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选修3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3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3教案

【篇一: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

学习战争的知识逻辑

背景(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

过程(爆发、阶段、结果)

影响(参战国、地区局势、世界局势)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1、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为什么经济发展迅速?

(1)普法战争后得到法国的大笔赔款——资金

(2)得自法国割让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原料

(3)后起之秀,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2、目的——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3、手段:

(1)谈判和幕后交易,纠集军事集团

(2)扩军备战

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从三大矛盾的对立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三大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发展为

两大集团:同盟国:德意奥

协约国:英法俄

1、法德、英德、俄奥之间矛盾的核心是什么?

法德矛盾的核心——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

英德矛盾——世界霸权和殖民地(最主要的矛盾)

俄奥矛盾的核心——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

(1)同盟国集团:

1879——德奥同盟; 1882——德、奥、意三国同盟建立

(2)协约国集团

1892——法俄缔结军事协定(标志: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 1904——英法协定;1907——英俄协定(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三.“巴尔干火药桶”

(一)巴尔干成为火药桶的原因

1.战略位置重要

2.民族矛盾激化

3.列强的争夺

(二)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一战的导火线

四、一战的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俄德法英相继投入战争——一战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 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

2.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扩军备战——具体原因

3. 列强间矛盾的激化——主要原因

4.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1.为什么要打?

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变得空前激烈。

2.为什么能打?

1)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2)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一)一战爆发的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二)三个阶段三条战线

西线:比利时、法国北和德法边境英法←→德

第一阶段(1914年)

马恩河战役:

时间:1914年9月

兵力:一百五十万人

伤亡:三十四万人

结果:德国消灭法军主力的计划失败,双方形成相持局面。

第二阶段(1915-1916年)

凡尔登战役:

时间:1916年2月至12月

兵力:一百多个师

伤亡:七十余万人

结果:虽未决出胜负,但此后,德奥方面困难重重,每况愈下,开始走下坡路。此战役为此成

为一战的转折点。

索姆河战役:

时间:1916年6月下旬至11月

兵力:153个师

伤亡:一百三十余万人

结果:西线再度转入阵地战

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德奥匈

第一阶段(1914年)

东普鲁士战役(东线形成对峙局面)

第二阶段(1915-1916年)

1915年德奥击溃俄国(德国计划再次落空)

南线: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奥匈

(三)结束标志——1918年11月11日停战协定签署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变成旷日持久的阵地战?这种形势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持久的原因:

a装备的限制:当时机枪、步枪、重炮等新武器大量使用,有利于大量杀伤进攻人员。b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期保障能力低。

c当时战略战术无法应对新武器的使用。

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

a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都远胜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有利于长期作战。

b同盟国则相对较弱。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战争双方阵营的变化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

2.1904,1907年英国与法,俄签订协约(协约国集团最终建立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最终形成)

3.美国参战(1917年4月)

4.中国参战(1917年8月)

5.俄国退出(1918年3月)《布列斯特和约》

中立使美国获得实利,那美国为什么要参战呢?

⑴一战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争夺拉丁美洲)

⑵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系的加强。

⑶德国实施“无限制潜水艇战”,击沉了多艘美国船只。

⑷俄国发生二月革命,美国担心自己利益因协约国实力削弱(美担

心俄退出一战)而受到损失。

1917年4月美国借口德国实行“无限制潜水艇战”,向德国宣战

美国参战的影响(美国参战会给世界大战带来什么变化?)

(1)首先在军事上对协约国直接援助。

(2)其次在财政和军需供应方面,更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好处

(3)美国参战,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

二、同盟国的崩溃

1、德国的垂死挣扎------西线战斗

2、协约国的反攻-----同盟国瓦解

(1)1918年7月——协约国反攻

(2)1918年9月——突破德军“兴登堡防线”

(3)1918年9月底——保加利亚投降(标志:同盟国开始瓦解)(4)10月土耳其投降

(5)11月初奥匈帝国战败投降

3、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订投降协定

标志: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三.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一)经济实力处于劣势

(二)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四)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第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一.战争催生了新世界——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一)引发了欧洲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一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危机,欧洲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下滑。

(二)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三)欧洲中心格局动摇,摧毁了四大帝国

(四)美国实力巨增:

取代欧洲经济统治地位,并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五)日本获得发展和扩张的良机

(六)促进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国际联盟的出现

一战后,美国为什么会迅速崛起?

原因:远离战场,本土未遭战火;美国的参战以及不断向协约国提供商品和贷款,进一步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表现: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

二.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催生了一系列新技术

(二)客观上提高了妇女地位

(三)促进了政府职能的改变——开始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四)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第1课

巴黎和会

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目的:

打破英法企图私下瓜分世界的企图

向英国海上霸主地位发出挑战

利用经济优势扩张

抵消军事劣势,发挥经济优势,谋求世界霸主地位

削弱英国殖民帝国的地位

利用倡导者的地位,攫取该组织的实际领导权

参加巴黎和会的目的是什么?

美国:利用自己在经济上的优势谋求世界霸权

英国:维护世界霸权

(1)稳固自己殖民霸主地位

(2)尽力保护在东亚地区的既得利益

(3)防止法国在欧洲大陆称霸

法国:严厉制裁和防范德国,树立欧洲大陆霸主

日本:巩固和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一.凡尔赛宫里的勾结与争夺

1、时间地点: 1919年1月在巴黎凡尔赛宫

2、参加国家:27个战胜国(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外)

3、会议的操纵者:英、美、法

4、各战胜国的目的

5、巴黎和会的性质: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6、巴黎和会上的斗争:德国问题、中国山东问题

1)巴黎和会上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如何处理德国

2)在处置德国问题上法、英、美各有何方案?

