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作业设计比赛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作业设计比赛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作业设计比赛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参赛者:

2.商不变的规律:()和()同时()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同时()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读教材第72页情境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观察笑笑写出的两个比,你发现了什么?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 )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的大小( )。

4.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试着化简下面各比。

(1)24∶32=(24÷)∶(32÷)=( ):( )

(2)2

5

:1

4

=(

2

5

×):(1

4

×)=( ):( )

(3)0.7∶0.8=(0.7×)∶(0.8×)= ( )∶()

5.商店一共运来8吨水果,其中苹果有4.5吨,写出运来苹果的质量和水果总质量的比。

第3课时比的应用

1.看图列式计算。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参赛者: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参赛者: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参赛者:

数学六年级上册作业设计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参赛者: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参赛者: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参赛者: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参赛者:

(2)根据查阅的资料,利用所学过的图形、黄金分割比,设计一幅美

丽的图案;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参赛者: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二、单元分析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分层设计作业。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3-4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3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具体设计体系如下:

五、课时作业 生活中的比 基础性作业 ():()=3 1=()÷6=6÷()=()8 发展性作业 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2厘米和3厘米,它们的周长比是(),面积比是()。 两个电脑厂一个月生产的电脑数量比是6:5,单价的比是11:10,那么这两个电脑厂的总产值的比是多少? 生活中的比 基础性作业

比的前项是3,比值是3 1 ,比的后项是()。 发展性作业 把5克糖完全溶解在50克水中,水与糖的质量比是(),糖与糖水的质量比是()。 完成数学作业,小刚用了15分钟,小明用了18分钟,他们写作业的速度比为()。 一班调出全班人数的 101 到二班,则两班人数相等,原来一班与二班 的人数比是多少? 比的化简 基础性作业 发展性作业

比的应用 基础性作业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比3:2,已知一个内角为75度,其余两个内角分别为多少度? 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80,差与减数的比是5:3,差是()。发展性作业 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10天,乙单独完成需要18天,丙单独完成需要15天,三人工作效率的最简整数比是多少?如果甲乙丙同时一起做,完成需要多少天? 把一批书按2:3:4或2:4:5两种方案分给甲乙丙三个班,都正好分完,这批书可能是()本。A 90 B 99 C 110 比的应用 基础性作业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检测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 检测题(含答案) 一、仔细审题,填一填(第2小题4分,其余每小题2分,共22分) 1. 34:3 8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2.( ):6=12÷18=( ) 9 =2 ( )=( )(填分数)。 3.一束鲜花里,康乃馨和玫瑰的枝数比是4:5,康乃馨比玫瑰少( ) ( ) , 玫瑰比康乃馨多( )( ) 。 4.麒麟广场有一批共享汽车,被开走32辆后,开走的与剩下的辆数比为2:3,麒麟广场原来共有( )辆共享汽车。 5.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4:5:3,这是一个( )三角形。 6.把30克糖溶于2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质量比是( ),水与糖水的质量比是( )。 7.如图,修一条铁路,已修的长度和未修的 长度比是( ),未修的长度和全长的比 是( )。 8.一个球从20 m 高的地方落下,每次反弹的高度如下表,这个球每次反弹的高度与前一次反弹高度的比是( )。 原始高度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 20 m 8 m 3.2 m 1.28 m … 9.在正方形ABCD 中(如右图),线段AF 线段AO =1:2,线段AO 占线段 AB 的12 ,图中涂色部分和空白部分的面积比是( )。 10.据人民网报道:教育部在2020年4月22日首次向全国中小学发布《阅

