,两个小箭头代表数字2,三个小箭头代表数字3……这样记数方便吗?为什么? (2)介绍中国数字(课件播放) 师:我们中国则是用好似小棒的小竖线来表示数字1、 2、3、4、5,那么6是不是就写六根小竖线呢?(课件播放) 当满了5时,就换1根横线代表5,横线下画一根竖线就代表6,画两根竖线就代表7…… (3)介绍罗马数字(课件播放) 师:这又是哪国数字呢?哦!原来是罗马数字。 (三)记忆大比拼 师:听!小精灵有话要说了!(课件录音:现在要考考大家对三国数字的记忆力了,加油哦!)课件播放(游戏开始)(四)听故事二《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师: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各国的数字也不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数字不同很不方便,就需要有统一的数字。这就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小精灵又奖励一个故事给我们,一起看看哦!(播放视频《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师:你知道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吗?(印度人)(五)分清概念,了解自然数。 师:是的,现在吴老师把这些阿拉伯字数字都带来了,一起大声读出来(课件出示数字和录音:数字可以用来记录物体的个数。) (1)自然数(课件出示文字:自然数概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说课稿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说课稿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教材中只举了少数例子进行说明,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材展示了古代人们如何计数、如何初步发明各种计数符号等,直观形象的介绍了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并介绍了十进制计数法。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的历史,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为以后把数的范围扩展到分数、小数做好准备;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掌握最常用的一种计数方法——十进制计数法。 二、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自主学习、尝试新知的研究学习。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可能。为此,在教学“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时,我直接让学生自己自主尝试、积极探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间、时间,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2、通过学生自己完成数位顺序表,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掌握最常用的一种计数方法——十进制计数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学法和教法上谈谈:

四、学法 四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抓住了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 五、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尽力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着重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研讨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么多年的数学了,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其实啊,我们跟数已经成了老朋友了。但是你们有过这样的疑问吗:‘这些数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2、教师应和学生的回答情况出示准备好的小石子、绳子和木板,结合教材中的三幅图来介绍原始社会的计数方法,说明当时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如何用小石子检查放牧归来的羊的只数;如何用结绳的方法统计猎物的个数;又如何用在木头上刻道的方法记录捕鱼的数量等等,引出数学一一对应思想。 3、了解古代一些数字符号——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等。 4、教师简单介绍印度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故事。 (二)、呈现新课 1、建立自然数的概念 (1)、教师边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边在黑板上写数字1,2,3,4,5,…,10,…,68,…,105,…说明这些就是所谓的自然数,最后说明“0”也是自然数。 (教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数物体个数,如:今天早上老师吃了1个苹果;医生叮嘱小明饭后吃2粒感冒药;每天上午我们有3节课;奥运会每4年开一次;一只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 数的产生》优质课教案_20

《数的产生》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限于教学时间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中只举了少数简单的事例进行说明,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材展示了古代人们如何计数、如何逐步发明各种记数符号等,直观形象地介绍了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教学可以采用学生自学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前可以布置学生通过看书、上网等形式搜集有关数的产生的知识。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 学情与教材分析: 教材中出示3幅图来介绍原始社会的计数方法,说明当时如何用小石子检查放牧归来的羊的只数;用结绳的方法统计猎物的个数;用在木头上刻道的方法记录捕鱼的数量等等。这些原始的计数方法表明人类很早就产生了一一对应的思想。随后简单说明了数字的产生。教材中按时间顺序列举了三种古代数字,体现了数字也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还使学生初步知道早期的数字是与具体的数目相联系的,只是到后来才逐渐发展成抽象的符号,如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在此基础上教材介绍了自然数概念的含义和特点。自然数是数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类最初认识的数就是自然数。随着生产和数学科学的发展,数系逐步扩展,产生整数、分数、小数、有理数等等。在第一学段学生学习的主要是自然数,接下来要系统学习小数和分数。因此在这里有必要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一方面是对以前认数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也为以后把数的范围扩展到分数、小数做好准备,同时也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介绍数的产生,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数的产生》说课稿

《数的产生》说课稿 《数的产生》一课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的一节教学内容,它的安排和选择吐出来数学的文化特色,与学生认识大数、理解整数的意义有一定的联系。 说教材 《数的产生》讲述了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教材通过列举简单的事例,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教材展示了古代人们如何计数、如何逐步发明各种计数符号等,直观形象地介绍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说教学目的 1.我为本课时设置的教学目的有三个:A、初步认识数的产生过程及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B、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及相应的计数单位;C、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2.教学目的设置的依据。通过数字的产生、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古代计数方法介绍的探索与学习,对学生进行数学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并相互促进的思想渗透,突出教学的文化特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 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我设计的教法为“创设情境、引人课堂、必要介绍、拓展视野、放开课堂、大胆探索”,学法为“收集资料、合作探索、归纳学法”。我认为通过师生通力协作,必定有满意的课堂效果出现。 说教学流程 一、数字情景导入 1、师:老师请你们欣赏几幅有趣的画,想看吗?(课件展示:用数字组成的美丽图画。)师:这是一个调皮兔娃娃正朝大家做鬼脸;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鸭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悠闲自得地游来游去;这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你在这几幅图中发现了什么? 2、实际数字导入(略)。 师:看来我们的生活还真离不开数! 二、合作探究(了解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1、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了解数的产生。 2、(师小结,演示课件):人类对数的认识就是从结绳记数开始的,那已经是300万年以前的事了。随着劳动的进步,各国相继出现了自己国家的数字,到这时

