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现状分析及中西医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现状分析及中西医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现状分析及中西医治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现状分析及中西医治疗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发生后,随之出现的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滞、活动能力降低为主要表现的复杂的情感性障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1]。是卒中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此病不仅使患者精神痛苦,而且由于会进一步加重已缺损的神经功能损伤,并延缓阻碍损伤的神经功能修复。是导致脑卒中后致残率、死亡率急,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1 卒中后抑郁的现状研究

发病率:

国内报道此病发病率在30%-50%[2]之间。由于目前对本病尚无特异性生物学指标和客观诊断标准、无针对此病的专用量表,多采用各种抑郁症量表进行衡量、调差样本不全面,临床医师对此病认知及重视程度不同,甚至有报道,此病漏诊率可达50%-80%。诸多原因,导致发病率统计数值差异较大。但不可否

认PSD广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泛存在于脑卒中患者当中,危害性极大,需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发病机制:

目前PSD发病机制的尚无定论,没有哪种学说可以完全解释此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变化。在西医的研究中目前主要有两种学说占主导:立论于神经解剖部位和神经递质的改变的原发性内源性机制学说;侧重于社会、心理等影响因素的反应性机制学说则。中医也因几千年的研究传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此病众医家论述颇多,各有见解。

原发性内源性学说:即从生物学角度论证。该学说认为卒中后,大脑病变损伤部位累及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5-羟色胺能神经元及其通路,使得NE和5-HT的含量下降,传递功能受损,导致抑郁发生[3]。

反应性机制学说:从心理角度论证。本学说认为由于卒中为急性发病,患者卒中后立即出现的肢体障碍所导致行动不便,生活无法自理,处处需要别人照顾、大脑反应迟钝,无法准确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词不达意甚至失语、社会工作无法再完成,家庭生活改变等,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都使患者一时无法接受,由此产生恐惧、绝望、悲观的念头,最终导致PSD的发生。

现也有学者提出PSD的发生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先是卒中后病变破坏了负责情绪调节的神经元通路,神经递质的减少,导致情绪变化;同时患者对卒中后造成的功能的缺损及生活改变,产生悲观、绝望反应,以及社会对卒中病人的负性支持,由此引发PSD的发生。

中医发病机制:

卒中后抑郁,先中风后抑郁,属因病致郁。病变根源为脑。从脑而论,中风后瘀血阻滞脉络,血不归经,气血逆乱,心神失和,髓海空虚乏源,清窍蒙浊,神明被扰,功能失调。患者对于这种突发性的疾病,无心理准备,随之产生思虑过度,情志不舒,气机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津液输布失常,脾失健运,水湿痰聚;总之先是脑络受损,后出现气机的郁滞,痰浊瘀血的互结,共同导致痹阻脑窍,元神失养,七情内伤,郁郁不欢。

目前本病无统一辨证分型,各家看法不一,如闰咏梅将此病辨证分为风痰阻络,肝郁气滞型、肝阳上亢,郁火内蕴型、气虚血瘀,心脾两损型、肝肾不足,忧郁伤神型等。

2 临床表现

西医临床表现:

躯体方面包括睡眠障碍、食欲降低、活动力减弱、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心理症状包括丧失自尊、有自责或自罪感,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烦躁、淡漠、注意力不能集中、做决定犹豫不决、有自杀念头等。

具体常表现为患者情绪较不稳,时而烦躁不安,激动易怒;时而情绪低沉,不言不语、易流泪;对治疗缺乏信心,对康复训练主动性差,不积极,甚至拒绝。睡眠差,失眠、入睡困难或早醒。食欲差。面对现状,有患者甚至会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等。

中医症候表现:

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易烦善哭、失眠善忘、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或细缓。

3 诊断标准及评价标准

目前PSD 没有单独的诊断标准。对本病的诊断是以脑卒中的病史为前提,应依据抑郁症的标准进行诊断。西医多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及《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一3)。

中医诊断多是参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郁证》、《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癫证》及中国中西医学会精神疾病委员会1991制定的《情感性

(心境)障碍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标准》。

评价标准

常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来评估抑郁程度的变化,爱丁堡一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卒中量表(SN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变化,使用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治疗后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各种中医症候量表评判中医症候变化。

4 治疗

现代医学中本病以抗抑郁药物治疗为主,加以多种辅助疗法:比如心理治疗、电击治疗、针灸治疗、高压氧治疗等。中医推崇整体观念,全面调节。根据疾病特点分型,采用相应的方剂辨证治疗。

5 问题

本病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本病有易复发的特征,但在目前的研究中,大多为近期疗效分析,缺乏患者随访记录,对远期疗效缺少调研。西药抗抑郁剂普遍存在的副作用及价格过高等因素,中药缺乏动物实验、药理分析的研究等。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脑卒中后抑郁症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建议

