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心理学知识要点

公共心理学知识要点

第二章

1.人格概念、基本特征。

2.气质概念及特点、类型(理解各类型的特点)。

3.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

4.气质差异的教育涵义。

5.性格概念。

6.性格特征和类型。

7.性格差异的教育涵义。

8.性格有好坏之分。

9.塑造良好性格。

第四章

1.动机的概念与构成基本因素。

2.动机的功能。

3.动机冲突的表现类型。

4.需要层次理论。

5.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

6.动机培养与激发。

7.维纳成败归因理论。

8.阿特金森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功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第六章

1.认知学习的类型。

2.注意的概念与规律教学。

3.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物体是:刺激物是新奇的、刺激物亮度增加、刺激物发生相对运动、刺激物符合需要。

4.认知学习过程。

5.人的记忆结构有三个联系的记忆系统组成。

6.短时记忆及其特点。

7.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

8.遗忘产生的理论。

第七章

1.问题解决的阶段。

2.问题解决的方法。

3.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4.问题解决的技能。

5.创造过程阶段。

6.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7.创造性评定。

第九章

1.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

2.智力结构。

3.智力发展的差异表现。

4.智力分类。

5.皮亚杰儿童思维四阶段论。

6.智力结构之认知理论。

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的黛绿色的影,是春天的颜色。周遭流岚升腾,没露出那真实的面孔。面对那流转的薄雾,我会幻想,那里有一个世外桃源。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夏夜,我会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流星雨的来临…

许下一个愿望,不乞求去实现,至少,曾经,有那么一刻,我那还未枯萎的,青春的,诗意的心,在我最美的年华里,同星空做了一次灵魂的交流…

秋日里,阳光并不刺眼,天空是一碧如洗的蓝,点缀着飘逸的流云。偶尔,一片飞舞的落叶,会飘到我的窗前。斑驳的印迹里,携刻着深秋的颜色。在一个落雪的晨,这纷纷扬扬的雪,飘落着一如千年前的洁白。窗外,是未被污染的银白色世界。我会去迎接,这人间的圣洁。在这流转的岁月里,有着流转的四季,还有一颗流转的心,亘古不变的心。

公共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

名词解释: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适应: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发生的感受性变化现象。 错觉:是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知觉。 定势:个体先前的思维活动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同类思维活动的决定趋势。 社会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官的客观刺激物的整体的反映。 表象:记忆表象简称表象,指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保留并再现出来的形象。 工作记忆:当人们利用短时记忆资源去完成当前任务时,这种记忆状态即为短时记忆。 内隐记忆:在个体无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影响。 情绪记忆: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者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逻辑思维:又叫抽象思维,它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 创造思维: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想象: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概念:是指对某类事物的概括;是思维的基本单元;是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方面的功能。 道德感:它是指根据社会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标准,对人的行为观念等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能,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自我效能: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成就动机: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的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 内归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欲求、能力、努力等。 外归因: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包括环境条件、情景特征、他人的影响等。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认知、情感和行为特征的独特而稳定的系统结构。 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 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人格心理特征之一,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等在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等动态特征上的综合表现。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心理特征,是人对周围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行为方式的总和,通过其行为举止表现出来。 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渗透于个人的一切活动之中。 共同特质:是在共同生活方式下形成的,统一文化形态下的群体所共有的特质。 投射测验:是向被试呈现模棱两可的刺激材料,要求被试解释其知觉,让其在不知不觉中将情感、态度、愿望、思想等投射出来。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原则和方法: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2、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此外还有教育兴原则。 3、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和模拟法。还有自我观察法和数量统计 分析法等。

