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魏晋南北朝的科举制度

魏晋南北朝的科举制度

魏晋南北朝的科举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它们奠定

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制度就是科举制度。

在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一直被视为制度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研究魏晋南北朝的科举制度,能够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

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和演化。

一、魏晋南北朝科举制度的起源及其特点

魏晋南北朝的科举制度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在东汉末年

的南阳,就已经有了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这就是著名

的荀子制度。这种考试制度注重文章功夫、志向品性和祖训知识

的考察,强调个人才华和道德操守的双重要求,这为后来的科举

制度奠定了基础。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荀子制度进一步演化发展,并最终形成

了完整的科举制度。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科举考试是在南北朝时期

的梁武帝时期实施的,被称为武林会试。这项制度的制定者主要

是魏晋时期的贵族文人,他们认为科举考试是一种提高社会素质

并稳定统治局面的有力手段,也是一种鼓励人才充分发挥自己才

华的途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1. 范围不断扩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举制度最初只是限于选取士人考取各地方

官职,后来在唐代进一步发展。唐朝时,科举考试已经成为选拔

官吏和推动思想进步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唐代,科举考试已经覆

盖整个中国境内,考试范围扩大到了各种人群,如农民、商人等。

2. 考试内容不断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举考试主要考察文学功底和官吏能力,而

在后来的唐代,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渐扩大,包括诗歌、文章、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体现了唐代文化的多样

性和容纳力度。

3. 公平性不断提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举制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存在弊风,仅仅是士族子弟互相推荐的渠道,加之唐代后科举大规模实行,

需要考生避嫌、示好、打点等各种形式的附庸风气,这些行为不

仅违背了科举的初衷,而且会影响公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科

举制度的公正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保障。在唐代,科举考试使用

随机测试方法,实现了公平、竞争性选拔人才的目的。

二、魏晋南北朝科举制度的作用与意义

1. 提高社会素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举制度,促进了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由

于举人制度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得选士制度更加完善,选中的

官员大多能够熟读经史百家,提高了整个官僚阶层的起点水准,

也为武士阶层插上了文化之根本。此外,士人受到的教育多是德育,他们具有较强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觉悟。

2. 推动思想进步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举制度激发了文化、教育领域的先进性,因为他们更看重的是人才,而非家世,从而推动了思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例如,进士出身的文艺家唐伯虎虽然很难入仕,但是他借助自己的才华和地位,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3. 稳定统治局面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举制度也有稳定社会局面的作用,由于科举考试具有选拔人才的本质,因此可以有效地筛选出具有才华和品德的人才。这些人才能够为国家稳定建设做出贡献,同时也能够提高官僚阶层的素质和形象,增加政治的合法性。

总之,魏晋南北朝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成就之一,它提高了社会文化素质,推动了思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稳定了政治局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在科举制度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科举制度本身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魏晋南北朝的科举制度

魏晋南北朝的科举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它们奠定 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制度就是科举制度。 在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一直被视为制度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研究魏晋南北朝的科举制度,能够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 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和演化。 一、魏晋南北朝科举制度的起源及其特点 魏晋南北朝的科举制度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在东汉末年 的南阳,就已经有了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这就是著名 的荀子制度。这种考试制度注重文章功夫、志向品性和祖训知识 的考察,强调个人才华和道德操守的双重要求,这为后来的科举 制度奠定了基础。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荀子制度进一步演化发展,并最终形成 了完整的科举制度。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科举考试是在南北朝时期 的梁武帝时期实施的,被称为武林会试。这项制度的制定者主要 是魏晋时期的贵族文人,他们认为科举考试是一种提高社会素质 并稳定统治局面的有力手段,也是一种鼓励人才充分发挥自己才 华的途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1. 范围不断扩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举制度最初只是限于选取士人考取各地方 官职,后来在唐代进一步发展。唐朝时,科举考试已经成为选拔 官吏和推动思想进步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唐代,科举考试已经覆 盖整个中国境内,考试范围扩大到了各种人群,如农民、商人等。 2. 考试内容不断变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举考试主要考察文学功底和官吏能力,而 在后来的唐代,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渐扩大,包括诗歌、文章、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体现了唐代文化的多样 性和容纳力度。 3. 公平性不断提高

