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分析康拉德的《黑暗的心》

从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分析康拉德的《黑暗的心》

从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分析康拉德的《黑暗的心》
从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分析康拉德的《黑暗的心》

从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分析康拉德的《黑暗的心》

摘要: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有助于深化理解《黑暗的心》这部作品中的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通过对非洲和欧洲背景的不同描述,英国泰晤士河和非洲刚果河之间的对比以及黑人妇女和白人妇女之间鲜明的比较,这三方面的描述,生动形象的把欧洲中心论和白人优秀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欧洲中心论,白人优秀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

《黑暗的心》(Heart of Darkness) 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根据1889年的非洲刚果之行,作者于1902年创作了这部作品。该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马洛的刚果河上的一次航行,展现了非洲殖民地的图景。同时也讲述了白人殖民者库尔茨的经历,一个曾经矢志将文明进步带入野蛮的非洲的理想主义者最后堕落成贪婪的殖民者的故事。

一.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阿尔都塞被认为是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对文化研究影响深广的是他的意识形态理论。“在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是对已经存在的社会关系的体验和想象,它具有特殊的能动作用,能让人们顺从和适应支配他们的生活的现实条件。意识形态是人民和他们实际生存状况关系的一种想象,表现为真实和想象混杂的表象体系。”[1]

“想象性表述反映出来的东西产生的现实条件是真实的,意识形态在想象性的体验和活动中并不是还原和再现人们真实的生存状况,而是体验人类和自身生存条件真实关系的方式,并反映这种方式背后所隐含的复杂关系的情形。阿尔都塞区分了意识形态一般和特殊意识形态,一般性意识形态是贯穿全部历史的,特殊的意识形态则在阶级社会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并分解成各种意识形态倾向,功能发挥也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2]

不能仅仅把意识形态放在意识的范围内理解,也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人们对现实生活状况的歪曲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及其所维护的政权的合法性,体现在一个社会形态发展的各个阶段,它主导整个关系结构的功能发挥。

“意识形态因此是一切社会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种种事实表明,没有这些特殊的社会形态,没有意识形态的种种表象体系,人类社会就不能生存下去。”[3]

二.意识形态理论实现的途径

意识形态的象征形式对各种意识形式整合作用所产生的凝聚力,从实现的路径上看,既可以依仗国家暴力机器的维护和促成,通过大众意识的自发认同和承认也可以实现。这两种方式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关联的。依靠大众意识对合法化的意识形式的内化和质询功能。通过社会大众的认知结构,特别是通过认知定势,思维方式对社会心理进行加工制作,形成某种既定的摹本,对人们内心的行为准则进行强化,大众内心含混不清的思想意识逐步融入其中加以整合,不断内化为人们的认知框架和行为模式,强化人们对社会制度框架的合理性认同。明显可见,意识形态不等同于意识,而是人类世界的一个对象化的客体,不全然包含在主体范畴之内,这是对主客体二元分立的哲学认识论同一性恶圆圈的反叛。[4]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有助于深化理解《黑暗的心》这部作品中的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通过对非洲和欧洲背景的不同描述,英国泰晤士河和非洲刚果河之间的对比以及黑人妇女和白人妇女之间鲜明的比较,这三方面的描述,生动形象的把欧洲中心论和白人优秀的种

族主义意识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意识形态理论的具体表现

(一)非洲与欧洲

在故事的一开始,马洛感叹英国也曾是人类黑暗的中心,辛亏罗马人入侵带来文明,带来光明。“‘这块地方’,马洛突然说,‘也是世界上的黑暗地带之一啊,……我想起那非常鼓励的时代,罗马人初到这里的时代。……是自从有了——你们说是骑士吗?——光明才从这条河上出现的’。”[5] (P4)

当时的英国,经济快速发展,正值西方以自由贸易为借口掀起新一轮对经济落后国家疯狂掠夺和压制的时代,也是西方列强发动针对中国的鸦片战争和在亚非殖民竞争的时代。[6] 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非洲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然而康拉德却把非洲描绘成“‘另外一个世界’,欧洲的对立面,因此也是文明的对立面。”[7](P182) 事实上,康拉德“[他] 在小说中描写亚,非自然环境时所使用的意象都深深地打上了白人文化的烙印,他笔下的亚洲与非洲不是安宁,祥和或富有魅力的地方。相反,非洲乃是一片原始,堕落的黑色地带,到处是“黑色的山峦”和“黑色的丛林”。同时,非洲在他的笔下又是与瘟疫相联系的。”[8]

这个时候,主人公马洛开始讲述他的非洲经历。通过马洛的口述,一个原始,野蛮,穷苦的非洲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一些黑色的人形的东西蜷缩着,躺卧着,背靠树干坐在树丛间,他们紧紧地依附着大地,一半露出来,一半遮没在昏暗的光线里,呈现出各种各样痛苦的,认命的和绝望的姿态。”[5](P19)

“他们正在慢慢地死去——这是一目了然的事。他们不是敌人,他们不是罪犯,他们现在已不是世界上还存在的任何什么东西——什么也不是,只是一些黑颜色的疾病和饥饿的影子,乱七八糟在绿树的阴影中。他们被从沿岸各处按照定期合同完全合法地招来,流离在这水土不服的环境中,吃着从没吃过的食物,他们病倒了,失去了工作能力,于是被准许爬到一边去歇着。这些奄奄待毙的人形的东西像空气一样自由——也几乎像空气一样稀薄。”[5](P19-20)

马洛是西方文明的代表,他要暗示的是英国现在又义务去征服“野蛮”的非洲,就像罗马曾经带给英国文明一样,英国现在应当给那里带去西方的文明,后来当马洛见到库尔茨后,他没有对这个贪婪的殖民者的行为表示出厌恶与憎恨,而是表现出了遗憾与失望,因为库尔茨不但没有完成传播文明的使命,反而丧失了文明而走向了野蛮,他认为库尔茨最后道德沦丧,人性泯灭是因为非洲的野蛮吞噬了他的文明意识,马洛对黑人和白人的不同态度和情感,反映了以他为代表的西方白人所具有的对非洲的思想偏见。[9]