公共心理学

第一章 1、心理学:是一门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各个领域密切相关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广泛的实用性。 2、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包括人与动物)及其发展规律 3、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4、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5、心理学的任务 ?(一)任务:描述和阐明人的心理现象;测量和预测人的心理现象;调节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动 ?(二)性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三)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有助于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 ?有助于进行教育科研工作;有助于促进自身的发展 6、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自然观察法) ○2调查法:书面调查(问卷法)○3口头调查(晤谈法) ○4个案研究○5测验法○5实验法: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 第二章 1、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反射: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物有规律的应答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2、两种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由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由语言文字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两种信号系统的关系 1)区别 a.所属不同: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所独有的; b.基础不同:第一信号系统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c.广度和丰富性不同:第一信号系统限于具体刺激物,第二信号系统代表一类刺激物。 2)联系 a.第二信号系统以第一信号系统为基础; b.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系统有调节作用; 3、作为现实反映的人的心理 (1)客观现实是人心理的源泉 客观现实指主体意识以外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公关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公共关系和公共关系心理学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三)公共关系心理的含义和特点 (四)公共关系心理学学习的内容 (五)学习公共关系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二、考核要求 (一)公共关系和公共关系心理学 1、识记:(1)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心理学 2、领会:(1)公共关系的特征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识记:(1)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2、领会:(1)公共关系与心理学的联系 (三)公共关系心理的含义和特点 1、识记:(1)公共心理的概念 2、领会:(1)公共心理的特征 (四)公共关系心理学学习的内容 1、识记:(1)公共关系客体;(2)公共关系主体;(3)公共关系过程 2、领会:(1)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习内容 (五)学习公共关系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1、领会:(1)为什么学习公共关系心理学;(2)学习公共关系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章公众的心理特征 一、考核知识点 (一)公众心理特征概述 (二)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 (三)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 (四)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

二、考核要求 (一)公众心理特征概述 1、识记:(1)公众;(2)心理特征 2、领会:(1)公众心理特征的成分与结构 (二)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 1、识记:(1)个性心理特征;(2)能力;(3)气质;(4)性格 2、领会:(1)了解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对做好公共关系工作的意义 (三)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 1、识记:(1)公众在性别、年龄、职业、不同文化水平等方面的角色心理特征 2、领会:(1)了解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对做好公共关系工作的意义 (四)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 1、识记:(1)群体;(2)群体领袖; 2、领会:(1)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2)群体领袖的心理特征;(3)群体心理与群体领袖心理的关系;(4)了解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对于做好公共关系工作的意义 3、应用:(1)运用群体心理的原理分析所在单位的群体心理特征 第三章公众的心理倾向 一、考核知识点 (一)公众的兴趣倾向 (二)公众的需要倾向 (三)公众的价值观倾向 (四)公众的自我倾向 二、考核要求 (一)公众的兴趣倾向 1、识记:(1)什么是兴趣;(2)兴趣的个体差异 2、领会:(1)公众兴趣在公共关系工作中的作用 (二)公众的需要倾向 1、识记:(1)什么是需要;(2)需要的特点;(3)需要的类别;(4)需要的层次

公共管理心理学(1)知识讲解

公共管理心理学(1)

1.文化融合应激是急速的社会文化变迁引起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心理反应。( A ) A) 正确 B) 错误 2.领导行为理论认为,领导者应该着重于抓组织和关心人,“抓组织”即科学设置组织机构,明确职责,确立工作目标等;“关心人”即注重建立相互信任的气氛,尊重部署意见,关心他们的需求等。( A ) A) 正确 B) 错误 3.心理健康并不属于公共卫生问题。( B ) A) 正确 B) 错误 4.精神疾病的防治分为三级,其中一级预防主要是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来控制疾病,降低危害。( B ) A) 正确 B) 错误 5.现代生活环境设计正朝着满足人的各种心理需求的方向发展,生活环境设计也就此成了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应用领域。( A ) A) 正确 B) 错误

6.敞开式的办公环境噪声大、干扰大、注意力不集中,因而工作效率易受到影响。( A ) A) 正确 B) 错误 7.慢性应激反应在突发事件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较长。( B ) A) 正确 B) 错误 8.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仅表现为模仿、跟从、无目的和无组织等。( B ) A) 正确 B) 错误 9.从心理学方面看,与新闻敏感联系最密切的心理现象就是社会判断。( B ) A) 正确 B) 错误 10.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都受同一心理机制的制约,即要使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信息与自己原有的心理结构相一致、相协调。( A ) A) 正确 B) 错误 11.文化融合应激是急速的社会文化变迁引起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心理反应。( A )