读指导目录》供学生选择。《阅读指导目录》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共300种书目,它们的比是11:10:9,其中高中学段有( )种书目。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小题1分,共5分) 1.如果A B=5:6,那么A=5,B=6。 ( ) 2.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的大小不变。( ) 3.六(1)班男生、女生的人数比是8:5,则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5 8 。( ) 4.子豪的身高是130 cm,菲菲的身高是1 m,子豪与菲菲的身高比是130:1。 ( ) 5.一杯糖水的质量是120克,糖与水的质量比是1:11,这杯糖水中糖有10克。 ( )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6分) 1.大小两个圆如图重叠,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小圆的1 5 ,同时又是大圆的 1 9 , 大、小两个圆的面积之比是( )。 A. 5:1 B. 9:1 C. 5:9 D.9:5 2.4:9的前项加上8,后项应( ),比值才不变。 A.加上8 B.减去8 C.加上9 D.乘3 3.甲与乙的比是3:5,乙与丙的比是6:7,甲与丙的比是( )。 A. 3:7 B. 5:6 C. 18:35 D. 5:7 4.在斜坡路上,斜坡的高与斜坡长度的比值越大,斜坡就越陡。下面四个斜坡中( )最陡。 A.坡高4 m,斜坡长20 m B.坡高1.5 m,斜坡长8 m C. 坡高3 m,斜坡长8 m D. 坡高4.2 m,斜坡长16 m 5.小强的父母晚饭后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分钟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母亲随即按原速度返回,父亲在报亭看了10分钟的报纸后,用15分钟返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比的认识(含答案)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比的认识(含答案)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比的认识(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0克糖溶于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 A.1∶10.B。1∶11.C.11∶1.D.1∶9 2.一个边长5㎝的正方形与一个边长为3㎝的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A.5∶3.B。3∶5.C.25∶9.D.9∶25 3.两辆汽车行完同一段路程,甲车要3小时,乙车要5小时,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 A.11∶6.B。6∶11.C.11∶16.D.1∶4 4.甲比乙多20%,则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A.5∶6.B。6∶5.C.5∶4.D.4∶5 5.正方体的棱长和与棱长的比是()。 A.6∶1.B。4∶1.C.8∶1.D.12∶1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1.XXX买了5个相同的皮球,共用去100元,总价与数量的比是(),比值是(),这个比值表示的是()。 答案:20∶1,20,每个皮球的价值。 2.两个数的比值是4∶5,把这两个数同时扩大5倍,比值是()。 答案:4∶5,比值不变。 3.一种盐水,盐占盐水的1/5,盐与水的重量比是()∶()。 答案:1∶4. 4.甲、乙两数的比是3∶4.

1)甲是乙的3/4,乙是甲的4/3; 2)甲是两数和的3/7,乙是两数和的4/7; 3)甲比乙少1/7,乙是两数和的4/7,甲是两数和的3/7. 5.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π∶1. 6.一个比的前项是5,如果前项增加10,后项应该是15,才能使比值不变。 7.在3∶2=1.5中,3叫做比的前项,2叫做比的后项,1.5是比的比值。 8.(1∶4)∶(3∶5)=9∶20. 9.在一次投篮比赛中,XXX投10个,中了8个,XXX投12个,中了10个。XXX的投篮命中率较高。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因为A的3倍等于B的4倍,所以A:B=3∶4.错误。

第六单元 比的认识 综合素质达标(单元测试)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综合素质达标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 )∶15=0.6=( )%=24 ( )=( )÷10。 2.甲数是50,乙数是甲数的60%,甲、乙两数的比是( ); 一个比的前项是56,比值是2 3,这个比的后项是( )。 3.程老师购买某品牌的篮球,买5个一共花了350元,购买总价 与购买数量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这个比值表示的意义是( )。 4.不同种类的豆子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比是不同的。 表中的豆子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比值最小的是( ),最大的是( )。 5.将36∶48的前项减去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减去( )。 将2∶3的前项乘2,后项除以2,比值就变成了( )。 6.一个长方体广告灯箱的棱长总和是64 cm ,灯箱长与宽的比是 5∶2,高是2 cm 。这个长方体广告灯箱的长是( )cm ,宽是( )cm 。 7.梦梦上学从家去学校用了10分,放学原路返回用了12分。梦 梦上学与放学路上所用时间的比是( ),速度比是( )。

8.如图,用42 m 长的栅栏靠墙围成了一个长方形羊圈,长和宽 的比是3∶2,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m ,宽是( )m 。 9.聪聪有21张卡片,蓝蓝有12张卡片,聪聪给蓝蓝( )张 卡片后,聪聪和蓝蓝的卡片数的比是6∶5。 10.趣味运动会上,六年级6个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篮球比赛, 每两个班之间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 )场,六(4)班要比赛( )场。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6分) 1.【新考法】下面三个情境中的比可以用2∶3表示的有( )个。 A .0 B .1 C .2 D .3 2.如图,把一个长方形分成三部分,①、②、③的面积比是( )。 A .1∶3∶2 B .2∶3∶1 C .1∶2∶3 D .2∶4∶3 3.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3倍,后项缩小到原来的13,比值( )。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比的认识(含答案)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比的认识(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0克糖溶于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 )。 A.1∶10 B. 1∶11 C.11∶1 D.1∶9 2. 一个边长5㎝的正方形与一个边长为3㎝的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 A.5∶3 B. 3∶5 C.25∶9 D.9∶25 3.两辆汽车行完同一段路程,甲车要3小时,乙车要2 1 5小时,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 )。 A.11∶6 B. 6∶11 C. 111∶6 1 4.甲比乙多20%,则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A.5∶6 B. 6∶5 C.5∶4 D.4∶5 5.正方体的棱长和与棱长的比是( )。 A.6∶1 B. 4∶1 C.8∶1 D.12∶1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1.小红买了5个相同的皮球,共用去100元,总价与数量的比是(),比值是(),这个比值表示的是()。 2.两个数的比值是5 1,把这两个数同时扩大5倍,比值是( )。 3.一种盐水,盐占盐水的 20 1 ,盐与水的重量比是()∶()。 4.甲、乙两数的比是3∶4。 (1)甲是乙的 ()(),乙是甲的()() ;

