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改形势下高考地理能力要求.doc

新课改形势下高考地理能力要求.doc

新课改形势下高考地理能力要求

新课改形势下高考对能力的要求更为突出,一个中学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的QQ群,在群主的主持下,这些地理老师展开了对高考地理能力的研讨,下面转载这些在网上召开的高考地理能力要求讨论会的记录。

在一周前的分散讨论中,群主鲁老师让我做这次集中讨论的主持人。刚接到通知时有些惶恐,但仔细一想这也是很好的向各位同仁学习、交流的好机会, 心里也就欣然了许多。在和鲁老师商量之后把研讨的题目定成高考能力分析,想研究考纲中要求的能力,从而促进我们的教学。

在晚七点准时开始了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参与教师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学中困惑,有通达之人高屋建範的指导,也有困惑之人的不懈求问,有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也有自己对某一问题独到的论述。在研讨中也产生激烈的思想碰撞,学生空间能力到底如何培养,各位参与讨论的老师都各抒己见, 阐明自己的观点,虽然没有定论,但是我们从中也明确了一些基本的教学思路, 同时也引发我们更深入的思考。特别是大连12中的周老师的三段论提出过程中的“欲擒故纵”为我们的研讨增加了许多的情趣,使我们这次研讨更具回味了。这些无疑都是我们在平时教学、教研中很少见到的,也是最真实、最宝贵的东西,我想这也是我们这个群发起的主要目的之一,实现了我们这个群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下面我把这次研讨的主要观点做以整理,以便我们更好的研究学习。一、考纲能力分析相关观点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郭振宇在教育部考试中心主编的«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 一书中按照完成地理综合能力测试思维过程的角度将地理综合测试能力分成四个逐渐递进的能力,每一项能力又包括三个逐渐递进的测试能力要求。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

物的能力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考纲中要求是13个能够

我自己按解决问题的能力组成、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地理知识点的属性,将地理综合测试能力概括为地理空间能力、地理读图分析能力、地理逻辑推理能力、地理迁移能力、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地理计算能力、表述地理问题能力。群组负责鲁爱华

我们通过所学的一些能力都可以从考纲能力的T3个能够”中找到“影子”。分

析如下:

(1)图像判读能力(地理能力的核心)一一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

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

(2)地理计算能力一一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等。

(3)空间定位能力一一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

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4)术语表达能力一一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

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5)区域探究能力一一第四项能力所表现出来的四个能够。

地理能力测试的基本层级结构

第一层:记忆力(位置、数据、名称 ------- ),第二层:理解力(图表、概念、

原理、规律----),第三层:综合分析(描述、判断、阐述-------- ),第四层:

综合应用(评价、论证.推论 ------- )

地理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忽视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

我们常提的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素养,但很少提学生的学科素养,我想这是新课程的一个目标要求,属于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地理调查、野外实习、假期旅游等,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并将学科认识与生产生活结合起来!

2、将能力培养看成是学生本身事情,不能将能力培养融于教学设计

能力培养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应该在课堂。能力培养不是学生自身能做到的。因此,教师要提高认识,要增加备课投入,将某项能力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来,并予以实施,将能力培养的过程置于教学设计之中,最好能形成可检测的评价方式。

3、能力是练出来的,但必须规范练的过程,把握每一个环节

通过做高质量试题(如高考题),我们能够体会高考能力立意的特点。为了提高实效,缩短过程节约时间,我们要规范训练的过程,如可以采用定时训练、规范作答、试后讲评、评后反思等环节,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

如在空间定位专题复习时,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沿“图”索“物”,即沿着某一条特殊经线或纬线,读取依次穿过的地理事物(河流、湖泊、山脉、地形区、城市等),然后让学生强化记忆,甚至按要求“每日一线”,让学生相互检查。这种方法下,一般要求熟悉以下经纬线:0°经线、30° E、60° E、90° E、120° E、150° E、180°、120° W、90° W、60° W、赤道、23° 26’ N、40° N、60° N、23°

26z S。任选其中两条线,列举其经过的主要地理事物。可以想象,这是非常浩大的工程。时隔数日后,学生脑海中还能剩多少。因此,我认为这种传统教学的效果是非常差的。

可以这样偿试:1.从一开始就注意使用地图2.教给学生区域探究的方法3.抓规律、作比较、讲方法,储备定位信息4.利用教材插图,进行拓展训练泰安一中付声国我觉得我们平时讲授知识的时候往往是正向的,按照因果关系推出。但是高考中的知识往往是由果溯因,这就要求平时的讲评课中要不断渗透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品质的培养,特别是二轮复习中,不能再不断的重复既有知识。

二、具体能力培养主要观点 ------ 空间能力的培养

黑龙实验郭振宇

地理空间定位能力我主要在讲区域地理中形成,在一轮和二轮中强化提高!课堂教学中图像能力培养我主要是利用教材和练习题中的图,高一没分文理,只给学生一些基本意识!