A) 正确 B) 错误 12.领导行为理论认为,领导者应该着重于抓组织和关心人,“抓组织”即科学设置组织机构,明确职责,确立工作目标等;“关心人”即注重建立相互信任的气氛,尊重部署意见,关心他们的需求等。( A ) A) 正确 B) 错误 13.心理健康并不属于公共卫生问题。( B ) A) 正确 B) 错误 14.精神疾病的防治分为三级,其中一级预防主要是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来控制疾病,降低危害。( B ) A) 正确 B) 错误 15.现代生活环境设计正朝着满足人的各种心理需求的方向发展,生活环境设计也就此成了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应用领域。( A ) A) 正确 B) 错误 16.敞开式的办公环境噪声大、干扰大、注意力不集中,因而工作效率易受到影响。( A )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有填答案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有填答案 第一章导论第1、2节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认知活动: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2.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面貌。 3.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不需要任何学习和训练就可以实现的反射。 4.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 二、判断题 1.人的行为也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对 2.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自身的态度体验。对 3.意志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方面,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心理表现。对4.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思维。错 5.人的心理活动都是在个人自我觉察的情况下进行的。错 6.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对 7.个性倾向性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趋向和动力系统。对 8.人的言语活动是人的一种重要而特有的行为反应形式。对 9.人内在生理性的反应不属于人的行为。错 10.人的心理、意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错 11.心理是脑的机能,只要有人脑就有人的心理。错 12.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发生于单细胞动物。错 13.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干、间脑、小脑、大脑组成。错 14.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对 15.心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它的表现形式却是主观的。对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并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A)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 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1879 B、1789 C、1689 D、1979 2、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D) A、人的心理现象 B、人的行为 C、人的心理活动 D、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的活动规律 3、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B) A、注意 B、感知 C、思维 D、想象 4、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C) A、需要 B、兴趣 C、性格 D、动机 5、有人的粗暴急躁,有的人安祥平和,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骄傲自满,这 是人们在(A)上的差异。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生观 6、(D)不属于行为的表现形式

公共心理学

心理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认知活动: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2.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3、挫折:一个人目的性行为受到阻碍或者中断时所感受到的情绪体验。 4、意志: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5、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 6.动机: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7.需要:需要是个体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8.气质: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即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特征。 9、心理年龄特征:个体的心理在某个年龄阶段具有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点,叫心理年龄特征。 10、自我中心主义:指儿童不能完全客观地认识世界以及与他人进行交往,不能把他人关心的物体和事件与他们自己关心的物体和事件区分开来。 11、成就动机:就是想要很好地完成工作,在工作中创造出优异业绩的那种动机,即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尽可能地去完成目标的一种动机。 12、课堂教学程式:指教师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而采取的一定的教学组织与操作形式。 13、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试图通过提高自己的心理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利相应地位的需要 14、心理健康:个人生活、适应上所表现的和谐状态,或者说是指一个人没有困扰足以 妨碍其心理效能和心理发展的状态。 判断题 1.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2.人内在生理性的反应不属于人的行为。(×) 3.心理是脑的机能,只要有人脑就有人的心理。(×) 4.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干、间脑、小脑、大脑组成。(×) 5.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几乎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6.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是指信息在头脑中保持1分钟左右的记忆。(×) 7、白日梦不是挫折后的一种消极的表现形式。(х) 8、自我整饰是挫折后消极的表现形式。(?) 9、情绪是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情感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х) 10、情绪发生时会伴随着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х) 11、随意动作受人的意志调节和控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不是意志行动的必要条件。(х) 12、意志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执行决定的阶段(?) 13、动摇性和自制性均属于消极的意志品质。(х) 14、意志总是和行为相联系,并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15、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教师要多多开展各种学习竞赛来促进学习。(×) 16、反馈可以促进学习,所以只要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有反馈就可以,及不及时不要紧。(×)

公共关系心理学

29657 公共关系心理学 考试大纲要点汇总 第一章学习公关关系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公关关系:公关是一种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特定的利益支配下的一部分人和其他人发生关系的过程。 公关关系心理学:公关心理学是研究公关心理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公关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公关关系的特征:公关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或人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公关是以公关主体为自身的根本利益或特定利益而追求沟通、理解、支持的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过程。3、公关是主体和客体双方进行的活动。4、公关不能完全排除个人之间的交往包括个人之间私底下的交往。 公关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公关心理学是应用于公关领域的心理学。公关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的公关学。 公关关系与心理学的联系: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对一切社会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因为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人参加的,任何人参加的任何时间活动都离不开心理活动的调节。心理学的很多基本原理为我们了解人的思想、行为及其发展规律提供了心理依据,为我们有效开展公关活动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公关心理的概念:公关心理指的是和公关行为以及公关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公关心理的特征:可知性,情感性,自利性,广泛性 公关关系客体:公关活动中处于客体地位的人和人群,是公关活动的对象。公关关系主体:主动开展公关的人(组织团体) 公关关系过程:1)摸清情况,把握动态;2)确定目标,制定计划;3)落实任务,开展传播;4)检查评估,总结经验。 学习内容:公关的客体-公众的心理(意识到的,未意识到的);公关的过程-公关活动中的心理 3、公关的主体-组织团体的心理。 为什么学习公关关系心理学:公关心理学,随着这门学科的深入,它必将会对研究公关的其他学科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推动整个公关学科群的发展,丰富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关学理论和指导中国的公关实践学习公关关系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提高公关人员的专业素质3、推动公关活动的有效开展4、创建和完善我国公关心理学。 第二章公众的心理特征 公众:指的是公关活动的客体,他既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潜在的。