脑卒中后抑郁症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 建议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较高 的发病率和致残率。由于其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脑卒中患者经常面 临抑郁症的风险。抑郁症能够显著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提供了指导医生们应该如何诊断和治疗脑 卒中患者以及相关并发症,其中也包括了脑卒中后抑郁症的诊疗建议。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建议。 首先,病史采集和初步评估是确诊脑卒中后抑郁症的重要步骤。在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初步评估时,医生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 既往心理健康状况、家族病史等,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来评估其是 否存在抑郁症的可能。此外,医生还应该了解患者的脑卒中类型、程 度以及康复进展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其次,脑卒中后抑郁症的诊断需要借助标准化的评估工具。根据中 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建议,可以使用常用的抑郁症评估工具,如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或北京大学医院抑郁量表(PUMCH-D)。这些评估工具能够帮助医生全面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病情程度,从而更好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在治疗方面,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提出了综合治疗策略,包括 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药物治疗方面,选择抗抑郁药物通常是首选的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 制剂(SSRI)或其他适当的药物。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医生应该密切 关注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此外,心理干预也是脑卒中后抑郁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干 预可以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这些方法能 够帮助患者调整负性思维、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从而减轻抑郁症状。 在进行心理干预时,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病情程度来选择合适 的方法,并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此外,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管理还需要兼顾其他方面的治疗。例如, 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提高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此外,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对康复起着重要作用。医生在制定治疗计划 时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并与康复团队进行密切合作。 总结起来,脑卒中后抑郁症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都有重要影响。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提供了相应的诊疗建议,包括病史采集和评估、标准化评估工具的应用、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等,医生应该根据 这些建议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此外,还应该兼顾其他方面的治疗,包括康复训练和改善生活习惯等。通过综合治疗,我们可以更好地帮 助脑卒中患者克服抑郁症,促进其康复和重返社会。

卒中后抑郁中医药治疗进展中医中药

卒中后抑郁中医药治疗进展中医中药 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指在脑血管疾病发生后除脑卒中各种躯体症状外,出现以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功能迟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情感障碍,是一种继发性抑郁。作为脑卒中后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至少1/3脑卒中幸存者在卒中后或早或晚地都有抑郁的表现,且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均有不利影响并增加病死率。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PSD药物为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多项临床试验肯定了此类药物的疗效,但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起效缓慢,通常需2周才能充分起效,且有一定副作用,价格昂贵,患者难以承受。中医药治疗卒中后抑郁,对症用药,效果较佳,而且副作用较小,具有一定的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相关研究综述如下。病因病机 中风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多样,使患者短时间内出现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或存在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的症状,长时间未恢复还可出现肢体挛急紧张,偏身麻木或疼痛,甚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加之家庭关系紧张、医疗费用巨大,患者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障碍难以适应,同时对是否能够完全恢复产生害怕和担心的心理。肢体疼痛及障碍和情绪的剧烈波动,可使患者产生忧愁悲观、烦躁易怒、无所适从的情志变化,进而影响脏腑和气血的正常功能而产生“郁证”。现代医家大多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中风后气机逆乱,痰瘀内生损及人体阴阳气血,使脑神失养,神失所藏而发病,病变在脑,与肝、心、脾、肾有关,尤以肝失调畅为主,病多虚实兼见。就病因而言,大部分医家多从情志而论,如金普放滕晶等认为情志内伤是PSD的重要病因,高向丽等认为患者因恼怒、思虑、悲哀、忧愁等情志异常,更易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致郁证,认识到郁证是以气郁为先,肝气郁结是其重要的病理因素。李继安等认为中风后的所欲不遂是PsD诱发和加重的主要因素。以上学者从郁证角度认识卒中后抑郁,强调了PSD乃“因郁至病”。而另有学者认为该病继发于中风,中风后的病理状态不仅是发病的病理基础,而且是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现状分析及中西医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现状分析及中西医治 疗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现状分析及中西医治疗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发生后,随之出现的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滞、活动能力降低为主要表现的复杂的情感性障碍,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1]。是卒中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此病不仅使患者精神痛苦,而且由于会进一步加重已缺损的神经功能损伤,并延缓阻碍损伤的神经功能修复。是导致脑卒中后致残率、死亡率急,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1 卒中后抑郁的现状研究 发病率: 国内报道此病发病率在30%-50%[2]之间。由于目前对本病尚无特异性生物学指标和客观诊断标准、无针对此病的专用量表,多采用各种抑郁症量表进行衡量、调差样本不全面,临床医师对此病认知及重视程度不同,甚至有报道,此病漏诊率可达50%-80%。诸多原因,导致发病率统计数值差异较大。但不可否

认PSD广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泛存在于脑卒中患者当中,危害性极大,需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发病机制: 目前PSD发病机制的尚无定论,没有哪种学说可以完全解释此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变化。在西医的研究中目前主要有两种学说占主导:立论于神经解剖部位和神经递质的改变的原发性内源性机制学说;侧重于社会、心理等影响因素的反应性机制学说则。中医也因几千年的研究传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此病众医家论述颇多,各有见解。 原发性内源性学说:即从生物学角度论证。该学说认为卒中后,大脑病变损伤部位累及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5-羟色胺能神经元及其通路,使得NE和5-HT的含量下降,传递功能受损,导致抑郁发生[3]。 反应性机制学说:从心理角度论证。本学说认为由于卒中为急性发病,患者卒中后立即出现的肢体障碍所导致行动不便,生活无法自理,处处需要别人照顾、大脑反应迟钝,无法准确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词不达意甚至失语、社会工作无法再完成,家庭生活改变等,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都使患者一时无法接受,由此产生恐惧、绝望、悲观的念头,最终导致PSD的发生。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脑卒中后抑郁与认知障碍的评估与干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脑卒中后抑郁与认知障碍的评估与干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脑卒中后抑郁与认知障碍的评估与干预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率 和致残率方面占据重要位置。脑卒中后抑郁与认知障碍是严重影响患 者恢复的常见并发症。本文将就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的 脑卒中后抑郁与认知障碍的评估与干预进行讨论。 一、脑卒中后抑郁的评估与干预 脑卒中后抑郁是指脑卒中发生后出现的抑郁症状,常常影响患者的 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因此,在脑卒中诊治指南中,提出了对脑卒中 后抑郁的评估与干预措施。 1. 评估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症状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常用的评估工具 包括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通过评估可以了解患者是 否存在抑郁症状,并为后续的干预提供依据。 2. 干预 针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干预,应采取综合的治疗策略。药物治疗是一 种常用的干预手段,常使用的抗抑郁药物包括SSRI类药物、三环类抗 抑郁药物等。此外,心理治疗也是重要的干预方式,如认知行为疗法、