群组负责鲁爱华

我觉得如果平时将图像能力培养放在对教材插图的教学中,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其实,我觉得利用教材插图,我们可以偿试进行一些命题活动可以学生命,也可能老师命考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如何获取解读信息,如何判读图像类型

区域地理如何系统?我主要从区域要素,或联系讲

根据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建立地理空间能力的培养目标如下:

1.熟悉不同地理位置类型的观察与描述方法;

2.能正确读出一地的经纬度并确定该地在地球表面的位置;

3.能运用地图确定一地与特殊纬线的位置关系;

4.能运用地图确定一地所跨的纬度范围;

5.能运用地图来反映地表事物与山、河、湖、海洋等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

6.能运用地图来反映地表事物与其外在的具有经济意义的物质要素和环境(如铁路、港口、交通枢纽、城市、自然资源产地等)的空间关系;

7.能借助地图并用语言或略图表达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

8.能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位置的影响,并能结合区域位置推断出该区域自然要素、现象、原因;

9.能简要分析评价地理位置的优劣。

临沂一中李慎中

区域地理先要通过经典案例建立通用模板,模板主要功能是建立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其关键是:区域特征分析;地理要素联系,这是”入乎其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区域分析是方法、思路。在此基础上可通过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逐步深化区域分析方法,逐步丰富典型区域特征,从这个角度看,区域是背景,这是“出乎其外”。

沂水二中张瑞富

新的教材内容简单,必须结合老教材进行补充

繁昌一中殷礼高

给学生初中没学习的基础,同时结合必修1, 2, 3的原理分析

长沙同升全跃标

学生的空间定位,不可能短时间里形成,需要教师平时上课时多讲,多练,让学生有意识注意,如我在复习区域地理时,每讲一个区域,我都让学生找出这个区域主体部分在哪两条纬线和哪两条经线之间,也就是我给学生说的“四线定位”,任何一个区域或国家都可以用四条线定位。如,复习日本时,先让学生知道日本主体部分在北纬30度与北纬45度,东经130度和东经145度之间; 欧洲西部,

主体部分在西经20度至东经30度,北纬40度至北纬70度。纬经度都记整数,不精确到分秒,便于记忆。

韶关一中尹德荣

平时复习就要手不离图,图不离手,人在图在

大连12中周永厚

三段定位法

1,地图是一个工具,只要是会使用的能力就可以

2,定位只是其中之一

3,心理表象对地图的感知,在于微弱的长时间的感觉刺激

首先,第一步是设计悬念目的让孩子把地图看成一个棋盘,当没有棋盘的时候一样下棋做法:你们大家都会的那几个点(用政区图)北纬40度交东经120、110、100、90

四个

秦皇岛、包头、酒泉、罗布泊

每个点为中心四个象限的省份

然后同样办法让孩子自己去找北纬30°与那几条经线的交点

切忌,亦粗不宜细

其实,每次都要在课堂上再现上诉结论

再进行新课的讲授(知识的欠缺是可以弥补的,能力是无法弥补的,只有靠经验

的积累)

就不用单独讲“中国疆界和行政区划了”

第二段,重叠

上诉与地形、水系、温度带、干湿地区的重叠

这个要不厌其烦,常讲常新

尤其地形

第三,微型地区和微地貌的定位,要归到第一步的网络中去,不要让孩子背诵记

忆相应的经纬度

数字在地理上是没有意义的,要有网的“心理地图”

三段一一切忌地理特征是无需讲解的,只要善于引导孩子归因分析即可!

这是个慢活儿,刚才很多老师说道素养的培养

包钢一中高秀婷

我们平时练习的定位,就是用自己熟悉的东西做参照,建立起来定位,并且学生

会自己用三角,梯形经纬线等线条来定世界的不同位置,会画粗线条的世界泰安

一中付声国

我觉得,周老师说的三断法精髓在于,地图的信息量太大,我们在讲解中必须把

信息按照一定的顺序呈现给学生,或者说教给学生按照怎样的顺序去提取地图中

的信息。无论是板书还是课件都必须注意这一基本原则.