(2)甲是两数和的()(),乙是两数和的()() ; (3)甲比乙少 ()(),乙比甲多()() 。 5.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 6.一个比的前项是5,如果前项增加10,后项应该( ),才能使比值不变。 7.在3∶2=1.5中,3叫做比的(),2叫做比的(),1.5是()。 8.()∶()=9×( )= () 40 9. 在一次投篮比赛中,小明投10个,中了8个,小贝投12个,中了10个。( )的投篮命中率较高。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因为A 的3倍等于B 的4倍,所以A:B =3∶4。( ) 2.比值是2,比的后项是67,则比的前项是3 7。( ) 3.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 4.40∶120=1∶3,这个过程叫求比值。( ) 5.含盐率10%的盐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1∶9。( ) 四、化简比与求比值。(每题2分,共20分) 1.化简比。 16∶20 2∶3 4 0.24∶4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单元作业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比单元作业设计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 1、甲班人数的2 3等于乙班人数的3 4 ,甲乙两班人数的比是 ( ) A. 2 3:3 4 B. 9:8 C. 8:9 D. 无法确定 2、甲数的1 3等于乙数的1 4 ,那么() A.甲数>乙数 B.甲数=乙数 C.甲数<乙数 D.无法比较 3、一段路,甲走完要4分钟,乙走完要5分钟,甲乙的速度比是( ) A. 4:5 B. 5:4 C. 1 5:1 4 4、甲比乙多2倍,乙比丙多1 2 ,则甲:乙:丙=() A. 3:1:2 B. 2:1:3 C. 3:1:6 D. 9:3:2 5、一个比的前项是8,如果前项增加到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A.增加16 B.乘以3 C.增加8 D.除以1 2 6、小丽每天为妈妈配一杯糖水,下面四天中,( )的糖水最甜. A. 第一天,糖与水的比是1:9 B. 第二天,20克糖配成200克糖水 C. 第三天,200克水中加入20克糖 D. 第四天,含糖率为12%

7、某班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2分,男生平均成绩是80分,女生平均成绩是88分,这个班男、女生人数之比为( ) A. 3:2 B. 2:3 C. 1:3 D. 3: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7 小题) 8、大小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3:2,那么大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 ______,体积比是______. 9、甲数的2 3等于乙数的3 4 ,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______. 10、如图:三角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比是______,如果三角形面积比长方形面积少24平方厘米,则整个图形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11、小明从家到学校走了20分钟,他的妹妹从家到学校走了27分钟,小明和妹妹的速度比是 ______ . 1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2,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13、甲数与乙数的比是7:3,乙数除以甲数的商是______,甲数占两数和的______%. 1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72厘米,如果它的宽增加1 4,长减少1 8 ,周长仍 和原来一样,原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 15、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36:54= 0.75:1.2= 7 12:5 16 = 0.8:5 8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练习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 1.4∶0.8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3 5 ∶0.25的比值是( )。 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长与宽的比是5∶4,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3.一双鞋子原价a元,现在打八折出售,可便宜( )元。工程队修一条地铁,21天 完成了3 7 ,已经完成的和没有完成的地铁长度之比是( )。(最简单的整数比) 4.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比是5∶13,这两个锐角分别是( )度和( )度。 5.一种药水是用药粉和水按1∶200配制成的,现有药粉12千克,需要加水( )千克,配制成了药水是( )千克。 6.将3∶8的前项加上1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 )。 7.把2∶5的前项加上8,后项要加上( ),比值不变。 8.()÷4=() 16 =24∶()=0.75=()折=()%。 9.配置一种药水,药液和水的比是1∶150,现在有药液0.2千克,应加水( )千克。10.为了对物品表面进行消毒,刘阿姨按照以下方法制作消毒水: (1)请把表格补充完整。 (2)消毒污染严重区域,12升水要添加( )毫升消毒液。 二、判断题 11.2 3 既可以表示一个分数,也可以表示一个比。( ) 12.六年级体育达标率是96%,未达标人数和达标人数的比是1∶25。( ) 13.佳佳的身高是120cm,乐乐的身高是1m,佳佳和乐乐的身高比是120∶1。( ) 14.8∶15的前项增加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45。( ) 15.0.6时∶45分,化作最简的整数比是4∶5。( )