(二)泰晤士河与刚果河

小说的开头,描述了英国泰晤士河上宁静,安详的生活画卷。“泰晤士河的入海口在我们面前铺开,俨然是一条茫茫海途的开端。远处的水面上,大海和青天融成一体,连个接缝也没有,在这片亮闪闪的开阔空间里,随潮漂来的一只只大游船上黑褐色的风帆……”[5](P1)

“顷刻间水面上出现了变幻,安谧中减少了光辉,却更显得深沉。宽畅的航道中的古老河流,在这白日将尽时,水波不兴地安息着,它世世代代为两岸聚居的种族做过多少好事情,如今,这条可以通往天涯海角的水上通途,端庄静穆地舒展在眼前。”[5](P2) 正如人们所形容的:

“泰晤士河里的每一滴清水都包含着英国历史。”康拉德对泰晤士河的描写,形象的说明了泰晤士河在英国人心里不可替代的地位。

与此相反,康拉德对刚果河的描述却是“我们总是沿着那没有一定形状的海岸前进,岸边镶着一条危险的浪涛,好像大自然本身也曾试图抵挡入侵者;一些小河流进流出,这是些生活中的死亡的溪流,它们的河岸烂成一摊泥,河水都是稠稠的泥浆,侵蚀着水中歪歪斜斜的红树丛,这些树仿佛处于极度的无能为力的绝望中,朝我们蠕动。”[5](P16) 通过对刚果河的描述,把非洲的贫困,绝望,死气沉沉,描述的淋漓尽致。

作为母亲河,泰晤士河在英国人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的,非洲人对其作为非洲的第二长河的刚果河,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康拉德却用不同的语言对这两个意象进行描述,通过对刚果河的原始描述衬托泰晤士河的文明,表现了白人优秀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

(三)黑人妇女与白人妇女

非洲人被描述成野蛮的,食人的,丑陋的,没有语言能力的,非人化的动物。一位后殖民理论家曾经写道:“对于殖民主义来说,这片广袤的大陆是野人的栖息地,一个由于邪教和狂信而充满迷的世界,一个注定要被轻蔑,受到上帝诅咒的世界,一个食人这的世界。——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黑人的世界。”[10](P163)

总之,非洲人在西方人的眼中只能是落后的,贫穷的,愚昧的,野蛮的,犯罪的,从小说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对黑人妇女的描述“她迈开有节奏的步子向前奏,披一件带条纹镶花边的衣裳,傲然践踏着土地,种种野蛮人的装饰品在她身上轻轻碰响,闪闪发光。她把头昂得高高的;她的头发做成一顶头盔形状;膝盖以下裹着黄铜护腿,手肘以下套着铜丝编织的臂铠,茶褐色的面颊上有一块殷红色的斑点,头颈上戴着数不清有多少条玻璃珠串成的项链……”[5](P80)

下面是一段对库尔茨的未婚妻的描写“我注意到她并不很年轻——我意思是说她并不像个小姑娘。她给人感觉成熟,忠诚,坚信并且具有一种受难的能力。那间屋子似乎变得更昏暗,好像那个阴雨密布的黄昏里所有悲哀的光亮都跑来躲藏在她的额头上。这头美发,这张苍白的脸,这对纯洁的眉毛,仿佛被一只灰色的光环围绕着,而透过这光环,一双黑色的眼睛在对我凝视。它们的视线是坦率的,深刻的,自信的,也是信赖人的……”[5](P97) 通过对黑人妇女和白人妇女的不同描述,可以看出作者对黑人和白人的不同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情感认知,反映了以他为代表的西方白人所具有的对非洲的思想偏见。

四.结论

按照卢卡契的文学社会学理论来讲,作品的真正作者不是个人,而是社会集团,所以作家在作品中反映的是其所属社会集团的意识形态。“如果我们忘了,在英国人看来,帝国主义乃是英国文化主要的重要部分,也是英国的社会使命,那么,我们便无法解读19世纪英国文学。”[11](P222)所以说,小说《黑暗的心》中反映出来的思想偏见并不是康拉德个人的思想意识,而是整个西方社会所固有的传统意识形态。它是西方世界对于非西方世界的一种集体无意识,是对非西方世界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东方几乎是被欧洲人凭空创造出来的地方,自古以来就代表着罗曼司,异国情调,美丽的风景,难忘的回忆,非凡的经历。”[12] (P1) 这种观念是针对整个非西方世界而言的。

“应该说《黑暗的心》中并存着两种意识:反殖民主义意识和无意中流露的殖民主义意识。康拉德不是一个种族主义者,但他也未能完全摆脱欧洲中心论,白人优秀的种族主义意识的影响。小说猛烈抨击殖民主义,揭露殖民主义者贪婪,虚伪和吃人本性的同时,也流露出当时西方种族歧视的集体无意识。”[13]

康拉德是一位来自西方世界的作家,他的作品在关注人类的命运和生命的意义的同时,自然难以清除西方政治,文化集体无意识给他留下的烙印。时至今日,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人类的主体,但是西方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仍旧存在,各种思想文化仍旧激烈地争夺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领导权。因此,在保护好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同时,要抵制来自西方文化思想意识的侵略。同时,要以开阔的胸怀和宽大的视角,兼容并蓄西方文化,并向世界更好的展示自我。

参考文献:

[1] 祁程. 阿尔都塞社会意识诸形式与意识形态关系研究 [J]. 华东师范大学,2010 (4) : 17--18

[2] 尹捷. 相遇的哲学:阿尔都塞晚期作品集导言(下) [J]. 国外理论动态,2009 (2) : 74 --81

[3] 田龙过. 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化——后现代理论视域中的意识形态考察[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2) : 12 --16.

[4] [法] Louis. Althusser, Machiavelli and Us[M], ed. By Francois Matheron, trans. By Gregory Elliot, London, Verso, 1999

[5] [英] 康拉德著, 薛诗绮, 智量, 袁家骅译. 黑暗的心[M]. 花城出版社. 2014. 7

[6] 殷耀. 从《黑暗之心》看康拉德的双重性[J]. 外语研究, 2009,(3).

