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饰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及实施意见

装饰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及实施意见

装饰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装饰图案设计”是装饰艺术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装饰图案艺术的历史演变、基本特点、装饰语言等基础知识,掌握装饰图案造型、构成的基本规律和各种表现手法,并能独立地进行装饰画创作。

学生学习后应达到以下的要求:

(1)系统掌握装饰图案的概念、基本特点、规律及应用范围。

(2)掌握多种装饰变形手法,构图方式。

(3)能熟练运用装饰技法进行写生和创作。

(4)掌握装饰色彩的基本规律,能创造性地运用色彩来表现主观情感和装饰画创作。

(5)学习和尝试各种装饰材料和表现技法,拓宽创作视野,增强装饰画的创作能力。

二、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

(1)、文字教材

《装饰画技法》(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李家旭、刘静宜著)

(2)辅导教材

装饰画参考资料及幻灯、图片、实物。

《黑白、图案、艺术》陈辉编著安徽美术出版社

《装饰绘画入门》李明伟著广西美术出版社

《装饰画创作与赏析》周苹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三、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表

本课程总课时72课时(18周 , 周课时4课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3课时)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装饰画的发展。

(2)掌握装饰画与纯绘画的区别。

思考题:

哪些艺术形式属于装饰画的范畴?

第二章装饰画的构图(36课时)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装饰画构图的种类、特点。

(2)掌握构图的正确使用方法。

(3)掌握装饰画的基本变形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4)掌握装饰色彩与色调、色彩对比等若干因素的关系,以便能主观表现情感。 [教学内容]

(一)装饰构图(20课时)

1、装饰构图的基本要素:点、线、面。(2课时)

装饰构图的基本原则:自由与制约,对比与统一。

2、构图样式

1)、装饰画的平视体构图(2课时)

2)、装饰画的立视体构图(2课时)

3) 适合式构图(2课时)

4) 组合式构图(2课时)

5) 连续式构图(2课时)

6) 叠层式构图(2课时)

7) 装饰画的空间表现和时间表现(2课时)

8) 节奏韵律与装饰骨架(1课时)

9) 程序化和秩序化(1课时)

10) 装饰构图的完整性(2课时)

(二)装饰造型(8课时)

1) 归纳,理顺,修饰(1课时)

2) 提炼取舍,净化夸张(1课时)

3) 删添法(1课时)

4) 分解组合(1课时)

5) 线的综合运用(2课时)

6) 适形造型(2课时)

(三)装饰色彩(8课时)

1、装饰色彩的相关因素。(2课时)

2、色调的概念和种类(结合色彩构成理论)。(2课时)

3、色调的对比。(2课时)

4、色彩情感及象征意义。(2课时)

思考题:

1、装饰画的时空关系与构图形式有何联系?

2、装饰造型的最主要特征有哪些?

①平面比②简单→复杂③复杂→条理化④抽象

3、装饰造型方法有哪几种?

作业练习:

1、结合课时进行装饰花卉、动物、人物、风景的练习。

2、根据课题需要进行装饰画的调性和各种对比关系的练习。

第三章装饰画的表现技法(30课时)

[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在装饰画制作过程中的两方面技巧。

2、熟悉掌握装饰画制作的基本技法。

[教学内容]

1)强调轮廓以影绘形。(1课时)

2)黑白之旋律在装饰画中的应用。(1课时)

3)退晕法(1课时)

4)喷绘法(1课时)

5)晕染法(1课时)

6)透叠法(1课时)

7)沥粉贴金(1课时)

8)积砂成画(1课时)

9)嵌丝成形(1课时)

10)化废为宝的布贴艺术(1课时)

11)油水分离法(1课时)

12)编织法(1课时)

13)防染法(1课时)

14)蜡染扎染技法(1课时)

15)镶嵌法(1课时)

16)烟熏烙烫(1课时)

17)雕刻拓印(1课时)

18)纸浆堆画(1课时)

19)丝漏、对印法(1课时)

20)铝板漆画(1课时)

21)、漆画技法(1课时)总结和练习(9课时)

作业练习:

教师可重点选择2-3项技法与材料对学生进行重点训练,使之熟练掌握运用,并能进行创作实践。

第四章现代科学技术与装饰画的发展倾向(3课时)

教学建议:

本课程教学主要以实践课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在以教材和书本为主的前提下,可根据学生水平,灵活运用各种有关书籍,拓宽学生思路,增强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并把教学重心放在作业练习上,可采取课内与课外作业相结合辅导教学。另外还可以加上装饰写生,装饰变化到装饰创作的课程。

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既有理论考核,又有图案设计考核。其中理论部分约占30%,图案设计部分约占70%。