三、选择题 16.某校六年一班有学生48人,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可能是()。 A.5∶2 B.7∶8 C.6∶11 D.9∶7 17.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2,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18.甲与乙的工作效率比是6∶5,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共计880个,乙比甲少做()。A.480个B.400个C.80个D.40个 19.已知甲∶乙=3∶4,乙∶丙=2∶1,那么甲、乙、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A.甲>乙>丙B.丙>乙>甲C.乙>甲>丙D.甲=乙=丙 20.做一项工作,甲的工作效率等于乙、丙二人工作效率的和,丙的工作效率与甲、乙二人工作效率的和的比是1∶5;如果三人合作需10天完成,那么乙单独完成此项工作需要()。A.30天B.20天C.60天D.40天 四、计算题 21.直接写得数。 1 0.375 8 +=m-0.25m=5÷0.001= 4.8×25%= 2.5∶6= 788×21≈621-297≈141 3 553 ÷+⨯=0.32=20%×500= 五、解决问题 22.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2.5时后相遇。甲车每时比乙车少行16km,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5∶6,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3.小明和小红去商店买球,小红买了5个乒乓球,花了25元,小明买了7个羽毛球,花了14元,根据以上信息,写一些比,并求出比值.

6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认识

比的认识 知识梳理 要点一、生活中的比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比的各部分名称:“:”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得到一个数,这个数就是比值,比值既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4、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分母,比值相当于商、分数值,比号相当于除号、分数线。因为除数和分母不能为0,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是0. 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要点二、化简比 1、化简比的含义:把比化成最简的整数比,叫做比的化简。最简整数比就是指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一对互质数,即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是1. 2、化简比的基本类型: (1)整数与整数的比化简的方法: 方法一:先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然后再把这个分数进行约分,就化成了最简整数比。 方法二:把比的前项、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化成最简整数比。 (2)分数与分数的比化简的方法: 方法一:利用比与除法的关系,将比转化成除法算式,并求出结果,最后将得数转化成最简整数比的形式。 方法二: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按照整数比的化简方法进行化简,就化成最简整数比。 (3)小数与小数的比化简的方法: 先把小数改写成小数除法,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化简,或者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4)整数与小数的比、整数和分数的比、小数与分数的比,这三种类型的比的化简方法通常都是将它们转化为整数比的形式,再按照化简整数比的方法进行化简。 3、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化简比的最终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整数比;求比值的最终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分数、小数和整数。 4、两个圆的半径、直径、周长的比都相同,而面积的比是半径的平方比。 要点三、比的应用 1、比的应用主要分为三类: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认识》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可以用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可以相比产生一个新的量。 2.认识比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3.使学生体会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比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 比赛中的比分与数学中的比的区别;理解非同类量相比的比值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情,诊断起点 课前已经让学生们预习了这节课,学生对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对比的读、写和各部分名称已经知道,学生板书2:1(也可能是其他的比,这里暂定为2:1)一个比,读一读,请学生根据课前预习介绍比的相关知识。 二、创设情境,辨析疑点 交流: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在哪里听过或者见过这样的几比几? 2.学生们说出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比。这时出示老师的照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上面存在的比,学生一眼就看出眼睛和鼻子(或者其他器

官)的数量存在比,为2:1。然后加入语文老师照片,再让学生去观察两者有什么变化,比是多少。紧接着去追问:能不能再增加?学生再说出一系列比后。师:眼睛数量在改变,鼻子数量也在改变,那么它们之间什么没有变。这时学生就很容易看出两者之间存在倍数关系。既然存在倍数关系,学生会联系到之前学过的除法,从而让比和除法建立起联系。学生很自然的明白两个数的比又表示两个数相除。这时继续让学生去观察照片,除了数量之间存在倍数关系,长度之间也纯在倍数关系。由数量比转入长度比。师:在保证不改变样子的前提下,能不能改变照片的尺寸,这时的长和宽的比是多少?学生说出一系列比后,展示照片的变化。让学生感受比。接着出示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比,让学生感受这些比和我们今天学习的比特点一样吗?出示足球比赛照片,让学生说说这里的比和之前讨论的比有什么不一样的特点?呈现信息:现在两队比分是2∶1。 3.提出问题:比较这两个2∶1,你有什么想说的? (1)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2)引导进一步辨析两个2∶1。 4.得出结论:两个2∶1是不一样的。 三、巩固延伸,丰富认识 出示生活中存在比的素材,让学生写出比。从而使学生明白比的应用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和。 四、适时拓展,加深理解 1.根据信息写出比。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六单元 比的认识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 课题:生活中的比 学情分析: 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介绍一位小朋友让大家认识,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这位朋友现在没来,但是老师带来了他的相片,大家想不想看?(出示A 、B、C、D、E四张照片) 看看哪几张照片和A比较像,哪几张照片和A不像?为什么有几张照片和照片A比较像,有几张不像?你猜猜大概和什么有关? 二、交流研讨,探究新知 1.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这几张照片放在格子图中,请看,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那么照片A长是(),宽是()。请大家数一数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几厘米?为什么有几张照片比较像,有几张不像?看看能不能从这些长和宽之中找到答案。 2. 我们观察一下,看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小组的成员。