支持性治疗等。另外,家庭支持和康复训练也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二、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评估与干预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是指在脑卒中发生后出现的记忆力下降、注意力 不集中、执行功能障碍等症状。对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评估与干预,诊治指南也提出相应的措施。 1. 评估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评估可以使用脑卒中认知障碍量表等工具,以 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程度。评估结果可以指导后续的干预方案。 2. 干预 针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干预,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药 物治疗常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等药物,以改善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方面,一方面可以进行认知训练,如记忆力训练、注意力训练等;另一 方面可以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帮助患者适应日常生活。 三、结语 脑卒中后抑郁与认知障碍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恢复 和生活质量。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要求,对于脑卒 中后抑郁与认知障碍的评估与干预,可以通过评估工具了解患者的情况,并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综合手段进行干预。这 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促进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卒中后抑郁

罗本燕:卒中后抑郁的现状和治疗 医脉通2014-10-08发表评论(10人参与)分享 2014年9月24日,在北京大学卒中论坛第27次学术会议上,浙江省第一医院罗本燕教授做了题为《卒中后抑郁的现状和治疗》的精彩讲座。罗教授分别从卒中后抑郁(PSD)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危害、筛查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分享了PSD 的研究进展和临床经验。 一、定义和流行病学 PSD的定义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显著、持久的心境或情感低落;(2)抑郁症状持续2周以上;(3)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严重时出现自伤、自杀等后果;(4)与脑卒中事件相关。PSD具有患病率高、漏诊率高、不易察觉和自杀风险高等特点。 我国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PSD患病率在卒中后1月为39%、3~6个月为53%、 1年为24%。若不区分抑郁的严重程度,而统称为卒中后抑郁状态,则其发生率为20%~70%,多数报道为40%~50%。北京市科委科委资助的一项研究以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卒中病人520例为研究对象,发现卒中后抑郁状态发生率为34.2%,其中轻度占20.2%、中度占10.4%、重度占3.6%。

二、发病机制 关于PSD的发生机制主要有两种假说:生物学机制假说和反应性机制假说。其中前者包括卒中病灶机制、单胺神经递质机制、细胞炎性因子机制和基因多态性机制;后者认为PSD是社会心理生物因素作用的结果,越是年轻的病人发生PSD的机率越大。 三、临床表现 PSD的核心症状包括心境低下和兴趣丧失。分为轻度抑郁和重度抑郁两型。轻度抑郁表现为悲伤、睡眠障碍、精神活动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虑过多、兴趣下降、易激惹。卒中后发生率约为10%~30%。重度抑郁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紧张、早醒、体重减轻、食欲下降、思维缓慢、幻觉和幻想、绝望及自杀等。卒中后发生率为0~25%。 PSD不同于原发性抑郁:常以躯体症状为主诉,如睡眠障碍、疲乏无力、头痛、头晕或疼痛等;多为轻型抑郁、心境恶劣,但仍有约6.6%~11.3%的PSD患者有自杀倾向;迟缓/精神运动性迟滞、淡漠更多见,患者往往拒绝承认或掩饰抑郁。 四、PSD危害 卒中后抑郁的危害包括:(1)增加死亡率;(2)影响康复效果和机体功能恢复;(3)影响社会功能恢复及患者生活质量;(4)影响认知功能;(5)延长平均住院时间;(6)增加卒中复发风险。 五、筛查和诊断 关于PSD的筛查对象,《加拿大卒中医疗最佳实践建议》推荐:所有卒中患者都应被视为抑郁的高风险人群,应该用经过信效度检验的工具进行筛查;AHA与ASA联合发表的《成人卒中后康复管理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因发病率高,卒中的所有患者都应进行情绪障碍的筛查。

