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差异

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差异

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差异

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是常用于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药物。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和

适应症略有差异,下面将对这两种药物进行详细比较。

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SSRI),它能增加大脑中的血清素水平,从而改善抑郁症状。舍曲林是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它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去甲肾

上腺素的重新摄取,来缓解抑郁症状。

两种药物的副作用也不尽相同。艾司西酞普兰的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失眠、性功能

障碍等。舍曲林的副作用则主要包括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等。在选择用药时需要考虑患

者个体差异和具体症状,以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两种药物在使用时也有一些特殊注意事项。艾司西酞普兰不能与其他MAO抑制剂同时

使用,以免引起严重的血压升高。舍曲林则不宜与某些心脏疾病、青光眼等疾病患者使用,以免加重病情。在使用这两种药物前需要仔细查阅相关说明书,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两种药物的疗效差异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一些研究表明,艾司西酞普兰可能更适合治

疗轻度至中度抑郁症状,而舍曲林适用于重度抑郁症状的患者。这一点需要在临床实践中

进一步验证。

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是两种常用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药物,它们的治疗效果和

适应症略有差异。在选择药物和用药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和具体病情,以确

保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长期用药期间应定期复诊,及时调整剂量和监测药物的疗效和副

作用。

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目的通过比较西酞普兰与舍曲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两者在治疗 抑郁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6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舍曲林组,两组分别采用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结果西酞普兰组与舍曲林组的SDS问卷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酞普兰组平均起效时间(5.13±1.10)d,舍曲林组平均起效时间(14.21±2.8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有较好的疗效,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8月~2010年8月分别采用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患者,通过比较西酞普兰与舍曲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两者在治疗 抑郁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8月~2010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64例,入选的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单相抑郁发作标准;男30例,女34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39.85±1 2.46)岁;病程0.5~18年,平均病程(2.19±2.01)年;所有患者1周内未服用过抗抑郁药;由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签署对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法将6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舍曲林组,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经1周清洗期。西酞普兰组早餐后给予西酞普兰,以20 mg/d为起始剂量,以后视病情调整剂量,最高剂量60 mg/d,平均(39.63±8.53)mg/d。舍曲林组早餐后给予舍曲林,起始剂量50 mg/d,根据病情调整50~200 mg/d, 平均(73.5±33.7)mg/d[1]。 1.3 疗效及安全性评定标准(1)疗效:根据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按1~4级评分,以标准分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60~69分为中度,70分以上为重度[2]。由研究人员对患者提出相关问题,填写问卷;(2)安全性: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将治疗后各条目的最大评分≥2分(TESS定义为轻度以上)视为不良反应[3]。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抑郁症 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9月本院精神科收治的90例抑郁症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病情严重程度量表(CGI-SI)评分。结果两组的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A、CGI-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不良反应量表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相当,均可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焦虑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微,可以用于抑郁症的治疗。 标签: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抑郁症;临床疗效;安全性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严重者可产生自杀倾向,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1]。临床治疗抑郁症最主要且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药物治疗,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RI)、三环类抗抑郁药(TCA)等[2]。西酞普兰是常用的SSRI药,临床应用多年,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肯定,且不良反应轻微。艾司西酞普兰是新型5-HTSSRI,是西酞普兰的S异构体,其对5-HT再摄取抑制的作用居SSRI首位,且对组胺受体、胆碱能受体和肾上腺素α受体无明显的抑制作用[3]。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尚不十分明确,其与西酞普兰的疗效也存在争议,为此本研究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9月本院精神科收治的90例抑郁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分≥18分,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排除有严重自杀倾向患者;排除严重肝心肾功能不全患者;排除药物过敏史患者;排除入院前一周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患者;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21~48岁,平均(34.71±13.66)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2.21±1.76)年;HAMD-17评分18~26分,平均(22.01±3.87)分。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4~46岁,平均(34.45±12.10)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2.36±1.79)年;HAMD-17评分19~27分,平均(23.12±3.67)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HAMD-17评分等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

抗抑郁药“五朵金花”