[7] 齐努瓦阿切比. 非洲的一种形象:论康拉德《黑暗的心灵》中的种族主义[M] // 巴特穆尔等. 后殖民批评. 杨乃乔, 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8] 傅俊, 毕风珊, 解读康拉德小说中殖民话语的矛盾[J]. 外国文学研究, 2002 (4)

[9] 李文军. 殖民主义与反殖民主义之争——论康拉德《黑暗的心》中的东方主义色彩 [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 (2)

[10] 费朗兹·法侬. 论民族文化[M] //巴特·穆尔—吉尔伯特. 后殖民批评. 杨乃乔, 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11] 加亚特里·斯皮瓦克. 三位女性的文本以及对帝国主义的批评[M] // 巴特·穆尔—吉尔伯特. 后殖民批评. 杨乃乔, 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12] 赛[萨]义德 E.W. 东方学[M] // 王宇根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9

[13] 赵海平. 康拉德《黑暗的中心》与种族主义之争[J]. 外国文学评论, 2001,(1).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 [法]路易·阿尔都塞 孟登迎译 陈越校 关于生产条件的再生产 我过去在谈到为了使生产成为可能就必须更新生产资料这一点时,有个问题是在分析中一笔带过的,现在我要更充分地把它提出来。过去只是顺便提到的事情,现在我要专门谈谈。正像马克思所说的,连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一种社会形态如果在进行生产活动的同时不对生产条件进行再生产的话,连一年也维持不下去。因此,生产的最终条件是各种生产条件的再生产。它可能是“简单的”(只复制原有的生产条件),也可能是“规模扩大的”(扩展它们)。让我们暂时忽略后面这个区分。 那么,什么是生产条件的再生产呢?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从《资本论》第二卷发表以来)特别为人们熟视无睹的领域。孤立地看待生产,乃至将它看成(从生产过程抽象出来的)纯粹生产实践的观点,包含着顽固的显而易见的东西(这些在意识形态上显而易见的东西属于经验主义的类型)。它们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意识”里,以致于我们要把自己提高到再生产的观点上来,是极其困难的——我并没有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脱离了这个观点,一切都仍然是抽象的(比片面更糟:是歪曲的)——即使从生产的层面看也是这样,更不用说在纯粹实践的层面了。 让我们试着来系统地考察一下这个问题。 如果简单阐述我的观点,同时假定任何社会形态都产生于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那么我就可以说,生产过程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内、在这种关系的制约下使现有生产力发挥作用的。 由此可见,为了生存,也是为了能够进行生产,任何社会形态都必须在生产的同时进行生产条件的再生产。因此必须进行: 1.生产力的再生产, 2.现存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 因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做出了强有力的证明,所以,现在所有的人(包括那些从事国民经济核算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家”)都认识到,任何生产都不可能不考虑生产的物质条件的再生产,即生产资料的再生产。 一般的经济学家都知道,每一年都必须预见需要用什么东西来替补那些在生产中被消耗或损耗掉的东西:原料、固定设备(厂房)、生产工具(机器)等等。在这一点上,他们和一般的资本家没有什么差别。我说一般的经济学家=一般的资本家,是因为他们都表达了企业的观点,都仅仅满足于对企业财务核算的实践进行讨论。 多亏天才的魁奈首先提出了这个“刺眼的”难题,也多亏天才的马克思解答了这个难题。于是我们懂得,不能在企业的水平上思考生产的物质条件的再生产,因为在这个水平上,这种再生产并没有获得它存在的实在条件。在企业水平上所发生的只是一种后果,它只能给人一个关于再生产必要性的观念,但绝对不能让人考虑到再生产本身的条件和机制。 片刻的反省就足以确信这一点:一个开纱厂生产羊毛线的资本家X先生,必须“再生产”他的原料、他的机器等等。但他本人并不为了自己的生产来生产这些东西——别的资本家为

(试论阿尔都塞“理论实践”的意义-阿尔都塞的“研究笔记”上.

(试论阿尔都塞“理论实践”的意义-阿尔都塞的“研究笔记”上 2008-01-20 摘要 阿尔都塞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在20世纪中期通过重新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不仅批评了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思潮,而且复活了一些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命题,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而回应了苏共二十大以后马克思主义所遭遇的普遍危机的挑战。 我把阿尔都塞放置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脉络中来讨论,通过对英国新左派理论家佩里?安德森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评述和法兰克福第二代理论家施密特对阿尔都塞的评述,引出了四个主要的问题:一是:理论与实践;二是:结构与主体;三是:历史与结构;四是:哲学与实践。论文就把这四个主题作为问题意识,以讨论阿尔都塞对这四个问题的叙述为内容,来展现阿尔都塞处理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的方式及其面临的困境。在具体方法论上,尽量从阿尔都塞的内在视野来处理他所面对的问题,也就是说所有的讨论都建立在对阿尔都塞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 本文共分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简略地梳理了新时期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由对马克思主义的“负面认同”到“从马克思重新出发”的叙述,指出80初期借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讨论,试图用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来改造教条化的马列主义,其中异化、主体论、人道主义是其讨论的`核心,这些问题也是阿尔都塞的理论命题,从而为讨论阿尔都塞理论实践的意义提供一份现实的语境。 论文主体共分五章。第一章“阿尔都塞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史中的位置”是对阿尔都塞的两种历史在场方式即“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结构主义