公共课心理学知识要点

.09公共课心理学知识要点 第一章心理学概观 1.心理学的定义p3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不仅研究人、也研究动物。 –心理与行为是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两者间有复杂的相互关系。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目标p5-6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3.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p8-14 观察法: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性的方法。 优点: 研究者就在行为发生的地点,即“现场”所观察的行为是亲眼所见,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行为。 ?实验法:指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系统地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并观察这种操纵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从而发现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相关法:是了解两种变量(行为、特质、属性或事件)之间关联到什么程度的方法。 调查法:是预先拟就所要了解的问题,让被调查者回答这些问题以获得研究所需资料的方法。 个案法:指对某个人或某团体(一个家庭或一个班级)进行全面深入了解的方法。个案研究起源于医学。医生系统地了解一个病人,全面询问病人的症状、生活习惯和病史等等,结合治疗方案和效果的记录分析 4.心理学诞生的标志p15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现代心理学的三大派别及其主要观点与代表人物p17-20 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奥地利精神学家弗洛伊德,其主要观点包括:(1)精神分析的对象是人得潜意识。(2)精神分析的目的是了解个人当前的观念和行为的潜意识根源。(3)精神分析的方法主要是由自由联想法,即在医生的引导下,病人无顾忌地将头脑中的想法、回忆和愿望说出来。(4)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经验通常是被压抑的,因为它们与文明社会的道德观念相冲突。(5)精神分析不仅是一种精神医学,而且使潜意识、性心理。压抑与焦虑、恋母情结等概念广泛地使用于揭示人性和人类行为。 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其主要观点包括:(1)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反对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将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主张将行为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2)心理学的目的是揭示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确定关系,刺激和反应是构成行为的共同的基本因素。(3)反对内省法,主张客观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口头报告法等。(4)行为时环境作用的结果,环境的差异导致行为的差异,反对用遗传去解释身体正常的个体之间的差异。(5)了解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确定关系,就可以将其应用于预测和控制人与动物的行为。 人本主义: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其基本主张包括:(1)在研究对象上,人本主义反对行为主义主要以儿童和动物为被试,也反对精神分析以心理病理现象为基础的理论,而主张研究人性积极的方面,如创造、爱、责任、幸福、自我实现、生命意义等区别于动物也区别于心理疾病患者的经验。(2)人本主义的目的不仅在于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也不仅在于治疗心理疾病,更在于促进人的潜能和价值的实现。(3)人本心理学的方法是服务于其所关心的问题的,主张以问题为中心而非行为主义的以