脑卒中后抑郁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之一,是指由明显临床症状 的卒中引起的抑郁症(相对于静息性脑血管病而言),属于继发性抑郁。PSD不仅影响患者 的恢复、预后,造成卒中病程迁延,增加复发和死亡风险,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存、生活质量,加重疾病负担。但在临床过程中,因卒中症状明显,且随着诊疗水 平的提高,急性脑血管病得到有效控制,而PSD却常常被忽略或轻视,造成不良后果,甚至 严重者出现自杀。本文就PSD 发生率、临床表现形式、诊断要点和发生机制及治疗作一综述。 1.PSD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PSD 的临床表现与内源性抑郁或抑郁发作的表现基本相同。首先,其区别在于PSD 有明确的 卒中发病史和临床症状表现,如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感知觉运动障碍和/或言语障碍等。PSD 的抑郁症状可在卒中发生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出现。其次,临床表现多样,分类显示5%-25%患者表现为忧郁,75%-95%的患者表现为抑郁[11]。 Robinson 等将PSD分为轻、重两型,轻度抑郁:症状类似神经症性抑郁,表现悲哀、沮丧、睡眠障碍、精神活动能力减退、 注意力不集中、思虑过度、兴趣减退、失望和易愤怒。重度抑郁:症状类似内源性抑郁,除了上述轻度抑郁症状外,常有紧张、早醒、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思维困难、濒死或绝望及 自杀意念等。 卒中后抑郁的诊断尚无统一的客观的标准和评定指标,PSD属于继发性抑郁,所以诊断必须 具备脑卒中这个前提条件又要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国内外目前诊断PSD,基本依靠患者 卒中的诊断,结合原发性抑郁症诊断标准,辅以相关量表。在上述诊断的基础上,一般辅以量表作为定量诊断,如常用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ND-17/24 项),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由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Sirodff 编制于1977 年,原名 为流行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等,虽然这些量表不能作为抑郁症的客观诊断标准, 但仍可以反映抑郁的严重程度,帮助判断抑郁的疗效。 2.PSD的发病机制 目前,关于PSD 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方向基本趋向以下几个方面: 2.1 神经解剖与神经递质学说 20世纪80年代Robinson提出左半球前部损伤较其他部位更容易引起PSD,且程度较重,但此后部分研究认为PSD与损伤部位无关。因此,目前关于脑卒中病灶部位与PSD 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但结论缺乏明确的一致性。但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大脑半球对称性、损伤容积、皮质及皮质下损伤等方面[1]。大多数研究认为,大脑损伤部位是决定卒中患者是否发生的最 主要因素,主要与以下部位有关:左半球损害;左前皮质损害;左前半球损害。其中尤以左 前半球皮质或皮质下损害累及左额背外侧者更易发生。 Maybery应用PET行脑代谢研究发现,PSD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单胺递质(NE、5-HT)明显 低于对照组,且其水平与抑郁程度呈负相关,这更支持PSD的神经递质学说。 2.2 社会心理学说 Ebrahim 认为PSD是反应性抑郁,家庭、社会、生理等多种因素导致卒中后生理和心理平衡 失调,导致反应性抑郁状态,从而产生担忧、恐惧的情绪。社会活动减少,自己感觉是负担,易引起情绪低落、妄想、自杀等念头。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程度与抑郁的严重程度成负相关。 3.PSD的治疗

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研究治疗进展

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研究治疗进展 摘要】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以情感障碍为主要表现,发生率在25%~80%之间[1]。中风后抑郁 所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影响患者的认知、言语功能和家庭、社会能力的恢复 以及生命质量的改善,也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甚至增加脑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对PSD患者进行系统的抗抑郁治疗已成目前中风神经康复治疗方面的一个 热点。而中医药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现就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研究治疗进 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抑郁症中医药疗法综述[文献类型] 一般认为PSD是脑部病变直接作用的结果,肢体瘫痪、语言障碍、认知功能 障碍作为应激因素促使抑郁症发生,多数学者认为内外因素综合作导致抑郁症的 发生。目前PS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存在2种学说,一为原发性内源性机 制学说。即PSD的发病可能与大脑损害引起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5-HT)之 间的平衡失调及其通路破坏有关,因为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HT能神经元胞体位 于脑干,其轴突通过丘脑下部、基底神经节到达放射冠区,由前向后末端终止于 皮质,病灶累及以上部位时,可影响区域内的5-HT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的神经通路,使去甲肾上腺素和5-HT含量下降而导致抑郁,且前部损害较后部损害的脑 卒中患者抑郁症严重。二为反应性机制学说,即家庭、社会、生理等多种影响因 素导致病后生理、心理平衡失调而导致反应性抑郁状态。PSD发生率最高时并非 在卒中的急性期,支持此观点。 2 治疗方法 2.1 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治疗PSD方法简便,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近年来受到一些学者 的重视。申鹏飞等[6]将256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分为口服西药对照组(76例)和醒脑开窍针法针刺组(180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针刺组选穴:内关、水沟、百会、印堂、三阴交。西药对照组口服阿米替林,开始时给药50 mg,每晚 1次顿服,3日后每日增加25 mg,直至每日200 mg.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 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针刺组有效率72.8%,西药组有效率56.6%,2组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中药治疗 2.2.1 辨证分型治疗 PSD是建立在中风的基础之上,既具备中风的临床特点,又有抑郁表现的特 殊性。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变涉及脏腑较多,加之患者自身体质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辨证具有一定的难度。现代医家则掌握其病变规律,充分认识情志因 素在本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以脏腑为纲,以虚实为目,辨别新久虚实,对本病 的辨证分型分析认识有许多独到之处。余尚贞[8]将中风后抑郁症分2型论治:①肝郁气滞证:治宜疏肝理气,方选柴胡疏肝散。如肝阴不足,阴虚阳亢,多用一贯煎合逍遥散滋阴平肝潜阳为主;如肝寒者多用当归四逆汤或吴茱萸汤。②心脾肾虚证:治宜调补心肝肾,养心健脾为主。兼心脾两虚,用人参归脾汤合逍遥散;兼心肾阴亏者,用黄连阿胶汤合滋水清肝饮加减。肝寒肾阳虚者,宜温补肝肾,用肾气丸或菟丝子丸合当归四逆汤或吴茱萸汤。 2.2.2 基本方加减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往往导致患者长期的瘫痪或导致其他严重后遗症。在康复的过程中,患者也经常面临着抑郁症的困扰。近年来,关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常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焦虑或是什么都不想做等类似症状。据研究发现,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非常高,其主要原因是受损脑区的化学信号在脑内的不平衡。 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这两个方面。在药物治疗方面,大部分医生选择使用抗抑郁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影响脑内的神经递质,来缓解患者的症状。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一些抗癫痫药物、镇静药物和睡眠药物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并且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指示来使用。 在心理治疗方面,有认知行为治疗(CBT)、白羊教育(SEE)、支持性治疗等治疗手段。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患者,心理治疗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通过受训的治疗师指导下的自我管理技能、