法国:严厉制裁德国和肢解德国

英国:反对肢解德国,阻止法国称霸欧洲,联合美国否决建立莱茵共和国的提议美国:反对肢解德国但主张给法国确实的安全保障

3)山东问题上的勾结

山东问题的由来

1)一战期间,日本占领德国在山东的租界地,“二十一条”承认日本在山东的特权

2)一战后,中国要求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要求把山东权益合法化山东问题上的勾结

美、英、法同意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

二.《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1919.6)

(一)主要内容

1.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2.重新划定德国疆界

3.德国放弃其全部海外殖民地

4.限制德国军备

5.德国须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篇二: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全套)(人民版必修3)】

科目:历

级别:高二级

任课教师:梁文祥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

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难点:1、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内容较多而且新知识、

新内容多,不易掌握。2、如何结合相关史实,以及情感体验、主观

认识,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

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

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

2.孟子

(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

3.荀子

(1)主要思想:

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

的讨论。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讲完本子目后,归纳孟子、荀子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及

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

二儒学的兴起

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

度的产生与发展几个问题形成客观的评价。

一、“‘焚书坑儒’的批判”讲两个问题:

1、秦代“焚书坑儒”的时代背景、过程及评价。

评价:虽有维护专制统治,巩固统一的目的;但更是对先秦思想文

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成为二千年来文

化专制政策的开端。

2、汉代以来主流文化对“焚书坑儒”的批判。

“焚书坑儒”被称之为“灭学之祸”,对思想文化的传播造成了恶劣的

影响。这种批判基本上是中肯的。

二、“罢黜百家”主要讲述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讲授时,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学习思考”,回答这两个问题:汉

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1)汉武帝时代中国政治“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

(2)儒学大师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为儒学获得独尊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3)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献策,从而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

2、客观评价

一方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汉王朝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历史文化的发展。

三、“太学的出现”

1、汉武帝创建太学,建立郡国学校

2、太学兴立的标志和影响

(1)太学的建立是汉王朝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的表现之一,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

(2)太学的兴立,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为普通地主阶层子弟入仕提供了机会。

(3)太学生接受儒学教育,其中的民本思想对他们的观念倾向有一定的影响,东汉形成了太学清议的政治现象。当时太学的议政运动,使黑暗的政治势力被迫有所收敛。

建议教师在讲授时,充分利用课本已有资源如“史学争鸣”、“学习思考”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使自己的认识、理解和分析更接近真实与客观。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

引导学生回顾教科书必修一:从世管制、察举制,再到隋唐开始的

科举制。

2、科举制的实行对儒学的影响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儒

学因此而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3、科举制对文化影响

让学生联系课本资源如“学习思考” 、“资料卡片”等,并用辨证的观

点从两方面分析,归纳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五、小结:通过对汉代起占主导地位的儒学与早期儒学加以比较,

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吸纳各派观点的

过程,以此来把握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向。

三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

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

王心学的理解。

1.回顾宋明以前的儒学发展演变的脉络:春秋——兴起;战国——

蔚然大宗;秦朝——遭到打击;西汉初——复苏;汉武帝——正统。 2.分析魏晋以来,儒学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

3.“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不必多讲,但要交代两点:

(1)先声——韩愈、李翱(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

四、“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1.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比较多,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头绪多而乱,容

易混淆,建议用

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讲授时要启发学生对两派观

点进行对比学习,找出其中的异同点。

(一)前一子目要向学生讲明三点:

1.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2.朱熹的理学体系包括三个部分:本体论、修养论、社会政治理论。本体论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

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

修养论:是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仁”是

修养的最高境界。社会政治理论: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的

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

设法“正君心”。

3.朱熹与其思想的历史地位。

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地位仅次于孔孟;他的思想作

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

度起了重要作用。

(二)后一子目要求学生掌握:

1.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的完成。

2.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其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

他用自己的体验对此予以论证。他的思想言论具有很大的冲击力,

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3.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天地之心,“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提出“致

良知”的学说,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

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情况。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难点:如何结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

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

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讲述: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特征(反正

统意识产生原因)。祖父两辈都是伊斯兰教徒,自幼受传统思想的

束缚较少,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生活在理学占思想统治

地位的时代;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

2.李贽的反正统思想主张。从课文中归纳:

第一,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

第二,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

统地位,强调人的个性;

第三,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第四,在诗文写作的风格方面,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

文风。

3.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指导学生根据思想内容,分析评价:

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

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要求识记:李贽的代表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反封建专制思

这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第二、三、

四子目,利用对比的方法,分析这些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以及各自

特色。

1.共同点:

一是他们都属于反传统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以反对封建

专制和封建道统而闻名。二是三位思想家都曾亲自参加激烈的抗清

斗争,而且誓不降清,不在清朝做官。三是由于他们思想进步,有

开明的资本主义经济主张,在思想总体上属于唯物主义思想家。四

是他们都致力于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

2.各自特色:

(1)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①浙东学派的创立者。

【篇三: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

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

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

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

要内容。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

想的认识和感受。组织一次“我读《论语》的读书活动”。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

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

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

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的主

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2.难点: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

的影响。三、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也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自孔子创立儒家至今,儒家经过了二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其思想与

孔孟时代的儒家已是差别很大了。要想了解原始儒家(孔孟荀)的思想

的原貌,我们要尽量阅读原始文献资料,所以讲课中涉及很多这方

面的史料。学习中我们还要注意孔孟荀思想的异同,也能帮助学生

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早期儒家思想的一个积极方面是它

的民本思想(这一点与后世儒家有较大区别),通过学习民本思想,来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教学过程中尽量调动学生已知知识,增

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

教师: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提问:默读单元引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思想?

学生:儒家思想。

教师: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

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形成在什么时候?

学生:春秋战国时期。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界出现了一个什么局面?

学生:“百家争鸣”的局面。

教师:对!而儒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产生深

远影响的一家。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围绕“百家争鸣”,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以便学生讨论分析:

1、理解概念?学生先回答后,教师通过投影解释

(2)所谓“争鸣”是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

对社会、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形成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2、社会原因?