浅谈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浅谈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时期,是中国古代通过分科考试制度来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直至清末1905年才被废止。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我们要分析一种制度,首先要结合其时代背景。在科举制被使用之前,魏晋时期选拔人才采用的是九品中正制,由每州的中正官品第人物提供给朝廷作为官员任用的依据,但这一制度逐渐施行之后,地方上的豪强逐渐把持了品第人物的权力,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封死了寒族乃至庶族向上的通道,造成社会阶层的固化,由于在古代中国并没有像古代印度一样强烈的宗教影响,不存在这种类似种姓制度一样阶层固化的土壤,所以长期的阶层固化必然导致一部分底层人民的不满,进而造成社会动荡。另一方面,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壮大,魏晋时期的“王谢袁萧”,隋唐时期的“七宗五姓”,其势力已经影响到了皇权,魏晋直至唐初的政治,实质上已沦为门阀政治。隋文帝采用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于官员选拔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宣告了皇权独尊的时代的到来。 从此,布衣百姓也可以通过苦读金榜题名,出将入相,“朝为田舍郎,暮为天子郎”,“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科举提供了一个平民与贵族公平竞争的机会,有一个客观的衡量人才的标准,给寒门学子开了一道龙门,让他们看到向上的可能,解决了阶层流动的问题,他们也可以通过读书来出人头地,成为帝国的较高阶层。而且,科举制度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乡村士绅阶层的素质,在古代中国奉行皇权不下县的政策,士绅阶层成了县一级行政政府和广大百姓之间的一道桥梁,很多平民出身的官员告老还乡,教化乡里,维持了最基层的统治。此外,科举制度还实现了官与吏分离,地方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免,官员的权力来源和合法性完全依靠皇权背书,客观上加强了封建皇权。 科举制度在其被使用的一千三百年里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大批高素质的可靠人才,属于典型的“学而优则仕”,单纯从通过考试来选举人才这一个角度来说,科举制度就已经蕴含了超越时代的智慧和眼光。人类有史以来至今的社会发展中,没有一项比考试更合理更公平的选拔制度了。“有其才者,糜捐于瓮牖绳枢,无其才者,讵系于王公子孙”。不管家世出身高低,以才学为标准公平竞争。这是一项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发明。在没有建立现代化国家治理结构的时代,以人治为核心的政治,官员的素质就成了政治是否清明的关键因素。科举制的目的是选拔政治人才或从政人才来进行国家治理,就这一点来看,应该说科举制的目的是基本上达到了。仅以北宋为例,据《宋史·宰辅表》及有关列传统计,北宋92名宰相中科举出身者达83人,占总数的90%;在176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科举出身者达162,占总数的92%。历朝进士出身者在高官或清要官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连金朝亦然:“旧制,监察御史凡八员,汉人四员皆进士,而女直四员则文资右职参注。守贞曰:`监察乃清要之职,流品自异,俱宜一体纯用进士。”元代虽然是一个科举相对较为低落的朝代,但在恢复科举取士后,进士官至显宦者也约有一百

科举制度的演变过程

科举制度的演变过程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文官的制度,历时不短。其演变过程也是很复杂的。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一、初期科举制度的形成 中国的科举制度可追溯到汉代初年,但那时还没有形成科举考试的制度。魏晋时期,由于官员品质低劣,文风浮躁等原因,朝廷便开始尝试设立类似考试的制度来选拔优秀人才。这种选拔方式以文、武双方面为主,洛阳、长安、J益三地先后设立 武举和文举考试,考试内容以典籍为主。 到了唐代,科举及其考试的规模和制度逐渐完善,形成了大体的脉络。初唐时还是以武举、文举为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统治者的转变以及世情的巨变,科举考试的形式也相应出现了变化。进入唐朝后期,为克服民变、党争等因素造成的官员空缺,唐朝政府密集地设置了许多乡试、府试、会试等考试以确保人才来源的充足。这时,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乡试、会试、殿试。考生通过举人、进士、状元等历程,层层筛选,最终晋升为官员。 二、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变革 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规模、规格和范围有了大幅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设置了有名的进士科举考试。进士考试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一次性选拔优秀人才担任地方、朝廷高级官员。此外,明朝为了避免由于太子、阮嗣宗等高级