装饰图案设计 教案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 装饰图案是一门装饰艺术,是各美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公共基础课,其实用范围和装饰范围涉及面非常广。自从“三大构成”进入中国的艺术设计课程后,对“装饰图案”的课程就不断的进行削减。但我们要正确的处理好这两个课程的关系,这也是艺术设计专业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装饰图案是实用与装饰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把生活中的自然形象,经过艺术加工,使其造型、色彩、构图等适用于审美目的的一种设计图样。装饰图案作为一种基础的艺术训练,在设计艺术中作用很大,它不仅在形象思维上解决装饰造型的基本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全面遵循艺术形式美的规律。 本课程让学生从浅到深的学习:从观察——写生——变化——装饰,运用各种手段和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也丰富了装饰的理念和手法。针对装饰图案的要点进行典型的举例说明和示范展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还丰富了装饰的技法,也使装饰图案的设计与表现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培养对于视觉艺术设计形式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一、时间安排 第一周: 第一章安排:装饰图案的语意设计 第二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 第一节、程式化 第二节、秩序化 第三节、象征性 第二周: 第四节、形式美的总法则 实例讲解:花卉 学生花卉练习 第三周: 第三章装饰图案的思维特征 1、联想 2、想象 第四周 第四章装饰图案的变化法则 1、变化法则 2、点、线、面的装饰语境 第五周 第五章装饰图案的画面构成 1、装饰图案的构成特征 2、装饰图案的透视特征 第六周 第六章装饰图案的色彩特征与表现形式 第七章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第八章图案的组织形式 第七周

实例讲解与课堂作业辅导 作业讲评 二、授课内容 第一章装饰图案的语意设计 教学目的:通过对装饰艺术、图案概念的了解,学习与掌握基本的设计概念,形成整体认识,为进一步掌握装饰图案做好准备。 重点:了解装饰、图案的概念,并能够通过概述形成系统的认识。 首先我们理清几个概念: 1、艺术 2、装饰 3、图案 4、装饰图案 一、艺术 罗伯特·穆希尔:“对我们而言,艺术就是我们在艺术这个名称中看到的东西,他是不依赖于法规而存在的复杂的社会产品”说明了艺术是社会的产物。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说“艺术是情感符号”。我们来了解这两个人: (1)罗伯特·穆希尔(1880~1942):奥地利作家,代表作德语长篇小说《没有个性的人》。罗伯特·穆西尔1880年出生于奥地利,他的家族是一个在文化界很有声望的家族,自小他便喜欢文学艺术。17岁的时候,为了满足父亲的意愿,罗伯特·穆齐尔进入维也纳军事学院学习, 23岁那一年,他进入柏林大学学习哲学、语言学和心理学课程,28岁那一年获得了柏林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1906年,还在大学读书的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1911年和1924年,罗伯特·穆齐尔还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统一》和《三个女人》,他还创作有剧本《狂热的人》和《温芩茨》,并写了很多的文学评论、随笔和包含有自传色彩和思想结晶的日记,构成了罗伯特·穆齐尔丰富和复杂的文学世界。 (2)苏珊·朗格(Susanne https://www.doczj.com/doc/cc19089351.html,nger,1895-1982)德裔美国人,著名哲学家、符号论美学代表人物之一,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校任教,主要著作有《哲学新解》(1942年)、《情感与形式》(1953年)等。其艺术哲学全面继承、发展和完善了卡西尔的符号论,使符号论美学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达到鼎盛,产生了巨大影响。《艺术问题》与《情感与形式》是朗格集中阐述其美学思想的主要著作。苏珊朗格在给“艺术”下定义时指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苏珊·朗格的符号论美学,在本世纪个叶曾风蹿一时。美国的一位评论家理查德·科斯特技尼茨宣称:“战后十年,在美国几乎没有一种艺术哲学比苏珊·朗格所阐述的理论占据更大的优势。”著名美学家托玛士·门罗也承认,符号和符号论在当时是占统治地位的美学理论。朗格不仅在哲学、美学上建树不凡,而且对符号逻辑、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等学科进行过专闻的研究,

133 装饰图案01170620教学大纲

《装饰图案》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装饰图案 课程代码:01170620 课程负责人:汪顺锋 二、学时与学分:32学时,2学分 三、课程性质:必修 四、适用专业:视觉传达 五、使用教材: 王峰等编.《装饰图案设计(新一版)---中国美术院校新设计系列教材》.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社,2014年 六、参考书目: 1.朱磊等编.《装饰图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2.周怡主编.《图案设计》. 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 3.刘时燕编. 《装饰图案的创意与表现》.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 4.张如画编.《四大变化装饰图案创意:人物与动物(上)》.吉林美术出版社,2011年 5.张如画编.《四大变化装饰图案创意:花卉与风景(下)》.吉林美术出版社,2011年 七、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 八、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课程目的:通过装饰图案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装饰图案艺术的历史演变、基本特点、装饰语言等基础知识,掌握装饰图案造型、构成的基本规律和各种表现手法,并能独立地进行装饰画创作。 课程任务:教师可重点选择2-3项技法与材料对学生进行重点训练,使之熟练掌握运用,并能进行装饰图案创作实践。 九、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①系统掌握装饰图案的概念、基本特点、规律及应用范围。 ②掌握多种装饰变形手法,构图方式。 ③能熟练运用装饰技法进行写生和创作。 ④掌握装饰色彩的基本规律,能创造性地运用色彩来表现主观情感和装饰画创作。 ⑤学习和尝试各种装饰材料和表现技法,拓宽创作视野,增强装饰画的创作能力。 ⑥能够借助平面设计软件(photo\CorelDRAW)进行电脑图案的简单设计。 十、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装饰概述 1.教学目标: ①重点理解装饰与装饰图案的概念。 ②理解装饰图案的类型。 2.教学内容: 第一节装饰与装饰图案的概念 第二节装饰图案的类型 3.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装饰与装饰图案的概念及装饰图案的类型。 4.教学难点: 装饰图案的类型。 第二章装饰图案的艺术演变