教师:“诸子百家”为什么要争论辩难?有什么深刻的社会原因?提示:政治、经济、阶级关系和文化等方面介绍

学生:讨论。借助于教材

教师:投影归纳以下几点: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奴隶社会日益崩溃,封建社会逐步确立。第一,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

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

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

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人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

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教师小结,要学生明确:一定是思想观念是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3、主要派别代表:(教师投影头像插图,学生列举学生)

教师:春秋战国,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学派很多:三教九流-------。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学生:列举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老子、庄子。

墨家:墨子。

法家:商鞅、韩非等。

4、历史影响

教师:这些学派相互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派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对当时和后世

影响深远。展示稷下学宫图片,说明稷下学宫形成了先秦百家争鸣

的高峰。请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对中国社会有何重大影响?

学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

道德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

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当时

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

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教师:你对孔子知多少?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无人不晓。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向学生展示几幅有关孔子的图片,简要介绍孔子生平,极其

孔子的地位和影响。

1、孔子的思想

学生:背诵-----。

教师:《论语》中所有孔子言论反映的孔子的思想

学生:列举

(1)思想核心——“仁”。在《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达一百

多次,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仁是解

决人际关系的学说,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而如何实行仁,孔

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仁与礼的关系

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仁是人的内在本质,是修己爱人的自觉性,

强调人与社会的和同;礼是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爱人”作为“仁”

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

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

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

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几

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2)在政治思想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也

体现了民本思想。从孔子的言论中可以看出,孔子试图从道德上根

本解决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解决人的灵魂问题,这使儒家思想有

了一些宗教色彩。

(3)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这是孔子教育

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述他的教育对象时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也就是说,只要是主动亲自带着

干肉到我这里来登门求教,就表示有尊师重道之意,我就没有理由

不把我的知识和学问传授给你。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

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

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

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

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孔子是中国历

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据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看司马迁对孔

子的评论:“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

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再看孔庙、孔府、孔林的一些图片,体会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教师:孟子和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继承和发

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并在适应时代要求的情况下有所创新,为儒

学的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孟子的思想

学生:归纳,教师投影明确。

(1)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并提出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孟子认为,如果统治

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虐政,

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

天下”。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

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2)伦理观上: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虽然人性

本善,但也必须通过后天学习存养善端,使其不断扩充完善,否则

会丧失善端。

3、荀子的思想

教师: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

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

丞相李斯。

荀子主要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对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也兼容

并包,故能集大成。

学生归纳,教师投影确认。

(1)政治思想: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他所提

出的“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天之生民,

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从道不从君。”等观点,都可见

诸于孔孟的思想学说。

(2)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

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

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

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在人性论方面,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说: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苦饭不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

不乐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顺着这些天性,人

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虽然和孟子观点截然相反,

却和孟子一样主张后天学习,通过学习成贤成圣,“涂之人可以为禹”,可谓殊途同归。

讲完荀子的思想,可以列表让学生比较孔孟荀思想上的异同,加深

学生的理解。

三、道家、法家和墨家

教师:提示学生看书,以表格形式归纳总结。不作重点解释。

本课小结:从春秋至战国末年,历史经历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思想

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

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思想。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课堂巩固:

一、本课测评:

1.“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2.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学思之窗和学习延伸

第2 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

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认识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

神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

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

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

极作用;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

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教学方法:材

料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教师: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三教九流,各种学派即相互批驳,又

相互融合,形成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而思想说到底是一定的

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同时又是为政治所服务。时代不同,需要不同,统治者对思想学说的态度措施也不同

请问:

1、适应春秋战国到秦统治时期:法家“法治”,秦始皇统一中国“焚

书坑儒”

2、汉初:道家“无为而治”(原因、措施、结果)

3、大家想想儒家思想自产生到西汉初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概念解释?

2、为什么?背景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

汉武帝时期已经进入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是仍然存

在几点隐患:

①南北边境不宁

②王国威胁中央

③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激化。

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

成为时代的需要。汉武帝发掘了一批治国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国家

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董仲舒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1、董仲舒的历史地位、生平及贡献(打出幻灯片,利用教材【历史纵横】所给的材料,简单介绍董仲舒其人,让学生从董仲舒的成长

历程悟出“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

流思想的关键人物。董仲舒是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

时期,董仲舒得到了“专精于述古”的声誉,当上了“博士”。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特点

董仲舒的贡献在于他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3、董仲舒的思想主张重要内容

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主张

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

董仲舒应诏上《天人三策》中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认为现在国家统一,但学派纷呈,各执一见,思想无法统一。主张

儒家六经之外的各家学术,都应当罢黜,以保证国家统治的安宁一致。以适合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形成封建大一统局面的需要。

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

德观点

在过去,所有的君王都是从祖先承受君位,甚至秦始皇帝也不例外。只是到了汉朝,情况不同了。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需要某种理论的支撑,董仲舒正是提供了这种理论的支撑。王者

受命于天,并不是一个新理论。在《书经》里,已经有这个思想。

孟子把它说得更清楚。董仲舒则更具体地把它纳入了自己的天人一

体论。董仲舒认为,一个国君的统治是由于天命,这就为君王行使

皇帝的权威有了合法的根据;但同时又对君王的权威施加了某种限

制:皇帝必须时刻注意上天的喜怒表现,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汉

朝的皇帝和此后历朝的皇帝,每逢天灾时,都程度不等地要省察自

己执政的表现,刻责自身,谋求改进。“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

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在此之前,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称为“三纲”。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

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

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

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为此,他提出了“君为

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

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

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他大力提倡孝道,认为孝是天经地义。讨论: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哪些是积极可取得?哪些是今天应当扬弃的?