官员之子参加科举考试导致选择的“儒生”质量偏低,于是设立了明经、明法等类别,从科举考试之外的范畴扩大优秀人才的挑选范畴。此外,明代的科举制度中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奖励制度,例如“解元”、“探花”等。这些奖励,都激励了越来越多的 人参与到科举考试之中。 不过,这样灌输“儒学之辈”“减少兵权”的观念,也渐渐地萎缩 了中国古代军队的实力,军阀起义等现象甚嚣尘上。 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科举制度也不得不屈服于新形势的变化。首先,18世纪初的康熙时期,由于清朝整体实力下降,清廷开始寻求新的路线来御敌。于是为重振雍正时期的改革,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改革科举制度。清政府改革后,取消了科举考试的状元等级,取消了朝廷的科举奖励,并逐步取消了科举考试的一些题目,如《梅花草》等难度过高的题目。同时,进士及其考试也被逐渐淡化,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并在19世纪初被彻底废除。而选官制度,开始 名优进士评长短,但并不限于进士。 三、科举制度的消亡 20世纪上半叶,科举制度在新的中国政府的改革中被彻底废除。建国后,政府大力推行普及教育,取消了传统的科举选拔方式,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更是将原有的统一考试拆分成了各个领域专业的专业考试。 科举制度自汉朝以来,历经数次改革和演变,影响至深,最终

科举制文化常识(最全)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一.科举知识简介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1.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规定不尽相同。举明、清两代为例读书人先须参加“童试”,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2.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则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土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会称“三状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以上的提到的“解元”“会元”“状元”即所谓“三元”。 二.身份: 1.【童生/儒童】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 2.【生员/序生/秀才/茂才/相公】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采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反以知府为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的学员。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3.【举人/老爷】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举人:原指被推荐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人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为“老爷”。《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

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脉络

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脉络 科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但真正得到完善和广泛运用是在唐代。这种制度贯穿了中国古代的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延续到清朝废除它为止。 一、汉代 汉武帝设立了举孝廉,标志着科举制度的雏形开始发展。一般认为,汉武帝设立举孝廉的真正目的是希望能够选拔出贤能之士来担任各级官职。而这种选择,主要以“清白廉洁”、“足以经世”、“廉于官”的政治标准为依据。 二、魏晋南北朝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汉代的科举制度不再适应时代的需要,科举制度破旧立新,出现了一些变化。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空前迅速,考试的科目逐渐丰富,不同时期的考试形式也不尽相同。 ①东晋:南渡后,引进太学制,追求学问教养,重视经义、文学等科。 ②齐、梁、陈:慢慢地发展出南北朝时期的特色——“辩试”,即在策论的基础上,增加了辩论、讨论的内容。 ③北魏:追求实用,注重实践操作,科目多于前代。科举考试出现两类:乡试和会试。乡试只考试文题,评卷由考官直接负责,主要测试文学才能;会试分为三科:诗、赋、议论,主要考查学问修养和判断能力。 三、唐代 唐朝是全中国科举制度发展最为完善、且规模最大的时期。继承隋朝的科举制度,唐朝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考试内容逐渐趋于完善,科目也日益丰富。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初唐和盛唐。 ①初唐时期:掌握“格式”,只考察文学和经义方面的知识。 ②盛唐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科目逐渐增多。进士科除了文学和经义,还增加了诗、赋、经史、经义等科目;及第科实行“三馆试”,包括集试、殿试和直阁试。