《装饰画》教学大纲

《装饰画》教学大纲 《装饰画》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装饰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色彩、形状、线条和空间的巧妙组合,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装饰画的艺术元素和技巧,掌握创作装饰画的方法,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二、课程目标 1、了解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艺术元素。 2、掌握装饰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色彩搭配、形状设计、线条运用等。 3、通过创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享精神。 三、课程内容 1、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装饰画的艺术元素:色彩、形状、线条和空间。

3、装饰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色彩搭配、形状设计、线条运用等。 4、创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装饰画的创作,教师指导。 5、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和自评,教师点评。 四、教学方法 1、理论讲解:教师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示范教学:教师现场示范装饰画的创作过程,讲解技巧和方法。 3、创作指导: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的问题。 4、作品展示与评价:采用小组讨论、互评和自评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从中获得反馈。 五、评估方式 1、出勤率:学生按时参加课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作业:完成装饰画的创作,并提交电子版作业。 3、小组讨论: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经验。

4、互评和自评:通过互评和自评,了解自己的作品优缺点,提高审美能力。 六、课程安排 1、第一周:介绍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了解装饰画的艺术元素。 2、第二周:学习装饰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进行基础练习。 3、第三周:开始分组创作装饰画,教师提供个性化指导。 4、第四周:继续创作,完成作品,进行小组讨论和互评。 5、第五周:展示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点评。 七、教学资源 1、教材:装饰画艺术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书目:装饰画精选(人民邮电出版社)、装饰画基础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等。 3、网络资源:访问艺术类网站、博客等,了解装饰画的最新动态和相关资讯。 4、教学器材:画板、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等。

《装饰图案》课程教学大纲

《装饰图案》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能够掌握国内外装饰图案和装饰图案在教育领域的发展现状,了解装饰图案和装饰图案教育的重要性,掌握装饰图窠的概念、类别和发展概况,了解其艺术特点。能够熟练掌握装饰图案的各种法则、素材整理、构图、造型、及色彩表现等,掌握完整的设计与制作过程,具备独立进行装饰图案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2.具备一定的装饰图案作品赏析、理论研究和创作能力。能够赏析装饰图案作品的不同风格特点和形式美感。能够对装饰图案及装饰图案教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能够明晰中小学图案课程与教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能够独立进行装饰图案作品的创作。 3.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中小学装饰图案学习理论,把握中小学装饰图案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遵循中小学装饰图案学习过程中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并运用中小学装饰图案学习的普遍规律。 4.能够掌握中小学装饰图案教学的基本支撑和过程步骤,能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教育理念,主动建构小学装饰图案教学的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掌握装饰图案问题的设计及其教学的基本要求; 5.具有准确把握与解读小学装饰图案教材、合理选择与使用小学装饰图案教学方法、恰当组织与设计小学装饰图案教学流程、科学使用与整合小学装饰图案教学手段、有效开展与提升小学装饰图案教学评价,以及灵敏反馈与推进小学装饰图案教学实施的能力; 6.能运用所学装饰图案知识进行课外辅导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知识面。 7.能结合实际需要,具有将装饰图案结合环境进行装饰布置,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的能

力,达到传承和推广传统艺术之美,潜移默化的综合育人目的。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1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线描装饰画教学大纲

线描装饰画教学大纲 线描装饰画教学大纲 导言: 线描装饰画是一种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通过线条的勾勒和组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图案和形象。线描装饰画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装饰品,还能够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本文将介绍线描装饰画的教学大纲,旨 在帮助教师系统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一艺术形式。 一、课程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表现能力。 线描装饰画要求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对象,捕捉其细节,并通过线条的勾勒准确 地表现出来。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线描装饰画的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将线条组合成 图案和形象,展现个人的艺术风格。 3.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线描装饰画,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风格的线条表现,培养自己的 审美观念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线条的基本训练 学生需要通过练习直线、曲线、斜线等基本线条的勾勒,掌握线条的基本特点 和表现能力。 2. 线条的组合与变化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将基本线条进行组合和变化,创造出不同的图案和形象。通 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线条的表现技巧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线条的粗细、长度、方向等来表现不同的纹理和质感。 通过练习,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 4. 线描装饰画的创作 学生需要通过创作线描装饰画,将所学的线条表现技巧运用到实际作品中。通 过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 1. 示范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线条的勾勒和组合技巧。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线描装饰画的基本技巧。 2. 实践训练 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训练,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复的实践,逐渐提升自己 的线条表现能力和创作水平。 3. 作品分享和评价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分享和评价,通过互相交流和讨论,提升自己的艺 术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四、教学评估 1. 作品评价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包括线条的准确性、组合的创意性以及整体 的表现效果等方面。

