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举制文化常识(最全)

科举制文化常识(最全)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一.科举知识简介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1.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规定不尽相同。举明、清两代为例读书人先须参加“童试”,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2.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则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土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会称“三状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以上的提到的“解元”“会元”“状元”即所谓“三元”。

二.身份:

1.【童生/儒童】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

2.【生员/序生/秀才/茂才/相公】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采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反以知府为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的学员。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3.【举人/老爷】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举人:原指被推荐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人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为“老爷”。《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

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4.【贡士】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贡士:古代向朝延荐举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后,经乡贡考试合格的叫贡士,清代,会试考中的为贡士。

5.【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进士:意即贡举的人员。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名称,凡是举人(乡试考中者)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

三.各级考试的冠军亚军等

1.【解元】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解元:唐代,举进士者皆由地方解送人试,故相沿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宋以前称解头。

2.【会元】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会元:科举制度中乡试中式为举人,举人会试中式第一名为会元。

3.【状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为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状元的产生,我国的科举制始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是历代封建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重要途径,从童生到状元,一般须经五个阶段。

4.【榜眼】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意思是指榜中双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

5.【探花】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唐代进士曲江杏园初宴,称“控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之名负于此,宋代又称探花郎。南宋以后,专指殿试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袭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四.各级考试:

1.【童生试/院试】由省学政主持,童生参加考中的称秀才,也叫生员,一般可称相公。此二者只是预选形式,乡试、会试、殿试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2.【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会试:乡试后次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参加,第一名称会元。乡试:每隔三年在省城举行,秀才可以参加,考中的叫举人,可称老爷。平人第一名是解元,二至十名是亚元。

3.【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殿试:会试合格后即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钦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试。合格的统称进士,但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五.考取晋级术语

1.【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2.【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3.【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4.【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5.【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六.古代的学校

1.【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2.【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4.【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5.【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6.【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7.【国子监jian】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8.【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七.古代的学官

1.【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2.【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3.【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府顾问。汉代以后,博士开始在学官,担任教学工作,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学博士、卜博士等。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4.【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5.【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6.【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7.【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八.其他

1.【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2.【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3.【硕士】在我国古代通常指那些德高望重、博学多识之人,但在古代史籍中不多见,大概

不是正式的官名或职称。古代常用与硕士含义相似的“硕老”、“项儒”称呼那些博学之士。

4.【学士】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指那些在学校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指有学问的人以及久入学者的泛称。魏晋以后,学士才正式成为以久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到了唐代,学士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可以参与朝政。其中的翰林学士为众学士之首,是皇帝亲信的顾问和秘书官,因而常被称作“内相”。到了宋朝,一经授翰林学士,即有当宰相之望。清朝的大学士地位显赫,官阶为正一品,为文职官吏之首。生员,凡已考选升人国子监肆业的称为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

5.【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九.古代选拔官吏制度

1.【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2.【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3.【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4.【举主与门生】汉代士人通过察举和征辟仁人做官,主持州郡察举的列侯、剌吏、郡称为举主,被举、被辟的贤士便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后科举考试及第一者对主考官亦自

称门生。

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 2013-05-30 作者:编辑:化成天下 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也是政府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开始于隋朝(公元518年——公元618年),一直到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共延续了1000多年。 读书人要先参加“童试”,参加的人不论年龄多大都叫“儒童”或“童生”,考试合格被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二等的叫“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考上的叫“举人”。考试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首都的“礼部”(政府的一个管理机构)举行,考上的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土出身”,第一名称“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古代考试内容 在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考试史中,古人几乎尝试过各种可能想到的考试内容。 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察举时代,以推荐为主,考试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那时的考试内容有两项:读书人考试经学,在朝官吏考试章奏。此后荐选时代的考试内容变化不多。 到了以考选为主的科举时代,旧的考试内容被逐渐丰富。唐朝进士录取以诗赋为重,从而促成了唐诗的空前繁荣。到了宋元两朝,经义逐渐取代诗赋成为一种主要的考试内容。明、清科举考试分量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的文体格式逐渐发展定型。 总之,中国古代选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不外乎经学(家法、帖经墨义,经疑、经义)与文学(诗赋)。在察举时代,经学、文学分途;科举时代,两者渐渐合一。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科举制度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

