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周易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浅谈周易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浅谈周易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浅谈周易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浅谈周易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周易》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之源,中华民族智慧的宝库,它传承几千年经久不衰。《周易》的历史几乎与中国文明史同久远,跨越过渔猎时代,畜牧时代与农耕时代,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它却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是一部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书籍。它内容丰富。其中一些精粹思想具有历久常新的义蕴,也熔铸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提到周易,大多数人便把算命、占卜、问卦等概念与之联系起来。《周易》在最早的时候确实是用来卜筮,但用《周易》来占卜并不能随便,所谓“卜以解疑,不疑何卜”《周易》的作用也并不是让碌碌无为之人无须做任何事只凭算命便能得到什么,而是当人在进退两难之时为人们稍做判断。关于《周易》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书,历代学者多有争议,但至少可以肯定,《周易》绝不单单是一本卜筮之书,而是融合了哲学、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书。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周易》是一部关于占卜的哲学书籍,其中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哲学思想,关于本质规律,在《周易》中,最根本的规律体现就是阴阳,《周易》认为,天地人伦、世间万物都有阴阳,例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

山为阳,水为阴;《易传·系辞》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思想“一阴一阳之谓道”我的理解是这个世界上归根结底是由阴和阳构成,这种规律适合于宇宙万物,抓住了阴阳就抓住了根本,这一点与占卜也有很大的关系,一般人们通过占卜预测事物的吉凶,而可能出现的结果无外乎两种,好或坏,吉或凶,可与否,是与非,抽象出来就是一正一负,一阴一阳,而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就是阴阳的关系的变化,此消彼长,循环往复,周而复始,通过阴阳的相生,相克,共存与转化来揭示万物最本质的规律,这种看似简单的规律却包罗万象,在任何地方都能解释的通,这也是《周易》的高明之处。其中一方面用“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来强调事物差别,对立变化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主张“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强调综合,统一在物体形态中的功效。《易传》中还提出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它指出肯定的论断包含着转化,而用“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来说明“变则通”,进一步指出了否定的东西和肯定的东西的联系。这些命题都朴素地表达了事物的发展是对立面矛盾而又统一的思想,构成了中国辨证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世界是物质的,这是西方哲学唯物论的最基本观点。中国道德哲学认为世界是由道生成的、组成的,二者同质而异名。《易经》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方法独特而且实用,全面而且深刻。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离代表太

阳和火,坎代表月亮和水,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其它五十六卦各有其名,其卦名的字义虽然不完全显示具体物质,但其所代表的内容离不开物质现象。另外,中国的文字属象形组合文字,每一字都是由代表不同的物质的笔划或部首组成,所以每一卦都带有物质的烙印。如乾有日,坤有土、解有刀、困有木、等等,六十四卦全部立足于唯物论。?人怀疑,文字本身就是物质及其现象的代名词,这样分析还有什么价值,其实这正说明《易经》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是立足于唯物论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发展变化的,发展变化遵循“道非常道”的发展观。《易经》对物质的发展变化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六十四卦的编排顺序就充分体现了自然界的发展变化。如上经三十卦,始于天(乾)地(坤),终于日(离)月(坎)。??把事物的变化寓于其中,屯代表初生,蒙代表幼稚,需代表饮食、讼代表争执,师代表示抢夺,比代表和平,小畜代表积蓄力量,履代表从前慎后,剥代表消落,复代表回归,颐代表舒坦,大过代表过分强大,其本未己弱,?“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己”《道德经》。对立统一和负阴抱阳,是中西方哲学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不同表述,其实质相同。西方哲学关于对立统一的基本表述是对立双方,相互对立,相互联系,互为存在的前提。?中国道德哲学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既分阴阳说明二者不同是对立,既负又抱说明阴阳不可分离是统一,孤

阴不生,独阳不长。双方就是在消长运动中达到平衡,从而使负阴抱阳的平衡体,能持续一定的时间而存在。当这个平衡被打破的时候,就是事物灭亡的时候,构成了万物皆有生命(持续时间)的从有到无的过程。中国人应用对立统一负阴抱阴的规律,表现为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这也是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有独特的逻辑思维方法之所在。?中国人对这一规律的应用可以说与生俱来,得心应手。西方人在对立统一规律的应用方面,自始至终显得生硬,不切合具体事物。《易经》中对一分为二,合而为一的运用可谓出神入化。

《周易》也是一本具有很强使用价值的宝典,在古代,它的实用价值就是用来占卜,预测事物的吉凶,而到了现代,它又有许多新的应用领域,比如风水,建筑,音乐,医学,天文,历法,数学等等,学术界还有一种说法,说数学上的二进制就是十七世纪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周易》的启发下发明的,众所周知,二进制也为后来计算机的发明做出了很大贡献。无论这种说法是否可考,《周易》在当今的民间确实是大行其道,无论祭祀,修房,做生意,办喜事等等都要请教《周易》,《周易》就如一汪源头活水,常读常新,各自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能从《周易》那儿得到想要的答案。?而我在这里想要说的实用性却不止这些,《周易》中还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生活智慧,在这里主要分析三种生活智