装饰图案课程标准

《装饰图案》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装潢设计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写生变化规律,形式美基本法则,图案的各种表现手法,及图案配色方法与原则。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图案的创造设计与表现能力,掌握写生变化规律,形式美基本法则,图案的各种表现手法,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面服务于社会。 二、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装饰图案的语意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节何谓装饰 第二节装饰艺术 第三节装饰语意 第四节图案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装饰艺术,图案概念的了解,学习与掌握基本的设计概念,形成整体认识,为进一步掌握装饰图案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装饰、图案的概念,并能通过概述形成系统的认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对图案形成系统的认识。 第二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 [教学内容]: 第一节程式化 一、造型观念上的传承 二、造型手法上的传承 第二节秩序化 第三节象征性 第四节形式美的总法则 一、变化与统一 二、节奏与韵律 三、对比与调和 四、重心与比例 五、对称与均衡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装饰图案形式美法则中的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的了解与掌握,能够将其熟练地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深入了解与掌握装饰图案的基本造型法则,形成基本的装饰设计审美意识,能够有效地运用形式美法则。 教学难点:使学生深入了解与掌握装饰图案的基本造型法则,形成基本的装饰设计审美意识。 第三章装饰图案的思维特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联想 一、相似联想 二、相关联想 三、相反联想 第二节想象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有目的的想象与联想,实现观念与形象上的再创造,有效地利用想象与联想,加强艺术形象的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使艺术创作达到更高的境界、充分展现出新的视觉形象与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想象与联想上进行有效地转化与嫁接。 第四章装饰图案的变化法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联想 一、省略与提炼 二、夸张 三、添加法 四、求全法 五、象征、寓意法 六、解构法 七、共生法 第二节点、线、面的装饰语境 一、点的装饰语境炼 二、线的装饰语境 三、面的装饰语境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变化法则的学习,充分了解、掌握变化规律,在实际创作中能充分运用变化法则,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形式法则的运用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如何有效地使用形式美法则、灵活掌握各种法则及点、线、面得装饰规律是本章的重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有效地使用形式美法则、灵活掌握各种法则及点、线、面得装饰规律。 第五章装饰图案的画面构成 [教学内容]: 第一节装饰图案的构图特征 一、构图 二、构图的骨架形式 第二节装饰图案的透视特征 一、反向透视

装饰图案教学大纲

装饰图案教学大纲 装饰图案教学大纲 引言: 装饰图案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可以为物体增添美感和独特性。无论是在建筑、 家居、服装还是工艺品上,装饰图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介绍一份装 饰图案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掌握装饰图案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一、装饰图案的分类 装饰图案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类别,包括几何图案、植物图案、动物图案和人物 图案。每个类别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学习者首先需要了解不同类别 的装饰图案,并能够识别和区分它们。 二、装饰图案的设计原则 1. 对称性:对称性是许多装饰图案的基础。学习者需要理解对称性的不同形式,如水平对称和垂直对称,并学会运用对称性设计出平衡和谐的图案。 2. 重复性:重复性是装饰图案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学习者应该学会合理地运用 重复元素,创造出统一而有序的效果。 3. 比例和尺度:学习者需要掌握比例和尺度的概念,以便在设计图案时能够正 确地调整元素的大小和位置。 4. 色彩运用:色彩是装饰图案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学习者应该了解不同色 彩的搭配原则,并能够运用色彩来增强图案的表现力和效果。 三、装饰图案的绘制技巧 1. 手绘技巧:学习者需要通过练习来提高手绘技巧,包括线条的精准度和稳定性,以及对形状和比例的准确把握。

2. 数字绘图技巧:数字绘图软件的运用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加高效地设计和编辑装饰图案。学习者应该学会使用常见的绘图软件,如Adobe Illustrator等,并掌握基本的绘图工具和操作技巧。 3. 纹样设计:学习者需要了解纹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图案的重复方式、排列方式和变化方式。掌握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学习者设计出多样化和富有创意的装饰图案。 四、装饰图案的应用 装饰图案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服装和工艺品等领域。学习者需要了解不同领域的应用要求和特点,以便能够根据具体需求设计出合适的装饰图案。五、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一些经典的装饰图案案例,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装饰图案的设计原理和技巧。案例分析的重点是解读图案的构成要素、设计思路和艺术效果,以及与实际应用的关系。 六、实践项目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学习者可以进行一些实践项目,如设计一个装饰图案并应用于实际物体上。通过实践,学习者可以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创作水平。结语: 装饰图案是一门有趣且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形式。通过学习装饰图案的分类、设计原则和绘制技巧,以及应用和案例分析,学习者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并在实践中创造出独特而美丽的装饰图案。希望这份装饰图案教学大纲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装饰图案的精髓和技巧。