科举制文化常识(最全)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一.科举知识简介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1.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规定不尽相同。举明、清两代为例读书人先须参加“童试”,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2.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则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土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会称“三状甲”。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以上的提到的“解元”“会元”“状元”即所谓“三元”。 二.身份: 1.【童生/儒童】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 2.【生员/序生/秀才/茂才/相公】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采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反以知府为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的学员。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3.【举人/老爷】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举人:原指被推荐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人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为“老爷”。《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始于隋代,兴于唐 代并一直延续到清朝废除为止。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实施,主要有三个目的。首先,它是培养和选拔政府官员 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科举考试,政府可以筛选出具备才学和品德的人才。其次,科举制度也是一种社会阶层的流动机制。无论出身贵贱、贫富,只 要通过了科举考试,一个平民子弟完全可以成为官僚。这种机会平等的制 度使得社会上流动性增强,进一步搅动了社会的血液循环。最后,科举制 度还具有巩固统治的作用。通过科举制度,统治者可以限制官员中贵族的 势力,稳定统治。 科举考试的合格标准相对较高,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乡试、会试和殿试。首先,所有考生需要参加乡试。乡试是在每个省级行 政区的州县举行的,由省级官员担任主考官。乡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基本素质,如文化程度、文笔、修养等。合格的考生进入下一轮会试。会试是在 国家级的城市进行的,由朝廷派出考官担任主考官。会试主要考察考生的 政治洞察力和文学才华。而通过会试的考生进入最后一轮殿试。殿试是在 皇帝居住的皇宫进行的,这是最严格的一轮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政治智慧、忠诚和口才。通过殿试的考生,就能获得乡试、会试和殿试三者的高 度肯定,成为进士。 科举制度的实施,在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变革。首先,科举 制度推动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繁荣。为了应对考试,无论是为了个人的地位 和名望,还是为了家族的荣誉和利益,都需要大量的背诵和学习。这使得 中国的文学水平出现了长期的发展和进步。其次,科举制度推动了社会的

文化常识(科举教育)

文化常识(科举教育)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方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经过使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臣文学、茂才等。 征辟(bi):汉代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政的意思。 科举:从隋朝时开始,各朝科举考试的科目都在不断变化。文帝时期只有策问,隋炀帝开考十科。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明朝只有进士一科,清朝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别科。 童生试:也叫“童试”、“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成为童生。 乡试:明清时期每三年再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又称“秋闱”。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时期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又称春闱。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为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二甲三甲的第一名皆称为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别称“登科”。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科举考试最高功名。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举人: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 八股文:明清考试制度规定的一种文体。固定形式: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组成。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得超出《四书》《五经》的范围,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意思。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互成同年。 校:夏代学院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周代学院的别称。 序:殷商学校的别称,古人常以庠序称学院。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和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乡学:泛指地方所设的学院。 国子监:在隋朝国子监与太学互成,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书院: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法典、通宵史实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 助教: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又称国子助教

科举相关文化常识

科举相关文化常识 科举各级考试 第一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秀才、童生,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生。 第二级考试叫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季在各省城举行,凡本省秀才和监生均可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第三级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在乡试后一年的春天,各省举人可以参加,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第四级考试为殿试,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明清科举考试流程表 历朝科举制度一览 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特别重视选拔人才,设立御史府,每年都取进士补充国家的人才库。一次李世民私自去视察御史府,看到许多新考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其实,关于人才选拔,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筛选的方法。 秦朝以前: 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汉朝: 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三国——两晋: 魏文帝时,陈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唐朝: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宋朝: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明朝: 明朝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会试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