认知重构和修补支持,患者可以逐渐重建自己的生活,并减轻他们的症状。 除了药物和心理治疗外,一些其他的治疗手段也会被应用到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中。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物理治疗也可以帮助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此外,音乐治疗、艺术治疗等非传统的治疗方式也被一些医生所采用,通过这些治疗方式,可以使患者感到更加放松和愉快,从而缓解他们的抑郁症状。 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有望应用到脑卒中后抑郁症研究之中。例如,一些基于脑刺激的治疗方式,如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等已被证明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效。此外,一些neurofeedback治疗方案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些治疗手段都使用了神经调节技术,通过直接操纵脑部信号来调节脑内化学物质的平衡,有望能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 总之,脑卒中后抑郁症是常见的疾病,它会给患者造成重大的困扰,也需要我们更加严谨和科学地研究它的成因及治疗方法。值得一提的是,治疗方案应当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综合考虑多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选择最合适的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浅谈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相关问题

浅谈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相关问题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指发生在脑卒中患者身上的一种心境障碍,其特点是情绪低落、兴 趣减退、自卑、无助感以及睡眠和食欲改变等。抑郁症对于脑卒中康复患者的恢复和生活 质量有重要影响,了解和处理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相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中大约有30%会出现抑 郁症状。抑郁症可能与脑卒中本身的病理变化有关,例如脑部血管损伤、炎症反应等。抑 郁症还可能与脑卒中后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例如功能丧失、自我认知障碍、社会支持 减少等。在康复期间应该重视抑郁症的筛查和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筛查和诊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简单的抑 郁自评量表,例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贝克抑郁量表(BDI)等来进行初步的筛查。如果疑似抑郁症,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心理评估和精神医学检查,以便明确诊断。还应该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类似症状,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B12缺乏等。 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和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是常用的药物类别。心理治疗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例如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援助性心理治疗等。还应该注意患者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支持。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关注和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症也是非常重要的。脑卒中患者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管理抑 郁症的发生。建立积极的心态,保持适度的运动和饮食,加强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早期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发现有抑郁症状的迹象,应及时就诊。 脑卒中后抑郁症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正确了解和处理脑卒中后抑 郁症的相关问题,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我们应该重视和关注脑卒 中后抑郁症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抑郁症作为临床常见的精神系统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便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部分患者病情严重,思想层面相对消极,抑郁症患者自杀率较高,成为社会关注度热点问题。世界范围内,全球已经发现1.2亿抑郁症患者,该疾病自杀率在13%左右,每年全球范围内会有80万抑郁症患者自杀、死亡。结合抑郁症疾病治疗上看,常规采取西药治疗,但疾病治疗有效率只有30%-65%,整体治疗效果不理想,难治性抑郁症治疗效果更差,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后部分患者无法进入社会生活。对此,抑郁症的治疗问题已经较为迫切,目前,临床研究将目光放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本文对此展开分析。 一、抑郁症 该疾病属于生物化学及神经分泌等学科研究的内容,疾病发生原因并不明确,多数研究显示与遗传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等存在联系。该疾病与患者个人心理状态有一定关系,比如,患有抑郁症患者心理较为脆弱,在生活事件、创伤事件等引导下,导致情绪悲观,或者合并精神病史,有酗酒的习惯,此类因素均会导致抑郁症发生。抑郁症(见图1)患者的典型症状便是情绪低落,患者存在自我感觉到或者他人感觉到的情绪低落,对热爱的事件丧失热情,失去快乐的能力,无法自日常的事件中感到幸福。患者表现为心烦、紧张、失控,自觉反应迟钝及决策能力差、音量降低、言语减少等。部分患者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出现记忆力降低及信息处理能力减退、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等。在抑郁症影响下,患者发生失眠、多梦,入睡困难相对常见,相比日常入睡时间延迟30分钟以上,清晨苏醒时间比平时早3小时左右,对此,抑郁症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还需采取有效的手段治疗。