《装饰与图案》实验大纲

《装饰与图案》实验课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实验课程名称:装饰与图案 英文名称:Decorationandpattern 课程总学时:48总学分:3 实验学时:32 适用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二年级 二、实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实验课是结合讲授课程而进行,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深入理解理论知识的含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图案的组织方法与表现手法,更重要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创新出现代的图案设计汲取营养。在实践的基础上,去完美和丰富传统图案的风格。使传统图案焕发出灿烂的青春。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以学习者应用能力培养维主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维传统,以培养具备广告艺术装饰图案设计制作和数字化动画能力专业化处理技能人才为目标,结合中外艺术装饰图案的演变与发展。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系统掌握装饰图案的概念、基本特点、规律及应用范围。 2、掌握多种装饰变形手法构图方式。 3、能熟练运用装饰技法进行写生和创作。 4、掌握装饰色彩的基本规律、能创造性地运用色彩来表现主观情感和装饰画创作。 5、学习和尝试各种装饰材料和表现技法、拓宽创作视野、增强装饰画的创作能力。 四、考核办法和成绩评定标准 该课程以考查的方式作为成绩评定的标准,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其中包含考勤成绩,平时作业成绩,最终完成的装饰图案作品将作为最终的考核成绩,占70%。 五、实验指导书 刘洋、马可欣编《装饰与图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 实验项目、内容与要求: 实验一装饰与图案的审美练习 实验类型:综合性设实验 实验学时:6 每组人数:4实验目的: 通过对装饰图案概念对了解,认识装饰图案对基本特征,学习并掌握图案设计对基础理论认识,认识图案对类别,了解绘制图案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并掌握不同工具与材料的运用技巧,从而为图案

图案与装饰画教学大纲

《图案与装饰画》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工业设计总学时:36 教学学时:36 实践学时: 课程学分: 2 编写时刻:2020年6月执笔人:刘帆 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图案与装饰画》是设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专业起着设计基础教育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图案设计和装饰画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把握图案设计与装饰画的表现方式和设计构思形式,达到艺术理论、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全面综合进展,以适应从事艺术设计工作的需要。本课程的学习将对产品设计工作者的专业设计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积存设计专业知识,开拓学生的专业设计思路,丰硕思想,提高学生的制造表现能力和艺术设计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设计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应该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分时期、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教学进程中通过对图案设计与装饰画的分析来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能从理论到实践,慢慢熟悉、把握图案设计的创新表现方式和运用特点。 在课程教学的方式上,讲课教师应该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素材实例讲解,幻灯片展现和多媒体教学 手腕向学生展现与讲解,使学生能直观的把握图案设计与装饰画的创作形式和表现方式,从创新性、美 观性、形式性等方面进行引导学生,从而真正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章图案与装饰画概述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了解什么是图案,什么是装饰画;图案与装饰画的进展及特点 教学内容 1、图案与装饰画的概念 2、图案与装饰画的分类 3、图案与装饰画设计的特点与运用范围 4、中外图案与装饰画艺术的进展

装饰画 教学大纲

装饰画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90416Z10 课程名称(中/英文):装饰画/Decoration Picture 课程类别:必修 学时/学分:48/3 先修课程:二维设计、色彩设计、三维设计等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设计 教材、教学参考书:《装饰画教学创意应用》,周嘉勋,辽宁美术出版社;《装饰画》,,湖南美术出版;《装饰图案设计技法新探》,张歌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装饰画是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必修课程,引导学生在程序化的平面中,按照构成的形式规律,掌握现代装饰画的造型构图的处理方法与表现技巧。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及创作能力与实践能力,重点注重对材料的认识和技法上的掌握。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效果和要求:1、知识要求:了解和掌握以下主要内容:了解装饰画的发展历程;系统掌握装饰图案的概念、基本特点、规律及应用范围;掌握多种装饰变形手法,构图方式;掌握装饰色彩的基本规律;学习和尝试各种装饰材料和表现技法。2、能力要求:要求达到以下能力:现场调研能力;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能力;分析、采取正确态度的应对能力;发现和提取设计概念能力;概念与设计手法转化能力;设计表达能力。3、素质要求:要求获得和深化以下素质:对优秀装饰作品的借鉴与学习态度;较好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该课程总课时为48,期间安排三个课内实践环节,共24个课时。第一个实践环节为讲完装饰画概述与装饰画基本原理及法则后的资料搜集与设计草图拟定,8个课时,要求市场、文本图片调研等并形成调研报告及草图方案;第二个实践环节为讲完装饰画色彩基本原理与创作手法后的设计方案定稿,8个课时,要求设计技法与效果更加完善;第三个实践环节为设计方案实物制作,8个课时,要求集体讨论并确定设计使用的主要材料。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传统装饰图案》课程教学大纲