(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①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

的主张。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

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所要扬弃的

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

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②“天

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但是要求统

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封建统治长久的。③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抛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

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尤其是其中的“信”为今天社会

的迫切需要。孝道应当注入社会主义的道德内涵,是人们的社会义务。)

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教案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 1. 三级会议 2.《1791年宪法》 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1.共和国的建立 2.处死路易十六 重点: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难点:君主立宪派对革命的贡献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组织和处理教材,既突出重点又兼顾一般,前后呼应,脉胳清楚;要自始至终注重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使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自然融为一体,充分肯定广泛果大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导入新课】 法国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竖长方 形构成,从左至右分别为蓝、白、红三色。法国国旗的来历有多种,其中最具代 表性的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巴黎国民自卫队就以蓝、白、红三 色旗为队旗。白色居中,代表国王,象征国王的神圣地位;红、蓝两色分列两边,代表巴黎市民;同时这三色又象征法国王室和巴黎资产阶级联盟。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据说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而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则是这次革命的开始。由此导入新课。【讲述内容】 一、波旁王朝在大革命中被推翻 1. 三级会议 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比英国革命要晚大约一百五十年,当英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并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法国还处于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时期。18世纪下半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很大发展,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其发达程度居欧洲大陆首位。对外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但封建专制统治却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资产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取消封建特权,反对专制统治。他们的要求和主张,在政治思想上的反映就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出现和广泛传播,为法国大革命和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作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 18世纪法国的专制王朝已经非常腐朽。对外战争屡遭败绩,统治者的挥霍无度,使得法国的财政赤字增加,负债累累。法国政府的财政濒临破产境地。 提问:法国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学生思考后,概括指出:①法国的工商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②当时的法国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③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迫在1789年5月召集三级会议,企图对第三等级增税,解决财政问题。④启蒙思想对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的传播,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教师指出:18世纪晚期的封建王朝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意识方面,都已经出现全面危机,面对严重的财政危机,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于1789年5月5日被迫召开三级会议,他企图对第三等级征收新税,以减轻财政压力,解除燃眉之急。但第三等级的代表决意反对专制统治,他们要求把三级会议变成制宪议会,制订一部宪法,限制王权,实行社会改革,他们还要求改变陈旧的开会形式和表决方式,但这些要求遭到特权等级的反对。第三等级毫不退缩,他们退出会场,宣布单独成立代表人民意志的国民议会。6月20日,路易十六下令封闭国民议会会场。当日,第三等级在一个网球场进行了“网球场宣誓”:不制订出一部宪法,并使之实施,议会绝不解散。第三等级代表的意图十分明确,就是要把法国改造成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国家,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三级会议的召开,无异于在干柴上点了一把火,它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

高中历史选修3精品教学设计6:第3课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教案

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和平、发展的基本概念;两次大战的历史教训;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两次工业革命和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同历史环境;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中国对和平发展事业的重要贡献。 2、理解: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充分认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维护和平的作用。 3、运用:结合历史事实,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探究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关系;探究促进共同发展与维护和平的关系;探究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的原因与表现。(三个探究) 2、分析归纳: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和要求;和平力量增长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这是与中国人民曾经经历的屈辱与不幸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的,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实践都表明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情和坚持和平发展方向,对人类和平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3、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和平与发展的相辅相成关系。 难点:如何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是的,我们世界有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那就是——和平与发展 师:什么是和平,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导入新课学习。 一、和平与发展:历史和时代的呼唤 1、和平与发展的基本含义: 和平,是指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和平,它关系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命运,而是整个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命运; 发展,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繁荣与发展,它涉及的也是世界未来的兴盛与发达。 和平与发展是全球性的发展趋势和需要解决的两个重大课题。 【合作探究】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2、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的原因 (1)、生产力发展的结果。19世纪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各国共同利益增多,相互依赖加深。(2)、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 (3)、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 (4)、解决全球性问题(人口、环境等)的需要。 结论: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说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不是哪个人的想象,而是人类历史和时代的呼唤。 【情景创设】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解决了吗?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3、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然后展示图片及材料来说明,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威胁因素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威胁因素2: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 威胁因素3: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其它因素:贫困、毒品犯罪、传染病、武器扩散、海盗、环境恶化、金融危机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案5.1朝鲜战争最全版

朝鲜战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朝鲜战争原因,以及与当时的国际背景之间的关系。中国出兵朝鲜的目的与抗美援朝战争的性质。朝鲜战争对中美关系及世界局势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朝鲜战争背景、经过、影响等基本史实,学习如何思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借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朝鲜战争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树立和平意识 二、授课课时1课时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朝鲜战争原因及影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难点: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及与当时国际背景下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朝鲜战争我们并不陌生,必修一我们已经学过——中国的抗美援朝。(回忆抗美援朝)中国为了国家的安全对朝鲜进行援助,出兵几十万人,许多烈士献出自己的生命。(回忆英雄人物的名字)有邱少云、黄继光、罗盛教、毛岸英等;但是那时我们是从中国的角度来了解,今天我们将从朝鲜半岛的角度来学习。那么朝鲜战争是如何爆发的呢?其对当时的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学习朝鲜战争。 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1、二战后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美苏势力范围的划分) 引导学生联系第四单元的知识来理解南北两个占领区的出现实质是势力范围划分的结果。同时也是一种大国强权的表现。 2、1948年朝鲜半岛出现两个对立政权。 引导学生掌握两个对立政权建立的史实;同时也要让学生意识到对立政权的出现,进一步激化半岛内部的矛盾,为之后爆发的内战作好辅垫。 3、朝鲜内战爆发。 引导学生掌握内战爆发的时间;并引导学生探究:从朝鲜内战爆发来看,其主要原因什么?(学生思考) (参考)朝鲜内战当时苏联与美国在欧亚大陆划分势力范围的产物。二次大战结束时,美国的综合国力远比苏联占优势,这也是当时苏联在战略上取得既得利益的前提下采取守势的重要原因。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既可维护和扩大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又可借机在全球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保卫和封锁。 4、美国进一步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直接干涉朝鲜内战。 引导学生掌握如何在朝鲜半岛上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以及又是如何干涉朝鲜内战的相关史实;又要让学生意识到,美国的直接干涉行为实际体现其霸权主义所在。另外也要让学生认识这样的行为是不符合联合国规章的——大国一致原则,可举例:美国曾绕过安理会向伊拉克发动战争等。 二、朝鲜战争爆发的时间、经过、结果 1、时间:1950.6.25——朝鲜内战的爆发