新课改形势下高考地理能力要求.doc

新课改形势下高考地理能力要求 新课改形势下高考对能力的要求更为突出,一个中学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的QQ群,在群主的主持下,这些地理老师展开了对高考地理能力的研讨,下面转载这些在网上召开的高考地理能力要求讨论会的记录。 在一周前的分散讨论中,群主鲁老师让我做这次集中讨论的主持人。刚接到通知时有些惶恐,但仔细一想这也是很好的向各位同仁学习、交流的好机会, 心里也就欣然了许多。在和鲁老师商量之后把研讨的题目定成高考能力分析,想研究考纲中要求的能力,从而促进我们的教学。 在晚七点准时开始了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参与教师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学中困惑,有通达之人高屋建範的指导,也有困惑之人的不懈求问,有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也有自己对某一问题独到的论述。在研讨中也产生激烈的思想碰撞,学生空间能力到底如何培养,各位参与讨论的老师都各抒己见, 阐明自己的观点,虽然没有定论,但是我们从中也明确了一些基本的教学思路, 同时也引发我们更深入的思考。特别是大连12中的周老师的三段论提出过程中的“欲擒故纵”为我们的研讨增加了许多的情趣,使我们这次研讨更具回味了。这些无疑都是我们在平时教学、教研中很少见到的,也是最真实、最宝贵的东西,我想这也是我们这个群发起的主要目的之一,实现了我们这个群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下面我把这次研讨的主要观点做以整理,以便我们更好的研究学习。一、考纲能力分析相关观点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郭振宇在教育部考试中心主编的«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 一书中按照完成地理综合能力测试思维过程的角度将地理综合测试能力分成四个逐渐递进的能力,每一项能力又包括三个逐渐递进的测试能力要求。

地理高考四大能力要求解读

地理高考四大能力要求解读 地理高考四大能力要求解读 根据考试大纲,地理高考考核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及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获取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表格信息等。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它包括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图和表的引文或说明、题干中的限定或提示。图像信息指地图、原理图、统计图、联系图等图像所提供的符号、注记、数字、图例等信息。表格信息是指数字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别和单位等信息。 在综合能力测试七年来,地理信息的呈现特点包括:

⑴教材之外的信息 从原来课本插图的改编转向逐渐脱离教材,信息中涉及学生没有学到的概念和原理,会给出相应解释。这些新信息基于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合理的假设和推理,不会给学生解题早成障碍。 ⑵多以图表形式提供信息 这有助于学生阅读和考场读图,提高用图能力。 ⑶信息情境化 创设新情境,使考查内容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 ⑷提供信息的不完整性 试题提供信息十分简练,含有隐性信息,使信息不完整。

⑸提供组合信息 组合信息是指同一题中以文、图、表等不同形式给出信息,它常常在学科内知识综合,或跨学科间知识的综合呈现。 ⑹逐步给出信息 以简要题干信息为基础,以一条探究思路为引导,通过分小题逐步给出信息,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一步一步地探究完成。 基于地理信息的形式和特点,在审题时要对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进行概括和综合,以获取地理信息的空间、属性、时间等特征。 ⑴空间特征 如点、线、面;地点、区域、全球;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 ⑵属性特征

高考地理学科四项能力要求解读

高考地理学科四项能力要求解读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地理信息的分类:地理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表格信息等。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它包括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图和表的引文或说明、题干中的限定或提示,文字信息不只是给出解题基础材料,还包涵了考查的意图、内容和方法;图像信息指各种类型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如光照图、等值线图、地理坐标统计图、地理结构统计图、区域图、原理示意图、联系图等各种图形所承载的地理信息,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能力向来是地理学科考查的重要能力之一。近几年由于命题的越来越成熟,出现在地图上的信息基本上都是有效的;表格信息是指数字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别和单位等信息。如,最高数值或最低数值,大小的变化规律,相互之间数据的比较等。从表格中发现问题,用表格外的知识解决问题。 2、答题中常见的问题:信息获取不全面、信息提取中解读错误、不能用题中信息正确描述和深入分析问题。 3、获取信息的途径: ①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②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③从地理图形的表述语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④从地理图形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⑤从地图和表格的组合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⑥从试卷答案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来获取有效信息,并注重信息之间的因果联系,加强能力专项训练,养成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审题习惯。分析图像信息时,要判读图像名称和看清图例标识,还要按设问的要求进行分析。获取信息的过程也就是审题的过程,要注意审文字(全面提取信息,紧扣关键词)、审图像(看图名、读图例、辨坐标、明方向、定区位、析要素)、审表格(看表名、读表头、析数据、理联系)、审分值(明确答案的要点)。对于考生来讲,要形成这样一种审题习惯: A.我看到了什么? B.我标记的重点是什么? C.我想到与什么知识联系? D.我准备从哪几个角度回答? E.回答的逻辑顺序是什么?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如何提高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①注重知识的储备和整理。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并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来分析问题。包括地理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物理、生物。2015年全国卷1就考查了青藏铁路热棒的问题,2014年选择题中有一道考查了生物方面的知识,整体并没有超纲,考查的就是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②以热点问题为中心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把与热点问题有本质联系的主干知识进行迁移、重组和整合。能够多角度分析热点问题,并综合归纳。即点明主干知识的核心内容,又注重揭示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更强调以热点为中心形成的多角度、多系列、整体化知识新体系。这对于考生来讲,能够使考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把分散的知识转化为组合的、把理论的知识转化为实用的,在遇到新的情景问题时,能够自然而然的使思路流畅。

