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缔约过失责任

论缔约过失责任

论缔约过失责任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论缔约过失责任

作者孙启超

学籍批次200303

学习中心哈尔滨

层次高起本

专业法学

指导教师於向平

论文成绩

中文摘要

缔约过失责任是《合同法》中一个重要的理论,由于它与违约责任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合同形式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有的时候很难区分缔约过失责任是否具备了成立的条件。本文从缔约过失责任的含义入手,深入剖析了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的具体含义,并从此展开来论述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无效合同以及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关系。通过分析,我们认识到了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是有着几个明显区别的。同时也看到无效的合同、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要求当事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

关键词:缔约过失责任、构成要件、违约责任关系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缔约过失责任的含义及构成要件………………………………………

1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含义 (1)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1)

第三章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 (4)

一、违约责任 (3)

二、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 (3)

第四章缔约过失责任与可变更或可撤销合同及无效合同的关系 (4)

一、可撤销合同 (4)

二、无效合同 (4)

三、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与缔约过失责任的关系 (5)

第五章缔约过失责任与效力待定合同的关系 (6)

一、效力待定合同 (6)

二、效力待定合同与缔约过失责任的关系 (7)

小结 (8)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引言

缔约过失责任是《合同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一、规范了订立合同的过程

合同的订立应该本着诚信的原则进行。但是当事人往往基于自身的目的而采取不同方式的欺诈行为,从而使得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失。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就从法律上对当事人的诚信有了规定,使得合同的订立有了一个健康的轨道。

二、维护了缔约当事人的利益

由于一方的过错行为使得另一方当事人遭受了实际损失,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要求其予以赔偿。但是,如果发生在合同尚未成立时,当事人不可以依据合同的有关条款要求对方赔偿。有了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缔约当事人就可以依据《合同法》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要求对方对自己的损失进行赔偿。

但是,缔约过失责任也是一个很难掌握的概念,尤其是它与违约责任、无效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区别都是很难把握的。而能否正确认识并把握他们之间的区别,对于合同当事人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于缔约过失责任与他们的区别分别进行论述。

第二章缔约过失责任的含义及构成要件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含义

所谓缔约过失责任,就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因一方或者双方的过失违反先合同义务行为,致使预期的合同不成立,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从而导致另一方当事人信赖其合同能够有效成立而受到损失时,有权要求相对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赔偿基于此项信赖而发生的实际损失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例如,张某欺骗李某说:“我有一个工程需要发包,你是否想承揽这个工程?”

李某说:“当然,我很想承揽这个工程。”

张某说:“很好,如果你想要承揽这个工程的话,你就回去购置施工机具,招聘人员然后来与我签订工程合同就行了。”

李某按照张某的说法回去购置了施工机械,也同一些人员签订了用工合同。当他准备就绪来与张某签合同的时候,才知道这是一场骗局。但是,自己为了签订这个合同已经有了实际损失。为此,李某可以要求张某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要求其赔偿自己为了这个合同的成立和履行所发生的实际损失。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缔约过失责任具有四个构成要件。

(一)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订立过程中

这也是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一个重要的区别。“订立合同的过程中”意味着合同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立。这可能会有三种可能:一是当事人没有签订合同,也就是客观上不存在合同。二是当事人签订了合同,但是该合同不符合合同成立的要件,例如属于“显失公平”的合同,后来经过当事人申请,该合同被撤销。三是当事人签订的合同属于违法合同,后来被确认为无效合同。不管是这三种情况中的哪一种,其事实上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没有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的合同。而没有合同就意味着没有合同中的“约”,自然就不能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了。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看到张某与李某事实上并没有订立一个有效的合同,但是,他们计划要签订一个合同,所以这处于订立合同的过程之中。李某在这个过程中有实际损失,在时间上符合缔约过失责任的第一个构成要件——发生在合同订立过程中。

(二)缔约人一方有过错

这也是与违约责任的一个重要区别。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中不要求当事人有过错。这种过错既包括主观上的故意,也包括客观上的过失。而且这种故意或过失导致的结果是当事人违反了签订合同时依诚实信用原则所担负的法定义务。也即所说的违反了先合同义务的。《合同法》第42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通过上面的案例和《合同法》第42条的规定我们看到,这种主观上的过错是有着直接的目的的,那就是要给对方造成一种合同会成立的假象。所以,是否有过错也是判断是否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缔约人另一方受到实际损失

这一点与违约责任也不同。承担违约责任并不以另一方当事人有实际损失为前提。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看到李某由于购置了施工机械并签订了用工合同导致了实际损失的发生。他可以要求张某赔偿他的这个损失。但是,如果李某没有实际损失,则张某就不必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了。对此,《合同法》第43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漏或者不正当使用。泄漏或者不正当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从这条规定中我们能够看到,赔偿必须是基于对方有损失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缔约人另一方有实际损失也是要求当事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一个重要的构成要件。

(四)缔约当事人一方有过错行为与另一方当事人的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上面的案例表明,李某的损失的直接原因是张某的欺骗行为。如果没有张某的欺骗行为,及时李某有怎样的损失也不能要求张某对之予以赔偿。而且这种因果关系应该是对应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李某的损失应该是“恰好”源于张某的欺骗行为。如果李某在为签订该合同而做出的准备之中存在不恰当的行为,致使由于自己的原因使得不该增加的成本增加,那么就可以说李某的这种损失有一部分与张某的欺骗行为没有因果关系。则李某就不能就这部分增加的损失

要求张某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了。

所以,判断另一方当事人的损失与欺骗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也是能否要求当事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一个重要尺度。

第三章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

一、违约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是签订和履行合同中两个非常重要又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那么,他们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哪?掌握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我们正确运用《合同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是非常重要的。