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高中历史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单元分析】 战争古已有之,但20世纪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在战争的动因、目的、性质、规模、样式、手段和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特别是二战,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规模最大的最残酷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应不断从中汲取和平发展的智慧。 一、课标内容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 2.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3.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二、教学分析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战争的基本脉络,进程中重大事件。分析战争进程中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概述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文本解读、带着问题收集和整理资料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小组活动(讨论、辩论和模拟角色、扮演等)进行合作探究,初步掌握“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及规范表达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法西斯所犯下的罪行,坚定与反人类罪行作斗争的信念;认识西方大国所犯下的过错,坚定对反人类罪行决不姑息的信念;认识人类用智慧赢得的胜利,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2、核心价值和知识解读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反映的是20世纪战争与和平运动发展的重要内容。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出现了战后的全球性冷战。本单元的抓住了“20世纪中期空前绝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主题,围绕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展开,核心价值是定位在对二战的反思。理解为何在二十世纪上半期连续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进而理解为什么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流。

高中历史选修3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3教案 【篇一: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 学习战争的知识逻辑 背景(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 过程(爆发、阶段、结果) 影响(参战国、地区局势、世界局势)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1、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为什么经济发展迅速? (1)普法战争后得到法国的大笔赔款——资金 (2)得自法国割让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原料 (3)后起之秀,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2、目的——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3、手段: (1)谈判和幕后交易,纠集军事集团 (2)扩军备战 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从三大矛盾的对立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三大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发展为 两大集团:同盟国:德意奥 协约国:英法俄 1、法德、英德、俄奥之间矛盾的核心是什么? 法德矛盾的核心——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 英德矛盾——世界霸权和殖民地(最主要的矛盾) 俄奥矛盾的核心——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 (1)同盟国集团: 1879——德奥同盟; 1882——德、奥、意三国同盟建立 (2)协约国集团 1892——法俄缔结军事协定(标志: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 1904——英法协定;1907——英俄协定(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三.“巴尔干火药桶”

(一)巴尔干成为火药桶的原因 1.战略位置重要 2.民族矛盾激化 3.列强的争夺 (二)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一战的导火线 四、一战的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俄德法英相继投入战争——一战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 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 2.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扩军备战——具体原因 3. 列强间矛盾的激化——主要原因 4.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1.为什么要打? 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变得空前激烈。 2.为什么能打? 1)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2)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一)一战爆发的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二)三个阶段三条战线 西线:比利时、法国北和德法边境英法←→德 第一阶段(1914年) 马恩河战役: 时间:1914年9月 兵力:一百五十万人 伤亡:三十四万人 结果:德国消灭法军主力的计划失败,双方形成相持局面。 第二阶段(1915-1916年)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标考点】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主要包括帝国主义之间的基本矛盾、战争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两大军事集团,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主要包括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美国参战的目的及影响、苏俄退出战争,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主要包括西欧衰弱、美日崛起、苏俄十月革命等,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解析考点】 1.简述为什么到20世纪初会发生世界性的大战。 (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企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经济飞速发展。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美、德、日三国跳跃式发展,实力直逼或超过老牌的殖民帝国。这些国家在殖民争夺中起步晚,所得份额有限,由此引发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 (2)两在军事集团的形成。 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列强矛盾错综复杂。1879年德、奥签订同盟条约,1882年,德、意、奥缔结了针对法、俄的《三国同盟条约》。这标志着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的形成。 1892年,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草案》,1904年,英、法签订了《英法协定》,1907年英、俄签订了《英俄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的最终成立。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对峙,使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 (3)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科技进步首先使传统的武器得到改进,提高了武器的性能,大大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科技发明运用到武器研制上,使得潜艇、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相继问世,战争突破了以往以陆地为主的限制,扩展到海底和空中。新的交通手段的出现,提高了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使得战争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等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实现了远距离的信息传输,促进了军队通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优质课教案_16

百年黄昏百日维新 【学习目标】 1.掌握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内容。 2.理解戊戌变法的影响及其失败的原因。 【重难点】 重点:掌握戊戌变法的基本史实。 难点:理解戊戌变法的影响及其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落日紫禁城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 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 几个读书人呼号 “变亦变,不变亦变”······ “改?!” 一个苍老的声音,幽幽的, 却也带点犹豫······ “杀!!”······ 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 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二、背景:光绪之无奈 光绪无奈之一: “然朝中大事,帝与大臣皆知必须禀白而行,中外要职,皆慈禧任用之人,黜陟赏罚之柄,帝无与焉。”——《清史稿》“上制于西后,下壅于大臣,不能有其权,不能行其志。” ——《戊戌政变记》“南海张侍郎曾使外洋晓然于欧美富强之机,每为皇上讲述,上喜闻之,不时召见。”……“吾不能为亡国之君,如不与吾权,吾宁逊位” ——《清廷戊戌朝变记》 光绪帝无奈之二:《马关条约》 帝国主义列强是从哪些方面瓜分中国的? 政治上: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经济上: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经济侵略加深。 光绪无奈之三:民族矛盾进一步加深了统治危机 朝廷出现统治危机,一方面由于巨额赔款导致了严重的财政赤字,于是1895年,户部就在“筹饷”折中提出扣廉俸,增厘金,折漕米,加抽土药、茶叶、盐、糖、烟、酒税及强令典当商人“捐输”等办法,1898年,发行“昭信股票,”名义是“自由应募”,实则强制摊派。 另一方面,朝廷官员铺张浪费,这就使百姓对政府官员越来越不信任,政府陷入信任危机,从而使得各种矛盾加深。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全册教案导学案教学设计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全册教 案导学案教学设计 20世纪以来,时代的变化使得战争与和平出现了新的特点: 1、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 为什么人类社会在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 2、一战后,出现了短暂的和平。二战后,出现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3、核武器既是毁灭地球的武器,也是制约战争的因素。 4、20世纪下半期,局部战争和地区性冲突不断 5、人类渴望和平。和平思想、和平运动,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 6、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是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战争的危险依然 存在。 霸权主义,是指强国、大国不尊重弱小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蛮横地对别国进行干涉、控制和统治,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径。“强权就是真理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课时:5课时 《课程标准》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1课战云密布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 一、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本目的讲授思路是:问题导学,让学生理解一战的根本原因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引起的。 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以下问题: 1、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 资本主义自诞生起,就伴随着对市场的争夺,占领殖民地时期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对于市场的需要、对于市场的争夺,是资本主义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对市场的需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在世界范围内占领殖民地,把殖民地变为他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殖民扩张和掠夺式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2、依据教材第2、3段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有哪些? (1)科学成为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1)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企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经济飞速发展。 (2)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 (3)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4)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同时世界连成一个整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起来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读教材表格,从中发现什么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由此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是什么? 现象:列强的经济实力和它占有的殖民地的多少是不相符的。 反映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这种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局面?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德国,同老牌殖民帝国英法战展开了争夺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和争夺霸权的斗争。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加剧,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本目的讲授思路:以教师的精讲为主,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轮廓。三国同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全部教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全部教学 案 概述 本教学案旨在为高中历史选修3教学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通过本教学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历史背景、事件和人物,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观念。同时,教学案也将提供一系列教学活动和资源,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教学目标 - 理解和掌握历史选修3的核心知识和概念 - 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他们对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影响 -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历史观念 - 提高学生的独立研究和研究能力 - 发展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 本教学案涵盖以下内容:

1. 单元一:中国古代史的经典著作 - 孔子与《论语》 - 孟子与《孟子》 - 司马迁与《史记》 - 《战国策》 - 杜牧与《春夜喜雨》 2. 单元二: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文献 - 简介《史记》与《资治通鉴》 - 《明史》与《八旗贵胄考》 - 《古文观止》与《金瓶梅》 - 《宋史》与《水浒传》 - 《明倭韩疑犯案件》,《庚子赔款纪略》 3. 单元三:世界史的经典著作 - 亚里士多德与《政治学》 - 伏尔泰与《哲学字典》 - 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 - 蒙台奇利与《简明世界史》 - 乌托邦:不平等的社会如何实现正义与公平? 4. 单元四:世界史的历史文献 - 《尼迈各记》与《伐寇志》

- 《麦加圣城向巡礼》 - 《娱乐至死,邮政预言》 - 《包遵——知识分子与革命》 - 《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人》 教学活动和资源 - 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 - 文本分析和阅读讨论 - 报告和演讲 - 实地考察和观察 - 使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进行研究 - 实施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 - 电影和纪录片欣赏 教学评估 为了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发展,将采用以下形式进行评估: - 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 书面作业和研究报告 - 项目展示和口头报告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教案第五单元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1

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收复失地;“石油武器”的运用;1978年的“戴维营协议”;“以土地换和平”;拉宾被刺;1998年的临时和平协议。 2、理解: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以及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也要认识到能源结构变化使中东成为争夺焦点以及带来的“石油武器”影响。 3、运用:了解中东战争发展的过程,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以耶路撒冷为例,引导学生探究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 2、综合分析:综合各种因素分析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形成,同时对阿拉伯各国取得一定胜利的内因外因进行综合分析。 3、历史比较:将第三、第四次中东战争与前两次中东战争作一比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从中认识到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民族之间的矛盾不能单单靠战争一种方式解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 2、巴以之间从战争走向和平符合时代潮流,但也要充分认识巴以之间战争与和平关系中的复杂因素,了解解决中东和平问题的艰巨性。 3、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三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结果与交战各方寻求和平解决阿以矛盾之间的内在联系。难点:和平道路的曲折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导入: 1993年11月13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美国白宫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一一“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拉宾与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终于得以握手言和。1995年 9月24日,以、巴又共同签署了关于扩大巴勒斯坦自治范围的“塔巴协议”。根据协议,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第三单元第3课 走向世界大战 名师制作优质教案

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英法的绥靖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希特勒提出对捷克领土要求;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及其影响。英、法、苏三国谈判及破裂;《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2、理解:通过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和英法美的纵容等内容的讲述,认识资本主义大国帝国主义的本质。 (二)过程与方法: 1、综合归纳:综合归纳、概括绥靖政策的目的、实质、手段及影响,并指出美国的“中立”政策的实质就是绥靖纵容。 2、问题探究:结合前一课及本课的内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未能被制止的原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绥靖政策是西方大国以牺牲他国为代价,为维持苟安和“祸水东引”而实行的纵容侵略的政策;对战争爆发起到了加速和扩大的作用。 2、“防微杜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最深刻教训之一。 3、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 难点:绥靖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它历时6年,战火燃及欧、亚、非和大洋洲四大洲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扩展到40个国家的国土,有61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参战。 对于这样一场战争,丘吉尔却认为它根本没必要进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个结论是言之有据还是空穴来风,答案就在本课的内容中。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1、概念:英、法、美等西方大国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以满足法西斯国家的要求,企图“祸水东引”。 2、表现: (1)李顿调查团:迁就日本,既不同意维持“满洲国”的现状,也不同意中国收复东北,而提出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的方案。 (2)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纵容: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对其实行经济制裁,但英法没有把石油列为禁运范围之内,苏伊士运河继续供意军使用。 (3)对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战的纵容:英法等国采取“不干涉”政策,美国推行“中立”政策。同时,英、美公司对法西斯势力进行经济援助。 二、慕尼黑阴谋: 1、背景:德国占领奥地利,开始践踏《凡尔赛和约》,并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2、酝酿:希特勒向捷克提出割占苏台德区,英法为了达到“祸水东引”对捷克施压。 3、过程:慕尼黑会议、慕尼黑协定和慕尼黑阴谋 (1)慕尼黑会议:1938年9月29~3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和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关于割让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四国首脑会议。 (2)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30日凌晨1时与会的英法德意四国背着捷克政府自行签署了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 (3)慕尼黑阴谋:在慕尼黑会议上,英法企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来换取一时的和平,尽量满足希特勒的领土要求,以便推动德国进攻苏联即“祸水东引”。以后“慕尼黑”成了为了自私目的而牺牲他国利益、纵容侵略的行为的代名词。 4、影响:慕尼黑协定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次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侵吞阿尔巴尼亚),增强了侵略力量。表明英法长期以来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三、集体安全的落空: 1、构筑安全体系的缘由: ①一战后,欧洲很多国家为确保自己的国家安全,防止战争再次发生,主张建立集体安全体系。 ②自法西斯国家发动局部侵略以来,英、法、美等西方大国执行绥靖政策,国际联盟也未起到制裁侵略、维护和平的作用。 2、构筑安全体系的努力:英法苏三国谈判因缺乏诚心而夭折