地理高考四大能力要求解读

地理高考四大能力要求解读 依据考试大纲地理高考考核能力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 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和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 获取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表格信息等。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 最基本的方式,它包括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图和表的引文或说明、题干中的限定或提示,显见文字信息不只是给出解题基础材料,还包涵了考查的意图、内容和方法;图像信息指地图、原理图、统计图、联系图等图像所提供的符号、注记、数字、图例等信息;表格信息是指数字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别和单位等信息。 综合能力测试七年来,地理信息的呈现特点: ⑴教材之外的信息 从原来课本插图的改编转向逐渐脱离教材,信息中涉及学生没有学到的概念 和原理,会给出相应解释。这些新信息基于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合理的假设和推理,不会给学生解题早成障碍。 ⑵多以图表形式提供信息 便于学生阅读、考场读图、用图能力。 ⑶信息情境化 创设新情境,使考查内容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 ⑷提供信息的不完整性 试题提供信息十分简练,含有隐性信息,使信息不完整。 ⑸提供组合信息 组合信息是指同一题中以文、图、表等不同形式给出信息,它常常在学科内 知识综合,或跨学科间知识的综合呈现。 ⑹逐步给出信息 以简要题干信息为基础,以一条探究思路为引导,通过分小题逐步给出信息,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一步一步地探究完成。 基于地理信息的形式和特点,在审题时要对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进行概括和 综合,以获取地理信息的空间、属性、时间等特征。 ⑴空间特征;如点、线、面;地点、区域、全球;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等。 ⑵属性特征:如地形地貌、岩石、天气气候、水文、植被、农业、工业、城 市和人口等。 ⑶时间特征;如某时刻、某天、某月、某年、某一时间段等。 2 提炼地理信息 在获取地理信息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对信息进行提炼,明确重要的、关键的、次要的、无关紧要的信息。然尔逐条分析,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起信 息链(概念、原理、规律和过程),实现地理信息的整合。 ⑴反馈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和过程,搭建地理信息与学过知识的桥梁,明 确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 ⑵反馈地理知识结构,只有在地理知识结构的框架下,才能提炼出重要的、 关键的信息,为解决问题提供信息源。

高考地理四大基本能力详细解读,并附真题分析

高考地理四大基本能力详细解读,并附真题分析 高考地理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件、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高考四大能力要求 能力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一、地理信息的分类 (一)数字信息:数字信息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绝对数值,体现某地理要素的状态,该类问题多从地理要素的定性角度进行考查;另一类是变化数值,一般由一组不同数字组成,体现地理要素的变化特征,该类问题多考查地理要素随时间或空间的变化及区域差异。

(二)自然地理要素信息:包括材料中涉及的所有自然地理要素,这些信息包含在题干、图示、图例中。如气候、河流、植被、湖泊、地质构造、地形、气压、风向等要素。 (三)人文地理要素信息:包括材料中涉及的所有人文地理要素,如城市、居民点、农田、工业区、道路、桥梁、建筑等要素。 二.地理信息的获取 (一)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文字材料承载着试题的重要信息,在高考地理试题中,每一组试题的文字材料都是经过精选的,材料中隐含着重要的解题信息。审题时要特别关注文字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 (二)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地理图表在高考中非常常见,它承载着非常丰富的地理信息。在培养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时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训练:一是读图,包括读图名、读图例,判断规律,训练从提示中获取信息(包括显性及隐性信息)及加工、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二是说图,就是把读图的思维过程及读图所获取的信息说出来。三要记图,注意把重要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记在脑海里。四是换图,图形之间的互换有利于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五是填图,通过填图,掌握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帮助提高读图能力。六是绘图,通过绘制一些区域简图,加深印象,强化记忆。 (三)从试题设问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新课改下“问题式”教学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