前面我们已经谈过了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及构成要件,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什么是违约责任及其构成要件。

所谓违约责任就是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的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因不履行合同义务所应承担的责任。

例如,某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了一个工程施工合同。在合同中约定承包商首先修建工程,建设单位每月按照承包商完成的工程量向承包商支付工程款。但是,在承包商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标准按期完成了相应的工程量后,建设单位却没有按照合同的约定按时支付工程款。这样,由于建设单位事实上没有按照合同的约定去履约,就要向承包商承担违约责任了。

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

从主观要件上看,作为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不论其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即主观上有无故意或过失,只要造成违约的事实,均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在主观要件上实行的是无过错责任。

从客观要件上看,是指合同依法成立、生效后,合同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未按照法定或约定全面地履行应尽的义务,也即出现了客观的违约事实,即应当承担违约的法律责任。

二、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二者发生的时间不同

从违约责任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违约责任指的是违反了合同中的“约”,也即违反了合同中双方约定的合同条款。所以,违约责任必须要发生在合同有效成立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合同的存在,就没有合同中“约”的存在,当然也就谈不上是违约了。从前面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前。

(二)二者对当事人是否有过错的要求不同

违约责任不要求当事人有过错,只要事实上没有按照合同去履约就属于违约,就要承担违约责任。而缔约过失责任则要求当事人主观上有过错。

例如由于发生了不可抗力导致了上面的案例中的承包商不能按照合同的约定按期竣工,承包商依然属于违约,依然要承担违约责任。只不过承包商的违

约是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所导致,可以根据不可抗力影响的程度对当事人免责或者部分免责罢了。

但是,如果不可抗力发生在承包商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导致建设单位不能与承包商签订合同,建设单位或者承包商就都不必为自己的不能签订合同的行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因为不能签订合同的客观事实不是源于当事人的主观过错,而是客观情况导致。

(三)二者对当事人是否有实际损失的要求不同

缔约过失责任必须要求当事人有实际的损失。如果没有实际的损失,则责任方不必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但是承担违约责任却不是以当事人有实际损失的前提,即使当事人没有实际损失,违约方也要承担违约责任。

例如,某商店与电视机生产厂家签订了一个电视机供货合同,合同中约定了不履行合同的违约金为合同总价的1%。如果该商店不履行合同。此时,电视机生产厂家并没有实际损失,但是商店却也要按照约定的比例向电视机生产厂家支付违约金。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也要求合同当事人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判断出对方应当承担哪种责任,以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

发生的时间是否要求当

事人有过错

是否要求对方

有实际损失

缔约过失责任订立合同

的过程中

要求要求

违约责任合同有效

成立以后

不要求不要求

第四章缔约过失责任与可变更或可撤销合同及无效合同的关系

一、可撤销合同

可撤销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订立的合同欠缺生效条件时,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思,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合同,从而使合同的内容变更或者使合同的效力归于消灭的合同。

《合同法》第53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

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趁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二、无效合同

无效合同是指虽经合同当事人协商订立,但因其不具备或违反了法定条件,法律规定不承认其效力的合同。

《合同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3、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同时,《合同法》第53条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则条款无效:

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通过上面的法律条文我们看到,可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是不同的,但是如果合同被撤销,则有一点是与无效合同相同的,那就是对当事人没有约束力了。都导致了合同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有效成立。

三、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与缔约过失责任的关系

案例:某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张某与某农民工李某签订了一个用工合同,合同中约定了该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为早晨6点钟到晚上6点钟,每天的工资15元(当地工资水平为每天40元)。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伤亡事故,责任自负。双方于2004年3月1日正式签订了该合同,双方约定合同字签订之日起生效。2004年3月1日至2004年5月1日期间,该农民工一直按照合同的约定来完成工作。在这期间,经有关人士告知,该农民工知道了自己与农民工签订的合同属于显失公平的合同,于是在2004年6月1日到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该合同。后经人民法院判决该合同被撤销。

由于该农民工事实上已经为施工单位工作了2个月,对于这两个月的工资应该如何结算哪?李某要求按照当地实际工资水平进行结算。但是张某却认为合同是双方自愿签订的,应该按照合同支付李某的工资。

对于此,我们来进行分析,看一看到底应该按照哪个标准来结算,张某对此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在这个合同中,关于工资水平的条款属于显失公平条款,关于由农民工自己承担伤亡事故责任的条款违反了《安全生产法》,属于无效的条款。

《合同法》第56条规定:“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意味着从合同表面上“生效”之日就对当事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而不是合同被撤销之日才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这也就意味着从法律角度讲,这个合同从来就没有生效。所以,张某与李某签订的合同以及所谓的履约都处于合同订立的过程中。这符合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第一个构成要件。

这个被撤销的合同之所以被撤销是因为张某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而签订的

显失公平的合同。所采用的手段可能会有多种,例如,利用了李某对政策法律以及当地信息掌握得不充分这个条件,通过欺骗的手段得以签订合同。如果是属于这种含有欺诈性质的主观故意而签订了这个显失公平的合同,则就符合了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第二个要件。

在3月1日至5月1日之间,李某事实上已经为张某完成了合同中约定的工作,如果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标准来结算,则李某相对于当地的工资水平就有了实际损失。而如果张某借口合同被撤销而拒绝支付李某的工资的话,则李某更是扩大了实际损失。而且这个损失与张某之间的欺诈行为存在因果关系,所以符合缔约过失责任的第三个和第四个构成要件。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被撤销的合同在一定条件下符合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四个构成要件,那么,受损害方就可以请求过错方承担缔约过失责任。所以,上面的案例中张某应该向李某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向其支付按照当地正常工资水平结算的自3月1日至5月1日的工资。