高中历史选修三 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三教案 教案标题:高中历史选修三教案 教案概述: 本教案旨在为高中历史选修三课程提供指导和建议。该课程主要涵盖了历史学 科中的一些重要主题,如世界历史、文化交流、社会变革等。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这些主题,并培养批判性思维、研究能力和历史意识。教案目标: 1. 了解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 2. 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价值观。 教案内容和活动: 1. 单元一:世界历史概览 - 活动1: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和感受。 - 活动2:引导学生进行世界历史时间线的制作,包括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 - 活动3:小组展示和讨论各自的时间线,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2. 单元二:文化交流与融合 - 活动1: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 活动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选择一个具体的文化交流事件进行深入探究。 - 活动3: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同侪评价和讨论。

3. 单元三:社会变革与影响 - 活动1:引导学生分析社会变革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 活动2:学生小组讨论,选择一个具体的社会变革事件进行研究。 - 活动3: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进行同侪评价和讨论。 教学方法和评估: 1. 教学方法: -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 独立研究和展示: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评估: -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 研究报告和展示:评估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案扩展: 1.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2. 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等,增加实地学习的机会。 3.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文献和资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高中历史选修三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三教案 教案标题:探索中国古代经济与文化的变革——高中历史选修三教案教案目标: 1. 了解中国古代经济与文化的变革过程; 2. 掌握相关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的背景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第一单元:商鞅变法与秦朝统一 a. 商鞅变法的背景和目的; b.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c. 秦朝的统一过程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第二单元:汉武帝与西域文化交流 a. 汉武帝的统治背景和政策; b. 西域文化交流的原因和途径; c. 西域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和变革。 3. 第三单元:唐朝盛世与丝绸之路 a. 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b. 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 c. 丝绸之路对唐朝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秦朝统一的地图和图片,激发学生对秦朝的兴趣。 2. 介绍商鞅变法的背景和目的,让学生了解变法的必要性和影响。 3. 分组讨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并进行小组展示。 4. 引导学生分析秦朝统一的过程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5. 总结本课内容,布置相关阅读任务。 第二课时: 1. 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对商鞅变法和秦朝统一的理解。 2. 介绍汉武帝的统治背景和政策,引导学生思考其对西域文化交流的影响。 3. 分组讨论西域文化交流的原因和途径,并进行小组展示。 4. 引导学生分析西域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和变革。 5. 总结本课内容,布置相关阅读任务。 第三课时: 1. 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对汉武帝和西域文化交流的理解。 2. 介绍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引导学生了解唐朝盛世的原因。 3. 分组讨论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并进行小组展示。 4. 引导学生分析丝绸之路对唐朝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5. 总结本课内容,布置相关阅读任务。 教学评估: 1. 课堂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评价; 2. 阅读任务的书面评估; 3. 课堂综合讨论和提问的口头评估; 4. 课后作业的书面评估。

高中历史选修3精品教学设计3:第1课 1929_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教案

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特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和作用。 2.能力方面:(1)通过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以及对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2)运用政治课所学知识来分析本课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培养学生政史综合能力。 3.思想认识方面:(1)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通过罗斯福新政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政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尽管新政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但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和特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教法:材料研读法、问题分析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有关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的录像、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材料。(投影材料) 材料一: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14%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了全部国民收入的2/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他们的总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22%,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材料二: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根据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推测到1929年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状况如何? 2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本身就潜伏着严重的危机。首先,这种发展的基础极不稳定,国民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教案:12《旷日持久的战争》

《旷日持久的战争》 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三条战线和西线的三大战役──马恩河会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欧洲参战国的增加,在欧洲形成了西线、东线、南线三条战线,其中西线和东线是主战线。英法比军队与德军作战的西线更为关键,教材着重强调了西线的三大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超出了作战双方的预期,打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东西两线双方都陷入相持局面。本课涉及大量的军事知识和军事理论,建议教师采取讲述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并适当放映一些有关影像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思考、讨论,进行教学。 【知识与能力目标】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德国速决战破产;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东线战役。 【过程与方法目标】 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现代科技用于战争,使战争具有残酷性,反对战争,珍惜和平。 【教学重点】 重点:西线战役,马恩河会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教学难点】 难点:德国速决战破产的原因。 3、四季的形成。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目标问题导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 教材分析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 课前准备 ◆ ◆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二、1.三条战线 (1)西线:位于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英法军队同德军作战。 (2)东线:位于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同德、奥匈军队作战。 (3)南线:位于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军队同奥匈军队作战。 2.“施里芬计划” (1)目的:战胜法国及其盟国。 (2)特点:集中兵力在西线,先占领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 (3)实施 ①西线:法德双方发动马恩河战役,不久,德军被迫撤退。 ②东线:俄军攻入东普鲁士等地,并且还深入到奥地利境内,德国被迫东西两线同时作战。 (4)结果: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东西两线均形成对峙局面,转入阵地战。 二、“凡尔登绞肉机” (1)1915年,德、奥匈把进攻重点放在东线,想一举击溃俄国,结束东线战斗,但德国的计划最后落空。 (2)1916年,战争重心重新回到西线,发动了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海上战场发生英德日德兰海战。 2.战况 (1)1916年2月,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为攻克凡尔登,德军出动了飞机和飞艇,使用了毒气弹。 (2)法军在总司令霞飞元帅指挥下顽强抵抗,逐渐摆脱了被动局面,并开始反攻,收复了大部分失地。 3.结果 (1)德国歼灭法军主力、迫使法国投降的计划宣告失败。 (2)战争前后持续10个月,法军站稳了脚跟,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 4.地位: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教案-5.7课 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指导学生分析“石油经济”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2、时空观念:从海湾地区尤其是伊拉克与科威特的地理位置特点及伊拉克与科威特领土争端历史缘由的角度,分析海湾战争爆发的原因。 3、历史实证:通过历史史料证明历史观点,美国出兵伊拉克的必然性。 4、历史解释:通过对海湾战争的探究学习,合理解释这场战争的特点,认识到战争对一个国家所起到的影响。 5、家国情怀:海湾战争让中国认识到与自己与美国在科技方面的巨大差距,激励我们要努力发展经济与高科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海湾战争的过程。 2、难点: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三、授课过程 导入:首先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张召忠将军谈海湾战争)