新课改下“问题式”教学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 一、新课改下“问题式”教学的定义及特点 “问题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学 习和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将知识传授与问题提出相结合,学生通过解决问题 来理解和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 与性,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采用“问题式”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贴合学生实际生活, 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注重培养学生的逻 辑推理和综合分析能力;教学环节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 1.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问题式”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解决复杂的问题。在地理教学中,学 生需要通过丰富的桌面实践活动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这种深入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并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判断。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 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3. 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问题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桌面实践等 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可以培养解决问题 的能力。 “问题式”教学强调团队合作,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题、总结汇 报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可以相互交流、共同讨论,从而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1. 设计丰富多样的问题

新高考制度下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模式浅析

新高考制度下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模式浅析 一、新高考改革的背景 新高考改革对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高考改革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对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地理课堂教学要更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新高考改革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对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地理课堂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二、地理教学的特点 地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地理学科内容广泛,涉及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应用性强,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天然与人文地理也是密切相关,应用性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新高考制度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去实地考察,了解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社会调查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融合其他学科知识 地理学科内容广泛,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融合其他学科知识,注重地理与历史、地理与政治、地理与生物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通过研究地理与历史的交叉,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地理综合分析能力。还可以通过研究地理与政治的交叉,让学生了解政治事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政治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新高考制度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独立思考和学科研究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

浅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 新高考是指课程计划改革和考试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 理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挑战 1.知识体系的调整:新高考要求突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地理学科的知识体 系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考试形式的改变:新高考取消传统的单一笔试,而是采用多元化的考试形式,包括 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技能考核。这就要求地理教学要从传统的背诵重点和解答题目的模式 中解放出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机遇 1.跨学科融合的发展:新高考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与交叉,地理学科有机融入到其他 学科的教学中,例如历史、政治等。通过跨学科的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科 素养。 2.实践能力的培养:新高考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学科天然具备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应对新高考背景下地理教学的策略 1.注重能力培养:教师要通过教学手段的改进,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地图绘制、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强化跨学科融合:教师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和整合,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进 行联系,促使地理知识的跳板应用。可以通过开设跨学科课程、组织跨学科研究等方式实现。 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师要及时了解新高考改革的相关政策和要求,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可以参加相关培训、研讨会,与专家、同行进行学科教学研究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着挑战和机遇,教师和学校要积极应对,通过适度调 整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未来的 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一、强调实践性教学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地理课堂教学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 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地理知识的凝聚力。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该增 加更多的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自感受地理环境,增强对地理知识的 深入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比如走进城市里了解城市化的现状,或者走 进农村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以此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结合现代技术手段,比如 地图、卫星影像、虚拟仿真等,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地理环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 知识。 二、注重案例教学的应用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也应该更注重案例教学的应用。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教师可 以引入一些真实的案例,比如城市规划中的冲突、环境污染的影响、资源开发的利弊等, 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分析,从而深入了解地理知识所涉及的实际问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 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地理知 识。 三、注重跨学科整合 四、注重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也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地理知识涉及到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才能更 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比如引导学生运用 图表分析地理数据、引导学生科学地思考和表达地理问题等。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 五、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创新。教师需要不断提 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扩大地理知识的应用范围,培养学生的实 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加大对高中地理教育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师 资和教学资源,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更好的条件。期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为学生的 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探析新课改下地理高考备考策略