《传统装饰图案》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传统装饰图案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工艺美术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48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40 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传统装饰图案课是工艺美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它以研究装饰图案规律为起点,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掌握传统装饰图案艺术语言的丰富内涵和多种表现技能。因此,学生应从传统装饰图案的理论学习和感觉训练两个方面着手,联系实践的运用,让学生掌握传统装饰图案的色彩和形式法则。 二、课程教学要求 ①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了解传统装饰的基本要领和基本内容。 ②通过讲授理论、作品分析、作业训练,掌握传统装饰图案常识。课程结束时进行作业讲评总结。 三、先修课程 《色彩构成》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传统装饰图案知识,并能通过传统装饰图案原理的讲授使学生在短期内通过大量的训练,能够将需要的装饰图案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传统装饰图案的基本法则和原理进行有选择训练。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采用讲授、示范、范例分析辅导作业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色彩的基础知识(2学时) 1.教学内容 (1)传统装饰图案的基本特征; (2)黑白装饰图案; (3)色彩装饰图案 2.重、难点提示 (1)理解传统装饰图案的基础知识; (2)黑白装饰图案和色彩装饰图案的特点。 第二章临摹经典传统装饰图案(2学时)1.教学内容 (1)临摹经典的传统装饰图案; (2)黑白装饰图案的课堂练习; (3)色彩装饰图案的课堂练习。 2.重、难点提示 (1)传统装饰图案的规律及特点; (2)课堂练习准确度的把握 第三章创作传统装饰图案(4学时)1.教学内容 (1)传统装饰图案的特征; (2)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 (3)统一调和; (4)类似调和; (5)秩序调和。 (6)课题创作练习 2.重、难点提示 (1)传统装饰图案的特征的规律和方法;

《装饰艺术设计》教学大纲

《装饰艺术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背景 二、课程目标 1.了解装饰艺术的发展历史,掌握装饰艺术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2.掌握不同装饰风格的特点,并能运用于实际设计项目中。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能够独立完成装饰设计方案。 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 1.装饰艺术的概述 -装饰艺术的定义和分类 -装饰艺术的历史演变 -装饰艺术与建筑艺术的关系 2.装饰艺术的基本概念 -线条、色彩、材质、比例等基本元素 -装饰风格的特点与表现手法 3.装饰风格的研究与应用 -古典主义风格 -洛可可风格 -新艺术运动

-现代主义等 4.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装饰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色彩搭配与运用 -空间布局与功能性设计 -材质选择与应用 -光线与照明设计 5.装饰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 -居家装饰设计案例 -商业空间装饰设计案例 -公共场所装饰设计案例 四、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投影展示,介绍装饰艺术相关理论知识。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装饰设计,包括手绘设计、模 型设计和平面设计等。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装饰设计项目的实施过 程和经验。 4.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设计问题,培养团队 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考核方式

1.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完成作业和项目设计。 2.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装饰艺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3.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装饰设计的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资源 1.教材:根据课程内容选择相关的教材,包括《装饰艺术设计原理》、《装饰设计手册》等。 2.配套教学资料:提供装饰设计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指导和相关参考 书目等。 3.助教支持:配备助教,协助教师组织实践操作和检查作业。 七、参考书目 1.《装饰艺术设计原理》 2.《装饰设计手册》 4.《装饰设计案例集》 八、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装饰艺术的概述 第二周:装饰艺术的基本概念 第三周:装饰风格的研究与应用 第四周: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第五周:装饰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

《装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装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装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装饰设计》课程是一门涉及平面设计、插图、装饰艺术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设计课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装饰表现技巧和审美意识,使学生能够掌握装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从而在平面设计的领域中具备丰富的创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 1、掌握装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了解装饰艺术的多种风格和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设计表现能力,提高审美意识。 3、能够在平面设计的实践中灵活运用装饰技巧,提高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品质。 三、课程内容 1、装饰设计基本原理:介绍装饰设计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风格流派和发展趋势。 2、装饰元素:讲解图形、色彩、文字等装饰元素的表现形式和组合

规律。 3、装饰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课题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发掘灵感,进行创意设计。 4、装饰表现技巧:学习绘画、拼贴、数码合成等装饰表现技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5、装饰设计应用:了解装饰设计在平面设计、包装设计、海报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36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1、理论讲解:18学时,讲解装饰设计基本原理、装饰元素、装饰创意等相关知识。 2、实践操作:18学时,进行课题实践,学习装饰表现技巧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意设计能力。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课题实践、小组讨论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包括作业评分、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技能水平。 七、教师指导 本课程的教师将提供全程指导,包括课堂讲解、实践操作、课题辅导等方面,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装饰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八、课程资源 学校将提供以下课程资源: 1、教材及参考书:提供相关的装饰设计教材和参考书籍,以供学生学习和深入探究。 2、多媒体素材:提供丰富的图形、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以支持学生的课题实践。 3、设计软件:提供设计软件,包括Photoshop、Illustrator等,以支持学生的实践操作。 4、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包括设计网站、论坛等,以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和视野。 九、课程评估