马克思主义者”的讨论。第一节分析了佩里?安德森借助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方法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叙述,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第二节论述了安德森从“结构与主体”的角度和施密特从“历史与结构”的角度对阿尔都塞作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的批评;第三节在总结阿尔都塞两种历史在场方式的基础上,提出论文的问题意识和方法论。 第二章“理论与实践”主要讨论了阿尔都塞“理论实践”的具体所指,以回应安德森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叙述。第一节分析了阿尔都塞由对“实践一般”的界定到推论出“理论实践”的过程;第二节分析了“认识的生产”的概念和认识对象与现实对象的区分;第三节具体阐述马克思理论革命的成果,即唯物辩证法,阿尔都塞认为这一过程发生了“认识论断裂”,指出马克思并非“颠倒”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而是根本性的“断裂”。 第三章“结构与主体”主要讨论了阿尔都塞对主体、异化、人道主义的反思。第一节分析了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神话的批判,并讨论了阿尔都塞“理论上反人道主义”的原因;第二节分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的叙述,在阿尔都塞看来,主体由异化到去异化的过程是建立在生产力的发展的基础之上,这不仅说明在这一过程背后有历史目的论的逻辑,还假设了主体在异化之前和去异化之后的透明自足的状态,而阿尔都塞更强调主体受理论实践条件的制约;第三节分别讨论了意识形态在“科学/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1] [2] [3] [4]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简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几个问题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虽然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了一些误解,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值得我们重视的思想资源。在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上,传统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科书,对于意识形态的理解过于狭隘,忽视了马克思思想中关于意识形态的更加广阔和深刻的意识形态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从总体上说,主要涉及到:意识形态的范围、价值问题;意识形态的主体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问题;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教育问题;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意识形态的种类;意识形态与语言的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意识形态观 无论你是否愿意,意识形态都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你,无论你如何讨厌,意识形态都已经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回避意识形态,否定意识形态,甚至说“意识形态”已经终结,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这就如同鸵鸟把头埋到沙子里,防止自己被人抓住一样,是极其愚蠢的。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意识形态呢?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虽然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了一些误解,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值得我们重视的思想资源。 一、如何看待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 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提出了质疑。这种质疑主要表现在,他们认为,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看作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这是一种简单的历史决定论的思想,实际上意识形态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他们看来,马克思简单地把意识形态理解为对社会现实的歪曲反映,并用阶级根源来说明意识形态的产生的社会根源,把意识形态和阶级意识等同起来,把意识形态的斗争归结为阶级斗争。他们有人质疑,难道一种意识仅仅由于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就表明这种意识是颠倒的意识吗?就是错误意识吗?[1]这种指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修正和完善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几乎是每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家的共同企图。 应该承认,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确实有僵化和教条化的问题,缺乏对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形式、内容和功能的深入思考。这也导致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多方面的质疑和思考。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某些思考,确实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在分析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念的时候,不同的人抓住了马克思思想中的不同方面来分析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思想。比如,早期阿尔都塞抓住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提出的下列思想:“整体,当它在头脑被作为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2]在他看来,头脑所专有的掌握方式是科学的掌握方式,而对于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是意识形态的。而卢卡奇则抓住了马克思对于商品拜物教的批判,认为,这种商品拜物教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使人崇拜自己所创造的商品之间的交互关系,而忽视了交换关系背后的人和人之间的剥削关系。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商品拜物教的意识形态功能的批判。或者说,马克思就是要揭示商品交换关系背后所存在着的人和人之间的交互关系。国内学者在研究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的思想的时候,发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讨论的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3]。由此可见,人们在分析马克思的意思形态思想的时候,也发现了马克思也有不同的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观念。英国学者汤普森发现,在马克思那里有三个不同的意识形态概念。第一种意识形态概念是:“意识形态是一种理论学说和活动,它错误地认为,观念是自主的和有效的,它不了解社会—历史生活的真正情况与特点。”[4]这就是说,那些把人的观念看作是独立于社会历史条件的思想就是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所批判的各种不同的理论都是意识形态。第二种意识形态概念是

批判性意识形态的转折

“批判性”意识形态的转折 “批判性”一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一大特质,“批判性”意识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转折和深化。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独树一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意识形态理论。同时,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深刻反映了科学主义思潮的崛起,在“批判性”意识形态的转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这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层逻辑线索。 一、“批判性”意识形态:一条永恒的主线 作为一名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必须放在西方马克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背景下进行,必须放在西方社会发展变革的现实背景中去探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有着独特理论特质但同是又观点各异、流派众多、精彩纷呈的理论思潮。这一理论思潮“始终有它的独特性,使它作为一个完整的传统具有明确的定义和区分的界限”。我们必须理解这一思潮的共有的理论主题,“这里所说的‘完整的传统’,在我看来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学术传统。”在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中,“批判性”始终是一条永恒的主线。“批判性”意识形态贯穿与各个流派之中,不同流派对于“批判性”意识形态的有着不同的理解。 “批判性”意识形态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两大倾向就是

人本主义的“批判性”意识形态和科学主义的“批判性”意识 形态。这两种倾向是西方社会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逻辑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不仅是科学主义阵营的主力,而且在“批判性”意识形态转折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批判性”意识形态始于对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反思。科尔施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这一论文中,批判了第二国际的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卢卡奇和葛兰西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其中影响最大的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突出强调了主体能动性和意识形态理论,深刻批判了第二国际的意识形态理论。这一“批判性”意识形态最终把对马克思主义研究带上了批判性反思的道路,“即从起点开始,西方马克思主义就走上了一条反‘正统’(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和非‘俄国式实践’(列宁以及此后的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的道路,这在总体上决定了它的逻辑结构和理论特色。 “批判性”意识形态在方法论上批判了实证主义倾向,强调主体性逻辑,形成了以人本主义为主要倾向的理论基调。“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当它从方法论问题涉及实质问题时,就几乎倾全力于研究上层建筑了。”因为一方面列宁领导的革命胜利实现了不发达国家迈进社会主义的道路,违背了当时理论;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革命纷纷失败,无产阶级逐渐失去了其革命性和先进性。从卢卡奇到阿尔都塞,无不认为资产阶级意识