探析新课改下地理高考备考策略 地理是一门涉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也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地理 的考察内容相对来说较为宽泛,充满了考查因素。所以,如何合理有效地备考地理高考, 尤为重要。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探析新课改下地理高考备考策略。 一、深入学习教材 官方教材是地理高考的主要依据,深入学习教材是备考的核心。学习教材不仅需要将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还要理解和掌握各类地理概念、地理事实和地理规律。对于新课改要 求加强学习的重难点内容,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强化。要结合教材中的实例进行拓展 阅读,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注重实践操作 新课改下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地理考试也逐渐加大了对实践操作的考查。所以,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学习和掌握地理仪器、地图和遥感等实际操作技能。可以通过参加 地理实地考察、实践操作训练以及利用各类地图软件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对实际问题的解 决能力。 三、多维度拓展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历史、政治、经济等学科存在紧密联系。在备考过程中, 要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拓展学习视野。还可以关注时事热点,了解与地 理相关的最新情况,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还需要注意备考过程中的几个细节问题。要合理安排时间,在考试前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保证每个知识点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复习和巩固。要注重归类整理,将学习笔记、题目 分类整理,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和思维导图。要多做真题模拟,通过做题来检验备考成果,找出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理解和记忆。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自信,调整好心态,才 能保证备考效果的最大化。 新课改下的地理高考备考策略主要包括深入学习教材、注重实践操作和多维度拓展。 只有全面掌握地理知识,具备实践操作能力,才能在高考中发挥自己的水平。要注意备考 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合理安排时间,归类整理,多做真题模拟,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希望 以上策略能够对备考地理高考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新高考背景下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新高考背景下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策略 摘要:新高考背景之下,高中地理教学也迎来全新的挑战。地理学从主考科目变成选考科目,要求学生对地理知识本身存在兴趣,才能深入学习。加上核心素养教育要求,教师需要以学生的综合思维培养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下简要论述地理教学阶段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要点,论述具体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地理教学;综合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地理学科兼具人文性和综合性特点,不同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和影响,在新高考的要求之下,教师应该以学生综合思维培养为目标,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融会贯通,高质量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其综合能力。 一、新高考下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内容 新高考环境下,地理学科教学方法应用需要与课程标准相契合,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关注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以生为本,打造轻松的课堂学习环节,激发学生思维潜能。地理事象处于动态变化的环境当中,正是由于其不断运动变化,才推动地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学,旨在培育具有创新思维和发展眼光的人才。同样,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对于事物规律进行总结,运用联想思维对于地理事象进行解释,对于学科知识形成正确的认识,从知识表象探索其发展规律,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地理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繁杂,但是不同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有存在着联系,因此,要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就需教师运用课堂教学契机,组织学习活动,为学生搭建思维能力成长的平台,使其在合作学习环境当中触发思维,运用灵活思维学习知识。

二、新高考下高中地理教学综合能力培养策略 (一)合作学习指向创新思维培养 在新高考要求下,核心素养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创新思维属于学生综合 思维能力之一,在高中阶段,教育者应该抓住学生能力发展关键期。依托地理课堂,引入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合作阶段,形成创新思维。 例如:讲授“水污染及其成因”这节课时,在课堂上,笔者运用多媒体的方 式展示水体污染图片,让学生观察污染物特点,了解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后 抛出问题“联系生活思考身边是否存在水污染情形?导致水污染主要原因是什么?”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究学习,利用本节课知识,结合生活化问题, 对于水污染现象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运用所学知识。在学生探究阶段,教 师发挥引导作用,调控课堂,保证小组成员任务明确,在分工合作的环境当中, 利用多种渠道查阅资料,还可参与实践调查,共同整理相关资料,发挥创新思维,将解决之策找出。各小组可将合作学习结果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在合作学习 环境下,学生处于开放学习环境当中,在具体问题的引领之下,锻炼学生思维,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引导探究落实逻辑思维培养 学生的综合思维,逻辑思维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处于新高考背景之下,地理 课堂教学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学习任务,为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空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受到问题的启发,加速逻辑思维发展。 比如:《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灾害影响》这节课讲解,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 学习掌握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灾害产生的作用,探究活动对于灾害产生的影响程度,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参与探究学习。笔者结合教材内容,组织课堂探究活动,以此强化学生逻辑思维。为保证学生探究思维明确,笔者利用问题引导“为什么 说人类是最活跃而又最脆弱的受灾体?”“人类怎样对土地进行合理利用才能让 缓解灾情的严重程度?”通过系列问题,启发学生探究和思考,调动脑海中的知

探究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

探究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 一、高中地理课程的发展和变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地理学科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新 课改下的高中地理课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内容的更新和调整 新时期的高中地理课程更加注重与时俱进,紧跟国家发展的步伐。地理知识内容不断 更新和调整,包括新增的地理概念、新的地理现象和问题等。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 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课程增加了环境问题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 感。 2. 学科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 新课改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强调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融合。在高中地理 课程中,不仅要学习地理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实践 能力等。地理学科还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增强学生对地理的综合认识和应用能 力。 3. 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变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师 讲授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需要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讨论、研究、实验等。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要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积极运用教学技术手段 新的时代要求教育教学要与科技密切结合,高中地理课堂也不例外。教师可以运用多 媒体、网络、电子地图等教学技术手段,使地理课程的内容更加直观生动。通过使用演示 软件来展示地理现象、采用网络检索资料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等。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 积极利用电子资源进行课外拓展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强调实践性教学 高中地理课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实验,增强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