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篇

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篇 汉代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1、察举制 汉代一种自下而上选拔官吏的制度。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方正、文学、茂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明经、有道等。定期的察举科目称为常科或岁举,如孝廉、茂才科;由皇帝不定期下诏要求贡举的为特科或诏举,如贤良方正、文学、明经、有道等科。 察举的对象既有平民,也有现任的吏员。汉文帝十五年(前165),诏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参加对策,并根据等第授予官职,特科察举的制度由此正式确立。 2、征辟制 是汉武帝时开始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征是指皇帝下诏聘召,有时也称为特诏或特征。皇帝下诏指名征聘,往往是由于被征聘者在社会上颇负声望,或是出于大臣的推荐。 辟是指公卿或州郡征调某人为掾属,再向朝廷推荐,汉时也称辟召或辟除。 皇帝下诏征聘或官府辟召,被征辟者可以应聘,也可托词不就。在汉代的选官制度中,征辟制地位仅次于察举制。 3、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汉武帝于元光元年(前134)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 秀才在西汉后期成了岁举,举主为刺史,遂形成州举秀才、郡举孝廉的体制。孝廉举至中央后,经选拔才能被任命为地方或中央的有关官职。 汉顺帝阳嘉元年(132),规定儒生出身的孝廉要考试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孝廉科开始向中央考试制度过渡。 从西汉到东汉初,察举的实施比较严格,保证了王朝对行政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孝廉一科是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但东汉后期的政治腐败,造成了严重的察举不实。

科举制度文化常识整理

科举制度文化常识整理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选拔制度,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朝,最后废除于清朝。这个制度的目的是选拔人才,让有能力的人进入官府从事政府工作。下面将对科举制度进行常识整理。 第一段: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为了选拔人才,创立了乡试、府试、会试三级考试制度,并将考试分为文、武两科。这个制度在唐朝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皇帝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到了宋朝,科举制度成为了国家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并逐渐完善了考试内容和程序。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考试范围扩大到农业、工艺、商业等领域。 第二段:科举考试的流程 科举考试的流程包括乡试、府试和会试三个环节。乡试是最初的选拔环节,考试内容主要是经义、音韵和诗词。通过乡试的考生可以进入府试,府试的内容更加复杂,包括经史、子部等知识。通过府试的考生才有机会参加会试,会试是最高级的考试环节,内容包括经义、史学、文学等。会试合格者可以成为进士,成为朝廷官员。 第三段: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教育和文化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科举制度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其次,科举制度使得社会上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着追求学问和知识的风气,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此外,科举制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重视对经典的记忆和背诵,对创造性思维和实际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 总结: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选拔制度,通过乡试、府试和会试三个环节选拔人才。这个制度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教育和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局限性,对创造性思维和实际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篇一」 1、古代要进入府,州,县学习,必须要通过童试。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乡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资格。称为秀才。考试第一名叫案首。 2、乡试在明清两代时,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应多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会发布正副榜揭晓名次,称为桂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例如:《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正是参加了乡试。京报连登黄甲:科举时代写在喜报上表示祝贺的恭维话。意思是以后还会有会试,殿试连续的捷报。 3、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考试称为会试。因为在春季举行,故又称为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者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考后揭晓名次的布告,成为杏榜。 4、科举制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称为殿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考核,以定甲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统称进士,考试后会发布金榜,假如考不中,则称落第。 5、科举考试制度在明清时规定的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每部分的.句数,句型都有严格限定。文章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内容也不得超出这个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不能自由发挥。 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文学常识「篇二」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官职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被广泛运用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科举制度的核心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以期能选出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官员,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治理。 在古代中国,科举官职一般指的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后所任职的官员。大致可以分为进士、举人和秀才三个等级。 首先是进士,进士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官员。进士考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难的考试,合格者可以进入国家高级机构和高级官府。进士分为三元及第、二元及第和一元及第,其中以三元及第的称号最为荣耀。 其次是举人,举人是中级别的官员,也是科举制度的关键环节。举人考试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是为选拔出将来可以进士考试的人才。合格者可以选担任县官或地方机构中的中级官员。 再次是秀才,秀才是科举制度中的低级别官员,称为“擢用”。秀才考试一般每年举行一次,是为选拔县级机构中的文职官员或者做为地方教育机构的教员。合格者可以选担任县级机构中的低级官员或者地方教员。 除了进士、举人和秀才三个等级,还有一些特殊的官职可供选择。比如,庶吉士是进士考试中考取九十余名次的考生,他们负责撰写文章和作为皇帝的谋士。翰林院士和编修是皇帝身边的重要官员,负责起草、校勘和编撰重要文件。 科举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的人有着极大的特权,不但可以享受权利和财富,还能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和荣誉的增加。科举官职也被认为是社会成功和家族荣耀的象征。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科举考试只重视文化学识,对于才艺和实践能力并不关注,导致文人专制和功利思想的滋生。其二,科举制度存在贪污腐败、买官卖官等问题,使得人才选拔不公平。其三,科举制度的存在妨碍了社会的流动与发展,使得社会阶级固化,阻碍了社会变革和进步。 总之,古代中国的科举官职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官职一般分为进士、举人和秀才三个等级,以及一些特殊的官职。科举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和培养优秀官员的作用,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 科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从唐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经历了千年的历史。科举制度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精神支柱”。 科举制度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人才得以晋升和掌握权力。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首先,在乡试中,通过一系列的笔试和面试,选拔出一批考生进入会试。会试中,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文章,并在考官前作书法、鞠躬等仪式。最后,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只有通过殿试的考生才能被正式任命为官员。 科举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使官员能够以德行和能力为标准选拔,而不是通过家族背景或财富地位来决定。它的实施使得人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再受到身世和出身的限制,从而促进了社会流动性和社会公平。科举考试突出了文化素质和学术才能,使得文人士子成为社会的核心群体。 科举制度也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科举制度将儒家思想和儒家经典作为考试内容之一,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内容中包括了《大学》、《中庸》、《论语》等儒家经典,促进了这些经典的传播和学习。 其次,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精英化。考试对文学才能和文化素养的要求极高,使得文人士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在政府机构中任职,还在文化艺术、文学创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特点。 此外,科举制度也催生了学府和书院的兴起,推动了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发展。学府和书院成为培养士子的场所,不仅传授儒家经典和知识,