《装饰艺术》教学大纲

《装饰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装饰艺术 二、总学时:48学时 三、学分:2.5学分 四、课程性质: 《装饰艺术》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专业任选课程。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一般常见材料的性质、表现形式和适用范围并结合特定的环境设计进行装饰艺术作品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大胆从可视的宏观、微观形象中发掘表现的主题,并注重对技法上的掌握,使之在注重装饰物功能上的从属性、制约性中寻求法则、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六、教学原则和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讲授,通过举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装饰设计理念。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介绍装饰基础知识和装饰表现技法。 3、将部分理论知识穿插在设计与练习的过程中进行,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和体会一些基础知识,避免理论与实际运用的脱节,强化能力训练。 4、在装饰艺术的表现技法与材料的应用环节,采取课堂示范与市场考察形式进行。 5、在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为学生提供一个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选择的余地,鼓励学生多画草图,根据学生差别进行个别辅导。作业完成后进行综合分类讲评,

找出作业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 七、教学内容、要求与时间安排: (一)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装饰艺术概述 1、装饰艺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类别和形式(重点了解) 2、发展历史概述 3、装饰艺术与环境(重点了解) 第二章平面装饰艺术 1、装饰画与装饰绘画 2、软壁饰、硬壁饰(重点掌握处理技巧与表现方式) 第三章装饰雕塑 1、装饰雕塑发展概述 2、特质与形式、材料与肌理(重点了解并能运用) 3、装饰雕塑理论的发展、美学价值(重点了解) 第四章现代装饰艺术发展趋势 1、现代装饰艺术与世界文化背景 2、当代装饰艺术的发展状况 3、现代装饰艺术发展: (二)、学时分配与作业要求:

《室内外装饰艺术品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装饰艺术)

《室内外装饰艺术品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装饰艺术) 课程名称:室内外装饰艺术品设计(1)、(2) 课程编号:060455A、060455B 课程学分:8学分 课程学时:208学时 课程安排:三年级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1、通过室内外装饰艺术品的设计,使学生掌握室内外装饰艺术品设计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能够设计出适应我国国情的民众能普遍接受的室内外装饰艺术品。 2、了解当代民众对环境艺术产品的欣赏品位和要求。 3、掌握装饰艺术品在室内外环境中的应用规律,注重实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有机结合。 4、了解当今国内外,在环境艺术品开发、研究、创作、设计、生产、应用等各个环节的历程、现状和发展情况。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 教学以理论讲授和实践辅导相结合,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装饰艺术品设计的原理,了解掌握装饰艺术品设计的规律,学习各种装饰方法和装饰手段,可使用单一材料如陶瓷、纤维、金属、漆艺、玻璃等,也可以使用多种材料进室内外装饰艺术品的设计、创作。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课程名称:室内外装饰艺术品设计(1) 课程编号:060455A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学时:92学时 课程安排:三年级上学期 教学内容: 1、室内装饰艺术品的概念; 2、社会意义和现实作用; 3、设计的规律和设计方法; 4、材料表现与构成设计; 5、通过四个阶段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辅导完成室内装饰艺术品的设计方案; 6、在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组织1-2次教学参观。此外,在方案实施之前组织观摩 国内外优秀 室内装饰艺术品录像资料和其他图像资料; 7、制作完成室内装饰艺术品模型或实物作品。 课程名称:室内外装饰艺术品设计(2) 课程编号:060455B 课程学分:4学分 课程学时:112学时 课程安排:三年级下学期 教学内容:

《室内装饰制图》教学大纲说课材料

室内装饰制图 课程代码:B0631108 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课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室内方向)总学时:72 讲授学时:36 实践学时:36 课程学分: 4 编写时间:2008年8月 一、课程性地位与作用 该课程是室内装饰专业的主干课程,是设计与表现代桥梁,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装饰制图的方法和步骤,并达到相当熟练的水平。 二、课程教学目的 在掌握熟练的室内制图基础上,结合计算机绘图方式,使学生能够胜任手工制图、计算机制图等工作模式,适用本行业的发展趋势。 三、课程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一单元:室内装饰制图的符号规定(4学时) 教学要求 讲述室内装饰制图的符号规定,让学生重点了解尺寸标准、比例运用及运用模板制图的方法,具备较美观点图面质感表现技巧。 教学内容 1.图纸的编排 2.图纸的图幅 3.图线 4.各剖立面指向符号 5.尺寸标注和标高 教学重点 各剖立面指向符号 教学难点 尺寸标注和标高 第二单元:室内设计工程图的图例(4学时) 教学要求 讲述室内装饰制图的各种图例,让学生重点了解尺寸标准、比例运用及运用模板制图的方法,具备较美观点图面质感表现技巧。

1.建筑图例 2.植物图例 3.卫浴图例 教学重点 建筑图例 教学难点 建筑图例 第三单元:室内装饰平面图画法(8学时) 教学要求 讲述平面布置的方法,让学生重点了解尺寸标准、比例运用及运用模板制图的方法,具备较美观点图面质感表现技巧。 教学内容 1.装饰平面图的内容 2.尺寸标注与比例运用 3.材料标注与线型 4.平面图质感表现 教学重点 尺寸标注与比例运用 教学难点 平面图质感表现 第四单元:室内装饰天花图画法(4学时) 教学要求 讲述天花图的相关制图知识,让学生掌握天花图的制图步骤与方法。 教学内容 1.装饰天花图的基本内容 2.天花图与灯具的配置 3.尺寸标注与灯具说明 4.天花材料标注