慧,第一点就是《周易》隐含的忧患意识,《易传·系辞下》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我的理解是当年发明《易经》的人有忧患意识吗我想这因该从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中找答案,周是农业民族,我们都知道农业的特点,周期长,风险大,农民春耕夏耘,挥汗如雨,辛辛苦苦盼着秋收,但是自然灾害也是无情的,一场洪水,一场冰雹都可能让庄稼颗粒无收,而周王作为最高首领当然也担心他的臣民的生存问题,在那六十四卦中的第六十三卦是“既济”即已经成功,第六十四卦“未济”就是没有成功,既济在前,未济在后,就是告诫人们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要被短时间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要居安思危,而这也是当今我们应该谨记的信条。

前述各点都充分表露了易理之光,我们可以看出上古时代尽管科学文化不发达,但是刚从蒙昧时代走向文明的原始人群,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交往中萌发出对于天、地、人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身的种种现象的思索和探求是持续不断的。《周易》是古老的,但它的基本思想体系可以应用到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应用到自然科学中,《周易》的博大精深,涉及到天地人等各个领域,这一领域包含了天文、地理、气象、数学、哲学、化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正是它具有人与自然和谐而统一的大科学自然观特点,所以才能"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道!包含着解决当今重大难题的思想,对众多科学的某些重大发现和发展作出有机的接

近真理的解释。它虽然不能代替这样或那样形形色色的最新科学,但它包罗万象的质朴自然哲学观和科学思维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科学研究工作有很好的启迪。《易经》在科学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的指导下立说和论述,是人类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一部完完全全的人文科学着作。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易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抛弃从唯心主义出发认识《易经》的立场和观点,确立其科学地位,使之尽快进入理论殿堂,进入国民教育的正式内容,为以德治国,人格治理奠定理论基础,为中华民族全面复兴做出贡献。《易经》的立意体现着宇宙观、人生观。数字的发展变化类似于宇宙观、人生观。用数字演绎卦的变化其理相通。

浅谈周易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2)

《易经》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之浅谈 内容提要: 对易经中蕴含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其主要是从哲学的辩证法出发进行阐释,并且分析了易经中所体现的深刻思想内核。 导言 《周易》是一部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书籍。它内容丰富。其中一些精粹思想具有历久常新的义蕴,也熔铸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提到周易,大多数人便把算命、占卜、问卦等概念与之联系起来。《周易》在最早的时候确实是用来卜筮,但用《周易》来占卜并不能随便,所谓“卜以解疑,不疑何卜?”《周易》的作用也并不是让碌碌无为之人无须做任何事只凭算命便能得到什么,而是当人在进退两难之时为人们稍做判断。关于《周易》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书,历代学者多有争议,但至少可以肯定,《周易》绝不单单是一本卜筮之书,而是融合了哲学、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书。 正文: {一} 易学思想与中国哲学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哲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最高概括,其内涵最小,外延最大。《易经》中乾卦说明了事物由浅到深的发展过程。初九爻:“潜龙勿用”,潜在水里的龙自然是未成气候。“飞龙在天”才是事物发展的成熟时机。如果过于狂妄自大,必乐极生悲,正是“亢龙有悔”。又如《彖传》中:“‘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说明了“得道多助”的道理,有民心才能王天下。《周易》以“神道设教”,接过一般民众都迷信的筮法,装进自然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内容。将卜筮与哲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对哲学不感兴趣的民众也易于接受。正如《春秋》的“微言大义”一样,《易》学中也包括许多看似浅显,但内涵十分丰富与深刻的哲学道理。 二、《大象传》在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周易》之正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精神。细读这两句话,会发现这其中有可贵的涵义存在。如今,中华民族的子孙仍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规勉着自己,鞭策着自己。由此可见,《周易》中的哲学精神对人本身的教化作用之大。 《周易》蕴涵着关于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学《易》能修身养性,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易》,对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帮助。孔子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然后力行”。我认为学习周易,便能使人向着这一个方向走去。 {二} 《易经》作为一部古老的经典著作,从表面看是一部占卜、预测之书,但是,从卦序、卦名、卦象、卦辞、爻序、爻辞、爻象、断辞以及其推演过程等方面分析,其中包含着中国传统道德哲学所有思想和原理。它早于老子、孔子