图1抑郁症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多接受现代西医治疗,患者口服抑制剂,常规西药的治疗有效率为70%,虽然现代医学对抑郁症治疗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依旧不理想。抑郁症是一种复发性较高的疾病,部分患者神经生物学及抑郁药物没有联系,导致药物治疗没有效果。临床研究显示,抗抑郁药物起效时间已经影响到患者自杀风险(见图2),因此,新型抗抑郁药物在不断开发过程。针对难治性抑郁症可通过奥体西汀治疗,患者在使用2周后见到显著效果,但药物治疗后患者依赖性较强,容易出现一些副作用。 图2抑郁症表现 中医治疗抑郁症原则是理气开郁,调节情志,相关研究显示,柴胡、当归及白芍是抗抑郁效果良好的药物,也是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核心药物,配合郁金、陈皮、茯苓、白术等药物,展开证型治疗。比如,在实证型抑郁症治疗中,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气滞血瘀及湿滞、积食等情况,为患者采取祛湿、降火、化痰治疗,常见柴胡舒肝散及逍遥散等。若患者为虚证,根据患者脏腑器官功能及气血、阴阳亏虚等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比如,养心安神、调理脾胃、补肾益脑等。针灸对抑郁症也有治疗效果,临床报道中出现过关于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案例。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可提升单一西医、中医治疗效果,减轻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如,在中医治疗上可施以中药治疗,通过柴胡疏肝散,该药物效果平和,对更年期抑郁症患者效果显著。配合氟西汀、舍曲林等药物,此类药物起效快,直达病灶,可改善患者睡眠治疗,避免患者胡思乱想。但西药治疗短期效果理想,因此,患者配合柴胡疏肝散持续治疗,使中药药效在患者机体持续发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课题背景与目的: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传统的西医 药物治疗虽然有效,但存在副作用和复发率较高的问题。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 独特治疗体系,多年来在调理身心健康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研究旨在探索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与效果,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研究方案: 1.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中药治疗与传统 西医药物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2. 研究对象 选择18岁以上,首次诊断的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将经过严格 筛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研究。排除有其他明显精神或身体疾病的患者。 3. 方案实施情况 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医药物组。中药组将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采用个 体化的中药方剂。西医药物组将按照临床常规方案,选用常用的抗抑郁药物进行 治疗。两组患者均将接受12周的治疗,并进行常规复诊。 4. 数据采集与分析 使用病史调查表、抑郁症状自评量表、抗抑郁药物副作用观察表等工具进行数据 采集。治疗前后,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的主观自评疗效与客观指标数据。通过SPSS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平均数、标准差、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 5. 结论

本研究将综合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评估其优势和效果。从数据分析结果得出初步结论后,将根据结论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提供具体的参考依据,并为改进现有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方案实施情况: 在研究期间,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并筛选到了一定数量的抑郁症患者,共计200名符合条件的患者被纳入研究范围。为了保证研究的公正性和可靠性,我们采用了严格的随机分组方法,其中100名患者进入中药组,另外100名患者进入西医药物组。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完成了病史调查表的填写,并接受了抑郁症状自评量表的评估。中药组的患者们被医生根据中医辨证辨病原则,以及个体化的辨证施治方法进行了中药方剂的制定。西医药物组的患者们接受了临床常规的抗抑郁药物治疗,药物种类包括SSRI、SNRI和TCAs等。 在治疗过程中,每个病例均定期进行复诊,并按照标准化的操作步骤进行病情评估和病程观察。还进行了抗抑郁药物副作用观察表的记录。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均完成了治疗效果的主观自评疗效的调查,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客观指标数据的整理。 数据采集和分析: 在数据采集阶段,我们按照标准程序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编码,并进行了清洗和验证。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了两组患者的平均数、标准差,同时进行了t检验和方差分析,以便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评估。 然后,我们启用了一系列数据可视化工具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图表展示。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时间点的抑郁症状缓解和复发情况,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评估和优劣判断。 结论: 通过该研究的数据分析与结果,我们初步得出以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相较于传统西医药物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中药治疗组的患者,在症状缓解程

中西结合可以治愈抑郁症吗

中西结合可以治愈抑郁症吗

在当今社会中有各种生活压力,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的压力,工作中的压力,生活中的压力,经济上压力,影响着当代青年人,导致身体上受到了伤害,心理上也出现了疾病提示,在心理疾病中,抑郁症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出现抑郁症会有什么表现吗?怎样治疗效果最好?现在就让我一起了解一下。 1.抑郁症表现 1.心情低落 长时间情感消沉,消极心理,抑郁症轻度表现为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心情郁郁寡欢,重度则表现为心理痛苦不堪,心情消极,情绪失落,不愿意与人沟通,有厌世心理。 2.焦虑 抑郁症典型的症状就是焦虑,出现焦虑症状的时候,也就代表着可能真的患有抑郁症,病人在现出焦虑症时候还会伴有一些身体的症状,例如胸闷、出汗、心悸等症状。 3.自我否定 患有抑郁症的患者会不断自我否定,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什么事情在病人自己心里都会变的很糟糕,也会觉得自己很糟糕。 4.睡眠改变 抑郁症病人会出现睡眠障碍,夜晚难以入睡,甚至出现失眠,还有一部分病人会出现可以入睡,入睡后会不确定时间醒来,还会出现早醒。 5.食欲和体重改变 患了抑郁症病人饮食会有很大的改变,有一部分病人会出现食欲不振,提不起食欲,体重会持续下降。还会有一部分病人会出现食欲大增,出现暴饮暴食的现象,体重便会大幅度增重,无论体重是下降还是暴增,都会影响到病人的情绪,因为都不是一个好的状态,这样只能加速病人的抑郁症状。 6.情绪控制力降低 容易动怒,容易焦虑,不能控制的心情难过,情绪不稳定,会出现难过或更难过,只是不容易开心。