1617学年四年级数学教案:《数的产生》

数的产生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学情分析: 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的产生过程中去。 教材分析: 在此基础上教材介绍了自然数概念的含义和特点。自然数是数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人类最初认识的数就是自然数。随着生产和数学科学的发展,数系逐步扩展,产生整数、分数、小数、有理数等等。在第一学段学生学习的主要是自然数,接下来要系统学习小数和分数。因此在这里有必要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一方面是对以前认数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也为以后把数的范围扩展到分数、小数做好准备,同时也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数的产生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数的产生 读一读这些数:7、29、9000、136。 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课前大家了解了一些,我们一起来交流。 (师生共同介绍数的产生) 1.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可以出示书上图) 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 ①计数方法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 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 例: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 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例: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 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②符号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数的产生》教案

数的产生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2.使学生认识多位数的计数单位,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及数位的含义,掌握数位的顺序和数级的概念,能根据数位或数级的顷序,初步认识一个具体的数中各个数位,以及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数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计数器,多位数的卡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教学数的产生 1.复习。 (1)提问:你能从右往左说出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吗?谁能从右往左说一说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 (2)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10000 4000 4500 4530 4532 2060 2006 2.教学数的产生。 (1)自然数的产生。 (2)说明数的产生。 3.教学自然数。 (1)说明自然数。 有了数字,就可以用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提问:如果一个物体也没有,用哪个数表示? 追问:什么样的数叫做自然数?你能再说出几个自然数吗? (2)教学自然数的特征。 提问: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几?有最大的自然数?为什么? 想一想:自然数的个数是怎样的? 追问:哪些数是整数?

二、教学十进制计数法 1.教学计数单位。 (1)复习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我们在前三年多里学的整数,都是万以内的数。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指板书的个、十、百、千、万)想一想,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提问:根据上面的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教学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说明: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要用到比万大的数,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比万大的多位数。 老师举出一些比万大的数的例子。 ②从以前学习的一万开始,还可以继续数下去。 出示计数器,拨上一万。提问:现在计数器上表示多少? 我们可以一万一万地数下去。 追问:10个一万是多少万? 现在我们一起十万十万地数。 追问:10个十万是多少万? 一百万一百万地数。10个一百万是多少万?怎样拨珠?现在万位是“1”,是1个多少?接下去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到10个一千万时,说明向前一位亿位上进1,是一亿。这时计数单位是什么? 提问:刚才数数时,有哪些计数单位?每位满几就向前一位进 l? ③我们还可以这样数下去。师生共同一亿一亿地数到十亿、 提问:10个一亿是多少亿?十亿十亿地数到一百亿。提问:l0个十亿是多少亿?谁能说一说,这里数数时有哪些计数单位? ①小结:现在,你能按顺序说出有哪些计数单位吗?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的数位按顺序说——说有哪些计数单位。 2.说明十进制计数法。 刚才我们数数时,每一位上的计数单位满几就要向前一位进l?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说明: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关系。像这样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法。 追问:怎样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在十进制计数法有哪些计数单位?

四年级上册数学《数的产生》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数的产生》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的产生》教案(6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的产生》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数的产生,给学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的产生过程中去。 3、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 2、难点:罗马数字的特点。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情景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有认识的吗?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培根曾经说过一句话。今天老师把它送给你们“读史使人明智,数学使人周密”。谈谈你是怎么理解的! 二、展示交流,探索新知 1、介绍古时候人们生活生产劳动中开始对数的初步理解(多、少) 2、介绍三种计数方法: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 3、介绍记数符号(数字) 介绍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 比较每一种数字的特点,重点介绍罗马数字,并分析罗马数字的特点。

4、出示各国的数字,说明统一数字的必要性。 5、听录音介绍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6、教学自然数的概念。 思考: 这些自然数是怎么排列的? 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几? 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给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四、布置作业: 1、读书第16页、第17页。 2、写一篇关于“数的产生”的感想。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的产生》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数的产生过程,初步认识自然数。 2、使学生经历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过程,掌握包括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在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3、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体验数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自然数和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2、掌握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数的产生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数的产生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数的产生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的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练 习三中的习题P1-2。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教学关键: 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数的产生 读一读这些数:7、29、9000、136。 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课前大家了解了一些,我们一起来交流。 (师生共同介绍数的产生) 1.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 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可以出示书上图) 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 ①计数方法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 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 例: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 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 没有丢。 例: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 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 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 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 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②符号 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 是不同的。 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等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