意识形态的理论维度和实践考察

一 一[收稿日期]2014?02?26 一[作者简介]冯刚,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鲁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三 意识形态的理论维度和实践考察 冯一刚1,鲁一力2 (1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北京100816;2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关键词]一意识形态;话语权;规律 [摘一要]一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意识形态具有广泛的思想影响力和行动支配力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前提三深化意识形态研究,要科学把握意识形态前沿问题,发扬光大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经验,深入探索意识形态发展基本规律三 [中图分类号]D64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文章编号]0257?2826(2014)04?0005?09一一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三 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三 [1]这些论断思想内涵十分丰富三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意识形态具有广泛的思想影响力和行动支配力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前提三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意识形态研究,科学把握意识形态前沿问题,全面总结意识形态工作经验,深入探索意识形态发展规律;这对于我们牢牢掌握主流话语权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具有重要意义三一二科学把握意识形态前沿问题 马克思说过: 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三[2](P35)同样,一定的意识形态的崛起也常常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三无论是要建设一个政权,还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三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非常注重通过多种形式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和价值观念渗透三早在1945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四杜勒斯就针对瓦解苏联明确提出: 我们将倾其所有,拿出所有的黄金,全部物质力量,把人们塑造成我们需要的样子,让他们听我们的三 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会变的三只要把脑子弄乱,我们就能不知不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并迫使他们相信一种经过偷换的价值观念三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 概述:1、特征: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由持有共同的哲学立场的哲学家所组成的一个哲学流派,而是像现象学运动那样的一种由结构主义方法论联系起来的思潮或运动。被称为结构主义者的可能是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语言学家等等,他们研究的问题各种各样,许多人也并不认为自己是结构主义者。这使得结构主义运动又与现象学运动不同。结构主义思想公认的先驱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他在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观点成为结构主义的基本原理。他的思想由法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森引入法国学术界,由此。结构主义成为法国思想、学术界风靡一时。列维-斯特劳斯首先把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观点和方法看作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普遍有效的哲学观点和方法,并把结构主义应用于人类学研究。阿尔都塞以结构主义方法来理解和解释马克思主义,成为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法国思想家们试图以其所谓客观性的理论,来取代存在主义的主观性理论,从而迎合了西方以追求知识为要务的哲学传统。 2、结构主义一般原则:结构是指一事物内部各个基本因素之间的总体的相互关系的稳定模式。它使各个基本因素构成一个整体,对内调整这些因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关系;对外则发挥其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结构是能动的,它不断利用新的外界因素来复制自身,从而使得原有的结构得到转换与更新。结构主义力图寻找到一切事物,尤其是社会现象中的不变的结构,并以这种结构来说明和解释这些现象。“所谓结构主义的态度,就是对不变性的追求,就是对表面差异中的不变因素的探求”(列维-斯特劳斯)一切社会现象都是人的心灵的先天构造能力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构造而成的,言语、神话和亲属关系都是由人的这种先天构造能力无意识创造的。 言语语言结构 神话神话心灵的先天构造能力 亲属关系亲属关系 A 、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就是指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的整体对它的各个组成成分在逻辑上有优先的重要性。 B 、理性主义原则。要把握事物的深层结构,只能采取“重新构造”的方法。 C 、共时性原则。事物的性质和意义是由事物深层结构所决定的,而结构并不随着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变化,它是稳定的、封闭的和自足的。 第一节结构主义语言学 一、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索绪尔(1857-1913)出生于瑞士日内瓦。年轻时在瑞士和德国求学,后来在法国高等研究学院讲授语言学,建立了语言学的法兰西学派。1891年起在日内瓦大学任教。从1906年起,他讲授“普通语言学”课程,其中提出了他的语言学的新观点,即人们所公认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模式。这一时期的讲课内容,在索绪尔逝世后来由其学生加以整理,以《普通语言学教程》为名出版。 1、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索绪尔认为,语言就是由记号(或符号sign,不是code)组成的体系。在索绪尔看来,语言中的任何一个词都是一个记号,而语言就是作为一个记号系统发挥作用的。他把记号划分为两个组成部分:“能指”与“所指”。能指构成了记号的物质方面:在口语中,能指就是说出来的或听得到的声音;在书面语中,能指就是字里行间的标记。所指构成记号的思维方面,也就是记号的意义。 2、语言(language)与言语(speech):索绪尔认为,言语是个人现象,而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个人所说的话,而语言则是一个体系,是一个先验的结构,它决定了言语。在人们日常以语言为媒介进行沟通的时候,语言是他们必须遵循的整体规则;言语则是单个的言说者在现实生活里所使用的系统。 3、共时性synchrony与历时性diachrony:索绪尔把语言的共时性与历时性区别开来,强调共时性研究的重要性。历时性是从事物发展的过程来研究一个事物,从语言来说。历时性是研究语言从一个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状态的现象,也就是语言的演化。共时性则是从事物一个时间内的横断面来进行研究,从语言来说,就是研究语言的静态结构。索绪尔强调,共时性研究,不管从语言学的发展,或者从研究事物结构的一般理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共时性研究则侧重于同一时间内某一语言系统中各种语言现象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研究它们同整个语言系统的关系。索绪尔的共时性语言学认为,人的理性有一种先验的结构,它在意识中支配人的行为,所以,一种由人类行为构成的社会现象,不管它在表面上如何,都蕴含着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支配这些现象的性质和变化。

阿尔都塞_意识形态是一种永恒的但必须被超越的他者_唐正东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是一种永恒的 但必须被超越的他者 唐正东 提要:对意识形态的解析与超越贯穿着阿尔都塞思想发展的始终,他在这一问题上始终处在一种思想张力之中:一方面,他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永恒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他又始终致力 于探寻超越或摒弃意识形态的可能性。在其早期阶段,阿尔都塞认为,“行动的天主教徒”是能 够超越意识形态的。自上世纪40年代末开始,他又认为马克思是能够超越意识形态的,但他实 际上是把马克思当作圣人来看待的,他在60年代对马克思哲学的经典阐述正是建立在此种思 维层面上的。这一解读思路中的内在缺陷直接导致了他晚年的思想困惑。 关键词: 阿尔都塞 意识形态 超越 作者唐正东,男,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南京 210093)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研究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不少学者从他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出发,把他的思想界定为是对意识形态之物质实在性和全面统治性的全盘肯定,甚至像齐泽克这样的学者还指责阿尔都塞没有在意识形态的统治性与意识形态的超越性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①而另有些学者则根据《保卫马克思》一书的相关论文指责阿尔都塞没有给意识形态保留足够的地位。这种相反的观点恰恰说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复杂性。从根本上说,阿尔都塞的观点比拉康的观点要复杂一些,尽管前者无疑受到过后者思想的影响。拉康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出发,得出了自我是一个他人的观点,但他同时又认为,由于自我天生所具有的误认功能,因而,他本身是无法知道上述这种真相的,自我所具有的关于其自身的想像的统一性,一方面使人类主体免于走向分裂,但另一方面也使其无法获得关于自身的真理。拉康主体结构中的“实在界”尽管是“在场”的,但只是作为处于知的彼岸的欲望的来源而存在的。拉康的思想止步于此,而阿尔都塞所做的,恰恰是要去挖出这个“实在界”来,用他自己的术语来说,就是要超越那种看似不能被超越的意识形态,尽管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他的这种超越本身似乎仍然是一种意识形态。 既然拉康已经说了,人类主体是无法知道关于其自身的真相的,那么,阿尔都塞又是凭什么来断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