3.学生观察、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讨论的情况,并加以引导。学生汇报讨论成果,反馈交流。 预设一:A、B、D三幅照片长和宽都是同时缩放相同的倍数。 预设二:A、B、D三幅照片长都是宽的1.5倍。 A : 6÷4 =1.5 B: 3÷2 =1.5 C: 3÷8 = 0.375 D: 12÷8 =1.5 E: 12÷2 =6 现在谁解释一下为什么图片C和E不太像? 4.观察这里所有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用除法) 5.归纳特征,总结思辨比的意义 像上个那样,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如6÷4又可以说是6:4 读了这句话,你觉得最关键的词是什么?(相除)所以两个数的比实际上就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什么关系呢?(相除关系) 反过来,具有相除关系的两个数量进行比较,都可以说成是这两个数的比。 如12÷8可以说成12:8,路程÷时间=速度,可以说路程:时间=速度等等。 6.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数叫“比值”。 7.播放PPT,了解比的历史。 8.了解生活中的比。 (1)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比。 (2)PPT展示生活中的比。 (3)体育赛事中的比分不是数学课上探讨的比。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比与比的概念。 2.掌握比例的意义。 3.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比的认识。 2.比例的概念。 3.比例的计算。 4.应用题。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运用比例的计算方法。 2.学会根据实际问题来编制如何应用比例的解决方案,答题。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 1.课前活动 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张海报,确保学生可以看清海报,然后向学生展示海报。 教师:这张海报为我们讲解比的知识做了很好的展示。请大家把目光放到海报上,听我解释海报中意思。

2.新课教学 (1)比 教师:比是一种数学工具。我们可以用这种工具比较两个事物,用来表示两个自然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例如:3:4,8:6,这些都是比。比中的前一个数字称为被比数,后一个数字称为比数。 (2)比例 教师:比例是比的数量关系,常用符号“:”,如2:3。其实 就是两个比的等比例关系,表示相同的同类事物的数量关系。 例如:$5\\text{:}7$和$10\\text{:}14$表示同类事物的比, 即5个和7个,10个和14个之间的对应关系,它们是等比例关系,也就是$\\frac{5}{7}=\\frac{10}{14}$。 (3)比例的计算 教师:对于比例的计算,首先要找到其中一个未知数,然后根 据已知条件来计算。 例如: A:B=2:1,如果知道A值,那么可以根据比例计算出 B的值,B=A÷2。 (4)应用题 教师:比的运用广泛,这里有几个应用例子。 1. 如果2个人完成一件工作需要6小时,那么4个人需要用多 少时间完成同样的工作? 答:2人是6小时,所以4人是3小时。 2. 23支球队已经决出了第一和第二名,比赛还有2场必须落 后第二名的第三名,如果想要最终入围,但不需要超过第二名,应 该得到多少积分呢?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比的认识练习题(含答案)

比的应用(三) 1、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15人。 男生人数与女生的比是 ,比值是 ,表示 ; 女生人数与全班的比是 ,比值是 ,表示 。 2、妈妈买3千克苹果用了21元,苹果总价与数量的比是 ,比值是 ,表示 。 3、化简下面各比。 18:30 45:45 0.8:2 43:31 2.4: 52 1、鸡蛋里的蛋白质与其它营养成份的质量比约为1:7,一个56克重的鸡蛋中蛋白质的含量大约是多少克? 2、一种混凝土中水泥、沙子、石子的质量比是2:3:5,现在需要45吨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 3、医院的消毒酒精是由纯酒精和蒸馏水按3:1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现在有600克纯酒精,需要加入多少克蒸馏水? 1、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乙在甲后面20米,如果两人速度不变,要使两人同时到达终点,甲的起跑线应后移多少米? 2、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是91,如果分子增加3,分母减少3,得到的分数约分后是43,原来这个分数是多少? 3、现有一杯含糖20%的糖水240克,加入一些糖后,糖与糖水的比是5:21。加进了多少克糖? 4、小圆直径是大圆的 4 3,大圆面积比小圆的面积多84平方厘米,求大圆的面积。 5、两根同样长的木料,一根按3:4:5锯成三段,另一根按7:9:11锯成三段,锯得的木料