大学生公共课心理学考试内容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方面。其中认识过程是基本的心理过程,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它分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2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的规律性的应答。非条件反射是动物生下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获得的先天性反射,只在大脑皮层下的中枢即可完成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条件,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 3两种信号系统:条件反射是一种信号系统,以刺激物的性质不同可将条件反射系统分为两种:第一信号系统是由具体刺激物为条件刺激物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语言种的词汇为条件刺激物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关系:人的心理活动是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是第二信n号系统形成的基础;反过来,第二信号系统又对第一信号系统起支配和调节的作用。 4心理实质: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5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心理的生理基础。(2)知觉和感觉。(3)学习心理。(4)身心发展。(5)个别差异。(6)动机与情绪。(7)社会心理。(8)异常行为与心理治疗。 6心理学独立的标志:1898年德国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座心理实验室。 7学心理学对一个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有什么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认知能也是越来越强,特别是青春期的学生,叛逆的心理特别的强,纯粹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是让很大一部分学生很难接受的,因为每个孩子都又自己的特点,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认识等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态度。孩子是需要我们长期进行疏导开通的,这也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要能够真正的深入孩子心中去,能真正的和他做朋友,与他交心,才能收获最好的效果。现代教育上提倡“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这就要求做为老师,一定要能够掌握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教学过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能一味的运用压迫方式教学,要逐渐使课程气氛活跃,让学生真正找到学习的兴趣点,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学习心理学对于教育工作者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是影响个人的职业生涯,更是帮助许多孩子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的很好的方式。当然除此之外呢,学校定期也可以请一些心理学专家,和孩子们深入交流,找到孩子真正的兴趣、特点等,帮助学生和老师共同交流学习,。 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特点:指向性(是指在某一瞬间,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的对象)和集中性(指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的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性)。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并且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9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紧张性;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10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客观刺激物的特点(A刺激物的强度B刺激物的新颖性C刺激物的变化D刺激物的对比关系),人的主观状态(人的需要和兴趣;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人的知识和经验)。 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A对活动的理解程度B对活动的合理组织C对活动的间接兴趣D主体的意志努力 11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注意演讲技巧;注意板书技巧;注意教学形式多样化;注意教具的使用;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间接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合理地组织注意活动;关注学生身体和精神状况。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12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13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14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15识记:是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一个环节。 16机械识记:是不求甚解、仅仅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外在联系而机械重复的识记。特点是基本上按照材料呈现的时空顺序进行逐字逐句的识记。意义识记:是指在事物的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特征或内部联系而进行的识记。其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维加工。具有全面牢固、精确和迅速有效等特点。 17影响识记的条件:材料的性质不同,识记的效果也往往就不同。识记材料的数量也对识记效果产生影响:材料越多,

公关心理学

?公关心理学在心理科学中属于应用学科 公关心理学就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规律来解决公关活动领域中的问题的学科。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公共关系心理学是研究公共关系心理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具有心理学应用学科和公共关系学分支学科双重属性。 ?2.公共关系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的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心理学是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及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理论来综合研究公共关系行为的科学。 公共关系心理的含义和特点: 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是公共关系心理. 公共关系心理是指和公共关系行为以及公共关系活动的心理现象, ?公共关系心理本身具有四个特点:1.公共关系心理的可知性2.公共关系心理的情感性3.公共关系心理的自利性4.公共关系心理的广泛性 ?公共关系的客体,指的是公共关系活动中处于客体地位的人和人群。他们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对象。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公共关系客体有两类:一类是公共关系主体意识到的客体,一类是公共关系主体尚未意识到的、事实上的客 ?公共关系的四个基本环节:1摸清情况,把握动态2确定目标,制定计划3落实任务,开展传播4检查评估,总结经验 ?归纳起来公关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公众及消费者心理、组织者形象的塑造及心理、公关网络的建立与心理、广告、宣传心理、公关交际心理、公关活动和人员的心?公关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二、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四、创建和完善我国的公共关系心理 ?学习公关心理学的意义1、公关行业已被纳入执业资质认定行业,公关类的课程已在我国管理类专业广泛开设,表现出“公关”事业一片繁荣。2、重要树立公关意识和掌握实用的公关技巧,为将来就业(非公关)和创立打好基础。 公关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原则一、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二、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三、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双向沟通)的原则四、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 第二章 公众的基本特点1同质性是指公众面临着共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他们都产生了相应的影响。2群体性公众并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而是具有一定数量的人的集合。3可变性组织的公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刻处于变化当中。 个性心理特征1公众心理特征结构2角色心理特征 3 群体心理特征 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结构: 能力性格气质 气质是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公共心理学知识要点

第二章 1.人格概念、基本特征。 2.气质概念及特点、类型(理解各类型的特点)。 3.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 4.气质差异的教育涵义。 5.性格概念。 6.性格特征和类型。 7.性格差异的教育涵义。 8.性格有好坏之分。 9.塑造良好性格。 第四章 1.动机的概念与构成基本因素。 2.动机的功能。 3.动机冲突的表现类型。 4.需要层次理论。 5.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 6.动机培养与激发。 7.维纳成败归因理论。 8.阿特金森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功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第六章 1.认知学习的类型。 2.注意的概念与规律教学。 3.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物体是:刺激物是新奇的、刺激物亮度增加、刺激物发生相对运动、刺激物符合需要。 4.认知学习过程。 5.人的记忆结构有三个联系的记忆系统组成。 6.短时记忆及其特点。 7.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 8.遗忘产生的理论。 第七章 1.问题解决的阶段。 2.问题解决的方法。 3.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4.问题解决的技能。 5.创造过程阶段。 6.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7.创造性评定。 第九章 1.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