四、宋代 宋代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前朝在科目上又有部分不同。考试的科目比较丰富,经过长期的运作,考试制度逐渐趋于规范化和民主化。 宋代科举主要成就有:设立了儒家的四书、五经;科举制度逐渐走向完善,将“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组成,内容不断丰富化,形式逐渐规范化;试卷标准化,评卷公正,充分考虑了考生的实际表现。 五、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主要延续了宋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但进行了一些制度的改革。

科举制含义

科举制含义 科举制含义: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298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隋朝建立、唐朝完善并为后代沿用的选拔官吏的制度。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高门士族拥有政治特权,世代垄晰高官显位。南北朝时士族门阀已日趋腐朽。 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采取科举取士的办法,隋初规定原有的秀才、明经两科,由州县学送生徒到中央参加考试。隋炀帝时又置进士科,科举制逐渐形成。唐朝前期,科举制进一步得到完善和发展。 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三个阶段: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的发展、评价及影响: (1)发展: 开创──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继承和完善──唐太宗: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玄宗: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 进一步发展──北宋初期:实行分级考试、改革考试方法等;中期: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僵化──明清:八股取士。 结束──清末(1905年)戊戌变法时废除八股。 (2)评价: 进步性: ①改变了秦汉以来以推荐为主的官员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②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矛盾,扩大了统治基础;

③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④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推动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局限性:忽视实用学问的研究,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3)影响: 科举制度对中国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的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的科举制度的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科举制度创立利弊: 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1、积极作用(前期—隋唐宋元时期): 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朝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2、消极作用(后期—明清时期):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

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 考情分析: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招聘考试过程中考察较少,主要以记忆为主,考察较多的是科举制的起源与废除的时间节点较多。一般考查形式主要为单选题和判断题,所以要求大家在理解科举制度演变的历程基础之上记忆科举制较为重要的时间节点。 一、科举制度的演变历程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沿用了汉代的察举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九品中正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士族想要控制选官的野心,所以从创立以来选官比较注重门第,形成了一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所以不利于选拔真正有学识的见解的人做官,所以后期隋朝为改变这样的弊端,就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在创立之处,隋文帝只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分成秀才和明经两科。这时科举制还未成一种严密的考试制度,只是科举的雏形和基础。而隋炀帝时期“始置进士之科”,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形成了一层级分明的完整的科举考试体系,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在唐朝,科举考试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在唐太宗时期,增加考试科目,分成常科和制科,每年都进行的称为常科,科目包含50多种,大大增加了考试的科目,但后期常考的主要是明经和进士两科,唐朝大多数宰相也进士出身。到了武则天时期,大大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在整个唐朝比较重视进士科。 明朝科举制进入了鼎盛时期。明代的历代统治者对科举都非常重视,科举的方法也非常严密。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四书五经成为了出题的唯一来源,考生只能机械作答,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有了一定的弊端。所以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逐渐显露。最终在清朝末年持续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彻底废除。 二、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度知识

科举制度知识 科举制度知识(一)——古代选士制度 中国清朝以前历代统治阶级按照一定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选士制度开始于西周(一说始于春秋)。据古籍记载,当时选士形式有二:①"乡里选士",由各乡里逐级选拔秀士、选士、俊士、造士、进士。最后由司马把进士之贤者推荐给天子,任官授爵。②"宾兴之制",三年举行一次,选举贤能。 春秋战国之际,养士之风起,当时士子进身途径靠请谒荐举和诸侯召见。汉代选士,一是任子,即靠世袭入仕,二是计吏入官,三是纳赀入仕,四是选举入仕。选举又分两类:一叫贤良方正,由公卿郡国选举,天子予以策试,诏举无定期。一叫孝廉秀才,由州郡察举,不经考试。安帝时,才加考试,并有年龄限制。此外,还有童子科的选举,年龄在12~16岁之间,能"博通经典"的得入选。作为选拔儿童特殊才能的推举和任用。西汉另有"公府辟举"法,供官府罗致名士。武帝时建立博士弟子员制度,博士弟子一由太常选补,一由郡国县道邑保举,入太学受业经考试后,按高下任官。太学博士的任用经由征召、荐举、选试。或以贤良文学、明经诸科入选,也有由他官迁调的。 汉代选士制度,流弊很多:一是汉代选士制度以财富为主要条件,他们凭借自己拥有大量财富,取得入选资格。二是西汉就有以选举不实而被免官。从光武帝起曾不断下诏书要求严格选举,甚或提出选举不实者要治罪。明帝即位之初,下诏书指出:选举请托权门,官吏贪纵为非,百姓愁怨。此时察举已有被郡国官吏把持的现象。章帝建初元年下诏书指出:选举名不符实,茂才、孝廉岁以百数,而授之以政,无所作为,注重门第而不以求贤为务。三是灵帝时,宦官专权,请托相当普遍,他们为培养自己势力,不得不扶植党羽,"徒讲交游,不重实学",甚至"拜门奔竞,货赂嘱托"公开盛行。三国时,曹操曾下诏求贤,特重才能,不拘微贱。曹丕当权,立九品官人法作为选拔人才制度。 隋以后各王朝设科考试,分科取士,是为科举制度。从此中国选