法政学院研究生作业 (硕士研究生) 学生姓名:姜冬梅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级:2013级 学生类别:学历硕士 课程名称: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著作选读 课程类型:②专业课 开课时间(学期):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教师姓名:程立涛 提交作业时间:2015年3月9日 成绩: 教师签名: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姜冬梅 [摘要]:马克思是现代意识形态概念的创立者,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第一次把意识形态的概念导入其理论,赋予意识形态以全新的含义,使它成为具有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三重性质的概念,并且建立了意识形态理论,他的一些观点影响并支配了后来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意识形态具有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它是实践的和批判的这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我们做好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基础。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决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方向。 [关键词]:马克思意识形态;当代价值 一、意识形态相关概念剖析 意识形态(Ideology)一词的原意是指向人们解释观念上的成见和偏见的根源的观念科学,它首次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被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提出来的,1796年特拉西在其著作《意识形态原理》一书中将观念科学称为意识形态。马克思把法国观念学家对观念的认识论进行分析,并把其改造为社会学和政治学分析,赋予意识形态以全新的含义,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三重性质的概念。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意识形态一词自从被提出来后就一直是个复杂多变的概念,它在不同的使用者那里分别被赋予否定性、肯定性和中性的含义。随着学者们对意识形态研究的深化,逐渐形成了对意识形态内涵的广泛性的认识,即意识形态是指在阶级社会里,适应并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中的思想上层建筑那部分内容。它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价值观念体系,是统治阶级观念、观点与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它是一个阶级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社会理想的理论依据。 二、马克思意识形态的特征 1、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形成的基础是阶级和国家,阶级性是意识形态的基本特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意义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意义 特里·伊格尔顿是当代杰出的文学批判学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伊格尔顿在文学批评方面的文献非常多。 西方学者引用率虽然很高,但是在哲学方面的专著却很少。西方对伊格尔顿的研究已经起步,而在国内学术领域,伊格尔顿被翻译的著作只占其著作的三分之一左右。 我们仅能通过这些少之又少的著作来寻找伊格尔顿哲学思想的蛛丝马迹进行梳理。相对来说,国内的研究状况较西方状况还是落后的。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是他的哲学体系的核心。他从文学批评方面入手,总结并归纳出他的意识形态理论;又从意识形态理论出发,完善和丰富了他的文学批评理论。 本文着重从伊格尔顿的原著进行梳理,从而归纳出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概况和内容提要,并结合实际对其理论进行一些评价,旨在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依据。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主要阐述了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论渊源、伊格尔顿对意识形态范畴的界定,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价值局限及其作用。 第一部分的主要工作是从马克思与恩格斯、卢卡奇与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和阿尔都塞的思想中提取出伊格尔顿的思想来源,为对其意识形态理论概况的梳理进行铺垫;另外,还对伊格尔顿本人对“意识形态”的概念以及范畴的界定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的主要工作是对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从文学的维度进行阐述,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找到新的视角。 文学是否是意识形态?文学与意识形态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文学批评和

意识形态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都是第二部分要解决的问题。第三部分的主要工作是对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一些客观的评价,在肯定其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的基础上,提出其理论中的缺点和局限,为研究伊格尔顿和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寻找到更好的切入点。

深究阿尔都塞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深究阿尔都塞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阿尔都塞作为西方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面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的思潮,他把“保卫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严格科学性”作为自己的 首要任务,从60年代起开始借用结构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重新解释和论证,试图建立 一种理论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阿尔都塞提出了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在20 世纪60——70年代的法国和国际范围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国内外的学者都把阿尔都塞归结为结构主义者,甚至他本人也有这种倾向,这主要是 因为在阿尔都塞从事“保卫马克思”运动时法国“结构主义运动”盛行,另一重要原因是他直 接借用了结构主义者拉康的“症候阅读法”来研究《资本论》。 因此要研究他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必须要从他独特的研究方法入手。 (一)结构主义的方法论。 结构主义是人文历史学科的结构方法论,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索绪尔提出的基本语 言学结构主义原则,后来通过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雅克布森,被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 特劳斯继承和发展,不仅影响了人类学的研究,而且深刻的影响了哲学和社会理论的研究。结构主义的方法也逐步贯穿于历史学、心理学、文学等人文学科。阿尔都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解读马克思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 结构主义强调整体性、非个体性和非历史性,这对于以反对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保卫马克思”为己任的阿尔都塞来说,无疑找到了一种强有力的思 想武器,也正因如此,阿尔都塞对马克思思想进行重新解释和论证的就带有结构主义的色彩。 (二)“症候阅读法”的思想。 阿尔都塞受到结构主义认识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拉康的精神分析学中的结构主义方法的模仿。在当时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把结构主义运用于人的无意识活动,认为无意识活动和语言学结构类似,认为一个作者的无意识结构往往在他写作时通过文字运行中标点符号的间断、论证的空缺、思想的沉默以及叙述的遗漏等表现出来。人们在解读的过程中, 必须首先假设一个想象的理论模式,并以此来解释、说明一切问题。如能获得成功,那就 表明找到了这种内在结构;否则,就必须重新更换或修改想象的模式,直到获得成功。 阿尔都塞认为对于马克思思想的不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同对马克思的文本阅读方法密 切相关,而阅读方式的不同又与文本本身的结构特点相关。阿尔都塞认为,任何以文字构 成的著作都是一个双重构体:第一层是表层结构,即表面间的文字结构、语言间的逻辑关