合同

被撤

当事当事不符合缔约过失责任的

对方对方不符合缔约过失责任的

图 1 缔约过失责任

与可变更或可撤销合同及无效合同的关系

第五章 缔约过失责任与效力待定合同的关系

一、效力待定合同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签订的合同已经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有关合同生效要件的规定,其法律效力能否发生尚未确定,一般须经有权人表示承认方能生效的合同。

合同法中关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分为以下四类: (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二)无权代理的行为人代订的合同 无权代理行为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限范围代理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代理行为。

无权代理人代订的合同一般情况下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但是如果相对人有正当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

对方的实

承担

不符合缔约过失责任的

对方的实

该代理行为有效。

(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越权订立的合同

这种合同,只有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时,才属无效。

(四)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

这种合同,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二、效力待定合同与缔约过失责任的关系

由于效力待定合同有两个结果:或者合同最终被确认为有效,或者被确认无效。如果合同最终被确认为有效的合同,则由于有实际有效的合同的存在而不符合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但是如果合同最终被确认为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也就是说合同最终没有有效成立,则要视具体情形才能判断是否可以要求对方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对于第一种效力待定的合同,合同最终被确认无效是因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超出了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所允许的范围并没有被其法定代理人追认。例如,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签订了一个合同价为1000元的合同,就属于超过了这个孩子的年龄、智力所允许的范围。如果这个合同没有得到他的法定代理人(例如父母)的追认,这个合同就是无效的合同。但是,这个孩子超越范围而订立合同可能不是出于他的故意,也就是说,他本身并不知道自己签订的合同已经超越了法律允许的范围,这样,就不符合缔约过失责任成立的要件,另一方当事人就不能要求其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因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越法律许可范围而作的事情不符合民事行为成立要件,在被确认为无效行为后,当事人也不必为之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认为这个孩子主观上有过错,故而就不能为之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但是,这种情况下,却要考虑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否有过错,如果有,则监护人要为此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但是,也存在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这个孩子明知道自己不能超越这个范围而超越范围签订了合同。对于,这样的情况也不可以要求他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对于第二种效力待定合同,如果最终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是否可以要求当事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哪?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样的合同之所以被确认无效的原因就是所谓的“代理人”超越了代理的权限代订了合同而相对人又无正当理由相信该“代理人”有代理权。由于该“代理人”是为“被代理人”订立合同。也就是说此“代理人”并非合同的主体之一,因此不具备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要件,故而不能要求该“代理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但是,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代理行为如果没有得到权利人的追认,相对人可以要求行为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对于第三种效力待定的合同,其合同被确认无效的条件有两个:其一是该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合同,其二是相对人知道其超越权限而与之订立合同。对于双方当事人来说,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都存在过错行为,如果由于此过错给对方造成了损失,则就要分别为之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了。

对于第四种效力待定合同,其合同被确认无效的条件同时有两个:其一是该合同没有经过权利人确认,其二是订立合同后没有取得处分权。这样的合同,当事人是否需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哪?这主要取决于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

中是否隐瞒了自己对该物没有处分权的事实。如果没有隐瞒这个事实,就不符合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如果隐瞒了这个事实,而对方也因此造成了实质上的损失,那么,就符合了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就要为之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了。

效力待

限制民事无权

代理

法人或者

其他组织

无处分

权人处

不符合订立合

同的主体要求

当事人是否存在

不承担缔否

承担缔约

图 2 缔约过失

责任与效力待定合同的关系

小结

判断当事人是否需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关键在于三点:

一、是否处于订立合同的过程中,也即此时是否有合同的成立。缔约过失责

任要求必须没有有效合同的成立。

二、当事人是否有过错。缔约过失责任要求当事人要有过错。

三、对方是否有实际损失。缔约过失责任要求对方要有实际损失。

以上三点也是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主要区别,基于以上的三点,承诺

超期、承诺延误、无效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以及效力待定合同在特定条件

下,当事人有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可能。

正确认识缔约过失责任并深刻分析它与其它相关知识点的异同对于我们正

确订立合同并有效维护自身的权益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结束语

经过几个月的认真准备,我完成了这篇论文。在完成写作的过程中,得到了指导教师精心的指导,使得我对于一些法律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些理解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无疑会产生相当的影响。我知道在我的论文中还会存在不足之处,但愿我能用我肤浅的观点抛砖引玉,为别人能够对此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基本的素材。

我感谢东北财经大学给予我受教育的机会,也非常感谢我的指导教师给予我的精心指导!

参考文献

1.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法律出版社 2003年5月1日

2.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年5月

3.韩世远《合同法总论》法律出版社 2004年4月

4.王利民《合同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

5.隋彭生《合同法要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

6.陈小君《合同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7.郭明瑞房绍坤《新合同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8.崔建远《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4月

9.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1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年

缔约过失责任概念

缔约过失责任概念 一、缔约过失责任概念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的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其具有独特和鲜明的特点:只能产生于缔约过程之中;是对依诚实信用原则所负的先合同义务的违反;是造成他人信赖利益损失所负的损害赔偿责任;是一种弥补性的民事责任。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类型 缔约过失责任的类型按照目前法律规定,缔约过失责任主要有以下类型: 1、恶意磋商。 2、欺诈谛约。 3、违反人格和人格尊严等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缔约。 4、擅自撤销要约时的缔约过失责任。 5、合同订立过程未尽通知、保密等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 6、合同订立时未尽保护义务侵害对方的人身权、物权。 7、合同不成立的缔约过失责任。 8、合同无效的缔约过失责任。 9、合同被变更或撤销的缔约过失责任。 10、合同不被追认的缔约过失责任。