科举考试制度的历史演变

科举考试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隋朝创立科举制 1.背景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看重门第而不注重才能(实行九品中正制)。 ②隋文帝时,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创立 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意义 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维持了1300多年。 二、唐朝完善科举制 唐朝科举制演变 ①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官吏的政绩。 ②武则天时,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武举和殿试。 ③唐玄宗时,注重文教,把诗赋纳入科举考试的范围,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三、北宋发展科举制 1.表现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2.影响 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结果 形成了宋代重文轻武的局面。 四、明朝僵化科举制 1.措施 明朝在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 2.目的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专制统治。 3.表现 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文体格式必须是“八股文”。 4.影响 ①弊:八股文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不利于选贤任能,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利:明朝科举考试的标准化、规范化对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五、清朝恶化科举制 1.措施 清朝在思想上实行文字狱。 2.目的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加强君主专制。 3.表现 康熙、雍正、乾隆三期最残酷,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远超前代。 4.影响 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制度常识习题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制度常识习题 在常识考试中有时候也会考到中国古代的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选官制度等,多有涉及。在选官制度这一维度内,以往真题中最常见的便是科举制度,也是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选官制度之一。 基本介绍 科举指进士科举,始于隋朝。科举制的诸多特征是经历漫长的过程才逐渐形成的,但要定下一个起始年代,必有标志性的创制,而真正具有标志性意义且与历史上“科举”一词相符合的,只有隋炀帝创立进士科这一历史事件,从隋炀帝大业元年进士科的创设,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年之久。 制度设立基本沿革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科举制度创建于隋朝,自隋唐科举制度确立以来,平民通过读书考试获取入仕机会,基本就是靠科举。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学院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科举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永制。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而在唐

两晋南北朝的人才选拔制度

两晋南北朝的人才选拔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才选拔,区别科举制有哪些不同?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持续近400年的大分裂时期,又被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改的最频繁的时期。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受现代人们重视对历史就是三国魏蜀吴之战了,魏、蜀、吴三国的统治者运用自己的智慧来扩大自己的声誉和权利。 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连绵不绝的战争,使在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到文化发展受到了非常特别的影响。 而自古都有很多朝代为选拔人才一事所苦恼,所以在隋朝的时候,就形成了一种制度——科举制。这种制度通过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连一些普通的平民百姓也可以通过科举制来走入仕途。而在隋朝之前的魏晋南北朝,选拔人才的问题依旧存在,所以在当时的国家就成立了一系列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国家需要大量的人才,统治者就制定一系列选拔人才的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时长非常长的一个大分裂时期,期间除了西晋皇朝短暂的统一了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里,社会都处于极度动荡和混乱的状态,战争非常的频繁,民族斗争矛盾十分的尖锐,百姓们也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 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情况下,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来继续的扩大自己统治的范围,所以就开始大量的招揽人才,来选举人才。 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是三国的时候,魏、蜀、吴三国的一些战争,中国古代的人口急剧下降,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所以三国的时候都比较重视经济的发展,而且由于战争带来的一些需求,各种技术也有很大的进步。在三国前期的时候,国家还没有建立,所以统治者们也没有一个很好的选拔人才的制度,都是统治者听取自己的一些军事或者有才能的手下的话,来判断是否要运用此人。 但是到了后期的时候,每个国家都安定了下来,拿蜀国来说,刘备建立自己的国家之后,就命令诸葛亮当丞相,在刘备死后,就让诸葛亮还辅佐自己的儿子。但是当时不仅仅是运用以前选拔的一些人才,由于战乱,更是需要非常多的人才来治理国家。所以就采用了汉朝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察举制。察举制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时候推行的,是一种由地方的一些官员向中央举荐人才的一种方法来选拔人才的。是一个选拔机构来选拔人才的,察举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系统性的选官制度。但是这个制度非常的不完善,因为有很多人通过贿赂地方官员,让地方官员举荐自己,来达到自己做官的愿望。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刚开始就是先运用这种制度。