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_张秀琴

[收稿日期] 2006-03-09 [作者简介] 张秀琴(1970-),女,安徽省合肥市人,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 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 张秀琴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北京 100088) [摘要] 马克思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在于:1.关于意识形态的存在问题: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没有历史”,且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而存在;而阿尔都塞则认为意识形态尽管没有历史(指的是意识形态一般,而不是意识形态 的具体形式),但却永恒存在,而且意识形态是作为一种社会结构而存在;2.关于意识形态的意义或功能问题: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扮演的是“阶级社会的维护意识”,在全部人类历史中,则承担着人类文化发展的载体的角色;阿尔都塞则认为,意识形态以其“物质性”特征发挥着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作用,而在全部人类社会历史中,意识形态则承担着主体建构者的角色,即意识形态的功能,就是将“个体召唤为主体”。 [关键词] 马克思;阿尔都塞;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 A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0209(2006)04-0118-06 关于意识形态的存在及其意义问题,学术界已有相关讨论,但对于从这一角度出发,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代表人物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则试图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关于意识形态的存在问题:历史与永恒 首先,马克思提出“意识形态没有历史”的理论目的是为了说明意识形态的受动性特征,反对唯心主义观念说;其理论出发点则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强调的是物质和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我们知道,“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这一提法,最早见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形成的标志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曾经指出,意识形态是人们“实际活动”的“反射或回声”,“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失去了独立性的外观,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 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1](P30)。 马克思在这里明确提出的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说,是有其深刻含义的,其目的就是要告诉我们意识形态的受动性特征。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没有绝对的独立性,没有自己独立的历史,没有自己独立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无论思想或语言都不能独自组成特殊的王国,它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 现。”[1](P525)“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 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 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像机中一样倒现着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的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象在眼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物理过程中产生 的一样”[1](P29-30) 。 从马克思的这些论断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坚持的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原则,即意识形态的历史发展只是社会物质生活实践的历史发展的观念表现,社会物质生活实践是意识形态的存在基础。正是这一点,使得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区别与其他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理论。正如大卫·莫里在其《政治思维中的哲学和科学》一书