2.智力结构。 3.智力发展的差异表现。 4.智力分类。 5.皮亚杰儿童思维四阶段论。 6.智力结构之认知理论。 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的黛绿色的影,是春天的颜色。周遭流岚升腾,没露出那真实的面孔。面对那流转的薄雾,我会幻想,那里有一个世外桃源。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夏夜,我会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流星雨的来临… 许下一个愿望,不乞求去实现,至少,曾经,有那么一刻,我那还未枯萎的,青春的,诗意的心,在我最美的年华里,同星空做了一次灵魂的交流… 秋日里,阳光并不刺眼,天空是一碧如洗的蓝,点缀着飘逸的流云。偶尔,一片飞舞的落叶,会飘到我的窗前。斑驳的印迹里,携刻着深秋的颜色。在一个落雪的晨,这纷纷扬扬的雪,飘落着一如千年前的洁白。窗外,是未被污染的银白色世界。我会去迎接,这人间的圣洁。在这流转的岁月里,有着流转的四季,还有一颗流转的心,亘古不变的心。

100个心理学常识大全

100个心理学常识大全 心理学常识大全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理论。下面是100个关于心理学的常识,帮助我们了解人类心理的各个方面。 1. 意识:意识是我们对自我和环境的主观体验。 2. 潜意识:潜意识是我们意识之下的心理过程,包括潜意识的回忆和愿望。 3. 知觉:知觉是我们如何感知和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 4. 学习:学习是通过经验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5. 记忆:记忆是指我们如何存储和回忆过去的经验和信息。 6. 语言: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考的重要工具。 7. 思维:思维是我们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8. 情绪:情绪是我们对外界刺激的主观反应。 9. 人格:人格是个体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10. 自尊:自尊是我们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评价。 11. 压力:压力是外部事件对个体心理和生理的反应。

12. 焦虑:焦虑是对真实或想像中的威胁的担忧和恐惧。 13. 抑郁:抑郁是一种情绪低落和对未来感到绝望的状态。 14. 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是指与心理和行为异常相关的临床诊断。 15.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通过与心理学专家交流来解决心理 问题的过程。 16.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行为模式来解决问题 的治疗方法。 17. 认知疗法:认知疗法是一种帮助人们改变消极思维模式和 行为习惯的方法。 18.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社会影响。 19.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发 展和变化。 20. 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关注学生学习和行为问题,帮助 他们充分发展。 21. 心理测量:心理测量是通过测试和评估来了解个体的心理 特征。 22. 人类发展: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 行为几个方面。

公共心理学

第八章:学习心理 1.人类的学习:人类的学习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具有计划性、间接性、高效性的特征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提高素质的功能。 2.学习错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既可以是内隐的思维方式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具有主动性、艺术性、策略性的特点。 3.学习的基本理论:认知学派学习理论、行为学派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学习的分类: I、依据学习目标分类: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的目标、情感领域的目标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三大部分。认知领域的目标又可以分为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类 II、依据学习结果的分类:加涅: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III、依据学习方式的分类:奥苏伯尔:(学习方式分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学习内容和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不同);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IV、依据学习内容分类:潘菽:知识的学习、智力的学习、运动和动作技能的学习、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 第七章: 1.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行或品行、操行等。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2.品德的心理结构:”四因素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知、情、意、行)。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包括道德观念(即道德表象)、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方面;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反映了人们的道德需要,又表现出人们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道德意志是人们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的作用在于发动与既定目的相符的行动,制止与既定目的相悖的行动;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品德形成的客观标志。 道德认识是思想基础,是依据。道德情感是动力。道德意志维持和控制道德行为,贯彻道德认识。道德行为是知、情、意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如果某一种成分有所偏离,就会相互削弱,影响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品德。 3.学生优良道德的培养: (一)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weishenme?) 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状况对其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们的大部分行为是受认识支配的,只有认识深刻,情感体验才会丰富强烈,才能知道为何行动、怎样行动,并把道德行为坚持下去。 (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三)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 道德意志在个体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 有的学生有了道德认识,也有道德行为的愿望,但由于意志薄弱,不能做出相应的道德行动。