三、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1、缔约上的过失发生在合同订立过程中 只有在合同尚未成立,或者合同虽然成立但因不符合法定的生效要件而被确认为无效或被撤销时,才能成立缔约过失责任。 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因一方故意欺诈,意思表示不真实,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致使合同成立后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对有过失的一方造成另一方的损害,应当适用缔约过失责任。 2、缔约当事人违反了先合同义务 先合同义务,是指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当事人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告知、协助、保护和保密等义务。缔约当事人违反先合同义务是构成缔约过失责任的前提条件。 3、违反先合同义务的当事人主观上有过错 缔约过失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具体表现为故意和过失,无过错则无责任。 4、缔约上的过失给对方当事人造成信赖利益的损害 缔约过失责任的成立,就在于损害事实的发生。缔约过失责任构成要件的损害是信赖利益的损害,是指因缔约一方的缔约过失行为而使合同不能有效成立,导致相信合同能够有效成立的缔约相对人所支付的各种费用和遭受的其他损失。

论缔约过失责任提纲

论缔约过失责任提纲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界定 1、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因缔约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故意或过失的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负有的先合同义务时,在合同尚未成立、无效或被撤销的情形下,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缔约过失责任的性质 缔约过失责任成为一种独立的责任,其请求权的基础是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不是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 3、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的区别 (1).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 (2).缔约过失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别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相关理论 1、缔约过失责任理论的创立 1861年,德国法学家耶林在其主编的《耶林学说年报》第四卷发表了《缔约上过失,契约无效与未臻完全时之损害赔偿》一文 2、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建立 在立法例上,缔约过失责任起源于德国。 不同于德国,希腊1940年民法第一次将缔约过失规定为一般的法律原则,是缔约过失责任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3、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 (1).法律行为说。(2).侵权行为说。 (3).法律规定说。(4).诚信原则说。

三、缔约过失责任的发生认定 1、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1)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订立过程中 (2)缔约人一方违反了依诚实信用原则应当负有的法定注意义务 (3)造成他人信赖利益的损失 (4)违反注意义务与信赖利益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5)违反义务者有过错 2、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 缔约过失责任形态具有多样性,尤其是将其作为与债的其他制度对应的独立责任形态时,则其不仅限于现行法的规定,还包括现行法没有规定的情形。 3、缔约失责任的赔偿范围及时效 四、我国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立法情况及完善 1、我国现行法上的缔约过失责任评述 (1)《民法通则》缔约过失责任的不完备性 (2)《合同法》缔约过失责任概括的相对完整性 2、我国缔约过失责任立法的完善及实践意义 我国虽已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采取列举加概括的立法例,比较严密科学。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四、我国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立法情况及完善

论我国合同中的缔约过失责任

论我国合同中的缔约过失责任 一、引言 合同是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其中缔约过失责任是合同法中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本文将就我国合同中的缔约过失责任展开讨论,分析其定义、适用条件以及责任的形式和限制等方面的问题。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定义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当合同一方违反合同约定或者没有履行义务时,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该责任是基于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建立的,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条件 1.合同关系存在:缔约过失责任适用于已经建立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之间。 2.违反合同约定:当事人一方违反了合同的约定或者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 3.影响了合同目的的实现: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必须对于实现合同目的产生一 定的影响。 四、缔约过失责任的形式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缔约过失责任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违约金:违约方根据合同约定需要支付给守约方的一定金额作为违约的补偿。 2.赔偿损失:违约方需要向守约方赔偿因违约行为导致的实际损失。 3.履行效力: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金或赔偿损失等责 任。 4.解除合同:守约方有权解除违约方的合同,追究相关责任。 五、缔约过失责任的限制 合同法对于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做出了一定的限制: 1.免责条款:当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免除自己责任的条款时,该条款并 不得与强制性法律规定相抵触。

2.过度赔偿限制:当实际损失明显超过违约方的过错时,守约方的赔偿主张可 能受到限制。 3.相对不效力条款:当法律规定合同中的某些条款不产生效力时,相关的缔约 过失责任也可能受到限制。 六、合同中的缔约过失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缔约过失责任的实际应用,以下列举一个合同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甲方和乙方签订了一份货物运输合同,但乙方没有按照约定时间进行货物的运输,导致甲方无法按时向客户交付货物,造成了经济损失。 在这个案例中,乙方的行为违反了合同的约定,对于甲方的合同目的产生了负面影响。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甲方可以要求乙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乙方应当赔偿甲方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并承担违约的补偿责任。 结论 缔约过失责任是我国合同法中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它保护了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合同中,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将导致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违约金、赔偿损失、履行效力以及解除合同等形式。然而,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有一定的限制,如免责条款、过度赔偿限制和相对不效力条款等。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当事人应当充分了解合同中相关条款,并明确各方的权利和责任。