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

《传承》2008年第6期 目前,在国内学术领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存在这不同的诠释,那么,我们如何评判这些诠释?本人认为,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首要任务是切实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因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我们应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看作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原生态,并把马克思以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看作是这个原生态的演化和发展。所以,我们应把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探讨看作是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工作。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过程,在逻辑上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和发展过程是一致的,而这一过程是通过马克思在不同时期的著作中体现出来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研究意识形态问题的理论起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初步创立写于1845年至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基本形成的标志。此外,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和进一步研究,主要体现在其经济学巨著《资本论》中。本文主要阐述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本文主要阐述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物质生活实践是意识形态的存在基础 马克思曾经指出,意识形态是人们“实际活动”的“反射或回声”,“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便失去了独立性的外观,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生存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马克思明确指出了意识形态的受动性特征。 意识形态在外观上具有自己存在和发展的绝对独立性。这主要是由于第一是统治阶级的成见。意识形态的制造者均属于统治阶级及其劳心者,他们自然地将自己视作历史的创造者,把自己的创造物当成历史的基础,而把意识形态的真实源泉和基础予以遮蔽。第二是人们对社会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列宁指出:“以往的历史理论之多只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理论家们只看到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即意识、理论的指导性,并把这些意识、理论看作历史的终极根源,“认为观念统治着世界,把观念和概念看作决定性的原则”,“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 在”。人们对意识形态绝对独立性的承认与推崇在人类历史上延续了几千年。 但是,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没有绝对的独立性,没有自己独立的历史,没有自己独立的发展。马克思指出:“无论思想或语言都不能独自组成独立的空间,它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倒现着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象在眼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物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意识形态的历史发展只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历史发展的观念表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社会物质生活决定社会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既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有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实践不仅决定了一定的意识形态的性质,也决定了意识形态的变化与更新。也就是说,意识形态不是“从天上降到地上”的,而是“从地上升到天上”的。离开了物质实践过程,意识形态就成了无源之水了。一句话,意识形态具有受动性的特点,即它只能是物质生活实践的产物,受物质实践的制约和限制,随着物质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二、意识形态作为“软国家机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实施自己对社会的统治采取两种基本的手段。其一是国家机器,其二是意识形态。前者是统治阶级限制人民的“硬”手段,是指国家的实体性存在,即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具体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一系列社会组织。后者是统治阶级“感化”人民的“软”手段,是社会的观念(或思想)上层建筑,是“软国家机器”。统治阶级在实施其统治时,不仅使用实体性的工具,即通过制度和设施来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而且使用观念性的工具,即通过意识形态在思想上制约和控制人民的思想,同化被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消解人民的反抗意识,从而达到自己社会的长治久安。 意识形态作为“软国家机器”在阶级统治的过程中发挥着国家实体性存在所难以起到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意识形态论证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合理性,给人民以只有这种统治才能给他们安定和幸福的生活的 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 郑慧仙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三个方面:社会物质生活实践是意识形态的存在基础,意识形态作为“软国家机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文化发展的载体。与此相对应体现了意识形态的三个特征:受动性、阶级性和虚假性、文化性。 [关键词]意识形态受动性虚假性文化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 18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功能理论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功能理论 在其《狱中札记》中把上层建筑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可被称为市民社会,即通常所说的民间社会组织集合体,另一个则是政治社会或国家”。在葛兰西看来,政治社会是由军队、法庭、监狱等专政工具组成,它们维护统治的手段是强制性的;而市民社会则是由政党、工会、教会、学校、文化团体、学术机构等构成,它们以意识形态或舆论的方式进行维持。阿尔都塞有意识地发展了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概念。他认为,首先,应该看到国家政权与国家机器(State apparatus)之间的区别。政权的更替并不意味着国家机器的推倒重来,原有的国家机器依然可以为新的统治阶级所用。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应该看到国家机器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区别:“不仅必须注意国家政权和国家机器的区别,而且要注意另一类明显支持(强制性)国家机器的实体,但一定不要把这些实体同(强制性)国家机器混淆起来。我将这类实体称作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简称ISAs。” 强制性的国家机器包含政府、行政机构、警察、法庭和监狱等等,它们通过暴力或强制方式发挥其功能。非强制性国家机器,即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括宗教、教育、家庭、工会、传媒及其文化和艺术,它们都是以意识形态方式发挥作用。强制性的国家机器只有一个,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却有多个,“将它们的多样性统一起来的正是在主导意识形态(这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之下的这种作用,通过其起作用的意识形态,尽管存在多样性与各种矛盾,实际上永远是统一的”。因此,“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尤为重要,也就是说,“任何阶级都不能长期地掌握国家权力而不同时掌握国家意识形态机器或在其中施行霸权”。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阿尔都塞对葛兰西的“文化霸权”说的借鉴。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概念的提出,“将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物质存在(国家机器)结合在一起,使那些在以前看似远离意识形态的社会机构或社会活动,如体育、文艺、家庭、教育等等,在新的理论逼视下,也纷纷呈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 意识形态对主体的询唤 在理清意识形态的物质性存在之后,阿尔都塞的任务是要弄清楚,意识形态是如何使得人们建立起自身与真实生存状况之间的这种想像性关系,从而达到社会关系再生产的目的的。在《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中,阿尔都塞不仅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概念,而且创造性地揭示了意识形态的第二大功能,也就是意识形态的运作机制:对主体的“询唤”(interpellation)。 事实上,阿尔都塞明晰地展现了意识形态的核心理论构件,这便是意识形态将个人询唤为主体。由于意识形态总是以神话、概念、观念和形象的再现来表达自身,而人们又是通过这些意识形态实践来建立起自身与真实生存条件之间的关系。因此,意识形态便是以一个能够用来询唤或召唤个人为主体的体系登场的。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文化传统、习俗或宗教仪式来识别自身作为自由主体的身份,他们受“召唤”或“询唤”行为所引导,这些行为吸引他们的注意(召唤),迫使他们去创造意义(解释),使之参与到实践当中。在此,意识形态扮演了一种神秘媒介的角色,它在个体与其自身真实生存条件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而它自己则隐而不露。阿尔都塞说:“意识形态的效果之一就是利用意识形态在实践意义上否定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特性:意识形态决不说‘我是意识形态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意识形态对主体的询唤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询唤个体使之成为主体,二是(同时是)使个体(即主体)屈从于(subject一词皆具“主体”和“屈从”两义)意识形态的物质实践。我们可以用广告为例,来说明意识形态对主体的询唤功能。消费的意识形态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浅析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浅析 作者简介:廖梦溪(1991- ),女,广西百色人。兰州 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民族学。 摘要:列维- 斯特劳斯是伟大的文化人类学家和结构主 义大师。他通过结构主义来研究人类学问题,为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创造了一种新的可能和方向。本文对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主要内容进行阐释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影响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西方人类学学派中,结构主 义最为重要的学术思潮之列维-斯特劳斯是这场结构主义 思潮的主要领导人物,因此被称为“结构主义之父” 、结构主义人类学的来源和产生 列维-斯特劳斯对人类学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 代,他通过在巴西印第安部落调查研究搜集到了大量的资料,并以这些资料为例,开始了对人类学新的探索。和其他人类学家有所不同,列维-斯特劳斯对原始部落氏族社会的研 究,并不局限于其特定的制度、文化和社会组织,他主要通过结构主义的方法对原始部落进行探究。因此他主张的人类学被称为“结构人类学” 。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概念是他结构人类学的认识论的 核心,他在《社会结构》一文中认为,首先,结构表现了某 制度的特征。 其次, 任何特定模式都有其制约因素。 不同因素之间有相关性,一种发生改变时,另一个也会发生 相应的变化。 列维 -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 是在吸收总结过往人类学研 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在过去的大多数的人 类学和社会学相关研究中,并没有把语言学作为研究的本质 和重点。因此,斯特劳斯把结构主义语言学当成其研究的基 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由深刻的影响和启示。 二、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内容和特点 列维-斯特劳斯的主要成就是在语言学结构主义的基础 ,把它发展成为人类学的结构主义方法论,从而开启了 个新的人类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在他所写的《语言学和人 类学中的结构分析》一文中,开始阐释其结构主义方法论, 随后他出版的《结构人类学》一书中具体详细地介绍了自己 的结构人类学的观点和方法,并开始拥有了自己独一无二的 学术地位。 列维 -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主要包括三部分, 即 亲属关系、图腾和神话。 1、亲属关系 列维-斯特劳斯对亲属制度的研究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 最后, 础。除此之外,地质学、 精神分析学和马克思主义同样对斯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Ideo logy)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特拉西提出并把它引入西方哲学史, 在19世纪马克思以一种非系统的方式扩展“意识形态”一词的意义。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 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编造幻想、掩蔽现实关系的精神力量, 是对社会现实的颠倒的、神秘的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后来之所以继续把意识形态理解为否定性的概念, 是因为在创新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道路上, 几乎每前进一步都得和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斗争。而首次提出“科学的意识形态”这一新概念的是列宁, 他在驳斥波格丹诺夫对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关系的误解时道“一句话, 任何思想体系都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 可是, 任何科学的思想体系(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思想体系) 和客观真理、绝对自然相符合, 这是无条件的。”在列宁看来, 马克思主义无疑是科学的意识形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出版以后, 研究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时期。但是他们在分析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念的时候, 不同的人抓住了马克思思想中的不同方面来分析马克思意识形态的思想。根据麦克里兰的论述, “在这段期间, 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探讨主要在三个方面取得了进展。第一, 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的思想简单化为经济决定论 ( economic determinism )的一般学说, 这会使意识形态与虚假意识的等同更为突出”。第二是“列宁的意识形态概念被剥去了否定涵义, 社会主义的或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观出现了。”即列宁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形式, 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列宁认为前者是统治的意识形态, 后者 是科学的意识形态。第三是“由于革命运动在西方未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在诸如葛兰西(Gramsci)和阿尔都塞(Althusser)等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当中, 意识形 态是比迄今可以想见的更为强大而独立的力量的印象逐渐增强, 并因此给予了 它更多的注意和重视。”这是因为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 一些理论家在总结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目光转向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由卢卡奇开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正是如此, 而葛兰西更是提出了夺取意识形态文 化领导权的主张。正是由于“安东尼·葛兰西( Antonio Gramsci), 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讨论到达了另一个高度。”可以说, 正是他们的论述, 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意识形态理论谱系。这样, 无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 还是后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都或多或或少的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意识态理 论发展史进行了深入梳理, 对象包括列宁、卢卡奇、葛兰西、阿尔都塞等人。 “一般认为韦伯、杜尔凯姆以及弗洛伊德的思想对后来非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意识形态理论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由孔德肇始的实证主义思潮, 经过涂尔干(又译作杜尔凯姆-引者注)等人的推动, 也已经在思想界拥有一定的影响。受到这一思潮影响的马克斯·韦伯形成了‘价值中立性’学说, 力图消融掉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反复强调的意识形态的阶级内涵。”而所谓价值中立性是指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撇开个人的主观情感和臆想, 中止价值判断, 本着完全尊重事实 的态度从事科学研究。另外,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重要继承者盖格尔主张“把意识形态作为认识批判的概念, 使之理论化、认识论化, 完全脱离阶级和党派的利益。虽然他批判了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理论, 但他们在基本立场上是一致的, 那就是 淡化意识形态理论的阶级归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