抗抑郁药“五朵金花” 药物是治疗抑郁症最常用的方式,而其中最常用的一线药物便是五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俗称“五朵金花”,分别是: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那这五种药有什么区别,该怎么选呢? NO.1 氟西汀 氟西汀最明显的作用是可以使人精力充沛,但这也容易导致失眠或出现轻躁狂状态,因此不适合失眠的抑郁症患者使用。个别患者使用氟西汀时起效较慢,有的可能需要6周时间才逐渐起效。服用氟西汀可能会导致体重减轻,所以有肥胖问题的患者可以使用,但是对性功能影响较大,介意者慎用。另外,氟西汀有改善海马体萎缩的作用,所以或许对记忆力受影响的患者有帮助。 NO.2 帕罗西汀 帕罗西汀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作用最强的药,可治疗多种类型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对广泛性焦虑症和社交焦虑症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且不易产生兴奋性,因此也适用于失眠患者。帕罗西汀还是五朵金花中唯一有轻微抗胆碱能作用(简单说就是抑制神经过度兴奋)的药物,不过撤药反应较为明显,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缓慢停药。 NO.3 舍曲林 舍曲林是起效较快的抗抑郁药物,通常一周就开始起效,不仅可以提高5-羟色胺的含量,也可增加多巴胺含量,对运动和警觉性的抑

制作用也较小,对性功能没有明显影响,适用于快感缺乏、情感缺失的患者,且对女性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比男性更好,不适用于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 NO.4 氟伏沙明 氟伏沙明可用于治疗焦虑性抑郁症,有镇静作用,可促进睡眠,适合睡前服用。氟伏沙明能够迅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消极情绪,因此适用于有自杀风险的患者,并且能够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促进代谢,防止体重增加。另外,氟伏沙明是FDA批准用于治疗强迫症的药物,因此对有强迫倾向的抑郁症患者是个不错的选择。 NO.5 西酞普兰 西酞普兰是选择性较强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除5-羟色胺之外的其他受体几乎没有亲和性,因此副作用也比较小,但抑制能力比帕罗西汀、舍曲林要弱。近年来常用的艾司西酞普兰为其异构体,药效更强,被称为“第六朵金花”。长期使用西酞普兰有助于恢复表达能力,对反应迟钝的抑郁症患者有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具有抗焦虑作用。 现在你是不是对这几种药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不要认为医生是在随便试药,同样是抑郁症,不同的症状和体质可能适用不同的药物。如果用药一段时间发现效果不明显或副作用较大,请及时和医生沟通。 (本文来源于抑郁联盟及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使用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5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名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将68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4人。对照组抑郁症患者采用舍 曲林进行治疗,实验组抑郁症患者使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 抑郁自评量表问卷结果,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的 抑郁自评量表问卷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相似,实验组患者的起效时间为 4-6天,对照组患者的起效时间为7-16天,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组食欲下降有3人,口干头晕2人,腹泻便秘的各1人,嗜睡的1人;对 照组食欲下降有4人,口干头晕3人,腹泻便秘的2人,嗜睡的2人。两组患者 不良反应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抑郁症方面,西酞普 兰和舍曲林有着相似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和舍曲林相比较,西酞普兰能够有效 控制抑郁症状,不良反应少,对抑郁症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抑郁药物,值得 临床工作者大力实践和推广。 【关键词】西酞普兰;舍曲林;抑郁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123-02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此病的发病率较高,老年人容易患此病,该病的主要表现是显著而持续性的情绪低落。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说,还经常会出现自杀的想法。据相关报道结果显示:大约有7%-10%的老年人患有 抑郁症,当前该病的首选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1]。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的抗抑郁 药物,相关实验研究表明,西酞普兰与其他抗抑郁的药物相比,药效发挥作用快[2]。为了研究比较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实验选取 我2014-2015年我院的抑郁症患者68名,实验组患者给予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舍曲林进行治疗,实验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2015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名抑郁症患者。纳入实验研究的 对象:(1)患者的年龄大于60岁;(2)符合ICD—10诊断标准中诊断抑郁症发作的相关判断标准;(3)没有其他较为严重的躯体性和精神上的障碍。采用随 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4人;其中男性34人, 女性34人;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岁,病程为3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 身高、家庭环境和受教育程度等基本情况方面比较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早餐后给予患者舍曲兰进行治疗,起始剂量50 mg/d,根据病 情调整50-200 mg/d,平均(73.5±33.7)mg/d;实验组患者在早餐后给予患者西 酞普兰进行治疗,20 mg/d 为起始剂量,以后根据病情调整剂量,最高剂量60 mg/d,平均(39.63±8.53)mg/d。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6周,患者在接受治 疗期间不使用其他类抗精神病类药物。 1.3疗效判断标准 (1)临床疗效:根据《精神科评表量表手册》,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定,按1-4级对结果进行评分: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60-69分为中度,

哪种抗抑郁药最好?