还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修养。学府和书院成为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的重要场合,推动了学术的进步和思想的繁荣。 综上所述,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制度,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实现了社会流动性和社会公平。科举制度还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学习,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此外,它也催生了学府和书院的兴起,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6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科举制度无疑是一部重要的篇章。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发展和 完善,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之久。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选拔文武人才的一种手段,更是对中国古代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隋朝时,官员选拔主要依靠 家族世袭和举荐制度,没有明确的考试制度。而随着唐朝的兴起,多 元化的社会需要更公正、更科学的选拔机制。唐代贞观年间,创设了“进士科”和“明经科”,这是中国历史上正式设立的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最出色的表现是在宋代和明代。宋代的科举制度经历了改革,包括诗词、文章等多个科目,考核内容更加全面。明朝时,科举 制度更是步入了顶峰之时。明代设置了三级考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覆盖了全国各地的考生,并将考试内容扩展到了典籍、经义、诗词等 多个方面。 二、科举制度的目的与作用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主要目的是 选拔人才,为朝廷培养合格的官员。通过科举制度,可以选拔到各个 领域具备才华和能力的人才,保证了政府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此外,科举制度还提供了普及教育的机会。无论出身贫寒还是富贵,只要有一技之长和学识,就有可能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这也为中 国古代的教育提供了动力和方向,推动了全民素质的提升。 科举制度还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科举考试,文人士大夫 们在阅历、思想和艺术上的交流与较量,极大地促进了古代文化的繁 荣和独特性的形成。科举制度也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涌现出众多杰出的文人才子,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与局限 科举制度的影响深远,它为中国古代社会带来了政治、教育和文化 方面的巨大变革。随着科举制度的实施,中国古代社会出现了许多具 备才华的官员,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和治理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科举制 度也为中华民族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储备,为中国古代政治稳定提供了 重要的保障。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科举制度采取了文化方 面的选拔方式,对于那些擅长实践技能的人才而言,考试形式并不公平。其次,科举制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级官员的评分,容易受到裙 带关系和人情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公正的情况发生。再次,科举制度 偏重于文化教育,对于发展社会经济、农业和商业的人才选拔相对不足。 总之,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选拔人才、 普及教育和推动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科举制度虽然存在 一些不足和局限,但其积极影响远大于负面影响。对于了解中国古代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 1. 科举历史 “科举”为分科举人之意。我国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继行于隋炀帝杨广。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爱好文学,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后代科举考试文字的开始,又设明经科,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从史书上看,杨广推广科举选仕制度,并非是政治作秀。当年确实是出于选拔优秀人才的需要。到了唐代,科举场上走出了“状元”。进士第一就是状元,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考场上的冠军。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并为众人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发明和创造。此后,“状元”就成了优秀学子的代名词。 具体说,古代“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古代科举考试的规矩很多,而且相当复杂。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廷试,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级考试。大家熟知的,是考试地点设在各省的乡试。乡试也称乡闱,通过乡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从形式来说,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 2. 科举制度的考试等级 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1)院试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2)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及格者员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地点京城礼部官衙,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贡士才有参考资格。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文化常识知识梳理 02 科举制度