新高考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与启示

新高考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与启示 1. 教学内容的调整 新高考改革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高中地理教学内容 也需要根据新高考的要求进行调整,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内容上,应该 注重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强调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观念和地理素养。 2. 教学方法的创新 新高考改革要求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高 中地理教学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案例分析、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让学生 在实践中学习并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还需要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新高考改革取消了一刀切的评价标准,提倡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也应该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创新思维。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报告、 实地调查、课堂互动等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 状况。 1. 强调实践性教学 在新高考制度下,高中地理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性教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通过实践性教学,可以培养 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地理知识得以真正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2. 提倡跨学科综合教学 新高考改革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高中地理教学也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的融合。教师可以与历史、政治、生物等科目的教师进行合作,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教学活动,促进 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新高考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中地理教学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鼓励他们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培养他们独立思 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关注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高考形势下高三地理备考策略

新高考形势下高三地理备考策略 2021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试题,是在教育部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旧教材对接新课标新高考。试题命制难度适中,知识考查全面,既有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又兼顾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突出能力立意,其中“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大学科素养在试题中均有所体现,能够充分结合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为今后以新教材应对新高考指明了备考复习的方向,指导性意义重大。 通过综合分析2021年河北省新高考试题,对于高三备考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围绕一个中心,达成一个目标 坚持抓主干知识。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对主干知识的复习,教师必须讲到位,学生必须练到位,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目标就是落实“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我们应该紧抓教材,按部就班稳步推进,课堂上要求学生紧跟教师节奏,提高听课效率,向课堂要效益,可采取“读、背、写、默、画、练”等手段来帮助学生增加基础知识储备。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而且可促进学生对自然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区域自然与人文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深刻理解。 (二)上好两种课(复习课和讲评课),用好两个法宝 1、复习课采取以下模式: (1)考纲解读,考点分析,明确目标

(2)图表引领,巩固基础,查漏补缺 (3)典题导析,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选择或编制综合性强、有一定代表性、有适当难度的例题,分析解答过程, 落实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并从中总结解题规律和技巧,注意精讲多思。 (4)适当练习,训练方法,提高能力。习题的选择应该具有典型性、检测 性和导向性。 2、讲评课要做到四讲: (1)讲命题意图,锻炼学生审题能力; (2)讲解题技巧,开拓学生解题思路; (3)讲错误原因,纠正学生思维误区; (4)讲答题规范,培养学生规范意识。 3、两个法宝分别是: (1)讲练结合,单元过关 练习主要采用一轮复习用书的配套跟踪检测,滚动式对基础知识进行练习, 有讲有练,讲练结合。每一章复习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检测训练,主要是教师的自 编练习,要有针对性,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占总试题中80%的中档题和基础题上, 把主攻点定在记忆的恢复、知识系统的梳理、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观念的建立、典型问题熟练解答等方面,避免过早地把精力过多地用到难题上,造成基础不牢。 (2)个别讲评和面批相结合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除集体讲评外,我们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作业习 题进行个别讲评和面批。一是讲评知识点,二是指导做题方法和技巧,实现“解 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目的。根据学生失分点,建立相应的错题库,也可以直接重做错过的题目,争取让学生从失误中吸取教训,完善知识。

探析新课改下地理高考备考策略

探析新课改下地理高考备考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地理高考备考策略也需要随之调整和优化。新课程改革 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地理高考备考策略也需要从传 统的知识点掌握转变为能力培养和综合运用。本文将从新课改下地理高考的考试要求和备 考策略进行探析,为广大地理高考考生提供一些备考建议。 一、新课改下地理高考考试要求 1. 考试内容 新课程改革下,地理高考的考试内容相较于传统课程会有所调整。除了地理的基本概 念和知识点外,新课程改革还强调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高考的考试内容会更 加注重地理实践技能和运用能力的考查,而非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知识点。 2. 考试形式 新课程改革可能会对地理高考的考试形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传统的地理高考考试形式 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而新课程改革可能会增加实践性考试和现代技术手 段的使用,例如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等。 1. 培养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高考备考策略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技能。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地理实地考察、地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等方式,提 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学生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进行地理数据的可视化处理和分析,从而提升地理实践能力。 2. 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除了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外,新课程改革还强调地理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备考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综合运用各种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通 过参与地理案例分析、地理模拟演练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 3. 提升跨学科能力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和交叉,地理高考备考策略也应注重提升学生的跨学 科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跨学科研究项目、跨学科竞赛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跨学科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新课程改革下地理高考的考试要求。 4. 强化实践性考试准备