中国“第五大发明” ——科举制

中国“第五大发明”——科举制 世人皆以为四大发明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却不知中国人在政治制度上的创造力更是远胜于具体发明。科举制度就是中国人的政治智慧的表现。也有学者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南北朝末年,士族已日趋没落,庶族地主势力日益上升。北周时,官员升迁已不再全凭家世门第,九品中正制逐渐失去作用。隋朝统一全国后,随着统一封建中央集权国家重建的需要,隋文帝以分科考试选用官员的办法,取代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这一制度在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科举制度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它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开辟了入仕途径,从而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正因为如此,唐太宗看到当时人人参加科举考试的盛况时,不禁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其次,这样的一种选官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体现出了任人唯才、唯贤,淡化了世族、门第的影响。给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而且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科举选官制度与封建社会其他选官制度相比,要进步得多,合理得多。 第三,科举产生出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及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等,如唐代的王维、韩愈、柳宗元、刘禹锡、颜真卿、柳公权、白居易,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朱熹、包拯、寇准,明代的张居正、汤显祖、海瑞、徐光启,清代的纪晓岚、刘墉、郑板桥、林则徐、翁同龠等文化名人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都是中华民族的英才。他们中间的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后,推动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新局面,给社会带来新气象和创造精神产。 第四,科举的积极作用很重要的一点还体现在文化方面。首先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这一点不难理解。作为考试内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而在当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一个书生没有饱读文化思想的精华所在何谈治国之道。这样一来,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的传承下去。其次,科举也不断发展和丰富着中国文化,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也就没有中国古代的灿烂的文化。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发展与繁荣。因此,科举制度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但科举制度到明清后逐渐变得落后,没能与时俱进,尤其是“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使一些知识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甚至产生像孔乙己、范进中举那样的科举牺牲者。 科举在中国古代总的来说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从制度的角度来说,科举制度确实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1 1、古代要进入府,州,县学习,必须要通过童试。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乡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资格。称为秀才。考试第一名叫案首。 2、乡试在明清两代时,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应多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会发布正副榜揭晓名次,称为桂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例如:《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正是参加了乡试。京报连登黄甲:科举时写在喜报上表示祝贺的恭维话。意思是以后还会有会试,殿试连续的捷报。 3、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考试称为会试。因为在春季举行,故又称为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者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考后揭晓名次的布告,成为杏榜。 4、科举制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称为殿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考核,以定甲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统称进士,考试后会发布金榜,假如考不中,则称落第。 5、科举考试制度在明清时规定的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每部分的句数,句型都有严格限定。文章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内容也不得超出这个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不能自由发挥。 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2 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规定不尽相同。举明、清两代为例读书人先

须参加“童试”,参加者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名“序生”,俗称“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人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则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土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会称“三状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以上的提到的“解元”,“会元”、“状元”,即所谓“三元”。 状元的产生,我国的科举制始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是历代封建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重要途径,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 童生: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 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秀才可以参加,考中的叫举人,可称老爷。平人第一名是解元,二至十名是亚元。 会试:乡试后次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参加,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合格的统称进士,但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古代的博士、硕士、学士并非学位 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秦始皇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