公共心理学重点

公共心理学考核大纲 第一章绪论 识记: 心理学: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P1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冯特在该校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冯特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或敬称为心理学之父)P9 领会: 科学研究的特征:P3 1、客观性,科学研究要依据客观事实,遵循公认的基本程序和规范。 2、验证性,科学研究的结果或依据研究结果所建立的科学理论,要经得起他人的重复检验。 3、系统性,科学研究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系统全面的搜集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科学研究的方法P5-9 1、观察法,指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的方法。 2、实验法,是指控制无关变量,系统地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随自变量改变而受到的影响,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3、相关法,是指研究两种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的方法。 4、调查法,指预先拟定好所要了解的问题,让被调查者回答这些问题,以获得研究所需的资料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合使用)。 5、个案法,是指对某个人或某个团体(一个团队、企业、家庭或班级等)进行全面、深入了解的方法。 1.从人的角度而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的科学。 2.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分为个体心理现象和社会心理现象。 3.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认知过程也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4.意志这种心理活动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5.注意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始终伴随着各种心理过程而存在。 心理学三大流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P11-13 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标志1913年发表《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行为心理学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另一位代表人物:斯金纳。(主张研究行为,揭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反对研究意识) 精神分析:奥地利精神病医学家弗洛伊德,主要观点:潜意识(也叫无意识),自由联想,梦的解析。 .人本主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主张崇尚人生价值,自我实现。 个体心理 心理过程 (共性) 认知过程 (知) 情感过程 (情) 意志过程 (意) 心理特性 (个性) 能力 人格

关于公关心理学的一些总结

关于公关心理学的一些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公共关系心理?它有哪些特征与特点? 答:它指的是和公共关系行为以及公共关系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 特征是不受年龄、性别、社会角色的制约,也不是某种心理过程或某种个性心理的专论,而以是否公共关系行为和公共关系活动相关为依据。 特点是可知性、情感性、自利性、广泛性。 二、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几个方面? 1、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的心理 2、公共关系的过程——公共关系活动的心理 3、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团体的心理 三、公共关系心理学担负着哪些研究任务? 任务:1、理论任务是创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心理学。 2、时间任务是创造有利于开展公共关系的条件,为公共关系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心理依据和有效的方法。 3、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 4、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专业素质。 四、进行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立足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 2、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 3、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 4、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 第二章公众的心理特征 一、公众心理特征的层次以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三个层次:个性心理特征、角色心理特征、群体心理特征 关系:这三个部分是相对独立又互相影响的。 1、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后两者的基础,它显示的是个体在 心理特征上与其它个体的差异,最具有稳定性与独立性。

2、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是同类公众共同心理特征的抽象,它 显示的是该类角色与他类角色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具有 变换性与伸缩性; 3、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是公众在群体互动中产生的和个体心 理特征相对应的心理特征,它显示的是人类普遍的社会性 和群体性的特质,具有凝聚性和排他性。 4、每一个公众都具同时具备这三种心理特征,因而他们是统 一的;又必然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每一种心理特征 在不同公众身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而他们是相对独立 的,是不能相互取代的。 二、公众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指的是表现欲公众个体身上的最稳定的、最根本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与性格。 能力是保证公众个体成功的完成某项活动的潜能系统。 气质是公众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性格是公众个体在反映客观现实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风格和习惯的行为方式。 四、能力、气质、性格各有哪些典型的类型?、 能力:操作能力(针对性、技术性、变通性)与交往能力 气质:1、胆汁质:兴奋过程特别强,抑制过程受很大压抑的 2、多血质(略) 3、粘液质(略) 4、抑郁质(略) 性格:摩擦型、平常型、平稳型、领导型、逃避型 五、研究个性心理特征对搞好公共关系有什么特殊意义? 1、公共关系的主体与客体都是人,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公共 关系是一种双边活动,主体与客体在相互影响中推动公共关系 的发展。因此,人的能力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不仅表现在主体活 动者方面,也表现在主体活动的对象方面,由于主客体都是人,研究能力这种个性心理特征就比研究人物系统的学科更复杂,