浅谈周易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完整版

浅谈周易中蕴含的哲学 思想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浅谈周易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周易》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之源,中华民族智慧的宝库,它传承几千年经久不衰。《周易》的历史几乎与中国文明史同久远,跨越过渔猎时代,畜牧时代与农耕时代,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它却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是一部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书籍。它内容丰富。其中一些精粹思想具有历久常新的义蕴,也熔铸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提到周易,大多数人便把算命、占卜、问卦等概念与之联系起来。《周易》在最早的时候确实是用来卜筮,但用《周易》来占卜并不能随便,所谓“卜以解疑,不疑何卜?”《周易》的作用也并不是让碌碌无为之人无须做任何事只凭算命便能得到什么,而是当人在进退两难之时为人们稍做判断。关于《周易》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书,历代学者多有争议,但至少可以肯定,《周易》绝不单单是一本卜筮之书,而是融合了哲学、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书。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周易》是一部关于占卜的哲学书籍,其中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哲学思想,关于本质规律,在《周易》中,最根本的规律体现就是阴阳,《周易》认为,天地人伦、世间万物都有阴阳,例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山为阳,水为阴;《易传·系辞》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思想“一阴一阳之谓道”我的理解是这个世界上归根结底是由阴和阳构成,这种规律适合于宇宙万物,抓住了阴阳就抓住了根本,这一点与占卜也有很大的关系,一般人们通过占卜预测事物的吉凶,而可能出现的结果无外乎两种,好或坏,吉或凶,可与否,是与非,抽象出来就是一正一负,一阴一阳,而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就是阴阳的关系的变化,此消彼长,循环往复,周而复始,通过阴阳的相生,相克,共存与转化来揭示万物最本质的规律,这种看似简单的规律却包罗万象,在任何地方都能解释的通,这也是《周易》的高明之处。其中一方面用“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来强调事物差别,对立变化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主张“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强调综合,

易经思想

易经思想 一.易经的自然观 普遍认为易经起源与占筮。一方面这种观点本身值得商榷,另一方面即使起源于占筮,但《易经》占筮与纯粹的巫术是有区别的。易经占筮的依据一方面是《易经》的自然观,另一方面是《易经》的辩证法思想。 《易经》系词上传一开始就阐明“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成,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周易系词上传》第一章)这说明《易经》是以宇宙的构造形象为依据的。宇宙有阴阳,阴阳造万物,宇宙生成的自然规律也就成了万事万物的行为规范。人的吉凶也是由所涉及的事物本身的性质和运动造成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系词来理解《易经》的自然观是十分不全面的,而要真正找到《易经》的自然观要从八卦的形成和阴阳二气的相生相克原理来理解。系词传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一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系词上传》第十一章)这里的无极就是宇宙生成之前的混沌状态;两仪是指宇宙生成过程中阴阳对立元素出现;阴阳对立元素的对立统一的辨证运动变生成各种事物;而事物的相生相克变决定各种事物的吉凶。 对于宇宙的生成问题,至今还是一个迷。我所接触到的有两种理论,一种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大爆炸理论,该理论认为:“哈勃的发现暗示存在一个叫做大爆炸的时刻,当时宇宙的尺度无穷小,

而且无限紧密。在这种条件下,所有科学定律并因此所有预见将来的能力都失效了。如果在此时刻之前有过些事件,它们将不可能影响现在所发生的一切。所以我们可以不理它们,因为它们并没有可观测的后果。由于更早的时间根本没有定义,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可以说,时间在大爆炸时有一开端。”(霍金《时间简史》) 另一种科学理论是以热力学为基础的进化物理学理论。该理论的基础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当给系统供给能量,复杂系统便从平衡态逐步向非平衡态演化,从而进入了系统的进化过程。 在这一理论中,一个很有兴趣的问题是对“死”的定义。热力学把“死”定义为平衡态,即,混沌态。而把“生”定义为时间有序和空间有序的非平衡态。由“死”转变为“生”是由系统外部供给系统能量所形成的有序结构。普里高津把这种结构称为耗散结构。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宇宙生成的图景:在宇宙生成之前是一种混沌态,当外界给它供给能量以后,就逐步由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变。正如中国哲学描述的那样:轻轻者上浮而为天,沉沉者下凝而为地。 我个人认为,耗散结构理论更能够清楚的描述宇宙的生成过程,并对整个宇宙的运动图景也做了准确的描述。比如,太阳系、银河系都是有序运动,而无数的星系又组成有序的星系集团,这些都是现代科学所证实了的,并且是可以用耗散结构理论准确解释的。 很显然,易经对宇宙的生成的描述与耗散结构理论是非常接近的。为此,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里高津就非常欣赏中国哲学,

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 刘晓青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 课程前言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耕地、牧场、森林、海洋、生物等都遭到的过度的开发和利用,资源面临着日益枯竭,空气和水质在不断地恶化。对此,党和政府在不断地创新执政理念和管理能力。继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之后,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五位一体”的高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将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建设的相关内容予以阐述,明确了今后生态工作的一个重心和重点。 让我们举一个小例子,现在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是空气问题,这一问题在北京是尤为突出的,我这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图片,是一个人在连续225天监测北京天气的一个图片,这个图片是一个拼图式的,他把每一天的北京同一个地方的基本的天气状况进行一个拍照,结果拼成一个225个小图组成了一个大图,这个大图的颜色基本上以灰色状为主,这灰色状基本上就说明了北京天气的一个糟糕的情况。那其中点缀着部分蓝色的点状,这些蓝色的点状就说明空气质量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期。这个蓝色只是整幅图当中的一个点缀,从这个图片当中我们可以很好地进行一个说明。 网上还有一个段子,是在描述北京的天气的。我们伟大的革命者以及我们的主席毛泽东同志写过《沁园春·雪》这样一首词,现在有的人在网上出来一首叫《沁园春·霾》的,它把北京的天气状况形象地进行了一个改写。它说,帝都风光,千里朦胧,万里缭绕;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市民戴口罩,惜雾都伦敦,稍逊风骚。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只识基座不见腰。说明空气的情况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恶劣的状态。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是要描写一个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风光,展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一个壮丽山河,现在网友根据我们的天气状况进行了一个形象的改写。 在面对这样恶劣的天气情况下,那么,人们开始挖空心思寻找对策,不断地回溯历史,反省现实,从中寻找新的解决路径。回溯历史的过程当中,中国古代哲学当中就蕴含了丰富的具有启发性的生态智慧或它蕴含了解决这些矛盾和解决这些问题一个基本思想原