02 科举制度 一、科举制常用术语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 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 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贡举、察举、制举】 古时官员向君王荐举人员,泛称贡举,后来“分科”贡举,也称科举。 汉代由郡、国考察举荐,经考核合格即授予官职,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秀才)等科,叫察举。 除贡举外,皇帝亲自殿试取材,称为制举,也叫制科。 【征辟】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如《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九品中正】 魏晋南北朝史的选官制度。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品评当地人物,分为九品,依品授官。实际上以家世为重,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制度。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 《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制度 明清 明清两朝科举的基本制度大体是一致的,进士科考试最为重要。进士科正式考试共分三级: 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读书人在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之前,要接受由本县知县主持的考试,俗称县试。县试通过后,再接受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府试及格的称作“童生”。取得身份后,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童生的年龄有老少之分。院试是国家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主持考试的长官是学政。学政由皇帝任命进干出身的翰林院、六部等官员到各省去任职。 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才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试”。中中秀才就意味着脱离了平民阶层,开始进入统治阶级的圈子。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乡试的正副主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说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乡试有正规的考场,乡试共考三场,以初九日为第一场,十二日第二场,十五日第三场。明清的科举考试采取弥封、糊名、誊录等做法来防范舞弊。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称乡试榜为“桂榜”。乡试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会方式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盛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的主考官,在明朝多以翰林官充当,明末又多以翰林官充当。清朝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

大学干或六部尚书充任。会试考场的各种规矩,与乡试基本一致。殿试在名义上是由皇帝亲自主持。出榜分为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人,第一名称传胪;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中了进干,功名就到了尽头。殿试以后还要进一次考试,即朝考。根据贡干的复试、殿试、朝考三次成绩得出录取等级,根据录取等级确定授予的官职。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不再参加朝考。 明清两朝的统治者都规定,科举考试中必须用八股文体作文章。八股文又叫“八经文”、“制艺”、“时艺”、“时文”等。由于文章题目主要出自四书,这种文化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的清规戒律。文章须有破题(点明题目要旨)、承题(承接破题的意义作进一步的说明)等部分,然后有提比、两相比偶的文字,共计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同时封建统治者还规定,以朱熹的集注作为作八股文章的准绳。从形式到内容,都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他们只能依照题意揣摩古人语气去宣扬封建的伦理道德。封建统治者既然把八股文作为控制人民思想、窒息各种反抗精神的重要工具。清乾隆后,院试、乡试、会议都必须考诗,称为贴诗。这是一种形式古板的诗体。 明清两朝国家一级的学校是国子监。国子监的长官为国子祭酒,其下又有司业、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等官。国子监的学生称监生。明清时的监星主要有举监,由举人做监生的,叫举监。贡监,由秀才做监生的,叫贡监,也叫贡生。荫监,凭借父辈做官而成监生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常识

古代科举制度文学知识 科举是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阶级收买士人为之服务的一种手段汉 代的察举也是相同的性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科举制度文学知识 欢迎阅读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观察、推选的意 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观察、选用人材推荐给上司或中央经过试用查核再委任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 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可以”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 茂才 )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招聘社会 有名人士到朝廷充当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 任用属吏再向朝廷介绍《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 善术学公车特点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敬父亲母亲、做事廉 洁的意思实质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相互吹嘘故弄玄虚当时有儿 歌嘲讽:“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经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因为采 用分科取士的方法因此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推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斟酌》“岛 ( 指贾岛 ) 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齐备的制度共分四级: 院试 ( 即童生试 ) 、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

书”词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说一定以朱熹《四书集注》为 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朝由提学官主持、清朝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含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获得 生员 ( 秀才 ) 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因此又叫入学考试应试 者不分年纪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闻》“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 里就是指童生试在此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 ( 秀才 ) 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 ( 包含京城 ) 举行的一次考 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 闱考场 )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公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 (jie) 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天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委任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 生皆可应试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等其他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 贡士亲身策问以定甲第实质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其实不亲身 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 的称呼第一名称状元 ( 鼎 元)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身世”的称呼;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身世” 的称呼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