有几种不同的长度? 6、两个厂在一月内生产的服装比为6:5,两种价格比为11:10,总产值为6960元,两个工厂 的产值各为多少元? 7、四(1)班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4:5,本期转入女生1人后,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 比是5:6,现在班上共有多少人? 8、甲、乙、丙三个村合修一条水渠,修完后甲、乙、丙村可灌溉的面积比是8:7:5。原来三个村计划按可灌溉的面积的比派出劳力,后来,因为丙村抽不出劳力,经协商,丙村应抽出的劳力由甲、乙丙村分担,结果甲村共派出60人,乙村共派出40人。丙村付给甲、乙两村工钱13 50元,甲、乙两村各应分得工钱多少元? 9、一架飞机带的燃料最多可用6小时,飞去时顺风,每小时可以飞行1500千米,飞回时逆风,每小时可以飞行1200千米。这架飞机最多飞行多少千米就需要往回飞? 10、小明看到这样一条信息:2002年全市交通事故中有80%都发生在正常速度行驶时,只有20%发生在超速行驶时。这是不是说明超速行驶更安全呢?请说明理由。 比的应用(四) 1、7.5: 5 13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2 3 小时:15分钟的比值是()。 2、甲绳剪去2 7 后与乙绳长度相等,原来乙绳与甲绳的长度比是()。 3、A 除以B商是1.8,A与B的比是()。B:(A+B)=() 4、一个比前项增加3倍,后项乘1 2 ,所得比的比值为2.5,原来比的比值是()。 5、一个等腰三角形周长为60厘米,它的两条边的比为2:5,则这个三角形的腰长()。 6、男生的2 3 与女生的 3 5 相等,男生与女生的比是(),女生是全班人数的(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比的认识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二年级上册●除法的意义 五年级上册●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比的意义 ●比的化简 ●比的应用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及其应用●反比例及其应用●比例尺 编写特点: 1.提供多种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 2.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评价建议: 本单元知识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比的意义,能将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用比来表示;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评价学生对“比的意义”的理解时,可以直接让学生把给出的数量关系用比进行表示,并说出这些比的意思;也可以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比,举出比的例子。评价学生对求比值、化简比等知识的掌握时,要注意把握难度,数据不要过于烦琐,还可以将比的化简放在解决问题的背景中。在评价学生应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时,评价的题材应以学生熟悉的为主,不仅仅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还应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过程。 课时安排建议: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12课时。

课题生活中的比(2 )第 2 课时(总第 37 课时)

六年级数学上《比的认识》

六年级数学上《比的认识》 第一篇:六年级数学上《比的认识》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认识》知识点总结 (一)比的基本概念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2.比值通常用分数、小数和整数表示。3.比的后项不能为0。 4.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 6.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二)求比值 1、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三)化简比 1、化简比: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求出分数的比值后,在把分数比值改成比。 (四)比的应用 1、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这两个或几个数量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有6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5:7,男女生各有多少人?题目解析:60人就是男女生人数的和。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60÷(5+7)=5人 第二步求男女生:男生:5×5=25人女生:5×7=35人。 2、比的第二种应用: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另外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有男生25人,男女生的比是5:7,求女生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男生25人”就是其中的一个数量。解题思路:第一