地理高考四大能力要求解读

地理高考四大能力要求解读之答禄夫天创作依据考试大纲地理高考考核能力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和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1获取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包含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表格信息等。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它包含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图和表的引文或说明、题干中的限定或提示,显见文字信息不只是给出解题基础资料,还包涵了考查的意图、内容和方法;图像信息指地图、原理图、统计图、联系图等图像所提供的符号、注记、数字、图例等信息;表格信息是指数字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别和单位等信息。 综合能力测试七年来,地理信息的呈现特点: ⑴教材之外的信息 从原来课本插图的改编转向逐渐脱离教材,信息中涉及学生没有学到的概念和原理,会给出相应解释。这些新信息基于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合理的假设和推理,不会给学生解题早成障碍。 ⑵多以图表形式提供信息 便于学生阅读、考场读图、用图能力。 ⑶信息情境化 创设新情境,使考查内容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

⑷提供信息的不完整性 试题提供信息十分简练,含有隐性信息,使信息不完整。 ⑸提供组合信息 组合信息是指同一题中以文、图、表等分歧形式给出信息,它经常在学科内知识综合,或跨学科间知识的综合呈现。 ⑹逐步给出信息 以简要题干信息为基础,以一条探究思路为引导,通过分小题逐步给出信息,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一步一步地探究完成。 基于地理信息的形式和特点,在审题时要对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进行概括和综合,以获取地理信息的空间、属性、时间等特征。 ⑴空间特征;如点、线、面;地点、区域、全球;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 ⑵属性特征:如地形地貌、岩石、天气气候、水文、植被、农业、工业、城市和人口等。 ⑶时间特征;如某时刻、某天、某月、某年、某一时间段等。 2提炼地理信息 在获取地理信息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对信息进行提炼,明确重要的、关键的、次要的、无关紧要的信息。然尔逐条分析,掌控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起信息链(概念、原理、规律和过程),实现地理信息的整合。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在新高考制度实行过程中,高中地理成为 高考科目中的重要选考科目,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由选择高考所需课程, 由此可见,高中课程教学在发生巨大变革,高中地理亦如此。在此情况下,高中 地理教师应对教学模式加以改善和创新,满足新高考改革所需。本文介绍了新高 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新特点,并对高中地理教学优化策略重点研究,以供借鉴。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地理教学 引言 新高考制度更符合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求。对于高中地理学科来说,新高考 制度的深入实施,使得考试对象、功能等都发生了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深入 理解新高考制度的意义,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同时,要从学科地位、教学标准、教学设计等方面入手,探索与新高考制度要求相适应的新型教学模式,促进 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切实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地理核心 素养。 一.1地理教学能力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地理教学能力是指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能够有效和综合运用各种地理学知识 和技能,准确掌握地理信息,勇于担当和探索,及时发现、收集、整理、分析地 理现象和规律,做出准确、可靠、创新的地理决策,把地理知识应用于新兴事物 改造,从而使学生在教学中掌握经济、环境、社会等多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综合 运用,提高其综合素质的能力。地理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提 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实践环节的开展,可以帮助 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技能,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地理 知识去解决各种问题、克服各种困难。此外,地理教学能力的提高还有助于培养 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发现和总结地理现象与规律,有效整理和分 析相关知识并做出判断和抉择。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未来人才。这要求地理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2. 教育理念的更新: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3. 科技与教育的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在教育中的应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新课程改革要求地理教育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资源的多样化:新课程改革提倡多元化教学资源的利用,包括实地考察、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地理教学应更好地结合各种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高中地理教学应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下是几点建议: 1. 引导学生参与: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地理课堂应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教师可以适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课堂更具互动性和活力。 2. 利用多媒体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地理实况、自然景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引导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理念之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现象,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培养创新思维:高中地理教学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作业或项目研究,让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高中地理新课改简析

高中地理新课改简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地理课程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本文将从新课改背景、新课改内容、新课改效果三个方面,对高中地理新课改进行简要分析。 一、新课改背景 高中地理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自然、人文、经济等多个领域,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高中地理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内容繁杂、结构不合理、教学方式单一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教育部对高中地理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旨在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新课改内容 高中地理新课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课程结构。将原有的单一必修课程改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2、更新教学内容。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将新的地理知识和理念融 入教材中,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 3、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探究式、合作式等多 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4、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地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 精神,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新课改效果 高中地理新课改的实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的课程结构使得学习更加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再次,改进教学方式使得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强化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总之高中地理新课改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一次重要变革,通过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的改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发展。然而,新课改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