哪种抗抑郁药最好? 精神专科医院里,目前处方量可用最高的抗抑郁药(不分先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也叫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文拉法辛(也叫万拉法辛)、米氮平等。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商品名叫来士普(进口药)、百洛特或百适可(这两种均为国产药)。 主要优势:治疗有效率是所有抗抑郁药物里最高之一,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在所有抗抑郁药物里面,是相对最少之一,耐受性非常好。这里的药物相互作用的意思,是联合其它类型药物一起服用时,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不仅用于抑郁障碍,也常常用于焦虑障碍。而且此药也经常用于青少年患者中,注意要防止转躁。 缺陷在于,强迫症患者很少首选它。 常用剂量10-20mg/日,对青少年儿童有时候可以5mg开始,逐渐根据病情再调整剂量。 舍曲林:商品名叫左洛复(进口药),国产药有盐酸舍曲林片或盐酸舍曲林胶囊等。 主要优势:治疗有效率较高,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较少,不仅用于抑郁障碍,也常常用于焦虑障碍,并且是强迫症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而且,这个药可用于较低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患者(注意要防止转躁),有心脏问题的患者经常会首选它,其安全性很高。另外,可作为非典型抑郁障碍(睡眠过多、饮食过多、情绪不稳等)的一线选择。在双相抑郁患者中,有时候会选择适量的舍曲林来缓解严重的抑郁。 缺陷:部分患者服用舍曲林后,刚开始几天会出现更加明显的焦虑、激越等,如果尚能耐受,一般坚持1-2周就逐渐缓解了,不能耐受时其实立即就医,联合安定类抗焦虑药物即可缓解,但很多患者会立即停用。另外一个更容易引起焦虑、激越的抗抑郁药物,是帕罗西汀,商品名叫赛乐特,下面会再介绍。 舍曲林常用剂量50-200mg/日,对青少年儿童有时候可以

普兰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效果比较

普兰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效果比较 徐莹;戴新国;唐小伟 【期刊名称】《交通医学》 【年(卷),期】2011(025)004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西酞普兰与舍曲林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两者在治疗抑郁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抑郁症64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患者.西酞普兰20mg/d为起始剂量,最大剂量60 mg/d,平均(39.63±8.53)mg/d.舍曲林起始剂量50 mg/d,用药范围50~200mg/d,平均(73.5±33.7)mg/d.结果:(1)抑郁自评量表问卷结果显示两组疗效相似(P>0.05).西酞普兰组4~7d起效,平均起效时间(5.13±1.10)d;舍曲林组8~17 d才起效,平均起效时间(14.21±2.8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良反应:西酞普兰组食欲下降2例(6.25%),恶心头晕各2例(6.25%),口干、腹泻、心悸各2例(6.25%),便秘、乏力、ALT升高各1例(3.13%),嗜睡1例(3.13%).舍曲林组食欲下降、恶心、口干各3例(9.38%),头晕和便秘各2例(6.25%),腹泻、心悸、乏力和ALT升高各4例(12.50%),嗜睡1例(3.1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有较好的疗效,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386-387) 【作者】徐莹;戴新国;唐小伟 【作者单位】扬州五台山医院精神科,江苏225003;扬州五台山医院精神科,江苏225003;扬州五台山医院精神科,江苏225003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对比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青少年 抑郁症的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青少年抑郁症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研究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卡尔加里抑郁量表(CDSS-C)评分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HAMD评分、CDSS-C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且躁狂发作、恶心呕吐、便秘、失眠、胃纳差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症状纠正作用更佳,且安全性可靠。 【关键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青少年抑郁症;疗效 抑郁症是以单次或反复发作的心境低落、意志活动减少、思维迟缓、认知功 能损害、睡眠障碍等症状为典型表现的精神疾病[1]。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 均是临床治疗抑郁症常用药,其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SSRI)[2]。 目前已有众多报道提示两种药物均可以起到良好抗抑郁效果,但关于两种药的疗 效及安全性对比的报道较少[3]。基于此,本研究实际以我院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 患者为例开展实验,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数据,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 1. 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抑郁症患者 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15~18岁,平均(16.78±1.13)岁;病程1~10个月,平均(6.20±1.35)个月。研究组男