浅谈周易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浅谈周易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周易》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之源,中华民族智慧的宝库,它传承几千年经久不衰。《周易》的历史几乎与中国文明史同久远,跨越过渔猎时代,畜牧时代与农耕时代,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它却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是一部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书籍。它内容丰富。其中一些精粹思想具有历久常新的义蕴,也熔铸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提到周易,大多数人便把算命、占卜、问卦等概念与之联系起来。《周易》在最早的时候确实是用来卜筮,但用《周易》来占卜并不能随便,所谓“卜以解疑,不疑何卜?”《周易》的作用也并不是让碌碌无为之人无须做任何事只凭算命便能得到什么,而是当人在进退两难之时为人们稍做判断。关于《周易》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书,历代学者多有争议,但至少可以肯定,《周易》绝不单单是一本卜筮之书,而是融合了哲学、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书。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周易》是一部关于占卜的哲学书籍,其中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哲学思想,关于本质规律,在《周易》中,最根本的规律体现就是阴阳,《周易》认为,天地人伦、世间万物都有阴阳,例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

山为阳,水为阴;《易传·系辞》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思想“一阴一阳之谓道”我的理解是这个世界上归根结底是由阴和阳构成,这种规律适合于宇宙万物,抓住了阴阳就抓住了根本,这一点与占卜也有很大的关系,一般人们通过占卜预测事物的吉凶,而可能出现的结果无外乎两种,好或坏,吉或凶,可与否,是与非,抽象出来就是一正一负,一阴一阳,而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就是阴阳的关系的变化,此消彼长,循环往复,周而复始,通过阴阳的相生,相克,共存与转化来揭示万物最本质的规律,这种看似简单的规律却包罗万象,在任何地方都能解释的通,这也是《周易》的高明之处。其中一方面用“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来强调事物差别,对立变化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主张“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强调综合,统一在物体形态中的功效。《易传》中还提出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它指出肯定的论断包含着转化,而用“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来说明“变则通”,进一步指出了否定的东西和肯定的东西的联系。这些命题都朴素地表达了事物的发展是对立面矛盾而又统一的思想,构成了中国辨证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世界是物质的,这是西方哲学唯物论的最基本观点。中国道德哲学认为世界是由道生成的、组成的,二者同质而异名。《易经》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方法独特而且实用,全面而且深刻。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离代表太

易经64个道理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儒家四书五经之一,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学习《易经》,从64卦中体悟64个人生智慧。 学习《易经》从64卦中体悟64个人生智慧,为您的生活解惑,减压,导航。我们每天的生活起居,工作事业,健康幸福,其实都受这64个哲理的左右。 第一感悟:养精蓄锐把握机会——学会定位 《易经》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两点之间看起来是直线最近,但人世的道路永远是曲折的,欲速则不达。所以,我们还必须得按部就班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头走起,该受的苦你得受,该喝的蜜你得喝,不可越雷池一步。 第二感悟:心有乾坤神闲气定——戒除浮躁 当人们浮躁的时候,应该想想那浩繁飘渺无穷无尽的宇宙,为什么它能够数亿年的时间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法则,遵循自己的规律不动摇。要知道黄忠六十才跟了刘备走,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为丞相,佘太君百岁挂帅,孙悟空五百岁西天取经修成佛,白素贞一千多岁才下山谈恋爱。年轻人,你说你急什么急? 第三感悟:锲而不舍奋发进取——读书明理 中国的多数成年人总以为面无表情,一脸死相才是成熟的表现。而真正的成熟表现应该是读书明理,见心知性,正辩是非,通达世事。 第四感悟:目标明确果断前行——战胜疏懒 我们要找聪慧的“启蒙”老师作为指导,而不是“启蒙”老师来找我们,如果“启蒙”老师指出我们的缺点和错误,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去改正。 第五感悟:等待时机慧眼明察——走向成熟 等待是一种智慧。等待是一种积蓄。等待是一种信念。人们之所以等待,是因为时机还没成熟。 第六感悟:冷静反省心安理得——避免争执 我们必须学会反省,当我们做事之前反省了,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办事才能得心应手,即使遇到挫折由于预先考虑的明白,心里也会有准备,不至于最后会把事情办砸,甚至走向歧途。当我们做事之后反省了,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就可以为以后的成功铺好路。 第七感悟:伸张正义宽厚仁慈——化干戈为玉帛