合同缔约过失责任

合同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的解释: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只有在合同尚未成立,或者虽然成立,但是因为不符合法定生效要件而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时,缔约人才承担缔约上过失责任。如果合同已经成立,但是其为附生效条件的合同,因条件不成就而尚未发生效力,所产生的责任当为合同责任,而非缔约上过失责任。需要注意的是,缔约过失责任虽然发生在合同成立之前,但是它要求当事人之间已经进行某种缔约联系并实际展开缔约活动。 缔约过失责任产生的前提是一方违背基于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在缔约过程中,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一定的附随义务,即先合同义务。先合同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与合同订立有关的重要事项的告知义务;相互协作和保护的义务,即缔约当事人在缔约之际应尽必要的注意,尽力保护对方的利益,尽可能地为其提供方便;忠实与保密义务,即当事人在缔约之际,不得欺诈、胁迫以及滥用优势地位,也不得随意泄露其在缔约过程中知晓的对方的商业秘密。从这个角度看,缔约过失责任就是故意或者过失地违反这些先合同义务所产生的民事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以造成相对方信赖利益损失为前提。信赖利益又被称为消极利益或者消极合同利益,指一方当事人信赖合同成立或者有效而因为合同不成立而蒙受的损失。它包括因对方的缔约过错行为而致使其财产的直接减少,如为了缔结合同所支付的差旅费等有关费用;也包括信赖人的财产应增加而未增加的利益,如信赖合同有效失去的其他可以获得的机会等。当然,对合同成立或者有效的信赖必须合理,否则不能通过缔约过失责任主张赔偿。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发生的时间不同。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缔结阶段;违约责任则发生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后。 二、性质不同。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法定的损害赔偿责任,其目的是解决没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因一方的过错而造成另一方信赖利益损失的问题;违约责任则可以由当事人自行约定,如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和数额等。 三、赔偿范围不同。缔约过失责任赔偿当事人的信赖利益损失,以求回复到先前的状态;违约责任则赔偿当事人的期待利益损失,目的在于达到犹如合同全部履行的状态;在具体的责任形式上,缔约过失责任表现为单一的损害赔偿责任,而违约责任则表现为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和实际履行等。 四、损害赔偿的限度不同。基于违约责任而产生的损失赔偿原则上不能超过违反合同的一方在订立合同时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所可能造成的损失;在缔约过失责任中则不存在这样的限制性规定。 缔约上过失责任与侵权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与一般侵权责任都以当事人有过错为构成要件,二者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缔约过失责任以当事人已经进行交易上的接触并基于此接触而产生信赖关系为前提;侵权责任的发生则不需要当事人之间存在任何的特定关系。 二、在缔约过失责任中,当事人违反的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交易惯例所生的附随义务;在侵权责任中,当事人所违反的则是不得侵害他人财产和人身等绝对权的一般性义务。

论缔约过失责任

论缔约过失责任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论缔约过失责任 作者孙启超 学籍批次200303 学习中心哈尔滨 层次高起本 专业法学 指导教师於向平 论文成绩

中文摘要 缔约过失责任是《合同法》中一个重要的理论,由于它与违约责任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合同形式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有的时候很难区分缔约过失责任是否具备了成立的条件。本文从缔约过失责任的含义入手,深入剖析了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的具体含义,并从此展开来论述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无效合同以及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关系。通过分析,我们认识到了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是有着几个明显区别的。同时也看到无效的合同、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要求当事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 关键词:缔约过失责任、构成要件、违约责任关系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缔约过失责任的含义及构成要件……………………………………… 1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含义 (1)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1) 第三章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 (4) 一、违约责任 (3) 二、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 (3) 第四章缔约过失责任与可变更或可撤销合同及无效合同的关系 (4) 一、可撤销合同 (4) 二、无效合同 (4) 三、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与缔约过失责任的关系 (5) 第五章缔约过失责任与效力待定合同的关系 (6) 一、效力待定合同 (6) 二、效力待定合同与缔约过失责任的关系 (7) 小结 (8)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引言 缔约过失责任是《合同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一、规范了订立合同的过程 合同的订立应该本着诚信的原则进行。但是当事人往往基于自身的目的而采取不同方式的欺诈行为,从而使得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失。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就从法律上对当事人的诚信有了规定,使得合同的订立有了一个健康的轨道。 二、维护了缔约当事人的利益 由于一方的过错行为使得另一方当事人遭受了实际损失,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要求其予以赔偿。但是,如果发生在合同尚未成立时,当事人不可以依据合同的有关条款要求对方赔偿。有了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缔约当事人就可以依据《合同法》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要求对方对自己的损失进行赔偿。 但是,缔约过失责任也是一个很难掌握的概念,尤其是它与违约责任、无效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区别都是很难把握的。而能否正确认识并把握他们之间的区别,对于合同当事人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于缔约过失责任与他们的区别分别进行论述。 第二章缔约过失责任的含义及构成要件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含义 所谓缔约过失责任,就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因一方或者双方的过失违反先合同义务行为,致使预期的合同不成立,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从而导致另一方当事人信赖其合同能够有效成立而受到损失时,有权要求相对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赔偿基于此项信赖而发生的实际损失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例如,张某欺骗李某说:“我有一个工程需要发包,你是否想承揽这个工程?” 李某说:“当然,我很想承揽这个工程。” 张某说:“很好,如果你想要承揽这个工程的话,你就回去购置施工机具,招聘人员然后来与我签订工程合同就行了。” 李某按照张某的说法回去购置了施工机械,也同一些人员签订了用工合同。当他准备就绪来与张某签合同的时候,才知道这是一场骗局。但是,自己为了签订这个合同已经有了实际损失。为此,李某可以要求张某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要求其赔偿自己为了这个合同的成立和履行所发生的实际损失。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2007-12-15 22:46:4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2)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故意或者过失地违反先合同义务,造成对方当事人信赖利益的损失时,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是民事责任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861年德国法学家耶林提出缔约过失责任理论,被誉为法学上的发现,对各国立法和判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缔约过失责任理论的创立 缔约过失责任(CulpainContrahendo)理论是由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RudolfV onJhering)最早提出,1861年,耶林在其主编的《耶林学报年报》第四