21例,女16例,年龄15~18岁,平均(16.20±1.77)岁;病程1~8个月,平均(6.01±1.47)个月,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1. 方法 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选择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舍曲林 片(国药准字H20080141),初始剂量25mg/d,两周后根据患者耐受加量至 100~200mg/d。 研究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选择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草酸 艾司西酞普兰片(国药准字H20103327),初始剂量5mg/d,两周后根据患者耐 受加量至10~20mg/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1. 1. 研究指标 (1)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卡尔加里抑郁量表(CDSS-C)联合 评估两组抑郁程度,其中HAMD量表对抑郁情绪、自杀、入睡困难、早醒、睡眠 不深、工作和兴趣、有罪感、迟缓、激越、胃肠道症状、性症状、全身症状、精 神焦虑、躯体性焦虑、疑病、体重减轻、自知力等17项内容进行评分,总分越 高则抑郁程度越重;CDSS-C量表对观察到的抑郁表现、抑郁情绪、绝望感、病理 性罪恶感、自我贬低、罪感性牵连观念、晨间抑郁、早醒、自杀等9个条目内容,总分越高则抑郁情绪越严重。(2)统计两组躁狂发作、恶心呕吐、便秘、失眠、胃纳差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1. 1. 统计学方法

比较分析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对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治疗有效性、安全性

比较分析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对伴焦 虑症状的抑郁症治疗有效性、安全性 摘要:目的:对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分别应用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治 疗的72例抑郁症患者,所有患者均伴有焦虑症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使用盐酸舍曲林片治疗;观察组36例,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结果:观察组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83.33%,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 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13.89%,对照组为16.67%,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有效性及安 全性相当。 关键词:抑郁症;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 在抑郁症患者中,伴有焦虑症状的患者比例较高,主要表现为坐立不安、紧张、惊慌等症状,严重甚至可能出现自杀行为。舍曲林是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物,自问世以来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果。而艾司西酞普兰是西酞普兰异构体, 也是临床上常用的、效果显著的抗抑郁药物。为探索治疗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的 最佳治疗方案,本文将对患者分别应用上述两种药物治疗,对比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抑郁症患者,所有患 者均伴有焦虑症状。纳入标准:(1)符合抑郁症、焦虑症状的诊断标准;(2)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 17 分;(3)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双相情感障碍患者;(2)分裂症后抑郁患者;(3)脑器质性精神障

碍患者等。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女性20例,男性 16例,年龄18~62岁,平均(37.97±7.85)岁。对照组36例,女性21例,男 性15例,年龄19~63岁,平均(38.02±6.69)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舍曲林片(乐普制药科技,国药准字H20052202)治疗,口服给药,初始剂量50 mg/d,1~2次/d,随后逐渐增加剂量,1 周内增加剂量 至100~150 mg/d,1~2次/d。观察组患者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四川科伦药业,国 药准字H20080788)治疗,口服给药,初始剂量5 mg/d,1次 /d,随后逐渐增加 剂量,1 周内增加剂量至10~15 mg/d,1~2 次 /d。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 1.3评价标准 有效性判定:计算HAMD评分减分率,减分率在75%以上为痊愈,减分率 50%~74%为显著进步,减分率25%~49%为进步,减分率不足25%为无效,总有效率 为前三项合计。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安全性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应用(%)表示,检验使用X²,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有效性评价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83.33%,无明显差异(P> 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有效性评价对比[n(%)]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舍曲林治疗首发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疗效比较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舍曲林治疗首发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疗效 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舍曲林治疗首发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疗效。方法62例首发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观察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1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ECG)异常、肝功能异常、头痛、恶心呕吐、静坐不能发生率(3.23%、0、9.68%、3.23%、3.23%)低于对照组 (19.35%、19.35%、32.26%、19.35%、19.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嗜睡、便秘、失眠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舍曲林治疗首发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疗效相当,但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盐酸舍曲林;伴焦虑症状抑郁症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escitalopram oxalate and sertraline hydrochlo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first-episode with anxiety symptoms depression. Methods A total of 62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with anxiety symptoms depression were divided by admission order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3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ertraline hydrochloride for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scitalopram oxalate for treatment. Observation were made on therapeutic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situation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87.10%,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0.32%,and 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abnormal electrocardiogram (ECG),abnormal liver function,headache,nausea and vomiting and akathisia (3.23%,0,9.68%,3.23% and 3.23%)than the control group (19.35%,19.35%,32.26%,19.35% and 19.35%),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lethargy,constipation and insomnia (P>0.05). Conclusion Escitalopram oxalate and sertraline hydrochloride shows equ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first-episode with anxiety symptoms depression,but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escitalopram oxalate is lower.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use. 【Key words】Escitalopram oxalate;Sertraline hydrochloride;Anxiety symptoms depression 抑郁癥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其临床症状主要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