2.西医如何治疗抑郁症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主要为控制症状解决急性治疗期,药物要用足够的剂量,直到急性期症状消失。 2.第二阶段 以巩固为主,不要因为度过急性期就以为病情得到了控制,要杜绝病情反复继续药物治疗,整个症状完全消失直至完全康复,整个疗程大概需要5个月到10个月,因为病情的不同,用药时间也就完全不同,如果症状没有达到完全恢复,及容易复发。 3.第三阶段 将主要以预防反复为主,也常称为维持治疗,一般出现以下情况需要维持治疗:①病人出现复发次数3次或者3次以上:②既往发作史2次以上,首次发做做年龄在20 岁以内,3年以内有过2次严重发作,1年内频繁发作或有家族病史,维持治疗时间的长短,剂量的大小、都要根据发病的次数、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的。 因为,抑郁症是会复发的一种疾病,所以,治疗抑郁症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预防急性抑郁症发作,二是预防抑郁症再复发。对于抑郁症治疗目标是控制病症,提升抑郁症的治疗率,最大程度减少降低病人的自残率和自杀率,首先先保证病人的人身安全,再预防抑郁症的复发。 抗抑郁药是西医中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案,目前,最先选择的是最安全、效果最好的第二类抗焦虑药,用药时要确保药物的用量,坚持用药,同时还应该同时配合心理治疗。 要想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不但要有正确的诊断,选择合理的药物,而且整个用药疗程和药物的剂量都有很大的关系,常出现问题就是抑郁症复发性和自杀性,用药量低、疗程短,引起病人的病情复发。 3.中医治疗抑郁症 根据抑郁症的表现用中医来讲,在中医上觉得对于抑郁症的关键因素是因为情绪不稳定,脏器紊乱和气血不合为主要发病因素。中医历史悠久,上千年累计的治疗经验与精准的辨证,来治疗抑郁症。

脑卒中后的抑郁症状与防治措施

脑卒中后的抑郁症状与防治措施 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是因脑血管破裂、阻塞或破裂出血所造成的一种急性 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1500万人罹患脑卒中,每年有600万人因脑卒中死亡。脑卒 中后患者不仅需要进行身体康复,也需要重视自身心理健康问题。因为脑卒中后,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症状,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一、脑卒中后的抑郁症状 抑郁症是人们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脑卒中后的抑郁发生率要比普通人群高得多。研究表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高达30%至50%,甚至有的患者出现了自 杀倾向。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症状不仅会出现于发病初期,也可能会在康复期后出现。 患者可能会出现消极情绪,失去兴趣和热情,整天感到无精打采。也会出现精 神压力大的情绪,容易感到烦躁、沮丧、有自杀倾向等。有些患者会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也会对康复产生一定影响。 二、脑卒中后患抑郁症的原因 造成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脑卒中的发生对患者本身 就是一种较大的创伤,可能会造成患者对生活丧失信心,失去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另一方面,一些脑卒中患者治疗后出现残障,对身体的自主控制和能力进行性损害,对生活的依赖度较高,这会让患者感到愤怒、无助和失落等等。 三、脑卒中后抑郁症的防治措施 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先是要注意日常生活的细节。做好日常饮食健康,做好 锻炼身体,可以在事前减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等。也可以保养

身心,平时多联系好朋友,保持好心情。如果已经发病,则要注意脑卒中治疗后患者的康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应注意的是,在病患的康复过程中,控制抑郁症的发生也十分必要。可通过使用药物如抗抑郁药等或心理咨询的方式来缓解情况,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信心,减轻患者的负担。此外,家人朋友的陪伴和安慰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他们控制抑郁症起到关键作用。 总之,脑卒中后的抑郁症状虽说常见,但并不可怕。要尽可能让患者抑郁症状得到治疗,因为控制好抑郁症状,不仅可以身体康复,也让患者身心健康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和改善。

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进展 【摘要】脑卒中后抑郁指的是患有脑卒中后,情绪低落,对所有事都失去兴趣,身体不适、能力下降、悲观,其在医学临床上的表现有产生一系列的抑郁症,还伴有有一系列的身体症状,属于脑卒中后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此前,对于脑 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非药物治疗,其中的药物治疗 主要是使用西药抗抑郁。近年来,非药物治疗主要是绿色治疗,而且这种治疗的 方法越来越备受关注,逐渐成为临床上的新的治疗方法,经过实践后取得很好的 效果。文章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其临床上的药物 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种方法,其中药物治疗分析了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临床治疗;进展 前言 脑卒中后抑郁简称PSD,其主要的特点是睡眠少、容易疲倦、绝望、焦虑、 情绪低落,属于继发性的精神障碍疾病。根据原有的研究发现,患上该病以后其 波动率的范畴为10%-68%,大部分处于40%-50%的范围,第一次脑梗死发生脑卒 中后抑郁的概率是34%,脑卒中之后,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发病率高至59%,主要 是轻度的抑郁。与国外的相关研究一致,脑卒中抑郁症比较容易发生在脑卒中后 的几个星期至几个月,也主要是轻度的抑郁。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影响数据波 动的原因有研究对象的不同、随访时间、相关标准以及用来诊断的医疗器具。患 有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住院时长会增加,住院费用也增加了,还会降低患者生 活质量,减缓神经康复的进程,增强患者想要自杀的态度,增加死亡率。现在, 很多的医生和学者已经认识到脑卒后抑郁症的危害,现在,对脑卒中后抑郁在临 床上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1. 西药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研究得出科学合理的抑郁症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30例中风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均分两组,各15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的抑郁症缓解程度明显优于观察组患者。治疗完成后两组抑郁症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抑郁症患者的缺损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将极大提高对脑中风患者的抑郁症疗效,给予其合适临床医护方案,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标签:中西医结合;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 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引起各种心血管和神经类疾病,其中中风是主要心血管病症,中风后抑郁症常伴随大量神经类疾病,各类脑中风之后发生的抑郁症,临床疾病研究过程中抑郁症非常多见。为了不断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社会各界日益重视中风后抑郁症的研究。本文根据当前研究热点,对中风后抑郁症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通过对选取的30例中风患者的抑郁症进行中西医结合研究治疗,以期研究获得科学合理的中风后遗症治疗方法[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根据研究需要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各15例。治疗组患者的情况与观察组的患者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男8例,女7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50士2.5)岁,入组时抑郁症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观察组男6例,女9例,年龄42~61岁,平均年龄(49士3.2)岁,入组前病历史事件比较长。根据两组患者资料的初步统计分析,两组抑郁症患者在年龄、病历史、身体特征及病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1.2 方法 针对两组患者的特征和研究需要,给予观察组患者连续8周西药氟西汀治疗药物,20 mg/次,1次/d。治疗组抑郁症患者持续服用西药氟西汀治疗的同时,给予中医治疗,患者服用甘麦大枣汤等中药,进行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3]。中药的甘麦大枣汤主要是由新疆切尔汗红枣30 g,云南甘草10 g、山西小麦30 g 熬制而成。针对研究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其他病症,实时矢量的给予治疗组患者相对应的中医药物治疗。研究需要,同时给予两组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 1.3 观察项目