卷发表了《缔约上过失,契约无效与不成立时之损害赔偿》一文,开始了缔约过失责任在理论上的深入探讨。他认为:”从事契约缔结的人,是从契约交易外的消极义务范畴,进入契约上积极义务范畴,其因此而承担的首要义务,系于缔约时须善尽必要的注意。法律所保护的,并非仅是一个业已存在的契约关系,正在发生中的契约关系亦应包括在内,否则,契约交易将暴露于外,不受保护,缔约一方当事人不免成为他方疏忽或者不注意的牺牲品!契约的缔结产生了一种履行义务,若此种效力因法律上的障碍而被排除时,则会产生一种损害赔偿义务。因此,所谓契约无效者,仅指不发生履行效力,非谓不发生任何效力。简言之,当事人因自己的过失致使契约不成立者,对信其契约为有效成立的相对人,应赔偿基于此信赖而产生的损害。”①耶林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被誉为法学上的发现,对各国立法和判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德国民法典》制订之际,起草者大多认为不能将其作为一个一般责任要件加以规定,只能在特殊情况下予以承认。故《德国民法典》仅在因意思表示发生错误而撤销(第122条第2款)、自始客观不能(第307条)和无权代理(第179条)的情况下,承认了缔约过失责任。但是,德国的司法实践承认了缔约过失责任,而且判例及学说已将缔约过失责任发展为一般原则,形成了一个制度。正如德国法学家拉伦兹指出:”缔约上过失责任,与其说建立在民法现行规定之上,毋宁认为系判例学说为促进法律进步所创造之制度,经长久反复之适用,已为一般法律意识所接受,具有习惯法之效力”。现在,缔约过失责任不仅适用于合同不成立、无效或撤销的情况,而且在某些合同有效成立的场合也有适用的余地。 在日本,也是通过理论与判例接受了缔约过失责任理论。日本判例学说从接触磋商的当事人之间的信赖关系和诚实信

缔约过失责任的内涵及法律特征

缔约过失责任的内涵及法律特征 所谓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违背其应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尽的义务,而导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依通说,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因过错违反依诚实信用原则负有的先合同义务,导致合同不成立,或者合同虽然成立,但不符合法定的生效条件而被确认无效、被变更或被撤销,给对方造成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所谓先合同义务,又称先契约义务或缔约过程中的附随义务,是指自缔约当事人因签订合同而相互接触磋商,至合同有效成立之前,双方当事人依诚实信用原则负有协助、通知、告知、保护、照管、保密、忠实等义务。 我国《合同法》第42条确立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该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可见缔约过失责任实质上是诚实信用原则在缔约过程中的体现。 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特征主要有: 1.法定性。缔约过失责任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产生的一种民事责任。只有当事人的行为符合合同法第42条、第43条规定的情形之一,并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才应依法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2.相对性。缔约过失责任只能存在于缔约阶段(也称先契约阶段),即合同订立的磋商阶段,而不能存在于其他阶段。同时,缔约过失责任也只能在缔约当事人之间产生。 3.补偿性。缔约过失责任的补偿性,是指缔约过失责任旨在弥补或补偿缔约过失行为所造成的财产损害后果。我国合同法第42条,将损害赔偿作为缔约过失责任的救济方式,就是缔约过失责任补偿性的法律体现。缔约过失责任补偿性是民法意义上平等、等价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市场交易关系在法律上的内在要求. 编辑本段缔约过失责任的性质 将缔约过失责任确立为一项独立的制度,还是归属于侵权责任或违约责任始终存有争议。笔者认为,易将缔约过失责任确立为独立的制度,作为独立的民事责任的一种,但是它的作用是对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补充, 即它是在不能适用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情况下 所采纳的一种责任: 首先,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不同, 区别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成立的前提不同。缔约过失责任产生的宗旨是为了解决在没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因一方的过失造成另一方信赖利益的损失,它的成立不以已经存在的合同为前提和认定标准;违约责任是违反有效成立的合同产生的责任。如果存在合同关系考虑适用违约责任,不存在合同关系则考虑适用缔约过失责任。 2.责任方式不同。缔约过失责任只是赔偿责任,而无其他责任方式。而合同责任的方式,既有赔偿责任,也有违约金责任、继续履行责任、违约定金责任、价格制裁等方式。这

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 一、缔约过失的定义 缔约过失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有的义务,而使另一方当事人信赖的利益遭受损失,而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定义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的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它是一种新型的责任制度,具有独特和鲜明的特点:只能产生于缔约过程之中;是对依诚实信用原则所负的先合同义务的违反;是造成他人信赖利益损失所负的损害赔偿责任;是一种弥补性的民事责任。 三、缔约过失责任的相关法律法规 《合同法》第42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它包括: 1、恶意磋商 是指一方没有订立合同的诚意,假借订立合同与对方磋商而导致另一方遭受损失的行为。如甲企业知悉自己竞争对手在收买乙企业,为了与对手竞争,遂与乙企业谈判购买事宜,在谈判中故意拖延时间,使竞争对手失去收购机会,之后即宣布谈判终止,致使乙企业遭受重大损害。 2、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是指对涉及合同成立与否的事实予以隐瞒或者提供与事实不符的情况而引诱对方订立合同的行为。如代理人隐瞒无权代理这一事实而与相对人进行磋商;没有得到进(出)口配额而谎称获得;故意隐瞒标的物的瑕疵等等。 3、其他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 应理解为违反先合同义务的行为。通常有以下情形:产生缔约过失责任的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所谓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其他行为,是指当事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存在欺骗对方当事人的行为。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不仅适用于民事主体从事一般的民事行为,又适用于民事主体之间订立合同的行为。如果一方当事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实施了欺诈行为,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则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赔偿对方当事人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论《合同法》中的缔约过失责任