(完整版)《易经》中熟语的思想哲理

《易经》中熟语的思想哲理

思患预防(《周易·既济》)、载鬼一车(《周易·睽卦》) 辨物居方(《周易·未济》) 三、思想哲理例说 否极泰来:物不可以终通,故泰极否来;但物亦不会终否,故否极泰来,这些都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常理。《周易·否》上九爻辞说:“倾否,先否后喜”。倾否,有否极泰来,转变于顷刻之际。上九以阳刚之才,居否卦的终极,能倾覆其时代之否塞,所以不曰“否倾”,而曰“倾否”。因先必有危亡之惧,通过人的努力而转化,及终得“倾否”之喜。 乱极必治:乱极必治之理,见《周易·蛊》。蛊卦卦辞说:“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这就是说,蛊是天下乱而多事,因本卦卦象,下巽上艮,巽顺艮止。居上位者,如艮之静止而不动作,颓废偷安;居下位者,如巽之卑顺而不敢违杵,因循苟且。上下彼此懈怠,积弊而致蛊之败坏。又,本卦卦性,上刚下柔。上太刚则情不下达,下太柔而情难上达,上下不交所以致蛊。但天理之常,乱极必治,因败坏而出了事故,不是坐视不理,就可拨乱反正,必须整治一番,才能涉险济难,利泽万物,这就是卦辞所说:“利涉大川,往有事也。” 防微杜渐:“防微杜渐”,可参《周易·坤》初六爻辞。初六爻辞说:“履霜坚冰至。”这就是说,当我们足下踏着霜的时候,就应想到阴寒已甚,阳气渐消,天气就要逐渐冷到结成坚冰了。比喻到人事上来,就有“防微杜渐”的意思。如殷纣之宠爱妲己,咸丰之纵容慈禧,不慎之于始,以致身败国乱。如孔子在《周易·系辞传》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矣。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这些都是表示未注意“履霜”的坏信息而加以防止,从而酿成“坚冰至”的祸患,天下之事,大多如此。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顺之则为祸,当防微杜渐。 弟子舆尸:“弟子舆尸”,语出《周易·师卦》九五爻辞。九五爻辞说:“长子帅师,弟子舆尸。”长子指九二之丈人,使帅师以征;弟子指三四之小人,用以监军,此必然取舆尸之败。因本卦六五君主过于阴柔,不知任将在审慎与专一,若任长子而使弟子参与其权,任君子而使小人参与其权,出师名义虽正,必有覆败之辱,故曰“弟子舆尸,使不当也。”舆,在此指战车;尸,指战死之人。舆尸,指用战车载尸而归,形容大败之状。 何天之衢:“何天之衢”,语出《周易·大畜》上九爻辞说:“何天之衢,亨。”何音荷,有担负、肩姚之义;衡,指四通八达之道,天衢喻朝政大事。因上九大畜大道已成,往日乾阳不可上进。现在可以上进了,往日贤才不得用,现在贤路大开,可以得用了。君子才德充实,又得大有作为之时,故象辞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舍尔灵龟:“舍尔灵龟”,语出《周易·颐卦》初九爻辞。本卦上艮下震,上下皆为阳爻,中为阴爻,大象为离,有灵龟之象。阳刚之爻,本以能养人为贵,但其位卑,无养人之功,有待正应之四以养之,故日“舍尔灵龟”。 官衙南向:“官衙南向”,从历史上的帝王宫室,到府县衙门,都一律南向。如北京的天安门和各省、市、县的衙门,都是南向的,所以有“小小衙门向南开”之俚语。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起源于盖天派的古天文,南向以立圭表测日影,或南向立竿见影以测晷景。南向有方向为正,目标光明和纪念南向测日影所取得的伟大发现,因为前人在古天文的观测中,发现了一整套认识、分析、处理事物的规律和方法,由此可见官衙南向的意义了。 治历明时:“治历明时”,语出《周易·革卦》。如说:“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泽中有之”,指水火不能相容,即自然界相互革命之象。“治历明时”,指治世的大从君子,取象于历法,因时而革。如昼夜不同为一日之革,晦朔不同为一月之革,分至不同为一季之革,四时不同为一年之革等。但古代帝王,改朝换代,必须改历,这亦取“治历明时”之义。《周易玩辞》说:“凡