师(问):看完刚才这段视频,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生:答 师:这段视频资料让我们知道了战争的残酷,对许多平民所带来的巨大伤害,揭示了美国在海湾战争中试验新式武器,美国完全暴露出其霸权主义行径。 授课: 师:海湾战争是指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 师:海湾战争的导火线就是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那伊拉克为什么要入侵科威特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五则材料进行分析探究。 请同学研读材料一: 海湾地区,也称波斯湾,阿拉伯人叫它阿拉伯湾。海湾位于亚洲西南部,是介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之间的一片狭长海面,海湾往东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与阿曼湾连接,出阿曼湾南口,通过阿拉伯

海进入印度洋。 1990年,海湾地区石油剩余可采储量达890.5亿吨,占世界的65.2% ;原油产量7.8亿吨,占世界的26.0%。海湾沿岸是世界最大产油中心和石油出口地区。 师: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生:答 师:海湾地区是阿拉伯世界的中心,位于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处,又拥有丰富石油资源,海湾地区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请同学们研读材料二: 伊拉克在两河流域上中游,科威特在下游。关键是科威特占着两河流域的出海口,拥有众多优良的石油输出港口,伊拉克运输出波斯湾的石油,必须经过科威特。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2单元第1课巴黎和会(教案)

2.1《巴黎和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被和会所排斥的国家;控制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帝国主义参加会议的目的;帝国主义在处置德国问题上的争斗和在中国山东问题上的勾结;《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特别关注有关疆界问题和殖民地问题方面的规定。 2、理解:列强在巴黎和会上各自图谋背后的背景原因;巴黎和会与中国五四运动的关系;《凡尔赛和约》的掠夺性与强迫性。 3、理解和约主要条款对德国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以及难以忍受的原因所在;和约部分条款背后所潜伏的危机因素。 4、利用现象与本质关系的原理,分析认识帝国主义大国在会上所提出的建议看似是为了和平,实际却隐藏着充满私利的用心。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现象与本质的原理,揭露列强的真实用心;用联系的方法,联系各国的具体情况,分析列强在会议上争夺与勾结的原因。 2、用具体分析方法,揭示《凡尔赛和约》关键条款的背后用意;分析与评价《凡尔赛和约》背后的危机。 3、在师生配合基础上,利用概括和抽象的方法,分析和评估《凡尔赛和约》的客观作用与局限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列强在和会上争夺与勾结的分析,使学生形成对巴黎和会的性质、帝国主义各自阴谋的正确认识。 2、通过了解中国在会上的遭遇,使学生形成仇恨帝国主义的情感;激发学生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而努力学习的情感和为国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列强出席会议的图谋及对其的理解;《凡尔赛和约》的核心内容以及对和约的评价。难点:对《凡尔赛和约》若干内容的理解;对《凡尔赛和约》的评价。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采用谈话导入法: 为加深对巴黎和会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理解,可先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目的,然后指出:战争仅仅是帝国主义解决政治问题的手段,它仅为实现政治目的奠定了基础。而外交是政治的延伸,因而,争夺只不过从战场转移到谈判桌旁。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凡尔赛宫里的勾结与争夺: 1、召开的时间、地点: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备课资料】法国封建时期的华丽纪念碑——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Versailles)位于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她作为法兰西宫廷长达107年,同时也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绚丽灿烂的明珠。它是17世纪专制王权的象征,也是法国古典主义艺术最杰出的典范。 凡尔赛宫原是一个小村落,是路易十三1624年在凡尔赛树林中造的狩猎宫。1661年,由路易十四改造成一座豪华的王宫。是著名建筑师勒o沃o哈尔都安和勒o诺特尔精心设计而的。该宫于1689年全部竣工,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宫殿主体达707米,有700多个房间,中间是子宫,两翼是宫室和政府办公处、剧院、教堂等。室内地面、墙壁都用大理石镶嵌,并饰有雕刻、油画等装饰。中部的镜厅是凡尔赛宫不同于其他皇宫的地方,长73米,宽100米,高12.3米。拱顶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长廊一侧是17面落地镜,镜子由48 3块镜片镶嵌而成,将外面的蓝天、绿树都映照出来,别有一番景色。厅内两旁排有罗马皇帝的雕像和古天神的塑像,并有3排挂烛台、32座多支烛台和8座可插150支蜡烛的高烛台,经镜面反射可形成3000支烛台,映照得整个大厅金壁辉煌。宫殿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朝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有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1789年路易十六当权时,凡尔赛宫的富丽堂皇、奢侈豪华达到极至,终于引起人民的愤慨,大革命期间,凡尔赛宫几乎被荒废。直至1837年,路易o菲利浦才重新修理,把它改为法兰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美术、雕刻等许多艺术品。 19世纪下半叶,凡尔赛宫又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政治中心。1870年,普鲁士军队占领凡尔赛。第二年德皇在此举行加冕典礼。同年,梯也尔政府盘踞在凡尔赛宫,策划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血腥计划。1871—1878年,法国国民议会设在这里。1875年在凡尔赛宫宣告成立法兰西共和国。1919年6月28日,法国及英国等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