论《合同法》中的缔约过失责任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内涵 目前实践中经常发生某投资商与某地区签订开发该地区的意向性协议,而后以各种借口又不愿签订正式合同,但该地区却进行了一系列的配套预备工作,从而造成了缺失。没有正式合同,谈不上违约责任,但又确实造成了缺失,如何追究法律责任?另外,我国《合同法》第58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被撤销以后,有过错的一方应承担责任。合同被撤销或无效,谈不上违约责任,那么这一法律责任的性质又是如何? 这就需要引出一个新的责任形式,即缔约过失责任。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 我国有学者认为:“缔约上的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抗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任利益的缺失,并应承担民事责任。”也有学者认为:缔约过失责任“是当事人因过失或有意致使合同未成立、被撤销或无效而应承担的财产责任”。还有学者认为缔约过失责任是于缔约之后,因一方违抗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产生的爱护、通知、协助、保密等先契约义务而致使相对方信任利益、固有利益遭受缺失所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那个地点包蕴着几层意思:①损害行为发生于缔约过程中;②损害行为违反的是先契约义务;③受害人缺失既包括信任利益之缺失,也包括固有利益之缺失;④缔约过失责任适用于合同未成立、被撤销、无效情形,也适用于合同有效成立场合。我国台湾地区缔约过失责任适用的类型有:①合同不成立;②合同无效;③缔约之际未尽通知等义务致使他方遭受财产缺失;④缔约之际未尽爱护义务致他方躯体、健康受缺失。明显,后两种类型并不排除合同有效成立的可能。

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规定,我国《民法通则》第61条规定:“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缺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缺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前《经济合同法》第16条第1 款规定:“经济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依据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返还给对方。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缺失;假如双方都有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前《涉外经济合同法》第11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对合同无效而遭受的缺失负赔偿责任。”此外,前《经济合同法》的条例、细则中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这些规定在法院的判决中被大量地应用,但从立法上总的说来是出现零散的不完备的态势。我国现行合同法在起草时曾对缔约过失责任采取了原则性规定与具体规定并重的方法,即“当事人在为订立合同而进行有效磋商的过程中相互负有协助、爱护、通知及其他依诚实信用原则和交易惯例所要求的义务。当事人违反前款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在此一样规定之外,还规定了当事人的保密义务及合同无效或被撤销时的损害赔偿责任。 我国《合同法》第42条对缔约过失责任采列举式界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缺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①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②有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形;③有其他违抗诚实信用原 则的行为。”第43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隐秘,不管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隐秘给对方造成缺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 42条第3款是对第42条第1款、第2款及第43条提纲挈领的规定。《合同法》对缔约过失责任界定上比较模糊,第42条和第43 条在体系上也不够严谨。同时能够看到,《合同法》对缔约过失责任的界定仅仅涵盖了如下几点:①在订立合同过程中;②违抗诚实信用原则;③给对方造成缺失的。这种界定仍不够严密,没有规定

合同缔约过失责任

合同缔约过失责任 合同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当一方在合同签订或履行过程中发生过失行为,导致合同无效或者损害了对方利益时,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合同缔约过失责任的判定和责任的承担方式,通常需要参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 合同缔约过失责任的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 1. 合同无效:当一方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隐瞒重要事实或采取其他欺诈行为导致合同无效时,应当承担责任。被欺诈一方有权要求撤销合同和恢复原状,并追究欺诈方的违约责任。 2. 违反合同义务:当一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违反合同约定的义务,导致对方利益受损时,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违约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并承担其他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 3. 违背诚信原则: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一方不按照诚实信用原则行事,损害了对方利益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违约方应当根据损失情况赔偿对方,并承担其他可能的违约法律责任。 4. 侵犯知识产权: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一方未经许可使用对方的知识产权或者侵犯了对方的其他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被侵权方有权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并要求赔偿因此遭受的损失。

合同缔约过失责任的承担方式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 经济赔偿:一方因合同缔约过失行为遭受经济损失的,可以要求对方进行经济赔偿。赔偿金额应当根据实际损失进行合理的计算,可以包括直接损失、间接损失以及利益损失等。 2. 免除违约责任:当一方在合同缔约过失行为发生后,主动采取补救措施并消除对方损失时,可以申请免除部分或者全部违约责任。免除违约责任的条件和限制需根据法律和合同约定来确定。 3. 相应协议变更:当一方发生合同缔约过失行为后,双方可以协商一致对合同进行相应的变更,以减轻或者改变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协议变更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 在处理合同缔约过失责任时,应当根据各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确保公平合理,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建议在签订合同之前应慎重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和责任,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保障措施,以防范合同缔约过失责任的发生。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缔约过失责任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过失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有的义务,而使另一方当事人信赖的利益遭受损失,而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以下是今天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论缔约过失责任。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论缔约过失责任全文如下: 论文摘要:缔约过失责任时指在合同缔结过程中,一方当事人违反了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础的先契约义务,造成了另一方当事人的损害,因此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缔约过失责任解决了在合同一方当事人缔约时的过失不成立或无效时,如何保护受损失的一方当事人的利益这一难题。它是一种新型的责任制度,只能产生于缔约过程中;是对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础的先契约义务的违反;是造成他人信赖利益损失的损害赔偿责任;是一种弥补性的民事责任。 关键词:缔约过失责任诚实信用先契约义务信赖利益 缔约过失责任是1861年德国法学家耶林提出的特殊责任制度,我国民事法律对此也做出了一定的规定。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概述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缔结过程中,一方当事人违反了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础的先契约义务,造成了另一方当事人的损害,因此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中国大陆的民法对可以引发缔约过失的情形做了概括性表达。1999年颁发的《合同法》中缔约过失责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合同法》第42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而给对方造成损失。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造成对方损失的。 3、泄露或不正当使用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的。 4、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致使合同被宣告无效或被撤消的。 5、在订立合同中的其他有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造成对方损