易经中的哲学思想

易经所包含的哲学思想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讲解易经的学习体会三 听了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讲解易经的部分课程感觉易经包含许多哲学思想。易经以符号之组合与移动、描绘自然界千变万化的奥妙,展示人世的吉凶与因应之道。六十四卦形成一套完整的人生密码,首尾相应,福祸相倚,其中蕴含有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责任的提升、德行修养的必要,以及乐天知命的智慧。 易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多启示: 身处逆境,应思《否bi极泰来》。否极泰来,讲的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向它的对立面。否可转化为泰。泰则亨通,否则失利。最近正看电视剧《寻路》,其中红军被迫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后,红四军中存在许多非无产阶级思想和宗派思想,特别是在留过洋的人中,有人生搬硬套俄国、法国、德国的经验,反对党对军队的领导,强调军事领导人的作用,进而认为前委书记毛泽东管事太多,提出红四军要成立军委,向党、向前委争权。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成了少数,显得很无奈。曾志同志曾经问毛委员怎么办,毛泽东说,我这个人是相信否极泰来的,大不了我这个前委书记就交给他们先干一个时期。结果在福建上航召开的红四军七大会议上,真的解除了毛泽东前委书记的职务,还给了他两个处分。没有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在反国民党围剿的斗争中损失惨重。后来,毛泽东又被请了回来,当时红四军的领导朱德、陈毅向毛泽东作了检讨,毛泽东也作了自我批评。1929年12月28、29日,在上杭古田举行的红四军九大会议上,毛泽东作了报告,通过了他起草的8份文件,重新当选了前委书记。通过开展纠正党内错误思想等活动,把红军又带上了正确的道路,实现了自己相信否极泰来的预言。 前无去路,当想《剥极而复》。剥,剥落;复,来复。《易.杂卦》中说,剥,烂也;复,反也。合用为盛衰、消长之意。车到山前必有路,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恐怕就是最通俗的解释。 见社会乱象,期《革故鼎新》。《易.杂卦》中说,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社会出现乱象,需要破除旧的,建立新的。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早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一种革故鼎新的革命,即破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易经与辩证法

《周易》与辩证法 在远古,由于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低下,人们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是很模糊的,不可能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进行概括和总结,因而也就不可能产生系统的哲学思想。最初哲学思想的萌芽,往往被包含在原始人类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征服自然之幻想的神话传说之中。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随之人类抽象的理论思维也进一步发展起来之后,哲学才有可能从宗教神话中分离出来。《周易》辩证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中国哲学辩证法的源头。 中国哲学有着极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冯契先生指出:“《易经》试图用两个具有对立性质的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排列组台(特定的数量关系)来概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这就是以理论思维的方式来掌握世界。并可说有了朴素辩证法的因素。” 《周易》蕴涵精湛的哲学思想,堪称宇宙代数学和济世宝典,包括太极化生的宇宙观,三才统一的整体观,相反相成的矛盾观,对称互补的均衡观,穷变通久的变化观,等等。《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易经》原是卜筮之书,但在宗教外衣下却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易传》名为传注,实则借题发挥,虽然没有完全摆脱宗教巫术的影响,却有丰富的辩证法内容。《周易》的辩证法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联系的观点。《易传·系辞下》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是从唯物主义出发,包含了寻找事

物之间联系的思想。 矛盾的观点。《周易》认为世界万物均有阴阳两种属性。阳代表正面、光明、在上、刚健、尊贵……;阴代表反面、黑暗、在下、柔顺、卑贱……。因此天为阳,地为阴;暑为阳,寒为阴;白昼为阳,黑夜为阴;山为阳,谷为阴;南为阳,北为阴;雄为阳,雌为阴;表为阳,里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君、父、夫为阳,臣、子、妻为阴等等。世界万物无不可用阴阳来表示其属性。这种思想,为中国古代哲学家所普遍接受。中国古代哲学家论述阴阳对立,大体分三个层次:一指事物之间的对立。如天与地对,男与女对,有阳物必有阴物对,这叫做“以类对”。二指事物内部阴阳两种性质的对立,张载称为“二端”,任何事物内部都有相反的两种性质(因素、势力)存在,如正与反对,上与下对,这叫做“以反对”。三指阴阳各自也有对,阳中有阴阳,阴中也有阴阳。阴阳对立具有普遍性,这是《周易》关于矛盾多层次的思想的发展。 发展的观点。《易传·系辞下》曰:“《易》之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文言》曰:“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事物中矛盾的地位和矛盾中矛盾方面的地位是变化的,即同一事物有种种的矛盾组合态,一种矛盾组合态对应事物的一种具体状态,或即同样矛盾构成的事物可以表现为种种具体状态,与一定爻数的种种卦象对应。《周易》认为,宇宙万物永远处于变动不居的运动过程中,主张社会人生也同样处于日新月异的永恒变化中,所以《周

《易经》哲学思想研究

《易经》哲学思想研究 | 首页 | 《中华复兴方略》 | 好书下载 | 手机彩信 | 娱乐 | 网址 | 文集 | 留言 | 广告招租 | 网站简介 |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 文集首页 | 热点时评 | 军事战略 | 政治国际 | 社会经济 | 历史地理 | 文艺生活 | 哲学学术 | 科教知识 | 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复兴网 >> 文集 >> 哲学学术 >> 正文 2004年7月31日星期六 新闻 ·“摇头水”生意火爆午夜秘密跟踪摇头一族 ·乡干部欲非礼女同事遭拒用石头将其砸死抛尸 ·蹭凉族自助银行内遛狗乘凉取款人不敢入内 ·赌王演示“出老千”套路称是赌场必有陷阱