浅析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医治疗

浅析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医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针药联合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2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经过以上治疗后,显效41例,有效2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达80%。结论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率高,且致残率高,其临床表现除有许多躯体症状外,还常伴有精神症状,尤其抑郁症,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本组结果显示,针药联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症;临床表现;中医治疗 脑卒中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其起病急、证见多端、变化迅速,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大部分脑卒中患者临床表现为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失语、意识障碍等,有部分患者以精神症状就诊或脑卒中后抑郁症而住院。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影响患者躯体症状康复的常见并发症。我科自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采用针药并用治疗82例脑卒中后抑郁症,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82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出血、脑梗死诊断标准。其中男48例,女34例;年龄48~76岁;其中脑梗死59例,脑出血23例;合并抑郁症状持续2周以上,其中轻度抑郁28例,中度抑郁42例,重度抑郁12例。 1.2 临床表现脑血管病所致抑郁症早期症状主要为脑衰弱综合征,可有记忆、智能障碍,伴抑郁心境、情绪不稳定、大哭大笑,甚至出现明显人格改变,如淡漠、缺乏自持力,或原有人格特点更明显,如以自我为中心、偏执、易激惹等。 1.3 诊断及排除标准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抑郁状态的诊断标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无抑郁:总分<8分;轻度抑郁:≥8分;中度抑郁:≥17分;重度抑郁:≥24分;排除标准:有严重躯体疾病,意识障碍、痴呆,有既往精神病病史,或精神病阳性家族史;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者;有严重自杀行为和观念,不宜以药物治疗者;2周内用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如正确使用药物治疗以及康复干预等。而心理社会干预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悲观情绪,使其主动配合治疗。针刺治疗:取穴:上星、内关、水沟、太冲、风池、三阴交、神门。加减:痰气郁结加天突、膻中、丰隆;肝气郁结加中脘、膻中、足三里;气郁化火加行间、支沟、太溪;阴血不足加神门、足三里。操作:选用30号1.5~3寸毫针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期间辨证行补泻手法2次。

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关键词:抑郁症诊断机理研究治疗展望 抑郁症属精神科情感障碍和中医郁证的范畴。中医郁证可以包括西医的神经官能症、狂躁忧郁症、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该病是当今精神疾病中一种发病十分广泛的疾病,其治疗各具特色,且有一定疗效。近五年来中医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抑郁症的文章有近114篇,本文就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信息综述如下,以期能为以后的临床研究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1临床研究 1.1诊断 有关抑郁症所采用的诊断标准以及所采用的量表各有不同。李氏[1]参照《中医诊疗常规》中郁证的诊断标准。孙氏[2]参照DSM -Ⅲ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并排除躯体疾病并发的精神障碍。邵氏[3]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郁证的诊断。严氏[4]肝郁证诊断参照《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一书。张氏[5]肝郁证诊断参照《中医证候诊疗规范》。林氏[6]参照ICD-10明确诊断为产后精神病的治疗满4个疗程者。胡氏[7]参照《精神病防治学》中抑郁状态诊断标准,经HAMD(24项)评分在20分以上者,并排除躯体疾病所致的继发性抑郁及药物禁忌者。刘氏[9]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诊断量表)评分在20分以上,GRDS抑郁程度量表(17项)评分在16分以上者为抑郁症诊断。陈氏[10]参照CCMD-Ⅱ-R中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按HAMD(17项)评分在≥17分者。邵氏[11]参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精神疾病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按(15项)评分诊断。蔡氏[12]参照卢尚玲等主编的《内科临诊备要》中所拟诊断标准。陈氏[13]参照CCMD-Ⅱ-R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1.2治疗 1.2.1按辨证论治分型治疗:邵氏[3]将郁证分为五型:肝气郁结型,治以疏肝理气解郁之法,方用柴胡、白芍、元胡、香附、当归、郁金、青皮、甘草等;阴虚火旺型,治以滋阴清热、镇心安神之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