步求每份:25÷5=5人 第二步求女生:女生:5×7=35人。全班:25+35=60人 3、比的第三种应用:已知两个数量的差,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20人(或女生比男生少20人),男女生的比是7:5,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第二篇: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比测试题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20分)(1)一本书,看了,看了的与没看的比是()(2)把2吨:75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3)某班有学生50人,病假2人,缺席人数与出席人数的比是()(4)一件工程,甲做需要6天完成,乙做需要10天完成。甲与乙所用工作时间的比是(),甲与乙工作效率的比是()(5)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2,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6)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5:4:3,已知乙、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56,则甲数是()。 (7)一种药水,药液和水的比是1:200,现在有药液75克,应加水()克。8)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5,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9)看一本书,已看的是未看的,未看的与已看的比是() (11)、5和它的倒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12)、甲数除乙数的商是1.4,甲数与乙数的比是()(13)、大正方体与小正方体的棱长比是5:3,它们的底面积比是(),二、判断。对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10分)(1)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1:3,它面积的比也是1:3()(2)甲、乙两队各修一段路,甲队10天修完,乙队8天完成,甲队与乙队的工作时间比是10:8,工作效率比也是10:8()(3)甲数与乙数的比是7:4,甲数比乙数多()(4)把一根木料锯成10段,每段所用时间是锯完整根木料所用时间的()(5)正方形周长与它的边长的比是4:1()三.选择,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0分)(1)甲数比乙数少1/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A.2:5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综合检测题 2022—2023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含答案)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综合检测题 2022—2023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含答案) 一、填空题 1. ()() 0.410 = = ÷( )=()∶35=()%。 2. 两个数的比值是,这两个数同时扩同时3倍,它们的比值是. 3. 若a :b=,b :c=,则a 是c 的 . 4. 在8:12中,如果前项加上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5. 0.8=( )∶( )= ( )40 =( )÷40=( )% 6. 1吨和8吨的比是吨.. 7. 已知右面平行四边形两邻边a 与b 的比是4:3,那么两个高h 1和h 2的比就是 . 8. ( )()()()()3 9=:16%=40 8 =÷ ==。 (小数) 9. 姐弟二人各有零花钱若干元,已知弟弟的零花钱占两人总钱数的40%,当姐姐给弟弟28 元后,姐弟二人的零花钱数比是4∶5,两人共有零花钱()元。 10. 国旗长和宽的比是3∶2,一面国旗长60厘米,宽是( )厘米。 二、选择题 11. 把6∶1.2的后项改为6,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加上( )。 A .5 B .30 C .6 D .24 12. 小明的爸爸把一根木料锯成9段,据成2段用的时间和全部锯完所有的比是( ) A .1:8 B .2:9 C .3:10 D .无选项 13. 苹果重量的等于香蕉重量的,苹果重量与香蕉重量的比是( ) A .9:8 B .8:9 C .: D .无法确定 14. 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那么女生与全班人数的比为( )

A.8:7 B. C. 15. 乙数比甲数少,甲乙两数的比是() A.1:8 B.8:1 C.7:8 D.8:7 三、判断题 16. 小军和小丽今年年龄的比是3∶7,1年后她们的年龄比不变. ( ) 17. 5 9 的前项加上10,后项乘3,比值不变.( ) 18. 男生比女生多1 3 ,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7∶5。( ) 19. 40∶120=1∶3,这个过程叫求比值.( ) 四、比的计算 20. 化简下列各比。 12∶7212 : 39 0.75∶0.6 21. 化简比,并求比值。 36:243 :0.4 5 21 : 75 五、解答题 22.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分米,它的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3. 甲乙、丙三人合租一套房子,每月的房租为1800元,4月份甲住了30天,乙住了20 天,丙住了10天,4月份他们如何分摊房租? 24. 明明一家三口和亮亮一家四口合租一辆车去旅游,两家决定按人数分摊车费.明明家付 了240元,租这辆车一共要付多少元? 25. 学校歌唱队有48人,其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3,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6. 一个直径为4米的半圆形花坛,里面种有玫瑰、百合两种花.已知这两种花占地面积的 比是1∶3,求这两种花种植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米. 27. 一块菜地的面积是1000m2,其中2 5 种西红柿,剩下的按5:1的比例种茄子和黄瓜.茄子 和黄瓜的面积分别占这块菜地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重难点突破】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 比的认识(含答案)

【重难点突破】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两个角的度数之比是1∶2。这个三角形按角分不可能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2.做一项工作,甲的工作效率等于乙、丙二人工作效率的和,丙的工作效率与甲、乙二人工作效率的和的比是1∶5;如果三人合作需10天完成,那么乙单独完成此项工作需要()。 A.30天B.20天C.60天D.40天 3.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4,喝掉半杯后又加满水,这时杯中糖与水的比是()。 A.1∶7B.1∶8C.1∶9D.1∶10 4.参加某次数学竞赛的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是1:3,这次竞赛的平均成绩是82分,其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女生的平均成绩是() A.82分B.86分C.87分D.88分 5.如图,两个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相当于圆面积的1 6 ,相当于三角形面积的 1 4 .三角形和圆面积的比是 (). A.3:5B.6:4C.2:3 6.如图,正方形花池中玫瑰花占地,三角形花池中菊花占地,玫瑰花种植面积与菊花种植面积的比是( ).