《室内装饰设计程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室内装饰设计程实践》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3150342 课程名称:室内装饰设计课程英文名称:Interior Design 课程所属单位:机械工程系工业设计教研室课程面向专业:工业设计 课程类型:选修课先修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工程制图、设计表现技法 学分:2总学时:40 (实践学时:20)应开实践工程个数:3二、课程性质与目的 室内装饰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它本身是一门复杂的综合学科,涉及到工业设计、建筑学、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结构工程学、建筑材料学等多门学科,也涉及到家具陈设设计、工艺美术、绿化、园林艺术等领域.学生主要通过学习和相应的训练了解室内装饰设计的程序与方法,掌握其基础构成和基本体系。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实践一:装饰风格认知实践(4学时) 基本要求: 1、熟悉和掌握东西方古典设计风格的形式特种; 2、熟悉和掌握东西方近现代设计风格的开展演变; 3、整理参观、调研资料,编写实践报告。 主要内容: 1、参观知名室内设计案例 2、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查找资料,深入了解一种感兴趣的设计风格 3、根据所得资料,绘制某种风格类型的代表作品草图,并加以评论。 操作要点: 1、根据老师要求对某个地点进行集体参观 2、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查找资料,记录相关内容并加以比拟 3、手工绘制自选风格类型的代表作品 4、撰写风格评论(自己的看法与感受,不少于1000字) 主要仪滞设备:激光测距仪、皮尺。 实践二:居住空间设计实践(8学时) 基本要求: 】、掌握室内设计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2、熟悉和掌握居住室内空间设计的功能流线分析 3、灵活使用各种风格形式,创造个性化的居住空间 4、熟练掌握工程图纸的绘制规范 主要内容: 1、平面功能分析、平面流线分析、平面方案设计

装饰图案课程标准

装饰图案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由于中专课程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本课程主要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基础图案、色彩构成和装饰画;教学时间是一学年;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和装饰画的设计技巧,掌握图案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色彩的配色的基础知识和装饰画的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巧,从而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学习到系统的基础知识,形成艺术设计知识体系,同时,提高学生对于设计的兴趣和意识,为学好艺术设计专业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1.掌握图案设计的艺术规律、基本类型和表现手法; 2.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配色技巧和色彩设计基础; 3.掌握装饰画设计的设计原理、表现手法和材质的运用; 4.在学习中去体会装饰色彩的涵义; 5.掌握装饰色彩绘制的常用工具、材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6.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跨两个学期,分为基础图案、色彩构成、和装饰画三部分;本课程重点是装饰画的设计与运用;掌握图案设计的原理, 培养学生设计能力、色彩搭配能力和艺术创造力;难点是对装饰画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中外装饰图案的概述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是第一章; 植物图案的写生与创作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动物图案的写生与创作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人物图案的写生与创作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风景图案的写生与创作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综合图案创作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图案的构成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图案的色彩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色彩对比知识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难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图案的配色关系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图案色彩的表现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 装饰画的表现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难点章节是第三章、第四章; 装饰造型基础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难点章节是第三章;

室内装饰设计原理与制图教学大纲

《室内装饰设计原理与制图》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室内装饰设计原理与制图是装潢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它是提高学生设计理论水平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本课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根本原则,坚持内容的科学性和体系的完整性。使学生认识到,室内装饰设计原理与制图是研究国内外设计艺术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掌握室内设计相关设计与制图能力。 通过了解掌握室内设计的性质、定义、概念、研究范畴中西方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室内设计方式与方法,结合室内设计常用设计软件CAD的使用,通过实例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简单的室内设计。其目的是为了给考生提供一个理论与实际修养平台,增强其对设计的抽象认识为其专业课上的实践及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从事艺术设计实践创作奠定基础,并掌握一定实现设计的软件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框架结构及参考课时

2、对学生选课的建议 可以合理的选择3dsmax,ps等课程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室内设计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室内设计概论,包括室内设计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室内设计师需要必备的修养与素质,让学生对室内设计行业有所了解,知道自己今后需要学习哪些知识与技能。 二、课程内容 ●室内设计的历史与现状 ●室内设计师的必备修养 三、考核内容及考核要求

第二章室内设计的过程与学习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设计的室内设计的过程,以及学习室内设计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室内设计。 二、课程内容 ●室内设计的方法与过程 ●室内设计的学习方法 第三章设计源流之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初步了解中国设计的源流,了解各门类设计作品及其特点。 二、课程内容 (一)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 (二)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 (三)封建社会时期的设计。 三、考核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建筑设计。 (二)中国古代家具设计。 (三)中国古代陶瓷设计。 四、考核内容及考核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