·图集:带有幼气清纯的阳光型美女张韶涵 娱乐 ·娱乐专题:乱弹娱乐圈中的黑名单 ·不管丰满削瘦PARTY GIRL必杀武器 ·周杰伦海参崴拍MV 一人饰两角(图) ·CCTV6将播<蜘蛛侠>续写好莱坞英雄 ·娱乐导航:超人气歌影视偶像余文乐 体育 ·周杰伦海参崴拍MV一人饰两角(图) ·容祖儿看郑秀文演唱会感动到哭出来 ·Twins 东莞演唱会阿Sa惨遭色狼非礼 ·陈慧琳获魅力奖梁咏琪得灿烂笑容奖 ·郭富城新歌加精选三个封面任人摆布 ·米洛男友偷情照片曝光恋情遭遇空前危机·澳变态杀手奸杀少女 狱中要求改穿女性囚犯衣服·为与情夫长相厮守 少妇竟用鼠药毒死一对儿女·北京郊区农民追羊追出7株罕见野灵芝·学生骂老师老师罚学生四川一校长被罚下课 ·重庆一女婴出生半小时死亡医院擅自掩埋惹纠纷·民警凌晨逮住两个 偷灯贼上网一查发现是逃犯·“鹏菲”写恋情日记 同宿同飞执迷不悔★★★ 《易经》哲学思想研究 中华复兴网 https://www.doczj.com/doc/e77714796.html, [作者:张征祥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73 更新时间:2004-7-29 文章录入:知原] 《易经》作为一部古老的经典著作,从表面看是一部占卜、预测之书, 但是,从卦序、卦名、卦象、卦辞、爻序、爻辞、爻象、断辞以及其推演过程等方面分析, 其中包含着中国传统道德哲学所有思想和原理。它早于老子、孔子而成书,成为老子、孔子 哲学思想的源头活水。 一、《易经》包含着“道非常道,有无相生”的宇宙观

易经与管理哲学

《易经》与管理哲学 《易经》是研究宇宙万物“系统”变化规律的,管理科学同样也要研究“系统”(如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一个市等)的变化规律。因此《易经》也是中国管理哲学的宝典,并为中外管理学者所关注。 一般学者认为《周易》中《师卦》、《家人卦》,揭示了由管人、理人到安人的管理之道。 《师》卦论战争,亦为论管理。反复讲到用人的原则,“丈人,吉,无咎”(卦辞)、“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上六爻辞)。认为庄严尊长之人方为对人进行管理或率兵打仗的统领(管理者),不能把“小人”任命为管理者,也不能任人唯亲(“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此语有另解。)任人唯贤是管理的一大原则,同时还要严肃纪律,“师出以律,否臧凶”(初六爻辞)。遵守纪律、遵守法规是管理的另一重要原则。 《家人》卦论述家庭管理。重视伦理道德,认为男女在家庭内外,各有正当的地位,这是天地间的大道理,也是管理者的基本要求。初九爻“闲有家,悔亡。”说明当家者(管理者)要防患于未然,才能保持和谐。六二爻说明女当家者要柔顺、谦逊,具有中正美德。九三爻说明管家不当、纪律松懈就会带来不吉后果,强调管理要严格。六四爻说明理家要顺从本分,守正道知谦逊。九五爻说明管理者要刚健、中正,使一家人乃至天下人相亲相爱,和睦共处,无忧无虑,就会结果吉祥。上九爻说明一家之主要以诚信治家,感化家人,一心向善,同时还要注重威严。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家人》卦阐释治家的

原则,由此可推广到治国平天下的管理大法。 其实《周易》并不只这二卦论述管理,可以说,《周易》六十四卦借占卜阐述天地变易大规律以及人如何知变、应变的大法则,是人类行为的规范,也是各类管理的根本法则。尤其是随着《周易》的不断被诠释,其管理思想越来越丰富。以至今日成了中国乃至西方管理科学研究和借鉴的宝贵典籍。 《周易》六十四卦,内容宏富,包罗万象,其各卦的象数理气变化更是错综复杂,可以给管理者提供宝贵的原理和实践。其中有代表易经思想的,有农业卦、旅行卦、战争卦、婚姻卦……等。这些启发性的卦例是能供管理者参考的。举乾卦为例,该卦特别强调管理者需要经过有计划的培养、锻炼和发展,方可登上高位;但若凭高位而刚愎自用,专断独行,不按天同德与人同情行事,便会脱离群众导致失败。又如泰卦、革卦和睽卦均教导管理者要劳、资、上、下、阴阳相交,发生冲突时应各自退守和平相处和求大同存小异,千万不能激化矛盾。领导者要尽量克己安人,先教育、指引、规劝,不到万不得已时,不采取纪律行动,西方管理工作的“四E”安全法与泰、革、睽三卦的意义是吻合的。当工地上发生意外时,首先应调查研究,弄清真象,然后给事故当事人以训练和教育,同时拟定安全规章,明文规定遵守,最后还要经常提醒,激发大家遵守安全规章的自觉性和热情。再如《周易》“大象”中说“君子”应当如何如何,都可视为对管理者的要求。 可见,《周易》蕴含着宏观管理思想,是一种后现代的管理哲学。

易经中的三大和谐思想

作者简介 刘武祥(出生于1988年9月1日),陕西安康人,现就读于陕西省商洛学院,原中文系学生,现为城乡发展与管理工程系地理科学班的学生。研究易学已有15年,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对传统易学中的各种现代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探究,寻找和发展与当今党国大政方针政策相符合的各种易学经典理论思维。