A .4:3 B .2:3 C .3:2 D .3:4 7.如下图,长方形被分成四块面积相等的部分,其中A .B 为长方形,其中长方形B 的长和宽的比为3:2,求长方形A 的长和宽的比为( ) A .2:3 B .3:6 C .3:2 D .6:1 8.把甲班人数的15调入乙班,两班人数相等,原来乙班与甲班的人数比是( ). A .5︰3 B .3︰5 C .4︰5 D .5︰4 9.晓冬10分钟做了9道题,晓妮15分钟做了12道题,晓冬和晓妮每分钟做题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A .8:9 B .9:8 C .4:3 D .3:4 10.一个比的前项是8,如果前项增加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 A .增加16 B .乘2 C .增加8 D .除以 二、填空题 11.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满盐水,已知甲瓶中盐、水的比是2:9,乙瓶中盐与水的比是3:10,现在把甲乙两瓶盐水混合在一起,则盐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_____. 12.某年级甲乙两个班级共有学生85人,现将乙班人数的 111转到甲班,则甲、乙两班的人数之比为9:8.则甲班原来有学生______人. 13.有两个数A 、B 、,A∶B=3∶2,A +B=40.那么A÷B +B×A=(______). 14.兄弟二人共带200元去书店买参考资料,回家后两人剩下的钱数正好相等,已知哥哥花去自己钱数的37,弟弟花去自己钱数的7 9,哥哥带了(__________)元。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比的认识 精品试卷附答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 一、仔细审题,填一填。(第1、2小题各2分,其余每小题3分,共25分) =2∶( )=( )(填分数) 1.( )∶6=12÷18=() 9 2.一辆小汽车3时行驶了240千米,这辆小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 )∶( ),比值是( ),这个比值表示的意义是( )。 3.麒麟广场有一批共享汽车,被开走32辆后,开走的与剩下的辆数比为2∶3,麒麟广场原来共有( )辆共享汽车。 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4∶5∶3,这是一个( )三角形。 5.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是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国产航空母舰,有公开资料显示,山东舰长约315 m,长与宽的比约是21∶5,山东舰宽约( )m。 6.某地区有1区11县,其中有9个县区已经实现了5G网络覆盖,该地区已经实现了5G网络覆盖的县区数量与未实现5G网络覆盖的县区数量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7.【跨学科】医用酒精是一种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乙醇。纯度为95%的医用酒精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是19∶1,那么纯度为75%的医用酒精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是( )。 ,图中涂色部分和8.在正方形ABCD中(如图),AF∶AO=1∶2,AO占线段AB的1 2 空白部分的面积比是( ∶)。 9.【新情境】黑颈鹤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某一时期,科研人员在三个不同的保护区发现了越冬的黑颈鹤的数量大约共有7800只,这三个保护区黑颈鹤的数量比为15∶1∶10,则这三个保护区黑颈鹤的数量分别是( )只、( )只、( )只。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2分) 1.“玉兔号”月球车是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的样机呈长方形盒状,长15 dm,宽1 m。“玉兔号”的样机的长与宽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作业设计比赛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作 业设计比赛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参赛者:教材版本 设计类型 设计内容 第1课时生活中的比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什么?除数和分母可以为吗? 2.被除数÷除数= () () 北师大版章节第六单元比的认识 书面作业——前置作业 设计意图 复习分数与除法 的关系,为之后建 立比、分数和除法 三者之间的联系 奠定基础。 通过预习,了解比 的基础知识——

比的意义、比的基 本构成。3.读教材第69页,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两个数()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2)“∶”叫作()号(比号在两个数中间),比号前面的数叫作比的(),比号后面的数叫作比的()(比的后项不 能为)。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叫作比值。 4.比的读、写。 5∶3读作8比12写作 掌握比的基本读 法和写法。1.2∶2.4读作1.5比3.6写作 5.判断题。(对的画“ ”,错的画“✕”) (1)比的后项可以为。() (3)小明和哥哥去年的年龄比是5∶8,今年年龄比不变。() 第2课时比的化简 1.什么叫作比和比值? 通过判断,能进一 步理解比的相关 知识。 知识复习,巩固比

的意义。 1 2.商不变的规律:()和()同时()复习旧知,为研究相同的数(除外),商不变。比的基本性质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同时()定基础。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读教材第72页情境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观察笑笑写出的两个比,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预习,能相识 比的基本性质的 具体内容。比的根个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同一个不 为的数,比值的大小()。 4.根据比的根个性质,试着化简下面各比。 (1)24∶32=(24÷)∶(32÷)=():() (2) 2 5 比较的根个性质 有相识后,能尝试 进行简朴的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