公共心理学题库

A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B 、脑和脊髓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单项选择题 1、( )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 、1879 B 、 1789 C 、1689 D 、1979 2、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人的心理现象 B 、人的行为 C 、人的心理活动 D 、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的活动规律 3、 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 ) A 、注意 B 、感知 C 、思维 D 、想象 4、 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 A 、需要 B 、兴趣 C 、性格 D 、动机 5、 有人的粗暴急躁,有的人安祥平和,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骄傲自满,这 是人们在( )上的差异。 A 、性格 B 、气质 C 、能力 D 、人生观 6、 ( )不属于行为的表现形式 A 、内在生理性的反应 B 、外在的躯体性运动 C 、人的言语活动 D 、应激 7、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两部分 A 、大脑和小脑 B 、脑和脊髓 C 、大脑和脑干 D 、脑干和大脑 8、 反射是通过( )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 A 、脑 B 、大脑 C 、神经系统 D 、中枢神经系统 9、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具有( ) A 、能动性 B 、社会文化制约性 C 、观念性 D 、主观性 10、 神经系统可分为( ) C 、大脑和神经纤维 D 、大脑和小脑

11、1879 年()在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华生;B斯金纳;C詹姆斯;D冯特 12、“入鲍鱼之市,久而不闻其臭”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强度 13、“刀子划玻璃,感觉到冷”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联觉 14、“吃糖之后吃苹果,觉得苹果很酸”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强度 15、以下哪个是内部感觉: A 皮肤觉; B 听觉; C 运动觉; D 视觉 16、根据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长时记忆。 A 情景记忆; B 情绪记忆; C 短时记忆; D 感觉记忆 17、不属于知觉特征的是: A选择性;B个别性;C理解性;D恒常性 18、“同样一个灰色长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下显得暗些,放在黑色背景下则显得亮些”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强度 19、“从太阳底下走进黑暗的房子里,开始什么也看不见,过了一会,又能隐隐约约看见东西”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强度 20、下列哪些不属于情绪() A 愉快 B 悲伤 C 恐惧 D 想象 2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情感不依赖情绪 B 情绪不是情感的表现 C 情绪依赖情感 D 情绪和情感可以分割 22、狂喜是一种()情绪体验方式

公共关系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心理学:是研究公共关系的主客体及其在传播沟通中特有的心理状态和心理 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内容是:主体心理、客体心理、沟通与传播心理。 2、公众舆论:就是一个社会组织的公众在涉及共同利益的有争议问题上所持有的带评价 性意见的总和,是公众对组织实态及特征的基本一致的评价。 3、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意识的核心部分,就是对“自 我的认知”,或者说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它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简而言之,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 4、公众心理定势: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出现的公众对某一对象 的共同心理状态与一般的行为倾向。 5、社会刻板印象:就是指人们对某社会群体或事物所形成的一种共同的、概括的、固定 的看法。一般来说,生活在同一地域或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人,总会表现出许多心理与行为方面的相似性。比如:普遍认为广东人有钱。 6、社会助长:个人的活动由于他人同时参加或者在场旁观,从而活动效率得到提高,就 叫做社会助长,或社会促进。包括两种情况,共同活动效应和观众效应。实验:法国,特里普莱特。相反的:社会惰化或社会阻抑。 7、从众:是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 及行为上,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这就是从众现象。 8、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影响,仿照他人的行为, 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模仿是一种常见的、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形式之一。 9、感染:是指通过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其他方式引起他人相同或相似的感情共鸣,它 是十分普遍的人际间情感的同化反应方式,是情感的传递和传染。 10、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交往中的语言、手势、表情、行动或某种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的信息,使公众自然地接受所示意的观点,或按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 二、简答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个体的态度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影响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1)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态度的对象对个体的意义—即满足个体需要的程度,是态度形成的主要促成因素,人们对于某事物的态度,取决于该事物对人们价值的大小。 价值不同,态度也不同;价值观不同,态度也不同。 (2)所属群体的制约;个人为了免受其他成员的非议和孤立,往往采取从众行为----“随大流”,从而形成与群体大多数成员一致的态度。 (3)信息和知识的影响;电影、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和互联网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人们传播各种信息和知识,也对人们的态度予以重要影响。 (4)受个体文化背景的影响;家庭、个人经历、生活环境是刺激个体的重要因素,必然综合反映到个体的态度中。也可以说,态度是个体经历和文化积淀的产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