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

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 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合同成立前的缔约过程中,因缔约人一方致合同不成立或无效,或被撤销所具有的过失,因该过失而承担的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与不同,违约责任以合同的有效成立为基础,在合同成立之前,因过失而致相对人受损害时,不能依合同请求,而须依过失责任请求赔偿。违约责任救济的是履行利益,而缔约过失责任救济的是法律肯定的信赖利益。 缔约过失责任违反的是先而不是合同义务;先合同义务产生的基础是诚实信用原则;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法定之债;缔约过失责任发生于缔约过程之中。 一.构成要件 1.当事人违反先合同义务 (1)先合同义务指生效后,合同成立前,缔约双方在磋商过程中发生的说明、告知、注意等义务。 (2)先合同义务严格区别于合同有效成立后在当事人间产生的合同义务; (3)与先合同义务相类似的是后合同义务(《合同法》第92条):后,当事人基于诚信与交易惯例仍负互相通知、协助、保密等

义务。 2.主观有过错,包括故意与过失 3.有信赖利益的损失 (1)信赖利益是缔约相对人因相信合同会有效成立而付出的费用或者直接财产的减少; (2)信赖利益,不包括履行利益,因为后者是以合同有效成立为前提的; (3)信赖利益在数额上一般不应超出履行利益。 二.适用情形 1.恶意磋商致合同不成立; 2.订约欺诈的; 3.泄露获不当使用对方的; 4.因一方过失致合同无效的(《合同法》第58条,《担保法》的5条第2款); 5.因一方过失致合同被撤销的(《合同法》第58条); 6.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其他缔约过失行为。 三.关于商业秘密的保护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的,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用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具有秘密性、经济性、实用性和保密性四大特征。 《合同法》第43条规定,在缔约过程中不正当使用或泄露对方商业秘密的,负缔约过失责任。有以下一些法条涉及商业秘密:

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及认定

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及认定 缔约过失顾名思义,指缔约中所发生之过失而言。而缔约过失责任是指订立合同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所承担的先合同义务,造成对方信赖利益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所谓的先合同义务,是指缔约双方为签订合同而互相接触磋商开始逐渐产生的(即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合同成立前)注意义务,包括协助、照顾、保护、通知、诚实信用等义务。先合同义务是法律基于诚实信用原则为维持交易安全,保护缔约当事人在缔约阶段不受因缔约行为而致的损害设定,系法律强加给当事人的义务。 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借此推定缔约过失责任成立与否的法律依据。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应恰当、准确反映其本质特征,否则易于将责任范围扩大或缩小。缔约过失责任构成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一)缔约过失责任发生于合同订立过程中 缔约过失责任的存在,必须以先合同义务的存在作为前提。在此阶段具体表现为“为订约而准备或商议”其后合同是否成立,在所不问。如果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生效后,则认定为违约责任。合同是否有效成立是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根本界限。因此,缔约过失人的过

错是发生在缔约过程中,而非发生在合同成立后。发生于缔约过程中是构成缔约过失责任的时间要件。 (二)一方违背了基于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先合同义务 在缔约阶段当事人已由原来的一般关系进入到特殊的信赖关系。基于该信赖,双方当事人都成立乃至履行做了程度不同的准备工作。由于当事人双方的联系在信赖关系中比在普通关系中更为密切,因而任何一的不注意都容易给对方造成损害。为了使当事人都极为审慎地缔约,法律对他们赋予的注意要求应该高些,当事人仅停留于不作为的状态是不够的,只有负有作为义务才算达到要求。 (三)造成了相对方信赖利益的损失 信赖利益,是指缔约当事人相信合同有效成立而事实上不能有效成立所丧失的利益。在缔约过程中,因缔约一方的过错致使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消,给相对方造成了信赖利益的损害,或者因行为人未尽适当注意义务而使合同相对人受到人身或财产损害,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实践中这种损失主要表现为订约所需费用及准备履行合同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等。 (四)违反先合同义务一方主观上有过错

论缔约过失责任 (2)

论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法定的、独立于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新型契约法责任。它是当代民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确立对维护缔约过程中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缔约过失责任;损害赔偿;间接损失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产生 早在罗马法时期的买卖诉权制度已有了缔约过失责任的雏形。德国法学家椰林在1861年的《椰林法学年报》第4 卷发表的《缔约上过失、契约无效与未完成时的赔偿责任》一文中首先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从事契约缔结的人,是从契约交易外的消极义务范畴,进入契约上的积极义务范畴,其因此而承担的首要义务,系于缔约时须善尽必要的注意。法律所保护的,并非仅是一个业已存在的契约关系,正在发生中的契约关系亦包括在内,否则,契约义务将暴露于外,不受保护,缔约一方当事人不免成为他方疏忽后不注意的牺牲品!契约的缔结产生了一种履行义务,若此种效力因法律上的障碍被排除时,则产生一种损害赔偿义务。因此所谓契约无效者,仅指不发生履行效力,非谓不发生任何效力。简言之,当事人因自己的过失致契约不成立者,对信其契约为有效成立的相对人,应赔偿基于此信赖而生的损害。理论的提出被德国法学家誉为”法学上的发现”。 此后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先后被众多大陆法系国家所继承,也影响和促成了英美法系中的允诺禁反言原则。自合同法颁布之后,我国也在第42条正式规定了缔约过失责任。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 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存在着多种学说,归结起来在主要有四种:侵权行为说、法律行为说、法律规 定说、诚实信用说。在这四种学说中,侵权行为说在理论上不够完善。缔约过失有时并不侵犯相对人的具体权益,侵害的对象是信赖利益,这种利益是否属于侵权法所保护的利益,值得探讨。法律行为说以尚未成立的合同或事先达成的订约默契作为责任基础,混淆了缔约过失责任与一般违约责任之间的界限。法律规定说也不能成为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它回避了侵权行为说和法律行为说关于缔约过失行为性质的争论,而将其归结为”法律的直接规定”,实际上是在回避矛盾,而不是解决矛盾,这种观点过于简单,不能成为理论基础。 而诚实信用说则很好地揭示了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基础。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其适用范围不仅包括合同的订立履行,也涉及一切权力的行使和一切义务的履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