易经中的三大和谐思想 【摘要】 中国思想史上,《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是儒家和道家共同尊奉的伟大经典,其中深刻的哲学思想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易经中体现着丰富的对自然、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体现着人与自然、人际之间和谐的思想,体现着人的养生之道、建宅安居之道等。这些与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相关,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思想源头。 【关键词】:《易经》;传统文化;和谐社会;儒家;仁爱。【内容提要】 本论文综合论述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党和国家提倡弘扬我中华传统文化。《易经》文化经典是我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其中很多现实性的思想理论都是极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生活所服务的,对它的认真分析,讨论和研究有着很强的现实性、创新性和前瞻性。 本论文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精要论述,以找到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的充分易学理论点并赋之实践为宗旨。 一,易学与中医养生和谐 二,《易经》对和谐人与环境关系的作用 三,易学与和谐的社会建筑思维 一、易学与中医养生和谐

易学认为“生气畅理气则易、气顺则无恙也”中医的宗旨亦是“理气并调阴阳”,其认为凡疾皆源于五腑(即五脏)。阴阳又是易之核心,其要求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中医理论也讲求:“阴阳平衡,精神乃至;阴阳决离,精气乃绝;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医之道,亦不离阴阳;生之本亦本于阴阳,阴成形、阳化气”等这样的治病和养生之理。而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是调整已经受到破坏的生理机能,使之重新恢复到阴阳平衡协调的状态,即“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那么,阴阳调和的观念显然与和谐的易学思维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易传·说卦》上说:“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身,离为目,艮为首,兑为口”,这是在传统医学时代以占断病所循按的依据,故有“易医同源”之说。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讨,我们找到了易学与中医养生间千丝万缕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下面本文将从内外两部分来讨论二者之间的辩证和谐关系。 (一)对内:易学讲求练修养、提内气;我们从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肉体调息部分:我们知道,繁衍与中华大地本土的道家学派,其发展的精髓中,就有对于人的身体本身与理气修养的关系的详细论著,其将人体易以“小周天”的整体修养分为

易经中的和谐思想

易经中的和谐思想(2009-07-14 21:21:18) 我们现在提出一个“和谐社会”,这种思想正合《易》理,社会和谐,自然和谐,人际和谐,是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圣经”《易经》所提倡。在经文、《彖》辞和《象》辞中,多有讲述,现摘录解释如下: 一,并于和谐的定义 《乾.彖》:“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注解]:乾,天;指自然界。“各正性命”,各自正常的繁衍生息。太,通大,非常。和,和谐。“利贞”引为原卦辞的“元亨,利贞”,贞,固;物之坚固,引为难,艰难。 [译文]:大自然的法则,是变化的,其目的就是促成世上的各类物种都能独立地适应环境,正常的繁衍生息。通过变化,并给他(它)们相互结合提供保障,使他(它)们在自然界的生存中非常和谐,这就是各类物种“宜于战胜艰难”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原因。 《乾.彖》讲述的是生存的和谐,是芸芸众生在“同一片蓝天下”繁衍生息。 《豫.彖》:“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注解]:顺动,动作协调、行为和谐。过,过失、过错。忒,偏差、差错。刑罚清,意为社会公平。豫,娱乐。 [译文]:由于天地运行得非常和谐,日月东出西没才不会有错,四季分明也不会出现偏差;圣贤之人以和谐之举,治理社会,社会就会没有邪恶而非常公平,使百姓拥护。由此看来,娱乐活动所表现的动作和谐,在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意义很大呀! 《豫.彖》是借娱乐活动,人们的动作和谐,如舞蹈,来论述自然和谐和社会治理和谐的。在《恒.彖》中,再次对此观点进一步论述: 《恒.彖》:“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译文]:日月凭借于天,才能永放光辉;寒去暑来,由于四季不断变化,才使世上万物繁衍不止。圣贤之人能长久的遵循自然规律,使大自然和谐,而天下就会演变为祥和、繁荣的社会。 《贲.彖》:“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上,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注解]:刚柔,在自然界谓阴阳;在人事上,谓强、弱或勇、智;在国家关系上,谓战争与和平。人文,社会之像。“文明以止”,止,至;引为达到、实现。 [译文]:阴阳交错,构成五彩缤纷,万物斑斓的大自然;刚柔相济,构筑了纷纷攘攘的人类社会。要实现的社会文明,就是一个没有邪恶、纲常有序、诚信互动的和谐世界。审视大自然的和谐,可洞察到四时变化,万物更叠之规律;审视社会的和谐,可洞察到人类发展与演变之过程,并能促成其进步。 《贲.彖》讲述的是构成和谐的双刃剑。“刚柔”不仅适合一个国家的内政,也适应其外交。试想,如果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得不到提升,就没有自立世界之林的能力,他人就不可能“平等待我之民族”,岂能在国际关系中取得和谐。 [咸.彖]:“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矣。” [注解]:感,于自然界谓感应,于社会人群,谓感化或情感;于男女,谓爱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